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52446A - 一种抑菌柔顺留香珠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抑菌柔顺留香珠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52446A
CN114752446A CN202210425293.2A CN202210425293A CN114752446A CN 114752446 A CN114752446 A CN 114752446A CN 202210425293 A CN202210425293 A CN 202210425293A CN 114752446 A CN114752446 A CN 1147524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plant
polyethylene glycol
essence
dy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2529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吉远
黄志成
王丰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Magic Cryst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Magic Cryst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Magic Cryst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Magic Cryst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2529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52446A/zh
Publication of CN1147524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524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1ANIMAL OR VEGETABLE OILS, FATS, FATTY SUBSTANCES OR WAXES; FATTY ACIDS THEREFROM; DETERGENTS; CANDLES
    • C11DDETERGENT COMPOSITIONS; USE OF SINGLE SUBSTANCES AS DETERGENTS; SOAP OR SOAP-MAKING; RESIN SOAPS; RECOVERY OF GLYCEROL
    • C11D3/00Other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of detergent compositions covered in group C11D1/00
    • C11D3/0005Other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effect
    • C11D3/001Softening composi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1ANIMAL OR VEGETABLE OILS, FATS, FATTY SUBSTANCES OR WAXES; FATTY ACIDS THEREFROM; DETERGENTS; CANDLES
    • C11DDETERGENT COMPOSITIONS; USE OF SINGLE SUBSTANCES AS DETERGENTS; SOAP OR SOAP-MAKING; RESIN SOAPS; RECOVERY OF GLYCEROL
    • C11D3/00Other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of detergent compositions covered in group C11D1/00
    • C11D3/02Inorganic compounds ; Elemental compounds
    • C11D3/12Water-insoluble compounds
    • C11D3/124Silicon containing, e.g. silica, silex, quartz or glass bea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1ANIMAL OR VEGETABLE OILS, FATS, FATTY SUBSTANCES OR WAXES; FATTY ACIDS THEREFROM; DETERGENTS; CANDLES
    • C11DDETERGENT COMPOSITIONS; USE OF SINGLE SUBSTANCES AS DETERGENTS; SOAP OR SOAP-MAKING; RESIN SOAPS; RECOVERY OF GLYCEROL
    • C11D3/00Other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of detergent compositions covered in group C11D1/00
    • C11D3/16Organic compounds
    • C11D3/37Polymers
    • C11D3/3703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11D3/3707Polyethers, e.g. polyalkyleneox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1ANIMAL OR VEGETABLE OILS, FATS, FATTY SUBSTANCES OR WAXES; FATTY ACIDS THEREFROM; DETERGENTS; CANDLES
    • C11DDETERGENT COMPOSITIONS; USE OF SINGLE SUBSTANCES AS DETERGENTS; SOAP OR SOAP-MAKING; RESIN SOAPS; RECOVERY OF GLYCEROL
    • C11D3/00Other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of detergent compositions covered in group C11D1/00
    • C11D3/16Organic compounds
    • C11D3/38Products with no well-defined composition, e.g. natural products
    • C11D3/386Preparations containing enzymes, e.g. protease or amylas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1ANIMAL OR VEGETABLE OILS, FATS, FATTY SUBSTANCES OR WAXES; FATTY ACIDS THEREFROM; DETERGENTS; CANDLES
    • C11DDETERGENT COMPOSITIONS; USE OF SINGLE SUBSTANCES AS DETERGENTS; SOAP OR SOAP-MAKING; RESIN SOAPS; RECOVERY OF GLYCEROL
    • C11D3/00Other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of detergent compositions covered in group C11D1/00
    • C11D3/40Dyes ; Pig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1ANIMAL OR VEGETABLE OILS, FATS, FATTY SUBSTANCES OR WAXES; FATTY ACIDS THEREFROM; DETERGENTS; CANDLES
    • C11DDETERGENT COMPOSITIONS; USE OF SINGLE SUBSTANCES AS DETERGENTS; SOAP OR SOAP-MAKING; RESIN SOAPS; RECOVERY OF GLYCEROL
    • C11D3/00Other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of detergent compositions covered in group C11D1/00
    • C11D3/48Medical, disinfecting agents, disinfecting, antibacterial, germicidal or antimicrobial composi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1ANIMAL OR VEGETABLE OILS, FATS, FATTY SUBSTANCES OR WAXES; FATTY ACIDS THEREFROM; DETERGENTS; CANDLES
    • C11DDETERGENT COMPOSITIONS; USE OF SINGLE SUBSTANCES AS DETERGENTS; SOAP OR SOAP-MAKING; RESIN SOAPS; RECOVERY OF GLYCEROL
    • C11D3/00Other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of detergent compositions covered in group C11D1/00
    • C11D3/50Perfum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1ANIMAL OR VEGETABLE OILS, FATS, FATTY SUBSTANCES OR WAXES; FATTY ACIDS THEREFROM; DETERGENTS; CANDLES
    • C11DDETERGENT COMPOSITIONS; USE OF SINGLE SUBSTANCES AS DETERGENTS; SOAP OR SOAP-MAKING; RESIN SOAPS; RECOVERY OF GLYCEROL
    • C11D3/00Other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of detergent compositions covered in group C11D1/00
    • C11D3/50Perfumes
    • C11D3/502Protected perfumes
    • C11D3/505Protected perfumes encapsulated or adsorbed on a carrier, e.g. zeolite or cla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Treatments For Attaching Organic Compounds To Fibrous Goods (AREA)
  • Chemical Or Physical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 Fats And Perfu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菌柔顺留香珠及制备方法,该抑菌柔顺留香珠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份:聚乙二醇50‑90份、二氧化硅6‑12份、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0.5‑10份、复合酶0.01‑10份、香精2‑15份、香精微胶囊2‑15份、染料0.001‑0.5份。该抑菌柔顺留香珠及制备方法能够解决市面留香珠不能有效抑菌、使用后柔顺效果不明显及影响洗涤效果的问题,从而达到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柔顺效果明显、生物降解半衰期较普通型阳离子柔顺剂减少50%、不会对洗涤效果产生实质影响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抑菌柔顺留香珠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洗涤剂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抑菌柔顺留香珠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的留香珠不能有效抑菌、柔顺效果不明显及影响洗涤效果。已有申请中留香珠(CN110106030A)、一种低成本的高效衣物留香珠及其制备方法(CN109652215A)、一种衣物留香珠及其制备方法(CN111286414A)、一种织物洗涤香味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CN111647471A)均未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抑菌柔顺留香珠及制备方法,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抑菌柔顺留香珠,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份:聚乙二醇50-90份、二氧化硅6-12份、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0.5-10份、复合酶0.01-10份、香精2-15份、香精微胶囊2-15份、染料0.001-0.5份。
进一步的,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份:聚乙二醇63份、二氧化硅8份、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0.5份、复合酶0.1份、香精4份、香精微胶囊4份、染料0.005份。
进一步的,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份:聚乙二醇65份、二氧化硅7.5份、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5份、复合酶0.1份、香精4.3份、香精微胶囊4.3份、染料0.0045份。
进一步的,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份:聚乙二醇67份、二氧化硅9份、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10份、复合酶0.1份、香精4.5份、香精微胶囊4.5份、染料0.005份。
进一步的,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份:聚乙二醇51份、二氧化硅7份、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0.5份、复合酶0.1份、香精3.8份、香精微胶囊3.8份、染料0.005份。
进一步的,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份:聚乙二醇74份、二氧化硅9份、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0.5份、复合酶0.1份、香精4份、香精微胶囊4份、染料0.005份。
进一步的,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份:聚乙二醇89份、二氧化硅11.5份、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0.5份、复合酶0.1份、香精4份、香精微胶囊4份、染料0.005份。
进一步的,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份:聚乙二醇74份、二氧化硅9份、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0.5份、复合酶1份、香精4份、香精微胶囊4份、染料0.005份。
进一步的,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份:聚乙二醇74份、二氧化硅9份、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0.5份、复合酶5份、香精4份、香精微胶囊4份、染料0.005份
一种以上任一所述的抑菌柔顺留香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加热溶解聚乙二醇;
S2向已溶解的聚乙二醇中加入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复合酶,搅拌均匀;
S3加入二氧化硅,搅拌均匀;
S4加入香精微胶囊、香精,搅拌均匀;
S5加入染料,调整好温度,制粒,即制得留香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抑菌柔顺留香珠及制备方法能够解决市面留香珠不能有效抑菌、使用后柔顺效果不明显及影响洗涤效果的问题,从而达到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柔顺效果明显、生物降解半衰期较普通型阳离子柔顺剂减少50%、不会对洗涤效果产生实质影响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方便理解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上对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抑菌柔顺留香珠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份:聚乙二醇63份;二氧化硅:8份;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0.5份;复合酶:0.1份;香精:4份;香精微胶囊:4份,染料:0.005份。
制备步骤包括:S1、加热溶解聚乙二醇;S2、往热的聚乙二醇中加入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高温复合酶,搅拌均匀;S3、继续加入二氧化硅,搅拌均匀;S4、加入香精微胶囊、香精,搅拌均匀;S5、加入染料,调整好温度,制粒,即得留香珠。
实施例2
抑菌柔顺留香珠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份:聚乙二醇65份;二氧化硅:7.5份;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5份;复合酶:0.1份;香精:4.3份;香精微胶囊:4.3份,染料:0.0045份。
制备步骤包括:S1、加热溶解聚乙二醇;S2、往热的聚乙二醇中加入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高温复合酶,搅拌均匀;S3、继续加入二氧化硅,搅拌均匀;S4、加入香精微胶囊、香精,搅拌均匀;S5、加入染料,调整好温度,制粒,即得留香珠。
实施例3
抑菌柔顺留香珠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份:聚乙二醇67份;二氧化硅:9份;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10份;复合酶:0.1份;香精:4.5份;香精微胶囊:4.5份,染料:0.005份。
制备步骤包括:S1、加热溶解聚乙二醇;S2、往热的聚乙二醇中加入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高温复合酶,搅拌均匀;S3、继续加入二氧化硅,搅拌均匀;S4、加入香精微胶囊、香精,搅拌均匀;S5、加入染料,调整好温度,制粒,即得留香珠。
实施例4
抑菌柔顺留香珠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份:聚乙二醇51份;二氧化硅:7份;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0.5份;复合酶:0.1份;香精:3.8份;香精微胶囊:3.8份,染料:0.005份。
制备步骤包括:S1、加热溶解聚乙二醇;S2、往热的聚乙二醇中加入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高温复合酶,搅拌均匀;S3、继续加入二氧化硅,搅拌均匀;S4、加入香精微胶囊、香精,搅拌均匀;S5、加入染料,调整好温度,制粒,即得留香珠。
实施例5
抑菌柔顺留香珠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份:聚乙二醇74份;二氧化硅:9份;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0.5份;复合酶:0.1份;香精:4份;香精微胶囊:4份,染料:0.005份。
制备步骤包括:S1、加热溶解聚乙二醇;S2、往热的聚乙二醇中加入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高温复合酶,搅拌均匀;S3、继续加入二氧化硅,搅拌均匀;S4、加入香精微胶囊、香精,搅拌均匀;S5、加入染料,调整好温度,制粒,即得留香珠。
实施例6
抑菌柔顺留香珠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份:聚乙二醇89份;二氧化硅:11.5份;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0.5份;复合酶:0.1份;香精:4份;香精微胶囊:4份,染料:0.005份。
制备步骤包括:S1、加热溶解聚乙二醇;S2、往热的聚乙二醇中加入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高温复合酶,搅拌均匀;S3、继续加入二氧化硅,搅拌均匀;S4、加入香精微胶囊、香精,搅拌均匀;S5、加入染料,调整好温度,制粒,即得留香珠。
实施例7
抑菌柔顺留香珠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份:聚乙二醇74份;二氧化硅:9份;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0.5份;复合酶:1份;香精:4份;香精微胶囊:4份,染料:0.005份。
制备步骤包括:S1、加热溶解聚乙二醇;S2、往热的聚乙二醇中加入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高温复合酶,搅拌均匀;S3、继续加入二氧化硅,搅拌均匀;S4、加入香精微胶囊、香精,搅拌均匀;S5、加入染料,调整好温度,制粒,即得留香珠。
实施例8
抑菌柔顺留香珠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份:聚乙二醇74份;二氧化硅:9份;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0.5份;复合酶:5份;香精:4份;香精微胶囊:4份,染料:0.005份。
制备步骤包括:S1、加热溶解聚乙二醇;S2、往热的聚乙二醇中加入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高温复合酶,搅拌均匀;S3、继续加入二氧化硅,搅拌均匀;S4、加入香精微胶囊、香精,搅拌均匀;S5、加入染料,调整好温度,制粒,即得留香珠。
实施例9
抑菌柔顺留香珠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份:聚乙二醇74份;二氧化硅:9份;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0.5份;复合酶:10份;香精:4份;香精微胶囊:4份,染料:0.005份。
制备步骤包括:S1、加热溶解聚乙二醇;S2、往热的聚乙二醇中加入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高温复合酶,搅拌均匀;S3、继续加入二氧化硅,搅拌均匀;S4、加入香精微胶囊、香精,搅拌均匀;S5、加入染料,调整好温度,制粒,即得留香珠。
实施例10
抑菌柔顺留香珠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份:聚乙二醇50份;二氧化硅:6份;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0.5份;复合酶:0.01份;香精:2份;香精微胶囊:2份,染料:0.001份。
制备步骤包括:S1、加热溶解聚乙二醇;S2、往热的聚乙二醇中加入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高温复合酶,搅拌均匀;S3、继续加入二氧化硅,搅拌均匀;S4、加入香精微胶囊、香精,搅拌均匀;S5、加入染料,调整好温度,制粒,即得留香珠。
实施例11
抑菌柔顺留香珠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份:聚乙二醇74份;二氧化硅:8份;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0.5份;复合酶:0.1份;香精:9.5份;香精微胶囊:9.5份,染料:0.25份。
制备步骤包括:S1、加热溶解聚乙二醇;S2、往热的聚乙二醇中加入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高温复合酶,搅拌均匀;S3、继续加入二氧化硅,搅拌均匀;S4、加入香精微胶囊、香精,搅拌均匀;S5、加入染料,调整好温度,制粒,即得留香珠。
实施例12
抑菌柔顺留香珠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份:聚乙二醇90份;二氧化硅:12份;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0.5份;复合酶:0.1份;香精:15份;香精微胶囊:15份,染料:0.5份。
制备步骤包括:S1、加热溶解聚乙二醇;S2、往热的聚乙二醇中加入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高温复合酶,搅拌均匀;S3、继续加入二氧化硅,搅拌均匀;S4、加入香精微胶囊、香精,搅拌均匀;S5、加入染料,调整好温度,制粒,即得留香珠。
对比例1
抑菌柔顺留香珠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份:聚乙二醇74份;硅藻土:9份;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0.5份;复合酶:10份;香精:4份;香精微胶囊:4份,染料:0.005份。
制备步骤包括:S1、加热溶解聚乙二醇;S2、往热的聚乙二醇中加入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高温复合酶,搅拌均匀;S3、继续加入硅藻土,搅拌均匀;S4、加入香精微胶囊、香精,搅拌均匀;S5、加入染料,调整好温度,制粒,即得留香珠。
对比例2
抑菌柔顺留香珠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份:聚乙二醇74份;硅藻土:4.5份、二氧化硅:4.5份;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0.5份;复合酶:10份;香精:4份;香精微胶囊:4份,染料:0.005份。
制备步骤包括:S1、加热溶解聚乙二醇;S2、往热的聚乙二醇中加入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高温复合酶,搅拌均匀;S3、继续加入硅藻土,二氧化硅搅拌均匀;S4、加入香精微胶囊、香精,搅拌均匀;S5、加入染料,调整好温度,制粒,即得留香珠。
对比例3
抑菌柔顺留香珠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份:聚乙二醇74份;二氧化硅:9份;市售抑菌剂:0.5份;复合酶:10份;香精:4份;香精微胶囊:4份,染料:0.005份。
制备步骤包括:S1、加热溶解聚乙二醇;S2、往热的聚乙二醇中加入市售抑菌剂,高温复合酶,搅拌均匀;S3、继续加入二氧化硅搅拌均匀;S4、加入香精微胶囊、香精,搅拌均匀;S5、加入染料,调整好温度,制粒,即得留香珠。
对比例4
抑菌柔顺留香珠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份:聚乙二醇74份;二氧化硅:9份;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0.25份、市售抑菌剂:0.25份,复合酶:10份;香精:4份;香精微胶囊:4份,染料:0.005份。
制备步骤包括:S1、加热溶解聚乙二醇;S2、往热的聚乙二醇中加入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市售抑菌剂,高温复合酶,搅拌均匀;S3、继续加入二氧化硅搅拌均匀;S4、加入香精微胶囊、香精,搅拌均匀;S5、加入染料,调整好温度,制粒,即得留香珠。
对比例5
抑菌柔顺留香珠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份:聚乙二醇74份;二氧化硅:9份;市售柔顺剂:0.5份;复合酶:10份;香精:4份;香精微胶囊:4份,染料:0.005份。
制备步骤包括:S1、加热溶解聚乙二醇;S2、往热的聚乙二醇中加入市售柔顺剂,高温复合酶,搅拌均匀;S3、继续加入二氧化硅搅拌均匀;S4、加入香精微胶囊、香精,搅拌均匀;S5、加入染料,调整好温度,制粒,即得留香珠。
对比例6
抑菌柔顺留香珠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份:聚乙二醇74份;二氧化硅:9份;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0.25份、市售柔顺剂:0.25份,复合酶:10份;香精:4份;香精微胶囊:4份,染料:0.005份。
制备步骤包括:S1、加热溶解聚乙二醇;S2、往热的聚乙二醇中加入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市售柔顺剂,高温复合酶,搅拌均匀;S3、继续加入二氧化硅搅拌均匀;S4、加入香精微胶囊、香精,搅拌均匀;S5、加入染料,调整好温度,制粒,即得留香珠。
试验例一、抑菌柔顺留香珠抑菌率测试
分别取实施例1-12、对比例1-6和市售抑菌柔顺留香珠,分别测试抑菌率,详细数据见表1。
表1抑菌柔顺留香珠抑菌率。
项目 抑菌率/%
实施例1 99.2
实施例2 100
实施例3 100
实施例4 99.3
实施例5 99.5
实施例6 99.4
实施例7 99.6
实施例8 99.5
实施例9 99.5
实施例10 99.3
实施例11 99.3
实施例12 99.5
对比例1 99.4
对比例2 99.4
对比例3 89.6
对比例4 98.7
对比例5 88.2
对比例6 97.3
市售样品 78.5
对比数据可以发现,实施例1-12,对比例1-6及市售样品,抑菌率除对比例3、对比例5及市售样品低于99.0%之外,其他的均高于99.0%。对比例3用等比例的市售抑菌剂替代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导致最终成品的抑菌效率降低至89.6%;对比例5用等量的市售柔顺剂替代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导致最终成品的抑菌率降低至88.2%,但配方的抑菌率还是远高于市售抑菌留香珠样品,后者仅为78.5%,通过添加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所制得的留香珠成品,溶解后能有效附着在织物纤维表面,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从而有效增加留香珠的抑菌率。
试验例二、抑菌柔顺留香珠柔顺测试
分别取实施例1-12、对比例1-6和市售抑菌柔顺留香珠,采用滚筒式洗衣机,每次添加相同重量的留香珠,及标准洗衣液,对5块毛巾布(87-93g/块)洗涤5次,分别测试折皱回复角(单位/°)及织物的蓬松程度(折3次,叠加5块,测试其整体高度,单位/cm),详细数据见表2。
表2抑菌柔顺留香珠褶皱回复角及织物蓬松度。
项目 褶皱回复角/° 织物蓬松度/cm
实施例1 183.2 25.5
实施例2 195.6 26.6
实施例3 176.4 20.5
实施例4 179.3 24.3
实施例5 193.6 25.1
实施例6 178.3 24.3
实施例7 175.2 20.2
实施例8 142.8 17.9
实施例9 128.3 16.3
实施例10 178.6 24.9
实施例11 192.3 24.6
实施例12 177.2 23.6
对比例1 177.3 24.8
对比例2 186.5 25.3
对比例3 139.5 18.4
对比例4 178.3 21.3
对比例5 138.8 18.6
对比例6 176.5 24.5
市售样品 134.5 17.5
(1)从表2可知,洗涤后的织物的褶皱回复角及蓬松度均优于市售产品,说明本发明柔顺留香珠配方对洗涤后的织物柔顺性均有正向影响效果。
(2)对比实施例1-3,主要变量为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含量,由表可知,随着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含量的增加,织物的褶皱回复角及蓬松度均是先增加后减小,说明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的使用量存在一个上限值,并不是越多越好。这是由于织物的吸附量存在一个上限,当其吸附饱和时,其褶皱回复角及蓬松度就达到一个上限值;而过多的添加柔顺剂,会破坏留香珠的渗透性能,导致其中的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不能有效的被织物吸收,进而对柔顺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3)对比实施例4-6,其主要变量为聚乙二醇及填充物二氧化硅含量变化,填充物的变化主要是珠体成型制造的需求;由表2可知,随着聚乙二醇含量的增加,织物的褶皱回复角及蓬松度先升高,后降低,这主要是由于聚乙二醇能促进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向织物内部扩散,但聚乙二醇其本身对织物的褶皱回复角及蓬松度无明显影响,所以这两个测试结果是先升高后降低。
(4)对比实施例7-9,其主要的变量为复合酶含量的变化,其含量越来越高;由表2可知,随着复合酶含量的增加,织物的褶皱回复角及蓬松度降低,这是由于复合酶会增加洗涤效果,留香珠中的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随着洗涤力的增加,其进入织物的量就会相应降低,所以两个测试结果呈现下降趋势。
(5)对比实施例10-12,其主要变化量为香精、香精微胶囊及燃料的变化,其含量越来越高;由表2可知,随着香精及微胶囊、燃料含量的提高,织物的褶皱回复角先增大后减小,织物蓬松度基本保持不变,与实施例4~6的变化趋势一致,说明香精及微胶囊、燃料含量的变化,对织物的褶皱回复角及蓬松度影响没有相关性。
(6)对比实施例5,对比例1-2,主要是填充物的变化,实施例填充物为9份的二氧化硅,对比1填充物为9份的硅藻土,对比2填充物为4.5份硅藻土及4.5份二氧化硅;由表2可知,织物的褶皱回复角及蓬松度按照实施例5,对比例2,对比例1的顺序逐渐降低,这主要是由于硅藻土对留香珠组成中的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的吸附力比较强,硅藻土越多,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的相对含量就越小,织物能够吸附的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就越少,所以两个测试指标的测试结果随着硅藻土的增加,其呈现下降的趋势。
(7)对比实施例5,对比例3-4,主要是市售抑菌剂及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含量的变化,实施例为0.5份的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对比3为0.5份的市售抑菌剂,对比4为0.25份市售抑菌剂及0.25份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由表2可知,织物的褶皱回复角及蓬松度按照实施例5,对比例4,对比例3的顺序逐渐降低,这主要是由于市售抑菌剂对褶皱回复角及蓬松度的影响小,几乎对其柔顺性无改善,所以其呈现下降趋势。
(8)对比实施例5,对比例5-6,主要是市售柔顺剂及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含量的变化,实施例为0.5份的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对比5为0.5份的市售柔顺剂,对比6为0.25份市售柔顺剂及0.25份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由表2可知,织物的褶皱回复角及蓬松度按照实施例5,对比例6,对比例5的顺序逐渐降低,这主要是由于市售柔顺剂对织物褶皱回复角及蓬松度的改善不如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所以按照这个顺序会降低。
试验例三、抑菌柔顺留香珠分解测试
分别取实施例1-12、对比例1-6和市售抑菌柔顺留香珠,分别取样测试其分解半衰期,详细数据见表3。
表3抑菌柔顺留香珠分解半衰期测试。
项目 分解半衰期/d
实施例1 28
实施例2 25
实施例3 23
实施例4 24
实施例5 25
实施例6 41
实施例7 23
实施例8 19
实施例9 17
实施例10 23
实施例11 24
实施例12 26
对比例1 22
对比例2 24
对比例3 38
对比例4 33
对比例5 72
对比例6 53
市售样品 63
(1)从表3可知,本发明的抑菌柔顺留香珠其生物降解半衰期在17-72天的范围之内,实施例1-6的生物降解半衰期在21-41天,符合环境有机物降解半衰期的标准。
(2)对比实施例1-3,主要变量为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含量,由表3可知,随着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含量的增加,其生物降解半衰期从28天降低至23天,说明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的生物降解性能良好,添加越多对产品的生物降解性能越强。
(3)对比实施例4-6,其主要变量为聚乙二醇及填充物二氧化硅含量变化,填充物的变化主要是珠体成型制造的需求,随着聚乙二醇的量的增加,其生物降解半衰期从24天增加至41天,说明聚乙二醇的生物降解性能较差,生产制造中不能因为追求渗透性而添加过多的聚乙二醇。
(4)对比实施例7-9,其主要的变量为复合酶含量的变化,其含量越来越高;由表3可知,随着复合酶含量的增加,其生物降解的半衰期从23天降低至17天,这主要是由于复合酶本身就是蛋白质,微生物对其降解性能较其他的添加优势明显,但显然添加过多对生产成型及成本不利,所以不宜添加过量。
(5)对比实施例10-12,其主要变化为香精及香精微胶囊、染料含量的变化,其含量逐渐升高;由表3可知,随着香精及香精微胶囊、染料含量的增加,其生物降解的半衰期从23天增加至26天,其主要是由于香精及微胶囊、染料这三种物质都是难降解的物质,添加越多,其生物降解性能就越差,所以仅从生物降解方面考虑,香精及微胶囊、染料不宜添加过量。
(6)对比实施例5,对比例1-2,主要是填充物的变化,实施例填充物为9份的二氧化硅,对比1填充物为9份的硅藻土,对比2填充物为4.5份硅藻土及4.5份二氧化硅;其生物降解半衰期在22-25天,填充物对产品的生物降解半衰期无明显的影响。
(7)对比实施例5,对比例3-4,主要是市售抑菌剂及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含量的变化,实施例为0.5份的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对比3为0.5份的市售抑菌剂,对比4为0.25份市售抑菌剂及0.25份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由表3可知,随着市售抑菌剂的添加,实施例5,对比例4,对比例3的生物降解半衰期从25天增加至38天,添加市售抑菌剂显然对产品的生物降解产生负面影响,这是由于市售抑菌剂为未封端的阳离子有机物,容易被微生物细胞壁或细胞膜吸附,从而影响其生物活动,进而降低其生物活性,所以半衰期明显的增加。
(8)对比实施例5,对比例5-6,主要是市售柔顺剂及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含量的变化,实施例为0.5份的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对比5为0.5份的市售柔顺剂,对比6为0.25份市售柔顺剂及0.25份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由表3可知,实施例5,对比例6,对比例5的生物降解半衰期从25天增加至72天,市售柔顺剂的添加对产品的生物降解明显降低,这主要是由于市售柔顺剂采用的是强阳离子的结构,以期对织物柔顺性产生正向影响,但强阳离子结构对微生物有强烈的抑制作用,从而牺牲了其生物降解性能,产品的生物降解半衰期明显增加。
试验例四、抑菌柔顺留香珠对洗涤力的影响
测试方法参照QB/T 13174,去污力测测试结果如表4所示。
表4抑菌柔顺留香珠去污力测试(市售样品洗涤力记为1.00)
项目 JB-01 JB-03
实施例1 1.36 1.42
实施例2 1.28 1.23
实施例3 1.19 1.25
实施例4 1.31 1.35
实施例5 1.23 1.32
实施例6 1.22 1.35
实施例7 1.50 1.46
实施例8 1.68 1.72
实施例9 1.89 1.74
实施例10 1.25 1.69
实施例11 1.23 1.72
实施例12 1.18 1.66
对比例1 1.33 1.27
对比例2 1.35 1.32
对比例3 1.14 1.12
对比例4 1.38 1.42
对比例5 1.08 1.11
对比例6 1.29 1.32
市售样品 1.00 1.00
从表4可以看出,所有实施例及对比例,洗涤力均优于市售产品,且实施例7-9洗涤力明显优于市售产品,这是由于复合酶能明显的增加洗涤剂的皂洗能力,从而提高洗涤力,但由于添加过多的复合酶,产品成型差,并且生产成本明显的增加,不利于批量化的生产。对比实施例1-3,随着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的增加,对洗涤力会有负向影响,过多的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会消耗洗涤剂中的表面活性剂,因此洗涤力会有所降低;对比实施例4-6,聚乙二醇对洗涤力的影响不明显,主要是由于其实水溶性的大分子聚合物,不会消耗洗涤剂中的表面活性剂;对比实施例10-12,随着香精及微胶囊、染料含量的提高,洗涤剂的洗涤力略有下降,这主要是由于香精及微胶囊、染料等会一定程度的消耗标准洗衣液中的表面活性剂。对比实施例5,对比例1-2,可看出,填充物对洗涤过程洗涤力无影响。对比实施例5,对比例3-4,可看出,市售抑菌剂会降低洗涤过程的洗涤力。对比实施例5,对比例5-6,可看出,市售柔顺剂会降低洗涤过程的洗涤力。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解决市面留香珠不能有效抑菌、使用后柔顺效果不明显及影响洗涤效果的问题,从而达到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柔顺效果明显、生物降解半衰期较普通型阳离子柔顺剂减少50%、不会对洗涤效果产生实质影响的目的:
1、抑菌柔顺留香珠中添加的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溶解后能有效附着在织物纤维表面,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2、附着的阳离子柔顺剂,能有效的减少织物纤维内的结合水及结晶度,从而有效增加衣物的柔顺效果,并且这种效果能持续叠加,当洗衣次数达到三次及以上时,衣物的柔顺效果明显;
3、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采用天然植物脂肪酸为原料进行合成,其生物降解半衰期较普通型阳离子柔顺剂减少50%;
4、改性阳离子柔顺剂对其阳离子进行封闭处理,使其既能发挥阳离子的特性,又不至于与阴离子发生反应,经过测试,其不会对洗涤效果产生实质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抑菌柔顺留香珠,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份:聚乙二醇50-90份、二氧化硅6-12份、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0.5-10份、复合酶0.01-10份、香精2-15份、香精微胶囊2-15份、染料0.001-0.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菌柔顺留香珠,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份:聚乙二醇63份、二氧化硅8份、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0.5份、复合酶0.1份、香精4份、香精微胶囊4份、染料0.00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菌柔顺留香珠,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份:聚乙二醇65份、二氧化硅7.5份、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5份、复合酶0.1份、香精4.3份、香精微胶囊4.3份、染料0.004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菌柔顺留香珠,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份:聚乙二醇67份、二氧化硅9份、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10份、复合酶0.1份、香精4.5份、香精微胶囊4.5份、染料0.005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菌柔顺留香珠,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份:聚乙二醇51份、二氧化硅7份、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0.5份、复合酶0.1份、香精3.8份、香精微胶囊3.8份、染料0.005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菌柔顺留香珠,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份:聚乙二醇74份、二氧化硅9份、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0.5份、复合酶0.1份、香精4份、香精微胶囊4份、染料0.005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菌柔顺留香珠,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份:聚乙二醇89份、二氧化硅11.5份、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0.5份、复合酶0.1份、香精4份、香精微胶囊4份、染料0.005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菌柔顺留香珠,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份:聚乙二醇74份、二氧化硅9份、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0.5份、复合酶1份、香精4份、香精微胶囊4份、染料0.005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菌柔顺留香珠,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份:聚乙二醇74份、二氧化硅9份、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0.5份、复合酶5份、香精4份、香精微胶囊4份、染料0.005份。
10.一种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抑菌柔顺留香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加热溶解聚乙二醇;
S2向已溶解的聚乙二醇中加入植物基改性阳离子柔顺剂、复合酶,搅拌均匀;
S3加入二氧化硅,搅拌均匀;
S4加入香精微胶囊、香精,搅拌均匀;
S5加入染料,调整好温度,制粒,即制得留香珠。
CN202210425293.2A 2022-04-21 2022-04-21 一种抑菌柔顺留香珠及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47524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25293.2A CN114752446A (zh) 2022-04-21 2022-04-21 一种抑菌柔顺留香珠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25293.2A CN114752446A (zh) 2022-04-21 2022-04-21 一种抑菌柔顺留香珠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52446A true CN114752446A (zh) 2022-07-15

Family

ID=82331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25293.2A Pending CN114752446A (zh) 2022-04-21 2022-04-21 一种抑菌柔顺留香珠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52446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5614A (zh) * 2007-11-30 2008-05-28 华南理工大学 改性多羟基阳离子季铵盐增稠柔顺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845754A (zh) * 2010-05-18 2010-09-29 广州蓝月亮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衣物柔顺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93212A (zh) * 2018-07-13 2018-11-27 威莱(广州)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凝珠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06030A (zh) * 2019-05-13 2019-08-09 广州洁生日化有限公司 留香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5614A (zh) * 2007-11-30 2008-05-28 华南理工大学 改性多羟基阳离子季铵盐增稠柔顺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845754A (zh) * 2010-05-18 2010-09-29 广州蓝月亮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衣物柔顺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93212A (zh) * 2018-07-13 2018-11-27 威莱(广州)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凝珠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06030A (zh) * 2019-05-13 2019-08-09 广州洁生日化有限公司 留香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54913A (zh) 一种浸渍涂覆抗菌微胶囊-聚乙烯醇制备无纺布包装材料的方法
CN110042679B (zh) 一种免皂洗数码印花活性染料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19088A (zh) 提高分散染料升华牢度及活性染料湿摩擦牢度的柔软剂
CN101634113A (zh) 一种深色纯棉织物多次水洗色牢度的染整工艺
CN105369637B (zh) 一种纯淀粉上浆棉织物的一浴退浆精练方法
CN101736592B (zh) 一种洗衣机用吸色清洁袋或清洁条的制造方法
EP0628105B1 (en) Methods of enhancing printing quality of pigment compositions onto cotton fabrics
EP1278908A1 (en) Composition for pretreating fiber materials
CN114752446A (zh) 一种抑菌柔顺留香珠及制备方法
CN116043558A (zh) 一种生物基柔软凉感抗菌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344251A (zh) 一种环保型纺织助剂
CN110230223A (zh) 一种牛仔成衣的防旧整理工艺
DE102016213568A1 (de) Polymere aus Vinylpyrrolidon und/oder Vinylacetat als textilpflegende Inhaltsstoffe
CN115894911B (zh) 环氧改性超支化聚酰胺-胺高分子聚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GB2178028A (en) Antistatic agents comprising polyamides of trialkylacetic acids and polyamines
EP3572495B1 (en) Dye scavenging textile material ii
GB2173792A (en) N-higher alk(en)yl neoalkanoamides and their use as antistatic compounds
CN107344914B (zh) 一种抗菌解键剂的合成工艺、抗菌解键剂及用途
CN112832031B (zh) 一种提高织物毛效的生物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US4116854A (en) Detergent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tarch
CN107012012A (zh) 一种含有纳米碳晶素的洗衣粉
CN117779474B (zh) 一种吸色纤维、防串染色布及其制备方法
DE102015219849A1 (de) Waschmittel enthaltend Isoparaffine
CN111945424A (zh) 一种新型无磷冷堆前处理助剂及其应用
US3655436A (en) Method of imparting soil release properties to fabric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71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