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95883A - 具备重心位置调节部件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及该重心位置调节部件的固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备重心位置调节部件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及该重心位置调节部件的固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95883A
CN110095883A CN201910053788.5A CN201910053788A CN110095883A CN 110095883 A CN110095883 A CN 110095883A CN 201910053788 A CN201910053788 A CN 201910053788A CN 110095883 A CN110095883 A CN 1100958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ntre
regulating member
small diameter
diameter part
gravity regul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5378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95883B (zh
Inventor
新井努
金井孝志
渡邉俊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Sanky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Sanky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Sankyo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Sanky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0958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958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958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958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a remote control mechanism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00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 G01M1/12Static balancing; Determining position of centre of gravity
    • G01M1/122Determining position of centre of gravit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4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 G02B27/646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compensating for small deviations, e.g. due to vibration or shak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3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permitting adjustmen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5/06Swinging lens about normal to the optical axi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1Motion detection
    • H04N23/6812Motion detection based on additional sensors, e.g. acceleration sens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2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 H04N23/685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 H04N23/687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by shifting the lens or sensor posi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07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 of motion blu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53Driving means for the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
    • G03B2205/0069Driving means for the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 using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s, e.g. voice coi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备重心位置调节部件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及该重心位置调节部件的固定方法,没有从筒部的被拍摄体侧端部脱落的危险性,通过稳定的固定保持力,重心位置调节部件可靠且稳定地保持固定在形成于筒部的细径部。在安装工序中,配重(10)的内周嵌入端部未弯曲的细径部(4a1)的外周,并且配重(10)被插入细径部,直到下端部与台阶部(4a2)抵接。在接下来的热铆接工序中,加热片(41)与细径部的被拍摄体侧端部抵接,加热片(41)被加热到规定温度,向朝向与被拍摄体侧相反一侧的方向对加热片施加按压力,细径部的被拍摄体侧端部被加压。通过该热铆接工序,未被配重包围的细径部从筒部(4a)的轴心侧向外周侧弯曲。

Description

具备重心位置调节部件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及该重 心位置调节部件的固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持架的筒部具备调节可动体的重心位置的重心位置调节部件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及将该重心位置调节部件固定于筒部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这种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例如有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光学单元。
该光学单元具备:具备光学元件的可动体;以及通过摆动支承机构可摆动地支承可动体的固定体。固定体使作为光学元件的透镜向被拍摄体侧露出,并收容可动体。可动体具备具有:保持光学元件的镜筒部件及拍摄元件的光学模块;以及从外周侧保持该光学模块的保持架。在可动体上安装有摆动驱动用线圈,在固定体的与各摆动驱动用线圈对置的各内壁上安装摆动驱动用磁铁。这些摆动驱动用线圈及摆动驱动用磁铁构成摆动驱动机构,通过对摆动驱动用线圈通电而使可动体摆动,从而进行俯仰方向及偏转方向的抖动修正。
在保持架的筒部安装有形成为环形的配重。配重是调节可动体的重心位置的重心位置调节部件,可动体以通过配重进行了位置调节的重心位置为中心进行摆动。该配重通过粘接剂安装并固定于保持架的筒部的被拍摄体侧端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6450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中,如上所述,通过粘接剂将配重安装并固定保持于筒部的被拍摄体侧端部。因此,具有由较重的材料构成的倾向的配重在利用粘接材料的固定保持中因光学单元落下时等的冲击而从筒部的被拍摄体侧端部脱落的危险性很高。因此,为了避免脱落的危险,要大量涂布粘接剂。其结果是,配重向筒部的固定保持力变得不稳定,存在很大偏差。另外,在向筒部的被拍摄体侧端部装入配重时,粘接材料介于它们之间。因此,配重的安装位置容易从被拍摄体侧端部浮起,成为可动体的重心位置出现偏差的因素。另外,在配重的安装部位涂布粘接材料的作业的作业性非常糟糕,光学单元的量产性差。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种技术问题而完成的,提供一种具备重心位置调节部件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具备:可动体,所述可动体具有保持光学元件的镜筒部件、接收通过光学元件成像的被拍摄体光的拍摄元件、及安装有构成摆动驱动机构的线圈和磁铁中的一方的树脂制保持架;固定体,所述固定体经由摆动支承机构摆动自如地支承可动体,且安装有构成摆动驱动机构的线圈和磁铁中的另一方;以及重心位置调节部件,所述重心位置调节部件安装于包围镜筒部件的外周的保持架的筒部,调节可动体的重心位置,所述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特征在于,筒部的被拍摄体侧端部的外径在轴心方向上以规定长度较细地形成,在距被拍摄体侧端面规定长度的部位形成台阶部,重心位置调节部件是具有嵌入筒部的外径变细的细径部的外周的内周面的环状,且形成为在内周面的下端部与台阶部抵接的位置处内周面以比规定长度短的轴向长度包围细径部的形状,且通过未被内周面包围的细径部从筒部的轴心侧向外周侧弯曲而固定于筒部。
根据本结构,重心位置调节部件通过上端部与未被重心位置调节部件包围的细径部从筒部的轴心侧向外周侧弯曲的弯曲部卡合,来限制向被拍摄体侧的移动,通过下端部与台阶部卡合,限制向被拍摄体侧的相反侧的移动,可靠地固定在形成于保持架的筒部的细径部。因此,存在由较重的材料构成的倾向的重心位置调节部件即使在光学单元落下时等施加冲击,也能够消除像现有的使用粘接剂将重心位置调节部件保持固定于保持架的筒部的情况那样从筒部的被拍摄体侧端部脱落的危险性,能可靠地保持固定在形成于筒部的细径部。因此,为了避免脱落的危险而大量地涂布粘接材料、重心位置调节部件的固定保持力不稳定而存在很大偏差的现有技术的问题被消除,重心位置调节部件可通过稳定的固定保持力稳定地固定保持于筒部。另外,因为不必像以往那样在筒部的被拍摄体侧端部和重心位置调节部件之间介有粘接材料,所以也不存在重心位置调节部件的安装位置浮动、可动体的重心位置出现偏差的风险。因此,重心位置调节部件的安装位置精度提高,摆动驱动机构的抖动修正的准确性增加。另外,重心位置调节部件向筒部的细径部的固定不必进行作业性非常糟糕的粘接材料的涂布作业,所以光学单元的量产性提高。因此,能够抑制光学单元的制造成本。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重心位置调节部件在与筒部的向外周侧弯曲的细径部抵接的面上形成有以筒部的轴心为中心并随着朝向被拍摄体侧而向径向外侧倾斜的第一倾斜面。
根据本结构,当细径部通过形成于向筒部的外周侧弯曲的细径部和重心位置调节部件抵接的面上的第一倾斜面向外周侧弯曲时,对细径部作用从筒部的内侧朝向外侧的半径方向的力。细径部被该半径方向的力均等地向形成环状的重心位置调节部件的第一倾斜面加压,其外周与第一倾斜面无间隙地密接。因此,可稳定地进行重心位置调节部件向细径部的保持固定而不会晃动。另外,细径部的中心与重心位置调节部件的中心一致,被细径部包围的镜筒部件的中心、即光学元件的光轴与重心位置调节部件的中心一致。由此,也增加了摆动驱动机构的抖动修正的准确性。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筒部的向筒部的外周侧弯曲的细径部的厚度和被重心位置调节部件包围并且未弯曲的细径部的厚度设定为相同的尺寸。
重心位置调节部件的上端部与向筒部的外周侧弯曲的细径部的弯曲部卡合,弯曲部与重心位置调节部件脱落的力相向,从而限制了重心位置调节部件从筒部的脱落。因此,弯曲部的厚度越大,弯曲部的与重心位置调节部件脱落的力相向的力越大。通过本结构,被重心位置调节部件包围且未弯曲的细径部的厚度和弯曲部的厚度被设定为相同的尺寸,由此,仅将细径部弯曲而得到的弯曲部的厚度形成最大的厚度,弯曲部的与重心位置调节部件脱落的力相向的力也变得最大。因此,根据本结构,即使因光学单元的落下等而对重心位置调节部件施加大的冲击力,弯曲部也不会破坏,重心位置调节部件可被保持为通过弯曲部保持固定于筒部的被拍摄体侧端部的状态。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重心位置调节部件在被拍摄体侧的面上形成有残留规定径向长度的内缘的槽。
向筒部的外周侧弯曲的细径部和重心位置调节部件的被拍摄体侧端面抵接的径向长度越短,在对重心位置调节部件施加冲击力时,对弯曲部施加的应力越小,因此,将重心位置调节部件保持固定于筒部的被拍摄体侧端部的力提高。另一方面,筒部的向外周侧弯曲的细径部的弯曲部长度不易保持为恒定。但是,根据本结构,通过在重心位置调节部件的被拍摄体侧的面上形成槽,能够将重心位置调节部件的与弯曲部抵接的径向长度保持为恒定。因此,通过以该径向长度成为规定长度的方式在重心位置调节部件的被拍摄体侧的面上形成残留规定径向长度的内缘的槽,能够将在筒部的被拍摄体侧端部保持固定重心位置调节部件的力设定为恒定大小的力。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重心位置调节部件在与筒部的向外周侧弯曲的细径部抵接的面上形成有至少一个以上的凸部或凹部。
根据本结构,通过形成于重心位置调节部件的与细径部的抵接面的凸部或凹部与细径部的树脂啮合卡合,各零件间的接触面积增大,重心位置调节部件向细径部的固定力提高,并且,对重心位置调节部件在细径部周向上的移动赋予阻力。因此,在使细径部向筒部的外周侧弯曲而将重心位置调节部件固定在细径部后,重心位置调节部件绕细径部旋转的情况得以防止。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重心位置调节部件在与被拍摄体侧相反一侧的面上形成有以筒部的轴心为中心并随着朝向被拍摄体侧而向径向外侧倾斜的第二倾斜面。
根据本结构,在重心位置调节部件的与被拍摄体侧相反的一侧存在限定摆动的可动体的初始位置的弹簧部件的情况下,通过形成于重心位置调节部件的与被拍摄体侧相反一侧的面上的第二倾斜面,可防止重心位置调节部件和弹簧部件接触。因此,能够发挥限定摆动的可动体的初始位置的弹簧部件的功能而不会受到阻碍。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重心位置调节部件通过仅弯曲细径部中的、被拍摄元件接收的被拍摄体光接近并通过的被拍摄体侧端部而固定于筒部。
根据本结构,仅细径部中的、被拍摄元件接收的被拍摄体光接近并通过的被拍摄体侧端部部分地向外周侧弯曲,由此,不会对由拍摄元件拍摄的图像的视场角带来影响,能够在细径部的被拍摄体侧端部残留未弯曲的直立部。因此,能够在确保拍摄图像的视场角的同时,以直立部的突出端面为可动体的位置测定的基准面进行可动体的摆动特性的检查。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重心位置调节部件通过弯曲细径部的被拍摄体侧端部的整周而固定于筒部。
根据本结构,当可从外部观察到光学单元中的细径部的弯曲部时,若细径部的被拍摄体侧端部的整周被弯曲,则可提高弯曲部的美观性。另外,在通过粘接剂向筒部的被拍摄体侧端部固定保持重心位置调节部件的现有结构中,在粘接剂的涂布作业结束后,为了整理外观,需要进行将溢出粘接部位的多余的粘接剂去除的擦拭作业,但根据本结构,无需该擦拭作业。
另外,本发明如下构成:将所述任一项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重心位置调节部件固定于筒部,具备:安装工序,在将重心位置调节部件的内周嵌入细径部的外周并插入重心位置调节部件,直到重心位置调节部件的下端部与台阶部抵接;以及热铆接工序,使形成规定形状的加热片与细径部的被拍摄体侧端部抵接,将加热片加热至规定温度,并向朝向与被拍摄体侧相反一侧的方向对加热片施加压力,对细径部的被拍摄体侧端部加压,由此,将未被重心位置调节部件包围的细径部从筒部的轴心侧向外周侧弯曲。
通过本结构的固定方法,筒部的被拍摄体侧端部因热而从轴心侧向外周侧弯曲,由此,上述任一项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中的重心位置调节部件如上所述被可靠地固定于筒部。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加热片具有仅与细径部中的、被拍摄元件接收的被拍摄体光接近并通过的被拍摄体侧端部抵接的形状,仅将该被拍摄体侧端部向朝向与被拍摄体侧相反一侧的方向按压。
根据本结构,可在细径部的被拍摄体侧端部残留未弯曲的直立部而将重心位置调节部件固定于筒部。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加热片具有与细径部的被拍摄体侧端部的整周抵接的形状,将该被拍摄体侧端部的整周向朝向与被拍摄体侧相反一侧的方向按压。
根据本结构,细径部的被拍摄体侧端部的整周向筒部的外周侧弯曲,重心位置调节部件被固定于筒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具备重心位置调节部件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及其重心位置调节部件的固定方法,重心位置调节部件没有从筒部的被拍摄体侧端部脱落的危险性,可通过稳定的固定保持力可靠且稳定地固定保持在形成于筒部的细径部。另外,重心位置调节部件的安装位置精度提高,摆动驱动机构的抖动修正的准确性增大。另外,光学单元的量产性提高,能够抑制光学单元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具备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重心位置调节部件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一实施方式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整体的纵剖视图。
图3是一实施方式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从一实施方式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拆下筒状壳体及被拍摄体侧壳体并俯视配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构成一实施方式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配重的立体图。
图6是配重被安装在构成一实施方式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保持架单体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图6所示的安装有配重的状态的保持架的俯视图。
图8是将图7所示的状态的保持架以A-A线剖切并从向视方向观察的纵剖视图。
图9的(a)是用于将配重固定在构成一实施方式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保持架的筒部的加热片被按压在筒部的细径部的被拍摄体侧端部以进行热铆接工序的状态的俯视图,(b)是该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10的(a)是构成一实施方式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保持架的筒部的细径部的局部放大剖视图,(b)是构成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光学单元的保持架的筒部的细径部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11是构成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光学单元的配重的立体图。
图12是配重安装在构成一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光学单元的保持架单体上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3是用于将配重固定在构成一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光学单元的保持架的筒部的加热片被按压于筒部的细径部的被拍摄体侧端部以进行热铆接工序的状态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2…固定体,2a…筒状壳体,2b…被拍摄体侧壳体,2b1…第二摆动支承部,2c…被拍摄体相反侧壳体,2d…底板,3…可动体,4…保持架,4a…筒部,4a1…细径部,4a11、4a12…被拍摄体侧端部,4a2…台阶部,4b…底板部,4c…壁部,4d…线圈安装部,4e…第一摆动支承部,5…传感器罩,6…拍摄元件,7…电路基板,8…透镜(光学元件),9…镜筒部件,10…配重(重心位置调节部件),11…摆动驱动用线圈,12…摆动驱动用磁铁,21…可动框,22…第一触点弹簧,23…第二触点弹簧,24…球体,25…板状止动件,26…板簧,31、32…柔性印刷电路基板,41、42…加热片,51…视场角,52…视频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具备本发明的重心位置调节部件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及用于实施该重心位置调节部件的固定方法的方式进行说明。
(整体结构)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纵剖视图,图3是分解立体图。
在本说明书中,对于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同一符号进行说明。另外,各图所示的XYZ三轴为相互正交的方向,用+X表示X轴方向的一侧,用-X表示另一侧,用+Y表示Y轴方向的一侧,用-Y表示另一侧,用+Z表示Z轴方向的一侧,用-Z表示另一侧。Z轴方向是在光学单元1的后述的可动体3不摆动的状态下沿着装设于可动体3上的透镜8的光轴L的方向。另外,+Z方向是光轴L方向的物侧(被拍摄体侧),-Z方向是光轴L方向的像侧(被拍摄体侧的相反侧(被拍摄体相反侧))。
光学单元1具备由筒状壳体2a、被拍摄体侧壳体2b、被拍摄体相反侧壳体2c及底板2d构成的固定体2。筒状壳体2a形成方筒状,由磁性材料形成。被拍摄体侧壳体2b从+Z方向侧(被拍摄体侧)组装于该筒状壳体2a,被拍摄体相反侧壳体2c从-Z方向侧(被拍摄体相反侧)组装于筒状壳体2a。再从被拍摄体相反侧将底板2d组装在被拍摄体相反侧壳体2c上。被拍摄体侧壳体2b、被拍摄体相反侧壳体2c及底板2d由树脂材料形成。
在固定体2的内部,以被保持架4支承的方式收容有可动体3。如图2所示,传感器罩5的外周固定在保持架4的内周,在传感器罩5的被拍摄体相反侧保持有安装拍摄元件6的电路基板7。透镜8在被拍摄体侧壳体2b的开口部露出,被拍摄体光通过透镜8从+Z方向入射到拍摄元件6。在镜筒部件9的外周刻有外螺纹,该外螺纹与刻于传感器罩5的内周的内螺纹嵌合,从而将镜筒部件9固定于传感器罩5。透镜8及镜筒部件9构成光学模块,由该光学模块、拍摄元件6及电路基板7构成摄像头模块。另外,配重10固定在保持架4的被拍摄体侧端部。
(重心位置调节部件)
图4是从光学单元1拆下筒状壳体2a及被拍摄体侧壳体2b并俯视配重10的状态的立体图。在图5的立体图中示出了配重10的外观,配重10如图6的立体图及图7的俯视图所示安装于包围镜筒部件9的外周的保持架4的筒部4a。图6及图7表示配重10安装在保持架4单体上的状态。保持架4通过树脂设置,在底板部4b的中央以Z轴为中心轴立设有形成圆筒状的筒部4a。筒部4a的中心轴与通过镜筒部件9固定保持的透镜8的光轴L一致。
图8是图7所示的安装有配重10的状态的保持架4的A-A线剖切向视图。筒部4a具有被拍摄体侧端部的外径在轴心方向上的规定长度范围内较细地形成的细径部4a1,在未弯曲时的细径部4a1的距被拍摄体侧端面规定长度的部位形成有台阶部4a2。配重10是具有嵌入细径部4a1的外周的内周面的环状,且形成为在该内周面的下端部与台阶部4a2抵接的位置该内周面以比规定长度短的轴向长度包围细径部4a1的形状。通过未被该内周面包围的细径部4a1从筒部4a的轴心侧向外周侧弯曲,配重10被固定于筒部4a。在本实施方式中,筒部4a被设定为向筒部4a的外周侧弯曲的细径部4a1的厚度t1和被该内周面包围且未弯曲的细径部4a1的厚度t2为相同的尺寸。配重10构成调节可动体3的重心位置的重心位置调节部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配重10在与向筒部4a的外周侧弯曲的细径部4a1抵接的面上形成有以筒部4a的轴心为中心随着朝向作为被拍摄体侧的+Z侧而向径向外侧倾斜的第一倾斜面10a。另外,配重10在与被拍摄体侧相反一侧的-Z侧的面上形成有以筒部4a的轴心为中心随着朝向被拍摄体侧而向径向外侧倾斜的第二倾斜面10b。
(摆动驱动机构)
在保持架4的底板部4b的X轴方向及Y轴方向各自的两侧,在四个部位朝向+Z方向立设有壁部4c。在四个部位的各壁部4c的外周侧分别形成有以椭圆状突出的线圈安装部4d,如图4所示,在各线圈安装部4d安装有摆动驱动用线圈11。另外,如图2及图3所示,在筒状壳体2a的沿X轴方向对置的两内壁及沿Y轴方向对置的两内壁,以与各摆动驱动用线圈11对置的方式分别安装有摆动驱动用磁铁12。摆动驱动用线圈11及摆动驱动用磁铁12构成摆动驱动机构。此外,摆动驱动机构也可以构成为将摆动驱动用线圈11设置在筒状壳体2a侧,将摆动驱动用磁铁12设置在保持架4侧。
(摆动支承机构)
在固定体2和可动体3之间,作为摆动支承机构构成绕与Z轴方向正交且相对于X轴方向及Y轴方向倾斜了45度的第一轴线R1及第二轴线R2(参照图3)将可动体3可摆动地支承于固定体2的万向架机构。该摆动支承机构具备包围可动体3的外周的可动框21。在保持架4的筒部4a的外周的设于第一轴线R1上的对角位置的两个部位的第一摆动支承部4e(参照图7),安装有图3所示的一对第一触点弹簧22,在构成固定体2的被拍摄体侧壳体2b的设于第二轴线R2上的对角位置的两个部位的第二摆动支承部2b1,安装有一对第二触点弹簧23。第一触点弹簧22及第二触点弹簧23是板状弹簧。
在可动框21的内周的四个部位固定有球体24,这些球体24与分别保持于第一摆动支承部4e及第二摆动支承部2b1的第一触点弹簧22及第二触点弹簧23点接触。安装于第一摆动支承部4e的第一触点弹簧22能够在第一轴线R1方向上弹性变形,安装于第二摆动支承部2b1的第二触点弹簧23能够在第二轴线R2方向上弹性变形。保持架4通过设于第一轴线R1上的对角位置的一对球体24及一对第一触点弹簧22以能够绕第一轴线R1摆动的状态支承于可动框21。另外,可动框21通过设于第二轴线R2上的对角位置的一对球体24及一对第二触点弹簧23以能够绕第二轴线R2摆动的状态支承于固定体2。
其结果是,安装于保持架4上的可动体3以能够绕第一轴线R1及绕第二轴线R2摆动的状态支承于固定体2。在固定体2上,以包围可动体3的周围的方式配置安装有矩形框状的板状止动件25。可动体3被该板状止动件25限制向Z轴方向上的-Z侧即被拍摄体相反侧的可动范围。
另外,在筒部4a的被拍摄体侧的环状端面和被拍摄体侧壳体2b的被拍摄体相反侧端面架设有图3所示的板簧26。板簧26构成限定可动体3相对于固定体2的基准姿势的弹簧部件。即,在摆动驱动用线圈11处于未被驱动的静止状态时,可动体3的姿势被板簧26保持为被可动体3保持的透镜8的光轴L与Z轴一致的基准姿势。
(抖动修正)
光学单元1具备柔性印刷电路基板31、32。柔性印刷电路基板31具有沿着保持架4的被拍摄体相反侧端部外缘延伸的矩形框部分31a(参照图3),在该矩形框部分31a连接各摆动驱动用线圈11。通过该柔性印刷电路基板31向各摆动驱动用线圈11供给驱动电流。柔性印刷电路基板32与可动体3保持的电路基板7电连接。
当经由柔性印刷电路基板31向各摆动驱动用线圈11通以电流时,在各摆动驱动用线圈11和各摆动驱动用磁铁12之间产生磁驱动力。由摄像头模块拍摄的被拍摄体像通过利用这些磁驱动力使可动体3绕第一轴线R1及绕第二轴线R2相对于固定体2进行摆动,来修正由设置在可动体3上的陀螺仪检测的绕X轴的俯仰方向及绕Y轴的偏转方向的像抖动。
(热铆接方法)
形成这种结构的光学单元1中的配重10如下固定于保持架4的筒部4a。首先,进行安装工序,在端部未弯曲的细径部4a1的外周嵌入配重10的内周,将配重10插入细径部4a1,直到配重10的下端部与台阶部4a2抵接。接下来,进行热铆接工序,使形成图9所示的形状的加热片41抵接细径部4a1的被拍摄体侧端部,将加热片41加热到规定温度,沿朝向与被拍摄体侧相反一侧的方向对加热片41施加按压力,对细径部4a1的被拍摄体侧端部进行加压。在此,图9的(a)是将加热片41按压于细径部4a1的被拍摄体侧端部而进行热铆接工序时的俯视图,图9的(b)是此时的纵剖视图。该热铆接工序例如通过将加热片41加热到210℃,以5KgW的负荷将加热片41向细径部4a1的被拍摄体侧端部按压3秒而进行。通过该热铆接工序,将未被配重10包围的细径部4a1如图示那样从筒部4a的轴心侧向外周侧弯曲。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加热片41具有与细径部4a1的被拍摄体侧端部的整周抵接的形状,将细径部4a1的被拍摄体侧端部的整周向朝向与被拍摄体侧相反一侧的-Z侧的方向按压。因此,细径部4a1的被拍摄体侧端部的整周向筒部4a的外周侧弯曲,配重10被可靠地固定于筒部4a。
(作用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1,配重10通过上端部与未被配重10包围的细径部4a1从筒部4a的轴心侧向外周侧弯曲的弯曲部卡合,限制其向被拍摄体侧的移动,通过下端部与台阶部4a2卡合,限制其向被拍摄体侧的相反侧的移动,从而被可靠地固定于保持架4的形成于筒部4a的细径部4a1。因此,存在由较重的材料构成的倾向的配重10即使在光学单元1落下时等施加了冲击,也没有像以往的使用粘接剂将配重保持固定于保持架的筒部时那样从筒部4a的被拍摄体侧端部脱落的危险性,从而可靠地保持固定于筒部4a所形成的细径部4a1。将配重10向筒部4a固定的固定保持力通过实验与现有的情况比较后发现,在通过粘接剂将配重向保持架的筒部固定的现有结构中,为30N左右的固定保持力。但是,在通过热铆接将配重10向筒部4a固定的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确认能够确保50N以上的固定保持力。
因此,消除了由于为了避免脱落的危险而大量涂布粘接材料,配重10的固定保持力不稳定并存在很大偏差的现有的问题,配重10通过稳定的固定保持力稳定地固定保持于筒部4a。另外,因为不必像目前那样在筒部4a的被拍摄体侧端部和配重10之间介有粘接材料,所以也不存在配重10的安装位置浮动、可动体3的重心位置出现偏差的风险。关于该配重10的浮动,在上述实验时,确认没有浮动。因此,配重10的安装位置精度提高,摆动驱动机构的抖动修正的准确性增加。另外,因为配重10向筒部4a的细径部4a1的固定不必进行作业性非常糟糕的粘接材料的涂布作业,所以光学单元1的量产性提高。因此,能够抑制光学单元1的制造成本。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1,在细径部4a1通过形成于向筒部4a的外周侧弯曲的细径部4a1和配重10抵接的面的第一倾斜面10a(参照图8)向外周侧弯曲时,对细径部4a1作用从筒部4a的内侧朝向外侧的半径方向的力。细径部4a1被该半径方向的力均等地向形成环状的配重10的第一倾斜面10a加压,其外周与第一倾斜面10a无间隙地密接。因此,可无晃动地稳定地进行配重10向细径部4a1的保持固定。另外,细径部4a1的中心与配重10的中心一致,被细径部4a1包围的镜筒部件9的中心、即透镜8的光轴L与配重10的中心一致。由此,也能使摆动驱动机构进行的抖动修正的准确性增加。
另外,通过配重10的上端部与向筒部4a的外周侧弯曲的细径部4a1的弯曲部卡合,弯曲部与配重10脱落的力相向,从而限制了配重10从筒部4a的脱落。因此,弯曲部的厚度t1越大,细径部4a1的弯曲部的与配重10脱落的力相向的力越大。通过本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1,通过将被配重10包围而未弯曲的细径部4a1的厚度t2和弯曲部的厚度t1设定为相同的尺寸,不会在弯曲时限制弯曲部的树脂延展等,通过仅将细径部4a1弯曲而得到的弯曲部的厚度t1形成最大的厚度,且弯曲部的与配重10脱落的力相向的力也变得最大。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1,即使因光学单元1的落下等而对配重10施加大的冲击力,弯曲部也不会破坏,配重10被保持为通过弯曲部保持固定于筒部4a的被拍摄体侧端部的状态。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1,通过将细径部4a1的被拍摄体侧端部的整周弯曲,配重10被固定于筒部4a。因此,如本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1,在可经由形成于被拍摄体侧壳体2b的中央部的开口部从外部观察到光学单元1上的细径部4a1的弯曲部的情况下,若细径部4a1的被拍摄体侧端部的整周被弯曲,则弯曲部的美观性提高。另外,在将配重10利用粘接剂固定保持于筒部4a的被拍摄体侧端部的现有的结构中,为了在粘接剂的涂布作业结束后整理外观,需要进行将溢出粘接部位的多余的粘接剂去除的擦拭作业。但是,根据将细径部4a1的被拍摄体侧端部的整周弯曲而固定配重10的本结构,无需该擦拭作业。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在配重10的与被拍摄体侧相反一侧存在限定摆动的可动体3的初始位置的板簧26。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1,通过形成于配重10的与被拍摄体侧相反一侧的面的第二倾斜面10b来防止配重10和板簧26接触。因此,能够发挥限定摆动的可动体3的初始位置的板簧26的功能,而不会使其功能受到阻碍。
(变形例)
筒部4a的向外周侧弯曲的细径部4a1和配重10的被拍摄体侧端面抵接的径向长度α(参照图10的(a))越短,在对配重10施加冲击力时,对细径部4a1的弯曲部施加的应力越小,因此,将配重10保持固定于筒部4a的被拍摄体侧端部的力提高。图10的(a)是细径部4a1的弯曲部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另一方面,向筒部4a的外周侧弯曲的细径部4a1的弯曲部长度不易保持为恒定。因此,理想的是,像图10的(b)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光学单元1中的配重10A那样,在被拍摄体侧的面形成残留规定径向长度β的内缘的槽10c。根据该第一变形例的光学单元1,通过在配重10A的被拍摄体侧的面上形成槽10c,能够将配重10A的与弯曲部抵接的径向长度保持为恒定的β。因此,通过以该径向长度β成为规定的长度的方式在配重10A的被拍摄体侧的面上形成残留规定径向长度的内缘的槽10c,能够将在筒部4a的被拍摄体侧端部保持固定配重10A的力设定为恒定大小的力。
另外,也可以像图1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光学单元1中的配重10B那样,构成为在与向筒部4a的外周侧弯曲的细径部4a1抵接的第一倾斜面10a上形成至少一个以上的槽10d。另外,不限于这种槽10d,也可以构成为在与筒部4a的向外周侧弯曲的细径部4a1抵接的面上形成至少一个以上的凸部或凹部。根据本结构,通过形成于配重10B的与细径部4a1的抵接面的槽10d、凸部或凹部与细径部4a1的树脂啮合卡合,各零件间的接触面积增大,配重10B向细径部4a1的固定力提高,并且,对配重10B在细径部4a1周向上的移动赋予阻力。因此,在通过热铆接使细径部4a1向筒部4a的外周侧弯曲而将配重10B固定于细径部4a1后,因配重10B及细径部4a1的材质的差异所致的不同的线性膨胀系数而在相互的零件间产生晃动等、配重10B绕细径部4a1旋转的情况得以防止。另外,为了可靠地防止配重10B绕细径部4a1旋转,通过热铆接进行的固定也可以与用粘接剂进行的固定相结合。
另外,也可以像图12的俯视图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光学单元1中的配重10那样,构成为通过仅弯曲细径部4a1中的、被拍摄元件6接收的被拍摄体光接近并通过的被拍摄体侧端部4a11而固定于筒部4a。该图中双点划线所示的四边形表示被拍摄元件6接收的被拍摄体光的范围,相当于拍摄的图像的视场角51。进入该视场角51的视频区域52如图1中的双点划线所示。细径部4a1中的未弯曲的被拍摄体侧端部4a12以比弯曲的被拍摄体侧端部4a11高的高度向+Z方向直立。根据本结构,仅将细径部4a1中的、被拍摄元件6接收的被拍摄体光接近并通过的被拍摄体侧端部4a11部分地向外周侧弯曲,且将其直立高度形成为向+Z方向突出得较低,从而被拍摄体侧端部4a11不会影响视频区域52。因此,通过仅将被拍摄体侧端部4a11部分地向外周侧弯曲,不会对通过拍摄元件6拍摄的图像的视场角51带来影响,能够在细径部4a1的被拍摄体侧端部4a12残留未弯曲的直立部。因此,能够在确保拍摄图像的视场角51的同时,以被拍摄体侧端部4a12的突出端面为可动体3的位置测定的基准面进行可动体3的摆动特性的检查。另外,通过使粘接剂流入直立的被拍摄体侧端部4a12的外周和配重10的内周之间的间隙,可以将配重10向筒部4a的通过热铆接的固定与通过粘接剂的固定相结合,也能够实现更可靠的固定。
仅将细径部4a1中的、被拍摄元件6接收的被拍摄体光接近并通过的被拍摄体侧端部4a11如图12所示弯曲时,使用图13的俯视图所示的加热片42。该加热片42具有仅与细径部4a1中的、被拍摄元件6接收的被拍摄体光接近并通过的被拍摄体侧端部4a11抵接的形状,且仅将该被拍摄体侧端部4a11向朝向与被拍摄体侧相反一侧的方向按压。根据该加热片42,可在细径部4a1的被拍摄体侧端部4a12残留未弯曲的直立部而将配重10固定于筒部4a。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实施方式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例如能够利用于带摄像头的手机、行车记录仪等光学设备、头盔、自行车、无线控制直升机等移动体所装设的运动型摄像头或可穿戴式摄像头等光学设备。这种光学设备中,若在拍摄时光学设备产生抖动,则拍摄图像会产生紊乱,但本实施方式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通过如上所述使通过配重10高精度地调节了重心位置的可动体3相对于固定体2摆动,准确地进行摆动驱动机构的抖动修正,从而能够高精度地避免拍摄图像产生抖动。

Claims (11)

1.一种具备重心位置调节部件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具备:
可动体,所述可动体具有镜筒部件、拍摄元件及树脂制的保持架,所述镜筒部件保持光学元件,所述拍摄元件接收通过所述光学元件成像的被拍摄体光,所述保持架安装有构成摆动驱动机构的线圈和磁铁中的一方;
固定体,所述固定体经由摆动支承机构摆动自如地支承所述可动体,且安装有构成所述摆动驱动机构的线圈和磁铁中的另一方;以及
重心位置调节部件,所述重心位置调节部件安装于包围所述镜筒部件的外周的所述保持架的筒部,并调节所述可动体的重心位置,
所述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特征在于,
所述筒部的被拍摄体侧端部的外径在轴心方向上以规定长度较细地形成,所述筒部在距被拍摄体侧端面规定长度的部位形成有台阶部,
所述重心位置调节部件呈具有与所述筒部的外径变细的细径部的外周嵌合的内周面的环状,且形成为在所述内周面的下端部与所述台阶部抵接的位置处所述内周面以比所述规定长度短的轴向长度包围所述细径部的形状,所述重心位置调节部件通过未被所述内周面包围的所述细径部从所述筒部的轴心侧向外周侧弯曲而固定于所述筒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重心位置调节部件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心位置调节部件在与所述筒部的向外周侧弯曲的所述细径部抵接的面上形成有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以所述筒部的轴心为中心并随着朝向被拍摄体侧而向径向外侧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重心位置调节部件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部的向所述筒部的外周侧弯曲的所述细径部的厚度和被所述重心位置调节部件包围并且未弯曲的所述细径部的厚度设定为相同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重心位置调节部件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心位置调节部件在被拍摄体侧的面上形成有残留规定径向长度的内缘的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重心位置调节部件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心位置调节部件在与所述筒部的向外周侧弯曲的所述细径部抵接的面上形成有至少一个以上的凸部或凹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重心位置调节部件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心位置调节部件在与被拍摄体侧相反一侧的面上形成有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二倾斜面以所述筒部的轴心为中心并随着朝向被拍摄体侧而向径向外侧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重心位置调节部件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心位置调节部件通过仅弯曲所述细径部中的、被所述拍摄元件接收的被拍摄体光接近并通过的被拍摄体侧端部而固定于所述筒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重心位置调节部件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心位置调节部件通过弯曲所述细径部的被拍摄体侧端部的整周而固定于所述筒部。
9.一种重心位置调节部件的固定方法,将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所述重心位置调节部件固定于所述筒部,所述固定方法具备:
安装工序,将所述重心位置调节部件的内周嵌入所述细径部的外周并插入所述重心位置调节部件,直到所述重心位置调节部件的下端部与所述台阶部抵接;以及
热铆接工序,使形成规定形状的加热片与所述细径部的被拍摄体侧端部抵接,将所述加热片加热至规定温度,并向朝向与被拍摄体侧相反一侧的方向对所述加热片施加压力,对所述细径部的被拍摄体侧端部加压,由此,将未被所述重心位置调节部件包围的所述细径部从所述筒部的轴心侧向外周侧弯曲。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重心位置调节部件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心位置调节部件通过仅弯曲所述细径部中的、被所述拍摄元件接收的被拍摄体光接近并通过的被拍摄体侧端部而固定于所述筒部,
所述加热片具有仅与所述细径部中的、被所述拍摄元件接收的被拍摄体光接近并通过的被拍摄体侧端部抵接的形状,仅将该被拍摄体侧端部向朝向与被拍摄体侧相反一侧的方向按压。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重心位置调节部件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心位置调节部件通过弯曲所述细径部的被拍摄体侧端部的整周而固定于所述筒部,
所述加热片具有与所述细径部的被拍摄体侧端部的整周抵接的形状,将该被拍摄体侧端部的整周向朝向与被拍摄体侧相反一侧的方向按压。
CN201910053788.5A 2018-01-29 2019-01-21 光学单元及重心位置调节部件的固定方法 Active CN1100958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12231 2018-01-29
JP2018012231A JP6951980B2 (ja) 2018-01-29 2018-01-29 重心位置調整部材を備える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の重心位置調整部材の固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95883A true CN110095883A (zh) 2019-08-06
CN110095883B CN110095883B (zh) 2021-09-14

Family

ID=67392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53788.5A Active CN110095883B (zh) 2018-01-29 2019-01-21 光学单元及重心位置调节部件的固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798304B2 (zh)
JP (1) JP6951980B2 (zh)
CN (1) CN11009588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55006A (zh) * 2019-12-18 2020-04-03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一种光束发射镜筒防护罩
CN111586269A (zh) * 2020-05-07 2020-08-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成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04124A (ja) * 2000-04-21 2001-10-31 Hitachi Ltd 密閉形圧縮機
CN101762939A (zh) * 2008-12-25 2010-06-30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用于光学仪器的图像稳定器
CN102016708A (zh) * 2008-04-30 2011-04-13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02736359A (zh) * 2011-03-31 2012-10-17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WO2015045792A1 (ja) * 2013-09-25 2015-04-02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CN104919366A (zh) * 2013-05-30 2015-09-16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04950547A (zh) * 2014-03-27 2015-09-30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光学单元的防共振方法以及光学单元
CN105556383A (zh) * 2013-09-25 2016-05-04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05739216A (zh) * 2014-12-24 2016-07-06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模糊校正设备、摄像设备及光学设备
CN105824165A (zh) * 2015-01-26 2016-08-03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校正功能光学单元
US20170003517A1 (en) * 2015-07-02 2017-01-05 Nidec Sankyo Corporation Optical unit with shake correction function
US20170176766A1 (en) * 2015-12-21 2017-06-22 Nidec Sankyo Corporation Optical unit with shake correction functio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US20170235155A1 (en) * 2016-02-17 2017-08-17 Nidec Sankyo Corporation Optical unit with shake correction function
CN206498263U (zh) * 2016-01-28 2017-09-15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定子
CN107463050A (zh) * 2016-06-02 2017-12-12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95817U (ja) * 1982-06-21 1983-12-2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方位磁石の軸部構造
JP2012058630A (ja) * 2010-09-13 2012-03-22 Kantatsu Co Ltd 光学系レンズユニット
JP6677586B2 (ja) * 2016-06-22 2020-04-08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コイルユニットおよび撮影用光学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04124A (ja) * 2000-04-21 2001-10-31 Hitachi Ltd 密閉形圧縮機
CN102016708A (zh) * 2008-04-30 2011-04-13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01762939A (zh) * 2008-12-25 2010-06-30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用于光学仪器的图像稳定器
CN102736359A (zh) * 2011-03-31 2012-10-17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04919366A (zh) * 2013-05-30 2015-09-16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05556383A (zh) * 2013-09-25 2016-05-04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JP2015064501A (ja) * 2013-09-25 2015-04-09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WO2015045792A1 (ja) * 2013-09-25 2015-04-02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CN104950547A (zh) * 2014-03-27 2015-09-30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光学单元的防共振方法以及光学单元
CN105739216A (zh) * 2014-12-24 2016-07-06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模糊校正设备、摄像设备及光学设备
CN105824165A (zh) * 2015-01-26 2016-08-03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校正功能光学单元
US20170003517A1 (en) * 2015-07-02 2017-01-05 Nidec Sankyo Corporation Optical unit with shake correction function
US20170176766A1 (en) * 2015-12-21 2017-06-22 Nidec Sankyo Corporation Optical unit with shake correction functio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CN206498263U (zh) * 2016-01-28 2017-09-15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定子
US20170235155A1 (en) * 2016-02-17 2017-08-17 Nidec Sankyo Corporation Optical unit with shake correction function
CN107092066A (zh) * 2016-02-17 2017-08-25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07463050A (zh) * 2016-06-02 2017-12-12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ORYS GOLIK 等: "Measurement method for image stabilizing systems", 《PROCEDINGS》 *
CHEN, CHING-CHANG: "An 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 Using Novel Ultrasonic Linear Motor and Fuzzy Sliding-Mode Controller for Portable Digital Camcorders", 《IEEE TRANSACTIONS ON CONSUMER ELECTRONICS》 *
周红平: "数码单反相机CCD机械防抖技术及实现",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
王潇潇 等: "数码相机防抖技术及检测方法进展", 《理论与算法》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55006A (zh) * 2019-12-18 2020-04-03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一种光束发射镜筒防护罩
CN111586269A (zh) * 2020-05-07 2020-08-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成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132877A (ja) 2019-08-08
CN110095883B (zh) 2021-09-14
US10798304B2 (en) 2020-10-06
US20190238754A1 (en) 2019-08-01
JP6951980B2 (ja) 2021-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55381B2 (ja)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KR101893229B1 (ko) 카메라 장치
CN100582912C (zh) 台架装置和使用该台架装置的照相机震动校正装置
US9134503B2 (en) VCM OIS actuator module
CN109495672B (zh) 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JP6974052B2 (ja)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JP6623059B2 (ja) 可動体の傾き調整方法
US20110141584A1 (en) Lens actuator module
CN111034168B (zh) 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CN104111527B (zh) 反射镜单元和曝光装置
CN101308240A (zh) 致动器及其制造方法、摄像设备及便携式电子设备
CN101969530A (zh) 相机模组
CN101317119A (zh) 用于图像稳定的方法和系统
CN110095883A (zh) 具备重心位置调节部件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及该重心位置调节部件的固定方法
US20110242340A1 (en) Image pickup element unit, autofocus unit,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CN106715048B (zh) 透镜制造方法、透镜及透镜保持装置
JP6942547B2 (ja)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の揺動体姿勢調整方法および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JP2021120705A (ja)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JP2020166179A (ja) 光学ユニット
CN207337032U (zh) 一种自动对焦装置的抖动补正装置
JP6989311B2 (ja)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CN217385953U (zh) 光学单元和智能手机
KR20220059450A (ko) 렌즈 구동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CN209327652U (zh) 光学镜头和摄像模组
CN115004072B (zh) 包括形状记忆合金线的光学稳像系统及其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