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88702A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88702A
CN110188702A CN201910472148.8A CN201910472148A CN110188702A CN 110188702 A CN110188702 A CN 110188702A CN 201910472148 A CN201910472148 A CN 201910472148A CN 110188702 A CN110188702 A CN 1101887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layer
area
display panel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7214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88702B (zh
Inventor
曾洋
卢峰
虞豪驰
张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7214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887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887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88702A/zh
Priority to US16/600,748 priority patent/US11093092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887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887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18Sensors therefor using electro-optical elements or layers, e.g. electroluminescent sen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24Sensors therefor by using geometrical optics, e.g. using pris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2Electrode mesh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electrode for touch sensing is formed of a mesh of very fine, normally metallic, interconnected lines that are almost invisible to see. This provides a quite large but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rface, without need for ITO or simila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Image Input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指纹识别模组、遮光层、发光器件层和触摸功能层,遮光层包括多个成像小孔,触摸功能层包括第一触摸区域和第二触摸区域,第一触摸区域与成像小孔识别区域不交叠,第二触摸区域与至少一个成像小孔识别区域交叠,第二触摸区域的反射率小于第一触摸区域的反射率,或者第二触摸区域的透光率大于第一触摸区域的透光率;或者第二触摸区域的透光均匀性高于第一触摸区域的透光均匀性;或者第二触摸区域包括镂空区域。提升经过第二触摸区域后进入成像小孔和指纹识别模组的光通量以及光线均匀性,同时降低第二触摸区域的触摸功能层对光线的反射,提升指纹识别模组指纹识别灵敏性。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指纹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指纹对于每一个人而言是与生俱来的,是独一无二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上出现了多种带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显示装置,如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智能可穿戴设备等。这样,用户在操作带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显示装置前,只需要用手指触摸显示装置的指纹识别模组,就可以进行权限验证,简化了权限验证过程。
现有的带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显示装置中可以设置多个用以成像的小孔,发光层发出的光线经过手指反射后通过小孔进行成像,达到指纹识别的目的。由于成像的小孔本身开口面积较小,并且由于其他膜层的遮挡,透过小孔到达指纹识别单元上的光较少,造成指纹识别的灵敏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透过成像小孔到达指纹识别单元上的光较少造成指纹识别灵敏性低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遮光层和位于所述遮光层上的发光器件层,所述遮光层包括多个成像小孔;
位于所述发光器件层远离所述遮光层一侧的触摸功能层,所述触摸功能层包括第一触摸区域和第二触摸区域,所述第一触摸区域与成像小孔识别区域不交叠,所述第二触摸区域与至少一个所述成像小孔识别区域交叠,所述第二触摸区域的反射率小于所述第一触摸区域的反射率;或者所述第二触摸区域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一触摸区域的透光率;或者所述第二触摸区域的透光均匀性高于所述第一触摸区域的透光均匀性;或者所述第二触摸区域包括镂空区域;一个所述成像小孔识别区域为一个所述成像小孔在所述触摸功能层所在平面对应的可识别区域;
以及位于所述遮光层远离所述发光器件层一侧的指纹识别模组,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用于接收经过触摸主体反射且穿过所述遮光层的第一反射光,并根据所述第一反射光进行指纹识别。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通过设置遮光层中形成多个成像小孔,同时设置触摸功能层包括第一触摸区域和第二触摸区域,第一触摸区域与成像小孔识别区域不交叠,第二触摸区域与至少一个成像小孔识别区域交叠,并且第二触摸区域的反射率小于第一触摸区域的反射率,或者第二触摸区域的透光率大于第一触摸区域的透光率;或者第二触摸区域的透光均匀性高于第一触摸区域的透光均匀性;或者第二触摸区域包括镂空区域;如此可以增加经过第二触摸区域后进入成像小孔和指纹识别模组的光通量以及光线均匀性,保证成像小孔识别区域内的光线可以更多地通过成像小孔入射至指纹识别模组,增加指纹识别单元接收到的光信号,提高指纹识别单元的灵敏性;同时还可以减小第二触摸区域的触摸功能层直接反射指纹识别模组光源发出的光形成干扰光进入成像小孔和指纹识别模组,提高指纹是被灵敏度。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包括触膜功能层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单个成像小孔对应的成像小孔识别区域示意图;
图4是图3提供的成像小孔识别区域示意图中沿剖面线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包括多个成像小孔在触摸主体所在平面上的识别区域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完整地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包括触摸功能层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遮光层10中设置多个成像小孔11,触摸功能层30位于遮光层10远离指纹识别模组40的一侧,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由于触摸功能层30具有不透光的触摸金属电极或触摸电极透光但具有可见边界的图形或触摸电极具有较高的反射率,设置于遮光层10远离指纹识别模组40一侧的触摸功能层30会影响进入成像小孔11的光线,进而影响指纹识别模组40接收到的光线,影响指纹识别灵敏性。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发明人进一步研究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包括遮光层和位于遮光层上的发光器件层,遮光层包括多个成像小孔;位于发光器件层远离遮光层一侧的触摸功能层,触摸功能层包括第一触摸区域和第二触摸区域,第一触摸区域与成像小孔识别区域不交叠,第二触摸区域与至少一个成像小孔识别区域交叠,第二触摸区域的反射率小于第一触摸区域的反射率,一个成像小孔识别区域为一个成像小孔在触摸功能层所在平面对应的可识别区域;以及位于遮光层远离发光器件层一侧的指纹识别模组,指纹识别模组用于接收经过触摸主体反射且穿过遮光层的第一反射光,并根据第一反射光进行指纹识别。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遮光层中形成多个成像小孔,同时设置触摸功能层包括第一触摸区域和第二触摸区域,第一触摸区域与成像小孔识别区域不交叠,第二触摸区域与至少一个成像小孔识别区域交叠,并且第二触摸区域的反射率小于第一触摸区域的反射率,可以减小第二触摸区域对光线的反射作用,保证成像小孔识别区域内的光线可以更多地通过成像小孔入射至指纹识别模组,增加指纹识别单元接收到的光通量,提高指纹识别模组的指纹识别灵敏性。
以上是本发明的核心思想,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遮光层10和位于遮光层10上的发光器件层20,遮光层10包括多个成像小孔11;位于发光器件层20远离遮光层10一侧的触摸功能层30,触摸功能层30包括第一触摸区域31和第二触摸区域32,第一触摸区域31与成像小孔识别区域33不交叠,第二触摸区域32与至少一个成像小孔识别区域33交叠,第二触摸区域32的反射率小于第一触摸区域31的反射率;或者第二触摸区域32的透光率大于第一触摸区域31的透光率;或者第二触摸区域32的透光均匀性高于第一触摸区域31的透光均匀性;或者第二触摸区域32包括镂空区域;一个成像小孔识别区域33为一个成像小孔11在触摸功能层30所在平面对应的可识别区域;以及位于遮光层10远离发光器件层20一侧的指纹识别模组40,指纹识别模组40用于接收经过触摸主体反射且穿过遮光层10的第一反射光,并根据第一反射光进行指纹识别。
示例性的,遮光层10上形成有多个成像小孔11,指纹识别光源发出的光线将触摸主体(例如手指)后通过成像小孔11入射至指纹识别模组40,指纹识别模组40根据接收到的光线进行指纹识别。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发光器件层20远离遮光层10一侧的触摸功能层30,为了保证通过成像小孔11入射至指纹识别模组40的光通量较多,保证指纹识别灵敏性,应保证触摸功能层30对成像小孔11有效视场之内的光线不会遮挡或者遮挡效果较弱。基于上述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创造性地设置触摸功能层30包括第一触摸区域31和第二触摸区域32,第一触摸区域31与成像小孔识别区域33不交叠,第二触摸区域32与至少一个成像小孔识别区域33交叠,其中成像小孔识别区域33可以理解为一个成像小孔11在触摸功能层30所在平面对应的可识别区域,或者理解为成像小孔11的有效视场在触摸功能层30所在平面上的投影区域。由于第一触摸区域31与成像小孔识别区域33不交叠,第二触摸区域32与至少一个成像小孔识别区域33交叠,因此,为了保证第二触摸区域32不会遮挡通过成像小孔11进入指纹识别模组40的光线,设置第二触摸区域32远离发光器件层20一侧表面的反射率小于第一触摸区域31远离发光器件层20一侧表面的反射率,或者第二触摸区域32的透光率大于第一触摸区域31的透光率,或者第二触摸区域32包括镂空区域,如此可以降低第二触摸区域32对光线的反射作用,增强光线在第二触摸区域32的透过量,提升指纹识别灵敏性。进一步的,设置第二触摸区域32靠近发光器件层20一侧表面的反射率小于第一触摸区域靠近发光器件层20一侧表面的反射率,可以减小指纹识别光源(例如发光器件层)发出的光在第二触摸区域32靠近发光器件层20一侧表面发生反射直接进入成像小孔11和指纹识别模组40的情况,保证指纹识别模组40接收到的光均为经触摸主体反射至成像小孔11以及指纹识别模组40的光线,进一步提升指纹识别准确性以及灵敏性。进一步的,设置第二触摸区域32的透光均匀性高于第一触摸区域31的透光均匀性,可以保证经触摸主体反射的光线在第二触摸区域均匀透过,保证指纹识别准确性以及灵敏性。,进一步的,由于第一触摸区域31与成像小孔识别区域33不交叠,第一触摸区域31无论如何设置均不会影响进入成像小孔11的光线,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对第一触摸区域31如何设置不进行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触摸区域32的反射率小于第一触摸区域31的反射率,包括第二触摸区域32远离发光器件层20一侧表面的反射率小于第一触摸区域31远离发光器件层20一侧表面的反射率的情况以及第二触摸区域32靠近发光器件层20一侧表面的反射率小于第一触摸区域31靠近发光器件层20一侧表面的反射率的情况。当第二触摸区域32远离发光器件层20一侧表面的反射率小于第一触摸区域31远离发光器件层20一侧表面的反射率时,如此可以减小第二触摸区域32对触摸主体反射的光的反射作用,保证经触摸主体反射的光可以更多进入成像小孔11和指纹识别模组40,增加指纹识别模组40接收到的光通量,提升指纹识别灵敏性。当第二触摸区域32靠近发光器件层20一侧表面的反射率小于第一触摸区域31靠近发光器件层20一侧表面的反射率时,如此可以减小指纹识别光源(例如发光器件层)发出的光在第二触摸区域32靠近发光器件层20一侧表面发生反射直接进入成像小孔11和指纹识别模组40的情况,保证指纹识别模组40接收到的光均为经触摸主体反射至成像小孔11以及指纹识别模组40的光线,进一步提升指纹识别准确性以及灵敏性。
需要说明的是,设置第二触摸区域32的反射率小于第一触摸区域31的反射率,第二触摸区域32的透光率大于第一触摸区域31的透光率,可以是在第二触摸区域32中设置镂空区域,通过设置镂空区域减小第二触摸区域32的反射率以及增加第二触摸区域32的透光率;还可以是在第二触摸区域32中贴附增透膜,通过增透膜提升第二触摸区域32的透射率,减小第二触摸区域32的反射率,保证光线在第二触摸区域32具备良好的透过效果,保证指纹识别模组40通过成像小孔11接收到较多光线,保证指纹识别灵敏性。本发明实施例对如何设置第二触摸区域32的反射率小于第一触摸区域31的反射率以及第二触摸区域32的透光率大于第一触摸区域31的透光率不进行限定,其他可以实现第二触摸区域32的反射率小于第一触摸区域31的反射率以及第二触摸区域32的透光率大于第一触摸区域31的透光率的技术方案,也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同样的,本发明实施例对如何设置第二触摸区域32的透光均匀性大于第一触摸区域31的透光均匀性也不进行限定。
当然,在本申请其他可选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第二触摸区属于触控电极层所在膜层。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衬底,位于衬底上的阵列层,阵列层包括驱动电路,驱动电路包括薄膜晶体管(图中未示出)。
示例性的,衬底可以为刚性衬底或者柔性衬底,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驱动电路中的薄膜晶体管可以依次包括位于衬底一侧的有源层、栅极绝缘层、栅极层、层间绝缘层以及源漏电极层。栅极层可以形成驱动电路中的栅极、扫描线以及存储电容的第一级;源漏电极层可以形成驱动电路中的源极、漏极、数据线以及电源信号线。栅极绝缘层和层间绝缘层的材料可以包括硅的氧化物或者硅的氮化物,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驱动电路还可以包括位于栅极层和层间绝缘层之间,沿远离衬底方向堆叠的中间绝缘层以及中间金属层。其中,中间金属层通常用于形成存储电容的第二极以及参考电压线。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得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发光器件层20包括多个发光单元,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单元可以为有机发光单元,每个有机发光单元可以包括阳极、像素定义层、有机发光层和阴极层(图中未示出),像素定义层包括与阳极一一对应并暴露阳极主体的像素定义层开口。;发光单元可以为指纹识别模组40的光源,保证显示面板无需为指纹识别模组40单独设置光源,保证显示面板结构简单,膜层关系简单,易于实现显示面板的轻薄化设计。或者,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指纹识别光源(图中未示出),通过指纹识别光源单独为指纹识别模组40提供光源,保证指纹识别模组40可以具备多种功能。例如指纹识别光源可以为红外光源,保证指纹识别模组40除了可以识别指纹外,还可以对人体血液流动状况进行识别,监测人体健康。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封装层(图中未示出),位于发光器件层20远离遮光层10的一侧,用于对有机发光单元进行水氧防护。可选的,封装层可以为玻璃封装层或者薄膜封装层,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对触摸功能层30可以为自容式触摸功能层,也可以是互容式触摸功能层,其中互容式触摸功能层可以包括位于同一层的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也可以包括位于不同层的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可选的,指纹识别模组40可选的为外挂结构,即位于遮光层10远离发光器件层20的一侧,用于接收经过触摸主体反射且穿过遮光层10的第一反射光,并根据第一反射光进行指纹识别。当然,在本申请其他可选实施例中,指纹识别传感器也可以内置结构,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可选的,继续参考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功能层30包括多个第二触摸区域32,图2仅示例性地画出了两个第二触摸区域32。一个第二触摸区域32与一个成像小孔识别区域33重叠,或者一个第二触摸区域32覆盖一个成像小孔识别区域33。
示例性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功能层30包括多个第二触摸区域32,一个第二触摸区域32对应一个成像小孔识别区域33,具体可以是一个第二触摸区域32与一个成像小孔识别区域33重叠,或者一个第二触摸区域32覆盖一个成像小孔识别区域33,相邻两个第二触摸区域32之间为第一触摸区域31,保证第二触摸区域32面积较小,可以避免因第二触摸区域32与多个成像小孔识别区域33交叠造成第二触摸区域32较大,影响第二触摸区域32的正常触摸功能,保证显示面板同时兼具良好的指纹识别灵敏性以及触摸灵敏性。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单个成像小孔对应的成像小孔识别区域示意图,图4是图3提供的成像小孔识别区域示意图中沿剖面线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包括多个成像小孔在触摸主体所在平面上的识别区域的示意图,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利用小孔成像原理探测指纹图像时,为了将不同成像小孔11的识别区域拼接得到完整的触摸主体的图像,每个成像小孔11最终采集的图像区域为一固定区域,例如图3和图5中所示的正方形区域,该正方形区域的边长为相邻两个成像小孔11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
如图4所示,
由此得到,
其中,φ为成像小孔11中心点与成像小孔11在触摸主体所在平面的识别区域的中心点的连线与成像小孔11中心点与成像小孔11在触摸主体所在平面的识别区域的边缘点的连线之间的夹角;d’为成像小孔识别区域33在遮光层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边缘与所述成像小孔之间的距离,P为任意相邻两个成像小孔11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即成像小孔11在触摸主体所在平面上的正方形探测区域的边长,u为显示面板的触摸表面和遮光层10的垂直距离,h为触摸功能层30和遮光层10的垂直距离。
同时,为避免触摸功能层30对探测的影响,触摸功能层30上的不透光结构或透光图形边界需避开成像小孔11的视场,即避开成像小孔识别区域33,即第二触摸区域32的覆盖面积需要大于或者等于成像小孔识别区域33的覆盖面积,即d≥d’,即如图3和图4所示,d为第二触摸区域32在遮光层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边缘与成像小孔11之间的距离。需要说明的是,图3和图4中仅以第二触摸区域32的覆盖面积略大于成像小孔识别区域33的覆盖面积为例进行说明。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任意相邻两个成像小孔11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p满足P=700um,显示面板的触摸表面和遮光层10的垂直距离u满足u=1000um,触摸功能层30和遮光层10的垂直距离h满足h=300um,根据公式如可以得到d≥5um,即第二触摸区域32在遮光层1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与成像小孔11之间的满足大于或者等于5um。如果成像小孔11的直径为10um,则第二触摸区域32的直径大于或者等于20um。因此为了保证触摸功能层30对通过成像小孔11进入指纹识别膜层40的光线的遮挡较少,保证指纹识别灵敏性较高,需要在触摸功能层30中形成一个直径大于或者等于20um的第二触摸区域32,第二触摸区域32与一个成像小孔识别区域33交叠,且第二触摸区域32的反射率较小,保证更多的光线可以透过第二触摸区域32,通过成像小孔11入射至指纹识别模组40,保证指纹识别模组40的指纹识别灵敏性高。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触摸功能层30至少包括触摸电极层34,触摸电极层34在第一触摸区域31包括第一电极图案341,触摸电极层34在第二触摸区域32包括第二电极图案342;第二电极图案342与成像小孔识别区域33交叠,且第二电极图案342的透光率大于第一电极图案341的透光率。其中,第一触摸区域31可以理解为触摸功能层30中第二触摸区域32之外的所有区域。
示例性的,图6以触摸功能层30为互容触摸功能层,且形成互容触摸功能层的触摸驱动电极层和触摸感应电极位于不同膜层为例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触摸电极层34包括触摸驱动电极层34a和触摸感应电极层34b,可选的,触摸驱动电极层34a和触摸感应电极层34b之间间隔至少一层透明绝缘层(图中未示出)。触摸驱动电极层34a包括多个条状电极TX,多个条状电极TX沿第一方向(如图中所示的X方向)延伸,沿第二方向(如图中所示的Y方向)排列,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触摸感应电极层34b包括多个条状电极RX,多个条状电极RX沿第二方向(如图中所示的Y方向)延伸,沿第一方向(如图中所示的X方向)排列。触摸驱动电极层34a和触摸感应电极层34b在第一触摸区域31均包括第一电极图案341,摸驱动电极层34a和/或触摸感应电极层34b在第二触摸区域32包括第二电极图案342,图6仅以触摸驱动电极层34a在第二触摸区域32包括第二电极图案342为例进行说明。第二电极图案342与成像小孔识别区域33交叠,且第二电极图案342的透光率大于第一电极图案341的透光率,保证经第二电极图案342和成像小孔11进入指纹识别模组40的光线较多,保证指纹识别模组40的指纹识别灵敏性较高。
进一步的,第二电极图案342的透光率大于第一电极图案341的透光率可以是在第二电极图案342中设置镂空区域或者在第二电极图案342中贴附增透膜实现第二电极图案342的透光率较大,图6仅以在第二电极图案342中设置镂空区域为例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第二电极图案342包括镂空区域35,镂空区域35与至少一个成像小孔识别区域33交叠,图6以镂空区域35和成像小孔识别区域33完全重合为例进行说明。保证经过镂空区域35的光线直接通过成像小孔11进入指纹识别模组40,不会存在光线反射现象,保证进入指纹识别模组40的光线充裕,指纹识别灵敏性高。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镂空区域35的边缘为锯齿边缘,如此保证镂空区域35的边缘由多条不规则短线连接形成,镂空区域35的边缘不存在规则长线,可以降低镂空区域35的可见性,避免因镂空区域35可以影响显示面板使用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图7仅以镂空区域35的边缘为锯齿边缘为例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镂空区域35的边缘可以包括其他边缘,例如多条曲率半径不同的弧线依次顺滑连接形成镂空区域35的边缘,本发明实施例对镂空区域35的边缘形状不进行限定,仅需保证镂空区域35的边缘不存在规则长线,可以降低镂空区域35的可见性,避免因镂空区域35可以影响显示面板使用效果即可。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同样以触摸功能层30为互容触摸功能层,且形成互容触摸功能层的触摸驱动电极层和触摸感应电极位于不同膜层为例进行说明。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触摸功能层30至少包括触摸电极层34,触摸电极层34在第一触摸区域31包括第一电极图案341,触摸电极层34不与第二触摸区域32交叠。如此,第二触摸区域32中不存在触摸电极层34,入射至第二触摸区域32的光线可以直接通过成像小孔11进入指纹识别模组40,不会存在光线被触摸电极层34反射的情况,保证进入指纹识别模组40的光线充裕,指纹识别灵敏性高。示例性的,触摸电极层34不与第二触控区域32交叠,可以理解了第二触摸电极层34不向第二触摸区域32延伸,还可以理解为触摸电极层34由多个触摸电极块组成,第二触摸区域32不设置触摸电极块,保证第二触摸区域34不会反射光线,保证进入指纹识别模组40的光线充裕,指纹识别灵敏性高。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9以触摸功能层30为自容式触摸功能层为例进行说明,图10为触摸功能层30为互容式触摸功能层,且形成互容式触摸功能层的触摸驱动电极层34a和触摸感应电极层34b包括位于同一膜层的电极块为例进行说明。如图9和图10所示,触摸功能层30至少包括至少一层触摸电极层34,触摸电极层34包括多个电极块341,位于第二触摸区域32的电极块341包括第一镂空区域351,第一镂空区域351与成像小孔识别区域33交叠。
示例性的,无论对于自容式触摸功能层还是互容式触摸功能层,设置电极块341中的第一镂空区域351与成像小孔识别区域33交叠,图9和图10均以第一镂空区域351和成像小孔识别区域33完全重合为例进行说明。保证经过第一镂空区域351的光线直接通过成像小孔11进入指纹识别模组40,不会存在光线反射现象,保证进入指纹识别模组40的光线充裕,指纹识别灵敏性高。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1和图12所示,第一镂空区域351的边缘为锯齿边缘,如此保证第一镂空区域351的边缘由多条不规则短线连接形成,第一镂空区域351的边缘不存在规则长线,可以降低镂空区域35的可见性,避免因镂空区域35可见影响显示面板使用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图11和图12仅以第一镂空区域351的边缘为锯齿边缘为例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镂空区域351的边缘可以包括其他边缘,例如多条曲率半径不同的弧线依次顺滑连接形成镂空区域35的边缘,本发明实施例对镂空区域35的边缘形状不进行限定。
继续参考图10所示,触摸电极层34包括触摸驱动电极层34a和触摸感应电极层34b,且触摸驱动电极层34a和触摸感应电极层34b包括位于同一膜层的电极块341,触摸功能层30还包括与触摸电极层34所在膜层间隔的跨桥层36,跨桥层36包括多个跨桥361。具体的,触摸驱动电极层34a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块341a,沿第一方向(如图中所示的X方向)排列的相邻两个第一电极块341a由连接部342a电连接,连接部342a和第一电极块341a同层设置;触摸感应电极层34b包括多个第二电极块341b,沿第二方向(如图中所示的Y方向)排列的相邻两个第二电极块341b由跨桥361电连接,跨桥361和第二电极块341b非同层设置。示例性的,多个第一电极块341a沿第一方向排列,相邻两个第一电极块341a由同层设置的连接部342a连接形成触摸驱动电极34a,多个第二电极块341b沿第二方向排列,相邻两个第二电极块341b由与第二电极块341b位于不同膜层的跨桥361连接形成触摸感应电极34b,在触摸检测过程中,触摸驱动电极34a上输入有触摸驱动信号,在发生触摸时,接收触摸感应电极34b上的触摸感应信号,根据触摸感应信号和触摸驱动信号的差异确定触摸位置以及触摸压力。本发明实施例以第一电极块341a和第二电极块341b上均形成有第一镂空区域351为例进行说明。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3和图14均以电极块包括金属网格为例进行说明,图14仅示例性地画出了一个电极块对应的金属网格。图13和图14的区别在于,图13以金属网格为透明金属网格为例进行说明,图14以金属网格为非透明金属网格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3和图14所示,为了减小触摸电极层34和位于触摸电极层34之下的其他膜层之间的耦合电容对显示造成的影响,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极块341可以包括金属网格,金属网格包括多个交叉连接的金属线,第一镂空区域351为相互电连接的金属线断开形成。其中,相互电连接的金属线可理解为同一电极块中,被截断的金属线包括不与其他金属线接触的一端,该段金属线如果继续延伸,会直接与同电极块中另一金属线相交,导致该电极块中多个金属网格的网孔连通。可选的,第一镂空区域351位于图中虚线所圈的区域内,即第一镂空区域351为由同一电极块中的金属线围成的闭合区域。具体的,当金属网格为透明金属网格时,由于透明金属网格不会遮挡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因此,透明金属网格可以为位于第一直线上的金属网格和位于第二直线上的透明金属线交叉连接形成,第一镂空区域351可以由位于同一直线上的金属线断开形成,如图13所示,位于同一直线上的金属线断开形成第一镂空区域,保证透明金属线的边界不会位于第一镂空区域351内,保证第一镂空区域351可以均匀接收进入成像小孔识别区域33中的光线,保证指纹识别灵敏度。进一步的,当金属网格为非透明金属网格时,由于非透明金属网格会遮挡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因此非透明金属网格需要避开发光单元的发光区域,如图14所示,非透明金属网格位于相邻两个发光单元21之间,此时,第一镂空区域351由相互电连接的非透明金属网格断开形成,保证非透明金属线的不会位于第一镂空区域351内,保证第一镂空区域351可以均匀接收进入成像小孔识别区域33中的光线,保证指纹识别灵敏度。同时,设置电极块包括金属网格时,第一镂空区域351有相互电连接的金属线断开形成,如此第一镂空区域351的边缘自然形成锯齿边缘,如图13和图14所示,可以降低第一镂空区域351的可见性,避免因第一镂空区域351可见影响显示面板使用效果。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虚拟镂空区域352,虚拟镂空区域352由相互电连接的金属线断开形成,虚拟镂空区域352与成像小孔识别区域33不交叠。
示例性的,由于虚拟镂空区域352与成像小孔识别区域33不交叠,因此设置虚拟镂空区域352并不是为了增加进入指纹识别模组40的光通量,而是通过增设虚拟镂空区域352保证镂空区域在触摸电极层34上均匀分布,保证触控电极层34的触摸均匀性,提升触控功能层30触摸检测灵敏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仅以虚拟镂空区域352由相互电连接的金属线断开形成为例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当触摸电极层34不是由金属网格组成时,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触控电极层34中同样可以设置虚拟镂空区域352,例如在整块设置的电极块中设置虚拟镂空区域352,一方面通过设置虚拟镂空区域保证整个触摸电极层的触摸均匀性,以及解决镂空区域可见的问题;另一方面在整块设置的电极块中设置虚拟镂空区域352还可以减小电极块与位于其下方的其他膜层之间的耦合电容,减小耦合电容对显示面板正常显示造成的影响。
继续参考图14所示,触摸电极层34中的虚拟镂空区域352和第一镂空区域351呈阵列排布,且第一镂空区域351呈均匀分布,虚拟镂空区域352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镂空区域351的数量的2倍。
示例性的,如图14所示,虚拟镂空区域352和第一镂空区域351呈阵列排布,第一镂空区域351呈均匀分布,虚拟镂空区域352均匀分布,保证触摸电极层34的触摸精度均衡,提升触摸灵敏性。另一方面,设置虚拟镂空区域352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镂空区域351的数量的2倍,例如可以是相邻两个第一镂空区351之间设置有两个虚拟镂空区352,保证可以充分减少触控电极层34和位于其下方的其他膜层的正对面积,减小电极块与位于其下方的其他膜层之间的耦合电容,减小耦合电容对显示面板正常显示造成的影响。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同一电极中的两个相邻的第二电极块341b通过跨桥361连接。可选的,跨桥361为透明导电层,且至少一个跨桥361与第二触摸区域32存在交叠。
示例性的,多个第一电极块341a沿第一方向排列,相邻两个第一电极块341a由同层设置的连接部342a连接形成触摸驱动电极34a,多个第二电极块341b沿第二方向排列,相邻两个第二电极块341b由与第二电极块341b位于不同膜层的跨桥361连接形成触摸感应电极34b。跨桥261在衬底上的垂直投影与第二连接部342a在衬底上的垂直投影存在交叠,且第二连接部342a可以与第一电极块341a的结构相同,为透明的金属网格。当跨桥361为透明导电层且至少一个跨桥361与第二触摸区32存在交叠,可以保证与第二触摸区32存在交叠的成像小孔识别区33对应较大的光透光率,保证经透明跨桥361进入指纹识别模组40的光通量较大。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7所示,触摸驱动电极层34a和触摸感应电极层34b包括位于同一层的电极块。具体的,触摸驱动电极层34a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块341a,沿第一方向(如图中所示的X方向)排列的相邻两个第一电极块341a由连接部342a电连接,连接部342a和第一电极块341a同层设置;触摸感应电极层34b包括多个第二电极块341b,沿第二方向(如图中所示的Y方向)排列的相邻两个第二电极块341b由跨桥361电连接,跨桥361和第二电极块341b非同层设置。可选的,第一电极块341a和第二电极块341b可以包括金属网格,并且组成,第一电极块341a和第二电极块341b的金属网格同层,同时第一电极块341a、连接部342b和第二电极块341b形成金属网格层。跨桥361和金属网格层之间通过触控绝缘层间隔,触控绝缘层为透明材料。一个跨桥361在金属网格层上的投影与两个第二电极块341b交叠,并通过触控绝缘层上的过孔与上述两个第二电极块341b接触。可选的,跨桥361的材料为透明导电层,例如可以为氧化铟锡,即ITO。
可选的,电极块341包括第一电极块341a和第二电极块341b,同时电极块341包括电连接的第一材料区3411和第二材料区3412,第一材料区3411和第二材料区3412在衬底上的垂直投影部分交叠,交叠区域形成有绝缘层,该绝缘层与跨桥361与第二电极块341b之间的触控绝缘层同层设置,绝缘层中形成有过孔或者开口,从色使得第一材料区3411和第二材料区3412之间形成电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材料区3411位于第一触摸区域31,第二材料层3412位于第二触摸区域32,第二材料层3412与成像小孔识别区域33交叠,第二材料层3412复用跨桥层36。具体的,跨桥层36还包括与跨桥361同层且绝缘间隔的导电图案,即导电图案位于第二材料区3412。该导电图案的投影与成像小孔识别区域33交叠,尺寸大于或者等于成像小孔识别区域33的尺寸。
示例性的,在第二触摸区32设置第二材料区3412,且第二材料区3412与成像小孔识别区域33交叠,并且第二材料区3412与第一材料区3411电连接,保证当触摸位置位于成像小孔识别区域33时,同样可以进行触摸检测,可以避免因对应成像小孔识别区域33位置设置第一镂空区351造成触摸位置位于第一镂空区351时导致无法进行触摸检测,提高触摸检测灵敏度。进一步的,设置第二材料层3412复用跨桥层36,保证显示面板膜层设置简单,无需额外增加膜层,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薄型化设计。
可选的,结合图6-图17所示,第一触摸区域31单位面积上的触摸电极层34的面积大于第二触摸区域32单位面积上的触摸电极层34的面积,保证第二触摸区域32的触摸电极层41相较于位于第一触摸区域31的触摸电极层34来说,具备较小的反射率及较大的透光率,保证将第二触摸区域32进入成像小孔11和指纹识别模组40的光通量较大,提升指纹识别准确性和灵敏性。可选的,设置第一触摸区域31单位面积上的触摸电极层34的面积大于第二触摸区域32单位面积上的触摸电极层34的面积,可以是通过在第二触摸区域32中设置镂空区域,或者是减小第二触摸区域32中触摸电极中金属网格中金属线的数量或者金属线的线宽,实现一触摸区域31单位面积上的触摸电极层34的面积大于第二触摸区域32单位面积上的触摸电极层34的面积,保证指纹识别模组40指纹识别的灵敏性以及准确性。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101。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显示装置可以为图18所示的手机,也可以为电脑、电视机、智能穿戴显示装置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的特征可以部分地或者全部地彼此耦合或组合,并且可以以各种方式彼此协作并在技术上被驱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相互结合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7)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遮光层和位于所述遮光层上的发光器件层,所述遮光层包括多个成像小孔;
位于所述发光器件层远离所述遮光层一侧的触摸功能层,所述触摸功能层包括第一触摸区域和第二触摸区域,所述第一触摸区域与成像小孔识别区域不交叠,所述第二触摸区域与至少一个所述成像小孔识别区域交叠,所述第二触摸区域的反射率小于所述第一触摸区域的反射率;或者所述第二触摸区域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一触摸区域的透光率;或者所述第二触摸区域的透光均匀性高于所述第一触摸区域的透光均匀性;或者所述第二触摸区域包括镂空区域;一个所述成像小孔识别区域为一个所述成像小孔在所述触摸功能层所在平面对应的可识别区域;
以及位于所述遮光层远离所述发光器件层一侧的指纹识别模组,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用于接收经过触摸主体反射且穿过所述遮光层的第一反射光,并根据所述第一反射光进行指纹识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功能层包括多个所述第二触摸区域,一个所述第二触摸区域与一个所述成像小孔识别区域重叠,或者,一个所述第二触摸区域覆盖一个所述成像小孔识别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其中,d为所述第二触摸区域在所述遮光层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边缘与所述成像小孔之间的距离,P为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成像小孔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u为所述显示面板的触摸表面和所述遮光层的垂直距离,h为所述触摸功能层和所述遮光层的垂直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P=700um,u=1000um,h=300u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功能层至少包括:触摸电极层,所述触摸电极层在所述第一触摸区域包括第一电极图案,所述触摸电极层在所述第二触摸区域包括第二电极图案;所述第二电极图案与所述成像小孔识别区域交叠;
所述第二电极图案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一电极图案的透光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示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图案包括镂空区域,所述镂空区域与至少一个所述成像小孔识别区域交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示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区域的边缘为锯齿边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功能层至少包括:触摸电极层,所述触摸电极层在所述第一触摸区域包括第一电极图案,所述触摸电极层不与所述第二触摸区域交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功能层至少包括至少一层触摸电极层,所述触摸电极层包括多个电极块,位于所述第二触摸区域的所述电极块包括第一镂空区域,所述第一镂空区域与所述成像小孔识别区域交叠。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第一镂空区域的边缘为锯齿边缘。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块包括金属网格,所述金属网格包括多个交叉连接的金属线,所述第一镂空区域由相互电连接的所述金属线断开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块还包括虚拟镂空区域,所述虚拟镂空区域由位于同一直线上的所述金属线断开形成,所述虚拟镂空区域与所述成像小孔识别区域不交叠。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电极层中的所述虚拟镂空区域和所述第一镂空区域呈阵列排布,所述触摸电极层中的所述第一镂空区域呈均匀排布,所述触摸电极层中的所述虚拟镂空区域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镂空区域的数量的2倍。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功能层至少包括触摸电极层以及通过绝缘层与所述触摸电极层所在膜层间隔的跨桥层,所述触摸电极层包括多个电极块,所述跨桥层包括多个跨桥,一个所述跨桥将相邻两个所述电极块电连接,所述跨桥层为透明导电层;
至少一个所述跨桥与所述第二触摸区域存在交叠。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块包括电连接的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区,所述第一材料区位于所述第一触摸区域,所述第二材料区位于所述第二触摸区域,所述第二材料区与所述成像小孔识别区域交叠,所述第二材料区复用所述跨桥层。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功能层至少包括:触摸电极层;
所述第一触摸区域单位面积上的触摸电极层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触摸区域单位面积上的触摸电极层的面积。
17.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1910472148.8A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101887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72148.8A CN110188702B (zh)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6/600,748 US11093092B2 (en) 2019-05-31 2019-10-14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72148.8A CN110188702B (zh)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88702A true CN110188702A (zh) 2019-08-30
CN110188702B CN110188702B (zh) 2021-03-30

Family

ID=67719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72148.8A Active CN110188702B (zh)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093092B2 (zh)
CN (1) CN110188702B (zh)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98068A (zh) * 2020-07-24 2020-08-28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725275A (zh) * 2020-06-10 2020-09-2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001337A (zh) * 2020-08-27 2020-11-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识别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2015298A (zh) * 2020-08-27 2020-12-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2070002A (zh) * 2020-09-07 2020-12-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方法、指纹识别结构及显示装置
CN112099670A (zh) * 2020-09-11 2020-12-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基板、触摸显示面板及触摸显示装置
CN112379794A (zh) * 2020-11-30 2021-02-1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257843A (zh) * 2020-10-14 2021-08-1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感光元件
CN113728296A (zh) * 2020-03-24 2021-11-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基板及触摸显示装置
CN114035703A (zh) * 2021-11-04 2022-02-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4973341A (zh) * 2022-03-31 2022-08-3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和指纹识别方法
EP4113198A4 (en) * 2020-02-25 2023-04-05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EP4145337A4 (en) * 2020-04-27 2023-06-28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Texture recognition apparatus and opposite substrate
US11783619B2 (en) 2020-07-24 2023-10-10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24036433A1 (zh) * 2022-08-15 2024-02-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96718A (zh) * 2020-07-06 2020-10-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KR20220051901A (ko) * 2020-10-19 2022-04-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13986044B (zh) * 2021-10-29 2024-04-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以及触控装置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64091A (zh) * 2012-08-31 2013-06-19 敦泰科技有限公司 单层电极互电容触摸屏
CN104102396A (zh) * 2013-04-10 2014-10-15 袁弓夷 触摸屏及触摸显示装置
CN104836867A (zh) * 2015-04-24 2015-08-12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手机盖模组和手机
CN106129082A (zh) * 2016-06-24 2016-11-16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装置
CN106709455A (zh) * 2016-12-23 2017-05-24 张帆 一种支持全屏光学指纹传感器的显示屏及其制作方法
CN106934379A (zh) * 2017-03-17 2017-07-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及指纹识别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06990602A (zh) * 2017-06-08 2017-07-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230698A (zh) * 2017-05-27 2017-10-03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832752A (zh) * 2017-12-15 2018-03-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面板、全屏指纹识别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7944334A (zh) * 2017-08-17 2018-04-20 深圳信炜科技有限公司 感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242453A (zh) * 2016-12-23 2018-07-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180239455A1 (en) * 2017-02-23 2018-08-23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Touch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8461533A (zh) * 2018-05-30 2018-08-28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8922905A (zh) * 2018-07-17 2018-11-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及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US10185861B2 (en) * 2017-04-27 2019-01-22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9685003A (zh) * 2018-12-24 2019-04-2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及屏下光学指纹识别方法
CN109739379A (zh) * 2018-12-27 2019-05-1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10784A1 (en) * 2011-02-24 2014-07-31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Touch sensor device
CN104536634A (zh) * 2015-01-26 2015-04-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WO2016205832A1 (en) * 2015-06-18 2016-12-22 Shenzhen Huiding Technology Co., Ltd. Multifunction fingerprint sensor having optical sensing capability
KR102397874B1 (ko) * 2015-09-30 2022-05-1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지문센서 어레이 및 그를 구비한 표시장치
KR102563736B1 (ko) * 2016-04-08 2023-08-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표시 장치
CN109145702A (zh) * 2017-06-15 2019-01-04 神盾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指纹感测器
CN108171199B (zh) * 2018-01-12 2021-01-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触控装置
KR102537758B1 (ko) * 2018-06-27 2023-05-3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광학식 이미지 센서 내장형 표시장치
KR102512330B1 (ko) * 2018-10-30 2023-03-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64091A (zh) * 2012-08-31 2013-06-19 敦泰科技有限公司 单层电极互电容触摸屏
CN104102396A (zh) * 2013-04-10 2014-10-15 袁弓夷 触摸屏及触摸显示装置
CN104836867A (zh) * 2015-04-24 2015-08-12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手机盖模组和手机
CN106129082A (zh) * 2016-06-24 2016-11-16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装置
CN106709455A (zh) * 2016-12-23 2017-05-24 张帆 一种支持全屏光学指纹传感器的显示屏及其制作方法
CN108242453A (zh) * 2016-12-23 2018-07-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180239455A1 (en) * 2017-02-23 2018-08-23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Touch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6934379A (zh) * 2017-03-17 2017-07-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及指纹识别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US10185861B2 (en) * 2017-04-27 2019-01-22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7230698A (zh) * 2017-05-27 2017-10-03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990602A (zh) * 2017-06-08 2017-07-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944334A (zh) * 2017-08-17 2018-04-20 深圳信炜科技有限公司 感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7832752A (zh) * 2017-12-15 2018-03-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面板、全屏指纹识别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8461533A (zh) * 2018-05-30 2018-08-28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8922905A (zh) * 2018-07-17 2018-11-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及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CN109685003A (zh) * 2018-12-24 2019-04-2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及屏下光学指纹识别方法
CN109739379A (zh) * 2018-12-27 2019-05-1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113198A4 (en) * 2020-02-25 2023-04-05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3728296A (zh) * 2020-03-24 2021-11-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基板及触摸显示装置
CN113728296B (zh) * 2020-03-24 2024-01-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基板及触摸显示装置
EP4145337A4 (en) * 2020-04-27 2023-06-28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Texture recognition apparatus and opposite substrate
US11895898B2 (en) 2020-04-27 2024-02-06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equipment
CN111725275A (zh) * 2020-06-10 2020-09-2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598068B (zh) * 2020-07-24 2020-11-20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598068A (zh) * 2020-07-24 2020-08-28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US11783619B2 (en) 2020-07-24 2023-10-10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2015298A (zh) * 2020-08-27 2020-12-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2015298B (zh) * 2020-08-27 2024-04-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2001337A (zh) * 2020-08-27 2020-11-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识别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2070002A (zh) * 2020-09-07 2020-12-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方法、指纹识别结构及显示装置
CN112099670A (zh) * 2020-09-11 2020-12-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基板、触摸显示面板及触摸显示装置
CN112099670B (zh) * 2020-09-11 2024-01-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基板、触摸显示面板及触摸显示装置
CN113257843A (zh) * 2020-10-14 2021-08-1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感光元件
CN112379794B (zh) * 2020-11-30 2023-10-2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379794A (zh) * 2020-11-30 2021-02-1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035703A (zh) * 2021-11-04 2022-02-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4035703B (zh) * 2021-11-04 2024-04-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4973341A (zh) * 2022-03-31 2022-08-3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和指纹识别方法
WO2024036433A1 (zh) * 2022-08-15 2024-02-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379602A1 (en) 2020-12-03
CN110188702B (zh) 2021-03-30
US11093092B2 (en) 2021-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88702A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061038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496204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integrated touch screen and mirror function,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US20210117043A1 (en) Touch screen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with integrated touch screen
CN104777933B (zh) 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425041A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装置及制作方法
JP6702890B2 (ja) アレイ基板及びその作成方法と駆動方法、表示装置
TWI585492B (zh) Display device
US20170091508A1 (en) Fingerprint sensor array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07451576A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17071415A1 (zh) 触控结构、触控屏及显示装置
CN107122750A (zh) 一种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及显示面板
CN106605169A (zh) 液晶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用基板
US11093065B2 (en) Display device
KR20170026919A (ko) 터치 센서 인셀 타입 표시장치용 어레이 기판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KR20210133363A (ko) 지문 센서와 그를 포함한 표시 장치
CN109541839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907454B2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10188744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839107B2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KR20210013506A (ko) 표시 장치
KR102309172B1 (ko) 터치 패널 및 터치 패널 일체형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10441968A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KR20210142799A (ko) 지문 센서, 그의 제조 방법, 및 그를 포함한 표시 장치
KR102262677B1 (ko) 표시 장치 및 터치 표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