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49967B - 新的化合物和包含来自该化合物的官能团的改性共轭二烯类聚合物 - Google Patents

新的化合物和包含来自该化合物的官能团的改性共轭二烯类聚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49967B
CN110049967B CN201880004703.8A CN201880004703A CN110049967B CN 110049967 B CN110049967 B CN 110049967B CN 201880004703 A CN201880004703 A CN 201880004703A CN 110049967 B CN110049967 B CN 1100499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mula
carbon atoms
group
compound
compound represen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0470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49967A (zh
Inventor
崔承镐
金智恩
崔源文
赵大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Chem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Chem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Chem Ltd filed Critical LG Chem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18/010386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9066289A1/ko
Publication of CN1100499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499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499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499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CTREATMENT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RUBBERS
    • C08C19/00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rubber
    • C08C19/22Incorporating nitrogen atoms into the molecul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0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207/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with only hydrogen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 C07D207/18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with only hydrogen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having one double bond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a ring member and a non-ring member
    • C07D207/2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with only hydrogen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having one double bond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a ring member and a non-ring member with hetero atoms or with carbon atoms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one bond to halogen, e.g. ester or nitrile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 C07D207/24Oxygen or sulfur atoms
    • C07D207/262-Pyrrolidones
    • C07D207/2632-Pyrrolidones with only hydrogen atoms or radicals containing only hydrogen and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other ring carbon atoms
    • C07D207/2672-Pyrrolidones with only hydrogen atoms or radicals containing only hydrogen and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other ring carbon atoms with only hydrogen atoms or radicals containing only hydrogen and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0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207/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with only hydrogen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 C07D207/18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with only hydrogen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having one double bond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a ring member and a non-ring member
    • C07D207/2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with only hydrogen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having one double bond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a ring member and a non-ring member with hetero atoms or with carbon atoms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one bond to halogen, e.g. ester or nitrile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 C07D207/24Oxygen or sulfur atoms
    • C07D207/262-Pyrrolidones
    • C07D207/2732-Pyrrolidones with hetero atoms or with carbon atoms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one bond to halogen, e.g. ester or nitrile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other ring carbon atoms
    • C07D207/277Carbon atoms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one bond to halogen, e.g. ester or nitrile radic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136/00Hom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at least one having two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 C08F136/02Hom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at least one having two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the radical having only two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 C08F136/04Hom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at least one having two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the radical having only two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conjugated
    • C08F136/06Butadi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36/00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at least one having two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 C08F36/02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at least one having two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the radical having only two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 C08F36/04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at least one having two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the radical having only two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conjugat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8/00Chemical modification by after-treatment
    • C08F8/30Introducing nitrogen atoms or nitrogen-containing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34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 C08K5/3412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having one nitrogen atom in the ring
    • C08K5/3415Five-membered ring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式1表示的化合物、其制备方法,以及包含来自所述化合物的官能团的具有高改性比的改性共轭二烯类聚合物。

Description

新的化合物和包含来自该化合物的官能团的改性共轭二烯类 聚合物
技术领域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基于2017年09月26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7-0124413和2018年08月10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8-0093812的优先权的权益,这两项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说明书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改性聚合物的新型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包含来自所述化合物的官能团的改性共轭二烯类聚合物。
背景技术
根据近来对具有低燃料消耗率的汽车的需求,需要具有由抗湿滑性和低滚动阻力为代表的调制稳定性以及优异的耐磨性和拉伸性能的共轭二烯类聚合物作为轮胎用橡胶材料。
为了降低轮胎的滚动阻力,有降低硫化橡胶的滞后损失的方法,并且使用50℃至80℃下的回弹性、tanδ、Goodrich生热(Goodrich heating)等作为硫化橡胶的评价指标。换言之,理想的是使用在上述温度下具有高回弹性或者低tanδ值或Goodrich生热的橡胶材料。
已知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橡胶或聚丁二烯橡胶是具有低滞后损失的橡胶材料,但是这些橡胶具有抗湿滑性低的限制。因此,近来,通过乳液聚合或溶液聚合制备共轭二烯类(共)聚合物如苯乙烯-丁二烯橡胶(以下称为“SBR”)和丁二烯橡胶(以下称为“BR”)来用作轮胎用橡胶。
在使用BR或SBR作为轮胎用橡胶材料的情况下,通常,混合诸如二氧化硅和炭黑的填料并且用于得到轮胎所需要的物理性能。然而,由于BR或SBR填料的亲和性不好,因此,诸如耐磨性、抗裂性和加工性能的物理性能甚至降低。
因此,作为提高SBR与诸如二氧化硅和炭黑的填料的分散性的方法,已经提出一种用可以与填料相互作用的官能团改性共轭二烯类聚合物的聚合活性部分的方法,所述共轭二烯类聚合物通过使用有机锂由阴离子聚合得到。例如,已经提出用锡类化合物改性共轭二烯类聚合物的聚合活性末端的方法、引入氨基的方法,或用烷氧基硅烷衍生物改性的方法。
另外,作为提高BR与诸如二氧化硅和炭黑的填料的分散性的方法,已经开发一种用特定的偶联剂或改性剂改性活性聚合物中的活化活性末端的方法,所述活性聚合物通过使用包含镧系稀土元素化合物的催化剂组合物由配位聚合得到。
然而,通过上述方法改性的BR或SBR具有低的末端改性比,并且使用其制造的轮胎的物理性能的改善效果不显著。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设计本发明以解决常规技术的上述问题,并且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由式1表示的化合物,其可以有效地用作聚合改性剂。
另外,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另外,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含来自所述化合物的官能团的改性共轭二烯类聚合物。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任务,本发明提供一种由下面式1表示的化合物:
[式1]
Figure BDA0002078349570000021
在式1中,
R1是1至20个碳原子的一价烃基;或包含选自N、S和O中的一个或多个杂原子的1至20个碳原子的一价烃基,
R2是1至20个碳原子的二价烃基,该二价烃基未被取代或被选自1至20个碳原子的烷基、3至20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和6至30个碳原子的芳基中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或者是包含选自N、S和O中的一个或多个杂原子的1至20个碳原子的二价烃基,
R3和R4各自独立地是1至20个碳原子的一价烃基,该一价烃基未被取代或被选自1至20个碳原子的烷基、3至20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和6至30个碳原子的芳基中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或者R3和R4彼此连接以形成5至20个碳原子的脂肪烃环或6至20个碳原子的芳香烃环。
本发明中还提供一种由下面式1表示并且在权利要求1中描述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进行由下面式2表示的化合物与由下面式3表示的化合物的第一反应,以制备由下面式4表示的化合物;和
进行由式4表示的化合物与由下面式5表示的化合物的第二反应:
[式2]
Figure BDA0002078349570000031
[式3]
Figure BDA0002078349570000032
[式4]
Figure BDA0002078349570000033
[式5]
Figure BDA0002078349570000041
[式1]
Figure BDA0002078349570000042
在式1至式5中,
R1是1至20个碳原子的一价烃基;或包含选自N、S和O中的一个或多个杂原子的1至20个碳原子的一价烃基,
R2是1至20个碳原子的二价烃基,该二价烃基未被取代或被选自1至20个碳原子的烷基、3至20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和6至30个碳原子的芳基中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或者是包含选自N、S和O中的一个或多个杂原子的1至20个碳原子的二价烃基,
R3和R4各自独立地是1至20个碳原子的一价烃基,该一价烃基未被取代或被选自1至20个碳原子的烷基、3至20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和6至30个碳原子的芳基中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或者R3和R4彼此连接以形成5至20个碳原子的脂肪烃环或6至20个碳原子的芳香烃环。
另外,本发明中提供一种用来自由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官能团改性的共轭二烯类聚合物。
有益效果
在根据本发明的由式1表示的化合物中,引入亚胺基、酯基和脂肪族烃基,并且所述化合物具有高的阴离子反应性以易于与聚合物的活性部分相互作用,因此,可以容易地用作聚合物的改性剂。
另外,由于根据本发明的改性共轭二烯类聚合物包含来自由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官能团,因此,与诸如炭黑的填料的亲和性可以优异。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以帮助理解本发明。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词语或术语不应理解为在常用的字典中所定义的含义。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词语或术语应当基于发明人可以适当地定义词语的概念以最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原则,理解为具有与它们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
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取代的”可以指官能团、原子团或化合物的氢被特定取代基取代。如果官能团、原子团或化合物的氢被特定取代基取代,则根据官能团、原子团或化合物中存在的氢原子数,可以存在一个或包含两个或更多个的多个取代基,并且如果存在多个取代基,则各个取代基可以相同或不同。
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烷基”可以指一价脂肪族饱和烃,并且可以包括诸如甲基、乙基、丙基和丁基的直链烷基以及诸如异丙基、仲丁基、叔丁基和新戊基的支链烷基两者。
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亚烷基”可以指二价脂肪族饱和烃,如亚甲基、亚乙基、亚丙基和亚丁基。
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环烷基”可以指环状饱和烃。
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芳基”可以指环状芳香烃,并且可以包括包含一个环的单环芳香烃和包含两个以上的组合环的多环芳香烃两者。
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衍生单元”和“衍生官能团”可以指来自特定物质的成分或结构,或者所述物质本身。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改性共轭二烯类聚合物的改性的化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化合物的特征在于,由下面式1表示:
[式1]
Figure BDA0002078349570000051
在式1中,
R1是1至20个碳原子的一价烃基;或包含选自N、S和O中的一个或多个杂原子的1至20个碳原子的一价烃基,
R2是1至20个碳原子的二价烃基,该二价烃基未被取代或被选自1至20个碳原子的烷基、3至20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和6至30个碳原子的芳基中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或者是包含选自N、S和O中的一个或多个杂原子的1至20个碳原子的二价烃基,
R3和R4各自独立地是1至20个碳原子的一价烃基,该一价烃基未被取代或被选自1至20个碳原子的烷基、3至20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和6至30个碳原子的芳基中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或者R3和R4彼此连接以形成5至20个碳原子的脂肪烃环或6至20个碳原子的芳香烃环。
具体地,在式1中,R1可以是1至20个碳原子的一价烃基;或包含选自N、S和O中的一个或多个杂原子的1至20个碳原子的一价烃基。
如果R1是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一价烃基,则R1可以选自1至20个碳原子的烷基、3至20个碳原子的环烷基、6至20个碳原子和7至20个碳原子的芳基烷基,具体地,R1可以选自1至10个碳原子的烷基、3至12个碳原子的环烷基、6至12个碳原子的芳基和7至12个碳原子的芳基烷基。
另外,如果R1是包含杂原子的1至20个碳原子的一价烃基,则R1可以包含杂原子代替烃基中的一个或多个碳原子;或者与烃基中的碳原子键合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可以被杂原子或包含杂原子的官能团取代,其中,杂原子可以选自N、O和S。具体地,如果R1是包含杂原子的1至20个碳原子的一价烃基,则R1可以是烷氧基;苯氧基;羧基;酸酐;氨基;酰胺基;环氧基;巯基;-[R11O]xR12(其中,R11是2至20个碳原子的亚烷基,R12选自氢原子、1至20个碳原子的烷基、3至20个碳原子的环烷基、6至20个碳原子的芳基和7至20个碳原子的芳基烷基,x是2至10的整数);包含选自羟基、烷氧基、苯氧基、羧基、酯基、酸酐基、氨基、酰胺基、环氧基和巯基中的一个或多个官能团的一价烃基(例如,羟烷基、烷氧基烷基、苯氧基烷基、氨基烷基或硫醇基烷基)。更具体地,如果R1是包含杂原子的1至20个碳原子的烷基,则R1可以选自1至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2至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烷基、7至20个碳原子的苯氧基烷基、1至20个碳原子的氨基烷基和-[R11O]xR12(其中,R11是2至10个碳原子的亚烷基,R12选自氢原子、1至10个碳原子的烷基、3至12个碳原子的环烷基、6至18个碳原子的芳基和7至18个碳原子的芳基烷基,x是2至10的整数)。
另外,在式1中,R2可以是1至20个碳原子的二价烃基;或包含选自N、S和O中的一个或多个杂原子的1至20个碳原子的二价烃基。
如果R2是1至20个碳原子的二价烃基,则R2可以是1至10个碳原子的亚烷基,如亚甲基、亚乙基和亚丙基;6至20个碳原子的亚芳基,如亚苯基;或作为它们的组合基的7至20个碳原子的芳基亚烷基。更具体地,R2可以是1至6个碳原子的亚烷基。此外,R2可以被选自1至20个碳原子的烷基、3至20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和6至30个碳原子的芳基中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
另外,如果R2是包含杂原子的1至20个碳原子的二价烃基,则R2可以包含杂原子代替烃基中的一个或多个碳原子;或者与烃基中的碳原子键合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可以被杂原子或包含杂原子的官能团取代,其中,杂原子可以选自N、O和S。
具体地,如果R2是包含杂原子的1至20个碳原子的二价烃基,则R2可以是烷氧基;苯氧基;羧基;酸酐;氨基;酰胺基;环氧基;巯基;1至20个碳原子的二价烃基,该二价烃基包含选自羟基、烷氧基、苯氧基、羧基、酯基、酸酐、氨基、酰胺基、环氧基团和巯基中的一种或多种官能团。
另外,在式1中,R3和R4可以各自独立地是1至20个碳原子的一价烃基,或者可以彼此连接以形成5至20个碳原子的脂肪烃环或6至20个碳原子的芳香烃环。具体地,如果R3和R4各自独立地是一价烃基,则R3和R4可以各自独立地是一价烃基,该一价烃基未被取代或被选自1至20个碳原子的烷基、3至20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和6至30个碳原子的芳基中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更具体地,R3和R4可以各自独立地是1至10个碳原子的烷基,该烷基未被取代或被选自1至10个碳原子的烷基、3至12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和6至12个碳原子的芳基中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
另外,如果R3和R4彼此连接形成环,则R3和R4可以彼此连接以形成5至20个碳原子的脂肪烃环或6至20个碳原子的芳香烃环,更具体地,可以彼此连接以形成5至10个碳原子的脂肪烃环或6至10个碳原子的芳香烃环。
另外,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中,在式1的化合物中,R1可以是选自1至10个碳原子的烷基、3至12个碳原子的环烷基、6至12个碳原子的芳基、7至12个碳原子的芳基烷基、2至1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烷基、7至12个碳原子的苯氧基烷基和1至10个碳原子的氨基烷基中的任意一种,R2可以是1至10个碳原子的亚烷基,R3和R4可以彼此连接以形成5至10个碳原子的脂肪烃环或6至10个碳原子的芳香烃环。
更具体地,由式1表示的改性剂可以由下面式1-1至式1-4表示:
[式1-1]
Figure BDA0002078349570000081
[式1-2]
Figure BDA0002078349570000082
[式1-3]
Figure BDA0002078349570000083
[式1-4]
Figure BDA0002078349570000084
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是用于聚合物的改性剂,具体地,用于共轭二烯类聚合物的改性剂。在这种情况下,共轭二烯类聚合物可以在包含含有镧系稀土元素的化合物的催化剂组合物的存在下通过聚合制备。
在25℃和1atm下,相对于100g的非极性溶剂,例如,己烷,所述化合物的溶解度可以为约10g以上。此处,化合物的溶解度指当用肉眼观察时不产生浑浊现象的澄清溶解的程度。通过这种高溶解度,可以得到对于聚合物的优异改性比。
根据本发明的由式1表示的化合物可以在分子中包含酯基、亚胺基和脂肪族烃基。亚胺基表现出对聚合物的活性部分的高反应性,并且可以以高改性比改性聚合物,因此,化合物中存在的官能团可以以高收率引入到聚合物中。此外,亚胺基可以与聚合物的末端反应并且转化为仲氨基,从而进一步提高与填料,具体地,炭黑的亲和性。此外,酯基和脂肪族烃基,具体地,直链脂肪族烃基可以增加与聚合溶剂的亲和性,并且可以增加化合物的溶解度。因此,可以提高对于聚合物的改性比。此外,在所述化合物中,包含杂原子的烃基,具体地,叔胺基可以提高聚合物与填料的亲和性。例如,叔胺基抑制存在于填料的表面的羟基之间的氢键,以防止填料粒子之间的聚集,从而提高填料的分散性。
另外,本发明中提供一种由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进行由下面式2表示的化合物与由下面式3表示的化合物的第一反应以制备由下面式4表示的化合物(步骤a);和进行由式4表示的化合物与由下面式5表示的化合物的第二反应(步骤b):
[式2]
Figure BDA0002078349570000091
[式3]
Figure BDA0002078349570000101
[式4]
Figure BDA0002078349570000102
[式5]
Figure BDA0002078349570000103
[式1]
Figure BDA0002078349570000104
在式1至式5中,R1至R4与上面描述的相同。
步骤a中的第一反应是用于制备由式4表示的化合物的步骤,并且可以通过使由式2表示的化合物与由式3表示的化合物反应来进行。
另外,步骤b中的第二反应是用于制备由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步骤,并且可以通过使由式4表示的化合物与由式5表示的化合物反应来进行。在这种情况下,步骤a中的第一反应和步骤b中的第二反应可以在一个反应器中连续进行,或者在两个反应器中逐步进行。
在第一反应中,由式2表示的化合物和由式3表示的化合物可以以化学计量比使用,具体地,由式2表示的化合物和由式3表示的化合物可以以1:1.5至3的摩尔比反应。此外,在第二反应中,由式4表示的化合物和由式5表示的化合物可以以化学计量比使用,具体地,由式4表示的化合物和由式5表示的化合物可以以1:0.9至1的摩尔比反应。
此处,第一反应可以在100℃至20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第二反应可以在0℃至10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另外,第一反应和第二反应可以在极性溶剂的存在下进行,并且在这种情况下,极性溶剂可以是选自甲醇、乙醇、丁醇、己醇和二氯甲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改性共轭二烯类聚合物,其包含来自由下面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官能团:
[式1]
Figure BDA0002078349570000111
在式1中,R1至R4与上面描述的相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改性共轭二烯类聚合物可以通过下面描述的制备方法使活性聚合物与由式1表示的化合物反应来制备。由于所述改性共轭二烯类聚合物包含来自由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官能团,因此,其物理性能可以得到提高。
由式1表示的具体化合物可以与上面描述的相同。
具有地,所述改性共轭二烯类聚合物包含来自由式1表示的改性剂的官能团,并且可以包含与填料具有亲和性的官能团和与溶剂具有亲和性的官能团。因此,包含所述改性共轭二烯类聚合物的橡胶组合物和由该橡胶组合物制造的诸如轮胎的模制品可以具有提高的耐磨性、低燃料消耗率和加工性能。
所述改性共轭二烯类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Mn)可以为100,000g/mol至700,000g/mol,具体地,120,000g/mol至500,000g/mol。
所述改性共轭二烯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Mw)可以为300,000g/mol至1,200,000g/mol,具体地,400,000g/mol至1,000,000g/mol。
另外,所述改性共轭二烯类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Mw/Mn)可以为1.05至5。
另外,如果应用于橡胶组合物,考虑到橡胶组合物的机械性能、弹性和加工性能的良好平衡的改善效果,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改性共轭二烯类聚合物可以同时满足上述分子量分布范围、重均分子量和数均分子量的范围的条件。
特别地,所述改性共轭二烯类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可以为3.4以下,重均分子量可以为300,000g/mol至1,200,000g/mol,数均分子量可以为100,000g/mol至700,000g/mol,更具体地,多分散性可以为3.2以下,重均分子量可以为400,000g/mol至1,000,000g/mol,数均分子量可以为120,000g/mol至500,000g/mol。
此处,重均分子量和数均分子量分别是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分析的根据聚苯乙烯标准的转化分子量,分子量分布(Mw/Mn)也称为多分散性,并且计算为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的比例(Mw/Mn)。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改性共轭二烯类聚合物可以是100℃下的应力/松弛(-S/R)值为0.7以上的具有高线性度的聚合物。在这种情况下,-S/R表示应力变化,其表示为对于相同量的应变的响应,并且是表示聚合物的线性度的指标。通常,如果-S/R值减小,则表示聚合物的线性度降低,如果线性度降低,如果应用于橡胶组合物,则滚动阻力或转动阻力会增加。此外,可以从-S/R值预期聚合物的支化度和分子量分布,如果-S/R值减小,则支化度增加并且分子量分布增大,因此,聚合物的加工性能变好,但是机械性能降低。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改性共轭二烯类聚合物在100℃下具有0.7以上的高-S/R值,如果应用于橡胶组合物,则阻力性能和燃料消耗性能会变优异。具体地,所述改性共轭二烯类聚合物的-S/R值可以为0.7至1.0。
此处,在100℃和2±0.02rpm的转子速度的条件下,使用门尼粘度系统,例如,Monsanto Co.,Ltd.的MV2000E的大转子测量-S/R值。具体地,将聚合物在室温(23±5℃)下放置30分钟以上,并且收集27±3g的试样并放入模腔中,然后,操作压板,在施加扭矩的同时测量门尼粘度。此外,通过测量在释放扭矩另外1分钟的过程中出现的门尼粘度变化的等级值来得到-S/R值。
另外,具体地,当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测量时,所述改性共轭二烯类聚合物的共轭二烯部分的顺式-1,4键含量可以为95%以上,更具体地,98%以上。因此,如果应用于橡胶组合物,则可以提高橡胶组合物的耐磨性、抗裂性和耐臭氧性。
另外,当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测量时,所述改性共轭二烯类聚合物的共轭二烯部分的乙烯基含量可以为5%以下,更具体地,2%以下。如果聚合物中的乙烯基含量大于5%,则包含其的橡胶组合物的耐磨性、抗裂性和耐臭氧性会降低。
此处,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的聚合物中的顺式-1,4键含量和乙烯基含量分别通过如下方式得到:用相同池的二硫化碳作为空白,测量以5mg/ml的浓度制备的共轭二烯类聚合物的二硫化碳溶液的FT-IR透射光谱,并且利用:测量的光谱的约1130cm-1(a,基线)处的最大峰值,表示反式-1,4键的约967cm-1(b)处的最小峰值,表示乙烯基键的约911cm-1(c)处的最小峰值,表示顺式-1,4键的约736cm-1(d)处的最小峰值。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改性共轭二烯类聚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改性共轭二烯类聚合物包含来自由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官能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制备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在包含含有镧系稀土元素的化合物的催化剂组合物的存在下使共轭二烯类单体在烃溶剂中聚合,以制备结合有有机金属的活性聚合物(步骤1);和使所述活性聚合物与由下面式1表示的化合物反应(步骤2):
[式1]
Figure BDA0002078349570000131
在式1中,R1至R4与上面描述的相同。
步骤1是使用包含含有镧系稀土元素的化合物的催化剂组合物制备结合有有机金属的活性聚合物的步骤,并且可以通过在所述催化剂组合物的存在下使共轭二烯类单体在烃溶剂中聚合来进行。
对所述共轭二烯类单体没有具体地限制,但是可以是,例如,选自1,3-丁二烯、2,3-二甲基-1,3-丁二烯、戊间二烯、3-丁基-1,3-辛二烯、异戊二烯和2-苯基-1,3-丁二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对烃溶剂没有具体地限制,但是可以是,例如,选自正戊烷、正己烷、正庚烷、异辛烷、环己烷、甲苯、苯和二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催化剂组合物可以以如下量使用,使得基于总计100g的共轭二烯类单体,含有镧系稀土元素的化合物为0.1mmol至0.5mmol,具体地,基于总计100g的共轭二烯类单体,含有镧系稀土元素的化合物为0.1mmol至0.4mmol,更具体地,0.1mmol至0.25mmol。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制备方法使用上述范围内的催化剂组合物,并且催化剂活性高并且得到适当的催化剂浓度,并且不需要单独的脱盐工艺。
对所述含有镧系稀土元素的化合物没有具体地限制,但是可以是,例如,原子序数为57至71的稀土金属如镧、钕、铈、钆和镨中的一种,或它们中的两种以上的化合物,更具体地,包含选自钕、镧和钆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化合物。
另外,所述含有镧系稀土元素的化合物可以包括:含有稀土元素的羧酸盐(例如,乙酸钕、丙烯酸钕、甲基丙烯酸钕、葡萄糖酸钕、柠檬酸钕、富马酸钕、乳酸钕、马来酸钕、草酸钕、2-乙基己酸钕、新癸酸钕等);有机磷酸盐(例如,二丁基磷酸钕、二苯基磷酸钕、二己基磷酸钕、二庚基磷酸钕、二辛基磷酸钕、双(1-甲基庚基)磷酸钕、双(2-乙基己基)磷酸钕、二癸基磷酸钕等);有机膦酸盐(例如,丁基膦酸钕、戊基膦酸钕、己基膦酸钕、庚基膦酸钕、辛基膦酸钕、(1-甲基庚基)膦酸钕、(2-乙基己基)膦酸钕、癸基膦酸钕、十二烷基膦酸钕、十八烷基膦酸钕等);有机次膦酸盐(例如,丁基次膦酸钕、戊基次膦酸钕、己基次膦酸钕、庚基次膦酸钕、辛基次膦酸钕、(1-甲基庚基)次膦酸钕、(2-乙基己基)次膦酸钕等);氨基甲酸盐(例如,二甲基氨基甲酸钕、二乙基氨基甲酸钕、二异丙基氨基甲酸钕、二丁基氨基甲酸钕、二苄基氨基甲酸钕等);二硫代氨基甲酸盐(例如,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钕、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钕、二异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钕、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钕等);黄原酸盐(例如,甲基黄原酸钕、乙基黄原酸钕、异丙基黄原酸钕、丁基黄原酸钕、苄基黄原酸钕等);β-二酮酸盐(例如,乙酰丙酮钕、三氟乙酰丙酮钕、六氟乙酰丙酮钕、苯甲酰基丙酮酸钕等);醇盐或酚盐(例如,甲醇钕、乙醇钕、异丙醇钕、酚钕、壬基酚钕等);卤化物或拟卤化物(氟化钕、氯化钕、溴化钕、碘化钕、氰化钕、氰酸钕、硫氰酸钕、叠氮化钕等);卤氧化物(例如,氟氧化钕、氯氧化钕、溴氧化钕等);或包含一个或多个稀土元素-碳键的含有镧系稀土元素的有机化合物(例如,Cp3Ln、Cp2LnR、Cp2LnCl、CpLnCl2、CpLn(环辛四烯)、(C5Me5)2LnR、LnR3、Ln(烯丙基)3、Ln(烯丙基)2Cl等,其中,Ln是稀土金属元素,R是烃基)等,并且可以包括它们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具体地,所述含有镧系稀土元素的化合物可以包括由下面式6表示的钕类化合物:
[式6]
Figure BDA0002078349570000151
在式6中,Ra至Rc可以各自独立地是氢或1至12个碳原子的烷基,其中,全部的Ra至Rc不同时为氢。
在特定实施方案中,钕类化合物可以是选自Nd(新癸酸)3、Nd(2-乙基己酸)3、Nd(2,2-二乙基癸酸)3、Nd(2,2-二丙基癸酸)3、Nd(2,2-二丁基癸酸)3、Nd(2,2-二己基癸酸)3、Nd(2,2-二辛基癸酸)3、Nd(2-乙基-2-丙基癸酸)3、Nd(2-乙基-2-丁基癸酸)3、Nd(2-乙基-2-己基癸酸)3、Nd(2-丙基-2-丁基癸酸)3、Nd(2-丙基-2-己基癸酸)3、Nd(2-丙基-2-异丙基癸酸)3、Nd(2-丁基-2-己基癸酸)3、Nd(2-己基-2-辛基癸酸)3、Nd(2-叔丁基癸酸)3、Nd(2,2-二乙基辛酸)3、Nd(2,2-二丙基辛酸)3、Nd(2,2-二丁基辛酸)3、Nd(2,2-二己基辛酸)3、Nd(2-乙基-2-丙基辛酸)3、Nd(2-乙基-2-己基辛酸)3、Nd(2,2-二乙基壬酸)3、Nd(2,2-二丙基壬酸)3、Nd(2,2-二丁基壬酸)3、Nd(2,2-二己基壬酸)3、Nd(2-乙基-2-丙基壬酸)3和Nd(2-乙基-2-己基壬酸)3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考虑到在聚合溶剂中的优异的溶解性而不担心低聚和向催化活性物质的转化率,以及由此引起的催化剂活性的优异提高效果,含有镧系稀土元素的化合物可以是钕类化合物,更具体地,式6的化合物,其中,Ra是4至12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Rb和Rc各自独立地是氢或2至8个碳原子的烷基,其中,Rb和Rc不同时为氢。
在更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在式6中,Ra可以是6至8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Rb和Rc可以各自独立地是氢或2至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其中,Rb和Rc不可以同时为氢,其具体实例可以包括选自Nd(2,2-二乙基癸酸)3、Nd(2,2-二丙基癸酸)3、Nd(2,2-二丁基癸酸)3、Nd(2,2-二己基癸酸)3、Nd(2,2-二辛基癸酸)3、Nd(2-乙基-2-丙基癸酸)3、Nd(2-乙基-2-丁基癸酸)3、Nd(2-乙基-2-己基癸酸)3、Nd(2-丙基-2-丁基癸酸)3、Nd(2-丙基-2-己基癸酸)3、Nd(2-丙基-2-异丙基癸酸)3、Nd(2-丁基-2-己基癸酸)3、Nd(2-己基-2-辛基癸酸)3、Nd(2-叔丁基癸酸)3、Nd(2,2-二乙基辛酸)3、Nd(2,2-二丙基辛酸)3、Nd(2,2-二丁基辛酸)3、Nd(2,2-二己基辛酸)3、Nd(2-乙基-2-丙基辛酸)3、Nd(2-乙基-2-己基辛酸)3、Nd(2,2-二乙基壬酸)3、Nd(2,2-二丙基壬酸)3、Nd(2,2-二丁基壬酸)3、Nd(2,2-二己基壬酸)3、Nd(2-乙基-2-丙基壬酸)3和Nd(2-乙基-2-己基壬酸)3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钕化合物可以是选自Nd(2,2-二乙基癸酸)3、Nd(2,2-二丙基癸酸)3、Nd(2,2-二丁基癸酸)3、Nd(2,2-二己基癸酸)3和Nd(2,2-二辛基癸酸)3中的一种或多种。
更具体地,在式6中,Ra可以是6至8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Rb和Rc可以各自独立地是2至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
如上所述,由式6表示的钕类化合物包含羧酸盐配体,该羧酸盐配体在α(阿尔法)位置含有具有两个以上碳原子的不同长度的烷基作为取代基,并且在钕中心金属周围可以诱导空间变化以阻止化合物之间的缠结,因此,可以得到抑制低聚的效果。此外,这种钕类化合物在溶剂中具有高溶解性,并且难以转化为催化剂活性物质的位于中心部分的钕的比例降低,因此,向催化剂活性物质的转化率高。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含有镧系稀土元素的化合物在室温(25℃)下的溶解度可以为每6g的非极性溶剂约4g以上。
在本发明中,钕类化合物的溶解度是指澄清溶解而不产生混浊现象的程度。通过这种高溶解度,可以得到优异的催化剂活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含有镧系稀土元素的化合物可以以与路易斯碱的反应产物类型使用。由于路易斯碱,反应产物可以得到含有镧系稀土元素的化合物在溶剂中的提高的溶解度,并且可以得到长时间稳定储存的效果。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路易斯碱可以以每1mol的稀土元素为30mol以下或为1mol至10mol的比例使用。所述路易斯碱可以是,例如,乙酰丙酮、四氢呋喃、吡啶、N,N-二甲基甲酰胺、噻吩、二苯醚、三乙胺、有机磷化合物或者一元或二元醇。
同时,所述催化剂组合物还可以包含(a)烷基化剂、(b)卤化物和(c)共轭二烯类单体中的至少一种,连同所述含有镧系稀土元素的化合物。
下文中,将分别具体说明(a)烷基化剂、(b)卤化物和(c)共轭二烯类单体。
(a)烷基化剂
烷基化剂是能够将烃基转移至另一金属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并且起到助催化剂组合物的作用。烷基化剂可以是用于制备常规二烯类聚合物的任意烷基化剂而没有具体地限制。例如,烷基化剂可以是可溶于聚合溶剂并且包含金属-碳键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如有机铝化合物、有机镁化合物和有机锂化合物。
具体地,所述有机铝化合物可以包括:烷基铝,如三甲基铝、三乙基铝、三正丙基铝、三异丙基铝、三正丁基铝、三异丁基铝、三叔丁基铝、三戊基铝、三己基铝、三环己基铝和三辛基铝;二烃基氢化铝,如二乙基氢化铝、二正丙基氢化铝、二异丙基氢化铝、二正丁基氢化铝、二异丁基氢化铝(DIBAH)、二正辛基氢化铝、二苯基氢化铝、二对甲苯基氢化铝、二苄基氢化铝、苯基乙基氢化铝、苯基-正丙基氢化铝、苯基异丙基氢化铝、苯基-正丁基氢化铝、苯基异丁基氢化铝、苯基-正辛基氢化铝、对甲苯基乙基氢化铝、对甲苯基-正丙基氢化铝、对甲苯基异丙基氢化铝、对甲苯基-正丁基氢化铝、对甲苯基-异丁基氢化铝、对甲苯基-正辛基氢化铝、苄基乙基氢化铝、苄基-正丙基氢化铝、苄基异丙基氢化铝、苄基-正丁基氢化铝、苄基异丁基氢化铝和苄基-正辛基铝氢化物;烃基二氢化铝,如乙基二氢化铝、正丙基二氢化铝、异丙基二氢化铝、正丁基二氢化铝、异丁基二氢化铝和正辛基二氢化铝等。所述有机镁化合物可以包括烷基镁化合物,如二乙基镁、二正丙基镁、二异丙基镁、二丁基镁、二己基镁、二苯基镁和二苄基镁,所述有机锂化合物可以包括烷基锂化合物,如正丁基锂。
另外,所述有机铝化合物可以是铝氧烷。
所述铝氧烷可以通过使三烃基铝类化合物与水反应来制备,并且可以具体地是下面式7a的直链铝氧烷或下面式7b的环状铝氧烷:
[式7a]
Figure BDA0002078349570000181
[式7b]
Figure BDA0002078349570000182
在式7a和式7b中,R是通过碳原子与铝原子结合的一价有机基团,并且可以是烃基,x和y可以各自独立地是1以上的整数,具体地,1至100的整数,更具体地,2至50的整数。
更具体地,所述铝氧烷可以是甲基铝氧烷(MAO)、改性甲基铝氧烷(MMAO)、乙基铝氧烷、正丙基铝氧烷、异丙基铝氧烷、丁基铝氧烷、异丁基铝氧烷、正戊基铝氧烷、新戊基铝氧烷、正己基铝氧烷、正辛基铝氧烷、2-乙基己基铝氧烷、环己基铝氧烷、1-甲基环戊基铝氧烷、苯基铝氧烷或2,6-二甲基苯基铝氧烷,并且可以使用它们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另外,所述改性甲基铝氧烷通过用改性剂(R),具体地,2至20个碳原子的烃基取代甲基铝氧烷的甲基而得到,并且具体地,可以是下面式8的化合物:
[式8]
Figure BDA0002078349570000183
在式8中,R与上面定义的相同,并且m和n可以各自独立地是2以上的整数。此外,在式8中,Me表示甲基。
具体地,式8中的R可以是2至20个碳原子的烷基、3至20个碳原子的环烷基、2至20个碳原子的烯基、3至20个碳原子的环烯基、6至20个碳原子的芳基、7至20个碳原子的芳基烷基、7至20个碳原子的烷基芳基、烯丙基或2至20个碳原子的炔基,更具体地,可以是2至10个碳原子的烷基,如乙基、异丁基、己基和辛基,还更具体地,可以是异丁基。
更具体地,所述改性甲基铝氧烷可以通过用烃基取代甲基铝氧烷的约50mol%至90mol%的甲基来得到。如果改性甲基铝氧烷中取代的烃基的量在所述范围内,则可以促进烷基化,并且可以提高催化活性。
这种改性甲基铝氧烷可以通过常规方法制备,具体地,可以使用三甲基铝和除了三甲基铝之外的烷基铝制备。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烷基铝可以是三异丁基铝、三乙基铝、三己基铝或三辛基铝,并且可以使用它们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另外,相对于1mol的含有镧系稀土元素的化合物,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催化剂组合物可以包含1mol至200mol,具体地,1mol至100mol,更具体地,3mol至20mol的烷基化剂。如果烷基化剂以大于200mol的摩尔比被包含,则在制备聚合物的过程中不容易控制催化反应,并且过量的烷基化剂会引起副反应。
(b)卤化物
对卤化物的实例没有具体地限制,但是卤化物可以是二原子卤素、卤间化合物、卤化氢、有机卤化物、非金属卤化物、金属卤化物或有机金属卤化物,并且可以使用它们中的任意一种或它们中的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其中,考虑到催化活性的提高和随后的反应性的提高效果,所述卤化物可以是选自有机卤化物、金属卤化物和有机金属卤化物中的一种,或它们中的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二原子卤素可以包括氟、氯、溴或碘。
另外,所述卤间化合物可以包括一氯化碘、一溴化碘、三氯化碘、五氟化碘、一氟化碘、三氟化碘等。
另外,所述卤化氢可以包括氟化氢、氯化氢、溴化氢或碘化氢。
另外,所述有机卤化物可以包括叔丁基氯(t-BuCl)、叔丁基溴、烯丙基氯、烯丙基溴、苄基氯、苄基溴、氯二苯基甲烷、溴二苯基甲烷、三苯甲基氯、三苯甲基溴、苯亚甲基氯、苯亚甲基溴、甲基三氯硅烷、苯基三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二苯基二氯硅烷、三甲基氯硅烷(TMSCl)、苯甲酰氯、苯甲酰溴、丙酰氯、丙酰溴、氯甲酸甲酯、溴甲酸甲酯、碘甲烷、二碘甲烷、三碘甲烷(也称为“碘仿”)、四碘甲烷、1-碘丙烷、2-碘丙烷、1,3-二碘丙烷、叔丁基碘、2,2-二甲基-1-碘丙烷(也称为“新戊基碘”)、烯丙基碘、碘苯、苄基碘、二苯甲基碘、三苯甲基碘、苯亚甲基碘(也称为“亚苄基碘”)、三甲基甲硅烷基碘、三乙基甲硅烷基碘、三苯基甲硅烷基碘、二甲基二碘硅烷、二乙基二碘硅烷、二苯基二碘硅烷、甲基三碘硅烷、乙基三碘硅烷、苯基三碘硅烷、苯甲酰碘、丙酰碘、甲基甲酸碘等。
另外,所述非金属卤化物可以包括三氯化磷、三溴化磷、五氯化磷、三氯氧磷、三溴氧磷、三氟化硼、三氯化硼、三溴化硼、四氟化硅、四氯化硅(SiCl4)、四溴化硅、三氯化砷、三溴化砷、四氯化硒、四溴化硒、四氯化碲、四溴化碲、四碘化硅、三碘化砷、四碘化碲、三碘化硼、三碘化磷、三碘氧磷、四碘化硒等。
另外,所述金属卤化物可以包括四氯化锡、四溴化锡、三氯化铝、三溴化铝、三氯化锑、五氯化锑、三溴化锑、三溴化铝、三氯化镓、三溴化镓、三氟化镓、三氯化铟、三溴化铟、三氟化铟、四氯化钛、四溴化钛、二氯化锌、二溴化锌、二氟化锌、三碘化铝、三碘化镓、三碘化铟、四碘化钛、二碘化锌、四碘化锗、四碘化锡、二碘化锡、三碘化锑或二碘化镁。
另外,所述有机金属卤化物可以包括二甲基氯化铝、二乙基氯化铝、二甲基溴化铝、二乙基溴化铝、二甲基氟化铝、二乙基氟化铝、甲基二氯化铝、乙基二氯化铝、甲基二溴化铝、乙基二溴化铝、甲基二氟化铝、乙基二氟化铝、倍半甲基氯化铝、倍半乙基氯化铝(EASC)、倍半异丁基氯化铝、甲基氯化镁、甲基溴化镁、乙基氯化镁、乙基溴化镁、正丁基氯化镁、正丁基溴化镁、苯基氯化镁、苯基溴化镁、苄基氯化镁、三甲基氯化锡、三甲基溴化锡、三乙基氯化锡、三乙基溴化锡、二叔丁基二氯化锡、二叔丁基二溴化锡、二正丁基二氯化锡、二正丁基二溴化锡、三正丁基氯化锡、三正丁基溴化锡、甲基碘化镁、二甲基碘化铝、二乙基碘化铝、二正丁基碘化铝、二异丁基碘化铝、二正辛基碘化铝、甲基二碘化铝、乙基二碘化铝、正丁基二碘化铝、异丁基二碘化铝、倍半甲基碘化铝、倍半乙基碘化铝、倍半异丁基碘化铝、乙基碘化镁、正丁基碘化镁、异丁基碘化镁、苯基碘化镁、苄基碘化镁、三甲基碘化锡、三乙基碘化锡、三正丁基碘化锡、二正丁基二碘化锡、二叔丁基二碘化锡等。
另外,相对于1mol的含有镧系稀土元素的化合物,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催化剂组合物可以包含摩尔比为1mol至20mol,更具体地,1mol至5mol,更具体地,2mol至3mol的卤化物。如果卤化物的摩尔比大于20,则不容易控制催化剂反应,并且可以理解的是,过量的卤化物会引起副反应。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用于制备共轭二烯聚合物的催化剂组合物可以包含含有非配位阴离子的化合物或非配位阴离子前体化合物代替上述卤化物,或与上述卤化物一起。
具体地,在所述含有非配位阴离子的化合物中,非配位阴离子可以是由于空间位阻而不与催化剂体系的活性中心形成配位键并且具有空间大体积的阴离子,并且可以是四芳基硼酸根阴离子或四芳基氟硼酸根阴离子。此外,所述含有非配位阴离子的化合物可以包含所述非配位阴离子以及:碳鎓阳离子,如三芳基碳鎓阳离子;铵阳离子,如N,N-二烷基苯铵阳离子;或抗衡阳离子,如鏻阳离子。更具体地,所述含有非配位阴离子的化合物可以是四(五氟苯基)硼酸三苯基碳鎓、四(五氟苯基)硼酸N,N-二甲基苯铵、四[3,5-双(三氟甲基)苯基]硼酸三苯基碳鎓、四[3,5-双(三氟甲基)苯基]硼酸N,N-二甲基苯铵等。
另外,作为所述非配位阴离子前体,可以使用三芳基硼化合物(BE3,其中,E是强吸电子芳基,如五氟苯基和3,5-双(三氟甲基)苯基)作为能够在反应条件下形成非配位阴离子的化合物。
(c)共轭二烯类单体
另外,所述催化剂组合物还可以包含共轭二烯类单体,并且可以以预形成(preforming)催化剂组合物类型使用,其通过将聚合反应中使用的共轭二烯类单体的一部分与用于聚合的催化剂组合物混合并且预聚合而得到。然后,可以提高催化剂组合物的活性,并且可以使由此制备的共轭二烯类聚合物稳定。
在本发明中,“预形成”的含义如下。如果包含含有镧系稀土元素的化合物、烷基化剂和卤化物的催化剂组合物中,即,催化剂体系中包含二异丁基氢化铝(DIBAH)等,则可以添加少量的共轭二烯类单体如1,3-丁二烯,来降低与DIBAH一起的催化剂组合物的各种活性物质的产生可能性,并且预聚合可以在添加1,3-丁二烯的催化剂组合物体系中进行。此外,“预混料”可以指催化剂组合物体系中各个化合物均匀混合而不形成聚合物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用于制备催化剂组合物的共轭二烯类单体可以是在聚合反应中使用的共轭二烯类单体的总量范围内的部分量,例如,相对于1mol的含有镧系稀土元素的化合物,可以为1mol至100mol,具体地,10mol至50mol,或20mol至50mol。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催化剂组合物可以通过在有机溶剂中一个接一个地混合含有镧系稀土元素的化合物、烷基化剂、卤化物和至少一种共轭二烯类单体,具体地,含有镧系稀土元素的化合物、烷基化剂和卤化物,以及选择性地共轭二烯类单体来进行。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有机溶剂可以是与构成催化剂组合物的组分没有反应性的非极性溶剂。具体地,5至20个碳原子的直链、支链或环状脂肪烃,如正戊烷、正己烷、正庚烷、正辛烷、正壬烷、正癸烷、异戊烷、异己烷、异戊烷、异辛烷、2,2-二甲基丁烷、环戊烷、环己烷、甲基环戊烷和甲基环己烷;5至20个碳原子的脂肪烃的混合溶剂,如石油醚、石油精和煤油;或芳香烃类溶剂,如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并且可以使用它们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更具体地,所述非极性溶剂可以是5至20个碳原子的直链、支链或环状脂肪烃,或者脂肪烃的混合溶剂,更具体地,正己烷、环己烷或它们的混合物。
另外,有机溶剂可以根据构成催化剂组合物的物质,具体地,烷基化剂的种类来适当选择。
具体地,在使用烷基铝氧烷如甲基铝氧烷(MAO)和乙基铝氧烷作为烷基化剂的情况下,它不容易溶解在脂肪烃类溶剂中,并且可以适当地使用芳香烃类溶剂。
另外,在使用改性甲基铝氧烷作为烷基化剂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地使用脂肪烃类溶剂。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与主要用作聚合溶剂的脂肪烃类溶剂如己烷一起得到单一溶剂体系,并且聚合反应可以变得更有利。此外,脂肪烃类溶剂可以促进催化剂活性,并且由于这种催化剂活性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反应性。
同时,相对于1mol的含有镧系稀土元素的化合物,有机溶剂可以以20mol至20,000mol,更具体地,100mol至1,000mol的摩尔比使用。
同时,步骤1中的聚合可以通过配位阴离子聚合或自由基聚合,具体地,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或乳液聚合,更具体地,溶液聚合来进行。
另外,聚合可以通过间歇型和连续型中的任意方法进行。具体地,步骤1中的聚合可以通过在有机溶剂中将共轭二烯类单体加入到催化剂组合物中并进行反应来进行。
此处,有机溶剂可以另外添加至用于制备催化剂组合物的有机溶剂的量,并且具体的种类与上面描述的相同。此外,当使用有机溶剂时,单体的浓度可以为3重量%至80重量%或10重量%至30重量%。
另外,聚合可以选择性地使用添加剂,如用于结束聚合反应的反应淬灭剂,如聚乙二醇磷酸酯;或抗氧化剂,如2,6-二叔丁基对甲酚。此外,还可以选择性地使用用于有利的溶液聚合的添加剂,具体地,诸如螯合剂、分散剂、pH控制剂、脱氧剂和氧气清除剂的添加剂。
另外,所述聚合可以是伴随加热的聚合、等温聚合或恒温聚合(绝热聚合)。
此处,恒温聚合指包括在添加有机金属化合物之后在没有任选地供热的情况下利用反应自身产生的热进行聚合的步骤的聚合方法,伴随加热的聚合指包括加入有机金属化合物然后通过任选地供热增加温度的聚合方法。等温聚合指在添加有机金属化合物之后通过供热来增加热量或者移除热量来使聚合物的温度保持恒定的聚合方法。
所述聚合可以在-20℃至200℃,具体地,50℃至150℃,更具体地,10℃至12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15分钟至3小时。如果聚合过程中的温度高于200℃,则可以理解的是,聚合反应会得不到充分控制,并且由此产生的二烯类聚合物的顺式-1,4键含量会降低,如果温度低于-20℃,则可以理解的是,聚合反应速率和效率会降低。
步骤2是使活性聚合物与由式1表示的改性剂反应来制备改性共轭二烯类聚合物的步骤。
由式1表示的改性剂可以与上面描述的相同,并且可以在反应中混合和使用它们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在所述催化剂组合物中,相对于1mol的含有镧系稀土元素的化合物,由式1表示的改性剂可以以0.5mol至20mol的量使用。具体地,在所述催化剂组合物中,相对于1mol的含有镧系稀土元素的化合物,由式1表示的改性剂可以以1mol至10mol使用。如果改性剂以上述比例范围内的量使用,则可以进行具有优化性能的改性反应,并且可以得到具有高改性比的共轭二烯类聚合物。
步骤2中的反应是用于将官能团引入到聚合物中的改性反应,并且可以在0℃至90℃下进行1分钟至5小时。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改性共轭二烯类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可以通过间歇型或包括一种或多种反应器的连续聚合方法进行。
在改性反应结束之后,可以通过向聚合反应体系中添加2,6-二叔丁基对甲酚的异丙醇溶液等来淬灭聚合反应。然后,通过诸如通过供应蒸气降低溶剂的分压的汽提的去溶剂化处理,或真空干燥处理,可以得到改性共轭二烯类聚合物。此外,在由改性反应得到的反应产物中,未改性活性聚合物可以与改性共轭二烯聚合物一起包含在内。
根据需要,在步骤2之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制备方法还可以包括回收和干燥溶剂和未反应单体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
另外,本发明中提供一种包含所述改性共轭二烯类聚合物的橡胶组合物,和由该橡胶组合物制造的模制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橡胶组合物可以包含0.1重量%至100重量%,具体地,10重量%至100重量%,更具体地,20重量%至90重量%的改性共轭二烯类聚合物。如果改性共轭二烯类聚合物的量小于0.1重量%,则模制品,如轮胎的耐磨性和抗裂性的改善效果会变得不显著。
另外,除了所述改性共轭二烯类聚合物之外,根据需要,所述橡胶组合物还可以包含其它橡胶成分,并且在这种情况下,相对于橡胶组合物的总重量,所述橡胶成分的含量可以为90重量%以下。具体地,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改性共轭二烯类共聚物,所述橡胶组合物可以包含1重量份至900重量份的所述橡胶成分。
所述橡胶成分可以是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例如,天然橡胶(NR),包括顺式-1,4-聚异戊二烯;通过改性或纯化常规天然橡胶得到的改性天然橡胶,如环氧化天然橡胶(ENR)、脱蛋白天然橡胶(DPNR)和氢化天然橡胶;以及合成橡胶,如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SBR)、聚丁二烯(BR)、聚异戊二烯(IR)、丁基橡胶(IIR)、乙烯-丙烯共聚物、聚异丁烯-异戊二烯共聚物、氯丁橡胶、聚(乙烯-丙烯共聚物)、聚(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聚(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聚(苯乙烯-异戊二烯-丁二烯共聚物)、聚(异戊二烯-丁二烯共聚物)、聚(乙烯-丙烯-二烯共聚物)、聚硫橡胶、丙烯酸橡胶、聚氨酯橡胶、硅橡胶、表氯醇橡胶和卤化丁基橡胶,并且可以使用它们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另外,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改性共轭二烯类聚合物,所述橡胶组合物可以包含0.1重量份至150重量份的填料,该填料可以是二氧化硅类、炭黑或它们的组合。具体地,所述填料可以是炭黑。
对炭黑填料没有具体地限制,但是氮吸附比表面积可以为,例如,20m2/g至250m2/g(基于N2SA,JIS K 6217-2:2001测量)。此外,炭黑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吸油量(DBP)可以为80cc/100g至200cc/100g。如果炭黑的氮吸附比表面积大于250m2/g,则橡胶组合物的加工性能会劣化,如果氮吸附比表面积小于20m2/g,则炭黑的增强性能会不显著。此外,如果炭黑的DBP吸油量大于200cc/100g,则橡胶组合物的加工性能会劣化,如果DBP吸油量小于80cc/100g,则炭黑的增强性能会不显著。
另外,对二氧化硅没有具体地限制,并且可以包括,例如,湿二氧化硅(水合二氧化硅)、干二氧化硅(无水硅酸盐)、硅酸钙、硅酸铝或胶体二氧化硅。具体地,所述二氧化硅可以是具有损坏特性的最显著改善效果与抗湿滑性的兼容效果的湿二氧化硅。此外,二氧化硅的氮吸附比表面积(每克氮比表面积,N2SA)可以为120m2/g至180m2/g,并且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吸附比表面积为100m2/g至200m2/g。如果氮吸附比表面积小于120m2/g,则由于二氧化硅的增强性能会劣化,如果氮吸附比表面积大于180m2/g,则橡胶组合物的加工性能会劣化。此外,如果二氧化硅的CTAB吸附比表面积小于100m2/g,则二氧化硅填料的增强性能会劣化,如果CTAB吸附比表面积大于200m2/g,则橡胶的加工性能会劣化。
同时,如果使用二氧化硅作为填料,则可以一起使用硅烷偶联剂来改善增强和低放热性能。
所述硅烷偶联剂可以具体包括:双(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四硫化物、双(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三硫化物、双(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二硫化物、双(2-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乙基)四硫化物、双(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四硫化物、双(2-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乙基)四硫化物、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2-巯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2-巯基乙基三乙氧基硅烷、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N,N-二甲基硫代氨甲酰基四硫化物、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N,N-二甲基硫代氨甲酰基四硫化物、2-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乙基-N,N-二甲基硫代氨甲酰基四硫化物、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苯并噻唑基四硫化物、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苯甲酰基四硫化物、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单硫化物、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单硫化物、双(3-二乙氧基甲基甲硅烷基丙基)四硫化物、3-巯基丙基二甲氧基甲基硅烷、二甲氧基甲基甲硅烷基丙基-N,N-二甲基硫代氨甲酰基四硫化物或二甲氧基甲基甲硅烷基丙基苯并噻唑基四硫化物,并且可以使用它们中的一种或它们中的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更具体地,考虑到增强性能的改善效果,所述硅烷偶联剂可以是双(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多硫化物或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苯并噻唑基四硫化物。
另外,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橡胶组合物中,由于使用在活性部位附近引入与填料具有高亲和性的官能团的改性共轭二烯类聚合物作为橡胶成分,因此,硅烷偶联剂的混合量可以小于常规用量。具体地,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填料,硅烷偶联剂可以以1重量份至20重量份的量使用。如果在所述范围内使用,则可以充分表现出作为硅烷偶联剂的效果,并且可以防止橡胶组分胶凝。更具体地,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二氧化硅,硅烷偶联剂可以以5重量份至15重量份的量使用。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橡胶组合物可以是硫可交联的,因此还可以包含硫化剂。
所述硫化剂可以具体是硫粉,并且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橡胶成分,可以以0.1重量份至10重量份的量被包含。在上述用量的范围内,可以确保硫化橡胶组合物所需要的弹性和强度,同时,可以得到低燃料消耗率。
另外,除了上述成分之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橡胶组合物还可以包含在常规橡胶工业中使用的各种添加剂,具体地,硫化促进剂、加工油、增塑剂、抗老化剂、防焦剂、锌白、硬脂酸、热固性树脂、热塑性树脂等。
对所述硫化促进剂没有具体地限制,并且可以具体包括噻唑类化合物,如2-巯基苯并噻唑(M)、二苯并噻唑基二硫化物(DM)和N-环己基-2-苯并噻唑基亚磺酰胺(CZ);或胍类化合物,如二苯胍(DPG)。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橡胶成分,硫化促进剂可以以0.1重量份至5重量份的量被包含。
所述加工油在橡胶组合物中充当软化剂,并且可以具体包括石蜡类、环烷烃类或芳香族化合物。更具体地,考虑到拉伸强度和耐磨性,可以使用芳香族加工油,考虑到滞后损失和低温性能,可以使用环烷烃类或石蜡类加工油。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橡胶成分,加工油可以以100重量份以下的量被包含。在上述量的范围内,可以防止硫化橡胶的拉伸强度和低放热性能(低燃料消耗率)的劣化。
另外,所述抗老化剂可以具体包括N-异丙基-N'-苯基-对苯二胺、N-(1,3-二甲基丁基)-N'-苯基-对苯二胺、6-乙氧基-2,2,4-三甲基-1,2-二氢喹啉,或者二苯胺与丙酮在高温下的缩合物。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橡胶成分,抗老化剂可以以0.1重量份至6重量份的量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橡胶组合物可以利用混炼装置如班伯里密炼机、辊和密闭式混合机根据混合配方进行混炼来得到。此外,通过模塑加工之后的硫化工艺,可以得到具有低放热性能和优异的耐磨性的橡胶组合物。
因此,所述橡胶组合物可以用于制造轮胎的各个构件,如轮胎胎面、胎面基部、胎侧、胎体涂覆橡胶、带束层涂覆橡胶、胎边芯、胎圈包布和胎圈涂覆橡胶,或者用于制造各种工业中的橡胶产品,如防震橡胶、传送带和软管。
使用所述橡胶组合物制造的模制品可以包括轮胎或轮胎胎面。
下文中,将参照实施方案和实验方案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然而,下面的实施方案和实验方案仅用于说明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此。
制备实施例1:1-(6-(亚环己基氨基)己基)-5-氧代吡咯烷-3-甲酸丁酯(i)的制备
1)6-(亚环己基氨基)己烷-1-胺的制备
向250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9.0g(77.45mmol)的1,6-六亚甲基二胺,并且添加24.08ml(232.34mmol)的环己酮,然后,使用Dean-Stark装置除去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水,并将温度升高至150℃。然后,进行反应12小时,结束反应,进行蒸馏以除去剩余的环己酮,并且得到14.64g(收率96.3%)的6-(亚环己基氨基)己烷-1-胺。6-(亚环己基氨基)己烷-1-胺的1H核磁共振光谱数据如下。
1H-NMR(500MHz,CDCl3)δ3.26-3.24(t,2H),2.67-2.64(t,2H),2.25-2.23(t,4H),1.70-1.68(m,2H),1.61-1.56(m,6H),1.43-1.39(t,2H),1.33-1.31(m,4H),1.11-0.95(br,2H).
2)1-(6-(亚环己基氨基)己基)-5-氧代吡咯烷-3-甲酸丁酯(i)的制备
向250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14.64g(74.57mmol)的6-(亚环己基氨基)己烷-1-胺,加入50ml的正丁醇,接着在室温下搅拌。向其中缓慢添加18.43ml(74.57mmol)的衣康酸二丁酯,接着将温度逐渐升高至50℃并且反应12小时。然后,添加100ml的蒸馏水,除去剩余的6-(亚环己基氨基)己烷-1-胺,并将硫酸钠添加到有机层中。将得到的产物过滤并浓缩,得到24.66g(收率:90.7%)的1-(6-(亚环己基氨基)己基)-5-氧代吡咯烷-3-甲酸丁酯(i)。1-(6-(亚环己基氨基)己基)-5-氧代吡咯烷-3-甲酸丁酯(i)的1H核磁共振光谱数据如下。
Figure BDA0002078349570000281
1H-NMR(500MHz,CDCl3)δ4.05-4.00(t,2H),3.58-3.51(m,1H),3.26-3.18(m,2H),2.66-2.63(m,2H),2.52-2.44(m,2H),2.25-2.19(m,4H),1.98-1.83(m,6H),1.61-1.24(m,14H),0.91-0.88(t,3H).
制备实施例2:1-(6-(亚环己基氨基)己基)-5-氧代吡咯烷-3-甲酸甲酯(ii)的制备
1)6-(亚环己基氨基)己烷-1-胺的制备
向250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9.0g(77.45mmol)的1,6-六亚甲基二胺,并且添加24.08ml(232.34mmol)的环己酮,然后,使用Dean-Stark装置除去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水,并将温度升高至150℃。然后,进行反应12小时,结束反应,进行蒸馏以除去剩余的环己酮,并且得到14.64g(收率:96.3%)的6-(亚环己基氨基)己烷-1-胺。将制备工艺重复两次得到总计29.28g。6-(亚环己基氨基)己烷-1-胺的1H核磁共振光谱数据如下。
1H-NMR(500MHz,CDCl3)δ3.26-3.24(t,2H),2.67-2.64(t,2H),2.25-2.23(t,4H),1.70-1.68(m,2H),1.61-1.56(m,6H),1.43-1.39(t,2H),1.33-1.31(m,4H),1.11-0.95(br,2H).
2)1-(6-(亚环己基氨基)己基)-5-氧代吡咯烷-3-甲酸甲酯(ii)的制备
向250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15.00g(76.40mmol)的6-(亚环己基氨基)己烷-1-胺,并且添加50ml的甲醇,接着在室温下搅拌。向其中缓慢添加12.08ml(76.40mmol)的衣康酸二甲酯,接着将温度逐渐升高至50℃并且反应12小时。然后,添加100ml的蒸馏水,除去剩余的6-(亚环己基氨基)己烷-1-胺,并将硫酸钠添加到有机层中。将得到的产物过滤并浓缩,以得到22.84g(收率:92.7%)的1-(6-(亚环己基氨基)己基)-5-氧代吡咯烷-3-甲酸甲酯(ii)。1-(6-(亚环己基氨基)己基)-5-氧代吡咯烷-3-甲酸甲酯(ii)的1H核磁共振光谱数据如下。
Figure BDA0002078349570000291
1H-NMR(500MHz,CDCl3)δ4.05-4.00(t,2H),3.71-3.68(t,3H),3.58-3.51(m,1H),3.26-3.18(m,2H),2.66-2.63(m,2H),2.52-2.44(m,2H),2.25-2.19(m,4H),1.98-1.83(m,6H),1.61-1.24(m,8H).
制备实施例3:1-(3-(亚环己基氨基)丙基)-5-氧代吡咯烷-3-甲酸丁酯(iii)的制备
1)3-(亚环己基氨基)丙烷-1-胺的制备
向250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20.0g(269.81mmol)的1,3二氨基丙烷,并且添加79.44ml(809.42mmol)的环己酮,然后,使用Dean-Stark装置除去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水,并将温度升高至150℃。然后,进行反应12小时,结束反应,进行蒸馏以除去剩余的环己酮,并且得到40.18g(收率:96.5%)的3-(亚环己基氨基)丙烷-1-胺。3-(亚环己基氨基)丙烷-1-胺的1H核磁共振光谱数据如下。
1H-NMR(500MHz,CDCl3)δ3.28-3.25(t,2H),2.68-2.65(t,2H),2.25-2.23(t,4H),1.70-1.67(m,2H),1.61-1.56(m,6H),1.10-0.94(br,2H).
2)1-(3-(亚环己基氨基)丙基)-5-氧代吡咯烷-3-甲酸丁酯(iii)的制备
向250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15.00g(97.24mmol)的3-(亚环己基氨基)丙烷-1-胺,并且添加50ml的正丁醇,接着在室温下搅拌。向其中缓慢添加23.56ml(97.24mmol)的衣康酸二丁酯,接着将温度逐渐升高至50℃并且反应12小时。然后,添加100ml的蒸馏水,除去剩余的3-(亚环己基氨基)丙烷-1-胺,并将硫酸钠添加到有机层中。将得到的产物过滤并浓缩,得到27.30g(收率:87.1%)的1-(3-(亚环己基氨基)丙基)-5-氧代吡咯烷-3-甲酸丁酯(ii)。1-(3-(亚环己基氨基)丙基)-5-氧代吡咯烷-3-甲酸丁酯(iii)的1H核磁共振光谱数据如下。
Figure BDA0002078349570000301
1H-NMR(500MHz,CDCl3)δ4.06-4.02(t,2H),3.57-3.52(m,1H),3.27-3.19(m,2H),2.67-2.64(m,2H),2.54-2.46(m,2H),2.26-2.20(m,4H),1.98-1.83(m,6H),1.61-1.24(m,8H),0.91-0.88(t,3H).
制备实施例4:1-(3-(亚环己基氨基)丙基)-5-氧代吡咯烷-3-甲酸甲酯(iv)的制备
1)3-(亚环己基氨基)丙烷-1-胺的制备
向250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20.0g(269.81mmol)的1,3-丙二胺,并且添加79.44ml(809.42mmol)的环己酮,然后,使用Dean-Stark装置除去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水,并将温度升高至150℃。然后,进行反应12小时并且结束,进行蒸馏以除去剩余的环己酮,得到40.18g(收率:96.5%)的3-(亚环己基氨基)丙烷-1-胺。3-(亚环己基氨基)丙烷-1-胺的1H核磁共振光谱数据如下。
1H-NMR(500MHz,CDCl3)δ3.28-3.25(t,2H),2.68-2.65(t,2H),2.25-2.23(t,4H),1.70-1.67(m,2H),1.61-1.56(m,6H),1.10-0.94(br,2H).
2)1-(3-(亚环己基氨基)丙基)-5-氧代吡咯烷-3-甲酸甲酯(iv)的制备
向250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15.00g(97.24mmol)的3-(亚环己基氨基)丙烷-1-胺,并且添加50ml的正丁醇,接着在室温下搅拌。向其中缓慢添加15.38ml(97.24mmol)的衣康酸二丁酯,接着将温度逐渐升高至50℃并且反应12小时。然后,添加100ml的蒸馏水,除去剩余的3-(亚环己基氨基)丙烷-1-胺,并将硫酸钠添加到有机层中。将得到的产物过滤并浓缩,得到24.92g(收率:91.4%)的1-(3-(亚环己基氨基)丙基)-5-氧代吡咯烷-3-甲酸甲酯(iv)。1-(3-(亚环己基氨基)丙基)-5-氧代吡咯烷-3-甲酸甲酯(iv)的1H核磁共振光谱数据如下。
Figure BDA0002078349570000311
1H-NMR(500MHz,CDCl3)δ4.05-4.00(t,2H),3.71-3.68(t,3H),3.58-3.51(m,1H),3.26-3.18(m,2H),2.66-2.63(m,2H),2.52-2.44(m,2H),2.25-2.19(m,4H),1.98-1.83(m,2H),1.61-1.24(m,6H).
比较制备实施例:1-丁基吡咯烷-2-酮的制备
向250ml的圆底烧瓶中添加100ml的二氯甲烷、20.0g(235.0mmol)的2-吡咯烷酮和65.51ml(470.0mmol)的三乙胺,并将温度降低至0℃。10分钟之后,缓慢添加35.42g(258.50mmol)的1-溴丁烷,接着在室温下反应3小时。然后,向其中添加300ml的蒸馏水,除去剩余的未反应产物,并将硫酸钠添加到有机层中。将得到的产物过滤并浓缩,得到31.74g(收率:87.1%)的1-丁基吡咯烷-2-酮(v)。1-丁基吡咯烷-2-酮(v)的1H核磁共振光谱数据如下。
Figure BDA0002078349570000321
1H-NMR(500MHz,CDCl3)δ3.40-3.36(t,2H),3.32-3.28(t,2H),2.32-2.29(t,2H),2.01-1.98(m,2H),1.52-1.49(m,2H),1.32-1.28(m,2H),0.98-0.95(t,3H).
实施例1
向20L的高压釜反应器中添加900g的1,3-丁二烯、6.6kg的正己烷,并将反应器的内部温度升高至70℃。向其中添加通过使0.10mmol的(Nd(2,2-二乙基癸酸)3、0.89mmol的二异丁基氢化铝(DIBAH)、0.24mmol的二乙基氯化铝和3.3mmol的1,3-丁二烯的己烷溶液反应而制备的催化剂组合物,并进行聚合60分钟。然后,向其中添加包含0.23mmol的在制备实施例1中制备的1-(6-(亚环己基氨基)己基)-5-氧代吡咯烷-3-甲酸丁酯(i)的己烷溶液,接着在70℃下进行改性反应30分钟。然后,加入包含1.0g的聚合淬灭剂的己烷溶液和33g的通过将30重量%的WINGSTAY(Eliokem SAS,France)抗氧化剂溶解在己烷中得到的溶液。将由此得到的聚合物添加到用蒸汽加热的热水中以除去溶剂,然后,滚动干燥以除去剩余的溶剂和水,从而制备改性丁二烯聚合物。
实施例2
除了通过添加包含0.27mmol的在制备实施例2中制备的1-(6-(亚环己基氨基)己基)-5-氧代吡咯烷-3-甲酸甲酯(ii)的己烷溶液代替在制备实施例1中制备的1-(6-(亚环己基氨基)己基)-5-氧代吡咯烷-3-甲酸丁酯(i)来进行改性反应之外,通过进行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制备改性丁二烯聚合物。
实施例3
除了通过添加包含0.27mmol的在制备实施例3中制备的1-(3-(亚环己基氨基)丙基)-5-氧代吡咯烷-3-甲酸丁酯(iii)的己烷溶液代替在制备实施例1中制备的1-(6-(亚环己基氨基)己基)-5-氧代吡咯烷-3-甲酸丁酯(i)来进行改性反应之外,通过进行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制备改性丁二烯聚合物。
实施例4
除了通过添加包含0.31mmol的在制备实施例4中制备的1-(3-(亚环己基氨基)丙基)-5-氧代吡咯烷-3-甲酸甲酯(iv)的己烷溶液代替在制备实施例1中制备的1-(6-(亚环己基氨基)己基)-5-氧代吡咯烷-3-甲酸丁酯(i)来进行改性反应之外,通过进行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制备改性丁二烯聚合物。
比较例1
使用未改性丁二烯聚合物CB24(Lanxess Co.)作为比较物质。
比较例2
使用未改性丁二烯聚合物CB25(Lanxess Co.)作为比较物质。
比较例3
除了通过添加包含0.31mmol的在比较制备实施例中制备的1-丁基吡咯烷-2-酮(v)的己烷溶液代替在制备实施例1中制备的1-(6-(亚环己基氨基)己基)-5-氧代吡咯烷-3-甲酸丁酯(i)来进行改性反应之外,通过进行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制备改性丁二烯聚合物。
实验例1
对于在实施例1至实施例4和比较例1至比较例3中制备的各个改性或未改性丁二烯聚合物,通过下面描述的方法测量各个物理性能,结果列于下面表1中。
1)重均分子量(Mw)、数均分子量(Mn)和分子量分布
将各个聚合物溶解在40℃的条件下的四氢呋喃(THF)中30分钟,并且将得到的溶液装入凝胶渗透色谱(GPC)中并流动。在这种情况下,组合使用两个PLgel Olexis色谱柱和一个PLgel mixed-C色谱柱(商品名称,Polymer Laboratories Co.Ltd.)。此外,新替换的色谱柱均为混合床型色谱柱,并且使用聚苯乙烯作为GPC标准物质。
2)门尼粘度和-S/R值
门尼粘度(MV)通过利用Monsanto Co.的MV2000E使用大转子在2±0.02rpm的转子转速和100℃的条件下测量。在这种情况下,将使用的试样在室温(23±3℃)下放置30分钟以上,并且收集27±3g的试样并放入模腔中,然后,操作压板,并且在施加扭矩的同时测量门尼粘度。
另外,在测量门尼粘度的过程中,观察在释放扭矩时出现的门尼粘度的变化1分钟,并且由其梯度值确定-S/R值。
3)顺式-1,4-键含量
对于各个聚合物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根据结果得到1,4-顺式聚丁二烯中的顺式1,4键含量。
[表1]
Figure BDA0002078349570000341
如上面表1中所示,当与比较例1至比较例3的未改性或改性丁二烯聚合物相比时,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实施例1至实施例4的改性共轭二烯聚合物表现出显著增加的0.7以上的代表线性程度的-S/R值。这些结果表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改性丁二烯聚合物具有高线性度。
实验例2
使用在实施例1至实施例4中制备的各个改性丁二烯聚合物和在比较例1至比较例3中制备的未改性或改性丁二烯聚合物制造橡胶组合物和橡胶试样,并且根据下面的方法测量门尼粘度、300%模量和粘弹性能。其中,在300%模量和粘弹性能中,通过将比较例1的测量值指示为100来表示指示值。结果列于下面表2中。
具体地,通过将100重量份的各个改性丁二烯聚合物和丁二烯聚合物与70重量份的炭黑、22.5重量份的加工油、2重量份的抗老化剂(TMDQ)、3重量份的锌白(ZnO)和2重量份的硬脂酸混合来制备各个橡胶组合物。然后,向各个橡胶组合物中添加2重量份的硫、2重量份的硫化促进剂(CZ)和0.5重量份的硫化促进剂(DPG),并且在160℃下硫化25分钟来制造橡胶试样。
1)门尼粘度(ML1+4)
通过利用Monsanto Co.的MV2000E使用大转子在2±0.02rpm的转子转速和100℃的条件下测量各个橡胶试样的门尼粘度。
2)300%模量(300%模量,kg·f/cm2)
将各个橡胶组合物在150℃下硫化90分钟,并且基于ASTM D412测量当硫化产物拉伸300%(M-300%)时的模量。
3)粘弹性能(Tanδ@60℃)
作为低燃料消耗性能的主要因素的Tanδ性能通过使用德国Gabo公司的DMTS 500N测量为在60℃、10Hz的频率、3%的预应变和3%的动态应变下的粘弹系数(Tanδ)。
[表2]
Figure BDA0002078349570000361
如表2中所示,当与使用比较例1和比较例2的未改性丁二烯聚合物以及比较例3的改性丁二烯聚合物制备的橡胶试样相比时,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实施例1至实施例4的改性丁二烯聚合物制造的橡胶试样表现出优异的门尼粘度、300%模量和粘弹性能。

Claims (10)

1.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由下面式1表示:
[式1]
Figure FDA0003657678470000011
在式1中,
R1是1至10个碳原子的烷基,
R2是1至10个碳原子的亚烷基,该亚烷基未被取代,
R3和R4彼此连接以形成5至10个碳原子的脂肪烃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由式1表示的化合物是由下面式1-1至式1-4表示的化合物:
[式1-1]
Figure FDA0003657678470000012
[式1-2]
Figure FDA0003657678470000013
[式1-3]
Figure FDA0003657678470000021
[式1-4]
Figure FDA00036576784700000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作为用于共轭二烯类聚合物的改性剂的应用。
4.一种权利要求1中描述的由下面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
进行由下面式2表示的化合物与由下面式3表示的化合物的第一反应以制备由下面式4表示的化合物;和
进行所述由式4表示的化合物与由下面式5表示的化合物的第二反应:
[式2]
Figure FDA0003657678470000023
[式3]
Figure FDA0003657678470000024
[式4]
Figure FDA0003657678470000031
[式5]
Figure FDA0003657678470000032
[式1]
Figure FDA0003657678470000033
在式1至式5中,
R1是1至10个碳原子的烷基,
R2是1至10个碳原子的亚烷基,该亚烷基未被取代,
R3和R4彼此连接以形成5至10个碳原子的脂肪烃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由式2表示的化合物与所述由式3表示的化合物以1:1.5至3的摩尔比反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由式4表示的化合物与所述由式5表示的化合物以1:0.9至1的摩尔比反应。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反应在100℃至20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反应在0℃至10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9.一种改性共轭二烯类聚合物,包含来自由下面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官能团:
[式1]
Figure FDA0003657678470000041
在式1中,
R1是1至10个碳原子的烷基,
R2是1至10个碳原子的亚烷基,该亚烷基未被取代,
R3和R4彼此连接以形成5至10个碳原子的脂肪烃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改性共轭二烯类聚合物,其中,所述由式1表示的化合物是由下面式1-1至式1-4表示的化合物:
[式1-1]
Figure FDA0003657678470000042
[式1-2]
Figure FDA0003657678470000043
[式1-3]
Figure FDA0003657678470000044
[式1-4]
Figure FDA0003657678470000051
CN201880004703.8A 2017-09-26 2018-09-05 新的化合物和包含来自该化合物的官能团的改性共轭二烯类聚合物 Active CN1100499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70124413 2017-09-26
KR10-2017-0124413 2017-09-26
KR1020180093812A KR102188725B1 (ko) 2017-09-26 2018-08-10 신규 화합물 및 이의 유래 작용기를 포함하는 변성 공액디엔계 중합체
KR10-2018-0093812 2018-08-10
PCT/KR2018/010386 WO2019066289A1 (ko) 2017-09-26 2018-09-05 신규 화합물 및 이의 유래 작용기를 포함하는 변성 공액디엔계 중합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49967A CN110049967A (zh) 2019-07-23
CN110049967B true CN110049967B (zh) 2022-07-12

Family

ID=66165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04703.8A Active CN110049967B (zh) 2017-09-26 2018-09-05 新的化合物和包含来自该化合物的官能团的改性共轭二烯类聚合物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021548B2 (zh)
EP (1) EP3527555B1 (zh)
JP (1) JP7015314B2 (zh)
KR (1) KR102188725B1 (zh)
CN (1) CN11004996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93829A (en) * 1997-08-14 2000-07-25 Mona Industries, Inc. Silicone monomers and oligomers having a carboxyl functional group thereon
CN101333270A (zh) * 2007-06-27 2008-12-3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共轭二烯类聚合物的制造方法、共轭二烯类聚合物及聚合物组合物
CN103270053A (zh) * 2010-12-24 2013-08-28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共轭二烯系橡胶、橡胶组合物、橡胶交联物以及轮胎
CN104098496A (zh) * 2013-04-12 2014-10-15 达兴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配向剂、液晶配向膜、液晶显示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KR20160073839A (ko) * 2014-12-17 2016-06-2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변성 공액디엔계 중합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한 변성 공액디엔계 중합체
KR20160073924A (ko) * 2014-12-17 2016-06-2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변성 공액디엔계 중합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고무 조성물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78398A (en) * 1960-10-24 1965-04-13 Phillips Petroleum Co Production and curing of polymers containing terminally reactive nitrogen
US5066729A (en) * 1990-04-09 1991-11-19 Bridgestone/Firestone, Inc. Diene polymers and copolymers terminated by reaction with n-alkyl and n-aryl imines
US5210145A (en) * 1991-12-20 1993-05-11 Bridgestone/Firestone, Inc. Diene polymers and copolymers terminated by reaction with fused-ring polynuclear aromatic compounds
EP0951468A4 (en) * 1996-11-22 2001-06-06 Mona Industries Inc SILICONE MONOMERS AND OLIGOMERS CONTAINING A CARBOXYL FUNCTIONAL GROUP
EP1599441A1 (en) * 2003-03-06 2005-11-30 DSM IP Assets B.V.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n alpha-amino carbonyl compound
US8778507B2 (en) 2005-04-14 2014-07-15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display and illuminating device
KR101271929B1 (ko) * 2005-04-15 2013-06-05 가부시키가이샤 브리지스톤 변성공역디엔계 공중합체, 고무 조성물 및 타이어
EP2597118A4 (en) * 2010-07-23 2014-06-25 Sumitomo Rubber Ind RUBBER COMPOSITION AND AIR TIRES
KR101508465B1 (ko) 2013-10-17 2015-04-1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말단 기능성 공액 디엔계 중합체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1674305B1 (ko) 2014-11-27 2016-11-0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말단 기능성 공액 디엔계 중합체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2122469B1 (ko) 2016-11-01 2020-06-1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변성 공액디엔계 중합체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6661827B2 (ja) 2016-11-01 2020-03-11 エルジー・ケム・リミテッド 変性共役ジエン系重合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93829A (en) * 1997-08-14 2000-07-25 Mona Industries, Inc. Silicone monomers and oligomers having a carboxyl functional group thereon
CN101333270A (zh) * 2007-06-27 2008-12-3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共轭二烯类聚合物的制造方法、共轭二烯类聚合物及聚合物组合物
CN103270053A (zh) * 2010-12-24 2013-08-28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共轭二烯系橡胶、橡胶组合物、橡胶交联物以及轮胎
CN104098496A (zh) * 2013-04-12 2014-10-15 达兴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配向剂、液晶配向膜、液晶显示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KR20160073839A (ko) * 2014-12-17 2016-06-2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변성 공액디엔계 중합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한 변성 공액디엔계 중합체
KR20160073924A (ko) * 2014-12-17 2016-06-2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변성 공액디엔계 중합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고무 조성물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碳—碳键偶联共轭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的制备、结构与性能;徐日炜;《北京化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0315;1-13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15314B2 (ja) 2022-02-15
US11021548B2 (en) 2021-06-01
EP3527555A1 (en) 2019-08-21
EP3527555B1 (en) 2021-09-01
JP2020515560A (ja) 2020-05-28
KR20190035487A (ko) 2019-04-03
EP3527555A4 (en) 2019-12-25
CN110049967A (zh) 2019-07-23
KR102188725B1 (ko) 2020-12-09
US20200369790A1 (en) 2020-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66568B (zh) 改性共轭二烯类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JP6857721B2 (ja) 変性剤及びこれから由来された作用基を含む変性共役ジエン系重合体
CN108779292B (zh) 改性共轭二烯类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33044B (zh) 改性共轭二烯类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64109B (zh) 用于使共轭二烯聚合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催化剂和使用其制备共轭二烯类聚合物的方法
CN110099930B (zh) 改性共轭二烯类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84270B (zh) 改性共轭二烯类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85444B (zh) 通过连续聚合制备共轭二烯类聚合物的方法
CN108884269B (zh) 改性共轭二烯类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28023B (zh) 改性剂、改性共轭二烯类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44314A (zh) 改性共轭二烯类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92410B (zh) 改性共轭二烯类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49967B (zh) 新的化合物和包含来自该化合物的官能团的改性共轭二烯类聚合物
CN114502563B (zh) 含亚氨基的新型化合物、改性共轭二烯类聚合物、制备聚合物的方法和橡胶组合物
CN113348185B (zh) 改性共轭二烯类聚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包含该改性共轭二烯类聚合物的橡胶组合物
CN111344315A (zh) 通过连续聚合制备共轭二烯类聚合物的方法
KR20230019722A (ko) 테트라설파이드 유도체, 이를 포함하는 변성 공액디엔계 중합체, 상기 중합체의 제조방법 및 상기 중합체를 포함하는 고무 조성물
CN114174354A (zh) 改性共轭二烯类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KR20220007186A (ko) 에스터기 함유 신규 화합물, 이를 포함하는 변성 공액디엔계 중합체, 상기 중합체의 제조방법 및 상기 중합체를 포함하는 고무 조성물
KR20220066672A (ko) 디이민 유도체 화합물, 이의 유래 작용기를 포함하는 변성 공액디엔계 중합체, 상기 중합체의 제조방법 및 상기 중합체를 포함하는 고무 조성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