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24165A - 带抖动校正功能光学单元 - Google Patents

带抖动校正功能光学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24165A
CN105824165A CN201610023336.9A CN201610023336A CN105824165A CN 105824165 A CN105824165 A CN 105824165A CN 201610023336 A CN201610023336 A CN 201610023336A CN 105824165 A CN105824165 A CN 1058241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 motor
optical
shake correction
optical module
correction fun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2333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24165B (zh
Inventor
浅川新六
横沢满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Sanky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Sanky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Sankyo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Sanky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8241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241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241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2416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4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 G02B27/646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compensating for small deviations, e.g. due to vibration or shak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2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 H04N23/685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07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 of motion blu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53Driving means for the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
    • G03B2205/0084Driving means for the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 using other types of actua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Abstract

一种带抖动校正功能光学单元,其能以足够大的转矩独立于俯仰和偏转地实施侧倾校正。在光学单元(300)中,在光学模块(100)设置保持镜头(1a)等光学元件的可动体(10)及摆动用驱动机构,从而在光学模块(100)中实施俯仰校正和偏转校正,关于侧倾校正,则通过侧倾校正用驱动机构(70)使光学模块(100)绕光轴(L)旋转来实施。在侧倾校正用驱动机构(70)中使用单相马达(70b),在该单相马达(70b)中,定子铁芯(72)的凸极(720)的个数是转子磁铁(75)的磁极数的二倍。单相马达(70b)在相邻的两个齿槽转矩的峰值点之间的角度范围内使光学模块(100)绕光轴(L)往返旋转,从而实施侧倾校正。

Description

带抖动校正功能光学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设于带摄像头手机等的带抖动校正功能光学单元。
背景技术
在用在装设于便携式终端、行车记录仪、无人直升机的拍摄装置等的光学单元中,为了抑制抖动所导致的拍摄画面紊乱,而需要实施抖动校正。关于该抖动校正,曾提出了如下的技术:在将拍摄单元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支承体摆动的状态下,与俯仰(纵摇:倾转)以及偏转(横摇:偏转)相对应而使拍摄单元朝向俯仰方向以及偏转方向摆动来校正抖动(参照专利文献1、2)。
并且,还针对拍摄单元的绕光轴的抖动(侧倾)提出了校正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在该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光学单元中,将轭共用以使偏转驱动线圈与侧倾驱动线圈形成一体或者使它们邻接,将轭共用以使倾转驱动线圈与侧倾驱动线圈形成一体或者使它们邻接。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9680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96863号公报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WO2011/155178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如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结构那样,在将轭共用以使偏转驱动线圈与侧倾驱动线圈形成一体或者使它们邻接,将轭共用以使倾转驱动线圈与侧倾驱动线圈形成一体或者使它们邻接的情况下,由于在朝向各个方向实施校正时会产生磁干扰,因此存在有控制变得极为复杂的问题。并且,在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结构中,由于使用洛伦兹力,因此存在有无法获取足够大的转矩的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足够大的转矩且独立于俯仰和偏转地实施侧倾校正的带抖动校正功能光学单元。
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所涉及的带抖动校正功能光学单元的特征在于,其具有:光学模块,所述光学模块具有保持光学元件的可动体、将所述可动体支承为能够绕与所述光学元件的光轴正交的两个轴线摆动的支承体、以及使所述可动体相对于所述支承体绕所述两个轴线往返摆动的摆动用驱动机构;以及侧倾校正用驱动机构,所述侧倾校正用驱动机构使所述光学模块绕所述光轴往返旋转,所述侧倾校正用驱动机构具有定子铁芯中的卷绕有定子线圈的凸极的个数是转子磁铁的磁极数的二倍的单相马达。
在本发明中,在光学模块设置保持光学元件的可动体以及摆动用驱动机构,从而在光学模块中实施俯仰校正和偏转校正,关于侧倾校正,是通过侧倾校正用驱动机构使光学模块绕光轴旋转来实施的。关于侧倾校正,由于独立于俯仰校正和偏转校正地实施,因此抖动校正的控制比较容易。并且,在不需要侧倾校正的情况下,能够单独使用光学模块。并且,在侧倾校正用驱动机构中使用单相马达,在该单相马达中,由于利用转子磁铁形成的吸引力和排斥力,因此与利用洛伦兹力的情况相比,能够获得大的转矩。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定子铁芯的凸极的个数是转子磁铁的磁极数的二倍,因此也能够减少在凸极周围卷绕的定子线圈的匝数。因此,定子线圈所占的容积小,因而能够实现单相马达的小型化。
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单相马达在多个齿槽转矩的峰值点中的以稳定点为中心的相邻的两个齿槽转矩的峰值点之间的角度范围内使所述光学模块往返旋转。根据该结构,由于单相马达不必向光学模块施加超过齿槽转矩的波动的转矩,因此能够实现单相马达的省电化。并且,由于能够将施加到光学模块的齿槽转矩用作使光学模块回归到绕光轴旋转的基准位置的磁力弹簧,因此不必另外设置机械性弹簧。
在本发明中,所述单相马达能够采用所述磁极数为四,所述凸极的个数为八的结构。根据该结构,齿槽转矩具有45度周期。因此,齿槽转矩的峰值点的角度间隔变为22.5度(±11.25度),由此能够充分获取实际用于侧倾校正所需的12度(±6度)这么大的侧倾校正角度范围。
在本发明中,优选设置限制所述光学模块的绕所述光轴旋转的可动范围的止动机构。根据该结构,能够防止光学模块因从外部施加的转矩而过度旋转。
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单相马达的转子与所述光学模块隔着连接部件连接,在所述止动机构中,形成于所述连接部件的止动用凸部与包围所述光学模块以及所述单相马达的周围的单元壳体抵接,从而限制所述光学模块的可动范围。根据该结构,即使不追加部件也能够构成止动机构。例如,可构成为:所述连接部件具有:矩形的板部,所述板部支承所述光学模块;以及定位凸部,所述定位凸部设置于所述板部,所述光学模块在被所述定位凸部定位的状态下固定于所述板部,且在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单元壳体之间设置限制所述光学模块的绕所述光轴的可动范围的止动机构。
在本发明中,优选被所述止动机构限定的可动范围比所述两个齿槽转矩的峰值点之间的角度范围窄。
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单相马达具有:轴承,所述轴承将所转子磁铁支承为能够旋转;轴承保持架,所述轴承保持架保持所述轴承;以及支承部件,所述支承部件保持所述轴承保持架,所述支承部件具有:底板部,所述底板部在所述单相马达的输出相反侧保持所述轴承保持架;以及侧板部,所述侧板部从所述底板部向输出侧弯折,从而在径向外侧保护所述单相马达。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支承部件来保护单相马达。
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单相马达具有:定子,所述定子具有所述定子铁芯和所述定子线圈;以及转子,所述转子具有与所述转子磁铁一体旋转的旋转轴,所述定子铁芯具有:圆环部;以及多个所述凸极,所述凸极从所述圆环部朝向径向突出并卷绕有所述定子线圈,所述转子的旋转轴通过连接部件与所述光学模块连接,且所述旋转轴的轴心与所述光轴一致。根据该结构,由于能够将光学模块与单相马达配置在同一轴线上,因此能够抑制径向的尺寸增大。
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单相马达具有:轴承,所述轴承将所述旋转轴支承为能够旋转;轴承保持架,所述轴承保持架保持所述轴承;以及支承部件,所述支承部件保持所述轴承保持架,所述支承部件固定于将所述光学模块以及所述单相马达的周围包围的单元壳体,且所述定子通过所述轴承保持架被保持于所述支承部件,所述光学模块通过所述单相马达的旋转轴被所述支承部件支承为能够绕所述光轴往返旋转。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单相马达的支承部件来保持光学模块和单相马达,从而能够简化结构。
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转子为具有被保持在转子壳体的圆筒状的主体部的内表面的所述转子磁铁的外转子,所述转子磁铁在径向外侧与所述凸极相向,在所述转子磁铁中,与所述凸极相向的内周面为在周向上以等角度间隔被交替磁化出S极和N极的磁化面,检测所述转子的角度位置的角度位置检测传感器在与所述凸极相反的一侧与所述转子磁铁相向,在所述侧倾校正用驱动机构处于未被驱动的状态时,所述角度位置检测传感器同所述转子磁铁的N极与S极之间的磁极边界线相向。根据该结构,由于角度位置检测传感器在与转子磁铁的被磁化的一侧的面相反的一侧的、磁通密度在周向上的分布连续且稳定变化的部分对角度位置进行检测,因此能够提高角度位置检测传感器的输出的线性。
在本发明中,可构成为:构成所述定子线圈的线圈线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凸极构成的对中被朝向同一方向卷绕,且在与所述凸极构成的对相邻的其他两个凸极构成的对中卷绕方向与所述凸极构成的对相反,在与所述转子磁铁中的一个极相向的两个所述凸极中,所述线圈线的卷绕方向相反。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在光学模块设置保持光学元件的可动体以及摆动用驱动机构,从而在光学模块中实施俯仰校正以及偏转校正,关于侧倾校正,则利用侧倾校正用驱动机构使光学模块绕光轴旋转来实施。因此,由于侧倾校正独立于俯仰校正、偏转校正地实施,因此抖动校正的控制比较容易。并且,在不需要侧倾校正的情况下,能够单独使用光学模块。并且,在侧倾校正用驱动机构中使用单相马达,在该单相马达中,由于利用了转子磁铁产生的吸引力和排斥力,因此与使用洛伦兹力的情况相比,能够获得大的转矩。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定子铁芯的凸极的个数是转子磁铁的磁极数的二倍,因此也能够减少在凸极周围卷绕的定子线圈的匝数。因此定子线圈所占的容积小,从而能够实现单相马达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为示意表示将应用了本发明的光学单元装设于光学设备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2(a)、(b)为应用了本发明的光学单元的说明图。
图3为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光学单元的内部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4为在应用了本发明的光学单元中,示出光学模块与侧倾校正用驱动机构之间的位置关系等的分解立体图。
图5(a)、(b)为从被拍摄物侧观察到的应用了本发明的光学单元的光学模块的分解立体图。
图6(a)、(b)为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光学单元的光学模块的截面结构的说明图。
图7(a)、(b)为应用了本发明的光学单元的侧倾校正用驱动机构的说明图。
图8(a)、(b)为应用了本发明的光学单元的侧倾校正用驱动机构的剖视图。
图9(a)、(b)为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光学单元的单相马达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0(a)、(b)为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光学单元的单相马达的齿槽转矩的说明图。
图11为应用了本发明的光学单元的止动机构的说明图。
图12(a)、(b)、(c)为构成于应用了本发明的光学单元的角度位置检测传感器的说明图。
图13(a)、(b)为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光学单元的侧倾校正用驱动机构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拍摄模块
10可动体
16拍摄用电路模块
1a镜头(光学元件)
20支承体
21模块壳体
30万向架机构
50摆动用驱动机构
70侧倾校正用驱动机构
70a马达
70b单相马达
71定子
72定子铁芯
73定子线圈
74转子
75转子磁铁
75a磁极边界线
76电路板
77支承部件
79轴承保持架
80连接部件
86、87止动用凸部
100光学模块
110止动机构
300光学单元
310单元壳体
320第一壳体部件
326、327承接部
330第二壳体部件
701、702轴承
720多个凸极
730线圈线
740转子壳体
743主体部(背轭)
745旋转轴
750露出部分
751磁化面
760角度位置检测传感器
760a磁检测元件
760b霍尔元件
771底板部
772至774侧板部
781陀螺仪
1000光学设备
L光轴
L1第一轴线
L2第二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例示了用于防止拍摄用的光学单元的抖动的结构。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带抖动校正功能光学单元简称为“光学单元”来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分别将彼此正交的三个方向作为X轴方向、Y轴方向、Z轴方向,将沿光轴L(镜头光轴/光学元件的光轴)的方向作为Z轴方向,将与Z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作为Y轴方向,将与Z轴方向以及Y轴方向相交的方向作为X轴方向。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各个方向的抖动中的绕X轴的旋转相当于俯仰(纵摇),绕Y轴的旋转相当于偏转(横摇),绕Z轴的旋转相当于侧倾。并且,在X轴方向的一侧标注+X,在另一侧标注-X,在Y轴方向的一侧标注+Y,在另一侧标注-Y,在Z轴方向的一侧(与被拍摄物侧相反的一侧/光轴方向后侧)标注+Z,在另一侧(被拍摄物侧/光轴方向前侧)标注-Z来进行说明。
(拍摄用的光学单元的整体结构)
图1为示意示出将应用了本发明的光学单元300装设于光学设备1000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所示的光学单元300(带抖动校正功能光学单元)具有光学模块100,所述光学模块100具有光轴L沿Z轴方向延伸的镜头1a等光学元件,且光学单元300用在装设于便携式终端、行车记录仪、无人直升机的拍摄装置等光学设备1000中。该光学单元300以被光学设备1000的外框2000(设备本体)支承的状态被装设于外框2000。在光学单元300中,如果拍摄时光学设备1000产生抖动等,则拍摄画面会产生紊乱。因此,在光学单元300中,通过陀螺仪等抖动检测传感器来检测抖动。并且,在光学模块100中,根据抖动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通过后述的摆动用驱动机构(在图1中未图示),使保持镜头1a等的可动体10(拍摄单元)绕与光轴L正交的两个轴(X轴以及Y轴)摆动来校正俯仰以及偏转。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在光学单元300设置侧倾校正用驱动机构70,根据陀螺仪等抖动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使光学模块100绕Z轴(绕光轴L)旋转来校正侧倾。
(光学单元300的整体结构)
图2(a)、(b)为应用了本发明的光学单元300的说明图,图2(a)为光学单元300的立体图,图2(b)为从光学单元300将单元壳体310取下后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图3为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光学单元300的内部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4为在应用了本发明的光学单元300中,示出光学模块100与侧倾校正用驱动机构70之间的位置关系等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2(a)、(b)、图3以及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300具有沿Z方向延伸的单元壳体310,在单元壳体310的内部从Z方向一侧+Z侧向另一侧-Z按顺序配置有控制部350、侧倾校正用驱动机构70以及光学模块100。单元壳体310由从Y轴方向的两侧覆盖控制部350、侧倾校正用驱动机构70以及光学模块100的第一壳体部件320以及第二壳体部件330构成,第一壳体部件320与第二壳体部件330具有通过螺钉340固定于侧倾校正用驱动机构70的支承部件77的结构。即,侧倾校正用驱动机构70的支承部件77通过螺钉340与第一壳体部件320和第二壳体部件330固定,且成为侧倾校正用驱动机构70以及光学模块100相对于光学单元300的单元壳体310的固定部。
在单元壳体310中,垫圈171以覆盖光学模块100的方式被保持在Z轴方向的另一侧-Z侧的端部,在垫圈171与光学模块100之间配置有防护玻璃罩172。
控制部350具有:第一基板351,所述第一基板351装配有连接器和集成电路等;以及第二基板352,所述第二基板352实施与外部的信号的输出以及输入。并且,光学单元300具有将光学模块100和第一基板351连接的柔性配线基板353。
并且,光学单元300具有:电路板76,所述电路板76构成有侧倾校正用驱动机构70的控制电路等;以及柔性配线基板78,所述柔性配线基板78与光学模块100的Y轴方向的另一侧-Y的侧面连接。在柔性配线基板78中的与光学模块100连接的一侧端部装配有对光学模块100的绕光轴L的抖动(侧倾)进行检测的陀螺仪781,柔性配线基板78的另一侧端部与电路板76连接。
(光学模块100的整体结构)
图5(a)、(b)为从被拍摄物侧观察应用了本发明的光学单元300的光学模块100时的分解立体图,图5(a)为光学模块100整体的分解立体图,图5(b)为可动体10等的分解立体图。图6(a)、(b)为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光学模块100的截面结构的说明图,图6(a)为光学模块100的YZ剖视图,图6(b)为光学模块100的ZX剖视图。
在图5(a)、(b)以及图6(a)、(b)中,本实施方式的光学模块100具有:支承体20;可动体10,所述可动体10具有拍摄模块1;万向架机构30,所述万向架机构30作为将可动体10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支承体20摆动的状态的支承机构;以及摆动用驱动机构50,所述摆动用驱动机构50构成于可动体10与支承体20之间,摆动用驱动机构50使可动体10绕与光轴L正交的两个轴线(第一轴线L1以及第二轴线L2)摆动。
支承体20具有模块壳体21。模块壳体21具有:方筒状的主体部211,所述主体部211包围可动体10的周围;以及矩形框状的端板部212,所述端板部212从主体部211的Z轴方向的另一侧-Z的端部朝向径向内侧伸出,在端板部212形成有矩形的开口部213。并且,支承体20具有:外罩22,所述外罩22固定于模块壳体21的Z轴方向的另一侧-Z;以及护板23(在图2(a)、(b)、图3以及图4中未图示),所述护板23固定于外罩22的Z轴方向的另一侧-Z。外罩22具有:板状的框部221,所述框部221与模块壳体21的端板部212重叠;以及方筒状的侧板部222,所述侧板部222从框部221的内缘向Z轴方向的一侧+Z弯曲,侧板部222从模块壳体21的开口部213插入到模块壳体21的内侧。在侧板部222的Z轴方向的一侧+Z的端部的四个角部分形成有三角形板状的连接部223,在连接部223形成有用于固定后述的固定框25的孔224。另外,在护板23形成有向镜头1a引领来自被拍摄物的光的窗230。
支承体20具有覆盖模块壳体21的Z轴方向的一侧+Z的矩形的第一底板24。第一底板24具有:矩形的底板部241;以及侧板部242,所述侧板部242从底板部241的外缘向Z轴方向的另一侧-Z突出。在第一底板24形成有用于朝向外部引出与光学模块100连接的柔性配线基板18、19的开口部240,开口部240被从Z轴方向的一侧+Z与第一底板24重叠的第二底板26覆盖。并且,支承体20具有矩形框状的板状止动件28,所述板状止动件28以包围可动体10的周围的方式配置,板状止动件28限定可动体10朝向Z轴方向的一侧+Z的可动范围。在板状止动件28中的各边的外周缘处形成有朝向外侧突出的凸部281。因此,在使第一底板24与模块壳体21在Z方向上重叠时,板状止动件28的凸部281呈被夹在第一底板24的侧板部242与模块壳体21的主体部211之间的状态。因此,如果通过焊接等将第一底板24的侧板部242、模块壳体21的主体部211以及板状止动件28的凸部281接合在一起,则能够将第一底板24、板状止动件28以及模块壳体21一体化。
可动体10具有:拍摄模块1,所述拍摄模块1具有镜头1a等光学元件;以及配重15。拍摄模块1具有:保持架14,所述保持架14保持镜头1a;以及框架11,所述框架11保持保持架14,且线圈56被保持在框架11的X轴方向的两侧端部以及Y轴方向的两侧端部。在保持架14保持有拍摄用电路模块16等,所述拍摄用电路模块16具有镜头1a、聚焦驱动用的致动器(未图示)以及拍摄元件等。配重1为固定于保持架14的非磁性的金属部件,且配重1调整可动体10在光轴L方向上的重心位置。
在可动体10处连接有用于输出由拍摄用电路模块16获得的信号的信号输出用柔性配线基板18,在柔性配线基板18中的与保持架14重叠的部分装配有陀螺仪187和电子部件188。另外,柔性配线基板18被从可动体10引出后,在多个部位弯曲,然后,被引出到支承体20的外部。在柔性配线基板18的从可动体10引出的引出部分与可动体10之间配置有垫圈180,柔性配线基板18的引出部分在从可动体10向Z轴方向的一侧+Z离开的位置延伸。
在可动体10连接有用于给线圈56供电的柔性配线基板19,柔性配线基板19的末端部与柔性配线基板18的末端部184连接。该柔性配线基板18、19通过装配于柔性配线基板18的末端部184的连接器185与柔性配线基板353连接。
摆动用驱动机构50为使用了板状的磁铁52和线圈56的磁驱动机构。线圈56被保持于可动体10,磁铁52被保持在模块壳体21的主体部211的X轴方向的两侧的内表面以及Y轴方向的两侧的内表面。磁铁52的外侧面以及内侧面被磁化成不同的极。并且,磁铁52在光轴L方向上被分成两个,且被磁化成位于线圈56侧的磁极在光轴方向上不同。因此,线圈56的上下的长边部分用作有效边。模块壳体21由磁性材料构成,且模块壳体21作为与磁铁52相对应的轭来发挥作用。
(万向架机构30等的结构)
在光学模块100中,为了校正俯仰方向以及偏转方向的抖动,而需要将可动体10支承为能够绕与光轴L方向相交的第一轴线L1摆动,且需要将可动体10支承为能够绕与光轴L方向以及第一轴线L1相交的第二轴线L2摆动。因此,在可动体10与支承体20之间构成万向架机构30(支承机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构成万向架机构30时,在固定于外罩22的矩形的固定框25与框架11之间配置有矩形的可动框38。固定框25在四个角部中的位于第一轴线L1所延伸的方向的对角的角部形成有朝向Z轴方向的一侧+Z突出的支承板部251。并且,固定框25在四个角部形成有朝向Z轴方向的另一侧-Z突出的凸部252。
可动框38为在光轴L周围具有四个角部381、382、383、384的矩形形状。四个角部381、382、383、384中的位于第一轴线L1所延伸的方向的对角的两个角部381、383通过球体(未图示)等被固定框25的支承板部251支承为能够摆动,位于第二轴线L2所延伸的方向的对角的两个角部382、384通过球体(未图示)等,将可动体10的框架11支承为能够摆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框38由具有弹性的金属材料等构成,且将四个角部381、382、383、384连接的四个连接部385具有朝向与各自的延伸方向以及Z轴方向正交的方向弯曲的蜿蜒部386。因此,蜿蜒部386不会因可动体10的自重而向下方挠曲,但在从外部施加冲击时,则具有能够吸收冲击的弹性。
在固定框25与外罩22之间具有板状弹簧40,所述板状弹簧40与可动体10和支承体20的固定框25连接,并限制可动体10在摆动用驱动机构50处于停止状态时的姿势。板状弹簧40为将金属板加工成规定形状的弹簧部件,且板状弹簧40具有矩形框状的固定体侧连接部41、圆环状的可动体侧连接部42、以及连接固定体侧连接部41和可动体侧连接部42的板簧部43。固定体侧连接部41在与固定框25的Z轴方向的另一侧-Z的面重叠的状态下被形成于固定框25的角部分的凸部252定位并固定。并且,固定框25以凸部252嵌入到外罩22的孔224中的状态固定于外罩22。可动体侧连接部42通过焊接、粘接等固定于框架11。
(俯仰校正以及偏转校正)
在光学模块100中,如果图1所示的光学设备1000朝向俯仰方向以及偏转方向抖动,则由陀螺仪187来检测该抖动,并根据该检测结果来控制摆动用驱动机构50。也就是说,向线圈56提供抵消由陀螺仪187检测到的抖动的驱动电流的结果是:可动体10绕第一轴线L1朝向与抖动相反的方向摆动,且绕第二轴线L2朝向与抖动相反的方向摆动,从而俯仰方向以及偏转方向的抖动被校正。
(侧倾校正用驱动机构70的整体结构)
图7(a)、(b)为应用了本发明的光学单元300的侧倾校正用驱动机构70的说明图,图7(a)为从拍摄物侧观察侧倾校正用驱动机构70时的分解立体图,图7(b)为侧倾校正用驱动机构70的定子71的分解立体图。图8(a)、(b)为应用了本发明的光学单元300的侧倾校正用驱动机构70的剖视图,图8(a)为侧倾校正用驱动机构70的YZ剖视图,图8(b)为侧倾校正用驱动机构70的XY剖视图。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300中,光学模块100隔着连接部件80被支承于配置在Z轴方向的一侧+Z的侧倾校正用驱动机构70的转子74。侧倾校正用驱动机构70根据由图3(a)所示的陀螺仪781检测到的检测结果,使光学模块100在规定的角度范围内绕光轴L的两个方向旋转来实施侧倾校正。
如图4、图7(a)、(b)以及图8(a)、(b)所示,侧倾校正用驱动机构70为马达70a,且侧倾校正用驱动机构70具有:定子71,所述定子71通过轴承保持架79被保持于支承部件77;以及转子74,所述转子74绕光轴L旋转。即,作为转子74的旋转中心的旋转轴745的轴心与光轴L一致。在本实施方式中,侧倾校正用驱动机构70(马达70a)为单相马达70b,定子71具有:定子铁芯72,所述定子铁芯72在周向上具有多个凸极720;以及定子线圈73,所述定子线圈73卷绕于多个凸极720。凸极720具有:臂部721,所述臂部721朝向径向外侧突出;以及末端部722,所述末端部722从臂部721的径向外侧的端部向周向的两侧突出,在臂部721的周围卷绕有定子线圈73。
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70a(单相马达70b)为外转子型马达,在定子铁芯72中,从圆环部725向径向外侧突出有凸极720。转子74具有:杯状的转子壳体740;以及旋转轴745,所述旋转轴745固定于转子壳体740的端板部742。转子74具有被保持在转子壳体740的圆筒状的主体部743的内表面的转子磁铁75,转子磁铁75成为在径向外侧与凸极720相向的外转子。在转子磁铁75中,与凸极720相向的内周面为在周向上以等角度间隔交替地被磁化出S极和N极的磁化面751,该磁化面751为磁化时与磁化头紧贴配置的一侧的面。转子壳体740的主体部743为与转子磁铁75对应的背轭。
旋转轴745被轴承701、702支承为能够旋转,所述轴承701、702由分开位于Z轴方向上的球轴承构成,轴承701、702被保持在轴承保持架79的圆筒部791的内侧。轴承保持架79还用作保持定子铁芯72的铁芯保持架,定子铁芯72的圆环部725被套在圆筒部791的径向外侧。另外,在旋转轴745的靠Z轴方向的一侧+Z的端部装配有开口环703。
轴承保持架79在靠Z轴方向的一侧+Z与圆筒部791相邻的位置具有圆板状的凸缘部792,凸缘部792通过螺钉779固定于支承部件77。支承部件77具有:矩形的底板部771,所述底板部771固定轴承保持架79的凸缘部792;一对侧板部772、773,所述一对侧板部772、773从底板部771的X轴方向的两侧的端部向Z轴方向的另一侧-Z弯折;以及侧板部774,所述侧板部774从底板部771的Y轴方向的一侧+Y的端部向Z轴方向的另一侧-Z弯折。侧板部772、773、774在径向外侧与转子壳体740的主体部743相向,从而成为马达70a的保护板。
(侧倾校正用驱动机构70的详细结构)
图9(a)、(b)为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光学单元300的单相马达70b的动作的说明图,图9(a)为示出转子74朝向逆时针CCW旋转的状态的说明图,图9(b)为示出转子74朝向顺时针CW旋转的状态的说明图。图10(a)、(b)为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光学单元300的单相马达70b的齿槽转矩的说明图。在图10(a)、(b)中,图10(a)为示出转子74的角度θ与齿槽转矩之间的关系的图表,图10(b)为示出图10(a)所示的图表中的方向的定义的说明图。图10(a)所示的齿槽转矩如图10(b)所示,为在使转子74旋转角度θ的位置保持转子74时作用于转子74的转矩,关于θ,在使转子74朝向逆时针的方向旋转时θ为正,在使转子74朝向顺时针的方向旋转时θ为负,关于齿槽转矩,使转子74朝向逆时针旋转的方向的齿槽转矩为正,使转子74朝向顺时针旋转的方向的齿槽转矩为负。因此,在图10(a)中,齿槽转矩变为0的点中,在使转子74朝向逆时针的方向(θ为正的方向)移动时齿槽转矩朝着使转子74朝向顺时针旋转的方向(负的方向)起作用、在使转子74朝向顺时针的方向(θ为负的方向)移动时齿槽转矩朝着使转子74朝向逆时针旋转的方向(正的方向)起作用的点相当于产生妨碍转子74朝向周向的任意方向旋转的转矩的“稳定点”。与此相对,在齿槽转矩变为0的点中,在使转子74朝向逆时针方向(θ为正的方向)移动时齿槽转矩朝着使转子74朝向逆时针旋转的方向(正的方向)起作用、在使转子74朝向顺时针的方向(θ为负的方向)移动时齿槽转矩朝着使转子74朝向顺时针旋转的方向(负的方向)起作用的点相当于产生欲使转子74朝向周向的任意方向旋转的转矩的“不稳定点”。
本实施方式的单相马达70b中,定子铁芯72的卷绕有定子线圈73的凸极720的个数是转子磁铁75的磁极数(S极的个数与N极的个数的和)的二倍。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子磁铁75的磁极数为四,凸极720的个数为八。并且,凸极720沿周向呈等角度间隔设置。定子线圈73为将一根线圈线730如图8(b)中箭头C所示的那样卷绕于多个凸极720的结构,且引出了两个端部731、732。
并且,线圈线730在相邻的两个凸极720构成的对中被朝向相同的方向卷绕,相对于该凸极720对,在顺时针CW的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凸极720构成的对中,卷绕方向相反。并且,在侧倾校正用驱动机构70处于停止状态,即侧倾校正用驱动机构70未驱动时,在与转子磁铁75的一个极相向的两个凸极720中,线圈线730的卷绕方向相反。因此,在向线圈线730通电时,与转子磁铁75的一个极相向的两个凸极720彼此呈相反的极。
如图9(a)所示,在使转子74朝向逆时针CCW旋转时,向定子线圈73施加箭头Ia所示的电流。其结果是,在转子磁铁75的一个极与两个凸极720中的一个之间作用用实线箭头Fa表示的朝向逆时针CCW的吸引力,在转子磁铁75的一个极与另一个凸极720之间作用用虚线箭头Fb表示的朝向逆时针CCW的排斥力。因此,转子74朝向逆时针CCW旋转,从而使光学模块100朝向逆时针CCW旋转。
并且,如图9(b)所示,在使转子74朝向顺时针CW旋转时,对定子线圈73施加用箭头Ib表示的电流。其结果是,在转子磁铁75的一个极与两个凸极720中的一个凸极720之间作用用实线箭头Fc表示的朝向顺时针CW的吸引力,而在转子磁铁75的一个极与另一个凸极720之间作用用虚线箭头Fd表示的朝向顺时针CW的排斥力。因此,转子74朝向顺时针CW旋转,从而使光学模块100朝向顺时针CW旋转。
如此构成的单相马达70b在对光学模块100实施侧倾校正时,使转子74在多个齿槽转矩的峰值点中的以稳定点为中心的相邻的两个齿槽转矩的峰值点之间的角度范围内旋转,从而使光学模块100往返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转子磁铁75的磁极数为四,凸极720的个数为八,因此单相马达70b如图10(a)表示齿槽转矩特性那样,齿槽转矩具有45度周期。因此,齿槽转矩变为最大值的位置以22.5度周期出现,但是,为了对光学模块100实施侧倾校正,实际上只要使光学模块100在大致12度(±6度)的范围内旋转即可。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单相马达70b,在对光学模块100实施侧倾校正时,能够使转子74在以稳定点为中心的相邻的两个齿槽转矩的峰值点之间的角度范围内旋转,从而使光学模块100往返旋转。
(连接部件80的结构)
图11为应用了本发明的光学单元300的止动机构110的说明图,且为在经过连接部件80的位置将光学单元300剖切时的XY剖视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马达70a的旋转轴745的靠Z轴方向的另一侧-Z的端部隔着连接部件80连接有光学模块100。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部件80具有:矩形的板部81,所述板部81支承光学模块100;板状的定位凸部82、83,所述定位凸部82、83从板部81的X轴方向的两侧的端部朝向Z轴方向的另一侧-Z弯折;以及一对定位凸部84,所述一对定位凸部84在板部81的Y轴方向的另一侧-Y的端部朝向Z轴方向的另一侧-Z弯折,光学模块100以被定位凸部82、83、84定位的状态固定于板部81。因此,光学模块100与马达70a的旋转轴745(转子74)一体旋转。另外,连接部件80具有从板部81向Z轴方向的一侧+Z突出的圆筒部(未图示),连接部件80以旋转轴745嵌入到圆筒部的状态通过螺钉等固定于旋转轴745。
在此,连接部件80具有:止动用凸部86,所述止动用凸部86从板部81的X轴方向的一侧+X的端部进一步朝向X轴方向的一侧+X突出;以及止动用凸部87,所述止动用凸部87从板部81的X轴方向的另一侧-X的端部进一步朝向X轴方向的另一侧-X突出。
如图11所示,止动用凸部86、87均使末端部860、870朝向Y轴方向的另一侧-Y。并且,在单元壳体310的第一壳体部件320的内表面形成有:承接部326,所述承接部326在Y轴方向的另一侧-Y与止动用凸部86的末端部860相向;以及承接部327,所述承接部327在Y轴方向的另一侧-Y与止动用凸部87的末端部870相向。因此,在连接部件80、光学模块100以及旋转轴745绕光轴L朝向顺时针CW的方向旋转时,止动用凸部86的末端部860与承接部326抵接,从而限制光学模块100沿顺时针CW的方向的可动范围。并且,在连接部件80、光学模块100以及旋转轴745绕光轴L朝向逆时针CCW的方向旋转时,止动用凸部87的末端部870与承接部327抵接,从而限制光学模块100沿逆时针CCW的方向的可动范围。
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由连接部件80的止动用凸部86、87和单元壳体310的承接部326、327构成止动机构110,所述止动机构110限制光学模块100绕光轴L旋转的可动范围,如图10所示,被止动机构110限制的光学模块100的可动范围比侧倾校正范围广,且比相邻的齿槽转矩的峰值点之间的角度范围窄。因此,能够防止光学模块100因从外部施加的转矩而过度旋转。并且,在止动机构110中,形成于连接部件80的止动用凸部86、87与单元壳体310的承接部326、327抵接来限制光学模块100的可动范围。因此,即使不追加部件也能够构成止动机构110。
(电路板76的结构)
再回到图3、图4以及图8中,支承部件77在Y轴方向的另一侧-Y不具有侧板部,而在底板部771的Y轴方向的另一侧-Y的端部具有从X轴方向的两侧的端部向Z轴方向的一侧+Z弯折的一对连接板部775。因此,支承部件77在转子壳体740的主体部743的Y轴方向的另一侧-Y呈开放状态。在此,在支承部件77的Y轴方向的另一侧-Y,通过连接板部775固定电路板76,电路板76呈与支承部件77的底板部771的端部以及侧板部772、773的端部接触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在Y轴方向的另一侧-Y,电路板76在径向外侧与转子壳体740的主体部743相向,从而构成马达70a的保护板。因此,能够通过电路板76保护单相马达70b。并且,由于支承部件77在Y轴方向的另一侧-Y不具有侧板部,因此在Y轴方向的另一侧-Y能够容易地将定子线圈73的端部731、732连接到电路板76。
(角度位置检测用传感器760等的结构)
图12(a)、(b)、(c)为构成于应用了本发明的光学单元300的角度位置检测传感器760的说明图,图12(a)为示出角度位置检测传感器760的输出特性的说明图,图12(b)为转子磁铁75的内周侧的磁通密度的说明图,图12(c)为转子磁铁75的外周侧的磁通密度的说明图。
在电路板76中,在朝着转子壳体740的主体部743侧的基板面76a装配有检测转子74(光学模块100)的角度位置的角度位置检测传感器760。角度位置检测传感器760为磁检测元件760a,且在与定子铁芯72相反的一侧与转子磁铁75相向。在本实施方式中,磁检测元件760a为霍尔元件760b,且在侧倾校正用驱动机构70停止时,即未检测到侧倾方向的抖动时,磁检测元件760a与转子磁铁75的N极和S极的磁极边界线75a相向。
如图8(a)所示,转子74在转子磁铁75的径向外侧具有转子壳体740的主体部743(背轭),但从径向外侧观察时,转子磁铁75从主体部743的Z轴方向的一侧+Z的端部露出来,且磁检测元件760a(霍尔元件760b)在径向外侧与该露出部分750相向。并且,磁检测元件760a(霍尔元件760b)配置在比主体部743的径向外侧的面靠径向外侧的位置,且与转子磁铁75隔着主体部743的厚度以上的距离配置。转子磁铁75的露出部分750的Z轴方向的尺寸d在转子磁铁75的厚度t以下。
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磁检测元件760a在与转子磁铁75的磁化面751相反的一侧隔着足够大的间隙与转子磁铁75相向。因此,如图12(a)所示,在侧倾校正用驱动机构70停止时,由于磁检测元件760a与转子磁铁75的N极和S极的磁极边界线75a相向,因此输出为0V,但如果旋转轴745旋转,从而转子磁铁75沿周向移动,则磁检测元件760a的输出相对于转子磁铁75的角度位置呈大致直线变化。
也就是说,如图12(b)所示,由于转子磁铁75的内周面为磁化面751,因此在径向内侧,磁通密度在周向上复杂变化,在磁极的转变位置急剧变化。与此相对,如图12(c)所示,在转子磁铁75的径向外侧(与磁化面751相反的一侧),在距离转子磁铁75一毫米的位置的磁通密度在周向上呈大致正弦波状变化,从而存在磁通密度在周向上呈大致直线变化的区域。因此,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只要磁检测元件760a在与转子磁铁75的磁化面751相反的一侧隔着足够大的间隙与转子磁铁75相向,就能够获得图12(a)所示那样的输出。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磁检测元件760a为霍尔元件760b,因此输出的极性随着转子磁铁75的移动而翻转。因此,能够检测到转子磁铁75的角度位置。
(侧倾校正)
在光学模块100中,如果图1所示的光学设备1000朝向侧倾方向抖动,则该抖动将被陀螺仪781检测出来,并根据该检测结果来控制侧倾校正用驱动机构70。也就是说,向定子线圈73提供抵消由陀螺仪781检测到的抖动的这种驱动电流的结果是:转子74绕光轴L朝向与抖动相反的方向驱动。因此,光学模块100绕光轴L朝向与抖动相反的方向旋转。此时,角度位置检测用传感器760(磁检测元件760a、霍尔元件760b)检测到转子74的角度位置,并根据该检测结果来控制侧倾校正用驱动机构70。由此,转子74以及光学模块100恢复到基准位置,侧倾方向的抖动被校正。
(本实施方式的主要效果)
如上述说明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300中,将保持镜头1a等光学元件的可动体10以及摆动用驱动机构50设置在光学模块100,从而在光学模块100中实施俯仰校正和偏转校正,关于侧倾校正,则通过侧倾校正用驱动机构70使光学模块100绕光轴L旋转来实施。因此,关于侧倾校正,由于独立于俯仰校正和偏转校正来实施,因此容易控制抖动校正。并且,在不需要侧倾校正的情况下,能够单独使用光学模块100。
并且,在侧倾校正用驱动机构70中使用单相马达70b(马达70a),且在该单相马达中,由于利用转子磁铁75产生的吸引力和排斥力,因此与利用了洛伦兹力的情况相比能够获得大的转矩。
尤其,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定子铁芯72的凸极720的个数是转子磁铁75的磁极数的二倍,因此能够减少相当于凸极720的个数多的量的在凸极720的周围卷绕的定子线圈73的匝数。因此,定子线圈73所占的容积小,从而能够在光轴L方向上将单相马达70b小型化。由此,能够实现在光轴L方向上将光学单元300小型化。
并且,由于单相马达70b在以稳定点为中心的相邻的两个齿槽转矩的峰值点之间的角度范围内使光学模块100往返旋转,因此单相马达70b不必向光学模块100施加超过齿槽转矩的波动的转矩。因此,能够实现单相马达70b的省电化。并且,由于能够将施加到光学模块100的齿槽转矩用作使光学模块100回归到绕光轴L的基准位置的磁力弹簧,因此不必另外设置机械性弹簧。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磁检测元件760a构成检测光学模块100的绕光轴L的角度位置的角度位置检测传感器760,所述磁检测元件760a与用于侧倾校正用驱动机构70的单相马达70b(马达70a)的转子磁铁75相向。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检测到光学模块100的绕光轴L的角度位置。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磁检测元件760a在与定子铁芯72相反的一侧与转子磁铁75相向,因此磁检测元件760a能够不受定子铁芯72的影响而检测到光学模块100绕光轴L的角度位置。并且,磁检测元件760a在与转子磁铁75中被磁化了的一侧的面(与定子铁芯72相向的面)相反的一侧相向,在与转子磁铁75中被磁化了的一侧的面相反的一侧,周向上的磁通密度的分布连续且稳定变化。因此,磁检测元件760a的输出的线性提高。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单相马达70b为外转子型马达,因此转子磁铁75的周向的尺寸长。由此,磁检测元件760a的检测结果的分辨率高。
并且,在单相马达70b中,在转子磁铁75的径向外侧设有转子壳体740的主体部743(背轭),但是,在从径向外侧观察时,磁检测元件760a与转子磁铁75的从主体部743露出的露出部分750相向。因此,即使是在转子磁铁75的径向外侧配置背轭(主体部743)的情况,背轭也不易给磁检测元件760a的检测结果带来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露出部分750的尺寸在转子磁铁75的厚度以下,因此能够抑制转子磁铁75的露出部分750的强度降低。
并且,由于磁检测元件760a配置在比主体部743(背轭)的径向外侧的面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因此磁检测元件760a与转子磁铁75分开足够大的距离。因此,周向上的磁通密度的分布连续且稳定地变化,因此磁检测元件760a的输出的线性提高。
并且,由于磁检测元件760a被装配于向定子线圈73供电的电路板76,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配置磁检测元件760a。
并且,由于磁检测元件760a为霍尔元件760b,因此根据霍尔元件760b的输出,能够检测到转子磁铁75是沿周向的哪一个方向移动。
[其他实施方式]
图13(a)、(b)为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光学单元300的侧倾校正用驱动机构70的变形例的说明图,图13(a)为变形例1的说明图,图13(b)为变形例2的说明图。
在图8(b)以及图9(a)、(b)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多个凸极720全部在周向上以等角度间隔形成,但也可是如图13(a)所示的这种结构:与转子磁铁75的同一磁极相向的两个凸极720的间隔不同于与转子磁铁75的不同磁极相向的两个凸极720的间隔。
并且,在图8(b)以及图9(a)、(b)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定子线圈73以一对一的对应关系被卷绕于多个凸极720,但也可采用如图13(b)所示的那样的结构:以跨越在周向上相邻的凸极720中的定子线圈73被朝向同一方向卷绕的两个凸极720的方式卷绕共用的定子线圈73。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侧倾校正用驱动机构70中使用转子磁铁在径向外侧与凸极720相向的外转子型的马达70a,但也可在侧倾校正用驱动机构70中使用转子磁铁在径向内侧与凸极720相向的内转子型的马达或转子磁铁在Z轴方向上与凸极720相向的面相向型马达。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分别配置了感知侧倾方向的抖动的陀螺仪781以及感知俯仰方向和偏转方向的抖动的陀螺仪187,但是感知俯仰方向和偏转方向的抖动的陀螺仪187也可使用还能感知侧倾方向的抖动的传感器。
[光学单元300的使用例]
应用了本发明的光学单元300也可应用于手机用、车载用的投射显示装置、直视型显示装置等发射光线的光学仪器的抖动校正。并且,也可用于在高倍率的观察下不需使用三脚架等辅助固定装置来观测的天文望远镜系统或双筒望远镜系统等。并且,作为狙击用来福枪或坦克等的炮筒,由于能够对触发扳机时的振动实现姿势的稳定化,因此能够提高命中精度。

Claims (21)

1.一种带抖动校正功能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该带抖动校正功能光学单元包括:
光学模块,所述光学模块具有:保持光学元件的可动体、将所述可动体支承为能够绕与所述光学元件的光轴正交的两个轴线摆动的支承体、以及使所述可动体相对于所述支承体绕所述两个轴线往返摆动的摆动用驱动机构;以及
侧倾校正用驱动机构,所述侧倾校正用驱动机构使所述光学模块绕所述光轴往返旋转,
所述侧倾校正用驱动机构具有单相马达,所述单相马达的在定子铁芯中的卷绕有定子线圈的凸极的个数是转子磁铁的磁极数的二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抖动校正功能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相马达在多个齿槽转矩的峰值点中的以稳定点为中心的相邻的两个齿槽转矩的峰值点之间的角度范围内使所述光学模块往返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抖动校正功能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相马达的所述磁极数为四,所述凸极的个数为八。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抖动校正功能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设有止动机构,所述止动机构限制所述光学模块的绕所述光轴的可动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抖动校正功能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相马达的转子与所述光学模块隔着连接部件连接,
在所述止动机构中,形成于所述连接部件的止动用凸部与包围所述光学模块以及所述单相马达的周围的单元壳体抵接,从而限制所述光学模块的可动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抖动校正功能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被所述止动机构限定的可动范围比所述两个齿槽转矩的峰值点之间的角度范围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抖动校正功能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相马达的所述磁极数为四,所述凸极的个数为八。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抖动校正功能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被所述止动机构限定的可动范围比所述两个齿槽转矩的峰值点之间的角度范围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带抖动校正功能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相马达具有:
轴承,所述轴承将所转子磁铁支承为能够旋转;
轴承保持架,所述轴承保持架保持所述轴承;以及
支承部件,所述支承部件保持所述轴承保持架,
所述支承部件具有:
底板部,所述底板部在所述单相马达的输出相反侧保持所述轴承保持架;以及
侧板部,所述侧板部从所述底板部向输出侧弯折,从而在径向外侧保护所述单相马达。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抖动校正功能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相马达具有:
定子,所述定子具有所述定子铁芯和所述定子线圈;以及
转子,所述转子具有与所述转子磁铁一体旋转的旋转轴,
所述定子铁芯具有:
圆环部;以及
多个所述凸极,所述凸极从所述圆环部向径向突出并卷绕有所述定子线圈,
所述转子的旋转轴隔着连接部件与所述光学模块连接,且所述旋转轴的轴心与所述光轴一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带抖动校正功能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相马达具有:
轴承,所述轴承将所述旋转轴支承为能够旋转;
轴承保持架,所述轴承保持架保持所述轴承;以及
支承部件,所述支承部件保持所述轴承保持架,
所述支承部件固定于将所述光学模块以及所述单相马达的周围包围的单元壳体,且所述定子通过所述轴承保持架被保持于所述支承部件,
所述光学模块通过所述单相马达的旋转轴被所述支承部件支承为能够绕所述光轴往返旋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带抖动校正功能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为外转子,所述外转子具有被保持在转子壳体的圆筒状的主体部的内表面的所述转子磁铁,所述转子磁铁在径向外侧与所述凸极相向,
在所述转子磁铁中,与所述凸极相向的内周面为在周向上以等角度间隔被交替磁化出S极和N极的磁化面,
检测所述转子的角度位置的角度位置检测传感器在与所述凸极相反的一侧与所述转子磁铁相向,在所述侧倾校正用驱动机构处于未被驱动的状态时,所述角度位置检测传感器同所述转子磁铁的N极与S极之间的磁极边界线相向。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带抖动校正功能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相马达的所述磁极数为四,所述凸极的个数为八。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带抖动校正功能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磁铁相对于所述定子铁芯在12度(±6度)的角度范围内实施侧倾校正。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带抖动校正功能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件具有:
矩形的板部,所述板部支承所述光学模块;以及
定位凸部,所述定位凸部设置于所述板部,
所述光学模块以被所述定位凸部定位的状态固定于所述板部,
在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单元壳体之间设有止动机构,所述止动机构限制所述光学模块的绕所述光轴的可动范围。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带抖动校正功能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相马达在多个齿槽转矩的峰值点中的以稳定点为中心的相邻的两个齿槽转矩的峰值点之间的角度范围内使所述光学模块往返旋转。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带抖动校正功能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相马达的所述磁极数为4,所述凸极的个数为八。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带抖动校正功能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定子线圈的线圈线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凸极构成的对中朝向同一方向卷绕,且在与所述凸极构成的对相邻的另外两个凸极构成的对中卷绕方向相反,
在与所述转子磁铁的一个极相向的两个所述凸极中,所述线圈线的卷绕方向相反。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带抖动校正功能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相马达在多个齿槽转矩的峰值点中的以稳定点为中心的相邻的两个齿槽转矩的峰值点之间的角度范围内使所述光学模块往返旋转。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带抖动校正功能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相马达的所述磁极数为4,所述凸极的个数为八。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带抖动校正功能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磁铁相对于所述定子铁芯在12度(±6度)的角度范围内实施侧倾校正。
CN201610023336.9A 2015-01-26 2016-01-14 带抖动校正功能光学单元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8241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12384 2015-01-26
JP2015012384A JP6460809B2 (ja) 2015-01-26 2015-01-26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24165A true CN105824165A (zh) 2016-08-03
CN105824165B CN105824165B (zh) 2018-10-02

Family

ID=56434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23336.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824165B (zh) 2015-01-26 2016-01-14 带抖动校正功能光学单元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720252B2 (zh)
JP (1) JP6460809B2 (zh)
CN (1) CN105824165B (zh)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93680A (zh) * 2017-03-30 2018-10-23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08693681A (zh) * 2017-04-12 2018-10-23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光学单元及带3轴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09212865A (zh) * 2017-06-29 2019-01-15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及其制造方法
CN109257525A (zh) * 2017-07-12 2019-01-22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滚动修正功能及带三轴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09307969A (zh) * 2017-07-26 2019-02-05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09661613A (zh) * 2017-03-22 2019-04-19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摄像元件驱动装置、摄像元件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摄像装置
CN110095883A (zh) * 2018-01-29 2019-08-06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具备重心位置调节部件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及该重心位置调节部件的固定方法
CN110231747A (zh) * 2018-03-06 2019-09-13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10300927A (zh) * 2017-05-26 2019-10-01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具有嵌入式云台的运动摄像机的方法和系统
TWI687752B (zh) * 2017-07-12 2020-03-11 日商日本電產三協股份有限公司 帶抖動修正功能的光學單元
CN111551195A (zh) * 2019-02-08 2020-08-18 马渊马达株式会社 分解器及马达
CN112219129A (zh) * 2018-06-08 2021-01-1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激光雷达装置
CN112543888A (zh) * 2018-08-09 2021-03-23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驱动装置及光学单元
WO2022000555A1 (zh) * 2020-06-30 2022-01-06 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驱动装置
WO2022000553A1 (zh) * 2020-06-30 2022-01-06 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驱动装置
WO2022000548A1 (zh) * 2020-06-30 2022-01-06 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驱动装置
WO2022000549A1 (zh) * 2020-06-30 2022-01-06 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驱动装置
CN112219129B (zh) * 2018-06-08 2024-05-3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激光雷达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60809B2 (ja) * 2015-01-26 2019-01-30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KR102399590B1 (ko) * 2015-02-04 2022-05-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렌즈 구동 모듈
JP6793006B2 (ja) * 2016-11-01 2020-12-02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光学ユニット
JP6800706B2 (ja) * 2016-11-10 2020-12-16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光学ユニット
JP6740111B2 (ja) * 2016-12-15 2020-08-12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回転機構
JP6921579B2 (ja) * 2017-03-30 2021-08-18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JP6883467B2 (ja) * 2017-05-08 2021-06-09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JP6934319B2 (ja) * 2017-05-08 2021-09-15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ローリング用磁気駆動ユニットおよび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JP6872191B2 (ja) * 2017-05-26 2021-05-19 株式会社メディアプラス カメラ駆動ユニット
JP6909658B2 (ja) * 2017-07-13 2021-07-28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JP6927776B2 (ja) * 2017-07-13 2021-09-01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18643A1 (en) * 2004-07-21 2006-01-26 Stavely Donald J Magnet configuration for image stabilization
CN101063740A (zh) * 2006-04-30 2007-10-31 天津好福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手机用照相机调焦装置
CN101772730A (zh) * 2008-07-24 2010-07-0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照相机驱动装置
WO2011155178A1 (ja) * 2010-06-09 2011-12-1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カメラ駆動装置
WO2011155316A1 (ja) * 2010-06-08 2011-12-15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72890A (en) * 1966-02-04 1968-03-12 Martin Marietta Corp Data processor for circular scanning tracking system
JPS6184680U (zh) * 1984-11-06 1986-06-04
JP3513329B2 (ja) * 1996-07-10 2004-03-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振れ補正装置
JPH11178254A (ja) * 1997-12-05 1999-07-02 Toshiba Corp 永久磁石形モータ
JP2008116836A (ja) * 2006-11-07 2008-05-22 Canon Inc 撮像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230346B2 (ja) 2008-10-14 2013-07-10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JP2010096805A (ja) 2008-10-14 2010-04-30 Nidec Sankyo Corp 撮影用光学装置
TWI491251B (zh) * 2009-12-30 2015-07-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相機模組
US9575330B2 (en) * 2011-11-02 2017-02-21 Steven D. Wagner Actively stabilized payload support apparatus and methods
JP6460809B2 (ja) * 2015-01-26 2019-01-30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18643A1 (en) * 2004-07-21 2006-01-26 Stavely Donald J Magnet configuration for image stabilization
CN101063740A (zh) * 2006-04-30 2007-10-31 天津好福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手机用照相机调焦装置
CN101772730A (zh) * 2008-07-24 2010-07-0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照相机驱动装置
WO2011155316A1 (ja) * 2010-06-08 2011-12-15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WO2011155178A1 (ja) * 2010-06-09 2011-12-1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カメラ駆動装置

Cited B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61613A (zh) * 2017-03-22 2019-04-19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摄像元件驱动装置、摄像元件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摄像装置
CN108693680B (zh) * 2017-03-30 2022-03-22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08693680A (zh) * 2017-03-30 2018-10-23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08693681A (zh) * 2017-04-12 2018-10-23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光学单元及带3轴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08693681B (zh) * 2017-04-12 2021-03-09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光学单元及带3轴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10300927A (zh) * 2017-05-26 2019-10-01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具有嵌入式云台的运动摄像机的方法和系统
CN109212865A (zh) * 2017-06-29 2019-01-15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及其制造方法
TWI665509B (zh) * 2017-06-29 2019-07-11 日商日本電產三協股份有限公司 帶抖動修正功能的光學單元及其製造方法
CN109212865B (zh) * 2017-06-29 2021-02-23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及其制造方法
CN109257525B (zh) * 2017-07-12 2021-01-01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滚动修正功能及带三轴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09257525A (zh) * 2017-07-12 2019-01-22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滚动修正功能及带三轴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US10948737B2 (en) 2017-07-12 2021-03-16 Nidec Sankyo Corporation Optical unit with shake correction function having swing supporting mechanism permitting a tilting posture
TWI687752B (zh) * 2017-07-12 2020-03-11 日商日本電產三協股份有限公司 帶抖動修正功能的光學單元
CN109307969A (zh) * 2017-07-26 2019-02-05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09307969B (zh) * 2017-07-26 2021-05-28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10095883A (zh) * 2018-01-29 2019-08-06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具备重心位置调节部件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及该重心位置调节部件的固定方法
CN110231747A (zh) * 2018-03-06 2019-09-13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12219129A (zh) * 2018-06-08 2021-01-1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激光雷达装置
CN112219129B (zh) * 2018-06-08 2024-05-3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激光雷达装置
CN112543888A (zh) * 2018-08-09 2021-03-23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驱动装置及光学单元
CN112543888B (zh) * 2018-08-09 2022-05-10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驱动装置及光学单元
CN111551195A (zh) * 2019-02-08 2020-08-18 马渊马达株式会社 分解器及马达
CN111551195B (zh) * 2019-02-08 2023-03-10 马渊马达株式会社 分解器及马达
WO2022000555A1 (zh) * 2020-06-30 2022-01-06 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驱动装置
WO2022000553A1 (zh) * 2020-06-30 2022-01-06 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驱动装置
WO2022000548A1 (zh) * 2020-06-30 2022-01-06 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驱动装置
WO2022000549A1 (zh) * 2020-06-30 2022-01-06 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驱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24165B (zh) 2018-10-02
JP2016138929A (ja) 2016-08-04
US20160216528A1 (en) 2016-07-28
US9720252B2 (en) 2017-08-01
JP6460809B2 (ja) 2019-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24165A (zh) 带抖动校正功能光学单元
JP6444748B2 (ja)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US10110816B2 (en) Optical unit with shake correction function
US10527818B2 (en) Lens driving device, camera module, and camera mounting device
CN106687847B (zh)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搭载有摄像机的便携终端
US9042042B2 (en) Lens drive device
CN113433766B (zh)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TWI438543B (zh) 防手震鏡頭驅動裝置
US10356292B2 (en) Optical unit with rolling correction function and optical unit with triaxial shake correction function
JP6989254B2 (ja) 光学モジュールおよび光学ユニット
WO2010119649A1 (ja) 撮影用光学装置
CN113433763B (zh)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KR20100035097A (ko) 카메라의 손떨림 보정장치
JP2021028659A (ja)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CN113433764A (zh)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JP2019020526A (ja)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WO2011018967A1 (ja) 光学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5215628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ユニット、およびカメラ
JP7376313B2 (ja)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JP2011053600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US11982865B2 (en) Unit with shake correction function
KR20230163286A (ko) 마이크로형 흔들림 방지 짐벌 카메라 모듈
US20150098130A1 (en) Shaking correction device
WO2022070449A1 (ja) 光学ユニット
WO2020202778A1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02

Termination date: 202201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