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28777A - 一种哑光低气味耐热高抗冲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哑光低气味耐热高抗冲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28777A
CN110128777A CN201910479926.6A CN201910479926A CN110128777A CN 110128777 A CN110128777 A CN 110128777A CN 201910479926 A CN201910479926 A CN 201910479926A CN 110128777 A CN110128777 A CN 1101287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resistant
heat
high impact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7992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鹏浩
李文波
杨刚
程海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YINX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YINX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YINX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YINX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7992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28777A/zh
Publication of CN1101287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287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55/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btained by polymerisation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L23/00 - C08L53/00
    • C08L55/02ABS [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8Stabilised against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r oxyd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2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 C08L2205/02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hierarchy C08L, and differing only in parameters such as density, comonomer content, molecular weight, struc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3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 C08L2205/03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containing four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6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having improved processability or containing aids for moulding metho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哑光低气味耐热高抗冲ABS材料,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ABS 65‑80份、增韧剂2‑12份、耐热改性剂18‑26份、消光剂0.5‑2.5份、润滑剂0.1‑0.8份、抗氧剂0.1‑0.8份、除味剂0.5‑2份;所述ABS为本体法生产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本发明还提供前述ABS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按照配方所示重量值分别称取各组分置于容器中并混合均匀;S2:将步骤S1中的原料投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经过熔融挤出;S3:将步骤S2中熔融挤出后的材料进行水冷、干燥处理、切粒。本发明的哑光低气味耐热高抗冲ABS材料光泽度低、气味低,既能满足汽车内饰件对低光泽性能的要求,又能满足环保材料的要求,可以很好地应用到汽车内饰件,提高乘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哑光低气味耐热高抗冲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哑光低气味耐热高抗冲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树脂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被大量用于汽车饰件、工业电子、家用电器、交通等领域。然而普通的ABS在被用作汽车内饰件材料时,由于其光泽度较高,会造成驾驶员视觉疲劳最终导致引发交通事故等潜在安全性隐患。对于这一问题,现有的解决方法是在ABS制件表面喷涂、覆皮或模具磨砂,从而得到低光泽表面,但这些方法的成本都比较高。随着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汽车内饰件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是乘坐环境和舒适度,尤其是对汽车内的空气质量的要求也更高。而大多数内饰件材料中都含有一定量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在高温环境下VOC挥发扩散在车内空间,部分气体会引起车内乘坐人不适症状。目前,通用、大众、吉利、长安等主机厂为了提高对汽车内饰件的气味控制,分别推出了相应的气味检测标准。因此开发一种表面光泽度低、低气味且耐热高抗冲的ABS材料就显得十分有必要,有效减少材料及后续加工过程中存在的气味,无需对材料表面进行涂覆等二次加工,以为汽车产业提供更安全可靠的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哑光低气味耐热高抗冲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减少材料及后续加工过程中存在的气味,无需对材料表面进行涂覆等二次加工,解决现有的应用于汽车内饰中的ABS所存在的材料表面光泽度较高、不耐热、在高温下气味较大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哑光低气味耐热高抗冲ABS材料,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ABS65-80份、增韧剂2-12份、耐热改性剂18-26份、消光剂0.6-3份、润滑剂0.1-0.8份、抗氧剂0.1-0.8份、除味剂0.5-2份;所述ABS为本体法生产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本方案中的ABS材料添加了消光剂、除味剂、耐热改性剂等作改性处理,在不影响原ABS材料的物理性能基础上,有效的降低了ABS的光泽,改善了材料的气味;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对ABS材料进行表面涂覆以降低光泽度以及在高温环境中气味较大、耐热性能较差等技术。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优选的,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ABS 70-75份、增韧剂3-10份、耐热改性剂20-25份、消光剂0.5-2份、润滑剂0.2-0.6份、抗氧剂0.2-0.6份、除味剂0.5-1.5份。
优选的:所增韧剂为高胶粉,高胶粉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合物。
优选的:所述耐热剂为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马来酸酐共聚物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更优选的,采用其中一种时采用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采用两种混合物时,二者的重量份比例为1:5-1:13。
优选的:所述消光剂为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三元无规共聚物。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三元无规共聚物,具有无色珠状颗粒外观。消光剂的作用原理为:SAN(中文名为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和无色珠状颗粒状消光剂二者的溶解度参数相差较大,相容性不好。因而在以SAN为连续相,消光剂为分散相的体系中,界面的相互作用小,导致分散相分散不均形成较大的颗粒,这些颗粒在注塑过程中挤压填充到SAN分子链的空隙中,导致注塑样板表面形成微细凸凹。随着消光剂用量的增加,ABS材料表面形成的微细凸凹越多,对光线的漫反射也增多,因此可实现材料表面光泽度的逐渐下降。
优选的:所述润滑剂为N,N′-已撑双硬脂酰胺和硬脂酸镁复配化学品。更优选的,N,N′-已撑双硬脂酰胺和硬脂酸镁按照重量份1:1的比例进行复配。
优选的:所述抗氧剂为受阻酚和亚磷酸酯类复配化学品。更优选的,受阻酚和亚磷酸酯类按照重量份1:1的比例进行复配。
优选的:所述除味剂为多孔无机物与有机物复配化学品。
优选的:所述除味剂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蓖麻油10-20份、玉米多肽植物提取液20-30份、樟脑5-10份、柠檬桉叶油5-10份、水155-180份、质量分数为20%的氨水55-60份以及硅酸盐20-30份。所述除味剂的主要结构为分子扩散剂、酸性气体中和剂、金属离子螯合剂和多孔携带载体的混合物。所述除味剂为白色的粉末,对气味和有机物具有极高的反应吸附力,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能,同时在高分子材料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与其它原料的混合性好、分散性好、流动性好而且不影响材料本身的机械强度、拉伸强度、长期老化等物理性能。其中玉米多肽植物提取液有着优良的除臭和吸水的作用;蓖麻油可以中和氨类等物质的臭味;柠檬桉叶油和樟脑有良好的除臭的作用;二氧化硅为无定形二氧化硅,为白色固定或粉末状、多孔、质轻、松软的固体,吸附性强。本方案中的除味剂通过主结构之细微孔洞吸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气体,能完全分散在ABS塑料材料中,达到加工过程中与制成最终产品后的长效抑制、消除气味。在ABS材料中添加本方案中的除味剂后,能有效吸附和降低材料本身的气味,并且ABS材料制成汽车内饰成品时,添加除味剂还能有效吸附汽车内的异味。
优选的,所述除味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计,将蓖麻油10-20份、玉米多肽植物提取液20-30份、柠檬桉叶油5-10份依次加入至130-150份的水中,混合均匀后,向其中加入质量分数为20%的氨水55-60份,搅拌均匀后,用水浴加热至85-90℃,保温处理2-3小时后,200-800r/m离心5-10min后得到沉淀,然后将沉淀用纯净水洗涤,煅烧处理(煅烧温度750-800℃,煅烧时间1-2小时);再经过30分钟粉碎处理,制得混合粉体;
(2)按重量份计,将步骤(1)中制备的全部混合粉体、以及樟脑5-10份、硅酸盐20-30份以及纯净水25-30份依次混合搅拌均匀后,制得湿料,然后将湿料2-3MPa模压成型,放入180-200℃的环境中烘干3-4小时,粉碎30min至平均粒径为800-1000目,即制得除味剂。
优选的,所述除味剂中蓖麻油可以采用松油代替,二者的效果和作用类似,采用松油时其重量份与蓖麻油相同。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的哑光低气味耐热高抗冲ABS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混合:按照配方所示重量值分别称取各组分置于容器中并混合均匀;
S2熔融挤出:将所述步骤S1中混合均匀的原料投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机筒分段控制温度,主机转速260-320转/分钟,经过熔融挤出;
S3干燥切粒:将所述步骤S2中熔融挤出后的材料进行水冷、干燥处理、切粒,即得到产品。
优选的,所述步骤S2熔融挤出中,从加料口到机头出口的温度分段均匀设置为210℃、210℃、215℃、220℃、220℃和220℃。
优选的,所述步骤S2熔融挤出中,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直径35mm,长径比L/D=40。
本发明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ABS材料主要用于制作汽车内饰,如空调出风口、门板、装饰条等物件,可以有效降低整车的气味及车内VOC的含量,且无需对材料表面进行涂覆等二次加工,为汽车装饰产业提供了更安全可靠的材料。①通过对ABS材料加入消光剂、除味剂、耐热改性剂等作改性处理,降低了ABS的光泽,改善了气味,获得了哑光低气味的耐热高抗冲ABS,同时对原ABS材料的物性影响很小。②本发明的ABS材料的制备工艺简单,成品质量可控,有利于大规模量产,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实施例1中除味剂的生产流程示意图;
附图2为实施例1中ABS材料的生产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1的哑光低气味耐热高抗冲ABS材料,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
本实施例中,ABS为本体法生产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为上海高桥石化ABS 8391产品。增韧剂为韩国锦湖HR-181的高胶粉产品。耐热剂为采购自日本电气化学DENKA IP的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马来酸酐共聚物。消光剂为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三元无规共聚物,采购自江苏佳易容公司的SAG-002产品。润滑剂为N,N′-已撑双硬脂酰胺和硬脂酸镁按照重量份比例1:1的复配化学品,分别采购自美国龙沙Acrawax C和邵阳天堂助剂化工公司。抗氧剂为受阻酚和亚磷酸酯类按照重量份比例1:1的复配化学品,分别为德国巴斯夫1010和168产品。
其中除味剂的主要成份为:蓖麻油10份、玉米多肽植物提取液25份、樟脑6份、柠檬桉叶油5份以及超细二氧化硅20份制备所得的多孔无机物与有机物复配化学品。参见附图1,本实施例中除味剂的具体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计,将蓖麻油10份、玉米多肽酶25份、柠檬桉叶油5份依次加入至130份的水中,混合均匀后,立即向其中加入55份质量分数为20%的氨水,搅拌均匀后,用水浴加热至85-90℃,保温处理2小时后,200r/m离心10min(采用贝克曼库尔特Optima XPN仪器)后得到沉淀,然后将沉淀用纯净水洗涤2遍后,再750℃煅烧处理2小时,煅烧后的物质粉碎处理30分钟(采用宏达WF系列微粉碎机)处理,制得混合粉体;
(2)按重量份计,将步骤(1)中制备的全部混合粉体、樟脑晶体6份、超细硅酸钠盐20份、25份水依次混合搅拌均匀后,制得湿料,然后将湿料模压成型,模压成型时的压力为2MPa后,采用上海贺德的恒温干燥箱,180℃烘干处理1小时,采用宏达WF系列微粉碎机粉碎30分钟,粉碎后的平均粒径大小为800-1000目,即制得高效塑料除味剂。
参见附图2,本实施例中ABS材料按照如下步骤制备获得:
S1混合:按照上述配方所示重量值分别称取各组分,加入到搅拌机中(南京瑞亚APEX)转速350r/min混合3min以上,至各原料混合均匀;
S2熔融挤出:将所述步骤S1中混合均匀的原料投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机筒分段控制温度,从加料口到机头出口的温度分段均匀设置为210℃、210℃、215℃、220℃、220℃和220℃,主机转速300转/分钟,经过熔融挤出;
S3干燥切粒:将所述步骤S2中熔融挤出后的材料进行水冷、干燥处理、切粒,即得到产品。
实施例2
ABS 69.5
增韧剂 5
耐热改性剂 22
消光剂 1.5
除味剂 1.5
润滑剂 0.3
抗氧剂 0.2
本实施例中,ABS为本体法生产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增韧剂为高胶粉;耐热剂为3份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和20份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复配混合物;消光剂为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三元无规共聚物;润滑剂为N,N′-已撑双硬脂酰胺和硬脂酸镁1:1的复配化学品;抗氧剂为受阻酚和亚磷酸酯类1:1的复配化学品;
其中除味剂的主要成份为:蓖麻油10份、玉米多肽植物提取液20份、樟脑6份、柠檬桉叶油10份以及超细二氧化硅20份制备所得的多孔无机物与有机物复配化学品。本实施例中除味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计,将蓖麻油10份、玉米多肽酶20份、柠檬桉叶油10份依次加入至140份的水中,混合均匀后,立即向其中加入60份质量分数为20%的氨水,搅拌均匀后,用水浴加热至90℃,保温处理3小时后,采用贝克曼库尔特Optima XPN仪器800r/m离心5min后得到沉淀,然后将沉淀用纯净水洗涤2遍后,再800℃煅烧1小时,采用宏达WF系列微粉碎机对煅烧后的物质粉碎处理30分钟,制得混合粉体;
(2)按重量份计,将步骤(1)中制备的全部混合粉体、樟脑6份、超细硅酸钠盐20份、30份水依次混合搅拌均匀后,制得湿料,然后将湿料模压成型,模压成型时的压力为2-3MPa后,放入180℃的环境中,采用上海贺德的恒温干燥箱烘干处理2小时,采用宏达WF系列微粉碎机粉碎30分钟,粉碎后的平均粒径大小为800-1000目,即制得高效塑料除味剂。
本实施例2中ABS材料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所记载的步骤。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的哑光低气味耐热高抗冲ABS材料,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
ABS 75
增韧剂 3
耐热改性剂 25
消光剂 0.5
除味剂 1.5
润滑剂 0.2
抗氧剂 0.6
本实施例中,ABS为本体法生产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增韧剂为高胶粉;耐热剂为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马来酸酐共聚物;消光剂为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三元无规共聚物;润滑剂为N,N′-已撑双硬脂酰胺和硬脂酸镁1:1的复配化学品;抗氧剂为受阻酚和亚磷酸酯类1:1的复配化学品。
其中除味剂的主要成份为:蓖麻油20份、玉米多肽植物提取液20份、樟脑5份、柠檬桉叶油10份以及超细二氧化硅30份制备所得的多孔无机物与有机物复配化学品。本实施例中除味剂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1)按重量份计,将蓖麻油20份、玉米多肽酶20份、柠檬桉叶油10份依次加入至150份的水中,混合均匀后,立即向其中加入58份质量分数为20%的氨水,搅拌均匀后,用水浴加热至88℃,保温处理3小时后,500r/m离心8min(采用贝克曼库尔特Optima XPN仪器)后得到沉淀,然后将沉淀用纯净水洗涤2遍后,将沉底在780℃煅烧1.5小时,对煅烧后的物质经过30分钟粉碎(采用宏达WF系列微粉碎机)处理,制得混合粉体;
(2)按重量份计,将步骤(1)中制备的全部混合粉体、樟脑5份、超细硅酸钠盐30份、28份水依次混合搅拌均匀后,制得湿料,然后将湿料模压成型,模压成型时的压力为2-3MPa后,采用上海贺德的恒温干燥箱,190℃烘干处理2小时,采用宏达WF系列微粉碎机粉碎30分钟,粉碎后的平均粒径大小为800-1000目,即制得高效塑料除味剂。
本实施例3中ABS材料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所记载的步骤。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的哑光低气味耐热高抗冲ABS材料,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
本实施例中,ABS为本体法生产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增韧剂为高胶粉;耐热剂为1份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和13份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马来酸酐共聚物复配而成;消光剂为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三元无规共聚物;润滑剂为N,N′-已撑双硬脂酰胺和硬脂酸镁1:1的复配化学品;抗氧剂为受阻酚和亚磷酸酯类1:1的复配化学品,
其中除味剂的主要成份为:蓖麻油10份、玉米多肽植物提取液20份、樟脑6份、柠檬桉叶油10份以及超细二氧化硅20份制备所得的多孔无机物与有机物复配化学品。本实施例中除味剂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本实施例4中ABS材料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所记载的步骤。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中的哑光低气味耐热高抗冲ABS材料,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
ABS 70
增韧剂 10
耐热改性剂 23
消光剂 1.5
除味剂 0.5
润滑剂 0.5
抗氧剂 0.4
本实施例中,ABS为本体法生产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增韧剂为高胶粉;耐热剂为5份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和25份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马来酸酐共聚物复配而成;消光剂为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三元无规共聚物;润滑剂为N,N′-已撑双硬脂酰胺和硬脂酸镁1:1的复配化学品;抗氧剂为受阻酚和亚磷酸酯类1:1的复配化学品。
其中除味剂的主要成份为:蓖麻油20份、玉米多肽植物提取液20份、樟脑5份、柠檬桉叶油10份以及超细二氧化硅30份制备所得的多孔无机物与有机物复配化学品。本实施例中除味剂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
本实施例5中ABS材料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所记载的步骤。
对比例1
ABS 72.5
增韧剂 5
耐热改性剂 22
消光剂 0
除味剂 0
润滑剂 0.3
抗氧剂 0.2
其中,ABS、增韧剂、耐热剂、消光剂、润滑剂和抗氧剂的具体化学成分和采购来源同实施例1。本对比例1中ABS材料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所记载的步骤。
对比例2
其中,ABS、增韧剂、耐热剂、消光剂、润滑剂和抗氧剂的具体化学成分和采购来源同实施例2。本对比例1中ABS材料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所记载的步骤。
对比例3
ABS 75
增韧剂 5
耐热改性剂 22
消光剂 0
除味剂 1
润滑剂 0.5
抗氧剂 0.2
其中,ABS、增韧剂、耐热剂、润滑剂、抗氧剂和除味剂的具体化学成分和采购来源同实施例3。本对比例1中ABS材料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所记载的步骤。
本发明中ABS产品的性能测试方法如下:
将用上述方法制备的粒子,在80℃鼓风烘箱中干燥4H,然后将干燥好的粒子在注塑机上进行注射成型相应制样。
拉伸强度测试:按ISO527标准进行,拉伸速度为50mm/min。
弯曲强度测试:按ISO178标准进行,弯曲速度为2mm/min。
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测试:按ISO179标准进行。
维卡软化温度测试:按ISO306标准进行,B50。
光泽度测试:按ASTM D523标准测试,测试角度为60°。
气味等级测试:按照吉利10级气味标准测试。测试方法①将20g塑料粒子于1L气味试验瓶中;②在70℃烘箱中放置24h;③取出待瓶冷却至室温④至少5位测试人员负责嗅辨。
材料的物性通过测试所得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缺口冲击强度的数值进行评判。
材料的热性能通过测试的维卡软化温度的数值进行评判。
材料的光泽性能通过测试的光泽度数值进行评判。
材料的气味性能根据标准表1中的气味等级评判:
表1不同评分所代表的气味等级
1无法忍受 2非常恶心的气味
3恶心的气味 4厌恶的气味
5几乎无法容忍 6可容忍
7轻微 8可察觉
9略可察觉 10无气味
采用上述测试方法分别对各个实施例与对比例中的材料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见表2:
表2各实施例和对比例中所制备的ABS材料的性能测试结果
由上表1的测试结果可知,在实施例1-5中,在一定范围内,当增加本发明提供的除味剂的用量时,材料的气味可以得到相对应的改善效果,且物理性能均在ABS材料的标准范围内。在对比例1、2中,由于没有添加除味剂,所得的产品在测试时气味程度均达到几乎无法容忍的程度;在实施例1-5及对比例2中,由于增加了消光剂,产品的光泽度明显低于为添加消光剂的对比例1、3。因此,通过添加除味剂和消光剂,可以得到光泽和气味均符合要求的改性ABS产品,满足生产和下游厂商的环保要求。
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哑光低气味耐热高抗冲ABS材料既能满足汽车内饰件对低光泽性能的要求,又能满足通用、大众、福特、吉利、长安等主机厂对低气味材料的要求,可以很好地应用到汽车内饰件,提高乘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最后应当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本申请后依然可对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种种变更、修改或等同替换,但以上变更、修改或等同替换,均在本申请的待授权或待批准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哑光低气味耐热高抗冲ABS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ABS65-80份、增韧剂2-12份、耐热改性剂18-26份、消光剂0.5-2.5份、润滑剂0.1-0.8份、抗氧剂0.1-0.8份、除味剂0.5-2份;所述ABS为本体法生产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哑光低气味耐热高抗冲ABS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ABS 70-75份、增韧剂3-10份、耐热改性剂20-25份、消光剂0.5-2份、润滑剂0.2-0.6份、抗氧剂0.2-0.6份、除味剂0.5-1.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哑光低气味耐热高抗冲ABS材料,其特征在于:所增韧剂为高胶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哑光低气味耐热高抗冲ABS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剂为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马来酸酐共聚物中的一种或两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哑光低气味耐热高抗冲ABS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光剂为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三元无规共聚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哑光低气味耐热高抗冲ABS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为N,N′-已撑双硬脂酰胺和硬脂酸镁复配化学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哑光低气味耐热高抗冲ABS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为受阻酚和亚磷酸酯类复配化学品。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哑光低气味耐热高抗冲ABS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味剂为多孔无机物与有机物复配化学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哑光低气味耐热高抗冲ABS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味剂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蓖麻油10-20份、玉米多肽植物提取液20-30份、樟脑5-10份、柠檬桉叶油5-10份、水155-180份、质量分数为20%的氨水55-60份以及硅酸盐20-30份。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哑光低气味耐热高抗冲ABS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混合:按照配方所示重量值分别称取各组分置于容器中并混合均匀;
S2熔融挤出:将所述步骤S1中混合均匀的原料投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机筒分段控制温度,主机转速260-320转/分钟,经过熔融挤出;
S3干燥切粒:将所述步骤S2中熔融挤出后的材料进行水冷、干燥处理、切粒,即得到产品。
CN201910479926.6A 2019-06-04 2019-06-04 一种哑光低气味耐热高抗冲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01287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79926.6A CN110128777A (zh) 2019-06-04 2019-06-04 一种哑光低气味耐热高抗冲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79926.6A CN110128777A (zh) 2019-06-04 2019-06-04 一种哑光低气味耐热高抗冲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28777A true CN110128777A (zh) 2019-08-16

Family

ID=67580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79926.6A Pending CN110128777A (zh) 2019-06-04 2019-06-04 一种哑光低气味耐热高抗冲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28777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94887A (zh) * 2020-10-09 2021-01-08 程晋东 一种玻璃纤维增强pc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409640A (zh) * 2020-11-03 2021-02-26 深圳市炫丽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除味剂、其应用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24585A (zh) * 2020-11-02 2021-04-30 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丁二烯残留量的abs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36086A (zh) * 2021-04-30 2021-07-20 会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ab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69332A (zh) * 2021-12-29 2022-04-19 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金属氧化物改性的低散发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418072A (zh) * 2022-10-08 2022-12-02 浙江博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气凝胶微粉增韧abs的方法及增韧abs塑料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95699A (ja) * 2010-10-29 2012-05-24 Jgc Catalysts & Chemicals Ltd 抗菌・消臭処理剤および抗菌・消臭処理物品
CN106674871A (zh) * 2016-12-26 2017-05-17 重庆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香味型、低光泽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70208A (zh) * 2018-05-10 2018-09-25 浙江通力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气味ab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95699A (ja) * 2010-10-29 2012-05-24 Jgc Catalysts & Chemicals Ltd 抗菌・消臭処理剤および抗菌・消臭処理物品
CN106674871A (zh) * 2016-12-26 2017-05-17 重庆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香味型、低光泽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70208A (zh) * 2018-05-10 2018-09-25 浙江通力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气味ab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田冶等: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苯乙烯-丙烯腈聚合物的合成", 《塑料工业》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94887A (zh) * 2020-10-09 2021-01-08 程晋东 一种玻璃纤维增强pc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724585A (zh) * 2020-11-02 2021-04-30 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丁二烯残留量的abs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09640A (zh) * 2020-11-03 2021-02-26 深圳市炫丽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除味剂、其应用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36086A (zh) * 2021-04-30 2021-07-20 会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ab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36086B (zh) * 2021-04-30 2022-04-12 会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ab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69332A (zh) * 2021-12-29 2022-04-19 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金属氧化物改性的低散发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418072A (zh) * 2022-10-08 2022-12-02 浙江博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气凝胶微粉增韧abs的方法及增韧abs塑料
CN115418072B (zh) * 2022-10-08 2024-02-23 浙江博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气凝胶微粉增韧abs的方法及增韧abs塑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28777A (zh) 一种哑光低气味耐热高抗冲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45014A (zh) 一种具有高流动、高耐热、高表面外观的金属或珠光效果免喷涂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56538B (zh) 一种低密度、低收缩率、银色金属质感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32794B (zh) 消光abs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87503A (zh) 一种具有金属光泽免喷涂的高冲击pc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65578B (zh) 一种消光pc/abs塑料合金及制造方法
CN107793754B (zh) 一种环保低气味免喷涂聚酰胺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06407A (zh) 一种可生物降解免喷涂美学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66834B (zh) 一种低气味低挥发耐刮擦汽车用内饰abs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6674871A (zh) 一种香味型、低光泽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40041A (zh) 一种汽车内饰件用低光泽、低气味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4752A (zh) 一种用于再生塑料成型的吸水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83876A (zh) 具有金属质感免喷涂的高流动高冲击阻燃pc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852025A (zh) 一种用于汽车外饰件的高抗冲、高耐候pc/asa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36764B (zh) 一种银色免喷涂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430361A (zh) 一种可微波自修复的聚丙烯-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92666A (zh) 一种低光泽、低气味asa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66218A (zh) 用于汽车内饰件的pp/poe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45854A (zh) 高光无痕免喷涂abs材料
CN104761877A (zh) 一种低散发、耐水解pc/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00492A (zh) 一种可微波自修复的免喷涂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40039A (zh) 车用低散发abs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95189B (zh) 一种聚烯烃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059501A (zh) 一种低气味、高韧性聚甲醛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92960A (zh) 一种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