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06030B - 留香珠 - Google Patents

留香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06030B
CN110106030B CN201910393950.8A CN201910393950A CN110106030B CN 110106030 B CN110106030 B CN 110106030B CN 201910393950 A CN201910393950 A CN 201910393950A CN 110106030 B CN110106030 B CN 1101060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grance
polyethylene glycol
essence
parts
reta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9395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06030A (zh
Inventor
孙剑锋
李凤磊
曾海祥
李小龙
孙敏
龙强
蓝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Jiesheng Rihu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Jiesheng Rihu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Jiesheng Rihua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Jiesheng Rihu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9395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060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060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060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060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060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1ANIMAL OR VEGETABLE OILS, FATS, FATTY SUBSTANCES OR WAXES; FATTY ACIDS THEREFROM; DETERGENTS; CANDLES
    • C11DDETERGENT COMPOSITIONS; USE OF SINGLE SUBSTANCES AS DETERGENTS; SOAP OR SOAP-MAKING; RESIN SOAPS; RECOVERY OF GLYCEROL
    • C11D1/00Detergent compositions based essentially on surface-active compounds; Use of these compounds as a detergent
    • C11D1/66Non-ionic compounds
    • C11D1/72Ethers of polyoxyalkylene glyco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1ANIMAL OR VEGETABLE OILS, FATS, FATTY SUBSTANCES OR WAXES; FATTY ACIDS THEREFROM; DETERGENTS; CANDLES
    • C11DDETERGENT COMPOSITIONS; USE OF SINGLE SUBSTANCES AS DETERGENTS; SOAP OR SOAP-MAKING; RESIN SOAPS; RECOVERY OF GLYCEROL
    • C11D3/00Other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of detergent compositions covered in group C11D1/00
    • C11D3/02Inorganic compounds ; Elemental compounds
    • C11D3/12Water-insoluble compounds
    • C11D3/1213Oxides or hydroxides, e.g. Al2O3, TiO2, CaO or Ca(OH)2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1ANIMAL OR VEGETABLE OILS, FATS, FATTY SUBSTANCES OR WAXES; FATTY ACIDS THEREFROM; DETERGENTS; CANDLES
    • C11DDETERGENT COMPOSITIONS; USE OF SINGLE SUBSTANCES AS DETERGENTS; SOAP OR SOAP-MAKING; RESIN SOAPS; RECOVERY OF GLYCEROL
    • C11D3/00Other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of detergent compositions covered in group C11D1/00
    • C11D3/02Inorganic compounds ; Elemental compounds
    • C11D3/12Water-insoluble compounds
    • C11D3/124Silicon containing, e.g. silica, silex, quartz or glass beads
    • C11D3/1246Silicates, e.g. diatomaceous earth
    • C11D3/1253Layer silicates, e.g. talcum, kaolin, clay, bentonite, smectite, montmorillonite, hectorite or attapulgite
    • C11D3/1266Layer silicates, e.g. talcum, kaolin, clay, bentonite, smectite, montmorillonite, hectorite or attapulgite in liquid composi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1ANIMAL OR VEGETABLE OILS, FATS, FATTY SUBSTANCES OR WAXES; FATTY ACIDS THEREFROM; DETERGENTS; CANDLES
    • C11DDETERGENT COMPOSITIONS; USE OF SINGLE SUBSTANCES AS DETERGENTS; SOAP OR SOAP-MAKING; RESIN SOAPS; RECOVERY OF GLYCEROL
    • C11D3/00Other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of detergent compositions covered in group C11D1/00
    • C11D3/02Inorganic compounds ; Elemental compounds
    • C11D3/12Water-insoluble compounds
    • C11D3/124Silicon containing, e.g. silica, silex, quartz or glass beads
    • C11D3/1246Silicates, e.g. diatomaceous earth
    • C11D3/128Aluminium silicates, e.g. zeoli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1ANIMAL OR VEGETABLE OILS, FATS, FATTY SUBSTANCES OR WAXES; FATTY ACIDS THEREFROM; DETERGENTS; CANDLES
    • C11DDETERGENT COMPOSITIONS; USE OF SINGLE SUBSTANCES AS DETERGENTS; SOAP OR SOAP-MAKING; RESIN SOAPS; RECOVERY OF GLYCEROL
    • C11D3/00Other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of detergent compositions covered in group C11D1/00
    • C11D3/40Dyes ; Pig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1ANIMAL OR VEGETABLE OILS, FATS, FATTY SUBSTANCES OR WAXES; FATTY ACIDS THEREFROM; DETERGENTS; CANDLES
    • C11DDETERGENT COMPOSITIONS; USE OF SINGLE SUBSTANCES AS DETERGENTS; SOAP OR SOAP-MAKING; RESIN SOAPS; RECOVERY OF GLYCEROL
    • C11D3/00Other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of detergent compositions covered in group C11D1/00
    • C11D3/50Perfumes
    • C11D3/502Protected perfumes
    • C11D3/505Protected perfumes encapsulated or adsorbed on a carrier, e.g. zeolite or cla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Detergent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洗涤剂技术领域,针对留香珠容易影响洗涤剂的洗涤效果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留香珠,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聚乙二醇78‑92份;二氧化硅5‑10份;香精1‑11份;香精微胶囊1‑11份;染料0.001‑0.4份。一种留香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加热聚乙二醇;S2、往聚乙二醇中加入二氧化硅;S3、加入染料、膨润土、4A沸石、高岭土;S4、加入香精、香精微胶囊,搅拌混合均匀后,制粒,即得留香珠。通过留香珠各组分的互相配合,有利于香精以及香精胶囊在洗涤过程中的缓慢释放,有利于增强留香珠与洗涤剂配合的去污效果的同时有利于增强衣物的柔顺效果以及持续留香效果。

Description

留香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洗涤剂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留香珠。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不只停留在服装本身品质上,而是对与服装相适应的香气的要求也提高了,尤其是在吃完火锅、烤肉等味道比较重的食物之后或者在运动过后,人们都希望衣物上具有留香功能。
目前,人们通常会在柔顺剂中加入具有留香功能的成分,再将衣物浸泡在柔顺剂中,从而使得衣物柔顺的同时使得衣物具有留香的功能。但是,传统的柔顺剂基本都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其正确的使用方法应是在衣物洗涤完成后,将衣物浸泡在柔顺剂与水的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再将衣物取出晾干。但是,由于这样操作既浪费洗衣时间,又延长了衣物快干的时间,人们为了节约时间,通常都是把柔顺剂和洗涤剂一同加入衣物中进行洗涤。但是,由于洗涤剂一般都是强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洗涤剂与阳离子性的柔顺剂混合,容易出现阴阳离子互相吸附沉淀的现象,容易影响洗涤剂的去污能力的同时还容易影响柔顺剂的柔顺效果,因此,仍有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留香珠,具有使得衣物柔顺的同时有利于提高衣物持续留香效果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留香珠,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聚乙二醇78-92份;
二氧化硅5-10份;
香精1-11份;
香精微胶囊1-11份;
染料0.001-0.4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聚乙二醇78-83份;
二氧化硅5-8份;
香精1-5份;
香精微胶囊1-6份;
染料0.001-0.2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乙二醇具有优良的润滑性、抗静电性以及柔顺性,因而使得留香珠具有使衣物柔顺的功能;由于聚乙二醇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因而不容易受洗涤剂的阴离子的影响,从而使得留香珠的柔顺功能以及洗涤剂的去污功能均不容易影响,使得使用留香珠与洗涤剂的混合洗涤液后的衣物更加柔顺的同时更加洁净;同时,由于聚乙二醇具有很好的包裹功能,因而有利于对香精以及香精微胶囊进行包裹,由于聚乙二醇在水中具有缓慢溶解释放的特性,从而有利于香精以及香精微胶囊在洗涤过程中的缓慢释放,使得留香珠的溶解时间延缓,使得衣物在漂洗过程中香精以及香精微胶囊更容易保存,使得香精以及香精微胶囊不容易在衣物的洗涤过程中随洗涤水一同被排走,进而有利于提高衣物的持续留香效果;另外,由于二氧化硅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稳定性优良、成膜性比较强,有利于留香珠更好地黏附在衣物上,从而有利于增强香精以及香精微胶囊与衣物的黏附力,使得衣物的持续留香效果更强;同时,二氧化硅对污渍具有悬浮作用,有利于减少污渍二次沉积,从而有利于增强留香珠与洗涤剂配合的去污能力;另外,通过采用香精以及香精微胶囊作为留香成分,由于香精微胶囊是通过摩擦方可释放香气的,有利于衣物持续释放香气,从而有利于提高衣物的持续留香效果。
综上,通过聚乙二醇、二氧化硅、香精以及香精微胶囊的互相配合,有利于香精以及香精胶囊在洗涤过程中的缓慢释放,从而有利于增强留香珠与洗涤剂配合的去污效果的同时有利于增强衣物的柔顺效果以及持续留香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2000-10000。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4000-9000。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乙二醇的分子量越大,溶解度越小,通过控制聚乙二醇的分子量,有利于对聚乙二醇的溶解度进行控制,从而有利于控制被聚乙二醇包裹的香精以及香精微胶囊的释放速度,使得留香珠的溶解时间延缓,使得衣物在漂洗过程中香精以及香精微胶囊更容易保存,使得香精以及香精微胶囊不容易随洗涤水排出,有利于提高衣物的持续留香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膨润土3-5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入膨润土,有利于对增强留香珠的助洗功能,从而有利于留香珠更好地与洗涤剂配合以起去污功能,使得留香珠与洗涤剂配合的去污能力更强。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4A沸石5-10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入4A沸石,4A沸石的表面吸附能力强,可吸附悬浮的污渍的同时有利于防止污渍二次沉积,从而有利于增强留香珠的助洗功能,使得留香珠与洗涤剂配合的去污能力更强;同时,4A沸石是一种无毒、无臭、无味且流动性较好的白色固体,对环境无污染,不容易对环境造成影响,有利于提高留香珠的环保性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高岭土5-10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入高岭土,高岭土是来自天然的一种粘土,具有一定的粘合作用,从而有利于增强留香珠各组分之间的粘合能力,使得留香珠更加稳定;同时,高岭土具有一定的助洗功能,从而有利于增强留香珠的助洗功能,使得留香珠与洗涤剂配合的去污能力更强;另外,高岭土来自天然,对环境无污染,不容易对环境造成影响,有利于提高留香珠的环保性能。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留香珠的制备方法,具有制备所得的留香珠具有使得衣物柔顺的同时有利于提高衣物持续留香效果的优点。
一种留香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加热聚乙二醇至聚乙二醇呈透明液体状态;
S2、往聚乙二醇中加入二氧化硅,搅拌混合均匀,形成第一混合料;
S3、往第一混合料中加入染料、膨润土、4A沸石、高岭土,搅拌混合均匀,形成第二混合料;
S4、往第二混合料中加入香精、香精微胶囊,搅拌混合均匀后,制粒,即得留香珠。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先将聚乙二醇加热溶解至呈透明液体状态,再依次加入二氧化硅、染料、膨润土、4A沸石、高岭土搅拌混合均匀,最后再加入香精以及香精微胶囊,有利于留香珠的各组分更好地混合分散均匀,同时有利于香精以及香精微胶囊更均匀地被包裹于聚乙二醇内,进而有利于香精以及香精微胶囊在留香珠溶解过程中的缓慢释放,使得衣物的持续留香效果增强。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S1中,加热温度控制为65℃-80℃。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控制步骤S1中的加热温度为65℃-80℃,有利于聚乙二醇的充分溶解,使得聚乙二醇更容易溶解形成液体状,同时,使得聚乙二醇不容易因温度过高而分解,进而有利于聚乙二醇更好地与其他组分混合分散均匀。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S2、步骤S3以步骤S4均在恒温为65℃-70℃的条件下进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控制步骤S2、步骤S3以及步骤S4的恒温温度为65℃-70℃,有利于留香珠的各组分更好地溶解,从而有利于各组分更好地互相混合分散均匀。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留香珠各组分的互相配合,有利于香精以及香精胶囊在洗涤过程中的缓慢释放,有利于增强留香珠与洗涤剂配合的去污效果的同时有利于增强衣物的柔顺效果以及持续留香效果;
2.聚乙二醇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因而不容易受洗涤剂的阴离子的影响,从而使得留香珠的柔顺功能以及洗涤剂的去污功能均不容易影响,使得使用留香珠后的衣物更加柔顺的同时更加洁净;
3.由于二氧化硅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稳定性优良、成膜性比较强,有利于留香珠更好地黏附在衣物上,使得衣物的持续留香效果更强;
4.聚乙二醇具有很好的包裹功能,有利于对香精以及香精微胶囊进行包裹,由于聚乙二醇在水中具有缓慢溶解释放的特性,有利于延长留香珠的溶解时间,使得香精以及香精微胶囊不容易在衣物的洗涤过程中随洗涤水一同被排走,有利于提高衣物的持续留香效果;
5.二氧化硅对污渍具有悬浮作用,有利于减少污渍二次沉积,从而有利于增强留香珠与洗涤剂配合的去污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以下实施例中,香精微胶囊均采用湖南以翔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牌号为faridaxj2001的香精微胶囊。
以下实施例中,染料均采用深圳市和颜悦色塑胶颜料助剂有限公司的货号为111的染料。
实施例1
一种留香珠,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聚乙二醇84kg;二氧化硅10kg;香精6kg;香精微胶囊11kg;染料0.4kg。
在本实施例中,聚乙二醇采用广州卓岑化工有限公司的型号为PEG-10000的聚乙二醇。
一种留香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聚乙二醇84kg加入到乳化锅中,加热升温至65℃,直至聚乙二醇呈透明液体状,关闭加热,使得乳化锅恒温为65℃;
S2、往聚乙二醇中加入二氧化硅10kg,搅拌混合至完全溶解以呈细腻膏体状态,形成第一混合料;
S3、往第一混合料中加入染料0.4kg,搅拌混合至完全溶解,形成第二混合料;
S4、往第二混合料中加入香精6kg、香精微胶囊11kg,搅拌混合均匀后,输送至制粒机中制粒,即得留香珠。
实施例2
一种留香珠,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聚乙二醇92kg;二氧化硅9kg;香精11kg;香精微胶囊7kg;染料0.3kg。
在本实施例中,聚乙二醇采用广州卓岑化工有限公司的型号为PEG-10000的聚乙二醇。
一种留香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聚乙二醇92kg加入到乳化锅中,加热升温至80℃,直至聚乙二醇呈透明液体状,关闭加热,使得乳化锅恒温为70℃;
S2、往聚乙二醇中加入二氧化硅9kg,搅拌混合至完全溶解以呈细腻膏体状态,形成第一混合料;
S3、往第一混合料中加入染料0.3kg,搅拌混合至完全溶解,形成第二混合料;
S4、往第二混合料中加入香精11kg、香精微胶囊7kg,搅拌混合均匀后,输送至制粒机中制粒,即得留香珠。
实施例3
一种留香珠,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聚乙二醇78kg;二氧化硅7kg;香精1kg;香精微胶囊6kg;染料0.05kg。
在本实施例中,聚乙二醇采用广州卓岑化工有限公司的型号为PEG-10000的聚乙二醇。
一种留香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聚乙二醇78kg加入到乳化锅中,加热升温至80℃,直至聚乙二醇呈透明液体状,关闭加热,使得乳化锅恒温为70℃;
S2、往聚乙二醇中加入二氧化硅7kg,搅拌混合至完全溶解以呈细腻膏体状态,形成第一混合料;
S3、往第一混合料中加入染料0.05kg,搅拌混合至完全溶解,形成第二混合料;
S4、往第二混合料中加入香精1kg、香精微胶囊6kg,搅拌混合均匀后,输送至制粒机中制粒,即得留香珠。
实施例4
一种留香珠,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聚乙二醇83kg;二氧化硅6kg;香精5kg;香精微胶囊3kg;染料0.2kg。
在本实施例中,聚乙二醇采用上海凯必特化工有限公司的型号为PEG-3000的分子量为2700-3300的聚乙二醇。
一种留香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聚乙二醇83kg加入到乳化锅中,加热升温至65℃,直至聚乙二醇呈透明液体状,关闭加热,使得乳化锅恒温为65℃;
S2、往聚乙二醇中加入二氧化硅6kg,搅拌混合至完全溶解以呈细腻膏体状态,形成第一混合料;
S3、往第一混合料中加入染料0.2kg,搅拌混合至完全溶解,形成第二混合料;
S4、往第二混合料中加入香精5kg、香精微胶囊3kg,搅拌混合均匀后,输送至制粒机中制粒,即得留香珠。
实施例5
一种留香珠,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聚乙二醇80kg;二氧化硅5kg;香精3kg;香精微胶囊4kg;染料0.001kg。
在本实施例中,聚乙二醇采用上海凯必特化工有限公司的型号为PEG-8000的分子量为7200-8800的聚乙二醇。
一种留香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聚乙二醇80kg加入到乳化锅中,加热升温至73℃,直至聚乙二醇呈透明液体状,关闭加热,使得乳化锅恒温为68℃;
S2、往聚乙二醇中加入二氧化硅5kg,搅拌混合至完全溶解以呈细腻膏体状态,形成第一混合料;
S3、往第一混合料中加入染料0.001kg,搅拌混合至完全溶解,形成第二混合料;
S4、往第二混合料中加入香精3kg、香精微胶囊4kg,搅拌混合均匀后,输送至制粒机中制粒,即得留香珠。
实施例6
一种留香珠,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聚乙二醇80kg;二氧化硅5kg;香精3kg;香精微胶囊4kg;染料0.001kg;膨润土3kg;4A沸石5kg;高岭土7kg。
在本实施例中,聚乙二醇采用上海凯必特化工有限公司的型号为PEG-8000的分子量为7200-8800的聚乙二醇。
一种留香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聚乙二醇80kg加入到乳化锅中,加热升温至73℃,直至聚乙二醇呈透明液体状,关闭加热,使得乳化锅恒温为68℃;
S2、往聚乙二醇中加入二氧化硅5kg,搅拌混合至完全溶解以呈细腻膏体状态,形成第一混合料;
S3、往第一混合料中加入染料0.001kg、膨润土3kg、4A沸石5kg、高岭土7kg,搅拌混合至完全溶解,形成第二混合料;
S4、往第二混合料中加入香精3kg、香精微胶囊4kg,搅拌混合均匀后,输送至制粒机中制粒,即得留香珠。
实施例7
一种留香珠,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聚乙二醇80kg;二氧化硅5kg;香精3kg;香精微胶囊4kg;染料0.001kg;膨润土4kg;4A沸石8kg;高岭土10kg。
在本实施例中,聚乙二醇采用上海凯必特化工有限公司的型号为PEG-8000的分子量为7200-8800的聚乙二醇。
一种留香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聚乙二醇80kg加入到乳化锅中,加热升温至73℃,直至聚乙二醇呈透明液体状,关闭加热,使得乳化锅恒温为68℃;
S2、往聚乙二醇中加入二氧化硅5kg,搅拌混合至完全溶解以呈细腻膏体状态,形成第一混合料;
S3、往第一混合料中加入染料0.001kg、膨润土4kg、4A沸石8kg、高岭土10kg,搅拌混合至完全溶解,形成第二混合料;
S4、往第二混合料中加入香精3kg、香精微胶囊4kg,搅拌混合均匀后,输送至制粒机中制粒,即得留香珠。
实施例8
一种留香珠,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聚乙二醇80kg;二氧化硅5kg;香精3kg;香精微胶囊4kg;染料0.001kg;膨润土5kg;4A沸石10kg;高岭土5kg。
在本实施例中,聚乙二醇采用上海凯必特化工有限公司的型号为PEG-8000的分子量为7200-8800的聚乙二醇。
一种留香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聚乙二醇80kg加入到乳化锅中,加热升温至73℃,直至聚乙二醇呈透明液体状,关闭加热,使得乳化锅恒温为68℃;
S2、往聚乙二醇中加入二氧化硅5kg,搅拌混合至完全溶解以呈细腻膏体状态,形成第一混合料;
S3、往第一混合料中加入染料0.001kg、膨润土5kg、4A沸石10kg、高岭土5kg,搅拌混合至完全溶解,形成第二混合料;
S4、往第二混合料中加入香精3kg、香精微胶囊4kg,搅拌混合均匀后,输送至制粒机中制粒,即得留香珠。
比较例1
一种留香珠,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聚乙二醇80kg;香精3kg;香精微胶囊4kg;染料0.001kg。
在本实施例中,聚乙二醇采用上海凯必特化工有限公司的型号为PEG-8000的分子量为7200-8800的聚乙二醇。
一种留香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聚乙二醇80kg加入到乳化锅中,加热升温至73℃,直至聚乙二醇呈透明液体状,关闭加热,使得乳化锅恒温为68℃;
S2、往聚乙二醇中加入染料0.001kg,搅拌混合至完全溶解,形成第一混合料;
S4、往第一混合料中加入香精3kg、香精微胶囊4kg,搅拌混合均匀后,输送至制粒机中制粒,即得留香珠。
比较例2
一种留香珠,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二氧化硅5kg;香精3kg;香精微胶囊4kg;染料0.001kg。
一种留香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二氧化硅5kg加入到乳化锅中,加热升温至68℃,直至二氧化硅完全溶解至呈细腻膏体状态;
S2、往二氧化硅中加入染料0.001kg,搅拌混合至完全溶解,形成第一混合料;
S3、往第一混合料中加入香精3kg、香精微胶囊4kg,搅拌混合均匀后,输送至制粒机中制粒,即得留香珠。
实验1
分别取以上实施例以及比较例制备所得的留香珠10g溶于100mL温度为25℃的水中,自然放置,并记录留香珠完全溶解的时间(min)。
实验2
将相同的衣物分别放入洗衣机中,并分别加入相同量的洗涤剂以及留香珠洗涤50min,取出晾干并进行以下检测:
实验2.1
用手感受以上洗涤后的衣物的舒适度,根据衣物的柔软舒适度进行评分,评分标准为衣物的柔软舒适度越高,评分越高,分数为0-10分。
实验2.2
将晾干的衣物置于室温中放置,每天定时摩擦衣服10s,记录衣服在摩擦时不再散发香气的时间(天)。
以上实验的检测数据见表1。
表1
Figure BDA0002057552410000121
Figure BDA0002057552410000131
根据表1中实施例1-2与实施例3的数据对比可得,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实施例1-2中的聚乙二醇在78-92份的范围内且不在78-83份的范围内,二氧化硅在5-10份的范围内且不在5-8份的范围内,香精在1-11份的范围内且不在1-5份的范围内,香精微胶囊在1-11份的范围内且不在1-6份的范围内,染料在0.01-0.4份的范围内且不在0.01-0.2份的范围内,实施例3中的聚乙二醇在78-83份的范围内,二氧化硅在5-8份的范围内,香精在1-5份的范围内,香精微胶囊在1-6份的范围内,染料在0.01-0.2份的范围内,而实施例3的留香珠完全溶解时间、衣物停止散发香气时间均比实施例1-2的长,且实施例3的衣物柔软舒适度也高于实施例1-2的,说明通过控制各组分的用量比例,有利于各组分之间更好地配合,有利于延长聚乙二醇缓慢释放的时间,使得被包裹的香精以及香精微胶囊更容易被保存至衣物的漂洗过程,使得香精以及香精微胶囊不容易随洗涤水排出,从而有利于提高衣物的持续留香功能。
根据表1中实施例3-5的数据对比可得,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实施例3中采用的聚乙二醇的分子量在2000-10000的范围外,实施例4中采用的聚乙二醇的分子量在2000-10000的范围内且不在4000-9000的范围内,实施例5中采用的聚乙二醇的分子量在4000-9000的范围内,实施例5的留香珠的完全溶解时间长于实施例4长于实施例3的,实施例5的衣物停止散发香气的时间长于实施例4长于实施例3的,说明通过控制聚乙二醇的分子量,有利于对聚乙二醇的溶解度进行控制,使得聚乙二醇的溶解时间延长,从而有利于延长留香珠的缓慢溶解,同时有利于香精以及香精微胶囊的缓慢释放,使得衣物在漂洗过程中香精以及香精微胶囊更容易保存,使得香精以及香精微胶囊更加不容易随洗涤水一同被排走,进而有利于增强衣物的持续留香效果。
根据表1中实施例5与实施例7-9的数据对比可得,实施例7-9比实施例5新增了膨润土、4A沸石以及高岭土,有利于提高留香珠的助洗功能,使得留香珠更好地与洗涤剂配合以增强去污功能,同时,实施例7-9与实施例5的留香珠完全溶解时间以及衣物停止散发香气时间均相近,且实施例7-9与实施例5的衣物柔软舒适度均相近,说明通过加入膨润土、4A沸石以及高岭土,有利于增强留香珠的助洗功能的同时使得留香珠的持续留香功能以及柔顺功能不容易受到影响。
根据表1中实施例5与比较例1-2的数据对比可得,实施例5采用聚乙二醇与二氧化硅的配合制备留香珠,比较例1中仅加入了聚乙二醇,比较例2中仅加入了二氧化硅,而比较例1以及比较例2的留香珠完全溶解时间以及衣物停止散发香气时间均远短于实施例5的,且实施例5的衣物柔软舒适度均高于比较例1以及比较例2的,说明通过聚乙二醇与二氧化硅的互相配合,有利于香精以及香精微胶囊在洗涤过程中的缓慢释放,同时有利于释放的香精以及香精微胶囊更好地与衣物黏附,从而使得衣物的持续留香效果更好。
实验3
根据GB/T13174-2008《衣料用洗涤剂去污力及循环洗涤性能的测定》中的附录的污布制备方法分别制备若干块形状大小一致的碳黑油污布JB-01、蛋白污布JB-02、皮脂污布JB-03、食用油污布JB-04以及淀粉类污布JB-05,并根据GB/T13174-2008《衣料用洗涤剂去污力及循环洗涤性能的测定》单独检测洗涤剂的去污值以及检测以上实施例以及比较例制得的留香珠与洗涤剂混合使用的去污值。
实验3的实验检测数据见表2。
表2
JB-01 JB-02 JB-03 JB-04 JB-05
洗涤剂 29.41 1.75 4.54 2.84 12.64
实施例1 25.64 0.94 3.18 1.15 10.98
实施例2 28.96 1.36 3.84 1.67 11.84
实施例3 29.45 1.84 4.64 2.48 12.19
实施例4 29.86 1.98 5.15 3.14 12.46
实施例5 30.61 2.15 6.47 4.96 12.98
实施例6 31.68 2.94 7.15 5.54 13.18
实施例7 31.95 2.87 7.07 5.97 13.42
实施例8 31.18 2.64 7.84 5.84 13.74
比较例1 21.58 0.75 1.96 0.84 8.68
比较例2 23.64 0.84 2.84 0.95 9.15
根据表2中洗涤剂与实施例1-8的数据对比可得,采用实施例1-8制备所得的留香珠与洗涤剂混合使用的去污能力与单独使用洗涤剂的去污能力相差不大,说明通过采用聚乙二醇以及二氧化硅的配合制备留香珠,使得制备所得的留香珠与洗涤剂的混合使用不容易影响洗涤剂的去污能力,同时,实施例6-8中加入了组分膨润土、4A沸石以及高岭土后,实施例6-8的去污值均高于洗涤剂的去污值,说明通过加入膨润土、4A沸石以及高岭土,有利于增强留香珠的助洗功能,有利于留香珠更好地与洗涤剂配合以起去污功能。
根据表2中实施例1-8与比较例1-2的数据对比可得,实施例1-8均采用聚乙二醇与二氧化硅配合以制备留香珠,比较例1中单独采用了聚乙二醇制备留香珠,比较例2中单独采用了二氧化硅制备留香珠,而比较例1-2的去污能力均远低于实施例1-8的,说明通过聚乙二醇与二氧化硅配合制备留香珠,使得制备所得的留香珠与洗涤剂混合使用时不容易对洗涤剂的洗涤功能造成影响,有利于提高洗涤后的衣物的洁净程度的同时有利于衣物保持良好的柔顺性以及持续留香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留香珠,其特征是,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按如下方法制成:
聚乙二醇78-83份;
二氧化硅5-8份;
香精1-5份;
香精微胶囊1-6份;
染料0.001-0.2份;
膨润土3-5份;
4A沸石5-10份;
高岭土5-10份;
所述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2000-10000,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加热聚乙二醇至聚乙二醇呈透明液体状态;
S2、往聚乙二醇中加入二氧化硅,搅拌混合均匀,形成第一混合料;
S3、往第一混合料中加入染料、膨润土、4A沸石、高岭土,搅拌混合均匀,形成第二混合料;
S4、往第二混合料中加入香精、香精微胶囊,搅拌混合均匀后,制粒,即得留香珠,所述步骤S1中,加热温度控制为65℃-80℃,所述步骤S2、步骤S3以及步骤S4均在恒温为65℃-70℃的条件下进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香珠,其特征是:所述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4000-9000。
CN201910393950.8A 2019-05-13 2019-05-13 留香珠 Active CN1101060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93950.8A CN110106030B (zh) 2019-05-13 2019-05-13 留香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93950.8A CN110106030B (zh) 2019-05-13 2019-05-13 留香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06030A CN110106030A (zh) 2019-08-09
CN110106030B true CN110106030B (zh) 2020-10-16

Family

ID=67489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93950.8A Active CN110106030B (zh) 2019-05-13 2019-05-13 留香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060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86414B (zh) * 2019-11-28 2021-04-27 纳爱斯浙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衣物留香珠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18637B (zh) * 2020-03-18 2021-07-20 威莱(广州)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强效杀菌长效抑菌洗衣留香珠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10130B (zh) * 2020-11-30 2021-12-28 广州市白云区大荣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织物用清洁留香固形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22039B (zh) * 2020-12-14 2021-12-24 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衣物增香珠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22040B (zh) * 2020-12-14 2022-02-08 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衣物增香珠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00937B (zh) * 2020-12-31 2022-04-22 濮阳宏业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祛除异味留香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686317A (zh) * 2020-12-31 2022-07-01 辽宁奥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效衣物留香珠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52446A (zh) * 2022-04-21 2022-07-15 佛山市魔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抑菌柔顺留香珠及制备方法
CN116351388B (zh) * 2023-02-16 2024-05-14 杭州云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介孔二氧化硅@分子筛核壳结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香精控释的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682636C (en) * 2009-11-05 2010-06-15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Laundry scent additive
CN108004055A (zh) * 2017-12-21 2018-05-08 上海和玉无纺布制品厂 芳香洗涤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06030A (zh) 2019-08-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06030B (zh) 留香珠
FI76117B (fi) Smutsavvisning fraemjande partikelformiga tvaettmedelkompositioner.
CA1232108A (en) Soil release promoting non-ionic detergent composition
CN109234043B (zh) 一种洗衣留香珠及其制备方法
EP1070115B1 (en) Coloured granular composition for use in particulate detergent compositions
US20180057777A1 (en) Cleaning formulation and method
CN111286414B (zh) 一种衣物留香珠及其制备方法
TW201711762A (zh) 清潔方法、設備及用途
WO2017156095A2 (en) Particles including enzyme
JP2019510850A (ja) 酵素を含む粒子
CN106350268A (zh) 一种洗衣凝珠及其制备方法
WO2017105891A1 (en) Water soluble unit dose article
JPS60252777A (ja) 布帛柔軟化剤含有ビ−ズ及びその製造法並びに布帛の処理方法
CN109652215B (zh) 一种低成本的衣物留香珠及其制备方法
JP2008521995A (ja) 衣類の肌触りを向上させることができる粉末洗剤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4227797A (ja) 洗剤の汚れ再沈着防止性を改良する方法および製品
US6774098B2 (en) Methods for removing stains from fabrics using tetrapotassium EDTA
US20220243151A1 (en) Performance gear, textile technology, and cleaning and protecting systems and methods
WO2023286794A1 (ja) 液体洗浄剤
CN102787501A (zh) 一种环保型柔软剂及其生产方法
JPS612800A (ja) 漂白用合成洗剤組成物
EP3224335B1 (en) Method for treating fabric having oily stains
CN111534389B (zh) 一种防潮洗衣凝珠及其制备方法
JP2003313591A (ja) 中性洗浄剤
CN114555771A (zh) 抗微生物颗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