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40589A - 一种空间拥挤度的检测方法及电梯轿厢的调度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间拥挤度的检测方法及电梯轿厢的调度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40589A
CN110040589A CN201910319683.XA CN201910319683A CN110040589A CN 110040589 A CN110040589 A CN 110040589A CN 201910319683 A CN201910319683 A CN 201910319683A CN 110040589 A CN110040589 A CN 1100405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o wave
wave signal
space
crowding
carri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1968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40589B (zh
Inventor
刘贤钊
陈刚
黄立明
张彩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Building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Building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Building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Building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1968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4058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405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4058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85256 priority patent/WO2020211832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405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405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24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 B66B1/28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electric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76Load weighing or car passenger coun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 B66B5/0018Devices monitoring the operating condition of the elevator system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02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using radio waves
    • G01S5/08Position of single direction-finder fixed by determining direction of a plurality of spaced sources of known lo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拥挤度的检测方法及电梯轿厢的调度方法,空间拥挤度的检测方法包括:向一空间发射第一无线波信号,空间被划分为至少两个检测区间,空间用于承载目标对象;接收第二无线波信号,第二无线波信号为第一无线波信号经目标对象反射后生成的无线波信号;基于第一无线波信号和第二无线波信号,确定目标对象在空间中所处的位置;根据位置确定目标对象在空间中所处的检测区间;基于第二无线波信号的回波反射强度,确定检测区间中目标对象的拥挤度。本发明通过无线波信号检测空间的拥挤度,进而对空间的目标对象进行相应的调度,提高空间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空间拥挤度的检测方法及电梯轿厢的调度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空间检测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空间拥挤度的检测方法及电梯轿厢的调度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生产生活效率的要求要来越高,人们更希望能及时地掌握空间内(例如广场、地铁、大厅、商场、图书馆、电梯、物料场地等)人群和货物,这样能方便管理者及时疏导人流或货物,进行空间资源配置,提高空间利用率。
现有的空间管理中,通常采用摄像头采集空间内的人群和货物信息,然而该方案采集数据量和数据处理量庞大,成本较高,且采用摄像头采集空间内的人群可能涉及到人员隐私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间拥挤度的检测方法、电梯轿厢的调度方法,实现对空间的目标对象进行高效的调度,提高空间利用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空间拥挤度的检测方法,包括:
向一空间发射第一无线波信号,所述空间被划分为至少两个检测区间,所述空间用于承载目标对象;
接收第二无线波信号,所述第二无线波信号为所述第一无线波信号经所述目标对象反射后生成的无线波信号;
基于所述第一无线波信号和所述第二无线波信号,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空间中所处的位置;
根据所述位置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空间中所处的检测区间;
基于所述第二无线波信号的回波反射强度,确定所述检测区间中所述目标对象的拥挤度。
可选的,在所述空间中设置有一无线检测器,所述无线检测器用于发射所述第一无线波信号,以及,接收所述第二无线波信号;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无线波信号和所述第二无线波信号,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空间中所处的位置,包括:
计算所述第一无线波信号和所述第二无线波信号之间的频率差;
基于所述频率差确定所述目标对象距离所述无线检测器的距离,作为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空间中所处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检测区间关联检测范围,所述检测范围以所述无线检测器为基准点;
所述根据所述位置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空间中所处的检测区间,包括:
确定包含所述距离的检测范围;
将所述检测范围设置为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空间中所处的检测区间。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第二无线波信号的回波反射强度,确定所述检测区间中所述目标对象的拥挤度,还包括:
在至少两个强度范围中确定所述回波反射强度所处的强度范围,作为目标强度范围,每个强度范围关联拥挤度;
将所述目标强度范围关联的拥挤度设置为所述检测区间中所述目标对象的拥挤度。
可选的,在所述接收第二无线波信号之后,还包括:
获取预设的频谱特征,所述频谱特征用于表示所述空间中静物的特征;
从所述第二无线波信号中剔除与所述频谱特征匹配的无线波信号。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梯轿厢的调度方法,包括:
向轿厢发射第一无线波信号,所述轿厢被划分为至少两个检测区间,所述轿厢用于承载乘梯对象;
在所述轿厢中接收第二无线波信号,所述第二无线波信号为所述第一无线波信号经所述乘梯对象反射后生成的无线波信号;
基于所述第一无线波信号和所述第二无线波信号,确定所述乘梯对象在所述轿厢中所处的位置;
根据所述位置确定所述乘梯对象在所述轿厢中所处的检测区间;
基于所述第二无线波信号的回波反射强度,确定所述检测区间中所述乘梯对象的拥挤度;
根据所述拥挤度调度所述轿厢。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拥挤度调度所述轿厢,包括:
接收一楼层的电梯外召操作;
若所述轿厢内各检测区间中所述乘梯对象反射的第二无线波信号的回波反射强度均大于预设的阈值,则不响应所述电梯外召操作。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拥挤度调度所述轿厢,包括:
接收一楼层的电梯外召操作;
根据所述拥挤度从多个所述轿厢中选择目标轿厢,所述目标轿厢中存在至少一个检测区间中所述乘梯对象反射的第二无线波信号的回波反射强度小于预设的阈值;
响应于所述电梯外召操作,将所述目标轿厢调度至所述楼层。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间拥挤度的检测装置,包括:
发射模块,用于向一空间发射第一无线波信号,所述空间被划分为至少两个检测区间,所述空间用于承载目标对象;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无线波信号,所述第二无线波信号为所述第一无线波信号经所述目标对象反射后生成的无线波信号;
位置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无线波信号和所述第二无线波信号,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空间中所处的位置;
区间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位置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空间中所处的检测区间;
拥挤度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无线波信号的回波反射强度,确定所述检测区间中所述目标对象的拥挤度。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梯轿厢的调度装置,包括:
发射模块,用于向轿厢发射第一无线波信号,所述轿厢被划分为至少两个检测区间,所述轿厢用于承载乘梯对象;
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轿厢中接收第二无线波信号,所述第二无线波信号为所述第一无线波信号经所述乘梯对象反射后生成的无线波信号;
位置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无线波信号和所述第二无线波信号,确定所述乘梯对象在所述轿厢中所处的位置;
区间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位置确定所述乘梯对象在所述轿厢中所处的检测区间;
拥挤度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无线波信号的回波反射强度,确定所述检测区间中所述乘梯对象的拥挤度;
调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拥挤度调度所述轿厢。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无线检测器,用于发射无线波信号,接收无线波信号;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空间拥挤度的检测方法,或者,如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电梯轿厢的调度方法。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空间拥挤度的检测方法,或者,如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电梯轿厢的调度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间拥挤度的检测方法,通过无线波信号确定目标对象在空间中所处的位置,根据位置确定目标对象在空间中所处的检测区间,并基于该检测区间内目标对象反射的第二无线波信号的回波反射强度,确定检测区间中目标对象的拥挤度,进而能够根据检测区间中目标对象的拥挤度及时发布提示信息,及时对空间的目标对象进行相应的调度,进行空间资源配置,提高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空间拥挤度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调频连续波雷达发射的第一无线波信号的波形图;
图3为图2中的第一无线波信号的频率随时间的变化图;
图4为第一无线波信号和第二无线波信号的频率随时间的变化图;
图5为对正弦波进行傅里叶变换后的频域特性;
图6为对混频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后的频域特性;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强度阈值设置和接收到的回波强度的图谱;
图8为目标对象在空间内的一种分布图;
图9为目标对象在空间内的另一种分布图;
图10为目标对象在空间内的又一种分布图;
图11为目标对象在空间内的又一种分布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空间拥挤度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空间拥挤度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梯轿厢的调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空间拥挤度的检测方法,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空间拥挤度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10、向一空间发射第一无线波信号,空间被划分为至少两个检测区间,空间用于承载目标对象。
其中,空间可以是基本没有人工构筑物覆盖的开放空间,例如,广场、运动场、物料场地或水域等,也可以是非开放空间,例如室内空间、候车大厅、地铁站或电梯轿厢等,本发明在此不做限定。空间用于承载目标对象,目标对象可以是人、动物、货物。无线波信号可以由无线检测器发出,无线检测器可以是雷达,具体的,可以是毫米波雷达,毫米波雷达检测具有高分辨率、高敏感度和检测距离远等优势。需要说明的是,无线波信号也可以是其他的形式,例如超声波信号、激光信号等,本发明在此不做限定。该空间被划分为至少两个检测区间,示例性的,以无线检测器为球心,沿信号传播方向,将该空间划分为多个等距的检测区域。
S120、接收第二无线波信号,第二无线波信号为第一无线波信号经目标对象反射后生成的无线波信号。
第一无线波信号经目标对象反射后,生成第二无线波信号,并被无线检测器接收。
在具体实施例中,在开放空间内,可能存在长期放置的物体,例如广场中的雕塑等,非开放空间存在墙壁、座椅或摆设,这些空间静物或墙壁对第一无线波信号也会产生反射,为了避免这些空间静物或墙壁的反射波对回波反射强度的影响,可预先针对该空间发射第一无线波信号,记录回波频谱特征,频谱特征用于表示空间中静物的特征。
在接收到第二无线波信号之后,可获取预设的频谱特征,从第二无线波信号中剔除与频谱特征匹配的无线波信号。
在空间处于空闲状态时,获取反射波的频谱特征,该频谱特征用于表示空间中静物的特征,从第二无线波信号中剔除与频谱特征匹配的无线波信号,进而消除空间静物或墙壁的反射波对回波反射强度的影响。
S130、基于第一无线波信号和第二无线波信号,确定目标对象在空间中所处的位置。
可选的,可以根据第一无线波信号和第二无线波信号的频率差或相位差,确定目标对象在空间中所处的位置。
可选的,在空间中设置有一无线检测器,无线检测器用于发射第一无线波信号,以及,接收第二无线波信号,具体的,无线检测器为调频连续波(Frequency ModulatedContinuous Wave,FMCW)雷达。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S130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31、计算第一无线波信号和第二无线波信号之间的频率差;
S132、基于频率差确定目标对象距离无线检测器的距离,作为目标对象在空间中所处的位置。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调频连续波雷达发射的第一无线波信号的波形图,
图3为图2中的第一无线波信号的频率随时间的变化图,如图2和图3所示,具体的,调频连续波雷达发射的雷达波,即第一无线波信号的频率随着时间线性增加,增加的速度(斜率)为K,频率增加的周期(扫频周期)为Tc。图4为第一无线波信号和第二无线波信号的频率随时间的变化图,如图4所示,当第一无线波信号TX chirp遇到目标对象被反射回来后,无线检测器接收到的第二无线波信号RX chirp的频率也会同样随着时间线性增加。由于第二无线波信号需要一定距离才能回到接收天线,因此接收的第二无线波信号相比发射的第一无线波信号有一定的延时,接收的电磁波的频率变化与发射的电磁波的频率变化之间同样存在延时τ,接收的第二无线波信号与发射的第一无线波信号之间存在频率差:
Sτ=K*τ (1)
其中,τ=2d/c,其中d为目标对象距离无线检测器的距离,为未知量,c为光速。那么上述式(1)可以变换为:
Sτ=K*2d/c (2)
假设第一无线波为:
第二无线波为:
设计一个混频器,第一无线波信号和第二无线波信号输入混频器,经混频器混频处理,输出混频信号xout
对于任意时域信号,经过傅里叶变换后,可以获得其频域特性。图5为对正弦波进行傅里叶变换后的频域特性,如图5所示,对于正弦波,其傅里叶变换后,频域特性为在其频率点具有很高的幅值,其它频率则快速下降。
图6为对混频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后的频域特性,如图6所示,由于第一无线波信号和第一无线波信号的频率存在差值,因此傅里叶波形会具有两个峰值,因此,可以根据混频信号傅里叶变换后的频域特性,提取出第一无线波信号和第一无线波信号的频率差Sτ,因此在上述式(2)中,Sτ、K和c均为已知量,进而可以求出目标对象距离无线检测器的距离d,将目标对象距离无线检测器的距离d,结合信号发射角度和反射角度,确定目标对象在空间中所处的位置。
S140、根据位置确定目标对象在空间中所处的检测区间。
根据目标对象距离无线检测器的距离,确定目标对象在空间中所处的位置之后,根据该位置在空间中所处的检测区间,确定目标对象在空间中所处的检测区间。
可选的,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检测区间关联检测范围,检测范围以无线检测器为基准点;
S140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41、确定包含距离的检测范围;
S142、将检测范围设置为目标对象在空间中所处的检测区间。
S150、基于第二无线波信号的回波反射强度,确定检测区间中目标对象的拥挤度。
检测区间中目标对象越多,无线检测器接收的第二无线波信号的回波反射强度越大,因此,可以根据回波反射强度,确定检测区间中目标对象的拥挤度。
可选的,基于第二无线波信号的回波反射强度,确定检测区间中目标对象的拥挤度,包括:
若回波反射强度大于预设的阈值,则确定检测区间中目标对象的拥挤度为饱和状态。具体的,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预先试验设定阈值,若某一检测区间内目标对象对应的回波反射强度大于预设的阈值,则确定该检测区间中目标对象的拥挤度为饱和状态。根据各检测区间的目标对象的拥挤度,进行相应的业务操作,示例性的,在确定广场、候车大厅等空间的某一检测区间已处于人员饱和状态时,及时发布提示信息,将人流引至其他非饱和检测区间,提高广场的空间利用率,同时避免出现踩踏事件。示例性的,在确定物料场地等空间的某一检测区间已处于人员饱和状态时,及时发布提示信息,将运送物料的物料车引至其他非饱和检测区间,提高工作效率和物料场地的空间利用率。
可选的,基于第二无线波信号的回波反射强度,确定检测区间中目标对象的拥挤度,还包括:
在至少两个强度范围中确定回波反射强度所处的强度范围,作为目标强度范围,每个强度范围关联拥挤度;
将目标强度范围关联的拥挤度设置为检测区间中目标对象的拥挤度。
示例性的,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多个回波反射强度阈值,多个强度阈值形成多个强度范围,每个强度范围关联拥挤度。根据回波反射强度,确定回波反射强度所处的强度范围,并将该强度范围作为目标强度范围,根据目标强度范围关联的拥挤度,确定检测区间中目标对象的拥挤度。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强度阈值设置和接收到的回波强度的图谱,图8为目标对象在空间内的一种分布图,图9为目标对象在空间内的另一种分布图,图10为目标对象在空间内的又一种分布图,图11为目标对象在空间内的又一种分布图,如图7-11所示,空间为以无线检测器为球心的扇形区域,扇形区域被划分为四个以无线检测器为圆心的同心环的检测区间,距离无线检测器由近到远分别为监测区间W、X、Y和Z,相邻检测区间的间距为0.5米。设置三个强度阈值,由小到大分别为A、B和C,从而形成四个强度范围,分别对应的拥挤度为空闲、较低、中等和饱和。图8中目标对象的分布对应图7中的曲线a,各检测区间的回波反射强度都在强度阈值A和B之间,各检测区间内目标对象的拥挤度大致相同,各检测区间的拥挤度较低;图9中目标对象的分布对应图7中的曲线b,各检测区间的回波反射强度都处于强度阈值B和C之间,各检测区间内目标对象的拥挤度大致相同,各检测区间的拥挤度为中等拥挤度;图10中目标对象的分布对应图7中的曲线c,各检测区间的回波反射强度都大于强度阈值C,各检测区间内目标对象的拥挤度大致相同,各检测区间的拥挤度都处于饱和状态;图11中目标对象的分布对应图7中的曲线d,检测区间W和Y的回波反射强度都大于强度阈值C,即检测区间W和Y内目标对象的拥挤度大致相同处于饱和状态,检测区间X和Z的回波反射强度都小于强度阈值A,即检测区间X和Z内没有目标对象,处于空闲状态。
在开放空间内,可能存在长期放置的物体,例如广场中的雕塑等,非开放空间存在墙壁、座椅或摆设,这些空间静物或墙壁对第一无线波信号也会产生反射,为了避免这些空间静物或墙壁的反射波对回波反射强度的影响,可选的,在接收第二无线波信号之后,还包括:
获取预设的频谱特征,频谱特征用于表示空间中静物的特征;
从第二无线波信号中剔除与频谱特征匹配的无线波信号。
在空间处于空闲状态时,获取反射波的频谱特征,该频谱特征用于表示空间中静物的特征,从第二无线波信号中剔除与频谱特征匹配的无线波信号,进而消除空间静物或墙壁的反射波对回波反射强度的影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间拥挤度的检测方法,通过无线波信号确定目标对象在空间中所处的位置,根据位置确定目标对象在空间中所处的检测区间,并基于该检测区间内目标对象反射的第二无线波信号的回波反射强度,确定检测区间中目标对象的拥挤度,进而能够根据检测区间中目标对象的拥挤度及时发布提示信息,及时对空间的目标对象进行相应的调度,进行空间资源配置,提高空间利用率。
实施例二
电梯是现代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电器,但是现有电梯的控制方法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写字楼使用电梯时,只有在电梯的实际载重达到额定载重时,才在每层楼的显示屏上显示满载,并不在任何楼层停靠,除非有人要下电梯。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电梯的实际载重还没有达到额定载重但是非常接近额定载重的情况,此时电梯仍旧会在每个存在外召的楼层停靠,但是由于电梯轿厢内实际拥挤度已经很高,门开后大部分候梯人员会选择不上电梯,即电梯会在各层进行停靠开门,但是又没人上电梯,因此不仅会大幅影响电梯的使用效率,而且延长了电梯内人员的乘梯时间,从而影响用户的乘梯感受。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电梯轿厢的调度方法,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空间拥挤度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2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10、向轿厢发射第一无线波信号,轿厢被划分为至少两个检测区间,轿厢用于承载乘梯对象。
其中,乘梯对象可以是进入电梯轿厢内的任意对象,包括人、动物或物品。无线波信号可以由无线检测器发出,无线检测器可以是雷达,具体的,可以是毫米波雷达,毫米波雷达检测具有高分辨率、高敏感度和检测距离远等优势。该空间被划分为至少两个检测区间,示例性的,无线检测器安装在电梯轿厢内一角,以无线检测器为球心,沿信号传播方向,将该空间划分为多个等距的检测区域,如图8-11所示。
S220、在轿厢中接收第二无线波信号,第二无线波信号为第一无线波信号经乘梯对象反射后生成的无线波信号,第二无线波信号具有回波反射强度。
第一无线波信号经乘梯对象反射后,生成第二无线波信号,并被无线检测器接收,第二无线波信号具有回波反射强度。
在电梯轿厢内,可能存在长期放置的物体,例如内设设备,具体的,如灯饰等,轿厢的箱壁,这些空间静物或箱壁对第一无线波信号也会产生反射,为了避免这些空间静物或箱壁的反射波对回波反射强度的影响,可选的,在接收第二无线波信号之后,还包括:
获取预设的频谱特征,频谱特征用于表示空间中静物的特征;
从第二无线波信号中剔除与频谱特征匹配的无线波信号。
在轿厢处于空闲状态时,获取反射波的频谱特征,该频谱特征用于表示轿厢中静物的特征(即轿厢处于空闲状态时反射波的频谱特征),从第二无线波信号中剔除与频谱特征匹配的无线波信号,进而消除轿厢静物或箱壁的反射波对回波反射强度的影响。
S230、基于第一无线波信号和第二无线波信号,确定乘梯对象在轿厢中所处的位置。
可选的,可以根据第一无线波信号和第二无线波信号的频率差或相位差,确定乘梯对象在轿厢中所处的位置。
可选的,在轿厢中设置有一无线检测器,无线检测器用于发射第一无线波信号,以及,接收第二无线波信号,具体的,无线检测器为调频连续波雷达。
可选的,在其中一实施例中,上述S230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231、计算第一无线波信号和第二无线波信号之间的频率差;
S232、基于频率差确定乘梯对象距离无线检测器的距离,作为乘梯对象在轿厢中所处的位置。调频连续波雷达测距的具体原理在上述实施例一中已有详尽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S240、根据位置确定乘梯对象在轿厢中所处的检测区间。
根据乘梯对象距离无线检测器的距离,确定乘梯对象在轿厢中所处的位置之后,根据该位置在轿厢中所处的检测区间,确定乘梯对象在轿厢中所处的检测区间。
可选的,检测区间关联检测范围,检测范围以无线检测器为基准点;
可选的,在其中一实施例中,S240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241、确定包含距离的检测范围;
S242、将检测范围设置为乘梯对象在轿厢中所处的检测区间。
S250、基于第二无线波信号的回波反射强度,确定检测区间中乘梯对象的拥挤度。
检测区间中乘梯对象越多,无线检测器接收的第二无线波信号的回波反射强度越大,因此,可以根据回波反射强度,确定检测区间中乘梯对象的拥挤度。
可选的,基于第二无线波信号的回波反射强度,确定检测区间中乘梯对象的拥挤度,包括:
若回波反射强度大于预设的阈值,则确定检测区间中乘梯对象的拥挤度为饱和状态。具体的,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预先试验设定阈值,若某一检测区间内乘梯对象对应的回波反射强度大于预设的阈值,则确定该检测区间中乘梯对象的拥挤度为饱和状态。
可选的,基于第二无线波信号的回波反射强度,确定检测区间中乘梯对象的拥挤度,还包括:
在至少两个强度范围中确定回波反射强度所处的强度范围,作为目标强度范围,每个强度范围关联拥挤度;
将目标强度范围关联的拥挤度设置为检测区间中乘梯对象的拥挤度。
具体的,检测区间中乘梯对象的拥挤度的确定可以参考实施例一中检测区间中目标对象的拥挤度的确定和图7-11,在此不再赘述。
S260、根据拥挤度调度轿厢。
示例性的,若该轿厢内各检测区间的拥挤度都为饱和状态,当某一楼层有外部召梯人员请求外召时,电梯控制系统控制该电梯轿厢不响应外部召梯人员的外召请求,避免电梯开门后,呼梯人员看见轿厢处于饱和状态而选择不上电梯的情况,提高电梯的使用效率,缩短了电梯内人员的乘梯时间,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乘梯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梯轿厢的调度方法,通过无线波信号确定轿厢内乘梯对象在轿厢中所处的位置,根据位置确定乘梯对象在轿厢中所处的检测区间,并基于该检测区间内乘梯对象反射的第二无线波信号的回波反射强度,确定检测区间中乘梯对象的拥挤度,进而能够根据检测区间中乘梯对象的拥挤度及时发布控制指令或提示信息,对电梯轿厢进行相应的调度,提高电梯的利用率,缩短乘梯人员的乘梯时间,提高乘梯人员的乘梯体验。
示例性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各楼层的电梯层门附近的墙壁上,设置有外设设备,外设设备可以包括提示设备和召梯取消按钮,提示设备实时显示轿厢内的拥挤度情况,例如当前轿厢处于空闲、较低拥挤度、中等拥挤度或饱和状态,外部召梯人员可以根据轿厢内的拥挤度选择是否召梯。
示例性的,例如在提示设备显示轿厢处于饱和状态,且轿厢内乘梯人员均需要下到一层时,位于中间楼层需要下楼的外部召梯人员可以选择不请求外召,或者通过召梯取消按钮将已存在的外召请求取消掉。这样,电梯轿厢将不在外部召梯人员所在的楼层停留开门,直接将轿厢内乘梯人员送至一层,缩短了轿厢内乘梯人员乘梯时间,提高了乘梯体验,同时,由于中间楼层无需停留,也减少了侯梯人员的侯梯时间,提高了电梯的使用效率。
在实际的电梯运行系统中,存在一个电梯控制系统控制多个电梯的情况,可选的,根据拥挤度调度轿厢,包括:
接收一楼层的电梯外召操作;
根据拥挤度从多个轿厢中选择目标轿厢,目标轿厢中存在至少一个检测区间中乘梯对象反射的第二无线波信号的回波反射强度小于预设的阈值;
响应电梯外召操作,将目标轿厢调度至该楼层。
电梯控制系统获取各电梯轿厢内的拥挤度情况,在接收某一楼层的外部召梯人员的外召请求时,根据拥挤度从多个轿厢中选择目标轿厢,目标轿厢中存在至少一个检测区间中乘梯对象反射的第二无线波信号的回波反射强度小于预设的阈值,即至少存在一个检测区间处于非饱和状态。电梯控制系统响应外部召梯人员的外召请求,将目标轿厢调度至该楼层。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空间拥挤度的检测装置,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空间拥挤度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该检测装置包括:
发射模块310,用于向一空间发射第一无线波信号,空间被划分为至少两个检测区间,空间用于承载目标对象。
接收模块320,用于接收第二无线波信号,第二无线波信号为第一无线波信号经目标对象反射后生成的无线波信号,第二无线波信号具有回波反射强度。
位置确定模块330,用于基于第一无线波信号和第二无线波信号,确定目标对象在空间中所处的位置。
区间确定模块340,用于根据位置确定目标对象在空间中所处的检测区间。
拥挤度确定模块350,用于基于第二无线波信号的回波反射强度,确定检测区间中目标对象的拥挤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间拥挤度的检测装置,通过无线波信号确定目标对象在空间中所处的位置,根据位置确定目标对象在空间中所处的检测区间,并基于该检测区间内目标对象反射的第二无线波信号的回波反射强度,确定检测区间中目标对象的拥挤度,进而能够根据检测区间中目标对象的拥挤度及时发布提示信息,及时对空间的目标对象进行相应的调度,进行空间资源配置,提高空间利用率。
可选的,在空间中设置有一无线检测器,无线检测器用于发射第一无线波信号,以及,接收第二无线波信号。位置确定模块330包括:
频率差计算单元331,用于计算第一无线波信号和第二无线波信号之间的频率差;
距离确定单元332,用于基于频率差确定目标对象距离无线检测器的距离,作为目标对象在空间中所处的位置。
可选的,检测区间关联检测范围,检测范围以无线检测器为基准点。区间确定模块340包括:
范围确定单元341,用于确定包含距离的检测范围。
区间确定单元342,用于将检测范围设置为目标对象在空间中所处的检测区间。
可选的,拥挤度确定模块350包括:
判断单元351,用于在回波反射强度大于预设的阈值,确定检测区间中目标对象的拥挤度为饱和状态。
可选的,拥挤度确定模块350还包括:
强度范围确定单元352,在至少两个强度范围中确定回波反射强度所处的强度范围,作为目标强度范围,每个强度范围关联拥挤度;
拥挤度确定单元353,用于将目标强度范围关联的拥挤度设置为检测区间中目标对象的拥挤度。
可选的,该检测装置还包括:
频谱特征获取单元361,用于在接收第二无线波信号之后,获取预设的频谱特征,频谱特征用于表示空间中静物的特征;
剔除单元362,用于从第二无线波信号中剔除与频谱特征匹配的无线波信号。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一种电梯轿厢的调度装置,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梯轿厢的调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该电梯轿厢的调度装置包括:
发射模块410,用于向轿厢发射第一无线波信号,所述轿厢被划分为至少两个检测区间,所述轿厢用于承载乘梯对象;
接收模块420,用于在所述轿厢中接收第二无线波信号,所述第二无线波信号为所述第一无线波信号经所述乘梯对象反射后生成的无线波信号,所述第二无线波信号具有回波反射强度;
位置确定模块430,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无线波信号和所述第二无线波信号,确定所述乘梯对象在所述轿厢中所处的位置;
区间确定模块440,用于根据所述位置确定所述乘梯对象在所述轿厢中所处的检测区间;
拥挤度确定模块450,用于基于所述第二无线波信号的回波反射强度,确定所述检测区间中所述乘梯对象的拥挤度;
调度模块460,用于根据所述拥挤度调度所述轿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梯轿厢的调度装置,通过无线波信号确定轿厢内乘梯对象在轿厢中所处的位置,根据位置确定乘梯对象在轿厢中所处的检测区间,并基于该检测区间内乘梯对象反射的第二无线波信号的回波反射强度,确定检测区间中乘梯对象的拥挤度,进而能够根据检测区间中乘梯对象的拥挤度及时发布控制指令或提示信息,对电梯轿厢进行相应的调度,提高电梯的利用率,缩短乘梯人员的乘梯时间,提高乘梯人员的乘梯体验。
可选的,在轿厢内设置有一无线检测器,无线检测器用于发射第一无线波信号,以及,接收第二无线波信号。位置确定模块430包括:
频率差计算单元431,用于计算第一无线波信号和第二无线波信号之间的频率差;
距离确定单元432,用于基于频率差确定乘梯对象距离无线检测器的距离,作为目标对象在轿厢中所处的位置。
可选的,检测区间关联检测范围,检测范围以无线检测器为基准点。区间确定模块440包括:
范围确定单元441,用于确定包含距离的检测范围;
区间确定单元442,用于将检测范围设置为乘梯对象在轿厢中所处的检测区间。
可选的,拥挤度确定模块450包括:
判断单元451,用于在回波反射强度大于预设的阈值,确定检测区间中乘梯对象的拥挤度为饱和状态。
可选的,拥挤度确定模块450还包括:
强度范围确定单元452,用于在至少两个强度范围中确定回波反射强度所处的强度范围,作为目标强度范围,每个强度范围关联拥挤度;
拥挤度确定单元453,将目标强度范围关联的拥挤度设置为检测区间中乘梯对象的拥挤度。
可选的,该电梯轿厢的调度装置还包括:
频谱特征获取单元471,用于在接收第二无线波信号之后,获取预设的频谱特征,频谱特征用于表示空间中静物的特征;
剔除单元472,用于从第二无线波信号中剔除与频谱特征匹配的无线波信号。
可选的,调度模块460包括:
外召接收单元461,用于接收一楼层的电梯外召操作;
选择单元462,用于根据拥挤度从多个轿厢中选择目标轿厢,目标轿厢中存在至少一个检测区间中乘梯对象反射的第二无线波信号的回波反射强度小于预设的阈值;
调度单元463,用于响应于电梯外召操作,将目标轿厢调度至楼层。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10、存储器11、通信模块12、输入装置13和输出装置14;系统中处理器1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15中以一个处理器10为例;系统中的处理器10、存储器11、通信模块12、输入装置13和输出装置14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图15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11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空间拥挤度的检测方法对应的模块或电梯轿厢的调度方法对应的模块。处理器1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1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一种空间拥挤度的检测方法或电梯轿厢的调度方法。
存储器11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系统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1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1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系统。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通信模块12,用于与显示屏建立连接,并实现与显示屏的数据交互。输入装置13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系统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
本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可执行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间拥挤度的检测方法或电梯轿厢的调度方法,具有相应的功能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六
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上述任意所述的空间拥挤度的检测方法或电梯轿厢的调度方法。
当然,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不限于如上所述的方法操作,还可以执行本发明上述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空间拥挤度的检测方法或电梯轿厢的调度方法中的相关操作。
通过以上关于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及必需的通用硬件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闪存(FLASH)、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空间拥挤度的检测装置或电梯轿厢的调度装置的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单元和模块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2)

1.一种空间拥挤度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一空间发射第一无线波信号,所述空间被划分为至少两个检测区间,所述空间用于承载目标对象;
接收第二无线波信号,所述第二无线波信号为所述第一无线波信号经所述目标对象反射后生成的无线波信号;
基于所述第一无线波信号和所述第二无线波信号,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空间中所处的位置;
根据所述位置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空间中所处的检测区间;
基于所述第二无线波信号的回波反射强度,确定所述检测区间中所述目标对象的拥挤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拥挤度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间中设置有一无线检测器,所述无线检测器用于发射所述第一无线波信号,以及,接收所述第二无线波信号;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无线波信号和所述第二无线波信号,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空间中所处的位置,包括:
计算所述第一无线波信号和所述第二无线波信号之间的频率差;
基于所述频率差确定所述目标对象距离所述无线检测器的距离,作为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空间中所处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间拥挤度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区间关联检测范围,所述检测范围以所述无线检测器为基准点;
所述根据所述位置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空间中所处的检测区间,包括:
确定包含所述距离的检测范围;
将所述检测范围设置为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空间中所处的检测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空间拥挤度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二无线波信号的回波反射强度,确定所述检测区间中所述目标对象的拥挤度,包括:
在至少两个强度范围中确定所述回波反射强度所处的强度范围,作为目标强度范围,每个强度范围关联拥挤度;
将所述目标强度范围关联的拥挤度设置为所述检测区间中所述目标对象的拥挤度。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空间拥挤度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第二无线波信号之后,还包括:
获取预设的频谱特征,所述频谱特征用于表示所述空间中静物的特征;
从所述第二无线波信号中剔除与所述频谱特征匹配的无线波信号。
6.一种电梯轿厢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轿厢发射第一无线波信号,所述轿厢被划分为至少两个检测区间,所述轿厢用于承载乘梯对象;
在所述轿厢中接收第二无线波信号,所述第二无线波信号为所述第一无线波信号经所述乘梯对象反射后生成的无线波信号;
基于所述第一无线波信号和所述第二无线波信号,确定所述乘梯对象在所述轿厢中所处的位置;
根据所述位置确定所述乘梯对象在所述轿厢中所处的检测区间;
基于所述第二无线波信号的回波反射强度,确定所述检测区间中所述乘梯对象的拥挤度;
根据所述拥挤度调度所述轿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轿厢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拥挤度调度所述轿厢,包括:
接收一楼层的电梯外召操作;
若所述轿厢内各检测区间中所述乘梯对象反射的第二无线波信号的回波反射强度均大于预设的阈值,则不响应所述电梯外召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轿厢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拥挤度调度所述轿厢,包括:
接收一楼层的电梯外召操作;
根据所述拥挤度从多个所述轿厢中选择目标轿厢,所述目标轿厢中存在至少一个检测区间中所述乘梯对象反射的第二无线波信号的回波反射强度小于预设的阈值;
响应于所述电梯外召操作,将所述目标轿厢调度至所述楼层。
9.一种空间拥挤度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射模块,用于向一空间发射第一无线波信号,所述空间被划分为至少两个检测区间,所述空间用于承载目标对象;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无线波信号,所述第二无线波信号为所述第一无线波信号经所述目标对象反射后生成的无线波信号;
位置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无线波信号和所述第二无线波信号,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空间中所处的位置;
区间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位置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空间中所处的检测区间;
拥挤度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无线波信号的回波反射强度,确定所述检测区间中所述目标对象的拥挤度。
10.一种电梯轿厢的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射模块,用于向轿厢发射第一无线波信号,所述轿厢被划分为至少两个检测区间,所述轿厢用于承载乘梯对象;
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轿厢中接收第二无线波信号,所述第二无线波信号为所述第一无线波信号经所述乘梯对象反射后生成的无线波信号;
位置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无线波信号和所述第二无线波信号,确定所述乘梯对象在所述轿厢中所处的位置;
区间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位置确定所述乘梯对象在所述轿厢中所处的检测区间;
拥挤度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无线波信号的回波反射强度,确定所述检测区间中所述乘梯对象的拥挤度;
调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拥挤度调度所述轿厢。
11.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无线检测器,用于发射无线波信号,接收无线波信号;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空间拥挤度的检测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6-8任一所述的电梯轿厢的调度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空间拥挤度的检测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6-8任一所述的电梯轿厢的调度方法。
CN201910319683.XA 2019-04-19 2019-04-19 一种空间拥挤度的检测方法及电梯轿厢的调度方法 Active CN1100405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19683.XA CN110040589B (zh) 2019-04-19 2019-04-19 一种空间拥挤度的检测方法及电梯轿厢的调度方法
PCT/CN2020/085256 WO2020211832A1 (zh) 2019-04-19 2020-04-17 空间拥挤度的检测方法及电梯轿厢的调度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19683.XA CN110040589B (zh) 2019-04-19 2019-04-19 一种空间拥挤度的检测方法及电梯轿厢的调度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40589A true CN110040589A (zh) 2019-07-23
CN110040589B CN110040589B (zh) 2022-05-24

Family

ID=67278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19683.XA Active CN110040589B (zh) 2019-04-19 2019-04-19 一种空间拥挤度的检测方法及电梯轿厢的调度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40589B (zh)
WO (1) WO2020211832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26511A (zh) * 2019-11-12 2020-02-21 张金秋 儿童房屋拥挤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11453576A (zh) * 2020-04-21 2020-07-28 通力股份公司 监控系统和电梯
WO2020211832A1 (zh) * 2019-04-19 2020-10-22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空间拥挤度的检测方法及电梯轿厢的调度方法
CN113086794A (zh) * 2021-03-31 2021-07-09 广东卓梅尼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轿厢内人员检测方法及系统
US11608246B2 (en) * 2018-12-14 2023-03-21 Otis Elevator Company Conveyance system with loading factor detection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01745B (zh) * 2021-07-21 2022-09-20 裴航 一种基于电梯拥挤度的电梯控制方法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23135A (en) * 1974-09-20 1977-05-10 Hitachi, Lt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the number of objects
JPH1171080A (ja) * 1997-08-29 1999-03-16 Toshiba Corp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JP2001206649A (ja) * 2000-01-24 2001-07-31 Shimizu Corp 携帯発信機信号を利用したエレベータ運行管理システム
JP2006151533A (ja) * 2004-11-25 2006-06-15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超音波センサを備えたエレベータ装置
US20080190710A1 (en) * 2004-05-28 2008-08-14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Elevator Rope Slip Detector and Elevator System
CN101316780A (zh) * 2005-05-13 2008-12-03 蒂森电梯资产公司 包括超宽带装置的电梯系统
CN101482986A (zh) * 2009-01-19 2009-07-15 张高军 人流量的检测方法
CN101778791A (zh) * 2007-08-17 2010-07-14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具有承载机构状态检测装置的电梯系统和用于检测承载机构的状态的方法
WO2014171296A1 (ja) * 2013-04-18 2014-10-2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CN106276435A (zh) * 2016-08-25 2017-01-04 桂林九马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拥挤度的电梯控制方法、系统和电梯
CN107255819A (zh) * 2017-05-05 2017-10-17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超声波阵列的车厢剩余空间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08538170U (zh) * 2018-06-04 2019-02-22 黎明职业大学 一种地铁人流密度探测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40689B2 (ja) * 2014-03-31 2019-07-10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レーダーモジュール、輸送機器、及び物体識別方法
CN103927009B (zh) * 2014-04-16 2017-12-05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交互方法和系统
KR20160053270A (ko) * 2014-10-31 2016-05-13 주식회사 만도 타켓 물체 감지 방법 및 레이더 장치
CN105827280A (zh) * 2016-04-19 2016-08-03 唐山新质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测距方法及装置
WO2018074900A1 (en) * 2016-10-20 2018-04-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etecting information about target object by using ultrasound waves
CN110040589B (zh) * 2019-04-19 2022-05-24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空间拥挤度的检测方法及电梯轿厢的调度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23135A (en) * 1974-09-20 1977-05-10 Hitachi, Lt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the number of objects
JPH1171080A (ja) * 1997-08-29 1999-03-16 Toshiba Corp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JP2001206649A (ja) * 2000-01-24 2001-07-31 Shimizu Corp 携帯発信機信号を利用したエレベータ運行管理システム
US20080190710A1 (en) * 2004-05-28 2008-08-14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Elevator Rope Slip Detector and Elevator System
JP2006151533A (ja) * 2004-11-25 2006-06-15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超音波センサを備えたエレベータ装置
CN101316780A (zh) * 2005-05-13 2008-12-03 蒂森电梯资产公司 包括超宽带装置的电梯系统
CN101778791A (zh) * 2007-08-17 2010-07-14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具有承载机构状态检测装置的电梯系统和用于检测承载机构的状态的方法
CN101482986A (zh) * 2009-01-19 2009-07-15 张高军 人流量的检测方法
WO2014171296A1 (ja) * 2013-04-18 2014-10-2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CN106276435A (zh) * 2016-08-25 2017-01-04 桂林九马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拥挤度的电梯控制方法、系统和电梯
CN107255819A (zh) * 2017-05-05 2017-10-17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超声波阵列的车厢剩余空间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08538170U (zh) * 2018-06-04 2019-02-22 黎明职业大学 一种地铁人流密度探测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向敬成 张明友: "《毫米波雷达及其应用》", 31 January 2005, 国防工业出版社 *
殷纯永: "《现代干涉测量技术》", 31 July 1999, 天津大学出版社 *
董海棠等: "超声波传感器阵列式人数自动检测系统设计", 《自动化仪表》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08246B2 (en) * 2018-12-14 2023-03-21 Otis Elevator Company Conveyance system with loading factor detection
WO2020211832A1 (zh) * 2019-04-19 2020-10-22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空间拥挤度的检测方法及电梯轿厢的调度方法
CN110826511A (zh) * 2019-11-12 2020-02-21 张金秋 儿童房屋拥挤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11453576A (zh) * 2020-04-21 2020-07-28 通力股份公司 监控系统和电梯
CN111453576B (zh) * 2020-04-21 2022-01-04 通力股份公司 监控系统和电梯
CN113086794A (zh) * 2021-03-31 2021-07-09 广东卓梅尼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轿厢内人员检测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40589B (zh) 2022-05-24
WO2020211832A1 (zh) 2020-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40589A (zh) 一种空间拥挤度的检测方法及电梯轿厢的调度方法
US1149342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location
US10953831B2 (en) Polarimetric radar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nd classifying vehicle occupants and other objects in a vehicle interior
CN109606357A (zh) 用于使用毫米波雷达传感器控制车辆的操作的系统和方法
CN109375215A (zh) 车内生命体探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9145153B2 (en)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real-time departure estimations for transportation systems
CN101324666A (zh) 隐蔽目标生命迹象探测方法及隐蔽目标探测装置
CN102301255A (zh) 移动毫米波成像雷达系统
US10549722B2 (en) Radar-based vehicle perimeter security and control
EP1915309A2 (en) Elevator system including an ultra wideband device
CN105242263B (zh) 一种车辆存在检测装置及方法
Kim et al. Robust detection of presence of individuals in an indoor environment using IR-UWB radar
US2018027698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e Normalisation of Ultrasonic Echo Signal Data
EP3868670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space availability in an aircraft
WO201920167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wireless network coverage within an environment
Ram et al. Optimization of network throughput of joint rada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stochastic geometry
Semenets et al. Comparative Quality Processing Analysis of Request Signals in Secondary Radar Systems
US9342989B2 (en) Radio-enabled collision avoidance system
CN114912838A (zh) 园区物流车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923966A (zh) 近距离滤波车辆雷达
CN106842186B (zh) 一种目标搜索与跟踪处理方法
CN108399755A (zh) 一种道路车位管理方法与系统
CN106950893A (zh) 物流运输监控系统和方法
CN109710078A (zh) 智能控制方法、系统、接收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946691A (zh) 雷达模拟器模拟目标物的实现方法及系统、雷达模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