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14905A - 柔性电路板及包括柔性电路板的支架组件 - Google Patents

柔性电路板及包括柔性电路板的支架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14905A
CN110114905A CN201780081162.4A CN201780081162A CN110114905A CN 110114905 A CN110114905 A CN 110114905A CN 201780081162 A CN201780081162 A CN 201780081162A CN 110114905 A CN110114905 A CN 1101149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portion
connection circuit
connection
circuit board
busbar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8116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14905B (zh
Inventor
吴政学
廉珍树
李钟远
全泰贤
李天孝
史光郁
姜智恩
卢承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r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ur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6018029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928065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6018029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928073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601822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928066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6018389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844852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7011367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996449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7014152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032999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701596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087699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Yura Corp filed Critical Yura Corp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17/015594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8124751A1/ko
Publication of CN1101149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14905A/zh
Publication of CN1101149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14905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01M10/482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for several batteries or cell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28Fixed electrical connections, i.e. not intended for dis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64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nufacturing process
    • H01M50/567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nufacturing process by fixing means, e.g. screws, rivets or bol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18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电路板,其设置于结合汇流排的支架中。柔性电路板包括:中心部,呈带状;第一连接电路部,形成于所述中心部的两端部,且相对设置;第二连接电路部,从所述第一连接电路部延伸,且并排于所述中心部;以及第三连接电路部,分别从所述第一连接电路部和所述第二连接电路部延伸,并连接至汇流排。当所述第二连接电路部沿所述第一连接电路部的一侧折叠时,在截面方向形成重叠部,所述重叠部包括,所述第二连接电路部的一部分及相互重叠分布的所述第二连接电路部的另一部分,当形成所述重叠部时,所述第二连接电路部可与所述第一连接电路部处于同一条线上。

Description

柔性电路板及包括柔性电路板的支架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柔性电路板及包括柔性电路板的支架组件(frame assembly)。
【背景技术】
二次电池正广泛使用于可移动设备、辅助电力等装置中。而,为了解决现有的汽油汽车和柴油汽车带来的大气污染等各种问题,二次电池作为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插入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等对策方案的主要原动力而备受瞩目。
使用于电动汽车等的二次电池,作为高功率、大容量蓄电池的必要选项,需堆叠多个蓄电池单元后,使用蓄电池模块对该蓄电池单元,以电连接的方式进行串联及并联。该蓄电池模块的优点是,按蓄电池单元的堆叠程度,提供所需的高功率,但由于蓄电池单元是以堆叠方式使用,因此,部分蓄电池单元会发生过电压,过电流,过热等现象。
由于这种现象对蓄电池模块的稳定性和工作效率产生影响,所以需要通过一些手段提前检测出该现象。从而,蓄电池模块利用连接于蓄电池单元的电路板,感知各蓄电池单元的电压,并通过汇流排(bus bar)向BMS(Battery Mamagement System)传递电性信息,检测出各蓄电池单元的过电压、过电流、过热等现象,防止由此带来的进一步的损伤。
另一方面,在薄薄的绝缘层之间堆叠铜箔而形成的柔性电路板的另一优点是,其重量轻,占用空间小,可按所需的形状进行剪裁,故,最近广泛使用于多种领域。而,车辆的支架组件也为了轻量化和改善燃油经济性、感知蓄电池单元的电压、以及为了使用柔性电路板而进行多种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可使用于支架组件的柔性电路板,该支架组件用于固定单元组件。而且,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电路板的结构,该结构可提高生产过程中的良率,防止组装过程中发生的破损现象,提升工作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实施例是:提供一种柔性电路板,设置于结合汇流排的支架上,其包括:中心部,呈带状;第一连接电路部,形成于中心部的两端部,且相对设置;第二连接电路部,从第一连接电路部延伸出来,并排于中心部;以及第三连接电路部,分别从第一连接电路部和第二连接电路部延伸并且连接至汇流排。当第二连接电路部沿第一连接电路部的一侧折叠时,在截面方向形成重叠部,该重叠部包括相互重叠分布的第一连接电路部的一部分及第二连接电路部的一部分,形成重叠部时,第二连接电路部可与第一连接电路部处于同一条线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电路部分别形成于第一连接电路部的两端部,可包括第二连接电路部沿第一弯折线向第一连接电路部折叠形成的第一重叠部;以及第二连接电路部沿第二弯折线向第一连接电路部的长度方向折叠形成的第二重叠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弯折线与第一连接电路部并排形成,第二弯折线与第一弯折线以预设角度倾斜而成。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构成第一重叠部及第二重叠部的第二连接部各部分之间,通过粘合剂紧密固定,该粘合剂向第二连接电路部各部分的上侧及下侧提供固定力。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特征为粘合剂可以是双面胶或双面垫(pad)。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电路部中形成多个第三连接电路部,且第三连接电路部相互间隔而成,第一连接电路部与第二连接电路部位于同一条线上时,第二连接电路部中形成的第三连接电路部,可与第一连接电路部中形成的第三连接电路部设于一列。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中心部向外侧延伸形成的温度感应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三连接电路部包括基板层和绝缘层,绝缘层暴露基板层的一面,且,基板层的一面与汇流排接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三连接电路部包括基板层和绝缘层,绝缘层暴露基板层的两面,基板层包括与汇流排接触的第一面和设于第一面的相反一侧的第二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中,第三连接电路部的特点是其第一面大于第二面的大小。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是:一种支架组件,其至少由一个蓄电池单元(batterycell)堆叠形成,用于固定单元(cell)组件(cell assembly),包括:支架,支架包括上板以及连接至上板两端的侧板,所述支架用于围绕单元组件;汇流排,固定设置于侧板;以及柔性电路板,沿上板和侧板设置,其用于感知蓄电池单元的电压。其中,上板在上侧面形成一定深度的路径槽,柔性电路板包括:中心部,安装于路径槽中呈带(band)状,并且向外侧延伸形成温度感应部;第一连接电路部,形成于中心部的两端部且相对设置;第二连接电路部,从第一连接电路部的两端部延伸,且并排于中心部;以及第三连接电路部,分别从第一连接电路部与第二连接电路部延伸,并连接至汇流排。且,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形成重叠部,所述重叠部包括第一重叠部和第二重叠部,当第二连接电路部沿第一弯折线向第一连接电路部折叠时,形成第一重叠部,当第二连接电路部沿第二弯折线向第一连接电路部的长度方向弯折折叠时,形成第二重叠部。而形成重叠部时,第二连接电路部与第一连接电路部设于同一条线上,第二连接电路部中形成的第三连接电路部与第一连接电路部中形成的第三连接电路部设于一列。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端子部形成于多个蓄电池单元(battery cell)的两端,单元组件由各端子部串联或并联堆叠而成,并且端子部可直接接合于汇流排,与其电性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汇流排在与蓄电池单元堆叠方向的同一方向上形成嵌入孔,单元组件由多个蓄电池单元并联堆叠,并联堆叠的蓄电池单元再形成串联堆叠,且端子部嵌入于嵌入孔内,与汇流排电性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端子部贯穿于嵌入孔,贯穿并凸出的部分弯折并激光熔接于汇流排的外侧,并且可与汇流排电性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弯折线与第一连接电路部并排形成,第二弯折线与第一弯折线以预设角度倾斜而成,第二连接电路部依次沿第一弯折线和第二弯折线折叠,并且与第一连接电路部设于同一条线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加强板,其紧密固定于侧板的一侧,且覆盖中心部的端部。上板沿路径槽还可形成加强筋(rib),该加强筋用于防止中心部与路径槽的间隔。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提供多个加强筋,所述多个加强筋在路径槽的两侧相互穿插隔开。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侧板中形成熔接凸起,该熔接凸起与中心部所处位置相对应,中心部及加强板中各形成与熔接凸起位置相对应的固定孔。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中心部安置于路径槽中的状态下,还可包括,覆盖中心部上侧的顶盖。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安置部以一定深度凹陷形成于汇流排,支架组件还包括连接端子,其一侧固定结合于柔性电路板,另一侧接合于汇流排。连接端子可包括:固定部,通过形成的固定凸起固定于第三连接电路部;以及连接部,从固定部延长而成,且设置于安置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多个固定凸起间隔形成于固定部的两侧,且从预设的位置贯穿于第三连接电路部,并与柔性电路板电性连接,贯穿后突出的部分被压缩、且通过弯曲变形而被固定,连接部通过激光熔接接合于安置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连接部为了形成有紧固孔而呈环(Ring)状,连接部还可包括紧固辅材,紧固辅材贯穿于紧固孔并嵌入到安置部固定连接端子。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三连接电路部连接于汇流排的状态下,还可包括覆盖部,所述覆盖部覆盖第三连接电路部及第三连接电路部周边的汇流排的一部分。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安置部形成于汇流排中并以一定深度凹陷而成,且其特征是第三连接电路部的一面接触于安置部。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是:提供一种支架组件,其至少由一个蓄电池单元堆叠形成,且用于固定单元组件,包括:支架,支架包括上板,以及连接至上板两端的侧板,所述支架用于围绕单元组件;汇流排,固定设置于侧板;柔性电路板,沿上板和侧板设置,其用于感知蓄电池单元的电压。以及加强板,紧密固定于侧板的一侧,且覆盖柔性电路板的端部。上板底面形成以一定深度凹陷的保护槽,而柔性电路板包括:中心部,置于保护槽中,呈带状,且向外侧延伸形成温度感应部;第一连接电路部,形成于中心部的两端部且相对设置;第二连接电路部,从第一连接电路部的两端部延伸,且并排于中心部;以及第三连接电路部,分别从第一连接电路部和第二连接电路部延伸,并连接至汇流排。柔性电路板上形成重叠部,所述重叠部包括第一重叠部和第二重叠部,当第二连接电路部沿第一弯折线向第一连接电路部折叠时,形成第一重叠部,当第二连接电路部沿第二弯折线向第一连接电路部的长度方向弯折折叠时,形成第二重叠部。而形成重叠部时,第二连接电路部与第一连接电路部平行设置,第二连接电路部中形成的第三连接电路部与第一连接电路部中形成的第三连接电路部平行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保护槽和中心部之间以及第一连接电路部和第二连接电路部之间形成的重叠部,通过粘合剂紧密固定。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至少在上板及侧板的其一中设置有与保护槽对应的保护孔,中心部的端部贯穿保护孔后弯折,使第三连接电路部可接合于汇流排的外侧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侧板中形成熔接凸起,该熔接凸起与保护孔所处位置相对应,中心部及加强板中各形成与熔接凸起位置相对应的固定孔。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紧固辅材,该紧固辅材贯穿于第一结合孔和第二结合孔,第一结合孔形成于汇流排中,第二结合孔形成于第三连接电路部中,该第二结合孔的位置与第一结合孔的位置相对应。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汇流排中形成以一定深度凹陷的安置孔,第一结合孔形成于安置孔中,第一结合孔及第二结合孔各相互间隔,成双组对。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紧固辅材是铆钉(rivet)。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期待包含如下全部多样的效果。但,本发明所述的如下效果,并非全部实施才能成立。
本发明提供的柔性电路板,其第二连接电路部通过弯折连接于第一连接电路部的端部,且其形状均与中心部并排形成。而对比案例是第一连接电路部和第二连接电路部并排剪裁的,与此相比,本发明的柔性电路基板在初期剪裁时,就使设计损失部分达到了最小化,且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并且,第二连接电路部沿第一弯折线和第二弯折线折叠,使第二连接电路部和第一连接电路部位于同一线上,故可提高生产良率,还可感应较宽堆叠的多个蓄电池单元的电压。
并且,第一重叠部和第二重叠部通过双面胶或垫(pad)紧密固定,其可防止组装过程中由于翘起而发生的损伤,还可防止由于震动而导致的柔性电路板的图案裂纹(patterncrack)。
并且,第三连接电路部是由柔性电路板的内部基板层外露而形成的,即使没有其他构成,也可直接接合于汇流排,无需另外的构成,从而可达到降低成本的效果。
并且,第一面大于第二面的大小,不仅使接合更为容易,还可达到保护基板层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蓄电池模块的单元组件通过蓄电池单元中形成的端子,容易电性连接,且汇流排中形成了嵌入孔,端子部贯穿于该嵌入孔并弯折,与汇流排电性连接,使组装变得容易。
包括了上板及侧板,以及用于围绕单元组件形状的支架单元,对蓄电池单元进行第一次固定,可保护蓄电池单元。
上板与侧板铰接,侧板以一定角度转动,使支架的组装更容易。
由于上板的上侧面形成以一定深度凹陷的路径槽,或其底面形成以一定深度凹陷的保护槽,因此,可保护柔性电路板的中心部,防止组装过程中发生的损伤。
沿路径槽形成加强筋(rib),该加强筋可防止中心部的间隔,使柔性电路板容易固定住。并且,多个加强筋在路径槽的两侧相互穿插隔开,可防止组装时发生的柔性电路板的损伤。
路径槽安装于柔性电路板的状态下,还设置有覆盖柔性电路板上侧的顶盖,可使组装时发生的柔性电路板的损伤降为最低。
中心部通过双面胶容易固定于保护槽,保护孔相对形成于保护槽所处位置,使柔性电路板的弯折部分达到最小化,还可防止组装过程或车辆运输过程中发生的由于外力而导致的柔性电路板的损伤。
并且,包括了紧密固定于侧板一侧的加强板,该加强板用于覆盖中心部的端部,这更确切地阻断了柔性电路板在组装过程中发生损伤的可能性。
加强板覆盖住了中心部的端部,可防止热熔接过程中发生的柔性电路板的损伤。
安置部以一定深度凹陷形成于汇流排中,这使接合部分更加明确,提高了操作性,且在正确的位置进行接合,提高了接合质量。
通过一体型端子,可使柔性电路板和汇流排电性连接,降低了作业工时与生产费用。
使用了环状的一体型端子,可通过紧固辅材(例如,螺丝)连接至汇流排,减少了类似激光焊接等作业工时,提高了生产性。
将基板层直接接合于汇流排时,还形成覆盖部,所述覆盖部覆盖第三连接电路部和汇流排的一部分,提高了基板层和汇流排之间的接合力,从而保护基板层。
紧固辅材由导电金属材料构成,可使汇流排与柔性电路板电性连接,从根本上防止了熔接导致的错位或熔接部位的龟裂等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与本发明的多种实施例进行比较说明的对比案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图2示意的柔性电路板的折叠方法的示意图;
图4是图2示意的柔性电路板的一侧连接部的最终形状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4示意的重叠部的扩大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5示意的第一重叠部和第二重叠部通过粘合剂固定的方法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图4示意的第三连接电路部的基板层外露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图7示意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的平面示意图;
图9是图8示意的第三连接电路部的截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蓄电池模块的立体示意图;
图11是图10示意的蓄电池模块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12是图10示意的蓄电池模块的单元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13是图10示意的蓄电池模块的支架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14是图13示意的支架的上板和侧板铰接的立体示意图;
图15是图10示意的蓄电池模块的支架和柔性电路板的配置的侧面示意图;
图16是图13示意的支架组件的上板及结合柔性电路板后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17是图16示意的上板及柔性电路板的分解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18是图17示意的上板的路径槽中安置柔性电路板后的平面示意图;
图19是图10示意的蓄电池模块的侧板的正面示意图;
图20是图19示意的加强板的扩大立体示意图;
图21是图20中标识的A-A方向截面立体示意图及截面示意图;
图22是图20示意的加强板的固定方法的示意图;
图23是图19示意的汇流排的安置部的扩大示意图;
图24是图23示意的安置部中直接接合基板层的正面示意图;
图25是将图24示意的基板层接合于汇流排的接合方法的截面示意图;
图26是图24示意的第三连接电路部中还形成覆盖部的状态下的平面示意图;
图27是图26示意的覆盖层的截面示意图;
图28是图23示意的针对安置部的一实施例中,一体型连接端子的连接部的接合状态下的正面示意图;
图29是图28示意的一实施例中,一体型连接端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30是图23示意的安置部中一体型连接端子和另一实施例中环状连接端子的连接部接合状态下的正面示意图;
图31是图30示意的环状连接端子及紧固辅材的立体示意图;
图32是图28及图30示意的固定部固定于第三连接电路部的方法的立体示意图;
图33是图23示意的安置部结合于紧固辅材的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
图34是图33示意的安置部中,为了结合于紧固辅材而示意的结合方法的立体示意图;
图35是图33中标识的B-B方向截面示意图;
图3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蓄电池模块的立体示意图;
图37是图36示意的支架和柔性电路板的分解结构的侧面示意图;
图38是图36示意的支架的下侧方向上的立体示意图;
图39是图38示意的上板和柔性电路板的分解示意图;
图40是图39示意的保护孔的扩大立体示意图;
图41是向单元组件中组装支架组件的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图42是单元组件和支架组件组装完成后,端子部嵌入到嵌入孔内的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
图43是端子部嵌入进嵌入孔后,折叠并连接于汇流排的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
图44是图43示意的端子部的扩大立体示意图;
图45是蓄电池模块和单一支架的组装方法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文中提到的实施例或如下实施例的具体说明。
本发明中使用的所有技术术语及科学术语,除特别定义的之外,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理解其含义。本发明中使用的所有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明确的说明本发明而被命名,并非为了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中使用的“包括”、“具备”、“具有”等表达方式,在包括这些词的语句或文章中,除特别提及的之外,均可蕴含包括另一实施例的可能性,应理解为开放性用语(open-endedterms)。
本发明中记述的单数型的表达,除特别提及的之外,可包含复数型的含义,同样适用于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单数型的表达。
本发明中使用的“第一”、“第二”等表达,是为了相互区分多个构成要素而使用,并非为了限定该构成要素之间的顺序或重要程度。
本发明中,当一个组件被描述为“连接至”或“连通至”另一组件时,二者可以理解为直接“连接”或“连通”,或者一个组件通过一中间组件“连接至”或“连通至”另一个组件。
以下会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中,相同或对应的构成要素以相同参考符号表示。
且,以下实施例的说明中,省略了反复记述的相同或对应的结构要素。然而,即使有关构成要素的记述被省略,也不能认为这些构成要素不包含在任意实施例中。
图1是为了与本发明的多种实施例进行比较说明的对比案例的示意图。
最近,更高功率、大容量的蓄电池被广泛需要,因此,堆叠的蓄电池单元的个数在增加。在此过程中,对比案例中的柔性电路板1000,蓄电池单元的传感部是宽的形状,而柔性电路基板以该形状进行剪裁并使用。例如,如图1所示,柔性电路基板被剪裁的形状包括:带状中心部1110;连接部1120,相对设置于中心部1110的两端部;以及第三连接电路部1150,从连接部中凸出而成,且汇流排中拥有第三连接电路部。
在上述对比案例中,在中心部1110的两侧形成的损失部分a会增加,柔性电路板1000多多少少都会发生生产良率降低的问题。而且,将柔性电路板1000组装到支架的过程中,柔性电路板受外力等影响破损或撕裂,这会使安装到柔性电路板中的电子元件发生破损等问题。因此,施加到蓄电池模块中的严重震动或冲击,会使柔性电路板的侧板的弯曲部分发生裂缝等问题点。
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100的平面示意图,图3是图2示意的柔性电路板100的折叠方法的示意图,图4是图2示意的柔性电路板100的一侧连接部的最终形状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图4示意的重叠部140的扩大立体示意图,图6是图5示意的第一重叠部141和第二重叠部142通过粘合剂200固定的方法的立体示意图。
参考图2到图6,柔性电路板设置于结合汇流排的支架中,并可感应蓄电池单元的电压,其中,柔性电路板100包括:中心部110,呈带状;第一连接电路部120,设于所述中心部110的两端部,且相对设置;第二连接电路部130,从第一连接电路部120中弯折并延伸出来,并排于中心部110;第三连接电路部150,分别从第一连接电路部120和第二连接电路部130延伸出来,且连接至汇流排。
当第二连接电路部130向第一连接电路部120的一侧折叠时,第一连接电路部120和第二连接电路部130之间形成重叠部140。当形成重叠部140时,第二连接电路部130可与第一连接电路部120处于同一条线上。
参考图9,柔性电路板100在截面方向上的中心形成有基板层101,基板层101的上下各堆叠并形成了绝缘层102。基板层101可以通过电性信号传递信息,绝缘层102保护基板层101,可防止与其他导电性结构发生短路现象。
参考图9,基板层101可以以具有导电性的金属层形成,可以是导电性高的铜板(copperplate)。绝缘层102可以是胶带(PEN,P1)状的无导电性能的物质。而且,基板层101及绝缘层102分别具有柔性特性,易于变形。
进一步参考图2,柔性电路板100包括:中心部110、第一连接电路部120以及第二连接电路部130。第一连接电路部120和所述第二连接电路部130之间可形成重叠部140。中心部、第一连接电路部120、第二连接电路部130及重叠部140相当于柔性电路板100的一部分,这些部分与中心部110一起成为柔性电路板并成为一体。
中心部110的端部可形成第一固定孔115。而且,还可形成凸出孔112,分别形成于中心部110及第二连接电路部130凸出延伸的部分中。
中心部110呈长带状。中心部110向外延伸形成温度感应部111。温度感应部111可以是多个,且均在一侧延伸形成。温度感应部111可以测量蓄电池单元的温度,并通过柔性电路板100向外部装置传递电性信息,以检测过发热等现象。
中心部110的两端部分别形成有第一连接电路部120和第二连接电路部130,且第一连接电路部120和第二连接电路部130同样形成并适用。以下,以形成在中心部110一侧的部分为基础,说明本发明的多种实施例。
第一连接电路部120分别形成于中心部110的两端部。第一连接电路部120沿中心部110的一端部的两侧延伸而成,其可以有垂直于中心部110的形状。而且,第一连接电路部120将中心部110夹于中间,且相对设置。
第二连接电路部130从第一连接电路部120中弯折并延伸而形成,其沿中心部110形成的方向,垂直弯折,且并排于中心部110。第二连接电路部130分别形成于第一连接电路部120的端部。例如,一个柔性电路板100中共形成有4个第二连接电路部130。
重叠部140可形成于第一连接电路部120和第二连接电路部130之间。第二连接电路部130沿第一连接电路部120的一侧折叠,并使第二连接电路部130以多层重叠的部分可以被定义为重叠部140。
重叠部140包括第一重叠部141和第二重叠部142。第二连接电路部130沿第一弯折线131向第一连接电路部120向上侧弯折形成的第一重叠部141,第二连接电路部130再沿第二弯折线132向第一重叠部141的第一连接电路部120的长度方向向上弯折形成第二重叠部142。即,重叠部140是第二连接电路部130沿第一弯折线131和第二弯折线132弯折形成,相当于第二连接电路部130的一部分。
当形成重叠部140时,第二连接电路部130可与第一连接电路部120平行设置。且,第二连接电路部130中形成的第三连接电路部150可与第一连接电路部120中形成的第三连接电路部150平行设置。本发明的多种实施例中,两个结构平行设置的情况包括:两个结构完全平行,且其延长线无交叉的情况;以及以预定角度倾斜,达到实质上平行的情况。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100中,第一弯折线131可与第一连接电路部120的长度方向并排形成。第二弯折线132与第一弯折线131约呈45度左右的角度以斜线方向形成。
参考图3说明第二连接部130的折叠(folding)方法。第二连接电路部130与中心部110并排形成的状态下(第一状态),沿第一弯折线131向第二连接电路部130的上侧折叠时,在中心部110的相反侧形成与中心部110并排的状态(第二状态),且,第一重叠部141形成于第一连接电路部120和第二连接电路部130之间。其次,第二连接电路部130沿第二弯折线132向第一重叠部141的上侧弯折时,形成与第一连接电路部120同一条线上的状态(第三状态),第一重叠部141和第二连接电路部130之间可形成第二重叠部142。
以一个第二连接电路部130为基准,重叠部140和弯折线131、132并不一定非要形成2个,可随柔性电路板100的剪裁形状及最终形状,调整不同的数量。
构成第一重叠部141和第二重叠部142的第二连接部的各部分之间,通过粘合剂200紧密固定。粘合剂200同时向上侧及下侧提供固定力。举例来说,粘合剂200可使用双面胶或双面垫。使用粘合剂200时,可最小化柔性电路板100随重叠而增大的厚度,可防止翘起,还可防止组装过程或车辆运输过程中由于震动等原因导致的损伤。
根据上述实施例,可得到柔性电路板100进行折叠(folding)作业后的最终形状,这与弯折(bending)作业之前剪切的形状不同。因而,可提高柔性电路板100的生产过程中的良率,且,为占据更大的空间,多个蓄电池单元呈堆叠结构,可分别感应其电压。
图7是图4示意的第三连接电路部150的基板层外露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图8是图7示意的第一面151和第二面152的平面示意图,图9是图8示意的第三连接电路部150的截面示意图。
第三连接电路部150,分别从第一连接电路部120和第二连接电路部130分歧,且从第一连接电路部120和第二连接电路部130延伸而成,一侧连接至汇流排。在本发明的提供的柔性电路板100的一实施例的中,第一连接电路部120,分别可延伸形成同一方向上的多个第三连接电路部150。而且,第二连接电路部130的端部可延伸形成一个第三连接电路部150。
第二连接电路部130和第一连接电路部120同处于一条线上的状态(即,第三状态)时,第二连接电路部130中形成的第三连接电路部150与第一连接电路部120中形成的第三连接电路部150拥有在同一方向凸出的形状,且第三连接电路部150往同一方向并排设置。
第三连接电路部150接合于汇流排,分别测量蓄电池单元的电压及电流,并沿基板层101传递电性信息。从而,第三连接电路部150的数量可随蓄电池单元的数量和汇流排的数量进行增减调整。
柔性电路板100的内部基板层101露出于第三连接电路部150的两侧面,基板层101包括,接触于汇流排的第一面151和形成于第一面151相反侧并露出来的第二面152。
第一面151的大小比第二面152更大。这种结构,可使第一面151和汇流排接合的更加容易,且,还可减少基板层101外露的部分,使基板层101的损伤降低为最小。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第三连接电路部150可使内部基板层101的一面外露。基板层101的一面的相反侧面以绝缘层覆盖。且,基板层101外露的一面与汇流排接触。
根据上述实施例,汇流排和第三连接电路部150可直接接合,从而降低作业工时,同时,还可以降低重量及成本。对此,将在说明蓄电池模块时详细说明。
参照以下附图,详细说明包含了前述柔性电路板的本发明的蓄电池模块的具体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10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蓄电池模块1的立体示意图,图11是图10示意的蓄电池模块1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12是图10示意的蓄电池模块1的单元组件300的立体示意图,图13是图10示意的蓄电池模块1的支架组件10的立体示意图,图14是图13示意的支架400的上板410和侧板420铰接的立体示意图。
参考图10至14,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蓄电池模块1包括:单元组件300,以一个以上蓄电池单元堆叠而成;支架组件10,用于固定单元组件300。
支架组件10包括:支架400,其包括上板410以及连接于上板410两端的侧板420,且用于围绕单元组件300;汇流排500,固定设置于侧板420中;以及柔性电路板100,沿上板410和侧板420设置,其用于感知蓄电池单元的电压。上板410的上侧面可形成一定深度凹陷的路径槽411。
单元组件300由一个以上的蓄电池单元堆叠而成,蓄电池单元由二次电池构成是较为常见的,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但凡可充电或放电的电池均可以形成蓄电池单元。
蓄电池单元的两侧凸出形成端子部310,若一侧形成负(-)端子,则另一侧形成正(+)端子。且,优选方案是,由导电物质构成,具有柔性特性,可弯曲。因而,端子部310往一侧弯折并通过接合工艺与相邻的端子部310电性连接。
单元组件300,如图12所示,蓄电池单元可以以竖着的状态进行堆叠,蓄电池单元通过端子部310与邻近的蓄电池单元的端子部310相连。例如,具有相同极性的端子相连时,蓄电池单元以电性并联连接,具有不同极性的端子相连时,蓄电池单元以电性串联连接。
蓄电池单元的连接,可按需设置不同的结构。例如,8个蓄电池单元可以每2个并联连接,并联连接的4个单元又重新以串联连接形成4P 3S。
根据上述实施例,单元组件300可按不同车辆套装以不同结构连接蓄电池单元,可容易变更蓄电池容量,且,可降低接合工艺所需时间,提高生产性。
参考图13和图14,支架400包括上板410和连接于上板410两端的侧板420。支架400的上板410及侧板420通过上板410中形成的领钩部414(hook)夹着侧板420中形成的杆部424(rod)铰接。
上板410的端部分别由领钩状的多个领钩部414相互间隔而成,杆部424形成于侧板420的上侧面,且对应设置于领钩部414形成的位置。领钩部414和杆部424分别从上板410和侧板420中凸出形成,并在一侧相遇,使杆部424夹在领钩部414中铰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领钩部414的内部曲率半径与杆部424的半径相同或更小。因而,可确保上板410和侧板420结合时的一定程度以上的固定力,防止组装过程中发生支架400分离的现象,提高作业性。
上板410设置于单元组件300的上侧,侧板420设置于单元组件300的两侧面,该单元组件300设置有端子部310,支架400围绕单元组件300。
支架400的上板410和侧板420可通过注塑成型方式形成。因而,支架400的生产费用低廉,且通过铰接的方式,容易组装。
图15是图10示意的蓄电池模块1的支架400和柔性电路板100的结构侧面示意图,图16是图13示意的支架组件10的上板410及柔性电路板100结合后的结构立体示意图,图17是图16示意的上板410及柔性电路板100的分解结构立体示意图,图18是图17示意的上板410的路径槽411中安置柔性电路板100后的平面示意图。
图19是图10示意的蓄电池模块1的侧板420的正面示意图,图20是图19示意的加强板600的扩大立体示意图,图21是图20中标识的A-A方向截面立体示意图及截面示意图,图22是图20示意的加强板600的固定方法的示意图,图23是图19示意的汇流排500的安置部520的扩大示意图。
如图15所示,柔性电路板100沿支架400的外侧设置。中心部110可设置于上板110的上侧面。中心部110安置并固定于以一定深度凹陷的路径槽411中,且,中心部110的长度比上板410的长度方向更长,因此,中心部110的两端部可沿侧板420弯曲。
第一连接电路部120和第二连接电路部130设置于侧板420的外侧,沿侧板420的外表面弯曲并紧密贴合。因而,第一连接电路部210和第二连接电路部130中形成的第三连接电路部150从结构上可设置于汇流排500的外侧。
参考图2,在中心部110和第二连接电路部130可形成凸起孔112。凸起孔112可以是多个,且,紧固辅材(图中未标识)贯穿于该凸起孔112,将柔性电路板100固定于支架400中。凸起孔112往外侧凸出并延伸而成,不会影响内部电路。
柔性电路板100的一端与汇流排500电性连接,其内部并排排列多个线,并将蓄电池单元的电压以及电压相关的信息传递至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图中未标识)。BMS管理每个蓄电池单元的充电和放电。例如,BMS在充电模块下,可以将多个蓄电池单元以不同电压等级放电时,使其充电成均匀电压等级。
上板410对应于单元组件300的大小,且,呈四角形状,其设置于单元组件300的上侧。其上侧面形成可安置中心部110的路径槽411,包括覆盖路径槽411上侧的顶盖413。
路径槽411以一定深度凹陷,使中心部110安置于此。中心部110安置于路径槽411的状态下,顶盖413可覆盖中心部110的上侧。因而,路径槽411和顶盖413可与中心部110呈相同形状。且,中心部110不会脱离至支架400的外侧,由于不外露,可防止组装过程中在中心部110发生的损伤。
上板410中形成向路径槽411的内侧凸出的加强筋412,加强筋412在路径槽411的两侧相互穿插隔开,相互以一定的间距间隔形成。
加强筋412从路径槽411的两侧面向内侧凸出形成,加强筋412的下侧面从路径槽411以预定间距间隔形成。因而,中心部110设置于加强筋412和路径槽411之间,可防止中心部110从路径槽411中脱离,即使没有双面胶等粘合剂,也可将柔性电路板100紧密固定于支架400中。
参照图19,加强板600和汇流排500可紧密固定于侧板420的外侧面。侧板420由2个构成,并分别连接于上板410的两端部。因而,两个侧板420可设于单元组件300的两侧面。单元组件300的两侧面可以是形成蓄电池单元端子部310的两侧面。
加强板600覆盖中心部110的端部,且紧密固定于侧板420。侧板420可凸出形成熔接凸起425,其用于固定加强板600。中心部110和加强板600分别设置有与熔接凸起425相对应的固定槽115、615。
熔接凸起425依次通过中心部110的第一固定孔115和加强板600的第二固定孔615之后,加强板600可通过熔接方式固定。熔接凸起425在热熔接工艺中,通过具备加热器的加压部件(图中未标识),从外侧熔化压缩,之后,压缩的部分通过冷却变硬,使加强板600紧密贴合于侧板420。
根据上述实施例,中心部110的端部固定设置于加强板600和侧板420之间。加强板600经过中心部110弯曲的部分,并加压至下侧端部部分,因而,通过加压把柔性电路板100进一步弯曲的现象降为最低,防止了破裂等损伤。并且,热熔接工艺时,阻断了柔性电路板100直接受压的情况,以及吸收车辆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持续的震动或冲击等外力,使损伤降为最低。
其中,熔接工艺包括但不限于热熔接固定,还包括超音波熔接固定等。
加强板600为了不妨碍柔性电路板100和汇流排500的电性连接,其材质可以为除金属以外的、无电路的任意绝缘材质。
汇流排500紧密固定于侧板420,且其一部分连接于第三连接电路部150,另一部分连接于端子部310。因此,汇流排500的结构可使柔性电路板100和蓄电池单元电性连接。
提供多个相互间隔的汇流排500,汇流排500的数量可按需变更。且,每个汇流排500中可形成嵌入孔510及安置部520。
安置部520可以为每个汇流排500与第三连接电路部接合的部分,且以一定深度凹陷形成。作业人员以安置部520为基础,可以以肉眼识别作业位置,且明确掌握接合位置,进而,可解决接合不良等问题。
嵌入孔510可形成于蓄电池单元堆叠方向的相同的方向。单元组件300的端子部310嵌入进嵌入孔510内,贯穿于嵌入孔510并凸出的端子部310的一部分可与汇流排500接合。因此,蓄电池单元可通过汇流排500电性连接于另外的蓄电池单元。
这时,为了使端子部310嵌入进去,在侧板420中形成孔(图中未标识),该孔与嵌入孔510形成的位置相对应。
汇流排500分别可包括独立形成的感应汇流排和HV汇流排。汇流排500电性连接于单元组件300的端子部310,可分别传递蓄电池单元的电压和电流,还与设置在蓄电池模块1外部的汇流排连接,并传递电性信息。而且,汇流排500形成于导体,是电子导电率高的金属。
图24是图23示意的安置部520中直接接合基板层101的正面示意图,图25是将图24示意的基板层101接合于汇流排500的接合方法的截面示意图,图26是图24示意的第三连接电路部150中还形成覆盖部800的状态下的平面示意图,图27是图26示意的覆盖层的截面示意图。
基板层101包括:第一面,与汇流排接触;第二面,设于第一面的相反一侧。第二面152的外侧还可形成覆盖部800。将柔性电路板100的绝缘层102切削,使内部基板层101外露,以此形成第一面151和第二面152。
第一面151接触于汇流排500的一侧,汇流排500中设置有以一定深度凹陷的安置部520,第接触于该安置部。安置部520明确显现了第三连接电路部150接合的位置,因此,可提高作业性。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面151的大小可大于第二面152的大小。本实施例可确保与汇流排500的熔接面积,还可减少基板层外露的面积,防止第三连接电路部150的损伤。
基板层101作柔性电路基板100的电路作用,是以导电物质形成,将第一面151与安置部520直接接合,使汇流排500和柔性电路板100电性连接。此过程中,可在第二面152的外侧进行激光熔接接合第一面151。
切削了绝缘层102后,外露的面可成为第一面151。如果存在对应于安置部520的外侧和绝缘层102的厚度的气隙,由于该气隙,在接合过程中可能发生基板层101烧灼或绝缘层102燃烧的现象,使得无法达成所需的质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接合工艺,通过夹具(Z,jig)对第二面152加压,以此消除第一面151和安置部520之间存在的气隙。而且,由于加压,加大了安置部520和第一面151的接触面积,所以可提高熔接部的固定力。
由于第三连接电路部150的结构外露于基板层101的两面,所以该第三连接电路部具备可直接接合于汇流排500的结构。因此,降低了部品的使用数量和作业工时,提供了更有效的生产性。
覆盖部800可覆盖第二面152及第三连接电路部150的周边汇流排500的一部分。覆盖部800为了不妨碍基板层101和汇流排500的电性连接,由非导电材料构成,且,利用喷嘴(nozzle)仅涂布一部分。
如图27所示,在第一面151接合于汇流排500的状态下,可形成覆盖部800。而且,不仅第二面152,甚至覆盖了第二面152周边绝缘层102及周边汇流排500的一部分,防止了基板层101的腐蚀,同时还提高了与汇流排500之间的接合强度。
图28是图23示意的针对安置部520的一实施例中一体型连接端子700的连接部720的接合状态下的正面示意图,图29是图28示意的一实施例中,一体型连接端子700的立体示意图,图30是图23示意的安置部520中一体型连接端子700和另一实施例中环状连接端子1700的连接部1720接合状态下的正面示意图,图31是图30示意的环状连接端子1700及紧固辅材1730的立体示意图,图32是图28及图30示意的固定部710固定于第三连接电路部150的方法的立体示意图。
如上述实施例所说明,柔性电路板100和汇流排500,通过在第三连接电路部150形成的基板层101,可电性连接。但,还通过分别连接于第三连接电路部150和汇流排500的连接端子700、1700,可电性连接。
连接端子700、1700包括固定部710和连接部720、1720,连接部720、1720在固定部710的一侧延伸并形成一体。连接端子700、1700位于汇流排500和第三连接电路部150之间,且连接于两侧,使第三连接电路部150和汇流排500电性连接。
具体地,固定部710是固定于第三连接电路部150的部分,相对较窄地形成,并且可以向上侧及下侧凸出形成固定凸起711。提供多个相互间隔的固定凸起711,其在预设的位置贯穿于整齐排列的第三连接电路部150。固定凸起711贯穿并凸出的部分被弯曲变形,固定于第三连接电路部150。
连接端子700、1700可有多个实施例,在以下不同的实施例中,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数字标号进行说明。
如图25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连接端子700的连接部720是安置部520接合于汇流排500的部分,相对较宽地形成,并且通过激光熔接接合。如图27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连接端子1700的连接部1720,其中心设有孔1721,且该连接部1720呈环状,环状连接部可通过螺丝等紧固辅材1730固定住。
现有的柔性电路板和汇流排是通过固定端子和连接板进行连接的,而根据上述实施例,本发明的连接端子700、1700不同于此,固定部710和连接部720、1720连接成一体,因此,减少了作业工时,降低了生产费用,可提高生产性。
图33是图23示意的安置部520中结合紧固辅材2700的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图34是图33示意的安置部520中,为了结合于紧固辅材2700而示意的结合方法的立体示意图,图35是图33中标识的B-B方向截面示意图。
如上所述,柔性电路板100和汇流排500,可通过第三连接电路部150中形成的基板层101或者连接端子700、1700电性连接。但,紧固辅材2700搭接于第三连接电路部150和汇流排500之间,使第三连接电路部150及汇流排500电性连接。
紧固辅材2700包括:头部2710(head),设置于第三连接电路部150的外侧;接头部2720(Joint),从头部2710延伸形成。接头部2720可电性连接柔性电路板和汇流排。因而,紧固辅材2700以导电金属材质构成。头部2710是从接头部2720凸出到外侧而形成,可对第三连接电路部150向安置部520侧加压,使第三连接电路部150固定于安置部520。
为了结合于紧固辅材2700,在安置部520形成第一结合孔521,在第三连接电路部150设置第二结合孔153,其与第一结合孔521的位置相对应。第一结合孔521及第二结合孔153各相互隔开,成双组对,且其内径可相同。紧固辅材2700在结合的状态下,接头部2720依次贯穿第二结合孔153及第一结合孔521后,固定于汇流排500。而且,头部2710从接头部2720延伸到外侧而形成的,且凸出设置于第三连接电路部150的外侧。
接头部2720的大小与第一结合孔521和第二结合孔153的大小相同,头部2710的半径可大于接头部2720的半径。因此,头部2710无法贯穿第一结合孔521和第二结合孔153,而是设置于第三连接电路部150的外侧。
根据上述实施例,紧固辅材2700的接头部2720贯穿于第二结合孔153,并且电性连接于第三连接电路部150的基板层102;之后,再贯穿于第一结合孔521,并电性连接于汇流排500。因此,紧固辅材2700可使柔性电路板与汇流排电性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紧固辅材2700可由铆钉(rivet)构成,该铆钉可提供永久紧固力,且可有效的利用于较薄的部件之间。使用铆钉,可从根本上防止熔接工艺导致的错位或熔接部位发生的龟裂等现象,可提高结合的可靠性。
【第二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蓄电池模块2的部分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例所述的蓄电池模块1的部分结构相同,以下不再重复说明与上述结构相同的构成。
图3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蓄电池模块2的立体示意图,图37是图36示意的支架400和柔性电路板100的分解结构的侧面示意图,图38是图36示意的支架400的下侧方向上的立体示意图,图39是图38示意的上板410和柔性电路板100的分解示意图,图40是图39示意的保护孔417的扩大立体示意图。
参考图36至图40,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蓄电池模块2包括:单元组件300,其以一个以上蓄电池单元堆叠而成;支架组件20,用于固定单元组件300。
支架组件20包括:支架400,其包括上板410以及连接于上板410的两端的侧板420,且用于围绕单元组件300;汇流排500,固定设置于侧板420;柔性电路板100,沿上板410和侧板420设置,其用于感知蓄电池单元的电压;以及加强板600,其紧密固定于侧板420的一侧,并且覆盖柔性电路板100的端部。上板410的底面可形成一定深度凹陷的保护槽416。
如图37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蓄电池模块2,柔性电路板100的中心部110,可设置于上板410的底面,第一连接部120和第二连接电路部130设于侧板420的外侧面。
中心部110位于上板410和单元组件300之间,因此,可将柔性电路板露出于蓄电池模块1外部的现象降到最低。还可将组装过程中发生的柔性电路板100的破裂等导致的撕裂损伤降到最低。
如图39所示,支架400的上板410底面,可形成以一定深度凹陷的保护槽416,该保护槽416内可安置中心部110,且保护槽416的形状与中心部110相同。
中心部110通过粘合剂200紧密固定于保护槽416。粘合剂200的形状可以与中心部110和保护槽416的形状相对应,且可以使用双面胶200。通过双面胶200固定中心部110时,在蓄电池模块1的组装过程中,可最小化热熔接工艺,缩短生产时间,防止熔接过程中由于加压导致的柔性电路板100的破损。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至少在上板410及侧板420的其一中设置与保护槽416的位置对应的保护孔417,中心部110的端部贯穿于保护孔417,第一连接电路部120及第二连接电路部130,可设置于侧板420的外侧面。
参考图40,中心部110贯穿于保护孔417后弯折,这会发生翘起现象,因此,为了使该问题的发生率降为最低,保护孔417可形成于上板410。
而且,中心部110形成的比第一连接电路部120及第二连接电路部130更宽,因此,在上板410和侧板420铰接之前,先将中心部110安置于保护槽416中并固定,会更便利于支架组件20的组装。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蓄电池模块1的单元组件300和支架组件20的组装顺序。
图41是向单元组件300中组装支架组件20的方向的立体示意图,图42是单元组件300和支架组件20组装完成后,端子部310嵌入到嵌入孔510内的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图43是端子部310嵌入进嵌入孔510后,折叠并连接于汇流排500的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图44是图43示意的端子部310的扩大立体示意图,图45是蓄电池模块2和单一支架900的组装方法的立体示意图。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一个蓄电池单元的端子部310与相邻的另一个蓄电池单元的端子部310相连,形成堆叠单元组件300。这时,端子部310是在凸出于蓄电池单元两侧的状态下,与相邻的端子部310连接。
支架400可以是由上板410和侧板420的铰接组装状态。柔性电路板100可沿支架400设置,第三连接电路部150可与汇流排500设置于接合状态。
如图41所示,组装后的支架组件20,沿单元组件300的上侧至下侧的方向结合于单元组件300中。此时,端子部310是凸出的状态,因此,可使侧板420以上板410的铰接处为中心向外侧转动,针对上板410,向外侧展开。因此,支架组件20可围绕单元组件300的外侧设置而不受端子部310的阻碍。
其次,如图42所示,将向外侧转动的侧板420重新向内侧转动,回到原位。这时,凸出的端子部310可贯穿于侧板420中形成的孔(图中未标识)和汇流排500中形成的嵌入孔510,端子部310的端部可向汇流排500的外侧凸出。
端子部310的端部,与蓄电池单元相邻的蓄电池单元的端子部310接合,且端部由多个端子部310附着而成。
其次,如图43所示,向外侧凸出形成的端子部310的端部,其向一侧折叠并接合于汇流排500的外侧面。从接合状态来看,如图44所示,端子部310的端部不与相邻的其他的端子部310的端部接触,因此,通过一个端子部310接合于另一个端子部310的方式相连的蓄电池单元,只能以汇流排500电性连接于其他的蓄电池单元。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即使不单独提供为了结合端子部310和汇流排500的结构,也可通过激光熔接接合于端子部310端部的外侧来降低蓄电池模块的生产所需时间和费用。
参考图45,通过上述方法,组装后的蓄电池模块1可再一次与单一支架900重新组装并固定。在车辆发生事故时,单一支架900可防止压扁或破损单元组件300,还可预防由此导致的火灾等2次事故的发生。而且,可从外部冲击中保护支架400和单元组件300的结合状态。单一支架900可由具有高强度的金属材料等组成。
以上以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做出了详细介绍。应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置换,变形与变更。因此,这种置换,变形与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31)

1.一种柔性电路板,设置于结合汇流排的支架上,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
中心部,呈带状;
第一连接电路部,形成于所述中心部的两端部,并且相对设置;
第二连接电路部,从所述第一连接电路部延伸,并且并排于所述中心部;以及
第三连接电路部,分别从所述第一连接电路部和所述第二连接电路部延伸,且连接至汇流排;
当所述第二连接电路部沿所述第一连接电路部的一侧折叠时,在截面方向形成重叠部,所述重叠部包括所述第二连接电路部的一部分及相互重叠分布的所述第二连接电路部的另一部分,
当形成所述重叠部时,所述第二连接电路部与所述第一连接电路部处于同一条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中,所述第二连接电路部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一连接电路部的两端部,所述重叠部包括:
第一重叠部,所述第二连接电路部沿第一弯折线向所述第一连接电路部折叠形成所述第一重叠部;以及
第二重叠部,所述第二连接电路部沿第二弯折线向所述第一连接电路部的长度方向折叠形成第二重叠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中,所述第一弯折线与所述第一连接电路部并排形成,所述第二弯折线与所述第一弯折线以预设角度倾斜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中,构成所述第一重叠部及所述第二重叠部的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各部分之间,通过粘合剂紧密固定,该粘合剂向所述第二连接电路部各部分的上侧及下侧提供固定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中,所述粘合剂是双面胶或双面垫(pad)。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电路部中形成多个第三连接电路部,且相互间隔而成,
当所述第一连接电路部与所述第二连接电路部平行设置时,所述第二连接电路部中形成的第三连接电路部与所述第一连接电路部中形成的第三连接电路部相互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中,还包括,从所述中心部向外侧延伸形成的温度感应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中,所述第三连接电路部包括:
基板层;
绝缘层,所述绝缘层暴露所述基板层的一面,并且所述基板层的一面接触于所述汇流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中,所述第三连接电路部包括基板层和绝缘层,所述绝缘层暴露所述基板层的两面,所述基板层包括:
第一面,与所述汇流排接触;
第二面,形成于所述第一面的相反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电路部的所述第一面大于所述第二面的大小。
11.一种支架组件,其至少由一个蓄电池单元堆叠形成,且用于固定单元组件,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上板以及连接至所述上板两端的侧板,且,所述支架用于围绕所述单元组件;
汇流排,固定设置于所述侧板;以及
柔性电路板,沿所述上板与所述侧板设置,其用于感知所述蓄电池单元的电压;
其中,所述上板在上侧面形成以一定深度凹陷的路径槽,并且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
中心部,安装于所述路径槽中呈带状,且向外侧延伸形成温度感应部;
第一连接电路部,形成于所述中心部的两端部且相对设置;
第二连接电路部,从所述第一连接电路部的两端部延伸出来,并排于所述中心部;以及
第三连接电路部,分别从所述第一连接电路部与所述第二连接电路部延伸出来并连接至所述汇流排;
其中,所述柔性电路板上形成有重叠部,其包括:
第一重叠部,当所述第二连接电路部沿第一弯折线向所述第一连接电路部折叠时,形成所述第一重叠部;
第二重叠部,当所述第二连接电路部沿第二弯折线向所述第一连接电路部的长度方向弯折折叠时,形成所述第二重叠部,
而形成所述重叠部时,所述第二连接电路部与所述第一连接电路部设于同一条线上,所述第二连接电路部中形成的第三连接电路部与所述第一连接电路部中形成的第三连接电路部设于一列。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架组件,其中,所述单元组件由在所述多个蓄电池单元的两端形成的端子部串联或并联且堆叠形成,所述端子部直接接合于所述汇流排,并电性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支架组件,其中,所述汇流排在与所述蓄电池单元堆叠方向的同一方向上形成嵌入孔,所述单元组件由所述多个蓄电池单元并联堆叠,并联堆叠的所述蓄电池单元再形成串联堆叠,且所述端子部嵌入于所述嵌入孔内,并与所述汇流排电性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支架组件,其中,所述端子部贯穿于所述嵌入孔,贯穿并凸出的部分弯折且激光熔接于所述汇流排的外侧,并与所述汇流排电性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架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弯折线与所述第一连接电路部并排形成,所述第二弯折线与所述第一弯折线以预设角度倾斜而成,所述第二连接电路部依次沿第一弯折线和第二弯折线折叠,且与所述第一连接电路部在同一条线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架组件,其中,还包括加强板,其紧密固定于所述侧板的一侧且覆盖所述中心部的端部,所述上板沿所述路径槽还设置有加强筋(rib),所述加强筋用于防止所述中心部与所述路径槽的间隔。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支架组件,其中,提供多个所述加强筋,所述多个加强筋在所述路径槽的两侧相互穿插隔开。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支架组件,其中,所述侧板中形成熔接凸起,所述熔接凸起与所述中心部所处位置相对应,所述中心部及所述加强板中各形成与熔接凸起位置相对应的固定孔。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架组件,其中,所述中心部位于所述路径槽中的状态下,还包括覆盖所述中心部上侧的顶盖。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架组件,其中,还包括连接端子,其一侧固定结合于所述柔性电路板,另一侧接合于所述汇流排,且所述汇流排中形成有以一定深度凹陷的安置部;
其中,所述连接端子包括,
固定部,通过形成固定凸起,固定于所述第三连接电路部;以及
连接部,从所述固定部延长形成,且设置于所述安置部。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支架组件,其中,形成多个所述固定凸起,且间隔形成于所述固定部的两侧,所述固定凸起从预设的位置贯穿所述第三连接电路部并电性连接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贯穿后凸出的部分被压缩,且通过弯曲变形而被固定,所述连接部通过激光熔接接合于所述安置部。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支架组件,其中,所述连接部为了形成有紧固孔而呈环状,所述连接部还包括紧固辅材,所述紧固辅材贯穿所述紧固孔,并嵌入到所述安置部,以此固定所述连接端子。
2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架组件,其中,所述第三连接电路部连接于所述汇流排的状态下,还包括覆盖部,所述覆盖部覆盖所述第三连接电路部及所述第三连接电路部周边的所述汇流排的一部分。
2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架组件,其中,所述汇流排中设置有以一定深度凹陷的安置部,且所述第三连接电路部的一面接触于所述安置部。
25.一种支架组件,其至少由一个蓄电池单元堆叠形成,且用于固定单元组件,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上板以及连接至所述上板两端的侧板,且所述支架用于围绕所述单元组件;
汇流排,固定设置于所述侧板;以及
柔性电路板,沿所述上板与所述侧板设置,用于感知所述蓄电池单元的电压;以及
加强板,紧密固定于所述侧板的一侧,且覆盖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端部;
其中,所述上板在底面形成以一定深度凹陷的保护槽,且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
中心部,安装于所述保护槽中呈带状,且往外侧延伸形成温度感应部;
第一连接电路部,形成于所述中心部的两端部,且相对设置;
第二连接电路部,从所述第一连接电路部的两端部延伸而出,并排于所述中心部;以及
第三连接电路部,分别从所述第一连接电路部与所述第二连接电路部延伸而出,并连接至所述汇流排,
其中,所述柔性电路板上形成有重叠部,其包括:
第一重叠部,当所述第二连接电路部沿第一弯折线向所述第一连接电路部折叠时,形成所述第一重叠部;
第二重叠部,当所述第二连接电路部沿第二弯折线向所述第一连接电路部的长度方向弯折折叠时,形成所述第二重叠部,
而形成所述重叠部时,所述第二连接电路部与所述第一连接电路部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连接电路部中形成的第三连接电路部与所述第一连接电路部中形成的第三连接电路部平行设置。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支架组件,其中,所述保护槽与所述中心部之间以及所述第一连接电路部和所述第二连接电路部之间形成的所述重叠部,通过粘合剂紧密固定。
27.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支架组件,其中,至少在所述上板及所述侧板的其一中形成与保护槽对应的保护孔,所述中心部的端部穿过所述保护孔后弯折,使所述第三连接电路部接合于所述汇流排的外侧面。
28.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支架组件,其中,所述侧板中形成熔接凸起并与所述保护孔所处位置相对应,在所述中心部及所述加强板中各形成与所述熔接凸起位置相对应的固定孔。
29.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支架组件,其中,还包括紧固辅材,所述紧固辅材贯穿于第一结合孔和第二结合孔,所述第一结合孔形成于所述汇流排中,所述第二结合孔形成于所述第三连接电路部中,所述第二结合孔的位置与所述第一结合孔的位置相对应。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支架组件,其中,所述汇流排中形成以一定深度凹陷的安置孔,所述第一结合孔形成于所述安置孔中,所述第一结合孔及所述第二结合孔各相互隔开,且成双组对。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支架组件,其中,所述紧固辅材是铆钉。
CN201780081162.4A 2016-12-27 2017-12-27 柔性电路板及包括柔性电路板的支架组件 Active CN1101149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60180293A KR101928073B1 (ko) 2016-12-27 2016-12-27 버스바 어셈블리의 연결 구조
KR10-2016-0180293 2016-12-27
KR10-2016-0180292 2016-12-27
KR1020160180292A KR101928065B1 (ko) 2016-12-27 2016-12-27 버스바 어셈블리의 연결 구조
KR10-2016-0182296 2016-12-29
KR1020160182296A KR101928066B1 (ko) 2016-12-29 2016-12-29 버스바 어셈블리의 연결 구조
KR10-2016-0183890 2016-12-30
KR1020160183890A KR101844852B1 (ko) 2016-12-30 2016-12-30 배터리셀 모듈의 연성회로기판 고정 구조
KR20170026828 2017-02-28
KR10-2017-0026828 2017-02-28
KR1020170113677A KR101996449B1 (ko) 2017-09-06 2017-09-06 연성회로기판의 보호구조가 구비된 배터리 셀 모듈
KR10-2017-0113677 2017-09-06
KR1020170141526A KR102032999B1 (ko) 2017-02-28 2017-10-27 프레임 조립체 및 이를 제조하기 위한 방법
KR1020170141527A KR102033001B1 (ko) 2017-02-28 2017-10-27 프레임 조립체, 프레임 조립체의 제조 방법 및 배터리 모듈의 제조 방법
KR10-2017-0141526 2017-10-27
KR10-2017-0141527 2017-10-27
KR10-2017-0159696 2017-11-27
KR1020170159696A KR102087699B1 (ko) 2017-11-27 2017-11-27 연성회로기판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배터리팩
PCT/KR2017/015594 WO2018124751A1 (ko) 2016-12-27 2017-12-27 연성회로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프레임 조립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14905A true CN110114905A (zh) 2019-08-09
CN110114905B CN110114905B (zh) 2022-06-24

Family

ID=67483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81162.4A Active CN110114905B (zh) 2016-12-27 2017-12-27 柔性电路板及包括柔性电路板的支架组件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309593B2 (zh)
EP (1) EP3565022B1 (zh)
JP (1) JP6869355B2 (zh)
CN (1) CN110114905B (zh)
HU (1) HUE054599T2 (zh)
PL (1) PL3565022T3 (zh)
RS (1) RS61814B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93410A (zh) * 2019-12-20 2020-04-10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按键模组及终端
CN112582690A (zh) * 2019-09-29 2021-03-3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电路板、冲切基板和电池装置
CN113346194A (zh) * 2020-03-02 2021-09-03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导电模块
CN113422151A (zh) * 2021-06-09 2021-09-21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的制造方法、电池及用电设备
CN114270595A (zh) * 2020-06-17 2022-04-01 株式会社Lg新能源 使用非焊接式结构作为汇流条与电压感测构件的连接结构的电池模块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608077A4 (en) * 2017-04-04 2020-11-18 Dae San Electronics Co., Ltd.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OMNIBUS BAR AND OMNIBUS BAR MANUFACTURED BY LEDIT PROCESS
KR102340898B1 (ko) * 2018-03-30 2021-12-16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조립성이 향상된 버스바 프레임을 구비한 배터리 모듈
JP6940452B2 (ja) * 2018-04-18 2021-09-29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配線モジュール
KR102354401B1 (ko) * 2018-04-25 2022-01-20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배터리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JP7081355B2 (ja) * 2018-07-13 2022-06-0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監視装置
KR20200012189A (ko) * 2018-07-26 2020-02-0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버스바 조립체
KR102395228B1 (ko) 2018-10-10 2022-05-04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버스바 프레임 조립 방법
KR102349918B1 (ko) 2018-11-21 2022-01-10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배터리 모듈
KR102317638B1 (ko) 2018-12-05 2021-10-25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셀 적층체의 보호 구조를 갖는 배터리 모듈
KR102371373B1 (ko) 2018-12-06 2022-03-04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전지 모듈
KR102317639B1 (ko) 2018-12-07 2021-10-25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인서트 사출된 버스바 조립체를 포함하는 전지 모듈
KR102392767B1 (ko) * 2018-12-26 2022-04-28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내측 커버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모듈
KR102395683B1 (ko) * 2018-12-26 2022-05-06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Fpcb에 실장된 커넥터를 구비하는 배터리 모듈,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및 자동차
KR102381762B1 (ko) 2019-02-21 2022-03-31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연성 인쇄 회로 기판을 덮는 보호 커버를 포함하는 전지 모듈
JP7016836B2 (ja) * 2019-06-10 2022-02-0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導電システム
CN210467965U (zh) * 2019-09-23 2020-05-05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电池包以及车辆
KR20210051723A (ko) * 2019-10-31 2021-05-10 에스케이이노베이션 주식회사 센싱 조립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모듈
KR102485174B1 (ko) * 2020-08-26 2023-01-04 한화솔루션 주식회사 고단차부 충진이 용이한 배터리 모듈용 버스바 조립체의 제조방법
JP7421588B2 (ja) 2022-03-25 2024-01-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パック
CN116706447B (zh) * 2023-08-04 2023-11-24 广州凯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雾化电源结构及其生产工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8433A (zh) * 2009-03-31 2012-01-04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电池模块、电池系统以及电动车辆
CN102859751A (zh) * 2010-04-22 2013-01-02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用于配线部件的连接结构
JP2013097894A (ja) * 2011-10-28 2013-05-20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電池用配線モジュール
KR101329252B1 (ko) * 2012-07-11 2013-11-13 한국단자공업 주식회사 배터리모듈용 직렬연결장치
CN103915597A (zh) * 2013-01-08 2014-07-09 三星Sdi株式会社 电池模块
JP2014203619A (ja) * 2013-04-03 2014-10-27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電池モジュー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4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80720B2 (ja) * 2000-08-31 2005-08-1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の組み付け方法
JP2002165338A (ja) * 2000-11-22 2002-06-07 Yazaki Corp 電気接続箱の回路体配索方法およびその配索方法を用いた回路体配索構造
JP2003204619A (ja) * 2001-10-24 2003-07-18 Fujikura Ltd 電気接続箱及びコネクタ
US7889139B2 (en) * 2007-06-21 2011-02-15 Apple Inc.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cable grounding
KR100933864B1 (ko) 2008-03-31 2009-12-24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배터리 팩
KR101023921B1 (ko) 2009-04-01 2011-03-2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압 검출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모듈
KR101328826B1 (ko) 2009-11-24 2013-11-1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와 그 로컬 디밍 방법
KR101106404B1 (ko) 2009-11-24 2012-01-1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20120005728A (ko) 2010-07-09 2012-01-17 (주)브이이엔에스 서브 팩 모듈
JP2011210710A (ja) * 2010-03-12 2011-10-20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11210711A (ja) * 2010-03-12 2011-10-20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電池モジュール
US20110255850A1 (en) * 2010-04-19 2011-10-20 Richard Hung Minh Dinh Electronic subassembli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US8609266B2 (en) 2011-02-18 2013-12-17 Samsung Sdi Co., Ltd. Battery pack
KR101273339B1 (ko) 2011-03-24 2013-06-11 주식회사 이랜텍 적층형 배터리셀
JP2012227004A (ja) 2011-04-20 2012-11-15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電池接続アセンブリ及び電池モジュール
KR101866369B1 (ko) 2011-07-12 2018-06-14 에스케이이노베이션 주식회사 배터리 케이스
KR101853397B1 (ko) 2011-09-01 2018-04-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전지모듈
JP2013098032A (ja) * 2011-11-01 2013-05-20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電圧検知端子の接続構造
US20130149586A1 (en) 2011-12-09 2013-06-13 Samsung Sdi Co., Ltd. Battery cell
DK2608338T3 (en) * 2011-12-21 2014-02-1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Terminal connector for a power cable
KR101329250B1 (ko) 2012-07-06 2013-11-13 한국단자공업 주식회사 배터리모듈용 직렬연결장치의 셀버스바 고정구조
KR101329251B1 (ko) 2012-07-11 2013-11-13 한국단자공업 주식회사 배터리모듈용 직렬연결장치
KR20140095660A (ko) 2013-01-24 2014-08-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배터리 셀 케이스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팩
US20140329124A1 (en) 2013-05-02 2014-11-06 Arcimoto, Llc Battery pack design for integrating and monitoring multiple single battery cells
KR102046122B1 (ko) 2013-05-21 2019-11-19 에스케이이노베이션 주식회사 Pcb접속유닛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지모듈제작방법과 상기 방법에 의해 제작된 전지모듈
KR20140139862A (ko) 2013-05-28 2014-12-08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배터리 팩
KR101490026B1 (ko) 2013-05-31 2015-02-06 박용미 배터리 팩 및 그 생산방법
US20140370355A1 (en) 2013-06-14 2014-12-18 Samsung Sdi Co., Ltd. Battery pack
KR20150033176A (ko) 2013-09-23 2015-04-01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배터리 모듈 및 이에 적용되는 버스바
KR102258973B1 (ko) 2013-10-31 2021-06-02 타이코에이엠피 주식회사 센싱 블록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패키지
KR20150067694A (ko) 2013-12-10 2015-06-18 한국단자공업 주식회사 배터리모듈용 연결장치
JP2015118731A (ja) * 2013-12-16 2015-06-25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配線材、二次電池装置、電子機器、及び配線材の製造方法
KR101723037B1 (ko) 2014-08-08 2017-04-06 주식회사 유라코퍼레이션 이차전지팩의 이차전지 연결장치
KR20160026469A (ko) 2014-09-01 2016-03-09 에스케이이노베이션 주식회사 저전압 센싱모듈 일체형 버스바를 구비한 배터리모듈
KR102142661B1 (ko) 2014-10-07 2020-09-14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배터리셀 모듈
KR20160044654A (ko) 2014-10-15 2016-04-26 세방전지(주) 전지팩 모듈의 센싱보드
KR102258286B1 (ko) 2014-10-21 2021-05-31 에스케이이노베이션 주식회사 배터리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모듈
KR101750489B1 (ko) 2014-11-24 2017-06-23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지모듈용 온도 센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모듈
KR101647694B1 (ko) 2014-12-15 2016-08-23 현대오트론 주식회사 배터리의 전압을 측정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그 방법
KR101865995B1 (ko) 2015-03-27 2018-06-0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배터리 모듈
KR20170001135U (ko) 2015-09-18 2017-03-28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Fpcb 본딩 장치
KR102511737B1 (ko) * 2018-01-24 2023-03-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안테나 구조체 및 안테나 구조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8433A (zh) * 2009-03-31 2012-01-04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电池模块、电池系统以及电动车辆
CN102859751A (zh) * 2010-04-22 2013-01-02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用于配线部件的连接结构
JP2013097894A (ja) * 2011-10-28 2013-05-20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電池用配線モジュール
KR101329252B1 (ko) * 2012-07-11 2013-11-13 한국단자공업 주식회사 배터리모듈용 직렬연결장치
CN103915597A (zh) * 2013-01-08 2014-07-09 三星Sdi株式会社 电池模块
JP2014203619A (ja) * 2013-04-03 2014-10-27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電池モジュール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82690A (zh) * 2019-09-29 2021-03-3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电路板、冲切基板和电池装置
CN110993410A (zh) * 2019-12-20 2020-04-10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按键模组及终端
CN113346194A (zh) * 2020-03-02 2021-09-03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导电模块
CN113346194B (zh) * 2020-03-02 2023-02-03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导电模块
CN114270595A (zh) * 2020-06-17 2022-04-01 株式会社Lg新能源 使用非焊接式结构作为汇流条与电压感测构件的连接结构的电池模块
CN114270595B (zh) * 2020-06-17 2024-04-05 株式会社Lg新能源 使用非焊接式结构作为汇流条与电压感测构件的连接结构的电池模块
CN113422151A (zh) * 2021-06-09 2021-09-21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的制造方法、电池及用电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65022A4 (en) 2020-03-11
EP3565022A1 (en) 2019-11-06
HUE054599T2 (hu) 2021-09-28
US11309593B2 (en) 2022-04-19
JP6869355B2 (ja) 2021-05-12
RS61814B1 (sr) 2021-06-30
JP2020514976A (ja) 2020-05-21
PL3565022T3 (pl) 2021-10-04
US20190348720A1 (en) 2019-11-14
CN110114905B (zh) 2022-06-24
EP3565022B1 (en) 2021-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14905A (zh) 柔性电路板及包括柔性电路板的支架组件
KR102087699B1 (ko) 연성회로기판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배터리팩
CN110114904A (zh) 汇流排组件及支架组件
CN110352513A (zh) 支架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82896B (zh) 由多个棱柱形的存储电池构成的储能模块以及用于制造储能模块的方法
CN103035970B (zh) 可再充电电池
JP5420058B2 (ja) 安全性を向上させた中型または大型バッテリーモジュール
US11417932B2 (en) Battery assembly, battery pack and vehicle
KR20130139472A (ko) 단일 전극단자 결합부를 가진 전지 조합체
CN102804447A (zh) 包括结构新颖的感测构件的电池模块
CN104733679B (zh) 用于车辆的高压电池
EP3101714B1 (en) Battery module having voltage sensing member having receptacle structure
KR101312425B1 (ko) 이차 전지용 전지팩 및 이에 사용되는 컨넥터
KR20170032098A (ko) 배터리 모듈 및 이에 적용되는 보호구조물
US20220247042A1 (en) Cell unit, energy storage module and method for the assembly thereof
US9088042B2 (en) Battery pack having elongate curved lead plates
US8541125B2 (en) Battery pack
KR102647282B1 (ko) 배터리 모듈
US20210151812A1 (en) Battery module and vehicle with the same
US20100316891A1 (en) Secondary battery including protection circuit module
US20230238660A1 (en) Battery pack connector
KR101136807B1 (ko) 중대형 전지모듈용 카트리지
KR102426252B1 (ko) 배터리 팩
CN115084785A (zh) 电池包
CN105449132A (zh) 电池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