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99131U -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锻炼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锻炼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99131U
CN213099131U CN202020736987.4U CN202020736987U CN213099131U CN 213099131 U CN213099131 U CN 213099131U CN 202020736987 U CN202020736987 U CN 202020736987U CN 213099131 U CN213099131 U CN 2130991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plate
bevel gear
connecting rods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3698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俊超
张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ohe Med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ohe Med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ohe Med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ohe Med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02073698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991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991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9913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锻炼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安装有坐板,所述坐板前端安装有可上下翻转的前撑板,所述坐板后端安装有可上下翻转的靠板;所述底板上端表面后侧安装有可前后移动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向前移动可构成前撑板向上翻转同时靠板向下翻转的结构;所述靠板前端表面下侧左右两端安装有两个可边转动边前后移动的按摩板;所述底板上端表面前侧固定连接有梯形盒,所述梯形盒上端前侧安装有两个可上下交替运动的脚踏板,所述脚踏板上下交替运动时可构成按摩板边转动边前后移动的结构;通过可翻转的靠板和前撑板,可使患者锻炼后平躺休息。

Description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锻炼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材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神经内科康复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主要诊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目前有些患者如脑出血、脑梗塞急救后可能会发生半身不遂、肢体不协调等症状,而随着医疗技术的提升大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后能够逐渐恢复各种机能,恢复休养的同时需要患者进行肢体锻炼以达到尽快康复的目的;神经病内科病人进行局部肢体康复训练的时候只能靠医务人员的帮助才能进行,不但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而且使得病人的正常康复训练受到很大的影响,对于一些行动不便的患者,往往需要医护人员或者家属协助才能够坐在锻炼装置上,患者锻炼过后且还需要较长时间的平躺休息,来回的移动患者为医护人员增加的很多的工作量,目前还没有一种能够为患者提供辅助锻炼后可进行平躺休息的装置,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神经内科康复锻炼装置,能够为患者提供辅助锻炼,且锻炼过后可为患者提供平躺休息的状态,可避免多次的往复移动患者,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有效地解决了上述背景中所提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锻炼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安装有坐板,所述坐板前端安装有可上下翻转的前撑板,所述坐板后端安装有可上下翻转的靠板;所述底板上端表面后侧安装有可前后移动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向前移动可构成前撑板向上翻转同时靠板向下翻转的结构;所述靠板前端表面下侧左右两端安装有两个可边转动边前后移动的按摩板;所述底板上端表面前侧固定连接有梯形盒,所述梯形盒上端前侧安装有两个可上下交替运动的脚踏板,所述脚踏板上下交替运动时可构成按摩板边转动边前后移动的结构。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端表面后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外表面滑动连接有蜗杆,蜗杆左侧啮合有蜗轮,蜗轮固定连接在第二转轴外表面;所述第二转轴外表面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直齿轮和限位环,直齿轮左端啮合有直齿条,直齿条固定连接在底板上端表面,所述限位环滑动连接在底板内壁。
优选的,所述靠板下端表面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与靠板相互垂直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分别铰接在坐板后端左右两侧;所述前撑板上端表面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与前撑板相互垂直的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分别铰接在坐板前端左右两侧;所述第三连杆另端分别铰接有与坐板平行的第一连杆,两个第一连杆另端转动连接有一个导杆,所述第二连杆分别转动连接在导杆外表面左右两端;所述导杆中部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套在第二转轴外表面上端。
优选的,所述梯形盒内壁转动连接有两个左右对称的第四连杆,两个第四连杆内侧后端分别同轴固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脚踏板分别转动连接在对应的第四连杆内侧前端,两个第一锥齿轮内侧啮合有一个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后端同轴固接有第三锥齿轮,第三锥齿轮上端后侧啮合有第四锥齿轮,第四锥齿轮上端同轴固接有第五锥齿轮,第五锥齿轮右端上侧啮合有第六锥齿轮,第六锥齿轮左右两端分别同轴固接有第七锥齿轮,第七锥齿轮后端内侧均啮合有第八锥齿轮,第八锥齿轮后端分别同轴固接有伸缩万向节。
优选的,所述伸缩万向节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九锥齿轮,第九锥齿轮上端分别啮合有第十锥齿轮,第十锥齿轮中心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分别转动连接在靠板内壁,所述第一伸缩杆前端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带槽凸轮,带槽凸轮上端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按摩板,所述靠板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销,所述限位销与带槽凸轮配合可构成按摩板上下移动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锻炼装置,患者通过双脚踩踏脚踏板,可使患者的双脚上下交替运动,锻炼患者的下肢平衡能力,同时按摩板会对患者的腰部进行按摩,缓解腰酸疼痛症状以及促进血液循环;当患者锻炼过后有些疲劳需要休息时,通过启动电机,使靠板向下翻转和前撑板向上翻转,当靠板、前撑板与坐板平衡成同一平面时,患者可平躺在上端休息,即使休息时间很长,也不会感到不适,当需要做起时,启动电机反转即可辅助患者呈现坐姿状态;整个装置操作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神经内科康复锻炼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神经内科康复锻炼装置的后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神经内科康复锻炼装置的底板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神经内科康复锻炼装置的坐板下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神经内科康复锻炼装置的靠板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神经内科康复锻炼装置的靠板剖视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神经内科康复锻炼装置的靠板正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神经内科康复锻炼装置的靠板正剖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神经内科康复锻炼装置的底板剖视放大图。
图中标号:1-底板、2-脚刹万向轮、3-扶手、4-坐板、5-电机、6-第一转轴、7-蜗杆、8-蜗轮、9-第二转轴、10-直齿轮、11-限位环、12-直齿条、13-套筒、14-导杆、15-第一连杆、16-第二连杆、17-第三连杆、18-前撑板、19-靠板、20-梯形盒、21-脚踏板、22-第四连杆、23-第一锥齿轮、24-第二锥齿轮、25-第三锥齿轮、26-第四锥齿轮、27-第五锥齿轮、28-第六锥齿轮、29-第七锥齿轮、30-第八锥齿轮、31-伸缩万向节、32-第九锥齿轮、33-第十锥齿轮、34-第一伸缩杆、35-带槽凸轮、36-按摩板、37-限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神经内科康复锻炼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端安装有坐板4,所述坐板4前端安装有可上下翻转的前撑板18,所述坐板4后端安装有可上下翻转的靠板19;所述底板1上端表面后侧安装有可前后移动的第二转轴9,所述第二转轴9向前移动可构成前撑板18向上翻转同时靠板19向下翻转的结构;所述靠板19前端表面下侧左右两端安装有两个可边转动边前后移动的按摩板36;所述底板1上端表面前侧固定连接有梯形盒20,所述梯形盒20上端前侧安装有两个可上下交替运动的脚踏板21,所述脚踏板21上下交替运动时可构成按摩板36边转动边前后移动的结构。
如图1-2所示,前撑板18前端表面开设有U形孔,目的是当前撑板18向上或向下翻转时不与脚踏板21接触;防止发生碰撞和运动障碍;底板1下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脚刹万向轮2,脚刹万向轮2的作用是便于整个装置的移动;脚刹万向轮2属于现有技术,不再赘述;当第二转轴9向前移动时,可使前撑板18向上翻转和靠板19向下翻转,使靠板19和前撑板18与坐板4处于同一水平面,类似于一个床板,当患者锻炼劳累时可提供平躺休息;当第二转轴9向后移动时可使靠板19向上翻转前撑板18向下翻转,类似于一个座椅,当患者需要锻炼时,可坐在坐板4上双脚通过踩踏脚踏进行锻炼,锻炼时还可使按摩板36进行边转动边前后移动;由于患者长时间躺在病床上很容易导致腰酸症状,通过可边转动边前后移动的按摩板36,可对患者的腰部进行按摩,缓解腰酸疼痛症状;由于本装置可为患者提供平躺休息,与病床上休息效果相同,所以避免了来回移动患者的情况;坐板4上端表面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扶手3,扶手3的作用是防止患者侧摔;坐板4下端表面固定连接有三个支撑杆,支撑杆下端表面固定连接在底板1上端表面,支撑杆的作用是固定坐板4,使坐板4固定在底板1上,保证坐板4的稳定性。
所述底板1上端表面后侧固定连接有电机5,电机5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6,第一转轴6外表面滑动连接有蜗杆7,蜗杆7左侧啮合有蜗轮8,蜗轮8固定连接在第二转轴9外表面;所述第二转轴9外表面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直齿轮10和限位环11,直齿轮10左端啮合有直齿条12,直齿条12固定连接在底板1上端表面,所述限位环11滑动连接在底板1内壁。
如图3或9所示,底板1上端表面开设有键形滑槽,限位环11滑动连接在键形滑槽内壁,限位环11的作用是实现第二转轴9既能转动又能前后移动;蜗杆7与第一转轴6属于花键连接,当第一转轴6转动时会带动蜗杆7一起转动,且蜗杆7还能在第一转轴6外表面前后滑动,第二转轴9外表面转动连接有U形轴承座,U形轴承座另端转动连接在蜗杆7外表面,如图3所示,U形轴承座的作用是使蜗杆7与蜗轮8一直处于啮合状态,不脱离;电机5属于现有技术,不再赘述,当启动电机5,电机5转动会带动第一转轴6转动,第一转轴6转动会带动蜗杆7转动,蜗杆7转动通过啮合会带动蜗轮8转动,蜗轮8转动会带动第二转轴9转动,第二转轴9转动会带动直齿轮10转动,直齿轮10转动会与直齿条12啮合发生相对移动,由于直齿条12固定连接在底板1上端表面,所以直齿轮10会前后移动,因此会带动第二转轴9前后移动,第二转轴9前后移动会带动U形轴承座和蜗杆7前后移动。
所述靠板19下端表面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与靠板19相互垂直的第二连杆16,所述第二连杆16分别铰接在坐板4后端左右两侧;所述前撑板18上端表面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与前撑板18相互垂直的第三连杆17,所述第三连杆17分别铰接在坐板4前端左右两侧;所述第三连杆17另端分别铰接有与坐板4平行的第一连杆15,两个第一连杆15另端转动连接有一个导杆14,所述第二连杆16分别转动连接在导杆14外表面左右两端;所述导杆14中部固定连接有套筒13,所述套筒13套在第二转轴9外表面上端。
如图1-2所示,第一连杆15、第二连杆16、第三连杆17和坐板4围城一个平行四边形,类似于平行四边形机构;当套筒13向前移动时会带动第一连杆15向前移动,第一连杆15向前移动时会使靠板19向下翻转,前撑板18向上翻转,当套筒13向后移动时会带动第一连杆15向后移动,第一连杆15向后移动时会使靠板19向上翻转,前撑板18向下翻转;因为套筒13的移动轨迹为以第二连杆16与坐板4铰接点为圆心做圆弧运动,所以当套筒13前后移动时会有上下移动的位移量,所以套筒13套在第二转轴9外表面,属于滑动连接,且第二转轴9还可以在套筒13内壁转动。
所述梯形盒20内壁转动连接有两个左右对称的第四连杆22,两个第四连杆22内侧后端分别同轴固接有第一锥齿轮23,所述脚踏板21分别转动连接在对应的第四连杆22内侧前端,两个第一锥齿轮23内侧啮合有一个第二锥齿轮24,第二锥齿轮24后端同轴固接有第三锥齿轮25,第三锥齿轮25上端后侧啮合有第四锥齿轮26,第四锥齿轮26上端同轴固接有第五锥齿轮27,第五锥齿轮27右端上侧啮合有第六锥齿轮28,第六锥齿轮28左右两端分别同轴固接有第七锥齿轮29,第七锥齿轮29后端内侧均啮合有第八锥齿轮30,第八锥齿轮30后端分别同轴固接有伸缩万向节31。
患者通过双脚反复踩踏脚踏板21可使按摩盘驱动,当按摩盘驱动时可对患者腰部按摩,在边锻炼的过程中边可享受按摩;如图4所示,第一锥齿轮23和第四连杆22后端中心处分别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分别转动连接在梯形盒20内壁;第二锥齿轮24和第三锥齿轮25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转动连接在梯形盒20内壁,第四锥齿轮26和第五锥齿轮27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转动连接在底板1上,第六锥齿轮28和第七锥齿轮29中心处、第八锥齿轮30和伸缩万向节31中心处分别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外表面分别均转动连接有轴承座,轴承座底端均固定连接在底板1下端表面;当踩动其中一个脚踏板21时,在第一锥齿轮23和第二锥齿轮24的啮合作用下会使另个脚踏板21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从而实现反复交替上下运动,可锻炼患者下肢的平衡能力;通过反复踩动脚踏板21,可使一些列传动锥齿轮同步转动,从而使伸缩万向节31转动。
所述伸缩万向节31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九锥齿轮32,第九锥齿轮32上端分别啮合有第十锥齿轮33,第十锥齿轮33中心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34,第一伸缩杆34分别转动连接在靠板19内壁,所述第一伸缩杆34前端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带槽凸轮35,带槽凸轮35上端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按摩板36,所述靠板19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销37,所述限位销37与带槽凸轮35配合可构成按摩板36上下移动的结构。
如图5-8所示,伸缩万向节31外表面分别转动连接有轴承座,轴承座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靠板19后端表面,按摩板36对应的靠板19内壁均开设有圆柱槽,限位销37分别固定连接在圆柱槽内壁,第一伸缩杆34是由内杆和外筒组成的,内杆与外筒属于花键连接,既可转动有可伸缩;限位销37滑动连接在带槽凸轮35的外表面,当带槽凸轮35转动时,会与限位销37发生相对位移,又因为限位销37固定连接在靠板19内壁,所以带槽凸轮35会上下移动,当带槽凸轮35上下移动时会带动按摩板36上下移动,所以按摩板36会边转动边上下移动,对患者的腰部进行按摩;伸缩万向节31的作用是为靠板19上下翻转提供运动空间,当靠板19向下翻转时,可使伸缩万向节31缩短,当靠板19向上翻转时,可使伸缩万向节31伸长。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患者通过双脚踩踏脚踏板21,可使患者的双脚上下交替运动,锻炼患者的下肢平衡能力,同时按摩板36会对患者的腰部进行按摩,缓解腰酸疼痛症状以及促进血液循环;当患者锻炼过后有些疲劳需要休息时,通过启动电机5,使靠板19向下翻转和前撑板18向上翻转,当靠板19、前撑板18与坐板4平衡成同一平面时,患者可平躺在上端休息,即使休息时间很长,也不会感到不适,当需要做起时,启动电机5反转即可辅助患者呈现坐姿状态。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代替,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神经内科康复锻炼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端安装有坐板(4),所述坐板(4)前端安装有可上下翻转的前撑板(18),所述坐板(4)后端安装有可上下翻转的靠板(19);所述底板(1)上端表面后侧安装有可前后移动的第二转轴(9),所述第二转轴(9)向前移动可构成前撑板(18)向上翻转同时靠板(19)向下翻转的结构;所述靠板(19)前端表面下侧左右两端安装有两个可边转动边前后移动的按摩板(36);所述底板(1)上端表面前侧固定连接有梯形盒(20),所述梯形盒(20)上端前侧安装有两个可上下交替运动的脚踏板(21),所述脚踏板(21)上下交替运动时可构成按摩板(36)边转动边前后移动的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端表面后侧固定连接有电机(5),电机(5)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6),第一转轴(6)外表面滑动连接有蜗杆(7),蜗杆(7)左侧啮合有蜗轮(8),蜗轮(8)固定连接在第二转轴(9)外表面;所述第二转轴(9)外表面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直齿轮(10)和限位环(11),直齿轮(10)左端啮合有直齿条(12),直齿条(12)固定连接在底板(1)上端表面,所述限位环(11)滑动连接在底板(1)内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靠板(19)下端表面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与靠板(19)相互垂直的第二连杆(16),所述第二连杆(16)分别铰接在坐板(4)后端左右两侧;所述前撑板(18)上端表面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与前撑板(18)相互垂直的第三连杆(17),所述第三连杆(17)分别铰接在坐板(4)前端左右两侧;所述第三连杆(17)另端分别铰接有与坐板(4)平行的第一连杆(15),两个第一连杆(15)另端转动连接有一个导杆(14),所述第二连杆(16)分别转动连接在导杆(14)外表面左右两端;所述导杆(14)中部固定连接有套筒(13),所述套筒(13)套在第二转轴(9)外表面上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盒(20)内壁转动连接有两个左右对称的第四连杆(22),两个第四连杆(22)内侧后端分别同轴固接有第一锥齿轮(23),所述脚踏板(21)分别转动连接在对应的第四连杆(22)内侧前端,两个第一锥齿轮(23)内侧啮合有一个第二锥齿轮(24),第二锥齿轮(24)后端同轴固接有第三锥齿轮(25),第三锥齿轮(25)上端后侧啮合有第四锥齿轮(26),第四锥齿轮(26)上端同轴固接有第五锥齿轮(27),第五锥齿轮(27)右端上侧啮合有第六锥齿轮(28),第六锥齿轮(28)左右两端分别同轴固接有第七锥齿轮(29),第七锥齿轮(29)后端内侧均啮合有第八锥齿轮(30),第八锥齿轮(30)后端分别同轴固接有伸缩万向节(3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万向节(31)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九锥齿轮(32),第九锥齿轮(32)上端分别啮合有第十锥齿轮(33),第十锥齿轮(33)中心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34),第一伸缩杆(34)分别转动连接在靠板(19)内壁,所述第一伸缩杆(34)前端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带槽凸轮(35),带槽凸轮(35)上端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按摩板(36),所述靠板(19)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销(37),所述限位销(37)与带槽凸轮(35)配合可构成按摩板(36)上下移动的结构。
CN202020736987.4U 2020-05-07 2020-05-07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锻炼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0991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36987.4U CN213099131U (zh) 2020-05-07 2020-05-07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锻炼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36987.4U CN213099131U (zh) 2020-05-07 2020-05-07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锻炼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99131U true CN213099131U (zh) 2021-05-04

Family

ID=75643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36987.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099131U (zh) 2020-05-07 2020-05-07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锻炼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9913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95650A (zh) * 2021-11-05 2022-02-01 冯纯 一种神经外科用辅助康复设备
CN114246775A (zh) * 2021-12-26 2022-03-29 张荣傍 一种神经内科腿部神经恢复按摩椅
CN115245424A (zh) * 2022-01-15 2022-10-28 杨杰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用康复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95650A (zh) * 2021-11-05 2022-02-01 冯纯 一种神经外科用辅助康复设备
CN113995650B (zh) * 2021-11-05 2024-01-09 冯纯 一种神经外科用辅助治疗设备
CN114246775A (zh) * 2021-12-26 2022-03-29 张荣傍 一种神经内科腿部神经恢复按摩椅
CN115245424A (zh) * 2022-01-15 2022-10-28 杨杰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用康复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099131U (zh)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锻炼装置
CN211067917U (zh)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CN210728545U (zh) 一种神经外科护理按摩装置
CN110538044A (zh) 一种儿童辅助运动康复装置
CN110538045A (zh) 一种呼吸疾病康复锻炼装置
CN110013422B (zh) 一种中医科用康复训练装置
CN112402164B (zh) 一种消化内科辅助治疗装置
CN113856142B (zh) 一种中医心血管内科临床锻炼装置
CN209827464U (zh) 神经内科功能训练护理床
CN111631932B (zh) 一种儿科用的腹部按摩康复装置
CN212416127U (zh) 小儿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CN112168653A (zh) 一种消化内科胃部疾病护理装置
CN111529300A (zh) 老年晚期肿瘤患者安宁疗护用疼痛缓解装置
CN106377362A (zh) 偏瘫患者生活训练一体机
CN212466992U (zh) 一种心血管内科术后康复锻炼装置
CN112451311B (zh) 一种脑卒中康复锻炼装置
CN215021688U (zh) 一种神经内科用下肢康复装置
CN214596218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新型轮椅
CN112426688A (zh) 呼吸内科护理用心肺功能锻炼装置
CN114176935A (zh)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诊疗装置
CN211382256U (zh) 一种前推轮椅
CN113456432A (zh) 一种中医康复锻炼装置
CN210301658U (zh) 康复科儿童行走训练装置
CN210472429U (zh) 一种轮椅
CN114432051A (zh) 一种带有训练装置的轮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5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