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99161A - 制冷循环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制冷循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99161A
CN110199161A CN201780084431.2A CN201780084431A CN110199161A CN 110199161 A CN110199161 A CN 110199161A CN 201780084431 A CN201780084431 A CN 201780084431A CN 110199161 A CN110199161 A CN 1101991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or
refrigerant
control device
pressure
refrigerating circulato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8443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泷泽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7/044010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8139066A1/ja
Publication of CN1101991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991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 F25B1/1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with multi-stage compress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 F25B1/04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with compressor of rotary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04Refrigeration circuit bypassing means
    • F25B2400/0401Refrigeration circuit bypassing means for the compress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07Details of compressors or related parts
    • F25B2400/075Details of compressors or related parts with parallel compress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13Economi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02Compressor control
    • F25B2600/025Compressor control by controlling speed
    • F25B2600/0251Compressor control by controlling speed with on-off oper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25Control of valves
    • F25B2600/2501Bypass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19Pressures
    • F25B2700/193Pressures of the compressor
    • F25B2700/1931Discharge press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19Pressures
    • F25B2700/193Pressures of the compressor
    • F25B2700/1933Suction press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04Temperatures of an indoor room or compart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06Temperatures of fresh outdoor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40Fluid line arrangements
    • F25B41/42Arrangements for diverging or converging flows, e.g. branch lines or jun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 Control Of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制冷循环装置(1)在第一压缩机(11)的排出侧具备切换部(13),该切换部(13)将从第一压缩机(11)排出的制冷剂流切换到第一通路(21)或第二通路(22)。第1通路(21)和第2通路(22)通过设置于冷凝器(14)的上游侧的第1连接部(25)连接。在第二通路(22)的中途设置有第二压缩机(12)。第二通路(22)中的第二压缩机(12)的吸入侧的部位和在冷凝器(14)的下游侧的分支部(27)进行了分支的第三通路(23)中的中间热交换器(16)的下游侧的部位通过第二连接部(26)连接。

Description

制冷循环装置
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基于在2017年1月25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7-11594号和在2017年10月13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7-199593号,并将其记载内容通过参照而编入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多个压缩机的制冷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具备用于压缩制冷剂的多个压缩机的制冷循环装置。
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制冷循环装置具备流路切换单元,该流路切换单元具有用于将两个压缩机的连接状态切换为并联或串联的六个连接口。该制冷循环装置通过流路切换单元的动作而在制冷运行时将两个压缩机串联连接,构成使用了中间热交换器的所谓节能器式制冷循环。在该节能器式制冷循环中,将沿室外热交换器的下游侧流动的制冷剂的一部分分流,利用毛细管减压后,导入到中间热交换器。从中间热交换器流出的制冷剂和从低级侧的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混合而流入到高级侧压缩机。由此,该制冷循环装置在制冷运行时使制冷剂的焓降低,提高了制冷能力。
另一方面,该制冷循环装置通过流路切换单元的动作而在制热运行时将两个压缩机并联连接。此时,中间热交换器仅用作制冷剂通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145189号公报
然而,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制冷循环装置成为流路切换单元对与六个连接口相连的流路进行切换的复杂结构。另外,在该制冷循环装置中,用于连接两个压缩机、流路切换单元和室外热交换器的配管成为复杂的结构。
并且,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制冷循环装置只在将两个压缩机串联连接时利用中间热交换器,在将两个压缩机并联连接时中间热交换器仅用作制冷剂通路。即,该制冷循环装置未有效地利用中间热交换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制冷循环装置:能够使用于将多个压缩机的连接状态切换为串联或并联的结构变得简单,并且能够在任意的连接状态下均有效地利用中间热交换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观点,在对冷却对象空间的空气进行冷却的制冷循环装置中,具备:
第一压缩机,该第一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并排出;
切换部,该切换部设置于第一压缩机的排出侧,将从第一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流切换到第一通路或第二通路;
第二压缩机,该第二压缩机设置于第二通路的中途,对沿第二通路流动的制冷剂进行压缩并排出;
第一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将第二通路中的第二压缩机的排出侧的部位与第一通路连接;
冷凝器,该冷凝器使从第一连接部流入的制冷剂与外气进行热交换;
分支部,该分支部将冷凝器的出口侧的流路分支为第三通路和第四通路;
第一膨胀阀,该第一膨胀阀设置于第三通路的中途,对沿第三通路流动的制冷剂进行减压;
中间热交换器,该中间热交换器使沿第三通路中的第一膨胀阀的下游侧流动的制冷剂与沿第四通路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第二连接部,该第二连接部将第二通路中的第二压缩机的吸入侧的部位与第三通路中的中间热交换器的下游侧的部位连接;
第二膨胀阀,该第二膨胀阀设于第四通路中的中间热交换器的下游侧,对沿第四通路流动的制冷剂进行减压;以及
蒸发器,该蒸发器设于第四通路中的第二膨胀阀的下游侧,使沿第四通路流动的制冷剂与冷却对象空间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制冷剂朝向第一压缩机的吸入侧流出。
由此,该制冷循环装置通过具备第一通路、第二通路以及用于进行这两个通路的切换的切换部,从而能够将第一压缩机与第二压缩机的连接状态切换为串联或并联。因此,该制冷循环装置能够简化用于将多个压缩机的连接状态切换为串联或并联的切换部的结构和配管的结构。
另外,该制冷循环装置在多个压缩机串联或并联的任一连接状态下,沿第三通路中的比第一膨胀阀靠下游侧流动的制冷剂与沿第四通路中的比第二膨胀阀靠上游侧流动的制冷剂均通过中间热交换器来进行热交换。因此,沿第四通路中的中间热交换器的下游侧流动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变大。因此,该制冷循环装置通过在多个压缩机串联或并联的任一连接状态下均有效地利用中间热交换器,从而能够提高用于对冷却对象空间的空气进行冷却的冷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制冷循环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第一压缩机与第二压缩机并联连接的状态的图。
图4是表示第一压缩机与第二压缩机串联连接的状态的图。
图5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在莫里尔图上表示在将第一压缩机与第二压缩机串联连接时的制冷剂的行迹的图。
图7是在莫里尔图上表示在循环差压小的状态下将第一压缩机与第二压缩机串联连接时的制冷剂的行迹的图。
图8是在莫里尔图上表示在循环差压小的状态下将第一压缩机与第二压缩机并联连接时的制冷剂的行迹的图。
图9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制冷循环装置所具备的旋转式压缩机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10是图9的X部分的放大图。
图11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中的制冷循环装置所具备的涡旋式压缩机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12是图11的XII-XII线的剖视图。
图13是说明涡旋式压缩机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中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工作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中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工作所引起的库内温度的转变的一例的图表。
图16是表示比较例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工作所引起的库内温度的转变的一例的图表。
图17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中的制冷循环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18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中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工作的流程图。
图19是表示第七实施方式中的制冷循环装置所具备的第一压缩机的旋转速度与为了避免叶片跳跃所需的第一必要差压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图20是表示第七实施方式中的制冷循环装置所具备的第二压缩机的旋转速度与为了避免叶片跳跃所需的第二必要差压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彼此中对相互相同或等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来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适用于对作为冷却对象空间的冷冻库的空气进行冷却的制冷机,该制冷循环装置具有将冷冻库的库内温度冷却到成为例如-30℃至-10℃左右的极低温的功能。
如图1所示,制冷循环装置1通过配管而连接有第一压缩机11、第二压缩机12、切换部13、冷凝器14、第一膨胀阀15、中间热交换器16、第二膨胀阀17以及蒸发器18等。在制冷循环装置1中循环的制冷剂能够采用例如R404A等氟利昂类制冷剂。制冷循环装置1的各结构由控制装置20驱动控制。此外,在图1中,用虚线表示控制装置20与各结构之间的信号线。
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均为电动式压缩机,具有未图示的制冷剂压缩机构和用于驱动该制冷剂压缩机构旋转的未图示的电动马达。制冷剂压缩机构由电动马达驱动而进行旋转,从而对从吸入口吸入的制冷剂进行压缩,并从排出口排出。制冷剂压缩机构是其排出容量固定的容量固定型的压缩机构。作为制冷剂压缩机构,能够采用例如旋转式或涡旋式等压缩机构。电动马达由控制装置20驱动控制。通过控制装置20对电动马达的转速进行控制,使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的制冷剂排出量可变。
切换部13设置于第一压缩机11的排出侧。本实施方式的切换部13是具有流入端口130、第一流出端口131以及第二流出端口132的流路切换阀。切换部13在使流入端口130与第一流出端口131连通时,切断流入端口130与第二流出端口132的连通。另外,切换部13在切断流入端口130与第一流出端口131的连通时,使流入端口130与第二流出端口132连通。切换部13例如是三通阀。
流入端口130与第一压缩机11的排出侧的通路连接。第一流出端口131与第一通路21连接,第二流出端口132与第二通路22连接。因此,切换部13能够将从第一压缩机11排出的制冷剂流切换到第一通路21或第二通路22。
第二压缩机12设置于第二通路22的中途。第二压缩机12对沿第二通路22流动的制冷剂进行压缩并排出。
第二通路22中的第二压缩机12的排出侧的部位、第一通路21中的与切换部13相反的一侧的部位和冷凝器14的入口侧的通路通过作为三通接头的第一连接部25连接。由此,沿第一通路21或第二通路22流动的制冷剂经由第一连接部25而流入到冷凝器14。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通路21是将切换部13的第一流出端口131与第一连接部25之间连接的通路。另外,第二通路22是将切换部13的第二流出端口132与第一连接部25之间连接的通路。
在第二通路22中的、切换部13的第二流出端口132与第二压缩机12的吸入口之间设有作为三通接头的第二连接部26。第二连接部26将第二通路22与后述的第三通路23连接。因此,第二连接部26将第二通路22中的第二压缩机12的吸入侧的部位与第三通路23中的中间热交换器16的下游侧的部位连接。
此外,第一连接部25以及第二连接部26也可以将多个配管接合而构成,或者也可以通过在金属块、树脂块设置多个流路而构成。
冷凝器14是通过使沿设置于内部的未图示的制冷剂通路流动的制冷剂与冷冻库外的空气(即外气)进行热交换而使高压制冷剂向外气散热的散热用热交换器。沿冷凝器14的内部的制冷剂通路流动的高压制冷剂通过向外气散热而被冷却、冷凝。
冷凝器14的出口侧的流路通过分支部27而分支为第三通路23和第四通路24。即,冷凝器14的出口侧的通路、第三通路23和第四通路24通过作为三通接头的分支部27连接。由此,从冷凝器14的出口侧流出的制冷剂被分流到第三通路23和第四通路24。此外,分支部27也可以将多个配管接合来构成,或者也可以通过在金属块、树脂块设置多个流路来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通路23是将分支部27与第二连接部26之间连接的通路。另外,第四通路24是将分支部27与第一压缩机11的吸入口之间连接的通路。
在第三通路23的中途设置有用于对沿第三通路23流动的制冷剂进行减压的第一膨胀阀15。由第一膨胀阀15减压后的制冷剂成为气液二相状态而流入到中间热交换器16。即,在第三通路23,在中间热交换器16的上游侧设置有第一膨胀阀15。
另一方面,沿第四通路24流动的制冷剂也流入到中间热交换器16。在第四通路24中,在中间热交换器16的下游侧设置有用于对沿第四通路24流动的制冷剂进行减压的第二膨胀阀17。
第一膨胀阀15和第二膨胀阀17是能够机械式或电动式调节制冷剂流量的流量调节阀。例如,第一膨胀阀15基于中间热交换器16的出口侧的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而通过机械机构使阀开度可变来调节制冷剂流量。另外,第二膨胀阀17基于蒸发器18的出口侧的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而通过机械机构使阀开度可变来调节制冷剂流量。
在中间热交换器16中,沿第三通路23中的比第一膨胀阀15靠下游侧流动的制冷剂与沿第四通路24中的比第二膨胀阀17靠上游侧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即,在中间热交换器16中,第三通路23中的由第一膨胀阀15减压而已成为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与沿第四通路24流动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由此,沿第四通路24流动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变大。
图1所示的中间热交换器16采用沿第三通路23流动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与沿第四通路24流动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为相反方向的对流型热交换器。在中间热交换器16中,沿第三通路23流动的制冷剂与沿第四通路24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不互相混杂在一起。此外,中间热交换器16也可以采用沿第三通路23流动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与沿第四通路24流动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相同的并行流型热交换器。
沿第三通路23中的中间热交换器16的下游侧流动的制冷剂经由第二连接部26而流入到第二通路22。此外,也可以在第三通路23中的中间热交换器16与第二连接部26之间设置未图示的止回阀。
另一方面,沿第四通路24中的中间热交换器16的下游侧流动的制冷剂在第二膨胀阀17被减压,成为气液二相状态而流入到蒸发器18。
蒸发器18设置于第四通路24中的第二膨胀阀17的下游侧。在蒸发器18中,第四通路24中的由第二膨胀阀17减压而已成为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与在作为冷却对象空间的冷冻库中循环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由此,冷却对象空间的空气被冷却。第四通路24中的蒸发器18的下游侧的部位与第一压缩机11的吸入口连接。因此,从蒸发器18朝向第一压缩机11流出的制冷剂被吸入到第一压缩机11的吸入口。
在制冷循环装置1设置有用于检测制冷剂的压力的多个压力传感器。具体而言,第一压力传感器31设置于第二通路22中的第二压缩机12的排出侧的部位。第一压力传感器31检测从第二压缩机12排出的制冷剂的压力。此外,第一压力传感器31只要设置于从第二压缩机12的排出侧到第二膨胀阀17为止的通路即可。
第二压力传感器32设置于第四通路24中的蒸发器18的下游侧的部位。第二压力传感器32检测由第二膨胀阀17减压后的制冷剂的压力。此外,第二压力传感器32只要设置于从第二膨胀阀17的下游侧到第一压缩机11为止的通路即可。
第三压力传感器33设置于第三通路23中的中间热交换器16的下游侧的部位。第三压力传感器33检测由第一膨胀阀15减压后的制冷剂的压力。此外,第三压力传感器33设置于从第一膨胀阀15的下游侧到第二压缩机12为止的通路即可。
从第一~第三压力传感器33输出的检测信号均输入到控制装置20。
控制装置20由包括CPU和ROM、RAM等存储器的微型计算机及其周边电路构成。控制装置20根据存储于存储器的控制程序而进行各种运算及处理,控制与输出侧连接的控制对象设备的工作。此外,控制装置20的存储器由非过渡实体存储介质构成。
向控制装置20输入检测冷却对象空间的空气温度Tfr的库内温度传感器34的检测信号、以及检测在冷凝器14中与高压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外气的温度的外气温度传感器35的检测信号。
另外,控制装置20与操作面板36电连接。在操作面板36设置有工作/停止开关37和温度设定开关38等,该工作/停止开关37输出制冷机的工作请求信号或停止请求信号,该温度设定开关38用于设定作为对冷却对象空间的空气温度进行冷却的目标值而设定的设定温度Tset。工作/停止开关37的操作信号以及温度设定开关38的操作信号也向控制装置20输入。
以下,参照图2的流程图等来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控制装置20所执行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当通过设置于操作面板36的工作/停止开关37而输出工作请求信号时,开始该控制处理。首先,在步骤S10中进行控制装置20的初始化处理。接着,在步骤S20中,控制装置20读取库内温度传感器34的检测信号、外气温度传感器35的检测信号以及温度设定开关38的操作信号等。
接着,在步骤S30中,控制装置20判定冷却对象空间的空气温度Tfr与设定温度Tset之差是否大于规定温度Tth。此外,规定温度Tth预先通过实验等适当设定,并存储于控制装置20的存储器。在冷却对象空间的空气温度Tfr与设定温度Tset之差大于规定温度Tth时,控制装置20判定为是执行需要大冷却能力的冷却模式的状况,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40。
在步骤S40中,控制装置20驱动切换部13,以使其切断切换部13的流入端口130与第二流出端口132的连通并使流入端口130与第一流出端口131连通。即,控制装置20通过驱动切换部13而设为第一压缩机11与第二压缩机12并联连接的状态。将此时的状态示于图3。在图3中,用虚线表示第二通路22中的未流动有制冷剂的部位。
在第一压缩机11与第二压缩机12并联连接的状态下,从第一压缩机11排出的制冷剂向第一通路21流动,而不流向第二通路22。因此,设置于第二通路22的第二压缩机12仅压缩从第三通路23流入的制冷剂。在中间热交换器16中,沿第三通路23流动的制冷剂与沿第四通路24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由此沿第四通路24中的中间热交换器16的下游侧流动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变大。因此,制冷循环装置1能够使冷却能力增大。
与此相对,在步骤S30中,在冷却对象空间的空气温度Tfr与设定温度Tset之差小于规定温度Tth时,控制装置20判定为是执行相比于大的冷却能力而需要精细的能力控制的温差范围内(in range)模式的状况。然后,控制装置20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50。
在步骤S50中,控制装置20驱动切换部13,以使其切断切换部13的流入端口130与第一流出端口131的连通,并使流入端口130与第二流出端口132连通。即,控制装置20设为第一压缩机11与第二压缩机12串联连接的状态。将此时的状态示于图4。在图4中,用虚线表示未流动有制冷剂的第一通路21。
在第一压缩机11与第二压缩机12串联连接的状态下,从第一压缩机11排出的制冷剂向第二通路22流动,而不流向第一通路21。因此,设置于第二通路22的第二压缩机12对从第一压缩机11排出的制冷剂和从第三通路23流入的制冷剂混合而成的制冷剂进行压缩。此时,控制装置20控制第一膨胀阀15,以使得第三通路23中的第一膨胀阀15的下游侧的制冷剂压力与从第一压缩机11排出的制冷剂压力相同或近似。另外,控制装置20控制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的转速,以使得第一压缩机11的制冷剂压缩比与第二压缩机12的制冷剂压缩比相同或近似。因此,能够使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各自的制冷剂压缩比变小,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各自的制冷剂压缩效率提高。因此,制冷循环装置1能够提高性能系数(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接着,在步骤S60中,在没有从操作面板36向控制装置20输出停止请求信号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0等待预定的控制周期的经过,然后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20。另一方面,在从操作面板36向控制装置20输出了停止请求信号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0使各控制对象设备的工作停止,使制冷机的整个系统停止。
以上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通过上述的结构和工作而能够发挥如下优异的效果。
(1)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在第一压缩机11的排出侧具备切换部13,该切换部13将从第一压缩机11排出的制冷剂流切换到第一通路21或第二通路22。第一通路21和第二通路22通过设置于冷凝器14的上游侧的第一连接部25连接。在第二通路22的中途设置有第二压缩机12。第二通路22中的第二压缩机12的吸入侧的部位与第三通路23中的中间热交换器16的下游侧的部位通过第二连接部26连接。
由此,该制冷循环装置1通过具备第一通路21、第二通路22以及切换部13,能够将两个压缩机11、12的连接状态切换为串联或并联。因此,该制冷循环装置1能够简化用于将两个压缩机11、12的连接状态切换为串联或并联的切换部13的结构和配管的结构。
另外,制冷循环装置1在两个压缩机11、12串联或并联的任一连接状态下,沿第三通路23中的比第一膨胀阀15靠下游侧流动的制冷剂和沿第四通路24中的比第二膨胀阀17靠上游侧流动的制冷剂均通过中间热交换器16进行热交换。因此,沿第四通路24中的中间热交换器16的下游侧流动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变大。因此,该制冷循环装置1通过在多个压缩机11、12串联或并联的任一连接状态下都有效地利用中间热交换器16,从而能够提高对冷却对象空间的空气进行冷却的冷却性能。
(2)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冷却对象空间的空气温度Tfr与设定温度Tset之差小于规定温度Tth时,控制装置20控制切换部13使得从第一压缩机11排出的制冷剂向第二通路22流动。另外,在冷却对象空间的空气温度Tfr与设定温度Tset之差大于规定温度Tth时,控制装置20控制切换部13使得从第一压缩机11排出的制冷剂向第一通路21流动。
由此,控制装置20在不需要大的冷却能力的温差范围内时,将两个压缩机11、12串联连接。由此,能够使各个压缩机11、12的制冷剂压缩比变小,压缩机11、12各自的制冷剂压缩效率提高。因此,制冷循环装置1能够提高性能系数。
另一方面,控制装置20在需要大冷却能力的冷却时,将两个压缩机11、12并联连接。由此,能够使沿第四通路24中的中间热交换器16的下游侧流动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变大。因此,制冷循环装置1能够使冷却能力增大,能够使冷却对象空间的空气温度Tfr在短时间内接近于设定温度Tset。
(第二实施方式)
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变更了制冷循环装置1的工作,其它是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因此仅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图5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20所执行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当通过操作面板36的工作/停止开关37而输出工作请求信号时,开始该控制处理。
首先,在步骤S10中进行控制装置20的初始化处理。接下来,在步骤S21中,控制装置20读取第一压力传感器31的检测信号以及第二压力传感器32的检测信号等。然后,算出根据第一压力传感器31的检测信号检测出的压力与由第二压力传感器32检测出的压力之差(以下,称为“循环差压ΔP”)。
接着,在步骤S31中,控制装置20判定循环差压ΔP是否小于规定压力Pth。此外,规定压力Pth预先通过实验等适当设定,并存储于控制装置20的存储器。在循环差压ΔP大于规定压力Pth时,控制装置20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50。
在步骤S50中,控制装置20驱动切换部13,以使其切断切换部13的流入端口130与第一流出端口131的连通,并使流入端口130与第二流出端口132连通。即,控制装置20设为第一压缩机11与第二压缩机12串联连接的状态。图6是在莫里尔图上表示当第一压缩机11与第二压缩机12串联连接时在制冷循环装置1中流动的制冷剂的行迹的图。在图6中,用箭头ΔP1表示循环差压ΔP。
在第一压缩机11与第二压缩机12串联连接的状态下,控制装置20控制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的转速,以使得第一压缩机11的制冷剂压缩比与第二压缩机12的制冷剂压缩比相同或近似。因此,能够使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各自的制冷剂压缩比变小,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各自的制冷剂压缩效率提高。
在图7中,示出了在第一压缩机11与第二压缩机12串联连接的状态下循环差压ΔP变小的状态。在图7中,用箭头ΔP2表示循环差压ΔP。与图6中所示的循环差压ΔP1相比,图7中所示的循环差压ΔP2小。此外,为了将第三通路23中的中间热交换器16的下游侧的制冷剂与第一压缩机11的排出侧的制冷剂混合,第三通路23中的比第一膨胀阀15靠下游侧的制冷剂压力不能够低于第一压缩机11的排出侧的制冷剂压力。因此,如图7所示,当循环差压ΔP2变小时,难以使沿中间热交换器16中的第四通路24流动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变大。
因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31中,当循环差压ΔP小于规定压力Pth时,控制装置20使处理转移到步骤S40。在步骤S40中,控制装置20驱动切换部13,以使其切断切换部13的流入端口130与第二流出端口132的连通并使流入端口130与第一流出端口131连通。即,控制装置20设为第一压缩机11与第二压缩机12并联连接的状态。图8是在莫里尔图上表示当第一压缩机11与第二压缩机12并联连接时在制冷循环装置1中流动的制冷剂的行迹的图。在图8中,用箭头ΔP2表示循环差压ΔP。图7中所示的循环差压ΔP2与图8中所示的循环差压ΔP2相同。
在第一压缩机11与第二压缩机12并联连接的状态下,控制装置20使沿中间热交换器16中的第三通路23流动的制冷剂压力低于第一压缩机11的排出侧的制冷剂压力。由此,控制装置20使沿中间热交换器16中的第四通路24流动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变大。因此,即使在循环差压ΔP2小时,制冷循环装置1也能够维持对冷却对象空间的空气进行冷却的冷却性能。
此外,在该情况下,由于循环差压ΔP2小,因此能够抑制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各自的制冷剂压缩比的增加。因此,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的能量消耗量的增加小。
另外,在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采用旋转式压缩机构的情况下,通过将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并联连接,能够防止叶片无法追随辊的旋转的所谓叶片跳跃的现象。这一点将在后述的第三实施方式中进行说明。
另外,在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采用涡旋式压缩机构的情况下,通过将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并联连接,能够防止制冷剂的过压缩。这一点将在后述的第四实施方式中进行说明。
此外,步骤S60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处理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以上说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在循环差压ΔP1大于规定压力Pth时,控制装置20控制切换部13使得从第一压缩机11排出的制冷剂向第二通路22流动。由此,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串联连接。因此,制冷循环装置1能够提高两个压缩机11、12各自的制冷剂压缩效率,提高制冷循环装置1的性能系数。
另一方面,在循环差压ΔP2小于规定压力Pth时,控制装置20控制切换部13以使得从第一压缩机11排出的制冷剂向第一通路21流动。由此,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并联连接。因此,即使在循环差压ΔP2小时,制冷循环装置1也能够提高对冷却对象空间的空气进行冷却的冷却性能。
(第三实施方式)
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示出在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制冷循环装置1所具备的压缩机的结构的一例,其它是与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同样的。因此,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对压缩机的结构进行说明。
第三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所具备的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中的至少一方是旋转叶片式(以下,称为旋转式)的压缩机。如图9以及图10所示,旋转式压缩机40具有:具有圆筒状的内壁的缸体41、设置于该缸体41的内侧的辊42以及叶片43。此外,在图10中,省略了缸体41及泵室45的图示。叶片43以能够往复移动的方式设置在设于缸体41的孔的内侧。叶片43通过其顶端部48与辊42的径向外侧的外壁滑动接触而将形成于缸体41的内壁与辊42的外壁之间的泵室45分隔开。
旋转式压缩机40以使缸体41的内壁与辊42的外壁的滑动接触部位44沿周向移动的方式使辊42摆动旋转。当缸体41的内壁与辊42的外壁间的滑动接触部位44移动360°时,制冷剂从吸入口46被吸入到泵室45。其后,当该滑动接触部位44再旋转360°时,泵室45的制冷剂被压缩,高压制冷剂从排出口47排出。
一般而言,旋转式压缩机40,从吸入口46吸入的制冷剂的压力与从排出口47排出的制冷剂的压力的差压用于将叶片43按压于辊42的外壁的力(即,叶片43的背压)。因此,在辊42高速旋转且低差压的情况下,叶片43无法追随辊42的旋转,容易产生所谓的叶片跳跃的现象。若产生这种叶片跳跃,则噪声变大,作为压缩机的效率也降低,还有可能导致辊42的异常磨损。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从吸入口46吸入的制冷剂的压力称为吸入压。另外,将从排出口47排出的制冷剂的压力称为排出压。
因此,第三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与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控制同样地,在循环差压ΔP小时,将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并联连接。由此,与将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串联连接的状态相比,能够使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各自的吸入压与排出压的差压变大,使叶片43的背压变大。因此,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中,在第一压缩机11及第二压缩机12采用了旋转式压缩机40的情况下,能够防止上述的叶片跳跃,因此能够防止噪声的增大,并且防止作为压缩机的效率降低。
(第四实施方式)
对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四实施方式也示出了在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制冷循环装置1所具备的压缩机的结构的一例,其它是与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同样的。因此,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对压缩机的结构进行说明。
第四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所具备的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中的至少一方是涡旋式压缩机。如图11及图12所示,涡旋式压缩机50具有涡旋形状的固定涡旋盘51、设置于该固定涡旋盘51的壁面彼此之间的旋涡状的回旋涡旋盘52。
涡旋式压缩机50以使固定涡旋盘51与回旋涡旋盘52的滑动接触部位53沿周向移动的方式使回旋涡旋盘52摆动旋转。
在图13的(A)至(F)中表示通过回旋涡旋盘52的动作而使固定涡旋盘51与回旋涡旋盘52的滑动接触部位53移动360°的状态。涡旋式压缩机50在其滑动接触部位53移动360°时,从设置于固定涡旋盘51和回旋涡旋盘52的径向外侧的吸入口54向压缩室中的径向外侧的外侧区域吸入制冷剂。在图13(F)中,用符号α表示压缩室中的外侧区域。
其后,当上述的滑动接触部位53再旋转360°时,制冷剂从压缩室中的径向外侧的区域向其径向内侧的中间区域移动。在图13(F)中,用符号β表示压缩室中的中间区域。
其后,当上述的滑动接触部位53进一步旋转360°时,制冷剂从压缩室中的中间区域向其径向内侧的内侧区域移动。在图13(F)中,用符号γ表示压缩室中的内侧区域。此外,压缩室的中间区域的容积比外侧区域的容积小,内侧区域的容积比中间区域的容积小。
其后,当回旋涡旋盘52进一步旋转360°时,制冷剂从压缩室中的内侧区域经由设于固定涡旋盘51的中央的排出口55而排出。
如上所述,涡旋式压缩机50,形成于固定涡旋盘51与回旋涡旋盘52之间的压缩室的容积中的开始进行制冷剂的压缩的外侧区域的容积与从压缩室排出的内侧区域的容积的容积比是确定的。因此,在循环差压ΔP为低差压的情况下,压缩机对制冷剂的压缩成为过压缩,产生能量损失。
另外,一般而言,涡旋式压缩机50使用制冷剂的排出压作为将固定涡旋盘51与回旋涡旋盘52向旋转轴方向彼此相互按压的力(即,涡旋盘的背压)。因此,在低差压的情况下,涡旋盘的背压变小,若产生压缩室的制冷剂从固定涡旋盘51与回旋涡旋盘52的间隙泄漏的所谓的制冷剂泄漏,则压缩机50的压缩效率有可能会降低。
因此,第四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也与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控制同样地,在循环差压ΔP小时,将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并联连接。由此,与将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串联连接的状态相比,能够使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各自的吸入压与排出压的差压变大。因此,在第四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中,在第一压缩机11及第二压缩机12采用涡旋式压缩机50的情况下,能够抑制过压缩,提高制冷循环装置1的性能系数。
另外,通过将第一压缩机11与第二压缩机12并联连接,能够使涡旋盘的背压增大,防止制冷剂从固定涡旋盘51与回旋涡旋盘52之间的间隙泄漏,因此能够防止压缩机50的压缩效率降低。
(第五实施方式)
对第五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4所示的流程图来对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制冷循环装置1的结构中的工作的一例进行说明。
当通过设于操作面板36的工作/停止开关37而输出工作请求信号时,开始该控制处理。首先,在步骤S110中进行控制装置20的初始化处理。接着,在步骤S120中,控制装置20读取库内温度传感器34的检测信号、外气温度传感器35的检测信号以及温度设定开关38的操作信号等。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由库内温度传感器34检测的冷却对象空间的空气温度Tfr称为库内温度Tfr。
在步骤S130中,控制装置20判定执行冷却模式和温差范围内模式中的哪一个。具体而言,控制装置20判定从库内温度Tfr减去设定温度Tset所得的值是否大于第一规定温度t1。在从库内温度Tfr减去设定温度Tset而得到的值大于第一规定温度t1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0判定为是执行为了对库内空间进行冷却而需要大冷却能力的冷却模式的状况,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140。
此外,上述的第一规定温度t1、后述的第二规定温度t2和第三规定温度t3均预先通过实验等适当设定,并存储于控制装置20的存储器。第一规定温度t1、第二规定温度t2和第三规定温度t3可以是各不相同的值,或者也可以是相同的值。
在步骤S140中,控制装置20驱动切换部13,使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成为并联连接的状态,并且驱动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由此,制冷循环装置1成为图3所示的状态。当执行冷却模式时,从第一压缩机11排出的制冷剂向第一通路21流动,而不流向第二通路22。因此,设置于第二通路22的第二压缩机12仅对从第三通路23流入的制冷剂进行压缩。在中间热交换器16中,沿第三通路23流动的制冷剂与沿第四通路24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由此沿第四通路24中的中间热交换器16的下游侧流动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变大。因此,制冷循环装置1能够使冷却能力增大。
接着,在步骤S150中,控制装置20判定从设定温度Tset减去库内温度Tfr而得到的值是否大于第二规定温度t2。此外,第二规定温度t2是包含0的值。在从设定温度Tset减去库内温度Tfr而得到的值小于第二规定温度t2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0继续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的驱动。因此,继续执行基于冷却模式的库内空间的冷却。
另一方面,在步骤S150中,在从设定温度Tset减去库内温度Tfr而得到的值大于第二规定温度t2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0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160。在步骤S160中,控制装置20停止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的驱动。由此,基于冷却模式的库内空间的冷却停止。
即,在第五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20持续地执行基于冷却模式的库内空间的冷却,直至库内温度Tfr变为从设定温度Tset减去第二规定温度t2而得到的温度为止。由此,在第五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20所执行的控制处理中,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库内温度Tfr冷却至设定温度Tset以下。
接着,在步骤S170中,控制装置20判定从库内温度Tfr减去设定温度Tset而得到的值是否大于第三规定温度t3。在从库内温度Tfr减去设定温度Tset而得到的值小于第三规定温度t3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0继续停止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的驱动的状态。
另一方面,在步骤S170中,在从库内温度Tfr减去设定温度Tset而得到的值大于第三规定温度t3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0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130。在步骤S130中,控制装置20再次判定执行冷却模式和温差范围内模式中的哪一个。在步骤S130中,在从库内温度Tfr减去设定温度Tset而得到的值小于第一规定温度t1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0判定为是执行温差范围内模式的状况,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180。在温差范围内模式中,能够为了将库内空间的温度保持在规定的温度范围而进行精细的能力控制。
在步骤S180中,控制装置20使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成为串联连接的状态,并且驱动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由此,制冷循环装置1成为图4所示的状态。当执行温差范围内模式时,从第一压缩机11排出的制冷剂向第二通路22流动,而不流向第一通路21。因此,设置于第二通路22的第二压缩机12对从第一压缩机11排出的制冷剂和从第三通路23流入的制冷剂混合而成的制冷剂进行压缩。此时,控制装置20控制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的转速,以使得第一压缩机11的制冷剂压缩比与第二压缩机12的制冷剂压缩比相同或近似。因此,能够使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各自的制冷剂压缩比变小,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各自的制冷剂压缩效率提高。因此,制冷循环装置1能够提高性能系数。
接着,在步骤S190中,控制装置20判定从设定温度Tset减去库内温度Tfr而得到的值是否大于第二规定温度t2。在从设定温度Tset减去库内温度Tfr而得到的值小于第二规定温度t2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0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130。在步骤S130中,控制装置20再次判定执行冷却模式和温差范围内模式中的哪一个。在步骤S130中,在从库内温度Tfr减去设定温度Tset而得到的值小于第一规定温度t1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0继续执行温差范围内模式。
另一方面,在步骤S190中,在从设定温度Tset减去库内温度Tfr而得到的值大于第二规定温度t2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0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200。在步骤S200中,控制装置20停止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的驱动。由此,基于温差范围内模式的库内冷却停止。
接着,在步骤S210中,控制装置20判定从库内温度Tfr减去设定温度Tset而得到的值是否大于第三规定温度t3。在从库内温度Tfr减去设定温度Tset而得到的值小于第三规定温度t3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0继续停止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的驱动的状态。
另一方面,在步骤S210中,在从库内温度Tfr减去设定温度Tset而得到的值大于第三规定温度t3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0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130。在步骤S130中,控制装置20再次判定执行冷却模式和温差范围内模式中的哪一个。
上述的控制处理持续执行至从操作面板36向控制装置20输出停止请求信号为止。在从操作面板36向控制装置20输出了停止请求信号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0使各控制对象设备的工作停止,使制冷机的整个系统停止。
在此,参照图15的图表来说明在第五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对库内进行冷却时库内温度Tfr的转变的一例。
在图15的时刻T1,库内温度Tfr处于比对设定温度Tset加上第一规定温度t1后的温度高的温度。此时,控制装置20若判定从库内温度Tfr减去设定温度Tset而得到的值大于第一规定温度t1,则执行冷却模式。即,控制装置20驱动切换部13,使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成为并联连接的状态,并且驱动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
控制装置20持续执行基于冷却模式的库内冷却直至时刻T2为止。在时刻T2,库内温度Tfr成为从设定温度Tset减去第二规定温度t2后的温度。控制装置20当判定从设定温度Tset减去库内温度Tfr而得到的值大于第二规定温度t2时,停止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的驱动。即,成为温控关闭的状态。
温控关闭的状态持续到时刻T3。在时刻T3,库内温度Tfr成为对设定温度Tset加上第二规定温度t2后的温度。控制装置20当判定从库内温度Tfr减去设定温度Tset而得到的值大于第三规定温度t3时,执行温差范围内模式。即,控制装置20驱动切换部13,使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成为串联连接的状态,并且驱动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
控制装置20执行基于温差范围内模式的库内冷却直至时刻T4为止。在时刻T2,库内温度Tfr成为从设定温度Tset减去第二规定温度t2后的温度。控制装置20当判定从设定温度Tset减去库内温度Tfr而得到的值大于第二规定温度t2时,停止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的驱动。即,成为温控关闭的状态。
为了与基于第五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的控制方法进行比较,参照图16的图表来说明通过基于比较例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控制方法来对库内进行冷却时的库内温度Tfr的转变的一例。此外,使比较例的制冷循环装置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五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此外,比较例的制冷循环装置的结构及控制方法不是现有技术。
在图16的时刻T10,库内温度Tfr处于比对设定温度Tset加上第一规定温度t1后的温度高的温度。此时,控制装置20若判定从库内温度Tfr减去设定温度Tset而得到的值大于第一规定温度t1,则执行冷却模式。即,控制装置20驱动切换部13,使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成为并联连接的状态,并且驱动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
控制装置20执行基于冷却模式的库内冷却直至时刻T11为止。在时刻T11,库内温度Tfr成为对设定温度Tset加上第一规定温度t1后的温度。此时,控制装置20执行温差范围内模式。即,控制装置20驱动切换部13,使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成为串联连接的状态,并且驱动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
控制装置20执行基于温差范围内模式的库内冷却直至时刻T12为止。在时刻T12,库内温度Tfr成为从设定温度Tset减去第二规定温度t2后的温度。此时,控制装置20停止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的驱动。即,设为温控关闭的状态。时刻T12以后的库内温度Tfr的转变和由比较例的控制装置20进行的控制处理与在第五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时刻T2以后的情况相同。
在基于比较例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控制方法中,当在执行冷却模式的中途库内温度Tfr变为对设定温度Tset加上第一规定温度t1后的温度时,切换为温差范围内模式。因此,在比较例中,有时直至库内温度Tfr成为设定温度Tset以下为止的时间会变长。
与这样的比较例相比,基于第五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的控制方法起到以下的作用效果。即,在第五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20在执行冷却模式的情况下驱动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直至库内温度Tfr低于从设定温度Tset减去第二规定温度t2而得到的值为止。然后,当库内温度Tfr低于从设定温度Tset减去第二规定温度t2而得到的值时,控制装置20停止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的驱动。由此,在第五实施方式中,能够将库内温度Tfr在短时间内冷却到设定温度Tset以下。
(第六实施方式)
对第六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六实施方式相对于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而变更了制冷循环装置1的结构和工作的一部分。
如图18所示,第六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具备叶片跳跃检测部60,该叶片跳跃检测部60用于检测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发生了叶片跳跃的情况。作为叶片跳跃检测部60,能够采用例如对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的噪声进行测定的噪声计测器、或者对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的振动进行测定的振动计测器等。或者,作为叶片跳跃检测部60,也可以采用例如对在制冷循环装置1中循环的制冷剂流量进行测定的流量计测器等。从叶片跳跃检测部60输出的信号被传送至控制装置20。控制装置20基于该信号而判定在第一压缩机11或第二压缩机12中是否发生了叶片跳跃。
具体而言,在采用噪声计测器作为叶片跳跃检测部60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0能够在由噪声计测器测定出的噪声中规定的频带的声压大于一定的声压的情况下判定为发生了叶片跳跃。另外,在采用振动计测器作为叶片跳跃检测部60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0能够在由振动计测器测定出的振动大于一定的振幅的情况下判定为发生了叶片跳跃。另外,在采用流量计测器作为叶片跳跃检测部60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0能够在由流量计测器测定出的制冷剂流量少于一定的流量的情况下判定为发生了叶片跳跃。此外,上述的规定的频带、一定的声压、一定的振幅、一定的流量预先通过实验等设定,并存储于控制装置20的存储器。
接着,参照图18的流程图等来对第六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的工作进行说明。图18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20所执行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当通过操作面板36的工作/停止开关37而输出工作请求信号时,开始该控制处理。
首先,在步骤S10中进行控制装置20的初始化处理。接着,在步骤S15中,制冷循环装置1进行库内空间的冷却。该冷却动作也可以如在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五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那样,在执行冷却模式时将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并联连接,在执行温差范围内模式时将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串联连接。或者,也可以如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那样,在循环差压ΔP大于规定压力Pth的情况下将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串联连接,在循环差压ΔP小于规定压力Pth的情况下将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并联连接。
接着,在步骤S25中,控制装置20读取从叶片跳跃检测部60传送的信号。在步骤S35中,控制装置20基于该信号而判定在第一压缩机11或第二压缩机12中是否发生了叶片跳跃。此外,关于叶片跳跃的判定方法,能够采用上述说明的方法中的任一种。
控制装置20当判定在第一压缩机11或第二压缩机12中发生了叶片跳跃的情况下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40。在步骤S40中,控制装置20进行利用了切换部13的制冷剂流路的切换,以使第一压缩机11与第二压缩机12成为并联连接。
另一方面,控制装置20当判定为在第一压缩机11或第二压缩机12中未发生叶片跳跃的情况下,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55。在步骤S55中,控制装置20将切换部13维持在当前的状态。即,在当前的状态下,如果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串联连接,则控制装置20就保持该串联连接。另外,在当前的状态下,如果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并联连接,则控制装置20就保持该并联连接。
此外,步骤S60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处理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以上说明的第六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20能够通过叶片跳跃检测部60来直接检测第一压缩机11或第二压缩机12发生了叶片跳跃的情况,并能够应对该情况。
(第七实施方式)
对第七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七实施方式中,对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控制处理,更详细地进行说明。因此,在第七实施方式中,再次参照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已参照的图5的流程图来进行说明。
第七实施方式的控制处理也在通过操作面板36的工作/停止开关37而输出工作请求信号时开始。首先,在步骤S10中进行控制装置20的初始化处理。
接着,在步骤S21中,控制装置20读取第一压力传感器31的检测信号以及第二压力传感器32的检测信号等。然后,算出根据第一压力传感器31的检测信号检测出的压力与由第二压力传感器32检测出的压力之差即循环差压ΔP。
接着,在步骤S31中,控制装置20根据循环差压ΔP是否小于规定压力Pth而判定是使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成为并联连接还是使它们成为串联连接。
在此,第七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20基于第一压缩机11的旋转速度和第二压缩机12的旋转速度来确定规定压力Pth。图19表示第一压缩机11的旋转速度与第一压缩机11为了避免叶片跳跃所需的必要差压之间的关系。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第一压缩机11在规定的旋转速度RS1下为了避免叶片跳跃所需的差压称为第一必要差压Pth1。第一压缩机11处于旋转速度RS1越大则与该旋转速度RS1对应的第一必要差压Pth1越大的关系。
另外,图20表示第二压缩机12的旋转速度与第二压缩机12为了避免叶片跳跃所需的必要差压之间的关系。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第二压缩机12在规定的旋转速度RS2下为了避免叶片跳跃所需的差压称为第二必要差压Pth2。第二压缩机12也处于旋转速度RS2越大则与该旋转速度RS2对应的第二必要差压Pth2越大的关系。此外,第一压缩机11的旋转速度RS1与第一必要差压Pth1的关系、以及第二压缩机12的旋转速度RS2与第二必要差压Pth2的关系预先通过实验等设定,并存储于控制装置20的存储器。
控制装置20基于第一压缩机11的旋转速度RS1而检测第一压缩机11的第一必要差压Pth1。另外,控制装置20基于第二压缩机12的旋转速度RS2而检测第二压缩机12的第二必要差压Pth2。然后,控制装置20将第一必要差压Pth1与第二必要差压Pth2之和设为规定压力Pth。
当在步骤S21中算出的循环差压ΔP大于规定压力Pth时,控制装置20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50。在步骤S50中,控制装置20对切换部13进行驱动控制,设为将第一压缩机11与第二压缩机12串联连接的状态。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21中算出的循环差压ΔP小于规定压力Pth时,控制装置20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40。在步骤S50中,控制装置20对切换部13进行驱动控制,设为将第一压缩机11与第二压缩机12并联连接的状态。此外,步骤S60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处理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以上说明的第七实施方式中,能够起到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另外,在第七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20根据循环差压ΔP是否小于规定压力Pth而判定是使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成为并联连接还是使它们成为串联连接。而且,该规定压力Pth设为基于第一压缩机11的旋转速度RS1而确定的第一必要差压Pth1与基于第二压缩机12的旋转速度RS2而确定的第二必要差压Pth2之和。由此,在第七实施方式中,能够避免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的叶片跳跃。
(其它实施方式)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适当变更。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并不是相互无关系的,除了明显不能组合的情况以外均能够适当进行组合。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构成实施方式的要素除了特别明示为是必要的以及被认为在原理上明显是必要的等以外,并不一定是必要的要素,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提及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的个数、数值、量、范围等数值的情况下,除了特别明示为是必要的以及在原理上明显被限定于特定的数的情况等以外,并不限定于该特定的数值。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提及构成要素等的形状、位置关系等时,除了特别明示的情况以及在原理上限定于特定的形状、位置关系等的情况等以外,并不限定于该形状、位置关系等。
(1)例如,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将切换部13作为具有流入端口130、第一流出端口131以及第二流出端口132的流路切换阀而进行了说明。与此相对,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切换部13也可以由设于第一通路21的第一流量控制阀和设于第二通路22的第二流量控制阀构成。此外,对于第一流量控制阀和第二流量控制阀省略图示。
(2)另外,例如,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为了检测在制冷循环装置1中流动的制冷剂的压力而在配管设置有多个压力传感器31、32、33。与此相对,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通过在冷凝器14、中间热交换器16以及蒸发器18各自设置温度传感器,从而基于那些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来检测在制冷循环装置1的各部中流动的制冷剂的压力。此外,关于温度传感器,省略图示。
(总结)
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的一部分或全部所示的第一观点,对冷却对象空间的空气进行冷却的制冷循环装置具备第一压缩机、切换部、第一连接部、冷凝器、分支部、第一膨胀阀、中间热交换器、第二连接部、第二膨胀阀以及蒸发器。第一压缩机压缩并排出制冷剂。切换部设置于第一压缩机的排出侧,将从第一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流切换到第一通路或第二通路。第二压缩机设置于第二通路的中途,对沿第二通路流动的制冷剂进行压缩并排出。第一连接部将第二通路中的第二压缩机的排出侧的部位与第一通路连接。冷凝器使从第一连接部流入的制冷剂与外气进行热交换。分支部将冷凝器的出口侧的流路分支为第三通路和第四通路。第一膨胀阀设置于第三通路的中途,对沿第三通路流动的制冷剂进行减压;中间热交换器使沿第三通路中的第一膨胀阀的下游侧流动的制冷剂与沿第四通路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第二连接部将第二通路中的第二压缩机的吸入侧的部位与第三通路中的中间热交换器的下游侧的部位连接。第二膨胀阀设置于第四通路中的中间热交换器的下游侧,对沿第四通路流动的制冷剂进行减压。蒸发器设置于第四通路中的第二膨胀阀的下游侧,使沿第四通路流动的制冷剂与冷却对象空间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制冷剂朝向第一压缩机的吸入侧流出。
根据第二观点,制冷循环装置还具备控制切换部的控制装置。在作为对冷却对象空间的空气温度进行冷却的目标值而设定的设定温度与冷却对象空间的空气温度之差小于规定温度时,控制装置控制切换部使得从第一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向第二通路流动。另外,在冷却对象空间的空气温度与设定温度之差大于规定温度时,控制装置控制切换部使得从第一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向第一通路流动。
由此,在冷却对象空间的空气温度与设定温度之差小于规定温度时、即在不需要大的冷却能力的温差范围内时,控制装置将第一压缩机与第二压缩机串联连接。由此,能够使各个压缩机的制冷剂压缩比变小,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各自的制冷剂压缩效率提高。因此,制冷循环装置能够提高性能系数。
另一方面,在冷却对象空间的空气温度与设定温度之差大于规定温度时、即在需要大的冷却能力的冷却时,控制装置将第一压缩机与第二压缩机并联连接。由此,能够使沿第四通路中的中间热交换器的下游侧流动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变大。因此,制冷循环装置能够使冷却能力增大,使冷却对象空间的空气温度在短时间内接近于设定温度。
根据第三观点,制冷循环装置还具备: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控制切换部;第一压力传感器,该第一压力传感器检测从第二压缩机的排出侧到第二膨胀阀为止的制冷剂的压力;以及第二压力传感器,该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从第二膨胀阀的下游侧到第一压缩机为止的制冷剂的压力。在由第一压力传感器检测出的压力与由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出的压力之差(即循环差压)大于规定压力时,控制装置控制切换部以使得从第一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向第二通路流动。另外,在由第一压力传感器检测出的压力与由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出的压力之差(即循环差压)小于规定压力时,控制装置控制切换部以使得从第一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向第一通路流动。
由此,在循环差压大于规定压力时,控制装置将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串联连接。由此,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各自的制冷剂压缩效率提高。因此,制冷循环装置能够提高性能系数。
另一方面,在循环差压小于规定压力时,控制装置将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并联连接。由此,通过使第三通路中的比第一膨胀阀靠下游侧的制冷剂压力低于第一压缩机的排出侧的制冷剂压力,能够使沿第四通路中的比中间热交换器靠下游侧流动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变大。因此,即使在循环差压小时,制冷循环装置也能够提高对冷却对象空间的空气进行冷却的冷却性能。此外,在该情况下,由于循环差压小,因此能够抑制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各自的制冷剂压缩比的增加,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的能量消耗量的增加小。
根据第四观点,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中的至少一方是旋转式压缩机。旋转式压缩机具有:缸体,该缸体具有圆筒状的内壁;辊,该辊设置于所述缸体的内侧;以及叶片,该叶片将形成于缸体的内壁与辊的外壁之间的泵室分隔开。该旋转式压缩机以使缸体的内壁与辊的外壁的滑动接触部位沿周向移动的方式使辊进行动作。
由此,在循环差压小时,制冷循环装置通过将第一压缩机与第二压缩机并联连接,从而与将它们串联连接的状态相比,能够使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各自的吸入压与排出压的差压变大。由此,在旋转式压缩机中,能够使叶片的背压增大,防止叶片跳跃。因此,制冷循环装置能够防止旋转式压缩机的噪声增大,并且能够防止该压缩机的压缩效率降低。
根据第五观点,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中的至少一方是涡旋式压缩机。涡旋式压缩机具有旋涡状的固定涡旋盘和设置于该固定涡旋盘的壁面彼此之间的旋涡状的回旋涡旋盘。涡旋式压缩机以使固定涡旋盘与回旋涡旋盘的滑动接触部位沿周向移动的方式使回旋涡旋盘进行动作。
由此,在涡旋式压缩机中,通过使吸入压与排出压的差压增大,能够使涡旋盘的背压增大,防止制冷剂从固定涡旋盘与回旋涡旋盘之间的间隙泄漏,因此能够防止压缩机的压缩效率降低。并且,在涡旋式压缩机中,通过使吸入压与排出压的差压增大,能够抑制制冷剂的过压缩。因此,能够提高制冷循环装置1的性能系数。
根据第六观点,制冷循环装置还具备控制切换部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在控制切换部以使得从第一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向第一通路流动且驱动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的情况下,持续该状态直至冷却对象空间的空气温度成为设定温度以下,然后停止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的驱动。由此,制冷循环装置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冷却对象空间的空气温度冷却至设定温度以下。
根据第七观点,制冷循环装置还具备: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对切换部进行控制;以及叶片跳跃检测部,该叶片跳跃检测部对在旋转式压缩机中发生了叶片跳跃的情况进行检测。在由叶片跳跃检测部检测到在旋转式压缩机中发生了叶片跳跃的情况下,控制装置控制切换部以使得从第一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向第一通路流动。由此,制冷循环装置能够通过叶片跳跃检测部来直接检测第一压缩机或第二压缩机发生了叶片跳跃的情况,并能够应对该情况。
根据第八观点,控制装置与循环差压进行比较的规定压力为基于第一压缩机的旋转速度而确定的第一必要差压与基于第二压缩机的旋转速度而确定的第二必要差压之和。第一必要差压被设定为第一压缩机的转速越大则第一必要差压的值越大。第二必要差压也被设定为第二压缩机的转速越大则第二必要差压的值越大。由此,制冷循环装置能够避免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的叶片跳跃。

Claims (8)

1.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对冷却对象空间的空气进行冷却,所述制冷循环装置具备:
第一压缩机(11),该第一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并排出;
切换部(13),该切换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压缩机的排出侧,将从所述第一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流切换到第一通路(21)或第二通路(22);
第二压缩机(12),该第二压缩机设置于所述第二通路的中途,对沿所述第二通路流动的制冷剂进行压缩并排出;
第一连接部(25),该第一连接部将所述第二通路中的所述第二压缩机的排出侧的部位与所述第一通路连接;
冷凝器(14),该冷凝器使从所述第一连接部流入的制冷剂与外气进行热交换;
分支部(27),该分支部将所述冷凝器的出口侧的流路分支为第三通路(23)和第四通路(24);
第一膨胀阀(15),该第一膨胀阀设置于所述第三通路的中途,对沿所述第三通路流动的制冷剂进行减压;
中间热交换器(16),该中间热交换器使沿所述第三通路中的所述第一膨胀阀的下游侧流动的制冷剂与沿所述第四通路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第二连接部(26),该第二连接部将所述第二通路中的所述第二压缩机的吸入侧的部位与所述第三通路中的所述中间热交换器的下游侧的部位连接;
第二膨胀阀(17),该第二膨胀阀设于所述第四通路中的所述中间热交换器的下游侧,对沿所述第四通路流动的制冷剂进行减压;以及
蒸发器(18),该蒸发器设于所述第四通路中的所述第二膨胀阀的下游侧,使沿所述第四通路流动的制冷剂与所述冷却对象空间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并使制冷剂朝向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吸入侧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循环装置还具备控制所述切换部的控制装置(20),
在作为对所述冷却对象空间的空气温度(Tfr)进行冷却的目标值而设定的设定温度(Tset)与所述冷却对象空间的空气温度之差小于规定温度(Tth)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切换部以使得从所述第一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向所述第二通路流动,
在所述冷却对象空间的空气温度与所述设定温度之差大于所述规定温度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切换部以使得从所述第一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向所述第一通路流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循环装置还具备:
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切换部;
第一压力传感器(31),该第一压力传感器检测从所述第二压缩机的排出侧到所述第二膨胀阀为止的制冷剂的压力;以及
第二压力传感器(32),该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从所述第二膨胀阀的下游侧到所述第一压缩机为止的制冷剂的压力,
在由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检测出的压力与由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出的压力之差(ΔP)大于规定压力(Pth)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切换部以使得从所述第一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向所述第二通路流动,
在由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检测出的压力与由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出的压力之差小于所述规定压力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切换部以使得从所述第一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向所述第一通路流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压缩机和所述第二压缩机中的至少一方是旋转式压缩机(40),
该旋转式压缩机具有:缸体(41),该缸体具有圆筒状的内壁;辊(42),该辊设置于所述缸体的内侧;以及叶片(43),该叶片将形成于所述缸体的内壁与所述辊的外壁之间的泵室(45)分隔开,所述辊以使所述缸体的内壁与所述辊的外壁的滑动接触部位(44)沿周向移动的方式进行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缩机和所述第二压缩机中的至少一方是涡旋式压缩机(50),
该涡旋式压缩机具有旋涡状的固定涡旋盘(51)和设置于所述固定涡旋盘的壁面彼此之间的旋涡状的回旋涡旋盘(52),所述回旋涡旋盘以使所述固定涡旋盘与所述回旋涡旋盘的滑动接触部位(53)沿周向移动的方式进行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循环装置还具备控制切换部的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在控制所述切换部以使得从所述第一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向所述第一通路流动且驱动所述第一压缩机和所述第二压缩机的情况下,持续该状态直至所述冷却对象空间的空气温度成为所述设定温度以下(Tset-t2),然后停止所述第一压缩机和所述第二压缩机的驱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循环装置还具备:
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对所述切换部进行控制;以及
叶片跳跃检测部(60),该叶片跳跃检测部对在所述旋转式压缩机中发生了叶片跳跃的情况进行检测,
在由所述叶片跳跃检测部检测到在所述旋转式压缩机中发生了叶片跳跃的情况下,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切换部以使得从所述第一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向所述第一通路流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定压力为基于所述第一压缩机的旋转速度而确定的第一必要差压(Pth1)与基于所述第二压缩机的旋转速度而确定的第二必要差压(Pth2)之和,
第一必要差压被设定为所述第一压缩机的转速越大则第一必要差压的值越大,
第二必要差压也被设定为所述第二压缩机的转速越大则第二必要差压的值越大。
CN201780084431.2A 2017-01-25 2017-12-07 制冷循环装置 Pending CN11019916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11594 2017-01-25
JP2017011594 2017-01-25
JP2017-199593 2017-10-13
JP2017199593A JP2018119777A (ja) 2017-01-25 2017-10-13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PCT/JP2017/044010 WO2018139066A1 (ja) 2017-01-25 2017-12-07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99161A true CN110199161A (zh) 2019-09-03

Family

ID=63043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84431.2A Pending CN110199161A (zh) 2017-01-25 2017-12-07 制冷循环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575711A4 (zh)
JP (1) JP2018119777A (zh)
CN (1) CN11019916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57842A (zh) * 2021-05-28 2021-09-0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co2跨临界并行压缩制冷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3586412A (zh) * 2021-09-29 2021-11-02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压缩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加氢站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79064A (zh) * 2019-09-23 2019-12-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系统及包含其的冷库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26668U (ja) * 1982-02-19 1983-08-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JPS63219891A (ja) * 1987-03-06 1988-09-13 Hitachi Ltd ロ−タリ圧縮機の回転数制御方法
JP2001207983A (ja) * 2000-01-26 2001-08-03 Seiko Seiki Co Ltd 気体圧縮機
CN1906450A (zh) * 2004-09-13 2007-01-31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冷冻装置
CN102809235A (zh) * 2011-05-30 2012-12-05 株式会社电装 多段压缩式制冷循环装置
CN103038146A (zh) * 2010-07-09 2013-04-10 德国基依埃制冷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冷却容器的制冷系统
CN103477161A (zh) * 2011-04-21 2013-12-25 开利公司 具有性能提升的跨临界制冷剂蒸汽系统
US20150007598A1 (en) * 2013-07-02 2015-01-08 Lg Electronics Inc. Cooling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205897601U (zh) * 2016-08-03 2017-01-18 宁夏万仕隆冷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实现单、双级自动切换运行的双级配打制冷机组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05580A (ja) * 2004-09-13 2006-04-20 Daikin Ind Ltd 冷凍装置
JP2008064421A (ja) * 2006-09-11 2008-03-21 Daikin Ind Ltd 冷凍装置
JP5579556B2 (ja) * 2010-09-28 2014-08-27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冷却装置
JP2015048969A (ja) * 2013-08-30 2015-03-16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26668U (ja) * 1982-02-19 1983-08-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JPS63219891A (ja) * 1987-03-06 1988-09-13 Hitachi Ltd ロ−タリ圧縮機の回転数制御方法
JP2001207983A (ja) * 2000-01-26 2001-08-03 Seiko Seiki Co Ltd 気体圧縮機
CN1906450A (zh) * 2004-09-13 2007-01-31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冷冻装置
CN103038146A (zh) * 2010-07-09 2013-04-10 德国基依埃制冷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冷却容器的制冷系统
CN103477161A (zh) * 2011-04-21 2013-12-25 开利公司 具有性能提升的跨临界制冷剂蒸汽系统
CN102809235A (zh) * 2011-05-30 2012-12-05 株式会社电装 多段压缩式制冷循环装置
US20150007598A1 (en) * 2013-07-02 2015-01-08 Lg Electronics Inc. Cooling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205897601U (zh) * 2016-08-03 2017-01-18 宁夏万仕隆冷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实现单、双级自动切换运行的双级配打制冷机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57842A (zh) * 2021-05-28 2021-09-0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co2跨临界并行压缩制冷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3586412A (zh) * 2021-09-29 2021-11-02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压缩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加氢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119777A (ja) 2018-08-02
EP3575711A4 (en) 2020-01-01
EP3575711A1 (en) 2019-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94356B2 (en) Condensing unit having fluid injection
EP1726892B1 (en) Refrigerant cycle apparatus
CN110199161A (zh) 制冷循环装置
JP2007139225A (ja) 冷凍装置
CN105865072B (zh) 空调机
JP6083173B2 (ja) 空気調和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圧縮機
EP3217115B1 (e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CN110945301B (zh) 空调和用于控制该空调的方法
JP2009209928A (ja) 圧縮機及び冷凍装置
KR101382007B1 (ko) 스크롤 압축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공기 조화기
WO2020203708A1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10582677B (zh) 空调装置
US11448433B2 (en) Refrigeration apparatus
US20200080761A1 (en) Multi-evaporator appliance having a multi-directional valve for delivering refrigerant to the evaporators
JP2018132224A (ja) 二元冷凍システム
JP5659908B2 (ja) 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JP2020056536A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11919073B (zh) 制冷装置
JP2012127565A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WO2023144953A1 (ja) 圧縮機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WO2018139066A1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9163469A (zh)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2007147228A (ja) 冷凍装置
CN110966431A (zh) 可靠性高的切换阀及冰箱
KR20140115837A (ko) 냉장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