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15299A - 一种豆筋、豆笋制作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豆筋、豆笋制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15299A
CN110115299A CN201910523221.XA CN201910523221A CN110115299A CN 110115299 A CN110115299 A CN 110115299A CN 201910523221 A CN201910523221 A CN 201910523221A CN 110115299 A CN110115299 A CN 1101152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ns
bamboo shoot
heating
muscle
soy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2322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远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zhou Old Mill Foo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zhou Old Mill Foo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zhou Old Mill Food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zhou Old Mill Foo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2322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15299A/zh
Publication of CN1101152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152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CDAIRY PRODUCTS, e.g. MILK, BUTTER OR CHEESE; MILK OR CHEESE SUBSTITUTES; MAKING THEREOF
    • A23C20/00Cheese substitutes
    • A23C20/02Cheese substitutes containing neither milk components, nor caseinate, nor lactose, as sources of fats, proteins or carbohydrates
    • A23C20/025Cheese substitutes containing neither milk components, nor caseinate, nor lactose, as sources of fats, proteins or carbohydrates mainly containing proteins from pulses or oilseed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Beans For Foods Or Fodd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豆筋、豆笋制作设备,包括豆筋、豆笋锅和与所述豆筋、豆笋锅相配合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豆筋、豆笋锅外和/或豆筋、豆笋锅内,在所述豆筋、豆笋锅内形成有与豆浆相接触的加热区域,所述豆筋、豆笋制作设备还包括有扰动装置,所述扰动装置用于使所述加热区域处的豆浆流动。本申请的豆筋、豆笋制作设备,锅体内豆浆形成循环流动,一方面是确保了豆筋、豆笋锅内各位置豆浆浓度的统一,避免部分烧结导致豆皮营养成分降低的问题;同时,也降低了豆筋、豆笋锅的清洁难度;并且,还避免了因为加热区域处豆浆烧焦而恶化豆筋、豆笋口味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豆筋、豆笋制作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豆筋、豆笋制作设备。
背景技术
豆筋、豆笋是一种富含蛋白质的营养食品,深受人们喜爱。豆筋、豆笋成形的机理是:煮沸后的豆浆,在相对静止的环境下,其内部蛋白质受热变性,分子由卷曲状,伸展为不规则的长链,疏水性基团转移到分子的外部,而亲水性基团则转移到分子的内部。当煮熟的豆浆保持在较高的温度条件下时,一方面浆表面的水分不断蒸发,表面蛋白质浓度相对提高;另一方面蛋白质分子获得较高的内能,运动加剧,这样使得蛋白质分子间的接触、碰撞机会增加,次级键形成容易,以至聚结成膜,在薄膜形成过程中,其他成分被包埋在蛋白质网状结构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薄膜越结越厚,达到一定的机械强度后即提皮成为豆筋、豆笋。
就豆筋、豆笋制作方式而言,目前的通常方式是采用豆筋、豆笋锅对豆浆进行加热,豆浆表面结成豆皮后,由人工手持卷辊将豆皮卷附在卷辊上,干燥后即形成豆筋、豆笋,就目前的豆筋、豆笋锅结构而言,其通常是包括加热区域和卷制区域,加热区域和卷制区域相连通,在加热区域对豆浆进行加热,卷制区域的豆浆相对平静,在卷制区的豆浆表面结成豆皮后进行豆皮卷绕,虽然这样的方式在目前的行业中已被广泛应用,但是却还存在着不足,具体如下述:
目前的豆筋、豆笋制造过程中,豆筋、豆笋锅是必要设备,加热区域的制热部件通常是采用燃煤或者天然气或者电加热的方式在进行制热,由于锅内豆浆流动性差,所以,在加热区域容易出现对局部豆浆过度加热而导致豆浆烧结粘附在锅体内壁的现象,不仅不便豆筋、豆笋锅的清洁,而且还稀释了豆浆浓度,降低豆筋、豆笋的营养成分,特别的,在严重时,甚至出现烧焦的情况,不仅严重恶化了豆筋、豆笋口味,而且还易产生不利健康的物质成分,所以,目前需要设计一种能够避免豆浆加热时出现烧结粘附在锅体内壁的豆筋、豆笋制作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豆筋、豆笋制作时,容易出现豆浆烧结粘附在锅体内壁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避免豆浆加热时出现烧结粘附在锅体内壁的豆筋、豆笋制作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豆筋、豆笋制作设备,包括豆筋、豆笋锅和与所述豆筋、豆笋锅相配合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豆筋、豆笋锅外和/或豆筋、豆笋锅内,在所述豆筋、豆笋锅内形成有与豆浆相接触的加热区域,所述豆筋、豆笋制作设备还包括有扰动装置,所述扰动装置用于使所述加热区域处的豆浆流动。
本申请的豆筋、豆笋制作设备,当加热装置位于豆筋、豆笋锅内时,加热装置的外壁直接与豆浆接触对豆浆进行加热,加热装置的外壁为加热区域;而当加热装置位于豆筋、豆笋锅外时,加热装置对豆筋、豆笋锅进行加热,豆筋、豆笋锅的局部内壁区域为加热区域,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扰动装置,该扰动装置可以是机械搅拌装置,例如采用搅拌设备对加热区域处的豆浆进行搅动,避免该处豆浆因流动性差而出现烧结粘附在加热区域上的问题;扰动装置还可以是其他能够使加热区域处豆浆流动的装置,例如采用泵送装置,将豆筋、豆笋锅内其他位置的豆浆抽送至加热区域处,使锅体内豆浆形成循环流动,避免该处豆浆因流动性差而出现烧结粘附在加热区域上的问题;还可以是设置连通管道,将其他位置的豆浆与加热区域处的豆浆循环切换,避免该处豆浆因流动性差而出现烧结粘附在加热区域上的问题。所以如上述的,采用本申请的豆筋、豆笋制作设备,能够避免因加热区域处豆浆流动性差而导致豆浆烧结粘附在加热区域上,如此,一方面是确保了豆筋、豆笋锅内各位置豆浆浓度的统一,避免部分烧结导致豆皮营养成分降低的问题;同时,也降低了豆筋、豆笋锅的清洁难度;并且,还避免了因为加热区域处豆浆烧焦而恶化豆筋、豆笋口味的问题。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扰动装置为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设置在驱动电机转动轴上的叶片,所述叶片伸入到所述豆筋、豆笋锅内,并与所述加热区域间隙配合。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豆筋、豆笋锅包括底板和环绕在所述底板边缘上的挡板,所述底板与所述挡板之间为密封配合,在所述底板形成上方呈敞开状的盛放空间,所述底板的其中部分向下凹陷形成加热腔,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加热腔相配合。在该种方式中,在底板上方形成盛放空间,盛放空间用于盛放豆浆,盛放空间上方敞开,豆浆表面结成豆皮后,采用卷辊将豆皮卷附在卷辊上,在本申请的方案中,底板向下凹陷形成加热腔,加热装置与加热腔相配合,使加热区域在加热腔内,采用这样的方式,使加热区域远离豆皮卷制区域,降低加热区域加热豆浆时,豆浆波动对卷制区域豆浆的波动影响,提高豆皮卷制过程的平整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板为长方形状,所述加热腔位于所述底板沿长度方向的一侧。通过该方式,进一步的增大加热区域与豆皮卷制区域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减小加热区域豆浆波动对卷制区域豆浆的波动影响。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沿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加热腔的上端开口宽度为所述底板长度的10~30%。加热腔的开口宽度与底板长度采用该比例,一方面是确保加热区域豆浆波动对卷制区域豆浆的波动影响较小,同时也确保卷制区具有足够的长度,确保豆浆表面结皮长度和结皮效率。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豆筋、豆笋制作设备还包括有吹风装置,所述吹风装置设置在豆筋、豆笋锅的侧方,所述吹风装置用于朝所述底板的上方吹风。在本方案中,吹风装置可以为常见的风扇等吹风设备,在豆筋、豆笋制作过程中,吹风装置朝底板的上方吹风,能够大幅提高豆浆表面豆皮的结成速度,进而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挡板自下而上的朝所述豆筋、豆笋锅外侧倾斜。一方面是增大卷制区域的开口尺寸,方便豆皮卷制的同时,还能增大豆皮宽度。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板上具有用于卷制豆皮的卷制区域,所述扰动装置包括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一端与所述卷制区域处的盛放空间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加热腔连通。在本申请的方案中,由于加热腔是通过底板向下凹陷形成,加热腔水平高度低于卷制区域处盛放空间的水平高度,在制作过程中,加热区域对豆浆进行加热,被加热的豆浆具有向上流动的趋势,而卷制区的豆浆温度相对较低,所以采用连通管道连通后,卷制区域处的豆浆朝向加热腔流动,而加热腔内的被加热的豆浆朝向卷制区域处的盛放空间流动,在豆筋、豆笋制造过程中,豆浆呈循环流动状态,如此,避免加热腔内豆浆局部过热到粘附在加热腔内壁的问题,也避免了加热腔内壁出现粘锅和烧焦的问题,在确保豆筋、豆笋营养品质的同时,也避免了豆筋、豆笋口味的恶化。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通管与所述加热腔的连通位置位于所述加热腔的底部,如此,进一步的方便卷制区域处的豆浆流入到加热腔内,实现豆筋、豆笋锅内豆浆的循环。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通管与所述卷制区域连通的位置位于所述卷制区域远离所述加热腔的一侧。如此,使整个卷制区域的豆浆都能够参与到与加热腔内豆浆的循环流动中。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热区域与所述加热腔的底部相隔开。在实际制造过程中,豆浆溶液内或多或少都存在豆渣等杂质,这些杂质容易沉积在豆筋、豆笋锅底部,若是,采用传统的底部加热方式,这些沉积的豆渣等杂质,在长时间加热都,容易烧结粘附在豆筋、豆笋锅底部,甚至出现烧焦的情况,所以在本申请的方案中,将加热区域与加热腔的底部隔开,如此,避免对这些沉积物长时间加热而出现上述不利问题,进而进一步降低长时间制作后,出现烧结烧焦的情况。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热区域为竖向布置。加热区域竖向布置,一方面是,进一步避免局部豆浆与加热区域长时间接触而导致烧结烧焦的风险;另一方面,能够在竖向上提高加热效果,下方被加热的豆浆向上流动时,进一步被上方的加热区域继续加热,进一步的提高豆浆流动速度,进一步降低局部豆浆过度加热导致烧结或者烧焦的风险;特别的,在加热区域竖向布置,直接避免了豆渣等杂物沉积在加热区域上,如此,直接避免了豆渣等杂物被烧结烧焦的风险。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热区域沿竖向倾斜设置,所述加热区域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小于30度。将加热区域倾斜设置,在相同竖向高度下,能够增大加热区域的面积,进一步提高加热效率的同时,也能够避免豆渣等杂质沉积在加热区域上,同时也能够避免豆浆与加热区域长时间接触而导致烧结烧焦的风险。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热装置为采用水蒸汽加热作为加热源的水蒸汽加热装置。采用水蒸汽作为加热热源,水蒸气温度较高,能够作为豆浆的加热热源,相比于燃煤和天然气等燃料,水蒸气的温度又低于燃煤和天然气的燃烧温度,所以,直接避免了加热区域温度过高而导致烧结烧焦的问题。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第一加热通道,所述第一加热通道位于所述加热腔内,所述第一加热通道穿出所述加热腔,并与蒸汽发生装置相连接,所述加热通道的外壁与所述加热腔的侧壁之间为密封配合。在本申请中,蒸汽发生装置为常规锅炉,锅炉燃烧产生的水蒸汽进入到第一加热通道内,第一加热通道对加热腔内的豆浆进行加热,而且,第一加热通道穿过加热腔,实际上还进一步的加强了加热腔的结构强度和刚度,降低长时间使用后,加热腔变形的风险。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加热通道的截面为矩形状,所述第一加热通道较宽的侧壁为竖直设置。采用截面为矩形状的第一加热通道,一方面是方便加工,降低制造成本,另一方面,在较宽的侧壁竖向设置后,其顶部为较窄平面,能够尽量减少豆渣杂质等沉积在第一加热通道上,而且,也减少第一加热通道顶部在竖向上对豆浆的接触,进而减少了对该局部豆浆反复加热而导致局部豆浆过热粘附在第一加热通道顶部的问题。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加热通道的底部与所述加热腔的底部相隔开。第一加热通道与加热腔底部隔开,避免加热腔底部局部豆浆被反复加热而导致粘附和烧焦的问题;也避免加热腔底部因加热通道隔断而导致豆浆流动不畅的问题。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加热通道顶部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卷制区域底板的水平高度。如此设置,一方面是确保在豆筋、豆笋制作过程中,第一加热通道处于豆浆内,另一方面,也避免第一加热通道阻挡豆浆朝卷制区域流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由所述加热腔至卷制区域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加热通道位于所述加热腔的中部。如此确保对两侧的豆浆都能够进行较为一致的加热。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加热通道的竖向侧壁之间还连接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位于所述第一加热通道的中部。由于蒸汽温度较高,第一加热通道可能存在变形风险,所以,通过设置加强筋,提高第一加热通道的结构强度,减小第一加热通道热变形风险。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第二加热通道,所述第二加热通道与所述蒸汽发生装置相连接。通过设置第二加热通道,有助于提高加热腔中豆浆的加热效率,进而提高豆筋、豆笋制作效率。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由所述加热腔至卷制区域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加热通道与所述加热腔上远离所述卷制区域的一侧相配合。在第二加热通道在对豆浆进行加热时,推动其周围的豆浆,所以,将第二加热通道设置在该位置,利于加热腔的豆浆朝向卷制区域流动,与连通管配合,提高豆筋、豆笋锅内豆浆的自循环速度,在进一步确保加热区域处的豆浆被不断替换的同时,也提高了豆浆生产效率。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加热通道下端位于所述加热腔底部,上端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卷制区域底板的水平高度,且低于所述卷制区域豆浆的液面。第二加热通道自下而上的延伸至豆浆液面下,并且超过底板高度,在对该部分的豆浆进行加热时,随着温度的升高,下方豆浆向上方流动,在流动过程中,进一步的被上方的第二加热通道进行加热,流动速度得到进一步增加,当流动到液面部分时朝向卷制区域流动,而该部分豆浆向上流动速度的增加,进一步加大了与连通管处的压差,所以,进一步加快了豆筋、豆笋锅内豆浆的自循环流速,在提高豆筋、豆笋制作效率的同时进一步降低豆浆烧结粘烧焦等风险;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加热通道与所述第二加热通道之间隔开设置。
在本申请的方案中,第一加热通道与第二加热通道隔开设置,在第一加热通道与第二加热通道之间形成一通道,在豆筋、豆笋制作过程中,该通道内的豆浆在第一加热通道和第二加热通道的加热作用下,自下而上的流动,由于第二加热通道的底部与加热腔底部隔开,而该隔开处对应这连通管道与加热腔的连通处,如此,使豆筋、豆笋锅内的豆浆形成可靠高效的循环流道,进一步的,由于第二加热通道位于加热腔上远离卷制区域的一侧,使该循环流道由远离卷制区域的加热腔一侧环绕加热腔和卷制区域,如此,确保整个豆筋、豆笋锅内的豆浆都处于循环流动状态,如此,进一步的降低豆浆烧结粘烧焦等风险,提高豆筋、豆笋生产质量。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加热通道的截面为矩形状,所述第二加热通道较宽的侧壁为竖直设置或者倾斜设置。第二加热通道设置在矩形状,较宽的面竖向设置,能够提供较大的加热区域,而较窄的面作为顶面和底面,能够尽量减少位于第二加热通道顶面上的豆浆,如此,进一步的降低豆浆局部区域被过度加热的风险。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加热通道较宽的侧壁为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加热通道的上端朝远离所述卷制区域的一侧倾斜。如此设置,进一步的增大加热区域面积,再一方面,在第二加热通道与第一加热通道之间形成上大下小的流道结构,在豆浆流动时,能够进一步增加底部豆浆流动速度,进一步提高与连通管道内豆浆的压差,进而进一步提高豆筋、豆笋自回流速度。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加热通道设置在所述加热腔内。如此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二加热通道的热利用率。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加热通道设置在所述加热腔外壁上。如此设置,第二加热通道加热加热腔外壁,加热腔再对豆浆进行加热,直接避免了豆浆在加热通道上方的汇聚,进而避免了对该部分豆浆的反复加热,过度加热而导致该部分豆浆出现烧结或者烧结的问题。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底板和加热腔外壁上还包覆有保温层。保温层的设置,大幅提高了本申请豆筋、豆笋锅的热效率,减少热量流失。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热腔底板为倾斜状,在较低的一侧设置有排水阀。如此设置,大幅方便了加热腔的清洁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豆筋、豆笋制作设备,当加热装置位于豆筋、豆笋锅内时,加热装置的外壁直接与豆浆接触对豆浆进行加热,加热装置的外壁为加热区域;而当加热装置位于豆筋、豆笋锅外时,加热装置对豆筋、豆笋锅进行加热,豆筋、豆笋锅的局部内壁区域为加热区域,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扰动装置,该扰动装置可以是机械搅拌装置,例如采用搅拌设备对加热区域处的豆浆进行搅动,避免该处豆浆因流动性差而出现烧结粘附在加热区域上的问题;扰动装置还可以是其他能够使加热区域处豆浆流动的装置,例如采用泵送装置,将豆筋、豆笋锅内其他位置的豆浆抽送至加热区域处,使锅体内豆浆形成循环流动,避免该处豆浆因流动性差而出现烧结粘附在加热区域上的问题;还可以是设置连通管道,将其他位置的豆浆与加热区域处的豆浆循环切换,避免该处豆浆因流动性差而出现烧结粘附在加热区域上的问题。所以如上述的,采用本申请的豆筋、豆笋制作设备,能够避免因加热区域处豆浆流动性差而导致豆浆烧结粘附在加热区域上,如此,一方面是确保了豆筋、豆笋锅内各位置豆浆浓度的统一,避免部分烧结导致豆皮营养成分降低的问题;同时,也降低了豆筋、豆笋锅的清洁难度;并且,还避免了因为加热区域处豆浆烧焦而恶化豆筋、豆笋口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中豆筋、豆笋锅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中豆筋、豆笋锅连接蒸汽发生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1-底板,2-挡板,3-加热区域,4-卷制区域,5-连通管,6-加热腔,7-第一加热通道,8-第二加热通道,9-加强筋,10-蒸汽发生装置,11-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因此,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和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类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1,如图1-2所示:
一种豆筋、豆笋制作设备,包括豆筋、豆笋锅和与所述豆筋、豆笋锅相配合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豆筋、豆笋锅外和/或豆筋、豆笋锅内,在所述豆筋、豆笋锅内形成有与豆浆相接触的加热区域3,所述豆筋、豆笋制作设备还包括有扰动装置,所述扰动装置用于使所述加热区域3处的豆浆流动。
本实施方式的豆筋、豆笋制作设备,当加热装置位于豆筋、豆笋锅内时,加热装置的外壁直接与豆浆接触对豆浆进行加热,加热装置的外壁为加热区域3;而当加热装置位于豆筋、豆笋锅外时,加热装置对豆筋、豆笋锅进行加热,豆筋、豆笋锅的局部内壁区域为加热区域3,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扰动装置,该扰动装置可以是机械搅拌装置,例如采用搅拌设备对加热区域3处的豆浆进行搅动,避免该处豆浆因流动性差而出现烧结粘附在加热区域3上的问题;扰动装置还可以是其他能够使加热区域3处豆浆流动的装置,例如采用泵送装置,将豆筋、豆笋锅内其他位置的豆浆抽送至加热区域3处,使锅体内豆浆形成循环流动,避免该处豆浆因流动性差而出现烧结粘附在加热区域3上的问题;还可以是设置连通管5道,将其他位置的豆浆与加热区域3处的豆浆循环切换,避免该处豆浆因流动性差而出现烧结粘附在加热区域3上的问题。所以如上述的,采用本实施方式的豆筋、豆笋制作设备,能够避免因加热区域3处豆浆流动性差而导致豆浆烧结粘附在加热区域3上,如此,一方面是确保了豆筋、豆笋锅内各位置豆浆浓度的统一,避免部分烧结导致豆皮营养成分降低的问题;同时,也降低了豆筋、豆笋锅的清洁难度;并且,还避免了因为加热区域3处豆浆烧焦而恶化豆筋、豆笋口味的问题。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扰动装置为搅拌装置,搅拌装置为常规搅拌装置,所以在说明书附图中未展示,所述搅拌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设置在驱动电机转动轴上的叶片,所述叶片伸入到所述豆筋、豆笋锅内,并与所述加热区域3间隙配合。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豆筋、豆笋锅包括底板1和环绕在所述底板1边缘上的挡板2,所述底板1与所述挡板2之间为密封配合,在所述底板1形成上方呈敞开状的盛放空间,所述底板1的其中部分向下凹陷形成加热腔6,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加热腔6相配合。在该种方式中,在底板1上方形成盛放空间,盛放空间用于盛放豆浆,盛放空间上方敞开,豆浆表面结成豆皮后,采用卷辊将豆皮卷附在卷辊上,在本实施方式的方案中,底板1向下凹陷形成加热腔6,加热装置与加热腔6相配合,使加热区域3在加热腔6内,采用这样的方式,使加热区域3远离豆皮卷制区域4,降低加热区域3加热豆浆时,豆浆波动对卷制区域4豆浆的波动影响,提高豆皮卷制过程的平整性。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板1为长方形状,所述加热腔6位于所述底板1沿长度方向的一侧。通过该方式,进一步的增大加热区域3与豆皮卷制区域4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减小加热区域3豆浆波动对卷制区域4豆浆的波动影响。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沿所述底板1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加热腔6的上端开口宽度为所述底板1长度的10~30%。加热腔6的开口宽度与底板1长度采用该比例,一方面是确保加热区域3豆浆波动对卷制区域4豆浆的波动影响较小,同时也确保卷制区具有足够的长度,确保豆浆表面结皮长度和结皮效率。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豆筋、豆笋制作设备还包括有吹风装置,所述吹风装置设置在豆筋、豆笋锅的侧方,所述吹风装置用于朝所述底板1的上方吹风。在本方案中,吹风装置可以为常见的风扇等吹风设备,在豆筋、豆笋制作过程中,吹风装置朝底板1的上方吹风,能够大幅提高豆浆表面豆皮的结成速度,进而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挡板2自下而上的朝所述豆筋、豆笋锅外侧倾斜。一方面是增大卷制区域4的开口尺寸,方便豆皮卷制的同时,还能增大豆皮宽度。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板1上具有用于卷制豆皮的卷制区域4,所述扰动装置包括连通管5,所述连通管5一端与所述卷制区域4处的盛放空间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加热腔6连通。在本实施方式的方案中,由于加热腔6是通过底板1向下凹陷形成,加热腔6水平高度低于卷制区域4处盛放空间的水平高度,在制作过程中,加热区域3对豆浆进行加热,被加热的豆浆具有向上流动的趋势,而卷制区的豆浆温度相对较低,所以采用连通管5道连通后,卷制区域4处的豆浆朝向加热腔6流动,而加热腔6内的被加热的豆浆朝向卷制区域4处的盛放空间流动,在豆筋、豆笋制造过程中,豆浆呈循环流动状态,如此,避免加热腔6内豆浆局部过热到粘附在加热腔6内壁的问题,也避免了加热腔6内壁出现粘锅和烧焦的问题,在确保豆筋、豆笋营养品质的同时,也避免了豆筋、豆笋口味的恶化。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通管5与所述加热腔6的连通位置位于所述加热腔6的底部,如此,进一步的方便卷制区域4处的豆浆流入到加热腔6内,实现豆筋、豆笋锅内豆浆的循环。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通管5与所述卷制区域4连通的位置位于所述卷制区域4远离所述加热腔6的一侧。如此,使整个卷制区域4的豆浆都能够参与到与加热腔6内豆浆的循环流动中。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加热区域3与所述加热腔6的底部相隔开。在实际制造过程中,豆浆溶液内或多或少都存在豆渣等杂质,这些杂质容易沉积在豆筋、豆笋锅底部,若是,采用传统的底部加热方式,这些沉积的豆渣等杂质,在长时间加热都,容易烧结粘附在豆筋、豆笋锅底部,甚至出现烧焦的情况,所以在本实施方式的方案中,将加热区域3与加热腔6的底部隔开,如此,避免对这些沉积物长时间加热而出现上述不利问题,进而进一步降低长时间制作后,出现烧结烧焦的情况。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加热区域3为竖向布置。加热区域3竖向布置,一方面是,进一步避免局部豆浆与加热区域3长时间接触而导致烧结烧焦的风险;另一方面,能够在竖向上提高加热效果,下方被加热的豆浆向上流动时,进一步被上方的加热区域3继续加热,进一步的提高豆浆流动速度,进一步降低局部豆浆过度加热导致烧结或者烧焦的风险;特别的,在加热区域3竖向布置,直接避免了豆渣等杂物沉积在加热区域3上,如此,直接避免了豆渣等杂物被烧结烧焦的风险。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加热区域3沿竖向倾斜设置,所述加热区域3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小于30度。将加热区域3倾斜设置,在相同竖向高度下,能够增大加热区域3的面积,进一步提高加热效率的同时,也能够避免豆渣等杂质沉积在加热区域3上,同时也能够避免豆浆与加热区域3长时间接触而导致烧结烧焦的风险。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加热装置为采用水蒸汽加热作为加热源的水蒸汽加热装置。采用水蒸汽作为加热热源,水蒸气温度较高,能够作为豆浆的加热热源,相比于燃煤和天然气等燃料,水蒸气的温度又低于燃煤和天然气的燃烧温度,所以,直接避免了加热区域3温度过高而导致烧结烧焦的问题。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第一加热通道7,所述第一加热通道7位于所述加热腔6内,所述第一加热通道7穿出所述加热腔6,并与蒸汽发生装置10相连接,所述加热通道的外壁与所述加热腔6的侧壁之间为密封配合。在本实施方式中,蒸汽发生装置10为常规锅炉,锅炉燃烧产生的水蒸汽进入到第一加热通道7内,第一加热通道7对加热腔6内的豆浆进行加热,而且,第一加热通道7穿过加热腔6,实际上还进一步的加强了加热腔6的结构强度和刚度,降低长时间使用后,加热腔6变形的风险。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加热通道7的截面为矩形状,所述第一加热通道7较宽的侧壁为竖直设置。采用截面为矩形状的第一加热通道7,一方面是方便加工,降低制造成本,另一方面,在较宽的侧壁竖向设置后,其顶部为较窄平面,能够尽量减少豆渣杂质等沉积在第一加热通道7上,而且,也减少第一加热通道7顶部在竖向上对豆浆的接触,进而减少了对该局部豆浆反复加热而导致局部豆浆过热粘附在第一加热通道7顶部的问题。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加热通道7的底部与所述加热腔6的底部相隔开。第一加热通道7与加热腔6底部隔开,避免加热腔6底部局部豆浆被反复加热而导致粘附和烧焦的问题;也避免加热腔6底部因加热通道隔断而导致豆浆流动不畅的问题。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加热通道7顶部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卷制区域4底板1的水平高度。如此设置,一方面是确保在豆筋、豆笋制作过程中,第一加热通道7处于豆浆内,另一方面,也避免第一加热通道7阻挡豆浆朝卷制区域4流动。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由所述加热腔6至卷制区域4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加热通道7位于所述加热腔6的中部。如此确保对两侧的豆浆都能够进行较为一致的加热。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加热通道7的竖向侧壁之间还连接有加强筋9,所述加强筋9位于所述第一加热通道7的中部。由于蒸汽温度较高,第一加热通道7可能存在变形风险,所以,通过设置加强筋9,提高第一加热通道7的结构强度,减小第一加热通道7热变形风险。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第二加热通道8,所述第二加热通道8与所述蒸汽发生装置10相连接。通过设置第二加热通道8,有助于提高加热腔6中豆浆的加热效率,进而提高豆筋、豆笋制作效率。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由所述加热腔6至卷制区域4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加热通道8与所述加热腔6上远离所述卷制区域4的一侧相配合。在第二加热通道8在对豆浆进行加热时,推动其周围的豆浆,所以,将第二加热通道8设置在该位置,利于加热腔6的豆浆朝向卷制区域4流动,与连通管5配合,提高豆筋、豆笋锅内豆浆的自循环速度,在进一步确保加热区域3处的豆浆被不断替换的同时,也提高了豆浆生产效率。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加热通道8下端位于所述加热腔6底部,上端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卷制区域4底板1的水平高度,且低于所述卷制区域4豆浆的液面。第二加热通道8自下而上的延伸至豆浆液面下,并且超过底板1高度,在对该部分的豆浆进行加热时,随着温度的升高,下方豆浆向上方流动,在流动过程中,进一步的被上方的第二加热通道8进行加热,流动速度得到进一步增加,当流动到液面部分时朝向卷制区域4流动,而该部分豆浆向上流动速度的增加,进一步加大了与连通管5处的压差,所以,进一步加快了豆筋、豆笋锅内豆浆的自循环流速,在提高豆筋、豆笋制作效率的同时进一步降低豆浆烧结粘烧焦等风险;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加热通道7与所述第二加热通道8之间隔开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的方案中,第一加热通道7与第二加热通道8隔开设置,在第一加热通道7与第二加热通道8之间形成一通道,在豆筋、豆笋制作过程中,该通道内的豆浆在第一加热通道7和第二加热通道8的加热作用下,自下而上的流动,由于第二加热通道8的底部与加热腔6底部隔开,而该隔开处对应这连通管5道与加热腔6的连通处,如此,使豆筋、豆笋锅内的豆浆形成可靠高效的循环流道,进一步的,由于第二加热通道8位于加热腔6上远离卷制区域4的一侧,使该循环流道由远离卷制区域4的加热腔6一侧环绕加热腔6和卷制区域4,如此,确保整个豆筋、豆笋锅内的豆浆都处于循环流动状态,如此,进一步的降低豆浆烧结粘烧焦等风险,提高豆筋、豆笋生产质量。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加热通道8的截面为矩形状,所述第二加热通道8较宽的侧壁为竖直设置或者倾斜设置。第二加热通道8设置在矩形状,较宽的面竖向设置,能够提供较大的加热区域3,而较窄的面作为顶面和底面,能够尽量减少位于第二加热通道8顶面上的豆浆,如此,进一步的降低豆浆局部区域被过度加热的风险。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加热通道8较宽的侧壁为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加热通道8的上端朝远离所述卷制区域4的一侧倾斜。如此设置,进一步的增大加热区域3面积,再一方面,在第二加热通道8与第一加热通道7之间形成上大下小的流道结构,在豆浆流动时,能够进一步增加底部豆浆流动速度,进一步提高与连通管5道内豆浆的压差,进而进一步提高豆筋、豆笋自回流速度。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加热通道8设置在所述加热腔6内。如此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二加热通道8的热利用率。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加热通道8设置在所述加热腔6外壁上。如此设置,第二加热通道8加热加热腔6外壁,加热腔6再对豆浆进行加热,直接避免了豆浆在加热通道上方的汇聚,进而避免了对该部分豆浆的反复加热,过度加热而导致该部分豆浆出现烧结或者烧结的问题。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底板1和加热腔6外壁上还包覆有保温层11。保温层11的设置,大幅提高了本实施方式豆筋、豆笋锅的热效率,减少热量流失。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加热腔6底板1为倾斜状,在较低的一侧设置有排水阀。如此设置,大幅方便了加热腔6的清洁工作。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因此任何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豆筋、豆笋制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豆筋、豆笋锅和与所述豆筋、豆笋锅相配合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豆筋、豆笋锅外和/或豆筋、豆笋锅内,在所述豆筋、豆笋锅内形成有与豆浆相接触的加热区域,所述豆筋、豆笋制作设备还包括有扰动装置,所述扰动装置用于使所述加热区域处的豆浆流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筋、豆笋制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扰动装置为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设置在驱动电机转动轴上的叶片,所述叶片伸入到所述豆筋、豆笋锅内,并与所述加热区域间隙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筋、豆笋制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豆筋、豆笋锅包括底板和环绕在所述底板边缘上的挡板,所述底板与所述挡板之间为密封配合,在所述底板形成上方呈敞开状的盛放空间,所述底板的其中部分向下凹陷形成加热腔,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加热腔相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豆筋、豆笋制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为长方形状,所述加热腔位于所述底板沿长度方向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豆筋、豆笋制作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加热腔的上端开口宽度为所述底板长度的10~30%。
6.如权利要求3-5任意一项所述的豆筋、豆笋制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豆筋、豆笋制作设备还包括有吹风装置,所述吹风装置设置在豆筋、豆笋锅的侧方,所述吹风装置用于朝所述底板的上方吹风。
7.如权利要求3-5任意一项所述的豆筋、豆笋制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自下而上的朝所述豆筋、豆笋锅外侧倾斜。
8.如权利要求3-5任意一项所述的豆筋、豆笋制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具有用于卷制豆皮的卷制区域,所述扰动装置包括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一端与所述卷制区域处的盛放空间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加热腔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豆筋、豆笋制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与所述加热腔的连通位置位于所述加热腔的底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豆筋、豆笋制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与所述卷制区域连通的位置位于所述卷制区域远离所述加热腔的一侧。
CN201910523221.XA 2019-06-17 2019-06-17 一种豆筋、豆笋制作设备 Pending CN1101152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23221.XA CN110115299A (zh) 2019-06-17 2019-06-17 一种豆筋、豆笋制作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23221.XA CN110115299A (zh) 2019-06-17 2019-06-17 一种豆筋、豆笋制作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15299A true CN110115299A (zh) 2019-08-13

Family

ID=67524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23221.XA Pending CN110115299A (zh) 2019-06-17 2019-06-17 一种豆筋、豆笋制作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1529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13803A (zh) * 2022-09-05 2022-12-02 马鞍山市黄池恒香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豆筋制作设备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7205445U (zh) * 1987-12-03 1988-09-21 郭全瑞 防止糊底和溢锅的奶锅
JP2003144077A (ja) * 2001-11-16 2003-05-20 Koji Fujimoto 生湯葉製造装置
CN1608502A (zh) * 2003-10-20 2005-04-27 励建钦 一种机械制豆腐皮的生产方法和其专用装置
CN102204592A (zh) * 2011-06-01 2011-10-05 蒲宁 一种豆筋机
CN203482834U (zh) * 2013-08-20 2014-03-19 重庆一根豆筋有限公司 节能豆筋锅
CN205071995U (zh) * 2015-09-23 2016-03-09 北京香豆豆食品有限公司 连续挑皮设备
CN205947044U (zh) * 2016-06-14 2017-02-15 重庆恒阳食品有限公司 快速结皮豆筋锅
CN107537344A (zh) * 2017-09-26 2018-01-05 龙里县兴溢诚豆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豆腐皮加工的原料搅拌装置
CN210094533U (zh) * 2019-06-17 2020-02-21 达州市老磨坊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豆筋、豆笋制作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7205445U (zh) * 1987-12-03 1988-09-21 郭全瑞 防止糊底和溢锅的奶锅
JP2003144077A (ja) * 2001-11-16 2003-05-20 Koji Fujimoto 生湯葉製造装置
CN1608502A (zh) * 2003-10-20 2005-04-27 励建钦 一种机械制豆腐皮的生产方法和其专用装置
CN102204592A (zh) * 2011-06-01 2011-10-05 蒲宁 一种豆筋机
CN203482834U (zh) * 2013-08-20 2014-03-19 重庆一根豆筋有限公司 节能豆筋锅
CN205071995U (zh) * 2015-09-23 2016-03-09 北京香豆豆食品有限公司 连续挑皮设备
CN205947044U (zh) * 2016-06-14 2017-02-15 重庆恒阳食品有限公司 快速结皮豆筋锅
CN107537344A (zh) * 2017-09-26 2018-01-05 龙里县兴溢诚豆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豆腐皮加工的原料搅拌装置
CN210094533U (zh) * 2019-06-17 2020-02-21 达州市老磨坊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豆筋、豆笋制作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13803A (zh) * 2022-09-05 2022-12-02 马鞍山市黄池恒香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豆筋制作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15299A (zh) 一种豆筋、豆笋制作设备
CN204636118U (zh) 一种全自动婴儿辅食机
CN210810483U (zh) 一种带搅拌结构的夹层卤锅
CN205492475U (zh) 恒温式酱油酿造池
CN107660674A (zh) 一种黄花菜专用热蒸烘干装置
CN205332691U (zh) 一种奶瓶烘干器
CN104207630B (zh) 一种加工食物的锅
CN202371757U (zh) 生物质直燃炉
CN204084860U (zh) 一种冷凝式燃气壁挂炉的排烟热回收结构
CN205492478U (zh) 带自动翻盖装置的恒温式酱油酿造池
CN210094533U (zh) 一种豆筋、豆笋制作设备
CN209058028U (zh) 一种新型竹笋专用真空蒸制机
CN105263377B (zh) 自动制面包器
CN207693432U (zh) 一种带有烘烤鼓风结构的蒸汽烤箱
CN207011624U (zh) 一种多桨螺旋炒茶机
CN2877316Y (zh) 节能型腐竹机
CN106172944A (zh) 双层滚筒热风杀青机
CN210008886U (zh) 一种免喷蒸汽锅
CN106288682A (zh) 腐竹低温烘干箱
CN210094534U (zh) 一种自回流加热锅及豆筋、豆笋锅
CN208058840U (zh) 火盖、燃烧器和燃气灶具
CN207334730U (zh) 灶具燃烧器
CN207831644U (zh) 防断管电热水器
CN206902116U (zh) 节能高效酿酒装置
CN110179333A (zh) 自动化水产品蒸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