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31023A - 鞍乘型车辆 - Google Patents

鞍乘型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31023A
CN110131023A CN201910096908.XA CN201910096908A CN110131023A CN 110131023 A CN110131023 A CN 110131023A CN 201910096908 A CN201910096908 A CN 201910096908A CN 110131023 A CN110131023 A CN 1101310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alyst
assembly
radiator
exhaust pipe
abgas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9690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31023B (zh
Inventor
滝口亲司
田所浩
宇津木克洋
森本泰弘
池边庆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1310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310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310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310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B62K11/02Frames
    • B62K11/04Fram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ine being between front and rear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45/00Electrical equipmen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as accessories on cy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J45/40Sensor arrangements; Mounting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11/00Monitoring or diagnostic devices for exhaust-gas treatment apparatus, e.g. for catalytic activ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1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pertinent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N1/00 - F01N5/00, F01N9/00, F01N11/00
    • F01N13/08Other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exhaust cond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1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pertinent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N1/00 - F01N5/00, F01N9/00, F01N11/00
    • F01N13/18Construction facilitating manufacture, assembly, or disassembly
    • F01N13/1805Fixing exhaust manifolds, exhaust pipes or pipe sections to each other, to engine or to vehicle body
    • F01N13/1811Fixing exhaust manifolds, exhaust pipes or pipe sections to each other, to engine or to vehicle body with means permitting relative movement, e.g. compensation of thermal expansion or vibration
    • F01N13/1822Fixing exhaust manifolds, exhaust pipes or pipe sections to each other, to engine or to vehicle body with means permitting relative movement, e.g. compensation of thermal expansion or vibration for fixing exhaust pipes or devices to vehicle bod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 F01N3/08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 F01N3/1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by thermal or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noxious components of exhaust
    • F01N3/24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by thermal or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noxious components of exhaust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aspects of converting apparatus
    • F01N3/28Construction of catalytic reac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P1/00 - F01P9/00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202/00Motorised scoo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2340/00Dimens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haust system, e.g. length, diameter or volume of the apparatus; Spatial arrangements of exhaust apparatus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2340/00Dimens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haust system, e.g. length, diameter or volume of the apparatus; Spatial arrangements of exhaust apparatuses
    • F01N2340/02Dimens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haust system, e.g. length, diameter or volume of the apparatus; Spatial arrangements of exhaust apparatu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tance of the apparatus to the engine, or the distance between two exhaust treating apparatus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2340/00Dimens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haust system, e.g. length, diameter or volume of the apparatus; Spatial arrangements of exhaust apparatuses
    • F01N2340/04Dimens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haust system, e.g. length, diameter or volume of the apparatus; Spatial arrangements of exhaust apparatu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an exhaust pipe, manifold or apparatus in relation to vehicle frame or particular vehicle par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2590/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adapted to particular use, e.g. for military applications, airplanes, submarines
    • F01N2590/04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adapted to particular use, e.g. for military applications, airplanes, submarines for motorcy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 F01N3/08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 F01N3/1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by thermal or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noxious components of exhaust
    • F01N3/101Three-way catalys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2050/00Applications
    • F01P2050/16Motor-cy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在具有单元式摆动发动机的鞍乘型车辆中,能够紧凑地配置散热器和催化剂装置。鞍乘型车辆具有: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其包括曲轴箱(43)和气缸部(44),气缸部(44)从曲轴箱(43)以气缸轴线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方式延伸,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于车体框架(12);排气管(77),其与气缸部(44)连接;催化剂装置(121),其设置于排气管(77)中;以及散热器(60),其配置于曲轴箱(43)的侧方,催化剂装置(121)在侧视观察时至少一部分在曲轴箱(43)的前方配置于气缸部(44)的下方,催化剂装置(121)的最上端(121d)位于比散热器(60)的最下端(60a)靠上方的位置。

Description

鞍乘型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鞍乘型车辆。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如下的鞍乘型车辆(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其具有:单元式摆动发动机,其包括曲轴箱和从曲轴箱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气缸部,单元式摆动发动机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于车体框架上;与气缸部连接的排气管;以及设置于排气管中的催化剂装置。
并且,以往还已知在水冷式的单元式摆动发动机的曲轴箱的侧方具有散热器的鞍乘型车辆(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3642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17508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另外,在上述现有那样的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气缸部的单元式摆动发动机中,在配置散热器和催化剂装置双方的情况下,希望紧凑地配置散热器和催化剂装置。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具有单元式摆动发动机的鞍乘型车辆中,能够紧凑地配置散热器和催化剂装置。
本发明的鞍乘型车辆具有: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213,其包括曲轴箱43和气缸部44,所述气缸部44从所述曲轴箱43以气缸轴线44a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方式延伸,所述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213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于车体框架12上;排气管77、277,其与所述气缸部44连接;催化剂装置121、221,其设置于所述排气管77、277中;以及散热器60,其配置于所述曲轴箱43的侧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装置121、221在侧视观察时至少一部分在所述曲轴箱43的前方配置于所述气缸部44的下方,所述催化剂装置121、221的最上端121d、221d位于比所述散热器60的最下端60a靠上方的位置。
此外,上述发明可以构成为,所述散热器60在下部具有配置成在侧视观察时前高后低的下部箱106,在侧视观察时,所述催化剂装置121配置在所述下部箱106的前端部的下方。
此外,上述发明可以构成为,所述下部箱106在侧视观察时在上下方向上被配置于所述催化剂装置121与所述气缸部44之间。
而且,上述发明可以构成为,所述下部箱106在前端具有向前方突出的下部连接管111,在侧视观察时,所述催化剂装置121被配置于所述下部连接管111的下方。
此外,上述发明可以构成为,所述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通过设置于所述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的上部的摆动轴48a而被支承为能够摆动,所述散热器60具有侧视观察时呈矩形的散热器芯体107,所述散热器60被配置为所述散热器芯体107的侧视观察时的中心107e位于比所述曲轴箱43的曲轴42的旋转中心42a靠后方的位置,所述摆动轴48a配置在所述散热器60的前缘部107a的前方。
此外,上述发明可以构成为,所述催化剂装置121以所述催化剂装置121的长度方向指向车宽方向的朝向进行配置,所述催化剂装置121相对于所述鞍乘型车辆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C向车宽方向的一侧偏置配置。
此外,上述发明可以构成为,所述催化剂装置121配置于比所述散热器60的车宽方向的外端部60b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
此外,上述发明可以构成为,所述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通过设置于所述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的上方的连杆机构48而被支承为能够摆动,所述连杆机构48具有与所述车体框架12连结的车体侧摆动轴48b,在侧视观察时,所述催化剂装置121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比所述气缸部44靠下方的位置,并且位于下述假想线L1与假想线L2之间的区域内,前一假想线L1连接所述车体侧摆动轴48b与所述曲轴箱43的前端43b,后一假想线L2连接所述气缸部44的排气管连接部46E与所述车体侧摆动轴48b,所述气缸部44的排气管连接部46E与所述排气管77的端部连接。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鞍乘型车辆,其具有:单元式摆动发动机,其具有曲轴箱和气缸部,所述气缸部从曲轴箱以气缸轴线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方式延伸,所述单元式摆动发动机以能够摆动的方式被支承在车体框架上;排气管,其与气缸部连接;催化剂装置,其设置于排气管中;以及散热器,其配置于曲轴箱的侧方,在侧视观察时,催化剂装置的至少一部分在曲轴箱的前方配置于气缸部的下方,催化剂装置的最上端位于比散热器的最下端靠上方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催化剂装置的至少一部分在曲轴箱的前方配置于气缸部的下方,该催化剂装置的最上端位于比配置于曲轴箱的侧方的散热器的最下端靠上方的位置。根据该结构,能够将散热器和催化剂装置在上下方向紧凑地配置。
此外,上述发明可以构成为,散热器在下部具有配置侧视观察时成前高后低的下部箱,在侧视观察时,催化剂装置配置在下部箱的前端部的下方。根据该结构,利用配置成侧视观察时前高后低的下部箱的下方的空间,能够紧凑地配置催化剂装置。
此外,上述发明可以构成为,下部箱在侧视观察时在上下方向上被配置于催化剂装置与气缸部之间。根据该结构,能够将下部箱紧凑地配置于催化剂装置与气缸部之间。
而且,上述发明可以构成为,下部箱在前端具有向前方突出的下部连接管,在侧视观察时,催化剂装置配置于下部连接管的下方。根据该结构,利用下部连接管的下方的空间,能够紧凑地配置催化剂装置。
此外,上述发明可以构成为,单元式摆动发动机通过设置于单元式摆动发动机的上部的摆动轴而被支承为能够摆动,散热器具有在侧视观察时呈矩形的散热器芯体,散热器被配置为使得散热器芯体的侧视观察时的中心位于比曲轴箱的曲轴的旋转中心靠后方的位置,摆动轴配置在散热器的前缘部的前方。根据该结构,在散热器的前缘的前方配置单元式摆动发动机的摆动轴,因此能够使单元式摆动发动机在上下方向上紧凑化。
此外,上述发明可以构成为,催化剂装置以催化剂装置的长度方向指向车宽方向的朝向配置,催化剂装置相对于鞍乘型车辆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而向车宽方向的一侧偏置配置。根据该结构,易于在催化剂装置的车宽方向上确保空间,因此易于配置催化剂装置。
此外,上述发明可以构成为,催化剂装置配置于比散热器的车宽方向的外端部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根据该结构,能够在车宽方向上避开散热器来紧凑地配置催化剂装置。
此外,上述发明可以构成为,单元式摆动发动机通过设置于单元式摆动发动机的上方的连杆机构而被支承为能够摆动,连杆机构具有与车体框架连结的车体侧摆动轴,在侧视观察时,催化剂装置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比气缸部靠下方的位置,并且位于下述假想线与假想线之间的区域内,前一假想线连接车体侧摆动轴与曲轴箱的前端,后一假想线连接气缸部的排气管连接部与车体侧摆动轴,所述气缸部的排气管连接部与所述排气管的端部连接。根据该结构,能够将催化剂装置高效地配置于连接车体侧摆动轴和曲轴箱的前端的假想线与连接排气管连接部和车体侧摆动轴的假想线之间的区域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自动二轮车的右侧视图。
图2是自动二轮车的后部的右侧视图。
图3是单元式摆动发动机的右侧视图。
图4是单元式摆动发动机的立体图。
图5是单元式摆动发动机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发动机主体的冷却构造的右侧视图。
图7是气缸盖的右侧视图。
图8是从后方的曲轴箱侧观察气缸盖的图。
图9是沿图3中的IX-IX线的剖视图。
图10是从上方观察气缸盖的俯视图。
图11是从泵壳体侧观察泵罩的图。
图12是从气缸盖侧观察泵壳体的立体图。
图13是从下方观察单元式摆动发动机和单元式摆动发动机的周边部的图。
图14是从上方侧观察排气管的俯视图。
图15是从右侧方侧观察排气管的立体图。
图16是散热器和连杆机构的周边部的右侧视图。
图17是从上方侧观察散热器和连杆机构的周边部的图。
图18是从上方侧观察注油口的周边部的立体图。
图19是在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从上方侧观察排气管的俯视图。
图20是在变形例中从右侧方侧观察排气管的立体图。
图21是第2实施方式的散热器和连杆机构的周边部的右侧视图。
图22是在第2实施方式中从下方观察单元式摆动发动机和单元式摆动发动机的周边部的图。
标号说明
1:自动二轮车(鞍乘型车辆);12:车体框架;13、213:单元式摆动发动机;42:曲轴;42a:旋转中心;43:曲轴箱;44:气缸部;44a:气缸轴线;46E:排气管连接部;48:连杆机构;48a:摆动轴;48b:车体侧摆动轴;60:散热器;60a:最下端;60b:外端部;77、277:排气管;106:下部箱;107:散热器芯体;107a:前缘部;107e:中心;111:下部连接管;121、221:催化剂装置;121d、221d:最上端;C:中心线(鞍乘型车辆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L1:假想线;L2:假想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说明中,前后左右及上下这样的方向的记载,如果没有特别记载,则与相对于车体的方向相同。另外,各图所示的标号“前”表示车体前方,标号“上”表示车体上方,标号“右”表示车体右方。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自动二轮车的右侧视图。另外,在图1中,对于左右成对设置的部件仅示出了左侧的部件。
自动二轮车1是具有供落座于座椅10的乘员放置脚部的低底盘式的脚踏板11的踏板型鞍乘型车辆。自动二轮车1在车体框架12(车体)的前方具有前轮2,作为驱动轮的后轮3被配置在车辆后部的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内燃机、发动机)轴支承。
自动二轮车1具有被轴支承在车体框架12的前端部上的前叉14,前轮2被轴支承在前叉14的下端部。乘员所操纵的车把15被安装在前叉14的上端。
自动二轮车1具备覆盖车体框架12等车体的车体罩16。
车体框架12具有:设置于前端的前立管17;从前立管17向后下方延伸的下车架18;从下车架18的下端向后方大致水平延伸的左右一对的底部车架19、19;以及从底部车架19、19的后端前低后高地延伸的左右一对的座椅框架20、20。
底部车架19、19和座椅框架20、20呈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管状。
各座椅框架20具有:立起部21,其从各底部车架19的后端前低后高地延伸;以及后方延伸部22,其从立起部21的上端延伸至车体框架12的后端。后方延伸部22以比立起部21而缓和的倾斜前低后高地延伸。
车体框架12具有:将底部车架19、19的后端部在车宽方向上连接的横梁23;将立起部21、21的上部在车宽方向上连接的上部横梁24;以及从立起部21、21向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支承框架25、25。
此外,车体框架12具有左右一对从座椅框架20、20的立起部21向后方突出的发动机托架26、26。
在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的上方且左右的座椅框架20、20之间,设置有能够容纳头盔等物品的容纳箱27。座椅10被支承在容纳箱27的上表面上,并且覆盖容纳箱27的上表面的开口。
车体罩16具有:覆盖车把15的周边部的上部罩30;从前方和侧方覆盖前立管17和下车架18的前罩31;以及从后方与前罩31紧贴而覆盖前立管17和下车架18的护腿罩32。
此外,车体罩16具有:从下方覆盖底部车架19、19的底部罩33;从上方覆盖底部车架19、19的脚踏板11;在座椅10的下方从侧方覆盖座椅框架20、20和容纳箱27的左右一对侧罩34;以及在座椅10的下方从前方覆盖容纳箱27和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的中央底部罩35。
此外,自动二轮车1具有从上方覆盖前轮2的前挡泥板36。
图2是自动二轮车1的后部的右侧视图。图3是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的右侧视图。图4是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的立体图。
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是将作为驱动源的发动机主体40与支承后轮3的臂部41形成为一体的组合摆动式动力单元。
后轮3被轴支承于臂部41的后端部的后轮车轴3a上。
发动机主体40具有:容纳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曲轴42的曲轴箱43;以及从曲轴箱43向前方延伸的气缸部44。
气缸部44中从曲轴箱43侧起依次具有气缸45、气缸盖46和盖罩47。
发动机主体40是气缸部44的气缸轴线44a大致水平地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水平发动机。详细来说,在对车辆侧视观察时,气缸部44以稍稍前高后低的方式向车辆前方大致水平地延伸。
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通过被设置在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的上方的连杆机构48(连结部)而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在车体框架12上。
连杆机构48具有:与曲轴箱43的上部连结的摆动轴48a;与座椅框架20、20的发动机托架26、26连结的左右一对车体侧摆动轴48b、48b;以及将摆动轴48a与车体侧摆动轴48b、48b连接起来的连杆部件48c。换言之,在曲轴箱43的比气缸部44的气缸轴线44a靠上方的上部设置有摆动轴48a,通过连杆部件48c将摆动轴48a与车体侧摆动轴48b、48b连结,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以能够摆动的方式被支承于车体框架12。
摆动轴48a和车体侧摆动轴48b是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水平的轴。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能够以摆动轴48a和车体侧摆动轴48b、48b为中心摆动。
在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的后端部与座椅框架20、20的后部之间架设有后悬架29(图1)。
燃料箱38在横梁23的前方被配置于左右的底部车架19、19之间,并被脚踏板11和底部罩33在上下方向上覆盖。
图5是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的剖视图。
参照图2至图5,曲轴箱43具有与曲轴42垂直的支承壁51和支承壁52,曲轴42通过轴承而被支承于支承壁51和支承壁52。在支承壁51和支承壁52之间形成有曲轴室53。
在气缸45内往复的活塞54通过连杆55而在曲轴室53内与曲轴42连结。
曲轴箱43在曲轴室53的左右一侧(右侧)侧方具有发电机室56。
在曲轴42的延伸到发电机室56内的一端设置有通过曲轴42的旋转而发电的发电机58。发电机58和曲轴42一体旋转。在发电机58的外侧面上设置有送风风扇59。送风风扇59的周围被风扇罩57覆盖。
在送风风扇59的外侧方设置有供发动机主体40的冷却水通过的散热器60。散热器60被固定在发电机室56的外侧面部。散热器60被具有通气口61a的散热器罩61从车宽方向外侧覆盖。
在气缸盖46的壁内设置有供冷却水通过的水套40a。在气缸45的壁内设置有供冷却水通过的水套40b。水套40a和水套40b连通。
在气缸盖46上设置有对未图示的进气阀和排气阀进行驱动的气门传动装置63。气门传动装置63具有与曲轴42平行配置的凸轮轴64、以及被凸轮轴64驱动的进气阀和排气阀。盖罩47覆盖气门传动装置63。
凸轮轴64通过连接凸轮轴64与曲轴42的凸轮链65而被曲轴42驱动。
气缸部44具有供凸轮链65通过的凸轮链室66。凸轮链室66跨曲轴箱43、气缸45和气缸盖46而设置,并且在气缸部44的轴向上延伸。凸轮链室66在车宽方向上位于曲轴室53与发电机室56之间,并且被设置在气缸部44的左右方向(车宽方向)的侧壁部67R、67L中的一侧(右侧)的侧壁部67R上。侧壁部67L、67R包括气缸盖46的侧壁部(侧面)。
火花塞68在另一侧(左侧)的侧壁部67L侧被设置于气缸盖46。
曲轴箱43一体地具有从与发电机室56侧相反的一侧的侧面部向后方延伸的传动箱部70。传动箱部70从曲轴室53的侧方的部分延伸至后轮3的左侧方。
传动箱部70形成为车宽方向的外侧面开放的箱状,该开放部被传动箱罩71封闭。
传动箱罩71被固定于传动箱部70,从而构成上述的臂部41。
此外,在曲轴箱43的车宽方向的一侧(右侧)的后部固定有向后方延伸的副臂72。
后轮车轴3a的两端部被臂部41的后端部和副臂72的后端部支承,后轮3被配置于臂部41与副臂72之间。
在中空的臂部41内设置有带式无级变速器73、离心式的离合器机构74和由多个齿轮构成的减速机构75。
曲轴42的驱动力经由带式无级变速器73、离合器机构74和减速机构75而被传递给后轮3。
如图3所示,发动机主体40的排气管77被从气缸盖46的下表面46a引出,在车宽方向的一侧(右侧)通过而向后方延伸,一直延伸至后轮3的侧方。
发动机主体40的进气装置具有:空气滤清器箱78;与气缸盖46的上表面46b的进气口46I连接的节气门体79;以及将空气滤清器箱78与节气门体79连接起来的连接管80。空气滤清器箱78被臂部41支承。
在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通过连杆机构48摆动时,发动机主体40、排气管77、进气装置和散热器60等一体地摆动。
使自动二轮车1以直立状态驻车的中央支架28被安装在曲轴箱43的后部的下表面部。中央支架28通过中央支架转动轴28a而被支承于曲轴箱43上,通过使中央支架28以中央支架转动轴28a为中心转动而成为收纳状态或驻车状态。
图6是表示发动机主体40的冷却构造的右侧视图。
参照图3至图6,在自动二轮车1中作为用冷却水来冷却发动机主体40的冷却构造,具有:输送冷却水的水泵单元81;散热器60;供从发动机主体40侧流向散热器60的冷却水通过的输送侧软管82(散热器软管);供从散热器60返回到发动机主体40侧的冷却水通过的返回侧软管83;以及切换冷却水的流路的热致动器84。
水泵单元81设置在气缸部44的左右方向(车宽方向)上的侧壁部67R、67L中的一侧(右侧)的侧壁部67R上。并且,在左右方向(车宽方向)上,散热器60也设置在曲轴箱43的一侧(右侧)的侧方。
在通过送风风扇59(图5)的旋转而从散热器罩61的通气口61a吸入的空气与散热器60之间进行热交换。由此,使冷却水的散热得到促进。
气缸部44具有:作为向气缸部44流入的冷却水的入口的冷却水入口部85;以及作为从气缸部44流出的冷却水的出口的冷却水出口部86。
冷却水入口部85和冷却水出口部86设置于气缸盖46。
图7是气缸盖46的右侧视图。在图7中,示出了将后述的泵罩90取下的状态。
图8是从后方的曲轴箱43侧观察气缸盖46的图。图9是沿图3中的IX-IX线的剖视图。
参照图7至图9,冷却水入口部85从气缸盖46的下表面46a的后部向下方突出。冷却水入口部85形成为从下表面46a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朝向水泵单元81侧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管状(通道状),并且在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具有入口开口85a(开口)。冷却水入口部85与气缸盖46的水套40a连通。下表面46a是气缸盖46的下壁面。
在气缸盖46的下表面46a的后部设置有与排气管77的上游端连接的排气管连接部46E。排气管连接部46E从下表面46a向下方突出。
冷却水入口部85的基端部85b与排气管连接部46E的外周部一体形成。即,冷却水入口部85与排气管连接部46E接近地设置。因此,能够利用冷却水对排气管连接部46E的周边高效地进行冷却。
排气管连接部46E和冷却水入口部85在铸造气缸盖46时与气缸盖46一体地形成。
图10是从上方观察气缸盖46的俯视图。
参照图7、图8和图10,冷却水出口部86从气缸盖46的上表面46b的后部向上方突出。冷却水出口部86形成为从上表面46b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朝向水泵单元81侧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管状(通道状),并且在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具有出口开口86a。冷却水出口部86与气缸盖46的水套40a连通。
在气缸盖46的上表面46b的后部设置有从上表面46b向上方突出的进气口46I。
冷却水出口部86的基端部86b一体形成于进气口46I的外周部。即,冷却水出口部86与进气口46I接近地设置。
进气口46I和冷却水出口部86在铸造气缸盖46时与气缸盖46一体地形成。
如图9和图10所示,在气缸部44的气缸盖46的侧壁部67L上的部分设置有气门传动装置63的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的致动器69。在该可变气门传动机构中,利用致动器69的动作能够变更进气阀和排气阀的动作特性。致动器69与火花塞68一起配置于侧壁部67L,该侧壁部67L处于与作为设置有水泵单元81的侧面的侧壁部67R相反的一侧。
如图7所示,在面向气缸盖46的侧壁部67R的侧视观察时,冷却水入口部85从气缸盖46的下表面46a向下方突出,冷却水出口部86从气缸盖46的上表面46b向上方突出。
另外,参照图7和图8,冷却水入口部85和冷却水出口部86于在车宽方向上与凸轮链室66相同的位置处的部分相对于凸轮链室66在上下方向上分离。即,在面向气缸盖46的侧壁部67R的侧视观察时,冷却水入口部85和冷却水出口部86相对于凸轮链室66向外侧离开,而不与凸轮链室66重合。在侧视观察时,入口开口85a和出口开口86a不与凸轮链室66重合。因此,能够在不影响凸轮链室66的布局的情况下设置冷却水入口部85和冷却水出口部86。
此外,如图8所示,入口开口85a和出口开口86a相比气缸盖46的侧壁部67R向车宽方向内侧(气缸轴线44a侧)错开。
如图6所示,水泵单元81具有作为转子的叶轮87、以及容纳叶轮87的外壳88。
参见图5和图6,叶轮87具有与凸轮轴64的端部连接的轴部87a、以及设置在轴部87a的外周的叶片部87b。轴部87a与凸轮轴64同轴配置,并且轴部87a与凸轮轴64一体地旋转。叶片部87b设置在气缸盖46的侧壁部67R的外侧。即,叶轮87通过凸轮轴64而被曲轴42驱动。
参照图6和图7,水泵单元81的外壳88具有支承叶轮87的泵壳体89、以及封闭泵壳体89的泵罩90。
图11是从泵壳体89侧观察泵罩90的图。图11中示出了在泵罩90上安装有热致动器84的状态。图12是从气缸盖46侧观察泵壳体89的立体图。
参照图6、图7和图11,外壳88具有:容纳叶轮87的泵容纳部91;供借助于叶轮87的旋转而排出的冷却水通过的排出水路部92;设置于排出水路部92的端部的排出口93;吸入冷却水的吸入口94;与气缸盖46的冷却水出口部86连接的连接水路部95;将连接水路部95与热致动器84连接的旁通水路部96;以及使泵容纳部91与旁通水路部96连通的排气通路97。
在泵容纳部91、排出水路部92、旁通水路部96和排气通路97中,冷却水或空气在形成于泵壳体89与泵罩90之间的通路中通过。
泵容纳部91位于气缸盖46的侧壁部67R的上下的中央部,在图7的侧视观察时,收纳于侧壁部67R的区域内。在侧视观察时,支承于泵容纳部91的叶轮87在上下方向上位于冷却水入口部85与冷却水出口部86之间,并且位于冷却水入口部85和冷却水出口部86的前方。
在侧视观察时,排出水路部92从泵容纳部91向后下方斜向延伸,并且在侧视观察时,其下端部从外侧与冷却水入口部85的入口开口85a重合。即,排出水路部92是比气缸盖46的下表面46a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
排出口93是设置于泵壳体89的管部。排出口93从排出水路部92的下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并且与冷却水入口部85的入口开口85a嵌合连接。在侧视观察时,排出口93位于比气缸盖46的下表面46a靠下方的位置。
在侧视观察时,旁通水路部96从与泵容纳部91的后部的上部接近的位置向上方延伸,并且在侧视观察时,旁通水路部96的上端部从外侧与冷却水出口部86的出口开口86a重合。即,旁通水路部96是比气缸盖46的上表面46b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旁通水路部96没有与泵容纳部91直接连接。
连接水路部95是设置于泵壳体89的管部。连接水路部95从旁通水路部96的上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并且与冷却水出口部86的出口开口86a嵌合连接。在侧视观察时,连接水路部95位于比气缸盖46的上表面46b靠上方的位置。
泵壳体89具有从连接水路部95向前方延伸的筒状的传感器安装部98。测量冷却水的温度的水温传感器99从前方插入而固定于传感器安装部98。在侧视观察时,水温传感器99被配置为与气缸盖46重合。
参照图11,吸入口94是设置于泵罩90的后部的筒状部。吸入口94使泵容纳部91的后部在后方开口。
此外,泵罩90具有使旁通水路部96的下端部在后方开口的旁通筒部96a。
吸入口94和旁通筒部96a相互平行地设置,且在前后方向上延伸。
热致动器单元84从泵罩90的后方被安装于吸入口94和旁通筒部96a。即,热致动器单元84被固定于泵罩90。
而且,泵罩90具有从旁通水路部96的上端部向后上方延伸的管状的软管连接部100。
水泵单元81的外壳88被从车宽方向外侧贯插于泵容纳部91的外周部的多个外壳固定螺栓101紧固在气缸盖46上。在外壳固定螺栓101的部分处,泵罩90和泵壳体89被一起固定于气缸盖46。
此外,泵罩90被从车宽方向外侧贯插于排出水路部92的外周部和旁通水路部96的外周部的各泵罩固定螺栓102而紧固在泵壳体89上。
参照图7和图11,热致动器单元84具有:上下延伸的筒状部84a;从筒状部84a向前方延伸的旁通连接管84b和吸入口连接管84c;以及被设置于下端部的软管连接管84d。软管连接管84d与返回侧软管83的下游端连接。
此外,热致动器单元84具有:致动器内旁通水路84e(旁通水路),其使旁通连接管84b与吸入口连接管84c连通;以及致动器内返回水路84f(供通常路径的冷却水通过的水路),其使软管连接管84d与吸入口连接管84c连通。
致动器内返回水路84f与致动器内旁通水路84e同轴设置且相互连通。
筒状部84a具有由致动器内返回水路84f和致动器内旁通水路84e形成的直线状的切换通道84g。
旁通连接管84b被插入到旁通筒部96a中,吸入口连接管84c被插入到吸入口94中,从而热致动器单元84与泵罩90连接。即,热致动器单元84通过泵罩90而与水泵单元81连接。
切换通道84g中配置有由热致动器(恒温器)构成的切换阀84h。这里,上述热致动器是随着温度变化而膨胀和收缩的元件,例如内置有随着温度变化而膨胀的腊。
切换阀84h根据冷却水的温度而在切换通道84g内移动。具体而言,切换阀84h成为处于“通常位置”和“旁通位置”中的任意一位置的状态,该“通常位置”是使返回侧软管83与吸入口94连通、并且切断旁通水路部96与吸入口94的连通的位置;该“旁通位置”是使旁通水路部96与吸入口94连通、并且切断返回侧软管83与吸入口94的连通的位置。
如图6所示,散热器60在水泵单元81的后方被配置于曲轴箱43的外侧方。
散热器60具有:被设置于散热器60的上端部的上部箱105;被设置于散热器60的下端部的下部箱106;以及将上部箱105与下部箱106上下连接的散热器芯体107。
在上部箱105和下部箱106内贮藏有冷却水。散热器芯体107形成为板状,具有使上部箱105和下部箱106连通的多个冷却水管、以及设置于该冷却水管的周围的多个冷却翅片。
散热器芯体107在侧视观察时呈大致矩形。散热器60以散热器芯体107的板厚方向指向车宽方向的朝向配置。
散热器60在前部的上部具有从上部箱105的上表面的前部向上方突出的补给口108。能够从补给口108补充冷却水。补给口108被散热器盖109封闭。上部箱105具有从补给口108的前下方的位置向前方延伸的上部连接管110。
输送侧软管82(散热器流入软管)的下游端与上部连接管110连接。输送侧软管82的上游端与泵罩90的软管连接部100连接。在侧视观察时,输送侧软管82从软管连接部100前低后高地延伸至上部连接管110。
下部箱106具有从前表面的下部向前上方斜向延伸的下部连接管111。返回侧软管83(散热器流出软管)的上游端与下部连接管111连接。返回侧软管83的下游端与热致动器单元84的软管连接管84d(图11)连接。
在侧视观察时,返回侧软管83从下部连接管111前高后低地延伸至软管连接管84d。
这里,参照图6、图7和图11,说明冷却水的流动。图7和图11中,用通常路径N表示“通常位置”的情况下的冷却水的流动,用旁通路径B表示“旁通位置”的情况下的冷却水的流动。
在热致动器单元84的切换阀84h处于“通常位置”的情况下,冷却水的路径为依次通过水泵单元81、气缸盖46、冷却水出口部86、散热器60和热致动器单元84并返回水泵单元81的通常路径。
详细而言,在通常路径中,由叶轮87加压输送的冷却水从排出水路部92通过排出口93,并从水泵单元81直接流入气缸盖46的冷却水入口部85。
流入到冷却水入口部85的冷却水在水套40a和水套40b中通过而在气缸盖46内向上方移动,从冷却水出口部86流到气缸盖46的外侧。
冷却水出口部86的冷却水流向水泵单元81的连接水路部95,在输送侧软管82中通过而流入散热器60的上部箱105,在散热器芯体107中通过后流向下部箱106。
下部箱106的冷却水在返回侧软管83中通过而流向热致动器单元84,在致动器内返回水路84f和吸入口连接管84c中通过,从吸入口94返回到泵容纳部91。
在通常路径中,利用散热器60使冷却水散热而能够高效地冷却发动机主体40。
在热致动器单元84的切换阀84h处于“旁通位置”的情况下,冷却水的路径为依次通过水泵单元81、气缸盖46、冷却水出口部86和热致动器单元84并返回水泵单元81的旁通路径。
详细而言,在旁通路径内,由叶轮87加压输送的冷却水从排出水路部92通过排出口93,从水泵单元81直接流入气缸盖46的冷却水入口部85。
流入到冷却水入口部85的冷却水在水套40a和水套40b中通过而在气缸盖46内向上方移动,并从冷却水出口部86流到气缸盖46的外侧。
冷却水出口部86的冷却水从水泵单元81的连接水路部95流向旁通水路部96,并通过旁通连接管84、致动器内旁通水路84e和吸入口连接管84c,从吸入口94返回到泵容纳部91。
在旁通路径中,从冷却水出口部86流出的冷却水绕过散热器60而返回到水泵单元81。在冷却水的温度低于规定温度而需要进行发动机主体40的暖机运转时,切换阀84h处于“旁通位置”。
这样,在需要暖机运转的情况下,冷却水绕过散热器60,因此能够使冷却水的温度迅速上升而高效地进行暖机运转。
蓄积于泵容纳部91中的空气从泵容纳部91的上部通过排气通路97而在旁通水路部96内向上方流动,此后,在输送侧软管82中通过而流向散热器60的上部箱105。因此,能够从散热器60的补给口108高效地排出空气。
图13是从下方观察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和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的周边部的图。
参照图2、图3和图13,气缸部44从曲轴箱43的前表面向前方延伸,位于左右的座椅框架20、20的立起部21、21之间。
在曲轴箱43的下部设置有贮存发动机主体40的油的油盘部43a。油盘部43a相比气缸部44和排气管连接部46E向下方突出。
曲轴箱43的前端43b是油盘部43a的前端。曲轴箱43的下表面43c是油盘部43a的下表面,位于比散热器60的下端靠下方的位置。
如图13所示,气缸盖46的排气管连接部46E在车宽方向上位于后轮3的宽度范围内,并且位于车宽方向的中央部。车宽方向的中心线C通过后轮3的中央。
参照图2、图3和图13,排气管77具有:与气缸盖46的排气管连接部46E连接的上游侧排气管120;与上游侧排气管120的下游端连接的催化剂装置121;以及与催化剂装置121的下游端连接的下游侧排气管122。
催化剂装置121在排气的流动方向上位于上游侧排气管120与下游侧排气管122之间,并且被设置在排气管77的中途。
下游侧排气管122具有从催化剂装置121向后方延伸的排气管部123、以及与排气管部123的下游端连接的消声器部124。
消声器部124相对于后轮3而被配置于车宽方向的一侧(右侧)。即,消声器部124相对于位于车宽方向的中心线C上的后轮3被配置于车宽方向的一侧,而臂部41相对于后轮3被配置于车宽方向的另一侧(左侧)。
图14是从上方侧观察排气管77的俯视图。图15是从右侧方侧观察排气管77的立体图。
参照图13至图15,上游侧排气管120具有:从排气管连接部46E在催化剂装置121的前方向下方延伸的下方延伸部125;从下方延伸部125的下端在车宽方向上向与消声器部124侧(车宽方向的另一侧)相反的一侧的外侧延伸的侧方延伸部126;以及从侧方延伸部126的外端向后方且车宽方向内侧呈U字状折返的弯曲部127。
弯曲部127的外侧面部127a位于比座椅框架20、20的立起部21、21靠内侧的位置。
催化剂装置121具有在车宽方向上较长的筒状的外筒121a、以及被容纳在外筒121a的内部的筒状的催化剂载体121e(参照图9、图13)。该催化剂载体是具有沿其轴线方向延伸的多个细孔的蜂窝状的多孔构造体,在催化剂载体上例如搭载有铂、铑和钯作为对废气成分进行分解的催化剂。
催化剂装置121的直径大于上游侧排气管120和下游侧排气管122的排气管部123的直径。催化剂装置121被配置为使催化剂装置121的长度方向朝向车宽方向。
催化剂装置121和上游侧排气管120被配置于空间R内,该空间R位于曲轴箱43的前端43b的前方且气缸部44的下方。催化剂装置121在空间R内以催化剂装置121的轴线121b指向车宽方向的朝向、即在仰视观察时轴线121b与车宽方向的中心线C大致垂直的朝向被大致水平地配置。此外,催化剂装置121的指向长度方向的轴线121b与曲轴42平行。并且,催化剂装置121的轴线121b可以并非与曲轴42完全平行,只要催化剂装置121的长度方向指向车宽方向,则也可以相对于曲轴42略微倾斜地配置。
催化剂装置121的位于车宽方向的外端的上游端与弯曲部127的下游端连接。
详细来说,催化剂装置121在曲轴箱43的前端43b的前方且气缸盖46的排气管连接部46E的后方被配置于气缸45的下方。在侧视观察时,催化剂装置121位于上游侧排气管120的后方且曲轴箱43的前端43b的前方。
此外,催化剂装置121位于曲轴箱43的下表面43c的前端部的上方且气缸45的下方。而且,在仰视观察时,催化剂装置121位于座椅框架20、20的左右的立起部21、21之间。此外,如图2所示,催化剂装置121被配置于比直线状的假想线U1靠上方的位置,该假想线U1连接底部罩33的后部的下表面与曲轴箱43的下表面43c。
催化剂装置121以如下方式在车宽方向上偏置配置:催化剂装置121的车宽方向的中心121c(在图13中示出)相对于自动二轮车1的车宽方向的中心线C位于车宽方向的一侧、即消声器部124所在的一侧。这里,催化剂装置121的车宽方向的中心121c是催化剂装置121的长度方向的中心。
如图14所示,在上游侧排气管120的弯曲部127的下游端侧的后表面部设置有向弯曲部127的内侧凹陷的收缩部(凹部)127c。弯曲部127的通过中心的假想的轴线127b相对于通过催化剂装置121的径向中心的线(催化剂装置121的轴线)121b向催化剂装置121的径向外侧以距离D偏置。由此,即使在催化剂装置121的上游侧设置有弯曲部127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废气接触催化剂装置121的中心,废气的接触变得良好,能够抑制催化剂装置121的局部劣化。
此外,如图3的侧视图所示,催化剂装置121被配置于假想线L1与假想线L2之间的区域内,该假想线L1连接连杆机构48的车体侧摆动轴48b、48b与曲轴箱43的前端43b,该假想线L2连接车体侧摆动轴48b、48b与排气管连接部46E。这里,假想线L2被配置为通过排气管连接部46E的前端。
而且,若采用另一种看法,则催化剂装置121在曲轴箱43的前端43b的前方被配置于俯视观察时至少一部分从下方与气缸45重合的位置。在俯视观察时,催化剂装置121可以整体从下方与气缸45重合,然而也可以使前端部或车宽方向的外端部位于比气缸45靠外侧的位置。
在本第1实施方式中,连杆机构48配置于曲轴箱43的上方,因此能够在气缸45的下方且假想线L1与假想线L2之间的区域确保空间,并能够在该空间内配置催化剂装置121。因此,能够以催化剂装置121不会碰到催化剂装置121周边的其他部件的方式紧凑地配置催化剂装置121。
具体而言,催化剂装置121配置于气缸盖46的排气管连接部46E与曲轴箱43的前端43b之间,因此能够在确保从排气管连接部46E延伸的上游侧排气管120的配置空间的同时,有效利用上游侧排气管120与前端43b之间的空间,从而紧凑地配置催化剂装置121。
此外,上游侧排气管120具有侧方延伸部126和弯曲部127,并且向与催化剂装置124相反的一侧沿车宽方向延伸后折返并与催化剂装置121连接,因此能够较长地确保上游侧排气管120的管长,能够根据发动机主体40的要求特性而增长上游侧排气管120。
而且,催化剂装置121的车宽方向的中心121c相比自动二轮车1的车宽方向的中心线C向消声器部124侧偏离,因此能够较长地确保上游侧排气管120的管长。
下游侧排气管122的排气管部123具有:从催化剂装置121的下游端向后方屈曲的屈曲部128;以及从屈曲部128的后端向后方延伸的后方延伸部129。
消声器部124与后方延伸部129的后端连接。
屈曲部128在曲轴箱43的前端43b的前方位于左侧的立起部21的下方。屈曲部128的前端部是下游侧排气管122的前端部122a。该前端部122a是与催化剂装置121的下游端连接的部分,位于散热器60的前端部的前下方。
后方延伸部129通过曲轴箱43的油盘部43a的外侧方而向后方延伸。后方延伸部129在散热器60的下方通过,在仰视观察时,后方延伸部129的一部分从下方与散热器60重合。
作为消声器的消声器部124在散热器60的后方被配置于后轮3的右侧方,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消声器部124被固定于副臂72上。消声器部124是直径大于排气管部123的直径的管,其内部具有被隔板划分出的多个膨胀室。
如图1所示,中央支架28的处于中央支架28的容纳状态的情况下的下端28b成为自动二轮车1的最低离地高度的基准点。下端28b相对于后轮3而分别位于左右侧方,是使自动二轮车1向左右倾斜时最初接触路面的部分。
催化剂装置121配置于比中央支架28的下端28b靠上方的位置。因此,即使是将催化剂装置121配置于气缸45的下方的结构,也能够将催化剂装置121相对于路面配置于充分高的位置处。
如图2和图13所示,横梁23和燃料箱38在上游侧排气管120和催化剂装置121的前方位于与上游侧排气管120和催化剂装置121大致相同高度的位置上。即,在从前侧观察时,横梁23和燃料箱38从前方与上游侧排气管120和催化剂装置121重合。因此,利用横梁23和燃料箱38能够有效地保护上游侧排气管120和催化剂装置121。
此外,催化剂装置121位于比散热器60的车宽方向的外端部60b(图13)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处。
如图3和图9所示,气缸盖46的下表面46a的冷却水入口部85相对于催化剂装置121位于上方,并且相对于催化剂装置121向前方偏置(错开)设置。因此,即使是在气缸盖46的下表面46a设置冷却水入口部85的结构,催化剂装置121也不易妨碍冷却水入口部85的配置。
图16是散热器60和连杆机构48的周边部的右侧视图。图17是从上方侧观察散热器60和连杆机构48的周边部的图。这里,连杆机构48以大致左右对称的方式设置,在图16中仅示出了连杆机构48的右部。
参照图16和图17,连杆机构48的连杆部件48c具有:被车体侧摆动轴48b、48b轴支承的第1枢轴部130、130(外端部);在车宽方向连结第1枢轴部130、130的后部的棒状的左右连结部131;以及从左右连结部131向下方延伸并被摆动轴48a轴支承的第2枢轴部132。
参照图10,在曲轴箱43的前端部的上部设置有对摆动轴48a的两端部进行支承的摆动轴连结部43d。第2枢轴部132在车宽方向上位于左右的第1枢轴部130、130之间,且下端部与摆动轴48a连结。
摆动轴48a在侧视观察时位于车体侧摆动轴48b、48b的后下方,并且位于比左右的车体侧摆动轴48b、48b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处。
参照图16,散热器60的侧视观察时呈大致长方形的散热器芯体107的上端与上部箱105连接,而在散热器芯体107的下缘连接下部箱106。
散热器60以侧视观察时散热器芯体107的前缘部107a(散热器的前缘部)相对于铅直线后倾的方式整体倾斜配置。因此,在侧视观察时,散热器芯体107的后缘部107b与前缘部107a同样地后倾,上部箱105和下部箱106以前高后低的姿态配置。
在侧视观察时,催化剂装置121配置于下部箱106的前端部的下方。详细而言,在侧视观察时,催化剂装置121配置于下部箱106的前端部的下部连接管111的下方。因此,利用以前高后低的姿态配置的下部箱106的前端部的下方空间,能够高效地配置催化剂装置121。
在侧视观察时,下部箱106位于催化剂装置121的后方,并且在上下方向上配置于催化剂装置121与气缸部44之间。
如图16所示,催化剂装置121的最上端121d位于比散热器60的最下端60a靠上方的位置处。最上端121d是外筒121a的上表面。最下端60a是下部箱106的最下端。此外,催化剂装置121的最上端121d位于比散热器60的下部箱106的后端靠上方的位置处。
这样,通过将催化剂装置121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成在上下方向上与散热器60的下部重合,从而能够在上下方向紧凑地配置催化剂装置121和散热器60。
在侧视观察时,连杆机构48的摆动轴48a在比散热器芯体107的前缘部107a的上端部107c靠下方处配置于前缘部107a的前方。
详细而言,摆动轴48a位于前缘部107a的上部的前方,并且位于比前缘部107a的下端部107d靠后方的位置处。
即,摆动轴48a被配置于通过使散热器芯体107后倾而在散热器芯体107的上部的前方所确保的空间内。
此外,摆动轴48a配置于输送侧软管82的下方且立起部21的后方。
摆动轴48a通过从散热器芯体107的前缘部107a向前方偏离而未被散热器芯体107覆盖,而是在外侧方露出。由此,即使不取下散热器60,也能够从外侧接触到摆动轴48a,因此摆动轴48a的维护和组装较为容易。此外,摆动轴48a位于比散热器芯体107的前缘部107a的上端部107c靠下方的位置,因此能够减小曲轴箱43的摆动轴连结部43d的上下长度,能够使曲轴箱43在上下方向变得紧凑。此外,摆动轴48a被设置在侧视观察时与从车体框架12的立起部21、21向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支承框架25、25不重合的位置处。
如图16所示,散热器60以散热器芯体107的侧视观察时的中心107e位于比曲轴42的旋转中心42a靠后下方的位置的方式相对于曲轴42向后方偏置(错开)配置。
曲轴42的旋转中心42a与送风风扇59(图5)的旋转中心一致。即,散热器60以散热器芯体107的中心107e相对于送风风扇59的旋转中心位于后方的方式配置。因此,能够在散热器芯体107的前缘部107a的前方确保空间,能够在散热器芯体107的前缘部107a的前方配置摆动轴48a。
在侧视观察时,散热器60的上部连接管110位于摆动轴48a的正上方。
如图17所示,上部连接管110从上部箱105向车宽方向内侧且前方斜着延伸。
此外,上部连接管110位于比作为连杆机构48的车宽方向的外端部的第1枢轴部130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处。因此,能够利用第1枢轴部130来保护上部连接管110。
与上部连接管110连接的输送侧软管82在比立起部21靠车宽方向内侧处通过,并且在侧视观察时,在摆动轴48a与车体侧摆动轴48b之间通过并被配置向前方。因此,能够紧凑地配置输送侧软管82。
参照图13至图16,在上游侧排气管120中设置有检测在上游侧排气管120中流动的废气的上游侧废气传感器140。
此外,在下游侧排气管122中设置有检测在下游侧排气管122中流动的废气的下游侧废气传感器141。
这里,上游侧废气传感器140和下游侧废气传感器141是检测废气中的氧浓度的氧传感器。
另外,上游侧废气传感器140和下游侧废气传感器141也可以例如是检测废气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上游侧废气传感器140形成为棒状,在轴向的一端部具有检测氧的检测部140a,在轴向的另一端部具有端子部140b。检测部140a检测到的信息通过从端子部140b延伸的线束140c而被输出。
下游侧废气传感器141形成为棒状,在轴向的一端部具有检测氧的检测部141a,在轴向的另一端部具有端子部141b。检测部141a检测到的信息通过从端子部141b延伸的线束141c而被输出。
线束140c、141c与对自动二轮车1的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等进行控制的电子控制单元(未图示)连接。
上游侧废气传感器140安装于上游侧排气管120的下方延伸部125。
详细而言,上游侧废气传感器140从下方延伸部125的前表面向前上方且车宽方向外侧斜向立起设置。上游侧废气传感器140车宽度方向上向与弯曲部127侧相反的一侧立起设置。
上游侧废气传感器140从前上方且车宽方向外侧斜向插入到下方延伸部125的前表面从而被固定于下方延伸部125。
上游侧废气传感器140以检测部140a为下端的朝向被固定于下方延伸部125。端子部140b成为上游侧废气传感器140的上端。
检测部140a位于上游侧排气管120内,端子部140b在上游侧排气管120的外侧露出。
上游侧废气传感器140以沿着在下方延伸部125中通过的废气流的朝向而配置。详细地说,上游侧废气传感器140以检测部140a的轴线140d与配置有检测部140a的部分的废气的流动方向相交成锐角的朝向进行配置。
在下方延伸部125中,废气向下方流动,因此上游侧废气传感器140以末端的检测部140a指向下方的朝向进行配置。由此,可抑制废气的流动在检测部140a的周围紊乱,因此能够利用检测部140a高效地检测氧浓度。
上游侧废气传感器140设置于催化剂装置121的前方的下方延伸部125,因此位于催化剂装置121的前方。在仰视观察时,上游侧废气传感器140与气缸部44重合,位于气缸部44的下方。
上游侧废气传感器140从前方侧被插入到位于催化剂装置121的前方的下方延伸部125中,因此在插入上游侧废气传感器140时,不易与催化剂装置121产生干涉。因此,能够容易地将上游侧废气传感器140安装于下方延伸部125。
在俯视观察时,上游侧废气传感器140位于座椅框架20、20的立起部21、21之间。此外,在上游侧废气传感器140的前方的正面配置有横梁23和燃料箱38。因此,利用立起部21、21、横梁23和燃料箱38能够保护上游侧废气传感器140。
此外,如图2所示,上游侧废气传感器140被侧罩34的下端部34a从外侧覆盖。
如图13所示,底部罩33在后端部在位于上游侧排气管120的前方的部分具有向前方侧被切掉而形成的缺口部33a。横梁23和燃料箱38的一部分从缺口部33a向下方露出。
上游侧废气传感器140的线束140c被从端子部140b向前方且车宽方向外侧引出。缺口部33a以避开上游侧废气传感器140的线束140c的方式向前方缺失。
参照图13至图16,下游侧废气传感器141设置于下游侧排气管122的排气管部123的后方延伸部129。详细而言,后方延伸部129的后部成为侧视观察时前低后高地倾斜的倾斜部129a,下游侧废气传感器141被安装在倾斜部129a的上表面。
在侧视观察时,下游侧废气传感器141从倾斜部129a的上表面向前上方斜向立起设置。下游侧废气传感器141从前上方斜向插入到倾斜部129a的前低后高的上表面上从而被固定于倾斜部129a。
下游侧废气传感器141以检测部141a为下端的朝向被固定于下游侧排气管122的倾斜部129a。端子部141b成为下游侧废气传感器141的上端。
检测部141a位于下游侧排气管122内,端子部141b在下游侧排气管122的外侧露出。
下游侧废气传感器141以沿着在倾斜部129a中通过的废气流的朝向而配置。详细而言,下游侧废气传感器141以检测部141a的轴线141d与配置有检测部141a的部分的废气的流动方向相交成锐角的朝向进行配置。
在倾斜部129a中,废气向后上方流动,因此下游侧废气传感器141以末端的检测部141a指向后方的朝向进行配置。由此,可抑制废气的流动在检测部141a的周围紊乱,因此能够利用检测部141a而高效地检测氧浓度。
如图16所示,下游侧废气传感器141在侧视观察时设置于从散热器芯体107的后缘部107b向后方离开的位置处。详细地说,下游侧废气传感器141在上下方向位于散热器芯体107的后缘部107b的上端与下端之间。下游侧废气传感器141在上下方向上与散热器芯体107重合。
此外,下游侧废气传感器141在车辆前后方向位于散热器芯体107的后缘部107b与消声器部124的前端部的前壁部124a之间。
在侧视观察时,催化剂装置121位于散热器60的下部箱106的前下方,被设置在相对于散热器60向前方离开的位置处。催化剂装置121的上部在上下方向上与下部箱106重合。
即,催化剂装置121和下游侧废气传感器141相对于散热器60在前后方向上离开设置。因此,能够将催化剂装置121、散热器60和下游侧废气传感器141在上下方向上紧凑地配置。
在曲轴箱43的后端部设置有注入发动机主体40的润滑用的油的注油口150。注油口150被盖151封堵。盖151具有延伸到注油口150内来检测油的液面高度的棒状的油位计(未图示)。
图18是从上方侧观察注油口150的周边部的立体图。
参照图16和图18,注油口150设置于散热器芯体107的后缘部107b的后方,并且位于后缘部107b与副臂72的前缘72a之间。此外,注油口150在上下方向上位于散热器芯体107的后缘部107b的上端与下端之间。注油口150和盖151位于比倾斜部129a靠车宽方向内侧位置处。
注油口150形成为向后上方且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筒状,并且上表面开口。盖151与设置于注油口150的上端部的内周的螺纹部螺合,封闭注油口150的开口。
盖151的轴线151a在侧视观察时前低后高地延伸。
下游侧废气传感器141位于注油口150和盖151的正下方。下游侧废气传感器141的检测部141a的轴线141d在侧视观察时前高后低地延伸,并且与注油口150和盖151的轴线151a大致垂直。
这样,位于盖151的下方的下游侧废气传感器141的轴线141d与盖151的轴线151a相交,因此在盖151的装卸时不易产生干涉而使得作业效率提高。
在排气管77中,在催化剂装置121的上游设置有上游侧废气传感器140,在催化剂装置121的下游设置有下游侧废气传感器141。由此,利用上游侧废气传感器140和下游侧废气传感器141能够检测通过催化剂装置121前后的废气的氧浓度。因此,能够检测催化剂装置121的排气的净化性能的状态。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应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包括:气缸部44,其具有气缸45和气缸盖46;以及水泵单元81,其被安装在气缸盖46的侧壁部67R上,气缸部44具有与水泵单元81的排出口93直接连接的冷却水入口部85,在面向气缸盖46的侧壁部67R的侧视观察时,冷却水入口部85从作为气缸部44的壁面的下表面46a向外侧突出。根据这种结构,安装在气缸盖46的侧壁部67R上的水泵单元81的排出口93与气缸部44的冷却水入口部85直接连接,因此不需要将水泵单元81与冷却水入口部85连接起来的软管类部件,能够简化冷却通道的构造。另外,在面向气缸盖46的侧壁部67R的侧视观察时,冷却水入口部85从气缸部44的下表面46a向外侧突出,因此能够在不使气缸盖46的比下表面46a靠内侧的构造变得复杂的情况下设置冷却水入口部85,能够简化气缸盖46的构造。
另外,气缸部44具有成为冷却水从气缸部44流出的出口的冷却水出口部86,在面向气缸盖46的侧壁部67R的侧视观察时,冷却水出口部86从作为气缸盖46的壁面的上表面46b向外侧突出。根据该结构,能够在不使气缸盖46的比上表面46b靠内侧的构造变得复杂的情况下设置冷却水出口部86,能够简化气缸盖46的构造。
此外,气缸部44具有:凸轮链65,其将曲轴42的旋转传递给气缸盖46的气门传动装置63;以及供凸轮链65通过的凸轮链室66,在面向侧壁部67R的侧视观察时,冷却水入口部85和冷却水出口部86不与凸轮链66室重合。根据该结构,即使是将冷却水入口部85和冷却水出口部86设置于气缸部44的构造,也能够适当地设置凸轮链室66。
而且,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具有对冷却水的流路进行切换的热致动器单元84,由热致动器单元84来切换通常路径N和旁通路径B,该通常路径N从冷却水出口部86依次通过散热器60和热致动器单元84并返回到水泵单元81,该旁通路径B从冷却水出口部86直接通过热致动器单元84而返回到水泵单元81。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热致动器单元84以简单的构造来切换从冷却水出口部86通过散热器60的通常路径N和从冷却水出口部86绕过散热器60的旁通路径B。
此外,热致动器单元84具有:供通常路径N的冷却水通过的致动器内返回水路84f;以及供旁通路径B的冷却水通过的致动器内旁通水路84e,致动器内返回水路84f和致动器内旁通水路84e同轴配置且相互连通,热致动器单元84固定于水泵单元81。根据该结构,能够使热致动器单元84成为简单的结构,并且能够简化热致动器单元84的安装构造。
此外,气缸部44的气缸轴线44a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在面向气缸盖46的侧壁部67R的侧视观察时,与气缸盖46连接的排气管77的催化剂装置121配置于气缸45的下方,冷却水入口部85设置于气缸盖46的下表面46a。根据该结构,能够高效地利用前后延伸的气缸部44的下方空间,紧凑地配置催化剂装置121和冷却水入口部85。
而且,水泵单元81具有向冷却水出口部86侧延伸的排气通路97。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将水泵单元81内的气体通过排气通路97而高效地排出到冷却水出口部86侧。
此外,在气缸盖46上设置有火花塞68,水泵单元81被设置在气缸盖46的侧壁部67R上,该侧壁部67R位于与作为设置有火花塞68的侧面的侧壁部67L相反的一侧。根据该结构,水泵单元81设置在位于与设置有火花塞68的侧壁部67L相反的一侧的侧壁部67R上,因此能够将水泵单元81和火花塞68效率良好地设置在气缸盖46的侧壁部67R、67L上。
此外,气缸部44的气缸轴线44a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冷却水入口部85被设置在气缸部44的下表面46a上,冷却水出口部86被设置在气缸部44的上表面46b上,冷却水入口部85、水泵单元81和冷却水出口部86配置成上下排列。由于该结构,冷却水入口部85、水泵单元81和冷却水出口部86上下排列,因此能够使冷却水的通道形成为简单构造。
此外,水泵单元81具有作为突出部的排出水路部92,在面向气缸盖46的侧壁部67R的侧视观察时,该排出水路部92从气缸部44的下表面46a向外侧突出,并且在排出水路部92设置有排出口93。根据该结构,由于在水泵单元81的排出水路部92设置有排出口93,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将排出口93与冷却水入口部85连接。
此外,根据应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自动二轮车1具有:水冷式的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其具有气缸部44,该气缸部44具有气缸45和气缸盖46;排气管77,其与气缸部44连接;以及设置于排气管77中的催化剂装置121,气缸部44的气缸轴线44a在侧视观察时在前后方向延伸,催化剂装置121配置于气缸部44的下方,气缸部44在下表面具有成为冷却水流入气缸部44的入口的冷却水入口部85,冷却水入口85相对于催化剂装置121在前后方向上偏置(错开)配置。根据该结构,在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气缸部44的下方侧,催化剂装置121与冷却水入口部85在前后方向上错开配置,因此能够高效地配置催化剂装置121和冷却水入口部85。
此外,冷却水入口部85设置于气缸盖46的下表面46a上。根据该结构,能够高效地利用前后延伸的气缸部44的下方空间,紧凑地配置催化剂装置121和冷却水入口部85。
此外,气缸盖46具有与排气管77连接的排气管连接部46E,冷却水入口部85与排气管连接部46E相邻。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冷却水高效地冷却排气管连接部46E。
此外,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是通过设置于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的上方的作为连结部的连杆机构48而以摆动自如的方式支承于车体框架12上的上悬架式的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催化剂装置121配置成使催化剂装置121的长度方向朝向车宽方向,并且在俯视观察时催化剂装置121与气缸45重合。根据该结构,发动机是上悬架式的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易于在气缸部44的下方确保空间,因此能够以催化剂装置121的长度方向朝向车宽方向的方式在气缸部44的下方配置催化剂装置121。此外,催化剂装置121在俯视观察时与气缸45重合,因此能够避开设置于气缸盖46的下表面上的冷却水入口部85来高效地配置催化剂装置121。
并且,冷却水入口部85在侧视观察时从作为气缸部44的下壁面的下表面46a向下方突出。根据该结构,能够在不使气缸部44的比下表面46a靠内侧的构造变得复杂的情况下设置冷却水入口部85,能够简化气缸部44的构造。
此外,冷却水入口部85具有成为冷却水流向冷却水入口部85的入口的入口开口85a,入口开口85a在车宽方向外侧开口。根据该结构,能够从车宽方向外侧使冷却水流入冷却水入口部85的入口开口85a,能够在冷却水入口部85的下方确保空间,因此易于配置催化剂装置121。
此外,气缸部44在上表面46b具有成为冷却水从气缸部44流出的出口的冷却水出口部86。根据该结构,能够将从气缸部44的下表面46a的冷却水入口部85流入的冷却水从气缸部44的上表面46b的冷却水出口部86排出,能够高效地冷却气缸部44。
此外,输送冷却水的水泵单元81设置于作为气缸盖46的侧面的侧壁部67R,水泵单元81的排出口93与入口开口85a直接连通。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简单的构造将水泵单元81的排出口93与冷却水入口部85连接。
此外,气缸部44从曲轴箱43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连杆机构48配置于曲轴箱43的上方,在侧视观察时,催化剂装置121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比气缸45靠下方的位置处,并且位于假想线L1与假想线L2之间的区域内,该假想线L1连接车体侧摆动轴48b、48b与曲轴箱43的前端43d,所述车体侧摆动轴48b、48b将连杆机构48与车体框架12连结起来,该假想线L2连接气缸部44的排气管连接部46E与车体侧摆动轴48b、48b,气缸部44的排气管连接部46E与排气管77的端部连接。根据该结构,能够将催化剂装置121高效地配置于假想线L1与假想线L2之间的区域内,该假想线L1连接车体侧摆动轴48b、48b与曲轴箱43的前端43b,该假想线L2连接排气管连接部46E与车体侧摆动轴48b、48b。
此外,根据应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自动二轮车1具有: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其具有曲轴箱43和气缸部44,气缸部44从曲轴箱43以气缸轴线44a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方式延伸,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在车体框架12上;排气管77,其与气缸部44连接;催化剂装置121,其设置于排气管77中;以及散热器60,其配置于曲轴箱43的侧方,在侧视观察时,催化剂装置121的至少一部分在曲轴箱43的前方配置于气缸部44的下方,催化剂装置121的最上端121d位于比散热器60的最下端60a靠上方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催化剂装置121的至少一部分在曲轴箱43的前方配置于气缸部44的下方,催化剂装置121的最上端121d位于比配置于曲轴箱43的侧方的散热器60的最下端60a靠上方的位置。根据该结构,能够将散热器60和催化剂装置121在上下方向紧凑地配置。
此外,散热器60在下部具有侧视观察时配置为前高后低的下部箱106,在侧视观察时,在下部箱106的前端部的下方配置催化剂装置121。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侧视观察时前高后低地配置的下部箱106的下方的空间紧凑地配置催化剂装置121。
此外,下部箱106在侧视观察时在上下方向配置于催化剂装置121与气缸部44之间。根据该结构,能够将下部箱106紧凑地配置于催化剂装置121与气缸部44之间。
而且,下部箱106在前端具有向前方突出的下部连接管111,在侧视观察时,催化剂装置121配置于下部连接管111的下方。根据该结构,利用下部连接管111的下方的空间,能够紧凑地配置催化剂装置121。
此外,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通过设置于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的上部的摆动轴48a而被支承为能够摆动,散热器60具有在侧视观察时呈矩形的散热器芯体107,散热器60被配置为使得侧视观察时的散热器芯体107的中心107e位于比曲轴箱43的曲轴的旋转中心42a靠后方的位置,在散热器60的前缘部107a的前方配置有摆动轴48a。根据该结构,在散热器60的前缘部107a的前方配置有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的摆动轴48a,因此能够使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在上下方向紧凑化。
此外,催化剂装置121以催化剂装置121的长度方向指向车宽方向的朝向配置,催化剂装置121相对于作为自动二轮车1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的中心线C而向车宽方向的一侧偏置配置。根据该结构,易于在催化剂装置121的车宽方向上确保空间,因此易于配置催化剂装置121。
此外,催化剂装置121配置于比散热器60的车宽方向的外端部60b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处。根据该结构,能够在车宽方向上避开散热器60而紧凑地配置催化剂装置121。
此外,根据应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自动二轮车1具有: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其通过摆动轴48a而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于车体框架12上;以及配置于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的侧方的散热器60,摆动轴48a设置于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的上部,在侧视观察时,在散热器60的前缘部107a的前方配置有摆动轴48a。
根据该结构,摆动轴48a设置于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的上部,在侧视观察时,配置于散热器60的前缘部107a的前方,因此能够在上下方向使得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紧凑,并且能够容易地接触到摆动轴48a。
此外,散热器60以侧视观察时前缘部107a后倾的方式倾斜配置,摆动轴48a在侧视观察时配置于比前缘部107a的下端部107d靠后方的位置。根据该结构,能够在因散热器60倾斜而形成于散热器60的前缘部107a的下端部107d的上方的空间内紧凑地配置摆动轴48a。
此外,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通过连杆机构48而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于车体框架12上,连杆机构48具有摆动轴48a、设置于车体框架12上的车体侧摆动轴48b、48b、以及连接车体侧摆动轴48b、48b与摆动轴48a的连杆部件48c,与输送侧软管82连接的上部连接管110设置于散热器60的上部,上部连接管110配置于摆动轴48a的正上方,输送侧软管82在侧视观察时配置于摆动轴48a与车体侧摆动轴48b、48b之间。
根据该结构,利用摆动轴48a与车体侧摆动轴48b、48b之间的空间,能够紧凑地配置上部连接管110和输送侧软管82。
并且,上部连接管110从散热器60的上部向车宽方向内侧且前方延伸,并且配置于比作为连杆机构48的车宽方向的外端部的第1枢轴部130靠内侧的位置。根据该结构,能够在车宽方向上紧凑地配置上部连接管110和输送侧软管82,并且能够利用第1枢轴部130保护上部连接管110和输送侧软管82。
此外,根据应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自动二轮车1具有: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其具有曲轴箱43和气缸部44,气缸部44从曲轴箱43以气缸轴线44a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方式延伸,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于车体框架12上;与气缸部44连接的排气管77;设置于排气管77中的催化剂装置121;以及设置于排气管77的上游侧废气传感器140。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通过设置于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的上方的车体侧摆动轴48b而被支承于车体框架12上,催化剂装置121的至少一部分在侧视观察时配置于比气缸部44靠下方的位置,并且位于假想线L1与假想线L2之间的区域内,该假想线L1连接车体侧摆动轴48b与曲轴箱43的前端43b,假想线L2连接气缸部44的排气管连接部46E与车体侧摆动轴48b,气缸部44的排气管连接部46E与排气管77的端部连接,排气管77具有位于催化剂装置121的上游的上游侧排气管120,上游侧废气传感器140在气缸部44的下方设置于上游侧排气管120中。
根据该结构,能够在比气缸部44的下方处将催化剂装置121配置于假想线L1与假想线L2之间的区域内,该假想线L1连接车体侧摆动轴48b与曲轴箱43的前端43b,该假想线L2连接排气管连接部46E与车体侧摆动轴48b。此外,能够在气缸部44的下方将上游侧废气传感器140设置于上游侧排气管120中。因此,能够将催化剂装置121和上游侧废气传感器140高效地配置于气缸部44的下方。此外,能够检测催化剂装置121的上游的废气。
此外,催化剂装置121和上游侧废气传感器140在俯视观察时配置于车体框架12的立起部21、21的内侧。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车体框架12保护催化剂装置121和上游侧废气传感器140,并且能够在车宽方向上实现质量的集中化。
而且,上游侧废气传感器140配置于在上游侧排气管120中位于比催化剂装置121靠前方处的部分,上游侧废气传感器140从前方配置于上游侧排气管120中。根据该结构,上游侧废气传感器140从前方配置于上游侧排气管120中比催化剂装置121靠前方的部分,因此可抑制催化剂装置121与上游侧废气传感器140产生干涉。因此,能够容易地设置上游侧废气传感器140。
此外,上游侧废气传感器140具有检测废气的检测部140a、以及突出到上游侧排气管120的外侧的端子部140b,并且上游侧废气传感器140以端子部140b位于比检测部140a靠上方的位置的朝向配置。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上游侧废气传感器140向下方突出,能够紧凑地配置上游侧废气传感器140。
此外,上游侧废气传感器140以沿着排气流的朝向而配置。根据该结构,可抑制上游侧废气传感器140扰乱排气的流动,易于利用上游侧废气传感器140检测废气。
此外,在侧视观察时,上游侧废气传感器140被侧罩34从外侧覆盖,所述侧罩34从侧方覆盖车体。根据该结构,能够使用侧罩34保护上游侧废气传感器140,并且能够提高外观性。
此外,在上游侧废气传感器140的前方配置有燃料箱38。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燃料箱38保护上游侧废气传感器140。
此外,设置有从下方覆盖车体的底部罩33,底部罩33具有避开上游侧废气传感器140的线束140c的缺口部33a。根据该结构,利用底部罩33能够保护车体,并且容易通过缺口部33a避开底部罩33而配置上游侧废气传感器140的线束140c。
此外,上游侧排气管120具有:从排气管连接部46E向下方延伸的下方延伸部125;从下方延伸部125的下端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侧方延伸部126;以及弯曲部127,其从侧方延伸部126的外端向后方且车宽方向内侧折返,并且与配置于下方延伸部125的后方的催化剂装置121连接,上游侧废气传感器140设置于下方延伸部125中。
根据该结构,由于上游侧废气传感器140设置于下方延伸部125中,因此能够利用上游侧废气传感器140检测排气管连接部46E的附近的废气。
此外,根据应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自动二轮车1具有: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其具有曲轴箱43和气缸部44,气缸部44从曲轴箱43以气缸轴线44a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方式延伸,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在车体框架12上;散热器60,其配置于曲轴箱43的侧方;排气管77,其与气缸部44连接;催化剂装置121,其设置于排气管77中;以及下游侧废气传感器141,其设置于排气管77中,在侧视观察时,催化剂装置121和下游侧废气传感器141相对于散热器60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分离配置。
根据该结构,催化剂装置121和下游侧废气传感器141相对于散热器60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离开配置,因此能够在上下方向紧凑地配置催化剂装置121、下游侧废气传感器141和散热器60。
此外,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通过设置于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的上方的作为连结部的连杆机构48而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于车体框架12上,催化剂装置121在曲轴箱43的前方配置于气缸部44的下方。根据该结构,连杆机构48设置于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的上方,因此容易在气缸部44的下方确保空间。因此,能够利用气缸部44的下方的空间高效地配置催化剂装置121。
此外,排气管77具有位于比催化剂装置121靠下游的位置的下游侧排气管122,下游侧废气传感器141设置于下游侧排气管122中。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下游侧废气传感器141来检测在催化剂装置121中通过后的废气。
此外,曲轴箱43具有注油口150和封闭注油口150的盖151,下游侧废气传感器141在散热器60的后方配置于盖151的下方。根据该结构,能够在散热器60的后方利用盖151的下方的空间高效地配置下游侧废气传感器141。
此外,下游侧废气传感器141的轴线141d在侧视观察时与盖151的轴线151a相交。根据该结构,在接触盖151时,下游侧废气传感器141不易成为妨碍,易于接触盖151。
此外,下游侧废气传感器141具有检测废气的检测部141a、以及向下游侧排气管122的外侧突出的端子部141b,下游侧废气传感器141以端子部141b位于比检测部141a靠上方处的朝向配置。
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下游侧废气传感器141向下方突出,能够紧凑地配置下游侧废气传感器141。
此外,下游侧废气传感器141以沿着排气流的朝向而配置。根据该结构,可抑制下游侧废气传感器141扰乱排气流,易于利用下游侧废气传感器141检测废气。
(变形例)
图19是在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从上方侧观察排气管77的俯视图。图20是在变形例中从右侧方侧观察排气管77的立体图。
在变形例中,对于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构成的部分,赋予相同标号并省略说明。
在该变形例中,示出了上游侧废气传感器和下游侧废气传感器的配置位置的变更。
在图13和图16中,利用假想线示出了变形例的上游侧废气传感器和下游侧废气传感器的配置位置。
以下说明的上游侧废气传感器240、340、440是与上游侧废气传感器140相同的传感器,具有检测部140a和端子部140b。
此外,以下说明的下游侧废气传感器241、341、441是与下游侧废气传感器141相同的传感器,具有检测部141a和端子部141b。
参照图13、图16、图19和图20,可以取代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上游侧废气传感器140而将上游侧废气传感器240设置于上游侧排气管120的弯曲部127中。在侧视观察时,上游侧废气传感器240位于气缸部44的下方。
上游侧废气传感器240配置于上游侧排气管120中位于比催化剂装置121靠前方的位置的部分。上游侧废气传感器240安装在弯曲部127的外侧面部127a的上表面。
上游侧废气传感器240被设置为沿着弯曲部127的排气流,并且以端子部140b位于比检测部140a靠上方的位置的朝向进行配置。
上游侧废气传感器240从弯曲部127的外侧面部127a向前上方且车宽方向外侧斜向立起设置。
在弯曲部127通过的废气在以通过弯曲部127的中心的假想的轴线12b为基准的情况下,由于离心力而使得废气在弯曲部127的弯曲的外表面侧通过的量大于在弯曲的内表面侧通过的量。上游侧废气传感器240设置于弯曲部127的弯曲的外表面侧。因此,利能够用上游侧废气传感器240高效地检测废气。
弯曲部127设置于比排气管连接部46E靠车宽方向的外侧的位置,因此易于从外侧接近弯曲部127的上游侧废气传感器240。因此,上游侧废气传感器240的维护性优良。
此外,可以取代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上游侧废气传感器140而将上游侧废气传感器340设置于上游侧排气管120的下方延伸部125。
上游侧废气传感器340配置于上游侧排气管120中位于比催化剂装置121靠前方的位置的部分。上游侧废气传感器340设置在下方延伸部125中与弯曲部127侧相反的一侧的侧面上。在仰视观察时,上游侧废气传感器340与气缸部44重合,位于气缸部44的下方。在俯视观察时,上游侧废气传感器340位于立起部21、21之间。上游侧废气传感器340被侧罩34的下端部34a(图2)从外侧覆盖。
上游侧废气传感器340被设置为沿着下方延伸部125中的排气流,并且以端子部140b位于比检测部140a靠上方的位置的朝向进行配置。
上游侧废气传感器340从下方延伸部125的侧面向车宽方向外侧且上方斜向立起设置。
此外,可以取代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上游侧废气传感器140而将上游侧废气传感器440设置于上游侧排气管120的侧方延伸部126。
上游侧废气传感器440配置于上游侧排气管120中位于比催化剂装置121靠前方的位置的部分。上游侧废气传感器440从前方侧被插入到侧方延伸部126的前表面上。在仰视观察时,上游侧废气传感器440与气缸部44重合,位于气缸部44的下方。在俯视观察时,上游侧废气传感器440位于立起部21、21之间。上游侧废气传感器440被侧罩34的下端部34a从外侧覆盖。
上游侧废气传感器440被设置为沿着侧方延伸部126中的排气流,并且以端子部140b位于比检测部140a靠上方的位置的朝向进行配置。
上游侧废气传感器440从侧方延伸部126的前表面向前上方且与弯曲部127侧相反的一侧的车宽方向外侧斜向立起设置。
此外,可以取代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下游侧废气传感器141而将下游侧废气传感器241设置于下游侧排气管122的屈曲部128。
下游侧废气传感器241从前上方侧插入到屈曲部128的前部的上表面。
下游侧废气传感器241以端子部141b位于比检测部141a靠上方的位置的朝向进行配置。
下游侧废气传感器241从屈曲部128的前部的上表面向前上方斜向立起设置。散热器60以侧视观察时所述前缘部107a后倾的方式倾斜配置,下游侧废气传感器241配置于返回侧软管83的下方。
在图16所示的侧视观察时,下游侧废气传感器241和催化剂装置121相对于散热器60向前方离开配置。因此,能够将下游侧废气传感器241、催化剂装置121和散热器60在上下方向紧凑地配置。
此外,下游侧废气传感器241的下部在侧视观察时与催化剂装置121重合。因此,能够将下游侧废气传感器241在上下方向紧凑地配置。
下游侧排气管122的前部在侧视观察时以沿着前高后低地倾斜的散热器60的下部箱106的方式向前方延伸,下游侧排气管122的前端部122a位于下部箱106的前端部的前下方,前端部122a的包含最上端在内的上部位于比散热器60的最下端60a靠上方的位置处。
下游侧废气传感器241设置于下游侧排气管122的前端部122a的上部,并且在散热器60的前方配置于比散热器60的最下端60a靠上方的位置处。因此,能够将下游侧废气传感器241在上下方向上紧凑地配置。
此外,可以取代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下游侧废气传感器141而将下游侧废气传感器341设置于下游侧排气管122的消声器部124中。
下游侧废气传感器341从前上方侧插入到消声器部124的前端部的上表面。安装有下游侧废气传感器341的消声器部124的前端部形成为随着向后方侧而直径扩大的锥状。
下游侧废气传感器341以端子部141b位于比检测部141a靠上方的位置的朝向进行配置。
下游侧废气传感器341从屈曲部128的前部的上表面向前上方且车宽方向内侧斜向立起设置。
在图16所示的侧视观察时,下游侧废气传感器341相对于散热器60向后方离开配置。即,下游侧废气传感器341和催化剂装置121相对于散热器60在前后方向上离开配置。因此,能够将下游侧废气传感器341、催化剂装置121和散热器60在上下方向紧凑地配置。
下游侧废气传感器341配置于盖151的下方。下游侧废气传感器341的检测部141a的轴线141d与盖151的轴线151a相交。
此外,可以取代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下游侧废气传感器141而将下游侧废气传感器441设置于下游侧排气管122的屈曲部128。
下游侧废气传感器441从车宽方向外侧的上方侧插入到屈曲部128的后部的上表面。
下游侧废气传感器441以端子部141b位于比检测部141a靠上方的位置的朝向进行配置。
下游侧废气传感器441从屈曲部部128的后部的上表面向车宽方向外侧且上方斜向立起设置。
(第2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21和图22,对应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该第2实施方式中,对于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构成的部分,赋予相同标号并省略说明。
本第2实施方式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排气管277和连杆机构248的结构。
图21是第2实施方式的散热器60和连杆机构248的周边部的右侧视图。图22是在第2实施方式中从下方观察单元式摆动发动机213和单元式摆动发动机213的周边部的图。
如图21和图22所示,在第2实施方式中,单元式摆动发动机213通过设置于曲轴箱43的下部的连杆机构248而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于车体框架12上。
连杆机构248具有:设置于车体框架12上的车体侧连结部248a;从曲轴箱43的下部的前部向前方延伸的发动机侧连结部248b;以及连结车体侧连结部248a与发动机侧连结部248b的枢轴248c。单元式摆动发动机213以在车宽方向延伸的枢轴248c为中心摆动。发动机侧连结部248b设置于曲轴箱43中比气缸部44的气缸轴线44a靠下方的部分。
排气管277具有:与气缸盖46的排气管连接部46E连接的第1排气管220;与第1排气管220的下游端连接的催化剂装置221;以及与催化剂装置221的下游端连接的第2排气管222。
催化剂装置221在排气的流动方向上位于第1排气管220与第2排气管222之间,并且被设置在排气管277的中途。
第1排气管220从排气管连接部46E通过气缸部44的下方而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第1排气管220的下游端在右侧的立起部21的下方向后方屈曲。
催化剂装置221是内部具有催化剂载体的筒状部件。催化剂装置221从第1排气管220的下游端向后方延伸。催化剂装置221以其长度方向朝向前后方向的方式设置,在侧视观察时催化剂装置221配置为前高后低的姿态。
催化剂装置221在比气缸部44靠车宽方向外侧处设置于右侧的立起部21的下方。催化剂装置221具有在图22的仰视观察时从下方与散热器60的前部重合的重合部221a。
在侧视观察时,催化剂装置221在曲轴箱43的前端43b的前方设置于气缸部44的下方。在侧视观察时,催化剂装置221的后部配置于作为散热器60的下部的前端部的下部连接管111的下方。
催化剂装置221的最上端221d位于比散热器60的最下端60a靠上方的位置。
这样,通过将催化剂装置221在上下方向上设置为与散热器60的下部重合,从而能够在上下方向紧凑地配置催化剂装置221和散热器60。
第2排气管222从催化剂装置221的下游端向后方延伸。第2排气管222在后端具有消声器部224。
另外,上述第1和第2实施方式用于示出应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第1和第2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是冷却水入口部85和冷却水出口部86设置于气缸盖46的情况,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冷却水入口部设置于气缸45的下表面,冷却水出口部设置于气缸45的上表面。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鞍乘型车辆而以自动二轮车1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具有2个前轮或后轮的3轮鞍乘型车辆以及具有4轮以上的鞍乘型车辆等鞍乘型车辆。

Claims (8)

1.一种鞍乘型车辆,其具有: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213),其包括曲轴箱(43)和气缸部(44),所述气缸部(44)从所述曲轴箱(43)以气缸轴线(44a)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方式延伸,所述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213)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于车体框架(12)上;排气管(77、277),其与所述气缸部(44)连接;催化剂装置(121、221),其设置于所述排气管(77、277)中;以及散热器(60),其配置于所述曲轴箱(43)的侧方,其特征在于,
所述催化剂装置(121、221)在侧视观察时至少一部分在所述曲轴箱(43)的前方配置于所述气缸部(44)的下方,
所述催化剂装置(121、221)的最上端(121d、221d)位于比所述散热器(60)的最下端(60a)靠上方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器(60)在下部具有配置成侧视观察时前高后低的下部箱(106),
在侧视观察时,所述催化剂装置(121)配置在所述下部箱(106)的前端部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部箱(106)在侧视观察时在上下方向上被配置于所述催化剂装置(121)与所述气缸部(4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部箱(106)在前端具有向前方突出的下部连接管(111),
在侧视观察时,所述催化剂装置(121)被配置于所述下部连接管(111)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通过设置于所述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的上部的摆动轴(48a)而被支承为能够摆动,
所述散热器(60)具有侧视观察时呈矩形的散热器芯体(107),
所述散热器(60)被配置为所述散热器芯体(107)的侧视观察时的中心(107e)位于比所述曲轴箱(43)的曲轴(42)的旋转中心(42a)靠后方的位置,
所述摆动轴(48a)配置在所述散热器(60)的前缘部(107a)的前方。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催化剂装置(121)以所述催化剂装置(121)的长度方向指向车宽方向的朝向进行配置,
所述催化剂装置(121)相对于所述鞍乘型车辆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C)向车宽方向的一侧偏置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催化剂装置(121)配置于比所述散热器(60)的车宽方向的外端部(60b)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通过设置于所述单元式摆动发动机(13)的上方的连杆机构(48)而被支承为能够摆动,所述连杆机构(48)具有与所述车体框架(12)连结的车体侧摆动轴(48b),
在侧视观察时,所述催化剂装置(121)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比所述气缸部(44)靠下方的位置,并且位于下述假想线(L1)与假想线(L2)之间的区域内,其中,前一假想线(L1)连接所述车体侧摆动轴(48b)与所述曲轴箱(43)的前端(43b),后一假想线(L2)连接所述气缸部(44)的排气管连接部(46E)与所述车体侧摆动轴(48b),所述气缸部(44)的排气管连接部(46E)与所述排气管(77)的端部连接。
CN201910096908.XA 2018-02-09 2019-01-31 鞍乘型车辆 Active CN1101310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22567 2018-02-09
JP2018022567A JP6684840B2 (ja) 2018-02-09 2018-02-09 鞍乗型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31023A true CN110131023A (zh) 2019-08-16
CN110131023B CN110131023B (zh) 2021-07-06

Family

ID=65275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96908.XA Active CN110131023B (zh) 2018-02-09 2019-01-31 鞍乘型车辆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524503A1 (zh)
JP (1) JP6684840B2 (zh)
CN (1) CN110131023B (zh)
BR (1) BR102019000388A2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7637A (zh) * 2005-09-05 2007-03-14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鞍乘型车辆的后部结构和鞍乘型车辆
CN1959074A (zh) * 2005-10-31 2007-05-0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二轮摩托车的排气装置
CN102224063A (zh) * 2008-11-28 2011-10-1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型车辆
US20150014083A1 (en) * 2013-07-10 2015-01-15 Honda Motor Co., Ltd. Exhaust structure for compact vehicle
CN104648598A (zh) * 2013-11-19 2015-05-27 铃木株式会社 摩托车的排气装置
WO2018025652A1 (ja) * 2016-08-05 2018-02-0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排気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81898B2 (ja) * 1985-11-18 1994-10-1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冷却装置
JP4812636B2 (ja) 2007-01-16 2011-11-0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水冷式内燃機関の冷却水通路構造
JP5086056B2 (ja) * 2007-12-27 2012-11-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触媒配置構造
JP2013036422A (ja) 2011-08-09 2013-02-21 Suzuki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排気管構造
CN103963893B (zh) * 2013-01-30 2017-05-24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跨坐型车辆
JP6038844B2 (ja) * 2014-06-26 2016-12-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用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EP3165731B1 (en) * 2014-07-04 2020-04-22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and single-cylinder four-stroke engine unit
JP6216308B2 (ja) * 2014-11-27 2017-10-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リザーブタンク構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7637A (zh) * 2005-09-05 2007-03-14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鞍乘型车辆的后部结构和鞍乘型车辆
CN1959074A (zh) * 2005-10-31 2007-05-0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二轮摩托车的排气装置
CN102224063A (zh) * 2008-11-28 2011-10-1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型车辆
US20150014083A1 (en) * 2013-07-10 2015-01-15 Honda Motor Co., Ltd. Exhaust structure for compact vehicle
CN104648598A (zh) * 2013-11-19 2015-05-27 铃木株式会社 摩托车的排气装置
WO2018025652A1 (ja) * 2016-08-05 2018-02-0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排気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24503A1 (en) 2019-08-14
CN110131023B (zh) 2021-07-06
JP6684840B2 (ja) 2020-04-22
JP2019137235A (ja) 2019-08-22
BR102019000388A2 (pt) 2019-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63762B (zh) 鞍乘型车辆的排气结构
CN103016132B (zh) 骑乘式车辆
CN110126949A (zh) 内燃机
CN110131022A (zh) 鞍乘型车辆
CN106471229A (zh) 车辆和单缸四冲程发动机单元
CN110131027A (zh) 鞍乘型车辆
CN110126950A (zh) 鞍乘型车辆
CN110131021B (zh) 鞍座型车辆
CN110131023A (zh) 鞍乘型车辆
CN110131028A (zh) 鞍乘型车辆
CN112172984B (zh) 鞍乘型车辆的散热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