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95213A - 一种薄板工件残余应力测试计算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薄板工件残余应力测试计算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95213A
CN110095213A CN201910470869.5A CN201910470869A CN110095213A CN 110095213 A CN110095213 A CN 110095213A CN 201910470869 A CN201910470869 A CN 201910470869A CN 110095213 A CN110095213 A CN 1100952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in
stress
residual stress
foil gauge
sheet work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7086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95213B (zh
Inventor
潘龙
王保升
徐振钦
洪磊
闫注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1047086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952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952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952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952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952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1/00Measuring force or stress, in general
    • G01L1/20Measuring force or stress, in general by measuring variations in ohmic resistance of solid materials or of electrically-conductive fluids; by making use of electrokinetic cells, i.e. liquid-containing cells wherein an electrical potential is produced or varied upon the application of stres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板工件残余应力测试计算方法,包括:根据应力叠加原理求解残余应力状态下薄板工件通孔周围任意点P的应力状态,得到应变花三个应变片位置的应力计算公式;根据应力应变关系求解应变花三个应变片测量方向的应变与残余应力的关系;根据三个应变片测量方向的应变和原始应变得到测量应变和残余应力的关系;根据测量参数计算应变传递矩阵,并通过测量应变计算二维残余应力值。本发明基于弹性力学理论的应力叠加原理和应力应变关系,给出残余应力测量计算的解析公式,力学理论基础严谨,计算原理误差小,计算精度高,通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薄板工件残余应力测试计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板工件残余应力测试计算方法,用于通孔法测量残余应力计算过程,属于残余应力测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机械零件在加工制造、装配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残余应力,对零件的强度、刚度、疲劳等机械性能产生严重的影响。薄板工件的残余应力状态为二维状态,常采用通孔法测量。该方法是在构件上钻一个通孔,采用应变花测量钻孔后孔周围应力释放引起的应变值变化,进而根据弹性力学理论计算出残余应力值。国家标准《GB/T 31310-2014金属材料残余应力测定钻孔应变法》给出的测量应变值(N为应变片的编号,N=1、2、3)与残余应力σx、σy、τxy的关系为:
其矩阵形式为:
上述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给出的残余应力与测量应变值的关系不够准确,校准系数为常数,没有考虑泊松比和应变花尺寸的影响,测量精度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给出了一种薄板工件残余应力测试计算方法,具有严谨力学理论依据,测量精度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薄板工件残余应力测试计算方法,具有严谨的力学理论依据,能够提高残余应力的测试计算精度,减小测量原理误差。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薄板工件残余应力测试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弹性力学理论应力函数法,分别求解得到平面极坐标系下薄板工件应力σx、σy、τxy在点P(r,θ)产生的应力,进而根据弹性力学叠加原理,得到薄板工件通孔周围点P的应力状态(σrθ);
B、根据极坐标系下的应力应变关系,求解得到应变花三个应变片测量方向的平均应变与残余应力的矩阵关系;
C、根据应力应变关系,得到钻孔前薄板工件残余应力作用下应变花测量位置的原始应变,进而通过钻孔后的平均应变应变减去钻孔前原始应变,得到测量应变与残余应力之间的解析关系式;
D、根据测量参数计算得到应变传递矩阵,并通过应变花测量残余应力释放引起的应变,进而计算出工件残余应力值。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A中,根据弹性力学理论应力函数法,分别求解得到平面极坐标系下薄板工件应力σx、σy、τxy在点P(r,θ)产生的应力(σr,iθ,irθ,i)分别为:
式中,下标i=1、2、3分别对应σx、σy、τxy产生的应力,a为通孔的半径,进而叠加得到点P的应力(σrθ)为: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B中,采用A类应变花测量应变值时,根据极坐标系下应力应变的关系,应变花三个应变片位置的应力和应变片测量方向的平均应变分别为:
S1、应变片1:θ=0°的位置,应力平均应变分别为
式中,R1是应变片1左端距离应变花中心的距离,R2是应变片1右端距离应变花中心的距离,E是薄板工件材料的弹性模量,ν是泊松比;
S2、应变片2:θ=135°的位置,应力平均应变分别为
S3、应变片3:θ=270°的位置,应力平均应变分别为
联立公式(6)、(8)、(10),得到钻孔后三个应变片位置的应变与残余应力的矩阵关系为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C中,根据应力应变关系,得到钻孔前薄板工件残余应力作用下应变花测量位置的原始应变为:
式中,N为应变片的编号,N=1、2、3,转换得到的矩阵形式为:
三个应变片位置的测量应变为钻孔后的平均应变减去原始应变,即:
代入公式(11)、(13),得到测量应变的矩阵表达式为: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D中,首先引入应变传递矩阵Tij,其表达式为:
从而得到残余应力的测试计算公式为:
根据应变花和材料参数,通过公式(16)计算出应变传递矩阵,并通过应变花测量残余应力释放引起的应变,进而代入应变传递矩阵,通过公式(17)计算出工件残余应力值。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薄板工件残余应力测试计算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基于弹性力学应力叠加原理和应力应变关系给出残余应力测试计算公式,具有严谨的力学理论依据;2、给出的残余应力与测量应变之间的解析表达式,包含了钻孔直径、材料泊松比、应变花尺寸、弹性模量等参数,通用性强,无需繁琐的、重复的常数矩阵标定工作。
附图说明
图1a-1c分别为本发明中薄板工件应力σx、σy、τxy在点P(r,θ)产生的应力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给出的一种薄板工件残余应力测试计算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标定试样上A型应变花的几何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标定试样上应变花粘贴位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2所示为一种薄板工件残余应力测试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弹性力学理论应力函数法,分别求解得到平面极坐标系下薄板工件应力σx、σy、τxy在点P(r,θ)产生的应力,进而根据弹性力学叠加原理,得到薄板工件通孔周围点P的应力状态(σrθ);
B、根据极坐标系下的应力应变关系,求解得到应变花三个应变片测量方向的平均应变与残余应力的矩阵关系;
C、根据应力应变关系,得到钻孔前薄板工件残余应力作用下应变花测量位置的原始应变,进而通过钻孔后的平均应变应变减去钻孔前原始应变,得到测量应变与残余应力之间的解析关系式;
D、根据测量参数计算得到应变传递矩阵,并通过应变花测量残余应力释放引起的应变,进而计算出工件残余应力值。
如图1所示为计算薄板工件应力σx、σy、τxy在孔周围点P应力的过程示意图,薄板工件的残余应力状态为(σxyxy),在工件上钻一个半径为a的通孔,孔的尺寸远小于工件尺寸。根据弹性力学理论应力函数法,分别求解得到平面极坐标系下薄板工件应力σx、σy、τxy在点P(r,θ)产生的应力(σr,iθ,irθ,i)分别为:
式中,下标i=1、2、3分别对应σx、σy、τxy产生的应力,a为通孔的半径,进而根据弹性力学叠加原理,得到点P的应力(σrθ)为:
如图3、4所示,采用A类应变花测量应变值时,根据极坐标系下应力应变的关系,应变花三个应变片位置的应力和应变片测量方向的平均应变分别为:
S1、应变片1:θ=0°的位置,应力平均应变分别为
式中,R1是应变片1左端距离应变花中心的距离,R2是应变片1右端距离应变花中心的距离,E是薄板工件材料的弹性模量,ν是泊松比;
S2、应变片2:θ=135°的位置,应力平均应变分别为
S3、应变片3:θ=270°的位置,应力平均应变分别为
联立公式(6)、(8)、(10),得到钻孔后三个应变片位置的应变与残余应力的矩阵关系为
根据应力应变关系,钻孔前薄板工件残余应力作用下应变花测量位置的原始应变为:
式中,N为应变片的编号,N=1、2、3,转换得到的矩阵形式为:
三个应变片位置的测量应变为钻孔后的平均应变减去原始应变,即:
代入公式(11)、(13),得到测量应变的矩阵表达式为:
引入应变传递矩阵Tij,其表达式为:
从而得到残余应力的测试计算公式为:
根据应变花和材料参数等测量参数计算应变传递矩阵,并通过应变花测量残余应力释放引起的应变,进而代入应变传递矩阵,通过公式(17)计算出工件残余应力值。
实施例
试样为二维拉伸状态,A类应变花几何尺寸如图3所示,试样尺寸和应变花的粘贴位置如图4所示,材料为高温回火的45钢。测试参数:试样厚度1mm,标定残余应力σx=100MPa、σy=100MPa、τxy=0;材料弹性模量E=210GPa,泊松比ν=0.3;A类应变花,公称值1/16in,几何尺寸D=5.13mm,R1=1.77mm,R2=3.36mm,GL=1.59mm,GW=1.59mm,钻孔直径D0=2a=2mm,代入公式(16)得到应变传递矩阵为:
根据比值D0/D=0.39,查《GB/T 31310-2014金属材料残余应力测定钻孔应变法》中表3,采用插值法得到标定常数根据公式(2)得到,得到该标准对应的应变传递矩阵
对上述标定试样采用通孔法测量残余应力,钻孔后应变花测量的应变 根据公式(19)计算出残余应力数值,即采用本专利方法得到的计算结果为:σx=99.34MPa、σy=98.57MPa、τxy=-2.69MPa,而通过标准GB/T31310-2014得到的计算结果为:σx=109.64MPa、σy=108.71MPa、τxy=-3.26MPa。通过标准GB/T 31310-2014得到的残余应力绝对误差小于10MPa,本发明专利的残余应力测试计算方法绝对误差小于3MPa,对比可见,本发明专利的残余应力测试计算方法精准度较高。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薄板工件残余应力测试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弹性力学理论应力函数法,分别求解得到平面极坐标系下薄板工件应力σx、σy、τxy在点P(r,θ)产生的应力,进而根据弹性力学叠加原理,得到薄板工件通孔周围点P的应力状态(σrθ);
B、根据极坐标系下的应力应变关系,求解得到应变花三个应变片测量方向的平均应变与残余应力的矩阵关系;
C、根据应力应变关系,得到钻孔前薄板工件残余应力作用下应变花测量位置的原始应变,进而通过钻孔后的平均应变应变减去钻孔前原始应变,得到测量应变与残余应力之间的解析关系式;
D、根据测量参数计算得到应变传递矩阵,并通过应变花测量残余应力释放引起的应变,进而计算出工件残余应力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薄板工件残余应力测试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根据弹性力学理论应力函数法,分别求解得到平面极坐标系下薄板工件应力σx、σy、τxy在点P(r,θ)产生的应力(σr,iθ,irθ,i)分别为:
式中,下标i=1、2、3分别对应σx、σy、τxy产生的应力,a为通孔的半径,进而叠加得到点P的应力(σrθ)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薄板工件残余应力测试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采用A类应变花测量应变值时,根据极坐标系下应力应变的关系,应变花三个应变片位置的应力和应变片测量方向的平均应变分别为:
S1、应变片1:θ=0°的位置,应力平均应变分别为
式中,R1是应变片1左端距离应变花中心的距离,R2是应变片1右端距离应变花中心的距离,E是薄板工件材料的弹性模量,ν是泊松比;
S2、应变片2:θ=135°的位置,应力平均应变分别为
S3、应变片3:θ=270°的位置,应力平均应变分别为
联立公式(6)、(8)、(10),得到钻孔后三个应变片位置的应变与残余应力的矩阵关系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薄板工件残余应力测试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根据应力应变关系,得到钻孔前薄板工件残余应力作用下应变花测量位置的原始应变为:
式中,N为应变片的编号,N=1、2、3,转换得到的矩阵形式为:
三个应变片位置的测量应变为钻孔后的平均应变减去原始应变,即:
代入公式(11)、(13),得到测量应变的矩阵表达式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薄板工件残余应力测试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首先引入应变传递矩阵Tij,其表达式为:
从而得到残余应力的测试计算公式为:
根据应变花和材料参数,通过公式(16)计算出应变传递矩阵,并通过应变花测量残余应力释放引起的应变,进而代入应变传递矩阵,通过公式(17)计算出工件残余应力值。
CN201910470869.5A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薄板工件残余应力测试计算方法 Active CN1100952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70869.5A CN110095213B (zh)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薄板工件残余应力测试计算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70869.5A CN110095213B (zh)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薄板工件残余应力测试计算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95213A true CN110095213A (zh) 2019-08-06
CN110095213B CN110095213B (zh) 2020-12-15

Family

ID=674499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70869.5A Active CN110095213B (zh)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薄板工件残余应力测试计算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95213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80527A (zh) * 2019-12-11 2020-04-10 扬州大学 基于顺位竞争系数修正残余应力的起重机健康监测方法
CN112113695A (zh) * 2020-09-18 2020-12-22 西南科技大学 基于五栅式应变花消除残余应力测试钻孔偏心误差的方法
CN112525398A (zh) * 2020-10-29 2021-03-19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函数拟合的钻孔法残余应力检测方法
CN115042012A (zh) * 2022-07-01 2022-09-13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加工过程中钻孔表面三向应力的测量方法
WO2024036898A1 (zh) * 2022-08-16 2024-02-22 东莞市唯美陶瓷工业园有限公司 一种陶瓷材料残余应力检测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037857A1 (de) * 2000-08-01 2002-02-14 Vesselin Michailov Optisches Bohrlochverfahren zur Ermittlung der Eigenspannungen
CN103439248A (zh) * 2013-06-26 2013-12-11 复旦大学 测量tsv铜柱中残余应力的方法
CN104142265A (zh) * 2014-06-17 2014-11-12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载荷测量的残余应力检测方法
CN104236768A (zh) * 2014-09-05 2014-12-24 盐城工学院 一种基于有限元校正系数的钻孔法测量残余应力的方法
CN104374499A (zh) * 2014-11-17 2015-02-25 西安交通大学 基于xjtuom三维光学面扫描测量系统对于焊接残余应力测量方法
CN204694386U (zh) * 2015-04-29 2015-10-07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模拟井下煤壁内应力测试系统
JP2015227862A (ja) * 2014-06-02 2015-12-17 株式会社デンロ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山形鋼部材で構成された鋼構造物の付加応力推定方法
JP2017020997A (ja) * 2015-07-15 2017-01-26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ひずみゲージ
CN106768562A (zh) * 2017-02-08 2017-05-31 江苏常熟发电有限公司 一种锅炉水冷壁残余应力评估方法
CN107704657A (zh) * 2017-09-06 2018-02-1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由残余应力释放引起的板类零件翘曲变形的计算方法
CN108775983A (zh) * 2018-07-03 2018-11-0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骨表面残余应力分布测试方法
CN108827513A (zh) * 2018-07-02 2018-11-16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经激光喷丸处理的薄板的平面残余应力检测方法
CN109460632A (zh) * 2018-12-19 2019-03-12 南京工程学院 一种沿深度非均匀分布的残余应力测试计算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037857A1 (de) * 2000-08-01 2002-02-14 Vesselin Michailov Optisches Bohrlochverfahren zur Ermittlung der Eigenspannungen
CN103439248A (zh) * 2013-06-26 2013-12-11 复旦大学 测量tsv铜柱中残余应力的方法
JP2015227862A (ja) * 2014-06-02 2015-12-17 株式会社デンロ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山形鋼部材で構成された鋼構造物の付加応力推定方法
CN104142265A (zh) * 2014-06-17 2014-11-12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载荷测量的残余应力检测方法
CN104236768A (zh) * 2014-09-05 2014-12-24 盐城工学院 一种基于有限元校正系数的钻孔法测量残余应力的方法
CN104374499A (zh) * 2014-11-17 2015-02-25 西安交通大学 基于xjtuom三维光学面扫描测量系统对于焊接残余应力测量方法
CN204694386U (zh) * 2015-04-29 2015-10-07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模拟井下煤壁内应力测试系统
JP2017020997A (ja) * 2015-07-15 2017-01-26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ひずみゲージ
CN106768562A (zh) * 2017-02-08 2017-05-31 江苏常熟发电有限公司 一种锅炉水冷壁残余应力评估方法
CN107704657A (zh) * 2017-09-06 2018-02-1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由残余应力释放引起的板类零件翘曲变形的计算方法
CN108827513A (zh) * 2018-07-02 2018-11-16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经激光喷丸处理的薄板的平面残余应力检测方法
CN108775983A (zh) * 2018-07-03 2018-11-0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骨表面残余应力分布测试方法
CN109460632A (zh) * 2018-12-19 2019-03-12 南京工程学院 一种沿深度非均匀分布的残余应力测试计算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彭桂蒸: "《大面积薄钢板焊接残余应力的性能分析与试验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 *
田晓: "《机械产品质量检验》", 30 March 2006 *
陆才善,陈明亮,侯得门: "《钻阶梯形孔法测量深层平面残余应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80527A (zh) * 2019-12-11 2020-04-10 扬州大学 基于顺位竞争系数修正残余应力的起重机健康监测方法
CN110980527B (zh) * 2019-12-11 2021-01-26 扬州大学 基于顺位竞争系数修正残余应力的起重机健康监测方法
CN112113695A (zh) * 2020-09-18 2020-12-22 西南科技大学 基于五栅式应变花消除残余应力测试钻孔偏心误差的方法
CN112525398A (zh) * 2020-10-29 2021-03-19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函数拟合的钻孔法残余应力检测方法
CN115042012A (zh) * 2022-07-01 2022-09-13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加工过程中钻孔表面三向应力的测量方法
CN115042012B (zh) * 2022-07-01 2023-10-20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加工过程中钻孔表面三向应力的测量方法
WO2024036898A1 (zh) * 2022-08-16 2024-02-22 东莞市唯美陶瓷工业园有限公司 一种陶瓷材料残余应力检测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95213B (zh) 2020-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95213A (zh) 一种薄板工件残余应力测试计算方法
CN106500902B (zh) 一种具有自解耦功能的应变式多维力传感器
CN108133082B (zh) 一种基于有限元模拟确定压痕应变法中应力测量常数的方法
CN110793852B (zh) 一种基于复杂应力状态模型的管道应力内检测方法
CN108645704A (zh) 基于纳米压痕和有限元模拟反演标定金属材料微观本构参数的方法
CN109460632A (zh) 一种沿深度非均匀分布的残余应力测试计算方法
Sandifer et al. Residual stress by blind-hole method with off-center hole: Extension of blind-hold method to interpretation of measured strain relief when rosette and hole centers are not coincident
CN106370153B (zh) 一种金属零件间接触形变及接触应力测量装置与方法
CN109870258B (zh) 一种平面任意残余应力的仪器化球形压入检测方法
CN105371996B (zh) 一种金属材料压力加工产生的残余应力的测量方法
CN103558105A (zh) 一种钛合金布氏硬度的测定方法
CN104122205B (zh) 一种利用压痕隆起量测量残余应力的方法
CN211317140U (zh) 一种深孔台阶高度测量装置
CN206803992U (zh) 一种快速测量木工机床平面度的机构
CN205957845U (zh) 汽车转向节综合检具
CN106092391B (zh) 一种分体式二维力传感器
CN107024401A (zh) 获取金属材料各向异性和拉压非对称性的方法及系统
Berchem et al. A simple plane bending fatigue and corrosion fatigue testing machine
Singh et al. Development and Metrological Evaluation of a Force Transducer for Industrial Application
CN110524577A (zh) 一种用于机器人关节力矩刚性的测量方法和装置
CN206756128U (zh) 一种关节臂测量力误差辨识装置
CN101738151A (zh) 一种方便钢板测量工具
CN206378093U (zh) 腐蚀凹坑深度测量仪
CN110617933A (zh) 一种双对称截面开口薄壁梁冲击载荷测量方法
CN105352640B (zh) 切条法测弯曲条残余应力的夹直测量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