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77355A - 行人保护支架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行人保护支架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77355A
CN110077355A CN201910366615.9A CN201910366615A CN110077355A CN 110077355 A CN110077355 A CN 110077355A CN 201910366615 A CN201910366615 A CN 201910366615A CN 110077355 A CN110077355 A CN 1100773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ody
extension
pedestrian
mounting hole
reinforcing ri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6661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77355B (zh
Inventor
谭冰花
李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6661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773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773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773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773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773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34Protecting non-occupants of a vehicle, e.g. pedestri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34Protecting non-occupants of a vehicle, e.g. pedestrians
    • B60R2021/343Protecting non-occupants of a vehicle, e.g. pedestrians using deformable body panel, bodywork or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人保护支架及系统,该支架设置在汽车散热器的一侧,包括:本体(1)、第一延伸件(2)、第二延伸件(3)和固定件(4),本体(1)的第一板体(101)上的固定件(4)上开设有的第一安装孔(41)适于与散热器水箱的上横梁(5)配合;第一板体(101)上还开设有的第二安装孔(1011)适于与固定散热器的车身框架配合;第一延伸件(2)设置在第一板体(101)上,第一延伸件(2)上开设有的第三安装孔(21)适于与大灯横梁(6)配合,开设有的第四安装孔(22)适于与前保险杠横梁(7)配合;第二延伸件(3)设置在第二板体(102)上。该支架可以减少事故发生时对行人腿部或膝关节的伤害。

Description

行人保护支架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行人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行人保护支架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汽车的使用量也呈井喷式增加。人们在享受汽车带来的快捷与便利的同时,也承受着可能出现的交通事故带来的威胁与风险。因此,如何实现对人员的保护成为汽车制造行业越来越重视的问题。目前,汽车安全保护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乘坐者,而是扩大到了与汽车发生碰撞的行人。据调查,汽车与行人发生碰撞时,通常会对行人腿部或膝关节造成伤害。
为了减少事故发生时汽车对行人腿部或膝关节可能造成的伤害,一般是在汽车的防撞梁处设置行人保护支架,利用行人保护支架给行人在与汽车发生碰撞时实现对行人腿部或膝关节的缓冲,其中防撞梁位于散热器的前部。而目前在散热器的两侧没有设置行人保护支架,如果行人的腿部或膝关节撞到了散热器的任意一侧,也将对行人的腿部或膝关节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行人保护支架及系统,可以减少事故发生时对行人腿部或膝关节的伤害。
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行人保护支架,所述行人保护支架设置在汽车散热器的一侧,包括:本体、第一延伸件、第二延伸件和固定件,其中,
所述本体包括相连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二板体所在平面垂直;
所述第一板体上设置有所述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适于与所述散热器水箱的上横梁配合;所述第一板体上还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适于与固定所述散热器的车身框架配合;
所述第一延伸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体上,所述第一延伸件上开设有第三安装孔和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适于与大灯横梁配合,所述第四安装孔适于与前保险杠横梁配合;
所述第二延伸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板体上,所述第二延伸件的一侧与前保险杠蒙皮相接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延伸件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
所述第一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板体的所在平面平行,所述第一部上开设有所述第三安装孔;
所述第二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板体的所在平面平行,所述第二部上开设有所述第四安装孔。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部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加强筋和多个第二加强筋;
每个所述第一加强筋所在直线与所述第二板体所在平面平行;
每个所述第二加强筋所在直线与是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的交线平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部上设置有多个第三加强筋和多个第四加强筋;
每个所述第三加强筋所在直线与所述第一板体所在平面平行;
每个所述第四加强筋所在的平面与每个所述第三加强筋所在直线垂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延伸件上设置有多个第五加强筋;
每个所述第五加强筋所在直线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的交线垂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板体上设置有多个第六加强筋,所述第二板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六加强筋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七加强筋;
每个所述第六加强筋所在直线和每个所述第七加强筋所在直线均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的交线垂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行人保护支架还包括:缓冲件;
所述缓冲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延伸件的上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行人保护支架还包括:导风件;
所述导风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板体和所述第二延伸件的下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行人保护支架还包括:密封胶皮;
所述密封胶皮设置在所述第二延伸件与所述前保险杠蒙皮相接触的一侧上。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行人保护系统,所述行人保护系统包括两个上述第一方面中所述的行人保护支架和散热器,其中,
所述散热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行人保护支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的行人保护支架,通过在本体的第一板体上设置固定件,在固定件上开设第一安装孔,使得第一安装孔与散热器水箱的上横梁配合,实现支架与散热器水箱的上横梁的连接;在第一板体上开设第二安装孔,使得第二安装孔与固定散热器的车身框架配合,实现支架与固定散热器的车身框架的连接;在第一板体上设置第一延伸件,并在第一延伸件上开设有第三安装孔和第四安装孔,使得第一延伸件可以与大灯横梁和前保险杠横梁配合,实现支架与大灯横梁和前保险杠横梁的连接;在本体的第二板体上设置第二延伸件,第二延伸件的一侧与前保险杠蒙皮相接触,使得第二延伸件填充在本体与前保险杠蒙皮之间的空间,在本体受力后可通过第二延伸件和前保险杠蒙皮实现对本体的缓冲。利用上述结构设置,可以使得一个行人保护支架稳定固定在散热器的一侧,如果行人的腿部或膝关节撞到了散热器的该侧,支架可以实现对行人腿部或膝关节的支撑,降低对行人腿部或膝关节的冲击速度,进而减少事故发生时对行人腿部或膝关节的伤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行人保护支架的简要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行人保护支架的详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行人保护支架的正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行人保护支架的右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行人保护支架在车身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框出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
1-本体,101-第一板体,1011-第二安装孔,1012-定位孔,102-第二板体,
2-第一延伸件,21-第三安装孔,22-第四安装孔,23-第一部,24-第二部,
3-第二延伸件,
4-固定件,41-第一安装孔,
5-散热器水箱的上横梁,
6-大灯横梁,
7-前保险杠横梁,
8-第一加强筋,
9-第二加强筋,
10-第三加强筋,
11-第四加强筋,
12-第五加强筋,
13-第六加强筋,
14-第七加强筋,
15-缓冲件,
16-导风件,
17-密封胶皮,
18-散热器水箱的下横梁,
19-加强件。
具体实施方式
目前,受汽车保有量在不断的增加,驾驶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等原因的影响,行人在交通事故中的伤亡总数一直居高不下,甚至有上升的趋势。据统计,行人与汽车在发生碰撞的事故中,大部分情况下都是行人的腿部或膝关节受到伤害,其中,对行人小腿造成的伤害主要是胫骨骨折及韧带撕裂。根据日本的一项调查统计,在非致命的汽车与行人碰撞的交通事故中,行人腿部或膝关节损伤的比例占40%。虽然对行人腿部或膝关节的损伤不会造成行人的死亡,但是仍可能会对行人造成长期性或永久性的影响,给受损伤的行人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因此,研究如何降低汽车与行人碰撞过程中对于行人腿部或膝关节的伤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行人腿部或膝关节与汽车发生碰撞的过程中,为了减少行人腿部或膝关节的伤害,首先需要保证整车前端结构的刚度均衡,且要与后部硬点之间保留一定的间隙,以吸收碰撞过程中的能量,减少对行人腿部或膝关节的伤害。在整车造型前期,可以先对汽车的总布置提出一定的空间要求,预留出若汽车与行人腿部或膝关节发生碰撞所需要的空间。其次,在汽车造型和总布置空间大体确定的情况下,通过在有限的空间内选取合理的结构改变整车前部刚度,可以有效降低碰撞过程中汽车对行人腿部或膝关节的伤害。
目前,汽车一般是在防撞梁处设置行人保护支架,通过行人保护支架保护行人腿部或膝关节,以降低事故发生时行人腿部或膝关节受伤害的程度,而该行人保护支架仅装设在防撞梁处,在散热器的两侧没有设置行人保护支架,如果行人的腿部或膝关节撞到了散热器的任意一侧,也将对行人的腿部或膝关节造成伤害。
为了进一步减少事故发生时汽车对行人腿部或膝关节可能造成的伤害,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行人保护支架及系统。
在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之前,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方位名词,如“上部”、“下部”,均以图1或图2或图3或图4中所示方位为基准,仅仅用来清楚地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行人保护支架及系统,并不具有限定本发明保护范围的意义。
除非另有定义,本发明实施例所用的所有技术术语均具有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发动机舱内部性能的需求越来越高,导致发动机舱内零部件总数量不断增加,发动机舱内的空间变得越来越紧凑,为了合理发动机舱内空间,利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行人保护支架,该行人保护支架设置在汽车散热器(在图中未显示)的一侧,其简要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正视图如图3所示,右视图如图4所示,其在车身上的安装示意图如图5所示,包括:本体1、第一延伸件2、第二延伸件3和固定件4。
其中,本体1包括相连的第一板体101和第二板体102,第一板体101所在平面与第二板体102所在平面垂直。
第一板体101上设置有固定件4,固定件4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41,第一安装孔41适于与散热器水箱的上横梁5配合,可以实现支架与散热器水箱的上横梁5之间的连接;第一板体101上还开设有第二安装孔1011,第二安装孔1011适于与固定散热器的车身框架(由于在图5中被前保险杠横梁7挡住,因而未在图中显示)配合,可以实现支架与固定散热器的车身框架之间的连接。
第一延伸件2设置在第一板体101上,第一延伸件2上开设有第三安装孔21和第四安装孔22,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三安装孔21适于与大灯横梁6配合,可以实现支架与大灯横梁6的连接,第四安装孔22适于与前保险杠横梁7配合,可以实现支架与前保险杠横梁7的连接。
第二延伸件3设置在第二板体102上,第二延伸件3的一侧与前保险杠蒙皮(在图中未显示)相接触,使得第二延伸件3填充在本体1与前保险杠蒙皮之间的空间,在本体1受力后可通过第二延伸件3和前保险杠蒙皮实现对本体1的缓冲。
需要说明的是,散热器水箱的上横梁5、固定散热器的车身框架、大灯横梁6、前保险杠横梁7均为现有结构,它们之间已有的相对位置固定不变,防撞梁位于前保险杠的后部,散热器位于防撞梁的后部。
因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利用上述结构设置,本发明实施例的行人保护支架可以使得一个行人保护支架稳定固定在散热器的一侧,两个行人保护支架可以稳定固定在散热器的两侧。
本发明实施例的行人保护支架的作用原理为:
如果行人的腿部或膝关节撞到了散热器的任意一侧,行人腿部或膝关节先接触车身前保险杠蒙皮,前保险杠蒙皮被挤压变形,起到部分缓冲吸能的作用。
在前保险杠蒙皮被挤压后,本发明实施例的行人保护支架继而受力被挤压,通过行人保护支架的支撑,可以有效降低对行人腿部或膝关节的冲击速度,减小行人腿部向前部大灯方向弯曲的程度,进而有效控制行人腿部十字韧带伸长量和胫骨弯矩,吸收腿部或膝关节碰撞的能量,保护膝盖韧带,达到保护行人腿部或膝关节的目的。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行人保护支架的结构进行进一步地描述说明:
对于本体1而言,本体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行人保护支架的主体构件,如图1所示。
可以理解的是,受汽车内部现有结构设置的影响,构成本体1的第一板体101和第二板体102可以为不规则的板体结构,如图1或图2所示,以满足其安装需求。
对于第一板体101而言,通过在其上设置固定件4,利用固定件4上开设有的第一安装孔41,可以实现与散热器水箱的上横梁5的配合连接,其中,第一安装孔41可以为螺纹孔,散热器水箱的上横梁5上对应开设有通孔,通过将螺栓先后穿过散热器水箱的上横梁5上的通孔及第一安装孔41,利用螺纹连接,实现固定件4与散热器水箱的上横梁5之间的连接;通过在第一板体101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1011,可以实现与固定散热器的车身框架的配合连接,其中,固定散热器的车身框架上对应开设有通孔,通过将螺栓先后穿过固定散热器的车身框架及第二安装孔1011,利用螺栓和螺母的配合,可以实现第一板体101与固定散热器的车身框架之间的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与散热器水箱的上横梁5相对连接的是散热器水箱的下横梁18,如图5或图6所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固定件4位于第一板体101的上部,如图1或图2所示。而为了加强对安装有固定件4的第一板体101的支撑固定作用,第一板体101远离第一固定件4的一侧设置有加强件19,如图4所示,加强件3位于第一板体101与第一部23之间,使得加强件3、第一板体101与第一部23之间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进一步加强对安装有固定件4的第一板体101的支撑固定。
而第一板体101上除了设置有固定件4并开设有第二安装孔1011之外,第一板体101上还开设有定位孔1012,如图2所示,定位孔1012适于与车身框架配合,实现对支架的定位。
基于第一板体101和第二板体102的已有结构,为了增加第一板体101和第二板体102的强度,在结构设置上,第一板体101上设置有多个第六加强筋13,第二板体102上设置有与第六加强筋13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七加强筋14,如图2所示;
每个第六加强筋13的延伸方向和每个第七加强筋14的延伸方向均与第一板体101和第二板体102的交线所在方向垂直,如图2所示。
对于第一延伸件2而言,第一延伸件2设置在本体1的第一板体101上,可以与本体1一体成型,通过设置第一延伸件2以实现支架与大灯横梁6及前保险杠横梁7之间的连接。
其中,大灯横梁6上对应开设有通孔,通过将螺栓先后穿过大灯横梁6及第三安装孔21,利用螺栓和螺母的配合,可以实现第一延伸件2与大灯横梁6之间的连接;前保险杠横梁7上对应开设有通孔,通过将螺栓先后穿过前保险杠横梁7及第四安装孔22,利用螺栓和螺母的配合,可以实现第一延伸件2与前保险杠横梁7之间的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延伸件2包括第一部23和第二部24,如图2所示。
其中,第一部23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板体101的延伸方向平行,第一部23上开设有第三安装孔21,如图2所示;第二部24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板体101和第二板体102的交线所在方向平行,第二部24上开设有第四安装孔22,如图3所示。
通过设置第一部23和第二部24,以分别实现支架与大灯横梁6及前保险杠横梁7之间的连接,同时,第一部23和第二部24可以与本体1一起受力,起到支撑与缓冲的作用。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部23和第二部24的结构也受汽车内部现有结构设置的影响,其结构形态只要能便于与大灯横梁6及前保险杠横梁7之间实现连接,且恰好可以填充在车身框架和前保险杠之间即可。
进一步地,为了增加第一部23的强度,第一部23上可以设置有多个第一加强筋8和多个第二加强筋9,如图2和图3所示。
其中,每个第一加强筋8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板体102的延伸方向平行;
每个第二加强筋9的延伸方向与第二部24的延伸方向平行。
由于多个第一加强筋8和多个第二加强筋9的布设方向不同,因而可以在不同方向增加第一部23的强度。
同时,第一加强筋8的个数可以与第二加强筋9的个数相同,并在第一部23上一一对应相连。
为了增加第二部24的强度,第二部24上可以设置有多个第三加强筋10和多个第四加强筋11,如图2所示。
其中,每个第三加强筋10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板体101的延伸方向平行;
每个第四加强筋11所在的平面与每个第三加强筋10的延伸方向垂直。
如图2所示,多个第三加强筋10和多个第四加强筋11可以交叉设置,以便加强第二部24的强度。
对于第二延伸件3而言,第二延伸件3填充在本体1与前保险杠蒙皮之间的空间,在本体1受力后可实现可以实现对本体1的支撑与缓冲。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延伸件3为板体,如图2所示。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与汽车内部现有结构设置相匹配,第二延伸件3的结构也为不规则的板体。
为了增加第二延伸件3的强度,第二延伸件3上可以设置有多个第五加强筋12,如图2所示。
其中,每个第五加强筋1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板体101和第二板体102的交线所在方向垂直。
对于固定件4,固定件4起到连接支架与散热器水箱的上横梁5的作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固定件4为圆柱体,其内开设有第一安装孔41,如图1或图2所示。同时,第一安装孔41可以为螺纹孔。
基于上述结构,本发明实施例的行人保护支架还包括:缓冲件15,如图2所示。
其中,缓冲件15设置在第二延伸件3的上部,填充在支架与车内喇叭之间的空间内,当事故发生时,也就是支架受挤压后,可以实现吸收能量的缓冲作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缓冲件15由多个不位于同一平面的梯形板体构成,如图2所示。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不同种车型的车身框架的结构不同,因而对于缓冲件15的结构也对应不同,只要确保可以填充在支架与车内喇叭之间的空间内即可,其结构可以为图2中所示的结构,但是不限于图2中所示的结构。
为了满足驾驶员具有足够宽阔的视野,提高驾驶的安全性,使得发动机舱的高度被不断地压低,发动机舱内的空间被进一步压缩,而且随着现有发动机的功率普遍加大,排放要求的升高,散热器、发动机本身和排气歧管等多个高热源布置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散热比较困难,较高的温度会影响热源附近的温度敏感部件(如舱内线束、橡胶件、电子设备等)的性能,温度过高时甚至会损坏这些部件,为了实现发动机更好的散热,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的行人保护支架还包括:导风件16,如图2或图3或图4所示。
其中,导风件16设置在第二板体102和第二延伸件3的下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导风件16为板体,可以与第二板体102和第三延伸件3一体成型。
另一方面,由于原有导风板的位置与本发明实施例的行人保护支架所设置的位置相同,为了更好地满足发动机舱散热导风功能,本发明实施例的行人保护支架还包括:密封胶皮17。
其中,密封胶皮17设置在第二延伸件3与前保险杠蒙皮相接触的一侧,如图2所示,由于密封胶皮17柔软且密封性良好,其与前保险杠蒙皮接触,组成一个密闭空间,能够密封空隙,防止气流泄露,引导空气的流动方向,让更多的空气流经水箱,从而加强了水箱的散热,进而优化了导风效果,不仅可以保证散热导风功能,而且可以避免散热器产生的热空气回流,同时密封胶皮17还具有减震降噪的作用。
因而,本发明实施例的行人保护支架可以同时具备吸能缓冲和导风的作用,简化了前舱内结构的同时仍保证对行人腿部或膝关节的保护及发动机舱散热的要求。
在材质选择上,除了密封胶皮17选用橡胶材质之外,本发明实施例的行人保护支架的其他结构均采用硬塑料(PPE,聚苯醚)材质制成,便于加工成型。
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通过将本发明实施例的行人保护支架在组装汽车时安装到汽车散热器的一侧即可,如图5和图6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行人保护系统,包括:两个如上所述的行人保护支架和散热器。
其中,散热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行人保护支架,如图5所示,使得散热器的两侧均设置有行人保护支架。
对于本发明行人保护系统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具体参照本发明行人保护支架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的行人保护系统实现了在事故发生时,如果行人的腿部或膝关节撞到了散热器的任意一侧,可以降低或减少对行人腿部或膝关节的伤害。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是为了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行人保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行人保护支架设置在汽车散热器的一侧,包括:本体(1)、第一延伸件(2)、第二延伸件(3)和固定件(4),其中,
所述本体(1)包括相连的第一板体(101)和第二板体(102),所述第一板体(101)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二板体(102)所在平面垂直;
所述第一板体(101)上设置有所述固定件(4),所述固定件(4)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41),所述第一安装孔(41)适于与所述散热器水箱的上横梁(5)配合;所述第一板体(101)上还开设有第二安装孔(1011),所述第二安装孔(1011)适于与固定所述散热器的车身框架配合;
所述第一延伸件(2)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体(101)上,所述第一延伸件(2)上开设有第三安装孔(21)和第四安装孔(22),所述第三安装孔(21)适于与大灯横梁(6)配合,所述第四安装孔(22)适于与前保险杠横梁(7)配合;
所述第二延伸件(3)设置在所述第二板体(102)上,所述第二延伸件(3)的一侧与前保险杠蒙皮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人保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件(2)包括第一部(23)和第二部(24);
所述第一部(23)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板体(101)所在平面平行,所述第一部(23)上开设有所述第三安装孔(21);
所述第二部(24)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板体(102)所在平面平行,所述第二部(24)上开设有所述第四安装孔(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人保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23)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加强筋(8)和多个第二加强筋(9);
每个所述第一加强筋(8)所在直线与所述第二板体(102)所在平面平行;
每个所述第二加强筋(9)所在直线与所述第一板体(101)和所述第二板体(102)的交线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人保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24)上设置有多个第三加强筋(10)和多个第四加强筋(11);
每个所述第三加强筋(10)所在直线与所述第一板体(101)所在平面平行;
每个所述第四加强筋(11)所在平面与每个所述第三加强筋(10)所在直线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人保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延伸件(3)上设置有多个第五加强筋(12);
每个所述第五加强筋(12)所在直线与所述第一板体(101)和所述第二板体(102)的交线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人保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101)上设置有多个第六加强筋(13),所述第二板体(10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六加强筋(13)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七加强筋(14);
每个所述第六加强筋(13)所在直线和每个所述第七加强筋(14)所在直线均与所述第一板体(101)和所述第二板体(102)的交线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人保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行人保护支架还包括:缓冲件(15);
所述缓冲件(15)设置在所述第二延伸件(3)的上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人保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行人保护支架还包括:导风件(16);
所述导风件(16)设置在所述第二板体(102)和所述第二延伸件(3)的下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人保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行人保护支架还包括:密封胶皮(17);
所述密封胶皮(17)设置在所述第二延伸件(3)与所述前保险杠蒙皮相接触的一侧上。
10.一种行人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人保护系统包括两个上述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行人保护支架和散热器,其中,
所述散热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行人保护支架。
CN201910366615.9A 2019-05-05 2019-05-05 行人保护支架及系统 Active CN1100773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66615.9A CN110077355B (zh) 2019-05-05 2019-05-05 行人保护支架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66615.9A CN110077355B (zh) 2019-05-05 2019-05-05 行人保护支架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77355A true CN110077355A (zh) 2019-08-02
CN110077355B CN110077355B (zh) 2021-07-30

Family

ID=674184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66615.9A Active CN110077355B (zh) 2019-05-05 2019-05-05 行人保护支架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77355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20263U (zh) * 2009-09-14 2010-07-07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车身前部结构
US20150107931A1 (en) * 2013-10-22 2015-04-23 Dr. Ing, H.C.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Front module of a motor vehicle
CN204937067U (zh) * 2015-07-28 2016-01-06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利于行人下腿部保护的汽车前保支撑结构
CN106114642A (zh) * 2015-05-08 2016-11-16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支承车辆的外部装饰部件的支承结构
CN108001210A (zh) * 2016-10-27 2018-05-08 丰田自动车工程及制造北美公司 用于行人安全的可塌缩散热器支撑件支架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20263U (zh) * 2009-09-14 2010-07-07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车身前部结构
US20150107931A1 (en) * 2013-10-22 2015-04-23 Dr. Ing, H.C.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Front module of a motor vehicle
CN106114642A (zh) * 2015-05-08 2016-11-16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支承车辆的外部装饰部件的支承结构
CN204937067U (zh) * 2015-07-28 2016-01-06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利于行人下腿部保护的汽车前保支撑结构
CN108001210A (zh) * 2016-10-27 2018-05-08 丰田自动车工程及制造北美公司 用于行人安全的可塌缩散热器支撑件支架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谭冰花等: "C-NCAP(2018)行人保护对汽车设计开发的影响", 《计算机辅助工程》 *
谭冰花等: "浅谈2018版C-NCAP行人保护测试规程对汽车设计的影响", 《PROCEEDINGS OF THE 13TH INTERNATIONAL FORUM OF AUTOMOTIVE TRAFFIC SAFETY(INFATS)》 *
赵正等: "车体前端造型及材料对于行人腿部伤害指标的影响",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
韩海英等: "基于Euro NCAP 8.0行人上腿部评价规程的车辆前端结构设计与优化", 《计算机辅助工程》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77355B (zh) 2021-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18346B2 (en) Support mount for an impact absorbing system intended to be mounted at the end of a motor vehicle side member
CN206287960U (zh) 一种前机舱吸能框架
KR102182842B1 (ko) 차체충돌방지구조
CN205273623U (zh) 前机舱框架总成
CN109204496A (zh) 车身结构及车辆
CN113954970A (zh) 一种车身前部框架结构
KR101096052B1 (ko) 보행자 보호를 위한 차량용 범퍼 장치
WO2012153602A1 (ja) 車体前部構造体
JP6131838B2 (ja) 車両の前部構造
JP6056738B2 (ja) 車両の前部構造
CN110077355A (zh) 行人保护支架及系统
CN111148681B (zh) 吸收装置以及包括该吸收装置的车辆
CN209241172U (zh) 车辆前部结构
CN208947258U (zh) 一种皮卡防撞梁总成
CN109823410A (zh) 一种前机舱封板连接结构
JP6444824B2 (ja) バンパアブソーバ
CN204527323U (zh) 一种车架
KR101786657B1 (ko) 전방 차체 연결구조
KR100993555B1 (ko) 차량용 범퍼의 충격 에너지 흡수 장치
US9302712B2 (en) Vehicle body front structure
CN216269143U (zh) 一种有利于行人保护的汽车前保险杠下支撑横梁结构
CN208774705U (zh) 一种多级缓冲式汽车防撞梁
JP2008149772A (ja) 車両前部の車体構造
KR101355591B1 (ko) 차량용 어퍼스티프너 장치
CN211809471U (zh) 一种保险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