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07421B - 车载内燃机 - Google Patents
车载内燃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107421B CN110107421B CN201910081108.0A CN201910081108A CN110107421B CN 110107421 B CN110107421 B CN 110107421B CN 201910081108 A CN201910081108 A CN 201910081108A CN 110107421 B CN110107421 B CN 11010742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 passage
- chamber
- cylinder
- cylinder hea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2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M1/00 - F01M9/00
- F01M11/02—Arrangements of lubricant condui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M1/00 - F01M9/00
- F01M11/0004—Oilsump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3/00—Liquid cooling
- F01P3/0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cylinders or cylinder head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1/00—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 F02F1/18—Other cylinders
- F02F1/20—Other cylinder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providing for lubrica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1/00—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 F02F1/24—Cylinder head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1/00—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 F02F1/24—Cylinder heads
- F02F1/26—Cylinder heads having cooling means
- F02F1/36—Cylinder heads having cooling means for liquid cooling
- F02F1/40—Cylinder heads having cooling means for liquid cooling cylinder heads with means for directing, guiding, or distributing liquid stream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00—Pressure lubrication
- F01M1/04—Pressure lubrication using pressure in working cylinder or crankcase to operate lubricant feeding devic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M1/00 - F01M9/00
- F01M11/0004—Oilsumps
- F01M2011/0033—Oilsumps with special means for guiding the return of oil into the sump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M1/00 - F01M9/00
- F01M11/02—Arrangements of lubricant conduits
- F01M2011/022—Arrangements of lubricant conduits for lubricating cylind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M1/00 - F01M9/00
- F01M11/02—Arrangements of lubricant conduits
- F01M2011/023—Arrangements of lubricant conduits between oil sump and cylinder head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1/00—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 F02F1/02—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having cooling means
- F02F1/10—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having cooling means for liquid cooling
- F02F1/14—Cylinders with means for directing, guiding or distributing liquid stream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1/00—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 F02F1/24—Cylinder heads
- F02F1/26—Cylinder heads having cooling means
- F02F1/36—Cylinder heads having cooling means for liquid coo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载内燃机,所述车载内燃机具备汽缸体和汽缸盖。在汽缸体内形成有油室。汽缸盖具有多个连接于油室的连通路。汽缸体具有使滞留于油室的油返回到油盘内的油通路。多个连通路包括具有在汽缸盖的上表面开口的第1开口的第1连通路、和具有在汽缸盖的上表面开口的第2开口的第2连通路。第1开口位于比第2开口靠下方的位置。在汽缸盖的上表面,在第1开口与第2开口之间设置有沿与汽缸配列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延伸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构成为油从汽缸盖的上方经由汽缸盖内和汽缸体内返回到油盘内的车载内燃机。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14-114711号公报所记载的内燃机中,通过由汽缸盖来封闭设置于汽缸体的凹部从而在汽缸体中形成有油室。并且,存在于汽缸盖的上方的汽缸盖上方空间内的油经由设置于该汽缸盖的连通路流入油室。积聚于油室的油经由设置于汽缸体的油通路返回到油盘内。
油室隔着形成于汽缸体的内部的水套而配置在与汽缸相反的一侧。即,在油室与汽缸之间存在水套。为了利用在水套中流通的冷却水来有效地对在内燃机中循环的油进行冷却,该油室形成为沿汽缸配列方向延伸以使得油室的容积变大。此外,汽缸配列方向是指在汽缸体内多个汽缸排列的方向。
当以内燃机转速或内燃机负荷率的上升等为起因而流入汽缸盖上方空间的油的量增多时,经由连通路流入油室的油的量变多,油室内的压力变高。另外,存在当内燃机转速或内燃机负荷率上升时,内燃机的曲轴箱(crank case)内和油盘内的压力上升这一情况。在该情况下,曲轴箱内的漏气(blow-by gas)会在油通路中回流而流入油室。结果,在油室内不仅积聚有油,还积聚有漏气等气体。并且,当油室内的压力变高时,油室中的气体滞留的区域即气体滞留区域的压力也会变高。若在油室中的、连接于连通路的部分的附近形成这样的气体滞留区域,则从汽缸盖上方空间经由连通路的向油室的油的流入会被气体滞留区域的气体阻碍。结果,经由油室返回到油盘内的油的量变少,油盘内的油的储存量减少。
因此,在抑制汽缸盖上方空间的油难以经由连通路流入油室的情况这一方面有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车载内燃机具备汽缸体、和安装于所述汽缸体的汽缸盖。所述汽缸体具有沿汽缸配列方向排列的多个汽缸,并且具有凹部。所述汽缸盖封闭所述凹部,由此在汽缸体内形成油室。所述汽缸盖具有在该汽缸盖的上表面开口并且连接于所述油室的多个连通路。所述多个连通路配置成沿所述汽缸配列方向排列。所述汽缸体具有使滞留于所述油室的油返回到油盘内的油通路。所述多个连通路包括具有在所述汽缸盖的上表面开口的第1开口的第1连通路、和具有在所述汽缸盖的上表面开口的第2开口的第2连通路。所述第1开口位于比所述第2开口靠下方的位置。在所述汽缸盖的上表面,在所述第1开口与所述第2开口之间设置有沿与所述汽缸配列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延伸壁。
根据上述构成,汽缸盖的上表面构成为,第1开口位于比第2开口靠下方的位置。进而,在汽缸盖的上表面,在第1开口与第2开口之间配置有延伸壁。因此,与第2开口相比,流入了处于汽缸盖上方的汽缸盖上方空间的油容易被引导至第1开口,容易流入第1连通路。即,汽缸盖上方空间的油难以被引导至第2开口,难以流入第2连通路。因此,能够使滞留于油室的气体经由第2连通路向油室外排出,所以能够减少继续滞留于油室的气体的量。结果,从汽缸盖上方空间经由第1连通路的向油室的油的流入难以被滞留于油室的气体阻碍。
因此,根据上述构成,能够抑制汽缸盖上方空间的油难以流入油室的情况,能够抑制油盘内的油的储存量的减少。
此外,可以是,油通路相对于油室的连接部分,与第1连通路相对于油室的连接部分相比位于第2连通路相对于油室的连接部分的附近。根据该构成,与第1连通路相对于油室的连接部分附近相比,从油盘经由油通路流入了油室内的气体容易滞留于第2连通路相对于油室的连接部分附近。因此,容易使滞留于油室的气体经由第2连通路向油室外排出,能够更有效地抑制滞留于油室的气体阻碍经由第1连通路的从汽缸盖上方空间向油室的油的流通的情况。
另外,可以是,汽缸体具有划分壁,所述划分壁将油室划分成第1油分割室、和在汽缸配列方向上与第1油分割室相邻的第2油分割室。另外,可以是,第1连通路连接于第1油分割室,另一方面,不连接于第2油分割室,第2连通路和油通路不连接于第1油分割室,另一方面,连接于第2油分割室。在该情况下,划分壁可以具有使第1油分割室与第2油分割室相互连通的贯通孔。
根据上述构成,在油通路中回流了的气体流入第2油分割室。在第2油分割室与第1油分割室之间配置有划分壁,所以能够抑制滞留于第2油分割室的气体流入第1油室的情况。因此,可抑制经由第1连通路的向第1油分割室的油的流入被通过油通路向油室回流的气体阻碍的情况。另外,在第2油分割室连接有第2连通路,所以能够使滞留于第2油分割室的气体经由第2连通路向油室外排出。因此,容易使汽缸盖上方空间的油经由第1连通路流入第1油分割室。并且,流入了第1油分割室的油经由贯通孔流入第2油分割室,并从第2油分割室经由油通路返回到油盘内。
根据车辆的行驶模式,车辆有时在汽缸配列方向上加速。在该情况下,在汽缸盖上方空间,由于油的惯性力,油容易向汽缸盖上方空间的汽缸配列方向上的外侧移动。因此,可以是,在汽缸配列方向上比第2连通路靠汽缸盖的外侧的位置配置第1连通路。
根据上述构成,即使在车辆在汽缸配列方向上加速的情况下,也能够保持容易使汽缸盖上方空间的油经由第1连通路流入油室的状态,并且能够保持容易使滞留于油室的气体经由第2连通路向油室外排出的状态。
另外,在汽缸盖内的在汽缸配列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两个排气通路彼此之间的部分,由于在两个排气通路中流动的排气的热而与其他部分相比温度容易变高。因此,可以是,将第2连通路配置于在汽缸配列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两个排气通路彼此之间,将第1连通路配置于在汽缸配列方向上比排气通路靠汽缸盖的外侧的位置。根据该构成,没有在多个排气通路之间配置第1连通路,所以能够抑制在第1连通路内朝向油室流动的油的温度上升。另外,没有在汽缸配列方向上比第1连通路靠汽缸盖的外侧的位置配置第2连通路,所以能够抑制内燃机的汽缸配列方向上的大型化。
另外,可以是,使第1连通路的通路截面面积比第2连通路的通路截面面积大。根据该构成,通过扩大第1连通路的通路截面面积,汽缸盖上方空间的油容易流入第1连通路。
可以是,上述凹部为第1凹部,上述油室为第1油室,上述汽缸体具有配置成与第1凹部在汽缸配列方向上排列的第2凹部、和位于第1凹部与第2凹部之间的分隔壁。在该情况下,汽缸盖封闭第2凹部,由此在汽缸体中形成隔着分隔壁与第1油室沿汽缸配列方向排列的第2油室。并且,可以是,汽缸盖具有在汽缸盖的上表面开口并且与第2油室连通的第3连通路,油通路连接于第1油室和第2油室双方。在该情况下,能够使汽缸盖上方空间的油经由第3连通路流入第2油室,并使滞留于第2油室的油经由油通路返回到油盘内。
另外,在这样的构成中,与第1油室同样,有时气体从油盘经由油通路流入第2油室而在第2油室中有气体滞留。并且,当第2油室的压力上升时,经由第3连通路的从汽缸盖上方空间向第2油室的油的流入可能会被滞留于第2油室的气体阻碍。
因此,在上述车载内燃机中,分隔壁可以具有使第1油室与第2油室相互连通的连接孔。根据该构成,能够使滞留于第2油室的气体经由连接孔向第1油室排出。由此,能够减少滞留于第2油室的气体的量,结果,能够抑制经由第3连通路的从汽缸盖上方空间向第2油室的油的流入被滞留于第2油室的气体阻碍的情况。
此外,从第2油室经由连接孔向第1油室排出了的气体经由第2连通路向外部排出。
可以是,在上述车载内燃机中,汽缸盖的上表面具有流下面,所述流下面形成为,在延伸壁与第1开口之间,在汽缸配列方向上越靠近第1开口则位于越靠下方的位置。在该情况下,可以在设置于汽缸盖的内部的冷却水通路的正上方配置流下面。
根据上述构成,在流入了汽缸盖上方空间的油沿流下面朝向第1开口流动的情况下,利用在汽缸盖内的冷却水通路中流动的冷却水来对该油进行冷却。因此,能够在使油返回到油盘的过程中对该油进行冷却。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内燃机的剖视图。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图1的内燃机的汽缸体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图1的内燃机中的汽缸体的剖面和汽缸盖的剖面的图。
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图3的汽缸盖的上表面的一部分的平面图。
图5是示出在图1的内燃机中油和气体流动的情形的作用图。
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另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内燃机中的汽缸体的剖面和汽缸盖的剖面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1~图5对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内燃机10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搭载于车辆的内燃机10具备汽缸体11、和安装于汽缸体11的上部的汽缸盖12。内燃机10还具备安装于汽缸体11的下部的曲轴箱13、和安装于曲轴箱13的下部的油盘14。储存于该油盘14内的油通过油泵来汲取,并向内燃机10中的各需油部位供给。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汽缸体11内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3个)汽缸15(151、152、153)。将在汽缸体11内多个汽缸15排列的方向称为“汽缸配列方向X”。多个汽缸15中的位于汽缸配列方向X上的一端(图2中的右端)的汽缸为第1汽缸151,位于汽缸配列方向X上的另一端(图2中的左端)的汽缸为第3汽缸153,位于第1汽缸151与第3汽缸153之间的汽缸为第2汽缸152。在各汽缸151~153内设置有沿图1中的上下方向进行往复运动的活塞16。上述的活塞16经由连杆17连结于曲轴18。曲轴18配置在由曲轴箱13和油盘14划分出的空间内。
由各汽缸151~153的周壁、各活塞16以及汽缸盖12划分出燃烧室19。在各燃烧室19内,包括经由对应的进气通路20导入燃烧室19的吸入空气与从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的混合气燃烧。通过这样的混合气的燃烧而在各燃烧室19内生成的排气向对应的排气通路21排出。
进气通路20相对于各燃烧室19的开闭由进气门22来进行,排气通路21相对于各燃烧室19的开闭由排气门23来进行。进气门22与进气凸轮轴24的旋转同步地动作。另外,排气门23与排气凸轮轴25的旋转同步地动作。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汽缸体11内以包围所有汽缸151~153的方式设置有供冷却水流通的汽缸体侧冷却水通路31。另外,如图1和图3所示,在汽缸盖12内设置有供冷却水流通的汽缸盖侧冷却水通路32。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汽缸体侧冷却水通路31中流动的冷却水的一部分流入汽缸盖侧冷却水通路32。
将与各汽缸151~153的中心轴15a的延伸方向和汽缸配列方向X双方正交的方向称为规定方向Y。如图2和图3所示,在规定方向Y上比汽缸体侧冷却水通路31靠汽缸体11的外侧的位置设置有配置成沿汽缸配列方向X排列的第1凹部41和第2凹部42。在汽缸配列方向X上,第1凹部41与第2凹部42隔着分隔壁43而彼此相邻。第1凹部41和第2凹部42在汽缸体11的上表面开口。如图2所示,分隔壁43在汽缸配列方向X上配置在第1汽缸151的中心轴15a与第2汽缸152的中心轴15a之间。
如图3所示,各凹部41、42(更详细而言,各凹部41、42的开口)被汽缸盖12封闭。由此,在汽缸体11中形成在汽缸配列方向X上彼此相邻的第1油室50和第2油室60。在本实施方式中,两油室50、60形成为,第2油室60的容积比第1油室50的容积小。
第1油室50的汽缸配列方向X上的两端中的、远离第2油室60的一端(图3中的左端)比第3汽缸153的中心轴15a远离汽缸体11的汽缸配列方向X上的中心。并且,第1油室50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即第1油室50的深度随着在汽缸配列方向X上靠近第2油室60而变深。另外,第1油室50由设置于汽缸体11的划分壁51划分成第1油分割室52和第2油分割室53。第2油分割室53,与第1油分割室52相比配置于第2油室60的附近。即,第2油分割室53配置在第1油分割室52与第2油室60之间。另外,第1油分割室52与第2油分割室53通过设置于划分壁51的贯通孔51a而彼此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2个贯通孔51a配置成沿上下方向排列。各贯通孔51a形成为,在汽缸配列方向X上越远离第1油分割室52则越靠下方。即,各贯通孔51a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汽缸配列方向X倾斜。
第2油室60的汽缸配列方向X上的两端中的、远离第1油室50的一端(图3中的右端)比第1汽缸151的中心轴15a远离汽缸体11的汽缸配列方向X上的中心。并且,第2油室60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即第2油室60的深度随着在汽缸配列方向X上靠近第1油室50而变深。
汽缸体11在分隔壁43的下方具有使第2油分割室53与第2油室60相连的集合部71。在该集合部71连接有使滞留于各油室50、60的油朝向油盘14流下的油流下路72(参照图1)。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集合部71和油流下路72构成连接于第1油室50和第2油室60双方并且使滞留于各油室50、60的油返回到油盘14内的“油通路70”。在本实施方式中,油通路70连接于第2油分割室53,另一方面,不连接于第1油分割室52。
另外,在分隔壁43设置有使第2油分割室53与第2油室60相互连通的连接孔43a。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在图3中为2个)连接孔43a配置成沿上下方向排列。另外,各连接孔43a配置在分隔壁43中的、比上下方向上的中央靠上方的部位。进而,各连接孔43a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汽缸配列方向X倾斜。具体而言,各连接孔43a形成为,越靠近第2油室60则越靠下方。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汽缸盖12设置有多个(在图3中为3个)在汽缸盖12的上表面121开口并且连接于第1油室50的连通路55、56、57。连通路55~57大致沿上下方向延伸。另外,连通路55~57配置成沿汽缸配列方向X排列。连通路55~57包括位于最左侧的第1连通路55、和剩余的第2连通路56、57。第1连通路55连接于第1油分割室52,另一方面,不连接于第2油分割室53。另外,第2连通路56、57连接于第2油分割室53,另一方面,不连接于第1油分割室52。第1连通路55的通路截面面积比第2连通路56、57各自的通路截面面积大。
在汽缸盖12的上方存在汽缸盖上方空间。汽缸盖上方空间是与汽缸盖12的上表面121相接的空间。
第1连通路55配置于在汽缸配列方向X上比第2连通路56、57靠汽缸盖12的外侧(靠图3中的左侧)的位置。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第1连通路55的数量为1个,第2连通路56、57的数量为2个。另外,第2连通路56、57配置于在汽缸配列方向X上彼此相邻的两个排气通路21之间。另一方面,第1连通路55配置于在汽缸配列方向X上比所有的排气通路21都靠汽缸盖12的外侧(靠图3中的左侧)的位置。
另外,在汽缸盖12设置有在汽缸盖12的上表面121开口并且连接于第2油室60的第3连通路65。第3连通路65配置于在汽缸配列方向X上隔着第2连通路56、57与第1连通路55相反的一侧。即,第3连通路65配置于在汽缸配列方向X上比第2连通路56、57靠汽缸体11的外侧(靠图3中的右侧)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3连通路65仅有1个。第3连通路65的通路截面面积比第2连通路56、57各自的通路截面面积大,并且与第1连通路的通路截面面积为相同程度。第3连通路65配置在位于在汽缸配列方向X上隔着第2油室60的中心与分隔壁43相反的一侧,并且在汽缸配列方向X上比所有的排气通路21都靠汽缸盖12的外侧(靠图3中的右侧)的位置。
第1连通路55具有在汽缸盖12的上表面121开口的第1开口55a。第2连通路56、57具有在汽缸盖12的上表面121开口的第2开口56a、57a。第3连通路65具有在汽缸盖12的上表面121开口的第3开口65a。如图3所示,上表面121形成为,各第2开口56a、57a位于比第1开口55a和第3开口65a靠上方的位置。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上表面121,在第1开口55a与第2开口56a之间设置有沿与汽缸配列方向X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第1延伸壁58。该第1延伸壁58相当于设置于第1开口55a与第2开口56a之间的“延伸壁”的一个例子。第1延伸壁58,在汽缸配列方向X上和第2开口56a与第1开口55a的中间相比配置在第2开口56a的附近。更具体而言,第1延伸壁58与第2开口56a的周缘邻接。如图3所示,上表面121具有第1流下面59,所述第1流下面59在第1开口55a与第1延伸壁58之间在汽缸配列方向X上朝向第1开口55a向下方倾斜。该第1流下面59相当于在上表面121位于第1开口55a与第1延伸壁58之间的“流下面”的一个例子。
另外,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上表面121,在第2开口57a与第3开口65a之间设置有沿与汽缸配列方向X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第2延伸壁68。第2延伸壁68,与汽缸配列方向X上的第2开口57a与第3开口65a的中间相比配置在第2开口57a的附近。更具体而言,第2延伸壁68与第2开口57a的周缘邻接。如图3所示,上表面121具有第2流下面69,所述第2流下面69在第3开口65a与第2延伸壁68之间在汽缸配列方向X上朝向第3开口65a向下方倾斜。
如图3所示,在汽缸盖12内,汽缸盖侧冷却水通路32通过第1流下面59的正下方和第2流下面69的正下方双方。即,在汽缸盖侧冷却水通路32的正上方配置有第1流下面59和第2流下面69。
接着,参照图5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和效果进行说明。
在汽缸盖12的上表面121,第1开口55a和第3开口65a位于比第2开口56a、57a靠下方的位置。另外,在第1开口55a与第2开口56a之间配置有第1延伸壁58,并且在第3开口65a与第2开口57a之间配置有第2延伸壁68。因此,油在上表面121朝向第1开口55a或第3开口65a流动。换言之,在上表面121油难以朝向第2开口56a、57a流动,汽缸盖上方空间的油难以流入第2连通路56、57。
另外,即使在汽缸盖上方空间滞留于第1开口55a的附近的油的量变多,该油向第2连通路56内的流入也会被第1延伸壁58限制。同样,即使在汽缸盖上方空间滞留于第3开口65a的附近的油的量变多,该油向第2连通路57内的流入也会被第2延伸壁68限制。也因为这一点,汽缸盖上方空间的油难以流入第2连通路56、57。
沿上表面121朝向第1开口55a的油的一部分在第1流下面59上流动。另外,沿上表面121朝向第3开口65a的油的一部分在第2流下面69上流动。各流下面59、69配置在汽缸盖侧冷却水通路32的正上方,所以能够利用在汽缸盖侧冷却水通路32中流动的冷却水来对在各流下面59、69上流动的油进行冷却。到达了第1开口55a的油如图5中的实线箭头所示那样经由第1连通路55流入第1油室50的第1油分割室52。第1油分割室52的油在经由贯通孔51a流入了第2油分割室53后,经由油通路70返回到油盘14内。另外,沿上表面121到达了第3开口65a的油如图5中的实线箭头所示那样经由第3连通路65流入第2油室60。然后,第2油室60的油经由油通路70返回到油盘14内。
当内燃机转速或内燃机负荷率上升时,流入汽缸盖上方空间的油的量变多,所以更多的油从汽缸盖上方空间经由第1连通路55朝向第1油室50流动。另外,更多的油从汽缸盖上方空间经由第3连通路65朝向第2油室60流动。另外,当内燃机转速或内燃机负荷率上升时,曲轴箱13内和油盘14内的压力上升。因此,曲轴箱13内的漏气在油通路70中回流而流入第1油室50和第2油室60。结果,第1油室50的压力和第2油室60的压力变高。
此外,第1油室50由划分壁51划分成第1油分割室52和第2油分割室53。并且,油通路70连接于第2油分割室53,另一方面,不连接于第1油分割室52。因此,滞留于第2油分割室53的漏气等气体向第1油分割室52的流入被划分壁51限制。因此,能够抑制经由第1连通路55的从汽缸盖上方空间向第1油分割室52的油的流通被滞留于第1油室50的气体阻碍的情况。在图5中,用双点划线来表示在第2油分割室53和第2油室60中气体积聚的区域。
气体滞留于第2油分割室53内的上侧区域。即,气体滞留于第2油分割室53中的、与第2连通路56、57的连接部分的附近。如上所述,油不怎么从汽缸盖上方空间流入第2连通路56、57内。因此,能够使滞留于第2油分割室53的气体经由第2连通路56、57向第1油室50外排出。
因此,即使大量的油经由第1连通路55流入第1油室50、大量的漏气经由油通路70流入第1油室50,滞留于第2油分割室53的气体也可经由第2连通路56、57向第1油室50外排出,相应地能够抑制第1油室50的压力的上升。结果,能够适当地进行经由第1连通路55和第1油室50的油的循环。另外,通过像这样减少滞留于第2油分割室53的气体的量,对于从第2油分割室53经由油通路70返回到油盘14内的油,能够降低气泡的含有率。
另一方面,使第2油室60与汽缸盖上方空间相连的连通路,即第3连通路65仅有1个。即,在使气体从第2油室60经由第3连通路65向汽缸盖上方空间流通时产生的阻力比在使气体从第1油室50经由连通路55~57向汽缸盖上方空间流通时产生的阻力大。因此,当漏气大量地从油盘14经由油通路70流入时,经由第3连通路65的从汽缸盖上方空间向第2油室60的油的流通可能会被滞留于第2油室60的气体阻碍。
关于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油室60经由设置于分隔壁43的连接孔43a而与第2油分割室53连通。因此,即使从第2油室60经由第3连通路65的向汽缸盖上方空间的气体的排出性低,也能够使滞留于第2油室60的气体经由连接孔43a向第2油分割室53流出。流入了第2油分割室53的气体经由第2连通路56、57向汽缸盖上方空间排出。由此,能够抑制气体继续滞留于第2油室60的情况。结果,能够抑制经由第3连通路65的从汽缸盖上方空间向第2油室60的油的流通被滞留于第2油室60的气体阻碍的情况。因此,能够适当地使经由第3连通路65流入了第2油室60的油经由油通路70返回到油盘14内。另外,通过像这样减少滞留于第2油室60的气体的量,对于从第2油室60经由油通路70返回到油盘14内的油,能够降低气泡的含有率。
此外,气体容易滞留于第2油室60的上侧区域。关于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分隔壁43中的比上下方向上的中央靠上方的部位配置有连接孔43a。因此,容易使滞留于第2油室60的气体经由连接孔43a向第2油分割室53流出。
另外,流入了第2油室60的气体经由连接孔43a向第2油分割室53流出,所以在第2油室60内,气体容易滞留于分隔壁43的附近。关于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油室60在汽缸配列方向X上隔着第2油室60的中心与分隔壁43相反的一侧连接于第3连通路65。因此,即使气体滞留于第2油室60,也难以阻碍经由第3连通路65的从汽缸盖上方空间向第2油室60的油的流通。另外,由于经由第3连通路65流入第2油室60的油的流势,容易将滞留于第2油室60的气体经由连接孔43a向第2油分割室53压出。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可以获得以下所示的效果。
(1)第1油室50和第2油室60分别配置在汽缸体侧冷却水通路31的附近。另外,油通路70相对于第1油室50的连接部分在汽缸配列方向X上远离第1连通路55相对于第1油室50的连接部分。因此,与第1连通路55相对于第1油室50的连接部分配置在油通路70相对于第1油室50的连接部分的附近的情况相比,经由第1连通路55流入了第1油室50的油滞留于第1油室50的时间变长。结果,能够在油在第1油室50中朝向油通路70流动的过程中,利用在汽缸体侧冷却水通路31中流动的冷却水来对该油进行冷却。因此,能够使较低温的油返回到油盘14内。
(2)第1连通路55和第3连通路65各自的通路截面面积比第2连通路56、57各自的通路截面面积大。因此,与第1连通路55和第3连通路65各自的通路截面面积与第2连通路56、57各自的通路截面面积为相同程度的情况相比,容易使汽缸盖上方空间的油分别经由第1连通路55和第3连通路65返回到油盘14内。
(3)根据搭载本实施方式的内燃机10的车辆的行驶模式,车辆有时在汽缸配列方向X上加速。在该情况下,在汽缸盖上方空间,由于向汽缸配列方向X的油的惯性力,油容易积聚于汽缸配列方向X上的比中央靠外侧的位置。关于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连通路55和第3连通路65配置在汽缸体11内的、比第2连通路56、57靠汽缸配列方向X上的外侧的位置。因此,即使在向汽缸配列方向X的加速度作用于内燃机10的情况下,也能够保持容易使滞留于汽缸盖上方空间的油经由第1连通路55与第3连通路65中的任一方流入油室50、60的状态,并且能够保持容易使滞留于第2油分割室53的气体经由第2连通路56、57向油室外排出的状态。
(4)在汽缸盖12中的、在汽缸配列方向X上彼此相邻的两个排气通路21之间的部位,由于来自在两个排气通路21中流动的排气的热而温度容易变高。关于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连通路55不配置于在汽缸配列方向X上彼此相邻的两个排气通路21之间,所以能够抑制在第1连通路55内朝向第1油分割室52流动的油的温度上升。另外,第2连通路56、57不配置于在汽缸配列方向X上比第1连通路55靠汽缸盖12的外侧的位置,所以能够抑制内燃机10的汽缸配列方向X上的大型化。
本实施方式可以像以下那样进行变更而实施。本实施方式和以下的变更例可以在技术上不矛盾的范围内彼此进行组合而实施。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1流下面59形成为,在汽缸配列方向X上朝向第1开口55a向下方倾斜。但是,第1流下面59只要形成为在汽缸配列方向X上越靠近第1开口55a则越靠下方,则也可以是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形状不同的形状。例如,也可以使第1流下面59形成为,随着在汽缸配列方向X上靠近第1开口55a而阶段性地靠下方。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2流下面69形成为,在汽缸配列方向X上朝向第3开口65a向下方倾斜。但是,第2流下面69只要形成为在汽缸配列方向X上越靠近第3开口65a则越靠下方,则也可以是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形状不同的形状。例如,也可以使第2流下面69形成为,随着在汽缸配列方向X上靠近第3开口65a而阶段性地靠下方。
·也可以将第1延伸壁58配置在汽缸配列方向X上的第1流下面59的中途位置。
·也可以将第2延伸壁68配置在汽缸配列方向X上的第2流下面69的中途位置。
·只要能够充分确保经由第1连通路55的从汽缸盖上方空间向第1油室50的油的流通量,则也可以不使第1连通路55的通路截面面积比第2连通路56、57各自的通路截面面积大。例如,也可以将第1连通路55的通路截面面积设为与第2连通路56、57各自的通路截面面积等同,还可以设为比第2连通路56、57各自的通路截面面积小。
·只要能够充分确保经由第3连通路65的从汽缸盖上方空间向第2油室60的油的流通量,则也可以不使第3连通路65的通路截面面积比第2连通路56、57各自的通路截面面积大。例如,也可以将第3连通路65的通路截面面积设为与第2连通路56、57各自的通路截面面积等同,还可以设为比第2连通路56、57各自的通路截面面积小。
·只要与第1连通路55相对于第1油室50的连接部分相比,在第2连通路56、57相对于第1油室50的连接部分的附近配置油通路70相对于第1油室50的连接部分,则也可以将第1连通路55配置在汽缸体11内的、比第2连通路56、57靠汽缸配列方向X上的内侧的位置。
·只要与第3连通路65相对于第2油室60的连接部分相比,在第2连通路57相对于第1油室50的连接部分的附近配置油通路70相对于第2油室60的连接部分,则也可以将第3连通路65配置在汽缸体11内的、比第2连通路56、57靠汽缸配列方向X上的内侧的位置。
·连接于第1油分割室52的第1连通路55的数量也可以是2个以上的任意数(例如,2个)。
·连接于第2油分割室53的第2连通路的数量也可以是3个以上的任意数(例如,4个)。另外,只要能够充分确保滞留于第2油分割室53的气体向汽缸盖上方空间的排出效率,则也可以将第2连通路的数量设为1个。
·也可以在分隔壁43设置3个以上的任意数(例如,4个)的连接孔43a。另外,只要能够充分确保从第2油室60向第2油分割室53的气体的流出量,则也可以将设置于分隔壁43的连接孔43a的数量设为1个。
·只要能够使滞留于第2油室60的气体适当地向第2油分割室53流出,则也可以在分隔壁43的上下方向上的中间位置配置连接孔43a,还可以在分隔壁43的比上下方向上的中间靠下方的部位配置连接孔43a。
·只要即使不设置划分壁51也能够充分确保汽缸体11的刚度,则也可以省略划分壁51。在该情况下,第1油室50不被分成2个油分割室52、53。
·第2油室也可以是如图6所示那样汽缸配列方向X的各位置处的深度几乎相同那样的形状的第2油室60A。在该情况下,在汽缸体11内,沿分隔壁43设置使第2油室60A与油通路70相连的连结通路75。
·也可以设置多个在汽缸盖上方空间开口并且连接于第2油室60的连通路。在该情况下,上述的连通路可以包括第3连通路65和第3连通路65以外的第4连通路。可以是,第4连通路相对于第2油室60的连接部分,与第3连通路65相对于第2油室60的连接部分相比在汽缸配列方向X上配置于分隔壁43的附近。在该情况下,能够使滞留于第2油室60的气体经由第4连通路向第2油室60外排出。因此,在分隔壁43也可以不设置连接孔43a。
·只要设置于汽缸体11内的汽缸15的数量为3以上的奇数个,则也可以将汽缸15的数量设为3个以外的任意数(例如,5个)。
·设置于汽缸体11内的汽缸15的数量也可以是偶数个(例如,4个)。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不使第1油室50的容积比第2油室60的容积大。例如,也可以将第1油室50的容积设为与第2油室60的容积等同,还可以设为比第2油室60的容积小。
Claims (10)
1.一种车载内燃机,具备:
汽缸体,其具有沿汽缸配列方向排列的多个汽缸,并且具有凹部;和
汽缸盖,其安装于所述汽缸体,所述汽缸盖封闭所述凹部,由此在汽缸体内形成油室,
所述汽缸盖具有在该汽缸盖的上表面开口并且连接于所述油室的多个连通路,所述多个连通路配置成沿所述汽缸配列方向排列,
所述汽缸体具有使滞留于所述油室的油返回到油盘内的油通路,
所述多个连通路包括具有在所述汽缸盖的上表面开口的第1开口的第1连通路、和具有在所述汽缸盖的上表面开口的第2开口的第2连通路,所述第1开口位于比所述第2开口靠下方的位置,
在所述汽缸盖的上表面,在所述第1开口与所述第2开口之间设置有沿与所述汽缸配列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延伸壁,
所述油通路相对于所述油室的连接部分,与所述第1连通路相对于所述油室的连接部分相比位于所述第2连通路相对于所述油室的连接部分的附近,
所述汽缸体具有划分壁,所述划分壁将所述油室划分成第1油分割室和在所述汽缸配列方向上与所述第1油分割室相邻的第2油分割室,
所述第1连通路连接于所述第1油分割室,另一方面,不连接于所述第2油分割室,
所述第2连通路和所述油通路不连接于所述第1油分割室,另一方面,连接于所述第2油分割室,
所述划分壁具有使所述第1油分割室与所述第2油分割室相互连通的贯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内燃机,
所述第1连通路配置于在所述汽缸配列方向上比所述第2连通路靠所述汽缸盖的外侧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内燃机,
所述汽缸盖具有分别连通于所述多个汽缸的多个排气通路,
所述第2连通路配置于在所述汽缸配列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两个排气通路彼此之间,
所述第1连通路配置于在所述汽缸配列方向上比所述排气通路靠所述汽缸盖的外侧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内燃机,
所述汽缸盖具有分别连通于所述多个汽缸的多个排气通路,
所述第2连通路配置于在所述汽缸配列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两个排气通路彼此之间,
所述第1连通路配置于在所述汽缸配列方向上比所述排气通路靠所述汽缸盖的外侧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内燃机,
所述第1连通路的通路截面面积比所述第2连通路的通路截面面积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内燃机,
所述第1连通路的通路截面面积比所述第2连通路的通路截面面积大。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内燃机,
所述第1连通路的通路截面面积比所述第2连通路的通路截面面积大。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内燃机,
所述第1连通路的通路截面面积比所述第2连通路的通路截面面积大。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内燃机,
所述凹部为第1凹部,所述油室为第1油室,
所述汽缸体具有配置成与所述第1凹部在所述汽缸配列方向上排列的第2凹部、和位于所述第1凹部与第2凹部之间的分隔壁,
所述汽缸盖封闭所述第2凹部,由此在所述汽缸体中形成隔着所述分隔壁与所述第1油室沿所述汽缸配列方向排列的第2油室,
所述汽缸盖具有在该汽缸盖的上表面开口并且与所述第2油室连通的第3连通路,
所述油通路连接于所述第1油室和所述第2油室双方,
所述分隔壁具有使所述第1油室与所述第2油室相互连通的连接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内燃机,
所述汽缸盖的上表面具有流下面,所述流下面形成为,在所述延伸壁与所述第1开口之间,在所述汽缸配列方向上越靠近所述第1开口则位于越靠下方的位置,
所述流下面配置在设置于所述汽缸盖的内部的冷却水通路的正上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016503A JP6977590B2 (ja) | 2018-02-01 | 2018-02-01 | 車載内燃機関 |
JP2018-016503 | 2018-02-0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107421A CN110107421A (zh) | 2019-08-09 |
CN110107421B true CN110107421B (zh) | 2021-02-05 |
Family
ID=67391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081108.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107421B (zh) | 2018-02-01 | 2019-01-28 | 车载内燃机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914208B2 (zh) |
JP (1) | JP6977590B2 (zh) |
CN (1) | CN11010742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U2016200113B2 (en) | 2015-01-21 | 2019-10-31 | Covidien Lp | Wirelessly detectable objects for use in medical procedur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same |
JP6996321B2 (ja) | 2018-02-01 | 2022-01-17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内燃機関 |
US20200000548A1 (en) | 2018-07-02 | 2020-01-02 | Covidien Lp | Method and apparatus related to fabricated wireless transponder devices to be used in medical procedure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458341A1 (en) * | 1990-05-24 | 1991-11-27 |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 Cylinder head structure of DOHC engine |
JPH068733U (ja) | 1992-07-03 | 1994-02-04 |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 内燃機関用排気ターボ過給機における潤滑油戻し装置 |
JP4323203B2 (ja) * | 2003-04-07 | 2009-09-02 | 愛知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 内燃機関のブローバイガス還流装置 |
DE102011013306A1 (de) * | 2011-03-07 | 2012-09-13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 d. Gesetzen des Staates Delaware) | Ölpumpengehäuse eines Verbrennungsmotors |
JP5598510B2 (ja) | 2012-08-28 | 2014-10-01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内燃機関 |
JP5652463B2 (ja) * | 2012-12-07 | 2015-01-14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シリンダヘッド |
JP2016125465A (ja) * | 2015-01-08 | 2016-07-11 |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 シリンダヘッド |
CN204610061U (zh) * | 2015-04-30 | 2015-09-02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发动机的气缸盖 |
EP3184765B1 (en) * | 2015-12-21 | 2018-06-20 |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 Oil separator |
JP6996321B2 (ja) | 2018-02-01 | 2022-01-17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内燃機関 |
-
2018
- 2018-02-01 JP JP2018016503A patent/JP6977590B2/ja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1-28 US US16/259,263 patent/US10914208B2/en active Active
- 2019-01-28 CN CN201910081108.0A patent/CN11010742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6977590B2 (ja) | 2021-12-08 |
US20190234259A1 (en) | 2019-08-01 |
US10914208B2 (en) | 2021-02-09 |
CN110107421A (zh) | 2019-08-09 |
JP2019132235A (ja) | 2019-08-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107421B (zh) | 车载内燃机 | |
US7506629B2 (en) | Oil return structur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
CN106894906B (zh) | 多缸发动机的冷却结构 | |
EP3470654B1 (en) | Cooling structure of engine | |
JP5235512B2 (ja) | ブローバイガス還流構造および内燃機関 | |
US10570790B2 (en) | Breather device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
US9863295B2 (en) | Engine unit | |
JP6314966B2 (ja) | 多気筒エンジンの冷却構造 | |
CN110107420B (zh) | 内燃机 | |
KR101165167B1 (ko) | 직렬 다기통 엔진의 실린더 블록 | |
JP6751449B2 (ja) | シリンダヘッド | |
CN111140312B (zh) | 内燃机 | |
JP5949127B2 (ja) | 内燃機関 | |
KR102238061B1 (ko) | 내연 기관의 오일 저장탱크 | |
JP6835574B2 (ja) | シリンダブロック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内燃機関 | |
KR890000252B1 (ko) | V형 엔진의 브리이저장치 | |
US20230279793A1 (en) |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
JP2017210906A (ja) | 内燃機関用ピストン | |
JP4407425B2 (ja) | エンジンの冷却装置 | |
KR100633941B1 (ko) | 블로바이 가스와 엔진오일을 분리시키기 위한 차량 엔진의구조 | |
JP2022121228A (ja) | 内燃機関 | |
JP2023016515A (ja) | エンジンのオイル通路構造 | |
JP2016128671A (ja) | 水冷式エンジン | |
CN113316681A (zh) | 气缸盖 | |
JP2008255816A (ja) | 内燃機関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