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63311A - 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制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制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63311A
CN110063311A CN201910063510.6A CN201910063510A CN110063311A CN 110063311 A CN110063311 A CN 110063311A CN 201910063510 A CN201910063510 A CN 201910063510A CN 110063311 A CN110063311 A CN 1100633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ool
braking
brake force
revolving speed
br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6351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63311B (zh
Inventor
新妻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no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iman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no Inc filed Critical Shimano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0633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33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633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33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5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 A01K89/0155Antibacklash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5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 A01K89/0155Antibacklash devices
    • A01K89/01555Antibacklash devices using magne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5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 A01K89/0178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with unwinding indicators, e.g. a bell or a flashing light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5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 A01K89/0192Frame deta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5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 A01K89/01931Spool or spool shaft deta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2Brake devices for reels
    • A01K89/033Brake devices for 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for reels with a rotating spool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2Brake devices for reels
    • A01K89/033Brake devices for 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for reels with a rotating spool
    • A01K89/045Spool bearing brak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产生空转,同时提高卷线筒的制动精度的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制动装置。卷线筒制动部31具有设置为能够与卷线筒轴一体地旋转的至少一个磁铁41、及串联连接的多个线圈42。卷线筒制动部31通过发电而制动卷线筒。转速检测部32检测卷线筒的转速。控制部34控制卷线筒制动部31,以第一制动力制动卷线筒第一规定时间。进而,控制部34控制卷线筒制动部31以第二制动力制动卷线筒,所述第二制动力基于经过第一规定时间后的转速的变化。

Description

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制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制动装置,其制动能够旋转地支撑于渔线轮主体的卷线筒。
背景技术
作为在放出钓线时,卷绕有钓线的卷线筒旋转的钓鱼用渔线轮,有时会产生空转,即抛竿时卷线筒的旋转速度比线放出速度更快。一旦产生空转,则会产生所谓的松线,即钓线松弛,从容导致钓线缠绕。因此,双轴承渔线轮、特别是在钓线的前端安装诱饵后抛竿的抛饵式渔线轮中,设有制动线轮的制动装置,用于防止抛竿时的空转。
作为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双轴承渔线轮的制动装置,当由张力检测机构检测到的张力为比抛竿初期的张力更小的第一规定值以下时,其在第一规定时间期间,以根据抛竿初期的卷线筒的旋转速度而变化的第一制动力制动卷线筒。在经过第一规定时间之后的第二规定时间期间,该制动装置以比第一制动力更弱的第二制动力制动卷线筒。
专利文献2中所公开的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制动装置控制卷线筒制动部,以第一制动力制动卷线筒。然后,若由张力检测部检测到的检测张力为参考张力以下,则该制动装置控制卷线筒制动部,以第二制动力制动线轮,该第二制动力是以第一制动力为基准使制动力增加而得到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03995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512227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如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双轴承渔线轮的制动装置所示,以与卷线筒的旋转速度相对应的制动力制动卷线筒时,可能由于钓线的量而产生卷线筒的制动过剩或不足。如专利文献2中所公开的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制动装置所示,若检测到张力减少,则以大于第一制动力的第二制动力制动卷线筒的情况下,由于在抛竿的后半段,以更强的制动力制动卷线筒,因此有时过渡地制动卷线筒。若用于防止空转的制动过剩,则飞行距离不会延伸。另外,在替换卷绕有各种诱饵及各种粗度以及材质等的钓线的卷线筒并进行抛竿的钓鱼方法中,若为诱饵在飞行期间的空气阻力及其的飞行姿势、钓线的空气阻力及由于控制抛竿而对卷线筒产生的旋转阻力等各种状况产生变化,而且,若为顺风或逆风等状况容易变化的船上钓鱼方法,有时对制动的控制不能应对这些状况的变化,从而产生卷线筒的制动过剩或不足。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抑制产生空转,同时提高卷线筒的制动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制动装置制动,其能够旋转地支撑于渔线轮主体的卷线筒,且具备:
卷线筒制动部,其能够电控地制动卷线筒;
转速检测部,其检测线轮的转速;
控制部,其控制卷线筒制动部以第一制动力制动第一规定时间卷线筒,控制卷线筒制动部,以利用第二制动力制动卷线筒,所述第二制动力基于经过第一规定时间后的转速的变化。
优选地,控制部具有:
推测张力计算部,其基于由转速检测部检测到的转速,计算推测张力值,该推测张力值为推测作用于钓线的值,
所述控制部控制卷线筒制动部,以基于经过第一规定时间后的转速的变化,计算推测张力值,并以基于该推测张力值的第二制动力制动卷线筒。
优选地,控制部反复进行如下操作:
控制卷线筒制动部以第二制动力制动卷线筒之后,在控制后经过规定时间后,推测张力值在第一规定范围时,控制卷线筒制动部,以第一制动力制动卷线筒第一规定时间,并控制卷线筒制动部以第二制动力制动卷线筒,所述第二制动力基于经过该第一规定时间后的转速的变化。
优选地,控制部反复进行如下操作:
控制卷线筒制动部以第二制动力制动卷线筒之后,在控制后经过规定时间后,转速的变化率在第二规定范围时,控制卷线筒制动部,以第一制动力制动卷线筒第一规定时间,并控制卷线筒制动部以第二制动力制动卷线筒,所述第二制动力基于经过该第一规定时间后的转速的变化。
优选地,控制部进一步具有:
抛竿检测部,其检测由转速检测部检测到的转速以规定比率增大,
在由抛竿检测部检测到转速以规定比率增大之后,在经过第二规定时间后,控制卷线筒制动部以第一制动力制动第一规定时间卷线筒。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以第一制动力制动卷线筒第一规定时间,并以第二制动力制动卷线筒,第二制动力基于经过第一规定时间后的转速的变化,能够抑制产生空转,同时提高卷线筒的制动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轴承渔线轮的立体图;
图2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轴承渔线轮的剖视图;
图3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轴承渔线轮的放大剖视图;
图4为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轴承渔线轮的制动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5为表示实施方式中的线轮的制动的一例的图;
图6为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卷线筒制动装置的第二制动力的计算方法的例子的图;
图7为表示实施方式中的卷线筒的制动的第一变形例的图;
图8为表示实施方式中的卷线筒的制动的第二变形例的图;
图9为表示实施方式中的卷线筒的制动的第三变形例的图;
图10为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轴承渔线轮的制动装置的变形例的结构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制动装置进行详细说明。需要指出,在图中对相同或同等的部分附加有相同的符号。
在下面的图中,X轴正方向为安装有双轴承渔线轮1的钓竿的前方,X轴负方向为钓竿的后方。Y轴方向为手柄轴的轴方向。Z轴方向为与X轴方向及Y轴方向正交的方向。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轴承渔线轮的立体图。双轴承渔线轮1具备渔线轮主体10、配置于渔线轮主体10的侧方的手柄2、配置于手柄2的渔线轮主体10侧的用于调节曳力的星形钓力阀3。手柄2具有板状的臂部2a、旋转自如地安装于臂部2a的两端的一对把手2b。
渔线轮主体10具有框架11以及安装于框架11的两侧方的第一侧盖12及第二侧盖13。框架11具有在Y轴方向上隔开而相对的第一侧板14及第二侧板15、以及连结第一侧板14及第二侧板15的多个连结部16。框架11在Z轴正方向侧具有一个连结部16,在Z轴负方向侧具有一对连结部16。连结部16相比框架11的外径更配置于内侧。在图1的例子中,在一对连结部16中,竿安装脚部17固定于位于X轴负方向侧的连结部16。通过将竿安装脚部17安装于钓竿,从而将双轴承渔线轮1安装于钓竿。
渔线轮主体10进一步具有卷绕钓线的卷线筒18。卷线筒18配置于第一侧盖12和第二侧盖13之间,被能够旋转地支撑。离合器操作杆19配置于渔线轮主体10的后方。若操作离合器操作杆19,则可以阻断手柄2和卷线筒18之间的离合器。
若操作离合器操作杆19阻断离合器并进行抛竿,则钓线被放出,卷线筒18旋转。为了防止抛竿动作时的空转,在渔线轮主体10的内部设有后述的卷线筒制动装置。在第一侧盖12配置有操作旋钮20,该操作旋钮20用于指定卷线筒制动装置的动作模式。操作旋钮20转动自如地安装于卷线筒支撑部21。在包围操作旋钮20的第一侧盖12的一部分形成有与动作模式相对应的标记。在操作旋钮20的外面形成有向外侧突出的旋钮部分。旋钮部分的一端指示上述标记中的任意一个。使用者通过抓住旋钮部分来旋转操作旋钮20,从而能够指定卷线筒制动装置的动作模式。例如,通过旋转操作旋钮20,指定与碳氟化合物、聚乙烯、尼龙单丝等钓线的种类相对应的动作模式,卷线筒制动装置在所指定的动作模式下自动制动卷线筒18。
图2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轴承渔线轮的剖视图。图2为沿XY平面的剖视图。在第一侧盖12嵌入有卷线筒支撑部21。在框架11的内侧配置有卷线筒18、均匀绕线机构22。均匀绕线机构22为用于将钓线均匀地卷绕于卷线筒18的机构。在第二侧板15和第二侧盖13之间配置有齿轮机构23、离合器机构24、及离合器卡脱机构25。齿轮机构23将来自手柄2的旋转力传递给卷线筒18及均匀绕线机构22。离合器卡脱机构25根据离合器操作杆19的操作来进行离合器机构24的卡脱。
卷线筒18具有一对凸缘部18a,该凸缘部18a与Y轴方向正交的剖面为圆环形状。卷线筒18在一对凸缘部18a之间还具有与一对凸缘部18a一体地形成的筒状凸座部18b。卷线筒18通过例如锯齿结合而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固定于贯穿凸座部18b的卷线筒轴26。卷线筒轴26贯穿第二侧板15并延伸至第二侧盖13的外方。卷线筒轴26的靠近手柄2的一端被轴承27旋转自如地支撑于第二侧盖13。卷线筒轴26的靠近第一侧盖12的一端被轴承28旋转自如地支撑于卷线筒支撑部21。
若旋转手柄2,则其旋转经由齿轮机构23及离合器机构24被传递至卷线筒轴26。若操作离合器操作杆19,则能够阻断离合器机构24。若阻断离合器机构24,则卷线筒轴26及卷线筒18则能够不受手柄2影响地自由旋转。
为了抑制抛竿时产生空转,双轴承渔线轮1具备卷线筒制动装置30,该卷线筒制动装置30制动能够旋转地支撑于渔线轮主体10的卷线筒18。卷线筒制动装置30具备制动卷线筒18的卷线筒制动部31、检测卷线筒18的转速的转速检测部32、及检测操作旋钮20所表示的动作模式的模式检测部33。卷线筒制动装置30进一步具备图中未示出的控制部。控制部搭载于电路基板50并控制卷线筒制动部31,该电路基板50设于比卷线筒18更靠近第一侧板14的一侧。卷线筒制动部31能够电控。详细而言,卷线筒制动部31具有设置为能够与卷线筒轴26一体地旋转的至少一个磁铁41、及串联连接的多个线圈42。卷线筒制动部31通过发电制动卷线筒18。
图3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轴承渔线轮的放大剖视图。在卷线筒轴26的第一侧板14侧设置有卷线筒制动部31。至少一个磁铁41能够一体旋转地安装于卷线筒轴26。例如,磁铁41为极性各向异性磁化并具有沿卷线筒18的旋转方向并排配置的多个磁极的圆筒形磁铁,其通过粘结固定于卷线筒轴26。
多个线圈42、例如四个线圈42与磁铁41隔开间隔地相对配置于磁铁41的径向的外侧,并通过线圈安装部件43安装于电路基板50。详细而言,多个线圈42弯曲并形成为圆弧形,隔开间隔地配置于相对Y轴的周向,由此整体形成为中心轴与Y轴平行的筒状。为了防止齿槽效应(cogging)而使卷线筒18顺畅地旋转,多个线圈42采用无芯型线圈。多个线圈42以卷绕后的芯线与磁铁41相对地配置于磁铁41的磁场内的方式分别卷绕为大致矩形。多个线圈42安装于电路基板50。
转速检测部32检测卷线筒18的转速。例如,转速检测部32为具有光投射部及光接收部的反射型光电开关,并配置于与卷线筒18的凸缘部18a相对的电路基板50的面。在凸缘部18a的Y轴负方向侧的面形成有读取对象图案51,该读取对象图案51反射由光投射部所照射的光。例如,读取对象图案51通过印刷、粘贴封条、或安装反射板等而形成。光接收部读取由光投射部所照射的并被读取对象图案51反射的光。通过上述结构,转速检测部32检测转速。
模式检测部33检测操作旋钮20所表示的动作模式。例如,模式检测部33为具有光投射部及光接收部的反射型光电开关,并配置于与卷线筒支撑部21相对的电路基板50的面。在电路基板50的Y轴负方向侧的面形成有识别图案52,该识别图案52反射由光投射部照射的光。详细而言,在电路基板50的Y轴负方向侧的面,在相对于形成于第一侧盖12的标记和XZ平面对称的位置形成有识别图案52。例如,识别图案52通过印刷、粘贴封条、或安装反射板等而形成。光接收部读取由光投射部所照射的并被识别图案52反射的光。通过上述结构,模式检测部33检测操作旋钮20所表示的动作模式,该操作旋钮20根据使用者的操作而转动。
上述控制部控制卷线筒制动部31,以根据转速检测部32检测到的转速及模式检测部33检测到的模式来制动卷线筒18。图4为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卷线筒制动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卷线筒制动装置30具备卷线筒制动部31、转速检测部32、模式检测部33、及控制卷线筒制动部31的控制部34。
卷线筒制动装置30进一步具备开关元件35、整流电路36、及蓄电元件37。串联连接的多个线圈42的两端与开关元件35电连接。抛竿时,通过卷线筒制动部31的磁铁41和线圈42的相对旋转而产生电流。通过磁铁41和线圈42的相对旋转而产生的电流通过开关元件35及整流电路36流入蓄电元件37。整流电路36对抛竿时所产生的电流进行整流,并输出至蓄电元件37。蓄电元件37中蓄积有抛竿时所产生的电力。蓄电元件37作为向转速检测部32、模式检测部33、及控制部34供给电力的电源而发挥作用。蓄电元件37例如为电解电容器。控制部34控制开关元件35的开闭。控制部34能够通过控制开关元件35的占空比,从而控制卷线筒制动部31。若开关元件35的打开时间延长,即占空比增高,则由卷线筒制动部31所产生的制动力增大。
卷线筒制动装置30进一步具备电路基板50,该电路基板50具有中心轴与Y轴平行的环状形状。电路基板50以电路基板50的主面与卷线筒18的凸缘部18a相对的朝向安装于卷线筒支撑部21。虽然图3未示出,但在电路基板50搭载有控制部34、开关元件35、整流电路36,及蓄电元件37。
下面,对控制部34的动作进行说明。控制部34控制卷线筒制动部31,以第一制动力制动卷线筒18第一规定时间。进而,控制部34控制卷线筒制动部31以第二制动力制动卷线筒18,该第二制动力基于经过第一规定时间后的转速的变化。
详细而言,控制部34具备:推测张力计算部61,其基于由转速检测部32检测到的转速,计算推测张力值,该推测张力值为推测作用于钓线的值;及制动力设置部62,其设置卷线筒制动部31所产生的制动力的目标值。控制部34进一步具备元件控制部63,该元件控制部63根据制动力设置部62设置的制动力的目标值来计算开关元件35的占空比,并根据计算出的占空比来控制开关元件35。
下面,对推测张力值的计算方法进行说明。若将由转速检测部32所检测到的转速设为ω,则可以由卷线筒18的转速的变化率(Δω/Δt)及卷线筒18的惯性矩J来计算推测张力值F。当抛竿期间的某一时刻,卷线筒18的转速发生变化时的转速与卷线筒18单独自由旋转时的转速之间的差是由来自钓线的张力所产生的旋转转矩所引起的。旋转转矩T由下述(1)式所表示。可以由通过下述(1)式求得的旋转转矩T及钓线的作用点的半径来计算推测张力值F。
T=J×(Δω/Δt)···(1)
下面,对抛竿时制动卷线筒18的动作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图5为表示实施方式中的卷线筒的制动的一例的图。图5的上部分为表示抛竿时的转速的变化的图。图5的中间部分为表示抛竿时卷线筒制动部31所产生的制动力的变化的图。图5的下部分为表示抛竿时的推测张力值的变化的图。图5的各横轴表示时间。如图5的上部分所示,转速检测部32检测卷线筒18的转速。通过产生图5的中间部分所示的制动力,从而卷线筒制动部31能够电控地制动卷线筒18。如图5的中间部分所示,控制部34控制卷线筒制动部31,以第一制动力F1制动卷线筒18第一规定时间τ1,并控制卷线筒制动部31以第二制动力F2制动卷线筒18,该第二制动力F2基于经过第一规定时间τ1后的转速的变化。详细而言,控制部34控制卷线筒制动部31制动以基于推测张力值的第二制动力F2制动卷线筒18,该推测张力值是推测张力计算部61基于经过第一规定时间τ1后的转速的变化而计算出的。
控制部34进一步具有:抛竿检测部64,其检测由转速检测部32检测到的转速以规定比率增大。在图5的例子中,在时刻T1,抛竿检测部64检测转速以规定比率增大。规定比率是指视为抛竿开始的转速的变化率。抛竿检测部64检测到转速以规定比率增大之后,经过第二规定时间τ2之后,控制部34控制卷线筒制动部31,以第一制动力F1制动卷线筒18。第二规定时间τ2是指比从抛竿开始至转速的变化率变为负的时刻之间的时间更短的时间。例如,第二规定时间τ2是基于模拟、试验等的固定值或与刚刚开始抛竿后的转速相对应的值。在时刻T2,制动力设置部62将卷线筒制动部31所产生的制动力的目标值设置为第一制动力F1。第一制动力F1是指基于模拟、试验等的固定值或与刚刚开始抛竿后的转速相应的值。
在从时刻T2至时刻T3之间的第一规定时间τ1期间,制动力设置部62将制动力的目标值维持为第一制动力F1。元件控制部63计算与第一制动力F1相对应的占空比,并根据计算出的占空比来控制开关元件35。详细而言,元件控制部63具有例如一阶滞后滤波器,逐级增大占空比,直至达到与第一制动力F1相对应的占空比。通过上述结构,控制部34控制卷线筒制动部31在第一规定时间τ1期间以第一制动力F1制动卷线筒18。即,控制部34控制卷线筒制动部31在第一规定时间τ1期间以使制动力达到目标的第一制动力F1。在图5的例子中,第一规定时间τ1包含在由转速检测部32所检测到的转速增大的期间。例如,第一规定时间τ1的长度为0.1秒。
若在时刻T3,控制卷线筒制动部31以第一制动力F1制动卷线筒18,若这一处理结束,则控制部34控制卷线筒制动部31,以逐级减少制动力。详细而言,时刻T3以后,元件控制部63逐级减小占空比。由此,在图5的例子中,在时刻T3至时刻T4之间,卷线筒制动部31所产生的制动力减少。从时刻T3至T4之间的制动力的变化方式依赖于诱饵的飞行状况,例如诱饵的重量、顺风或逆风状况等。
如上所述,控制卷线筒制动部31以第一制动力F1制动卷线筒18第一规定时间τ1之后,控制部根据之后的转速的变化掌握双轴承渔线轮1的使用状况,并基于使用状况计算第二制动力F2。在图5的例子中,转速的变化相当于阴影所示部分的面积S1。另外,使用状况例如是指所使用的诱饵或钓线、顺风或逆风的状况等。控制部34控制卷线筒制动部31,以第二制动力F2制动卷线筒18,该第二制动力F2是适合使用状况的制动力。
在图5的例子中,在从经过第一规定时间τ1之后的时刻T3至经过一定时间之后的时刻T4期间,制动力设置部62将制动力的目标值设置为基于时刻T3以后的转速的变化的第二制动力F2。详细而言,制动力设置部62基于与上述一定时间,即与时刻T3以后的转速的变化相对应的测张力值计算第二制动力F2,并将制动力的目标值设置为计算出的第二制动力F2。例如,在从时刻T3至时刻T4之间,制动力设置部62基于第一阈值以上的推测张力值的积分值及动作模式计算第二制动力F2。第一阈值例如为零,在图5的例子中,制动力设置部62基于图5中阴影所示的部分的面积及动作模式计算第二制动力。从时刻T3至时刻T4之间的时间例如为0.3秒。
图6为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卷线筒制动装置的第二制动力的计算方法的例子的图。制动力设置部62保存有表格,该表格用于根据上述推测张力值的积分值可采用的值的范围即范围R1、R2、R3及动作模式FL、PE、NM计算第二制动力。在图6的例子中,动作模式为表示碳氟化合物的FL、表示聚乙烯的PE、表示尼龙单丝的NM。例如,当推测张力值的积分为范围R1中所含的值,且动作模式为FL时,制动力设置部62计算出f1作为第二制动力F2。
在从时刻T4至时刻T5期间,制动力设置部62将制动力的目标值设置为第二制动力F2。元件控制部63计算与第二制动力F2相对应的占空比,并根据计算出的占空比控制开关元件35。详细而言,元件控制部63逐级增大占空比,直至达到与第二制动力F2相对应的值。通过上述结构,控制部34在从时刻T4至时刻T5之间以第二制动力F2控制卷线筒制动部31。即,控制部34在从时刻T4至时刻T5之间控制卷线筒制动部31,以使制动力达到目标的第二制动力F2。从时刻T4至时刻T5之间例如为0.1秒。
在时刻T5,控制卷线筒制动部31,以第二制动力F2制动卷线筒18,若这一处理结束,则控制部34控制卷线筒制动部31,以逐级减少制动力。详细而言,时刻T5以后,元件控制部63逐级减小占空比。由此,在图6的例子中,时刻T5以后,卷线筒制动部31所产生的制动力减少。时刻T5以后的制动力的变化方式依赖于诱饵的飞行状况。
(变形例1)
卷线筒18的制动方法不限定于上述例子。图7为表示实施方式中的卷线筒的制动的第一变形例的图。在图7的例子中,可视为第一制动力F1的大小与第二制动力F2的大小一致。
(变形例2)
图8为表示实施方式中的卷线筒的制动的第二变形例的图。在图8的例子中,第一制动力F1大于第二制动力F2。在图8的例子中,卷线筒制动装置30以第一制动力F1制动卷线筒18之后,以小于第一制动力F1的第二制动力F2制动卷线筒18。由于首先以足够大的制动力的第一制动力F1制动卷线筒18,因此能够抑制产生空转。
(变形例3)
在上述例子中,第一制动力F1下的制动及第二制动力F2下的制动分别进行一次,但第一制动力F1下的制动及第二制动力F2下的制动也可以进行多次。下面,对第一制动力F1下的制动及第二制动力F2下的制动进行多次的例子进行说明。
控制部34控制卷线筒制动部31,以第二制动力F2制动卷线筒18,之后,在经过第三规定时间之后,基于推测张力计算部61计算出的推测张力值判断是否需要追加制动。当判断无需追加制动时,卷线筒制动装置30的动作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当判断需要追加制动时,卷线筒制动装置30实施追加的制动。详细而言,当推测张力值在第一规定范围内时,控制部34反复进行如下操作:控制卷线筒制动部31,以第一制动力制动卷线筒18第一规定时间,控制卷线筒制动部31以第二制动力制动卷线筒18。实际上,较大程度依赖于诱饵的飞行状况,例如诱饵的重量、顺风或逆风的状况等,因此,当推测张力值在第一规定范围时,可视为卷线筒18未被充分制动。需要指出,第一规定范围基于实机试验、模拟等而确定。
图9为表示实施方式中的卷线筒的制动的第三变形例的图。图的观看方法与图5相同。下面,使用图9对卷线筒18的制动的第三变形例进行说明。下面,对视为在从时刻T5至控制后经过规定时间τ3的时刻T6期间推测张力值在第一规定范围内,且在时刻T6以后实施追加的制动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时刻T5之前的转速、制动力、及推测张力值的变化与图5的例子相同。由于在时刻T6,推测张力值在第一规定范围内,因此,控制部34在从时刻T6至时刻T7的第一规定时间τ1期间,控制卷线筒制动部31,以第一制动力F1制动卷线筒18。详细而言,由于在时刻T6,推测张力值在第一规定范围内,因此,制动力设置部62将卷线筒制动部31所产生的制动力的目标值设置为第一制动力F1。与图5的例子相同地,在从时刻T6至时刻T7的第一规定时间τ1期间,制动力设置部62将制动力的目标值维持为第一制动力F1。与图5的例子相同地,元件控制部63连续增大占空比,直至达到与第一制动力F1相对应的占空比。通过上述结构,控制部34能够在从时刻T6至时刻T7的第一规定时间τ1期间,控制卷线筒制动部31以第一制动力F1制动卷线筒18。
在时刻T7,控制卷线筒制动部31以第一制动力F1制动卷线筒18,若这一处理结束,则控制部34控制卷线筒制动部31,以连续减少制动力。详细而言,时刻T7以后,元件控制部63连续减少占空比。由此,在图9的例子中,时刻T7以后,卷线筒制动部31所产生的制动力减少。时刻T7以后的制动力的变化方式依赖于诱饵的飞行状况。
然后,控制部34根据时刻T7以后的转速的变化掌握双轴承渔线轮1的使用状况,并基于使用状况计算第二制动力F2’。在图9的例子中,转速的变化相当于阴影所示部分的面积S2。控制部34控制卷线筒制动部31以第二制动力F2’制动卷线筒18,该第二制动力F2’是适合使用状况的制动力。在图9的例子中,在自时刻T7至经过一定时间后的时刻T8期间,制动力设置部62将制动力的目标值设置为基于时刻T7以后的转速的变化的第二制动力F2’。详细而言,与图5的例子相同地,制动力设置部62基于与时刻T7以后的转速的变化相对应的推测张力值,计算第二制动力F2’,并将制动力的目标值设置为计算出的第二制动力F2’。从时刻T7至时刻T8之间的时间例如为0.3秒。
在从时刻T8至时刻T9期间,制动力设置部62将制动力的目标值设置为第二制动力F2’。元件控制部63计算与第二制动力F2’相对应的占空比,并根据计算出的占空比控制开关元件35。详细而言,元件控制部63连续增大占空比,直至达到与第二制动力F2’相对应的值。通过上述结构,控制部34在从时刻T8至时刻T9期间,以第二制动力F2’控制卷线筒制动部31。即,控制部34在从时刻T8至时刻T9期间,控制卷线筒制动部31,以使制动力达到目标的第二制动力F2’。从时刻T8至时刻T9期间例如为0.1秒。
在时刻T9,控制卷线筒制动部31以第二制动力F2’制动卷线筒18,若这一处理结束,则控制部34控制卷线筒制动部31,以连续减少制动力。详细而言,时刻T9以后,元件控制部63连续减小占空比。由此,在图9的例子中,时刻T9以后,卷线筒制动部31所产生的制动力减少。时刻T9以后的制动力的变化方式依赖于诱饵的飞行状况。
如上所述,能够通过反复进行第一制动力下的制动及第二制动力下的制动,抑制制动力不足。在上述例子中,如上述例子所示,最初制动时的第一制动力和追加制动时的第一制动力可以为相同的值,也可以为不同的值。
(变形例4)
判断是否需要追加制动的方法不限定于上述例子。下面,对基于转速检测部32检测到的转速判断是否需要追加制动的例子进行说明。图10为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轴承渔线轮的制动装置的变形例4的结构的框图。在变形例4中,制动力设置部62从转速检测部32获取转速。卷线筒制动装置30的其它结构与图4相同。
控制部34控制卷线筒制动部31,以第二制动力F2制动卷线筒18,之后,在经过第三规定时间之后,基于转速检测部32检测到的转速,判断是否需要追加制动。当判断不需要追加制动时,卷线筒制动装置30的动作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当判断需要追加制动时,卷线筒制动装置30实施追加的制动。详细而言,当转速在第二规定范围时,控制部34反复进行如下操作:控制卷线筒制动部31以第一制动力制动卷线筒18第一规定时间,并控制卷线筒制动部31以第二制动力制动卷线筒18。当转速在第二规定范围内时,可视为卷线筒18未被充分制动。第二规定范围基于实机试验、模拟等确定。
变形例4中的卷线筒18的制动的例子与图9所示的变形例3中的卷线筒18的制动的例子相同。其中,在变形例4中,在时刻T6,可视转速在第二规定范围,时刻T6以后实施追加的制动。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卷线筒制动装置30,通过以第一制动力制动卷线筒18第一规定时间,并检测经过第一规定时间后的转速的变化,从而掌握所使用的诱饵或钓线、顺风或逆风的状况,并以基于这些状况的第二制动力制动卷线筒18,由此能够抑制产生空转,同时提高卷线筒18的制动精度。若能够提高卷线筒18的制动精度,则在抛竿的后半段制动力不会过剩,能够延伸飞行距离。另外,由于以基于转速的变化的第二制动力制动卷线筒18,因此能够根据由线绳的量的变化而产生的转速的变化来制动卷线筒18。即,由于以与线绳的量相对应的制动力制动卷线筒18,因此不会产生制动力的不足或产生过剩的制动力。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制动力设置部62也可以在经过第一规定时间τ1之后,基于第一阈值以上的推测张力值的平均值、中间值等来计算第二制动力F2。另外,制动力设置部62也可以保存有根据经过第一规定时间τ1后的推测张力值计算第二制动力F2的函数。在该情况下,制动力设置部62根据经过第一规定时间后的推测张力值及函数,计算第二制动力F2。在从转速的变化率低于第二阈值的时刻至第一规定时间τ1期间,控制部34控制卷线筒制动部31以第一制动力制动卷线筒18。制动力设置部62可以基于刚刚经过第一规定时间τ1之后的一定时间内的推测张力值来计算第二制动力F2,也可以基于自经过第一规定时间τ1之后又经过一段时间后的时刻起的一定期间内的推测张力值来计算第二制动力F2。
符号说明:
1 双轴承渔线轮
2 手柄
2a 臂部
2b 把手
3 星形钓力阀
10 渔线轮主体
11 框架
12 第一侧盖
13 第二侧盖
14 第一侧板
15 第二侧板
16 连结部
17 竿安装脚部
18 卷线筒
18a 凸缘部
18b 凸座部
19 离合器操作杆
20 操作旋钮
21 卷线筒支撑部
22 均匀绕线机构
23 齿轮机构
24 离合器机构
25 离合器卡脱机构
26 卷线筒轴
27、28 轴承
30 卷线筒制动装置
31 卷线筒制动部
32 转速检测部
33 模式检测部
34 控制部
35 开关元件
36 整流电路
37 蓄电元件
41 磁铁
42 线圈
43 线圈安装部件
50 电路基板
51 读取对象图案
52 识别图案
61 推测张力计算部
62 制动力设置部
63 元件控制部
64 抛竿检测部。

Claims (5)

1.一种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制动装置,其制动能够旋转地支撑于渔线轮主体的卷线筒,且具备:
卷线筒制动部,其能够电控地制动所述卷线筒;
转速检测部,其检测所述卷线筒的转速;
控制部,其控制所述卷线筒制动部以第一制动力制动所述卷线筒第一规定时间,并控制所述卷线筒制动部以第二制动力制动所述卷线筒,所述第二制动力基于经过所述第一规定时间后的转速的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制动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具有:
推测张力计算部,其基于由所述转速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转速来计算推测张力值,该推测张力值为推测作用于钓线的值,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卷线筒制动部基于经过所述第一规定时间后的所述转速的变化,计算推测张力值,并以基于该推测张力值的所述第二制动力制动所述卷线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制动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反复进行如下操作:
控制所述卷线筒制动部以所述第二制动力制动所述卷线筒之后,在控制后经过规定时间后,所述推测张力值在第一规定范围时,控制所述卷线筒制动部以第一制动力制动所述卷线筒第一规定时间,并控制所述卷线筒制动部以第二制动力制动所述卷线筒,所述第二制动力基于经过该第一规定时间后的转速的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制动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反复进行如下操作:
控制所述卷线筒制动部以所述第二制动力制动所述卷线筒之后,在控制后经过规定时间后,所述转速的变化率在第二规定范围时,控制所述卷线筒制动部以第一制动力制动所述卷线筒第一规定时间,并控制所述卷线筒制动部以第二制动力制动所述卷线筒,所述第二制动力基于经过该第一规定时间后的转速的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制动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进一步具有:
抛竿检测部,其检测由所述转速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转速以规定比率增大,
在由所述抛竿检测部检测到所述转速以规定比率增大之后,经过第二规定时间后,控制所述卷线筒制动部以所述第一制动力制动所述卷线筒所述第一规定时间。
CN201910063510.6A 2018-01-23 2019-01-23 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制动装置 Active CN1100633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08525A JP7011945B2 (ja) 2018-01-23 2018-01-23 両軸受リールのスプール制動装置
JP2018-008525 2018-01-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63311A true CN110063311A (zh) 2019-07-30
CN110063311B CN110063311B (zh) 2022-04-19

Family

ID=67297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63510.6A Active CN110063311B (zh) 2018-01-23 2019-01-23 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制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575508B2 (zh)
JP (1) JP7011945B2 (zh)
KR (1) KR102654889B1 (zh)
CN (1) CN110063311B (zh)
TW (1) TWI79173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54452A (zh) * 2019-12-05 2020-02-07 南京快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电子刹车系统的渔轮
CN114097732A (zh) * 2020-08-27 2022-03-01 古洛布莱株式会社 钓鱼用卷线器、钓鱼用卷线器的制动装置以及制动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36404B2 (ja) * 2017-01-19 2021-03-03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プール制動装置
US11406226B2 (en) 2019-07-24 2022-08-09 Lg Electronics Inc. Leg car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JP7320479B2 (ja) * 2020-08-27 2023-08-03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魚釣用リール及びバックラッシュ修正作業状態判定装置
JP7417278B2 (ja) * 2021-01-15 2024-01-18 昭北ラミネート工業株式会社 Ptp用の包装シート
JP2023028978A (ja) * 2021-08-20 2023-03-03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制動力制御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魚釣用リール
JP2023068889A (ja) * 2021-11-04 2023-05-18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制動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魚釣用リール
CN114451371B (zh) * 2021-11-05 2023-01-24 宁波市西赛德渔具有限公司 带磁力缓降结构的渔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32436A (ja) * 1998-05-13 1999-12-07 Johnson Worldwide Assoc Inc ベイトキャスティング制御魚釣りリ―ル
JP2000217478A (ja) * 1999-01-28 2000-08-08 Ube Ind Ltd 魚釣用リールのバックラッシュ防止装置
US20040148843A1 (en) * 2003-01-06 2004-08-05 Takeshi Ikuta Lithographic apparatus and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806540A (zh) * 2005-01-18 2006-07-26 株式会社岛野 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制动装置
KR20130018520A (ko) * 2011-08-08 2013-02-25 가부시키가이샤 시마노 듀얼 베어링 릴의 스풀 제동 장치
CN102960316A (zh) * 2011-08-31 2013-03-13 株式会社岛野 电动渔线轮的控制装置
JP2016136893A (ja) * 2015-01-28 2016-08-04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のスプール制動装置
JP2017108704A (ja) * 2015-12-18 2017-06-22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のスプール制動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22273U (zh) 1974-08-05 1976-02-18
JP4039951B2 (ja) * 2003-01-06 2008-01-30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の制動装置
JP5122273B2 (ja) * 2007-12-28 2013-01-16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のスプール制動装置
JP6072422B2 (ja) * 2012-03-12 2017-02-01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
JP6085447B2 (ja) * 2012-10-19 2017-02-22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のスプール制動装置
JP5993705B2 (ja) * 2012-10-19 2016-09-14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のスプール制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32436A (ja) * 1998-05-13 1999-12-07 Johnson Worldwide Assoc Inc ベイトキャスティング制御魚釣りリ―ル
JP2000217478A (ja) * 1999-01-28 2000-08-08 Ube Ind Ltd 魚釣用リールのバックラッシュ防止装置
US20040148843A1 (en) * 2003-01-06 2004-08-05 Takeshi Ikuta Lithographic apparatus and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806540A (zh) * 2005-01-18 2006-07-26 株式会社岛野 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制动装置
KR20130018520A (ko) * 2011-08-08 2013-02-25 가부시키가이샤 시마노 듀얼 베어링 릴의 스풀 제동 장치
CN102960316A (zh) * 2011-08-31 2013-03-13 株式会社岛野 电动渔线轮的控制装置
JP2016136893A (ja) * 2015-01-28 2016-08-04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のスプール制動装置
JP2017108704A (ja) * 2015-12-18 2017-06-22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のスプール制動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54452A (zh) * 2019-12-05 2020-02-07 南京快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电子刹车系统的渔轮
CN114097732A (zh) * 2020-08-27 2022-03-01 古洛布莱株式会社 钓鱼用卷线器、钓鱼用卷线器的制动装置以及制动系统
CN114097732B (zh) * 2020-08-27 2023-11-07 古洛布莱株式会社 钓鱼用卷线器、钓鱼用卷线器的制动装置以及制动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126270A (ja) 2019-08-01
KR102654889B1 (ko) 2024-04-05
TW201932008A (zh) 2019-08-16
US20190223421A1 (en) 2019-07-25
US10575508B2 (en) 2020-03-03
TWI791733B (zh) 2023-02-11
JP7011945B2 (ja) 2022-01-27
KR20190089708A (ko) 2019-07-31
CN110063311B (zh) 2022-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63311A (zh) 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制动装置
US7503517B2 (en) Spool braking device for dual bearing reel
CN103766296B (zh) 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制动装置
US6983907B2 (en) Breaking device for a dual bearing reel
CN103766297B (zh) 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制动装置
US5749533A (en) Fishing reel with electronically variable brake for preventing backlash
CN101467524B (zh) 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制动装置
CN100361572C (zh) 双轴承绕线轮的制动装置
CN103299967B (zh) 双轴承绕线轮
US7159813B2 (en) Spool braking device and dual bearing reel having the same
JP4039951B2 (ja) 両軸受リールの制動装置
KR20170073469A (ko) 듀얼 베어링 릴의 스풀 제동 장치
CN106993591A (zh) 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制动装置
JP2006197810A (ja) 両軸受リールのスプール制動装置
WO1998047352A1 (en) Fishing reel with automatic backlash control
CN108323486B (zh) 卷线筒制动装置
CN101467522A (zh) 双轴承渔线轮
CN110432236B (zh) 双轴承渔线轮的制动装置
CN101467523B (zh) 钓具的电子电路装置
JP2024026351A (ja) 釣情報管理システム
CN101467525B (zh) 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制动装置
CN115005170A (zh) 渔线轮电磁制动装置及渔线
JP3977746B2 (ja) 両軸受リールの制動装置
CN114097732B (zh) 钓鱼用卷线器、钓鱼用卷线器的制动装置以及制动系统
JPH0142464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