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87919B - 空调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87919B
CN110087919B CN201780076724.6A CN201780076724A CN110087919B CN 110087919 B CN110087919 B CN 110087919B CN 201780076724 A CN201780076724 A CN 201780076724A CN 110087919 B CN110087919 B CN 1100879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an
outer guide
passage
phase differ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7672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87919A (zh
Inventor
幸野哲也
小林亮
关户康裕
加藤慎也
津曲优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0879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79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879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79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007Combined heating, ventilating, or cooling devices
    • B60H1/00021Air flow details of HVAC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457Ventilation unit, e.g. combined with a radiator
    • B60H1/00471The ventilator being of the radial type, i.e. with radial expulsion of the ai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4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 F24F1/0022Centrifugal or radial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082Grilles, registers or guar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007Combined heating, ventilating, or cooling devices
    • B60H1/00021Air flow details of HVAC devices
    • B60H2001/00078Assembling, manufacturing or layout details
    • B60H2001/00092Assembling, manufacturing or layout details of air deflecting or air directing means inside the devi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007Combined heating, ventilating, or cooling devices
    • B60H1/00021Air flow details of HVAC devices
    • B60H2001/00114Heating or cooling details
    • B60H2001/00135Deviding walls for separate air flows

Abstract

内侧引导板配置于风扇(10)的多个叶片部(10c)的内侧,且具有引导空气的内侧引导面(21a)。外侧引导板(22)配置于多个叶片部的外侧,且具有将由内侧引导面引导的空气引导到风扇的排出口的外侧引导面(22a)。在与风扇的旋转轴(CL)垂直的多个规定的剖面中的各个剖面中,将外侧引导面中的径向内侧的外侧引导端部(22aa)和旋转轴连结的直线为基准直线(L2)。在多个规定的剖面中的各个剖面中,将内侧引导面中的径向外侧的内侧引导端部(21aa)和旋转轴连结的直线为引导直线(L1)。在多个规定的剖面中的各个剖面中,在风扇的旋转方向(DR1)上从引导直线到基准直线为止进行测量时的角度为相位差角度(PA11,PA12,PA21、PA22)。多个规定的剖面的多个相位差角度相互不同。

Description

空调装置
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基于在2016年12月14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6-242497号,这里通过参照而编入该记载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提供空调风的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提供空调风的空调装置。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空调装置是搭载于车辆的、向车室内提供空调风的车辆用空调装置。该空调装置具备风扇以及空调壳体。在空调壳体形成有供空气通过的通风空间。在该通风空间配置有风扇。
该空调壳体具备分隔板、内侧引导板以及外侧引导板。内侧引导板配置于风扇的径向上的多个叶片部的内侧。另外,外侧引导板配置于风扇的径向上的多个叶片部的外侧。
内侧引导板是对被吸入风扇的两种空气进行分隔的部件,外侧引导板是对从风扇排出的该两种空气进行分隔的部件。通过这些内侧引导板和外侧引导板,从而被吸入风扇的两种空气在保持分离的状态下从风扇吹出。
另外,被吸入风扇的空气在被吸入风扇之后直到排出到风扇的外部的过程中,在风扇的旋转方向上流动并且向风扇的离心方向外侧流动。因此,通过风扇的叶片部的风在被吸入风扇的内部之后直到排出到风扇的外部的期间,一边使其进角变化一边流动。因此,在这种空调装置中,以与该进角的变化对应地位于两种空气的边界的方式配置外侧引导板。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1101号公报
然而,根据本申请发明者的研究发现,在像专利文献1那样,外侧引导板和内侧引导板都是向与风扇的旋转轴平行的方向延伸的板的情况下,无法将两种空气充分地分离。而且,进一步的研究的结果发现,这是因为若在风扇的内部流动的空气的旋转轴向上的位置不同则离心方向的速度不同。这样,空气被吸入风扇的内部之后直到排出到风扇的外部为止的时间根据该空气的旋转轴向上的流出位置而不同。
例如,若风扇的底板部为平坦的形状,则相对于风扇的内部空间中的顶板部侧的空气的离心方向的速度成分,风扇的内部空间中的底板部侧的空气的离心方向的速度成分较大。即,越是位于风扇的内部空间的底板部侧的空气,则该空气的离心方向的速度越快。
并且,例如,在风扇的底板部的接近旋转轴的部分为朝向顶板部凸出的形状的情况下,相对于风扇的内部空间中的顶板部侧的空气的离心方向的速度成分,风扇的内部空间中的底板部侧的空气的离心方向的速度成分较小。即,越是位于风扇的内部空间的底板部侧的空气,则该空气的离心方向的速度越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空调装置的风扇中,提供能够将两种空气充分地分离的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观点,提供空调风的空调装置具备:风扇、以及形成有供空气通过的通风空间的空调壳体。所述风扇具有:顶板部、底板部、以及由所述顶板部和所述底板部包围而配置的多个叶片部。所述风扇配置于所述通风空间并进行旋转,从而沿旋转轴的方向吸入所述空气,并且沿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的离心方向吹出所述空气。所述通风空间包含将所述空调壳体的外部的空气导入的壳体导入口。所述空调壳体具备:分隔板、内侧引导板以及外侧引导板。所述分隔板将所述通风空间中的与所述壳体导入口连通的一部分分隔成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
所述通风空间包含:配置所述风扇的风扇配置空间,该风扇配置空间与所述第一通路和所述第二通路连通;第一排出口,该第一排出口是与所述风扇配置空间连通的空间,且将通过所述第一通路和所述风扇配置空间后的所述空气排出到所述空调壳体的外部;以及第二排出口,该第二排出口是与所述风扇配置空间连通的空间,且将通过所述第二通路和所述风扇配置空间后的所述空气排出到所述空调壳体的外部。
在所述顶板部形成有风扇导入口,该风扇导入口用于将通过所述第一通路后的空气和通过所述第二通路后的空气导入到由所述底板部和所述顶板部包围的空间。
所述内侧引导板在所述风扇配置空间中,配置于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的径向上的比所述多个叶片部接近所述旋转轴的一侧。所述内侧引导板具有内侧引导面,该内侧引导面将通过所述第一通路而从所述风扇排出的所述空气引导到所述第一排出口或者所述外侧引导板。
所述外侧引导板在所述风扇配置空间中,配置于所述径向上的比所述多个叶片部远离所述旋转轴的一侧。所述外侧引导板具有外侧引导面,该外侧引导面将由所述内侧引导面引导的所述空气引导到所述第一排出口。
在包含所述风扇所在的区域并且与所述旋转轴垂直且在所述旋转轴的方向的不同位置配置的多个规定的剖面中的各个剖面中,将所述外侧引导面中的所述径向上的接近所述旋转轴侧的外侧引导端部和所述旋转轴连结的直线为基准直线。
在所述多个规定的剖面中的各个剖面中,将所述内侧引导面中的所述径向上的接近所述外侧引导端部侧的内侧引导端部和所述旋转轴连结的直线为引导直线。
在所述多个规定的剖面中的各个剖面中,在所述风扇的旋转方向上从所述引导直线到所述基准直线为止进行测量时的角度为相位差角度。所述多个规定的剖面中的多个相位差角度相互不同。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其他的观点,提供空调风的空调装置具备:风扇、以及形成有供空气通过的通风空间的空调壳体。所述风扇具有:顶板部、底板部、以及由所述顶板部和所述底板部包围而配置的多个叶片部。所述风扇配置于所述通风空间并进行旋转,从而沿旋转轴的方向吸入所述空气,并且沿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的离心方向吹出所述空气。
所述通风空间包含将所述空调壳体的外部的空气导入的壳体导入口。所述空调壳体具备:分隔板、内侧引导板以及外侧引导板。所述分隔板将所述通风空间中的与所述壳体导入口连通的一部分分隔成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
所述通风空间包含:配置所述风扇的风扇配置空间,该风扇配置空间与所述第一通路和所述第二通路连通;第一排出口,该第一排出口是与所述风扇配置空间连通的空间,且将通过所述第一通路和所述风扇配置空间后的所述空气排出到所述空调壳体的外部;以及第二排出口,该第二排出口是与所述风扇配置空间连通的空间,且将通过所述第二通路和所述风扇配置空间后的所述空气排出到所述空调壳体的外部。
在所述顶板部形成有风扇导入口,该风扇导入口用于将通过了所述第一通路的空气和通过了所述第二通路的空气导入到由所述底板部和所述顶板部包围的空间。所述内侧引导板在所述风扇配置空间中,配置于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的径向上的比所述多个叶片部接近所述旋转轴的一侧。
所述内侧引导板具有内侧引导面,该内侧引导面将通过所述第一通路而从所述风扇排出的所述空气引导到所述第一排出口或者所述外侧引导板。所述外侧引导板在所述风扇配置空间中,配置于所述径向上的比所述多个叶片部远离所述旋转轴的一侧。所述外侧引导板具有外侧引导面,该外侧引导面将由所述内侧引导面引导的所述空气引导到所述第一排出口。
在包含所述风扇所在的区域并且与所述旋转轴垂直且在所述旋转轴的方向的不同位置配置的多个规定的剖面中的各个剖面中,所述内侧引导面所表示的直线为引导直线。在所述多个规定的剖面中的各个剖面中,将所述外侧引导面中的所述径向上的接近所述旋转轴侧的外侧引导端部和所述旋转轴连结的直线为基准直线。
在所述多个规定的剖面中的各个剖面中,在所述风扇的旋转方向上从所述引导直线到所述基准直线为止进行测量时的角度为相位差角度。所述多个规定的剖面中的多个相位差角度相互不同。
发明者的研究的结果发现,若在风扇的内部流动的空气的旋转轴向上的位置不同则离心方向的速度不同。根据该空调装置,通过具有相位变化部,能够应对在风扇的内部空间中的上侧流动的空气的离心方向的速度成分较小、在风扇的内部空间中的下侧流动的空气的离心方向的速度成分较大的情况。即,由于越是朝向上侧,则相位差角度越大,因而能够在下侧适当地分离第一空气和第二空气。此外,在上侧也能够可靠地利用外侧引导面来引导向沿旋转方向前进的位置流动的第一空气,能够适当地分离第一空气和第二空气。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2是关于图1所示的空调装置中的风扇的周边部分,表示图3或者图4中的II-II剖面的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图2中的III-III剖面的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图2中的IV-IV剖面的结构的图。
图5是表示图2中的III-III剖面的结构的另一图。
图6是表示图2中的IV-IV剖面的结构的另一图。
图7是关于第二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风扇的周边部分,表示图8或者图9中的VII-VII剖面的结构的图。
图8是表示图7中的VIII-VIII剖面的结构的图。
图9是表示图7中的IX-IX剖面的结构的图。
图10是关于其他的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3对应的图。
图11是关于图10所示的空调装置的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4对应的图。
图12是以与图2相同的剖面对其他的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进行切割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图13中的XIII-XIII剖面的结构的图。
图14是表示图13中的XIV-XIV剖面的结构的图。
图15是以与图2相同的剖面对其他的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进行切割的剖视图。
图16是表示图15中的XVI-XVI剖面的结构的图。
图17是表示图15中的XVII-XVII剖面的结构的图。
图18是从图15中的纸面近前侧在与纸面垂直的方向上观察内侧引导板的图。
图19是从图15中的XVIV方向观察内侧引导板的图。
图20是表示比较例中的第一、第二空气的流动的图。
图21是表示比较例中的第一、第二空气的流动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相互中,对相互相同或均衡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而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关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00,参照图1~图6而进行说明。该空调装置100是搭载于车辆的、向该车辆的车室内提供空调风的车辆用空调装置。
空调装置100在车内配置于其前方部分,例如构成具备由配设在发动机室的压缩器和电容器等构成的制冷循环的空调系统的一部分。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00具备送风机1、空调壳体2、过滤器3、蒸发器4、未图示的加热器芯、以及未图示的电子控制装置。
如图1所示,在空调壳体2形成有供空气通过的通风空间VS1~VS7。通风空间VS1~VS7包含两个壳体导入口VS1、VS2、第一通路VS3、第二通路VS4、风扇配置空间VS5、第一排出口VS6以及第二排出口VS7。壳体导入口VS1是用于导入第一空气的空间。即,壳体导入口VS1相当于第一壳体导入口。壳体导入口VS2是用于导入第二空气的空间。即,壳体导入口VS2相当于第二壳体导入口。
另外,第一空气是例如外部空气(即,从车外导入的空气),第二空气是例如内部空气(即,从车内导入的空气)。即,壳体导入口VS1和壳体导入口VS2导入相互不同的性质的空气。另外,图2的箭头AR1、AR2表示第一空气的流动。另外,图2的箭头AR3、AR4表示第二空气的流动。
如图1所示,第一通路VS3和第二通路VS4分别是通过分隔板20对通风空间VS中的一部分VS3、VS4进行分隔而形成的空间。第一通路VS3与壳体导入口VS1连通。第二通路VS4与壳体导入口VS2连通。风扇配置空间VS5是与第一通路VS3和第二通路VS4连通并且配置后述的风扇10的空间。第一排出口VS6是用于将通过了第一通路VS3和风扇配置空间VS5后的第一空气排出到空调壳体2的外部的空间。第二排出口VS7是用于将通过了第二通路VS4和风扇配置空间VS5后的第二空气排出到空调壳体2的外部的空间。
送风机1是离心式的电动送风机。如图1所示,送风机1具有风扇10和驱动马达11。送风机1配置于形成于空调壳体2的通风空间VS1~VS7。具体而言,送风机1配置于通风空间VS1~VS7中的过滤器3和蒸发器4的空气流动下游侧并且第一排出口VS6和第二排出口VS7的空气流动上游侧。
如图1、图2所示,风扇10具备顶板部10a、底板部10b和多个叶片部10c。如图2所示,风扇10配置于通风空间VS1~VS7中的风扇配置空间VS5。风扇10通过旋转,而发挥将空气向旋转轴CL的方向CLD吸入并且向以旋转轴CL为中心的离心方向CD吹出的功能。
如图1、图2所示,顶板部10a和底板部10b在旋转轴CL延伸的方向CLD上相互相对地配置。另外,以下,将旋转轴CL延伸的方向CLD上的顶板部10a侧称为上侧,将底板部10b侧称为下侧。
如图1、图2所示,在顶板部10a形成有用于将通过了第一通路VS3的空气和通过了第二通路VS4的空气导入由底板部10b和顶板部10a包围的空间的风扇导入口IS。另外,在顶板部10a形成有用于将通过了风扇导入口IS的空气引导到第一排出口VS6或者第二排出口VS7的顶侧引导面10aa。顶侧引导面10aa与底板部10b相对。另外,顶侧引导面10aa在径向DD上的风扇导入口IS的周围,随着从上侧朝向下侧而朝向径向DD的外侧延伸。即,顶侧引导面10aa形成为在径向DD上的风扇导入口IS的周围,随着从上侧朝向下侧而位于径向DD的外侧。
如图1、图2所示,多个叶片部10c被配置为由顶板部10a和底板部10b包围。多个叶片部10c各自与底板部10b和顶板部10a分别相连。如图3所示,多个叶片部10c在由底板部10b和顶板部10a包围的空间中,被配置为在风扇10的旋转方向DR上相互隔开间隔。多个叶片部10c配置于风扇10的径向DD上的风扇导入口IS的外侧。风扇10的径向DD是通过旋转轴CL上的点并且与旋转轴CL垂直的直线的方向。
驱动马达11是对风扇10进行旋转驱动的电动马达。
如图1所示,空调壳体2是形成有供空气通过的通风空间VS1~VS7的壳体部件。空调壳体2基本上由树脂构成。空调壳体2具备分隔板20、内侧引导板21、外侧引导板22以及外侧引导板23,另外,空调壳体2具备:配置于壳体导入口VS1的未图示的门部件、配置于壳体导入口VS2的未图示的门部件、配置于第一排出口VS6的未图示的门部件、以及配置于第二排出口VS7的未图示的门部件。另外,空调壳体2具备:配置于第一通路VS3中的蒸发器4与加热器芯之间的未图示的门部件、以及配置于第二通路VS4中的的蒸发器4与加热器芯之间的未图示的门部件。
分隔板20是将通风空间VS1~VS7的一部分分隔成第一通路VS3和第二通路VS4的板状部件。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内侧引导板21与分隔板20一体地构成。
另外,图3~图6的箭头DR表示风扇10的旋转方向。即,本实施方式的风扇10向图3~图6的逆时针的方向旋转。
内侧引导板21是板状部件,将通过第一通路VS3而从风扇10吹出的空气引导到第一排出口VS6或者外侧引导板22。与之相伴,内侧引导板21将通过第二通路VS4而从风扇10吹出的空气引导到第二排出口VS7或者外侧引导板23。如图3、图4所示,内侧引导板21具有将通过第一通路VS3而从风扇10吹出的空气引导到第一排出口VS6或者外侧引导板22的引导面21a。另外,内侧引导板21具有将通过第二通路VS4而从风扇10吹出的空气引导到第二排出口VS7的引导面21b。内侧引导板21配置于风扇配置空间VS5中的风扇10的径向DD上的多个叶片部10c的内侧(即,接近旋转轴CL的一侧)。另外,风扇10的径向DD是通过旋转轴CL上的点CL1并且与旋转轴CL垂直的方向。引导面21a相当于第一内侧引导面。引导面21b相当于第二内侧引导面。
外侧引导板22是板状部件,将由内侧引导板21的引导面21a引导的空气引导到第一排出口VS6。外侧引导板22具有将由内侧引导板21的引导面21a引导的空气引导到第一排出口VS6的引导面22a。外侧引导板22配置于风扇配置空间VS5中的风扇10的径向DD上的多个叶片部10c的外侧(即,远离旋转轴CL的一侧)。外侧引导板22相当于第一外侧引导板。引导面22a相当于第一外侧引导面。
外侧引导板23是板状部件,将由内侧引导板21的引导面21b引导的空气引导到第一排出口VS6。外侧引导板23具有将由内侧引导板21的引导面21b引导的空气引导到第二排出口VS7的引导面23a。外侧引导板23配置于风扇配置空间VS5中的风扇10的径向DD上的多个叶片部10c的外侧(即,远离旋转轴CL的一侧)。外侧引导板23相当于第二外侧引导板。引导面23a相当于第二外侧引导面。
另外,以下,将以包含风扇10所在的区域的方式在与旋转轴CL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切割时的任意的剖面称为规定的剖面。另外,将该规定的剖面上的内侧引导板21的引导面21a所表示的直线称为引导直线L1。引导直线L1相当于第一引导直线。另外,将该规定的剖面上的外侧引导板22的引导面22a中的径向DD上的接近旋转轴CL的一侧的端部称为外侧引导端部22aa。即,外侧引导端部22aa相当于第一外侧引导端部。因此,引导直线L1与将引导面21a中的径向DD上的接近外侧引导板22a的外侧引导端部22aa侧的端部(即内侧引导端部)和旋转轴CL连结的直线几乎一致。另外,将该规定的剖面上的旋转轴CL和外侧引导端部22aa连结的直线称为基准直线L2。即,基准直线L2相当于第一基准直线。另外,将该规定的剖面中在风扇10的旋转方向DR1上从引导直线L1到基准直线L2为止进行测量时的角度称为第一相位差角度。另外,将该规定的剖面上的内侧引导板21的引导面21b所表示的直线称为引导直线L3。即,引导直线L3相当于第二引导直线。另外,将该规定的剖面上的外侧引导板23的引导面23a中的径向DD上的接近旋转轴CL的一侧的端部称为外侧引导端部23aa。即,外侧引导端部23aa相当于第二外侧引导端部。因此,引导直线L3与将引导面21b中的径向DD上的接近外侧引导板23a的外侧引导端部23aa侧的端部(即内侧引导端部)和旋转轴CL连结的直线几乎一致。另外,将该规定的剖面上的旋转轴CL和外侧引导端部23aa连结的直线称为基准直线L4。即,基准直线L4相当于第二基准直线。另外,将该规定的剖面中在风扇10的旋转方向DR1上从引导直线L3到基准直线L4为止进行测量时的角度称为第二相位差角度。
设定该第一相位差角度,以使得对被内侧引导板21的引导面21a引导而到达外侧引导板22的周边的第一空气进行引导,并且不对被内侧引导板21的引导面21b引导而到达外侧引导板22的周边的第二空气进行引导。即,设定第一相位差角度,以使得在对应的规定的剖面中在接近该第一空气与该第二空气的边界的位置配置外侧引导端部22aa。另外,同样地,设定第二相位差角度,以使得对被内侧引导板21的引导面21b引导而到达外侧引导板23的周边的第二空气进行引导,并且不对被内侧引导板21的引导面21a引导而到达外侧引导板23的周边的第一空气进行引导。即,设定第二相位差角度,以使得在对应的规定的剖面中在接近该第一空气与该第二空气的边界的位置配置外侧引导端部23aa。
接下来,关于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00的特征部分的相位变化部21a、22aa、相位变化部21a、23a,参照图2~图6进行说明。另外,图3表示在旋转轴CL的方向CLD中的图1中的规定的位置CL1处进行切割时的空调壳体2中的风扇10的周边部分的剖面结构。另外,图4表示在旋转轴CL的方向CLD中的图1中的规定的位置CL2处进行切割时的空调壳体2中的风扇10的周边部分的剖面结构。另外,规定的位置CL2是比规定的位置CL1靠下侧的位置。另外,图5表示与图3相同的剖面结构、即在规定的位置CL1处进行切割时的空调壳体2中的风扇10的周边部分的剖面结构。图6表示与图4相同的剖面结构、即在规定的位置CL2处进行切割时的空调壳体2中的风扇10的周边部分的剖面结构。另外,图5中的箭头AR5、AR7表示第一空气的流动。另外,图5中的箭头AR6、AR8表示第二空气的流动。另外,图6中的箭头AR9、AR11表示第一空气的流动。图6中的箭头AR10、AR12表示第二空气的流动。另外,在图5、图6中,省略叶片部10c的图示。
如图2~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外侧引导板22采用平板形状的下侧向与风扇的旋转方向DR相反的方向侧折弯的形状。即,本实施方式的外侧引导板22采用越是从上侧朝向下侧则外侧引导端部22aa越位于与风扇10的旋转方向DR相反的方向侧的方式折弯的形状。换言之,外侧引导板22随着从上侧朝向下侧而向与旋转方向DR相反的方向扭曲。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内侧引导板21采用沿着与旋转轴CL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平板形状。即,本实施方式的内侧引导板21为平板形状,被配置为引导面21a在与旋转轴CL平行的方向上延伸。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图4所示的相位差角度PA21比图3所示的相位差角度PA11小。这样,本实施方式的空调壳体2采用作为下侧的规定的位置CL2的相位差角度PA21比作为上侧的规定的位置CL1的相位差角度PA11小的结构。更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空调壳体2采用越从上侧朝向下侧则相位差角度越小的结构。另外,相位差角度PA11被设定为在与规定的位置CL1对应的规定的剖面中在接近第一空气与第二空气的边界的位置配置外侧引导端部22aa。另外,相位差角度PA21被设定为,在与规定的位置CL2对应的规定的剖面中在接近第一空气与第二空气的边界的位置配置外侧引导端部22aa。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00中,空调壳体2的旋转轴CL的方向CLD的不同位置CL1、CL2处的相位差角度PA11、PA21相互不同。另外,以下,将空调壳体2中的旋转轴CL的方向CLD的不同位置处的相位差角度相互不同的部分称为相位变化部。
像上述那样,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00具有旋转轴CL的方向CLD的不同位置处的相位差角度相互不同的相位变化部21a、22a。更具体而言,该相位变化部21a、22a越是从上侧朝向下侧,则相位差角度越小。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00中,由于具有相位变化部21a、22a,从而能够应对上侧空气的离心方向CD的速度成分较小、下侧空气的离心方向CD的速度成分较大的情况。即,如图6所示,能够在下侧适当地分离第一空气和第二空气。此外,由于越朝向上侧,则相位差角度越大,因而如图5所示,在上侧也能够可靠地利用外侧引导板22的引导面22a来引导向沿旋转方向DR前进的位置流动的第一空气,能够适当地分离第一空气和第二空气。以下描述其理由。
发明者的研究的结果发现,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风扇、内侧引导板、外侧引导板中,无法利用该结构将两种空气充分地分离。而且,进一步的研究的结果发现,这是因为若在风扇的内部流动的空气的旋转轴向上的位置不同则离心方向的速度不同。
此外,像这样速度不同的理由被推测为,导入到风扇的入口而沿着顶侧引导面向离心方向流动的空气不会紧贴于顶侧引导面而流动,而是以从顶侧引导面剥离的方式向下流动。由此,推测为集中在风扇的内部空间的下侧(即,远离顶侧引导面的一侧)。
由此,在像本实施方式那样,底板部10b的顶板部10a侧的面为平面的情况下,相对于风扇的内部空间中的上侧的空气的离心方向的速度成分,风扇的内部空间中的下侧的空气的离心方向的速度成分较大。这里,上侧是指旋转轴向上的顶板部侧。另外,下侧是指旋转轴向上的底板部侧。即,越是位于风扇的内部空间的下侧的空气,则该空气的离心方向的速度越快。以下,将风扇的内部空间中的上侧的空气称为上侧空气,将风扇的内部空间中的下侧的空气称为下侧空气。另外,关于像上述那样在风扇的内部流动的空气的旋转方向的速度成分,基本上与离心方向相比,小到能够忽略的程度,上侧空气与下侧空气之差也小到能够忽略的程度。
这样,相对于上侧空气的离心方向的速度成分,下侧空气的离心方向的速度成分较大。由此,在上侧的第一空气与第二空气的边界附近流动的空气与在下侧的第一空气与第二空气的边界附近流动的空气相比,在旋转方向上大量地移动之后,排出到风扇的外侧。
这里,如图20所示,对采用在与旋转轴平行的方向上延伸的板状的结构作为内侧引导板21X、外侧引导板22X、22Y的比较例进行说明。在该比较例中,风扇10X、顶板部10aX、底板部10bX、内侧引导板21X、外侧引导板22X、外侧引导板23X分别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的风扇10、顶板部10a、底板部10b、内侧引导板21、外侧引导板22、外侧引导板23大致同等的功能。但是,内侧引导板21X、外侧引导板22X、外侧引导板23X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分别是在与旋转轴平行的方向上延伸的平板部件。另外,在图20中,省略风扇10X的多个叶片部的图示。
在图20中,表示风扇10X中的空气的出口处的、即由风扇10X的多个叶片部包围的空间中的离风扇10X的旋转轴最远的位置处的、第一空气PX1和第二空气PX2的分布。第一空气PX1的存在区域由斜线阴影表示,第二空气PX2的存在区域由点阴影表示。第一空气PX1、第二空气PX2分别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一空气、第二空气同等的性质。
在该比较例中也是,相对于上侧空气的离心方向的速度成分,下侧空气的离心方向的速度成分较大。由此在上侧的第一空气PX1与第二空气PX2的边界附近流动的空气与在下侧的第一空气PX1与第二空气PX2的边界附近流动的空气相比,在旋转方向上大量地移动之后,排出到风扇的外侧。
因此,在上侧由内侧引导板的第一内侧引导面引导而向外侧引导板侧流动的空气有时以不会由外侧引导板引导的方式向排出口流动。出于相同的理由,在像图20的比较例那样,外侧引导板22X、23X位于接近上侧的两种空气的边界的位置的情况下,无法在下侧将两种空气PX1、PX2适当地分离。
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在风扇10的内部空间中的上侧流动的空气(以下,称为上侧空气)的离心方向CD的速度成分较小、在下侧流动的空气(以下,称为下侧空气)的离心方向CD的速度成分较大的结构。在该情况下,上侧空气的旋转方向DR的距离较长。即,在该结构的情况下,与下侧空气相比,上侧空气从风扇10的内侧向外侧(即,离心方向CD)流动而排出到风扇10的外部为止所移动的旋转方向DR的距离较长。因此,在该结构的情况下,在像上述专利文献1那样,使内侧引导板、第一外侧引导板双方为沿与旋转轴平行的方向延伸的板状的情况下,像上述那样,无法将第一空气和第二空气充分地分离。即,在该情况下,例如,若将内侧引导板21和外侧引导板22对应于下侧的第一空气与第二空气的边界的位置而配置,则上侧空气的边界与下侧空气的边界相比,位于向旋转方向DR前进的地点。因此,上侧空气中的一部分的空气以不会由外侧引导板22引导的方式向第二排出口VS7流动。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00中,越是从上侧朝向下侧,则相位差角度越小。即,越是从下侧朝向上侧,则相位差角度越大。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00中,在上侧和下侧的两侧,能够适当地分离第一空气和第二空气。即,如图6所示,在下侧能够适当地分离第一空气和第二空气。此外,由于越是朝向上侧,则相位差角度越大,因而如图5所示,在上侧也能够可靠地利用外侧引导板22的引导面22a来引导向与下侧相比进一步沿旋转方向DR前进的位置流动的第一空气。因此,能够适当地分离第一空气和第二空气。另外,通过使外侧引导板22采用像上述那样折弯的形状,从而导入到风扇10的内部而向离心方向CD大致同时地流动的上侧空气和下侧空气在相互不同的时机与引导面22a碰撞。因此,上侧空气和下侧空气在时间上和位置上分散地碰撞到引导面22a,因此能够减少这些空气碰撞到引导面22a而产生的噪声。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外侧引导板23也如图2~图4所示,采用平板形状的下侧向与风扇的旋转方向DR相反的方向侧折弯的形状。即,本实施方式的外侧引导板23采用以越是从上侧朝向下侧则外侧引导端部23aa越是位于与风扇10的旋转方向DR相反的方向侧的方式折弯的形状。换言之,外侧引导板23随着从上侧朝向下侧而向与旋转方向DR相反的一侧扭曲。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内侧引导板21像上述那样,采用沿着与旋转轴CL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平板形状。即,本实施方式的内侧引导板21为平板形状,被配置为引导面21b在与旋转轴CL平行的方向上延伸。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图4所示的相位差角度PA22比图3所示的相位差角度PA21小。这样,本实施方式的空调壳体2采用作为下侧的规定的位置CL2的相位差角度PA22比作为上侧的规定的位置CL1的相位差角度PA21小的结构。更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空调壳体2采用越是从上侧朝向下侧则相位差角度越小的结构。另外,相位差角度PA21被设定为,在与规定的位置CL1对应的规定的剖面中在接近第一空气与第二空气的边界的位置配置外侧引导端部23aa。另外,相位差角度PA22被设定为,在与规定的位置CL2对应的规定的剖面中在接近第一空气与第二空气的边界的位置配置外侧引导端部23aa。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00中,空调壳体2的旋转轴CL的方向CLD的不同位置CL1、CL2处的相位差角度PA21、PA22相互不同。
像上述那样,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00具有旋转轴CL的方向CLD的不同位置CL1、CL2处的相位差角度PA21、PA22相互不同的相位变化部21a、23a。更具体而言,该相位变化部21a、23a越是从上侧朝向下侧,则相位差角度越小。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00中,出于与上述的相位变化部21a、22a的情况相同的理由,具有相位变化部21a、23a。由此,能够应对上侧空气的离心方向CD的速度成分较小、下侧空气的离心方向CD的速度成分较大的情况。即,如图6所示,能够在下侧适当地分离第一空气和第二空气。此外,由于越是朝向上侧,则相位差角度越大,因而如图5所示,在上侧也能够可靠地利用外侧引导板23的引导面23a来引导向沿旋转方向DR前进的位置流动的第一空气,能够适当地分离第一空气和第二空气。另外,通过使外侧引导板23采用像上述那样折弯的形状,从而导入到风扇10的内部而在离心方向CD上大致同时地流动的上侧空气和下侧空气在相互不同的时机碰撞到引导面23a。因此,上侧空气和下侧空气在时间上和位置上分散地碰撞到引导面23a,因此能够减少这些空气碰撞到引导面23a而产生的噪声。
配置于壳体导入口VS1的未图示的门部件通过转动而对壳体导入口VS1进行开闭。即,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00通过该旋转门转动而能够对从壳体导入口VS1导入到空调壳体2的内部的第一空气(即,外部空气)的量进行增减调整。
配置于壳体导入口VS2的未图示的门部件通过转动而对壳体导入口VS2进行开闭。即,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00通过该旋转门转动而能够对从壳体导入口VS2导入到空调壳体2的内部的第二空气(即,内部空气)的量进行增减调整。
配置于第一排出口VS6的未图示的门部件通过转动而对第一排出口VS6进行开闭。即,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00通过该旋转门转动而能够对从第一排出口VS6排出到空调壳体2的外部的第一空气(即,外部空气)的量进行增减调整。
配置于第二排出口VS7的未图示的门部件通过转动而对第二排出口VS7进行开闭。即,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00通过该旋转门转动而能够对从第二排出口VS7排出到空调壳体2的外部的第二空气(即,内部空气)的量进行增减调整。
配置于第一通路VS3中的蒸发器4与加热器芯之间的未图示的门部件进行滑动。该门部件通过滑动,从而对于通过蒸发器4后的第一空气而言,对在通过加热器芯侧的通路中通过的空气的量与在没有通过加热器芯侧的通路(即,旁通通路)中通过的空气的量进行增减调整。
配置于第二通路VS4中的蒸发器4与加热器芯之间的未图示的门部件进行滑动。该门部件通过滑动,从而对于通过蒸发器4后的第二空气而言,对在通过加热器芯侧的通路中通过的空气的量与在没有通过加热器芯侧的通路(即,旁通通路)中通过的空气的量进行增减调整。
未图示的加热器芯是使在其内部流通的作为温水的发动机冷却水与通过加热器芯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加热该空气的加热用热交换器。如图1所示,加热器芯配置于通风空间VS中的蒸发器4的空气流动下游侧、并且配置于风扇10的空气流动上游侧。加热器芯被配置为与第一通路VS3和第二通路VS4分别接触。
过滤器3是具有防尘、除臭或者杀菌等功能的过滤器。如图1所示,过滤器3配置于通风空间VS1~VS7中的壳体导入口VS1和壳体导入口VS2的空气流动下游侧、并且配置于蒸发器4和风扇10的空气流动上游侧。过滤器3被配置为与第一通路VS3和第二通路VS4分别接触。
蒸发器4是使在其内部流通的制冷剂与通过通风空间VS1~VS7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冷却该空气的冷却用热交换器。如图1所示,蒸发器4配置于通风空间VS1~VS7中的壳体导入口VS1和壳体导入口VS2的空气流动下游侧、并且配置于风扇10的空气流动上游侧。蒸发器4被配置为与第一通路VS3和第二通路VS4分别接触。
未图示的电子控制装置是由CPU、ROM、RAM等所构成的公知的微型计算机及其周边电路构成,根据预先存储于ROM等的计算机程序而执行各种控制处理。另外,配置于空调壳体2内的上述的各门部件连接有对该门进行驱动的致动器,未图示的电子控制装置对该致动器输出用于使各门转动或者滑动的工作信号。另外,未图示的电子控制装置对使制冷剂向蒸发器4循环的未图示的压缩器和送风机1也输出工作信号。另外,未图示的电子控制装置执行空调装置100的各种空调控制。
像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00中,空调壳体2的旋转轴CL的方向CLD的不同位置处的相位差角度相互不同。即,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00具有旋转轴CL的方向CLD的不同位置处的相位差角度相互不同的相位变化部21a、22a。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00具有相位变化部21a、22a,因而能够应对上侧空气的离心方向CD的速度成分较小、下侧空气的离心方向CD的速度成分较大的情况。即,由于越是朝向上侧,则相位差角度越大,因而能够在下侧适当地分离第一空气和第二空气。此外,在上侧也能够可靠地利用外侧引导板22的引导面22a来引导向沿旋转方向前进的位置流动的第一空气,能够适当地分离第一空气和第二空气。另外,通过使外侧引导板22采用像上述那样折弯的形状,从而导入到风扇10的内部而沿离心方向CD大致同时地流动的上侧空气和下侧空气在相互不同的时机碰撞到引导面22a。因此,上侧空气和下侧空气在时间上和位置上分散地碰撞到引导面22a,因此能够减少这些空气碰撞到引导面22a而产生的噪声。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00具有旋转轴CL的方向CLD的不同位置处的相位差角度相互不同的相位变化部21a、23a。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00中,与上述的相位变化部21a、22a同样,具有相位变化部21a、23a,因而能够应对上侧空气的离心方向CD的速度成分较小、下侧空气的离心方向CD的速度成分较大的情况。即,由于越是朝向上侧,则相位差角度越大,因而能够在下侧适当地分离第一空气和第二空气。此外,在上侧也能够可靠地利用外侧引导板23的引导面23a来引导向沿旋转方向DR前进的位置流动的第一空气,能够适当地分离第一空气和第二空气。另外,通过使外侧引导板23采用像上述那样折弯的形状,从而导入到风扇10的内部而沿离心方向CD大致同时地流动的上侧空气和下侧空气在相互不同的时机碰撞到引导面23a。因此,上侧空气和下侧空气在时间上和位置上分散地碰撞到引导面23a,因此能够减少这些空气碰撞到引导面23a而产生的噪声。
在本实施方式中,顶板部10a具有将通过风扇导入口IS后的空气引导到第一排出口VS6或者第二排出口VS7的顶侧引导面10aa。顶侧引导面10aa形成为与底板部10b相对并且在径向DD上的风扇导入口IS的周围随着从上侧朝向下侧而位于径向DD的外侧。
根据基于上述的相位变化部21a、22a或者21a、相位变化部23a的效果等说明可知,具有本实施方式的相位变化部的结构在形成有上述的顶侧引导面10aa的空调装置100中是特别合适的。
(第二实施方式)
参照图7~图9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对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内侧引导板21、外侧引导板22以及外侧引导板23的结构进行了变更。关于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基本上仅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另外,如图8、图9所示,以下,将上述规定的剖面的内侧引导面21a中的径向DD上的接近外侧引导板22的外侧引导端部22aa侧的端部称为内侧引导端部21aa。另外,将上述规定的剖面的内侧引导面21b中的径向DD上的接近外侧引导板23的外侧引导端部23aa侧的端部称为内侧引导端部21ba。另外,图8中的箭头AR13、AR15表示第一空气的流动。另外,图8中的箭头AR14、AR16表示第二空气的流动。另外,图9中的箭头AR17、AR19表示第一空气的流动。图9中的箭头AR18、AR20表示第二空气的流动。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内侧引导板21为平板形状,被配置为引导面21a在与旋转轴CL平行的方向上延伸。与此相对,本实施方式的内侧引导板21像图7~图9所示那样,采用平板形状的下侧向风扇的旋转方向DR侧折弯的形状。即,本实施方式的内侧引导板21采用以越是从上侧朝向下侧则内侧引导端部21aa越位于风扇10的旋转方向DR侧的方式折弯的形状。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内侧引导板21采用以越是从上侧朝向下侧则内侧引导端部21ba越位于风扇10的旋转方向DR侧的方式折弯的形状。换言之,内侧引导板21随着从上侧朝向下侧而向旋转方向DR扭曲。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外侧引导板22和外侧引导板23都采用平板形状的下侧折弯这样的形状。与此相对,本实施方式的外侧引导板22采用沿着与旋转轴CL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平板形状。即,本实施方式的外侧引导板22为平板形状,被配置为引导面22a在与旋转轴CL平行的方向上延伸。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外侧引导板23也采用沿着与旋转轴CL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平板形状。即,本实施方式的外侧引导板23也为平板形状,被配置为引导面23a在与旋转轴CL平行的方向上延伸。
由于内侧引导板21和外侧引导板22采用上述的结构,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图9所示的相位差角度PA21比图8所示的相位差角度PA11小。这样,本实施方式的空调壳体2采用作为下侧的规定的位置CL2的相位差角度PA21比作为上侧的规定的位置CL1的相位差角度PA11小的结构。更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空调壳体2采用越是从上侧朝向下侧则相位差角度越小的结构。另外,相位差角度PA11被设定为,在与规定的位置CL1对应的规定的剖面中在接近第一空气与第二空气的边界的位置配置外侧引导端部22aa。另外,相位差角度PA21被设定为,在与规定的位置CL2对应的规定的剖面中在接近第一空气与第二空气的边界的位置配置外侧引导端部22aa。由此,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00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相位变化部21a、22a越是从上侧朝向下侧,则相位差角度越小。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具有旋转轴CL的方向CLD的不同位置处的相位差角度相互不同的相位变化部21a、22a。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相位变化部21a、22aa越是从上侧朝向下侧,则内侧引导端部21aa越位于旋转方向DR1侧,由此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越是从上侧朝向下侧,则相位差角度越小。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00中,出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理由,具有相位变化部21a、22a,由此能够应对上侧空气的离心方向CD的速度成分较小、下侧空气的离心方向CD的速度成分较大的情况。即,如图9所示,能够在下侧适当地分离第一空气和第二空气。此外,由于越是朝向上侧,则相位差角度越大,因而如图8所示,在上侧也能够可靠地利用外侧引导板22的引导面22a来引导向沿旋转方向前进的位置流动的第一空气,能够适当地分离第一空气和第二空气。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图9所示的相位差角度PA22比图8所示的相位差角度PA12小。这样,本实施方式的空调壳体2采用作为下侧的规定的位置CL2的相位差角度PA22比作为上侧的规定的位置CL1的相位差角度PA12小的结构。更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空调壳体2采用越是从上侧朝向下侧则相位差角度越小的结构。另外,相位差角度PA12被设定为,在与规定的位置CL1对应的规定的剖面中在接近第一空气与第二空气的边界的位置配置外侧引导端部23aa。另外,相位差角度PA22被设定为,在与规定的位置CL2对应的规定的剖面中在接近第一空气与第二空气的边界的位置配置外侧引导端部23aa。由此,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00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相位变化部21a、23a越是从上侧朝向下侧,则相位差角度越小。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具有旋转轴CL的方向CLD的不同位置处的相位差角度相互不同的相位变化部21a、23a。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相位变化部21a、23aa越是从上侧朝向下侧,则内侧引导端部21ab越位于旋转方向DR1侧,由此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越是从上侧朝向下侧,则相位差角度越小。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00中,出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理由,具有相位变化部21a、23a,由此能够应对上侧空气的离心方向CD的速度成分较小、下侧空气的离心方向CD的速度成分较大的情况。即,如图9所示,能够在下侧适当地分离第一空气和第二空气。此外,由于越是朝向上侧,则相位差角度越大,因而如图8所示,在上侧也能够可靠地利用外侧引导板22的引导面23a来引导向沿旋转方向前进的位置流动的第一空气,能够适当地分离第一空气和第二空气。
(其他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适当地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外侧引导板22、23采用像第一实施方式那样折弯的形状,并且使内侧引导板21采用像第二实施方式那样折弯的形状。即,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外侧引导板22、23采用以越是从上侧朝向下侧则外侧引导端部22aa越位于与风扇10的旋转方向DR相反的方向侧的方式折弯的形状。与之相伴,也可以使内侧引导板21采用以越是从上侧朝向下侧则内侧引导端部21aa越位于风扇10的旋转方向DR侧的方式折弯的形状。在这种情况下也是,只要是具有旋转轴CL的方向CLD的不同位置处的相位差角度相互不同的相位变化部的结构,就能够得到上述第一、二实施方式中记载的、能够适当地分离第一空气和第二空气这样的效果。
另外,在第一、二实施方式中,为了应对上侧空气的离心方向CD的速度成分较小、下侧空气的离心方向CD的速度成分较大的情况,而使相位变化部采用越是从上侧朝向下侧则相位差角度越小的结构。
然而,还存在上侧空气的离心方向CD的速度成分较大、下侧空气的离心方向CD的速度成分较小的情况。根据本申请发明者的研究,还确认出由于风扇的形状和排出口的构造,相反地风扇的内部空间中的上侧的空气的离心方向的速度成分较大、风扇的内部空间中的下侧的空气的离心方向的速度成分较小的情况。例如,在排出口侧配置作为通风阻力的部件等的情况与之相应。
并且,例如,如图21的比较例所示,风扇10Y的底板部10bY采用具有风扇毂的形状的情况与之相应。在该情况下,底板部10bY的顶板部10aY侧的面中的、比较接近风扇10Y的旋转轴的部分相对于离风扇10Y的旋转轴比较远的部分,采用朝向顶板部10aY凸出的形状。
以下,对图21所示的比较例进行说明。在该比较例中,作为内侧引导板21Y、外侧引导板22Y、23Y,采用在与旋转轴平行的方向上延伸的板状的结构。在该比较例中,风扇10Y、顶板部10aY、底板部10bY、内侧引导板21Y、外侧引导板22Y、外侧引导板23Y分别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风扇10、顶板部10a、底板部10b、内侧引导板21、外侧引导板22、外侧引导板23大体同等的功能。
但是,如上所述,底板部10bY的顶板部10aY侧的面中的、比较接近风扇10Y的旋转轴的部分相对于离风扇10Y的旋转轴比较远的部分,采用朝向顶板部10aY凸出的形状。另外,内侧引导板21Y、外侧引导板22Y、外侧引导板23Y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分别是在与旋转轴平行的方向上延伸的平板部件。另外,在图21中,省略风扇10Y的多个叶片部的图示。
在图21中,表示风扇10Y中的空气的出口处的、即由风扇10Y的多个叶片部包围的空间中的离风扇10Y的旋转轴最远的位置处的、第一空气PY1和第二空气PY2的分布。第一空气PY1的存在区域由斜线阴影表示,第二空气PY2的存在区域由点阴影表示。第一空气PY1、第二空气PY2分别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一空气、第二空气同等的性质。
在该比较例中也是,相对于上侧空气的离心方向的速度成分,下侧空气的离心方向的速度成分较小。由此,在上侧的第一空气PY1与第二空气PY2的边界附近流动的空气与在下侧的第一空气PY1与第二空气PY2的边界附近流动的空气相比,在旋转方向上少量地移动之后排出到风扇的外侧。
因此,在上侧由内侧引导板的第一内侧引导面引导而向外侧引导板侧流动的空气有时以不会由外侧引导板引导的方式向排出口流动。出于相同的理由,在像图21的比较例那样,外侧引导板22Y、23Y位于接近上侧的两种空气的边界的位置的情况下,在下侧无法适当地分离两种空气PY1、PY2。
为了应对这样的情况,在第一、二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00中,也可以如图10、图11所示,采用具有越是从上侧朝向下侧则相位差角度越大的相位变化部的结构。图10是关于该其他的实施方式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3对应的图。即,图10表示在旋转轴CL的方向CLD中的上侧的规定的位置处切割时的、空调壳体2中的风扇10的周边部分的剖面结构。另外,图11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4对应的图。即,图11表示在旋转轴CL的方向CLD中的下侧的规定的位置处切割时的、空调壳体2中的风扇10的周边部分的剖面结构。即,在该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使外侧引导板22、23采用以越是从上侧朝向下侧则外侧引导端部22aa、23aa越位于风扇10的旋转方向DR侧的方式折弯的形状。换言之,外侧引导板22、23随着从上侧朝向下侧而向旋转方向DR扭曲。
另外,使内侧引导板21采用以越是从上侧朝向下侧则内侧引导端部21aa、21ba越位于与风扇10的旋转方向DR相反的方向侧的方式折弯的形状。换言之,内侧引导板21随着从上侧朝向下侧而向与旋转方向DR相反的方向扭曲。由此,将相位变化部构成为越是从上侧朝向下侧,则相位差角度越大。根据该结构,能够在上侧适当地分离第一空气和第二空气。此外,由于越是朝向下侧,则相位差角度越大,因而在下侧也能够可靠地利用外侧引导面22a、23a来引导向沿旋转方向DR前进的位置流动的第一空气,能够适当地分离第一空气和第二空气。
在该图10、图11所示的方式中,底板部10b的顶板部10a侧的面为平面。但是,在图10、图11的例中,也可以将底板部10b的顶板部10a侧的面中的、底板部10b的顶板部10a侧的面变形成凸形状。更具体而言,也可以是,比较接近风扇10的旋转轴的部分相对于与比该接近的部分远离离风扇10的旋转轴的部分,采用朝向顶板部10a凸出的形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即,图10、图11所示的方式)中,也可以使内侧引导板21、外侧引导板22、23都采用沿着与旋转轴CL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平板形状。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将相位变化部构成为越是从上侧朝向下侧,则相位差角度越大,则能够得到与上述相同的效果。
例如,也可以如图12、图13、图14所示,相对于图10、图11的例子,在像上述那样使底板部10b的顶板部10a侧的面凸出之后,进一步使内侧引导板21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采用沿着与旋转轴CL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平板形状。
在图12、图13、图14的例中也是,外侧引导板22、23随着从上侧朝向下侧而向旋转方向DR扭曲。因此,空调装置100具有旋转轴CL的方向CLD的不同位置处的相位差角度相互不同的相位变化部21a、22a。更具体而言,该相位变化部21a、22a越是从上侧朝向下侧,则相位差角度越大。
因此,在空调装置100中,能够应对上侧空气的离心方向CD的速度成分较大、下侧空气的离心方向CD的速度成分较小的情况。即,在上侧能够适当地分离第一空气和第二空气。此外,由于越是朝向下侧,则相位差角度越大,因而在下侧也能够可靠地利用外侧引导板22的引导面22a来引导向沿旋转方向DR前进的位置流动的第一空气,能够适当地分离第一空气和第二空气。
并且,例如也可以如图15、图16、图17、图18、图19所示,相对于图10、图11的例子,在像上述那样使底板部10b的顶板部10a侧的面凸出之后,进一步地使外侧引导板22、23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即,也可以使外侧引导板22、23采用沿着与旋转轴CL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平板形状。
在该情况下,如图18、图19所示,内侧引导板21为了避免与在底板部10b的顶板部10a侧的面中凸出的部分的干扰,而采用沿着该凸形状切口的形状。
在图15、图16、图17、图18、图19的例中也是,内侧引导板21随着从上侧朝向下侧而向与旋转方向DR相反的方向扭曲。因此,空调装置100具有旋转轴CL的方向CLD的不同位置处的相位差角度相互不同的相位变化部21a、22a。更具体而言,该相位变化部21a、22a越是从上侧朝向下侧,则相位差角度越大。
因此,在空调装置100中,能够应对上侧空气的离心方向CD的速度成分较大、下侧空气的离心方向CD的速度成分较小的情况。即,能够在上侧适当地分离第一空气和第二空气。此外,由于越是朝向下侧,则相位差角度越大,因而在下侧也能够可靠地利用外侧引导板22的引导面22a来引导向沿旋转方向DR前进的位置流动的第一空气,能够适当地分离第一空气和第二空气。
(总结)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所示的第一观点中,空调装置具有相位变化部,该相位变化部在旋转轴的方向的不同位置处的相位差角度相互不同。
在第二观点中,在第一观点的空调装置中,相位变化部越是从上侧朝向下侧,则相位差角度越小。风扇的旋转轴延伸的方向上的顶板部侧为上侧,底板部侧为下侧。
根据该第二观点,由于具有相位变化部,从而能够应对上侧空气的离心方向的速度成分较小、下侧空气的离心方向的速度成分较大的情况。即,能够在下侧适当地分离第一空气和第二空气。此外,由于越是朝向上侧,则相位差角度越大,因而在上侧也能够可靠地利用外侧引导面来引导向沿旋转方向前进的位置流动的第一空气,能够适当地分离第一空气和第二空气。
在第三观点中,在第二观点的空调装置中,由于越是从上侧朝向下侧,则外侧引导端部越位于与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侧,因而越是从上侧朝向下侧,则相位差角度越小。
根据该第三观点,由于在风扇的内部空间中的上侧流动的空气与在风扇的内部空间中的下侧流动的空气在时间上和位置上分散地碰撞到外侧引导面,因此能够减少这些空气碰撞到外侧引导面而产生的噪声。
在第四观点中,在第二观点的空调装置中,由于相位变化部越是从上侧朝向下侧,则内侧引导端部越位于旋转方向侧,因而越是从上侧朝向下侧,则相位差角度越小。根据该第四观点,能够得到与第一观点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在第五观点中,在第一观点的空调装置中,相位变化部越是从上侧朝向下侧,则相位差角度越大。
根据该第五观点,通过具有相位变化部,能够应对在风扇的内部空间中的上侧流动的空气的离心方向的速度成分较大、在风扇的内部空间中的下侧流动的空气的离心方向的速度成分较小的情况。即,能够在上侧适当地分离第一空气和第二空气。此外,由于越是朝向下侧,则相位差角度越大,因而在下侧也能够可靠地利用外侧引导面来引导向沿旋转方向前进的位置流动的第一空气,能够适当地分离第一空气和第二空气。
在第六观点中,在第五观点的空调装置中,越是从上侧朝向下侧,则所述相位差角度越大。根据该第六观点,能够得到与第五观点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在第七观点中,在第五观点的空调装置中,由于越是从上侧朝向下侧,则内侧引导端部越位于与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侧,因而越是从上侧朝向下侧,则相位差角度越大。根据该第七观点,能够得到与第五观点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在第八观点中,在第一至第八观点中任一个观点的空调装置中,顶板部具有将通过风扇导入口后的空气引导到第一排出口或者第二排出口的顶侧引导面。顶侧引导面形成为与底板部相对并且在风扇的径向上的风扇导入口的周围,随着从上侧朝向下侧而位于风扇的径向的外侧。根据该第八观点,能够有效地得到第一~第七观点的效果。

Claims (9)

1.一种空调装置,提供空调风,该空调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风扇(10);以及
空调壳体(2),该空调壳体形成有供空气通过的通风空间(VS1~VS7),
所述风扇具有:顶板部(10a)、底板部(10b)以及由所述顶板部和所述底板部包围而配置的多个叶片部(10c),
所述风扇配置于所述通风空间并进行旋转,从而沿旋转轴(CL)的方向(CLD)吸入所述空气,并且沿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的离心方向(CD)吹出所述空气,
所述通风空间包含将所述空调壳体的外部的空气导入的壳体导入口,
所述空调壳体具备:分隔板(20)、内侧引导板(21)以及外侧引导板(22),
所述分隔板将所述通风空间中的与所述壳体导入口连通的一部分分隔成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
所述通风空间包含:配置所述风扇的风扇配置空间,该风扇配置空间与所述第一通路和所述第二通路连通;第一排出口,该第一排出口是与所述风扇配置空间连通的空间,且将通过所述第一通路和所述风扇配置空间后的所述空气排出到所述空调壳体的外部;以及第二排出口,该第二排出口是与所述风扇配置空间连通的空间,且将通过所述第二通路和所述风扇配置空间后的所述空气排出到所述空调壳体的外部,
在所述顶板部形成有风扇导入口(IS),该风扇导入口用于将通过所述第一通路后的空气和通过所述第二通路后的空气导入到由所述底板部和所述顶板部包围的空间,
所述内侧引导板在所述风扇配置空间中,配置于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的径向(DD)上的比所述多个叶片部接近所述旋转轴的一侧,
所述内侧引导板具有内侧引导面(21a),该内侧引导面将通过所述第一通路而从所述风扇吹出的所述空气引导到所述第一排出口或者所述外侧引导板,
所述外侧引导板在所述风扇配置空间中,配置于所述径向上的比所述多个叶片部远离所述旋转轴的一侧,
所述外侧引导板具有外侧引导面(22a),该外侧引导面将由所述内侧引导面引导的所述空气引导到所述第一排出口,
在包含所述风扇所在的区域并与所述旋转轴垂直且在所述旋转轴的方向的不同位置(CL1、CL2)配置的多个规定的剖面中的各个剖面中,将所述外侧引导面中的所述径向上的接近所述旋转轴侧的外侧引导端部(22aa)和所述旋转轴连结的直线为基准直线(L2),
在所述多个规定的剖面中的各个剖面中,将所述内侧引导面中的所述径向上的接近所述外侧引导端部侧的内侧引导端部(21aa)和所述旋转轴连结的直线为引导直线(L1),
在所述多个规定的剖面中的各个剖面中,在所述风扇的旋转方向(DR1)上从所述引导直线到所述基准直线为止进行测量时的角度为相位差角度(PA11、PA12、PA21、PA22),
所述多个规定的剖面中的多个相位差角度相互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旋转轴延伸的方向上,越是从所述顶板部侧朝向所述底板部侧,则所述多个相位差角度越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由于越是从所述顶板部侧朝向所述底板部侧,则所述外侧引导端部越位于与所述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侧,因而越是从所述顶板部侧朝向所述底板部侧,则所述多个相位差角度越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由于越是从所述顶板部侧朝向所述底板部侧,则所述内侧引导端部越位于所述旋转方向侧,因而越是从所述顶板部侧朝向所述底板部侧,则所述多个相位差角度越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旋转轴延伸的方向上,越是从所述顶板部侧朝向所述底板部侧,则所述多个相位差角度越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由于越是从所述顶板部侧朝向所述底板部侧,则所述外侧引导端部越位于所述旋转方向侧,因而越是从所述顶板部侧朝向所述底板部侧,则所述多个相位差角度越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由于越是从所述顶板部侧朝向所述底板部侧,则所述内侧引导端部越位于与所述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侧,因而越是从所述顶板部侧朝向所述底板部侧,则所述多个相位差角度越大。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板部具有顶侧引导面(10aa),该顶侧引导面将通过所述风扇导入口后的所述空气引导向所述第一排出口或者所述第二排出口,
所述顶侧引导面形成为与所述底板部相对,并且在所述径向上的所述风扇导入口的周围,随着从所述顶板部侧朝向所述底板部侧而位于所述径向的外侧。
9.一种空调装置,提供空调风,该空调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风扇(10);以及
空调壳体(2),该空调壳体形成有供空气通过的通风空间(VS1~VS7),
所述风扇具有:顶板部(10a)、底板部(10b)、以及由所述顶板部和所述底板部包围而配置的多个叶片部(10c),
所述风扇配置于所述通风空间并进行旋转,从而沿旋转轴(CL)的方向(CLD)吸入所述空气,并且沿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的离心方向(CD)吹出所述空气,
所述通风空间包含将所述空调壳体的外部的空气导入的壳体导入口,
所述空调壳体具备:分隔板(20)、内侧引导板(21)以及外侧引导板(22),
所述分隔板将所述通风空间中的与所述壳体导入口连通的一部分分隔成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
所述通风空间包含:配置所述风扇的风扇配置空间,该风扇配置空间与所述第一通路和所述第二通路连通;第一排出口,该第一排出口是与所述风扇配置空间连通的空间,且将通过所述第一通路和所述风扇配置空间后的所述空气排出到所述空调壳体的外部;以及第二排出口,该第二排出口是与所述风扇配置空间连通的空间,且将通过所述第二通路和所述风扇配置空间后的所述空气排出到所述空调壳体的外部,
在所述顶板部形成有风扇导入口(IS),该风扇导入口用于将通过所述第一通路后的空气和通过所述第二通路后的空气导入到由所述底板部和所述顶板部包围的空间,
所述内侧引导板在所述风扇配置空间中,配置于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的径向(DD)上的比所述多个叶片部接近所述旋转轴的一侧,
所述内侧引导板具有内侧引导面(21a),该内侧引导面将通过所述第一通路而从所述风扇吹出的所述空气引导到所述第一排出口或者所述外侧引导板,
所述外侧引导板在所述风扇配置空间中,配置于所述径向上的比所述多个叶片部远离所述旋转轴的一侧,
所述外侧引导板具有外侧引导面(22a),该外侧引导面将由所述内侧引导面引导的所述空气引导到所述第一排出口,
在包含所述风扇所在的区域并与所述旋转轴垂直且在所述旋转轴的方向的不同位置(CL1、CL2)配置的多个规定的剖面中的各个剖面中,所述内侧引导面所表示的直线为引导直线(L1),
在所述多个规定的剖面中的各个剖面中,将所述外侧引导面中的所述径向上的接近所述旋转轴侧的外侧引导端部(22aa)和所述旋转轴连结的直线为基准直线(L2),
在所述多个规定的剖面中的各个剖面中,在所述风扇的旋转方向(DR1)上从所述引导直线到所述基准直线为止进行测量时的角度为相位差角度(PA11、PA12、PA21、PA22),
所述多个规定的剖面中的多个相位差角度相互不同。
CN201780076724.6A 2016-12-14 2017-11-09 空调装置 Active CN1100879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42497 2016-12-14
JP2016242497 2016-12-14
PCT/JP2017/040491 WO2018110166A1 (ja) 2016-12-14 2017-11-09 空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87919A CN110087919A (zh) 2019-08-02
CN110087919B true CN110087919B (zh) 2022-06-03

Family

ID=62558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76724.6A Active CN110087919B (zh) 2016-12-14 2017-11-09 空调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899190B2 (zh)
EP (1) EP3556584B1 (zh)
JP (1) JP6699757B2 (zh)
CN (1) CN110087919B (zh)
WO (1) WO201811016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58221B2 (ja) * 2017-10-20 2021-11-0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空調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08440A (zh) * 2002-12-16 2004-06-30 ͬ�Ϳ�ҵ��ʽ���� 离心送风机及具有离心送风机的空调装置
WO2015059884A1 (ja) * 2013-10-25 2015-04-3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遠心送風機および空調装置
WO2015098098A1 (ja) * 2013-12-25 2015-07-0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空調ユニット
JP2016011101A (ja) * 2013-11-20 2016-01-2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空調装置
WO2016163484A1 (ja) * 2015-04-09 2016-10-1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加湿装置および車両用空調装置
WO2016163485A1 (ja) * 2015-04-09 2016-10-1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熱交換装置
WO2016175009A1 (ja) * 2015-04-28 2016-11-0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送風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51836A (en) * 1995-01-27 1996-09-03 Revcor, Inc. High pressure combustion blower assembly
JPH08276722A (ja) 1995-04-06 1996-10-22 Zexel Corp 空調ユニット
JP4358965B2 (ja) * 2000-03-27 2009-11-04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遠心型羽根車および空気清浄装置
JP2018001911A (ja) * 2016-06-30 2018-01-1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空調装置
WO2018096871A1 (ja) * 2016-11-23 2018-05-3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6760225B2 (ja) * 2017-07-25 2020-09-2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空調ユニット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08440A (zh) * 2002-12-16 2004-06-30 ͬ�Ϳ�ҵ��ʽ���� 离心送风机及具有离心送风机的空调装置
WO2015059884A1 (ja) * 2013-10-25 2015-04-3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遠心送風機および空調装置
JP2016011101A (ja) * 2013-11-20 2016-01-2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空調装置
WO2015098098A1 (ja) * 2013-12-25 2015-07-0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空調ユニット
WO2016163484A1 (ja) * 2015-04-09 2016-10-1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加湿装置および車両用空調装置
WO2016163485A1 (ja) * 2015-04-09 2016-10-1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熱交換装置
WO2016175009A1 (ja) * 2015-04-28 2016-11-0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送風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699757B2 (ja) 2020-05-27
EP3556584A4 (en) 2019-12-18
CN110087919A (zh) 2019-08-02
JPWO2018110166A1 (ja) 2019-04-11
US10899190B2 (en) 2021-01-26
US20190291531A1 (en) 2019-09-26
WO2018110166A1 (ja) 2018-06-21
EP3556584B1 (en) 2020-09-30
EP3556584A1 (en) 2019-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19514B2 (ja) 送風機
CN109982876B (zh) 车辆用空调装置
US9765989B2 (e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US20160153460A1 (en) Blower
EP3452759B1 (en) Cooling and/or heating system with vane-axial fan
US10006463B2 (e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JP6747402B2 (ja) 送風機
CN110958953A (zh) 车辆用空调单元
EP3043120A1 (en) Ventilation apparatus
CN110087919B (zh) 空调装置
EP1967395A1 (en) Air conditioner
US9618216B2 (e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JP2018001911A (ja) 空調装置
CN106240289B (zh) 用于机动车的空调系统的空气分配的装置
CN111630327B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109476210B (zh) 车辆用空调单元
JP6020084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EP3762661A1 (en) Slim fan coil unit
JP6973363B2 (ja) 送風機
KR101566310B1 (ko) 차량용 송풍장치
JP2017015317A (ja) 空調システム
CN116848323A (zh) 风机和室内机
CN115836206A (zh) 车辆用空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