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88786A - 使用标签信息的物品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使用标签信息的物品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88786A
CN110088786A CN201880005015.3A CN201880005015A CN110088786A CN 110088786 A CN110088786 A CN 110088786A CN 201880005015 A CN201880005015 A CN 201880005015A CN 110088786 A CN110088786 A CN 1100887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wireless tag
reader
unit
lab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0501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钟勋
崔秉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mi Hold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rea American Health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rea American Health Co filed Critical Korea American Health Co
Publication of CN1100887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87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01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resolving collision on th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between simultaneously or concurrently interrogated record carriers.
    • G06K7/1007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resolving collision on th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between simultaneously or concurrently interrogated record carriers. the collision being resolved in the spatial domain, e.g. temporary shields for blindfolding the interrogator in specific directions
    • G06K7/1008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resolving collision on th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between simultaneously or concurrently interrogated record carriers. the collision being resolved in the spatial domain, e.g. temporary shields for blindfolding the interrogator in specific directions the interrogation device using at least one directional antenna or directional interrogation field to resolve the collision
    • G06K7/1009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resolving collision on th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between simultaneously or concurrently interrogated record carriers. the collision being resolved in the spatial domain, e.g. temporary shields for blindfolding the interrogator in specific directions the interrogation device using at least one directional antenna or directional interrogation field to resolve the collision the directional field being used for pinpointing the location of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 finding or locating an RFID tag amongst a plurality of RFID tags, each RFID tag being associated with an object, e.g. for physically locating the RFID tagged object in a warehous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23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the record carrier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for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ircuits on transponder cards, non-contact smart cards or RFI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7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 G06K19/07749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capable of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antenna of a non-contact smart card
    • G06K19/07758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capable of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antenna of a non-contact smart card arrangements for adher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further objects or living beings, functioning as an identification ta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31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using at least one antenna particularly designed for interrogating the wireless record carriers
    • G06K7/1035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using at least one antenna particularly designed for interrogating the wireless record carriers using a plurality of antennas, e.g. configurations including means to resolve interference between the plurality of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04N7/181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for receiving images from a plurality of remote 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04N7/188Capturing isolated or intermittent images triggered by the occurrence of a predetermined event, e.g. an object reaching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9Location-based management or track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35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goods or merchandi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oxic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Marketing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使用标签信息的物品管理系统包括:设置到多个产品中的每一个的无线标签;设置在不同的位置处以从无线标签接收标签信息的第一至第n(n是等于或大于2的自然数)读取器;以及被配置为控制第一至第n读取器的控制模块,其中,控制模块包括:接收单元,其被配置为接收标签信息;信息生成单元,其被配置为生成所接收的标签信息以及表示第一至第n读取器中的每一个对标签信息的接收的响应频率信息;以及位置信息生成单元,其被配置为使用响应频率信息和第一至第n读取器的位置信息来生成无线标签的位置信息。

Description

使用标签信息的物品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物品管理系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使用标签信息的产品管理系统,其使用关于接收标签信息的次数或频率的信息来生成附着有标签的产品的位置信息和产品的转移路线数据,并将从图像数据提取的对象的转移路线数据与产品的转移路线数据等有机地组合,以进一步优化产品管理。
背景技术
为了改进产品管理的效率,对市场或摊位的POS(销售点)系统、物流系统、递送系统等应用一种系统,其中包含能够表示产品的特性的信息的标签(TAG)被附着到产品,并且以接触方式或非接触方式识别该标签以管理产品。
该系统主要用于标识要销售或转移的产品的对象,并且被配置为使得识别附着到产品的标签(例如,条形码和QR码)并且所识别的信息被数据库化以执行诸如信息的收集、统计、存储或处理的后处理。
最近,为了解决允许使用光学信号识别信息的条形码(或QR码)的固有问题,即,识别距离短并且当读取器与标签之间存在障碍物时无法识别,越来越多地使用通过使用NFC标签或RFID标签(RF标签)的无线电信号发送和接收以非接触方式远程地识别和使用产品的标签的方法。
在它们当中,根据RF标签中的功率是否用于访问和读取记录在标签芯片中的信息并将读取的信息发送到读取器,使用RF信号的RF标签可被分类为无源型、有源型和半无源型。
由于使用无线电波来识别附着到产品(制品)的RF标签以允许收集、存储和跟踪各个产品(制品)的信息,所以使用RFID(射频标识)的技术用于各种领域。最近,还介绍了一种使用从多个读取器(天线)接收的RF标签的接收信号强度标识(RSSI)来估计RF标签或附着有RF标签的产品的位置的方法。
然而,该方法有这样的问题:当信号强度不大于阈值时,由于分辨率低,在信号具有低准确性并且易受干扰影响的环境下,信号强度值失真。
此外,使用RSSI来计算并利用位置信息的方法需要附加复杂结构以用于测量和分析所接收的信号的强度。因此,使用RF标签的传统系统环境无法原样使用,因此在可扩展性和通用性方面存在固有限制。
另外,还公开了一种使用GPS信息的方法作为计算标签的位置的方法。然而,即使此方法具有相对准确地计算位置信息的优点,该方法也应该具有附加配置,这带来了与使用RSSI的方法相同的问题。另外,在没有从GPS卫星接收信号的房间中,此方法根本不适用。另外,如果产品的数量较大,则各个产品需要GPS模块,因此在成本方面效率极低。
相关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未审查专利公开No.10-2009-0060613(2009年6月15日)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公开被设计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因此本公开旨在提供一种产品管理系统,其可通过使用从多个读取器差异地发送的无线标签的接收次数或频率以简单的方式计算并使用标签的位置信息等来利用使用RF标签的现有产品管理系统的基础设施。
本公开的这些和其它目的和优点可从以下详细描述理解,并且将从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另外,将容易理解,本公开的目的和优点可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中所示的装置及其组合来实现。
技术方案
在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使用标签信息的物品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设置到多个产品中的每一个的无线标签;设置在不同的位置处以从无线标签接收标签信息的第一至第n(n是等于或大于2的自然数)读取器;以及被配置为控制第一至第n读取器的控制模块,其中,控制模块包括:接收单元,其被配置为接收标签信息;信息生成单元,其被配置为生成所接收的标签信息以及表示第一至第n读取器中的每一个对标签信息的接收的响应频率信息;以及位置信息生成单元,其被配置为使用响应频率信息和第一至第n读取器的位置信息来生成无线标签的位置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第一至第n读取器当中的两个或更多个读取器接收相同的标签信息,则本公开的位置信息生成单元可使用对应无线标签的响应频率信息的差异来生成对应无线标签的位置信息,并且位置信息生成单元可通过将从各个读取器接收的对应标签信息的响应频率的差异按比例应用于接收相同标签信息的两个或更多个读取器之间的分隔距离来生成对应无线标签的位置信息。
另外,本公开的读取器可包括规范变化单元,其用于可变地调节无线标签发送标签信息的传输周期,并且控制模块还可包括通信控制单元,其用于当响应频率信息低于参考频率时或者当接收相同标签信息的读取器的响应频率信息的差异低于参考差异时,控制规范变化单元缩短所述传输周期。
此外,本公开的控制模块还可包括路线生成单元,其被配置为当无线标签的位置信息改变时,生成无线标签的路线数据。
更优选地,本公开的控制模块还可包括:图像存储单元,其被配置为从拍摄第一至第n读取器的区域的图像的多个成像装置接收并存储图像数据;跟踪图像提取单元,其被配置为当无线标签的位置信息改变时,从发生位置改变的区域的图像数据提取跟踪图像数据,该跟踪图像数据是发生位置改变的时区的图像数据;以及数据处理单元,其被配置为将所提取的跟踪图像数据与位置信息改变的无线标签的信息关联来存储。
另外,本公开的控制模块还可包括存储有计划转移的产品信息的DB单元,并且跟踪图像提取单元可只有当位置信息改变的无线标签不与计划转移的产品信息对应时才提取跟踪图像数据。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本公开的控制模块还可包括:图像存储单元,其被配置为从拍摄第一读取器至第n读取器的区域的图像的多个成像装置接收并存储图像数据;对象路线生成单元,其被配置为通过分析所接收的图像数据来感测对象并通过将对象的图像数据中的坐标信息与实际物理位置坐标信息进行匹配来生成所感测到的对象的路线数据;以及整合信息单元,其被配置为当无线标签的路线数据和对象的路线数据匹配超过参考相似度时,存储整合信息,在该整合信息彼此匹配的关于无线标签的信息和对象的信息相关联。
此外,本公开的整合信息单元可将所感测到的对象与存储的照片或特征点信息进行匹配,以提取所感测到的对象的标识信息并将所提取的标识信息存储以包括在整合信息中。
更优选地,本公开的路线生成单元可只有当对象路线生成单元生成所感测到的对象的路线数据时才生成无线标签的路线数据。
有益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使用无线标签的物品管理系统可利用已经构建的诸如无线标签和读取器的系统环境,从而使得可更普遍地扩展产品管理系统。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由于可使用关于接收无线标签的信号的次数或频率的信息来生成无线标签(即,附着有无线标签的产品(制品))的位置信息和转移路线信息,所以可将用于生成位置信息等的附加配置最小化,并且还可仅使用差异接收频率信息来更强地应对信号环境的失真、障碍物等。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通过有机地应用如下的配置:与从无线标签接收的响应信号频率的差异的大小关联来可变地调节无线标签发送标签信息的传输周期,可动态地实现针对当前情况优化的环境,从而计算并利用更准确的位置信息。
此外,本公开可允许通过使用图像数据执行诸如跟踪对象(例如,人)的后处理或将所跟踪的对象的转移路线数据与产品的转移路线数据进行匹配来整体地管理和操作与产品的转移、转移产品的主体(人或车辆)等有关的合成信息。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与前述公开一起用于提供本公开的技术特征的进一步理解,因此,本公开不应被解释为限于附图。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物品管理系统和相关配置的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产品管理系统的详细配置的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物品管理方法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物品管理系统的详细配置的框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物品管理方法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方式的物品管理系统的详细配置的框图,
图7是示出使用无线标签的图像数据和转移路线数据生成的对象的转移路线数据的示例的图,以及
图8是示出提供给管理者等的整合信息的界面环境的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在描述之前,应该理解,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术语不应被解释为限于一般和字典含义,而是基于允许发明人适当地定义术语以进行最佳说明的原则基于与本公开的技术方面对应的含义和概念来解释。
因此,本文所提出的描述仅是为了例示目的的优选示例,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因此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其它等同和修改。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物品(产品)管理系统100(以下称为“管理系统”)和相关配置的图。
如图1所示,本公开的管理系统100可包括多个无线标签110(110-1、110-2、...、110-m)、设置在不同位置处的多个读取器120 120-1、120-2、...、120-n以及控制模块150。这里,m和n是等于或大于2的自然数。
为多个产品(制品)中的每一个提供无线标签110,并且诸如产品的特性信息和规格信息的标签信息被记录包含在无线标签110中。另外,无线标签110将所包含的标签信息发送到读取器120作为对外部控制信号的响应。
考虑信息大小、信号响应性、信号接收距离、价格和通用性,无线标签110可利用RF标签(RFID标签)来实现。然而,无线标签110也可按照各种形式实现而不限于其名称,只要无线标签可包含关于产品的信息并将该信息无线地发送到外部即可。
本公开的读取器120对应于从无线标签110接收标签信息并将标签信息发送到实现本公开的处理的控制模块150的配置。如稍后说明的,基于读取器120的位置信息来计算无线标签110(即,附着有无线标签110的产品)的位置信息,因此优选的是不同的读取器120被设置在不同的位置处。
本公开的各个读取器120向位于其自己的信号区域中的无线标签110发送用于请求传输标签信息的响应请求信号,并且无线标签110响应于响应请求信号根据定义的通信规范将其标签信息发送到读取器120。
在实施方式中,本公开的管理系统100还可包括图1中所描绘的成像装置130(130-1、130-2、...、130-k)(这里,k是等于或大于2的自然数)。
成像装置130被安装在存储或管理附着有无线标签110的产品的场所或空间中并拍摄图像。如稍后说明的,优选为特定区域安装多个成像装置130,以便有效地感测进入或离开管理场所的用户或对象的转移并生成对象的转移路线数据。
如稍后说明的,使用各个读取器120的标签信息的接收频率(响应频率信息)来计算无线标签110(具体地,附着有无线标签的产品)的路线数据。由于路线数据以读取器120的位置信息为基础,所以可优选设置多个成像装置130,以使得可拍摄具有相应读取器120的区域的图像,尽管成像装置130的数量不需要必然与读取器120的数量相同。
本公开的控制模块150是本公开的控制和管理多个读取器120的通信环境的主要配置。控制模块150用于收集从多个读取器120接收的标签信息并整体地管理标签信息,并且还用于存储、处理和利用从成像装置130接收的图像数据。
如图1所示,本公开的控制模块150可被配置为将关于产品转移和跟踪的图像的信息、跟踪图像数据等提供给显示单元200,作为面向用户的界面环境。图1示出本公开的控制模块150以服务器的形式实现的示例。然而,这仅是示例,控制模块150可按照诸如PC、终端装置和模块的各种形式实现。
本公开的控制模块150在通信上连接到外部服务器300,以使得关于产品管理的信息可共享,并且控制模块150可从外部服务器300接收关于产品的信息、关于存储产品的场所的建模数据等,以更有效地管理产品并实现用户界面环境。
此外,由于附着有无线标签110的产品固有地具有移动性,所以无线标签110与读取器120之间的通信环境可优选在无线环境中实现。
只要通信可用,读取器120与本公开的控制模块150之间的通信或者外部服务器300或成像装置130与本公开的控制模块150之间的通信可采用任何无线环境和有线环境。
在这方面,通信网络5可包括诸如互联网(称为WWW(万维网))和内联网的有线网络和/或诸如蜂窝电话网络、LTE、蓝牙、WiFi、无线LAN和/或城域网(MAN)的无线网络。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详细配置和处理。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产品管理系统100的控制模块150和读取器120的框图,图3是用于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产品管理方法的处理的流程图。
如图2所示,作为本公开的管理系统100的组件的控制模块150包括接收单元151、信息生成单元152、基本DB单元153、位置信息生成单元154、通信控制单元155和路线生成单元156。本公开的读取器120可包括发送和接收单元121、传输单元123和规范变化单元125。
在详细说明本公开之前,应该理解,如图2等所描绘的本公开的组件不是物理上区分,而是逻辑上区分。
换言之,各个组件对应于用于实现本公开的技术特征的逻辑组件,因此即使任何组件被集成或分割,应该理解为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只要实现本公开的逻辑组件的功能即可。另外,具有相同或相似功能的任何组件应该被解释为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而不管其术语是否相同。
如上所述,本公开的多个读取器120设置在不同的位置处,从位于其信号区域中的无线标签110接收标签信息,并且仅执行本公开的处理(稍后说明)。
在以下描述中,由于本公开的读取器120按照多个设置,所以读取器被称为第一至第n读取器(n是等于或大于2的自然数)以便对读取器进行分类。然而,如果读取器执行相同的功能,则第一至第n读取器120-1、120-2、...、120-n一般将称为读取器120。多个无线标签110和多个成像装置130也将按照相同的方式称呼。
读取器120的发送和接收单元121向位于读取器120的信号区域中的无线标签110发送用于请求传输标签信息的响应请求信号(S300)。如果接收到读取器120的响应请求信号,则无线标签110根据定义的通信规范将其标签信息发送到无线环境(S310)。从无线标签110发送的标签信息被读取器120的发送和接收单元121接收。
控制模块150的接收单元151从第一至第n读取器120-1、120-2、...、120-n中的每一个(具体地,从读取器的传输单元123)接收由读取器120从无线标签110接收的标签信息(S320)。
如果通过接收单元151接收标签信息,则控制模块150的信息生成单元152如下表1中一样生成在预定时间(例如,10秒、30秒、1分钟等)内累计的标签信息的响应频率信息,并且优选针对第一至第n读取器120-1、120-2、...、120-n中的每一个生成响应频率信息(S330)。
表1
参见表中所示的示例,由第一读取器120-1接收的无线标签是第一无线标签110-1和第二无线标签110-2,并且第一无线标签110-1的响应频率信息基于30秒的累计时间为10次,并且第二无线标签110-2的响应频率信息基于30秒的累计时间为9次。
在表中,响应请求信号传输周期(B)是读取器120发送用于向外围无线标签110发送信号的命令信号(即,响应请求信号)的周期。在上表的示例中,读取器120每一秒发送响应请求信号一次。
响应规范(C)是无线标签110发送标签信息的周期的规范,并且可被包含在由读取器120发送的响应请求信号中并被发送到无线标签110。响应规范(C)对应于定义无线标签110应该如何进行响应的规范。
在上表的示例中,响应规范(C)对应于这样的规范,其定义在接收响应请求信号并做出响应之后,模式切换为3秒的睡眠模式,然后再次对响应请求信号做出响应。在3秒的睡眠模式时区中,无线标签110根本不做出响应。考虑实际信号处理时间,睡眠模式时间可为2.7秒至2.99秒(略小于3秒)。
在表中,响应率表示基于考虑累计时间(A)期间的响应请求信号传输周期(B)的最大响应频率(A/B),实际响应频率信息(P)的百分比,并且规范响应率意指反映响应规范(C)的睡眠模式时间的实际响应率。在规范响应率中,f(B,C)意指两个变量中的较大的数或相等的数。在表1,由于f(B,C)=f(1,3),所以f(B,C)变为3。
例如,由于由第一读取器120-1接收的第一无线标签110-1的响应频率为10次,所以与30次(30秒/1秒)的最大响应频率相比,响应率变为33%,并且由于其基于10次(30秒/(3秒)),所以反映3秒的睡眠模式的规范响应率变为100%。
稍后将描述使用响应率和规范响应率的本公开的实施方式。
如果控制模块150的信息生成单元152生成由各个读取器120接收的无线标签信息和所接收的无线标签信息的响应频率信息(S330),则控制模块150的位置信息生成单元154使用存储在基本DB单元153中的各个读取器120的实际位置信息和响应频率信息来估计并生成各个无线标签110的位置信息(S380)。
在上表1的示例中,第一无线标签110-1仅由第一读取器120-1接收并且规范响应率对应于100%。因此,第一无线标签110-1(即,附着有第一无线标签110-1的产品)的位置信息对应于第一读取器120-1安装的位置,因此可估计和计算出该位置物理上非常靠近第一读取器120-1。
在实施方式中,第一无线标签110-1的位置信息可被计算为第一读取器120-1的坐标信息,并且也可基于第一读取器120-1的实际位置信息利用响应频率或响应率(规范响应率)是大还是小通过执行几何处理来计算位置信息。
如果第一至第n读取器当中的两个或更多个读取器接收到相同的标签信息,则本公开的位置信息生成单元154还可使用对应标签信息的响应频率信息的差异来生成对应无线标签的位置信息。
在上表1的示例中,即使第三无线标签110-3由第n-1读取器120-n-1与第二读取器120-2一起接收,其响应频率信息在第二读取器处为7次,但在第n-1读取器处仅为2次。
由于通信信号的强度通常与距离的平方成比例地减小,所以可估计出第三无线标签110-3位于第二读取器120-2与第n-1读取器120-n-1之间,并且基于该估计,可通过按比例应用响应频率信息的差异来生成第三无线标签110-3的位置信息。
由于第三无线标签110-3的响应频率信息在第二读取器120-2处是压倒性的,所以第三无线标签110-3的位置信息可被生成为第二读取器120-2的位置值
在实施方式中,也可通过对接收相同标签信息的两个或更多个读取器之间的分隔距离按比例应用从相应读取器接收的对应标签信息的响应频率的差异来生成对应无线标签的位置信息。
如果表1等所示的响应频率信息低于参考频率,或者接收相同标签信息的多个读取器的响应频率信息的差异低于参考差异(S340),则控制模块150的通信控制单元155向读取器120发送控制命令,该控制命令用于缩短无线标签110向读取器120发送标签信息的传输周期(S360)。
可根据实施方式以信号处理的效率或信息的准确性作为参数来可变地设定参考频率或参考差异。
如果响应频率信息低于参考频率,则响应频率的可靠性可较低。因此,控制缩短传输周期以增加响应频率。
如果控制缩短传输周期,则通信业务等相对增加,因此无线标签110的总实际识别率可降低。然而,在有限距离内从无线标签110接收的响应频率信息的样本数量可增加。
如果如上所述从控制模块150的通信控制单元155向读取器120接收用于缩短传输周期的控制命令,则读取器120的规范变化单元125向无线标签110发送无线标签发送标签信息的传输周期(即,记录缩短的响应规范(C)信息的控制信号)(S370)。
如果响应规范C改变(缩短),则无线标签110根据改变的响应规范(C)(即,改变的睡眠模式时间)来发送其标签信息(S310)。
下表2示出表1的示例中的响应规范,即,无线标签发送标签信息的周期(即,睡眠模式时间)从3秒缩短为2秒的示例。
表2
由于睡眠模式从3秒缩短为2秒,所以在响应于所接收的响应请求信号(由读取器发送的信号)发送标签信息之后,所有无线标签110在2秒后再次对响应请求信号做出响应,因此发送标签信息的频率增加。
如果规范改变以增加发送标签信息的频率,则当无线标签110基本上靠近读取器120时,无线标签110可很好地对改变的规范做出响应,并且如果无线标签110远离该物理距离,则对改变的规范的反应性降低。
在本公开中,通过反映上述特性,如果响应频率信息较低或者接收相同标签信息的相应读取器的响应频率信息的差异低于参考差异,则控制缩短传输周期(响应规范)以增加响应频率信息的区别和响应频率信息的差异。
如上所述,如果控制缩短传输周期,则频率增加,但总识别率变低。因此,在表1的示例中由第二读取器120-2接收的第四无线标签110-4在表2的示例中可能未被感测到。
如果控制缩短传输周期,例如,第二无线标签110-2的响应频率信息在第一读取器和第二读取器处分别从9次改变为14次以及从8次改变为11次,并且差值也从一次(9次与8次之差)大大增加至三次(14次与11次之差),因此可检查出第二无线标签110靠近实际第一读取器120-1。
另外,如果本公开的位置信息生成单元154如上所述生成各个无线标签110的位置信息,则根据本公开的控制模块150的路线生成单元156可通过将时间序列中的位置信息组合来生成无线标签110的路线数据。具体地,本公开的路线生成单元156优选被配置为每当由位置信息生成单元154生成的无线标签的位置信息改变时,使用改变的位置信息来生成无线标签110的路线数据。
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产品管理系统100的详细配置的框图,并且图5是用于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产品管理方法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4和图5所示的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对应于另外利用成像装置130的实施方式。图4所示的已经参照图2和图3充分描述的配置和处理将不再详细描述。
如图4所示,根据实施方式,本公开的控制模块150还可包括图像存储单元157、跟踪图像提取单元158、数据处理单元159和DB单元160。
如上所述,成像装置130按照多个设置,并且各个成像装置130拍摄第一至第n读取器120-1、120-2、...、120-n所在的各个区域的图像(S500)并将所拍摄的图像数据发送到本公开的控制模块150(S510)。
在这方面,成像装置130可按照与读取器120的数量相同的数量设置。然而,由于可通过控制成像装置130的视角、焦距和PTZ(水平旋转、垂直旋转、变焦)来移动或扩展拍摄区域,所以成像装置130可按照反映上述情况的适当数量来设置。
控制模块150的图像存储单元157从多个成像装置130-1、130-2、...、130-k接收并存储分别由多个成像装置130-1、130-2、...,130-k拍摄的图像数据(S520)。
如上面参照图2和图3所述,如果无线标签110的位置信息改变(S530),即,如果无线标签110被转移,则本公开的跟踪图像提取单元158从存储在图像存储单元157中的图像数据选择关于位置改变的对应区域的图像数据,并且从所选择的对应区域的图像数据提取作为无线标签110被转移的时区的图像数据的跟踪图像数据(S550)。
如果提取跟踪图像数据,则本公开的数据处理单元159将所提取的跟踪图像数据与位置信息改变的无线标签110的信息关联来存储(S560)。
存储在图像存储单元157中的图像数据可由用户等直接检查。然而,如果无线标签110如上被转移,则自动地提取并利用无线标签110被转移的区域和对应时区的图像,此外将关于转移的无线标签110的信息与跟踪图像数据关联,从而允许更快速和准确的检查。
与转移的无线标签110有关的信息以及发生转移的时区和对应区域的跟踪图像数据相关联的信息被显示在显示装置200上面向用户的界面环境中(S570),从而以整合的方式引导用户或管理者容易地和准确地检查关于产品转移的信息。
更优选地,本公开的控制模块150还可包括存储有计划转移的产品信息的DB单元160。本公开的跟踪图像提取单元158被配置为只有当位置信息改变的无线标签110不与计划转移的产品信息对应时才生成跟踪图像数据(S540)。
由于通过上述配置只有当非计划转移的产品被转移时才生成所提取的图像数据等,所以可进一步改进数据处理的效率,并且可进一步增强检查信息和确保测试后证据的效率。
由于跟踪图像数据可包括位于无线标签被转移的时区中的区域中的人的图像,所以可快速且准确地检查谁转移了产品。
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产品管理系统100的详细配置的框图,图7是示出使用无线标签的图像数据和转移路线数据生成的对象的转移路线数据的示例的图,图8是示出提供给管理者等的整合信息的界面环境的示例的图。
如图6所示,与前面的实施方式相比,本公开的控制模块150还可包括对象路线生成单元161和整合信息单元163。
本公开的对象路线生成单元161对存储在图像存储单元157中的图像数据执行图像分析处理,即,感测图像数据中的对象(诸如移动的人的对象),并且执行处理以通过跟踪所感测到的对象来生成该对象的路线数据。
由于在本公开中主要跟踪转移产品的人的图像,所以当在图像数据中感测到对象时,优选过滤感兴趣区域(ROI)的大小以仅感测与人对应的对象。
在实施方式中,也可利用感兴趣区域的大小、特征点等来感测通过转移机构、转移装置或转移设备的转移,以便区分产品是由人还是转移机构转移。
用于感测图像数据中的对象并跟踪所感测到的对象的各种算法是本领域中已知的,这里将不再详细描述,因为本发明的特性特征不在其中。另外,可使用将转移的对象的图像数据中的坐标信息与实际物理位置(实际物理坐标信息)进行映射的方法来生成对象的路线数据。
图7的(a)示出以这种方式生成的对象(用户)的路线数据的示例。
此外,如上面参照图2和图3所述,如果无线标签110的位置信息改变,则控制模块150的路线生成单元156使用无线标签110的改变的位置信息来生成无线标签的路线数据。图7的(b)中示出由本公开的路线生成单元156生成的无线标签110的路线数据。
本公开的整合信息单元163执行将路线生成单元156所生成的无线标签110的路线数据与对象路线生成单元161所生成的对象的路线数据进行比较的处理,以区分匹配超过参考相似度的无线标签110的路线数据和对象的路线数据。
上述处理对应于更有效地提取沿着与无线标签110(即,附着有无线标签110的产品)被转移所沿路径对应的路径移动的对象(人)的处理。
如果以这种方式选择匹配超过参考相似度的无线标签110的路线数据和对象的路线数据,则本公开的整合信息单元163与关于对应于所选择的数据的无线标签110的信息关联来存储关于对象的信息,并且控制关联的信息通过显示装置200显示。
参考相似度可考虑数据处理的效率、对应判断的基准等以各种方式设定。
如图7所示,即使通过图像数据感测并跟踪对象(用户)3,由于没有生成与对象3的转移路径对应的无线标签110的路线数据,所以对象3可被简单地视为仅进入和离开存储和管理产品的场所或区域的人。
此外,由于对象2的路线数据和第三无线标签110-3的路线数据彼此对应,所以第三无线标签110-3可被视为被对象2转移,并且从相同的视角,第一无线标签110-1和第二无线标签110-2可被视为被对象1转移。
在这种情况下,本公开的整合信息单元163与关于第三无线标签110-3的信息关联来存储对象2的信息,并且生成并存储对象1的信息与关于第一无线标签110-1和第二无线标签110-2的信息相关联的整合信息。
以这种方式关联的信息通过图8所示的界面环境显示在显示装置200上,从而允许管理者等整体地检查关于转移的产品和执行产品转移的主体(人)的信息。
如果员工的照片数据、人信息、标识信息等预先数据库化,则可通过将通过图像数据感测的图像数据与数据库化的照片数据进行匹配来准确地检查所感测到的对象的人信息或标识信息。因此,如图8所示,关于执行产品转移的人的人信息和照片信息可被整合地存储并显示在显示装置200上。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应用脸部识别技术,如果包括脸部的特征元素的特征点信息(关于眼睛、鼻子、嘴、脸型、它们之间的距离和角度等的信息)被预先数据库化,则可更有效地确定与图像中感测到的对象的相同性并使用该相同性来检查对象的标识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本公开的整合信息单元163可通过将所感测到的对象与所存储的照片信息或所存储的特征点信息进行匹配来提取所感测到的对象的标识信息(人信息),并存储所提取的标识信息以包括关于对象的信息。
如图8所示,整合信息可包括关于转移的产品的信息,即,无线标签的唯一编号和产品的描述。另外,对象(人、转移装置等)的转移时间、转移路线、标识信息、照片信息可与整合信息一起显示。
此外,如果在读取器120与无线标签110之间存在具有散射无线电波的性质的诸如金属的制品,则传播路径可能扭曲。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无线标签110(即,附着有无线标签110的产品)实际没有转移,本公开的路线生成单元156也可能误认为无线标签110被转移。因此,如果无线标签的位置信息改变,优选地,对象路线生成单元161感测对象或检查是否生成所感测到的对象的路线数据,然后只有当感测到对象或生成所感测到的对象的路线数据时才生成无线标签110的路线数据。
即,由于只有当通过分析图像数据感测到对象时才确定产品是否被转移并且还通过分析无线标签110的信号来感测无线标签110的转移,所以转移信息的错误可最小化,从而实现能够感测穿过其的产品转移的系统。
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然而,应该理解,尽管指示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和具体示例仅作为例示给出,因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本公开的范围内的各种改变和修改将从该详细描述变得显而易见。
在本说明书的以上描述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的术语仅仅是用于将组件彼此相对标识的概念术语,因此其不应被解释成用于表示特定顺序、优先级等的术语。
用于示出本公开及其实施方式的附图可能以略微夸大的形式示出,以便强调或突出本公开的技术内容,但是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考虑以上描述和附图的例示进行各种修改。

Claims (5)

1.一种使用标签信息的产品管理系统,该产品管理系统包括:
无线标签,所述无线标签被设置到多个产品中的每一个;
第一读取器至第n读取器,所述第一读取器至第n读取器被设置在不同的位置处以从所述无线标签接收标签信息,n是等于或大于2的自然数;以及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一读取器至第n读取器,
其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接收单元,该接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所述标签信息;
信息生成单元,该信息生成单元被配置为生成所接收的标签信息以及表示所述第一读取器至第n读取器中的每一个对所述标签信息的接收的响应频率信息;
位置信息生成单元,该位置信息生成单元被配置为使用所述响应频率信息和所述第一读取器至第n读取器的位置信息来生成所述无线标签的位置信息,该位置信息生成单元通过将从所述读取器接收的对应标签信息的响应频率的差异按比例应用于接收相同标签信息的两个或更多个读取器之间的分隔距离来生成对应无线标签的位置信息;
路线生成单元,该路线生成单元被配置为当所述无线标签的位置信息改变时,生成所述无线标签的路线数据;
图像存储单元,该图像存储单元被配置为从拍摄所述第一读取器至第n读取器的区域的图像的多个成像装置接收并存储图像数据;
对象路线生成单元,该对象路线生成单元被配置为通过分析所接收的图像数据来感测对象并通过将对象的图像数据中的坐标信息与实际物理位置坐标信息进行匹配来生成所感测到的对象的路线数据;以及
整合信息单元,该整合信息单元被配置为当所述无线标签的路线数据和所述对象的路线数据匹配超过参考相似度时,存储整合信息,在该整合信息中彼此匹配的关于所述无线标签的信息和所述对象的信息相关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标签信息的产品管理系统,
其中,所述读取器包括规范变化单元,该规范变化单元用于可变地调节所述无线标签发送所述标签信息的传输周期,并且
其中,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通信控制单元,该通信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响应频率信息低于参考频率时或者当接收相同标签信息的所述读取器的响应频率信息的差异低于参考差异时,控制所述规范变化单元缩短所述传输周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标签信息的产品管理系统,
其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跟踪图像提取单元,该跟踪图像提取单元被配置为当所述无线标签的位置信息改变时,从发生位置改变的区域的图像数据提取跟踪图像数据,该跟踪图像数据是发生位置改变的时区的图像数据;以及
数据处理单元,该数据处理单元被配置为将所提取的跟踪图像数据与位置信息改变的所述无线标签的信息关联来存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使用标签信息的产品管理系统,
其中,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存储有计划转移的产品信息的DB单元,并且
其中,只有当位置信息改变的无线标签不与所述计划转移的产品信息对应时,所述跟踪图像提取单元才提取所述跟踪图像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标签信息的产品管理系统,
其中,所述整合信息单元将所感测到的对象与存储的照片或特征点信息进行匹配,以提取所感测到的对象的标识信息并将所提取的标识信息包括在所述整合信息中进行存储。
CN201880005015.3A 2017-04-10 2018-02-12 使用标签信息的物品管理系统 Pending CN11008878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046067A KR101808589B1 (ko) 2017-04-10 2017-04-10 태그정보를 이용한 물품 관리시스템
KR10-2017-0046067 2017-04-10
PCT/KR2018/001787 WO2018190505A1 (ko) 2017-04-10 2018-02-12 태그정보를 이용한 물품 관리시스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88786A true CN110088786A (zh) 2019-08-02

Family

ID=60944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05015.3A Pending CN110088786A (zh) 2017-04-10 2018-02-12 使用标签信息的物品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565406B2 (zh)
JP (1) JP6741877B2 (zh)
KR (1) KR101808589B1 (zh)
CN (1) CN110088786A (zh)
WO (1) WO2018190505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8178A (zh) * 2005-01-20 2006-07-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使用移动终端检测运动体的位置的方法和系统
CN101006445A (zh) * 2004-08-23 2007-07-25 株式会社流通技术 基于rfid的购物模式分析系统和方法
JPWO2006011215A1 (ja) * 2004-07-29 2008-05-0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場所状態管理システム、無線タグ読取装置および管理装置
JP2008204404A (ja) * 2007-02-22 2008-09-04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所在管理システム
CN102402702A (zh) * 2010-09-10 2012-04-04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实时定位系统标签、实时定位系统读取器和牲畜管理系统
CN103534714A (zh) * 2011-03-16 2014-01-22 艾利丹尼森公司 识别多组rfid标签的系统和方法
US20160055360A1 (en) * 2014-08-18 2016-02-25 Ryan Alan Haugarth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cking product interac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97301A (en) * 1996-04-04 2000-08-01 Micron Communications, Inc. RF identification system with restricted range
US7518511B1 (en) * 2005-03-01 2009-04-14 Ravi Panja Dynamic product tracking system using RFID
JP2007137637A (ja) * 2005-11-21 2007-06-07 Hinode Shiki Kogyo Kk 倉庫管理サーバ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システム
KR100933562B1 (ko) 2007-12-10 2009-12-23 (주)하이디어 솔루션즈 객체 위치정보 태그 장치 및 객체 위치정보 관리 시스템
KR101102030B1 (ko) 2010-03-11 2012-01-04 주식회사 플레닉스 자재 도난 방지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KR20120057835A (ko) 2010-11-29 2012-06-07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Rfid 전자 선반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태그 위치 인식 방법
JP5581190B2 (ja) * 2010-11-30 2014-08-27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Rfidタグ位置検出装置およびrfidタグの位置検出方法
KR101274585B1 (ko) 2011-01-24 2013-06-13 한미아이티 주식회사 알에프아이디 태그의 위치정보 판단 장치 및 그 방법
US9942455B2 (en) * 2012-01-25 2018-04-10 Innovative Timing Systems, Llc Timing system and method with integrated participant event image capture management services
JP5503774B1 (ja) * 2013-04-23 2014-05-28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タグ捜索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KR101425505B1 (ko) * 2013-10-25 2014-08-13 홍승권 객체인식기술을 이용한 지능형 경계 시스템의 감시 방법
CN105095242B (zh) * 2014-04-30 2018-07-27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一种标记地理区域的方法和装置
US9613274B2 (en) * 2014-05-22 2017-04-0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dentifying an obstacle in a route
US10600322B2 (en) * 2017-06-21 2020-03-2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anagement of mobile object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WO2006011215A1 (ja) * 2004-07-29 2008-05-0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場所状態管理システム、無線タグ読取装置および管理装置
CN101006445A (zh) * 2004-08-23 2007-07-25 株式会社流通技术 基于rfid的购物模式分析系统和方法
CN1808178A (zh) * 2005-01-20 2006-07-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使用移动终端检测运动体的位置的方法和系统
JP2008204404A (ja) * 2007-02-22 2008-09-04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所在管理システム
CN102402702A (zh) * 2010-09-10 2012-04-04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实时定位系统标签、实时定位系统读取器和牲畜管理系统
CN103534714A (zh) * 2011-03-16 2014-01-22 艾利丹尼森公司 识别多组rfid标签的系统和方法
US20160055360A1 (en) * 2014-08-18 2016-02-25 Ryan Alan Haugarth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cking product interac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808589B1 (ko) 2017-12-13
US10565406B2 (en) 2020-02-18
US20190243995A1 (en) 2019-08-08
JP2020513384A (ja) 2020-05-14
WO2018190505A1 (ko) 2018-10-18
JP6741877B2 (ja) 2020-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23960B (zh) 用于在空间内定位标签的系统和方法
Kim et al. Vision-based location positioning using augmented reality for indoor navigation
JP5200819B2 (ja) 物品管理システム
US20210304577A1 (en) Integrated Camera and Ultra-Wideband Location Devices and Related Systems
EP2503487B1 (en) Portable terminal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US1189331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sociating digital content with wireless transmission nod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CN107972027B (zh) 机器人的定位方法和装置、机器人
KR101697546B1 (ko) 비콘을 이용한 보안관제시스템
CN105718971A (zh) 一种基于rfid的多目标被动式室内活动识别方法
GB2586099A (en) A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erson detection, tracking and identification utilizing wireless signals and images
JP2006270456A (ja) 情報提示システム
JP4324050B2 (ja) 情報取得装置及び撮影画像中の撮影対象物の位置を判別する判別方法、撮影画像中の撮影対象物を特定する対象物特定方法
US2021027178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connected infrastructure
KR101579275B1 (ko) 위험객체 위치추적을 통한 실시간 모니터링을 이용한 방범보안 시스템
CN115568015B (zh) 一种船舶分段制造车间物料融合定位方法
CN103591953A (zh) 一种基于单摄像头的人员定位方法
CN110088786A (zh) 使用标签信息的物品管理系统
CN113557713A (zh) 情景感知监测
KR20180049470A (ko) 대형 재난 현장 대응을 위한 nfc 태그 환자 식별띠 및 비콘을 이용한 응급 이송 관리 스마트 시스템
KR101700933B1 (ko) Rfid 시스템을 이용한 위치정보영상표기 시스템
Llorca et al. Assistive pedestrian crossings by means of stereo localization and rfid anonymous disability identification
KR101752586B1 (ko) 객체 모니터링 장치 및 그 방법
Ecklbauer A mobile positioning system for android based on visual markers
KR101702452B1 (ko) 증강 현실이 적용된 cctv 영상을 제공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cctv 영상 제공 시스템
KR101119440B1 (ko) 무선태그를 이용한 3차원 위치인식시스템 및 그위치인식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29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Applicant after: HANMI HOLDINGS CO.,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Applicant before: HANMI MEDI CARE Co.,Ltd.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