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87742A - 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87742A
CN110187742A CN201910393497.0A CN201910393497A CN110187742A CN 110187742 A CN110187742 A CN 110187742A CN 201910393497 A CN201910393497 A CN 201910393497A CN 110187742 A CN110187742 A CN 1101877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viewing area
display screen
deformation
sensor devic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9349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Kunshan Guoxian Photo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Guoxian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Guoxian Photo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Guoxian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9349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8774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1877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877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04M1/0268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including a flexible display pane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2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a single-body enclosure integrating a flat display, e.g.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PD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具有至少两个显示区,所述至少两个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下方用于设置感光器件;其中,在所述第一显示区设置有第一显示屏,所述第一显示屏包括柔性显示面板及形变致动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设于所述形变致动器上。上述的显示模组,由于第一显示区设置了上述的第一显示屏,第一显示区在感光器件不工作时,可以正常进行动态或者静态画面显示,第一显示区随着整个显示模组的显示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如显示正在拍摄的外部图像。而在感光器件工作时,第一显示屏可以发生弯曲形变,从而显露感光器件,确保感光器件能够透过第一显示区正常进行光线采集。如此,有利于实现全面屏正常显示。还提供一种显示终端。

Description

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用户对屏占比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电子设备的全面屏显示受到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传统的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由于需要集成诸如前置摄像头、听筒以及红外感应元件等,故而可通过在显示屏上开槽(Notch),在开槽区域设置摄像头、听筒以及红外感应元件等,但开槽区域并不用来显示画面,如现有技术中的刘海屏,或者采用在屏幕上开孔的方式,对于实现摄像功能的电子设备来说,外界光线可通过屏幕上的开孔处进入位于屏幕下方的感光元件。但是这些电子设备均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并不能在整个屏幕的各个区域均进行显示,如在摄像头区域不能显示画面。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显示模组并不能从真正意义提高屏占比,从而实现真正的全面屏显示的问题,提供一种改善上述问题的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具有至少两个显示区,所述至少两个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下方用于设置感光器件;
其中,在所述第一显示区设置有第一显示屏,所述第一显示屏包括:
柔性显示面板;及
形变致动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设于所述形变致动器上。
上述的显示模组,由于第一显示区设置了上述的第一显示屏,第一显示区在感光器件不工作时,可以正常进行动态或者静态画面显示,第一显示区随着整个显示模组的显示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如显示正在拍摄的外部图像。而在感光器件工作时,第一显示屏可以发生弯曲形变,从而显露感光器件,确保感光器件能够透过第一显示区正常进行光线采集。如此,有利于实现全面屏正常显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显示区还包括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的部分区域被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包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均用于在所述形变致动器未被施加电信号时显示动态或静态画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形变致动器被配置为当停止施加电信号从弯曲状态恢复至平直状态,以带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恢复平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显示屏具有第一边和与所述第一边相对的第二边;
当所述形变致动器被施加电信号,所述第一显示屏的所述第二边向上并朝向所述第一边发生弯曲。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形变致动器包括:
柔性基底;及
导电膜层,所述导电膜层设于所述柔性基底上;
其中,所述柔性基底的热膨胀系数大于所述导电膜层的热膨胀系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基底的热膨胀系数至少是所述导电膜层的热膨胀系数的10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基底包括有机聚合物膜层,所述导电膜层包括石墨烯、碳纳米管、银胶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基底的厚度为10μm~100μm;
所述导电膜层的厚度为1μm~10μ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形变致动器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形变单元。
根据本申请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终端,包括:
设备本体,具有器件区;
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显示模组,设于所述设备本体上;
其中,所述器件区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下方,且所述器件区中设置有感光器件。
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感光器件未工作时,所述至少两个显示区中各显示区均用于显示动态或静态画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显示模组平面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显示模组中第一显示屏处于弯曲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显示模组的平面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的显示模组的平面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第一显示屏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第一显示屏的形变致动器的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第一显示屏的平面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显示终端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本文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和另一个元件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并且类似地,第二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一元件。
正如背景技术所述,“全面屏”是业界对于超高屏占比移动终端设计的一个较为宽泛的定义,也即是使终端正面四周采用无边框或超窄边框设计,追求接近100%(通常大于80%)的屏占比。传统的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由于需要集成诸如前置摄像头、听筒以及红外感应元件等,故而可通过在显示屏上开槽(Notch),在开槽区域设置摄像头、听筒以及红外感应元件等。但开槽区域并不用来显示画面,如现有技术中的刘海屏,或者采用在屏幕上开孔的方式,对于实现摄像功能的电子设备来说,外界光线可通过屏幕上的开孔处进入位于屏幕下方的感光元件。但是这些电子设备均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并不能在整个屏幕的各个区域均进行显示,如在摄像头区域不能显示画面。
针对上述问题,技术人员研发了一种显示终端,将例如摄像头模组等元件隐藏在装置的机身内,通过控制摄像头模组的移动来实现拍照和摄像,同时实现全面屏的正常显示,但如此无疑会增加机身厚度,不符合终端设备轻薄化、便于携带的趋势,降低了用户的体验感,且上述设置会使得摄像头模组的设置变得复杂,成本上升的同时容易出现不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能够较佳地解决上述问题。
图1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显示模组的平面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显示模组的第一显示屏处于弯曲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显示模组的平面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的显示模组的平面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第一显示屏的截面示意图。为便于描述,本申请仅示出与本申请相关的结构。
参阅附图,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显示模组10,具有至少两个显示区,至少两个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12,第一显示区12设置有第一显示屏30,且第一显示区12下方可以设置感光器件20。
第一显示屏30包括形变致动器32及设于形变致动器32上的柔性显示面板34。
柔性显示面板34可以是具有柔性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具体可以为柔性OLED发光显示面板,柔性显示面板34亦可以为其他具有柔性能够弯曲的屏体,例如,Micro LED柔性显示面板、量子点柔性显示面板等,在此不作限定。其中,柔性显示面板34具有出光侧,形变致动器32位于柔性显示面板34背离其出光侧的一侧,例如,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柔性显示面板34的上表面为出光面,则形变致动器32支撑于柔性显示面板34的非出光面,即支撑于柔性显示面板34的下表面。当然,第一显示屏30还包括贴合柔性显示面板34与形变致动器32的贴合胶层。贴合胶层用于将柔性显示面板34和形变致动器32附接,故可以预贴在柔性显示面板34上,也可以预贴在形变致动器32上。贴合胶层优选为OCA胶层。当然,可以理解的是,贴合胶层亦可以选自其它适用的贴合胶,例如SCA胶层。
形变致动器32被配置为响应施加于其的电信号发生弯曲,从而带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34发生弯曲形变,以显露所述感光器件20,从而使环境光线可透过第一显示区12入射至感光器件20。具体地,电信号可以是电压,亦可以是电流,当形变致动器32被施加电压或电流时,其能够发生弯曲,由于柔性显示面板34贴合于形变致动器32上,从而可以带动柔性显示面板34发生弯曲形变。这样,由于第一显示区12设置了上述的第一显示屏30,第一显示区在感光器件20不工作时,可以正常进行动态或者静态画面显示,第一显示区12随着整个显示模组的显示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如显示正在拍摄的外部图像。而在感光器件20工作时,第一显示屏30可以发生弯曲形变,从而显露感光器件20,确保感光器件20能够透过第一显示区12正常进行光线采集。如此,有利于实现全面屏正常显示,且相比升降式的摄像模组,结构简单,机身厚度薄,提高了用户体验。
需要强调的是,在第一显示区12处于显示或待机状态下,受到第一显示屏30的阻挡,仅有极小部分环境光线可通过第一显示屏30入射到感光器件20,但此时的入射光线无法感光器件20正常工作的要求,或者感光效果很差导致例如摄像头拍摄画面不清晰等问题。因此,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形变致动器32带动柔性显示面板34发生弯曲形变,可以将感光器件20暴露,从而使环境光线几乎不受到阻挡地入射到感光器件20,从而使环境光线满足感光器件20正常工作的要求。
一些实施例中,该至少两个显示区还包括第二显示区14,第一显示区12的部分区域被第二显示区14域所包围,在第二显示区14域设置有第二显示屏(图未标),第一显示区12和第二显示区14可以拼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显示区域,从而实现“全面屏”。容易理解,由于需要第一显示屏30发生弯曲形变而显露感光器件20,若第二显示区14完全包围第一显示区12域则在第一显示屏30发生弯曲形变时会遮挡部分第二显示屏,影响显示品质,因此,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第一显示区12的部分区域被第二显示区14域所包围,第一显示屏30朝着未被第二显示屏包围的一边弯曲。其中,第一显示区12域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水滴形、矩形或其他规则和不规则的形状,例如,如图1及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区12的形状为矩形,其设置在显示模组10的顶部中间区域,从而与第二显示区14存在三面的接触。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显示区域12设置在显示模组10的右上角;在又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显示区12域还可以设置在第二显示区14域的左侧中间区域,或者是右侧中间区域。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区12域和第二显示区14域的数量均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区12和第二显示区14均用于在形变致动器32未被施加电信号时显示动态或静态画面。可以理解,第一显示区12和第二显示区14在感光器件20不工作时,可以正常进行动态或者静态画面显示,第一显示区12随着整个显示模组10的显示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如显示正在拍摄的外部图像。而在感光器件20工作时,第一显示屏30发生弯曲形变,第一显示区12可以处于不显示状态,第二显示区14正常显示,确保感光器件20能够透过第一显示区12正常进行光线采集。例如,一些实施例中,形变致动器32具有平直状态和弯曲状态,如图1所示,形变致动器32未被施加电信号,形变致动器32处于平直状态,则柔性显示面板34也处于平直,第一显示屏30可以与第二显示屏共同正常显示,利于“全面屏”的显示。当形变致动器32被施加电信号,如图2所示,形变致动器32从平直状态转化至弯曲状态,保证感光器件20能够正常采光;当停止施加电信号,形变致动器32又可以从弯曲状态恢复至平直,进而实现“全面屏”的显示。
可以理解,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当形变致动器32未被施加电信号,形变致动器32亦可从弯曲状态恢复至非平直状态,在此不作限定。其中,非平直状态是指,不是完全平直的状态,例如,相较于形变致动器32被施加电信号发生的弯曲状态弯曲程度较小的状态。总而言之,能够实现在显露感光器件20和遮挡感光器件20之间可切换,以利于“全面屏”的显示的目的即可。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区12设置的第一显示屏30可以为例如AMOLED柔性显示屏、类AMOLED柔性显示屏、PMOLED柔性显示屏、Micro LED柔性显示屏、量子点柔性显示屏等。在第二显示区14设置的第二显示屏同样可以为AMOLED显示屏、类AMOLED显示屏、PMOLED屏、Micro LED显示屏、量子点显示屏等,从而形成由第一显示屏30和第二显示屏构成的“全面屏”。
可以理解,第二显示屏可以为柔性屏亦可为刚性屏,在此不作限定。需要说明的是,类AMOLED显示面板是指其像素电路仅包含一个开关元件(即驱动TFT),而无电容结构。类AMOLED显示面板的其他结构与AMOLED显示面板相同。
可以理解,类AMOLED、PMOLED屏、Micro LED显示屏、量子点显示屏等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习知的技术,故不再赘述其具体结构及原理。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屏30可以为透明或者半透半反式的柔性显示屏。第一显示屏30的透明可以通过采用透光率较好的各层材料来实现。例如,各结构膜层均采用透光率大于90%的材料,从而使得整个显示屏的透光率可以在达到例如70%以上。进一步的,各结构膜层可以均采用透光率大于95%的材料,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透光率,甚至使得整个显示屏的透光率在80%以上。具体地,可以将信号走线设置为ITO、IZO、Ag+ITO或者Ag+IZO等,绝缘层材料优选SiO2,SiNx以及Al2O3等,像素定义层则采用高透明材料。这样,当感光器件20工作时,第一显示屏30具有较高的透光度,避免第一显示屏30对环境光线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地保证环境光线可以通过第一显示区12入射到感光器件20,保证感光器件20正常工作。
可以理解,第一显示屏30的透明还可以采用其他技术手段实现。透明或者半透半反式的第一显示屏30处于工作状态时能够正常显示画面,而当该第一显示屏30处于其他功能需求状态时,外部光线可以透过该第一显示屏30照射到其下方的感光器件20。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屏30具有第一边31和与第一边31相对的第二边,当形变致动器32被施加电信号,第一显示屏30的第二边向上并朝向第一边31弯曲。例如,具体到如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屏30为矩形,其设置在显示模组10的顶部中间区域,与第二显示屏存在三边的接触。沿显示模组10的长度方向,即图1和图2所示的纵向方向与第二显示屏接触的下边即为第一边31,第一显示屏30未被第二显示屏包围的一边,即如图1所示的纵向方向的上边为第二边33。当形变致动器32被施加电信号,第一显示屏30的第二边33向上并朝向第一边31弯曲,也即是说,在感光器件20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一显示屏30朝向沿显示模组10的纵向方向朝背离第二显示屏的方向向上弯曲,从而使原先位于第一显示屏30下方的感光器件20被暴露,进而可以正常采集环境光线。
可以理解,第一边31和第二边33可以为第一显示屏30的一个侧边,例如,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边31和第二边33为第一显示屏30的四个边中沿显示模组10的纵长方向彼此相对的两个边。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边31和第二边33也可以是第一显示屏30的侧边中彼此相对的两个区域,例如,第一显示屏30可以呈圆形,第一边31和第二边33可为第一显示屏30的侧边中以圆心为基准对称设置的两个区域。
图6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形变致动器的截面示意图。
一些实施例中,形变致动器32包括具有较高热膨胀系数的柔性基底322及导电膜层324,导电膜层324设于柔性基底322上,柔性基底322的热膨胀系数大于导电膜层324的热膨胀系数。导电膜层324可以采用旋转涂膜或滴涂的方法在柔性基底322上沉积得到,在电流通过导电膜层324时,电流的热效应使柔性基底322和导电膜层324发热膨胀,由于柔性基底322具有较大的热膨胀系数,其与导电膜层324的热膨胀系数差异较大,使形变致动器32发生弯曲、摆动、变形等多种形式的机械运动,具体到本申请中是朝向膨胀系数相对较小的导电膜层324方向发生卷曲(例如图2,向上发生弯曲),实现对电信号的响应。这样,可以通过第一显示屏30的弯曲形变显露感光器件20,从而利于感光器件20正常采集环境光线。需要强调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形变致动器32的弯曲形变是可逆的,也即是说,形变制动器可以由施加电信号的弯曲状态恢复至未施加电信号前的状态(例如,平直状态)。
一些实施例中,柔性基底322的热膨胀系数至少是导电膜层324的热膨胀系数的10倍。这样,可以保证形变致动器32在施加电信号后,可以满足弯曲程度达到显露感光器件20的要求。例如,一些实施例中,柔性基底322可以包括有机聚合物膜层,导电膜层324可以包括石墨烯、碳纳米管、银胶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有机聚合物可以为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氟橡胶、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偏氯乙烯、聚偏氟乙烯中的至少一种。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导电膜层324应当具有柔性,以实现弯曲。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导电膜层324为还原氧化石墨烯膜层或是在还原氧化石墨烯中添加有导电填料制成的导电膜层324。石墨烯在通电情况下通过焦耳热效应产生热量,柔性基底322和有机聚合物层都会升温膨胀,由于柔性基底322的热膨胀系数远远大于石墨烯,从而导致该形变致动器32朝着位于上层的石墨烯层方向向上卷曲,且具有响应灵敏、形变大、形变稳定、可控制性高等优点,有利于显露感光器件20。需要说明,石墨烯间有较多的含氧官能团,还原氧化石墨烯是采用特定的工艺还原氧化石墨烯上的部分氧化官能团后具有一定还原程度的氧化石墨烯。
应当理解的是,针对形变致动器32,在保证其具有较佳的柔性的同时,还要具有较佳的响应灵敏度、形变量、形变稳定性及可控性。如若柔性基底322和导电膜层324的厚度设置不合理,形变致动器32无法达到前述的响应灵敏、形变大、形变稳定、可控制性高的性能。例如,柔性基底322厚度过大,则形变致动器32的形变稳定性及可控制性会受到影响,导电膜层324的厚度过厚,形变致动器32的弯曲性能、弯曲的可逆性等会受到影响。因此,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柔性基底322的厚度为10μm~100μm,导电膜层324的厚度为1μm~10μm。这样,柔性基底322和导电膜层324的厚度可以处于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此时,可以使形变致动器32具有较佳的弯曲、拉伸性能,并具有较佳的响应灵敏度、形变量、形变稳定性及可控性。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形变致动器32亦可为形状记忆合金,其是在加热升温后能完全消除其在较低的温度下发生形变,恢复期变形前原始形状的记忆合金材料,即拥有“记忆”的合金。具体地,该形状记忆合金原始状态为平直的,通电加热后材料会变成弯曲的,当断电冷却后,又会变成平直的。具体到一个实施例中,形状以及合金可以是TiNi记忆合金。
图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第一显示屏的平面示意图。
一些实施例中,形变致动器32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形变单元326。示例地,通过分别控制向每个形变单元326施加电信号,可以使每个形变单元326发生相应的弯曲形变,从而使柔性显示面板34整体上发生弯曲,进而显露出感光器件20。这样,进一步地提高了形变致动器32的可控制性,使柔性显示面板34可以朝着特定的方向发生特定形状的弯曲,保证感光器件20可正常采集环境光线。此外,由于只需要控制每个形变单元326的电信号即可实现整个柔性显示面板34的弯曲变形,因此还具有控制方便快捷、易于实现程序化控制的优点。
进一步地,第一显示屏30具有第一区域和与第一区域相连的第二区域。具体地,第一区域可以为第一显示屏30靠近其与终端设备连接区域的区域,第二区域为第一显示屏30发生弯曲变形以显露感光器件20的区域。其中,第一区域内的形变单元326的排布密度小于所述第二区域内的形变单元326的排布密度。这样,在第二区域内的柔性显示面板34更易发生弯曲而使第一显示屏30可以以特定的方向和特定形状发生弯曲,进一步地使第一显示屏30的弯曲形变更易控制,且具有较佳的响应灵敏度、形变量、形变稳定性。
可以理解,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没有明显的界线,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布置前述的形变单元。
图8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显示终端的平面示意图;为便于描述,附图仅示出了与本申请施例相关的结构。
基于上述的显示模组10,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终端100。
该显示终端包括设备本体60和显示模组10。显示模组10设置在设备本体60上,且与该设备本体60相互连接。其中,显示模组10可以采用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显示模组10,用以显示静态或者动态画面。
在本实施例中,设备本体60上可设有开槽区62(器件区)和非开槽区64。在开槽区62中可设置有诸如摄像头以及光传感器等感光器件20。此时,显示模组10的第一显示区12的显示面板对应于开槽区62设置,以使得上述的诸如摄像头及光传感器等感光器件20在工作状态时能够透过该第一显示区12对外部光线进行采集等操作,在非工作状态时第一显示区12可以正常显示,有利于“全面屏”的显示。
上述显示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掌上电脑、ipod等数码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屏,该显示屏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显示屏30。
具体地,该显示屏可以为柔性显示屏,例如,可拉伸、可弯折的柔性显示屏。其可以应用于仿生电子、电子皮肤、可穿戴设备、车载设备、物联网设备及人工智能设备等领域。
需要说明的是,在描述位置关系时,除非另有规定,否则当一元件例如层、膜或基板被指为在另一膜层“上”时,其能直接在其他膜层上或亦可存在中间膜层。进一步说,当层被指为在另一层“下”时,其可直接在下方,亦可存在一或多个中间层。亦可以理解的是,当层被指为在两层“之间”时,其可为两层之间的唯一层,或亦可存在一或多个中间层。
在使用本文中描述的“包括”、“具有”、和“包含”的情况下,除非使用了明确的限定用语,例如“仅”、“由……组成”等,否则还可以添加另一部件。除非相反地提及,否则单数形式的术语可以包括复数形式,并不能理解为其数量为一个。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两个显示区,所述至少两个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下方用于设置感光器件;
其中,在所述第一显示区设置有第一显示屏,所述第一显示屏包括:
柔性显示面板;及
形变致动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设于所述形变致动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显示区还包括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的部分区域被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包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致动器被配置为当停止施加电信号从弯曲状态恢复至平直状态,以带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恢复平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屏具有第一边和与所述第一边相对的第二边;
当所述形变致动器被施加电信号,所述第一显示屏的所述第二边向上并朝向所述第一边发生弯曲。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致动器包括:
柔性基底;及
导电膜层,所述导电膜层设于所述柔性基底上;
其中,所述柔性基底的热膨胀系数大于所述导电膜层的热膨胀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基底的热膨胀系数至少是所述导电膜层的热膨胀系数的10倍;
优选地,所述柔性基底包括有机聚合物膜层,所述导电膜层包括石墨烯、碳纳米管、银胶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基底的厚度为10μm~100μm;
所述导电膜层的厚度为1μm~10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致动器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形变单元。
9.一种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备本体,具有器件区;
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设于所述设备本体上;
其中,所述器件区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下方,且所述器件区中设置有感光器件。
10.根据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感光器件未工作时,所述至少两个显示区中各显示区均用于显示动态或静态画面。
CN201910393497.0A 2019-05-13 2019-05-13 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 Pending CN1101877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93497.0A CN110187742A (zh) 2019-05-13 2019-05-13 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93497.0A CN110187742A (zh) 2019-05-13 2019-05-13 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87742A true CN110187742A (zh) 2019-08-30

Family

ID=67714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93497.0A Pending CN110187742A (zh) 2019-05-13 2019-05-13 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87742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67730A (zh) * 2019-10-31 2020-02-07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0783486A (zh) * 2019-10-10 2020-02-11 复旦大学 一种适用于屏下摄像头的显示面板
CN111641763A (zh) * 2020-05-28 2020-09-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710249A (zh) * 2020-06-09 2020-09-2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2130699A (zh) * 2020-09-30 2020-12-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12435588A (zh) * 2020-12-09 2021-03-0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2951086A (zh) * 2021-02-01 2021-06-1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应用方法、显示装置
WO2023024158A1 (zh) * 2021-08-24 2023-03-0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与显示设备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303782A1 (en) * 2007-06-05 2008-12-11 Immersion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ptic enabled flexible touch sensitive surface
CN101814577A (zh) * 2009-02-24 2010-08-25 清华大学 电致伸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电热式致动器
CN103489380A (zh) * 2012-06-11 2014-01-01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N105336844A (zh) * 2014-07-23 2016-02-17 清华大学 电热致动器的制备方法
CN105336846A (zh) * 2014-07-23 2016-02-17 清华大学 电热致动复合材料及电热致动器
CN105336843A (zh) * 2014-07-23 2016-02-17 清华大学 电热致动器
CN105336841A (zh) * 2014-07-23 2016-02-17 清华大学 电热致动器
CN108540608A (zh) * 2018-04-26 2018-09-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8986668A (zh) * 2018-09-07 2018-12-11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9036148A (zh) * 2018-09-20 2018-12-1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和柔性显示装置
CN208572141U (zh) * 2018-06-25 2019-03-01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208622781U (zh) * 2018-08-06 2019-03-19 昆山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屏及显示终端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303782A1 (en) * 2007-06-05 2008-12-11 Immersion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ptic enabled flexible touch sensitive surface
CN101814577A (zh) * 2009-02-24 2010-08-25 清华大学 电致伸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电热式致动器
CN103489380A (zh) * 2012-06-11 2014-01-01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N105336844A (zh) * 2014-07-23 2016-02-17 清华大学 电热致动器的制备方法
CN105336846A (zh) * 2014-07-23 2016-02-17 清华大学 电热致动复合材料及电热致动器
CN105336843A (zh) * 2014-07-23 2016-02-17 清华大学 电热致动器
CN105336841A (zh) * 2014-07-23 2016-02-17 清华大学 电热致动器
CN108540608A (zh) * 2018-04-26 2018-09-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208572141U (zh) * 2018-06-25 2019-03-01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208622781U (zh) * 2018-08-06 2019-03-19 昆山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屏及显示终端
CN108986668A (zh) * 2018-09-07 2018-12-11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9036148A (zh) * 2018-09-20 2018-12-1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和柔性显示装置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83486A (zh) * 2019-10-10 2020-02-11 复旦大学 一种适用于屏下摄像头的显示面板
CN110767730A (zh) * 2019-10-31 2020-02-07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1641763A (zh) * 2020-05-28 2020-09-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WO2021238819A1 (zh) * 2020-05-28 2021-12-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710249A (zh) * 2020-06-09 2020-09-2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1710249B (zh) * 2020-06-09 2021-11-0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2130699A (zh) * 2020-09-30 2020-12-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12130699B (zh) * 2020-09-30 2022-08-1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12435588B (zh) * 2020-12-09 2022-05-3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2435588A (zh) * 2020-12-09 2021-03-0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2951086A (zh) * 2021-02-01 2021-06-1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应用方法、显示装置
CN112951086B (zh) * 2021-02-01 2022-04-1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应用方法、显示装置
WO2023024158A1 (zh) * 2021-08-24 2023-03-0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与显示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87742A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
JP7094408B2 (ja) 電子機器
JP6882539B2 (ja) 電子機器
KR102425967B1 (ko) 입력 장치, 및 입출력 장치
JP2022001946A (ja) 電子機器
TWI685101B (zh) 顯示面板及電子裝置
JP2021072131A (ja) 電子機器
TW201824220A (zh) 顯示面板、顯示裝置、輸入輸出裝置、資料處理裝置
KR20230088523A (ko) 정보 처리 장치, 표시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
CN109243306A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可折叠显示装置
JP7433493B2 (ja) 表示パネル
TW201007651A (en) Flexible display panel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WO2017047070A1 (ja) 電子表示装置とその駆動方法
JP2016021170A (ja) 静電容量結合方式タッチパネル入力装置付き表示装置
TW201042352A (en) System for displaying images
KR20140095206A (ko)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WO2020044170A1 (ja) 表示パネル、表示装置、入出力装置、情報処理装置
KR20210102914A (ko) 표시 장치, 정보 처리 장치
TW201310119A (zh) 顯示器及電子單元
KR20210062661A (ko) 플립플롭 회로, 구동 회로, 표시 패널, 표시 장치, 입출력 장치, 정보 처리 장치
KR20200115533A (ko) 표시 패널, 표시 장치, 입출력 장치, 정보 처리 장치
CN112987418B (zh) 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09101140A (zh) 触控屏和显示设备
CN205247025U (zh) 一种in-cell电子墨水触控显示屏
JP6915977B2 (ja) 表示パネル、表示装置、入出力装置、情報処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