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91247A - 控制存储单元的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控制存储单元的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91247A
CN110191247A CN201910143748.XA CN201910143748A CN110191247A CN 110191247 A CN110191247 A CN 110191247A CN 201910143748 A CN201910143748 A CN 201910143748A CN 110191247 A CN110191247 A CN 1101912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write
storage unit
writte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4374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91247B (zh
Inventor
挽地笃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1912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912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912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912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08Saving storage space on storage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14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of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19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of storage systems in relation to data integrity, e.g. data losses, bit err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4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having dual functions or combined with, or coupled to, apparatus performing other functions
    • B41J3/445Printers integrated in other types of apparatus, e.g. printers integrated in camer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29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34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by changing the state or mode of one or more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55Vertical data movement, i.e. input-output transfer; data movement between one or more hosts and one or more storage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1In-line storage system
    • G06F3/0673Single storage device
    • G06F3/0679Non-volatile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e.g. flash memory, one time programmable memory [O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962Inpu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instructions or parameters, e.g. updating internal softwa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Memory System Of A Hierarchy Structure (AREA)
  • Retry When Errors Occur (AREA)
  • Memory System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控制存储单元的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处理方法。该信息处理装置包括:调整单元,其被构造为在开始包括用于将数据写入第一存储单元的处理的预定处理之前,调整写入条件以减小待写入第一存储单元的数据的容量,写入条件是用于将数据写入第一存储单元的条件;以及恢复单元,其被构造为在完成预定处理之后,将写入条件恢复为在写入条件被调整单元调整之前所设定的原始条件。

Description

控制存储单元的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用作存储器的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比起具有驱动机构的硬盘驱动器(HDD),更多地使用了,使用包括半导体元件的闪速存储器的固态驱动器(SSD)、嵌入式多媒体卡(eMMC)等。在下文中,将诸如SSD或eMMC等的使用包括半导体元件的闪速存储器的存储设备简称为SSD。HDD在诸如头和主轴电机等的机构单元的操作次数方面具有限制,但是对写入操作的次数或待写入的数据的大小没有上限。另一方面,SSD不包括机构单元,因而在操作次数方面没有限制。然而,在SSD中,以块为单位进行数据写入操作,各个块与预定大小的数据对应,并且SSD在总写入数据大小方面具有上限。也就是,HDD和SSD在设备操作特性方面彼此不同。因此,安装有存储设备的信息设备将依据所安装的存储设备的操作特性进行控制操作。安装有SSD的信息设备将依据SSD的操作特性进行控制操作。
例如,日本特开2015-197832号公报讨论了用于延迟写入处理的技术,直到在安装于SSD的固件内的SSD缓存中累积了大小大于或等于预定大小的数据为止,其中,该写入处理用于将数据写入闪速存储器的单元。换言之,在SSD固件中,将包括累积在缓存中的数据的块写入闪速存储器。因而,能够改善写入对象数据占数据被在一次写入操作中实际写入的块的大小的比例,并且能够减少将数据写入闪速存储器的写入操作的次数。
然而,根据日本特开2015-197832号公报所讨论的技术,如果延迟写入处理,直到在固件内的缓存中累积了大小大于或等于预定大小的数据为止,则无法在预定时间段内写入到达SSD的数据。因此,如果发生电源的瞬时中断,则大小小于预定大小的数据可能丢失。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调整单元,其被构造为在开始包括用于将数据写入第一存储单元的处理的预定处理之前,调整写入条件以减小待写入第一存储单元的数据的容量,写入条件是用于将数据写入第一存储单元的条件;以及恢复单元,其被构造为在完成所述预定处理之后,将写入条件恢复为在写入条件被调整单元调整之前所设定的原始条件。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例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的系统构造等的示例的图。
图2是例示打印机设备的示例的细节的图。
图3是例示控制器的示例的细节的图。
图4是例示图像形成装置的电源的示例的细节的图。
图5是例示由图像形成装置进行的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比较例的描述)
为了减小因电源的瞬时中断而可能丢失的数据的大小,存在一种如下的方法,该方法用于与应用程序(application)发出将数据写入固态驱动器(SSD)的指令的定时同步地,将数据写入SSD中的闪速存储器的单元。存在另一方法,该方法用于甚至在将大小大于或等于预定大小的写入对象数据存储在缓存(cache)等中之前,就以预定间隔将数据写入闪速存储器的单元。然而,如果通过例如与写入指令同步的写入处理来写入少量数据,则实际待写入的数据的大小因数据是以块为单位被写入闪速存储器的而增大。换言之,即使写入对象数据的大小小于各个块的大小,仍不可避免地写入与块大小对应的数据。因此,写入闪速存储器的数据的总大小增大,这导致SSD的寿命缩短。
因此,为了依据SSD的操作特性进行控制操作,在一个实施例中,在防止因电源的瞬时中断而可能丢失的数据的大小的增大的同时,减小待写入的数据的总大小。鉴于这些方面中的至少一个方面,设计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示例性实施例。
(信息处理系统的细节)
以下将描述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图1是例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的系统构造的示例的图。信息处理系统包括图像形成装置101、计算机109和整理器设备150。图像形成装置101和计算机109经由局域网(LAN)108可通信地彼此连接。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101是包括打印功能、扫描仪功能和数据通信功能的多功能外围装置。图像形成装置101是信息处理装置的示例。计算机109是诸如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装置和平板设备等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经由LAN108对图像形成装置101发出指令并从图像形成装置101获取信息。整理器设备150连接到图像形成装置101,并且对从图像形成装置101输出的片材设备进行诸如排纸、分类、装订、打孔和裁切等的处理。
图像形成装置101经由LAN108从计算机109接收作业。图像形成装置101可以连接到一个以上的计算机。
将描述图像形成装置101的硬件构造。图像形成装置101包括扫描仪设备102、控制器103,打印机设备104、操作单元105、SSD106、传真(FAX)设备107和电源开关110。
扫描仪设备102是对来自原稿的图像进行光学扫描并将图像转换为数字图像的扫描仪设备。打印机设备104是将数字图像输出到诸如片材设备(sheet device)或薄膜等的打印介质上的打印机设备。操作单元105是包括触摸面板和硬件键的操作单元。操作单元105用于例如显示用户对图像形成装置101的输入和指令、指示处理状态的信息等。
SSD106是使用闪速存储器的非易失性存储设备,诸如SSD或嵌入式多媒体卡(eMMC)。SSD106存储各种程序、诸如待打印的数字图像和所扫描的图像等的各种图像、各种设定信息等。SSD106是第一存储单元的示例。FAX设备107向电话线等发送数字图像并从电话线等接收数字图像。控制器103连接到扫描仪设备102、打印机设备104、操作单元105、SSD106和FAX设备107中的各个,并且对各个元件发出执行作业的指令。稍后将参照图3详细描述控制器103。
图像形成装置101经由LAN108向计算机109输入数字图像并从计算机109输出数字图像,并且经由LAN108接收作业的发布、来自设备的指令等。扫描仪设备102包括:原稿给送单元121,其可以自动且顺序地交换原稿束;和扫描仪单元122,其可以对来自从原稿给送单元121给送的原稿的图像进行光学扫描并将所扫描的图像转换为数字图像。扫描仪单元122将转换为数字图像的图像数据发送到控制器103。
打印机设备104包括:纸给送单元142,其可以从片材束逐一地顺序给送片材;和标记单元141,其可以将图像数据打印在从纸给送单元142给送的各个片材上。打印机设备104还包括排纸单元143,其可以排出由标记单元141打印的片材。整理器设备150对从图像形成装置101中的打印机设备104的排纸单元143输出的片材设备进行诸如排纸、分类、装订、打孔和裁切等的处理。
电源开关110是用于切换连接到控制器103的图像形成装置101的电源的开/关的开关。当电源开关110为开(ON)时,电力至少被给送到稍后将参照图4描述的电源控制单元303、操作单元105、以及控制器103的主板上的一些组件。当电源开关110为关(OFF)时,对图像形成装置101的送电不立即中断。在这种情况下,等待与软件或硬件相关联的预定终止处理,并且中断对除了需要在电源开关110为开时进行处理的部分(诸如电源控制单元303的一部分等)以外的部分送电。
(图像形成装置的功能)
将描述可以由图像形成装置101执行的作业(功能)的示例。
图像形成装置101包括用于将由扫描仪设备102扫描的图像记录在SSD106上并通过打印机设备104进行打印的复印功能。
图像形成装置101包括用于经由LAN108将由扫描仪设备102扫描的图像发送到诸如计算机109等的外部设备的图像发送功能。
图像形成装置101包括用于将由扫描仪设备102扫描的图像记录在SSD106上,并且根据需要发送和打印该图像的图像保存功能。
图像形成装置101包括用于分析关于例如从计算机109发送的页面描述语言(PDL)的信息,并且通过打印机设备104打印与所发送的信息对应的图像的图像打印功能。
操作单元105连接到控制器103,并且包括液晶显示器(LCD)触摸面板、省电按钮、复印按钮、取消按钮、重置按钮、数字小键盘和用户模式键。操作单元105提供用于操作图像输入/输出系统的用户界面(I/F)。(打印机设备的细节)
图2是例示打印机设备104的示例的细节的图。图2例示了打印机设备104的整体截面图。打印机设备104包括处理单元151k、处理单元151y、处理单元151m和处理单元151c。
处理单元151k是用于使诸如片材等的打印介质着上黑色的处理单元。处理单元151y是用于使诸如片材等的打印介质着上黄色的处理单元。处理单元151m是用于使诸如片材等的打印介质着上品红色的处理单元。处理单元151c是用于使诸如片材等的打印介质着上青色的处理单元。处理单元151k、处理单元151y、处理单元151m和处理单元151c在下文中统称为处理单元151。
处理单元151k包括感光鼓152k、带电辊153k、显影设备155k和辅助带电刷159k。感光鼓152k布置在处理单元151k的中央部,并且由鼓电机可旋转地驱动。带电辊153k施加高电压以使感光鼓152k的表面均匀带电。显影设备155k通过使用包括调色剂和载体的双组分显影剂,在感光鼓152k的表面上形成与静电潜像对应的可见调色剂图像。辅助带电刷159k使尚未被一次转印辊转印的转印剩余调色剂带电以具有均匀的电荷。
激光扫描仪单元154k是使从激光二极管调制输出的激光使用旋转多面镜沿长度方向扫描的激光扫描仪单元。激光扫描仪单元154k根据输入图像信息在均匀带电的感光鼓152k上进行激光曝光,并且在感光鼓152k上形成静电潜像。
调色剂瓶156k是填充有调色剂且用于向显影设备155k供应调色剂的瓶。一次转印辊157k是用于将调色剂一次转印到作为环形带状构件的中间转印构件158上,使得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依次叠加在中间转印构件158上的辊。
处理单元151y、151m和151c中的各个均包括分别与感光鼓152k、带电辊153k、显影设备155k和辅助带电刷159k类似的感光鼓、带电辊、显影设备和辅助带电刷。处理单元151y、151m和151c中的各个周围均布置有分别与激光扫描仪单元154k、调色剂瓶156k和一次转印辊157k类似的激光扫描仪单元、调色剂瓶和一次转印辊。
通过二次转印辊160将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部件158上的调色剂图像二次转印到片材上。通过中间转印构件清洁器161清洁未被二次转印辊160转印的剩余调色剂和不打算转印到片材上的图像质量调整用调色剂图像。图案浓度检测传感器162是检测形成在中间转印构件158上的图案的浓淡变化的传感器。通过将经由图案浓度检测传感器162获得的检测结果反馈给显影设备155和激光扫描仪单元154,来实现对待打印在打印介质上的图像的质量的调整。
片材、即打印介质储存在片材盒163中,并且在通过打印机设备104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片材上时调色剂图像的前沿与片材的前沿一致的定时,由纸给送辊164给送。然后,在通过定位辊165校正片材的歪斜之后,将片材送到二次转印辊160。
在通过二次转印辊160转印调色剂图像之后,通过包括定影膜单元182和加压辊181的定影单元180将调色剂图像热定影到片材上。随后,通过排出挡板169切换片材的输送方向。
在片材的一个面上形成图像的情况下,将片材输送到排纸单元174。
在片材的两个面上形成图像的情况下,将片材输送到双面反转路径170。通过反转辊171和反转挡板172经由双面传送路径173将输送到双面反转路径170的片材进一步输送到定位辊165。然后,在片材的背面上形成图像之后,将片材输送到排纸单元174。
(控制器的细节)
图3是例示控制器103的示例的细节的图。将参照图3描述控制器103的硬件构造。
控制器103包括主板200和副板220。主板2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340、包括引导程序的引导只读存储器(ROM)202和存储器341,存储器341是诸如用作CPU340的工作存储器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等的存储设备。存储器341是第二存储单元的示例。
主板200还包括:总线控制器204,其包括与外部总线桥接的功能;非易失性存储器205,存储在其中的数据即使在电源中断时也不丢失;和盘控制器206,其控制存储设备。例如,非易失性存储器205是诸如ROM等的存储设备。
主板200还包括:诸如SSD等的闪存盘207,其是包括半导体器件的存储设备;和通用串行总线(USB)控制器208,其能够控制USB。主板200经由USB控制器208连接到USB存储器209。主板200还经由盘控制器206连接到SSD106。主板200还连接到操作单元105,因而可以接收经由操作单元105输入的信息和指令。
主板200还包括控制来自各个元件的中断和对各个元件的送电的电源控制单元303(例如,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或复杂可编程逻辑电路)。CPU340连接到电源控制单元303。
主板200还包括网络控制器211和实时时钟(RTC)212。主板200经由电源控制单元303连接到打印机设备104、整理器设备150、扫描仪设备102和FAX设备107中的各个。主板200还经由副板220连接到打印机设备104、整理器设备150、扫描仪设备102和FAX设备107中的各个。CPU340连接到USB控制器208。CPU340还连接到包括软件交换机(software switch)的操作单元105。
副板220包括:CPU221,其控制整个副板220;诸如RAM等的作为存储设备的存储器223,其用作CPU221的工作存储器;和总线控制器224,其包括与外部总线的桥接功能。副板220还包括诸如ROM等的作为存储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器225,存储在其中的信息即使在电源中断时也不丢失。
副板220还包括:图像处理处理器227,其是用于实时数字图像处理的运算设备;和设备控制器226,其用于控制所连接的设备。CPU221经由图像处理处理器227和设备控制器226控制作为控制器103的外部设备的扫描仪设备102和打印机设备104。CPU221例如经由图像处理处理器227和设备控制器226与扫描仪设备102和打印机设备104交换数字图像数据。通过整理器设备150处理从打印机设备104排出的片材(片材设备)。CPU221直接控制FAX设备107。
控制器103的硬件构造不限于图3所例示的构造。例如,控制器103可以包括用于CPU340和CPU221的诸如芯片组、总线桥和时钟发生器的硬件。
作为由控制器103进行的处理的示例,将描述用于将图像复印到片材上的处理。
当用户经由操作单元105指令CPU340将图像复印到片材上时,CPU340经由CPU221将图像读取指令发送到扫描仪设备102。扫描仪设备102光学地扫描来自纸质原稿的图像、将该图像转换为数字图像数据并经由设备控制器226将数字图像数据输出到图像处理处理器227。图像处理处理器227进行用于经由CPU221将所输入的数字图像数据传送到存储器223的直接内存存取(DMA)传送,并且图像处理处理器227临时存储数字图像数据。
当确认出经由CPU221将预定量的或所有的数字图像数据存储在存储器223中时,CPU340经由CPU221将图像输出指令发送到打印机设备104。
CPU221向图像处理处理器227通知临时存储在存储器223中的图像数据的地址。据根据来自打印机设备104的同步信号,经由图像处理处理器227和设备控制器226将存储在存储器223中的图像数据发送到打印机设备104。
打印机设备104将数字图像数据打印在作为打印介质的片材上。
在打印多个副本的情况下,CPU340将临时存储在存储器223中的图像数据存储到SSD106中。这使得控制器103能够将针对第二个和后续副本的图像从SSD106或存储器223发出到打印机设备104,而不用从扫描仪设备102获取图像。
CPU340根据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205、SSD106等中的程序,执行处理,由此实现图像形成装置101的在以上“图像形成装置的功能”部分中描述的功能、图5的流程图中的处理等。
(电源构造)
将描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1的电源的细节。
图4例示了图像形成装置101的电源的示例的细节。以下将参照图4描述图像形成装置101中的控制器103、打印机设备104、电源控制单元303和电源301之间的关系。电源301是用于对图像形成装置101送电的诸如商用电源等的电源。
在图4所例示的示例中,经由作为第一电源线(power supply line)的示例的电源线J 302对电源控制单元303供应来自电源301的电力。即使当电源开关110切断时,电源控制单元303也是通电的,由此使得电源控制单元303能够进行电力控制。
电源控制单元303根据用于执行期望的处理的程序,执行处理。将描述由电源控制单元303待进行的处理。电源控制单元303在接收到作为第一电源控制信号的示例的IO信号V_ON(电源控制信号307)时,切换继电器开关308,由此控制经由作为第二电源线的示例的电源线V309从电源301对控制器103的送电。电源控制单元303从CPU340接收在计时器启动时进行处理的指令,并且在计时器启动时执行由CPU340指令的处理。
此外,电源控制单元303根据作为第二电源控制信号的示例的IO信号P_ON(电源控制信号310),切换继电器开关311。因此,控制了经由作为第三电源线的示例的电源线P 312从电源301对打印机设备104的打印机控制单元327的送电。打印机控制单元327是打印机设备104的逻辑系统电路,并且包括CPU320和存储器326。
电源控制单元303根据作为第二电源控制信号的子信号的IO信号Q_ON(电源控制信号313),切换继电器开关315。因此,控制了经由作为第三电源线的子线的电源线Q 316从电源301对打印机设备104的打印单元328的送电。打印单元328是打印机设备104的高负载系统设备,并且包括用于标记单元141的显影单元321至324和风扇325。打印单元328不仅包括上述机构单元,而且还包括以上参照图2所描述的打印设备104的机构单元。
电源线314(以及电源线Q 316)不一定必须是电源线P 312的子线,但是代替地,可以从电源301引出。继电器开关315由电源控制单元303控制,但是代替地,可以由CPU340等控制。打印单元328可包括纸给送单元142、标记单元141和排纸单元143。
电源控制单元303基于来自CPU340的指令(例如信号306,INT_DCON)激活预定的IO信号。可以由电源控制单元303控制的IO信号中的一个IO信号是连接到打印机设备104的CPU320的DCON_LIVEWAKE信号305。
当在信号被断言(有效)的状态下接通打印机设备104的电源时,打印机设备104恢复,而不进行用于控制可动单元或用于使用电力的特定处理。特定处理的示例包括电机、辊、多面镜等的旋转操作、作为鼓的定影单元321至324的温度控制以及由风扇325待进行的排热处理。与打印机设备104类似,扫描仪设备102的电源由电源控制单元303控制。具体地,针对扫描仪设备102的电源控制由电源控制单元303以与针对打印机设备104的电源控制相同的方式进行。
能够通过例如将继电器开关308形成为双系统开关构造,使得在睡眠状态下,仅连接到在睡眠状态下电源被断开的块的继电器开关断开,而另一继电器开关被控制为保持开,来实现对如图4所例示的各个块的送电。睡眠状态是可以由图像形成装置101采取的一种省电状态。假定CPU340将例如指示图像形成装置101的状态的信息存储在存储器341中。因此,CPU340更新例如存储在存储器341中的信息,并且进行与各个状态对应的处理,由此切换图像形成装置101的状态。
假定在关机状态下,两个系统的继电器开关均断开。关机状态是图像形成装置101可以处于的一种可能状态,并且指示电源断开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电源控制信号不是二进制信号,而是依据通电状态的多值制控制信号。能够通过如上所述的控制处理,实现包括睡眠状态和关机状态的电源状态。
更具体地,电源控制单元303根据作为第三电源控制信号的示例的IO信号N_ON(电源控制信号360),切换继电器开关361,由此控制经由作为第三电源线的示例的电源线N362从电源301对网络接口卡(NIC)350的送电。对包括在控制器103中的NIC350单独地供应来自电源301的电力。与其他非整夜电源(non-all-night power supply)不同,在睡眠状态以及通常状态下对电源线N 362供应电力,因而能够实现网络的唤醒。此外,在关机时,除非诸如Wake On LAN等的设定有效,否则电力不被给送到NIC350。除了在关状态下以外,电力被给送到其中包括继电器开关361的电源线N 362。
(通过电源控制单元的电源监控1:启动时的送电)
接下来,将描述在图像形成装置101启动时的电源控制处理。为了使用图像形成装置101,操作者接通电源开关110。然后,电源控制单元303基于来自电源线J 302的通电,检测到图像形成装置101的电源为开。电源控制单元303发出电源开关控制信号(307、310和313),由此接通继电器开关308、311和315,使得电力从电源301被供应到整个装置。电源控制单元303根据在电源为开时待执行的电力供应,向整个系统供应电力。更具体地,电源控制单元303经由各DC电源路径,使控制器103、打印机设备104和扫描仪设备102通电。然后,打印机设备104的CPU和扫描仪设备102的CPU开始初始化操作。
在实施了在电源开关接通时待进行的处理之后,控制器103的CPU340使图像形成装置101的硬件初始化。与硬件的初始化相关联的处理的示例包括寄存器初始化、中断初始化、在内核启动时设备驱动程序(device driver)的登录以及操作单元105的初始化。接下来,CPU340使图像形成装置101的软件初始化。与图像形成装置101的软件的初始化相关联的处理示例包括针对各个库的初始化例程的调用、进程和线程的启动、用于与打印机设备104和扫描仪设备102通信的软件服务的启动以及操作单元105的描绘操作。然后,CPU340使图像形成装置101转变为待机状态。待机状态是图像形成装置101的一种省电状态,并且指示等待接收指令的状态。
(通过电源控制单元的电源监控2:通常状态下的送电)
接下来,将描述在不使用打印机设备104和扫描仪设备102的通常状态下,图像形成装置101中的送电。通常状态是图像形成装置101可以处于的一种可能状态。通常状态不仅包括电力被给送到图像形成装置101中的所有单元的状态,而且还包括例如在不实施打印时电力不被给送到打印机设备104的状态。即使在通常状态下,当操作单元105未点亮且用户不在图像形成装置101的前方时,电力仍不被给送到扫描仪设备102。
图像形成装置101的状态的示例包括在将电力供应到打印机设备104和扫描仪设备102时等待操作的操作等待状态。在操作等待状态下,可以禁止用于打印的电机和多面镜的操作、用于打印的转印单元的温度控制以及用于读取的检测原位(home position)的操作。
(通过电源控制单元的电源监控3:PDL打印期间的送电)
接下来,将描述在使用打印机设备104和扫描仪设备102的PDL打印状态下,图像形成装置101的送电操作。将描述通过使用图像打印功能对打印机设备104的电源开/关控制。
CPU340经由LAN108从计算机109接收存储器341中的数据。CPU340分析所接收的数据,并且在执行图像打印功能的情况下,CPU340生成打印作业。
CPU340向电源控制单元303发出通知,以通过电源控制信号310切换继电器开关311,使得电源301经由电源线P 312将电力给送到打印机设备104。当开始对打印机设备104送电,并且使打印机设备104进入可操作状态时,CPU340经由打印机设备104执行打印作业。CPU340将针对打印作业的数据发送到存储器341和CPU221。CPU221将所接收的数据发送到打印机设备104。打印机设备104基于所接收的数据进行打印,并且在打印完成之后,打印机设备104向CPU340通知打印结果。在完成打印之后,CPU340经由电源控制单元303通过电源控制信号310断开继电器开关311,并且断开打印机设备104的电源。
(通过电源控制单元的电源监控4:向睡眠状态转变期间的送电)
将描述用于向控制器103的睡眠状态转变的处理。当待机状态持续预定时间段时,CPU340使图像形成装置101向睡眠状态转变。CPU340通知电源控制单元303向睡眠状态转变。然后,电源控制单元303改变对控制器103的送电。通过例如将继电器开关308形成为双系统开关构造,使得在睡眠状态下,仅连接到在睡眠状态下电源被断开的块的继电器开关断开,而另一继电器开关被控制为保持开,来实现对各个块的送电。(通过电源控制单元的电源监控5:睡眠状态下的送电)
将描述在图像形成装置101的睡眠状态下的送电处理。睡眠状态是如下状态:在抑制电力消耗的同时,与从关机状态启动相比,能够缩短启动时间段。例如当在用户不进行操作的状态下经过了预定时间段时、按压操作单元105上的省电键时,或者当到达设定时间时,CPU340使图像形成装置101向睡眠状态转变。在睡眠状态下,电力被给送到存储器341、盘控制器206、网络控制器211、RTC212、USB控制器208等。在睡眠状态下,电力还被给送到操作单元105上的省电键、FAX设备107的一部分、各种传感器等。然而,因为能够使装置从睡眠恢复过来的睡眠恢复因素依据系统的不同而不同,所以睡眠状态下的送电方法不限于如上所述的构造。
将描述睡眠恢复时的软件操作。在睡眠状态下,在通过网络、通过检测定时器或警报器的RTC212、通过检测来电或占线操作的FAX设备107、通过软件开关、通过各种传感器、通过插拔和通信被检测的USB等,接收到一个以上的中断时,电源控制单元303开始送电。电源控制单元303向CPU340通知中断的原因。在接收到该通知时,CPU340进行用于将软件状态返回到通常状态的处理,即睡眠恢复处理。
(通过电源控制单元的电源监控6:从睡眠状态恢复期间的送电)
将描述在从控制器103的睡眠状态恢复期间待进行的处理。在睡眠状态期间在从电源控制单元303接收到作为睡眠恢复因素的省电键按压事件时,CPU340从睡眠状态恢复。CPU340向电源控制单元303通知睡眠恢复事件。此后,电源控制单元303发出电源控制信号307和310,以接通继电器开关308和311。因此,开始对控制器103、打印机设备104和扫描仪设备102送电。作为针对扫描仪设备102待发出的电源控制信号,可以使用与针对打印机设备104的电源控制信号相同的信号,并且还可以使用其他信号。
例如,在完成所指令的打印作业之后,CPU340再次向睡眠状态转变。CPU340通知电源控制单元303向睡眠状态转变。此外,电源控制单元303发出电源控制信号310,以断开继电器开关311,由此中断对图像形成装置101中的除了控制器103以外的单元送电。考虑作为引起从睡眠状态恢复的睡眠恢复因素的网络接收事件在睡眠状态下发生的情况。在接收到睡眠恢复因素时,电源控制单元303发出电源控制信号307,以接通继电器开关308,使得对控制器103的送电开始。此外,CPU340使图像形成装置101从睡眠状态恢复。当无作业生成时,或者当无需获取设备信息时,电力可以不被给送到打印机设备104和扫描仪设备102。
(控制器和SSD的缓存区域)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控制器103和SSD106的缓存区域。术语“缓存区域”是指用于临时存储数据的存储区域。例如,缓存区域是诸如存储器341或SSD106中的RAM等的存储设备内的存储区域。
为了将数据存储在SSD106中,由CPU340通过执行程序而待实现的应用程序将数据存储在存储器341中,并且对操作系统(OS)发出将数据写入SSD106的指令。OS由CPU340通过执行程序而实现。在数据仍然存储在存储器341中的状态下,OS将响应(指示接收到写入指令的响应)返回到应用程序。OS在任意定时发出写入事件,并且OS经由盘控制器206将存储在缓存区域中的数据发送到SSD106。
在从CPU340接收到数据时,SSD106中的、由CPU通过执行程序而实现的SSD106的固件将数据写入SSD106中的RAM。SSD106的固件在任意定时发出写入事件,并且SSD106的固件将存储在SSD106的RAM中的数据写入SSD106的闪速存储器。尽管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作为硬件组件,SSD106包括CPU、RAM和闪速存储器,但是SSD106可以包括其他元件。
(使用闪速存储器的存储设备的特性和问题)
将描述使用闪速存储器作为存储器的存储设备(如同SSD106)的特性。
存储设备的一个特性是,在将数据写入该存储器的情况下,可以在将写入对象数据包括在各个块中之后,以预定大小将写入对象数据写入该块,而非将写入对象数据直接写入存储器。块的大小是例如为4KG的默认值,并且可以在从1KB至1024KB的范围内改变。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存储器341中准备好供待写入SSD106的数据临时存储的区域(缓存区域)。
存储设备的一个特性是,对于待写入存储器的数据的总写入容量,存储设备具有上限。对于128GB的SSD,SSD的总写入容量的上限是大约74TB。随着SSD的容量的增大,总写入容量也与SSD的容量成比例地增大。
接下来,将描述CPU340将数据写入SSD106的方式。
作为CPU340将数据写入SSD106的方式,已知同步写入方式。同步写入方式的示例是用于通过明确地使存储有写入对象数据的缓存区域与SSD106同步(使与写入对象数据相关的部分的内容同步),来写入数据的数据写入方式。同步写入方式是第一方式的示例。在同步写入方式中,由CPU340通过执行程序而待实现的应用程序明确地使缓存区域与SSD106同步。该应用程序发出明确地使缓存区域与SSD106同步的指令,使得将响应于该指令的在一次写入处理中待写入的所有数据写入SSD106。
例如,以如下方式实现通过同步写入方式的数据写入处理。例如,在通过使用诸如等的系统在SSD106的各个分区中挂载(mount)文件系统的情况下,CPU340使用-o sync选项以同步类型挂载文件系统。以这种方式,在CPU340将数据写入存储器341的缓存区域的情况下,进行通过同步写入方式的写入处理。存储器341的缓存区域是第二存储设备中的存储区域的示例。
例如,还以如下方式实现通过同步写入方式的数据写入处理。例如,在使用诸如等的系统打开(open)文件的情况下,CPU340使用O_SYNC状态标志以同步类型打开文件。因而,在CPU340将数据写入存储器341的缓存存储器(cache memory)的情况下,进行通过同步写入方式的写入处理。
例如,还以如下方式实现通过同步写入方式的数据写入处理。例如,CPU340还可以通过使用诸如等的系统,通过调用诸如sync、fsync和fdatasync等的同步型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API),实现通过同步写入方式的数据写入处理。
将描述用于通过同步写入方式将数据写入SSD106的处理。用于由CPU340通过执行程序而实现的OS的设备驱动程序从应用程序接收将数据写入SSD106的同步写入指令。设备驱动程序经由盘控制器206将存储在存储器341的缓存区域中的数据发送到SSD106。SSD106的固件将所发送的数据写入SSD106中的RAM上的缓存区域。在将存储在缓存区域中的写入对象数据写入作为存储器的闪速存储器的情况下,SSD106的固件进行如下处理。也就是,即使缓存区域中未存储与块大小相同的量的写入对象数据,SSD106的固件也将包括存储在缓存区域中的数据的块写入SSD106。
在刚将存储在存储器341的缓存区域中的数据发送到SSD106之后,CPU340对SSD106发出作为高技术配置(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ATA)命令的示例的闪速缓存命令(flash cache command)。在接收到闪速缓存命令时,SSD106的固件将存储在SSD106内的RAM上的缓存区域中的数据写入SSD106中的闪速存储器的单元。SSD106的固件将对闪速缓存命令的响应发送到CPU340。在接收到对闪速缓存命令的响应时,CPU340将结果返回到发出写入数据的指令的应用程序。
作为CPU340将数据写入SSD106的方式,存在延迟写入方式。延迟写入方式是如下的用于写入数据的方式,在该方式下,在预定时段内,持续将写入对象数据存储在缓存区域中,并且在经过该时间段之后,以该时段为间隔反复进行用于使缓存区域与SSD106同步的处理。也就是,在预定间隔期间,将被指令为待写入的数据累积在缓存区域中。因此,当在预定间隔期间发出多个写入指令时,可以将分别与多个写入指令对应的写入对象数据存储在缓存区域中。在经过预定间隔之后,将存储在缓存区域中的数据集体地写入SSD106。因此,与响应于单个写入指令进行一次对SSD106的数据写入操作的同步写入方式相比,减少了对SSD106的数据写入操作的频率。
将描述通过延迟写入方式将数据写入SSD106的方式。在接收到从应用程序对SSD106写入数据的数据写入指令时,由CPU340通过执行程序而实现的OS开始将数据存储在存储器341的缓存区域中,并且返回对应用程序的响应。OS以预定间隔将存储在存储器341的缓存区域中的数据发送到SSD106。SSD106将所发送的数据写入SSD106中的闪速存储器。在使用的情况下,OS将数据发送到SSD106的间隔是例如五秒的间隔,该间隔是/proc/sys/vm/dirty_writeback_centisecs的默认值。
将描述当CPU340通过同步写入方式将数据写入SSD106时可能产生的数据的总写入容量增大的问题。
当通过同步写入方式执行将数据写入SSD106的数据写入处理时,即使单个数据写入操作中的数据量小于块的大小(4KB),也发生与块的大小(4KB)对应的数据写入操作。因此,如果写入具有小于块大小的容量的大量文件,则待写入SSD106的数据的总写入容量显著增大。
例如,在将1.5GB的更新固件写入SSD106的情况下,假定对SSD106写入大小均为1KB大小的150万个文件。假定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同步写入方式针对各个文件将数据写入SSD106。如果各个块均具有以4KB为默认值的大小,则执行4KB的数据写入处理以写入1KB的一个文件。因此,对于大小为1.5GB的固件中的数据,实际待写入SSD106的数据的大小是6GB。
如果根据具有大容量的图像、动画等的文件,将作为对SSD106的数据写入的单位的块大小设定为1024KB,则当通过同步写入方式写入1KB的文件时,实际执行写入1024KB的数据的写入处理。因此,对于大小为1.5GB的固件中的数据,实际待写入的数据的大小是1536GB(大约1.5TB)。
使用闪速存储器作为存储器的存储设备(如同SSD106)在能够被写入的数据的总量方面具有限制。因此,如果通过同步写入方式写入具有小于块大小的容量的大量文件,则写入具有大于写入对象数据的总容量的大小的数据,导致存储设备的寿命的缩短。
例如,当实际待写入1.5GB的固件的数据的大小是1536GB(大约1.5TB)时,总写入容量通过仅50次更新就达到大约75TB。总写入容量超过能够被写入128GB的SSD的数据的容量。也就是,在使用128GB的SSD的情况下,当更新固件仅50次时,SSD会到达寿命的尽头。
(图像形成装置的处理的描述)
图5是例示由图像形成装置101待进行的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执行作为数据写入处理的特定处理之前,图像形成装置101执行用于改变针对数据写入的条件的处理,以减小待写入SSD106的数据量。在下文中,将针对数据写入的条件称作写入条件。写入条件的示例包括,关于是否禁止以某种方式的数据写入、在以某种方式进行数据写入时使用何种参数值以及使用哪种块大小来将数据写入存储单元的条件。此外,在完成特定处理之后,图像形成装置101执行用于将写入条件恢复为原始条件的处理。
在图5所例示的示例中,特定处理是用于更新SSD106上的固件的更新处理、在图像形成装置101的版本改变之后待进行的初始启动处理以及在图像形成装置101的设定被清除或改变之后待进行的初始启动处理中的一者。这些处理示例是大小小于块大小的大量文件的写入可能发生的处理。在图像形成装置101的版本改变之后待进行的初始启动处理中,大量文件的写入可以与版本改变相关联地发生。在图像形成装置101的设定被清除(初始化)或改变之后待进行的初始启动处理中,可以生成容量小于块大小且与初始化相关联地生成的大量文件。
在步骤S501中,CPU340确定是否指令了用于更新SSD106上的固件的更新处理。如果CPU340确定出指令了用于更新SSD106上的固件的更新处理(在步骤S501中为“是”),则处理进展到步骤S505。如果未指令用于更新SSD106上的固件的更新处理(在步骤S501中为“否”),则处理进展到步骤S502。
在步骤S502中,CPU340确定是否指令了在图像形成装置101的版本改变之后待进行的初始启动处理。如果CPU340确定出指令了在图像形成装置101的版本改变之后待进行的初始启动处理(在步骤S502中为“是”),则处理进展到步骤S505。如果CPU340确定出未指令在图像形成装置101的版本改变之后待进行的初始启动处理(在步骤S502中为“否”),则处理进展到步骤S503。
在步骤S503中,CPU340确定是否指令了在图像形成装置101的设定被清除之后待进行的初始启动处理。如果CPU340确定出指令了在图像形成装置101的设定被清除之后待进行的初始启动处理(在步骤S503中为“是”),则处理进展到步骤S505。如果CPU340确定出未指令在图像形成装置101的设定被清除之后待进行的初始启动处理(在步骤S503中为“否”),则处理进展到步骤S504。
在步骤S504中,CPU340确定是否指令了在图像形成装置101的设定被改变之后待进行的初始启动处理。如果CPU340确定出指令了在图像形成装置101的设定被改变之后待进行的初始启动处理(在步骤S504中为“是”),则处理进展到步骤S505。如果CPU340确定出未指令在图像形成装置101的设定被改变之后待进行的初始启动处理(在步骤S504中为“否”),则终止图5所例示的处理。
在步骤S505中,CPU340在开始步骤S501至S504中的任意步骤被确定为指令了的处理之前,执行用于禁止通过同步写入方式对SSD106数据写入的处理。因而,CPU340将写入条件调整为指示禁止以同步写入方式对SSD106数据写入的条件。CPU340例如以如下方式禁止以同步写入方式对SSD106数据写入。
也就是,在通过使用例如系统将文件系统挂载在SSD106的各个分区中的情况下,CPU340以异步类型挂载系统,而非使用-o sync选项。
接下来,CPU340通过使用标志、环境变量和wrapped open函数,而不使用O_SYNC选项,来打开以异步类型待写入的文件,并且CPU340将文件上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器341的缓存区域中。例如,在步骤S505中,CPU340利用指示禁止同步写入方式的信息,更新存储在存储器341中的标志信息。此外,当标志信息的值指示如下信息时,CPU340在不使用O_SYNC选项的情况下打开文件:该信息是指示禁止同步写入方式的信息。
此外,CPU340通过使用标志信息、环境变量、wrapped sync、fsync和fdatasync函数等,使同步处理的执行无效。例如,在存储在存储器341中的标志信息是指示禁止同步写入方式的信息的情况下,CPU340不调用sync、fsync和fdatasync函数。在存储在存储器341中的标志信息是指示禁止同步写入方式的信息的情况下,CPU340可以调用wrapped sync、fsync和fdatasync函数,以返回而不进行任何处理。此外,CPU340包括存储在块内的缓存区域中的数据,例如,通过延迟写入方式,而不使用sync、fsync、fdatasync函数,并且CPU340将数据存储在SSD106的闪速存储器中。
如上所述的处理使得CPU340能够禁止以同步写入方式对SSD106的数据写入。
CPU340还可以进行如下处理。也就是,CPU340在通常状态下加载sync、fsync和fdatasync被定义为“weaksynbol”的对象。然后,在步骤S505的处理中,CPU340加载具有sync、fsync和fdatasync的空函数的实体的对象。因而,即使在调用诸如sync、fsync或fdatasync等的API的情况下,CPU340也能够禁止与SSD106的同步处理。
在步骤S506中,CPU340进行用于将以延迟写入方式的数据写入间隔设定为比当前值长的处理。因而,CPU340将写入条件调整为指示写入处理被以延迟写入方式以较长的间隔周期性地实施的条件。
在以延迟写入方式写入数据的情况下,随着数据写入处理被实施的间隔越长,存储在存储器341的缓存区域中的数据量越大。因此,增大了实际待写入SSD106的写入对象数据占块的比例。因此,能够减小待写入的不必要数据的量,进而能够减小待写入SSD106的数据的总容量。因此,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CPU340执行步骤S506的处理。
CPU340例如以如下方式增大以延迟写入方式对SSD106的数据写入的间隔。假定以延迟写入方式对SSD106的数据写入是以五秒为间隔实施的。例如,在中,CPU340将dirty_writeback_centisecs设定为设定值(例如,10秒、上限的30秒等),由此能够将以延迟写入方式的数据写入间隔设定为设定值(即,10秒或30秒)。
在步骤S507中,CPU340执行在步骤S501至S504中的任意步骤中被确定为被指令了的处理。在这种情况下,CPU340在步骤S505和S506所调整的写入条件下,进行对SSD106的数据写入。
在完成步骤S507的处理(步骤S501至S504中的任意步骤被确定为被指令了的处理)之后,CPU340在如下步骤S508和S509中进行用于将写入条件恢复为原始条件的处理。
在步骤S508中,在完成步骤S507的处理(步骤S501至S504中的任意步骤被确定为被指令了的处理)之后,CPU340将在步骤S506所改变的以延迟写入方式的数据写入间隔恢复为原始数据写入间隔。
CPU340进行例如与步骤S506的处理相反的处理。具体地,例如在的情况下,CPU340进行用于将/proc/sys/vm/dirty_writeback_centisecs设定为默认值5的处理。
在步骤S509中,CPU340许可以在步骤S505中禁止的同步写入方式进行数据写入处理。例如,CPU340利用指示许可以同步写入方式进行数据写入处理的信息,更新存储在存储器341中的标志信息。
CPU340进行与步骤S505的处理相反的处理。具体地,首先,CPU340利用sync选项将文件系统挂载在SSD106的各个分区中。接下来,CPU340将标志信息设定为指示许可以同步写入方式进行数据写入处理,并且CPU340通过使用O_SYNC选项打开待写入的文件,由此许可将数据存储在缓存区域中。此外,CPU340将标志信息设定为指示许可以同步写入方式进行数据写入处理,由此许可使用sync、fsync和fdatasync函数。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CPU340进行步骤S505和S506的处理,作为用于减小待写入SSD106的数据的总写入容量的处理。然而,在图像形成装置101中,可以使同步写入方式最初无效,并且可以进行以延迟写入方式的数据写入处理。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执行步骤S505的处理是无用的,所以CPU340可以仅执行步骤S506的处理。在这种情况下,CPU340可以被构造为执行步骤S508的处理而不执行步骤S509的处理。
例如,在确定出在步骤S501指令了固件更新处理,并且用于更新的固件的内容指示大小为1KB的多个文件的情况下,CPU340可以进行如下处理,而不进行步骤S505和S506的处理。也就是,CPU340可以在步骤S507的处理之前,进行用于将作为对SSD106的数据写入的单位的块大小,从4KB改变为1KB的处理。因此,即使当通过同步写入方式写入数据时,CPU340也减小了块大小与实际文件大小之间的差,由此能够减小待写入的不必要数据的量。因此,CPU340能够减小待写入SSD106的数据的总容量。在这种情况下,CPU340可以在步骤S507的处理之后,进行用于将块大小恢复为原始大小的处理。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指令了诸如固件更新处理等的特定处理时,CPU340进行步骤S505和S506(以及步骤S508和S509)的处理。然而,CPU340可以依据所指令的处理是否指示用于将大小小于或等于预定大小的预定数量以上的数据写入SSD106的处理,确定是否进行步骤S505和S506(还有步骤S508和S509)的处理。
待更新的固件可以仅限于诸如打印机设备104、扫描仪设备102、整理器设备150和FAX设备107等的外部设备上的固件。在这种情况下,包括在用于更新的固件中的写入对象文件的数量可以小于在更新其他固件(例如,更新SSD106上的固件)的情况下的写入对象文件的数量。在这种情况下,即使CPU340以同步写入方式将用于更新的固件写入SSD106,待写入SSD106的数据的总容量的增大程度也是小的。因此,CPU340可以基于与所指令的处理对应的、对SSD106的写入对象数据的数量,确定是否执行步骤S505和S506(还有步骤S508和S509)的处理。例如,如果与所指令的处理对应的写入对象数据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定阈值,则CPU340可以确定出执行步骤S505和S506(还有步骤S508和S509)的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与所指令的处理对应的写入对象数据的数量小于预定阈值,则CPU340不执行步骤S505和S506(还有步骤S508和S509)的处理。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指令了固件更新处理的情况下,CPU340执行步骤S505和S506(还有步骤S508和S509)的处理。固件更新处理包括一系列处理,该一系列处理包括固件接收处理、固件数据更新处理和在更新后的初始启动时待进行的初始化处理。在这种情况下,CPU340可以根据包括在固件更新处理中的各个处理的开始和结束,执行步骤S505至S509的处理。此外,CPU340可以根据包括在固件更新处理中的一系列处理的开始和结束,执行步骤S505至S509的处理。
在接收固件的情况下,待存储在SSD106中的数据的数量可以小于在固件更新处理中的数量。因此,例如,在固件接收处理的情况下,CPU340可以被构造为不执行步骤S505和S506(还有步骤S508和S509)的处理。此外,CPU340可以被构造为在固件更新处理中执行步骤S505和S506(还有步骤S508和S509)的处理。
此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CPU340可以在开始特定处理之前立即执行步骤S505和S506的处理,或者可以在特定处理的开始与在该特定处理之前执行的其他处理的结束之间执行处理。可选地,CPU340可以在特定处理结束之后立即执行步骤S508和S509的处理,或者可以在特定处理的结束与在该特定处理之后执行的其他处理的开始之间执行处理。
此外,CPU340可以例如在诸如固件接收处理、固件更新处理或者在初始启动时待进行的加载或更新处理等的处理之前或之后,或者这些处理之间,重启图像形成装置101。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在固件更新之前或之后的、重启或SSD分区的挂载作为触发,来执行步骤S505和S506的处理。
如上所述,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开始包括用于将数据写入SSD106的数据写入处理的特定处理之前,信息处理系统调整写入条件,使得能够减小实际写入SSD106的数据的容量。因而,信息处理系统能够通过特定处理减小实际待写入SSD106的数据的总容量。然而,例如,在所调整的写入条件下,数据写入速度降低,并且待存储在存储器341中的数据量增大,这会导致因电源的瞬时中断而可能丢失的数据的大小的增大。因此,信息处理系统在完成特定处理之后将写入条件恢复为原始条件。因此,能够防止在特定处理结束之后,因电源的瞬时中断而可能丢失的数据的大小的增大。
其他实施例
另外,可以通过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介质(也可更完整地称为“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例如,一个或更多个程序)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功能、并且/或者包括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功能的一个或更多个电路(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可以利用通过由所述系统或装置的所述计算机例如读出并执行来自所述存储介质的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功能、并且/或者控制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电路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功能的方法,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计算机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并且可以包括分开的计算机或分开的处理器的网络,以读出并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例如从网络或所述存储介质被提供给计算机。所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例如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分布式计算系统的存储器、光盘(诸如压缩光盘(CD)、数字通用光盘(DVD)或蓝光光盘(BD)TM)、闪速存储器设备以及存储卡等中的一个或更多个。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如下的方法来实现,即,通过网络或者各种存储介质将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提供给系统或装置,该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是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读出并执行程序的方法。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当对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给予最宽的解释,以使其涵盖所有这些变型例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16)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调整单元,其被构造为在开始包括用于将数据写入第一存储单元的处理的预定处理之前,调整写入条件以减小待写入所述第一存储单元的数据的容量,所述写入条件是用于将数据写入所述第一存储单元的条件;以及
恢复单元,其被构造为在完成所述预定处理之后,将所述写入条件恢复为在所述写入条件被所述调整单元调整之前所设定的原始条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在开始所述预定处理之前,所述调整单元通过禁止使用第一方式对所述第一存储单元写入数据来调整所述写入条件,以减小实际待写入所述第一存储单元的数据的总容量,所述第一方式是如下的方式:用于通过向所述第一存储单元写入包括与预定指令对应的写入对象数据的、具有预定大小的数据,来将写入对象数据写入所述第一存储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在开始所述预定处理之前,所述调整单元通过以延长以第二方式的写入处理所用的预定时段的方式进行更新,来调整所述写入条件,以减小待写入所述第一存储单元的数据的总容量,所述第二方式是如下的方式:用于通过在使写入对象数据在用以临时存储数据的第二存储单元的存储区域中的存储持续预定时段之后,反复进行,用于将包括存储在所述第二存储单元的所述存储区域中的所述写入对象数据的、具有预定大小的数据写入所述第一存储单元的处理,来将所述写入对象数据写入所述第一存储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在开始所述预定处理之前,所述调整单元通过将数据大小调整为用于对所述第一存储单元写入的数据写入单位来调整所述写入条件,以减小待写入所述第一存储单元的数据的总容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预定处理包括用于将预定数量以上的数据中的各个数据写入所述第一存储单元的处理,所述预定数量以上的数据的大小小于或等于预定大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预定处理包括用于将预定数量以上的数据写入所述第一存储单元的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是图像形成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存储单元是使用闪速存储器的存储单元。
9.一种由信息处理装置执行的信息处理方法,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在开始包括用于将数据写入第一存储单元的处理的预定处理之前,调整写入条件以减小待写入所述第一存储单元的数据的容量,所述写入条件是用于将数据写入所述第一存储单元的条件;以及
在完成所述预定处理之后,将所述写入条件恢复为在所述写入条件被调整之前所设定的原始条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在开始所述预定处理之前,通过禁止使用第一方式对所述第一存储单元写入数据来调整所述写入条件,以减小实际待写入所述第一存储单元的数据的总容量,所述第一方式是如下的方式:用于通过向所述第一存储单元写入包括与预定指令对应的写入对象数据的、具有预定大小的数据,来将写入对象数据写入所述第一存储单元。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在开始所述预定处理之前,通过以延长以第二方式的写入处理所用的预定时段的方式进行更新,来调整所述写入条件,以减小待写入所述第一存储单元的数据的总容量,所述第二方式是如下的方式:用于通过在使写入对象数据在用以临时存储数据的第二存储单元的存储区域中的存储持续预定时段之后,反复进行,用于将包括存储在所述第二存储单元的所述存储区域中的所述写入对象数据的、具有预定大小的数据写入所述第一存储单元的处理,来将所述写入对象数据写入所述第一存储单元。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在开始所述预定处理之前,通过将数据大小调整为用于对所述第一存储单元写入的数据写入单位来调整所述写入条件,以减小待写入所述第一存储单元的数据的总容量。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所述预定处理包括用于将预定数量以上的数据中的各个数据写入所述第一存储单元的处理,所述预定数量以上的数据的大小小于或等于预定大小。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所述预定处理包括用于将预定数量以上的数据写入所述第一存储单元的处理。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是图像形成装置。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存储单元是使用闪速存储器的存储单元。
CN201910143748.XA 2018-02-23 2019-02-25 控制存储单元的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处理方法 Active CN1101912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31106 2018-02-23
JP2018031106A JP7102166B2 (ja) 2018-02-23 2018-02-23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91247A true CN110191247A (zh) 2019-08-30
CN110191247B CN110191247B (zh) 2022-04-05

Family

ID=67685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43748.XA Active CN110191247B (zh) 2018-02-23 2019-02-25 控制存储单元的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392294B2 (zh)
JP (1) JP7102166B2 (zh)
CN (1) CN11019124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08636A (zh) * 2020-08-27 2021-12-17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存储器系统及控制其睡眠操作的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6413A (zh) * 2007-02-15 2009-05-2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向光盘写入数据/从光盘再现数据的设备和方法
CN102750224A (zh) * 2011-04-19 2012-10-24 苏州捷泰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减小固态硬盘写入放大的写入方法和数据写入系统
CN103384877A (zh) * 2011-06-07 2013-11-06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包括闪存的存储系统和存储控制方法
CN105760467A (zh) * 2016-02-05 2016-07-13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实时读写方法、装置、系统及nfs服务器
US20160291883A1 (en) * 2015-03-31 2016-10-06 Sandisk Technologies Inc. Inherent adaptive trimming
CN106205707A (zh) * 2014-12-29 2016-12-07 株式会社东芝 存储器装置
US20160371184A1 (en) * 2013-05-08 2016-12-22 Nexgen Storage, Inc. Journal Management
CN106919675A (zh) * 2017-02-24 2017-07-04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及装置
US20170308501A1 (en) * 2016-04-20 2017-10-26 Allone Solution Co., Ltd. Accessing method of hybrid hard-disk drive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50695A (ja) 2007-03-30 2008-10-16 Nec Corp ディスクアレイコントローラ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ディスクアレイシステム
US9658888B2 (en) * 2013-08-05 2017-05-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hresholding task control blocks for staging and destaging
JP6245041B2 (ja) 2014-04-02 2017-12-13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フラッシュメモリの制御方法
JP6347655B2 (ja) 2014-04-22 2018-06-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JP6414554B2 (ja) 2016-01-27 2018-10-31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データ処理プログラム
US10209914B2 (en) * 2017-01-31 2019-02-19 Sandisk Technologie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 folding or direct write based on block health in a non-volatile memory system
JP6812900B2 (ja) * 2017-05-17 2021-01-13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ストレージ装置、ストレージ制御装置、およびストレージ制御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6413A (zh) * 2007-02-15 2009-05-2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向光盘写入数据/从光盘再现数据的设备和方法
CN102750224A (zh) * 2011-04-19 2012-10-24 苏州捷泰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减小固态硬盘写入放大的写入方法和数据写入系统
CN103384877A (zh) * 2011-06-07 2013-11-06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包括闪存的存储系统和存储控制方法
US20160371184A1 (en) * 2013-05-08 2016-12-22 Nexgen Storage, Inc. Journal Management
CN106205707A (zh) * 2014-12-29 2016-12-07 株式会社东芝 存储器装置
US20160291883A1 (en) * 2015-03-31 2016-10-06 Sandisk Technologies Inc. Inherent adaptive trimming
CN105760467A (zh) * 2016-02-05 2016-07-13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实时读写方法、装置、系统及nfs服务器
US20170308501A1 (en) * 2016-04-20 2017-10-26 Allone Solution Co., Ltd. Accessing method of hybrid hard-disk drive
CN106919675A (zh) * 2017-02-24 2017-07-04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08636A (zh) * 2020-08-27 2021-12-17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存储器系统及控制其睡眠操作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102166B2 (ja) 2022-07-19
CN110191247B (zh) 2022-04-05
US20190265892A1 (en) 2019-08-29
US11392294B2 (en) 2022-07-19
JP2019145027A (ja) 2019-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66752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that offers chance of eliminating hang-up state,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and storage medium
US808246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of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NL2007975C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appropriately executing shutdown processing,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US9898064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power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storage medium, with fast start up and automatic screen updating
JP2007043665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603936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07296723A (ja) 電力切換え機能を持つ制御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読取装置
US9430176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of the print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US10209664B2 (en) Printing system including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control apparatus
JP433371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8305598B2 (en) Image-forming apparatus
US10455103B2 (en) Power control method of printing apparatus
CN110191247A (zh) 控制存储单元的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处理方法
JP6849484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170317980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with network interface having proxy response function
JP645954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ジョブ処理制御方法並びにジョブ処理制御プログラム
US20190068819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power control method i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40103782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200019354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414483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62402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データ処理方法
JP6699428B2 (ja) 電子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
JP580813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45957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起動制御方法並びに起動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3576491A (zh) 打印装置及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