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90486A - 连接器壳体的加工方法、连接器及其壳体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壳体的加工方法、连接器及其壳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90486A
CN110190486A CN201811230091.2A CN201811230091A CN110190486A CN 110190486 A CN110190486 A CN 110190486A CN 201811230091 A CN201811230091 A CN 201811230091A CN 110190486 A CN110190486 A CN 1101904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 chipping
hole
processing
turning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3009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90486B (zh
Inventor
方尚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viation Optical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viation Optical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viation Optical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Aviation Optical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1904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904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904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904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18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manufacturing bases or cases for contact me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Milling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壳体的加工方法、连接器及其壳体。该方法包括:步骤一:使用加工半径为r1的第一清根孔刀具在工件上加工出第一清根孔;步骤二:使用加工半径为R的铣刀在工件上加工出矩形凹腔,第一清根孔落入到矩形凹腔的各拐角处,在形成一个拐角的两个侧边上分别存在有第一清根孔不能覆盖到的第一、二残留部分;步骤三:使用加工半径为r2的第二清根孔刀具在矩形凹腔内对各拐角处的第一、二残留部分进行清根处理,第二清根孔刀具以刀刃与第一残留部分所在的侧边的相交处或相切处为加工起点,并从加工起点朝向第二残留部分所在的侧边进给运动,以对第一、二残留部分进行加工并在第二残留部分所在的侧边上形成截面为C形的第二清根孔。

Description

连接器壳体的加工方法、连接器及其壳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接器壳体的加工方法、连接器及其壳体。
背景技术
在连接器结构设计中,经常会遇到需要在连接器内安装矩形结构接触件,如图1所示,在连接器壳体1内需要装配MT接触件2,MT接触件2的外周面为矩形结构,这就需要在连接器壳体1上设计并加工出相应的以用于容纳MT接触件的矩形台阶孔12。
对于非金属材料壳体上的矩形台阶孔,一般可采用模具注射成型的方法来批量加工,但在一些特殊应用环境(如:军用环境、抗电磁屏蔽环境等),连接器往往需要采用金属材料,这就决定了无法采用模具来对金属材料进行注射生产。而在金属材料上加工规则的矩形台阶孔,一般需要采用加工效率低、加工成本高、不适合批量加工的电火花设备来制造成型,这种加工方法主要适合于模具生产,不适合应用在需要批量生产的连接器中。
为解决在金属材料上批量加工矩形台阶孔,一般需要根据常用机械加工方法(如:车削、铣削、钻孔等)特点对规则矩形台阶孔结构进行改进设计,然后进行批量生产。
如图2至图4所示,在现有技术中,对矩形台阶孔12进行加工时,因为要铣削出矩形的内腔,但是由于铣刀A3结构的限制,在铣刀A3走刀路线的转折部分,会在内腔中留下圆弧的拐角,一般情况下,技术人员会在铣削加工之前,先在预加工出的矩形台阶孔的拐角处加工出用于清除掉拐角的四个第一清根孔11,然后再使用铣刀A3将预定位置内的中间材料铣削掉,以形成一个四个边角带有圆孔的矩形台阶孔12,由于进行了预先清根的操作,在加工好的矩形台阶孔12内没有存在影响MT接触件2与矩形台阶孔12插接配合的结构。
但是由于连接器整体结构尺寸的限制,在连接器壳体1上的矩形台阶孔12不能占用较大的空间,对应地在连接器壳体1上加工出的第一清根孔11的径向尺寸不能太小,并且为了保证矩形台阶孔12的四个直角边都能够清根,在加工矩形台阶孔12时采用的铣刀直径只能小于来加工第一清根孔11的钻头的直径。假设采用钻头和铣刀的直径均为Φ1.5mm,根据目前金属材料的加工技术,这种结构的矩形台阶孔加工深度通常为4~6mm,该尺寸可满足不带弹簧MT接触件的安装。
在互配连接器设计时,对接的MT接触件2至少要有一端提供弹性结构才能保证两个MT接触件2的可靠连接,增加弹性接触必然会增加MT接触件2的长度(通常情况下,带弹性结构MT接触件的长度要大于10mm),为此,连接器壳体1中还需要更长尺寸的矩形台阶孔。
为了解决10mm以上长度MT接触件的安装问题,技术人员采用如图5至图8所示的对接结构来保证10mm以上长度MT接触件的安装。在MT接触件2的另一端设置有能够与连接器壳体1配合的后盖4,MT接触件2的前一侧为与矩形台阶孔12配合的插接端21,MT接触件2的后一侧为与后盖4中的后盖容纳腔41配合的容纳端22,当连接器壳体1与后盖4配合时,能够保证MT接触件2可靠连接。
采用零件拼接设计结构虽然解决了连接器设计和生产问题,但这种结构需要采用两个难加工的矩形台阶孔零件来拼接装配,这不仅增加了连接器的加工成本、而且还会降低连接器的机械强度,对连接器的质量稳定性等也会造成隐患。并且只能选择小于等于钻头直径的铣刀,这种小直径刀具强度低,刃面短,在加工矩形台阶孔时,如果进刀速度太快容易造成刀具损坏,进刀速度降低自然会引起零件加工时间延长,零件加工成本增加。
技术人员提出可以采用矩形台阶孔加工时可采用约2倍小孔直径的铣刀,大直径铣刀具有更大强度,有10mm以上加工刃面,可快速铣加工更深的内孔尺寸,仅使用一个连接器壳体就可以容纳MT接触件。假如小孔直径为φ1.5mm,则矩形内孔可采用约φ3mm铣刀进行加工,根据目前金属材料加工技术,这种结构的矩形内孔加工深度通常可达10~15mm,能满足带弹簧结构的MT接触件的安装和使用。若直接使用大尺寸的铣刀来对加工已经进行清根的型腔,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如图6所示,采用径向尺寸为第一清根孔11的尺寸的两倍的铣刀B5来加工矩形台阶孔12,在矩形台阶孔12的四个直角处的第一清根孔11所能剔除掉的面积为S1,但是铣刀B5在铣削内腔时所需要剔除的面积为S2+S1,因此仅通过采用大尺寸的铣刀还是会在内腔中存在弧面,存在的S2区域会影响到MT接触件2与矩形台阶孔12的配合。
如图9所示,若是为了保证完全清根,直接使用约2倍小孔直径的大尺寸清根孔13,虽然能够剔除掉S1+S2的面积,但是由于在连接器壳体1上钻出更大尺寸的大尺寸清根孔13,大尺寸清根孔13相较于原有的第一清根孔11,在连接器壳体1上多加工出面积为S3的部分,对应地在连接器壳体1上需要增加相应的空间,但是连接器所需的装配空间是一定的,增加了连接器壳体的体积,就只能减少其他元件的装配空间,可能导致其他的接触件无法连接、装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壳体的加工方法,通过该方法加工出的台阶孔在满足仅使用一个连接器壳体就可以容纳10mm以上的MT接触件,并且对台阶孔的加工效率高;同时,本发明另外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该方法加工所得的连接器及其壳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中的连接器壳体的加工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连接器壳体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使用加工半径为r1的第一清根孔刀具在工件上加工出第一清根孔;步骤二:使用加工半径为R的铣刀在工件上加工出以用于容纳连接器的接触件的矩形凹腔,所述第一清根孔落入到矩形凹腔的各拐角处,在形成一个拐角的两个侧边上分别存在有第一清根孔不能覆盖到的由所述铣刀加工形成的第一、二残留部分;步骤三:使用加工半径为r2的第二清根孔刀具在矩形凹腔内对各拐角处的第一、二残留部分进行清根处理,所述第二清根孔刀具以刀刃与第一残留部分所在的侧边的相交处或相切处为加工起点,并从加工起点朝向第二残留部分所在的侧边进给运动,以对所述第一、二残留部分进行加工并在第二残留部分所在的侧边上形成截面为C形的第二清根孔;所述第一清根孔刀具、第二清根孔刀具分别为钻头、铣刀,第一清根孔刀具、第二清根孔刀具及用于加工矩形凹腔的铣刀满足
其有益效果在于:在现有技术中,在连接器壳体的台阶孔上已经有了预先开设的第一清根孔,但是第一清根孔不能够满足采用更大尺寸的刀具来对台阶孔进行加工,并且小尺寸的刀具同样也限制了对台阶孔的加工速度及台阶孔的成型规格,因此在第一清根孔一侧加工出第二清根孔,而第二清根孔与第一清根孔之间存在有重叠区域,在加工出第二清根孔时能够对第一清根孔原有的区域进行二次加工,使用于对台阶孔进行清根的区域增加,因为清根区域的增加,从而可以使用更大尺寸的刀具来对台阶孔进行加工,大尺寸的刀具不仅能提高加工的效率,并且能够使台阶孔的成型尺寸增加,从而使台阶孔能够容纳更多尺寸的元件,减少了其他结构件的使用。
另外,使用上述的方法来加工第二清根孔时,在对矩形凹腔的一个拐角进行加工,在一次进给运动中能够对拐角处的第一残留部分和第二残留部分进行同时加工,减少了加工工序,提高了加工效率。
进一步的,加工矩形凹腔时,形成拐角的矩形的两个侧边的交点与该拐角对应的第一清根孔的圆心重合。
其有益效果在于:将第一清根孔的圆心设置为与矩形拐角处的两侧边交点重合,便于找到对第一清根孔加工的基准,减小了加工误差,提高了加工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中的连接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和用于与所述连接器壳体适配的接触件,所述连接器壳体内设有用于容纳接触件的台阶孔,所述台阶孔的大端为矩形凹腔,所述矩形凹腔的拐角处设有清根结构,所述清根结构包括设置在拐角上的第一清根孔和设置在拐角的某一侧边上的第二清根孔,所述的第二清根孔采用上述加工方法加工而成;第一清根孔与第二清根孔连通以形成所述清根结构,所述第二清根孔的最外端与矩形凹腔对应的侧边的距离要小于第一清根孔的最外端与相同的侧边的距离。
其有益效果在于:在现有技术中,在连接器壳体的台阶孔上已经有了预先开设的第一清根孔,但是第一清根孔不能够满足采用更大尺寸的刀具来对台阶孔进行加工,并且小尺寸的刀具同样也限制了对台阶孔的加工速度及台阶孔的成型规格,因此在第一清根孔一侧加工出第二清根孔,而第二清根孔与第一清根孔之间存在有重叠区域,在加工出第二清根孔时能够对第一清根孔原有的区域进行二次加工,使用于对台阶孔进行清根的区域增加,因为清根区域的增加,从而可以使用更大尺寸的刀具来对台阶孔进行加工,大尺寸的刀具不仅能提高加工的效率,并且能够使台阶孔的成型尺寸增加,从而使台阶孔能够容纳更多尺寸的元件,减少了其他结构件的使用。
进一步的,加工矩形凹腔时,形成拐角的矩形的两个侧边的交点与该拐角对应的第一清根孔的圆心重合。
其有益效果在于:将第一清根孔的圆心设置为与矩形拐角处的两侧边交点重合,便于找到对第一清根孔加工的基准,减小了加工误差,提高了加工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中的连接器壳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连接器壳体,包括设置在连接器壳体上的以用于容纳接触件的台阶孔,所述台阶孔的大端为矩形凹腔,所述矩形凹腔的拐角处设有清根结构,所述清根结构包括设置在拐角上的第一清根孔和设置在拐角的某一侧边上的第二清根孔,所述的第二清根孔采用上述加工方法加工而成;第一清根孔与第二清根孔连通以形成所述清根结构,所述第二清根孔的最外端与矩形凹腔对应的侧边的距离要小于第一清根孔的最外端与相同的侧边的距离。
其有益效果在于:在现有技术中,在连接器壳体的台阶孔上已经有了预先开设的第一清根孔,但是第一清根孔不能够满足采用更大尺寸的刀具来对台阶孔进行加工,并且小尺寸的刀具同样也限制了对台阶孔的加工速度及台阶孔的成型规格,因此在第一清根孔一侧加工出第二清根孔,而第二清根孔与第一清根孔之间存在有重叠区域,在加工出第二清根孔时能够对第一清根孔原有的区域进行二次加工,使用于对台阶孔进行清根的区域增加,因为清根区域的增加,从而可以使用更大尺寸的刀具来对台阶孔进行加工,大尺寸的刀具不仅能提高加工的效率,并且能够使台阶孔的成型尺寸增加,从而使台阶孔能够容纳更多尺寸的元件,减少了其他结构件的使用。
进一步的,加工矩形凹腔时,形成拐角的矩形的两个侧边的交点与该拐角对应的第一清根孔的圆心重合。
其有益效果在于:将第一清根孔的圆心设置为与矩形拐角处的两侧边交点重合,便于找到对第一清根孔加工的基准,减小了加工误差,提高了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连接器壳体与MT接触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2为背景技术中连接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背景技术中连接器壳体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背景技术中连接器壳体与带有弹簧结构的MT接触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6为背景技术中连接器壳体与带有弹簧结构的MT接触件的另一侧视角的配合示意图;
图7为背景技术中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铣刀的铣削空间与清根孔的清根空间关系示意图;
图9为不同清根孔所需要加工空间的关系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连接器实施例1中连接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连接器壳体的俯视图;
图12为图1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3为本发明中加工连接器壳体的方法中各刀具的加工半径的关系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中连接器实施例1中连接器壳体的半剖视图;
图15为本发明中连接器实施例2中清根结构加工位置的示意图。
图中:1.连接器壳体;11.第一清根孔;12.矩形台阶孔;13.大尺寸清根孔;14.加工面;15.配合面A;16.配合面B;17.第二清根孔;18.残留部分;2.MT接触件;21.插接端;22.容纳端;3.铣刀A;4.后盖;41.后盖容纳腔;5.铣刀B。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来对本发明中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本发明中提出了一种能够加工连接器壳体的方法,并利用本方法可加工得到连接器及连接器的壳体。
对于加工连接器壳体的方法来说,因为在现有技术中,利用预制的第一清根孔11能够对矩形台阶孔12的拐角处进行清根,但是由于加工矩形台阶孔12的铣刀的尺寸的限制,第一清根孔不能覆盖到对铣刀产生的影响接触件插入的残留部分,从而矩形台阶孔仍不能满足技术要求。本发明中加工连接器壳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连接器壳体1上设计好所需要的矩形台阶孔大端的尺寸,并在连接器壳体上预设好形成矩形台阶孔的大端的矩形凹腔的尺寸,使用加工半径为r1的第一清根孔刀具即钻头来在矩形凹腔的四个边角处来加工出第一清根孔11。在加工好第一清根孔11后再来加工矩形凹腔,因为矩形凹腔的面积比第一清根孔要大,因此用来加工矩形凹腔的铣刀的加工半径R也要比r1大,由于铣刀的半径较大,因此在加工矩形凹腔时,仍会在矩形凹腔的四个边角处形成影响接触件插入到矩形凹腔内的部分,并且该部分不能够被径向尺寸较小的第一清根孔11覆盖,形成了位于矩形凹腔内表面上的残留部分18,在一个拐角的两个侧边上分别存在组成残留部分18的第一残留部分和第二残留部分。为了对两残留部分18进行处理,需要在矩形凹腔上加工出第二清根孔。加工第二清根孔时,使用加工半径为r2的第二清根孔刀具及即铣刀来进行加工,在使用第二清根孔刀具时,先将刀具与矩形凹腔的第一残留部分所在侧边的内表面相切,使刀具能够对该侧边上的残留部分进行切除,第二清根孔刀具以刀刃与第一残留部分所在的侧边的相交处或相切处为加工起点,并从加工起点朝向第二残留部分所在的侧边进给运动,以对第一、二残留部分进行加工并在第二残留部分所在的侧边上形成截面为C形的第二清根孔并将刀具的走刀路线规划为朝向于该侧边相连的形成矩形凹腔的拐角的另一个侧边前进,这样以来,在一次走刀中能够同时将一个拐角上的两个残留部分进行切除。
如图13所示,但是为了保证连接器壳体的整体尺寸,对上述加工第一清根孔的第一清根孔刀具、加工第二清根孔的第二清根孔刀具以及加工矩形凹腔的铣刀的尺寸也有限制:即因为第二清根孔刀具在走刀过程中能够对直接与该刀具贴紧的残留部分进行切除,第二清根孔刀具在走刀过程中能够对另一个侧边上进行切除的最大直线距离为第二清根孔刀具的直径即2r2,而在另一个侧边上的残留部分与该侧边的直线距离为铣刀的半径R,为了保证第二清根孔刀具能够对另一个侧边上的残留部分进行切除,则要求2r2≥R;另外,在第二清根孔刀具朝向另一个侧边前进时,并对该侧边上的残留部分进行切除,切除完成后形成了与第一清根孔11连通的第二清根孔,为了保证连接器壳体的整体尺寸,第二清根孔的最外端不能够超过第一清根孔的最外端,因此,第二清根孔刀具在对残留部分进行切除时向前前进了R-r1的距离,再加上第二清根孔刀具本身的尺寸r2,这个距离不能够超过由第二清根孔刀具起始位置到第一清根孔11的最外端,因此可以得到r2+R-r1≤R+r1,整理可得,r2≤2r1。与上面的不等式联立,可以得到各刀具应满足的条件:
如图10至图14所示,为本发明中连接器的具体实施方式,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1和设置在连接器壳体1内的接触件,在本例中选用如背景技术中所采用的MT接触件2,因为MT接触件2的外周面为矩形,因此在连接器壳体1内用于容纳MT接触件2的型腔也为矩形的内腔,并且为了保证MT接触件2在连接器壳体1内腔中的固定效果,在连接器壳体1内的型腔内设置有台阶,MT接触件2的插接端21与容纳端22之间的台阶能够与连接器壳体1内的台阶形成挡止配合,连接器壳体1内最终形成一个矩形台阶孔12。
在对矩形台阶孔12进行加工时,采用铣削的加工方式,但是铣刀在加工出与MT接触件2的插接端21配合的内腔时,由于铣刀的结构限制,会在矩形内腔的四个直角处留下圆角,而这些圆角会与MT接触件2的插接端21的外表面发生干涉,使MT接触件2不能插设到矩形台阶孔12内,因此为了保证MT接触件2的顺利安装,在矩形台阶孔12上开设有清根结构,而清根结构又包括第一清根结构和第二清根结构,其中的第一清根结构采用背景技术所提到的第一清根孔11的形式,而第二清根结构包括与第一清根结构即第一清根孔11连通的加工面,使原来仅由第一清根孔11形成的清根空间扩大成由加工面与第一清根孔11配合的新的清根区域。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清根结构为靠近第一清根孔11设置的截面为C形的第二清根孔17,第二清根孔17与第一清根孔11干涉加工,从而在加工出第二清根孔17的过程中能够对原有的第一清根孔11的区域进行扩展,形成了更大的清根区域,因为清根区域的增大,因此技术人员可以采用更大尺寸的道具来对矩形台阶孔12进行加工,一方面来讲,加工的效率提高,另一方面,因为刀具尺寸的增加,从而使矩形台阶孔12的深度增加,从而可以容纳更多的接触件或是适用于更多适用接触件与连接器壳体配合的场合。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优化,在矩形台阶孔12内加工第二清根孔17时,可以将第二清根孔17的径向尺寸设定为第一清根孔11径向尺寸的两倍,假如小孔直径为φ1.5mm,则第二清根孔17的径向尺寸为φ3mm,矩形内孔可采用约φ3mm铣刀进行加工,根据目前金属材料加工技术,这种结构的矩形内孔加工深度通常可达10~15mm,能满足带弹簧结构的MT接触件的安装和使用。在加工矩形台阶孔12时根据与接触件的装配尺寸来确定好矩形台阶孔12的整体尺寸,使其能够容纳接触件并保证接触件稳定连接。随后在矩形台阶孔12的四个直角上加工出第一清根孔11,第一清根孔11能够保证在矩形台阶孔12加工完成后不存在接触件的相应位置产生干涉的位置。
在加工第二清根孔17时,先选取第二清根孔17的圆心位置,因为第一清根孔11在连接器壳体1上剔除掉了一个圆柱形的空间,第一清根孔11与要加工出的矩形台阶孔的预定位置的长边和短边各有一个交点,假设第一清根孔11与短边的交点为P点,以P点作为第一清根孔11的一个特定的切点,并过P点作第一清根孔11的切线,将第二清根孔17的圆心设定在这条切线上,因为第二清根孔17的半径为第一清根孔11的半径的两倍,因此,在切线上从P点出发沿着切线取距离为第一清根孔11半径的两倍的线段,这条线段的另一个端点就是第二清根孔17的圆心,根据第二清根孔17的圆心加工出径向尺寸为第一清根孔11的径向尺寸两倍的孔,第二清根孔17与需要加工出的矩形台阶孔的短边没有存在干涉,而第二清根孔17与需要加工出的矩形台阶孔12的长边存在干涉,第二清根孔17与矩形台阶孔12的干涉面形成了加工面14,在加工面14内没有存在对接触件的插入产生干涉的结构,并且由第一清根孔11与加工面14配合形成的新的清根区域可以容纳尺寸更大的刀具,不仅能提高加工的效率,并且能增加连接器壳体1的加工尺寸。重复上述步骤在矩形台阶孔12的直角处依次加工出第二清根孔17及加工面14。
在加工出清根结构后,使用铣刀来在加工出一个矩形的型腔,矩形台阶孔12中贴着长边的配合面A15与贴着短边的配合面B16与MT接触件2的外周面适配,对MT接触件2产生一个支撑的作用。并且在矩形台阶孔12内的台阶面能够与MT接触件2挡止配合,使MT接触件2稳定连接。在设计铣刀的整体走到路线时,对矩形凹腔四个边角处的第二清根孔进行一次加工,并将对各第二清根孔的加工步骤设置在一个走刀循环中,使铣刀在一次循环中沿着矩形凹腔的内壁对四个边角处的第二清根孔依次进行加工。
如图15所示,为本发明中连接器的实施例2:与上述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第二清根孔17的加工位置,因为第一清根孔11的圆心与预加工的矩形台阶孔12的直角处重合,第一清根孔11与矩形台阶孔12的长边和短边各有一个交点,假设这两个交点分别为a点和b点,在ab的连线上取中点,连接中点与第一清根孔11的圆心形成一条向矩形台阶孔12内延伸的射线,第二清根孔17的半径选为第一清根孔11的半径的两倍,假设第一清根孔11的半径为r,则第二清根孔17的半径为2r,第二清根孔17的圆心选定在射线上,分别以a点和b点为圆心,以2r为半径做圆,这两个圆在射线上的交点就是第二清根孔17的圆心,然后根据半径2r来加工出第二清根孔17,第二清根孔17与矩形台阶孔12的长边和短边都具有干涉面,在矩形台阶孔12的长边和短边上都剔除了相同体积的材料,形成了面积和形状都相同的加工面14。在本方法中加工第二清根孔的技术成熟,工艺简单,便于技术人员实现,清根孔与矩形孔具有交点a和交点b,交点a与交点b之间的连线取中点,连接中点与清根孔的圆心以形成向矩形孔内延伸的射线,第二清根结构为第二清根孔,第二清根孔的圆心落在所述射线上,并且交点a和交点b落入到第二清根孔的轮廓上,第二清根孔与矩形孔的干涉面形成所述加工面,而加工面所具有的最终形态为分别于与矩形孔的长边和短边干涉的圆弧面,这个圆弧面属于第二清根孔内壁的一部分,圆弧面均匀分布在矩形孔的长边和短边上,在每侧都具有一定的加工余量,与原有的清根孔配合,形成了一个更大的清根区域,在这个清根区域内,能够供更大尺寸的刀具来对矩形孔进行加工,提高了加工的效率并且在不增加矩形孔的整体尺寸的条件下,对矩形孔的内腔进行更深程度的加工。
在本例中,对第二清根孔17同样要求不能超过第一清根孔11最外侧边沿所在位置,推导方法与实施例1中对各刀具加工半径的尺寸要求进行推导的方法相同,可以推算出
在其他实施例中,在加工连接器壳体时,还可以使第二清根孔刀具来对第一残留部分所在的侧边相交,使第二清根孔道具在运动时将该侧边多切削一些。
连接器壳体的结构与上述连接器实施例中的连接器壳体的结构相同,连接器壳体的加工方法和上述实施例中的加工方法相同,因此不再说明。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连接器壳体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使用加工半径为r1的第一清根孔刀具在工件上加工出第一清根孔;步骤二:使用加工半径为R的铣刀在工件上加工出以用于容纳连接器的接触件的矩形凹腔,所述第一清根孔落入到矩形凹腔的各拐角处,在形成一个拐角的两个侧边上分别存在有第一清根孔不能覆盖到的由所述铣刀加工形成的第一、二残留部分;步骤三:使用加工半径为r2的第二清根孔刀具在矩形凹腔内对各拐角处的第一、二残留部分进行清根处理,所述第二清根孔刀具以刀刃与第一残留部分所在的侧边的相交处或相切处为加工起点,并从加工起点朝向第二残留部分所在的侧边进给运动,以对所述第一、二残留部分进行加工并在第二残留部分所在的侧边上形成截面为C形的第二清根孔;所述第一清根孔刀具、第二清根孔刀具分别为钻头、铣刀,第一清根孔刀具、第二清根孔刀具及用于加工矩形凹腔的铣刀满足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壳体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工矩形凹腔时,形成拐角的矩形的两个侧边的交点与该拐角对应的第一清根孔的圆心重合。
3.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和用于与所述连接器壳体适配的接触件,所述连接器壳体内设有用于容纳接触件的台阶孔,所述台阶孔的大端为矩形凹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凹腔的拐角处设有清根结构,所述清根结构包括设置在拐角上的第一清根孔和设置在拐角的某一侧边上的第二清根孔,所述的第二清根孔采用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加工而成;第一清根孔与第二清根孔连通以形成所述清根结构,所述第二清根孔的最外端与矩形凹腔对应的侧边的距离要小于第一清根孔的最外端与相同的侧边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加工矩形凹腔时,形成拐角的矩形的两个侧边的交点与该拐角对应的第一清根孔的圆心重合。
5.连接器壳体,包括设置在连接器壳体上的以用于容纳接触件的台阶孔,所述台阶孔的大端为矩形凹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凹腔的拐角处设有清根结构,所述清根结构包括设置在拐角上的第一清根孔和设置在拐角的某一侧边上的第二清根孔,所述的第二清根孔采用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加工而成;第一清根孔与第二清根孔连通以形成所述清根结构,所述第二清根孔的最外端与矩形凹腔对应的侧边的距离要小于第一清根孔的最外端与相同的侧边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壳体,其特征在于:加工矩形凹腔时,形成拐角的矩形的两个侧边的交点与该拐角对应的第一清根孔的圆心重合。
CN201811230091.2A 2018-07-24 2018-10-22 连接器壳体的加工方法、连接器及其壳体 Active CN1101904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218065 2018-07-24
CN201810821806 2018-07-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90486A true CN110190486A (zh) 2019-08-30
CN110190486B CN110190486B (zh) 2021-03-23

Family

ID=67713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30091.2A Active CN110190486B (zh) 2018-07-24 2018-10-22 连接器壳体的加工方法、连接器及其壳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9048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70144A (zh) * 2021-07-23 2021-10-01 北京光启元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页面元素的圆角绘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14442A (ja) * 2002-06-11 2004-01-15 Tsudakoma Corp 被覆剥ぎ端子圧着装置
CN101577394A (zh) * 2009-04-27 2009-11-11 李贵阳 工业插头插座外壳的加工方法
CN103337725A (zh) * 2012-11-16 2013-10-02 江苏吴通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5016型射频同轴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14442A (ja) * 2002-06-11 2004-01-15 Tsudakoma Corp 被覆剥ぎ端子圧着装置
CN101577394A (zh) * 2009-04-27 2009-11-11 李贵阳 工业插头插座外壳的加工方法
CN103337725A (zh) * 2012-11-16 2013-10-02 江苏吴通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5016型射频同轴连接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70144A (zh) * 2021-07-23 2021-10-01 北京光启元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页面元素的圆角绘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90486B (zh) 2021-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49230B2 (en) Cutting insert having concave clearance depressions formed on corner side surfaces
US20120282047A1 (en) Internal Groove Insert and Tool Holder Therefor
EP2114605A1 (en) Cutting tool with multiple flutes defining different profiles, and method
CN110190486A (zh) 连接器壳体的加工方法、连接器及其壳体
CN110549080A (zh) 一种船舶舱壁临时工艺孔开孔作业方法
JP3546915B2 (ja) 交差穴加工方法および穴加工用工具
CN204735726U (zh) 高效复合可转位的单排齿皮带轮成形刀具
CN214349681U (zh) 一种组合式镗刀装置
US5762452A (en) Long cutting length milling cutter
CN107350530B (zh) 一种用于大进给铣削的可转位刀片
CN114899567A (zh) 一种法兰盘式波导的加工方法
CN214720858U (zh) 一种反向锪削端面刀具
CN207873204U (zh) 一种用于超短阶梯孔加工的扩孔刀
CN207386676U (zh) 一种加工两端带倒角孔的钻铣刀具
CN210957125U (zh) 一种高速圆形连接器罩壳及其加工刀具
CN205629423U (zh) 可在机更换的销楔接式孔加工刀具
CN219805431U (zh) 一种用于零件环形槽加工的专用刀具
CN218504581U (zh) 复合型内框纸刻痕刀
CN212329466U (zh) 管端扩口装置
CN216126604U (zh) 一种桥镗式切槽刀
CN114042977B (zh) 铣刀刀具改造方法
CN218081271U (zh) 一种cnc侧面滚压刀加工机构
CN216065584U (zh) 一种套式槽刀
CN217617961U (zh) 一种钻孔套圆倒角的复合刀具及刀片
CN218016030U (zh) 一种立铣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