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02738A - 后盖注塑方法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后盖注塑方法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02738A
CN110202738A CN201811622670.1A CN201811622670A CN110202738A CN 110202738 A CN110202738 A CN 110202738A CN 201811622670 A CN201811622670 A CN 201811622670A CN 110202738 A CN110202738 A CN 1102027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ware
rear cover
stabilizer blade
injection moulding
moulding pro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2267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江
肖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aihengnu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aihengnu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aihengnu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aihengnu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62267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02738A/zh
Publication of CN1102027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027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4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B29C45/14065Positioning or centering articles in the mould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3Co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4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B29C45/14065Positioning or centering articles in the mould
    • B29C2045/14155Positioning or centering articles in the mould using vacuum or suction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后盖注塑方法,在五金件放置于后模内后,先移动前模对五金件进行压制定位,然后再从侧向将行位件伸入五金件的扣位之内,最后注塑形成后盖。采用本方法制作后盖时,可以有效避开因为行位件与扣位造成干涉后,再进行合模时造成的压模缺陷。本申请方法提高了后盖的注塑生产效率,同时延长了模具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后盖注塑方法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后盖的注塑方法以及采用此后盖的终端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市场竞争压力的提升,终端产品的外观精致度不断提高,同时需要兼顾终端的质感和手感。后盖作为终端产品外观的重要组成元素,多采用注塑成型的方式,有利于终端产品的重量控制。同时,为保证后盖的整体刚度和装配精度,注塑成型的后盖通常镶嵌有金属件。金属件在后盖注塑时定位于模具之内,与后盖一体注塑成型。
为了保证金属件在注塑过程中的定位准确,通常在模具合模之前,需要采用侧向伸入的行位件插入金属件预设的扣位中,来对金属件进行固持定位。但由于工艺精度难于保证,金属件扣位经常与行位件产生干涉,导致金属件的碰伤或插伤,导致修模率上升,影响生产效率。更严重的,如果合模之前没能及时发现干涉缺陷,甚至可能导致压模等重大生产问题,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出一种后盖注塑方法,可规避因为金属件与行位件之间存在干涉而造成的压模缺陷。具体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后盖注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五金件放置于后模内;
沿第一方向移动前模以压制所述五金件;
沿第二方向移动行位件以伸入所述五金件侧面的扣位,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注塑以形成所述后盖。
其中,所述前模包括支脚和正对所述后模的第一面,所述支脚弹性连接于所述前模本体,且所述支脚穿过所述第一面朝向所述后模伸出,在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前模以压制所述五金件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前模,以使得所述支脚与所述五金件接触;
继续移动所述前模并压缩所述支脚以压制所述五金件。
其中,在继续移动所述前模并压缩所述支脚以压制所述五金件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移动所述前模将所述支脚压缩第一距离以压制所述五金件;
在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行位件以伸入所述五金件的所述扣位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移动所述前模至与所述后模接触。
其中,所述支脚为多个,多个所述支脚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面内,且多个所述支脚相对于所述第一面的伸出距离相同。
其中,所述支脚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弹性连接于所述前模本体,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面的距离大于等于7mm。
其中,所述第二端设有防滑结构,所述防滑结构用于加固所述支脚对所述五金件的压制。
其中,所述后模包括正对所述第一面的第二面,所述第二面设有吸盘,在将所述五金件放置于所述后模内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所述吸盘吸附所述五金件。
其中,所述行位件包括伸入部,所述伸入部伸入所述扣位以实现所述行位件伸入所述五金件的所述扣位,所述伸入部朝向所述扣位的方向设有倒角。
其中,所述伸入部在伸入所述扣位后,所述倒角完全穿过所述扣位。
本申请还涉及一种终端,包括采用上述后盖注塑方法制作的后盖。
本申请所述后盖注塑方法通过先将前模和后模进行合模,使得所述前模和所述后模合力对所述五金件实现压制定位,然后再将行位件伸入所述五金件的所述扣位,对所述五金件完成全方位固持的方法,有效规避了因为所述行位件和所述五金件出现干涉后,造成所述五金件定位发生偏移,需要重新修模对位的缺陷。进一步,本申请注塑方法还规避了当所述行位件与所述五金件发生干涉后,因为疏忽检查,导致前模与后模在合模过程中产生压模的最大生产问题。本申请后盖注塑方法,可以提高后盖的生产效率,提高模具使用寿命。本申请终端产品因为采用了本申请方法生产出的后盖,而具备了更精确的装配尺寸,以及更经济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所述后盖注塑方法的示意图;
图1a是图1实施例的步骤示意图;
图1b是图1a实施例的后续步骤示意图;
图1c是图1b实施例的后续步骤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所述后盖注塑成型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所述后盖注塑方法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的后盖注塑方法。在本申请后盖100的注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将五金件20放置于后模40内;
具体的,参见图1a,注塑的模具包括后模40和前模30,前模30和后模40为形成注塑的型腔50的主体。后模40通常指模具中保持静止不动的组件,前模30相对于后模40移动来完成合模和开模的过程。因为后模40在注塑过程中通常保持全程静止的特性,五金件20放置于后模40内,有利于控制五金件20在型腔50中的尺寸定位。
S20.沿第一方向001移动前模30以压制五金件20;
具体的,参见图1b,前模30沿第一方向001朝向后模40运动,以实现模具的合模和开模过程。前模30朝向后模40运动后,前模30与五金件20发生接触,前模30作用于五金件20上的压力对五金件20形成压制,进而固定了五金件20相对于整个型腔50的位置,避免五金件20相对于型腔50发生位移。
S30.沿第二方向002移动行位件60以伸入五金件20侧面的扣位21,第二方向002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001;
具体的,参见图1c,在垂直于第一方向001的第二方向002上,行位件60位于前模30和后模40的侧边,行位件60也为形成型腔50的一部分。行位件60一方面同时与前模30和后模40接触,以形成密封的型腔50;另一方面,行位件60伸入位于五金件20侧面的扣位21,保证扣位21相对于型腔50的位置精度。五金件20通常为薄板形状,扣位21设置于五金件20的边缘位置,扣位21相对于薄板状的五金件20多呈垂直于五金件20的方向延伸。因此扣位21多呈平行于第二方向002的状态分布于五金件20的边缘。行位件60在沿第二方向002位移的时候,能够同步穿过扣位21,对扣位21相对于型腔50的位置精度实施保障。
S40.注塑以形成后盖100。
本申请所要注塑得到的后盖100如图2所示。后盖100包括有本体10以及镶嵌于本体10内的五金件20。后盖100通常通过卡扣、插件等连接方式固定于终端产品的背部。五金件20包括扣位21,扣位21多为后盖100卡扣或插接于终端产品上时的连接结构。五金件20与本体10一体注塑成型,在注塑过程中,除利用前模30和后模40将五金件20压制于型腔50之内以外,在模腔50的侧面,还通过行位件60来对五金件20的扣位21进行固定,以避免薄板形状的五金件20在型腔50内发生形变,进而造成扣位21的位移,影响后盖100的装配精度。
采用本申请的后盖注塑方法,相较于现有的注塑方法而言,是在前模30与五金件20接触并进行压制定位后,才移动行位件60对扣位21进行限位的。因为前模30对五金件20的压制作用,使得行位件60在与扣位21即使发生干涉,也不会造成五金件20相对于型腔50的位移,进而避免了合模过程中因为五金件20的移位而造成的压模现象,保护前模30和后模40免于损害。同时,本申请的后盖注塑方法,同样保证了五金件20在型腔50中的相对位置,包括扣位21在型腔50中的相对位置。因为注塑工序温度较高,薄板状的五金件20在前模30、后模40以及行位件60的共同作用下,能够较大限度的限制形变,保证开模后五金件20相对于本体10的位置精度,因而本申请后盖注塑方法同样提高了后盖100的生产效率,保证后盖100的尺寸精度。
一种实施例见图3,前模30包括正对后模40的第一面31。可以理解的,第一面31即为形成型腔50的表面。前模30还包括有弹性连接的支脚32,支脚32位于第一面31之内,支脚32沿第一方向001穿过第一面31朝向后模40伸出。前模30对五金件20的压制,通过弹性连接于前模30上的支脚32来实现。由此,本申请后盖注塑方法在沿第一方向001移动前模30以压制五金件20时,还具体包括如下方法:
S21.沿第一方向001移动前模30,以使得支脚32与五金件20接触;
具体的,支脚32弹性连接于前模30上,在支脚32与五金件20接触之前,支脚32处于自稳定状态,此时支脚32朝向后模40方向的延伸距离最长。
S22.继续移动前模30并压缩支脚32以压制五金件20。
具体的,前模30继续沿第一方向001朝向后模40移动,支脚32因为被五金件20抵持而停止移动动作,同时支脚32随着前模30的移动而不断压缩弹性连接的部位,使得支脚32作用于五金件20上的正压力不断加大,最终达到支脚32对五金件20形成有效压制的效果。采用弹性连接的支脚32对五金件20进行压制,可以通过对前模30的移动速度控制,来控制前模30对五金件20的压力变化速度,延长了前模30对五金件20施行有效压制的作用时间,避免了前模30短时间内突然对五金件20施加较大压力而可能对五金件20造成的形变或刚强度的影响。
一种实施例,在继续移动前模30并压缩支脚32以压制五金件20时,本申请后盖注塑方法还包括:
S23.移动前模30将支脚32压缩第一距离以压制五金件20;
具体的,在前模30沿第一方向001移动完成合模之前,即支脚32的弹性连接的压缩量达到最大之前,支脚32对五金件20施加的正压力可能已经满足压制五金件20防止其位移的要求。此时如果继续移动前模30并增大五金件20受到的正压力,可能会造成薄板状的五金件20受压过大而产生形变,进而造成扣位21发生移位的现象。可以理解的,后续行位件60插入的过程会因为扣位21的错位而引起干涉。因此,通过计算分析,可以对前模30在压制五金件20的过程中设置预压过程,即前模30相对于后模40行进一定距离,或描述为前模30对支脚32压缩第一距离后,达到前模30对五金件20实施预压的效果,保证五金件20的定位准确,然后再移动行位件60实现行位件60与扣位21的配合。
因此,在沿第二方向002移动行位件60以伸入五金件20的扣位21后,本申请后盖注塑方法还包括:
S31.移动前模30至与后模40接触。
具体的,因为前模30只对支脚32进行了第一距离的压缩,此时前模30还没有与后模40接触完成合模动作。因此在行位件60伸入扣位21之后,需要继续沿第一方向001移动前模30,进而完成合模动作以便于后续的注塑工作开展。因为前模30已经对五金件20形成了有效压制,而行位件60也顺利进入了扣位21,因此前模30在进一步移动之前,五金件20包括扣位21在内,已经被前模支脚32、后模40以及行位件60完全固定于型腔50之中。此时前模30再朝向后模40进行移动并完成合模,可以保证五金件20不会出现任何位移错位,同样避免了压模现象的发生。
对于支脚32在前模30上的设置,一种实施例,支脚32包括沿第一方向001相对的第一端321和第二端322。其中第一端321弹性连接于前模30内,第二端322伸出第一面31。本申请后盖注塑方法对于支脚32的数量不作具体要求,支脚3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甚至多个。当第一面31内设置多个支脚32时,宜将多个支脚32间隔设置。可以理解的,对于薄板状的五金件20,分散开的多个支脚32有利于保持五金件20在型腔50内的平面度。
当然,多个支脚32的设置,需要保证各个支脚32相对于第一面31的伸出距离相同。即每个支脚32的第二端322相对于第一面31的距离需要保持一致。在前模30朝向后模40移动的过程中,多个支脚32同时与五金件20接触,才能保持五金件20不会因为受力不平衡而产生位移。一种实施例,第二端322与第一面31的距离大于等于7mm,以保证支脚32与五金件20的有效接触,以及支脚32在被前模30压缩第一距离后能为五金件20提供有效的压制。
一种实施例,第二端322上还可以设置防滑结构323。防滑结构323用于加固支脚32对五金件20的压制。防滑结构323可以为支脚32上的纹路,也可以为第二端322上设的防滑层。需要提出的是,防滑结构323需要为刚性较高的结构,同时具备一定的耐热能力,以避免在注塑过程中受到注塑材料或温度的影响而造成注塑不良。
一种实施例,为了使得薄板状的五金件20在型腔50内完全舒展,避免因为翘曲变形而造成注塑不良的缺陷,后模40还设置有吸盘70,在将五金件20放置于后模40内之后,本申请后盖注塑方法还包括:
S11.利用吸盘70吸附五金件20。
具体的,后模40包括正对第一面31的第二面41。吸盘70设置于第二面41上,当五金件20放置于后模40上后,吸盘70与五金件20接触,并启动吸盘70对五金件20进行吸气。五金件20在吸盘70的吸附作用下,与第二面41的贴合更紧密,可以促进五金件20与后模40的贴合。
一种实施例,行位件60包括伸入部61,行位件60通过伸入部61伸入扣位21以实现对扣位21的定位作用。伸入部61在朝向扣位21的一端设有倒角611。可以理解的,倒角611有利于伸入部61在伸入扣位21的过程中对伸入部60进行导向。在扣位21因为微小的变形而与伸入部60发生较轻微干涉的情况下,倒角611可以对扣位21进行归正,保证伸入部60的顺利伸入动作。
通常的,扣位21的位置在成型的后盖100中,会作为后盖100的连接结构,与终端产品进行结合定位。因此,通常扣位21需要形成完全贯穿的通孔,且扣位21的截面为定截面。在引入倒角611的实施例之后,如果在注塑过程中倒角611处于扣位21之内,则会造成注塑成型的扣位21在对应倒角611的位置产生多余的毛刺,进而使得扣位21无法保持定截面,影响扣位21的连接功能。为此,一种实施例,在伸入部61处设置倒角611的情况下,需要设置伸入部61在伸入扣位21后,倒角611应完全穿过扣位21,从而避免倒角611对扣位21的形状产生影响。
本申请涉及的终端产品,包括采用上述后盖注塑方法制作的后盖100。终端200在采用上述方法制作的后盖100后,在生产过程中的装配效率得到提升,同时避免了生产模具出现压模而导致较大损失,后盖100的可靠性更高。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后盖注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五金件放置于后模内;
沿第一方向移动前模以压制所述五金件;
沿第二方向移动行位件以伸入所述五金件侧面的扣位,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注塑以形成所述后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后盖注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包括支脚和正对所述后模的第一面,所述支脚弹性连接于所述前模本体,且所述支脚穿过所述第一面朝向所述后模伸出,在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前模以压制所述五金件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前模,以使得所述支脚与所述五金件接触;
继续移动所述前模并压缩所述支脚以压制所述五金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后盖注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继续移动所述前模并压缩所述支脚以压制所述五金件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移动所述前模将所述支脚压缩第一距离以压制所述五金件;
在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行位件以伸入所述五金件的所述扣位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移动所述前模至与所述后模接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后盖注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为多个,多个所述支脚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面内,且多个所述支脚相对于所述第一面的伸出距离相同。
5.如权利要求2所述后盖注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弹性连接于所述前模本体,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面的距离大于等于7m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后盖注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设有防滑结构,所述防滑结构用于加固所述支脚对所述五金件的压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后盖注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包括正对所述第一面的第二面,所述第二面设有吸盘,在将所述五金件放置于所述后模内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所述吸盘吸附所述五金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后盖注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行位件包括伸入部,所述伸入部伸入所述扣位以实现所述行位件伸入所述五金件的所述扣位,所述伸入部朝向所述扣位的方向设有倒角。
9.如权利要求8所述后盖注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入部在伸入所述扣位后,所述倒角完全穿过所述扣位。
10.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后盖注塑方法制作的后盖。
CN201811622670.1A 2018-12-28 2018-12-28 后盖注塑方法及终端 Pending CN1102027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22670.1A CN110202738A (zh) 2018-12-28 2018-12-28 后盖注塑方法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22670.1A CN110202738A (zh) 2018-12-28 2018-12-28 后盖注塑方法及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02738A true CN110202738A (zh) 2019-09-06

Family

ID=67780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22670.1A Pending CN110202738A (zh) 2018-12-28 2018-12-28 后盖注塑方法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02738A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73659B1 (ko) * 2010-02-02 2010-08-02 마상영 안테나가 내장된 무선 휴대단말기 케이스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12245692A (ja) * 2011-05-27 2012-12-13 Funai Electric Co Ltd インサート成形品、電子機器およびインサート成形方法
CN104608311A (zh) * 2013-11-01 2015-05-13 广州光宝移动电子部件有限公司 嵌件成型工艺模具、设备、方法及产品
CN204354400U (zh) * 2014-12-18 2015-05-27 英瑟泰科精密注塑(苏州)有限公司 带嵌件导向机构的注塑模具
CN204414475U (zh) * 2015-01-19 2015-06-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手机后壳
CN204977285U (zh) * 2015-09-30 2016-01-20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行位机构与注塑模具
CN205291440U (zh) * 2015-11-25 2016-06-08 广东柯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内热切成型模具的高精度顶出结构
CN106028724A (zh) * 2016-05-31 2016-10-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后盖的加工方法、后盖及电子设备
CN107599302A (zh) * 2017-10-13 2018-01-19 东莞市联洲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模内小型金属片的定位剪切结构
US20180065284A1 (en) * 2015-05-13 2018-03-08 Stefan Pfaff Werkzeug- Und Formenbau Gmbh & Co Kg Receiving device and injection-molding method
CN207224437U (zh) * 2017-08-10 2018-04-13 鹰星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模具吸附顶出动作装置
CN108407199A (zh) * 2018-03-20 2018-08-1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模内注塑钢片的模具组件
US20180345549A1 (en) * 2017-05-31 2018-12-06 Hyundai Motor Company Form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base material and skin layer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73659B1 (ko) * 2010-02-02 2010-08-02 마상영 안테나가 내장된 무선 휴대단말기 케이스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12245692A (ja) * 2011-05-27 2012-12-13 Funai Electric Co Ltd インサート成形品、電子機器およびインサート成形方法
CN104608311A (zh) * 2013-11-01 2015-05-13 广州光宝移动电子部件有限公司 嵌件成型工艺模具、设备、方法及产品
CN204354400U (zh) * 2014-12-18 2015-05-27 英瑟泰科精密注塑(苏州)有限公司 带嵌件导向机构的注塑模具
CN204414475U (zh) * 2015-01-19 2015-06-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手机后壳
US20180065284A1 (en) * 2015-05-13 2018-03-08 Stefan Pfaff Werkzeug- Und Formenbau Gmbh & Co Kg Receiving device and injection-molding method
CN204977285U (zh) * 2015-09-30 2016-01-20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行位机构与注塑模具
CN205291440U (zh) * 2015-11-25 2016-06-08 广东柯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内热切成型模具的高精度顶出结构
CN106028724A (zh) * 2016-05-31 2016-10-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后盖的加工方法、后盖及电子设备
US20180345549A1 (en) * 2017-05-31 2018-12-06 Hyundai Motor Company Form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base material and skin layer
CN207224437U (zh) * 2017-08-10 2018-04-13 鹰星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模具吸附顶出动作装置
CN107599302A (zh) * 2017-10-13 2018-01-19 东莞市联洲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模内小型金属片的定位剪切结构
CN108407199A (zh) * 2018-03-20 2018-08-1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模内注塑钢片的模具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032870A1 (zh) 指纹模组及具有其的移动终端
CN110202738A (zh) 后盖注塑方法及终端
CN103581820A (zh) 扬声器模组声孔处非金属柔性网的装配方法
JP2016198949A5 (ja) ガスケットの製造方法
JP4869678B2 (ja) 圧縮木製品の製造方法
WO2008126618A1 (ja) フィルム仮留め一体型異形弾性ガスケットとその製造方法
CN202816927U (zh) 防止注塑时溢胶的半导体引线框架
CN102794659B (zh) 固定装置
CN206551358U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210501207U (zh) 一种汽车塑胶配件生产用注塑模具
CN204578572U (zh) 嵌置智能卡的手机壳
CN110239028B (zh) 一种悬臂梁卡扣及一种模具
US20120228808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housings
CN102398345B (zh) 台面板注塑模具及台面板注塑工艺
CN110900945B (zh) 一种结构件的制程方法、模具、壳体及电子设备
KR20120098272A (ko) 금속 로고
CN108407199A (zh) 一种用于模内注塑钢片的模具组件
CN204403469U (zh) 一种车厢低噪型减压阀
CN220442442U (zh) 一种新型复合结构防滑垫
KR101354965B1 (ko) 시소코어 구조를 활용한 이중사출 금속안테나 제조방법 및 그 금형장치
CN104219592A (zh) 带电声装置的壳体结构、设备及其制作方法
CN101549462B (zh) 模仁加工治具
CN205212996U (zh) 发声器件
CN209650230U (zh) 一种汽车安全带滑板的安装机构
CN217454669U (zh) 一种新型胶铁一体化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