CN110203180B - 一种中大型车辆用应急制动辅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大型车辆用应急制动辅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03180B
CN110203180B CN201910460212.0A CN201910460212A CN110203180B CN 110203180 B CN110203180 B CN 110203180B CN 201910460212 A CN201910460212 A CN 201910460212A CN 110203180 B CN110203180 B CN 1102031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emergency
module
matched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6021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03180A (zh
Inventor
林佳枝
郑惠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xto (xiamen) Brak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nxto (xiamen) Brak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xto (xiamen) Brak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Enxto (xiamen) Brak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6021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031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031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031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031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031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00Arrangements of braking elements, i.e. of those parts where braking effect occurs specially for vehicles
    • B60T1/12Arrangements of braking elements, i.e. of those parts where braking effect occurs specially for vehicles acting otherwise than by retarding wheels, e.g. jet action
    • B60T1/14Arrangements of braking elements, i.e. of those parts where braking effect occurs specially for vehicles acting otherwise than by retarding wheels, e.g. jet action directly on roa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7/00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 B60T7/02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for personal initiation
    • B60T7/08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for personal initiation hand actuated
    • B60T7/10Disposition of hand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大型车辆用应急制动装置,包括固定板,一端活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的制动臂模块,所述制动臂模块中部设置与固定板相连接的支撑伸缩臂,设置在所述制动臂模块另一端的应急制动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用于控制所述支撑伸缩臂的控制模块;本发明能够在常规制动出现失灵时,通过启动应急制动装置,能够使得车速进行平缓降低,并能够在使得车辆制动后,对车辆进行驻车,且能够在常规制动恢复后进行解除复位。

Description

一种中大型车辆用应急制动辅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大型车辆用应急制动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制动器用于汽车行驶中的减速制动,其关乎汽车的行驶安全,常规的制动装置采用踩踏脚踏板的方式进行制动,但部分车辆在山区或起伏路段行驶时,由于长时间制动的原因,使得部分车辆出现刹车失灵的现象,如果发生在非上坡路面时,由于制动失灵不仅会危机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很有可能会对周围人群带来危害,因此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需要一种独立于现有制动以外的制动方式来进行保证,现有的应急制动方式要么存在制动控制复杂,要么适配性差,要么突然制动造成车辆侧滑的现象,因此需要一种应急制动装置,不仅控制简单采用一键操作即可启动,而且能够较为平缓的进行降速,并能够在紧急制动后对车辆进行驻车,避免车辆再次移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中大型车辆用应急制动装置,能够在常规制动出现失灵时,通过启动应急制动装置,能够使得车速进行平缓降低,并能够在使得车辆制动后,对车辆进行驻车,且能够在常规制动恢复后进行解除复位。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中大型车辆用应急制动装置,包括固定板,一端活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的制动臂模块,所述制动臂模块中部设置与固定板相连接的支撑伸缩臂,设置在所述制动臂模块另一端的应急制动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用于控制所述支撑伸缩臂的控制模块;
所述制动臂模块包括两端部固定相连且通过主轴座与固定板相连接的制动臂,设置在两所述制动臂之间的加强支撑臂,设置在所述制动臂端部且用于设置制动轴承的制动筒,设置在两所述制动轴承内的制动转轴,设置在制动转轴上且与所述应急制动机构相配合的应急支撑模块,设置在所述制动臂上且靠近制动筒部位的减振支撑臂,设置在两所述减振支撑臂端部之间的减振横臂,设置在所述减振横臂上且与所述应急支撑模块相配合的减振悬挂模块。
所述应急支撑模块包括与所述制动转轴固定相连的多根第一应急支撑臂,设置在多根所述第一应急支撑臂之间的第二应急支撑臂,设置在多根所述第一应急支撑臂端部的应急支撑轴套,设置在应急支撑轴套之间的应急支撑转轴。
所述减振悬挂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减振横臂上的第一减振支座,设置在所述第一减振支座上的减振器,所述减振器的另一端与设置在第二应急支撑臂上的第二减振支座相连接。
所述应急制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应急支撑轴上应急减速轮,设置在所述应急支撑转轴上的传动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应急支撑臂上且与所述传动齿轮相配合的传动减速器,设置在所述传动减速器的输出端且与所述第一应急支撑臂固定连接的吸能模块,设置在所述应急支撑轴套上且与所述应急支撑转轴相配合的锁死模块,以及设置在所述吸能模块上且与所述锁死模块相配合的联动组件。
所述传动减速器为行星齿轮减速机或齿轮减速机,所述传动齿轮为主动齿轮,所述传动减速器上设置与所述主动齿轮相配合的从动齿轮。
所述吸能模块与传动减速器通过锥齿轮副进行连接。
所述吸能模块包括吸能壳体,设置在所述吸能壳体中心部位的吸能轴,一端部设置在所述吸能轴上,另一端部设置在所述吸能壳体上的发条弹簧,所述吸能壳体上设置朝向吸能轴方向上的联动槽,设置在所述吸能壳体上且与所述联动槽相配合的导向块,设置在所述导向块上的导向孔,设置在所述导向孔内的导向杆,设置在所述导向杆上且与所述导向块相配合的导向弹簧,设置在所述导向杆端部且与所述发条弹簧外圈相配合的联动杆。
所述锁紧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应急支撑轴套上的L型锁紧架,设置在所述L型锁紧架上的且朝向传动转轴方向的锁紧筒,套设在所述锁紧筒端部锁紧轴承,套设在锁紧轴承上的锁紧螺母,设置在所述锁紧螺母外表面的第一锁紧齿轮,套设在所述锁紧螺母内且能够在锁紧螺母内转动前进的锁紧副筒,设置在远离传动转轴方向且位于所述锁紧副筒端部的锁紧副盖,设置在所述锁紧副盖上的锁紧孔,设置在所述锁紧副筒内的锁紧压缩弹簧,设置在所述锁紧副筒内且与所述锁紧压缩弹簧相配合的锁紧导杆,设置在所述锁紧导杆上且与所述传动转轴端部相配合的制动摩擦片;
所述锁紧筒内壁设置多个竖向导向条,所述锁紧副筒外壁上设置多个与所述竖向导向条相配合的竖向键槽;
所述锁紧导杆外壁上设置多个竖向锁紧条,所述锁紧副筒内壁设置多个与所述竖向锁紧条相配合的竖向锁紧槽;
所述锁紧导杆端部设置与锁紧孔相配合的牵拉绳,所述牵拉绳端部设置牵拉绳环,设置在所述牵拉绳环上且用于锁紧导杆固定的牵拉钉,设置在牵拉绳环内的复位绳,设置在所述牵拉钉尾部的联动绳,所述联动绳的尾部与所述导向杆的端部相连接;
所述L型锁紧架上设置与传动转轴相平行的锁紧套,设置在所述锁紧套内的传动杆,设置在所述传动杆一端与所述第一锁紧齿轮相配合的第二锁紧齿轮,所述传动转轴端部设置第三锁紧齿轮,所述传动杆另一端设置与所述第三锁紧齿轮相配合的第四锁紧齿轮。
所述联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锁紧筒上且与所述联动绳相配合的导向滑轮,以及设置在导向滑轮上的导向盖。
所述支撑伸缩臂为电动伸缩杆或液压伸缩杆。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与所述电动伸缩杆相连接的电瓶,设置在驾驶室内且与所述电瓶和电动伸缩杆均连接的开关。
所述传动杆端部通过单向轴承与第二锁紧齿轮相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与所述液压伸缩杆相连通的液压泵,与所述液压泵相连通的液压油箱,与所述液压泵相连接的电瓶,设置在驾驶室内且与所述电瓶和液压泵均连接的开关。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由于长期上坡或下坡过程中,经过频繁的制动操作,可能会出现制动失效的现象,这种现象如果发生在下坡时,如果没有有效的措施进行制动,则会使的车辆速度越来越快,不仅使得自身处于危险环境,而且还会严重威胁周围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本发明采用固定板的方式能够在中大型车辆的底板上设置本装置,其通过支撑伸缩臂的方式能够本装置进行舒展,从而实现纯机械机构型的缓慢降速,避免突然减速造成的车辆偏离路线造成的损害,同时也能够避免车内人员或货物脱离原位置造成的伤害与损失;其能够在常规制动出现失灵时,通过启动应急制动装置,能够使得车速进行平缓降低,并能够在使得车辆停止前进后,对车辆进行锁止避免其进行移动,且能够在常规制动恢复后进行解除复位。
另外,采用的固定板其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孔,用来将其固定在中大型车辆的底板上,从而确保适配性,使得其能够适用于不型号的中大型车辆,而采用的制动臂模块包括两端部固定相连且通过主轴座与固定板相连接的制动臂,设置在两所述制动臂之间的加强支撑臂,其构成A字型支撑框架,并在支撑臂端部设置制动筒,在制动筒内设置制动轴承,并在两制动轴承中套设制动转轴,其能够实现制动转轴转动的灵活性,能够与减振悬挂模块进行配合时,能够避免应急减速轮直接与地面进行硬接触造成的翻车或者损坏现象,实现车速的软着陆。
另外,采用的应急支撑模块包括与制动转轴固定相连的多根第一应急支撑臂,设置在多根所述第一应急支撑臂之间的第二应急支撑臂,能够为应急制动机构提供稳定的支撑力,同时设置在多根第一应急支撑臂端部的应急支撑轴套,能够在应急支撑轴套内设置应急支撑转轴,使得在应急支撑转轴上设置的应急减速轮能够实现转动,并将动能转通过传动齿轮传递给传动减速器,从而将应急减速轮获得的动能通过传动减速器传递至吸能模块中,并通过吸能模块不断吸收能量的过程,为应急减速轮提供缓慢的阻力,使得其获得的阻力逐渐增大,进而在吸能模块吸收能力接近临界值时,能够触发联动组件,进而使得锁死模块对传动转轴进行锁死,此时由于吸能模块吸收大量的车辆动能,使得车速明显降低,因此在进行锁死后,能够实现最后一步的减速,并实现车辆的驻车,而设置的锁死模块是一个能够对应急支撑轴进行缓慢增大摩擦力模块,能够吸收应急支撑轴上的部分动能,实现快速吸收车体的动能,将其通过摩擦和吸能的方式进行卸力,并在卸力后实现驻车停止,使得车上人员安全撤离,并对车辆进行维修,在维修完毕后通过汽车本来的制动器实现驻车制动,为了进行有效的卸力且不会造成锁紧模块的再次使用,在传动杆端部通过单向轴承与第二锁紧齿轮相连接,能够在通过复位绳将解除对转动转轴的限定后,再通过控制模块将本装置升起后使得吸能模块的能量得到释放,从而使得应急减速轮通过高速转动来实现卸力,并在经过空气摩擦阻力停止转动后,实现吸能模块的复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侧面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门体闭合时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吸能模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锁死模块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锁死模块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控制模块的一种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联动组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1-10,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9所示:一种中大型车辆用应急制动装置,包括固定板1,一端活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板1上的制动臂模块,所述制动臂模块中部设置与固定板1相连接的支撑伸缩臂5,设置在所述制动臂模块另一端的应急制动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用于控制所述支撑伸缩臂的控制模块;
所述制动臂模块包括两端部固定相连且通过主轴座2与固定板1相连接的制动臂3,设置在两所述制动臂之间的加强支撑臂22,设置在所述制动臂3端部且用于设置制动轴承21的制动筒4,设置在两所述制动轴承21内的制动转轴20,设置在制动转轴20上且与所述应急制动机构相配合的应急支撑模块,设置在所述制动臂3上且靠近制动筒部位的减振支撑臂6,设置在两所述减振支撑臂端部之间的减振横臂7,设置在所述减振横臂7上且与所述应急支撑模块相配合的减振悬挂模块。
所述应急支撑模块包括与所述制动转轴20固定相连的多根第一应急支撑臂19,设置在多根所述第一应急支撑臂19之间的第二应急支撑臂23,设置在多根所述第一应急支撑臂19端部的应急支撑轴套13,设置在应急支撑轴套13之间的应急支撑转轴12。
所述减振悬挂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减振横臂7上的第一减振支座10,设置在所述第一减振支座10上的减振器18,所述减振器18的另一端与设置在第二应急支撑臂23上的第二减振支座17相连接。
所述应急制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应急支撑轴12上应急减速轮15,设置在所述应急支撑转轴12上的传动齿轮24,设置在所述第一应急支撑臂19上且与所述传动齿轮12相配合的传动减速器16,设置在所述传动减速器16的输出端且与所述第一应急支撑臂19固定连接的吸能模块9,设置在所述应急支撑轴套13上且与所述应急支撑转轴相配合的锁死模块8,以及设置在所述吸能模块9上且与所述锁死模块8相配合的联动组件。
所述传动减速器16为行星齿轮减速机或齿轮减速机,所述传动齿轮24为主动齿轮,所述传动减速器16上设置与所述主动齿轮相配合的从动齿轮11。
所述传动减速器的输出轴端设置主动锥齿轮94,所述吸能模块的输入端设置与所述主动锥齿轮相配合的从动锥齿轮93。
所述吸能模块9包括吸能壳体101,设置在所述吸能壳体101中心部位的吸能轴91,一端部设置在所述吸能轴91上,另一端部设置在所述吸能壳体101上的发条弹簧96,所述吸能壳体101上设置朝向吸能轴方向上的联动槽95,设置在所述吸能壳体101上且与所述联动槽95相配合的导向块92,设置在所述导向块92上的导向孔97,设置在所述导向孔97内的导向杆99,设置在所述导向杆99上且与所述导向块92相配合的导向弹簧98,设置在所述导向杆99端部且与所述发条弹簧96外圈相配合的联动杆100。
所述锁紧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应急支撑臂19上且靠近所述应急支撑轴套处的L型锁紧架803,设置在所述L型锁紧架803上的且朝向传动转轴方向的锁紧筒814,套设在所述锁紧筒814端部锁紧轴承813,套设在锁紧轴承813上的锁紧螺母811,设置在所述锁紧螺母811外表面的第一锁紧齿轮812,套设在所述锁紧螺母811内且能够在锁紧螺母811内转动前进的锁紧副筒810,设置在远离传动转轴12方向且位于所述锁紧副筒810端部的锁紧副盖820,设置在所述锁紧副盖820上的锁紧孔823,设置在所述锁紧副筒820内的锁紧压缩弹簧815,设置在所述锁紧副筒820内且与所述锁紧压缩弹簧815相配合的锁紧导杆809,设置在所述锁紧导杆809上且与所述传动转轴12端部相配合的制动摩擦片808;
所述锁紧筒814内壁设置多个竖向导向条,所述锁紧副筒810外壁上设置多个与所述竖向导向条相配合的竖向键槽;
所述锁紧导杆809外壁上设置多个竖向锁紧条,所述锁紧副筒810内壁设置多个与所述竖向锁紧条相配合的竖向锁紧槽;
所述锁紧导杆809端部设置与锁紧孔823相配合的牵拉绳816,所述牵拉绳816端部设置牵拉绳环822,设置在所述牵拉绳环822上且用于锁紧导杆固定的牵拉钉821,设置在牵拉绳环822内的复位绳817,设置在所述牵拉钉尾部的联动绳25,所述联动绳25的尾部与所述导向杆99的端部相连接;
所述L型锁紧架上设置与传动转轴相平行的锁紧套804,设置在所述锁紧套804内的传动杆801,设置在所述传动杆801一端与所述第一锁紧齿轮812相配合的第二锁紧齿轮806,所述传动转轴12端部设置第三锁紧齿轮807,所述传动杆801另一端设置与所述第三锁紧齿轮807相配合的第四锁紧齿轮802。
所述支撑伸缩臂5为液压伸缩杆。
所述传动杆801端部通过单向轴承805与第二锁紧齿轮806相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与所述液压伸缩杆相连通的液压泵28,与所述液压泵28相连通的液压油箱29,与所述液压泵28相连接的电瓶27,设置在驾驶室内且与所述电瓶和液压泵均连接的开关26。
该实施例采用的本装置设置在大型客车或货车大梁底面上,通过多根高强度螺栓或者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当设置在大型客车上时,会占据部分行李箱的空间,但占据较小,而设置在大货车底面时,为了不对货车的传动轴造成干涉,多将其设置在传动轴两侧,或设置在车头或车尾的底面上,同时为了确保在进行应急制动时不会造成车辆偏移,将应急减速轮的轴向中心对准车辆中轴线,避免偏刹的现象发生;采用的应急减速轮优选的采用多个小型轮胎串接的方式,当然也可直接采用一个较大宽度尺寸的轮胎;另外,为了提高锁死模块的锁死效果,在传动转轴的端部设置滚花面,当然也可直接设置与制动摩擦片相配合的摩擦片以此来确保制动锁死的效果;另外,该实施例中采用单一控制伸缩支撑臂的方式,能够直接通过支撑伸缩臂控制的方式实现对应急减速轮接触地面,实现转动后将动力经过减速器后传递给吸能模块,来逐渐增大应急减速轮转动的阻力,在吸能模块吸能后,使得发条弹簧吸收足够能量后发条弹簧收卷,使得导向杆进行向吸能模块中心靠近,从而带动联动绳牵拉的作用使得锁死模块对传动转轴进行接触锁死,实现车辆从高速变为低速,再由低速变为静止的一个过程。
另外,采用的减振悬挂模块能够避免应急减速轮在接触地面过程中出现硬接触造成的车辆失控现象,提高安全性,并降低了本装置控制的稳定性,采用的减振器优选的采用一个,当然还可采用两个三个等等,而采用的减振器为常规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另外,由于本装置设置在车辆底面,容易被辅助泥土造成锈蚀,在其表面覆盖弹性薄膜或布的方式进行防护,提高结构长期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并在使用完毕后重新覆盖一层薄膜或幕布即可。
实施例二
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支撑伸缩臂5为电动伸缩杆。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与所述电动伸缩杆相连接的电瓶,设置在驾驶室内且与所述电瓶和电动伸缩杆均连接的开关26。
该实施例中采用的为电动伸缩杆的方式,其获得的作用与实施例一一致,其通过汽车自身电瓶或单独设置的电瓶来实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从而实现与实施例一相同的功能,采用开关控制的方式,实现支撑伸缩臂一步舒展到位的方式来实现支撑伸缩臂的舒展;当然还可采用按压时支撑伸缩臂进行工作,停止按压则支撑伸缩臂停止工作,采用此种方式时,需要设置两个开关的方式,一个控制舒展一个控制收纳,当然还可采用单刀双掷开关进行控制,从而实现电动伸缩杆中电机的正反转工作。
实施例三
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联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锁紧筒814上且与所述联动绳25相配合的导向滑轮819,以及设置在导向滑轮上的导向盖818。
该实施例中采用导向滑轮和导向盖配合的方式,不仅能够对联动绳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而且还能够便于将拉力进行变向,并提高牵拉钉拔出的顺畅性,避免联动绳牵拉路径上摩擦力较大导致的牵拉绳未能将牵拉钉拉出的现象。
实施例四
如图10所示:其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所述联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吸能壳体上的第一联动转轴35,设置在所述第一联动转轴35上的联动线盘30,设置在所述第一联动转轴上且与所述联动线盘配合的第一联动齿轮31,设置在所述吸能壳体上的第二联动转轴36,设置在所述第二联动转轴36上且与所述第一联动齿轮31相配合的第二联动齿轮32,设置在所述第二联动转轴上的桥接杆33,设置在所述桥接杆33端部且与所述导向杆端部进行连接的桥接绳34,所述联动线盘30上缠绕设置联动绳25。
该实施例中采用的联动绳并非直接与导向杆端部进行连接,而是通过该联动组件实现采用较大齿轮比的齿轮副与较大线盘结合的方式,将导向杆移动的较小距离,转化成线盘上较大位移,从而来确保对牵拉钉的牵拉效果;当然还可采用设置延时器控制的方式来通过电子元件控制的方式实现牵拉钉的拔出,但由于长期可能不会被使用,因此可靠性不如纯机械结构稳定。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采用高强螺栓等连接件将本装置固定在中大型车辆底面上,当车辆出现常规制动失灵的时候,通过驾驶员按压开关,使得支撑伸缩臂舒展,从而使得应急减速轮逐步贴近地面,从而使得本装置开始工作,应急减速轮将获得的动力传递给传动减速器,并由传动减速器将动能传递给吸能模块,通过发条弹簧进行吸能,将车辆的部分动能转化为发条弹簧的弹性势能,同时为了对车辆进行锁死,通过锁死模块上的传动杆将进行一部分动力的传递,实现锁紧副筒逐步向传动转轴端部靠近,在吸能模块中发条弹簧收缩,并推动导向杆移动,从而拉动联动绳并将牵拉钉拉出,使得锁紧导杆在锁紧压缩弹簧的带动下弹出并对传动转轴进行挤压减速,实现进一步的减速,能够使得车辆在正常制动距离基础上仅增加30-40米的制动距离即可实现制动。
当吸能模块出现失效时,联动组件不会触发,则通过锁死模块上的传动杆将锁紧副筒一步步的贴近传动转轴实现挤压减速,为本应急制动装置又提供了一个安全的保证。
在通过本装置实现制动并驻车后,疏散车辆上的人员,并对车辆进行检修,在维修完毕后,先将锁死模块进行解除,然后通过开关将本装置收纳,此时由于应急减速轮失去限位,并在吸能模块的驱动下进行高速转动来释放能量,此时可以将应急减速轮进行完全悬空或与地面似接非接提高摩擦力,实现快速消耗能量,当然还可连接发电机的方式转化成电能,在将吸能模块内能量完全释放后,将本装置进行完全收纳,等待下次再次使用。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中大型车辆用应急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一端活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的制动臂模块,所述制动臂模块中部设置与固定板相连接的支撑伸缩臂,设置在所述制动臂模块另一端的应急制动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用于控制所述支撑伸缩臂的控制模块;
所述制动臂模块包括两端部固定相连且通过主轴座与固定板相连接的制动臂,设置在两所述制动臂之间的加强支撑臂,设置在所述制动臂端部且用于设置制动轴承的制动筒,设置在两所述制动轴承内的制动转轴,设置在制动转轴上且与所述应急制动机构相配合的应急支撑模块,设置在所述制动臂上且靠近制动筒部位的减振支撑臂,设置在两所述减振支撑臂端部之间的减振横臂,设置在所述减振横臂上且与所述应急支撑模块相配合的减振悬挂模块;
所述应急支撑模块包括与所述制动转轴固定相连的多根第一应急支撑臂,设置在多根所述第一应急支撑臂之间的第二应急支撑臂,设置在多根所述第一应急支撑臂端部的应急支撑轴套,设置在应急支撑轴套之间的应急支撑转轴;
所述减振悬挂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减振横臂上的第一减振支座,设置在所述第一减振支座上的减振器,所述减振器的另一端与设置在第二应急支撑臂上的第二减振支座相连接;
所述应急制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应急支撑轴上应急减速轮,设置在所述应急支撑转轴上的传动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应急支撑臂上且与所述传动齿轮相配合的传动减速器,设置在所述传动减速器的输出端且与所述第一应急支撑臂固定连接的吸能模块,设置在所述应急支撑轴套上且与所述应急支撑转轴相配合的锁死模块,以及设置在所述吸能模块上且与所述锁死模块相配合的联动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大型车辆用应急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模块包括吸能壳体,设置在所述吸能壳体中心部位的吸能轴,一端部设置在所述吸能轴上,另一端部设置在所述吸能壳体上的发条弹簧,所述吸能壳体上设置朝向吸能轴方向上的联动槽,设置在所述吸能壳体上且与所述联动槽相配合的导向块,设置在所述导向块上的导向孔,设置在所述导向孔内的导向杆,设置在所述导向杆上且与所述导向块相配合的导向弹簧,设置在所述导向杆端部且与所述发条弹簧外圈相配合的联动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大型车辆用应急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死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应急支撑轴套上的L型锁紧架,设置在所述L型锁紧架上的且朝向传动转轴方向的锁紧筒,套设在所述锁紧筒端部锁紧轴承,套设在锁紧轴承上的锁紧螺母,设置在所述锁紧螺母外表面的第一锁紧齿轮,套设在所述锁紧螺母内且能够在锁紧螺母内转动前进的锁紧副筒,设置在远离传动转轴方向且位于所述锁紧副筒端部的锁紧副盖,设置在所述锁紧副盖上的锁紧孔,设置在所述锁紧副筒内的锁紧压缩弹簧,设置在所述锁紧副筒内且与所述锁紧压缩弹簧相配合的锁紧导杆,设置在所述锁紧导杆上且与所述传动转轴端部相配合的制动摩擦片;
所述锁紧筒内壁设置多个竖向导向条,所述锁紧副筒外壁上设置多个与所述竖向导向条相配合的竖向键槽;
所述锁紧导杆外壁上设置多个竖向锁紧条,所述锁紧副筒内壁设置多个与所述竖向锁紧条相配合的竖向锁紧槽;
所述锁紧导杆端部设置与锁紧孔相配合的牵拉绳,所述牵拉绳端部设置牵拉绳环,设置在所述牵拉绳环上且用于锁紧导杆固定的牵拉钉,设置在牵拉绳环内的复位绳,设置在所述牵拉钉尾部的联动绳,所述联动绳的尾部与所述导向杆的端部相连接;
所述L型锁紧架上设置与传动转轴相平行的锁紧套,设置在所述锁紧套内的传动杆,设置在所述传动杆一端与所述第一锁紧齿轮相配合的第二锁紧齿轮,所述传动转轴端部设置第三锁紧齿轮,所述传动杆另一端设置与所述第三锁紧齿轮相配合的第四锁紧齿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大型车辆用应急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锁紧筒上且与所述联动绳相配合的导向滑轮,以及设置在导向滑轮上的导向盖。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大型车辆用应急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端部通过单向轴承与第二锁紧齿轮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大型车辆用应急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伸缩臂为电动伸缩杆或液压伸缩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大型车辆用应急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与所述电动伸缩杆相连接的电瓶,设置在驾驶室内且与所述电瓶和电动伸缩杆均连接的开关。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大型车辆用应急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与所述液压伸缩杆相连通的液压泵,与所述液压泵相连通的液压油箱,与所述液压泵相连接的电瓶,设置在驾驶室内且与所述电瓶和液压泵均连接的开关。
CN201910460212.0A 2019-05-30 2019-05-30 一种中大型车辆用应急制动辅助装置 Active CN1102031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60212.0A CN110203180B (zh) 2019-05-30 2019-05-30 一种中大型车辆用应急制动辅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60212.0A CN110203180B (zh) 2019-05-30 2019-05-30 一种中大型车辆用应急制动辅助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03180A CN110203180A (zh) 2019-09-06
CN110203180B true CN110203180B (zh) 2020-06-19

Family

ID=67789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60212.0A Active CN110203180B (zh) 2019-05-30 2019-05-30 一种中大型车辆用应急制动辅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0318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64751A (en) * 1972-01-25 1974-08-29 Johnson T A Brake systems for wheeled vehicles
CN201009866Y (zh) * 2007-02-15 2008-01-23 夏培根 带有顶杆的汽车副刹车装置
CN101130360A (zh) * 2006-08-26 2008-02-27 夏培根 汽车副制动刹车装置
CN101456410A (zh) * 2008-12-30 2009-06-17 卢如年 一种汽车加强制动辅助轮系统
CN108248573A (zh) * 2018-02-21 2018-07-06 赵大兵 一种汽车制动辅助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64751A (en) * 1972-01-25 1974-08-29 Johnson T A Brake systems for wheeled vehicles
CN101130360A (zh) * 2006-08-26 2008-02-27 夏培根 汽车副制动刹车装置
CN201009866Y (zh) * 2007-02-15 2008-01-23 夏培根 带有顶杆的汽车副刹车装置
CN101456410A (zh) * 2008-12-30 2009-06-17 卢如年 一种汽车加强制动辅助轮系统
CN108248573A (zh) * 2018-02-21 2018-07-06 赵大兵 一种汽车制动辅助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03180A (zh) 2019-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74182B2 (ja) 運動力学的自動車
US4909458A (en) Device for the acceleration of bodies, especially a mobile catapult for flying bodies
CN103802086B (zh) 巡检机器人
CN102001596B (zh) 变速卷扬机以及带有该卷扬机的可折叠式随车吊车
CN110203180B (zh) 一种中大型车辆用应急制动辅助装置
CN110615116A (zh) 一种飞机双舵液压转向抱夹式电动新型牵引装置
CN212667050U (zh) 一种飞行汽车用降落架
CN211364920U (zh) 一种小型无人机的收放起落架
CN2378252Y (zh) 附加紧急制动装置
CN203078631U (zh) 微型电动倒三轮车
CN2236982Y (zh) 机动车辆加急制动装置
CN114291048B (zh) 一种转向安全装置
CN100413744C (zh) 气动楔入式推车方法及装置
CN2693604Y (zh) 二轮迷你汽车
CN2866279Y (zh) 气动楔入式推车
CN219928000U (zh) 一种伸缩机构及飞行器
JP2013151215A (ja) 車高降下装置
CN219154168U (zh) 一种牵引救援装置
CN109130844B (zh) 一种汽车多功能驱动桥
CN110861457B (zh) 全向行走被牵引机构
CN220809058U (zh) 一种可变悬架及应急救援车
CN219256942U (zh) 一种新型汽车轮毂结构
CN220114760U (zh) 一种防止电动车溜坡装置
CN216004796U (zh) 一种储线架
CN107364499B (zh) 一种三轮车车厢的安装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n emergency braking auxiliary device for medium to large vehicles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1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19

Pledgee: Postal Savings Bank of China Limited Xiamen Tong'an District Sub-branch

Pledgor: ENXTO (XIAMEN) BRAKE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44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