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50547A - 光学单元的防共振方法以及光学单元 - Google Patents

光学单元的防共振方法以及光学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50547A
CN104950547A CN201510133576.XA CN201510133576A CN104950547A CN 104950547 A CN104950547 A CN 104950547A CN 201510133576 A CN201510133576 A CN 201510133576A CN 104950547 A CN104950547 A CN 1049505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frequency
natural vibration
optical unit
movable module
described mov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3357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50547B (zh
Inventor
南泽伸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Sanky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Sanky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Sankyo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Sanky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9505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505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505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505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4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 G02B27/646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compensating for small deviations, e.g. due to vibration or shak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3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permitting adjustme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6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using retaining rings or spring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5/06Swinging lens about normal to the optical axi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07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 of motion blur
    • G03B2205/0023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 of motion blur by tilting or inclining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s with respect to the optical axi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 Accessories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是装设于汽车或遥控直升机等移动体也能够通过光学单元自身抑制可动模块因移动体的振动而共振的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防共振方法以及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在光学单元(100)中,在可动模块(10)与支承体(20)之间配置有万向架机构(30)和弹簧部件(70),所述万向架机构具有可动框(32),所述可动框具有弹性,所述弹簧部件由保持可动模块(10)的姿势的板状弹簧(70a)构成。光学单元(100)装设于汽车或遥控直升机等移动体。在此,可动框(32)的固有振动频率fa、弹簧部件(70)的固有振动频率fb以及移动体的振动频带fw满足以下的关系:fb<fw<fa。

Description

光学单元的防共振方法以及光学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装设于汽车或遥控直升机等移动体的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防共振方法以及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背景技术
在摄像用光学单元等中,为了抑制由于抖动而产生的摄像的图像的摇晃,曾有人提出了这样的结构:将光学模块设为可摇动的可动模块,并对应于抖动使可动模块摇动来校正抖动。例如,曾有人提出了这样的结构:通过设置在可动模块的光轴方向的后侧的枢轴将可动模块支承为能够摇动,并使可动模块以枢轴为中心进行摇动,以校正光学单元的抖动(参照专利文献1、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9680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968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想要解决的问题
在通过设置在光轴后侧的枢轴将可动模块支承为能够摇动的结构的情况下,虽然能应对比较小的抖动,但不能充分应对大的抖动。
因此,本申请发明人研究通过使用了具有弹性的可动框的万向架机构将可动模块支承为能够摇动,且通过与可动模块以及支承体连接的弹簧部件来保持可动模块的姿势。但是,若使用具有弹性的两个部件(可动框以及弹簧部件),则可动模块具有多个固有振动频率。其结果是,会出现如下的问题:在将光学模块装设到汽车或遥控直升机等移动体时,可动模块的固有振动频率(可动框的固有振动频率以及弹簧部件的固有振动频率)与移动体的振动频带重叠,会由于移动体的抖动而使可动模块产生共振。
例如,如图10(b)所示,由于弹簧部件保持可动模块的姿势,因此具有60Hz左右的倾斜方向(摇动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fb′,光学单元在比倾斜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低的频带内具有高的抖动校正的增益。并且,可动框具有120Hz左右的光轴方向(上下移动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fa1′和330Hz左右的与光轴方向正交的横向移动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fa2′。因此,固有振动频率fb′与固有振动频率fa1′之间有60Hz的差。因此,只要汽车或遥控直升机等移动体一边移动一边通过光学单元摄像时的振动频带fw′的宽度在50Hz左右,就不会与弹簧部件的倾斜方向(摇动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fb′(60Hz左右)或可动框的光轴方向(上下移动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fa1′(120Hz左右)重叠。但是,由于汽车或遥控直升机等移动体一边加减速一边通过光学单元摄像,因此有时振动频带fw′的宽度是65Hz。此时,移动体的振动频带fw′会与弹簧部件的倾斜方向(摇动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fb′(60Hz左右)或可动框的光轴方向(上下移动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fa1′(120Hz左右)重叠,使可动模块产生共振。
作为防止该共振的方法,虽然有将光学模块通过缓冲部件或缓冲机构等装设于移动体的对策,但在采取该对策时,存在将光学模块装设于移动体既费时又费力的问题。
鉴于以上问题,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即使装设于汽车或遥控直升机等移动体,也能够通过光学单元自身抑制可动模块因移动体的振动而共振的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防共振方法以及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防共振方法,所述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包括:可动模块,所述可动模块保持光学元件;支承体,所述支承体具有包围所述可动模块周围的主体部;万向架机构,所述万向架机构在所述可动模块与所述支承体之间具有可动框并将所述可动模块支承为能够摇动,所述可动框具有弹性;弹簧部件,所述弹簧部件与所述可动模块以及所述支承体连接,且保持所述可动模块的姿势;以及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所述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使所述可动模块摇动,所述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防共振方法防止将所述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装设于移动体时所述可动模块共振,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可动框的固有振动频率设为fa,将所述弹簧部件的固有振动频率设为fb,将装设所述支承体的移动体的振动频带设为fw时,使所述可动框的固有振动频率fa以及所述弹簧部件的固有振动频率fb从所述移动体的振动频带fw错开。
并且,本发明所涉及的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特征在于,所述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包括:可动模块,所述可动模块保持光学元件;支承体,所述支承体具有包围所述可动模块周围的主体部;万向架机构,所述万向架机构在所述可动模块与所述支承体之间具有可动框并将所述可动模块支承为能够摇动,所述可动框具有弹性;弹簧部件,所述弹簧部件与所述可动模块以及所述支承体连接且保持所述可动模块的姿势;以及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所述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使所述可动模块摇动,将所述可动框的固有振动频率设为fa,将所述弹簧部件的固有振动频率设为fb,将装设所述支承体的移动体的振动频带设为fw时,所述可动框的固有振动频率fa以及所述弹簧部件的固有振动频率fb从所述移动体的振动频带fw错开。
在本发明中,虽然在支承体与可动模块之间存在具有弹性的可动框以及弹簧部件,但是可动框的固有振动频率fa以及弹簧部件的固有振动频率fb从汽车或遥控直升机等移动体的振动频带fw错开。因此,即使将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装设于移动体,可动模块也不易产生共振。
本发明对所述弹簧部件的固有振动频率fb以及所述移动体的振动频带fw满足fb<fw这一关系的情况有效。即,由于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在比弹簧部件的倾斜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低的频带内具有高的抖动校正的增益,因此在移动体的振动频带fw比弹簧部件的固有振动频率fb高的情况下,虽然不能有效进行抖动校正,但由于可动框的固有振动频率fa以及弹簧部件的固有振动频率fb从移动体的振动频带fw错开,因此即使将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装设于移动体,可动模块也不易产生共振。
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可动框的固有振动频率fa、所述弹簧部件的固有振动频率fb以及所述移动体的振动频带fw满足以下关系:fb<fw<fa。即,优选使弹簧部件的固有振动频率fb向低频侧移动,使可动框的固有振动频率fa向高频侧移动,扩大可动框的固有振动频率fa与弹簧部件的固有振动频率fb的差,使移动体的振动频带fw位于可动框的固有振动频率fa与弹簧部件的固有振动频率fb之间。根据这样的结构,使弹簧部件的固有振动频率fb(具体地说是摇动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移动到低频侧,其结果是,有如下的好处:由于弹簧部件的弹簧常数变小,因此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只需要较小的转矩就能使可动模块摇动。所述可动模块的摇动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由所述弹簧部件的所述固有振动频率fb规定。
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可动框的固有振动频率fa与所述弹簧部件的固有振动频率fb具有135Hz以上的差。根据这样的结构,例如,即使由于汽车或遥控直升机等移动体的加减速而导致在摄像期间内移动体的振动频带fw具有±65Hz的宽度(130Hz的宽度),可动框的固有振动频率fa以及弹簧部件的固有振动频率也会从移动体的振动频带fw错开。并且,若可动框的固有振动频率和弹簧部件的固有振动频率相隔135Hz以上,则不利于保持可动模块的姿势等,但由于相对于移动体的振动频带fw的宽度130Hz(±65Hz)具有5Hz左右的富余,因此能够防止可动模块的共振,且能够适当地保持可动模块的姿势等。
并且,本发明所涉及的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特征在于,所述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包括:可动模块,所述可动模块保持光学元件;支承体,所述支承体具有包围所述可动模块周围的主体部;万向架机构,所述万向架机构在所述可动模块与所述支承体之间具有可动框并将所述可动模块支承为能够摇动,所述可动框具有弹性;弹簧部件,所述弹簧部件与所述可动模块以及所述支承体连接且保持所述可动模块的姿势;以及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所述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使所述可动模块摇动,将所述可动框的固有振动频率设为fa,将所述弹簧部件的固有振动频率设为fb时,所述可动框的固有振动频率fa与所述弹簧部件的固有振动频率fb具有135Hz以上的差。
在本发明中,例如即使由于汽车或遥控直升机等移动体的加减速而导致在摄像期间内移动体的振动频带fw具有±65Hz的宽度(130Hz的宽度),可动框的固有振动频率fa以及弹簧部件的固有振动频率也会从移动体的振动频带fw错开。并且,若可动框的固有振动频率和弹簧部件的固有振动频率相隔135Hz以上,则不利于保持可动模块的姿势等,但由于相对于移动体的振动频带fw的宽度130Hz(±65Hz)具有5Hz左右的富余,因此能够防止可动模块的共振,且能够适当地保持可动模块的姿势等。
本发明对所述可动框的固有振动频率fa以及所述弹簧部件的固有振动频率fb满足fb<fa这一关系的情况有效。即,由于光学单元在比弹簧部件的倾斜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低的频带内具有高的抖动校正的增益,因此在移动体的振动频带fw比弹簧部件的固有振动频率fb高的情况下,虽然不能有效进行抖动校正,但只要可动框的固有振动频率fa以及弹簧部件的固有振动频率fb从移动体的振动频带fw错开,即使将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装设于移动体,可动模块也不易产生共振。
在本发明中,优选在所述可动框的固有振动频率fa中,将光轴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设为fa1,将与光轴正交的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设为fa2时,固有振动频率fa1以及固有振动频率fa2满足以下的关系:fa1<fa2。此时,所述可动模板的所述光轴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由所述可动框的固有振动频率fa中的所述光轴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fa1规定,所述可动模块的与所述光轴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由所述可动框的固有振动频率fa中的与所述光轴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fa2规定。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可动框的固有振动频率fa中,只要将光轴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fa1设定为比移动体的振动频带fw靠高频侧,就能够将与光轴正交的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fa2也设定在比移动体的振动频带fw靠高频侧的位置。
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可动框通过在光轴方向贴合多张相同形状的板材而形成。根据这样的结构,即使是在对金属板蚀刻而形成可动框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形状和宽度尺寸的精度。
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弹簧部件由厚度方向朝向光轴方向的板状弹簧形成。
在本发明中,可采用如下的结构:所述光学元件是保持于保持架的透镜,在所述可动模块设置有构成所述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的线圈,所述万向架机构的所述可动框在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可动模块的中途位置,且以所述可动模块的所述中途位置为中心进行摇动,在相对于所述万向架机构靠所述光轴方向的一侧的位置,与构成所述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的所述线圈电连接的柔性布线基板以所述可动模块能够摇动的方式折绕,所述弹簧部件相对于所述万向架机构设置在所述光轴方向的另一侧。此时,可采用如下的结构:所述可动框呈具有四个角部的矩形形状,各个所述角部之间具有蛇行部,所述蛇行部通过使固定宽度的线形状弯曲而形成,所述可动框将所述可动模块支承为能够绕与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相交的第一轴线和与所述光轴方向以及所述第一轴线相交的第二轴线摇动。并且,可采用如下的结构:所述弹簧部件包括矩形框状的支承体侧连接部、圆环状的可动体侧连接部以及连接所述支承体侧连接部与所述可动体侧连接部的臂部,所述臂部从所述支承体侧连接部的角部分沿周向折回且延伸至所述可动体侧连接部。
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具体装设于自身产生振动以及摇晃且进行加减速的所述移动体,所述移动体的振动频带fw基于设想的所述振动、摇晃以及加减速时的所述移动体的振动而决定。作为自身产生振动以及摇晃且进行加减速的所述移动体的例子,能够举出汽车和遥控直升机,特别是在遥控直升机中,除了自身的摇晃或加减速之外,还存在使螺旋桨旋转的转子部的振动,因此本发明特别有效。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在支承体与可动模块之间存在有具有弹性的可动框以及弹簧部件,但可动框的固有振动频率fa以及弹簧部件的固有振动频率fb从汽车或遥控直升机等移动体的振动频带fw错开。因此,即使将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装设于移动体,可动模块也不易产生共振。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地示出将应用了本发明的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装设到汽车或遥控直升机等移动体的样子的说明图。
图2(a)、图2(b)是从被拍摄体侧观察应用了本发明的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说明图。
图3(a)、图3(b)是从与被拍摄体侧相反的一侧观察应用了本发明的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说明图。
图4(a)、图4(b)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截面结构的说明图。
图5是进一步详细地分解应用了本发明的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内部时的分解图。
图6是从被拍摄体侧观察将应用了本发明的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可动模块分解的样子的分解图。
图7(a)、图7(b)、图7(c)是从被拍摄体侧观察用于图6所示的可动模块的光学模块等的分解图。
图8是从被拍摄体侧观察用于图6所示的可动模块的框架等的分解图。
图9(a)、图9(b)是用于应用了本发明的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万向架机构等的说明图。
图10(a)、图10(b)是示出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振动的频率特性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 光学模块;
1a 透镜(光学元件);
4 保持架;
10 可动模块;
13 角速度传感器;
20 支承体;
30 万向架机构;
70 弹簧部件;
70a 板状弹簧;
73 臂部;
32 可动框;
100 光学单元;
326 第一连接部;
327 第二连接部;
328 第三连接部;
329 第四连接部;
326a、327a、328a、329a 蛇行部;
500 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
520 磁铁;
560 线圈;
1000 移动体;
1110 框架;
1200 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例示出用于防止拍摄用的光学模块的手抖的结构。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相互正交的三方向分别设为X轴方向、Y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将沿光轴L(透镜光轴/光学元件的光轴)的第一方向设为Z轴方向,将与Z轴方向(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设为Y轴方向,将与Z轴方向(第一方向)以及Y轴方向(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设为X轴方向。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各方向的抖动中,绕X轴的旋转相当于所谓的俯仰(纵向摇动),绕Y轴的旋转相当于所谓的偏转(横向摇动),绕Z轴的旋转相当于侧倾。并且,在X轴方向的一侧标注+X,在另一侧标注-X,在Y轴方向的一侧标注+Y,在另一侧标注-Y,在Z轴方向一侧(与被拍摄体侧相反的一侧/光轴方向后侧)标注+Z,在另一侧(被拍摄体侧/光轴方向前侧)标注-Z来进行说明。
(摄像用的光学单元的整体结构)
图1是示意地示出将应用了本发明的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装设到汽车或遥控直升机等移动体的样子的说明图。
图1所示的光学单元100(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是装设于汽车或遥控直升机等移动体1000的相机,在支承于移动体1000的底盘的状态下被装设。在所述光学单元100中,若摄像时光学设备2000产生抖动等抖动,则拍摄图像会产生摇晃。因此,如后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光学单元100中,在支承体20内将具有光轴L沿Z轴方向延伸的光学模块1的可动模块10支承为能够摇动,且设置有基于由装设于光学单元100的角速度传感器(抖动检测传感器)检测的手抖动的结果,使可动模块10摇动的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在图1中省略图示)。从光学单元100引出用于给光学模块1或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供电等的柔性布线基板1800、1900,所述柔性布线基板1800、1900与上位的控制部等电连接。在可动模块10中,光学模块1具有作为光学元件的、光轴L沿Z轴方向延伸的透镜1a。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光轴L的方向观察时,透镜1a是圆形,可动模块10以及光学模块1是多边形。
(光学单元100的示意结构)
图2(a)、图2(b)是从被拍摄体侧(Z轴方向的另一侧-Z)观察应用了本发明的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00的说明图,图2(a)是从被拍摄体侧观察光学单元100的立体图,图2(b)是光学单元100的分解图。图3(a)、图3(b)是从与被拍摄体侧相反的一侧(Z轴方向的一侧+Z)观察应用了本发明的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00的说明图,图3(a)是从与被拍摄体侧相反的一侧观察光学单元100时的立体图,图3(b)是光学单元100的分解图。图4(a)、图4(b)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00的截面结构的说明图,图4(a)是光学单元100的YZ剖视图,图4(b)是光学单元100的ZX剖视图。图5是进一步详细地分解应用了本发明的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00的内部时的立体分解图。另外,在图4(a)中,在第一带状部1860中与第二带状部1870对应的部分用括号标注符号。
在图2(a)、图2(b)、图3(a)、图3(b)、图4(a)、图4(b)以及图5中,本实施方式中的光学单元100包括支承体20、可动模块10、将可动模块10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支承体20摇动的状态的作为支承机构的万向架机构30(参照图4(a)、图4(b))、以及在可动模块10与支承体20之间使可动模块10相对于支承体20相对变位的产生磁驱动力的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500(参照图4(a)、图4(b))。
支承体20具有壳体1200。壳体1200包括包围可动模块10的周围的方筒状的主体部1210、以及从主体部1210的Z轴方向的另一侧-Z的端部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矩形框状的端板部1220,在端板部1220形成有矩形的窗1221。并且,支承体20包括固定于壳体1200的Z轴方向的另一侧-Z的盖部1600和固定于盖部1600的Z轴方向的另一侧-Z的盖板1700。盖部1600包括重叠于壳体1200的端板部1220的板状的框部1610和从框部1610的内缘向Z轴方向的一侧+Z弯曲的方筒状的侧板部1620,侧板部1620从壳体1200的开口部1221插入壳体1200的内侧。侧板部1620的Z轴方向的一侧+Z的端部的四个角部分形成有三角形的板状的连接部1630,在连接部1630形成有用于固定后述的矩形框25的孔1632。另外,在盖板1700形成有将来自被拍摄体的光引向光学模块1的窗1710。
(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500的结构)
如图4(a)、图4(b)以及图5所示,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500是利用板状的磁铁520和线圈560的磁驱动机构。线圈560保持于可动模块10,磁铁520保持于壳体1200的主体部1210的四个侧板部1211、1212、1213以及1214的内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磁铁520将外表面侧以及内表面侧磁化成不同的极。并且,磁铁520在光轴L方向磁化为两个极,位于线圈560侧的磁极在光轴L方向磁化为不同极。因此,线圈560将上下长边部分作为有效边而利用。另外,四个磁铁520在外表面侧以及内表面侧的磁化图案相同。因此,由于周向上相邻的磁铁520之间不相互吸附,因此容易进行组装等。
壳体1200由磁性材料构成,且相对于磁铁520作为轭发挥功能。在壳体1200的端板部1220中,形成有窗1221,从Z轴方向观察时,窗1221的开口缘位于比磁铁520的与线圈560对置的面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因此,在光轴L方向的前侧,能够抑制磁铁520的磁力线朝向壳体1200(轭)的端板部1220侧。
(可动模块10的结构)
图6是从被拍摄体侧(Z轴方向的另一侧-Z)观察将应用了本发明的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00的可动模块10分解的样子的分解图。图7(a)、图7(b)、图7(c)是从被拍摄体侧(Z轴方向的另一侧-Z)观察用于图6所示的可动模块10的光学模块1等的分解图,图7(a)是分解了光学模块1和柔性布线基板1800的样子的分解图,图7(b)是进一步分解光学模块1等的样子的分解图,图7(c)是拍摄元件1b等的说明图。
如图4(a)、图4(b)、图5以及图6所示,可动模块10包括光学模块1和配重5,所述光学模块1具有透镜1a(光学元件),光学模块1包括保持架4和框体1110,所述保持架4保持透镜1a,所述框体1110保持保持架4。
在图4(a)、图4(b)、图5、图6以及图7(a)、图7(b)、图7(c)中,保持架4例如包括长方体形状的主体部101和从主体部101向Z轴方向的另一侧-Z突出的圆筒部102,在保持架4的内侧设置有透镜1a和聚焦驱动用的致动器(省略图示)等。并且,在主体部101的靠Z轴方向的一侧+Z的端部设置有拍摄用电路模块1090,拍摄用电路模块1090具有呈U字状弯折的挠性装配基板103。在装配基板103中,在位于Z轴方向的另一侧-Z的部分103a的朝向Z轴方向的另一侧-Z的面装配有拍摄元件1b,在位于Z轴方向的一侧+Z的部分103b的朝向另一侧-Z的面装配有板对板连接器的插头105。在装配基板103中,在位于Z轴方向的另一侧-Z的部分103a的朝向Z轴方向的一侧+Z的面粘贴有加强板107,在位于Z轴方向的一侧+Z的部分103b的朝向一侧+Z的面粘贴有加强板108。
在如此构成的光学模块1中,保持架4保持于后述的框架1110的内侧,在该状态下,保持架4被保护板109从Z轴方向的一侧+Z覆盖。保护板109包括端板部109a和侧板部109b,所述端板部109a呈矩形,且从Z轴方向的一侧+Z覆盖框架1110,所述侧板部109b从矩形的端板部109a的四条边中的除了Y轴方向的一侧+Y之外的三条边向Z轴方向的另一侧-Z突出。
(信号输出用的柔性布线基板1800的结构)
如图4(a)、图4(b)、图5、图6以及图7(a)、图7(b)、图7(c)所示,用于输出拍摄元件1b得到的信号的信号输出用的柔性布线基板1800与光学模块1连接。另外,在光学模块1的内部设置有聚焦驱动用的致动器(省略图示)的情况下,能够利用柔性布线基板1800向所述致动器提供驱动电流。
柔性布线基板1800包括第一连接部1810、弯曲部1820、第二连接部1830以及折绕部1840,所述第一连接部1810呈矩形,且配置在装配基板103的位于Z轴方向的一侧+Z的部分103b与位于另一侧-Z的部分103a之间,所述弯曲部1820在第一连接部1810的Y轴方向的另一侧-Y的端部向光轴L方向的后侧(Z轴方向的一侧+Z)弯曲,所述第二连接部1830呈矩形,且在Y轴方向的一侧+Y与弯曲部1820相连,所述折绕部1840从第二连接部1830向外部折绕。
在第一连接部1810的朝向Z轴方向的一侧+Z的面装配有与插头105卡合的插座115。并且,在折绕部1840的Y轴方向的一侧+Y的端部1880中,在Z轴方向的一侧+Z的面装配有连接器117。因此,拍摄元件1b得到的信号通过装配基板103、板对板连接器(插头105以及插座115)、柔性布线基板1800以及连接器117输出。另外,在端部1880的Z轴方向的另一侧-Z的面粘贴有加强板118。
柔性布线基板1800的第二连接部1830的Z轴方向的另一侧-Z的面通过粘接剂固定到保护板109的Z轴方向的一侧+Z的面。因此,可动模块10的光轴L方向的后侧端面17(Z轴方向的一侧+Z的端面)由柔性布线基板1800的第二连接部1830的Z轴方向的一侧+Z的面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可动模块10的光轴L方向的后侧端面17(柔性布线基板1800的第二连接部1830的Z轴方向的一侧+Z的面)装配有角速度传感器13以及电容器等电子元件14。
在本实施方式中,折绕部1840通过沿Y轴方向延伸的狭缝1850被分割成在X轴方向上并列的第一带状部1860和第二带状部1870,第一带状部1860和第二带状部1870在X轴方向的尺寸(宽度)相同。并且,第一带状部1860以及第二带状部1870的宽度比狭缝1850的宽度大。
(框体1110的结构)
图8是从被拍摄体侧(Z轴方向的另一侧-Z)观察用于图6所示的可动模块10的框体1110等的分解图。图9(a)、图9(b)是用于应用了本发明的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00的万向架机构等的说明图,图9(a)是从被拍摄体侧(Z轴方向的另一侧-Z)观察万向架机构等的分解图,图9(b)是万向架机构的支点的说明图。
如图4(a)、图4(b)、图5、图6、图8以及图9(a)、图9(b)所示,框架1110构成可动模块10的外周部分,大致包括将保持架4保持于内侧的筒状的保持架保持部1120和在保持架保持部1120的Z轴方向的一侧+Z的端部扩径的厚壁的凸缘部1130。
如图9(a)、图9(b)所示,在框架1110中,在保持架保持部1120的径向外侧设置有可动框配置空间1140和线圈保持部1150,所述可动框配置空间1140配置有万向架机构30的可动框32,所述线圈保持部1150在可动框配置空间1140的外侧保持线圈560。线圈保持部1150由在可动框配置空间1140的径向外侧从凸缘部1130的外缘向Z轴方向的另一侧-Z突出的部分形成,且形成于周向的四处。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四个线圈保持部1150中,位于X轴方向的线圈保持部1150在Y轴方向上被分割成两个凸部,位于Y轴方向的线圈保持部1150在X轴方向上被分割成两个凸部。线圈560是空芯线圈,且在线圈保持部1150嵌合于空芯线圈的开口部的状态下粘接于线圈保持部1150。在所述状态下,线圈保持部1150的一部分从线圈560的外表面(与磁铁520对置的面)突出。
(供电用的柔性布线基板1900的结构)
如图5、图6以及图8所示,在可动模块10中,对线圈560供电用的柔性布线基板1900与可动模块10的Z轴方向的一侧+Z的端部连接。柔性布线基板1900在框体1110的Z轴方向的一侧+Z包括沿框体1110的外缘延伸的矩形框部分1910和从矩形框部分1910延伸的带状的折绕部1920,四个线圈560与矩形框部分1910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折绕部1920的宽度比柔性布线基板1800的狭缝1850的宽度稍小,从Z轴方向观察时,折绕部1920在狭缝1850的内侧延伸,且与柔性布线基板1800的端部1880连接。因此,通过连接器117给线圈560供电。并且,折绕部1920的宽度比第一带状部1860以及第二带状部1870的宽度小。
(支承体20的详细结构)
如图2(a)、图2(b)、图3(a)、图3(b)、图4(a)、图4(b)以及图5所示,支承体20具有第一底板1400,所述第一底板1400呈矩形,且覆盖壳体1200的Z轴方向的一侧+Z。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底板1400形成有用于将柔性布线基板1800的折绕部1840以及柔性布线基板1900的折绕部1920引出到外部的开口部1410,所述开口部1410被在Z轴方向的一侧+Z与第一底板1400重叠的第二底板1500覆盖。第一底板1400包括矩形的底板部1420和从底板部1420的四条边向Z轴方向的另一侧-Z突出的侧板部1440。
并且,支承体20具有以包围可动模块10的周围的方式配置的矩形框状的板状限位件1300。在本实施方式中,板状限位件1300的位于内周侧的部分在Z轴方向的一侧+Z与可动模块10的框体1110中的粘接有柔性布线基板1900的矩形框部分1910的部分重叠。因此,板状限位件1300规定可动模块10向Z轴方向的一侧+Z的可动范围。
在板状限位件1300中,在各边的外周缘形成有向外侧突出的凸部1310。因此,当第一底板1400与壳体1200在Z方向重叠时,成为在第一底板1400的侧板部1440与壳体1200的侧板部1211、1212、1213以及1214之间有夹持板状限位件1300的凸部1310的状态。因此,只要第一底板1400的侧板部1440、壳体1200的侧板部1211、1212、1213、1214以及板状限位件1300的凸部1310通过焊接等接合,就能够使第一底板1400、板状限位件1300以及壳体1200一体化。
(万向架机构30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100中,由于为了校正手抖,需要将可动模块10支承为能够绕与光轴L方向相交的第一轴线L1(参照图2(a))摇动,且将可动模块10支承为能够绕与光轴L方向以及第一轴线L1相交的第二轴线L2(参照图2(a))摇动,因此在可动模块10与支承体20之间构成有以下说明的万向架机构30(支承机构)。
如图9(a)、图9(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构成万向架机构30时,使用通过矩形框25固定于盖部1600(参照图2(b))的矩形的可动框32。可动框32在光轴L周围包括第一角部321、第二角部322、第三角部323以及第四角部234,在第一角部321与第二角部322之间、第二角部322与第三角部323之间、第三角部323与第四角部234之间以及第四角部324与第一角部321之间包括以固定的宽度呈一根线状直线延伸的第一连接部236、第二连接部237、第三连接部328以及第四连接部329。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部236、第二连接部327、第三连接部238以及第四连接部329具有朝向与各自的延伸方向以及Z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使所述一根线形状弯曲而形成的蛇行部236a、327a、328a以及329a。因此,可动框32具有弹性。可动框32是连接可动模块10与支承体20且支承可动模块10的摇动的万向架机构30的一部分,可动模块10具有在可动模块10的光轴方向(上下移动方向)振动的固有振动和在可动模块10的与光轴正交的方向(横向移动方向)振动的固有振动。
在此,可动框32的第一角部321、第二角部322、第三角部323以及第四角部234的内侧通过焊接等固定有由金属制成的球体38,所述球体38构成使半球状的凸面朝向径向内侧的突部。
并且,在壳体1200(支承体20)的端板部1220固定有盖部1600,且在盖部1600的连接部1630固定有矩形框25。矩形框25在光轴L周围包括第一角部251、第二角部252、第三角部253以及第四角部254,在第一角部251与第二角部252之间、第二角部252与第三角部253之间、第三角部253与第四角部254之间以及第四角部254与第一角部251之间包括第一边部256、第二边部257、第三边部258以及第四边部259。在第一角部251、第二角部252、第三角部253以及第四角部254形成有向Z轴方向的另一侧-Z突出的凸部251a、252a、253a以及254a,矩形框25在凸部251a、252a、253a以及254a与形成于盖部1600的连接部1630的孔1632嵌合的状态下固定于盖部1600。
并且,矩形框25具有从第二角部252以及第四角部254向Z轴方向的一侧+Z(光轴L方向的另一侧)突出的支承板部255。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支承板部255的径向外侧的面形成有在周向的两侧对置的壁面255a、255b和朝向Z轴方向的一侧+Z的壁面255c,壁面255a、255b之间成为向径向外侧开口的凹部。
在此,在壁面255a、255b之间固定有呈L字形状弯折的板状部件33。在本实施方式中,板状部件33具有沿Z轴方向延伸的第一板部331和在第一板部331的Z轴方向的一侧+Z的端部向径向外侧弯曲的第二板部332,第一板部331固定于形成于矩形框25的支承板部255的壁面255c以及壁面255a、255b。因此,在矩形框25的第二角部252以及第四角部254中,形成周围被板状部件33的第二板部332和支承板部255的壁面255a、255b、255c包围并向径向外侧开口的凹部,板状部件33的第一板部331位于所述凹部的径向内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板部331的径向外侧的面形成有呈半球状凹陷的承接部330。
并且,在框架1110中,在从Z轴方向的一侧+Z(光轴L方向的另一侧)向Z轴方向的另一侧-Z(光轴L方向的一侧)突出的保持架保持部1120的外周侧,在X轴方向的一侧+X且Y轴方向的另一侧-Y以及在X轴方向的另一侧-X且Y轴方向的一侧+Y形成有凹部1160。
在此,以从径向外侧阻塞凹部1160的方式固定有呈L字形状弯折的板状部件34。在本实施方式中,板状部件34包括沿Z轴方向延伸的第一板部341和在第一板部341的Z轴方向的另一侧-Z的端部向径向外侧弯折的第二板部342。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板部341的径向外侧的面形成有呈半球状凹陷的承接部340。
使用如此构成的矩形框25、可动框32、球体38、板状部件33、34以及框架1110,将可动模块10支承为能够绕与光轴L方向相交的第一轴线L1摇动,且将可动模块10支承为能够绕与光轴L方向以及第一轴线L1相交的第二轴线L2摇动。更具体地说,在可动框32的第二角部322与矩形框25的第二角部252的摇动支承部以及可动框32的第四角部324与矩形框25的第四角部254的摇动支承部中,通过板状部件33位于可动框32的第二角部322以及第四角部324的内侧,球体38被承接部330支承。其结果是,在可动框32中,位于第一轴线L1上的第二角部322以及第四角部324被矩形框32(支承体20)的第二角部252以及第四角部254支承为能够摇动。
并且,在可动框32的第一角部321与框体1110的摇动支承部以及可动框32的第三角部323与框体1110的摇动支承部中,通过设置在框体1110的板状部件34位于可动框32的第一角部321以及第三角部323的内侧,球体38被承接部340支承。其结果是,在可动框32中,位于第二轴线L2上的第一角部321以及第三角部323将框架1110(可动模块10)支承为能够摇动。
如此一来,可动模块10通过用于万向架机构30的可动框32,能够绕第一轴线L1摇动地支承于支承体20,且被支承为能够绕第二轴线L2摆动。
在此,可动框32以及板状部件33、34都位于与线圈保持部1150相同的高度位置(Z轴方向的相同位置)。因此,从与光轴L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时,万向架机构30设置在与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500重叠的位置。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从与光轴L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时,万向架机构30设置在与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500的Z轴方向的中心重叠的位置。
在此,可动框32由金属材料等构成,由于第一连接部326、第二连接部327、第三连接部328以及第四连接部329具有向与各自的延伸方向以及Z轴方向正交的方向弯曲的蛇行部326a、327a、328a、329a,因此可动框32具有弹性。因此,可动框32具有不会因可动模块10的自重而弯曲、但在从外部受到冲击时能够吸收冲击的弹性。并且,可动框32的第一连接部326、第二连接部327、第三连接部328以及第四连接部329各自能够朝向内侧以及外侧弹性变形。因此,在第一角部321、第二角部322、第三角部323以及第四角部324中都通过第一连接部326、第二连接部327、第三连接部328以及第四连接部329的弹性,使球体38与承接部330、340保持弹性地接触。因此,在球体38与承接部330、340之间不产生晃动。
(弹簧部件70的结构)
本实施方式中的可动模块10具有弹簧部件70,所述弹簧部件70与可动模块10及支承体20连接,且在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500处于停止状态时保持可动模块10的姿势。在本实施方式中,弹簧部件70是将金属板加工成预定形状的弹簧部件70,且包括矩形框状的支承体侧连接部71、圆环状的可动体侧连接部72以及连接支承体侧连接部71与可动体侧连接部72的臂部73。在本实施方式中,臂部73从支承体侧连接部71的角部分从周向的一侧向另一侧折回且延伸至可动体侧连接部72。由于弹簧部件70具有使可动模块10倾斜的作用,因此影响倾斜方向(摇动方向)的振动。
在此,支承体侧连接部71固定于矩形框25的Z轴方向的另一侧-Z的面,且可动体侧连接部72通过焊接或粘接等固定于框架1110的保持架保持部1120的Z轴方向的另一侧-Z的端面。更具体地说,在矩形框25的凸部251a、252a、253a、254a嵌合于支承体侧连接部71的孔710的状态下,支承体侧连接部71固定于矩形框25。并且,在保持架保持部1120的Z轴方向的另一侧-Z的端面形成有凸部1123,在所述凸部1123嵌合于可动体侧连接部72的缺口720的状态下,可动体侧连接部72固定于保持架保持部1120。
在此,万向架机构30设置于与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500的Z轴方向的中心重叠的位置,与此相对,弹簧部件70比与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500的Z轴方向的中心重叠的位置靠Z轴方向的另一侧-Z。
在本实施方式中,万向架机构30以及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500在可动模块10中设置在Z轴方向的中途位置。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万向架机构30以及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500设置在可动模块10的Z轴方向的中间位置(中央位置)。并且,在Z轴方向上,万向架机构30以及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500设置在与可动模块10的Z轴方向的重心位置相同的位置。在此,光学模块1的重心比Z轴方向的中间位置偏向Z轴方向的一侧+Z,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a)、图7(b)、图7(c)所示,可动模块10具有安装于光学模块1的Z轴方向的另一侧-Z的端部的配重5。因此,在光轴L方向上,可动模块10的重心位置因配重5而比光学模块1的重心位置向万向架机构30(支承机构)的支承位置侧移动。因此,可动模块10的重心位置位于可动模块10的Z轴方向的中间位置(中央位置),且在Z轴方向的与所述重心位置相同的位置设置有万向架机构30。
(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500等的结构以及基本动作)
在如此构成的光学单元100中,若图1所示的光学设备2000抖动,则该抖动会被角速度传感器13检测出,控制用集成电路(IC:integratedcircuit)(省略图示)控制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500。即,将抵消角速度传感器13检测出的抖动的驱动电流提供给线圈560。此时,给四个线圈560中的一部分线圈通电,不给其他线圈560通电。或者,给四个线圈560都通电,但控制提供给四个线圈560的电流的平衡。其结果是,可动模块10绕第一轴线L1或第二轴线L2摇动,从而校正手抖。或者可动模块10绕第一轴线L1摇动的同时,绕第二轴线L2摇动,从而校正手抖。
(柔性布线基板1800、1900的折绕结构)
如图3(a)、图3(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100中,在第一底板1400的底板部1420形成有开口部1410,与可动模块10连接的柔性布线基板1800的折绕部1840以及柔性布线基板1900的折绕部1920通过开口部1410引出到光学单元100的外部。
如图4(a)、图4(b)、图5以及图7(a)、图7(b)、图7(c)所示,柔性布线基板1800从可动模块10的光轴L方向的后侧端面17的比光轴L靠Y轴方向的一侧+Y引出。在本实施方式中,柔性布线基板1800从可动模块10的光轴L方向的后侧端面17的靠Y轴方向的一侧+Y的端部引出,第二连接部1830与折绕部1840之间的边界部分成为引出部。在本实施方式中,折绕部1840分割成第一带状部1860和第二带状部1870,但第一带状部1860的引出部1861以及第二带状部1870的引出部1871都位于第二连接部1830与折绕部1840之间的边界部分。
并且,第一带状部1860包括从引出部1861延伸至在Y轴方向上比光轴L靠另一侧-Y的位置的第一延伸部1862、在第一延伸部1862的末端侧向光轴方向后侧(Z轴方向的另一侧+Z)弯曲的第一弯曲部1863以及从第一弯曲部1863向Y轴方向的一侧+Y延伸的第二延伸部1864。并且,第一带状部1860具有在引出部1861与第一延伸部1862之间从引出部1861向光轴方向后侧(Z轴方向的一侧+Z)弯曲的第二弯曲部1866,第一延伸部1862从第二弯曲部1866以隔着间隙与可动模块10的光轴L方向的后侧端面17平行且对置的状态延伸。
并且,在可动模块10的后侧端面17,板状的间隔物18通过粘接剂在比光轴L靠Y轴方向的一侧+Y的位置固定于后侧端面17,间隔物18存在于后侧端面17与第一延伸部1862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间隔物18是大致矩形形状的板材,且在Z轴方向的另一侧-Z的面形成有通过粘接剂与可动模块10的后侧端面17粘接时用于存留粘接剂的凹部182。并且,在间隔物18的Z轴方向的一侧+Z的面形成有通过粘接剂与第一带状部1860、第二带状部1870以及折绕部1920粘接时用于存留粘接剂的凹部181。
在此,在可动模块10的后侧端面17,在光轴L的延长线上固定有角速度传感器13,但角速度传感器13比间隔物18在Z轴方向上的尺寸(厚度尺寸)小。因此,角速度传感器13与第一延伸部1862之间存在有间隙。并且,角速度传感器13配置于在Y轴方向的另一侧-Y与间隔物18相邻的位置,但在间隔物18的Y轴方向的另一侧-Y形成有凹部185,角速度传感器13的一部分位于间隔物18的凹部185的内侧。因此,能够将角速度传感器13配置在光轴L的延长线上。
并且,第二延伸部1864从中途经由第一底板1400的开口部1410引出到外部,且在比光轴L靠Y轴方向的一侧+Y的位置固定于第一底板1400的Z轴方向的一侧+Z的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带状部1860的第二延伸部1864借助双面胶等挠性的片材19固定于第一底板1400,且所述固定位置成为支承体20的固定部1865。在此,从Z轴方向观察,固定部1865设置在与引出部1861重叠的位置。
与第一带状部1860相同,第二带状部1870相对于第一带状部1860在X轴方向的另一侧-X包括从引出部1871延伸至在Y轴方向上比光轴L靠另一侧-Y的位置的第一延伸部1872、在第一延伸部1872的末端侧向光轴方向后侧(Z轴方向的一侧+Z)弯曲的第一弯曲部1873以及从第一弯曲部1873向Y轴方向的一侧+Y延伸的第二延伸部1874。并且,与第一带状部1860相同,第二带状部1870也具有在引出部1871与第一延伸部1872之间从引出部1871向光轴方向后侧(Z轴方向的一侧+Z)弯曲的第二弯曲部1876,第一延伸部1872从第二弯曲部1876以隔着间隙与可动模块10的光轴L方向的后侧端面17平行且对置的状态延伸。并且,在后侧端面17与第一延伸部1872之间存在有间隔物18。并且,与第二延伸部1864相同,第二延伸部1874从中途经由第一底板1400的开口部1410被引出至外部,且在比光轴L靠Y轴方向的一侧+Y的位置,在第一底板1400的Z轴方向的一侧+Z的面通过挠性的片材19固定于第一底板1400。因此,片材19的固定位置成为第二带状部1870的固定于支承体20的固定部1875。
折绕部1920从框体1110的光轴L方向的后侧引出,与第一带状部1860以及第二带状部1870相同,折绕部1920在由第一带状部1860与第二带状部1870在X轴方向夹持的位置包括从引出部1921延伸至在Y轴方向上比光轴L靠另一侧-Y的位置的第一延伸部1922、在第一延伸部1922的末端侧向光轴方向后侧(Z轴方向的一侧+Z)弯曲的第一弯曲部1923以及从第一弯曲部1923向Y轴方向的一侧+Y延伸的第二延伸部1924。并且,与第一带状部1860以及第二带状部1870相同,折绕部1920也具有在引出部1921与第一延伸部1920之间从引出部1921向光轴方向后侧(Z轴方向的一侧+Z)弯曲的第二弯曲部1926,第一延伸部1922从第二弯曲部1926以隔着间隙与可动模块10的光轴L方向的后侧端面17平行且对置的状态延伸。并且,在后侧端面17与第一延伸部1922之间存在有间隔物18。并且,与第二延伸部1864、1874相同,第二延伸部1924从中途经由第一底板1400的开口部1410被引出至外部,且在比光轴L靠Y轴方向的一侧+Y的位置,在第一板部1400的Z轴方向的一侧+Y的面通过挠性的片材19固定于第一底板1400。因此,片材19的固定位置成为折绕部1920的固定于支承体20的固定部1925。
(振动的频率特性)
图10(a)、图10(b)是示出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振动的频率特性的说明图,图10(a)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00的振动的频率特性的说明图,图10(b)是示出参考例所涉及的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00的振动的频率特性的说明图。另外,图10(b)所示的参考例的光学单元是在以下条件的情况下的频率特性,即:弹簧部件70(板状弹簧70a)的厚度=0.1mm,弹簧部件70(板状弹簧70a)的臂部73的宽度=0.110mm,可动框32的厚度=0.25mm,蛇行部326a、327a、328a以及329a的宽度=0.2mm。另外,在图10(a)、图10(b)中,用实线G表示频率响应函数的增益,用实线P表示相位。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光学单元100(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装设于汽车或遥控直升机等移动体1000,在所述移动体1000中通过光学单元100进行摄像。此时,若考虑加减速时,则移动体1000的振动频带fw的宽度例如是130Hz左右。
在此,可动模块10的倾斜方向(摇动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由保持可动模块10的姿势的弹簧部件70(板状弹簧70a)的固有振动频率fb规定。并且,可动模块10的光轴方向(上下移动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由用于万向架机构30的可动框32的固有振动频率fa中的光轴方向(上下移动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fa1规定。并且,可动模块10的与光轴正交的方向(横向移动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由用于万向架机构30的可动框32的固有振动频率fa中的与光轴正交的方向(横向移动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fa2规定。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弹簧部件70(板状弹簧70a)的厚度保持为0.1mm,将臂部73的宽度从0.110mm缩小到0.065mm。因此,如图10(a)所示,与图10(b)所示的频率特性比较可知,可动模块10的倾斜方向(摇动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弹簧部件70(板状弹簧70a)的固有振动频率fb)从60Hz左右朝向低频一侧移动至40Hz左右。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可动框32的厚度从0.25mm增至0.8mm,且将第一连接部326、第二连接部327、第三连接部328以及第四连接部329(蛇行部326a、327a、328a、329a)的宽度从0.2mm扩宽至0.24mm。在此,可动框32通过利用照相平版印刷术蚀刻金属板而被制造出。若可动框32的厚度增至0.8mm,则蚀刻后的形状和尺寸的精度下降。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光轴方向(厚度方向)贴合多张相同形状的板材形成可动框32。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光轴方向(厚度方向)贴合两张厚度是0.4mm的相同形状的板材形成可动框32。因此,可动框32的形状和尺寸的精度较高。
如图10(a)所示,通过这样的可动框32,与图10(b)所示的频率特性比较可知,可动模块10的光轴方向(上下移动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可动框32的光轴方向(上下移动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fa1)从120Hz左右朝向高频一侧移动至220Hz左右。并且,如图10(a)所示,与图10(b)所示的频率特性比较可知,可动模块10的与光轴正交的方向(横向移动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可动框32的与光轴方向(横向移动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fa2)朝向高频一侧移动至700Hz左右,且变得不显著。
其结果是,可动框32的固有振动频率fa、弹簧部件70的固有振动频率fb以及移动体1000的振动频带fw满足fb<fw<fa这一关系,可动框32的固有振动频率fa以及弹簧部件70的固有振动频率fb从移动体1000的振动频带fw错开。因此,即使将移动体1000装设于光学单元100,在可动模块10也不易产生共振。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不是使弹簧部件70的固有振动频率fb向高频侧移动,而是以满足fb<fw这一公式的方式使弹簧部件70的固有振动频率fb朝向低频侧移动。其结果是,由于弹簧部件70的弹簧常数变小,因此驱动可动模块10摇动时的驱动力也变小。因此,有用于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500的磁铁520也可以变薄等优点。并且,也有使驱动可动模块10摇动时的响应性提高等优点。
并且,在可动框32的固有振动频率fa中,光轴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fa1同与光轴正交的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fa2满足fa1<fa2这一关系。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不是使可动框32的固有振动频率fa(光轴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fa1以及与光轴正交的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fa2)朝向低频侧移动,而是使其以满足fw<fa这一公式的方式朝向高频侧移动。因此,与使可动框32的固有振动频率fa(光轴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fa1以及与光轴正交的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fa2)朝向低频侧移动的情况相比,易于使可动框32的固有振动频率fa(光轴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fa1以及与光轴正交的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fa2)从移动体1000的振动频带fw错开。
并且,可动框32的固有振动频率fa与弹簧部件70的固有振动频率fb具有135Hz以上的差,只要在这个范围内,则例如即使因汽车或遥控直升机等移动体1000的加减速而导致在拍摄期间内移动体1000的振动频带fw具有±65Hz的宽度(130Hz的宽度),可动框32的固有振动频率fa以及弹簧部件70的固有振动频率fb也会从移动体1000的振动频带fw错开。并且,若可动框32的固有振动频率fa与弹簧部件70的固有振动频率fb间隔135Hz以上,则不利于保持可动模块10的姿势等,但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相对于移动体1000的振动频带fw的宽度130Hz(±65Hz)具有5Hz左右的富余,因此能够防止可动模块10的共振,且能够适当地保持可动模块10的姿势等。
(本实施方式的主要效果)
如以上的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100中,由于通过万向架机构30支承可动模块10,因此即使对大的抖动也能可靠地进行抖动校正。并且,万向架机构30设置在可动模块10的Z轴方向的中途位置,可动模块10以可动模块10的Z轴方向的中途位置为中心进行摇动。因此,即使使可动模块10摇动相同的角度,与可动模块10以光轴方向后侧为中心进行摇动的结构相比,X轴方向以及Y轴方向上光轴方向前侧的可动模块10的移位量的最大值也较小。因此,由于在可动模块10的周围不需要在与光轴L方向正交的方向确保大的空间,因此能够使光学单元100的与光轴L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尺寸变小。
在此,在通过万向架机构30支承可动模块10的情况下,需要使用具有弹性的可动框32,且通过弹簧部件70(板状弹簧70a)保持可动模块10的姿势。其结果是,在可动模块10存在有对应于可动框32的固有振动频率fa的固有振动频率,且存在有对应于弹簧部件70(板状弹簧70a)的固有振动频率fb的固有振动频率。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参照图10(a)所做的说明,可动框32的固有振动频率fa以及弹簧部件70的固有振动频率fb从移动体1000的振动频带fw错开。因此,即使光学单元100装设于移动体1000,也能够取得抑制可动模块10的共振等参照图10(a)、图10(b)说明的上述效果。
在此,在可动模块10以可动模块10的Z轴方向的中途位置为中心进行摇动的情况下,由于与可动模块10以光轴方向后侧为中心进行摇动的结构相比,光轴方向后侧的可动模块10的移位量较大,因此设置于可动模块10的光轴方向后侧的柔性布线基板1800、1900的折绕部1840、1920的移位量也变大。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柔性布线基板1800、1900设置有从比光轴L靠Y轴方向的一侧+Y的引出部1861、1871、1921延伸至比光轴L靠Y轴方向的另一侧-Y的位置的第一延伸部1862、1872、1922、在第一延伸部1862、1872、1922的末端侧向光轴方向后侧弯曲的第一弯曲部1863、1873、1923以及从第一弯曲部1863、1873、1923向Y轴方向的一侧+Y延伸的第二延伸部1864、1874、1924。并且,在第二延伸部1864、1874以及1924中,与支承体20连接的固定部1865、1875以及1925在比光轴L靠Y轴方向的一侧+Y的位置。因此,由于从柔性布线基板1800、1900的引出部1861、1871以及1921至固定部1865、1875以及1925的尺寸较长,因此,在可动模块10摇动时,从柔性布线基板1800、1900施加给可动模块10的力较小。因此,由于能够使可动模块10适当地摇动,因此能够适当地校正手抖等抖动。

Claims (21)

1.一种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防共振方法,
所述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包括:
可动模块,所述可动模块保持光学元件;
支承体,所述支承体具有包围所述可动模块周围的主体部;
万向架机构,所述万向架机构在所述可动模块与所述支承体之间具有可动框并将所述可动模块支承为能够摇动,所述可动框具有弹性;
弹簧部件,所述弹簧部件与所述可动模块以及所述支承体连接,且保持所述可动模块的姿势;以及
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所述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使所述可动模块摇动,
所述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防共振方法防止将所述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装设于移动体时所述可动模块共振,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可动框的固有振动频率设为fa,将所述弹簧部件的固有振动频率设为fb,将装设所述支承体的移动体的振动频带设为fw时,使所述可动框的固有振动频率fa以及所述弹簧部件的固有振动频率fb从所述移动体的振动频带fw错开。
2.一种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包括:
可动模块,所述可动模块保持光学元件;
支承体,所述支承体具有包围所述可动模块周围的主体部;
万向架机构,所述万向架机构在所述可动模块与所述支承体之间具有可动框并将所述可动模块支承为能够摇动,所述可动框具有弹性;
弹簧部件,所述弹簧部件与所述可动模块以及所述支承体连接,且保持所述可动模块的姿势;以及
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所述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使所述可动模块摇动,
将所述可动框的固有振动频率设为fa,将所述弹簧部件的固有振动频率设为fb,将装设所述支承体的移动体的振动频带设为fw时,所述可动框的固有振动频率fa以及所述弹簧部件的固有振动频率fb从所述移动体的振动频带fw错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部件的固有振动频率fb以及所述移动体的振动频带fw满足以下的关系:
fb<fw。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框的固有振动频率fa、所述弹簧部件的固有振动频率fb以及所述移动体的振动频带fw满足以下的关系:
fb<fw<f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框的固有振动频率fa与所述弹簧部件的固有振动频率fb具有135Hz以上的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可动框的固有振动频率fa中,将光轴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设为fa1,将与光轴正交的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设为fa2时,
固有振动频率fa1以及固有振动频率fa2满足以下的关系:
fa1<fa2。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模块的摇动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由所述弹簧部件的所述固有振动频率fb规定,
所述可动模块的所述光轴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由所述可动框的固有振动频率fa中所述光轴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fa1规定,所述可动模块的与所述光轴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由所述可动框的固有振动频率fa中与所述光轴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fa2规定,
所述固有振动频率fa1以及所述固有振动频率fa2满足以下的关系:
fa1<fa2。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框的固有振动频率fa和所述弹簧部件的固有振动频率fb具有135Hz以上的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部件由厚度方向朝向光轴方向的板状弹簧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可动框的固有振动频率fa中,将光轴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设为fa1,将与光轴正交的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设为fa2时,
固有振动频率fa1以及固有振动频率fa2满足以下的关系:
fa1<fa2。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框通过在光轴方向贴合多张相同形状的板材而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元件是保持于保持架的透镜,
在所述可动模块设置有构成所述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的线圈,
所述万向架机构的所述可动框在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可动模块的中途位置,且以所述可动模块的所述中途位置为中心进行摇动,
在相对于所述万向架机构靠所述光轴方向的一侧的位置,与构成所述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的所述线圈电连接的柔性布线基板以所述可动模块能够摇动的方式折绕,
所述弹簧部件相对于所述万向架机构设置在所述光轴方向的另一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框呈具有四个角部的矩形形状,各个所述角部之间具有蛇行部,所述蛇行部通过使固定宽度的线形状弯曲而形成,所述可动框将所述可动模块支承为能够绕与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相交的第一轴线和与所述光轴方向以及所述第一轴线相交的第二轴线摇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部件包括矩形框状的支承体侧连接部、圆环状的可动体侧连接部以及连接所述支承体侧连接部与所述可动体侧连接部的臂部,所述臂部从所述支承体侧连接部的角部分沿周向折回且延伸至所述可动体侧连接部。
15.根据权利要求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装设于自身产生抖动以及摇晃且进行加减速的所述移动体,
所述移动体的振动频带fw基于设想的所述抖动、摇晃以及加减速时的所述移动体的振动而决定。
16.一种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包括:
可动模块,所述可动模块保持光学元件;
支承体,所述支承体具有包围所述可动模块周围的主体部;
万向架机构,所述万向架机构在所述可动模块与所述支承体之间具有可动框并将所述可动模块支承为能够摇动,所述可动框具有弹性;
弹簧部件,所述弹簧部件与所述可动模块以及所述支承体连接且保持所述可动模块的姿势;以及
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所述抖动校正用驱动机构使所述可动模块摇动,
将所述可动框的固有振动频率设为fa,将所述弹簧部件的固有振动频率设为fb时,所述可动框的固有振动频率fa与所述弹簧部件的固有振动频率fb具有135Hz以上的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框的固有振动频率fa以及所述弹簧部件的固有振动频率fb满足以下的关系:
fb<fa。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可动框的固有振动频率fa中,将光轴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设为fa1,将与光轴正交的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设为fa2时,
固有振动频率fa1以及固有振动频率fa2满足以下的关系:
fa1<fa2。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框通过在光轴方向贴合多张相同形状的板材而形成。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部件由厚度方向朝向光轴方向的板状弹簧形成。
21.根据权利要求16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装设于自身产生抖动以及摇晃且进行加减速的所述移动体,
所述移动体的振动频带fw基于设想的所述抖动、摇晃以及加减速时的所述移动体的振动而决定。
CN201510133576.XA 2014-03-27 2015-03-25 光学单元的防共振方法以及光学单元 Active CN1049505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67070 2014-03-27
JP2014067070A JP6255290B2 (ja) 2014-03-27 2014-03-27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における共振防止方法、および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50547A true CN104950547A (zh) 2015-09-30
CN104950547B CN104950547B (zh) 2017-11-14

Family

ID=54165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33576.XA Active CN104950547B (zh) 2014-03-27 2015-03-25 光学单元的防共振方法以及光学单元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810918B2 (zh)
JP (1) JP6255290B2 (zh)
CN (1) CN104950547B (zh)
TW (1) TWI556054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50458A (zh) * 2015-12-25 2016-05-04 天津航天中为数据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直升机振动对航测吊舱成像影响的建模方法及装置
CN109307969A (zh) * 2017-07-26 2019-02-05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09725476A (zh) * 2017-10-31 2019-05-07 日本电产三协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光学单元
CN110095883A (zh) * 2018-01-29 2019-08-06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具备重心位置调节部件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及该重心位置调节部件的固定方法
CN111258018A (zh) * 2018-11-30 2020-06-09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光学单元
CN112585530A (zh) * 2018-08-24 2021-03-30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45791A1 (ja) * 2013-09-25 2015-04-02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KR102262676B1 (ko) * 2014-09-23 2021-06-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카메라 렌즈 모듈
CN106324941B (zh) * 2015-07-02 2019-08-27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校正功能光学单元
JP6623059B2 (ja) * 2015-12-21 2019-12-18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可動体の傾き調整方法
JP6709071B2 (ja) * 2016-02-17 2020-06-10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WO2017201724A1 (en) 2016-05-27 2017-11-30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System for balancing center of gravity of a zoom lens
JP6677586B2 (ja) * 2016-06-22 2020-04-08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コイルユニットおよび撮影用光学装置
JP6318427B2 (ja) * 2016-09-27 2018-05-09 エスゼット ディージェイアイ テクノロジー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Sz Dji Technology Co.,Ltd レンズ装置、撮像システム、移動体、及び制御方法
JP6921579B2 (ja) * 2017-03-30 2021-08-18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JP6869772B2 (ja) * 2017-03-30 2021-05-12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および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JP6934319B2 (ja) * 2017-05-08 2021-09-15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ローリング用磁気駆動ユニットおよび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JP6955381B2 (ja) * 2017-07-06 2021-10-27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CN107356986B (zh) * 2017-09-12 2023-06-27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一种多波段复合式天文科普系统
CN110082882B (zh) * 2018-01-25 2022-07-26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系统及其组装方法
JP7222719B2 (ja) * 2018-03-26 2023-02-15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JP7057210B2 (ja) * 2018-05-15 2022-04-19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光学ユニット
CN111538165B (zh) * 2019-02-07 2022-03-22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及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制造方法
CN212160190U (zh) * 2019-07-26 2020-12-15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JP6819845B1 (ja) * 2019-11-22 2021-01-2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振動装置、および振動装置を備える撮像ユニット
JP2022018721A (ja) * 2020-07-16 2022-01-27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34848A (en) * 1965-01-30 1967-08-08 Japan Broadcasting Corp Vibration-proof device for supporting a camera in an airplane
US6016405A (en) * 1994-02-09 2000-01-18 Nikon Corporation Camera system for reducing the influence of vibration generated by actuators
CN102187273A (zh) * 2008-10-14 2011-09-14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光学设备及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制造方法
CN103052909A (zh) * 2010-08-06 2013-04-17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JP2014006522A (ja) * 2012-05-31 2014-01-16 Nidec Sankyo Corp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98470A (ja) * 1993-09-28 1995-04-11 Canon Inc 防振機能付カメラ
JPH08304868A (ja) * 1995-05-08 1996-11-22 Canon Inc 像ブレ防止装置
JPH11109435A (ja) * 1997-10-07 1999-04-23 Canon Inc 補正光学装置及び防振装置
TWI427899B (zh) * 2008-07-18 2014-02-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音圈馬達組裝治具
JP5230346B2 (ja) 2008-10-14 2013-07-10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JP2010096805A (ja) * 2008-10-14 2010-04-30 Nidec Sankyo Corp 撮影用光学装置
JP2010096859A (ja) * 2008-10-14 2010-04-30 Nidec Sankyo Corp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JP5465500B2 (ja) * 2008-10-20 2014-04-09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および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における振れ補正制御方法
JP5031876B2 (ja) * 2010-09-24 2012-09-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および撮像装置
JP5545206B2 (ja) * 2010-12-28 2014-07-09 Tdk株式会社 ボイスコイルモータ用永久磁石部材及びボイスコイルモー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34848A (en) * 1965-01-30 1967-08-08 Japan Broadcasting Corp Vibration-proof device for supporting a camera in an airplane
US6016405A (en) * 1994-02-09 2000-01-18 Nikon Corporation Camera system for reducing the influence of vibration generated by actuators
CN102187273A (zh) * 2008-10-14 2011-09-14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光学设备及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制造方法
CN103052909A (zh) * 2010-08-06 2013-04-17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JP2014006522A (ja) * 2012-05-31 2014-01-16 Nidec Sankyo Corp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50458A (zh) * 2015-12-25 2016-05-04 天津航天中为数据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直升机振动对航测吊舱成像影响的建模方法及装置
CN105550458B (zh) * 2015-12-25 2019-04-16 天津航天中为数据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直升机振动对航测吊舱成像影响的建模方法及装置
CN109307969A (zh) * 2017-07-26 2019-02-05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09307969B (zh) * 2017-07-26 2021-05-28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09725476A (zh) * 2017-10-31 2019-05-07 日本电产三协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光学单元
CN110095883A (zh) * 2018-01-29 2019-08-06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具备重心位置调节部件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及该重心位置调节部件的固定方法
CN110095883B (zh) * 2018-01-29 2021-09-14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光学单元及重心位置调节部件的固定方法
CN112585530A (zh) * 2018-08-24 2021-03-30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11258018A (zh) * 2018-11-30 2020-06-09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光学单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810918B2 (en) 2017-11-07
JP6255290B2 (ja) 2017-12-27
TWI556054B (zh) 2016-11-01
JP2015192240A (ja) 2015-11-02
TW201539109A (zh) 2015-10-16
US20150277140A1 (en) 2015-10-01
CN104950547B (zh) 2017-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50547A (zh) 光学单元的防共振方法以及光学单元
US10598954B2 (en) Lens driving device
JP6637756B2 (ja)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2521439B1 (ko) 흔들림 보정 기능을 구비한 광학 유닛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3091938B (zh) 照相机模块
CN102177465B (zh) 摄影用光学装置
US8224169B2 (en) Optical unit with shake correcting function
CN107111097B (zh)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以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JP5762087B2 (ja)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US20170115466A1 (en) Lens driving device, camera module, and camera mounting device
EP3032327A1 (en) Lens holder drive device, camera module, and portable terminal provided with camera
US20160178923A1 (en) Lens holder drive device, camera module, and portable terminal provided with camera
CN105247413A (zh)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04919366A (zh)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05824165A (zh) 带抖动校正功能光学单元
CN106353950A (zh) 带有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以及其制造方法
CN107111098A (zh)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以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JP2013113961A (ja)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JP6046427B2 (ja) 光学ユニット
JP5755476B2 (ja)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JP6182359B2 (ja) 光学ユニット
WO2013099617A1 (ja)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JP2023084803A (ja) 光学ユニット及びスマートフォ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