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87265A - 终端装置、通信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终端装置、通信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87265A
CN110087265A CN201910063405.2A CN201910063405A CN110087265A CN 110087265 A CN110087265 A CN 110087265A CN 201910063405 A CN201910063405 A CN 201910063405A CN 110087265 A CN110087265 A CN 1100872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electronic equipment
identif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6340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87265B (zh
Inventor
森本惠一
作田健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0872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72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872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72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118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the sensing being preceded by at least one preliminary step
    • G06K7/10138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the sensing being preceded by at least one preliminary step the step consisting of determining the type of record carrier, e.g. to determine if the record carrier is an RFID tag of the long or short range type, or to determine the preferred communication protocol of the RFID ta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16Hand-off prepa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end-to-end data sess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6Protecting data by securing the transmission between two devices or processes
    • G06F21/608Secure prin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29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protocols designed for non-contact record carriers such as RFIDs NFCs, e.g. ISO/IEC 14443 and 18092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3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passwor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using different networks or channels, e.g. using out of band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50Secure pairing of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27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for a plurality of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s, e.g. multi-call or multi-bearer end-to-end data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04W36/14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over a different radio air interface technolog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reduced user or operator actions, e.g. presetting, automatic actions, using hardware token storing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6Connection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92Mobile client, e.g. wireless prin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60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18Detail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22Layer-2 addresses, e.g.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addr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40Security arrangements using identity modules
    • H04W12/47Security arrangements using identity modules using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 or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oxic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Bioeth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执行从使用了无线通信标签的通信方式向其他通信方式的连接的切换的终端装置、通信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等。终端装置(100)包括通过第一通信方式而与电子设备(200)的无线通信标签实施无线通信的第一通信部(121)、通过第二通信方式而实施无线通信的第二通信部(122)、和处理部(110)。第一通信部(121)从无线通信标签接收电子设备(200)的识别信息,第二通信部(122)接收包含电子设备(200)的识别信息及内部接入点的标识符的信标信号。处理部(110)使用基于第一通信部(121)接收到的识别信息与信标信号中所包含的识别信息的对照处理而确定的标识符,使基于第二通信方式的与电子设备(200)的无线通信确立。

Description

终端装置、通信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终端装置、通信系统及程序等。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知有一种能够实现使用了多个通信方式的通信的终端装置,并且所述终端装置使用由基于第一通信方式的通信而取得的信息,来确立基于第二通信方式的与电子设备的连接。换而言之,已知有一种使用第一通信方式下的通信结果而将连接切换为第二通信方式的终端装置。以下,也将这样的通信方式的切换记载为切换(hand over)。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如下的方法,即,使终端装置靠近NFC(NearField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标签搭载打印机,并使终端装置从NFC标签读取切换信息,并且使用该切换信息以无线LAN方式而将终端装置与打印机连接的方法。此处的切换信息是指,打印机的内部接入点的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服务集标识符)。
在无线通信标签中,存在一种未假定所存储的信息的改写的无线通信标签。例如,在低价格区间的打印机中,存在搭载了不具有与打印机的主控制基板之间的接口的无线通信标签的设备,该无线通信标签不实施所存储的信息的改写。
在这样的无线通信标签中,即使用户对SSID等连接用的信息进行变更,也无法将该变更反映到无线通信标签的所存储的信息中。其结果为,由于变更后的SSID与终端装置从无线通信标签读取到的SSID不一致,因此无法确立终端装置与电子设备的连接。此外,也考虑到如下的方法,即,将电子设备的MAC地址预先写入无线通信标签中,终端装置基于从无线通信标签读取到的MAC地址,而生成内部接入点的SSID的方法。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根据MAC地址所生成的SSID为变更前的SSID,因此在无法确立终端装置与电子设备的连接这一点上是相同的。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23115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若干方式,可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执行从使用了无线通信标签的通信方式向其他通信方式的连接的切换的终端装置、通信系统及程序等。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涉及一种终端装置,其包括:第一通信部,其通过第一通信方式而与电子设备的无线通信标签实施无线通信;第二通信部,其通过与所述第一通信方式相比能够实现更高速通信的第二通信方式,而与所述电子设备实施无线通信;处理部,其实施所述第一通信部及所述第二通信部的通信控制,所述第一通信部通过基于所述第一通信方式的无线通信,而从所述无线通信标签接收所述电子设备的识别信息,所述第二通信部从所述电子设备接收包含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识别信息及所述电子设备的内部接入点的标识符的信标信号、即依据所述第二通信方式的信标信号,所述处理部基于所述第一通信部接收到的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识别信息、与所述信标信号中所包含的所述识别信息的对照处理,来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内部接入点的所述标识符,并使用所确定的所述标识符,而使所述第二通信部确立基于所述第二通信方式的与所述电子设备的无线通信。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基于以第一通信方式从无线通信标签接收到的电子设备的识别信息与以第二通信方式接收到的信标信号中所包含的电子设备的识别信息的对照处理,来确定电子设备的内部接入点的标识符。换而言之,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使用并未假定诸如电子设备200的识别信息这样的变更的信息,来确定内部接入点的标识符。由此,即使在标识符被变更那样的状況下,也能够适当地将连接从第一通信方式向第二通信方式进行切换。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即,在所述无线通信标签中,存储有可否改写标识符,所述可否改写标识符表示能否进行存储在所述无线通信标签中的信息的改写,所述第一通信部通过基于所述第一通信方式的无线通信,而从所述无线通信标签接收所述可否改写标识符,所述处理部基于所述可否改写标识符,来选择确定所述内部接入点的所述标识符的多个确定处理中的某个确定处理,并执行所选择的确定处理,来确定所述内部接入点的所述标识符。
如果采用这种方式,则能够根据能否对存储在无线通信标签中的信息进行改写,从而适当地变更处理。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即,在无法进行所存储的信息的改写的所述无线通信标签中,存储有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识别信息,而在能够进行所存储的信息的改写的所述无线通信标签中,存储有所述内部接入点的所述标识符,所述处理部在所述可否改写标识符表示无法进行存储在所述无线通信标签中的信息的改写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通信部从无法进行信息的改写的所述无线通信标签接收到的所述识别信息、与所述信标信号中所包含的所述识别信息的对照处理,来确定所述内部接入点的所述标识符,所述处理部在所述可否改写标识符表示能够进行存储在所述无线通信标签中的信息的改写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通信部从能够进行信息的改写的所述无线通信标签接收到的所述内部接入点的所述标识符,确定作为基于所述第二通信方式的与所述电子设备的通信中所使用的所述标识符。
如果采用这种方式,则能够根据能否对存储在无线通信标签中的信息进行改写,而适当地设定存储在无线通信标签中的信息、以及基于存储在无线通信标签中的信息而适当地确定内部接入点的标识符。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即,所述处理部在所述可否改写标识符表示无法进行存储在所述无线通信标签中的信息的改写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通信部从无法进行信息的改写的所述无线通信标签接收到的所述识别信息,而实施与所述标识符相对应的口令的生成处理。
如果采用这种方式,则能够在存储于无线通信标签中的信息为不可改写的情况下,适当地生成与标识符相对应的口令。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即,在基于从所述无线通信标签接收到的所述识别信息、与所述信标信号中所包含的所述识别信息的对照处理而使所述内部接入点的所述标识符确定,且使用了所确定的所述标识符及由所述生成处理所生成的所述口令的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连接未被确立的情况下,所述处理部判断为所述内部接入点的所述口令已被变更,并实施催促用户再次设定所述口令的告知处理。
如果采用这种方式,则能够在被推定为因口令已被变更而导致连接无法确立的情况下,催促用户进行适当的应对。
本发明的其他方式涉及一种通信系统,其包括上述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的终端装置、和所述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部,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处理部实施从用户接受所述内部接入点的所述标识符的变更要求的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方式,能够灵活变更内部接入点的标识符,从而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此外,在本发明的其他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即,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处理部实施使所述标识符和与所述标识符相对应的口令初始化的处理。
如果采用这种方式,则能够在连接因口令的变更等而无法确立的情况下,使电子设备恢复至适当的状态等。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其他方式涉及一种程序,其使计算机作为如下结构而发挥功能,即:第一通信部,其通过第一通信方式而与电子设备的无线通信标签实施无线通信;第二通信部,其通过与所述第一通信方式相比能够实现更高速通信的第二通信方式,而与所述电子设备实施无线通信;处理部,其实施所述第一通信部及所述第二通信部的通信控制,所述第一通信部通过基于所述第一通信方式的无线通信,而从所述无线通信标签接收所述电子设备的识别信息,所述第二通信部从所述电子设备接收包含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识别信息及所述电子设备的内部接入点的标识符的信标信号、即依据所述第二通信方式的信标信号,所述处理部基于所述第一通信部接收到的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识别信息与所述信标信号中所包含的所述识别信息的对照处理,来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内部接入点的所述标识符,并使用所确定的所述标识符,而使所述第二通信部确立基于所述第二通信方式的与所述电子设备的无线通信。
附图说明
图1为通信系统的结构例。
图2为终端装置的结构例。
图3为电子设备的结构例。
图4为无线通信标签中所包含的信息的数据结构例。
图5为从电子设备所发送的信标信号的数据结构例。
图6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顺序的说明图。
图7为无线通信标签中所包含的信息的数据结构例。
图8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顺序的说明图。
图9为对终端装置中的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以下所说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对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本发明的内容进行不当地限定的方式。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所有结构并不一定都是本发明的必要构成要件。
1.通信系统的结构例
图1为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0的一个示例的图。通信系统10包括终端装置100和电子设备200。
终端装置100例如为智能手机或平板终端等便携式终端装置。电子设备200例如为打印机(印刷装置)。或者,电子设备200也可以为扫描仪、传真机装置或复印机。电子设备200也可以为具有多个功能的复合机(MFP:Multifunction Peripheral),并且具有印刷功能的复合机也是打印机的一个示例。
终端装置100和电子设备200能够进行依据第一通信方式的无线通信、以及依据第二通信方式的无线通信。第一通信方式为使用无线通信标签的方式,具体而言,其为依据NFC协议(ISO/IEC 18092)的通信方式。第二通信方式为与第一通信方式相比通信速度较快的通信方式,具体而言,其为依据无线LAN协议(IEEE 802.11)的通信方式。在下文中,对第二通信方式为Wi-Fi(注册商标)的示例进行说明。另外,虽然在图1中未进行图示,但终端装置100及电子设备200也可以通过依据Wi-Fi标准的通信而与外部接入点连接。
图2为表示终端装置100的结构的一个示例的框图。终端装置100包括处理部110(处理器)、第一通信部121(第一通信接口)、第二通信部122(第二通信接口)、显示部130(显示器)、操作部140(操作按钮等)、存储部150(存储器)。
处理部110(处理器、控制器)实施第一通信部121、第二通信部122、显示部130、操作部140、存储部150的各个部分的控制。
处理部110所实施的本实施方式的各处理(各功能)能够通过处理器(包括硬件的处理器)来实现。例如,本实施方式的各处理可以通过基于程序等信息而进行工作的处理器、和对程序等信息进行存储的存储器(存储装置)来实现。此处的处理器例如既可以由单独的硬件来实现各个部分的功能,或者也可以由一体的硬件来实现各个部分的功能。例如,处理器包括硬件,该硬件能够包括处理数字信号的电路及处理模拟信号的电路中的至少一方。例如,处理器由被安装于电路基板上的一个或多个电路装置(例如IC等)、或者一个或多个电路元件(例如电阻、电容器等)而构成。处理器例如也可以为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然而,处理器并不限定于CPU,而可以使用GPU(Graphics ProcessingUnit:图形处理单元)、或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等各种处理器。此外,处理器也可以为由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实现的硬件电路。此外,处理器既可以由多个CPU来构成,也可以由多个ASIC所实现的硬件电路来构成。此外,处理器也可以通过多个CPU与多个ASIC所实现的硬件电路的组合而构成。
第一通信部121为,用于以第一通信方式来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的通信设备(通信接口、无线通信芯片)。第二通信部122为,用于以第二通信方式来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的通信设备。
显示部130由向用户显示各种信息的显示器等构成,操作部140由接受来自用户的输入操作的按钮等构成。另外,显示部130及操作部140通过触摸面板而一体地构成。此外,终端装置100也可以包括告知部,所述告知部以显示之外的方式而实施对于用户的告知。告知部例如既可以为实施由声音实现的告知的扬声器,也可以为实施由振动实现的告知的振动部,还可以是它们的组合。
存储部150(存储装置、存储器)对数据或程序等各种信息进行存储。处理部110、第一通信部121、第二通信部122等将存储部150作为工作区而进行工作。存储部150既可以为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储存储器)等半导体存储器,也可以为寄存器,还可以为硬盘装置(HDD:hard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等磁性存储装置,也可以为光盘装置等光学式存储装置。例如,存储部150对能够通过计算机而读取的命令进行存储,并通过由处理部110(处理器)执行该命令,从而实现终端装置100的各个部分的功能。此处的命令既可以为构成程序的命令集的命令,也可以为对于处理部110的硬件电路而指示工作的命令。
图3为表示电子设备200的结构的一个示例的框图。另外,图3示出了具有印刷功能的电子设备200(打印机、复合机)。然而,关于可以将电子设备200扩展至除打印机之外这一点上,如上文所述。电子设备200包括处理部210(处理器)、第一通信部221(第一通信接口)、第二通信部222(第二通信接口)、显示部230(显示器)、操作部240(操作面板)、印刷部250、存储部260(存储器)。
处理部210(处理器、控制器)实施电子设备200的各个部分(通信部、存储部、印刷部等)的控制,或实施本实施方式的各种处理。例如,处理部210能够包括主CPU、副CPU等多个CPU。被设置于主控制基板上的主CPU实施电子设备200的各个部分的控制或整体的控制。副CPU例如在电子设备200为打印机的情况下,实施关于印刷的各种处理。或者,也可以进一步设置用于进行通信处理的CPU。
处理部210所实施的本实施方式的各处理能够通过处理器来实现。例如本实施方式的各处理能够通过基于程序等的信息而进行动作的处理器、和对程序等信息进行存储的存储器来实现。此处的处理器例如既可以由单独的硬件来实现各个部分的功能,或者也可以由一体的硬件来实现各个部分的功能。例如,处理器包括硬件,该硬件可以包括处理数字信号的电路及处理模拟信号的电路中的至少一方。例如,处理器由被安装于电路基板上的一个或多个电路装置、或者一个或多个电路元件构成。处理器例如也可以为CPU。然而,处理器并不限定于CPU,可以使用GPU或DSP等、各种处理器。此外,处理器也可以为ASIC所实现的硬件电路。此外,处理器既可以由多个CPU来构成,也可以由多个ASIC所实现的硬件电路来构成。此外,处理器也可以通过多个CPU和多个ASIC所实现的硬件电路的组合而构成。
第一通信部221为,以实施依据第一通信方式的无线通信的方式而构成的无线通信标签。具体而言,第一通信部221为,以实施根据NFC标准的通信的方式而被构成的NFC标签。在第一通信部221的标签内部的存储介质中,写入有用于与电子设备200的内部接入点连接的信息。被存储于无线通信标签中的信息的详细内容将在下文中叙述。
在图3中由虚线来表示,根据电子设备200的结构,第一通信部221存在具有与处理部210之间的接口的情况、和不具有与处理部210之间的接口的情况。例如根据电子设备200的设备种类,来决定接口的有无。与处理部210之间的接口也可以换而言之为与电子设备200的主控制基板之间的接口,具体而言,可以通过I2C等各种各样的接口来实现。以下,为了简化说明,将具有与处理部210之间的接口的情况标记为“有I/F”,将不具有与处理部210之间的接口的情况标记为“无I/F”。
在无线通信标签为有I/F的情况下,第一通信部221的无线通信标签内部的存储介质以能够通过处理部210而进行改写的方式被构成。即,处理部210能够适当地对存储在无线通信标签中的信息进行更新。另一方面,在无线通信标签为无I/F的情况下,第一通信部221的标签内部的存储介质以无法通过处理部210而进行改写的方式被构成。即,处理部210无法对存储在无线通信标签中的信息进行更新。
第二通信部222为,用于以第二通信方式来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的通信设备。第二通信部222具有经由外部接入点而与外部设备进行无线连接的功能、和不经由外部接入点地与外部设备进行无线连接的功能。在不经由外部接入点地与外部设备进行无线连接时,第二通信部222作为对于外部设备而言的接入点(内部接入点)而发挥功能。即,电子设备200既能够以基础架构模式而与外部接入点被连接于成为基础的网络上的终端装置100进行无线连接,也能够使自身成为基础而与其他终端装置100进行点对点(Peer-to-Peer:对等网络)的无线连接。
显示部230由向用户显示各种信息的显示器等而构成,操作部240由接受来自用户的输入操作的按钮等而构成。另外,显示部230及操作部240例如也可以通过触摸面板而一体地构成。
印刷部250包括印刷引擎。印刷引擎是指,对于印刷介质执行图像的印刷的机械式结构。印刷引擎例如包括输送机构、喷墨方式的喷出头、包括该喷出头在内的滑架的驱动机构等。印刷引擎通过从喷出头对由输送机构所输送的印刷介质(纸或布)喷出油墨,从而在印刷介质上印刷图像。另外,印刷引擎的具体结构并不限定于此处所例示的方式,也可以为以激光方式并通过调色剂而进行印刷的方式。
存储部260(存储装置、存储器)对数据、程序等各种信息进行存储。处理部210、第二通信部222例如将存储部260作为工作区而进行工作。存储部260既可以为半导体存储器,也可以为寄存器,也可以为磁性存储装置,也可以为光学式存储装置。
2.处理的详细内容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处理进行详细说明。如专利文献1所示,众所周知一种在不同的通信方式之间实施切换的方法。在进行从NFC向Wi-Fi的切换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00的第一通信部121从电子设备200的无线通信标签读取连接用信息,并基于该连接用信息而确定电子设备200的内部接入点的SSID。
第一通信部121也可以从无线通信标签直接读取SSID、口令。或者,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第一通信部121从无线通信标签读取电子设备200的识别信息,处理部110基于识别信息而生成SSID、口令。具体而言,通过使处理部110根据被存储于存储部150中的连接用应用程序而进行工作,从而实施SSID及口令的生成处理。电子设备200的识别信息例如为MAC地址。从MAC地址生成SSID及口令的处理能够通过根据哈希函数等任意的转换规则的转换处理来实现。此处的转换规则例如为满足如下条件的规则,即,从一个MAC地址必定会生成一个SSID,且从不同的MAC地址所生成的SSID重复的可能性十分低这样的条件。
一般情况下,SSID的初始值为电子设备200的制造者等所设定的字符串。为了避免SSID的重复,SSID有时也会成为对于用户而言难以理解的字母或数字的罗列。与此相对,通过将SSID设为对于用户而言易于理解的字符串,从而能够提高便利性。例如,通过使SSID包含配置有电子设备200的部门或楼层、该电子设备200的用途等的有意味的字符串,从而易于根据SSID来确定电子设备200。
由此,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信系统10的电子设备200包括处理部210,处理部210实施从用户接受内部接入点的标识符的变更要求的处理。此处的通信系统10如图1所示的那样,为包括终端装置100和电子设备200的系统。此外,标识符是指确定电子设备200的内部接入点的信息,具体而言,为SSID。
然而,如上文所述,电子设备200的无线通信标签存在有I/F的情况和无I/F的情况。在无线通信标签为无I/F的情况下,存储在该无线通信标签中的信息无法由电子设备200的处理部210进行改写。因此,即使内部接入点的SSID通过用户操作而被变更,也无法将该变更反映到无线通信标签中。
在无线通信标签中存储有SSID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00的第一通信部121所读取的SSID为变更前的SSID。在无线通信标签中存储有MAC地址的情况下,该MAC地址作为用于识别电子设备200的信息而为有效的信息。然而,由于由终端装置100的处理部110所实施的、从MAC地址生成SSID的处理的内容是固定的,因此,由处理部110所生成的SSID依旧为变更前的SSID。由于在任意一种情况下,由终端装置100所取得的SSID与电子设备200的变更后的SSID均不一致,因此无法确立第二通信方式下的连接。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终端装置100包括:第一通信部121,其通过第一通信方式而与电子设备200的无线通信标签实施无线通信;第二通信部122,其通过与第一通信方式相比能够实现更高速通信的第二通信方式,而与电子设备200实施无线通信;处理部110,其实施第一通信部121及第二通信部122的通信控制。第一通信部121通过基于第一通信方式的无线通信,而从无线通信标签接收电子设备200的识别信息。第二通信部122从电子设备200接收包含电子设备200的识别信息及电子设备200的内部接入点的标识符的信标信号、即、依据第二通信方式的信标信号。而且,处理部110基于第一通信部121接收到的电子设备200的识别信息与信标信号中所包含的识别信息的对照处理,来确定电子设备200的内部接入点的标识符,并使用已确定的标识符,而使第二通信部122确立基于第二通信方式的、与电子设备200的无线通信。
与上文所述的示例同样地,在下文中,作为第一通信方式为NFC,第二通信方式为Wi-Fi,电子设备200的识别信息为MAC地址,内部接入点的标识符为SSID的情况,而适当进行说明。然而,电子设备200的识别信息只要为能够确定设备的信息即可,也可以使用制造者分别赋予每个设备的个体识别编号等其他信息。此外,内部接入点的标识符只要为能够确定该内部接入点的信息即可,也可以使用SSID之外的信息。例如,如果第二通信方式为与第一通信方式相比而更高速的通信,则可以将其扩展至Wi-Fi以外,内部接入点的标识符根据第二通信方式的具体的标准而不同。
第一通信部121从无线通信标签接收电子设备200的识别信息。以下,将使无线通信标签接近终端装置100从而接收信息的方式,适当地标记为“NFC触控”。
图4为无I/F的无线通信标签中所存储的信息的数据结构例。如图4所示,无线通信标签对可否改写标识符、和作为电子设备200的识别信息的MAC地址进行存储。可否改写标识符是指,表示存储在无线通信标签中的信息能否通过处理部210而进行改写的标识符,且在能够进行改写的情况下,所述可否改写标识符成为第一值,而在无法进行改写的情况下,所述可改写性标识符成为第二值。第一值及第二值只需为不同的值即可,二者既可以为字符串,也可以为数值。也可以将可否改写标识符设为1比特的标志信息。在图4的情况下,作为可否改写标识符而写入有表示无法进行改写的第二值。
此外,依据第二通信方式的信标信号是指,用于使电子设备200的第二通信部222将内部接入点的标识符传播至周围的设备的信号。
图5为信标信号的数据结构的示例。信标信号为至少包含作为电子设备200的识别信息的MAC地址和内部接入点的SSID的信息。此外,如图5所示,信标信号也可以包含信道信息、信标信号的发送间隔等其他信息。信道信息是指确定通信频率的信息,当采用2.4GHz频带时,所述信道信息为确定1~13信道或1~14信道中的任意一个信道的信息。
由图4及图5可知,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100能够通过分别使用了第一通信部121和第二通信部122的通信,来取得电子设备200的识别信息、即MAC地址。在以NFC触控方式所取得的MAC地址与由信标信号取得的MAC地址一致的情况下,能够判断为,成为了NFC触控的对象的电子设备200、即应当设为Wi-Fi方式下的连接要求的对象的电子设备200与信标信号的发送源设备为同一设备。即,处理部110能够确定为,信标信号中所包含的SSID是应当设为连接要求的对象的电子设备200的SSID。
图6为,对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100、与具有无I/F的无线通信标签的电子设备200的连接顺序进行说明的图。终端装置100的第一通信部121通过NFC触控而从电子设备200的无线通信标签接收电子设备200的MAC地址(S101),且处理部110取得该MAC地址(S102)。
此外,终端装置100的第二通信部122接收电子设备200的第二通信部222以预定的间隔而传播的信标信号(S103),且处理部110取得该信标信号中所包含的信息(S104)。另外,虽然在图6中示出了在NFC触控之后接收信标信号的示例,但处理的顺序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为如下方式,即,处理部110将接收到的信标信号的信息预先存储在存储部150中,并在实施了NFC触控的情况下,从存储部150中读取之前预先存储的信标信号的信息,并执行在此之后的处理。
当基于NFC触控的信息的接收以及信标信号的接收结束时,处理部110实施电子设备200的MAC地址的对照处理,从而确定电子设备200的SSID(S105)。具体而言,如上文所述,对S102的MAC地址是否与S104的MAC地址一致进行判断,在相一致的情况下,将与S104的MAC地址一同被取得的SSID确定作为电子设备200的SSID。
此外,在确立与电子设备200的内部接入点的连接时,除了SSID以外,还需要口令。另外,也可以将此处的口令扩展为口令短语。处理部110基于第一通信部121接收到的识别信息,而实施与标识符相对应的口令的生成处理。具体而言,处理部110基于电子设备200的MAC地址,而生成电子设备200的内部接入点的口令(S106)。关于口令的生成,与上述的示例同样,通过依照任意的转换规则的转换处理等来实现。狭义而言,口令的生成处理以无线通信标签为无I/F为条件而被执行。即,在可否改写标识符表示无法进行存储在无线通信标签中的信息的改写的情况下,基于第一通信部121从无法进行信息的改写的无线通信标签接收到的识别信息,来生成口令。
通过S105及S106,电子设备200的内部接入点的SSID及口令被确定。由此,处理部110使用已确定的SSID和口令,而对第二通信部122指示与电子设备200的连接(S107)。第二通信部122对电子设备200的第二通信部222(电子设备200的内部接入点)实施连接要求(S108)。关于S108以后的具体的数据包的发送/接收,由于只需按照依据Wi-Fi标准的公知的步骤来进行即可,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如上文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方法中,基于以不同的通信方式所接收到的MAC地址的对照处理,来确定SSID。MAC地址为电子设备200的设备固有的信息,且为即使在SSID已被变更的情况下也不会变更的信息。由此,即使在电子设备200的无线通信标签为无I/F的情况下,也能够适当地追随于SSID的变化,来实现基于第二通信方式的终端装置100与电子设备200的连接确立。换而言之,即使在使用无I/F的无线通信标签的情况下,也能够适当地实现从NFC向Wi-Fi的切换。
如上文所述,也会考虑电子设备200的无线通信标签为有I/F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在有I/F的无线通信标签中存储电子设备200的MAC地址,并使用图6而通过与上述的无I/F的情况同样的方法,从而实现从NFC向Wi-Fi的切换。
然而,在图6所示的方法中,基于电子设备200的MAC地址来生成与SSID相对应的口令。由于假定用于根据MAC地址来生成口令的转换规则也是固定的,因此,在口令被变更的情况下,在S106的处理中所生成的口令会与变更后的口令不一致。
如果无线通信标签为有I/F,则在存在SSID或口令的变更的情况下,能够配合于该变更而对存储在无线通信标签中的信息进行更新。在有I/F的情况下也实施与无I/F同样的处理的必要性较低。
图7为存储在有I/F的无线通信标签中的信息的数据结构例。如图7所示,有I/F的无线通信标签对可否改写标识符、电子设备200的内部接入点的SSID、和与SSID相对应的口令进行存储。与图4的示例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可否改写标识符中写入有表示能够进行改写的第一值。SSID及口令通过处理部210而适当地被改写。
图8为,对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100、与具备有I/F的无线通信标签的电子设备200的连接顺序进行说明的图。S201~S203表示由用户实施的SSID及口令中的至少一方的变更操作。首先,用户对电子设备200实施SSID、口令的变更操作(S201)。S201的处理使用电子设备200的操作部240而被实施。在电子设备200已与预定的外部装置直接、或经由外部接入点而连接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该外部装置来实施S201的处理。
在接受了来自用户的操作输入的情况下,电子设备200的处理部210对第二通信部222实施对SSID、口令进行变更的处理(S202)。此外,处理部210对第一通信部221(无线通信标签)经由接口来实施覆盖写入变更后的SSID、口令的处理(S203)。如果采用这种方式,则会成为变更后的SSID及口令、与存储在无线通信标签中的SSID及口令一致的状态。另外,在S202、S203的处理之后,也可以根据需要而执行第二通信部222的重启、电子设备200本身的重启。
在使终端装置100与电子设备200的内部接入点连接的情况下,首先,用户实施NFC触控。通过NFC触控,从而终端装置100的第一通信部121从电子设备200的无线通信标签接收内部接入点的SSID及口令(S204),且处理部110取得该SSID及口令(S205)。
在有I/F的情况下,通过S205的处理,从而处理部110能够取得连接所需的SSID及口令。即,该情况下的SSID的确定处理成为,将从无线通信标签接收到的SSID确定作为电子设备200的内部接入点的SSID的处理(S206)。处理部110使用已确定的SSID和口令,而对第二通信部122指示与电子设备200的连接(S207)。第二通信部122对电子设备200的第二通信部222实施连接要求(S208)。
图9为对实施与电子设备200的连接时的、终端装置100的处理部110中的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当开始进行该处理时,基于NFC触控,并经由第一通信部121而取得无线通信标签的信息(S301)。如图4、图7所示,在无线通信标签中,存储有表示能否进行存储在无线通信标签中的信息的改写的可否改写标识符,第一通信部121通过基于第一通信方式的无线通信,而从无线通信标签接收可否改写标识符。
并且,处理部110基于可否改写标识符来选择确定内部接入点的标识符的多个确定处理中的任意的确定处理,并执行已选出的确定处理,来确定内部接入点的标识符。即,处理部110基于可否改写标识符来对无线通信标签是否为无I/F进行判断(S302),并根据判断结果而使处理分支。以此方式,通过利用I/F的有无而使处理不同,从而能够适当地确立与具有无I/F的无线通信标签的电子设备200的连接、以及在有I/F的情况下实施对于口令的变更也能够应对的灵活的通信控制。此外,通过实施图9所示的处理,从而无论电子设备200是有I/F还是无I/F,均能够使用同一连接用应用程序(连接程序)来实现从NFC向Wi-Fi的切换。对于用户而言,由于无需根据电子设备200的结构而改变导入至终端装置100中应用程序,因此能够提高便利性。
使用图4、图7而如上文所述的那样,在无法进行无线通信标签所存储的信息的改写的(无I/F的)无线通信标签中,存储有电子设备200的识别信息,在能够进行无线通信标签所存储的信息的改写的(有I/F的)无线通信标签中,存储有内部接入点的标识符。
在可否改写标识符表示无法进行存储在无线通信标签中的信息的改写的情况下(在S302中为是),处理部110从无线通信标签取得MAC地址,并且从信标信号取得MAC地址(S303)。处理部110基于第一通信部121从无法进行信息的改写的无线通信标签接收到的MAC地址、与信标信号中所包含的MAC地址的对照处理,从而确定内部接入点的SSID(S304)。此外,处理部110基于MAC地址而生成与SSID相对应的口令(S305)。
另一方面,在可否改写标识符表示能够进行存储在无线通信标签中的信息的改写的情况下(在S302中为否),处理部110将第一通信部121从能够进行信息的改写的无线通信标签接收到的内部接入点的标识符,确定作为基于第二通信方式的与电子设备200的通信所使用的标识符(S306)。此外,在S306的处理中,处理部110将从无线通信标签接收到的口令确定作为基于第二通信方式的与电子设备200的通信所使用的口令。
由于通过S304以及S305的处理、或S306的处理而确定了SSID及口令,因此处理部110使用已确定的SSID及口令,而执行基于第二通信方式的与电子设备200的通信,即,执行对于电子设备200的内部接入点的连接要求(S307)。
3.改变例
如上文所述,通过使电子设备200的处理部210实施接受来自用户的SSID的变更要求的处理,从而能够提高便利性。同样地,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电子设备200的处理部210能够接受与SSID相对应的口令的变更要求。
在无线通信标签为有I/F的情况下,由于变更后的口令被写入无线通信标签中,因此,如图8所示,终端装置100会取得正确的SSID和口令,从而能够确立与电子设备200的连接。然而,在无线通信标签为无I/F的情况下,由于从MAC地址所生成的口令为变更前的口令,因此,终端装置100无法确立与电子设备200的连接。当通过NFC触控而确立连接时,需要将口令恢复为变更前的口令。然而,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可以说,确定未确立连接的原因本身并不容易,而使用户自发地执行口令的再次设定较为困难。
因此,在基于从无线通信标签接收到的识别信息、与信标信号中所包含的识别信息的对照处理而确定内部接入点的标识符、且使用了已确定的标识符及在生成处理中所生成的口令的与电子设备200的连接并未确立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00的处理部110会判断为内部接入点的口令已被变更,从而实施催促用户再次设定口令的告知处理。
此处的告知处理使用显示部130而被执行。例如,处理部110实施在显示部130上显示包含有“请再次设定口令”等文本信息的告知画面的处理。另外,由显示实现的告知也可以通过图标或图像来实施。此外,告知处理也可以通过未图示的告知部来执行。例如,可以考虑使用了LED(light 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等发光部的由光实现的告知、使用了扬声器的由声音实现的告知、使用了振动电机等振动部的由振动实现的告知等。
此外,电子设备200的处理部210实施使内部接入点的标识符和与该标识符相对应的口令初始化的处理。具体而言,处理部210在接受了来自用户的初始化操作的情况下,实施使内部接入点的SSID及口令初始化的处理。并不限定于使SSID和口令双方初始化的方式,也可以仅使SSID及口令的一方初始化。如果采用这种方式,则即使在使用无I/F的无线通信标签的情况下,也能够适当地确立基于第二通信方式的连接。
另外,在因内部接入点的口令被变更而导致无法确立终端装置100与电子设备200的连接的情况下,认为即使与第二通信方式相关的其他设定项目、例如通信信道或加密方式等继续使用当前的设定也不会产生问题。也就是说,狭义而言,使内部接入点的SSID、口令初始化的处理是指,在使SSID、口令初始化的同时,不使其他设定项目初始化的处理。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100、电子设备200也可以通过程序来实现其处理的一部分或大部分。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CPU等处理器执行程序,从而实现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100等。具体而言,存储在非暂时性的信息存储介质中的程序被读取,从而CPU等处理器执行所读取的程序。在此,信息存储介质为对程序或数据等进行存储的部件,其功能能够通过光盘、HDD或者存储器等来实现。信息存储介质为能够通过计算机而读取的介质。而且,CPU等处理器基于存储在信息存储介质中的程序来实施本实施方式的各种各样的处理。即,在信息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用于使计算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各部分而发挥功能的程序。计算机为具备操作部、处理部、存储部、输出部的装置。
以上,虽然对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其改变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就此限定于各实施方式或其改变例,可以在实施阶段中,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对结构要素进行改变从而使其具体化。此外,通过对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或改变例中所公开的多个结构要素进行适当组合,从而能够形成各种发明。例如,也可以从各实施方式或改变例中所记载的所有结构要素中删除若干结构要素。并且,也可以对在不同的实施方式或改变例中所说明的结构要素进行适当组合。此外,可以在说明书或说明书附图的任意部分,将在说明书或附图中至少与更广义或同义上的不同用语一同所记载过一次的用语置换为其不同用语。如此,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变或应用。
符号说明
10…通信系统;100…终端装置;110…处理部;121…第一通信部;122…第二通信部;130…显示部;140…操作部;150…存储部;200…电子设备;210…处理部;221…第一通信部(无线通信标签);222…第二通信部;230…显示部;240…操作部;250…印刷部;260…存储部。

Claims (8)

1.一种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通信部,其通过第一通信方式而与电子设备的无线通信标签实施无线通信;
第二通信部,其通过与所述第一通信方式相比能够实现更高速通信的第二通信方式,而与所述电子设备实施无线通信;
处理部,其实施所述第一通信部及所述第二通信部的通信控制,
所述第一通信部通过基于所述第一通信方式的无线通信,而从所述无线通信标签接收所述电子设备的识别信息,
所述第二通信部从所述电子设备接收包含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识别信息及所述电子设备的内部接入点的标识符的信标信号、即依据所述第二通信方式的信标信号,
所述处理部基于所述第一通信部接收到的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识别信息与所述信标信号中所包含的所述识别信息的对照处理,来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内部接入点的所述标识符,并使用所确定的所述标识符,而使所述第二通信部确立基于所述第二通信方式的与所述电子设备的无线通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无线通信标签中,存储有可否改写标识符,所述可否改写标识符表示能否进行存储在所述无线通信标签中的信息的改写,
所述第一通信部通过基于所述第一通信方式的无线通信,而从所述无线通信标签接收所述可否改写标识符,
所述处理部基于所述可否改性标识符,来选择对所述内部接入点的所述标识符进行确定的多个确定处理中的某个确定处理,并执行所选择的确定处理,来确定所述内部接入点的所述标识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无法进行所存储的信息的改写的所述无线通信标签中,存储有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识别信息,而在能够进行所存储的信息的改写的所述无线通信标签中,存储有所述内部接入点的所述标识符,
所述处理部在所述可否改写标识符表示无法进行存储在所述无线通信标签中的信息的改写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通信部从无法进行信息的改写的所述无线通信标签接收到的所述识别信息与所述信标信号中所包含的所述识别信息的对照处理,来确定所述内部接入点的所述标识符,
所述处理部在所述可否改写标识符表示能够进行存储在所述无线通信标签中的信息的改写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通信部从能够进行信息的改写的所述无线通信标签接收到的所述内部接入点的所述标识符,确定作为基于所述第二通信方式的与所述电子设备的通信中所使用的所述标识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部在所述可否改写标识符表示无法进行存储在所述无线通信标签中的信息的改写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通信部从无法进行信息的改写的所述无线通信标签接收到的所述识别信息,而实施与所述标识符相对应的口令的生成处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基于从所述无线通信标签接收到的所述识别信息与所述信标信号中所包含的所述识别信息的对照处理而使所述内部接入点的所述标识符被确定,且使用了所确定的所述标识符及由所述生成处理所生成的所述口令的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连接未被确立的情况下,
所述处理部判断为所述内部接入点的所述口令已被变更,并实施催促用户再次设定所述口令的告知处理。
6.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装置;和
所述电子设备,
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部,
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处理部实施从用户接受所述内部接入点的所述标识符的变更要求的处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处理部实施使所述标识符和与所述标识符相对应的口令初始化的处理。
8.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存储有使计算机作为如下结构而发挥功能的程序,即:
第一通信部,其通过第一通信方式而与电子设备的无线通信标签实施无线通信;
第二通信部,其通过与所述第一通信方式相比能够实现更高速通信的第二通信方式,而与所述电子设备实施无线通信;
处理部,其实施所述第一通信部及所述第二通信部的通信控制,
所述第一通信部通过基于所述第一通信方式的无线通信,而从所述无线通信标签接收所述电子设备的识别信息,
所述第二通信部从所述电子设备接收包含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识别信息及所述电子设备的内部接入点的标识符的信标信号、即依据所述第二通信方式的信标信号,
所述处理部基于所述第一通信部接收到的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识别信息与所述信标信号中所包含的所述识别信息的对照处理,来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内部接入点的所述标识符,并使用所确定的所述标识符,而使所述第二通信部确立基于所述第二通信方式的与所述电子设备的无线通信。
CN201910063405.2A 2018-01-25 2019-01-23 终端装置、通信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0872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10385A JP7114911B2 (ja) 2018-01-25 2018-01-25 端末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8-010385 2018-01-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87265A true CN110087265A (zh) 2019-08-02
CN110087265B CN110087265B (zh) 2021-03-30

Family

ID=65411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63405.2A Active CN110087265B (zh) 2018-01-25 2019-01-23 终端装置、通信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614270B2 (zh)
EP (1) EP3518614B1 (zh)
JP (1) JP7114911B2 (zh)
CN (1) CN11008726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27396A (zh) * 2020-05-26 2021-11-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133471A (ja) * 2018-01-31 2019-08-08 Dynabook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及び電子機器の起動方法
US11474618B2 (en) * 2019-07-24 2022-10-1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ommunication link based on activity on a keyboard
JP7414476B2 (ja) * 2019-11-08 2024-01-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479908B2 (ja) * 2020-04-06 2024-05-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532959B2 (ja) 2020-07-03 2024-08-14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22014360A (ja) * 2020-07-06 2022-01-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4697966A (zh) * 2020-12-31 2022-07-01 奇点新源国际技术开发(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安全接入方法及通信系统
FR3134941A1 (fr) * 2022-04-20 2023-10-27 Orange Réseau de communication privé sécurisé.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88280A (zh) * 2011-12-27 2013-07-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媒体资源自助获取的方法、终端与系统
CN104219414A (zh) * 2013-06-03 2014-12-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使用近场通信的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CN204650557U (zh) * 2015-05-28 2015-09-16 陕西海创中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nfc电子标签的场景化感应式信息服务系统
EP2961078A1 (en) * 2014-06-25 2015-12-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6055286A (zh) * 2016-05-31 2016-10-26 成都数聚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简易打印移动终端数码照片的设备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15467A1 (en) * 2012-02-21 2013-08-22 Zih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s with a printer
KR102032247B1 (ko) * 2013-01-15 2019-10-1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단말에서 엔에프씨 기능 운용 방법 및 장치
EP2858259B1 (en) * 2013-10-07 2019-06-26 Nxp B.V. NFC tag,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JP6444067B2 (ja) * 2014-06-05 2018-12-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15231155A (ja) 2014-06-05 2015-12-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6406092B2 (ja) 2015-03-27 2018-10-1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機器
JP6758871B2 (ja) * 2016-03-17 2020-09-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装置、並びに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88280A (zh) * 2011-12-27 2013-07-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媒体资源自助获取的方法、终端与系统
CN104219414A (zh) * 2013-06-03 2014-12-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使用近场通信的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EP2961078A1 (en) * 2014-06-25 2015-12-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storage medium
CN204650557U (zh) * 2015-05-28 2015-09-16 陕西海创中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nfc电子标签的场景化感应式信息服务系统
CN106055286A (zh) * 2016-05-31 2016-10-26 成都数聚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简易打印移动终端数码照片的设备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27396A (zh) * 2020-05-26 2021-11-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CN113727396B (zh) * 2020-05-26 2023-05-2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18614B1 (en) 2022-05-18
JP2019129429A (ja) 2019-08-01
CN110087265B (zh) 2021-03-30
EP3518614A1 (en) 2019-07-31
US10614270B2 (en) 2020-04-07
US20190228192A1 (en) 2019-07-25
JP7114911B2 (ja) 2022-08-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87265A (zh) 终端装置、通信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
US12093583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device appropriately perfor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f identification data with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storing instructions for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US10261740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prising integrated circuit tag interface
JP6601188B2 (ja) 電子機器、端末装置、無線ネットワーク切替え方法、無線通信接続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EP2833284B1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NFC-related service provision and apparatus performing the same
US10009947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ogram
JP2011044092A (ja) 通信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US9625975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connecting to network in power saving state,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storage medium
US10681236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that controls power supply to different destinations,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storage medium
JP2016057776A (ja) 機能実行機器
US10268936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cluding near-fiel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ag,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storage medium
JP7195802B2 (ja) 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装置
JP7195803B2 (ja) 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9055505A (ja) 携帯情報端末固有情報設定システム、携帯情報端末、固有情報設定方法、そ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02164901A (ja) マスタ/スレーブ設定方法及び通信制御装置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2014049077A (ja) 情報交換システム、端末、スタイラスペン
JP2005218035A (ja)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2017098904A (ja) 電子機器、端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0160685A (ja) タグシステムおよびタグ
US11405178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JP732243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サー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1257886A (ja) Icタグ、icタグを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icタグの電源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1087194A (ja)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0107707A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端末装置、投写システム、情報記憶媒体および接続設定方法
JP2008118356A (ja)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端末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