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643C - 惯性压入方法 - Google Patents

惯性压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643C
CN1100643C CN99805374A CN99805374A CN1100643C CN 1100643 C CN1100643 C CN 1100643C CN 99805374 A CN99805374 A CN 99805374A CN 99805374 A CN99805374 A CN 99805374A CN 1100643 C CN1100643 C CN 110064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mentioned
pressed
projection
press f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98053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98333A (zh
Inventor
森英生
盐谷重美
远藤公贵
中冈正树
竹内宏幸
乾美智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2983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983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64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4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7/00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B27/02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connecting objects by press fit or detaching sa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3P19/02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for connecting objects by press fit or for detaching sam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81Utilizing transitory attached element or associated separate materi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826Assembling or joining
    • Y10T29/49863Assembling or joining with prestressing of part
    • Y10T29/4987Elastic joining of parts
    • Y10T29/49872Confining elastic part in socke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826Assembling or joining
    • Y10T29/49908Joining by deform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826Assembling or joining
    • Y10T29/49908Joining by deforming
    • Y10T29/49938Radially expanding part in cavity, aperture, or hollow bod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826Assembling or joining
    • Y10T29/49945Assembling or joining by driven force fi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03/00Joints and connections
    • Y10T403/49Member deformed in situ
    • Y10T403/4941Deformation occurs simultaneously with action of separate, diverse function, joint compon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03/00Joints and connections
    • Y10T403/49Member deformed in situ
    • Y10T403/4949Deforming component is inserted s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03/00Joints and connections
    • Y10T403/49Member deformed in situ
    • Y10T403/4966Deformation occurs simultaneously with assemb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惯性压入方法,对两个部件中的至少一方,赋予使该两个部件朝相互接近方向的动能,将该两个部件相互压入。为了在压入终了时使该两个部件的相对位置稳定,使第1部件(10)的前端面(80)与第2部件(12)的底面(82)彼此相接,来规定压入终了时的两个部件(10、12)的相对位置。同时,在相接后,利用两个部件(10、12)中至少一方的塑性变形,来吸收残留在至少一方部件上的动能。压入终了时两个部件的相对位置稳定。另外,如果加大两个部件(10、12)的塑性变形能,则在以动能为横轴、以两个部件的相对位置偏离量为纵轴的曲线中呈现极大值。为了减小该极大值,通过选择两个部件的塑性变形能,即使动能赋予量的控制精度不高,也能减小相对位置的偏离量。

Description

惯性压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两个部件相互压入的技术,特别涉及对两个部件中的至少一方,朝相互接近的方向施加动能,从而使该两个部件相互压入的技术。
背景技术
上述压入技术,是利用两个部件中至少一方的惯性,用冲击力将该两个部件压入的技术,该技术记载在特开平9-66421号公报中。
在惯性压入技术中,要求在压入终了时两个部件的相对位置(以下称为“压入终了位置”)稳定。为了满足该要求,在惯性压入技术中,本发明者提出了使两个部件彼此相接,以此来规定压入终了位置的方案。
但是,在实施该方案时,两个部件在相接后,如果在其中的一方上残留着动能,则该两个部件产生反冲,使压入终了位置偏离规定的位置。
发明的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两个部件的压入终了位置十分稳定的惯性压入方法。
该目的用下述本发明的各实施例实现。对各实施例注以编号,该实施例与采用该编号的权利要求的记载相同,以便于理解将各项所记载的特征组合起来采用的可能性。本说明书中记载的特征及其组合,不限定于以下所述。(1).惯性压入方法,对两个部件中的至少一方,赋予使该两个部件朝相互接近方向的动能,将该两个部件相互压入;其特征在于,通过使该两个部件彼此相接,规定压入终了时的两个部件的相对位置,同时,在其相接后,利用两个部件中至少一方的塑性变形,来吸收残留在两个部件中至少一方上的动能。
在该方法中,两个部件相接后残留在至少一方部件(两个部件中被赋予动能的一方)上的动能,作为塑性变形能被两个部件中的至少一方吸收。因此,根据该方法,在两个部件相接后,即使在至少一方的部件上残留动能,也能使压入终了位置不太偏离规定的位置。
这里所述的“两个部件”,可以分别是一个部件,也可以是若干零件的组装体。当各部件是若干零件的组装体时,这些若干零件之中,可以包含专用于上述压入时使用的零件。专用于压入时的零件可以是缓冲体,两个部件之中,该缓冲体所属的部件与另一方部件彼此相接后,通过缓冲体的塑性变形,吸收相接后残留的动能(过剩的动能)(2).如(1)项记载的惯性压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两个部件中的至少一方,在与另一方部件相接的相接部,比与另一方部件紧密嵌合的嵌合部容易塑性变形。
根据方法,相接后残留的动能由相接部吸收,这样,两个部件的压入终了位置稳定,同时,紧密嵌合部产生与另一方部件结合的锚固效果,提高两个部件的结合力。(3).如(2)项记载的惯性压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两个部件中的至少一方的维氏硬度HV,在上述相接部,比上述紧密嵌合部小。
通常,材料的硬度与该材料的屈服应力有正相关关系,具体地说,硬度越低屈服应力越小。材料的屈服应力越小越容易塑性变形,也就越容易把来自外部的能量作为塑性变形能吸收。因此,材料的硬度越低越容易吸收来自外部的能量。另外,材料的硬度与该材料的恢复系数有正相关关系,具体地说,硬度越低恢复系数越小。材料的恢复系数越小,与另一部件相接时产生的反冲越小。硬度的测定有各种方法,其中之一是维氏硬度。根据上述见解,作为上述(2)项所记载方法的一实施例,成为记载在本项中的方法。(4).如(1)至(3)中任一项记载的惯性压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两个部件彼此相接的两个相接部中的至少一方,具有容许该两个相接部的至少一方塑性变形而材料流动的形状。
根据该方法,借助两个相接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形状因素,确保塑性变形的容易性,这样,更有效地吸收相接后过剩的动能。(5).如(1)至(4)中任一项记载的惯性压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两个部件在倾斜的相接面彼此相接,该倾斜的相接面相对于与该两个部件接近方向成直角的平面倾斜,这样,压入终了时的两个部件的相对位置被规定。
在相对于两个部件接近方向成直角的相接面,使该两个部件相接,以此来规定两个部件的压入终了位置时,在其相接后,与从一方部件作用到另一方部件上的过剩力大小相等的反冲力,与上述过剩力反向地从另一方部件作用到一方部件上。而用倾斜的相接面(该倾斜的相接面倾斜于与两个部件相互接近方向成直角的平面)使两个部件相互相接来规定两个部件的压入终了位置时,在其相接后,与从一方部件作用到另一方部件上的过剩力大小相等的反冲力,与过剩力反向地从另一方部件作用到一方部件上。因此,过剩力的大小相同时,后者比前者在相接后一方部件从另一方部件受到的反冲力减小,在相接后,过剩力产生的一方部件从另一方部件反冲的距离缩短。
基于上述见解,本项记载的方法中,两个部件的压入终了位置,是通过在倾斜的相接面(该倾斜的相接面倾斜于与两个部件相互接近方向垂直的平面)使该两个部件相接而规定的。因此,根据该方法,在相接后即使残留着动能,也能借助两个部件中至少一方的形状因素,使反冲力减少,使两个部件的压入终了位置稳定化。(6).如(1)至(5)项中任一项记载的惯性压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两个部件中的一方,是汽车动力操纵装置中使用的扭力杆,另一方是被压入该扭力杆的、上述动力操纵装置中使用的轴,扭力杆中的与轴相接部分的维氏硬度HV约为450以下,轴上的与扭力杆相接部分的维氏硬度HV约为300以下。
本发明者对汽车动力操纵装置中使用的扭力杆、以及被压入该扭力杆的、动力操纵装置中使用的轴这样两个部件进行了实验,结果如后所述,当扭力杆中的与轴相接部分的维氏硬度HV为450以下、轴上的与扭力杆相接部分的维氏硬度HV为300以下时,可有效地抑制该两个部件的反冲。基于该见解,作出了记载在本项中的方法。(7).如(1)至(5)项中任一项记载的惯性压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两个部件的至少一方中的、与另一方部件相接部分的维氏硬度HV在约450以下。(8).如(1)至(5)项中任一项记载的惯性压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两个部件的至少一方中的、与另一方部件相接部分的维氏硬度HV在约400以下。(9).如(1)至(5)项中任一项记载的惯性压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两个部件的至少一方中的、与另一方部件相接部分的维氏硬度HV在约350以下。(10).如(1)至(5)项中任一项记载的惯性压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两个部件的至少一方中的、与另一方部件相接部分的维氏硬度HV在约300以下。(11).如(1)至(10)项中任一项记载的惯性压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两个部件的一方,备有形成了有底嵌合孔的嵌合凹部,另一方备有与该嵌合孔紧密嵌合的嵌合凸部,嵌合凸部被压入并与嵌合孔的底面相接。
根据本实施例,可以把形成嵌合孔的底面的部分和嵌合凸部的前端部,作为相接部,不必形成带台阶部、法兰等的专用相接部。(12).如(11)项记载的惯性压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嵌合凸部的前端面上,设有直径比该嵌合凸部小的突起,该突起与上述嵌合孔的底面相接。
这样,由于使直径小于嵌合凸部的突起与嵌合孔的底面相接,所以突起与嵌合孔底面的相接面积小,两者中的至少一方容易塑性变形。另外,压缩力通过突起传递到嵌合凸部的中央部,通过嵌合凸部的中央部的塑性变形,嵌合凸部的直径增加,与嵌合凹部的压入余量增加,可提高嵌合凸部与嵌合凹部的结合强度。当嵌合凸部的中央部的硬度低于外周部硬度时,该效果尤为显著。在实施(1)~(11)、(15)~(21)各项记载的特征时,并不一定要在嵌合凸部的前端面设置直径比嵌合凸部小的突起。例如,如果借助嵌合凸部的前端部本身和/或嵌合凹部的底部的塑性变形,能充分吸收过剩能量抑制或防止反冲,则也可以不设置突起。(13).如(12)项记载的惯性压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嵌合凹部的底面中央部形成凹坑,上述突起的角部与该凹坑的周边部相接。
由于凹坑部分不与突起相接,所以相接面积小,更容易产生塑性变形。(14).如(12)项记载的惯性压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嵌合凹部的底面中央部形成圆锥形的凹坑,上述突起的角部与该凹坑的圆锥面相接。
如果凹坑的圆锥面与突起的角部相接,使形成圆锥面的部分塑性变形,则角部吃进圆锥面,本身也塑性变形,产生锚固效果,两个部件的结合力增加。也可对突起的角部实施倒角,使该倒角部与圆锥面相接。也可以不实施倒角,而用尖的角部相接。但是,后者情况下,突起和圆锥面最好不要用铸铁等脆性材料形成。(15).如(1)至(14)项中任一项记载的惯性压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塑性变形,使得上述两个部件因反冲产生的、实际压入终了位置偏离规定压入终了位置的偏离量的极大值在设定偏离量(容许范围的上限值)以下,上述规定压入终了位置是上述两个部件刚好相接的压入终了位置。
如后所述,当两个部件相互相接部分的至少一方塑性变形时,随着赋予两个部件中至少一方的动能的增加,先是反冲量(实际压入终了位置偏离规定压入终了位置的偏离量)增加,但是当动能加大时,反冲量减少,最终成为负值。两个部件的相接面从刚好相接状态更深地压入时,实际压入终了位置偏离规定压入终了位置的偏离量成为负值。换言之,在以动能为横轴、以反冲量为纵轴的曲线上,反冲量呈现极大点。两个部件相互相接部分的塑性变形能越大,该极大值越小。因此,如果两个部件的相接部分的塑性变形能之和为一定以上,则可将反冲量的极大值纳入容许范围内,这时,即使赋予的动能量在广范围内不均匀,其压入长度也在容许范围内。本实施例即为实现这一状态的实施例,赋予动能量的管理容易,可降低制造成本。本实施例的实施时,偏离量的极大值在0.5mm以下为宜,最好在0.3mm以下,在0.2mm以下则更好。(15)项到(18)项的实施例,最好与在嵌合凸部前端形成突起的实施例组合起来实施。(16).如(1)至(15)项中任一项记载的惯性压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两个部件彼此压入的嵌合凹部和嵌合凸部中的至少嵌合凸部,产生上述塑性变形,并且,上述两个部件因反冲产生的、实际压入终了位置偏离刚好相接基准压入终了位置的偏离量的增加率,在随着动能增加而减少的偏离量增加率减少区域中,进行上述两个部件的压入。
如上所述,反冲产生的压入终了位置的偏离量,与两个部件的相接部的塑性变形有密切关系,如果偏离量进入偏离量增加率减少区域,则在嵌合凸部产生塑性变形,基于该塑性变形,可得到结合力增加的效果。本项到(18)项的两个部件的结合强度增加措施,可一并采用两个部件的压入终了位置稳定化措施(在能得到两方效果的条件下实施),也可分别独立地采用。(17).如(1)至(15)项中任一项记载的惯性压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两个部件彼此压入的嵌合凹部和嵌合凸部中的至少嵌合凸部,产生上述塑性变形,并且,上述两个部件因反冲产生的、实际压入终了位置偏离刚好相接基准压入终了位置的偏离量,在随着动能增加而减少的偏离量减少区域,进行上述两个部件的压入。
在偏离量减少区域,更可得到结合力增加效果。(18).如(17)项记载的惯性压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两个部件彼此压入的嵌合凹部和嵌合凸部中的至少嵌合凸部,产生上述塑性变形,并且,上述两个部件的压入,是在上述偏离量减少区域进行,并且,是在反冲产生的偏离量在设定偏离量以下的区域进行。
根据该实施例,基于塑性变形,可得到结合力增加效果,可确保预定的压入长度。当偏离量的极大值大于设定偏离量时,在该极大点的两侧的区域,反冲量小于设定偏离量,所以,即使把赋予的能量控制在属于该两侧区域中任一方的量,虽然偏离量可以在设定偏离量以下,但是,基于嵌合凸部的塑性变形的结合强度增加效果,在赋予动能大于极大点的区域一定能得到,并且可得到足够大,而在赋予动能小于极大点的区域,有时能得到有时得不到。(19).惯性压入方法,对两个部件中的至少一方,赋予使该两个部件朝相互接近方向的动能,将该两个部件相互压入;其特征在于,通过使该两个部件隔着缓冲体彼此相接,来规定压入终了时两个部件的相对位置,同时,在该两个部件隔着缓冲体相接后,利用缓冲体的塑性变形,吸收残留在上述两个部件中的至少一方上的动能。
该方法中,把两个部件隔着缓冲体相接后残留在至少一方部件上的动能,作为塑性变形能被缓冲体吸收,因此,根据该方法,在隔着缓冲体的相接后,即使残留着动能,压入终了位置也不太偏离规定的位置。
另外,根据该方法,缓冲体的能量吸收特性可以与两个部件材料的性质无关,所以,不受两个部件的材料性质的制约,可有效地吸收过剩的动能。
利用本缓冲体的能量吸收特性的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利用上述两个部件相接部的塑性变性的实施例(15)项以下的特征。以下两项即为其代表例。(20).如(19)项记载的惯性压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塑性变形,使得上述两个部件的实际压入终了位置偏离刚好相接的规定压入终了位置的、因反冲产生的偏离量,在设定偏离量(容许范围的上限值)以下。(21).如(19)或(20)项记载的惯性压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缓冲体的外径,小于上述两个部件相互压入的嵌合凸部和嵌合凹部中的嵌合凸部的外径,并且,上述反冲产生的偏离量,在随着动能的增加而减少的偏离量减少区域,进行上述两个部件的压入。
缓冲体具有与形成在嵌合凸部前端的突起同样的作用,基于嵌合凸部的塑性变形,得到结合强度增加的效果。(22).如(1)、(2)、(4)、(11)、(15)~(18)项中的任一项记载的惯性压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两个部件相接时,至少在相接当初,相接突起与硬度低于该相接突起的被相接部相接,相接突起吃进被相接部。
本实施例中,至少在两个部件的相接当初,设在两个部件中任一方上的相接突起,与设在另一方上的被相接部相接,相接突起吃进硬度低的被相接部,这样,被相接部塑性变形,吸收两个部件中至少一方上残留的动能的至少一部分。根据该方法,在两个部件相接当初,即使在至少一方上残留动能,压入终了位置也不会太偏离规定的位置。(23).如(22)项记载的惯性压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两个部件,在备有有底嵌合孔的嵌合凹部和嵌合凸部紧密嵌合,上述相接突起是上述嵌合孔的底面的一部分突出而形成的相接突起,上述被相接部是上述嵌合凸部的前端面。
如果相接突起是由嵌合孔的底面的一部分突出形成的,则与被相接部即嵌合凸部前端面的相接面积,比嵌合孔的底面与嵌合突部前端面相接时小,容易产生塑性变形。另外,通过嵌合凸部前端部的塑性变形,嵌合凸部的外形最大尺寸增加,与嵌合凹部的压入余量增加,可提高嵌合凸部与嵌合凹部的结合强度。(24).如(22)项记载的惯性压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两个部件,在备有有底嵌合孔的嵌合凹部和嵌合凸部紧密嵌合,上述相接突起是夹设在上述嵌合孔底面与嵌合凸部端面间的、硬度比该底面和端面的至少一方高的夹设物。
本实施例适合于使嵌合孔的底面或嵌合凸部的前端面的一部分突出、在构造上或材质上提高硬度有困难的情形。这样,用夹设物构成相接突起,只要使夹设物的硬度比嵌合孔底面和嵌合凸部端面的至少一方高即可,可增加两个部件材质选择的自由度,增加两个部件的至少一方与相接突起的硬度差的设定自由度。夹设物可用粘接、锡焊等临时固定在两个部件中保持静止状态的一方部件上,也可以用硬焊等牢固地固定在两个部件中的任一方上。另外,根据夹设物的形状,可以在两个部件的一方上形成保持孔,将夹设物保持在该保持孔内。如果保持孔具有能稳定保持夹设物的形状,则也可以省略掉上述的临时固定、硬焊等。(25).如(24)项记载的惯性压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夹设物是钢球。
根据本实施例,夹设物便宜且刚性高,如果采用市售的钢球,更加降低成本。(26).如(23)至(26)项中任一项记载的惯性压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有底嵌合孔的内周面底面附近,形成直径比其它部分大的下挖部,通过上述相接突起吃进嵌合凸部的前端面,嵌合凸部的前端部被扩开,与上述下挖部接合。
根据本实施例的方法,被相接突起扩开的嵌合凸部前端部的材料的流动,被下挖部容许,所以,嵌合凸部的前端部更加容易塑性变形,在相接当初过剩的动能被有效吸收。另外,嵌合凸部的被扩开部分与下挖部接合,良好地防止嵌合凸部与嵌合凹部脱开,增加两个部件的结合力。下挖部也可以是环状沟槽,也可以是形成在花瓣形等部分上的凹部。(27).如(22)项记载的惯性压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两个部件,在备有有底嵌合孔的嵌合凹部和嵌合凸部紧密嵌合,上述相接突起是上述嵌合凸部的前端面的一部分突出而形成的相接突起,上述被相接部是上述嵌合孔的底面,相接突起吃进嵌合孔的底面。
本实施例中,由嵌合凹部的塑性变形吸收在相接当初残留的动能的至少一部分,两个部件的压入终了位置稳定化。(28).惯性压入方法,对两个部件中的至少一方,赋予使该两个部件朝相互接近方向的动能,将该两个部件相互压入;其特征在于,上述两个部件,在备有贯通嵌合孔的嵌合凹部和嵌合凸部紧密嵌合,从贯通嵌合孔的被嵌合凸部压入侧相反侧的开口,第3部件插入到嵌合孔中的状态下,嵌合凸部被压入嵌合孔直到与第3部件相接。
嵌合孔是贯通孔时,可用第3部件规定两个部件的压入终了位置。从嵌合凸部压入侧相反侧的开口插入了第3部件的状态,把嵌合凸部压入嵌合孔并与第3部件相接,可将嵌合凸部的压入终了位置规定在所需的位置。通过选择第3部件的插入深度,可适当地设定两个部件的压入终了位置。(29).如(28)项记载的惯性压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3部件的插入嵌合孔部分的前端面上,形成硬度高于嵌合凸部前端面的相接突起,该相接突起吃进嵌合凸部的前端面。
由于形成在第3部件上的相接突起吃进嵌合凸部的前端面,嵌合凸部的前端部塑性变形,吸收残留在两个部件中至少一方上的动能的至少一部分,防止或抑制嵌合凸部与第3部件的反冲,压入终了位置不会太偏离规定的位置。(30).如(29)项记载的惯性压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嵌合孔内周面的、与上述第3部件前端面相邻的部分,形成圆环状沟槽,上述嵌合凸部的因上述相接突起吃进而被扩开的部分,与该圆环状沟槽接合。
根据本实施例,嵌合凸部的前端部容易塑性变形,并且,嵌合凸部的被扩开部分与嵌合孔的圆环状沟槽接合,所以,两个部件的结合力更增加。
附图简单说明
图1是实施本发明第1实施例之惯性压入方法的惯性压入装置的侧面断面图。
图2是在上述第1实施例中,表示两个部件的压入进行状况的侧面断面图。
图3是在上述第1实施例的比较例中,表示两个部件的压入进行状况的侧面断面图。
图4是在本发明第2实施例之惯性压入方法中,表示两个部件中的一方的侧面图。
图5是表示该两个部件的压入终了状态的侧面断面图。
图6是在本发明第3实施例之惯性压入方法中,表示两个部件中的一方的侧面图。
图7是表示该两个部件的压入终了状态的侧面断面图。
图8是在本发明第4实施例之惯性压入方法中,表示缓冲体的正面图。
图9是表示用该惯性压入方法将两个部件成为压入终了状态的侧面断面图。
图10是表示适合于实施本发明第5实施例和第6实施例之惯性压入方法的惯性压入装置的侧面断面图。
图11是说明本发明第5实施例和第6实施例之惯性压入方法的曲线图。
图12是对用上述第6实施例之惯性压入方法压入的组合体,沿轴线剖切且放大表示的图。
图13是在本发明第7实施例之惯性压入方法中,表示两个部件的压入进行状况的侧面断面图。
图14是在本发明第8实施例之惯性压入方法中,表示两个部件的压入进行状况的侧面断面图。
图15是在本发明第9实施例之惯性压入方法中,表示两个部件的压入进行状况的侧面断面图。
图16是对用本发明第10实施例之惯性压入方法压入的组合体,沿轴线剖切且放大表示的图。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是将第1部件作为移动部件,将第2部件作为静止部件,将第1部件压入第2部件的方法。具体地说,如图1所示,是将第1部件10加速,把第1部件10的嵌合凸部11压入第2部件12的嵌合凹部16内的方法。第1部件10是车辆动力操纵装置中使用的扭力杆,第2部件12是在该动力操纵装置中与扭力杆不能脱离且不能相对旋转地压入的轴。两部件10、12是调质钢制。
第1部件10是圆形断面,具有沿一轴线延伸的形状,在其一端部形成上述嵌合凸部11。第2部件为带台阶的圆柱状,在一端面中央形成有底的嵌合孔17,形成该嵌合孔17的部分就是上述的嵌合凹部16。在嵌合孔17的底面中央部形成凹坑18。该凹坑18是在对第2部件12进行铰孔加工前的下孔加工时,用钻头的前端形成的。
为了使嵌合凸部11与嵌合凹部16紧密嵌合,嵌合凸部11的压入前外径尺寸比嵌合凹部16的压入前内径尺寸大。在嵌合凸部11的外周面,沿轴方向延伸的凸台和沟槽在周方向交替排列,形成为锯齿。
本惯性压入方法用该图所示的惯性压入装置实施。
该惯性压入装置,备有将第2部件12保持为水平姿势的保持装置40。保持装置40具有箱体42和形成在该箱体42内的空气室46,在该空气室46内保持第2部件12。空气室46通过贯通孔47常时地与大气连通。箱体42上形成有贯通孔48,该贯通孔48的一端与空气室46连通,另一端与大气连通。该贯通孔48被盖50闭塞,盖50用螺栓52等可装卸地安装在箱体42上。在盖50上形成嵌合孔53,该嵌合孔53与第2部件12的两端部中的、与第1部件10紧密嵌合端部相反侧的端部(后方侧)嵌合。
惯性压入装置还备有导引通路54,第1部件10可气密地在该导引通路54内滑动。导引通路54由箱体42的内部通路55和作为通路形成部件的管56的内部通路构成,与保持装置40中的第2部件12同轴。导引通路54的一端部与空气室46相连。第1部件10的嵌合部11嵌合在该导引通路54内可气密地滑动。
惯性压入装置还备有加速第1部件10的加速装置58。加速装置58备有高压化装置60,该高压化装置60使第1部件10的后方压成为高于大气压的高压。高压化装置60备有(a)箱体62、(b)保持高压空气并且在必要时供给高压空气的高压源64、(c)形成在箱体62内的空气室66。高压源64例如是包含压缩机和控制阀的构造。空气室66通过空气通路68与高压源64连接,另外,也与导引通路54的另一端部相连。
下面说明本惯性压入方法的具体工序。
在两个部件10、12的压入之前,把各部件10、12放在惯性压入装置上的预定位置。
在该状态,当高压空气从高压源64经过空气通路68供给到空气室66时,该高压空气就被供给到导引通路54内部的空间。高压空气被供给到导引通路54内的空间后,第1部件10的后方压成为高于大气压的高压。
这样,第1部件10被朝着平行于其本身轴线的方向加速,第1部件10被赋予动能。结果,第1部件10以同轴的状态接近第2部件12,很快地,第1部件10与第2部件12接触,该两个部件10、12的压入开始。在压入过程中,当第1部件10的锯齿的凸台吃进第2部件12的嵌合凹部16内周面时,借助两个部件10、12的摩擦热,两者相互融接,这样,两个部件10、12牢固地结合。
压入终了后,将盖50从箱体42上卸下,从保持装置40取出两个部件10、12的压入组合体。
加速装置58把比标准动能大的动能赋予第1部件10。标准动能的值是,在第1部件10和第2部件12的压入前尺寸是正规值、它们的压入余量(第1部件10的锯齿外径与第2部件12的压入孔内径之差)是正规值、并且该两个部件10、12的材料硬度也是正规值的状况下,第1部件10的前端面80(第1相接面)与第2部件12的底面82(第2相接面)刚刚相接时,第1部件10的动能为0的大小。通过把赋予第1部件10的动能设定为这样的程度,在本实施例中,该动能的作用是,防止由于压入余量和材料硬度的偏差等原因而造成的、在第1部件10的前端面80未到达第2部件12的底面82前第1部件10就停止。尽管压入余量和材料硬度有偏差,该动能使第1部件10的前端面80切实地与第2部件12的底面相接。
本实施例中,第1部件10的嵌合凸部11表面的维氏硬度HV在430~290范围内,第2部件12的嵌合凹部16表面的维氏硬度HV是280。
本发明者在本发明前作了以下实验。该实验是,从若干第1部件10和若干第2部件12中任意抽出若干对样品,通过改变第1部件10的表面热处理条件,使第1部件10的维氏硬度HV为640、470、430、400、360、290,将第1部件10压入第2部件12。该两个部件10、12的压入余量的规定值是0.2mm,在第1部件10开始压入第2部件12前的第1部件10的速度的规定值是210km/h。
该实验的结果如图2所示,图2表示第1部件10的维氏硬度HV为430以下、第2部件12的维氏硬度HV为280时,两个部件10、12的压入进行状况,具体地说,表示压入过程中、前端面80与底面82相接时、压入终了时的状况。本图中,第1部件10的前端面80与第2部件12的底面82相接后,该两个部件10、12不产生反冲。该两个部件10、12的压入在约规定的相对位置终了,两个部件10、12的嵌合长度精度良好地与规定值一致。这是因为第1部件10与第2部件12相接时,即使第1部件10上残留着动能,动能使第1部件10和第2部件12产生塑性变形,该动能被两个部件10、12吸收。但是,由于各部件10、12的形状因素,第1部件10比第2部件12更容易塑性变形,所以,吸收动能的塑性变形主要在第1部件10上产生。
第1部件10的塑性变形,例如是在第1部件10的前端面80的周缘呈现凹陷的现象。上述凹坑18容许构成第1部件10的前端面80的材料从其周缘向中央流动。在该状况下,使第1部件10的前端面80与第2部件12的底面82相接。这样,由于第1部件10的前端面80凹陷,所以,产生第1部件10过度地压入第2部件12(比两部件10、12刚刚相接的规定压入值更深地压入)的现象,该过度压入量在0.2mm以下。
图3以与图2同样的形式,表示第1部件10的维氏硬度HV为470以上、第2部件12的维氏硬度HV为280时,两个部件10、12的压入进行状况。本图中,第1部件10的前端面80与第2部件12的底面82相接后,该两个部件10、12产生1.5mm以上的反冲。该两个部件10、12的压入终了位置,偏离规定的相对位置,两个部件10、12的嵌合长度比规定值短。这是因为第1部件10不容易塑性变形,两个部件10、12相接时,残留在第1部件10上的动能未被第1部件10的塑性变形吸收。
基于该实验结果,本实施例中,将第1部件10的维氏硬度HV设定在430~290的范围内,将第2部件的维氏硬度HV设定为280。
在本发明之前,本发明者为了防止因两个部件10、12压入前尺寸的偏差,产生嵌合长度不足的压入组合体,在压入前,用高精度测定若干个部件10、12的压入前尺寸,根据其结果,从若干个部件10、12中选择压入余量在恰当范围内的两个部件10、12进行组合,对该选择的组合进行压入。这样,虽然可以防止产生不合格的压入组合体,但是需要高精度的尺寸测定以及两个部件10、12的组合选择这样两个工序,不能提高压入作业的效率。而本实施例中,不需要这些多余的工序,可充分提高压入作业的效率。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本实施例中,仅第1部件的前端部形状与第1实施例不同,其它部分均相同,所以,仅对其形状进行详细说明,其它部分注以相同标记,其详细说明从略。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在第1部件100的前端面102的中央部,一体地设有突起104,该突起104呈圆形断面并同轴地延伸。该突起104的前端面106的维氏硬度HV为300。第2部件12的嵌合凹部16的压入面的维氏硬度HV为280。因此,压入时,如图5所示,第1部件100以其突起104的前端面106与第2部件12的底面82相接,在相接后第1部件10上残留着动能时,突起104产生塑性变形,这样,残留的动能被吸收,结果,第1部件100的反冲被抑制。即,在第1部件100上,它的一部分即突起104起到缓冲部(相接部)的作用,该缓冲部的塑性变形吸收第1部件100的过剩的动能。
第1部件100的嵌合凸部108的外周面、即压入到第2部件12的嵌合凹部16内的压入面110的维氏硬度HV是640。第1部件100,其突起部104(相接部)柔软,其压入到第2部件12内的压入部(紧密嵌合部)硬。这样,两部件10、12的嵌合长度精度高,同时,第1部件100的硬的锯齿的凸台(凸部)与第2部件12的软内周面咬合,具有锚固效果,使两部件100、12牢固结合。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本实施例中,仅第1部件前端部的形状与第2实施例不同,其它部分均相同,所以仅详细说明其形状,其它部分注以相同标记,其详细说明从略。
第2实施例中,是从第1部件100的前端面102的中央部,伸出直径一致的突起104。而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突起的前端部的直径渐渐变小。即,在第1部件120的前端面122的中央部,一体地设有突起124,该突起124呈圆形断面并同轴地延伸,这一点与第2实施例相同,但是突起124的前端部周缘呈倒角状。结果,在突起124的前端部形成倾斜的相接面126,该倾斜的相接面126朝着与两个部件120、12相互接近方向垂直的面倾斜。
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压入时,第1部件120的突起124的相接面126与第2部件12的底面82相接,在该相接时,如果第1部件120上残留着动能,则突起124产生塑性变形,由该塑性变形吸收残留的动能。结果,两个部件120、12的嵌合长度精度良好。本实施例与第2实施例不同的是,在第2实施例中,在突起104的前端面106、即与两个部件120、12接近方向成直角的相接面,与第2部件12的底部82相接。而本实施例中,是在非直角的相接面126相接。因此,在其相接时,借助残留在第1部件120上的动能,比从第1部件120作用到第2部件12上的过剩力小的反冲力,从第2部件12作用到第1部件120上,这样也能抑制第1部件120的反冲。
本实施例中也与第2实施例同样地,突起124的相接面126的维氏硬度HV为300,第1部件120的嵌合凸部128的外周面、即压入到第2部件12的嵌合凹部16内的压入面130的维氏硬度HV是640。第1部件120中,突起部124是软的,往第2部件12内压入的压入部(紧密嵌合部)是硬的。这样,与第2实施例同样地,两个部件120、12借助锚固效果牢固地结合。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1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很多,对于相同的部分注以相同标记,其详细说明从略,只说明不同的部分。
第1实施例中,在两个部件10、12相接时,吸收残留在第1部件10上的动能的部分,存在于第1部件10上。而本实施例中,两个部件10、12的压入终了位置,是通过缓冲体使该两个部件10、12相互相接而规定的,同时,利用该缓冲体的塑性变形,在两个部件10、12相接后,吸收残留在第1部件10上的动能。
图8是表示该缓冲体140的正面图。缓冲体140为薄板圆板状,其直径稍小于第2部件12的嵌合凹部16的内径,可嵌合在嵌合凹部16内。在该缓冲体140的外周,在若干部位形成突起142,在与嵌合凹部16嵌合着的状态,该突起142部分地与嵌合凹部16的内周面接合,这样可简单地防止位置的错位。该缓冲体140由比构成两个部件10、12的调质钢软的、即容易塑性变形的铜或软钢构成。第1部件10的维氏硬度HV为470以上,第2部件12的维氏硬度HV为280以上。
图9表示用缓冲体140进行压入的过程。压入前,先把缓冲体140嵌合在第2部件12的嵌合凹部16内,不脱离其底部地密接着。然后,第1部件10开始加速,很快,开始压入第2部件12。然后,第1部件10的前端面80隔着缓冲体140与第2部件12的底面82相接。该相接时,如果第1部件10上残留着动能,则缓冲体140塑性变形,这样,该动能被吸收。结果,第1部件10尽管在相接时还残留着过剩的动能,也不从第2部件12反冲。
这样,本实施例中,两个部件10、12是用另外的缓冲体140吸收过剩的动能,所以,不必对两个部件10、12实施特别的处理,不必为了吸收该动能而限制两个部件10、12的材质。
本发明者,采用图10所示的惯性压入装置,对图4和图5所示的第1部件100和第2部件12,观察了赋予压入的动能与压入终了位置的关系。本压入装置备有基础200、第1保持装置202、第2保持装置204和运动控制装置206。第1保持装置202把作为被压入部件的第2部件12水平且固定地保持着。第2保持装置204把作为压入部件的第1部件100水平地保持着,并且使该第1部件100能接近由第1保持装置202保持着的第2部件12。运动控制装置206用于控制被第2保持装置204保持着的第1部件100的运动。这些第1保持装置202、第2保持装置204和运动控制装置206都设在基础200上。运动控制装置206包含加速装置210和惯性运动实现机构212。
第1保持装置202备有框架220。框架220固定在上述基础200上。在框架220上形成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孔222。作为保持部件的圆筒部件224可装卸地设在该孔222内。在该圆筒部件224和框架220上,设有可沿径方向装卸的一对销226,该一对销226作为装卸控制部件。该一对销226沿径方向同时地嵌合入圆筒部件224和框架220时,可阻止圆筒部件224脱离框架220。第2部件12往第1保持装置202上的安装如下述地进行。先把一对销226从第1保持装置202上取下,把圆筒部件224从框架220上取下,再把第2部件12固定在该圆筒部件224上,将两者装到框架220上。
第2保持装置204也备有框架230,该框架230也固定在上述基础200上。在框架230上形成有底的保持孔232,该保持孔232与第1保持装置保持着的第2部件12同轴地延伸并朝着第1保持装置202侧开口。第1部件100气密地且可滑动地嵌合在该保持孔232内,这样,保持孔232保持着第1部件100并使其可接近由第1保持装置202保持着的第2部件12。保持孔232的底部作为止挡部234。如图虚线所示地,止挡部234将第1部件100定位在保持孔232内的规定位置。
在框架230上形成空气通路240。该空气通路240在孔口242处与空气仓244连接,该空气仓244常时地在加压下蓄积空气。在该空气通路240的途中,设有作为控制阀的针阀246。该针阀246具有可滑动地与框架230嵌合的阀子248,如图所示,可切换为阻断状态和开放状态,在阻断状态,将空气通路240阻断,阻止来自空气仓244的空气(加压空气)流入保持孔232内。在开放状态,打开空气通路240,容许来自空气仓244的空气流入保持孔232内。该切换是用被图未示的驱动装置驱动的凸轮250进行的。
第2保持装置204备有作为导引部件的导管252。导管252的一端固定在框架230上,另一端到达由第1保持装置202保持着的第2部件12的大径孔253。导管252借助与第1部件100的气密且可滑动的嵌合,规定第1部件100的运动路径。即,本实施例中,由保持孔232和导管252共同形成第1部件100的导引通路。导管252的与第2部件12嵌合的部分的外周,形成沿轴方向延伸的沟槽254,构成排气通路。在框架230上还形成连通孔256,该连通孔256,在第1部件100与第2部件12相接前,使在保持孔232内形成在第1部件100后方的空气室连通大气。因此,第1部件100与第2部件12相接前,第1部件100后方的空气室压力几乎与大气压相等,第1部件100成为进行惯性运动的状态。即,空气通路240、空气仓244、针阀246、凸轮250等构成上述的加速装置210,框架230中的形成连通孔256的部分,构成上述惯性运动实现机构212,该加速装置210和惯性运动实现机构212共同地构成上述运动控制装置206。
上述构造的惯性压入装置中,为了改变赋予第1部件100的动能,将空气仓244的压力作各种改变,图11表示将第1部件100压入了第2部件12时的压力(可以认为动能的一指标)和压入终了位置偏离规定压入终了位置的偏离量的关系。这里所说的偏离量,是指在突起104的前端面106与嵌合凹部16的底面82刚好相接的状态,第1部件100被压入第2部件12内的实际组装体长度偏离规定组装体长度的量,前者大时为正的量。从图中可知,随着压力的增加,偏离量减少,但是偏离量一旦为0后,偏离量增加而成为极大值,然后再减少而成为负值。把偏离量为0的点A称为恰当压力点(也称为恰当能量点),把压力大于该点的区域S称为压力过剩区域(也可称为能量过剩区域),把偏离量为极大值的B点作为偏离量极大点,把动能比偏离量极大点B大的区域T称为偏离量减少区域,把偏离量为负的区域V称为偏离量负区域。
设空气仓244的压力为X,设偏离规定压入终了位置的偏离量为Y,则在压力小于恰当压力点A的压力不足区域,两者的关系近似于直线,在压力过剩区域,近似于曲线。假定该曲线是3次曲线,通过求出关系式可得到下式。
Y=-90.56X3+106.8X2-40.28X+4.994
从该式可求出3次曲线(该3次曲线表示压力X和偏离量Y在压力过剩区域内的关系)的、下凸部分和上凸部分的交界点C。该点C是相对于动能X的增加、偏离量Y的增加率从增加到减少的转折点,所以,称为偏离量增加率减少开始点,把动能比偏离量增加率减少开始点大的区域U,称为偏离量增加率减少区域。
图中,在压力从0.3MPa到0.6MPa的大范围内,偏离量在±0.3mm的范围。容许偏离量的范围如果为±0.4mm,则压力从0.3MPa到0.6MPa这样的大变动也没有关系。
另外,当容许偏离量的范围小时,如果使突起104容易塑性变形而减小偏离量的极大值,则即使压力有大的变动,偏离量也在容许范围内。通常,把相互压入的两个部件的彼此相接部分的塑性变形能的和,定为设定塑性变形能以上,如果偏离量的极大值在偏离量的容许范围内,则可显著降低赋予动能所需的控制精度,该实施例是记载在权利要求5中的发明的一实施例(第5实施例)。另外,图10的惯性压入装置,是可用实施本发明第5实施例的惯性压入装置。
如上所述,之所以把图11中的点A称为恰当压力点(或恰当能量点),是因为认为第1部件100和第2部件12,压入到突起104的前端面106与嵌合凹部16的底面82刚好相接的状态是最恰当的。如果把作用于第1部件100的空气压力,控制在该恰当压力点附近,则可提高第1部件100和第2部件12的组装体的尺寸精度,从该观点出发,点A是恰当压力点。即使在把压力控制在恰当压力点附近、提高尺寸精度的情况下,使第1部件100和第2部件12的相接部容易塑性变形、减小偏离量的极大值,也仍然是有效的。如果减小极大值,则压力大于点A的区域中的偏离量增加率减小,容易保持尺寸精度。
但是,有时希望把作用于第1部件100的空气压力,控制在压力过剩区域内的值。从提高结合力的观点,控制压力即为该一例(第6实施例)。图12中,把空气仓244的压力控制为0.6MPa,在偏离量减少区域T中的偏离量为负的区域进行压入,将该压入体沿轴线剖切表示。从图中可知,突起104产生塑性变形,同时使嵌合凸部11的前端面102凹陷,将嵌合凸部11的外周面变形为杯形。嵌合凸部11的直径增加,与嵌合凹部16的压入余量(压紧余量)也增加,这样,提高第1部件100与第2部件12的结合强度。该提高结合强度的效果,在嵌合凸部11产生塑性变形的区域奏效,在偏离量增加率减少区域U、偏离量减少区域T、偏离量负区域V中可得到效果,越是后者越得到大的效果。
图13至图16表示其它实施例。这些各实施例中,使用图1的惯性压入装置将第1部件压入第2部件。因此,与图1和图2所示第1实施例中相同的部分,省略图示和说明,只图示、说明不同的部分。另外,下述各实施例中的第1部件,与上述第1实施例中的相同,概略地表示其形状,采用相同标记,其详细说明从略。下面的各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图10的惯性压入装置将第1部件压入第2部件。
图13(a)、(b)中,第2部件300与第1实施例中的第2部件12同样地,是带台阶的圆柱状(图13中只表示其前端部),在前端面中央形成有底的嵌合孔302。形成该嵌合孔302的部分是嵌合凹部16。嵌合孔302的底面304的中央部突出,形成相接突起306。本实施例中的相接突起306,是越到前端部直径越小的圆锥形。第1部件10的前端部即嵌合凸部11的前端面80,比该相接突起306硬度低。在嵌合孔302内周面的底面附近,沿全周形成直径比嵌合孔302的其它部分大的环状沟槽308。图中,环状沟槽308是夸张地表示,实际的环状沟槽308比图中小得多。
把第1部件10的嵌合凸部11压入第2部件300的嵌合凹部16时,如图13(a)所示,通过对第1部件10赋予平行于自身轴线方向的动能,如图13(b)所示,第1部件10被同轴地压入第2部件300。第1部件10的前端面80与第2部件300的相接突起306相接,该相接突起306吃进前端面80。在相接突起306与前端面80相接时,在第1部件10上残留着动能,该动能使第1部件10的前端面80附近塑性变形。这样,剩余的动能被吸收,抑制第1部件10的反冲。该相接突起306的硬度比第1部件10的前端面80高,而且越到前端直径越小,所以容易吃进前端面80,而且,由于该相接突起306从嵌合孔302的底面304突出,所以,与第1部件10相接的面积小,与第1部件10的前端面80整体和嵌合孔302的底面304相接时相比,容易塑性变形。被该相接突起306挤压的嵌合凸部11的前端部,容易扩展到第2部件300的环状沟槽308内,该扩展的部分与环状沟槽308接合,所以,防止第1部件10沿轴方向脱出第2部件300,提高两部件的结合强度。另外,根据本实施例,即使赋予的动能在广范围内不均匀,也可以使两个部件的压入终了位置稳定,赋予动能的管理容易,可降低制造成本。
形成在第2部件的嵌合孔底面的相接突起,可以如上所述地与第2部件一体地形成,也可以如下所述地将另外的部件安装在嵌合孔的底面,作为相接突起。如图14(a)所示,在第2部件400上,在嵌合孔402的底面404的中央部形成凹坑406,用粘接等适当方式把钢球408固定在该凹坑406内。钢球408从嵌合孔402的底面404突出,与图13所示实施例中的相接突起306同样地作用。另外,在嵌合孔402的内周面底面附近,形成与环状沟槽308同样的环状沟槽410。钢球408的硬度比第1部件10的前端面80和第2部件的底面404高,第2部件的底面404的硬度比第1部件10的前端面80高。因此,在压入时,如图14(b)所示,借助钢球408的吃进,嵌合凸部11的前端部被挤压而与环状沟槽410接合。本实施例适合于在嵌合孔的底面不容易形成突起的情形,或者适合于难以使突起具有充分高硬度的情形。
如图15所示,当形成在第2部件500上的嵌合孔502是贯通孔时,设置规定第1部件10的压入终了位置的止挡部件504是有效的。如图15(a)所示,在与第1部件10的前端面80的压入终了位置对应的嵌合孔502的内周面,形成比嵌合孔502的其它部分直径大的环状沟槽506。如图15(b)所示,从第1部件10压入侧的相反侧的开口,插入止挡部件504。止挡部件504为具有小径部508和法兰部510的带台阶圆柱状,使小径部508与第2部件500的嵌合孔502嵌合,直到法兰部510与第2部件500的端面相接为止,并且,用图未示的承接部件承接法兰部510。在小径部508的前端面512的中央部,与图13中的相接突起306同样地形成相接突起514。对第1部件10赋予接近第2部件500的动能时,如图15(c)所示,第1部件10的嵌合凸部11的前端面80,与止挡部件504的相接突起514相接,嵌合凸部11的前端部塑性变形,剩余的动能被吸收,同时,上述前端部的被挤压部分与第2部件500的环状沟槽506接合。
也可以把相接突起形成在第1部件侧。例如,如图16所示,在第1部件600的嵌合凸部602的前端面604上,形成与相接突起306同样的相接突起606。在第2部件608的一端面中央,形成有底的嵌合孔610,形成该嵌合孔610的部分就是嵌合凹部612。嵌合孔610的底面614的硬度至少比嵌合凸部602的相接突起606低。第1部件600被压入第2部件608时,嵌合凸部602的相接突起606吃进嵌合孔610的底面614,使底面614附近塑性变形,这样,底面614的隆起部分与嵌合凸部602的前端面604密接,剩余的动能被吸收,同时第1部件600和第2部件608的压入终了位置被规定。
从以上说明可知,图13和图14所示的各实施例,是权利要求第15和第19项记载的发明的一实施例(第7、第8实施例)。图15所示的实施例,是权利要求第20项记载的发明的一实施例(第9实施例)。图16所示的实施例,是权利要求第19项记载的发明的一实施例(第10实施例)。嵌合凸部11的前端面80和第2部件608的底面614,构成权利要求第15项、第19项或第20项记载的被相接部。止挡部件504构成权利要求第20项记载的第3部件。另外,上述环状沟槽308、410、506,是权利要求第19项记载的下挖部的一例,其它也可采用形成在花瓣形等部分上的凹部等适当的形状。
上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但除了这些外,也可用根据本专业人员的知识作出的各种变形或改进的形态,来实施本发明。

Claims (23)

1.惯性压入方法,对两个部件中的至少一方,赋予使该两个部件朝相互接近方向的动能,借助作惯性运动的部件的动能,将该两个部件相互压入;其特征在于,通过使该两个部件彼此相接,规定压入终了时的两个部件的相对位置,同时,在其相接后,用两个部件中至少一方的塑性变形,来吸收残留在两个部件中至少一方上的动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惯性压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塑性变形的部件的与另一方部件相接的相接部,比其与另一方部件紧密嵌合的嵌合部容易塑性变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惯性压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塑性变形的部件的维氏硬度HV,在相接部比上述紧密嵌合部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惯性压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两个部件彼此相接的两个相接部中的至少一方,具有容许该两个相接部的至少一方塑性变形而材料流动的形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惯性压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两个部件在倾斜的相接面彼此相接,该倾斜的相接面相对于与该两个部件接近方向成直角的平面倾斜,由此规定压入终了时的两个部件的相对位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惯性压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两个部件中的一方是在汽车动力操纵装置中使用的扭力杆,另一方是压入该扭力杆的、上述动力操纵装置中使用的轴,扭力杆中的与轴相接部分的维氏硬度HV约为450以下,轴上的与扭力杆相接部分的维氏硬度HV约为300以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惯性压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两个部件的一方,备有形成了有底嵌合孔的嵌合凹部,另一方备有与该嵌合孔紧密嵌合的嵌合凸部,嵌合凸部被压入并与嵌合孔的底面相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惯性压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嵌合凸部的前端面上,设有直径比该嵌合凸部小的突起,该突起与上述嵌合孔的底面相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惯性压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嵌合凹部的底面中央部形成凹坑,上述突起的角部与该凹坑的周边部相接。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惯性压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嵌合凹部的底面中央部形成圆锥形的凹坑,上述突起的角部与该凹坑的圆锥面相接。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惯性压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塑性变形,使得上述两个部件因反冲产生的、实际压入终了位置偏离规定压入终了位置的偏离量的极大值在设定偏离量以下,上述规定压入终了位置是上述两个部件刚好相接的压入终了位置。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惯性压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两个部件彼此压入的嵌合凹部和嵌合凸部中的至少嵌合凸部,产生上述塑性变形,并且,上述两个部件因反冲产生的、实际压入终了位置偏离刚好相接基准压入终了位置的偏离量的增加率,在随着动能增加而减少的偏离量增加率减少区域中,进行上述两个部件的压入。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惯性压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两个部件彼此压入的嵌合凹部和嵌合凸部中的至少嵌合凸部,产生上述塑性变形,并且,上述两个部件因反冲产生的、实际压入终了位置偏离刚好相接基准压入终了位置的偏离量,在随着动能增加而减少的偏离量减少区域,进行上述两个部件的压入。
14.如权利要求1 3所述的惯性压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两个部件彼此压入的嵌合凹部和嵌合凸部中的至少嵌合凸部,产生上述塑性变形,并且,上述两个部件的压入,是在上述偏离量减少区域进行,并且,是在上述反冲产生的偏离量在设定偏离量以下的区域进行。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惯性压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两个部件相接时,至少在相接最初,相接突起与硬度比该相接突起低的被相接部相接,相接突起吃进被相接部内。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惯性压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两个部件,在备有有底嵌合孔的嵌合凹部和嵌合凸部紧密嵌合,上述相接突起是上述嵌合孔的底面的一部分突出而形成的相接突起,上述被相接部是上述嵌合凸部的前端面。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惯性压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两个部件,在备有有底嵌合孔的嵌合凹部和嵌合凸部紧密嵌合,上述相接突起,是夹在上述嵌合孔的底面与上述嵌合凸部的端面之间的、硬度比该底面和端面中的至少一方高的夹设物。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惯性压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夹设物是钢球。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惯性压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有底嵌合孔的内周面底面附近,形成直径比其它部分大的下挖部,通过上述相接突起吃进上述嵌合凸部的前端面,嵌合凸部的前端部被扩开,与上述下挖部接合。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惯性压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两个部件,在备有有底嵌合孔的嵌合凹部和嵌合凸部紧密嵌合,上述相接突起是上述嵌合凸部的前端面的一部分突出而形成的相接突起,上述被相接部是上述嵌合孔的底面,相接突起吃进嵌合孔的底面。
21.惯性压入方法,对两个部件中的至少一方,赋予使该两个部件朝相互接近方向的动能,借助作惯性运动的部件的动能,将该两个部件相互压入;其特征在于,通过使该两个部件隔着缓冲体彼此相接,规定压入终了时两个部件的相对位置,同时,在该两个部件隔着缓冲体相接后,利用缓冲体的塑性变形吸收残留在上述两个部件中至少一方上的动能。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惯性压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塑性变形,使得上述两个部件因反冲产生的、实际压入终了位置偏离规定压入终了位置的偏离量在设定偏离量以下,上述规定压入终了位置是两个部件刚好相接的压入终了位置。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惯性压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缓冲体的外径,比上述两个部件彼此压入的嵌合凸部和嵌合凹部之中的嵌合凸部外径小,并且,因上述反冲产生的偏离量,在随着动能增加而减少的偏离量减少区域,进行上述两个部件的压入。
CN99805374A 1998-04-23 1999-04-02 惯性压入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064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1374098 1998-04-23
JP113740/1998 1998-04-23
JP13383098 1998-05-15
JP133830/1998 1998-05-15
JP25420798A JP3287316B2 (ja) 1998-04-23 1998-09-08 慣性圧入方法
JP254207/1998 1998-09-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98333A CN1298333A (zh) 2001-06-06
CN1100643C true CN1100643C (zh) 2003-02-05

Family

ID=27312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980537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0643C (zh) 1998-04-23 1999-04-02 惯性压入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6460242B1 (zh)
EP (1) EP1097780B1 (zh)
JP (1) JP3287316B2 (zh)
KR (1) KR100418102B1 (zh)
CN (1) CN1100643C (zh)
DE (1) DE69918121T2 (zh)
WO (1) WO199905408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31143B2 (ja) * 2003-01-28 2007-06-1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燃料噴射弁及び燃料噴射弁の製造方法
US20040148757A1 (en) * 2003-01-30 2004-08-05 Gordon Tang Pin and method for fastening the pin in an undercut hole
JP4877446B2 (ja) * 2003-10-03 2012-02-1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塑性流動締結方法及び塑性流動締結構造
DE102004062648B4 (de) * 2004-12-21 2006-09-07 Kronotec Ag Vorrichtung zum Einsetzen von Federn in die Stirn- und/oder Längsseiten technischer Holzprodukte
CN102294676A (zh) * 2011-08-24 2011-12-28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柴油发动机正时齿轮拆卸装置
EP2971716A1 (de) * 2013-03-15 2016-01-20 KS Kolbenschmidt GMBH Zweiteiliger stahlkolben, fügeprozess
CN103567701B (zh) * 2013-11-07 2016-01-27 耐世特汽车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弹性零件的安装方法
JP6280765B2 (ja) * 2014-02-20 2018-02-14 株式会社フジキン 弁体および高温用弁
EP3392512A1 (de) * 2017-04-19 2018-10-24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Befestigungsverfahren und befestigungssystem
CN114161124B (zh) * 2022-02-14 2022-05-20 山东众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压装压力机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52625A (ja) * 1994-08-08 1996-02-27 Toyota Motor Corp 弁座部材の組付け方法及び組付け装置
JPH0966421A (ja) * 1995-06-23 1997-03-11 Toyota Motor Corp しまり嵌合方法およびしまり嵌合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6515A (en) * 1906-10-03 1908-05-05 Belliss & Morcom Ltd Turbine.
US3680997A (en) * 1970-06-29 1972-08-01 Pennwalt Corp Extrusion strip die for thermoplastic sheet
US3952395A (en) * 1974-12-30 1976-04-27 Goodyear Aerospace Corporation Method of closing the end of a drilled passage
SE425224B (sv) * 1977-11-29 1982-09-13 Flygt Ab Sett att forbinda tva ringformiga element
DE4226180A1 (de) * 1992-08-07 1994-02-10 Suspa Compart Ag Kolben-Kolbenstangen-Einheit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JP3498539B2 (ja) * 1997-07-23 2004-02-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圧入方法
JP2000042845A (ja) * 1998-07-28 2000-02-15 Toyota Motor Corp 慣性圧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52625A (ja) * 1994-08-08 1996-02-27 Toyota Motor Corp 弁座部材の組付け方法及び組付け装置
JPH0966421A (ja) * 1995-06-23 1997-03-11 Toyota Motor Corp しまり嵌合方法およびしまり嵌合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10042853A (ko) 2001-05-25
EP1097780A1 (en) 2001-05-09
DE69918121T2 (de) 2005-07-07
JP2000033525A (ja) 2000-02-02
JP3287316B2 (ja) 2002-06-04
EP1097780B1 (en) 2004-06-16
WO1999054084A1 (fr) 1999-10-28
CN1298333A (zh) 2001-06-06
EP1097780A4 (en) 2002-09-18
KR100418102B1 (ko) 2004-02-11
US6460242B1 (en) 2002-10-08
DE69918121D1 (de) 2004-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643C (zh) 惯性压入方法
CN1211597C (zh) 球阀及其制造方法
CN1148514C (zh) 油压缸
CN1137803C (zh) 将固定元件打入底座中的设备和该设备的应用
CN107630455B (zh) 一种无污染的建筑用设备
CN1420968A (zh) 螺钉和螺丝刀刀头的组合以及其制造用锻造机冲头
EP1319578A3 (en) Vehicle roof molding
CN1542398A (zh) 换热器的核心结构
EP1308525A3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hardening with laser beam and laser beam hardening device
CN1837134A (zh) 燃料质量改善装置
CN116904906B (zh) 抽油泵泵筒内孔表面镍碳化合物镀覆加工装置
CN211639529U (zh) 一种喷砂系统
CN1483129A (zh) 斯特林冷冻机用热交换器、热交换器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576670A (zh) 阀芯
EP1920855A3 (en) Die
CN1068925C (zh) 排气再循环阀
EP1203712A3 (en) Linked suspension system for a vehicle
CN201827222U (zh) 拉索接头的拉索可调机构
EP0703199A3 (en) High-strength, high-toughness silicon nitride sinter and method for production thereof
MY140722A (en) Unsaturated compounds containing silane, electron donor and electron acceptor functionality
CN1330576A (zh) 热交换器用传热管的扩管方法及扩管装置
CN110280802A (zh) 驱动轴钻孔用的装夹工装
CN1306127C (zh) 柱材用钢管的接头构造
CN1905961A (zh) 液压胀形加工用异形毛管,和使用其的液压胀形加工装置,液压胀形加工方法,及液压胀形加工品
CN1397726A (zh) 燃油喷射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205

Termination date: 2011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