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13422B - 一种中医科用康复训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医科用康复训练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013422B CN110013422B CN201910435433.2A CN201910435433A CN110013422B CN 110013422 B CN110013422 B CN 110013422B CN 201910435433 A CN201910435433 A CN 201910435433A CN 110013422 B CN110013422 B CN 11001342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evel gear
- gear
- fixed
- plate
- sli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10000002414 leg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0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06010066054 Dysmorphi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01000010099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08000037265 diseases, disorders, signs and symptom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0689 upper leg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1217 buttock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11580 syndromic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47700 Vomiting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467 acupunct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280 bl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369 bloo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124 body flui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839 body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27 coher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69 different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06 pathogenesi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17 pathogen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479 physiological effects, processes and function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3764 rhythm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20 rhythm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00 swe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560 therapeutic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40126680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Drug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835 viscera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73 vomi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792 war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00—Apparatus for passive exercising; Vibrating apparatus; Chiropractic devices, e.g. body impacting devices, external devices for briefly extending or aligning unbroken bones
- A61H1/02—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 A61H1/0214—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by rotating cycling movement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00—Apparatus for passive exercising; Vibrating apparatus; Chiropractic devices, e.g. body impacting devices, external devices for briefly extending or aligning unbroken bones
- A61H1/02—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 A61H1/0237—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for the lower limb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5/00—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 A61H15/0078—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power-drive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5/00—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 A61H2015/0007—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with balls or rollers rotating about their own axis
- A61H2015/0042—Balls or spher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01—Constructive details
- A61H2201/0119—Support for the device
- A61H2201/0138—Support for the device incorporated in furniture
- A61H2201/0149—Seat or chai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6—Arm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8—Trunk
- A61H2205/086—Buttock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10—Le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一种中医科用康复训练装置,解决了现在康复装置功能单一,不能很好的满足临床上需求的问题。其包括底板,底板右侧上方固定有座椅,座椅前后两端设有手臂的锻炼装置,底板左侧上方设有可水平滑动的腿部驱动装置,腿部驱动装置驱动锻炼装置,座椅上端设有多个可竖直滑动的按摩球,腿部驱动装置驱动按摩球进行竖直的滑动。本发明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可以对患者进行多方面的康复训练,且康复训练效果显著,适合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中医科用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辩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知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中医经常需要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但是现在的锻炼装置3大都功能比较单一,只能进行一个部位的锻炼,随着生活的快速节奏化,在锻炼时候通常要求一个动作可以锻炼到多个部位,对全身进行康复训练,但是现在的康复装置功能单一,不能够很好的满足现在临床上的需求,无法适合现在快速发展的社会。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中医科用康复训练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在康复装置功能单一,不能很好的满足临床上需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包括底板,底板右侧上方固定有座椅,座椅前后两端设有手臂的锻炼装置,底板左侧上方设有可水平滑动的腿部驱动装置,腿部驱动装置驱动锻炼装置,座椅上端设有多个可竖直滑动的按摩球,腿部驱动装置驱动按摩球进行竖直的滑动,所述底板左侧上方设有可水平滑动的滑动板,腿部驱动装置固定在滑动板的中部,滑动板后端固定有矩形块,矩形块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可转动的固定在底板的上方,第一螺纹杆右端固定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后端啮合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同轴设有操作盘,操作盘位于底板的后方。
所述腿部驱动装置包括箱体,箱体与滑动板固定连接,箱体上端位于滑动板上方,箱体下端位于滑动板下方,箱体内可转动的设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的轴端固定有脚踏板,脚踏板位于箱体的外侧,第一齿轮下方啮合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下方啮合有第一单向齿轮,第二齿轮下侧还啮合有惰轮,惰轮下方啮合有第二单向齿轮,第一单向齿轮和第二单向齿轮同轴设置且转动方向相同,第一单向齿轮和第二单向齿轮经转动轴同轴设置,转动轴轴端固定有第三锥齿轮,第三锥齿轮前方啮合有第四锥齿轮,第四锥齿轮同轴设有第五锥齿轮,第五锥齿轮位于底板下方,第五锥齿轮经传动装置驱动锻炼装置运动。
优选的,所述底板左侧上端固定有导轨,导轨上端设有水平的型槽,型槽内可滑动的设有型块,型块的上端贯穿导轨与滑动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五锥齿轮右侧啮合有第六锥齿轮,第六锥齿轮经锥齿轮轴可转动的固定在箱体下方,锥齿轮轴右端固定有棱型柱,底板下方设有转动的驱动轴,驱动轴内设有棱型槽,棱型柱可在棱型槽内滑动,驱动轴右端固定有第七锥齿轮,第七锥齿轮上方啮合有第八锥齿轮,第八锥齿轮同轴设有第九锥齿轮,第九锥齿轮左侧设有第十锥齿轮,第十锥齿轮同轴设有不完全内齿轮,不完全内齿轮内侧啮合有第三齿轮,第三齿轮上方啮合有不完全外齿轮,不完全内齿轮和不完全外齿轮同轴设置,不完全内齿轮有齿段和不完全外齿轮有齿段弧长相同且不存在重叠,第三齿轮的齿轮轴左端固定有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杆可转动的固定在座椅的下方,第二螺纹杆螺纹连接有水平滑动的滑动块,滑动块上端固定有异形块,每个按摩球的下端固定有支撑柱,支撑柱下端固定有半球头,半球头与异形块相接触,异形块水平滑动构成按摩球竖直滑动的结构。
优选的,所述座椅包括坐板,坐板下端固定有四个支撑脚,支撑脚下端与底板固定连接,坐板下方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方固定有型的导向板,支撑柱可滑动的贯穿导向板,支撑柱下端固定有挡板,挡板位于导向板下方,挡板上端固定有压簧,压簧上端与导向板固定连接,导向板下端连接有连接柱,连接柱下端与半球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异形块包括与滑动块固定连接有方板,方板上端固定有依次排列的异形单元,异形单元包括弧形状的上升部和弧状的下滑部。
优选的,所述第二螺纹杆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导向轴,滑动块可滑动的贯穿导向轴。
优选的,所述锻炼装置包括位于座椅上方前后两侧可水平滑动的滑杆;
所述驱动轴中部设有蜗杆,蜗杆上方啮合有涡轮,涡轮同轴设有第十一锥齿轮,第十一锥齿轮上方啮合有第十二锥齿轮,第十二锥齿轮同轴设有第十三锥齿轮,第十三锥齿轮位于第十二锥齿轮的上方,第十三锥齿轮外侧啮合有第十四锥齿轮,第十四锥齿轮同轴外侧设有第一驱动杆,驱动杆上方铰接有水平的托板,托板左侧下端铰接有第二驱动杆,第二驱动杆下端与座椅铰接固定,第一驱动杆、托板和第二驱动杆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托板上方设有可水平滑动的滑台,滑台上端铰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上端与滑杆左端铰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托板上方可转动的设有第三螺纹杆,滑台与第三螺纹杆螺纹连接,第三螺纹杆下方设有固定的固定杆,固定杆可滑动的贯穿滑台。
优选的,所述滑杆左侧内端依次设有多个手握杆。
本发明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可以对患者进行多方面的康复训练,且康复训练效果显著,适合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第一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整体第二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腿部驱动装置滑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腿部驱动装置滑动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去除滑杆和腿部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去除腿部驱动装置、底板和滑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按摩球竖直滑动驱动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按摩球节能型竖直滑动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锻炼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锻炼装置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2中A部放大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腿部驱动装置去除箱体后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第一单向齿轮和第二单向齿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17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17给出,本发明包括底板1,底板1右侧上方固定有座椅2,座椅2前后两端设有手臂的锻炼装置3,底板左侧上方设有可水平滑动的腿部驱动装置4,腿部驱动装置4驱动锻炼装置3,座椅2上端设有多个可竖直滑动的按摩球5,腿部驱动装置4驱动按摩球5进行竖直的滑动。
在本发明中,底板1是一个方形的板,主要起到支撑和固定的作用,底板1下端设有两个定向轮和两个万向轮,定向轮和万向轮且均设有刹车系统,这样方便整个设备的移动和固定,座椅2固定在底板1右侧上端,患者可以坐在座椅2上进行休息,同时患者坐在座椅2上也是一个康复训练的前提条件,腿部驱动装置4设置在底板1上方左侧,位于座椅2的左侧,腿部驱动装置4可以进行水平滑动,可以根据患者的身高还有舒适度去调节腿部驱动装置4的位置,这样可以增加设备的通用化,腿部驱动装置4驱动锻炼装置3进行运动,通过腿部的运动完成患者手臂的运动,这样对患者的两个部位进行康复训练,提高了训练的效率和效果,按摩球5位于座椅2上端,通过腿部驱动装置4驱动按摩球5的上下滑动,对患者的腿部和大腿进行按摩。提高康复训练的效果。
所述底板1左侧上方设有可水平滑动的滑动板6,腿部驱动装置4固定在滑动板6的中部,滑动板6后端固定有矩形块7,矩形块7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8,第一螺纹杆8可转动的固定在底板1的上方,第一螺纹杆8右端固定有第一锥齿轮9,第一锥齿轮9后端啮合有第二锥齿轮10,第二锥齿轮10同轴设有操作盘11,操作盘11位于坐板的后方。
滑动板6的形状如图4和图5所述,滑动板6为凹槽状的,这样可以极大程度上节约空间,滑动板6中部设有矩形的通孔,腿部驱动装置4经过通孔固定在滑动板6上,矩形块7固定在滑动板6右侧的中部,在底板1上设置有支撑座,支撑座用来对第一螺纹杆8进行支撑,第一螺纹杆8与支承座可转动的连接,操作盘11的位置超过了底板1,这样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操作,通过操作盘11的转动可以取得第二锥齿轮10转动,第二锥齿轮10经过第一锥齿轮9带动第一螺纹杆8转动,因矩形块7与第一螺纹杆8为螺纹连接,此时第一螺纹杆8转动会带动矩形块7进行水平的滑动,从而完成滑动板6的水平滑动,也就是腿部驱动装置4的水平运动,且螺纹连接具有很好的自锁性,能够很好的保证滑动板6滑动以后的水平位置。
所述底板左侧上端固定有导轨12,导轨12上端设有水平的T型槽,T型槽内可滑动的设有T型块13,T型块13的上端贯穿导轨12与滑动板6固定连接。
导轨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导轨12固定在底板1左侧的前后两端,在T型块13的限位作用下,保证滑动板6只能进行水平滑动。
所述腿部驱动装置4包括箱体14,箱体14与滑动板6固定连接,箱体14上端位于滑动板6上方,箱体14下端位于滑动板6下方,箱体14内可转动的设有第一齿轮16,第一齿轮16的轴端固定有脚踏板15,脚踏板15位于箱体14的外侧,第一齿轮16下方啮合有第二齿轮17,第二齿轮17下方啮合有第一单向齿轮18,第二齿轮17下侧还啮合有惰轮19,惰轮19下方啮合有第二单向齿轮20,第一单向齿轮18和第二单向齿轮20同轴设置且转动方向相同,第一单向齿轮18和第二单向齿轮20经转动轴21同轴设置,转动轴21轴端固定有第三锥齿轮22,第三锥齿轮22前方啮合有第四锥齿轮23,第四锥齿轮23同轴设有第五锥齿轮24,第五锥齿轮24位于底板1下方,第五锥齿轮24经传动装置驱动锻炼装置3运动。
如图15和图16所示,描述的时腿部驱动装置4中去除箱体14后的内部结构,箱体14的上下端均位于滑动板6的外侧,脚踏板15类似于自行车的脚蹬,通过脚蹬可以驱动第一齿轮16进行转动,第一齿轮16与第二齿轮17相互啮合,当第一齿轮16带动第二齿轮17转动时,当第二齿轮17顺时针转动,此时第二齿轮17带动第一单向齿轮18逆时针转动,惰轮19此时逆时针转动,惰轮19带动第二单向齿轮20空转,此时转动轴21随第一单向齿轮18逆时针转动,当第二齿轮17逆时针转动时,此时第二齿轮17带动第一单向齿轮18空转,惰轮19此时顺时针转动,惰轮19带动第一单向齿轮18逆时针转动,此时转动轴21随第二单向齿轮20逆时针转动,所以,不论脚踏板15是正转还是反转都是使得转动轴21朝着一个方向进行转动,第一单向齿轮18和第二单向齿轮20的结构相同,如图17所示,包括中间的转动轴21,转动轴21外侧固定有飞轮64,飞轮64外侧设有外轮65,外轮65与飞轮64之间有间隙,飞轮64上设有楔形槽,楔形槽的水平面上设有可滚动的滚珠,滚珠的外端面可与外轮65相接触,滚珠内侧设有顶杆,顶杆与滚珠相接触,顶杆内侧连接有弹簧,弹簧与飞轮64固定连接,这就是第一单向齿轮18和第二单向齿轮20的主要结构,对于单向齿轮已经成为了公知常识,结构类型也比较多,这这里我们只介绍了这一种,腿部驱动装置4实现了不论用脚正面蹬踏还是反向蹬踏,都会保证第五锥齿轮24只会沿着一个方向转动。
所述第五锥齿轮24右侧啮合有第六锥齿轮25,第六锥齿轮25经锥齿轮轴可转动的固定在箱体14下方,锥齿轮轴右端固定有棱型柱26,底板1下方设有转动的驱动轴27,驱动轴27内设有棱型槽,棱型柱26可在棱型槽内滑动,驱动轴27右端固定有第七锥齿轮28,第七锥齿轮28上方啮合有第八锥齿轮29,第八锥齿轮29同轴设有第九锥齿轮30,第九锥齿轮30左侧设有第十锥齿轮31,第十锥齿轮31同轴设有不完全内齿轮32,不完全内齿轮32内侧啮合有第三齿轮33,第三齿轮33上方啮合有不完全外齿轮34,不完全内齿轮32和不完全外齿轮34同轴设置,不完全内齿轮32有齿段和不完全外齿轮34有齿段弧长相同且不存在重叠,第三齿轮33的齿轮轴左端固定有第二螺纹杆35,第二螺纹杆35可转动的固定在座椅2的下方,第二螺纹杆35螺纹连接有水平滑动的滑动块36,滑动块36上端固定有异形块39,每个按摩球5的下端固定有支撑柱37,支撑柱37下端固定有半球头38,半球头38与异形块39相接触,异形块39水平滑动构成按摩球5竖直滑动的结构。
第六锥齿轮25可以随着箱体14一起进行移动,锥齿轮轴也可以随着箱体14一起移动,棱型柱26插入到驱动轴27中可以在驱动轴27中移动,当棱型柱26转动时可以带动驱动轴27一起转动,驱动轴27可以带动第七锥齿轮28进行转动,第七锥齿轮28位于底板1右侧,第七锥齿轮28经过第八锥齿轮29、第九锥齿轮30和第十锥齿轮31带动不完全内齿轮32进行转动,不完全内齿轮32一直沿着一个方向进行转动,以顺时针转动来举例说明,不完全内齿轮32顺时针转动,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三齿轮33顺时针转动,第三齿轮33与不完全外齿轮34啮合分离,第三齿轮33与不完全外齿轮34啮合,不完全外齿轮34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三齿轮33逆时针转动,因不完全内齿轮32和不完全外齿轮34的有齿段弧长相同,此时第三齿轮33会产生有周期性的正反转,第三齿轮33的齿轮轴连接有第二螺纹杆35,螺纹杆与滑动块36螺纹连接,所以滑动块36会产生周期性的循环往复,滑动块36上端的异形块39一直与半球头38相接触,支撑柱37的上端位于座椅2内,座椅2还可以对支撑柱37起到导向的作用,异形块39周期性往复运动使得按摩球5进行往复竖直滑动,对患者的大腿和臀部进行按摩。
所述座椅2包括坐板,坐板下端固定有四个支撑脚,支撑脚下端与底板1固定连接,坐板下方设有支撑板40,支撑板40上方固定有U型的导向板41,支撑柱37可滑动的贯穿导向板41,支撑柱37下端固定有挡板42,挡板42位于导向板41下方,挡板42上端固定有压簧43,压簧43上端与导向板41固定连接,导向板41下端连接有连接柱44,连接柱44下端与半球头38固定连接。
座椅2就是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到的椅子,主要起到支撑的作用,支撑板40经多个连接板固定在坐板下方,导向板41支撑柱37起到了导向的效果,避免支撑柱37的晃动等情况的发生,在压簧43的作用下,保证支撑柱37是向下运动的,挡板42还可以避免防止支撑柱37滑动过渡,避免支撑柱37从支撑板40内脱离。
所述异形块39包括与滑动块36固定连接有方板,方板上端固定有依次排列的异形单元,异形单元包括弧形状的上升部和弧状的下滑部。
在设置异形单元时候,可以采用这样一种方式,相邻两个异形块39对应的异形单元中的上升部和下滑部是交叉对应的,举个简单例子,第一个异形块39上的上升部对应第二个异形块39上的下滑部,第一个异形块39上的下滑部对应上升部,这样就会形成交错式的对患者进行按摩,提高按摩的效果,另外在运动的过程中,半球体一直与异形单元相接触,半球头38会产生速度变化的上升和快速的下降,从而有节奏的去按摩。
所述第二螺纹杆35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导向轴45,滑动块36可滑动的贯穿导向轴45。
导向轴45起到了导向的效果,保证滑动块36进行滑动。
所述锻炼装置3包括位于座椅2上方前后两侧可水平滑动的滑杆46;
所述驱动轴27中部设有蜗杆47,蜗杆47上方啮合有涡轮48,涡轮48同轴设有第十一锥齿轮49,第十一锥齿轮49上方啮合有第十二锥齿轮50,第十二锥齿轮50同轴设有第十三锥齿轮51,第十三锥齿轮51位于第十二锥齿轮50的上方,第十三锥齿轮51外侧啮合有第十四锥齿轮52,第十四锥齿轮52同轴外侧设有第一驱动杆53,第一驱动杆53上方铰接有水平的托板54,托板54左侧下端铰接有第二驱动杆55,第二驱动杆55下端与座椅2铰接固定,第一驱动杆53、托板54和第二驱动杆55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托板54上方设有可水平滑动的滑台56,滑台56上端铰接有第一连杆57,第一连杆57上端与滑杆46左端铰接固定。
在本发明中,在坐板上端一侧固定有两个立柱63,滑杆46可滑动的贯穿立柱63,滑杆46的右端设有堵头,避免滑杆46从立柱63中脱离,在立柱63的限位下,保证滑杆46只能进行水平的滑动,第一驱动杆53、托板54和第二驱动杆55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在滑台56和第一连杆57的作用下,使得滑杆46进行往复的滑动,患者将双手握住滑杆46,从而可以做身体前驱的动作,且滑台56的水平位置可以调节,这样使得滑杆46运动的形成发生变化,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节康复训练的强度。
所述托板54上方可转动的设有第三螺纹杆58,滑台56与第三螺纹杆58螺纹连接,第三螺纹杆58下方设有固定的固定杆59,固定杆59可滑动的贯穿滑台56。
第三螺纹杆58左端设有手轮,通过操作手轮可以使得第三螺纹杆58转动,从而完成滑台56的滑动。
所述滑杆46左侧内端依次设有多个手握杆60。
患者根据自己的身高等情况,可以用手握住不同的手握杆60。
本发明使用时,患者根据自己的身高去调节腿部驱动装置4的水平位置,调节好以后患者坐在座椅2上,用双脚去踩脚踏板15,患者可以使用任意一种驱动方向,都可以保证设备朝着正确的运动方向运动,患者正向踩踏和反向踩踏两种方式的使用,可以增加患者康复训练的种类,起到不同的训练效果,腿部驱动装置4使得不完全内齿轮32绕着一方向转动,然后不完全外齿轮34的辅助下,滑动块36会产生周期性的往复运动,从而使得按摩球5竖直往复运动,对患者起到按摩的效果,腿部驱动装置4还可以驱动锻炼装置3运动,患者双手握住手握杆60,进行躯体运动,从而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整个设备通过腿部运动对手臂进行运动,对臀部还有大腿部进行按摩,提高康复训练的效果,且强度可以调节,符合人体生理学的要求。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益处:1)患者可以自己控制锻炼的幅度,患者通过双脚控制强度,避免损伤:2)患者在用双脚时,还可以康复训练双腿,功能多样化;3)对患者的腿部还有臀部进行按摩,效果显著,增加康复训练的效果;4)患者做躯体前伸运动,对患者的上身部位进行锻炼。
本发明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可以对患者进行多方面的康复训练,且康复训练效果显著,适合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中医科用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右侧上方固定有座椅(2),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2)前后两端设有手臂的锻炼装置(3),底板(1)左侧上方设有可水平滑动的腿部驱动装置(4),腿部驱动装置(4)驱动锻炼装置(3),座椅(2)上端设有多个可竖直滑动的按摩球(5),腿部驱动装置(4)驱动按摩球(5)进行竖直的滑动,所述底板(1)左侧上方设有可水平滑动的滑动板(6),腿部驱动装置(4)固定在滑动板(6)的中部,滑动板(6)后端固定有矩形块(7),矩形块(7)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8),第一螺纹杆(8)可转动的固定在底板(1)的上方,第一螺纹杆(8)右端固定有第一锥齿轮(9),第一锥齿轮(9)后端啮合有第二锥齿轮(10),第二锥齿轮(10)同轴设有操作盘(11),操作盘(11)位于底板(1)的后方;
所述腿部驱动装置(4)包括箱体(14),箱体(14)与滑动板(6)固定连接,箱体(14)上端位于滑动板(6)上方,箱体(14)下端位于滑动板(6)下方,箱体(14)内可转动的设有第一齿轮(16),第一齿轮(16)的轴端固定有脚踏板(15),脚踏板(15)位于箱体(14)的外侧,第一齿轮(16)下方啮合有第二齿轮(17),第二齿轮(17)下方啮合有第一单向齿轮(18),第二齿轮(17)下侧还啮合有惰轮(19),惰轮(19)下方啮合有第二单向齿轮(20),第一单向齿轮(18)和第二单向齿轮(20)同轴设置且转动方向相同,第一单向齿轮(18)和第二单向齿轮(20)经转动轴(21)同轴设置,转动轴(21)轴端固定有第三锥齿轮(22),第三锥齿轮(22)前方啮合有第四锥齿轮(23),第四锥齿轮(23)同轴设有第五锥齿轮(24),第五锥齿轮(24)位于底板(1)下方,第五锥齿轮(24)经传动装置驱动锻炼装置(3)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科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左侧上端固定有导轨(12),导轨(12)上端设有水平的T型槽,T型槽内可滑动的设有T型块(13),T型块(13)的上端贯穿导轨(12)与滑动板(6)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科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锥齿轮(24)右侧啮合有第六锥齿轮(25),第六锥齿轮(25)经锥齿轮轴可转动的固定在箱体(14)下方,锥齿轮轴右端固定有棱型柱(26),底板(1)下方设有转动的驱动轴(27),驱动轴(27)内设有棱型槽,棱型柱(26)可在棱型槽内滑动,驱动轴(27)右端固定有第七锥齿轮(28),第七锥齿轮(28)上方啮合有第八锥齿轮(29),第八锥齿轮(29)同轴设有第九锥齿轮(30),第九锥齿轮(30)左侧设有第十锥齿轮(31),第十锥齿轮(31)同轴设有不完全内齿轮(32),不完全内齿轮(32)内侧啮合有第三齿轮(33),第三齿轮(33)上方啮合有不完全外齿轮(34),不完全内齿轮(32)和不完全外齿轮(34)同轴设置,不完全内齿轮(32)有齿段和不完全外齿轮(34)有齿段弧长相同且不存在重叠,第三齿轮(33)的齿轮轴左端固定有第二螺纹杆(35),第二螺纹杆(35)可转动的固定在座椅(2)的下方,第二螺纹杆(35)螺纹连接有水平滑动的滑动块(36),滑动块(36)上端固定有异形块(39),每个按摩球(5)的下端固定有支撑柱(37),支撑柱(37)下端固定有半球头(38),半球头(38)与异形块(39)相接触,异形块(39)水平滑动构成按摩球(5)竖直滑动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科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2)包括坐板,坐板下端固定有四个支撑脚,支撑脚下端与底板(1)固定连接,坐板下方设有支撑板(40),支撑板(40)上方固定有U型的导向板(41),支撑柱(37)可滑动的贯穿导向板(41),支撑柱(37)下端固定有挡板(42),挡板(42)位于导向板(41)下方,挡板(42)上端固定有压簧(43),压簧(43)上端与导向板(41)固定连接,导向板(41)下端连接有连接柱(44),连接柱(44)下端与半球头(38)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医科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块(39)包括与滑动块(36)固定连接有方板,方板上端固定有依次排列的异形单元,异形单元包括弧形状的上升部和弧状的下滑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医科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纹杆(35)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导向轴(45),滑动块(36)可滑动的贯穿导向轴(45)。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医科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锻炼装置(3)包括位于座椅(2)上方前后两侧可水平滑动的滑杆(46);
所述驱动轴(27)中部设有蜗杆(47),蜗杆(47)上方啮合有涡轮(48),涡轮(48)同轴设有第十一锥齿轮(49),第十一锥齿轮(49)上方啮合有第十二锥齿轮(50),第十二锥齿轮(50)同轴设有第十三锥齿轮(51),第十三锥齿轮(51)位于第十二锥齿轮(50)的上方,第十三锥齿轮(51)外侧啮合有第十四锥齿轮(52),第十四锥齿轮(52)同轴外侧设有第一驱动杆(53),驱动杆上方铰接有水平的托板(54),托板(54)左侧下端铰接有第二驱动杆(55),第二驱动杆(55)下端与座椅(2)铰接固定,第一驱动杆(53)、托板(54)和第二驱动杆(55)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托板(54)上方设有可水平滑动的滑台(56),滑台(56)上端铰接有第一连杆(57),第一连杆(57)上端与滑杆(46)左端铰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中医科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54)上方可转动的设有第三螺纹杆(58),滑台(56)与第三螺纹杆(58)螺纹连接,第三螺纹杆(58)下方设有固定的固定杆(59),固定杆(59)可滑动的贯穿滑台(56)。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435433.2A CN110013422B (zh) | 2019-05-23 | 2019-05-23 | 一种中医科用康复训练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435433.2A CN110013422B (zh) | 2019-05-23 | 2019-05-23 | 一种中医科用康复训练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013422A CN110013422A (zh) | 2019-07-16 |
CN110013422B true CN110013422B (zh) | 2021-05-11 |
Family
ID=67194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435433.2A Active CN110013422B (zh) | 2019-05-23 | 2019-05-23 | 一种中医科用康复训练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01342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04901B (zh) * | 2019-10-22 | 2021-02-23 |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一种骨科康复用辅助装置 |
CN112156251B (zh) * | 2020-10-31 | 2023-07-07 |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心血管科防堵塞式积液引流装置 |
CN112451311B (zh) * | 2020-11-23 | 2022-09-06 | 乐陵市人民医院 | 一种脑卒中康复锻炼装置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4840147U (zh) * | 2015-06-02 | 2015-12-09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上下肢康复椅 |
CN108186286A (zh) * | 2018-01-26 | 2018-06-22 | 成都菲斯普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神经科肢体协调的康复训练装置 |
KR20180076299A (ko) * | 2016-12-27 | 2018-07-05 | 정진우 | 체력단련을 겸한 의자 |
CN108785034A (zh) * | 2018-03-14 | 2018-11-13 | 陈丰 | 一种医疗用腿部护理装置 |
CN109173164A (zh) * | 2018-10-18 | 2019-01-11 | 南阳市中心医院 | 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
CN109646248A (zh) * | 2019-01-31 | 2019-04-19 |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神经系统康复训练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338277A (en) * | 1993-05-11 | 1994-08-16 | Yang Li H | Body building apparatus with a neck massager |
CN201481735U (zh) * | 2009-05-11 | 2010-05-26 | 厦门海尔斯电子产品有限公司 | 一种按摩椅的按摩机芯行走装置 |
KR20140081044A (ko) * | 2012-12-21 | 2014-07-01 | 주식회사 해피빌리지 | 재활 운동기구 |
DE102013213562A1 (de) * | 2013-07-11 | 2015-01-15 | Rosario Schiano | Bewegungs- und Therapievorrichtung und Therapieverfahren zur kurativen Behandlung und Prävention schmerzhafter Zustände am Bewegungsapparat einer Person |
CN106510987A (zh) * | 2016-11-11 | 2017-03-22 | 李银画 | 组合式地面清洁轮椅 |
CN108233602A (zh) * | 2016-12-15 | 2018-06-29 | 佛山市净瓶泉卫浴有限公司 | 一种外转子无反作用力电机 |
CN106901918A (zh) * | 2017-04-18 | 2017-06-30 | 常熟市平方轮椅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保健功能的电动轮椅车 |
CN107928990B (zh) * | 2017-12-22 | 2024-01-19 | 洛阳理工学院 | 一种用于上肢的康复性训练机器人 |
CN108309766A (zh) * | 2018-03-02 | 2018-07-24 | 李华 |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训练按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CN108478392B (zh) * | 2018-05-08 | 2024-07-23 | 合肥工业大学 | 一种上肢康复训练装置 |
-
2019
- 2019-05-23 CN CN201910435433.2A patent/CN11001342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4840147U (zh) * | 2015-06-02 | 2015-12-09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上下肢康复椅 |
KR20180076299A (ko) * | 2016-12-27 | 2018-07-05 | 정진우 | 체력단련을 겸한 의자 |
CN108186286A (zh) * | 2018-01-26 | 2018-06-22 | 成都菲斯普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神经科肢体协调的康复训练装置 |
CN108785034A (zh) * | 2018-03-14 | 2018-11-13 | 陈丰 | 一种医疗用腿部护理装置 |
CN109173164A (zh) * | 2018-10-18 | 2019-01-11 | 南阳市中心医院 | 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
CN109646248A (zh) * | 2019-01-31 | 2019-04-19 |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神经系统康复训练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013422A (zh) | 2019-07-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521655A (zh) | 一种心血管病康复装置 | |
CN110013422B (zh) | 一种中医科用康复训练装置 | |
CN210728545U (zh) | 一种神经外科护理按摩装置 | |
CN205145027U (zh) | 座椅可移动式下肢外骨骼康复训练装置 | |
CN110538044A (zh) | 一种儿童辅助运动康复装置 | |
CN104814858B (zh) | 一种单侧上肢被动康复训练装置 | |
CN110200783A (zh) | 一种锻炼上肢下肢用体育康复装置 | |
CN211724547U (zh) | 一种神经内科患者康复用按摩训练装置 | |
CN110538045A (zh) | 一种呼吸疾病康复锻炼装置 | |
CN114259396A (zh) |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多功能训练按摩装置 | |
CN213099131U (zh) |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锻炼装置 | |
CN110384603B (zh) | 混联踝关节训练机器人 | |
CN111743734A (zh) | 一种脑卒中患者按摩康复设备 | |
CN115228045A (zh) | 一种智能人机康复训练系统 | |
CN212998224U (zh) | 一种下肢力量锻炼架 | |
CN111631932B (zh) | 一种儿科用的腹部按摩康复装置 | |
CN206745587U (zh) | 联动爬行脊柱康复训练装置 | |
CN112168616A (zh) | 一种妇科用阴道闭合器 | |
CN112402183A (zh) | 一种骨科患者腿部锻炼按摩装置 | |
CN113952682B (zh) | 一种中医重症康复系统 | |
CN115998583A (zh) | 肢体康复训练器械 | |
CN113456432A (zh) | 一种中医康复锻炼装置 | |
CN115944501A (zh) | 重症医学患者呼吸训练辅助装置 | |
CN2341618Y (zh) | 多自由度的健身椅 | |
CN211067943U (zh) | 一种门诊护理按摩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