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65592A - 一种舱室单元移动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舱室单元移动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65592A
CN110065592A CN201910458248.5A CN201910458248A CN110065592A CN 110065592 A CN110065592 A CN 110065592A CN 201910458248 A CN201910458248 A CN 201910458248A CN 110065592 A CN110065592 A CN 1100655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 unit
component
mobile device
jacking
cab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5824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仁志
王任意
邱立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5824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6559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0655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55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3/00Hand carts having more than one axis carrying transport wheel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Equipment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71/00Designing vessels; Predicting their performanc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舱室单元移动装置及方法,舱室单元移动装置包括本体,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移动组件,本体的侧面设置有支撑组件,用于支撑舱室单元,本体与支撑组件之间设置有顶升组件,顶升组件的顶升端与支撑组件固定连接,顶升组件的固定端固定设置于本体上,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架和支撑板,支撑板设置于支撑架远离安装座的一侧上,支撑架与顶升组件的顶升端固定连接。通过在舱室单元的周部设置多个舱室单元移动装置,可利用支撑组件可完成对舱室单元的支撑,利用顶升装置将舱室单元随同支撑组件一起顶升脱离地面,最后通过移动组件实现舱室单元的移动,从而实现舱室单元的整体顶升和移动。

Description

一种舱室单元移动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建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舱室单元移动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船舶行业的发展,部分船舶的上建住舱区域通常采用舱室单元的方式建造。首先在车间完成舱室单元建造,安装和调试,然后再整体吊装到船上,并移动到指定位置,从而提高建造效率和施工质量。现有舱室单元进舱多采用人力搬运的方式,但该方式存在以下问题:效率低下,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
1、移动速度慢,效率低,且人员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人力搬运等原始搬运方式,容易损坏舱室单元;
3、船舶层高控制严格,舱室单元进舱可操作空间小,常用的移动小车无法适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舱室单元移动装置,其能够实现船舶的舱室单元的移动进舱。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舱室单元移动方法,其能够安全方便的实现船舶的舱室单元的移动进舱。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舱室单元移动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移动组件,所述本体的侧面设置有支撑组件,用于支撑舱室单元,所述本体与所述支撑组件之间设置有顶升组件,所述顶升组件的顶升端与所述支撑组件固定连接,所述顶升组件的固定端固定设置于所述本体上,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架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顶升组件的一侧上,所述支撑架与所述顶升组件的顶升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本体包括安装座和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移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座的底部,所述顶升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支撑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固定柱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架靠近所述固定柱的一侧与所述顶升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件为导向套,所述导向套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另一端套设于所述固定柱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移动组件为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座的底部的万向轮组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柱远离所述安装座的一端设置有推动手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柱为空心结构,所述固定柱内贯穿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万向轮组件的转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推动手柄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手柄可带动所述连杆和所述万向轮组件转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顶升组件为固定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的液压撑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和所述支撑架靠近所述舱室单元的一侧上设置有缓冲部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支撑架与所述舱室单元的辅助固定组件。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舱室单元移动方法,用于上述的舱室单元移动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提供舱室单元移动装置;
步骤S200、将舱室单元吊升至指定进舱平台上;
步骤S300、将所述舱室单元移动装置安装至所述舱室单元的周部;
步骤S400、利用所述舱室单元移动装置将所述舱室单元整体顶离地面;
步骤S500、推动所述舱室单元至指定位置;
步骤S600、从所述舱室单元卸下所述舱室单元移动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由本体、移动组件、支撑组件和顶升组件组成的舱室单元移动装置,通过在舱室单元的周部设置多个舱室单元移动装置,可利用支撑组件可完成对舱室单元的支撑,利用顶升装置将舱室单元随同支撑组件一起顶升脱离地面,最后通过移动组件实现舱室单元的移动,从而实现舱室单元的整体顶升和移动。并且本发明所述的舱室单元移动装置可根据实际需要在舱室单元的周部设置多个,避免了现有进舱方式舱室单元受力不均的问题,并且所述的移动装置的支撑组件部分的支撑板可与地面平齐放置,避免了支撑组件位置过高所带来的占用舱室单元底部空间,以及避免将舱室单元顶升过高所带来的高度限制问题,从而使得舱室单元的进舱工作效率得以提升。此外,所述移动装置的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可满足大批量舱室单元进舱的需求,避免大批量舱室单元进舱所带来的成本高昂问题,降低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舱室单元移动装置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舱室单元移动装置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舱室单元移动装置的连接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本体;11、安装座;12、固定柱;13、推动手柄;14、连杆;2、移动组件;3、支撑组件;31、支撑架;32、支撑板;33、连接件;34、缓冲部件;4、顶升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至3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舱室单元移动装置,包括本体1,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移动组件2,本体1的侧面设置有支撑组件3,用于支撑舱室单元,本体1与支撑组件3之间设置有顶升组件4,顶升组件4的顶升端与支撑组件3固定连接,顶升组件4的固定端固定设置于本体1上,支撑组件3包括支撑架31和支撑板32,支撑板32设置于支撑架31远离顶升组件4的一侧上,支撑架31与顶升组件4的顶升端固定连接。
通过设置由本体1、移动组件2、支撑组件3和顶升组件4组成的舱室单元移动装置,通过在舱室单元的周部设置多个舱室单元移动装置,可利用支撑组件3可完成对舱室单元的支撑,利用顶升装置将舱室单元随同支撑组件3一起顶升脱离地面,最后通过移动组件2实现舱室单元的移动,从而实现舱室单元的整体顶升和移动。并且本发明所述的舱室单元移动装置可根据实际需要在舱室单元的周部设置多个,避免了现有进舱方式舱室单元受力不均的问题,并且所述的移动装置的支撑组件3部分的支撑板32可与地面平齐放置,避免了支撑组件3位置过高所带来的占用舱室单元底部空间,以及避免将舱室单元顶升过高所带来的高度限制问题,从而使得舱室单元的进舱工作效率得以提升。此外,所述移动装置的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可满足大批量舱室单元进舱的需求,避免大批量舱室单元进舱所带来的成本高昂问题,降低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本体1包括安装座11和固定柱12,固定柱12固定设置于安装座11上,移动组件2安装于安装座11的底部,顶升组件4安装于安装座11上,支撑架31通过连接件33与固定柱12活动连接,支撑架31靠近固定柱12的一侧与顶升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连接件33为导向套,导向套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支撑架31上,另一端套设于固定柱12上。(导槽与滑块)
支撑架31通过导向套与固定柱12活动连接,并且支撑架31与顶升组件4的顶升端固定连接,首先可通过顶升组件4的顶升端带动支撑架31做升降运动,实现利用支撑组件3对舱室单元的升降;其次,通过导向套将支撑架31与固定柱12活动连接,可起到辅助限定支撑架31的活动方向的作用,避免支撑架31在带动舱室单元升降的时候发生偏移,进一步的提高移动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具体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支撑架31为矩形框架结构,在竖直方向的中部位置设置有横向的加强杆,顶升组件4的顶升端与加强杆固定连接。在安装座11上平行设置有两个固定柱12,在支撑架31的矩形框架的两条竖直的边框上固定设置有多个上述的活动套,并且分别对应套设在两个固定柱12上。
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件33还可以是其他的限位结构,只要能够实现对支撑架31的升降方向进行限位,增强支撑架31的结构稳定性的结构即可。例如,在固定柱12上设置有导槽,并在支撑架31上对应设置滑块,通过导槽与滑块的相互配合实现对支撑架31的运动限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组件2为固定设置于安装座11的底部的万向轮组件。通过在本体1的安装座11底部设置万向轮组件,可方便实现移动装置的移动,方便对舱室单元的位置调整,避免舱室单元搬运过程中的大量调整工作。
进一步的,固定柱12远离安装座11的一端设置有推动手柄13,固定柱12为空心结构,固定柱12内贯穿设置有连杆14,连杆14的一端与万向轮组件的转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推动手柄13固定连接,推动手柄13可带动连杆14和万向轮组件转动。
通过将固定柱12设置为空心结构,首先可保证固定柱12的结构强度。其次,在固定柱12内贯穿设置连杆14,并分别在连杆14的两端上连接万向轮组件的转轴和推动手柄13,使得施工者可通过推动推动手柄13带动连杆14转动,进而带动万向轮组件转动,方便施工者控制舱室单元的移动方向,避免在移动过程中舱室单元的移动方向不可控带来的位置偏移问题,保证舱室单元的搬运位置精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顶升组件4为固定设置于本体1上的液压撑杆、液压缸、气缸等可实现顶升的装置,并且顶升组件4的顶升与降下操作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采用自动或手动的方式实现。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支撑板32和支撑架31靠近舱室单元的一侧上设置有缓冲部件34。
具体的,缓冲部件34为缓冲橡胶或其他可起到缓冲作用的材料,以避免在移动舱室单元的过程中移动装置对舱室单元的表面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支撑架31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支撑架31与舱室单元的辅助固定组件。
具体的,上述辅助固定组件为固定设置于支撑架31上的绑带绷紧装置,通过绑带实现舱室单元与支撑架31之间的连接,以起到固定舱室单元的作用,将舱室单元固定在支撑架31上。
在其他实施例中,辅助固定组件还可以是其他能够实现支撑架31与舱室单元的连接固定作用的结构,例如在支撑架31上设置电磁铁装置,在移动舱室单元的过程中,电磁铁装置通电工作将舱室单元吸附在支撑架31上。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舱室单元移动方法,用于上述的舱室单元移动装置,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提供舱室单元移动装置;
步骤S200、在即将安装舱室单元的舱室内划出舱室单元的进舱路线及安放位置,并将舱室单元吊升至指定进舱平台上;
步骤S300、利用撬棒等工具将舱室单元抬起,并将舱室单元移动装置的支撑板32插入至舱室单元的底部,然后通过辅助固定组件将舱室单元与支撑架31连接固定,完成将舱室单元移动装置安装至舱室单元的周部的工作;
步骤S400、利用舱室单元移动装置将舱室单元整体顶离地面;
步骤S500、推动舱室单元至指定位置;
步骤S600、从舱室单元卸下舱室单元移动装置。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舱室单元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移动组件,所述本体的侧面设置有支撑组件,用于支撑舱室单元,所述本体与所述支撑组件之间设置有顶升组件,所述顶升组件的顶升端与所述支撑组件固定连接,所述顶升组件的固定端固定设置于所述本体上,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架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顶升组件的一侧上,所述支撑架与所述顶升组件的顶升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舱室单元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安装座和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移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座的底部,所述顶升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支撑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固定柱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架靠近所述固定柱的一侧与所述顶升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舱室单元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导向套,所述导向套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另一端套设于所述固定柱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舱室单元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为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座的底部的万向轮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舱室单元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远离所述安装座的一端设置有推动手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舱室单元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为空心结构,所述固定柱内贯穿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万向轮组件的转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推动手柄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手柄可带动所述连杆和所述万向轮组件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舱室单元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组件为固定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的液压撑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舱室单元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和所述支撑架靠近所述舱室单元的一侧上设置有缓冲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舱室单元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支撑架与所述舱室单元的辅助固定组件。
10.一种舱室单元移动方法,用于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舱室单元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提供舱室单元移动装置;
步骤S200、将舱室单元吊升至指定进舱平台上;
步骤S300、将所述舱室单元移动装置安装至所述舱室单元的周部;
步骤S400、利用所述舱室单元移动装置将所述舱室单元整体顶离地面;
步骤S500、推动所述舱室单元至指定位置;
步骤S600、从所述舱室单元卸下所述舱室单元移动装置。
CN201910458248.5A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舱室单元移动装置及方法 Pending CN1100655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58248.5A CN110065592A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舱室单元移动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58248.5A CN110065592A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舱室单元移动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65592A true CN110065592A (zh) 2019-07-30

Family

ID=67372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58248.5A Pending CN110065592A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舱室单元移动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6559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57008A (zh) * 2020-11-23 2021-02-12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舱室的移运装置及其移运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19195A (ja) * 1984-04-13 1985-11-01 Hitachi Zosen Corp 船底表面処理装置
JPH11208571A (ja) * 1998-01-26 1999-08-03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ハッチカバー据付工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CN201566807U (zh) * 2009-09-19 2010-09-01 中远船务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救生艇转运修理专用设备
CN202346384U (zh) * 2011-12-02 2012-07-25 河南恒昌计量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物流输送的顶升移载装置
CN106697022A (zh) * 2016-12-20 2017-05-24 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 一种船用居住舱室模块的移运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6628761U (zh) * 2017-03-27 2017-11-10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枣庄供电公司 金属开关柜移动安装装置
CN207243360U (zh) * 2017-05-17 2018-04-17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船体反顶安装小型舾装件的运载、顶升装置
CN109650283A (zh) * 2018-12-29 2019-04-19 芜湖造船厂有限公司 一种系泊设备分段预装顶升装置
CN209096753U (zh) * 2018-09-06 2019-07-12 广东齐创建设有限公司清远分公司 一种工程施工用装卸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19195A (ja) * 1984-04-13 1985-11-01 Hitachi Zosen Corp 船底表面処理装置
JPH11208571A (ja) * 1998-01-26 1999-08-03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ハッチカバー据付工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CN201566807U (zh) * 2009-09-19 2010-09-01 中远船务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救生艇转运修理专用设备
CN202346384U (zh) * 2011-12-02 2012-07-25 河南恒昌计量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物流输送的顶升移载装置
CN106697022A (zh) * 2016-12-20 2017-05-24 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 一种船用居住舱室模块的移运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6628761U (zh) * 2017-03-27 2017-11-10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枣庄供电公司 金属开关柜移动安装装置
CN207243360U (zh) * 2017-05-17 2018-04-17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船体反顶安装小型舾装件的运载、顶升装置
CN209096753U (zh) * 2018-09-06 2019-07-12 广东齐创建设有限公司清远分公司 一种工程施工用装卸设备
CN109650283A (zh) * 2018-12-29 2019-04-19 芜湖造船厂有限公司 一种系泊设备分段预装顶升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57008A (zh) * 2020-11-23 2021-02-12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舱室的移运装置及其移运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34043B (zh) 履带式液压支架安装机
CN101643182A (zh) 一种平衡重装卸装置及移动式起重机
JPS6387337A (ja) 荷台昇降装置
CN102424072A (zh) 行走装置、履带式桩架及其拆卸方法和上车方法
CN110065592A (zh) 一种舱室单元移动装置及方法
CN205657357U (zh) 一种互感器运载小车
CN111017737A (zh) 一种自动简易门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17600251U (zh) 一种移动式提升悬臂
CN202368697U (zh) 行走装置及履带式桩架
CN216887912U (zh) 一种便于转运的预应力混凝土梁存放架
CN201980887U (zh) 履带式液压支架吊运车
CN214218061U (zh) 一种用于装卸物资的便携式起重机装置
CN108383032A (zh) 举升臂及举升机
CN208166472U (zh) 举升臂及举升机
CN210972764U (zh) 一种用于工字钢堆叠作业的提升装置
CN109823953B (zh) 一种起重装机的自动辅助上货托架
CN220886778U (zh) 一种带有双起吊的门式起重机
CN211813118U (zh) 一种施工用物料装卸装置
CN219341479U (zh) 双电动葫芦桁架门式起重机
CN219727997U (zh) 具有举升功能的搬运车
EP0826625A3 (de) Lastaufnahmemittel zur doppeltiefen Ein- beziehungsweise Auslagerung von palettierten Ladeeinheiten
CN213923916U (zh) 混凝土加工用袋装原材料提升装置
CN218371583U (zh) 一种运行稳定可靠的货物提升机
CN211761502U (zh) 一种大楼用钢材的夹持转运设备
CN218665265U (zh) 一种脚手架单元托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3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