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68995B - 成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成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68995B
CN110068995B CN201910055573.7A CN201910055573A CN110068995B CN 110068995 B CN110068995 B CN 110068995B CN 201910055573 A CN201910055573 A CN 201910055573A CN 110068995 B CN110068995 B CN 1100689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cartridge
user interface
image forming
form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5557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68995A (zh
Inventor
汤泽宏介
滨崎隆自
铃木哲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00294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242304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0689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89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689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89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9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interface or conso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rotating or tilting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16User-machine interface; Display panels; Control consol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 G03G21/1623Means to access the interior of the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352Input means
    • H04N1/00384Key input means, e.g. buttons or keypa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352Input means
    • H04N1/00397Switches, knobs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9Output means providing a visual indication to the user, e.g. using a lam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51Top cover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成像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其具有盒容纳部分;打开/关闭部件,其附接到装置本体并且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盒容纳部分暴露给成像装置的外部,在第二位置,打开/关闭部件覆盖盒容纳部分;以及用于操作成像装置的操作面板单元。操作面板单元具有:片材部分;和开关部分,其用以将用户的操作经由片材部分传送到成像装置。在打开/关闭部件处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设在打开/关闭部件中的片材部分设置在这样的位置:使得片材部分在盒的插入/移除轨迹上与盒容纳部分至少部分地重叠并且覆盖设在装置本体中的开关部分。

Description

成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像装置(例如复印机、打印机或传真机)的操作面板单元的配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诸如打印机或传真机这样的成像装置的尺寸一直在减小,并且对可用性和设计的需求不断增加。从可用性的角度看,装置本体的操作面板单元经常设置在成像装置的前表面的上部。然而,在图1A和1B所示的紧凑型单色页面打印机中,例如,用于容纳盒2的盒容纳部分11如图1A所示设置在成像装置S的装置本体内部。作为打开/关闭部件的盒门10设置在成像装置S前侧的上部,其打开和关闭以将盒容纳部分11暴露给装置的外部或者相对于外部隐藏盒容纳部分11。也以这种方式将盒从成像装置前侧的上部取出以便实现前部存取,这提高了可用性。此外,操作面板单元12设置在成像装置S的壳体1的盒容纳部分11的沿左右方向的外侧。
发明内容
在图1A和1B所示的成像装置中,当操作面板单元12以上述方式设置在盒容纳部分11外侧的区域中时,操作面板单元12越大,成像装置S的沿宽度方向的尺寸就越大。
当操作面板单元12设置成在成像装置S的宽度方向上与盒容纳部分11重叠时,盒2的插入/移除轨迹与操作面板单元12重叠并且无法移除盒2。因此,不能将操作面板单元12设置成在成像装置S的宽度方向上与盒容纳部分11重叠,并且难以减小成像装置S的尺寸。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保持成像装置S的操作面板单元12的可用性的同时减小成像装置S的尺寸。
为了实现该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成像装置包括:
装置本体,其具有能够容纳用于成像的盒的盒容纳部分;
打开/关闭部件,其附接到所述装置本体并且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盒容纳部分暴露给所述成像装置的外部,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打开/关闭部件覆盖所述盒容纳部分;以及
用于操作所述成像装置的操作面板单元,所述操作面板单元包括:
片材部分;和
开关部分,其具有开关基板,所述开关基板将用户的操作经由所述片材部分传送到所述成像装置,
其中,所述片材部分设置在所述打开/关闭部件中,
其中,所述开关部分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中,并且
其中,在所述打开/关闭部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片材部分所处的位置使得片材部分在所述盒的插入/移除轨迹上与所述盒容纳部分至少部分地重叠并覆盖所述开关部分。
为了实现该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成像装置包括:
装置本体,其具有能够容纳用于成像的盒的盒容纳部分;
打开/关闭部件,其附接到所述装置本体并且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盒容纳部分暴露给所述成像装置的外部,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打开/关闭部件覆盖所述盒容纳部分;以及
用于操作所述成像装置的操作面板单元,所述操作面板单元包括:
由用户操作的用户接口部分;和
开关部分,其具有开关基板,所述开关基板将用户的操作经由所述用户接口部分传送到所述成像装置,
其中,所述用户接口部分设置在所述打开/关闭部件中,
其中,所述开关部分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中,并且
其中,在所述打开/关闭部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用户接口部分所处的位置使得所述用户接口部分在所述盒的插入/移除轨迹上与所述盒容纳部分至少部分地重叠并覆盖所述开关部分。
为了实现该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成像装置包括:
装置本体,其具有引导件,所述引导件用于将用于成像的盒引导到所述装置本体的内侧以便容纳所述盒;
打开/关闭部件,其附接到所述装置本体并且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装置本体的内侧暴露给外侧,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打开/关闭部件覆盖所述装置本体的内侧;以及用于操作所述成像装置的操作面板单元,所述操作面板单元包括:
由用户操作的用户接口部分;和
开关部分,其具有开关基板,所述开关基板将用户的操作经由所述用户接口部分传送到所述成像装置,
其中,所述用户接口部分设置在所述打开/关闭部件中,
其中,所述开关部分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中,并且
其中,当在按压所述开关部分的方向上看时,在所述打开/关闭部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用户接口部分所处的位置使得所述用户接口部分与所述引导件至少部分地重叠并覆盖所述开关部分。
根据本发明,可以在保持成像装置S的操作面板单元12的可用性的同时减小成像装置S的尺寸。
根据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更多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A和1B是作为比较例的成像装置S在盒门打开和关闭时的透视图;
图2是作为比较例的操作面板单元在图1B中的A-A截面的放大透视图;
图3A和3B是根据比较例和实施例1的操作面板单元的分解图;
图4是示出比较例和实施例1的片材部分的各部分的功能的图;
图5是示出片材部分变形前后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6A和6B是实施例1的成像装置S在盒门打开和关闭时的透视图;
图7是根据实施例1的操作面板单元的B-B截面的放大透视图;
图8A和8B是示出比较例的操作面板单元和实施例1的成像装置S的宽度的比较图;
图9是根据实施例1的盒的端部附近的部分的放大图;
图10是根据实施例2的成像装置S的俯视图;
图11是根据实施例2的操作面板单元的分解图;
图12A和12B是实施例2的E-E截面的透视图;
图13是盒门的后表面的放大透视图;并且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示例)进行描述。然而,根据应用本发明的装置的配置、各种条件等可以适当地改变实施例中描述的构件的尺寸、材料、形状、它们的相对布置等。因此,实施例中描述的构件的尺寸、材料、形状、它们的相对布置等不应理解为将本发明的范围限制为以下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应用本发明的成像装置是在记录介质上成像的装置,并且包括使用电子照相系统的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装置S的整体配置的截面图。
使用电子照相系统的成像过程例如按照以下的方式进行。首先,通过充电装置将作为图像承载部件的感光部件34的表面均匀地充电为预定极性。此后,基于在记录介质上形成的图像的图像数据,通过诸如激光器这样的曝光装置35在感光部件34上形成潜像。
当显影装置33促使作为显影剂的调色剂粘附至在感光部件34上形成的潜像时,该潜像被显影为调色剂图像以变成可见图像。
在感光部件34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被一直传送到由转印辊37和感光部件34形成的转印夹持部。此外,容纳在成像装置中的记录介质被一直传输到转印夹持部。在转印夹持部处施加极性与调色剂的正常充电极性相反的高电压,由此将感光部件34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
最后,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介质被一直传输到作为图像加热装置的定影装置38并且被加热和加压,由此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上。通过上述过程,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
由于在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感光部件上之后,一些附着物(例如具有不同极性的调色剂)残留在感光部件上,因此在通过转印夹持部之后通过清洁装置39等移除感光部件的表面上的附着物。此后,成像装置等待以准备进行下一个成像过程。
本实施例的成像装置S包括处理盒,在处理盒中集成了感光部件34、充电装置、显影装置33、清洁装置39和手柄36。处理盒可拆卸地附接到包括成像装置的壳体在内的装置本体。将上述部件集成为盒的配置不限于上述配置。集成配置的示例包括:鼓盒,在所述鼓盒中集成了作为感光部件的鼓和清洁装置;显影盒,在所述显影盒中集成了显影装置(例如显影辊)和显影剂存储件;以及调色剂盒,在所述调色剂盒中能够单独地拆卸显影剂存储件。
配置描述
将参照图3A和3B、图6A和6B以及图7描述本实施例的配置。
图6A是示出作为根据本实施例的成像装置S的打开/关闭部件的盒门20打开的状态的透视图;图6B是示出盒门20关闭的状态的透视图;图7示出了操作面板单元22在图6B中的B-B截面。
如图6A和6B所示,在本实施例的配置中,作为能够围绕枢转中心26枢转的打开/关闭部件的盒门20设置在成像装置S的上部的前表面侧上。盒门20在壳体1中被保持成能够在第一位置(图6A)和第二位置(图6B)之间移动。这里,第一位置是将盒容纳部分21暴露给成像装置S的外部的位置,该盒容纳部分21是如图6A中由虚线包围的部分所示的能够容纳这种盒的空间。这里,图6A中由虚线包围的部分是盒容纳部分21的开口,并且盒容纳部分21具有进一步朝向装置的底表面凹陷的结构。也就是说,壳体形成盒容纳部分21,并且盒容纳部分21包括壳体的开口以及凹部,并且配置成能够容纳盒。盒穿过开口并附接到凹部中。当盒门20关闭时,盒在盒容纳部分21中的位置被确定,并且可以执行成像操作。第二位置是相对于成像装置S的外部隐藏盒容纳部分21的位置。
如图3B所示,操作面板单元22包括用户接口部分22j和开关部分22k。在本实施例中,由包括按钮框架22h的片材部件形成的片材部分22b对应于用户接口部分22j。包括按钮(例如按钮部件22c)、开关单元22d(这里,开关单元22d表示图3B中所示的开关22f和开关基板22g的组合)、以及保持部件22e在内的多个部件对应于开关部分22k。在本实施例中,用户接口部分22j设置在盒门20上,并且开关部分22k设置在壳体1上。也就是说,用户接口部分22j附接到盒门20的片材部件附接区域24。开关部分22k设置在盒容纳部分21(其设置在成像装置S的装置本体中)的盒插入/移除区域的外侧并且通过保持部件(未示出)固定到壳体1。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操作面板单元22的盒门20侧的配置和壳体1侧的配置。
操作面板单元22的盒门20侧的配置
首先,将参照图3A和3B至图7描述操作面板单元22的盒门20侧的配置。
在盒门20中形成有开口22a(参见图7),以使得当盒门20处于图6B所示的第二位置(盒门20关闭的位置)时,开关部分22k和盒门20不会相互干扰。
此外,用于附接片材部分22b的片材部件附接区域24围绕盒门20的开口22a设置在比开口22a的周边低一级的位置处。片材部件附接区域24的深度使得当片材部分22b附接到盒门20时片材部分22b不会从盒门20突出。
片材部件附接区域24具有能够确保剥离强度的面积,以使得即使当用户施加了操作片材部分22b的最大操作力时片材部件附接区域24也不会剥离。在通过双面胶带或粘合剂将片材部分22b附接到片材部件附接区域24的情况下,测量所述剥离强度。
这里,将参照图4和5描述本实施例的片材部分22b的尺寸以及各个部分的功能。片材部分22b包括片材变形区域22b1、粘贴区域22b2和图标区域22b3。
如图5所示,片材变形区域22b1是片材部分22b变形必要距离C所需的区域(间隙23与从开关22f的OFF(断开)位置到ON(接通)位置的移动距离之和)。
此外,粘贴区域22b2是确保剥离强度所需的区域,以使得当通过用户的操作对片材部分22b进行按压时,片材部分22b不会从保持部件22e剥离。
此外,图标区域22b3是设置有作为显示部分的图标的区域,该区域指示操作面板单元22的按钮以及将由成像装置S执行的按钮操作。因此,当如图4所示在成像装置S的深度方向上布置相应的按钮时,只要将图标区域22b3设置在与每个按钮的侧边(即,对后面将描述的开关部分22k的按钮部分进行覆盖的部分)相邻的位置,用户即可容易地理解按钮的功能。而且,从可用性的角度看,图标优选较大的尺寸。片材部分22b需要变形必要距离C(参见图5)以便接通开关22f。因此,作为形成片材部分22b的片材部件,优选使用厚度为0.3mm或更小的塑料片材(例如,聚碳酸酯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考虑到部件的变化,片材部件附接区域24在成像装置S的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的尺寸可以比片材部分22b在成像装置S的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的尺寸大0.3mm左右。因此,可以将片材部分22b和片材部件附接区域24之间的间隙25抑制为0.6mm或更小。
开关部分22k的配置
接下来,将参照图3A和3B、图6A和6B以及图7,对附接到操作面板单元22的壳体1的开关部分22k的配置进行描述。
如上所述,开关部分22k包括按钮部件22c、开关单元22d和保持部件22e。按钮部件12c和按钮部件22c之间的尺寸关系与开关单元12d和开关单元22d之间的尺寸关系相同。这里,如图3B所示,作为由按钮部件22c按压的开关部分,开关单元22d表示开关基板22g和开关22f的组合。如图7所示,用于将开关部分22k保持在壳体1的预定位置处的保持部件22e使用固定部件(未示出)将开关单元22d固定到保持部件22e的内侧。此外,作为开关部分22k的按钮部分的按钮部件22c设置在开关单元22d上的开关22f上,该按钮部件22c可以上下滑动以便移动远离和靠近开关22f。按钮部件22c以从形成于保持部件22e的按钮部件开口22i朝向保持部件22e的外侧突出的方式被保持在保持部件22e中。
当盒门20关闭时,用户接口部分22j与开关部分22k之间的位置关系
接下来,当作为打开/关闭部件的盒门20处于第二位置(盒门20关闭的位置)时(即,当操作面板单元22处于可操作状态时),将参照图7对用户接口部分22j和开关部分22k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描述。
在本实施例的配置中,在盒门20处于第二位置(盒门20关闭的位置)的状态下,按钮部件22c如图7所示位于形成在盒门20中的开口22a下方。片材部分22b的按钮框架22h设置成与对应于开关部分22k的按钮部分的按钮部件22c的上部重叠。在片材部分22b和按钮部件22c之间设置有间隙23,该间隙23用于在未操作片材部分22b的状态下使得片材部分22b防止开关22f保持ON状态。此外,在盒门20上形成有用于保持盒门20和保持部件22e之间的恒定距离的突起27(参见图6A和6B)。
操作面板单元22的操作方法
在片材部分22b上印制对应于相应操作的按钮框架22h,并且用户在成像装置S的向下方向上按压对应于选定操作的按钮框架22h。通过这样做,如图5所示,片材部分22b在按压方向上变形,以与位于片材部分22b下方的开关部分22k的按钮部件22c接触。此外,当用户进一步按压片材部分22b时,按钮部件22c按压开关22f并且开关22f进入ON状态,由此由成像装置S执行用户所选择的操作。也就是说,设置在片材部分22b下方的开关部分22k经由作为用户接口部分22j的片材部分22b将用户的操作传送到成像装置S。
根据实施例1的成像装置S减小尺寸的优点的描述
接下来,将参照图1A和1B至图3A和3B、图6A和6B、以及图8A和8B,通过对比较例和本实施例的成像装置S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进行比较来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成像装置S减小尺寸的优点。
首先,将集成了用户接口部分12j和开关部分12k的操作面板单元作为比较例进行描述。图2示出了操作面板单元12在图1B中的A-A截面的透视图;并且图3A和3B示出了比较例和实施例1的操作面板单元12和22的分解图。图4示出了用于描述比较例和实施例1的片材部分12b和22b的各个部分的功能的图;并且图5示出了在片材部分12b变形之前和之后的示意图。
比较例的操作面板单元12包括如图3A所示的用户接口部分12j和开关部分12k。与本实施例类似地,片材部分12b对应于用户接口部分12j,并且包括按钮部件12c、开关单元12d和保持部件12e的配置对应于开关部分12k。
片材部分12b附接到设置在保持部件12e中的片材部件附接区域14,并且开关单元12d通过固定部件(未示出)固定到保持部件12e的内侧。此外,按钮部件12c设置在开关单元12d和片材部分12b之间。按钮部件12c由保持部件12e保持成能够在从按钮部件开口12i突出的状态下沿着上下方向滑动,该按钮部件开口12i比片材部件附接区域14低一级。
在以上述方式将各个部件附接到保持部件12e并且没有向片材部分12b施加压力的状态下,用于使得片材部分12b防止开关12f保持ON状态的间隙13设置在片材部分12b和按钮部件12c之间。
这里,在比较例中,正如稍后将描述的那样,用户接口部分12j和开关部分12k集成为一体并且被保持在壳体1侧。如图1A和1B以及图2所示,在盒门10中形成有开口12a,以使得当盒门10处于第二状态(关闭状态)时,用户可以对操作面板单元12进行操作。
片材部分12b的材料以及操作面板单元12的操作方法都类似于实施例1,并且将省略其重复性的描述。
这里,图8A和8B示出了在使用比较例和本实施例时的成像装置S的操作面板单元的截面图。图8A示出了图1B中的A-A截面;并且图8B示出了图6B中的B-B截面。
在比较例中,从(作为可用性的)可视性和可操作性的角度以及从保持部件12e剥离片材部分12b的剥离强度的角度看,难以减小操作面板单元12的尺寸。如图2和图3A所示,由于片材部分12b直接附接到保持部件12e的片材部件附接区域14,因此无法将保持部件12e的尺寸减小到小于片材部分12b。结果,操作面板单元12的尺寸增大。当操作面板单元12设置在盒容纳区域外侧的区域中时,操作面板单元12的尺寸越大,成像装置S的沿宽度方向的尺寸就越大。
根据图8A和8B可以理解,由于盒容纳部分11还用作盒2的插入/移除区域,因此无法将操作面板单元12设置成在成像装置S的宽度方向上与盒容纳部分11重叠并且由于布局而无法减小成像装置S的尺寸。
如图1A和1B以及图2所示,比较例的操作面板单元12具有用户接口部分12j和开关部分12k,它们集成为一体并且被保持在壳体1中。由此,开口12a形成在盒门10中,以使得即使当盒门10关闭时,用户也可以操作盒门10。而且,由于盒门10和操作面板单元12是单独的部件,所以开口12a需要比操作面板单元12大1mm至2mm左右,以使得当盒门10旋转时,操作面板单元12不会干扰盒门10。
因此,如图1B所示,当盒门10处于第二位置(关闭位置)时,在盒门10和操作面板单元12之间形成有间隙15。该间隙15形成阴影,并且在间隙15及其周围之间产生亮度差。而且,由于因制造过程中的精度原因而无法保持间隙15的均匀性,因此设计性能劣化。
然而,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首先,用户接口部分22j的片材部分22b附接到盒门20的片材部件附接区域24。开关部分22k附接到壳体1侧,并且开关部分22k和片材部分22b彼此分离。结果,可以将开关部分22k的尺寸减小到小于片材部分22b。换句话说,当片材部分22b在对开关部分22k的按钮部分进行按压的方向上投影时,片材部分22b的面积大于开关部分22k的面积,并且片材部分22b附接到作为打开/关闭部件的盒门20。
通过这样做,当盒门20关闭时(即,当盒门20处于第二位置时),用户接口部分22j设置在如图7所示这样的覆盖开关部分22k的位置。在此情况下,如图7以及图8A和8B所示,用户接口部分22j朝向盒容纳部分21延伸,并且片材部件的一部分与盒的插入/移除轨迹重叠。图9示出了当盒门20打开时(即,当盒门20处于第一位置时)并且在从盒的插入/移除方向看时盒2的一端附近的部分的放大图。如图9所示,在壳体1的壁表面中,在设有开关部分22k的一侧面向盒容纳部分21的壁表面的一部分突出以作为上引导件1a和下引导件1b。另一方面,在盒2上形成有突出部分2a,该突出部分2a朝向设置有开关部分22k的一侧的壁表面突出。在将盒2附接到成像装置S或者从成像装置S拆卸盒2时,上引导件1a和下引导件1b用作引导部分,并且在将突出部分2a接纳到两个引导件之间的状态下,将盒2朝向盒容纳部分21或装置的外部引导。如上所述,由于上引导件1a和下引导件1b朝向盒容纳部分21突出,所以当盒门20关闭时,用户接口部分22j也与上引导件1a和下引导件1b部分地重叠。类似的引导部分设置在壳体的不存在开关部分22k的部位,从而将盒2朝向盒容纳部分21或装置的外部引导。这里,盒的插入/移除轨迹是使用图7以及图8A和8B中的虚线α作为边界线,在靠近盒容纳部分21的一侧沿着盒的插入方向和移除方向的轨迹。在图7中,上表面上的对角线部分形成盒的插入/移除轨迹的一部分。即,在图7中,上表面上的对角线部分沿着上下方向移动的区域对应于插入/移除轨迹。另一方面,在将盒2插入成像装置S或者从成像装置S移除盒2时,用户接口部分22j与盒门20一起从盒2的插入/移除轨迹缩回(参见图6A)。由此,用户接口部分22j和盒容纳部分21可以设置在这样的位置:使它们在盒门20关闭的状态下沿着成像装置S的宽度方向彼此重叠。换句话说,用户接口部分22j和盒容纳部分21可以设置成在盒门20关闭的状态下在盒2的插入/移除轨迹上重叠。
根据上述内容可知,当保持部件22e的尺寸减小时,操作面板单元22能够朝向成像装置S的中心移动用作显示部分的图标区域22b3的宽度。结果,成像装置S的宽度可以减小距离D。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配置,操作面板单元22的用户接口部分22j和开关部分22k分别设置在靠近盒门20的一侧和靠近壳体1的一侧。结果,能够在满足操作面板单元22的可用性的同时减小成像装置S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而且,由于作为用户接口部分22j的片材部分22b覆盖盒门20的开口22a,所以基本上看不到在比较例中出现的介于盒门和操作面板单元之间的间隙。结果,可以减小成像装置S的尺寸并且提供具有优异设计性能的紧凑型成像装置,在其中改善了由于盒门和操作面板单元之间的不均匀而导致的大间隙。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中,将挠性片材部件用于附接到操作面板单元22的盒门20的用户接口部分22j以形成片材部分22b。在实施例2中,将会描述将与片材部件相比具有更大厚度和更高刚性的塑料部件(即,刚性部件)用于用户接口部分32j的示例。本实施例的开关部分22k与实施例1相同,并且将省略其重复性的描述。
当使用本实施例的配置时,通过将刚性塑料部件用于用户接口部分32j,能够实现兼具更高的设计自由度的操作面板单元。结果,如图10所示,用户接口部分32j可以设置在相对于开关部分22k在成像装置S的宽度方向上错开的位置处。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实施例2的操作面板单元32的分解图),类似于实施例1,操作面板单元32包括用户接口部分32j和开关部分22k。而且,用户接口部分32j设置在靠近作为打开/关闭部件的盒门30的一侧,并且开关部分22k设置在靠近壳体1的一侧。
操作面板单元32的盒门30上的配置
接下来,将参照图10至图13对靠近本实施例的盒门30的一侧的配置进行描述。图10示出了当本实施例的盒门30处于第二位置(关闭状态)时的俯视图;并且图11示出了本实施例的操作面板单元32的分解图。图12A和12B示出了图10中的E-E截面,其示出了本实施例的用户接口部分32j和开关部分22k。图13示出了当从后侧观察盒门30的用户接口部分32j时的放大透视图。
在类似于实施例1的将挠性片材部件用于用户接口部分22j的配置中,片材部分22b变形,从而通过片材部分22b按压开关部分22k的按钮部分。也就是说,用户接口部分22j的按钮框架22h需要设置在开关部分22k的正上方。因此,如图10和11所示,所存在的设计限制是不能将整个用户接口部分32j设置成从开关部分22k错开。
在本实施例中,将图12A和12B中所示的刚性塑料部件用于用户接口部分32j以形成用户接口按钮32b。通过这样做,如图10所示,实现了操作面板单元32,其中的用户接口部分32j和开关部分22k在成像装置S的宽度方向上错开。
用户接口部分32j的配置
接下来,将参照图12A和12B以及图13对本实施例的用户接口部分32j的配置进行描述。
如图12A和12B所示,用户接口按钮32b包括用户操作部分32b1和按钮按压部分32b2。用户操作部分32b1设置成从盒容纳部分31上的盒门30中形成的开口30a突出,以使得用户可以按压用户操作部分32b1。另一方面,按钮按压部分32b2设置在壳体1上的按钮部件22c上方。用户操作部分32b1和按钮按压部分32b2通过连接部分32b3连接。
如图12A和12B以及图13所示,用户接口按钮32b具有枢转中心32b4并且以能够围绕在盒门30上形成的枢轴30b枢转的方式被保持在盒门30中。当沿箭头F所示的方向按下用户操作部分32b1时,用户接口按钮32b围绕枢转中心32b4沿逆时针方向枢转,并且按钮按压部分32b2按压按钮部件22c。结果,开关22f接通,并且由成像装置S执行用户的操作。
如图13所示,在与盒门30的用户接口按钮32b的远端32b5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用于限制用户接口按钮32b枢转的止动件30c。通过这样做,即使当盒门30处于打开状态时,用户接口按钮32b也被保持在图11所示的位置而不能从盒门30移除。在实施例2中,尽管用户接口按钮32b配置成枢转,但是可以在盒门30中设置引导件,以使得盒门30被保持成能够沿着成像装置S的上下方向滑动。
如上所述,通过将高刚性的塑料部件用于用户接口部分32j,可以提供兼具更高的设计自由度的操作面板单元。更高的设计自由度意味着这样的设计使得操作面板单元的用户接口部分32j和开关部分22k设置成彼此完全错开。替代地,该设计意味着这样的设计使得用户接口部分32j的按压区域以及开关部分22k的按钮部分的位置(更具体地说,开关部分的由开关部分22k的按钮部分按压的位置)设置成彼此不重叠。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其具有盒门30,该盒门30具有更高集成度的设计,其中在片材部件和盒门之间不会形成实施例1中出现的间隙25。
尽管已经参考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应被赋予最宽泛的解释以涵盖所有这样的变型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12)

1.一种成像装置,包括:
装置本体,其具有能够容纳用于成像的盒的盒容纳部分;
打开/关闭部件,其附接到所述装置本体并且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盒容纳部分暴露给所述成像装置的外部,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打开/关闭部件覆盖所述盒容纳部分;以及
用于操作所述成像装置的操作面板单元,所述操作面板单元包括:
由用户操作的用户接口部分;和
开关部分,其包括按钮部件和由所述按钮部件按压的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具有开关和开关基板,所述开关基板将用户的操作经由所述用户接口部分传送到所述成像装置,
其中,所述用户接口部分设置在所述打开/关闭部件中,
其中,所述开关部分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中,并且
其中,在所述打开/关闭部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用户接口部分所处的位置使得在沿着所述盒的插入/移除方向观察时所述用户接口部分与所述盒容纳部分至少部分地重叠并覆盖所述开关部分。
2.一种成像装置,包括:
装置本体,其具有引导件,所述引导件用于将用于成像的盒引导到所述装置本体的内侧以便容纳所述盒;
打开/关闭部件,其附接到所述装置本体并且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装置本体的内侧暴露给外侧,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打开/关闭部件覆盖所述装置本体的内侧;以及
用于操作所述成像装置的操作面板单元,所述操作面板单元包括:
由用户操作的用户接口部分;和
开关部分,其包括按钮部件和由所述按钮部件按压的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具有开关和开关基板,所述开关基板将用户的操作经由所述用户接口部分传送到所述成像装置,
其中,所述用户接口部分设置在所述打开/关闭部件中,
其中,所述开关部分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中,并且
其中,在沿着按压所述开关部分的方向观察时,在所述打开/关闭部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用户接口部分所处的位置使得所述用户接口部分与所述引导件至少部分地重叠并覆盖所述开关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装置,
其中,所述用户接口部分具有显示部分,所述显示部分显示所述开关部分的功能并且设置在与覆盖所述开关部分的部分相邻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装置,
其中,所述打开/关闭部件具有显示部分,所述显示部分显示所述开关部分的功能并且设置在与覆盖所述开关部分的部分相邻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装置,
其中,在按压所述按钮部件的方向上,所述用户接口部分的按压区域以及由所述按钮部件按压的所述开关单元的位置设置成彼此不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装置,
其中,所述用户接口部分附接成覆盖在所述打开/关闭部件中形成的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装置,
其中,当所述用户接口部分在按压所述开关部分的方向上投影时,所述用户接口部分的面积大于所述开关部分的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成像装置,
其中,所述用户接口部分从所述开关部分的上侧朝向设有与所述开关部分相邻设置的所述盒容纳部分的一侧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装置,
其中,所述用户接口部分由挠性片材部件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装置,
其中,所述用户接口部分由刚性部件形成并且被保持成能够相对于所述打开/关闭部件枢转。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装置,
其中,在沿着按压所述开关部分的方向观察时,在所述打开/关闭部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显示所述开关部分的功能的显示部分设置成与所述盒容纳部分重叠。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装置,
其中,所述盒是处理盒、鼓盒、显影盒或调色剂盒。
CN201910055573.7A 2018-01-24 2019-01-22 成像装置 Active CN1100689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10092 2018-01-24
JP2018010092 2018-01-24
JP2019002946A JP7242304B2 (ja) 2018-01-24 2019-01-10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002946 2019-01-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68995A CN110068995A (zh) 2019-07-30
CN110068995B true CN110068995B (zh) 2022-08-16

Family

ID=67298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55573.7A Active CN110068995B (zh) 2018-01-24 2019-01-22 成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701223B2 (zh)
CN (1) CN110068995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0955A (zh) * 2003-05-09 2004-12-01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操作面板和采用操作面板的图像形成装置或电子设备
JP2008292517A (ja) * 2007-05-22 2008-12-04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CN105731119A (zh) * 2014-12-26 2016-07-06 佳能株式会社 片材输送设备和图像读取设备
CN107145049A (zh) * 2016-03-01 2017-09-08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78765A (en) * 1997-10-28 2000-06-2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O2003082585A1 (en) * 2002-03-28 2003-10-09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nk ribbon set
JP3775389B2 (ja) * 2003-02-04 2006-05-1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絶縁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装置
US20080225347A1 (en) * 2007-03-13 2008-09-18 Hwang Peter G Scanner Lighting
JP4573061B2 (ja) * 2008-07-18 2010-11-0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バー体の開閉装置、それを備えた画像読取装置さらに画像読取装置を備えた画像記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0955A (zh) * 2003-05-09 2004-12-01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操作面板和采用操作面板的图像形成装置或电子设备
JP2008292517A (ja) * 2007-05-22 2008-12-04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CN105731119A (zh) * 2014-12-26 2016-07-06 佳能株式会社 片材输送设备和图像读取设备
CN107145049A (zh) * 2016-03-01 2017-09-08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701223B2 (en) 2020-06-30
US20190230237A1 (en) 2019-07-25
CN110068995A (zh) 2019-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90534B2 (ja)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46386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P2085829B1 (en) Developer storing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989890B2 (en) Develop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11308874B (zh) 成像装置
CN110068995B (zh) 成像装置
EP2701012B1 (en) Switch mechanism, electronic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6200312B (zh) 储存容器和成像设备
JP2001083859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カートリッジ
CN104950646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05084533A (ja)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及び、シール補助部材
JP724230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39429A (ja)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164476B2 (en) Toner cartridge having structure for minimizing deformation when gripped
JP2006053581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カートリッジ
CN115993764A (zh) 盒单元
JP7418113B2 (ja) 操作装置及び操作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720957B2 (ja)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22656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カートリッジ押込み機構
JP4766977B2 (ja) 粉体収容容器
US20220206429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15604400A (zh) 图像形成设备
JP202200654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12451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8334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