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89014A - 振动促动器、可佩戴式终端以及来电通知功能设备 - Google Patents

振动促动器、可佩戴式终端以及来电通知功能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89014A
CN110089014A CN201880005089.7A CN201880005089A CN110089014A CN 110089014 A CN110089014 A CN 110089014A CN 201880005089 A CN201880005089 A CN 201880005089A CN 110089014 A CN110089014 A CN 1100890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movable body
magnet
coil
vib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0508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89014B (zh
Inventor
高桥勇树
坂口和隆
北村泰隆
稻本繁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0890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90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890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90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9/00Current supply arrangements for telephone systems
    • H04M19/02Current supply arrangements for telephone systems providing ringing current or supervisory tones, e.g. dialling tone or busy tone
    • H04M19/04Current supply arrangements for telephone systems providing ringing current or supervisory tones, e.g. dialling tone or busy tone the ringing-current being generated at the sub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3/00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H02K33/18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with coil systems moving upon intermittent or reversed energisation thereof by interaction with a fixed field system, e.g. permanent magn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6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IN GENERAL
    • B06B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e.g. FOR PERFORMING MECHANICAL WORK IN GENERAL
    • B06B1/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 B06B1/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 B06B1/04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electromagnetis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3/00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H02K33/02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with armatures moved one way by energisation of a single coil system and returned by mechanical force, e.g. by spr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24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ression or reduction of noise or vib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9/00Current supply arrangements for telephone systems
    • H04M19/02Current supply arrangements for telephone systems providing ringing current or supervisory tones, e.g. dialling tone or busy tone
    • H04M19/04Current supply arrangements for telephone systems providing ringing current or supervisory tones, e.g. dialling tone or busy tone the ringing-current being generated at the substations
    • H04M19/047Vibrating means for incoming call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6/00Tactile signalling systems, e.g.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04B1/385Transceivers carried on the body, e.g. in helm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实现小型化且能适宜地获得体感振动的振动促动器。该促动器具备具有线圈以及磁体中的一方的固定体、具有线圈以及磁体中的另一方的可动体、以及将可动体支撑为相对于固定体可动自如的弹性体,通过受到供电的线圈与磁体的配合,可动体相对于固定体在振动方向上进行往复移动。线圈以及磁体以在振动方向上能相对于线圈内插拔磁体的方式设于固定体以及可动体,弹性体是板状的弹性体,其一端固定于固定部,并且另一端固定于可动体,利用悬臂构造将可动体支撑为能够在振动方向上进行往复摆动。

Description

振动促动器、可佩戴式终端以及来电通知功能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振动促动器、可佩戴式终端以及来电通知功能设备。
背景技术
现今,作为用于向使用者报告移动电话等移动信息终端的来电等的振动产生源,或者作为向手指、手足等传递触摸面板的操作感触、游戏机的控制器等游戏装置的游戏的临场感的振动产生源,公知有振动促动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3)。
专利文献1所示的振动促动器形成为平板状,从而实现了小型化。专利文献1的振动促动器具有被支轴支撑的可动部由轴支撑为滑动自如的平板形状。
专利文献2所示的振动促动器具有具备箱体及线圈的固定件、以及具有配置在箱体内的磁体及重物部的可动件,通过线圈与磁体的配合,相对于传动轴滑动自如的可动件相对于固定件在振动方向上线性地进行振动。线圈卷绕在包含磁体的可动部的外侧。
并且,专利文献3是具有对置配置的扁平线圈和配置在扁平线圈上的扁平磁体的VCM(Voice Coil Motor,音圈电机)原理的促动器。
在这些振动促动器中,可动件均滑动自如地设于轴,并且由弹簧弹性支撑为能够沿振动方向进行振动。在以VCM作为驱动原理的振动促动器中,在通常时在该磁路结构上不作用磁吸引力。因此,弹性保持可动部的部件主要由金属弹簧构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09594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11201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487513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近年来,这些振动促动器被认为作为来电通知功能设备等而搭载于例如移动终端、或者手表、指轮等佩戴于使用者的身体来利用的形态的设备亦即可佩戴式终端。
在移动终端或者可佩戴式终端等的来电通知功能设备中,为了产生让使用者获得充足的体感的振动,需求振动较大的设备。
专利文献1~3所示的现有的振动促动器是在平板状的长方体状的箱体内沿长边方向驱动从而容易增大振动的构造。
当将上述振动促动器搭载于可佩戴式终端并配置在身体表面等安装面上时,在振动方向与安装面平行且可动体沿平行方向驱动的振动促动器中有难以获得体感振动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实现小型化并且能够适宜地获得体感振动的振动促动器、可佩戴式终端以及来电通知功能设备。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振动促动器的一个方案采用如下结构,具有:
固定体,其具有线圈以及磁体中的一方;
可动体,其具有上述线圈以及上述磁体中的另一方;以及
弹性体,其将上述可动体支撑为相对于上述固定体可动自如,
通过受到供电的上述线圈与上述磁体的配合,上述可动体相对于上述固定体在振动方向上进行往复移动,其中,
上述线圈以及上述磁体以在上述振动方向上能够相对于上述线圈内插拔上述磁体的方式设于上述固定体以及上述可动体,
上述弹性体是板状的弹性体,其一端固定于上述固定部,并且另一端固定于上述可动体,利用悬臂构造将上述可动体支撑为能够在上述振动方向上进行往复摆动。
本发明的可佩戴式终端的一个方案采用安装有上述结构的振动促动器的结构。并且,本发明的来电通知功能设备采用安装有上述结构的振动促动器的结构。
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可实现能够变得小型、组装性、优异且适宜地进行振动的振动促动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振动促动器的结构的外观图。
图2是示出上述振动促动器的拆下罩部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上述振动促动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上述振动促动器的主要部分结构的纵剖视图。
图5是示出上述振动促动器的磁路构造的图。
图6是示出上述振动促动器中的可动体的动作的纵剖视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振动促动器的结构的外观图。
图8是示出上述振动促动器的拆下罩部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上述振动促动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示出上述振动促动器的主要部分结构的纵剖视图。
图11是示出上述振动促动器的磁路构造的图。
图12是示出上述振动促动器中的可动体的动作的纵剖视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振动促动器的结构的外观图。
图14是示出上述振动促动器的拆下罩部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5是上述振动促动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6是上述振动促动器的主要部分结构的纵剖视图。
图17是示出上述振动促动器中的可动体的动作的纵剖视图。
图18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可佩戴式终端的图。
图19是示意性地示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的移动终端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振动促动器的结构的外观图,图2是示出上述振动促动器的拆下罩部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上述振动促动器的分解立体图。并且,图4是示出上述振动促动器的主要部分结构的纵剖视图,图5是示出上述振动促动器的磁路构造的图,图6是示出上述振动促动器中的可动体的动作的纵剖视图。
图1及图2所示的振动促动器100具有由底板12和罩部13构成的长方体形状的外形的箱体11。此外,箱体11的形状可以是任意尺寸,但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促动器100形成为,高度、宽度、进深中的进深最长,高度最短。此外,箱体11是如立方体形状等那样能够可动地收纳可动体30的形状即可,可以是任意形状而并非长方体形状。
振动促动器100具有包含箱体11的固定体10、在箱体11内相对于固定体10进行振动(以一端侧为支点而另一端侧进行往复摆动)的可动体30、以及作为板状的弹性体板簧部50。
在振动促动器100中,可动体30与底板12对置配置且一端部由板簧部50支撑,该可动体30的另一端部成为自由端,并且相对于底板12在高度方向上进行往复振动。
具体而言,固定体10具有底板12、罩部13、第一磁体支架14、第二磁体支架15、第一磁体21、以及第二磁体22,可动体30具有线圈40、主体部31(线圈支架32、重块34)以及接触部81。
底板12形成为矩形,在表面侧分离地配置有可动体30,并与罩部13一起构成箱体11。
底板12和下述的罩部13均由具有导电性的板材料形成,并作为电磁屏蔽件发挥功能。
在底板12,经由第一磁体支架14固定有第一磁体21。
第一磁体支架14将第一磁体21定位固定于底板1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磁体支架14形成为包围第一磁体21的扁平的矩形框状,并在其内侧配置第一磁体21。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磁体支架14配置为使第一磁体21位于可动体30的基端部侧部分30a。
第一磁体支架14例如也可以由金属、树脂等之类的材料形成,但优选是非磁性体,以便不会如使从磁体(尤其第一磁体21)的磁极发出的磁通的分布歪斜等那样对磁通的流动产生影响。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磁体支架14和第二磁体支架15均由非磁性不锈钢形成。此外,由于第一磁体支架14是非磁性体,所以在振动促动器100的组装时,第一磁体支架14也不会被第一磁体21及第二磁体22吸引,适宜地配置于预定位置,从而能够容易地组装振动促动器100。
第一磁体21以使磁化方向相对于底板12成为垂直方向的方式固定于底板1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磁体21形成为将S极配置于底板12侧并将N极配置于上表面侧的矩形形状。
第一磁体21和第二磁体22均插入在可动体30的线圈40内。
罩部13安装为覆盖于底板12,并在与底板12一起形成的箱体11的内部收纳可动体30。箱体11将可动体30收纳为可动自如。
在罩部13的内侧,可动自如地配置可动体30。在本实施方式中,罩部13的顶板131隔着可动体30与底板12对置配置。
在罩部13中,在顶板131固定有通过第二磁体支架15而定位的第二磁体22。此外,顶板131中用于固定第二磁体22的部分和底板12中用于固定第一磁体21的部分也作为轭部发挥功能。
第二磁体支架15形成为与第一磁体支架14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磁体支架15形成为包围第二磁体22的扁平的矩形框状,并在其内侧配置第二磁体22。第二磁体支架15与第一磁体支架14对置配置。第二磁体支架15将形成为与第一磁体21相同的第二磁体22定位于与第一磁体21对置的位置。
如图4所示,第二磁体22以使磁化方向与第一磁体21的磁化方向不同的方式对置地配置于第一磁体21的正上方。
即,第二磁体22以相同磁极与第一磁体21对置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及图5所示,第二磁体22的下表面是N极面,并配置为在与第一磁体21的N极的上表面之间设置缝隙。第二磁体22以远离线圈40的内周面的状态插入在可动体30的线圈40内。
在可动体30中,线圈40和主体部31在与第一磁体21及第二磁体22的磁化方向正交的方向(图4中前后方向)上排列并接合。
线圈40与第一磁体21及第二磁体22一起产生磁力,来电磁驱动可动体30。线圈40以包围相互对置的第一磁体21的上表面及第二磁体22的下表面的方式空开预定间隔地配置于第一磁体21及第二磁体22的外周侧。
线圈40具有与第一磁体21及第二磁体22的外形对应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线圈40与第一磁体21及第二磁体22的外形对应地形成为正方形框状,并配置为在与第一磁体21及第二磁体22的磁化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卷绕在第一磁体21及第二磁体22的周围。
即,线圈40的卷绕轴优选与固定体10的第一磁体21及第二磁体22的磁化方向平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线圈40的非驱动时,线圈40的卷绕轴与第一磁体21及第二磁体22的中心轴重叠,并且相对于第一磁体21及第二磁体22在宽度方向及进深方向上空开预定间隔地对置。此处所述的预定间隔是线圈40能够相对于第一磁体21及第二磁体22在厚度方向上移动的间隔,更详细地是线圈40能够伴随可动体30的摆动在厚度方向上摆动的间隔。
在线圈40且在从线圈卷绕部分向基端侧导出的线圈线40a连接电源供给部(图示省略)。电源供给部与外部电源连接,向线圈40供给电力,使之产生磁力。
线圈40经由线圈支架32安装于可动体30的主体部31。
主体部31具有用于安装作为弹性体的板簧部50的一端部和作为自由端的另一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部31由线圈支架32和重块34构成。
线圈支架32在可动体30固定作为板簧部50的另一端部的可动体固定部55并且保持线圈40。
在本实施方式中,线圈支架32形成为矩形框状,以将线圈40配置于框状部的内侧的方式固定于线圈40的外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线圈支架32通过对由不锈钢材料构成的金属板进行加工来形成。此外,线圈支架32的形状尺寸能够在制造上实现即可,可以由比重较高的钨等高比重(比重为16~19左右)的材料形成。在该情况下,能够与高比重相应地增加可动体质量。
在线圈支架32的一侧面固定有板簧部50,并在与板簧部50相反侧的另一侧面,相邻地固定有重块34。在可动体30中,在可动体30的一端侧具有线圈40,并在另一端侧具有重块34。
重块34是重物,通过设于由作为板状的弹性体的板簧部50支撑的可动体30,来增加可动体30的振动输出。在本实施方式中,重块34安装为从线圈支架32起在与线圈的轴正交的方向上且向与板簧部50朝固定体10侧延伸的方向相反的一侧延伸。
此外,重块34例如由比重比SECC等材料的比重高的钨等高比重的材料形成。由此,在想要增加已在设计等中设定了外形尺寸的可动体30的质量的情况下,并在由比重为16~19左右的高比重材料形成重块34的情况下,能够使可动体的质量含有与该比重相应的质量,其结果,能够增加可动体30的振动输出。
重块34形成为板状的长方体状,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与线圈支架32的高度相同的厚度形成。由此,线圈支架32及重块34的上端面与下端面分别成为同一面。
在重块34的前端部,在摆动方向上、此处为在相对于底板12接近分离的方向上安装有接触部81。接触部81在振动方向上与顶板131以及底板12分别对置。
接触部81是缓冲件(缓冲材料),在可动体30摆动了时抵接于底板12和罩部13的顶板131。此处,接触部81由弹性体、橡胶、树脂、海绵等多孔质弹性体等软质材料形成。由此,当驱动可动体30时,在与底板12或顶板131接触的情况下,能够缓和接触时的冲击,减少接触音、振动噪声的产生,并且能够将接触时的冲击传递至箱体11。
就板簧部50而言,一端固定于固定体10,另一端固定于可动体30,并且利用悬臂构造将可动体30支撑为能够在振动方向上往复摆动。板簧部50将可动体30支撑为能够在与箱体11的长边方向交叉(此处为正交)的方向上摆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板簧部50由板簧形成。板簧部50通过使长条板状板弯曲来形成,并具有固定于固定体10的固定体固定部51、弹性变形的臂部53、以及固定于可动体30的可动体固定部55。
固定体固定部51通过粘接或者焊接等固定于底板12的表面的一端部侧。臂部53具有以从固定体固定部51向上方立起的方式伸出的立起板部531、和从立起板部531沿底板12弯曲的弯曲板部533。在弯曲板部533,以从弯曲板部533的前端向底板12侧垂下的方式形成有可动体固定部55。可动体固定部55与线圈支架32的一侧面面接触并通过粘接或者焊接等固定。
利用该板簧部50,可动体30以分别大致平行地悬臂支撑于底板12与罩部13的顶板131之间的中间的位置的状态配置在箱体11的内部。
<振动促动器100的动作>
经由向线圈40供给电力的电源供给部(图示省略)在线圈40连接外部电源。
在振动促动器100中,在固定体10的底板12与罩部13的顶板131之间,由板簧部50在一端侧弹性支撑并能够摆动地配置有可动体30。除此之外,第一磁体21及第二磁体22配置在可动体30的线圈40内,并且使相同极性的磁极面(图5中N极彼此)相互对置地固定于底板12以及顶板131。
从电源供给部向线圈40供给电源来对线圈40进行励磁,由此可动体30沿高度方向(短边方向)、也就是相对于底板12以及顶板131接近分离的方向进行往复振动,进而可动体30的另一端部摆动。
例如,在振动促动器10中,成为图5所示的磁通的流动B。在振动促动器100中,若向线圈40供电,则向配置为与来自第一磁体21及第二磁体22的磁通正交的线圈40流动电流,从而因在此产生的洛伦兹力并基于弗莱明左手法则在线圈40中产生推力F,可动体30向F方向进行驱动。由此,可动体30在一端部侧由板簧部50支撑,从而如图6所示,可动体30的另一端部即重块34侧摆动而向F方向移动,之后经由接触部81而与罩部13的顶板131接触(具体为碰撞)。
并且,若将电流切换至相反方向并供给至线圈40(使图5中的电流的流动方向相反),则在切换时线圈40返回基准位置,从而因洛伦兹力在线圈40中产生力-F,可动体30向与F方向正相反的-F方向进行驱动。由于可动体30在一端部侧由板簧部50支撑,所以可动体30的另一端部即重块34侧摆动而向F方向移动,之后经由接触部81而与底板12碰撞(虚线所示的可动体30的状态)。
在振动促动器100中,线圈40因从电源供给部向线圈40输入的交流波而被励磁,从而相对于固定体10侧的第一磁体21及第二磁体22有效地产生洛伦兹力。由此,可动体30的线圈40以成为驱动基准位置的位置(此处,线圈40的高度方向的中心位置是与第一磁体21及第二磁体22的对置的相同磁性的磁极面之间的中间位置大致成为同一水平面的位置)为基准而获得F方向、-F方向的推力。
由此可动体30的线圈40沿高度方向朝F方向、-F方向进行往复振动。也就是说,可动体30相对于固定体10在与底板12正交的方向上呈圆弧状地进行往复振动。以下示出该驱动原理。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促动器100的驱动原理在以下的全部各实施方式的振动促动器中实现。
在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促动器100中,在设可动体30的惯性力矩为J[Kgm2]m[kg]、板簧部50的扭曲方向的弹簧常数为Ksp的情况下,可动体30相对于固定体10以通过下述式(1)计算出的共振频率fr[Hz]进行振动。
(式1)
fr:共振频率[Hz]
J:惯性力矩[Kgm2]
Ksp:弹簧常数[Nm/rad]
在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促动器100中,从电源供给部向线圈40供给与可动体30的共振频率fr大致相等的频率的交流电。由此线圈40被励磁,使可动体30高效地可动。
本振动促动器100的可动体30成为由弹簧质量系统构造支撑的状态,其中,弹簧质量系统构造经由板簧部50而由固定体10支撑。因而,若向线圈40供给与可动体30的共振频率fr相等的频率的交流电,则可动体30以高效率的共振状态被驱动。
以下表示示出振动促动器100的驱动原理的运动方程式以及电路方程式。振动促动器100基于下述式(2)所示的运动方程式以及下述式(3)所示的电路方程式进行驱动。
(式2)
J:惯性力矩[Kgm2]
θ(t):角度[rad]
Kt:转矩常量[Nm/A]
i(t):电流[A]
Ksp:弹簧常数[Nm/rad]
D:衰减系数[Nm/(rad/s)]
(式3)
e(t):电压[V]
R:电阻[Ω]
L:电感[H]
Ke:反电动势常数[V/(rad/s)]
即,促动器100的惯性力矩J[Kgm2]、旋转角度θ(t)[rad]、转矩常量Kt[Nm/A]、电流i(t)[A]、弹簧常数Ksp[Nm/rad]、衰减系数D[Nm/(rad/s)]等能够在满足式(2)的范围内适当地变更。并且,电压e(t)[V]、电阻R[Ω]、电感L[H]、反电动势常量Ke[V/(rad/s)]能够在满足式(3)的范围内适当地变更。
这样,在促动器100以由可动体30的惯性力矩J和板簧(弹性体)50的弹簧常数Ksp决定的共振频率fr进行了驱动的情况下,能够高效地获得较大的输出。
现今,在使用板簧使可动体相对于固定体能够摆动地支撑可动体的构造中,板簧安装为从在可动体的振动方向上分离的两端部的外缘起沿与平行于固定体的底面的振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在该结构的情况下,为了使可动体稳定地摆动,至少设为分别从两端部起沿与振动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并支撑于固定体。即,在现有的板簧支撑构造的振动促动器中,相对于固定体将可动体支撑为能够摆动的板簧在多处与固定体以及可动体分别连接,从而在构造上,需要较多的板簧设计空间,促动器难以变得小型。并且,板簧的构造也变得复杂,难以高效地进行制造。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促动器100中,在一个板簧部50的一端固定可动体30,并且板簧部50的另一端固定,将可动体30支撑为能够摆动即能够振动。由此与相对于可动体以及固定体在多处进行固定的现有的构造相比,构造简单,设计简单,并且能够实现省空间化,从而能够实现振动促动器100本身的小型化。
并且,在现有的振动促动器中,因要搭载的产品形状、安装空间,受到安装方向的制约。例如,当用户佩戴产品后,振动促动器以载置在用户的皮肤上的方式搭载于产品,在该情况下,从产品的佩戴感的观点看,振动促动器离实际上佩戴的皮肤的高度构成为极低。即,利用第一磁体21、第二磁体22以及线圈40的配合对可动体30施加的激振方向也受到产品的安装方向的制约。尤其是,在能够在成为与作为安装面的皮肤垂直的方向的短边方向上产生振动的振动促动器中有弹簧的设计制约,从而可动部质量的确保、弹簧设计空间有设计制约,难以实现高输出化。
针对这一点,振动促动器100的可动体30每次摆动时都在接触部81处交替地与底板12以及罩部13的顶板131接触(具体为碰撞),从而使振动促动器100的箱体11本身振动。
由此,振动促动器100能够经由箱体11让用户体感到比实际对可动体30施加的激振力所产生的振动大的振动。
因而,根据振动促动器100,即使是将激振方向作为短边方向的振动促动器,也具有以下优点:在与安装于所搭载的产品的安装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激振,能够对成为安装对象的皮肤赋予适宜的振动。
并且,在可动体30中,第一磁体21、第二磁体22以及线圈40配置于可动体30整体的基端侧(板簧部50所接合的端部侧)部分30a(参照图4),并在可动体30的前端侧部分30b配置有重块34。也就是说,可动体30构成为:在摆动支点侧配置有产生可动体30B的驱动转矩的磁路,并在当摆动时位移范围最大的可动体30A的前端侧配置有重物。由此与将第一磁体21、第二磁体22以及线圈40配置于可动体30的前端侧的结构相比,前端侧的重块34所占的比例较大,对可动体30赋予的旋转力矩(旋转系统中的质量)增加,从而能够实现振动的高输出化。
并且,在振动促动器100中,将线圈40配置于可动体30,将第一磁体21及第二磁体22配置于固定体10,并且利用根据弗莱明左手法则而产生的洛伦兹力使可动体30驱动。由此,即使振动促动器100的箱体11的外形尺寸受到限制,也能够以受到限制的尺寸在最小限度的空间内产生磁力。例如在将磁体配置于可动体侧而成为所谓的磁体可动的结构中,在设置线圈以及供线圈卷绕的芯部的情况下,线圈以及芯部需要配置为对配置于可动体的磁体进行包围,或者需要配置于磁体的可动体侧。在任一线圈、芯部的配置中,通过在外形受到限制的箱体内增大线圈、芯部的配置空间的空间,可动体所占的空间变小,可动体变轻,从而输出也有降低的情况。
另外,与可动体的振动伴随与固定体的滑动的现有的振动促动器相比,可动体30不沿固定体10的一部分滑动地进行振动,从而在振动时不会因与固定体的摩擦阻力而产生推力的衰减,能够获得适宜的振幅。
(实施方式2)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振动促动器的结构的外观图,图8是示出上述振动促动器的拆下罩部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9是上述振动促动器的分解立体图。并且,图10是示出上述振动促动器的主要部分结构的纵剖视图,图11是示出上述振动促动器的磁路构造的图,图12是示出上述振动促动器中的可动体的动作的纵剖视图。
图7及图8所示的振动促动器100A具有由底板12A和罩部13A构成的长方体形状的外形的箱体11A。箱体11A的形状可以是任意尺寸,但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促动器100A形成为,高度、宽度、进深中的进深最长,高度最短。此外,与箱体11相同,箱体11A是如立方体形状等那样能够可动地收纳可动体30A的形状即可,可以是任意形状而并非长方体形状。
振动促动器100A具有包含箱体11A的固定体10A、在箱体11A内相对于固定体10A进行振动(一端侧进行往复摆动)的可动体30A、以及作为板状的弹性体的板簧部50A。
此外,该振动促动器100A具有与实施方式1的振动促动器100相同的基本结构,与振动促动器100相比,主要是板簧部50A的形状、缓冲件形状不同。因而,以下,对与振动促动器100的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在同一名称、同一符号的基础上附加A,并适当地省略其说明。
在振动促动器100A中,可动体30A与底板12A对置配置且一端部由板簧部50A支撑,该可动体30A的另一端部相对于底板12A在高度方向上进行往复振动。
具体而言,固定体10A具有底板12A、罩部13A、第一磁体支架14A、第二磁体支架15A、第一磁体21A、以及第二磁体22A。可动体30A具有线圈40A、主体部31A(线圈支架32A、重块34A)以及接触部81A,并且可动体30A经由设于固定体10A与可动体30A之间的板簧部50A摆动自如地设于固定体10A。
底板12A形成为矩形,在表面侧分离地配置有可动体30A,并与罩部13A一起构成中空的箱体11A。本实施方式的底板12A的一端部122从箱体11A向外部突出,在一端侧且在箱体11A的内部配置与线圈40A连接的电源供给部41的另一端部。电源供给部41是向线圈40A供电的基板,由经由露出至箱体11A的外部的另一端部而与外部电源连接的基板、例如柔性电路基板(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等形成。
底板12A和下述的罩部13A均由板材料形成,并作为电磁屏蔽件发挥功能。
在底板12A,经由第一磁体支架14A固定有第一磁体21A。
第一磁体支架14A具有与促动器100的第一磁体支架14相同的功能,将第一磁体21A定位固定于底板12A。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磁体支架14A形成为包围第一磁体21A的扁平的矩形框状,并在其内侧配置第一磁体21A。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磁体支架14A配置为使第一磁体21A位于可动体30A的基端部30Aa侧。像这样构成的第一磁体21A与实施方式1的促动器100中的第一磁体21相同地插入在可动体30A的线圈40A内。
罩部13A和底板12A均具有与实施方式1的促动器100的罩部13、底板12相同的功能。罩部13A安装为覆盖于底板12A,并在与底板12A一起形成的箱体11的内部,可动自如地收纳可动体30A。罩部13A的顶板131A隔着可动体30A与底板12A对置配置。
在罩部13A中,在顶板131A固定有通过第二磁体支架15A而定位的第二磁体22A。此外,顶板131A的作为轭部的功能与顶板131相同。
与促动器100的磁体支架15相同,第二磁体支架15A将形成为与第一磁体21A相同的第二磁体22A定位于与第一磁体21A对置的位置。
与促动器100中的第二磁体22相同,如图10及图11所示,第二磁体22A以使磁化方向与第一磁体21A的磁化方向不同的方式对置且空开缝隙地配置于第一磁体21A的正上方。即,第二磁体22A以相同磁极与第一磁体21A对置配置。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磁体22A与第一磁体21A对置的对置部分以远离线圈40A的内周面的状态插入在可动体30A的线圈40A内。
与可动体30比较,可动体30A主要是板簧部50A以及板簧部50A的安装构造、接触部81A不同。即,在可动体30A中,线圈40A和主体部31A在与第一磁体21A及第二磁体22A的磁化方向正交的方向(图10中前后方向)上排列并接合。
线圈40A与第一磁体21A及第二磁体22A一起产生磁力,来电磁驱动可动体30A。线圈40A以包围相互对置的第一磁体21A的上表面及第二磁体22A的下表面的方式空开预定间隔地配置于第一磁体21A及第二磁体22A的外周侧。
与促动器100中的线圈40相同,线圈40A具有与第一磁体21A及第二磁体22A的外形对应的形状,并配置为在与第一磁体21A及第二磁体22A的磁化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卷绕在第一磁体21A及第二磁体22A的周围。线圈40A与第一磁体21A及第二磁体22A的位置关系同于实施方式1,从而省略说明。
电源供给部41与线圈40A连接。线圈40A经由线圈支架32A安装于可动体30A的主体部31A。
电源供给部41是向线圈40供给电力的基板。此处,电源供给部41为软性基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FPC)。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源供给部41配置为,在可动体30A的基端侧,柔性部分在板簧部50A的上方重叠。柔性部分的一方侧的一端部411在可动体30A侧经由线49而与线圈40连接。在电源供给部41中,柔性部分的另一方侧的另一端部412配设在底板12A的一端部122上,并在长边方向上露出至箱体11A的外部。此外,电源供给部41也可以安装驱动电路,将从在外部连接的外部电源供给的电力供给至线圈40使之产生磁力。电源供给部41是柔性部分,追随可动体30的可动。
主体部31A具有用于安装作为弹性体的板簧部50A的一端部和作为自由端的另一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部31A由线圈支架32A和重块34A构成。
线圈支架32A在可动体30A固定作为板簧部50A的另一端部的可动体固定部55A并且保持线圈40A。
在本实施方式中,线圈支架32A形成为矩形框状,以将线圈40A配置于框状部的内侧的方式固定于线圈40A的外周面。与本实施方式1的线圈支架32相同,线圈支架32A通过对由不锈钢材料构成的金属板进行加工来形成。此外,与线圈支架32相同,线圈支架32A的形状尺寸能够在制造上实现即可,可以由比重较高的钨等高比重(比重为16~19左右)的材料形成。在该情况下,能够与高比重相应地增加可动体质量。
线圈支架32A在上端面固定有板簧部50A的可动体固定部55A,并在与板簧部50A导出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另一侧面,相邻地固定有重块34A。在可动体30A中,在可动体30A的一端侧具有线圈40,并在另一端侧具有重块34A。
与重块34相同,重块34A是重物,通过设于由作为板状的弹性体的板簧部50A支撑的可动体30A,来增加可动体30A的振动输出。在本实施方式中,重块34A安装为从线圈支架32A起在与线圈的轴正交的方向上且向与板簧部50A朝固定体10A侧延伸的方向相反的一侧延伸。
此外,重块34A例如由比重比SECC等材料的比重高的钨等高比重的材料形成。由此,在想要增加已在设计等中设定了外形尺寸的可动体30A的质量的情况下,并在由比重为16~19左右的高比重材料形成重块34A的情况下,能够使可动体的质量含有与该比重相应的质量,其结果,能够增加可动体30A的振动输出。
重块34A形成为板状的长方体状,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与线圈支架32A的高度相同的厚度形成。由此,线圈支架32A及重块34A的上端面与下端面分别成为同一面。
在重块34A的前端部,且在摆动方向上、此处为在相对于底板12A及顶板131A接近分离的方向上的端面(前端部的上下表面),与底板12A及顶板131A对置地安装有接触部81A。
接触部81A是缓冲件,在可动体30A摆动了时抵接于底板12A和罩部13A的顶板131A。
板簧部50A由板状的弹性体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由板簧形成。板簧部50A以使固定于固定体10A的一端与固定于可动体30A的另一端相互分离地对置的方式形成为截面大致呈U字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板簧部50A通过将长条板状板弯曲成U字状来形成,并具有固定于固定体10A的固定体固定部51A、弹性变形的臂部53A、以及固定于可动体30A的可动体固定部55A。
如图10所示,在罩部13A内,固定体固定部51A通过粘接或者焊接等固定于底板12A的表面的一端部侧。臂部53A具有在固定体固定部51A中以从促动器100A的基端侧向上方立起的方式伸出的立起板部531A、和从立起板部531A起向促动器100A的前端侧弯曲并沿底板12A的弯曲板部533A。从弯曲板部533A的前端起连续地在与弯曲板部533A同一平面内形成有可动体固定部55A。弯曲板部533A以及可动体固定部55A的至少一方与固定体固定部51A对置。
可动体固定部55A形成为与线圈支架32A的形状对应的框状,并与固定体固定部51A对置配置。可动体固定部55A与线圈支架32A的框状的上端面面接触并通过粘接或者焊接等固定。相对于框状的可动体固定部55A的内部插拔第二磁体22A,该第二磁体22A插入在固定于线圈支架32A的线圈40A的内侧。
利用该板簧部50A,可动体30A以分别大致平行地悬臂支撑于底板12A与罩部13A的顶板131A之间的中间的位置的状态配置在箱体11A的内部。
即,本实施方式的板簧部50A配置为,固定体固定部51A与弯曲板部533A以及可动体固定部55A的至少一方平行地对置。由此,当将板簧部50A安装于固定体10A时,板簧部50A本身不需要在促动器100的长边方向、也就是前后方向上确保设置空间,能够不减少驱动性能地实现促动器100A本身的进一步的小型化。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2的振动促动器100A中,在固定体10A的底板12A与罩部13A的顶板131A之间,由板簧部50A在一端侧弹性支撑并能够摆动地配置有可动体30A。除此之外,第一磁体21A及第二磁体22A配置在可动体30A的线圈40内,并且使相同极性的磁极面(图11中N极彼此)相互对置地固定于底板12A以及顶板131A。
<振动促动器100A的动作>
振动促动器100A具有与振动促动器100相同的磁路,并与振动促动器100相同地进行电磁驱动。
从电源供给部向线圈40供给电源来对线圈40进行励磁,由此可动体30A沿高度方向(短边方向)、即相对于底板12A接近分离的方向进行往复振动,由此可动体30A的另一端部摆动。
例如,在振动促动器100A中,成为图11所示的磁通的流动B。在振动促动器100A中,若向线圈40A供电,则向配置为与来自第一磁体21A及第二磁体22A的磁通正交的线圈40A流动电流,从而因在此产生的洛伦兹力并基于弗莱明左手法则在线圈40A中产生推力F,可动体30A向F方向进行驱动。由此,可动体30A在一端部侧由板簧部50A支撑,从而如图12中虚线示出的可动体300A所示,重块34A侧以可动体30A的另一端部、也就是一端侧部侧为支点进行摆动(此处为向F1方向摆动),之后可动体成为虚线300A所示的状态,经由接触部81A而与罩部13A的顶板131A接触(具体为碰撞)。
并且,若将电流切换至相反方向并供给至线圈40A(使图11中的电流的流动方向相反),则在切换时线圈40A返回基准位置,从而因洛伦兹力在线圈40A中产生推力-F,可动体30A以向与F1方向正相反的-F1方向移动的方式进行驱动。由于可动体30A在一端部侧由板簧部A支撑,所以可动体30A的另一端部也就是重块34A侧摆动(向-F1方向移动),之后经由接触部81A而与底板12A碰撞(图12中虚线所示的可动体300B的状态)。
即,在振动促动器100A中,线圈40A因从电源供给部41向线圈40A输入的交流波而被励磁,从而相对于固定体10A侧的第一磁体21A及第二磁体22A有效地产生磁吸引力以及斥力。由此,可动体30A侧的线圈40A以成为驱动基准位置的位置(此处,线圈40A的高度方向的中心位置是与第一磁体21A及第二磁体22A的对置的相同磁性的磁极面之间的中间位置大致成为同一水平面的位置)为基准而获得F方向、-F方向的推力(参照图11)。线圈40A沿高度方向朝F方向、-F方向进行往复振动,也就是,可动体30A相对于固定体10A在与底板12A正交的方向上呈圆弧状地进行往复振动。该驱动原理与实施方式1的促动器100相同,通过上述式(1)-式(3)来实现,从而省略说明。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与实施方式1的促动器100相同的效果。
尤其是在促动器100A中,在一个板簧部50A的一端固定可动体30A,并且板簧部50A的另一端固定,将可动体30A支撑为能够摆动也就是能够振动。由此与相对于可动体以及固定体在多处进行固定的现有的构造相比,构造简单,设计简单,并且能够实现省空间化,从而能够实现振动促动器100A本身的小型化。
并且,振动促动器100A的可动体30A每次摆动时都经由接触部81A交替地与底板12A以及罩部13A的顶板131A接触(具体为碰撞),从而能够使振动促动器100A的箱体11A本身振动。
由此,振动促动器100A能够经由箱体11让用户体感到比实际对可动体30A施加的激振力所产生的振动大的振动。因而,根据振动促动器100A,即使是将激振方向作为短边方向的振动促动器,也具有以下优点:在与安装于所搭载的产品的安装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激振,能够对成为安装对象的皮肤赋予适宜的振动。
并且,振动促动器100A也与振动促动器100相同,在可动体30A中,第一磁体21A、第二磁体22A以及线圈40A配置于可动体30A整体的基端侧(板簧部50A所接合的端部侧)部分30aA(参照图10)。此外,第一磁体21A、第二磁体22A以及线圈40A构成产生可动体30A的驱动转矩的作为电磁驱动部的磁路。在可动体30A的前端侧部分30bA配置有重块34A。由此与将第一磁体21A、第二磁体22A以及线圈40A配置于可动体30A的前端侧的结构相比,对可动体30A赋予的旋转力矩(旋转系统中的质量)增加,从而能够实现振动的高输出化。
并且,振动促动器100A与振动促动器100相同,即使箱体11A的外形尺寸受到限制,也能够以受到限制的尺寸在最小限度的空间内产生磁力。另一方面,在可动体30A中,前端侧的重块34A所占的比例变大,旋转力矩增加,从而能够实现高输出化。另外,在振动时不会因与固定体的摩擦阻力而产生推力的衰减,能够获得适宜的振幅。
除此之外,在促动器100A中,板簧部50A形成为U字状。即,板簧部50A以使固定体固定部51A配置为比可动体固定部55A与固定体固定部51A之间的臂部53A靠可动体固定部55A侧的方式固定于底板12A。由此与将固定体固定部51A配置为比臂部53A靠基端侧的结构相比,能够缩短底板12A、板簧部50A以及可动体30A的振动产生系统在长边方向上的长度。
(实施方式3)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振动促动器的结构的外观图,图14是示出上述振动促动器的拆下罩部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5是上述振动促动器的分解立体图。并且,图16是示出上述振动促动器的主要部分结构的纵剖视图,图17是示出上述振动促动器中的可动体的动作的纵剖视图。
图13~图17所示的本实施方式3的促动器100B与促动器100、100A在基本结构上的不同点在于:将线圈40B设于固定体10B,并将磁体25设于可动体30B。
振动促动器100B具有与实施方式1的振动促动器100相同的基本结构,除线圈40B以及磁体25的安装部位的不同之外,与振动促动器100相比,主要是线圈40B、板簧部50B的形状、缓冲件形状不同。因而,以下,对与振动促动器100的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在同一名称、同一符号的基础上附加B,并适当地省略其说明。
图13及图14所示的振动促动器100B具有由底板12B和罩部13B构成的长方体形状的外形的箱体11B。箱体11B的形状可以是任意尺寸,但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促动器100B形成为,高度、宽度、进深中的进深最长,高度最短。此外,与箱体11相同,箱体11B是如立方体形状等那样能够可动地收纳可动体30B的形状即可,可以是任意形状而并非长方体形状。
振动促动器100B具有包含箱体11B的固定体10B、在箱体11B内相对于固定体10B进行振动(一端侧进行往复摆动)的可动体30B、以及作为板状的弹性体的板簧部50B。
与振动促动器100、100A相同,在振动促动器100B中,可动体30B与底板12B对置配置且一端部由板簧部50B支撑,该可动体30B的另一端部相对于底板12B在高度方向上进行往复振动。
固定体10B具有底板12B、罩部13B以及线圈40B。可动体30B具有磁体25、主体部31B(轭部32B、重块34B)以及接触部81B,并且可动体30B经由设于固定体10B与可动体30B之间的板簧部50B摆动自如地设于固定体10B。
底板12B形成为在进深方向上较长的矩形,在表面侧分离地配置有可动体30B,并与覆盖可动体30B的罩部13B一起构成中空的箱体11B。本实施方式的底板12B的一端部122B也可以从箱体11B向外部突出,并在一端部122B上使从线圈40B导出的线圈线40a与未图示的电源供给部连接,来从电源供给部向线圈40B供给电力。此外,与促动器100相同,底板12B和下述的罩部13B均由具有导电性的板材料形成,并作为电磁屏蔽件发挥功能。
在底板12B的表面并在一端部侧,以使卷绕方向相对于底板12B的表面朝向垂直方向的方式固定有线圈40B。
线圈40B和磁体25均产生磁力,来电磁驱动可动体30B。线圈40B以包围可动体30B侧的磁体25的下部的方式空开预定间隔地配置于磁体25的外周侧。与促动器100中的线圈40相同,线圈40B具有与磁体25的外形对应的形状,此处形成为方筒状。
罩部13B和底板12B均具有与实施方式1的促动器100的罩部13、底板12相同的功能。罩部13B安装为覆盖于底板12B,并在与底板12B一起形成的箱体11B的内部,可动自如地收纳可动体30B。罩部13B的顶板131B隔着可动体30B与底板12B对置配置。此处,顶板131B配置为与底板12B平行。
与可动体30相比,可动体30B主要是板簧部50B以及板簧部50B的安装构造、接触部81B不同,并且具有磁体来代替线圈。即,可动体30B具有磁体25和主体部31B。
在主体部31B中,具有用于安装作为弹性体的板簧部50B的一端部的轭部32B与构成自由端侧的重块34B相邻地配置,也可以相互粘接。轭部32B、重块34B以及磁体25以在前后方向上相邻的状态接合于固定体侧固定部55B。
轭部32B和磁体25均在可动体30B的一端部侧接合于可动体固定部55B。轭部32B形成为矩形框状,并配置为开口方向朝向与底板12B对置的方向。轭部32B在其上端开口缘部处固定于作为板簧部50B的另一端部的可动体固定部55B,并配置为下端开口缘部朝向底板12B侧。轭部32B以从配置于内部的磁体25空开预定间隔地包围磁体25的方式固定于可动体固定部55B。轭部32B与磁体25的周围之间的预定间隔是线圈40B能够在上下方向也就是移动方向上插入的间隔。详细而言,是当可动体30B进行圆弧运动后线圈40B能够插入在轭部32B以及磁体25之间并且分别不接触的间隔。如图16所示,轭部32B的下端部在水平方向上与线圈40的上端部的外周空开预定间隔地对置。此外,轭部32B以与重块34B相同的厚度(振动方向的长度)形成。
磁体25能够插拔地配置在线圈40B内,并在可动体30B中,经由可动体固定部55B配置在轭部32B的内侧。
磁体25优选配置为磁化方向与线圈40B的卷绕轴平行或者相同。
与重块34相同,重块34B是重物,通过设于由作为板状的弹性体的板簧部50B支撑的可动体30B,来增加可动体30B的振动输出。在本实施方式中,重块34B以在与线圈40B的卷绕轴正交的方向上且向与板簧部50B朝固定体10B侧延伸突出的方向相反的一侧延伸的方式安装于轭部32B。
此外,重块34B例如由比重比SECC等材料的比重高的钨等高比重的材料形成。由此,在想要增加已在设计等中设定了外形尺寸的可动体30B的质量的情况下,并在由比重为16~19左右的高比重材料形成重块34B的情况下,能够使可动体的质量含有与该比重相应的质量,其结果,能够增加可动体30B的振动输出。
重块34B被焊接至可动体固定部55B的前端部(另一端部)。
与促动器100及促动器100B相同,在重块34B的前端部,且在摆动方向上、此处为在相对于底板12B及顶板131B接近分离的方向上的端面(前端部的上下表面),与底板12B及顶板131B对置地安装有接触部81B。
接触部81B是缓冲件,在可动体30B摆动了时抵接于底板12B和罩部13B的顶板131B。接触部81B的作用及效果与接触部81、81A相同,从而省略说明。
板簧部50B由板状的弹性体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由板簧形成。
具体而言,板簧部50B通过使长条板状板弯曲来形成,并具有固定于固定体10B的固定体固定部51B、弹性变形的臂部53B、以及固定于可动体30B的可动体固定部55B。
如图15所示,在罩部13B内,固定体固定部51B通过粘接或者焊接等固定于底板12B的表面的一端部侧。臂部53B具有在固定体固定部51B中以从促动器100B的基端侧向上方立起的方式伸出的立起板部531B、和从立起板部531B起向促动器100B的前端侧弯曲并沿底板12B的弯曲板部533B。从弯曲板部533的前端起连续地在与弯曲板部533B同一平面内形成有可动体固定部55B。
可动体固定部55B形成为与轭部32B的外形形状对应的板状。可动体固定部55B以及弯曲板部533B的至少一方与固定体固定部51B对置。
可动体固定部55B与轭部32B的框状的上端面面接触并通过粘接或者焊接等固定,并在轭部32B的内侧将磁体25固定于磁化方向的一端部(上端部)。
利用该板簧部50B,可动体30B以分别大致平行地悬臂支撑于底板12B与罩部13B的顶板131B之间的中间的位置的状态配置在箱体11B的内部。
即,本实施方式的板簧部50B配设为,固定体固定部51B与弯曲板部533B以及可动体固定部55B的至少一方平行地对置。由此,当将板簧部50B安装于固定体10B时,板簧部50B本身不需要在促动器100的长边方向、也就是前后方向上确保设置空间,能够不减少驱动性能地实现促动器100B本身的进一步的小型化。
<振动促动器100B的动作>
振动促动器100B具有与振动促动器100相同的磁路,并与振动促动器100相同地进行电磁驱动。
从电源供给部向线圈40B供给电源来对线圈40B进行励磁,由此可动体30B沿高度方向(短边方向)、也就是相对于底板12B接近分离的方向进行往复振动,进而可动体30B的另一端部摆动。
例如,在振动促动器100B中,成为图16所示的磁通的流动B2。在振动促动器100B中,若向线圈40B供电,则向配置为与来自第一磁体21B及第二磁体22B的磁通正交的线圈40B流动电流。因由此产生的洛伦兹力并基于弗莱明左手法则,在线圈40B中产生的力的反作用力作为F方向的推力而作用于可动体30B的磁体25,从而可动体30B向F方向进行驱动。
由于可动体30B在一端部侧由板簧部50B支撑,所以如图17中虚线示出的可动体300B所示,在可动体30B中,重块34B侧的另一端部也就是前端部以一端侧部即基端部侧为支点向F2方向摆动。由此,可动体30B的自由端侧的前端部经由接触部81B而与罩部13B的顶板131B碰撞(图17中,示出虚线所示的可动体300C经由接触部81B而与顶板131碰撞的状态、也就是接触的状态)。
并且,若将电流切换至相反方向并供给至线圈40B(使图16中的电流的流动方向相反),则在切换时线圈40B返回基准位置,从而因洛伦兹力在线圈40B中产生的推力的反作用力作为推力-F而作用于磁体25。由此,可动体30B向与F方向正相反的-F方向进行驱动。由于可动体30B在一端部侧由板簧部50B支撑,所以可动体30B的另一端部也就是重块34侧摆动而向-F1方向移动,并经由接触部81B而与底板12B碰撞(图17中虚线所示的可动体300D的状态)。
即,在振动促动器100B中,线圈40B因从电源供给部41向线圈40B输入的交流波而被励磁,从而在可动体30B侧的磁体25中有效地产生磁吸引力以及斥力。由此,可动体30B侧的磁体25以成为驱动基准位置的位置(此处,线圈40B的上表面是磁体25的磁化方向的中间位置附近的位置)为基准而获得F方向、-F方向的推力(参照图16)。线圈40B沿高度方向朝F方向、-F方向进行往复振动,也就是,可动体30B相对于固定体10B在与底板12B正交的方向上呈圆弧状地进行往复振动。该驱动原理与实施方式1的促动器100相同,通过上述式(1)-式(3)来实现,从而省略说明。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与实施方式1的促动器100相同的效果。
尤其是在促动器100B中,在一个板簧部50B的一端固定可动体30B,并且板簧部50B的另一端固定,将可动体30B支撑为能够摆动也就是能够振动。由此与相对于可动体以及固定体在多处进行固定的现有的构造相比,构造简单、设计简单,并且能够实现省空间化,从而能够实现振动促动器100B本身的小型化。
并且,振动促动器100B的可动体30B每次摆动时都经由接触部81B交替地与底板12B以及罩部13B的顶板131B碰撞(接触),从而能够使振动促动器100B的箱体11B本身振动。
由此,振动促动器100B能够经由箱体11B让用户体感到比实际对可动体30B施加的激振力所产生的振动大的振动。因而,根据振动促动器100B,即使是将激振方向作为短边方向的振动促动器,也具有以下优点:在与安装于所搭载的产品的安装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激振,能够对成为安装对象的皮肤赋予适宜的振动。
并且,振动促动器100B也与振动促动器100相同,磁体25、轭部32B以及线圈40B(产生可动体30B的驱动转矩的作为电磁驱动部的磁路)配置于可动体30B整体的基端侧(板簧部50B所接合的端部侧)部分30aB(参照图16)。另一方面,在可动体30B中,重块34B配置于可动体30B的前端侧部分30bB。由此与将驱动可动体30B的电磁驱动部配置于可动体30B的前端侧的结构相比,对可动体30B赋予的旋转力矩(旋转系统中的质量)增加,从而能够实现振动的高输出化。
除此之外,在促动器100B中,板簧部50B形成为U字状。即,板簧部50B以使固定体固定部51B配置为比可动体固定部55B与固定体固定部51B之间的臂部53B靠可动体固定部55B侧的方式固定于底板12B。由此与将固定体固定部51B配置为比臂部53B靠基端侧的结构相比,能够缩短底板12B、板簧部50B以及可动体30B的振动产生系统在长边方向上的长度。
另外,在促动器100B中,在可动体30B配设磁体25,并在固定体10B配置线圈40B,将电磁力或者根据弗莱明左手法则而产生的力的反作用力作为驱动源来使磁体25侧可动。由此不需要在将线圈配设于可动体并使可动体可动的情况下所需的线圈与电源供给部的连接。
(实施方式4)
图18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可佩戴式终端200的主要部分结构的图。可佩戴式终端200由用户带在身上来使用。此处,可佩戴式终端200作为通过振动来向佩戴有可佩戴式终端200的用户通知所连接的通信终端的来电的所谓可佩戴式输入设备发挥功能。
图18所示的可佩戴式终端200具有通信装置210、处理装置220、作为驱动装置的振动促动器230、以及箱体240。振动促动器230应用各实施方式1~3所示的振动促动器100、100A、100B中任一种。振动促动器230的底面接近或者紧贴地配置于箱体240的内周面242。可佩戴式终端200安装有各实施方式1~3所示的振动促动器100、100A、100B。
箱体240形成为环状,此处佩戴于用户的手指。此时,使振动促动器230的底面位于与作为佩戴部位的手指的指腹部分重叠。由此,以紧贴于机械受体密集的部位的方式佩戴振动促动器230。
通信装置210通过无线通信而与未图示的移动电话、智能手机、便携式游戏机等无线通信终端连接,例如接收来自无线通信终端的信号并向处理装置220输出。
对于通信装置210而言,例如来自无线通信终端的信号例如是以Bluetooth(注册商标,蓝牙)等通信方式进行接收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来电信号等。
在处理装置220中,由变换电路部(图示省略)将被输入的信号变换成振动促动器230的驱动信号并向驱动电路部225输出。驱动电路部225与振动促动器230(100、100A、100B)的电源供给部(线圈线40a的电力供给部41)连接,并安装有驱动振动促动器230的电路。通过从驱动电路部225向振动促动器230供给驱动信号,来使振动促动器230驱动。
由此,可动体30、30A、30B(参照图1~图17)振动而可佩戴式终端200进行振动。在可佩戴式终端200的箱体240内,可动体30、30A、30B在与振动促动器230的底面(相当于底板12、12A、12B的底面)交叉的方向、具体为正交的方向上进行往复振动。在振动促动器100、100A、100B中,可动体30、30A、30B每次振动时都与底板12、12A、12B(参照图1~图17)接触。由此,与可动体30、30A、30B的振动一起,在振动时对接触的底板12、12A、12B施加的冲击经由底面更加直接地作为振动而传递至用户的手指。即,能够对所佩戴的手指等的皮肤表面赋予垂直的振动,与振动促动器沿指背上振动的结构相比,能够不变更外形形状,且不增大振动设备本身,以预定的大小来进一步增大用户的体感振动。
并且,可动体30、30A、30B每次振动时都经由接触部81、81A、81B而与固定体10、10A、10B接触。由此,能够产生较大的振动。并且,由于可动体30、30A、30B进行往复摆动而与固定体10、10A、10B接触,所以由此产生的振动量也变得恒定,能够供给稳定的振动输出的产品。
此外,也可以将可佩戴式终端200作为具有通信装置210、处理装置220、以及作为驱动装置的振动促动器230的来电通知功能设备。由此,来电功能设备也可以构成为使振动促动器驱动来将移动电话、智能手机、便携式游戏机等无线通信终端所取得的来自外部的来电报告给用户。并且,除将振动促动器230的振动作为来电信号之外,还能够将与邮件等从外部装置向信息通信终端的信号输入对应的振动、或者与游戏的操作对应的振动作为体感振动使之增加来施加给用户。并且,也可以在该可佩戴式终端200设置检测可佩戴式终端200的位置信息的加速度传感器等位置检测部,根据位置检测部所检测到的可佩戴式终端200的位置信息,处理装置220使振动促动器230振动,并且处理装置220经由通信装置210将可佩戴式终端200的位置信息发送至外部。由此,例如将可佩戴式终端200佩戴于用户的手腕或者手指,用户仅在空中以描绘文字的方式使手腕或者手指移动,就能够根据该移动、也就是根据可佩戴式终端200的位置,使可佩戴式终端200振动,并且作为基于所检测到的位置信息而形成的文字、数字向以无线的方式连接的装置输入。并且,也可以连接显示器,将来自外部的来电显示于所连接的显示器等显示器,并设置能够选择显示于显示器的信息等功能,利用处理装置20,与选择对应地驱动振动促动器230。
例如,如图19所示,即使将应用了各实施方式1~3所示的振动促动器100、100A、100B中任一种的促动器230安装于移动终端300,也能够起到相同的效果。与可佩戴式终端200相同,移动终端300在箱体340内具有通信装置210、处理装置220、驱动电路部225、以及作为驱动装置的振动促动器230。在移动终端300中,通过使振动促动器230振动,除处理移动电话、智能手机、便携式游戏机等无线通信终端所取得的来自外部的来电之外,还能够在处理装置220中处理移动终端300的各功能的信号,并经由驱动电路部225使振动促动器230振动来报告给用户。
各实施方式1、3的振动促动器100、100A使用两个磁体来构成(第一磁体21、21A以及第二磁体22、22A),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仅使用相同磁极相互对置配置的第一磁体21、21A以及第二磁体22、22A中的一方来构成。
在各振动促动器100、100A、100B中,在设为不具有与顶板131、131A、131B相当的部位的箱体11、11A、11B的情况下,可动体30、30A、30B构成为相对于与底板12、12A、12B相当的部位在接近分离的方向上进行往复振动。
此次公开的实施方式以所有的方面进行了示例,但应认为这并非进行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并非是上述的说明而应由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来示出,并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等效的意思以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此外,以上的说明是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的例证,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此。也就是说,上述装置的结构、各部分的形状的说明是一个例子,应明确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能够进行针对这些例子的各种变更、追加。
2017年1月13日申请的日本特愿2017-004663的日本申请所包括的说明书、附图以及说明书摘要的公开内容全部被引用至本申请。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振动促动器能够实现小型化,并且具有即使形成为小型的扁平形状,组装性、耐久性也优异且适宜地进行振动的效果,从而作为能够与信息通信终端进行通信的可佩戴式终端、以及通过让用户体感来报告移动电话等信息通信终端的来电通知的来电通知功能设备来利用。
符号的说明
10、10A、10B—固定体,11、11A、11B—箱体,12、12A、12B—底板,13、13A、13B—罩部,14、14A—第一磁体支架,15、15A—第二磁体支架,21、21A、21B—第一磁体(磁体),22、22A、22B—第二磁体(磁体),25—磁体,30、30A、30B、300A、300B、300C、300D—可动体,31、31A、31B—主体部,32、32A—线圈支架,32B—轭部,34、34A、34B—重块,40、40A、40B—线圈,40a—线圈线,41—电源供给部,49—线,50、50A、50B—板簧部(弹性体),51、51A、51B—固定体固定部,53、53A、53B—臂部,55、55A、55B—可动体固定部,81、81A、81B—接触部,100、100A、100B、230—振动促动器,122、122B—一端部,131、131A、131B—顶板,200—可佩戴式终端,300—移动终端,531、531A、531B—立起板部,533、533A、533B—弯曲板部。

Claims (11)

1.一种振动促动器,具有:
固定体,其具有线圈以及磁体中的一方;
可动体,其具有上述线圈以及上述磁体中的另一方;以及
弹性体,其将上述可动体支撑为相对于上述固定体可动自如,
通过受到供电的上述线圈与上述磁体的配合,上述可动体相对于上述固定体在振动方向上进行往复移动,
上述振动促动器的特征在于,
上述线圈以及上述磁体以在上述振动方向上能够相对于上述线圈内插拔上述磁体的方式设于上述固定体以及上述可动体,
上述弹性体是板状的弹性体,其一端固定于上述固定体,并且另一端固定于上述可动体,利用悬臂构造将上述可动体支撑为能够在上述振动方向上进行往复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促动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固定体具有可动自如地收纳上述可动体的箱体,
上述弹性体沿上述箱体的长边方向固定于上述固定体和上述可动体,并且将上述可动体支撑为能够在与上述长边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进行摆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促动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箱体是长方体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促动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弹性体以使上述一端与上述另一端分离地对置的方式形成为截面大致呈U字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促动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可动体具备在摆动时与上述固定体接触来传递振动的接触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振动促动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接触部是缓和接触时的冲击的缓冲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促动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磁体以及上述线圈配置于在上述可动体中固定于上述弹性体的固定端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促动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固定体具有上述磁体,
上述可动体以包围上述磁体的方式具有上述线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促动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固定体具有上述线圈,
上述可动体以位于上述线圈内的方式具有上述磁体。
10.一种可佩戴式终端,其特征在于,
安装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促动器。
11.一种来电通知功能设备,其特征在于,
安装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促动器。
CN201880005089.7A 2017-01-13 2018-01-05 振动促动器、可佩戴式终端以及来电通知功能设备 Active CN1100890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04663 2017-01-13
JP2017004663 2017-01-13
PCT/JP2018/000080 WO2018131541A1 (ja) 2017-01-13 2018-01-05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ウェアラブル端末及び着信通知機能デバイ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89014A true CN110089014A (zh) 2019-08-02
CN110089014B CN110089014B (zh) 2022-01-14

Family

ID=62840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05089.7A Active CN110089014B (zh) 2017-01-13 2018-01-05 振动促动器、可佩戴式终端以及来电通知功能设备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245319B2 (zh)
EP (1) EP3570420A4 (zh)
JP (1) JP7093013B2 (zh)
KR (1) KR102518259B1 (zh)
CN (1) CN110089014B (zh)
TW (1) TWI769214B (zh)
WO (1) WO201813154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14307A1 (zh) * 2019-12-14 2021-06-17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线性振动电机
CN114761141A (zh) * 2019-11-29 2022-07-15 美蓓亚三美株式会社 体感振动产生装置以及体感振动呈现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50731B2 (en) * 2018-09-28 2021-10-19 Apple Inc. Multi-modal haptic feedback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a single haptic actuator
JP7156411B2 (ja) * 2019-02-05 2022-10-1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振動子支持構造、振動モータおよび電子機器
US12096198B2 (en) * 2019-12-13 2024-09-17 Google Llc Actuator modules with reduced stiffness connections to panels and mobile devices including the same
CN111076805B (zh) * 2019-12-18 2021-09-24 天津大学 一种基于折叠薄膜的全柔性电磁式振动传感器
JP7533871B2 (ja) 2020-01-15 2024-08-14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ー及び電子機器
JP2022130042A (ja) * 2021-02-25 2022-09-06 リオン株式会社 電気機械変換器
CN113126314B (zh) * 2021-04-28 2023-07-18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光学防抖机构、透镜驱动装置和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KR102690663B1 (ko) 2022-03-30 2024-08-05 (주)파트론 진동량이 개선된 수평 진동 모터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85169A (ja) * 1995-09-22 1997-03-31 Sayama Precision Ind Co 携帯装置の為の無音警報用振動発生装置
CN1365303A (zh) * 2000-03-28 2002-08-21 岩城电子株式会社 振动发生器和使用此振动发生器的便携式电话
CN1383393A (zh) * 2000-06-07 2002-12-04 岩城电子株式会社 振动发生器及使用这种振动发生器的便携电话
CN1452303A (zh) * 2002-04-17 2003-10-29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振动控制电路
US20150328664A1 (en) * 2014-05-14 2015-11-19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Vibra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57159A (ja) * 1993-08-11 1995-03-03 Sayama Precision Ind Co 携帯装置の為の無音警報用振動発生装置
TW550873B (en) * 1999-05-17 2003-09-01 Nec Tokin Corp Electrodynamic type of vibration actuator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JP2001347224A (ja) * 2000-06-07 2001-12-18 Iwaki Electronics Corp 振動発生装置
JP2002263572A (ja) 2001-03-06 2002-09-17 Iwaki Electronics Corp 振動発生器および携帯電話機
JP2002177882A (ja) 2000-12-07 2002-06-25 Nidec Copal Corp 振動発生器
JP4323177B2 (ja) 2003-01-31 2009-09-02 スター精密株式会社 振動体
JP4517059B2 (ja) * 2003-09-09 2010-08-04 並木精密宝石株式会社 振動発生用電動機
JP5424379B2 (ja) * 2007-11-30 2014-02-26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振動電流変換装置
WO2009141970A1 (ja) * 2008-05-19 2009-11-26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振動装置
JP4875133B2 (ja) 2009-10-29 2012-02-15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JP6245950B2 (ja) 2013-11-11 2017-12-13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および携帯情報端末
KR20160028134A (ko) * 2014-09-03 2016-03-11 부전전자 주식회사 컨틸레버형 진동발생기
KR101674967B1 (ko) * 2014-11-20 2016-11-29 (주)옵티스 진동 액추에이터
JP2015112013A (ja) 2015-02-20 2015-06-18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および携帯情報端末
JP6411950B2 (ja) 2015-06-08 2018-10-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導光レンズ及び車両用灯具
JP6955158B2 (ja) * 2017-11-17 2021-10-27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ー及び携帯機器
JP7100239B2 (ja) * 2017-11-17 2022-07-13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ー及び携帯機器
JP7116293B2 (ja) * 2017-11-17 2022-08-10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ー及び携帯機器
JP7137046B2 (ja) * 2017-12-28 2022-09-14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ー及び携帯機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85169A (ja) * 1995-09-22 1997-03-31 Sayama Precision Ind Co 携帯装置の為の無音警報用振動発生装置
CN1365303A (zh) * 2000-03-28 2002-08-21 岩城电子株式会社 振动发生器和使用此振动发生器的便携式电话
CN1383393A (zh) * 2000-06-07 2002-12-04 岩城电子株式会社 振动发生器及使用这种振动发生器的便携电话
CN1452303A (zh) * 2002-04-17 2003-10-29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振动控制电路
US20150328664A1 (en) * 2014-05-14 2015-11-19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Vibrator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61141A (zh) * 2019-11-29 2022-07-15 美蓓亚三美株式会社 体感振动产生装置以及体感振动呈现装置
CN114761141B (zh) * 2019-11-29 2024-04-09 美蓓亚三美株式会社 体感振动产生装置以及体感振动呈现装置
WO2021114307A1 (zh) * 2019-12-14 2021-06-17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线性振动电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245319B2 (en) 2022-02-08
CN110089014B (zh) 2022-01-14
EP3570420A4 (en) 2020-08-12
JP7093013B2 (ja) 2022-06-29
EP3570420A1 (en) 2019-11-20
WO2018131541A1 (ja) 2018-07-19
JPWO2018131541A1 (ja) 2019-11-07
KR20190101986A (ko) 2019-09-02
TW201834364A (zh) 2018-09-16
TWI769214B (zh) 2022-07-01
KR102518259B1 (ko) 2023-04-06
US20200127547A1 (en) 2020-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89014A (zh) 振动促动器、可佩戴式终端以及来电通知功能设备
CN109802548A (zh) 振动驱动器以及便携设备
JP6017009B1 (ja) 線形振動モーター
JP7248387B2 (ja)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ー及び電子機器
JP5461381B2 (ja) 振動発生装置
TWI781974B (zh) 振動致動器、具振動功能之穿戴式終端及來電通知功能裝置
JP7188851B2 (ja)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これを備える携帯型電子機器
CN109980885A (zh) 振动驱动器及便携设备
KR20120042139A (ko)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진동 모듈
JP2019180168A (ja)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振動呈示装置
CN109802545A (zh) 振动促动器以及便携设备
CN109802544A (zh) 振动促动器以及便携设备
CN108141124A (zh) 振动促动器、可佩戴式终端以及来电通知功能设备
WO2017088367A1 (zh) 线性振动马达
CN101854108A (zh) 直线振动电机
CN109981856A (zh) 一种振动装置、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JPH11197601A (ja) 携帯電子機器
JP2009213952A (ja) 振動発生装置。
TW202019063A (zh) 振動產生裝置
CN106849593A (zh) 多驱动线性振动马达以及电子设备
TWI261452B (en) Vibrator and relate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vibration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CN113131707A (zh) 振动致动器及电子设备
CN107181383A (zh) 振动激励器
KR101362586B1 (ko) 소형의 기능성 진동발생장치
JP7540271B2 (ja)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ー及び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