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12185B -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装置的图像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装置的图像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12185B
CN110012185B CN201811300635.8A CN201811300635A CN110012185B CN 110012185 B CN110012185 B CN 110012185B CN 201811300635 A CN201811300635 A CN 201811300635A CN 110012185 B CN110012185 B CN 1100121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cument
image
read
reading
orig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0063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12185A (zh
Inventor
藤田崇央
伊藤健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0121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121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121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121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203Simultaneous scanning of two or more separate pictures, e.g. two sides of the same sheet
    • H04N1/2032Simultaneous scanning of two or more separate pictures, e.g. two sides of the same sheet of two pictures corresponding to two sides of a single medium
    • H04N1/2034Simultaneous scanning of two or more separate pictures, e.g. two sides of the same sheet of two pictures corresponding to two sides of a single medium at identical corresponding positions, i.e. without time delay between the two imag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326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ata reading, recognizing or recording apparatus, e.g. with a bar-code apparatus
    • H04N1/00328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ata reading, recognizing or recording apparatus, e.g. with a bar-code apparatus with an apparatus processing optically-read information
    • H04N1/00331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ata reading, recognizing or recording apparatus, e.g. with a bar-code apparatus with an apparatus processing optically-read information with an apparatus performing 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684Object of the detection
    • H04N1/00702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795Read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87Composing, repositioning or otherwise geometrically modifying orig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87Composing, repositioning or otherwise geometrically modifying originals
    • H04N1/3877Image rot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Editing Of Facsimile Original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装置的图像处理方法,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具备:原稿台,其载置要读取的原稿;图像输入部,其一并地读取载置于原稿台的一张或多张原稿;单独图像截取部,其对一并读取到的一张或多张原稿的单独图像进行截取;存储部,其存储将原稿相对于原稿台的放置方式与作为原稿的读取面的表面及背面建立了对应关系的表背放置方式设定信息;原稿放置方式判断部,其根据截取出的单独图像,判断载置于原稿台的原稿相对于原稿台的放置方式;以及表背判断部,其利用表背放置方式设定信息,根据判断出的原稿的放置方式,判断载置于原稿台的原稿的读取面是表面和背面中的哪一面。

Description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装置的图像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同时读取多张原稿并从读取到的图像数据中截取每张原稿的图像数据的功能的图像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利用图像形成装置,但近年来,利用除具有文本的复制功能以外还具有文本的扫描功能、网络连接功能的复合机。例如,在复合机中会具有如下功能:将双面打印的纸张、名片、许可证、及其他在表背的双面打印有图像等的文本、卡片等多张原稿以不重叠的方式载置在原稿台上,执行扫描功能,读取包含多张原稿的图像数据的整体的图像数据,从读取到的整体图像数据中截取与各张原稿对应的独立的多个图像数据的功能(以下,称为多截取扫描功能)。
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扫描仪系统,其利用多截取扫描功能,对放置在原稿台上的一张以上的原稿进行扫描,按照每张原稿读取扫描数据,求出截取出的各扫描数据的重心点,判断重心点所属的区域,将各原稿的扫描数据保存在预先与该区域建立对应关系的存储目的地文件夹内,或者在进行预扫描而获取到原稿的位置之后,根据该位置使读取分辨率等图像读取条件变化,再次进行原稿的读取。
进一步,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具有如下功能:将在名片、明信片等表背的双面记载有图像等的多张原稿排列载置在原稿载置板上,在分别读取表面和背面的整体图像数据之后,按照每张原稿截取单独的表面的图像数据和背面的图像数据,将处于相同位置的表面的图像数据与背面的图像数据作为使一张原稿的表背一体化而成的一个图像数据进行输出。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9245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10021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在现有的装置中,当将多张原稿放置在原稿台上时,预先设定有将原稿台的载置面进行分割的假想的多个读取区域,在该情况下,需要用户放置各原稿,以便进入原稿台的预先设定的读取区域内。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对于原稿台的各读取区域,用户进行预先与存储目的地文件夹建立对应关系的设定,进一步在实际将多张原稿放置在原稿台上的情况下,需要始终留意在各区域进行了何种文件夹的设定来放置原稿,在进行扫描前的准备阶段,用户的工作、负担较大。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对于表面和背面的每一个面分别进行读取操作,但像第一次的扫描为表面、第二次的扫描为背面那样,固定设定有预先扫描的面,因此用户在将多张原稿放置在原稿台上时,无法在各个扫描中进行使表面与背面混合那样的配置,需要留意各原稿的读取面的表背和读取顺序来进行原稿的配置,因此包含配置的准备操作阶段的用户的操作负担较大。
因此,本发明是考虑到以上的情况而完成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处理装置,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对于在双面记载有图像等的原稿,在读取双面的图像数据的情况下,不用留意放置在原稿台上的原稿的表背、读取原稿的表背的顺序来进行读取的准备操作,且能够通过容易的操作获取原稿的双面的图像数据,从而能够减轻用户的操作负担。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原稿台,其载置要读取的原稿;图像输入部,其一并地读取载置于所述原稿台的一张或多张原稿;单独图像截取部,其对所述一并读取到的一张或多张原稿的单独图像进行截取;存储部,其存储将原稿相对于原稿台的放置方式与作为原稿的读取面的表面及背面建立了对应关系的表背放置方式设定信息;原稿放置方式判断部,其根据所述截取出的单独图像,判断载置于所述原稿台的原稿相对于原稿台的放置方式;以及表背判断部,其利用所述表背放置方式设定信息,根据所述判断出的原稿的放置方式,判断载置于所述原稿台的原稿的读取面是表面和背面中的哪一面。
另外,上述图像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原稿相对于所述原稿台的放置方式有横置和纵置,在所述表背放置方式设定信息中,将原稿的读取面中表面和背面中的任意一方与所述横置建立对应关系,将不同于与横置建立对应关系的读取面的面与所述纵置建立对应关系。
另外,上述图像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原稿台的读取区域为长方形且所述原稿为长方形的情况下,所述原稿放置方式判断部根据截取出的单独图像,检测原稿的长边相对于所述原稿台的读取区域的方向,在原稿以所述原稿的长边成为与所述原稿台的读取区域的长边大致平行的方式载置于原稿台的情况下,将原稿相对于所述原稿台的放置方式判断为横置,在原稿以所述原稿的长边成为与所述原稿台的读取区域的短边大致平行的方式载置于原稿台的情况下,将原稿相对于所述原稿台的放置方式判断为纵置。
另外,上述图像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原稿放置方式判断部将原稿相对于所述原稿台的放置方式判断为横置的情况下,所述表背判断部将所述读取到的原稿的读取面判断为所述表背放置方式设定信息所存储的与所述横置建立了对应关系的读取面,在所述原稿放置方式判断部将原稿相对于所述原稿台的放置方式判断为纵置的情况下,所述表背判断部将所述读取到的原稿的读取面判断为所述表背放置方式设定信息所存储的与所述纵置建立了对应关系的读取面。
另外,上述图像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为了读取所述原稿的读取面中规定的第一面,而以横置或纵置中的任意一种放置方式将一张原稿载置于所述原稿台的任意位置并通过所述图像输入部读取所述第一面之后,将所述原稿翻过来,以横置或纵置中与读取所述第一面时的放置方式不同的放置方式,将所述原稿载置于所述原稿台的任意位置,并通过所述图像输入部读取与所述第一面不同的第二面,通过所述单独图像截取部,对所述读取到的第一面的单独图像与所述读取到的第二面的单独图像进行截取,并将截取出的第一面的单独图像与第二面的单独图像作为一张原稿的表面与背面的图像信息而建立对应关系。
另外,上述图像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为了读取所述多张原稿的读取面中各原稿的规定的第一面,而将所述多张原稿以不重叠的方式排列并以横置或纵置中的任意一种放置方式载置在所述原稿台上,并通过所述图像输入部读取各原稿的所述第一面之后,将所述多张原稿翻过来,以横置或纵置中与读取所述第一面时的放置方式不同的放置方式,将各原稿载置在与读取各原稿的所述第一面时的原稿台的位置大致相同的位置,并通过所述图像输入部读取与所述多张原稿的所述第一面不同的第二面,通过所述单独图像截取部对所述读取到的多张原稿的第一面的单独图像、与所述读取到的多张原稿的第二面的单独图像进行截取,并将载置于所述原稿台的大致相同位置的原稿的所述第一面的单独图像与所述第二面的单独图像作为一张原稿的表面与背面的图像信息而建立对应关系。
另外,上述图像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还具备图像位置判断部,所述图像位置判断部判断与所述读取到的第一面的各单独图像对应的原稿的位置、和与所述读取到的第二面的各单独图像对应的原稿的位置是否是大致相同的位置,所述图像位置判断部对所述多张原稿的第一面的各单独图像的中心位置与所述多张原稿的第二面的各单独图像的中心位置进行比较,在第一面的单独图像的中心位置与第二面的单独图像的中心位置的距离比规定的距离短的情况下,判断为与所述第一面的单独图像对应的原稿的位置和与所述第二面的各单独图像对应的原稿的位置是大致相同的位置,进一步判断为被判断是大致相同位置的所述第一面的单独图像的原稿与所述第二面的单独图像的原稿是同一原稿。
另外,上述图像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还具备输出由所述单独图像生成的图像信息的输出部,所述输出部将作为一张原稿的表面与背面的图像信息而建立了对应关系的第一面的单独图像与第二面的单独图像合成并作为一个图像信息输出。
另外,上述图像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还具备:文字识别部,其对于通过所述单独图像截取部截取出的各单独图像,进行文字识别,并判断各单独图像所包含的被识别出的文字的方向;以及图像旋转部,其以使由相对于所述读取到的所有的原稿的单独图像识别出的文字的方向朝向规定的同一方向的方式,使各单独图像旋转,所述输出部输出由所述识别出的文字的方向朝向规定的同一方向的各单独图像生成的图像信息。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处理装置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为了读取一张原稿的读取面中规定的第一面,而以横置或纵置中的任意一种放置方式将一张原稿载置于原稿台的任意位置并进行读取包含所述原稿的第一面的图像数据的第一次的读取处理之后,将所述原稿翻过来,并以横置或纵置中与读取所述第一面时的放置方式不同的放置方式,将所述原稿载置于所述原稿台的任意位置,进行读取包含与所述第一面不同的原稿的第二面的图像数据的第二次的读取处理,从通过所述第一次的读取处理读取到的图像数据中,截取所述原稿的第一面的单独图像,从通过所述第二次的读取处理读取到的图像数据中,截取所述原稿的第二面的单独图像,对于所述截取出的第一面的单独图像与第二面的单独图像,分别判断载置于所述原稿台的原稿相对于原稿台的放置方式,利用将原稿相对于原稿台的放置方式与作为原稿的读取面的表面和背面预先建立了对应关系并进行了存储的表背放置方式设定信息,根据所述判断出的原稿的放置方式,判断通过所述第一次的读取处理和第二次的读取处理,读取到的原稿的读取面分别是表面和背面中的哪一面,将所述截取出的第一面的单独图像与第二面的单独图像作为一张原稿的表面与背面的图像信息而建立对应关系并输出。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处理装置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为了读取多张原稿的读取面中各原稿的规定的第一面,而将多张所述原稿以不重叠的方式排列并以横置或纵置中的任意一种放置方式载置在原稿台上,并进行读取包含各原稿的所述第一面的图像数据的第一次的读取处理之后,将所述多张原稿翻过来,以横置或纵置中与读取所述第一面时的放置方式不同的放置方式,将各原稿放置在与读取各原稿的所述第一面时的原稿台的位置大致相同的位置,进行读取包含与所述第一面不同的原稿的第二面的图像数据的第二次的读取处理,从通过所述第一次的读取处理读取到的图像数据中,分别对所述多张原稿的第一面的单独图像进行截取,从通过第二次的读取处理读取到的图像数据中,分别对所述多张原稿的第二面的单独图像进行截取,对于所述截取出的第一面的各单独图像与第二面的各单独图像,分别判断载置于所述原稿台的原稿相对于原稿台的放置方式,利用将原稿相对于原稿台的放置方式与作为原稿的读取面的表面及背面预先建立对应关系进行存储的表背放置方式设定信息,根据所述判断出的原稿的放置方式,判断通过所述第一次的读取处理与第二次的读取处理读取到的多张原稿的读取面分别是表面和背面中的哪一面,将载置于所述原稿台的大致相同位置的原稿的第一面的单独图像与第二面的单独图像作为一张原稿的表面与背面的图像信息建立对应关系,按照所述读取到的多张原稿中的每张原稿,输出该原稿的而建立了对应关系的表面与背面的图像信息。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对一并读取到的一张或多张原稿的单独图像进行截取,根据截取出的单独图像,判断载置于原稿台的原稿相对于原稿台的放置方式,利用将原稿相对于原稿台的放置方式与作为原稿的读取面的表面及背面建立对应关系的表背放置方式设定信息,根据判断出的原稿的放置方式,判断载置于原稿台的原稿的读取面是表面和背面中的哪一面,因此在读取原稿的表面和背面的情况下,不用留意读取载置于原稿台的原稿的表背、读取原稿的表背的顺序来进行读取的准备操作,能够通过容易的操作获取原稿的表面和背面的单独图像,能够减轻为了读取原稿的表面与背面而进行的用户的操作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构成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原稿的放置方式的一个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3是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原稿的放置方式的一个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4是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原稿的打印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5是在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中利用的信息的一个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6是在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中利用的信息的一个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7是在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中利用的信息的一个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8是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原稿读取与打印的一个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9是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原稿读取与打印的一个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图像处理等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图像处理等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并不是通过以下的实施例的记载来限定本发明。
<图像处理装置的构成>
图1表示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构成框图。
图像处理装置(以下,也称为MFP:Multifunction Peripheral、复合机)1是处理图像数据的装置,例如是具备复印功能、打印功能、原稿读取功能(扫描仪功能)、FAX功能、及通信功能等的电子设备。尤其是,在本发明中,利用原稿读取功能来执行规定的图像处理。为了执行原稿读取功能,图像处理装置具备载置要读取的原稿的原稿台。以在原稿台的读取区域内收纳原稿的方式将一张或者多张原稿载置在原稿台上,用户进行规定的读取开始操作,将原稿的读取面中的一个面所记载的信息作为图像进行读取。
在图1中,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MFP)1主要具备控制部11、操作部12、图像输入部13、显示部14、输出部15、单独图像截取部16、原稿放置方式判断部17、表背判断部18、图像位置判断部19、文字识别部20、旋转方向决定部21、图像旋转部22、输出图像生成部23及存储部50。
控制部11是控制图像输入部等各构成要素的动作的部分,主要通过由CPU、ROM、RAM、I/O控制器、计时器等构成的微型计算机来实现。CPU基于预先储存在ROM等中的控制程序,使各种硬件有机地动作,来执行本发明的图像输入功能、输出图像生成功能等。
操作部12是进行文字等信息的输入、功能的选择输入的部分,例如使用键盘、鼠标及触摸面板等。
图像输入部13是输入图像信息的部分,在本发明中,是一并地读取载置在原稿台上的一张或多张原稿的部分。例如,输入记载了图像、文字图形等的原稿等的信息。被输入的信息作为电子数据存储于存储部50。作为图像输入部13,使用对打印有信息的原稿文本(以下,称为原稿)进行读取的扫描仪(读取装置)。输入图像信息的方法有各种方法,例如用扫描仪读取打印有信息的原稿,将包含原稿的原稿台的读取区域整体的电子数据存储在存储部50中,作为输入的整体图像数据。
但是,输入图像等信息的方法并不限于以上的方法,例如,连接USB存储器等外部的存储介质的接口相当于图像输入部13。也可以预先将欲输入的图像、文本等电子数据文件保存在USB存储器等外部的存储介质中,将USB存储器等连接到USB端子等输入接口,利用操作部12进行规定的输入操作,由此读取保存在USB存储器等中的所希望的电子数据文件,并存储于存储部50作为电子数据。
另外,通常,在利用扫描仪读取原稿的情况下,用户将原稿载置在规定的原稿台(或者也称为原稿载置台)上,进行意味着读取开始的输入操作。若开始读取,则通常读取原稿台的读取区域(读取面)的整体作为一个电子数据。当原稿的大小小于原稿台的读取区域时,在该读取到的电子数据(整体图像数据)中,包含原稿的图像,但也包含没有原稿的部分的信息。在本发明中,如后述那样,利用单独图像截取部16从读取到的一个电子数据中截取存在有原稿的部分的图像数据(单独图像)。
另外,原稿台的读取区域通常有与A4纸张、A3纸张相同程度的大小,因此名片、明信片、照片、保险证、信用卡等其大小比原稿台的读取区域小很多的原稿能够以不重叠的方式排列多张地配置在原稿台上。当用扫描仪读取以排列多张的方式配置在原稿台上的原稿的情况下,生成并存储读取到的信息作为一个电子数据。在该情况下,在一个电子数据中包含多张原稿的图像数据(单独图像),因此从读取到的一个电子数据中截取多张原稿的图像数据(单独图像)。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分别截取在一个电子数据中所包含的多张原稿的图像数据(单独图像),通过原稿的放置方式的不同来判断每张原稿的表背,例如,归纳一张原稿的表面与背面的图像作为一个图像信息,并输出到一张纸上。
显示部14是显示信息的部分,为了通知使用者而显示各功能的执行所需的信息、功能的执行的结果等。例如使用LCD、有机EL显示器等,在使用触摸面板作为操作部12的情况下,显示部与触摸面板重叠配置。
输出部15是输出由单独图像生成的图像信息的部分,例如,相当于将图像信息打印在纸介质上并进行输出的打印机。另外,输出部15将作为一张原稿的表面与背面的图像信息而建立对应信息的第一面的单独图像与第二面的单独图像合成并作为一个图像信息输出。例如,如后述那样,将读取到的一张原稿的表面的单独图像与背面的单独图像合成,并打印在一张纸上。但是,信息的输出并不限于打印,也可以是通过向USB存储器等外部的存储介质的信息的存储、因特网等网络来向其他信息处理装置、服务器的信息的发送。
单独图像截取部16是将一并地读取到的一张或多张原稿的单独图像进行截取的部分。即,从通过图像输入部13输入的整体图像数据中截取读取到的原稿的部分的图像数据。将读取到的原稿的部分的图像数据称为单独图像。在读取的原稿为一张的情况下,从输入的整体图像数据中提取存在该一张原稿的部分的图像数据。
另外,当将多张原稿配置在原稿台上来进行读取的情况下,在输入的整体图像数据中含有多张原稿的图像数据,因此分别提取存在多张原稿的部分的图像数据。例如,在将四张原稿配置在原稿台上来进行读取的情况下,提取与四张原稿中的每一张原稿对应的图像数据。单独图像截取部16截取单独图像的功能相当于所谓的多截取扫描功能,也可以利用一直以来所利用的技术。
原稿放置方式判断部17是根据截取出的单独图像,判断载置在原稿台上的原稿相对于原稿台的放置方式的部分。在以下的实施例中,在原稿相对于原稿台的放置方式中,存在横置和纵置,原稿放置方式判断部17判断放置在原稿台上的原稿的放置方式是横置还是纵置。在本发明中,判断原稿的放置方式是为了根据原稿的放置方式识别原稿的表面与背面。如后述那样,在用户有意地例如将原稿横置的情况下,判断为读取到原稿的面为表面,在将原稿纵置的情况下,判断为读取到的原稿的面为背面。即,为了判断当前读取到的原稿的面是表面还是背面,首先对原稿的放置方式进行自动判断。
通常,欲读取的原稿存在各种大小和形状,但在本发明中,原侧上,原稿的大小小于原稿台的读取区域,原稿的形状为长方形。但是,原稿也可以是拥有长度不同的长边与短边的多边形的形状,还可以是椭圆形。而且,原稿是,在具有作为读取面的表面和背面的、在表面和背面中的至少任意一方记载有文字、图像的平面的原稿。另外,原稿台的读取区域的形状为长方形。
如后述的图2的(a-1)所示,在原稿台的读取区域的形状为长方形并将长边设为横向且短边设为纵向的情况下,当以长方形的原稿的长边与原稿台的读取区域的长边平行且原稿的短边与原稿台的读取区域的短边平行的方式放置原稿时,将该原稿的放置方式定义为“横置”。另一方面,如后述的图2的(a-2)所示,在原稿台的读取区域的形状为长方形并将其长边设为横向且短边设为纵向的情况下,当以长方形的原稿的长边与原稿台的读取区域的短边平行且原稿的短边与原稿台的读取区域的长边平行的方式放置原稿的时,将该原稿的放置方式定义为“纵置”。
关于原稿的放置方式是横置还是纵置,首先原稿放置方式判断部17根据截取出的单独图像检测原稿的长边相对于原稿台的读取区域的方向。并且,当以原稿的长边与原稿台的读取区域的长边大致平行的方式将原稿载置在原稿台上的情况下,判断原稿相对于原稿台的放置方式为横置。另外,当以原稿的长边与原稿台的读取区域的短边大致平行的方式原稿被载置在原稿台上的情况下,判断原稿相对于上述原稿台的放置方式为纵置。
进一步详细地说,在读取原稿之后,对截取出的原稿的单独图像求出四个顶点的位置,根据原稿的长边的方向、与原稿台的读取区域的长边的方向的相对的关系,能够判断原稿相对于原稿台的放置方式。针对原稿台的读取区域,例如在假设以读取区域的长边方向为X轴方向,以读取区域的短边方向为Y轴方向那样的XY坐标系的情况下,放置在原稿台上的原稿的四个顶点的位置能够用该XY坐标系的X坐标、Y坐标来表示。根据表示该四个顶点的位置的X坐标与Y坐标求出作为长方形的原稿的四条边的长度,进一步可知原稿的长边和短边相对于XY坐标系的方向。
例如,在XY坐标系中的原稿的长边的方向与原稿台的读取区域的长边方向大致一致的情况下,意味着原稿的放置方式是图2的(a-1)所示的放置方式,因此判断原稿的放置方式为“横置”。另一方面,在XY坐标系中的原稿的长边方向与原稿台的读取区域的短边方向大致一致的情况下,意味着原稿的放置方式是图2的(a-2)所示的放置方式,因此判断为原稿的放置方式为“纵置”。
但是,在用户通过自身的操作配置原稿的情况下,难以严格地以与原稿台的读取区域的长边平行的方式配置原稿的长边,认为原稿的长边以相对于原稿台的读取区域的长边稍微倾斜的状态配置的情况较多。因此,例如,在原稿的长边的方向与原稿台的读取区域的长边的方向所成的角度比±45度小的情况下,认为用户打算进行图2的(a-1)所示的放置方式,优选将原稿的放置方式判断为“横置”。并且,在原稿的长边的方向与原稿台的读取区域的长边的方向所成的角度比±45度大的情况下,认为用户打算进行图2的(a-2)所示的放置方式,优选将原稿的放置方式判断为“纵置”。
表背判断部18是利用后述的表背放置方式设定信息,根据由原稿放置方式判断部17判断出的原稿的放置方式,判断载置于原稿台的原稿的读取面是表面和背面中的哪一个的部分。表背的判断能够利用由原稿放置方式判断部17判断出的原稿的放置方式的判断结果、和预先存储于存储部50的表背放置方式设定信息51来进行。如后述那样,作为表背放置方式设定信息51,以预先与原稿的表背、和放置方式的纵横建立对应关系的方式进行设定。
在原稿放置方式判断部17将原稿相对于原稿台的放置方式判断为横置的情况下,表背判断部18将读取到的原稿的读取面判断为表背放置方式设定信息51所存储的与横置建立对应关系的读取面。另一方面,原稿放置方式判断部17在将原稿相对于原稿台的放置方式判断为纵置的情况下,表背判断部18将读取到的原稿的读取面判断为表背放置方式设定信息51所存储的与纵置建立对应关系的读取面。
例如,在表背放置方式设定信息51中,横置与原稿的表面以建立对应关系的方式存储,在放置方式的判断结果为横置的情况下,判断为意味着读取了原稿的表面。另外,在表背放置方式设定信息51中,纵置与原稿的背面以建立对应关系的方式存储,在放置方式的判断结果为纵置的情况下,判断为意味着读取了原稿的背面。因此,在基于原稿的放置方式与表背的关系的设定判断表背的情况下,用户需要预先理解如下内容:为了读取原稿的表面需要将原稿横置,为了读取原稿的背面需要将原稿纵置。
但是,原稿的放置方式与表背的关系的设定也可以通过用户进行设定变更,也可以与上述设定相反地,设定为原稿的横置意味着读取原稿的背面,原稿的纵置意味着读取原稿的表面。
然而,一张原稿通常具有表面和背面这两个读取面,但在本发明中,通过进行两次读取处理,从而进行对于一张原稿的表面与背面的读取。即,通过第一次的读取处理,读取表面和背面中的、某一个读取面(称为第一面),通过第二次的读取处理,读取另一个读取面(称为第二面)。
例如,在欲读取的原稿为一张的情况下,为了读取原稿的读取面中规定的第一面,将该一张原稿以横置或纵置的任意一种放置方式载置在原稿台的任意的位置上,利用图像输入部13读取第一面之后,将该原稿翻过来,以横置或纵置中与读取第一面时的放置方式不同的放置方式载置在原稿台的任意的位置上,利用图像输入部13读取与第一面不同的第二面。之后,能够利用单独图像截取部16对读取到的第一面的单独图像、和读取到的第二面的单独图像进行截取,由此能够将截取出的第一面的单独图像与第二面的单独图像作为一张原稿的表面与背面的图像信息而建立对应关系。
另外,在想读取的原稿为多张的情况下,为了读取多张原稿的读取面中各原稿的规定的第一面,将多张原稿以不在原稿台上重叠的方式排列并以横置或纵置中的任意一种放置方式进行载置,并在通过图像输入部13读取各原稿的第一面之后,将多张原稿翻过来,以横置或纵置中与读取第一面时的放置方式不同的放置方式,在与读取各原稿的第一面时的原稿台的位置大致相同的位置放置各原稿,并通过图像输入部13读取与多张原稿的第一面不同的第二面。之后,通过单独图像截取部16将读取到的多张原稿的第一面的单独图像、与读取到的多张原稿的第二面的单独图像进行截取,从而能够将载置在原稿台的大致相同位置的原稿的第一面的单独图像与第二面单独图像作为一张原稿的表面和背面的图像信息而建立对应关系。
在想读取的原稿为多张的情况下,对于所有的原稿而言,通过第一次的读取处理读取的第一面既无需是表面,也无需是背面。表背也可以以多张原稿中的几张为表面且剩下的原稿为背面的方式混合。同样地,通过第二次的读取处理读取的多张原稿的第二面的表背也可以以几张为表面且剩下的原稿为背面的方式混合。
图像位置判断部19是判断与读取到的第一面的各单独图像对应的原稿的位置、与读取到的第二面的各单独图像对应的原稿的位置是否位于大致相同的位置的部分。而且,如后述那样,图像位置判断部19对多张原稿的第一面的各单独图像的中心位置与多张原稿的第二面的各单独图像的中心位置进行比较,在第一面的单独图像的中心位置与第二面的单独图像的中心位置的距离比规定的距离短的情况下,判断与第一面单独图像对应的原稿的位置、和与第二面的各单独图像对应的原稿的位置是大致相同的位置,进一步判断出判断为大致是相同位置的第一面的单独图像的原稿、和第二面的单独图像的原稿是同一原稿。
例如,判断第一次的读取处理时横置的原稿的位置、和第二次读取处理时纵置的原稿的位置是否相对于原稿台是大致相同的位置、或是否存在于规定的区域内。图像位置的判断主要是在原稿台上配置两张以上的原稿,同时读取多张原稿的情况下进行即可。
在将两张以上的原稿配置在原稿台的情况下,对于一张原稿,第一次读取时的位置、与第二次读取时的位置配置成大致相同的位置。或者,对于一张原稿,横置的原稿的中心位置与纵置的原稿的中心位置配置成比规定的距离L0短。即,例如用户在将原稿A横置来进行第一次的读取之后,在进行第二次的读取的情况下,将原稿A翻过来,并将原稿A以纵置的方式配置在与原稿A横置的位置大致相同的位置。
这里,作为规定的距离L0,无法唯一地确定适当的数值,但例如可以设定10公分左右的长度。但是,根据读取的原稿的尺寸等而适当的数值不同,因此用户也可以对用于判断图像位置的该规定的距离L0进行设定变更。
此外,在读取的原稿为一张的情况下,通过一次的读取处理截取的单独图像是一个,因此不进行图像位置的判断,即使在横置的原稿的位置与纵置的原稿的位置大不相同的情况下,也可以对于一张原稿判断为读取了表面和背面的单独图像。
图像位置的判断利用根据像上述那样截取出的单独图像的四个顶点求出的中心的位置来进行。在原稿为长方形的情况下,长方形的中心处于对角线的交点的位置,因此能够根据四个顶点的X坐标和Y坐标,通过利用规定的公式的计算求出中心的位置的X坐标和Y坐标。例如,为了进行第一次的读取,在将两张原稿以不重叠的方式配置的情况下,根据两个单独图像各自的四个顶点,求出中心的位置的坐标。并且,为了进行第二次的读取,在将两张原稿翻过来并以不重叠的方式进行配置的情况下,同样地,根据两个单独图像各自的四个顶点求出中心的位置的坐标。
对通过第一次的读取求得的单独图像的中心的位置的坐标与通过第二次的读取求得的单独图像的中心的位置的坐标进行比较。当通过第一次的读取求得的单独图像的中心的位置的坐标、与通过第二次的读取求得的单独图像的中心的位置的坐标比规定的距离L0短的情况下,判断为通过第一次的读取求出的单独图像的原稿与通过第二次的读取求出的单独图像的原稿是同一原稿。或者,分别对通过第一次的读取求得的各单独图像的中心位置的坐标与通过第二次的读取求得的各单独图像的中心位置的坐标的距离进行计算,中心位置彼此的距离最短的两个单独图像的原稿可以判断为是同一原稿。
例如,在进行原稿A和原稿B的表面和背面的读取的情况下,为了通过第一次的读取读取表面,将原稿A和原稿B两张原稿以不重叠的方式排列且配置成横置,则根据原稿A的单独图像求出中心的位置的坐标Pa1,根据原稿B的单独图像求出中心的位置的坐标Pb1。另外,为了通过第二次的读取读取背面,用户将原稿A和原稿B翻过来,对于原稿A,将其纵置且配置在与第一次的读取的原稿A的位置大致相同的位置,对于原稿B,也将其纵置并配置在与第一次的读取的原稿B的位置大致相同的位置,并将两张原稿以不重叠的方式排列配置。之后进行第二次的读取,根据原稿A的单独图像求出中心的位置的坐标Pa2,根据原稿B的单独图像求出中心的位置的坐标Pb2。
对通过第一次的读取求出的两个中心的坐标(Pa1、Pb1)和通过第二次的读取求出的两个中心的坐标(Pa2、Pb2)进行比较,判断中心的坐标的距离是否比规定的距离L0短。例如,在中心的坐标Pa1与中心的坐标Pa2比规定的距离L0短的情况下,判断为具有中心的坐标Pa1的单独图像与具有中心的坐标Pa2的单独图像存在于规定的区域内,判断为这两个单独图像是同一原稿A的表面与背面。另外,同样地,在中心的坐标Pb1与中心的坐标Pb2比规定的距离短的情况下,判断为具有中心的坐标Pb1的单独图像与具有中心的坐标Pb2的单独图像存在于规定的区域内,判断为这两个单独图像是同一原稿B的表面与背面。
如以上那样,通过对基于第一次的读取的单独图像的位置与基于第二次的读取的单独图像的位置进行比较,能够对于同一原稿,将表面的图像数据与背面的图像数据建立对应关系。在建立对应关系的表面的图像数据与背面的图像数据中,为了表示是同一原稿,如后述那样例如优选标注同一原稿识别编号。
但是,当通过第一次的读取求出的中心的坐标(Pa1、Pb1)与通过第二次的读取求出的中心的坐标(Pa1、Pb2)的距离比规定的距离L0长的情况下,没有中心的坐标存在于规定的区域内的单独图像,因此无法判断为同一原稿的单独图像,对用户进行如下的警告显示:产生了读取错误、和以第一次的读取的原稿位置和第二次的读取的原稿位置成为大致相同的位置的方式配置原稿而重新开始读取操作。
文字识别部20是对由单独图像截取部16截取出的各单独图像进行文字识别并判断各单独图像所包含的被识别的文字的方向的部分。在读取的原稿中有时记载有文字,对该文字部分进行识别,对于截取出的单独图像并判断文字朝向哪个方向。如后述那样,该文字识别与文字的方向的判断主要为了将横置读取的原稿的文字方向与纵置读取的原稿的文字方向朝向同一方向对齐并输出。
例如,在横置读取的原稿所记载的文字的方向是与原稿台的上方向相同的上方向的情况下,若将该文字方向设为上方向,则在纵置并读取同一原稿的情况下,该原稿所记载的文字的方向相对于原稿台变成右方向、或者左方向。即,横置读取的原稿(表面)的文字的方向与纵置读取的原稿(背面)的文字的方向相差90度,若将以横置的方式读取出的原稿(表面)与以纵置的方式读取出的原稿(背面)保持原样地打印于同一纸张,则由于原稿的文字方向不同,会导致以用户不易阅读的状态输出。
因此,例如,若使以纵置的方式读取出的单独原稿的图像数据旋转90度,则能够将以纵置的方式读取出的原稿的文字的方向与以横置的方式读取出的原稿的文字的方向朝同一方向对齐地进行打印,因此用户易读取表面和背面的内容。
在图2的(a-1)所示的读取中,示出了在文字识别之后,以横置的方式读取出的原稿的文字的方向相对于原稿台为上方向。另外,在图2的(a-2)所示的读取中,示出了在文字识别之后,以纵置的方式读取出的原稿的文字的方向相对于原稿台为右方向。
但是,以横置的方式读取出的原稿的文字方向并不限于相对于原稿台一定成为上方向,根据原稿不同,若也有以横置的方式读取出的原稿的文字方向相对于原稿台成为右方向的情况,则也有成为下方向的情况。在以下的实施例中,为了易于进行说明,原则上以横置的方式读取出的原稿的文字方向相对于原稿台为上方向,以纵置的方式读取出的原稿的文字方向相对于原稿台为右方向或左方向中的任意一种。
旋转方向决定部21是以读取的单独原稿的文字方向相对于原稿台成为上方向的方式决定单独图像的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的部分。像上述那样,在利用文字识别部20进行文字识别之后,判断以纵置的方式读取出的单独原稿的文字方向相对于原稿台是右方向还是左方向。
如果在判断为以纵置的方式读取出的单独原稿的文字方向相对于原稿台为右方向的情况下,使单独原稿的图像数据向左方向旋转90度(左旋转90度),则该单独原稿的文字方向相对于原稿台成为上方向。即,在利用文字识别部20判断以纵置的方式读取出的单独原稿的文字方向相对于原稿台为右方向的情况下,决定将该单独图像的旋转方向左旋转90度。
例如,在图2的(a-2)所示的读取中,由于以纵置的方式读取出的单独原稿的文字的方向相对于原稿台为右方向,因此决定将该单独图像的旋转方向左旋转90度。另一方面,在判断为以纵置的方式读取出的单独原稿的文字方向相对于原稿台为左方向的情况下,决定将该单独图像的旋转方向向右方向旋转90度(右旋转90度)。
此外,在判断为以横置的方式读取出的单独原稿的文字方向相对于原稿台为下方向的情况下,为了使文字方向与上方向一致,优选决定将以横置的方式读取出的单独图像的旋转方向旋转180度。因此,无论原稿的放置方式是横置还是纵置,优选以文字识别出的文字的方向相对于原稿台成为上方向的方式决定单独图像的旋转方向与角度。
图像旋转部22是使单独原稿的图像数据向由旋转方向决定部21决定的方向旋转决定出的旋转角度的部分。由此,变更单独原稿的图像数据,以使读取的单独原稿的文字方向相对于原稿台成为上方向。
在上述说明中,示出了单独原稿的文字方向以成为原稿台的上方向的方式旋转的情况,通常图像旋转部22以由相对于读取的所有的原稿的单独图像识别出的文字的方向朝向规定的同一方向的方式使各单独图像旋转即可。例如,也可以使所有的单独原稿的文字方向以成为原稿台的右方向的方式旋转。在像这样进行旋转的情况下,输出部15输出由识别出的文字的方向朝向规定的同一方向的各单独图像生成的图像信息。像这样,在以使通过各单独图像识别出的文字的方向与规定的同一方向对齐的方式输出的情况下,用户能够容易地读取原稿所记载的表面与背面的文字。
例如,在图2的(a-2)所示的读取中,在决定将以纵置的方式读取出的单独原稿的旋转方向左旋转90度的情况下,该单独原稿的图像数据向左方向旋转90度。在该情况下,以纵置的方式读取出的单独原稿(背面)的文字方向变成与图2的(a-1)所示的以横置的方式读取出的单独原稿(表面)的文字方向相同的上方向,例如,使如图2的(c)所示,以横置的方式读取出的单独原稿(表面)、与以纵置的方式读取出的单独原稿(背面)的文字方向一致,并被打印到一张纸张上。此外,为了使读取的单独原稿的文字方向相对于原稿台成为上方向,也有使单独原稿的图像数据旋转180度的情况。
输出图像生成部23是根据通过两次读取操作读取的与单独图像相关的信息(读取信息)、和表示判断原稿的放置方式、表背的结果的表背判断信息生成输出图像信息的部分。如后述那样,输出图像信息例如是按照每个输入的单独图像包含原稿识别号、读取面的表背判断结果、及图像数据的信息。利用输出部15基于预先设定的输出方法设定信息,输出设定为输出图像信息的单独图像的图像数据。如上述那样,输出通过打印、向外部存储介质的存储、向服务器的发送等形式来进行。
存储部50是存储为了执行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各功能所需的信息、程序的部分,使用ROM、RAM、闪存等半导体存储元件、HDD、SSD等存储装置、及其他存储介质。在存储部50例如存储有表背放置方式设定信息51、输出方法设定信息52、读取信息53、表背判断信息54及输出图像信息55等。在图5、图6、及图7中示出了图像处理装置的存储部50所存储的信息的一个实施例的说明图。
表背放置方式设定信息51是将原稿相对于原稿台的放置方式与作为原稿的读取面的表面及背面建立对应关系的信息。如上述那样,在原稿相对于原稿台的放置方式中存在横置和纵置的情况下,表背放置方式设定信息51中,原稿的读取面中表面和背面中的任意一方与横置建立对应关系,和与横置建立对应关系的读取面不同的面与纵置建立对应关系。
图5的(a)表示表背放置方式设定信息51的一个实施例。这里,示出了以建立对应关系的方式存储原稿的读取面(表面和背面)、与原稿向原稿台的放置方式。表背放置方式设定信息51可以预先被固定地存储或者也可以由用户进行设定变更。
例如,原稿的读取面中“表面”与作为放置方式“横置”建立对应关系,在读取原稿的“表面”的情况下,意味着将原稿相对于原稿台横置。即,在将原稿相对于原稿台横置的情况下,意味着进行原稿的“表面”的读取。另外,原稿的读取面中“背面”与作为放置方式“纵置”建立对应关系,在读取原稿的“背面”的情况下,意味着将原稿相对于原稿台纵置。即,在将原稿相对于原稿台纵置的情况下,意味着进行原稿的“背面”的读取。
因此,如图5的(a)所示,在设定了表背放置方式设定信息51的情况下,用户在打算读取原稿的“表面”的情况下,以原稿的“表面”为读取面的方式放置,而且,如图2的(a-1)所示,需要配置成作为长方形的原稿的长边与原稿台的长边大致平行的“横置”。另一方面,在欲读取原稿的“背面”的情况下,以原稿的“背面”成为读取面的方式放置,而且,如图2的(a-2)所示,需要配置成作为长方形的原稿的长边与原稿台的短边变得大致平行的“纵置”。
输出方法设定信息52是预先对读取到的单独图像的输出方法进行设定的信息。在输出方法有多种的情况下,关于利用多种输出方法中的哪一种,用户进行选择输入即可。或者,也可以作为初始值预先设定某一个输出方法。图5的(b)表示输出方法设定信息52的一个实施例。这里,示出了预先设定有四个输出方法的情况,在进行原稿的读取操作之前,用户对这四个输出方法中的任意一个输出方法进行选择输入。
例如,编号1的输出方法意味着表背图像一体合成输出,在选择了该输出方法的情况下,意味着将每张原稿的表面与背面一体化,来合成为一个图像数据并输出。在该情况下,例如,如图4的(a)所示,同一原稿的表面和背面的图像数据被合成并打印到一张打印纸上。
另外,编号2的输出方法意味着分表背输出图像,在选择了该输出方法的情况下,意味着将读取到的表面的图像数据与背面的图像数据分别合成为另外一个图像数据并输出。即,将多张原稿的表面的图像数据合成为一个图像数据,与其分开地,将多张原稿的背面的图像数据合成为一个图像数据。在该情况下,例如如图4的(b)所示,多张原稿的表面的图像数据被合成并打印于一张打印纸,多张原稿的背面的图像数据被合成并打印于另一张打印纸。
另外,编号3的输出方法意味着整个图像合成同一纸张输出,在选择了该输出方法的情况下,意味着对于被读取的所有原稿,将表面的图像数据与背面的图像数据合成为一个图像数据,并输出到一张纸上。在该情况下,例如如图4的(c)所示,不同的两张原稿的表面的图像数据与背面的图像数据被合成并打印到相同的一张打印纸上。
另外,编号4的输出方法意味着输入图像单独输出,在选择该输出方法的情况下,意味着对于被读取的原稿,将获取到的单独图像分别输出。在该情况下,意味着即使是同一原稿,也将表面的图像数据和背面的图像数据输出到不同的纸张上。
读取信息53是存储了与通过两次读取操作而分别获取到的图像数据相关的信息的信息。图5的(c)表示读取信息53的一个实施例。例如,一个读取信息由读取编号、输入图像编号、原稿顶点位置坐标、横长、纵长、中点位置、图像数据构成。
读取编号是意味着读取次数的编号,例如,对通过第一次的读取获取到的图像数据设定编号1,对通过第二次的读取获取的图像数据设定编号2。输入图像号是意味着对从通过一次的读取操作获取的整体图像的图像数据中截取出的单独图像赋予编号。在配置有多张原稿并同时读取的情况下,截取多个单独图像,因此按照每个截取出的单独图像赋予不同的编号。
原稿顶点位置坐标是表示截取出的单独图像的位置的XY坐标值,是设定在原稿面的读取区域的XY坐标系中的XY坐标值。在原稿为长方形的情况下,构成该长方形的四个顶点的XY坐标值。横长是由四个顶点的XY坐标值确定出的长方形的横向的长度,意味着原稿面的读取区域的长边方向的长度。纵长是由四个顶点的XY坐标值确定出的长方形的纵向的长度,意味着原稿面的读取区域的短边方向的长度。
中点位置是由四个顶点的XY坐标值确定出的长方形的中心的位置,确定单独图像的长方形的对角线的交点相当于中点,意味着单独图像的中心。图像数据是利用扫描仪读取的原稿所记载的信息,并按照截取出的单独图像进行存储。
在图5的(c)中,示出了通过第一次的读取获取的图像数据和通过第二次的读取获取的图像数据的例子。例如,读取编号为SC01的读取信息是通过第一次的读取获取的信息,以赋予截取出的单独图像的输入图像编号为N01,截取出的单独图像的图像数据为IMG001这样的名字的文件进行存储,求出确定截取出的单独图像的长方形的四个顶点(P1、P2、P3、P4)的XY坐标值、长方形的横长L1、纵长L2及中点位置P5并进行存储。
另外,读取编号为SC02的读取信息是通过第二次的读取获取的信息,以赋予截取出的单独图像的输入图像编号为N02、截取出单独图像的图像数据为IMG002这样的名字的文件进行存储,求出确定截取出的单独图像的长方形的四个顶点(P6、P7、P8、P9)的XY坐标值、长方形的横长L6、纵长L7及中点位置P10并进行存储。
图6表示与该图5的(c)的读取信息对应的原稿的读取面的说明图。图6的(a)表示将一张原稿横置在原稿台上的状态,也示出了与进行第一次的读取而获取的读取信息的关系。在图6的(a)中,左侧示出了为了读取原稿的表面而横置的原稿A-su,右侧示出了原稿A-su的四个顶点(P1、P2、P3、P4)、中点P5的位置、与原稿台的横向(长边方向)平行的横长L1及与原稿台的纵向(短边方向)平行的纵长L2的位置。另外,在图6的(a)中,横置的原稿A-su的表面所记载的文字的上方向与原稿台的上方向一致。
而且,在图6的(a)中,示出了将横长L1与纵长L2的长度进行比较的结果(L1>L2),根据该长度的比较结果,判断原稿的放置方式。在该长度的比较结果的情况下(L1>L2),判断为原稿A-su相对于原稿台横置。另外,如上述的图5的(a)所示,在设定有表背放置方式设定信息的情况下,由于判断原稿的放置方式为“横置”,因此读取面的表背判断基于表背放置方式设定信息而判断为“表面”。该长度的比较结果、原稿的放置方式判断及读取面的表背判断成为后述的表背判断信息的一部分。
图6的(b)示出了将在图6的(a)中读取的原稿翻过来并将该一张原稿纵置在原稿台上的状态,也示出了进行第二次的读取而获取的读取信息的关系。另外,在图6的(b)中,左侧示出了为了读取原稿的背面而纵置的原稿A-bk,原稿的背面所记载的文字的上方向为原稿台的右方向。在图6的(b)的右侧,示出了原稿A-bk的四个顶点(P6、P7、P8、P9)、中点P10的位置、与原稿台的横向(长边方向)平行的横长L6及与原稿台的纵向(短边方向)平行的纵长L7的位置。
而且,在图6的(b)中,示出了将横长L6与纵长L7的长度进行比较的结果(L6<L7),根据该长度的比较结果判断原稿的放置方式。在该长度的比较结果的情况下(L6<L7),判断为原稿A-bk相对于原稿台纵置。另外,如上述的图5的(a)所示,在设定有表背放置方式设定信息的情况下,由于判断原稿的放置方式为“纵置”,因此读取面的表背判断基于表背放置方式设定信息而判断为“背面”。
另外,进行原稿的背面所记载的文字的文字识别的结果为,若文字的上方向(文字方向)是原稿台的右方向,则为了使原稿的背面所记载的文字的上方向与原稿的表面所记载的文字的上方向(原稿台的上方向)一致,决定使原稿A-bk的图像数据向左方向旋转90度。该长度的比较结果、原稿的放置方式判断、读取面的表背判断、文字方向及旋转方向成为后述的表背判断信息的一部分。
表背判断信息54是表示根据上述的读取信息53求出的原稿的放置方式、表背的判断结果等的信息。图5的(d)表示表背判断信息54的一个实施例。这里,示出了一个表背判断信息由输入图像编号、长度的比较、原稿的放置方式判断、读取面的表背判断、文字方向、旋转方向及原稿识别编号构成。在图5的(d)中,示出了与图5的(c)所示的两个输入图像编号对应地求出的表背判断信息54。
例如,输入图像编号为N01的原稿相当于在图6的(a)中读取到的原稿,如上述那样,长度的比较为L1>L2,原稿的放置方式判断为横置,读取面的表背判断设定为表面。输入图像编号为N02的原稿相当于在图6的(b)中读取到的原稿,如上述那样,长度的比较为L6<L7,判断原稿的放置方式为纵置,判断读取面的表背为背面,文字方向为右方向,旋转方向设定为左90度。
进一步,在图6的情况下,由于放置在原稿台上的原稿为一张,因此判断为在第一次的读取中横置的原稿、与在第二次的读取中纵置的原稿是同一原稿,获取的两个图像数据是同一原稿的表面和背面的图像数据。因此,由于输入图像编号N01的原稿与输入图像编号N02的原稿是同一原稿,因此对两个图像数据的表背判断信息54赋予同一原稿识别编号G01。
输出图像信息55是由输出图像生成部23生成的信息,是在将通过两次读取操作获取的单独图像输出时所利用的信息。输出图像信息55由上述的读取信息53和表背判断信息54所包含的信息构成。图5的(e)表示输出图像信息55的一个实施例。这里,示出了输出图像信息55包括输入图像编号、原稿识别编号、读取面的表背判断及图像数据。
在输出图像信息55由读取信息53等构成的情况下,由于不生成新的信息,因此输出单独图像时,只要从存储的读取信息53和表背判断信息54中读取输出所需的信息,并生成输出图像信息55即可。图5的(e)所示的两个输出图像信息读取图5的(c)所示的读取信息53、和图5的(d)所示的表背判断信息54所包含的一部分的信息。根据这两个输出图像信息,可知读取到的两个图像数据(IMG001、IMG002)是同一原稿的表面与背面的图像数据。
在利用这两个输出图像信息来进行图像的打印的情况下,若将上述的输出方法设定信息52预先设定为编号1的“表背为一体合成输出”,则例如如图5的(f)的输出纸张打印例所示那样,同一原稿的表面图像数据(IMG001)与背面图像数据(IMG002)被合成并打印到一张纸上。
图7表示在原稿台配置两张原稿且在同时读取两张原稿的单独图像的情况下,获取的信息的说明图。图7的(a)表示在原稿台上以不重叠的方式排列配置两张原稿并进行第一次的读取的状态,图7的(b)示出在第一次的读取之后,将两张原稿翻过来,在原稿台上以不重叠方式排列配置两张原稿并进行第二次的读取的状态。
在该情况下,通过一次的读取操作,首先获取包含两张原稿的图像数据的一个整体图像数据,但通过上述那样的单独图像的截取处理,从获取的一个整体图像数据中,截取出两张原稿各自的单独图像的图像数据。即,从通过第一次的读取获取的一个整体图像数据中截取出两个单独图像的图像数据(IMG011、IMG012),而且,从通过第二次的读取获取的一个整体图像数据中截取出两个单独图像的图像数据(IMG013、IMG014)。
在图7的(a)中,在第一次的读取中,由输入图像编号N11获取的图像数据IMG011的原稿以横置的方式配置,设为读取原稿的表面的图像,由输入图像编号N12获取的图像数据IMG012的原稿以纵置的方式配置,设为读取原稿的背面的图像。另外,在图像数据IMG011的原稿中,文字被记载且该文字的上方向为上方向。在图像数据IMG012的原稿中也记载有文字,该文字的上方向为右方向。
图7的(a)的下面的附图示出了两张原稿的一部分的顶点与中点的位置。图像数据为IMG011的原稿的中点P5与图像数据为IMG012的原稿的中点P10的位置大不相同,两个图像数据不重叠。
在图7的(b)中,在第二次的读取中,由输入图像编号为N13获取的图像数据为IMG013的原稿以纵置的方式配置,为读取原稿的背面的图像,由输入图像编号为N14获取的图像数据为IMG014的原稿以横置的方式配置,读取原稿的表面的图像。另外,在图像数据为IMG013的原稿中记载有文字,该文字的上方向为左方向。在图像数据为IMG014的原稿中也记载有文字,该文字的上方向为上方向。
图7的(b)的下面的附图示出了两张原稿的一部分的顶点与中点的位置。图像数据为IMG013的原稿的中点P15与图像数据为IMG014的原稿的中点P20的位置大不相同,两个图像数据不重叠。另外,图7的(a)的图像数据为IMG011的原稿的中点P5与图7的(b)的图像数据为IMG013的原稿的中点P15的距离比在上述的图像位置的判断中使用的规定的距离L0短。同样地,图7(a)的图像数据为IMG012的原稿的中点P10与图7的(b)的图像数据为IMG014的原稿的中点P20的距离比在上述的图像位置的判断中使用的规定的距离L0短。
图7的(c)表示两张原稿的读取信息。在图7的(a)中,若进行第一次的读取,则获取表示为第一次的读取的被赋予读取编号SC01的两个输入图像编号(N11、N12)的图像数据(IMG011、IMG012),而且,计算出与该图像数据对应的四个顶点的原稿顶点位置坐标、横长(L1、L3)、纵长(L2、L4)及中点位置(P5、P10),并存储于存储部50。
之后,在图7的(b)中,若分别将两张原稿翻过来并进行第二次的读取,则获取表示为第二次的读取的被赋予编号SC02的两个输入图像编号(N13、N14)的图像数据(IMG013、IMG014),而且,计算出与该图像数据对应的四个顶点的原稿顶点位置坐标、横长(L5、L7)、纵长(L6、L8)及中点位置(P15、P20),并存储于存储部50。
图7的(d)表示两张原稿的表背判断信息。像上述那样,基于存储的读取信息,按照每个输入图像编号,生成由原稿的放置方式、表背判断等构成的表背判断信息。例如,对于输入图像编号为N11的图像数据IMG011,横长(L1)与纵长(L2)的比较为L1>L2,因此该单独图像的横向的长度大于纵向的长度。因此,放置方式判断判断为“横置”。另外,若将表背放置方式设定信息52像图5的(a)那样进行设定,则由于判断放置方式为“横置”,因此读取面的表背判断判断为“表面”。
另外,对于输入图像编号为N12的图像数据IMG012,横长(L3)与纵长(L4)的比较为L3<L4,因此该单独图像的纵向的长度比横向的长度长。因此,放置方式判断判断为“纵置”,参照表背放置方式设定信息52,读取面的表背判断判断为“背面”。而且,对于输入图像编号为N12的图像数据IMG012,进行文字识别的结果为,如图7的(a)所示,若文字方向为右方向,则为了将文字的方向与横置的原稿对齐,决定旋转方向为左90度。
另外,在第一次的读取中,输入图像编号为N11的图像数据IMG011与输入图像编号为N12的图像数据IMG012的中点的位置大不相同,由于这两个图像数据不重叠,因此判断为是彼此不同的原稿的图像数据,作为原稿识别编号,赋予不同的编号。例如,对于输入图像编号为N11的图像数据IMG011,作为原稿识别编号赋予G01,对于输入图像编号为N12的图像数据IMG012,作为原稿识别编号赋予G02。
另外,对于输入图像编号为N13的图像数据IMG013,横长(L5)与纵长(L6)的比较为L5<L6,因此该单独图像的纵向的长度比横向的长度长。因此,放置方式判断判断为“纵置”,参照表背放置方式设定信息52,读取面的表背判断判断为“背面”。进一步,对于输入图像编号为N13的图像数据IMG013,进行文字识别的结果为,如图7的(b)所示,若文字方向为左方向,则为了将文字的方向与横置的原稿对齐,决定旋转方向为右90度。
另外,将中点P5与中点P15的位置进行比较,根据图像的位置判断是否为同一原稿。如上述那样,若图7的(a)的输入图像编号为N11的图像数据IMG011的原稿的中点P5与图7的(b)的输入图像编号为N13的图像数据IMG013的原稿的中点P15的距离比图像位置的判断中使用的规定的距离L0短,则判断为横置的IMG011的原稿和纵置的IMG013的原稿为同一原稿。在该情况下,对于输入图像编号为N13的图像数据的原稿识别编号,赋予与输入图像编号为N11的图像数据相同的原稿识别编号G01。
而且,对于输入图像编号为N14的图像数据IMG014,横长(L7)与纵长(L8)的比较为L7>L8,因此该单独图像的横向的长度比纵向的长度长。因此,放置方式判断判断为“横置”,参照表背放置方式设定信息52,读取面的表背判断判断为“表面”。
另外,对中点P10与中点P20的位置进行比较,根据图像的位置判断是否是同一原稿。如上述那样,若图7的(a)的输入图像编号为N12的图像数据IMG012的原稿的中点P10与图7的(b)的输入图像编号为N14的图像数据IMG014的原稿的中点P20的距离比图像位置的判断中使用的规定的距离L0短,则判断为纵置的IMG012的原稿与横置的IMG014的原稿是同一原稿。在该情况下,对于输入图像编号为N14的图像数据的原稿识别编号,赋予与输入图像编号为N12的图像数据相同的原稿识别编号G02。
图7的(e)表示两张原稿的输出图像信息。这里,也与图5的(e)所示的输出图像信息55同样地,示出了由读取信息53和表背判断信息54所包含的输入图像编号、原稿识别编号、读取面的表背判断、图像数据构成的信息。根据图7的(e),输入图像编号为N11和N13的原稿识别编号G01是同一编号,因此可知上述两个图像数据(IMG011、IMG013)是同一原稿的表面和背面的图像数据。同样地,由于输入图像编号为N12和N14的原稿识别编号G02为相同编号,因此可知上述两个图像数据(IMG012、IMG014)是同一原稿的表面和背面的图像数据。
在利用该输出图像信息55来进行图像的打印的情况下,在将上述的输出方法设定信息52被预先设定为编号1的“表背图像一体合成输出”的情况下,从图7的(e)的输出图像信息55中,读取原稿识别编号相同的图像数据,以收纳在一张纸张上的方式进行合成并打印即可。另外,在上述的输出方法设定信息52被预先设定为编号2的“表背分开图像输出”的情况下,从图7的(e)的输出图像信息55中读取读取面的表背判断相同的图像数据,并以收纳在一张纸张上的方式进行合成并打印即可。
图7的(f)表示两张原稿的输出纸张打印例。这里,示出了输出方法设定信息52被预先设定为编号1的“表背图像一体合成输出”的情况下的打印例。例如,在图7的(e)的输出图像信息55中,读取原稿识别编号为G01的两个图像数据(IMG011、IMG013),在第一张纸张上打印同一的原稿的表面和背面的合成图像。而且,读取原稿识别编号为G02的两个图像数据(IMG012、IMG014),在第二张纸张上打印同一原稿的表面和背面的合成图像。由此,将多张原稿的输出纸张分开,对于多张原稿的每一张原稿,能够在一张纸张上打印将该原稿的表面和背面合成后的图像。
在图7中,示出了同时读取两张原稿的实施例,但在同时读取三张以上的原稿的情况下,也同样地以第一次的读取面与第二次的读取面不同的方式,在原稿台上载置多张原稿并进行两次读取即可。另外,在图7中示出使放置两张原稿的方向不同地配置的实施例、即在一次的读取操作中作为读取面而表面与背面混合的实施例,但也可以像这样不使表面与背面混合,例如也可以在第一次的读取中,将多张原稿全部以纵置的方式配置,读取所有的原稿的背面,接下来在第二次的读取中,将多张原稿全部以横置的方式配置,读取所有的原稿的表面。
<读取操作与图像处理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中,为了读取原稿的表面和背面,进行了两次读取操作,但以下对于使原稿的放置方式、配置的原稿的张数不同的情况,说明几个读取操作和图像处理的实施例。这里,以如下方式设定上述的表背放置方式设定信息51:在读取原稿的表面的情况下,将原稿设为横置,在读取原稿的背面的情况下,将原稿设为纵置。
(实施例1-1)
图2是表示对于进行一张原稿的读取的情况的原稿的放置方式的说明图。图8是表示读取原稿后的图像处理与打印处理的一个实施例的说明图。图2的(a-1)示出了进行第一次的原稿的读取的情况的原稿的配置例。这里,为了读取一张原稿的表面A-su,用户将该原稿横置在原稿台的读取区域中的任意的位置上。图8的(a-1)也示出了与图2的(a-1)相同的原稿的配置例。
在图2的(a-1)中,作为表示原稿的表面的标记,记载有“原稿-表”和“A-su”,“原稿-表”还表示原稿的表面所记载的文字的方向。在图2的(a-1)中,意味着原稿的表面所记载的文字的上方向朝向原稿台的读取区域的上方向。另外,为了进行说明,以能观察记载有“原稿-表”的原稿的表面的方式进行图示,但实际上以由扫描仪读取原稿的表面的方式配置原稿。
在图2的(a-1)中,用户输入意味着读取开始的操作,在将原稿横置的状态下,执行读取处理。在该情况下,如上述的图6的(a)所示,获取读取信息53并生成表背判断信息54。首先,如图8的(a-2)所示,通过图像输入部13遍及原稿台的读取区域整体地进行扫描,获取读取区域整体的图像数据。而且,通过单独图像截取部16截取记载有“原稿-表”的原稿的表面A-su的图像,并存储该原稿的图像数据IMG001,并且如图6的(a)所示,获取读取信息53,所述读取信息53包含原稿的顶点的位置坐标。
接下来,如图8的(a-3)所示,在通过原稿放置方式判断部17并利用获取到的读取信息53,判断出原稿的放置方式之后,通过表背判断部18并利用表背放置方式设定信息51,进行原稿的读取面的表背判断。而且,设定G01作为原稿识别编号。由此,如图6的(a)所示,生成了原稿的表背判断信息54。
接下来,如图8的(a-4)所示,输出图像生成部23利用读取信息53和表背判断信息54生成原稿的输出图像信息55。通过以上的处理,第一次的读取结束,截取出的单独图像的图像数据IMG001被存储为原稿G01的表面。
如图2的(a-2)所示,示出了进行第二次的原稿的读取的情况下的原稿的配置例。这里,为了读取同一张原稿的背面A-bk,用户将原稿翻过来,并将该原稿纵置在原稿台的读取区域中的任意位置上。此时,用户无需在意放置原稿的位置,无需设为与第一次的原稿的位置大致相同的位置。
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下,由于原稿为一张,因此截取单独图像时,只有一个图像数据,因此能够将通过第一次的读取而截取出的单独图像和通过第二次的读取而截取出的单独图像看作是同一原稿的图像数据。因此,像同时读取多张原稿的情况那样,无需确认原稿的位置,配置第二次的一张原稿的背面A-bk的位置可以是与配置第一次的原稿的表面A-su的位置大不相同的位置,只要是在原稿台的读取区域中即可。
在图2的(a-2)中,作为表示原稿的背面的标记,记载有“原稿-背”和“A-bk”,“原稿-背”还表示原稿的背面所记载的文字的方向。在图2的(a-2)中,意味着原稿的背面所记载的文字的上方向朝向原稿台的读取区域的右方向。
另外,为了进行说明,以能观察记载有“原稿-背”的原稿的背面的方式进行图示,但实际上以由扫描仪读取原稿的背面的方式配置原稿。图8的(b-1)也示出了与图2的(a-2)相同的原稿的配置例。
在图2的(a-2)中,用户输入意味着读取开始的操作,在将原稿纵置的状态下,执行读取处理。在该情况下,如上述的图6的(b)所示,获取读取信息53并生成表背判断信息54。首先,如图8的(b-2)所示,通过图像输入部13遍及原稿台的读取区域整体地进行扫描,获取读取区域整体的图像数据。而且,通过单独图像截取部16截取记载有“原稿-背”的原稿的背面A-bk,并存储该原稿的图像数据IMG002,并且,如图6的(b)所示,获取读取信息53,所述读取信息53包含原稿的顶点的位置坐标。
接下来,如图8的(b-3)所示,通过原稿放置方式判断部17并利用获取到的读取信息53,判断出原稿的放置方式之后,通过表背判断部18并利用表背放置方式设定信息51,进行原稿的读取面的表背判断。而且,由于截取出的单独图像为一个,因此看作第二次读取的原稿与第一次读取的原稿是同一原稿,设定G01作为原稿识别编号。由此,如图6的(b)所示,生成原稿的表背判断信息54。
接下来,如图8的(b-4)所示,通过文字识别部20对原稿的背面A-bk的图像数据IMG002进行文字识别。文字识别的结果为,判断为纵置的原稿的文字的上方向朝向原稿台的读取区域的右方向,因此旋转方向决定部21为了与在第一次的读取中横置的原稿的表面和文字的方向一致,决定需要将图像数据IMG002左旋转90度。之后,通过图像旋转部22,将图像数据IMG002向左方向旋转90度。
接下来,如图8的(b-5)所示,输出图像生成部23利用读取信息53和表背判断信息54生成原稿的输出图像信息55。通过以上的处理,第二次的读取结束,截取出的单独图像的图像数据IMG002被存储为原稿G01的背面。生成的输出图像信息55相当于图5的(e)所示的信息。
对于通过上述那样的两次读取操作读取到的一张原稿的表面与背面的图像数据,为了打印到一张打印纸上,用户进行意味着打印开始的输入操作。在该情况下,使一张原稿的表面与背面的文字的方向一致,例如,如图2的(c)和图8的(c)所示,将一张原稿的表面与背面合成并打印到一张打印纸上。
此外,如图8的(c)所示,进行打印的表面与背面的位置既可以纵向排列或者也可以横向排列。另外,表面与背面的打印的配置也可以由用户进行指定输入。而且,也可以在使打印图像显示于显示部14之后,用户进行意味着打印开始的输入操作。
(实施例1-2)
图2的(b-1)表示进行第一次的原稿的读取的情况下的原稿的配置例。这里,为了读取一张原稿的背面A-bk,用户将该原稿纵置在原稿台的读取区域中的任意的位置上。图2的(b-2)表示进行第二次的原稿的读取的情况下的原稿的配置例。这里,为了读取一张原稿的表面A-su,用户将该原稿翻过来,并将该原稿横置在原稿台的读取区域中的任意的位置上。
在该实施例中,与上述的实施例1-1的不同之处在于,读取的面、和原稿的放置方式的顺序。在该实施例中,对于通过像
图2的(b-1)和图2的(b-2)那样的两次读取操作读取到的一张原稿的表面和背面的图像数据,在使表面与背面的文字的方向一致并打印到一张纸张上的情况下,同样地如图2的(c)所示,将一张原稿的表面与背面合成并打印到打印纸上。
因此,在本发明中,第一次的读取操作并不固定为原稿的表面的读取,并且,第二次的读取操作并不固定为原稿的背面的读取,可以先读取原稿的表面和背面中的任意的面。即,原稿的读取面的顺序可以是任意的。
另外,在本发明中,通过将原稿横置或纵置,从而对读取面是原稿的表面还是背面进行区别,因此优选在第一次读取原稿之前,将图解的说明显示于显示部14以作为对用户的指导信息:例如,在读取原稿的表面的情况下,应将原稿相对于原稿台的读取面横置,在读取原稿的背面的情况下,应将原稿相对于原稿台的读取面纵置。
(实施例2-1)
图3表示进行两张原稿的读取的情况下的原稿的放置方式的说明图。图3的(a-1)示出了进行第一次的原稿的读取的情况下的原稿的配置例。这里,为了两张原稿均读取其表面(A-su、B-su),用户以两张原稿不重叠方式将任意原稿均横置在原稿台的读取区域中。另外,两张原稿均以原稿的表面所记载的文字的上方向朝向原稿台的读取区域的上方向的方式配置。
在图3的(a-1)中,用户输出意味着读取开始的操作,在将原稿横置的状态下,若执行读取处理则对于两张原稿,如上述那样截取单独图像,获取各原稿的读取信息53,并生成表背判断信息54。例如,对于任意原稿,均横置且作为表面图像被读取,赋予不同的编号作为各原稿的原稿识别编号。
图3的(a-2)示出了进行第二次的原稿的读取的情况下的原稿的配置例。这里,为了读取表面为A-su的原稿的背面A-bk,用户将该原稿翻过来,并在原稿台的读取区域中将该原稿纵置于尽可能接近第一次为了读取表面A-su而放置的位置的位置处。同样地,对于表面为B-su的原稿,也为了读取该原稿的背面B-bk,用户将该原稿翻过来,并在原稿台的读取区域中将该原稿纵置于尽可能接近第一次为了读取表面B-su而放置的位置的位置处。另外,两张原稿均以原稿的背面所记载的文字的上方向朝向原稿台的读取区域的右方向的方式配置。
在图3的(a-2)中,用户输出意味着读取开始的操作,在将原稿纵置的状态下,若执行读取处理则对于两张原稿,如上述那样截取单独图像,获取各原稿的读取信息53,并生成表背判断信息54。
例如,对于任意原稿,均纵置且作为背面的图像被读取,赋予不同的编号作为各原稿的原稿识别编号。另外,在第二次的读取的两张原稿的配置分别成为,尽可能接近第一次的读取的原稿的配置位置的位置处,因此对原稿的背面A-bk的原稿识别编号赋予与原稿的表面A-su相同的原稿识别编号,对原稿的背面B-bk的原稿识别编号赋予与原稿的表面B-su相同的原稿识别编号。
另外,在第二次读取到的两张原稿为纵置,且作为文字识别的结果为,原稿的背面所记载的文字的上方向朝向原稿台的读取区域的右方向,因此为了使文字的方向与第一次读取到的原稿的文字的方向一致,图像数据向左方向旋转90度将其进行存储。而且,通过输出图像生成部23并利用通过两次读取处理获取到的读取信息53和表背判断信息54,生成原稿的输出图像信息55。
(实施例2-2)
图3的(b-1)示出了进行第一次的原稿的读取的情况下的原稿的配置例。这里,为了两张原稿均读取其背面(A-bk、B-bk),用户以两张原稿不重叠的方式将任意原稿均纵置在原稿台的读取区域中。另外,两张原稿均以原稿的背面所记载的文字的上方向朝向原稿台的读取区域的右方向的方式配置。
图3的(b-2)示出了进行第二次的原稿的读取的情况下的原稿的配置例。这里,为了两张原稿均读取其表面(A-su、B-su),用户以两张原稿不重叠的方式将任意原稿均横置在原稿台的读取区域中。另外,两张原稿均以原稿的表面所记载的文字的上方向朝向原稿台的读取区域的上方向的方式配置。
在该实施例中,与上述的实施例2-1的不同之处在于,读取的面、和原稿的放置方式的顺序,第一次读取原稿的背面,第二次读取原稿的表面。在该实施例中,若也执行两次读取处理,则与上述的实施例2-1同样地对于两张原稿,截取单独图像,获取各原稿的读取信息53,并生成表背判断信息54。而且,利用通过两次读取处理获取到的读取信息53与表背判断信息54,生成原稿的输出图像信息55。
(实施例2-3)
这里,对于读取的两张原稿,说明表面与背面混合且同时读取两张原稿的情况。图3的(c-1)示出了进行第一次的原稿的读取的情况下的原稿的配置例。图9表示读取原稿后的图像处理与打印处理的一个实施例的说明图。
在第一次的读取中,为了读取两张原稿中一张原稿的表面A-su,并读取另一张原稿的背面B-bk,用户在原稿台的读取区域中以两张原稿不重叠方式,将表面为A-su的原稿横置,将背面为B-bk的原稿纵置。另外,表面为A-su的原稿以原稿的表面所记载的文字的上方向朝向原稿台的读取区域的上方向的方式配置,背面为B-bk的原稿以原稿的背面所记载的文字的上方向朝向原稿台的读取区域的右方向的方式配置。图9的(a-1)也示出了与图3的(c-1)相同的原稿的配置例。
如图3的(c-1)所示,在配置了两张原稿的状态下,用户输入意味着读取开始的操作,执行读取处理。在该情况下,如上述的图7所示,获取读取信息53并生成表背判断信息54。
首先,如图9的(a-2)所示,通过图像输入部13遍及原稿台的读取区域整体地进行扫描,获取读取区域整体的图像数据。而且,通过单独图像截取部16截取记载有“原稿-表”的原稿的表面A-su的图像,并存储该原稿的图像数据IMG011,并且截取记载有“原稿-背”的原稿的背面B-bk的图像,并存储该原稿的图像数据IMG012。另外,如图7的(c)所示,对于两张原稿,分别获取包含截取出的单独图像的顶点的位置坐标的读取信息53。在图7的(c)中,由于是第一次的读取,因此赋予SC01作为读取编号,对图像数据IMG011赋予输入图像编号N11,对图像数据IMG012赋予输入图像编号N12,还计算出各画面数据的横长、纵长、及中点位置。
接下来,如图9的(a-3)所示,通过原稿放置方式判断部17并利用获取到的读取信息53,判断出两张原稿的放置方式之后,通过表背判断部18并利用表背放置方式设定信息51,进行两张原稿的读取面的表背判断。而且,由于两张原稿配置在不同的位置,因此设定不同的原稿识别编号,例如对表面为A-su的原稿设定G01作为原稿识别编号,对背面为B-bk的原稿设定G02作为原稿识别编号。由此,如图7的(d)所示,针对两张原稿的表面A-su和背面B-bk的图像数据,生成原稿的表背判断信息54。
接下来,如图9的(a-4)所示,首先针对表面A-su的图像数据IMG011,输出图像生成部23利用读取信息53和表背判断信息54生成该原稿的输出图像信息55。即,若观察图7的(e)所示的输出图像信息55,则可知输入图像编号N11的图像数据IMG011是读取了原稿识别编号为G01的原稿的表面的图像。
另一方面,如图9的(a-4)所示,针对背面B-bk的图像数据IMG012,通过文字识别部20进行文字识别。作为文字识别的结果为,由于判断为纵置的原稿的文字的上方向朝向原稿台的读取区域的右方向,因此为了使背面B-bk的文字的方向与横置的表面为A-su的原稿的文字方向一致,由旋转方向决定部21决定需要将图像数据IMG012左旋转90度。之后,通过图像旋转部22,将图像数据IMG012向左方向旋转90度。
而且,针对背面B-bk的图像数据IMG012,输出图像生成部23利用读取信息53和表背判断信息54生成该原稿的输出图像信息55。即,若观察图7的(e)所示的输出图像信息55,则可知输入图像编号N12的图像数据IMG012是读取了原稿识别编号为G02的原稿的背面的图像。通过以上的处理,第一次的读取结束,截取出的单独图像的图像数据IMG011被存储为原稿G01的表面,截取出的单独图像的图像数据IMG012被存储为原稿G02的背面。
图3的(c-2)示出了进行第二次的原稿的读取的情况下的原稿的配置例。在第二次的读取中,为了读取两张原稿中一张原稿的背面A-bk并读取另一张原稿的表面B-su,用户在原稿台的读取区域中以两张原稿不重叠方式,将背面为A-bk的原稿纵置,将表面为B-su的原稿横置。
另外,为了读取表面为A-su的原稿的背面A-bk,用户将该原稿翻过来,并在原稿台的读取区域中将该原稿纵置于尽可能接近第一次为了读取表面为A-su而放置的位置的位置处。同样地,关于背面为B-bk的原稿,也为了读取该原稿的表面B-su,用户将该原稿翻过来,并在原稿台的读取区域中将该原稿横置于尽可能接近第一次为了读取背面B-bk而放置的位置的位置处。
而且,背面为A-bk的原稿以原稿的背面所记载的文字的上方向朝向原稿台的读取区域的左方向的方式配置,表面为B-su的原稿以原稿的表面所记载的文字的上方向朝向原稿台的读取区域的上方向的方式配置。图9的(b-1)也示出了与图3的(c-2)相同的原稿的配置例。
如图3的(c-2)所示,在配置了两张原稿的状态下,用户输入意味着读取开始的操作,执行读取处理。在该情况下,如上述的图7所示,获取读取信息53并生成表背判断信息54。
首先,如图9的(b-2)所示,通过图像输入部13遍及原稿台的读取区域整体地进行扫描,获取读取区域整体的图像数据。而且,通过单独图像截取部16截取记载有“原稿-背”的原稿的背面A-bk的图像,并存储该原稿的图像数据IMG013,并且截取记载有“原稿-表”的原稿的表面B-su的图像,并存储该原稿的图像数据IMG014。另外,如图7的(c)所示,对于两张原稿,分别获取包含截取出的单独图像的顶点的位置坐标的读取信息53。
在图7的(c)中,由于是第二次的读取,因此赋予SC02作为读取编号,对图像数据IMG013赋予输入图像编号N13,对图像数据IMG014赋予输入图像编号N14,还计算出各画面数据的横长、纵长及中点位置。
接下来,如图9的(b-3)所示,通过原稿放置方式判断部17并利用获取到的读取信息53,判断出两张原稿的放置方式之后,通过表背判断部18并利用表背放置方式设定信息51,进行两张原稿的读取面的表背判断。
而且,通过图像位置判断部19,使用在第二次的读取中获取到的两个图像数据(IMG013、IMG014)的位置坐标、和在第一次的读取中获取到的两个图像数据(IMG011、IMG012)的位置坐标,进行图像位置的判断。图像位置的判断通过比较根据图像数据的顶点位置坐标求出的中点位置来进行,在中点位置是大致相同的位置、或者两个中点位置的距离比规定的距离L0短的情况下,判断为与该中点位置对应的单独图像的原稿是同一原稿。
如上述那样,为了第一次读取表面A-su而放置的原稿的位置、与为了第二次读取背面A-bk而放置的原稿的位置是大致相同的位置的情况下,判断为该两张原稿是同一原稿。即,判断为输入图像编号为N11的图像数据IMG011与输入图像编号为N13的图像数据IMG013是同一原稿的表面与背面。因此,对读取了背面A-bk的输入图像编号为N13的原稿识别编号赋予与读取了表面A-su的输入图像编号为N11的原稿识别编号相同的原稿识别编号G01。
另外,为了第一次读取背面B-bk而放置的原稿的位置、与为了第二次读取表面B-su而放置的原稿的位置是大致相同的位置的情况下,判断为这两张原稿是同一原稿。即,判断为输入图像编号为N12的图像数据IMG012与输入图像编号为N14的图像数据IMG014是同一原稿的背面与表面。因此,对读取了表面B-su的输入图像编号为N14的原稿识别编号赋予与读取了背面B-bk的输入图像编号为N12的原稿识别编号相同的原稿识别编号G02。由此,针对两张原稿的表面A-bk与背面B-su的图像数据,如图7的(d)所示,生成了原稿的表背判断信息54。
接下来,如图9的(b-4)所示,针对表面B-su的图像数据IMG014,输出图像生成部23利用读取信息53和表背判断信息54生成该原稿的输出图像信息55。即,若观察图7的(e)所示的输出图像信息55,则可知输入图像编号N14的图像数据IMG014是读取了原稿识别编号为G02的原稿的表面的图像。
另一方面,如图9的(b-4)所示,针对背面A-bk的图像数据IMG013,通过文字识别部20进行文字识别。文字识别的结果为,判断为被纵置的原稿的文字的上方向朝向原稿台的读取区域的左方向,因此为了使背面A-bk的文字的方向与横置的表面为B-su的原稿的文字方向一致,由旋转方向决定部21决定需要将图像数据IMG013右旋转90度。之后,通过图像旋转部22,将图像数据IMG013向右方向旋转90度。
而且,针对背面A-bk的图像数据IMG013,输出图像生成部23利用读取信息53和表背判断信息54生成该原稿的输出图像信息55。即,若观察图7的(e)所示的输出图像信息55,则可知输入图像编号N13的图像数据IMG013是读取了原稿识别编号为G01的原稿的背面的图像。通过以上的处理,第二次的读取结束,截取出的单独图像的图像数据IMG013被存储为原稿G01的背面,截取出的单独图像的图像数据IMG014被存储为原稿G02的表面。
对于通过像上述那样两次读取操作读取到的两张原稿的各自的表面与背面的图像数据,为了在一张打印纸上打印同一原稿的表面和背面的图像,并输出两张纸张,用户进行了意味着打印开始的输入操作。在该情况下,使一张原稿的表面与背面的文字的方向一致,例如如图4的(a)和图9的(c)所示,同一原稿的表面与背面合成并打印在一张打印纸上,输出合计两张打印纸。
因此,在同时读取多张原稿的表面与背面的情况下,也无需在第一次的读取与第二次的读取中分别预先设定读取的面,可以先读取表面和背面中的任意一个面,无论是在第一次的读取中还是第二次的读取中,都可以将原稿的横置与纵置混合。用户例如能够理解原稿的横置为表面的读取,原稿的纵置为背面的读取,对于同一原稿,在第二次的读取中翻过来时配置在大致相同的位置即可,因此能够减轻对多张原稿的读取操作施加的负担。
(实施例3)
对于从实施例2-1到实施例2-3,说明了在同时读取两张原稿的情况下,两张原稿以不重叠的方式排列配置的例子。但是,同时读取的原稿的张数并不限于一张、两张,只要能够在原稿台的读取区域排列配置,则也可以同时读取三张以上的原稿。即,用户排列三张以上的原稿,分别以横置或者纵置的方式配置在原稿台上,在进行了第一次的读取之后,在与第一次的读取位置大致相同的位置将原稿翻过来,以与第一次的放置方式(横置或纵置)不同的放置方式(纵置或横置)配置来进行第二次的读取即可。
(实施例4)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利用原稿的放置方式对读取的原稿的表面与背面进行了区分。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利用原稿的放置方式来变更读取的分辨率。
例如,在原稿的读取面含有照片的情况下,有时欲以高分辨率进行读取,并且在原稿的读取面不含有照片而只是文字信息的情况下,有时也可以以低分辨率进行读取。因此,例如,在将原稿横置的情况下,设定为以高分辨率(例如,1200dpi的分辨率)进行读取,在将原稿纵置的情况下,预先设定为以低分辨率(例如,300dpi的分辨率)进行读取。
在用户欲读取含有照片那样的原稿的读取面的情况下,将原稿以横置的方式配置。在横置被预先设定为高分辨率的读取的情况下,以高分辨率执行读取,含有照片的原稿的读取面的图像作为分辨率高且清晰的图像被输入。另一方面,在欲读取不含有照片而只是文字的原稿的读取面的情况下,将原稿以纵置的方式配置。在纵置被预先设定为低分辨率的读取的情况下,以低分辨率执行读取,只有文字的原稿的读取面的图像作为分辨率低的图像被输入。
另外,在欲同时以高分辨率读取含有照片的多张原稿的情况下,将所有的多张原稿以横置的方式配置。在横置被预先设定为高分辨率的读取的情况下,以高分辨率执行读取,含有照片的所有的多张原稿的读取面的图像作为分辨率高且清晰的图像被输入。在欲同时以低分辨率读取不包含照片的只有文字的多张原稿的情况下,将所有的多张原稿以纵置的方式配置。在纵置被预先设定为低分辨率的读取的情况下,以低分辨率执行读取,只有文字的多张原稿的读取面的图像作为分辨率低的图像被输入。
此外,纵横的原稿的放置方式与分辨率的关系并不限于上述的设定,用户也可以独自地进行设定:在将原稿横置的情况下,设定为低分辨率,在将原稿纵置的情况下,设定为高分辨率。
<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图像处理等的流程图>
图10和图11表示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图像处理等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用户在利用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实际执行原稿的读取之前,预先决定原稿的放置方式和输出方法,利用操作部12对原稿的放置方式和输出方法进行设定输入。
原稿具有长方形的形状。并且,原稿所记载的文字的方向全部朝向同一方向。并且,在原稿的放置方式为“横置”的情况下,原稿以原稿的长边成为与原稿台的读取区域的长边的方向大致一致的方向的方式配置,而且,原稿所记载的文字的上方向以与原稿台的读取区域的上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
在原稿的放置方式中,用户对原稿的横置和纵置、与原稿的表面和背面的对应关系进行设定,并预先存储表背放置方式设定信息51。在输出方法中,例如对上述的图5的(b)所示的四种输出方法中的任意一个进行选择输入,并预先存储输出方法设定信息52。但是,对于表背放置方式设定信息51和输出方法设定信息52,在原封不动地利用预先初始设定的内容的情况下,用户也可以不进行设定输入。
(读取的原稿为一张的情况下的图像处理的实施例)
以下,表示读取的原稿为一张的情况下进行的处理的概要。首先,为了读取一张原稿的读取面中规定的第一面,以横置或纵置的任意一种放置方式将一张原稿载置在原稿台的任意的位置,进行读取包含原稿的第一面的图像数据的第一次的读取处理。
接着,将原稿翻过来,以横置或纵置中与读取第一面时的放置方式不同的放置方式,将原稿载置于原稿台的任意的位置,来进行读取包含与第一面不同的原稿的第二面的图像数据的第二次的读取处理。
在第一次的读取处理中,从读取到的图像数据对原稿的第一面的单独图像进行截取。在第二次的读取处理中,从读取到的图像数据中对原稿的第二面的单独图像进行截取。对于截取出的第一面的单独图像与第二面的单独图像,分别判断载置于原稿台的原稿相对于原稿台的放置方式。
利用原稿相对于原稿台的放置方式与作为原稿的读取面的表面及背面预先建立对应关系地存储的表背放置方式设定信息51,根据判断出的原稿的放置方式,判断第一次的读取处理和第二次的读取处理中读取到的原稿的读取面分别是表面和背面中的哪一面。之后,例如将截取出的第一面的单独图像与第二面的单独图像作为一张原稿的表面与背面的图像信息而建立对应关系并输出。
图10使表示对于一张原稿,在读取表面与背面的情况下的图像处理等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在图10的步骤S1中,由用户进行表背放置方式的设定输入和输出方法的设定输入,控制部11将表背放置方式设定信息51和输出方法设定信息52存储于存储部50。
在步骤S2中,对表示读取次数的变量sc设定表示第一次的读取的1。在步骤S3中,在显示部14显示能够将第一次的原稿配置在原稿台上,催促用户放置原稿。用户看到该显示,将欲读取的一张原稿放置在原稿台之上。此时,用户留意自身设定的放置方式与表背的关系,以将原稿纵置或横置的方式配置原稿,以便读取想读取的面。之后,用户进行意味着读取开始的输入操作。
在步骤S4中,控制部11确认是否配置有原稿且进行了读取开始输入。在步骤S5中,在进行了读取开始输入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6,若非如此,则返回到步骤S4,等待进行读取开始输入。在步骤S6中,图像输入部13开始读取动作,并获取原稿台的读取区域的整体图像数据,并将其存储于存储部50。
在步骤S7中,单独图像截取部16对获取到的整体图像数据包含的单独图像进行截取。在该流程图中,读取了一张原稿,因此获取一张原稿的单独图像的图像数据。这里,单独图像的图像数据被赋予与读取次数对应的读取编号、和确定输入图像的输入图像编号,并在存储部50中存储作为读取信息53。在步骤S8中,根据单独图像的图像数据获取单独图像的四个顶点的位置坐标,作为读取信息53的一部分的信息进行存储。
在步骤S9中,根据四个顶点的位置坐标,检测确定原稿的长方形的短边与长边,获取长边相对于原稿台的读取区域的方向。即,求出构成长方形的四条边的长度(横长、纵长),对横长与纵长进行比较,求出原稿的长方形的较长的边的方向。在步骤S10中,原稿放置方式判断部17根据获取到的长边的方向判断原稿的放置方式。原稿的放置方式的判断结果被存储为表背判断信息54的一部分。在原稿的长方形的长边的方向与原稿台的读取区域的长边的方向大致一致的情况下,判断为横置,在原稿的长方形的长边的方向与原稿台的读取区域的短边的方向大致一致的情况下,判断为纵置。
在步骤S11中,表背判断部18利用判断出的原稿的放置方式和表背放置方式设定信息51,判断此次读取的原稿的表背。原稿的表背的判断结果被存储为表背判断信息54的一部分。例如,在判断出的原稿的放置方式为横置的情况下,在表背放置方式设定信息51中以读取面的“表面”与原稿的放置方式中“横置”建立对应关系并存储的情况下,判断为读取的原稿的表背为“表面”。或者,在对“横置”与读取面的“背面”建立对应关系并存储的情况下,将读取的原稿的表背判断为“背面”。另外,在原稿只有一张的情况下,无论表背的判断结果如何,作为原稿识别编号,被赋予同一编号并存储为表背判断信息54的一部分。
在步骤S12中,在通过步骤S10判断出的原稿的放置方式为“横置”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7,在“纵置”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3。在步骤S13中,文字识别部20对于以纵置的方式被读取的单独图像的图像数据,执行文字识别。并且,检测识别出的文字的方向。例如,在识别出的文字的上方向的方向与原稿台的读取区域的上方向一致的情况下,将识别出的文字的方向判断为上方向。或者,在识别出的文字的上方向的方向与原稿台的读取区域的右方向一致的情况下,判断为识别出的文字的方向为右方向。
在步骤S14中,旋转方向决定部21根据识别出的文字的方向决定使单独图像的图像数据旋转的方向。这里,以识别出的文字的上方向的方向成为原稿台的读取区域的上方向的方式决定图像数据的旋转方向和旋转角。例如,在识别出的文字的上方向的方向与原稿台的读取区域的右方向一致的情况下,将图像数据的旋转方向设为左方向,决定将旋转角设为90度的“左90度”。或者,在识别出的文字的上方向的方向与原稿台的读取区域的左方向一致的情况下,将图像数据的旋转方向设为右方向,决定将旋转角设为90度的“右90度”。
在识别出的文字的上方向的方向与原稿台的读取区域的下方向一致的情况下,将图像数据的旋转方向设为右方向,决定将旋转角设为180度的“右180度”。但是,在将旋转角设为180度的情况下,旋转方向可以是左右中的任意一方。另外,在识别出的文字的上方向的方向与原稿台的读取区域的上方向一致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进行图像数据的旋转。
在步骤S15中,图像旋转部22基于决定出的旋转方向使单独图像的图像数据旋转。由此,纵置的原稿的被识别出的文字的上方向的方向以成为原稿台的读取区域的上方向的方式旋转。在步骤S16中,将旋转后的单独图像的图像数据再一次存储为读取信息53。
在步骤S17中,检查表示读取次数的变量sc是否为2。在读取次数sc为2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0。否则,即在读取次数sc为1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8,为了进行第二次的读取,对读取次数sc设定2。
在步骤S19中,在显示部14显示能够将第二次的原稿配置在原稿台上,催促用户放置原稿,并返回到步骤S4。用户看到该显示,将欲读取的原稿翻过来,并放置在原稿台之上。此时,用户为了读取与第一次不同的面,留意原稿的放置方式与表背的关系,将原稿以与第一次相反的纵置或横置的方式配置,以便读取想读取的面。之后,用户进行意味着读取开始的输入操作。
在步骤S20中,输出图像生成部23生成输出图像信息55。输出图像信息55根据存储于存储部50的读取信息53和表背判断信息54生成。例如,如上述那样,生成图5的(e)所示那样的信息。
在步骤S21中,基于预先设定的输出方法设定信息52生成输出的图像信息。例如,在设定有“表背图像一体合成输出”的情况下,能够合成存储的表面与背面的图像数据,以能够输出到一张打印纸上。在步骤S22中,输出部15输出生成的图像信息。例如,将生成的图像信息打印到一张打印纸上或者经由网络发送至外部的信息处理装置。以上的流程图是读取的原稿为一张的情况下的图像处理的一个实施例。
(读取的原稿为多张的情况下的图像处理的实施例)
以下,表示在同时读取的原稿为多张的情况下进行的处理的概要。首先,为了读取多张原稿的读取面中各原稿的规定的第一面,将多张原稿以不在原稿台上重叠的方式排列并以横置或纵置中的任意一种放置方式进行载置,进行读取包含各自原稿的第一面的图像数据的第一次的读取处理。
将多张原稿翻过来,以横置或纵置中与读取上述第一面时的放置方式不同的放置方式,在与读取各原稿的上述第一面时的原稿台的位置大致相同的位置放置各原稿,进行读取包含与第一面不同的原稿的第二面的图像数据的第二次的读取处理。
从通过第一次的读取处理读取到的图像数据中,分别对多张原稿的第一面的单独图像进行截取。从通过第二次的读取处理读取到的图像数据中,分别对多张原稿的第二面的单独图像进行截取。对于截取出的第一面的各单独图像与第二面的各单独图像,分别判断载置于原稿台的原稿相对于原稿台的放置方式。
利用原稿相对于原稿台的放置方式、与作为原稿的读取面的表面及背面预先建立对应关系并存储的表背放置方式设定信息51,根据判断出的原稿的放置方式,判断通过第一次的读取处理与第二次的读取处理读取到的多张原稿的读取面分别是表面和背面中的哪一面。
将载置于原稿台大致相同的位置的原稿的第一面的单独图像与第二面的单独图像作为一张原稿的表面与背面的图像信息而建立对应关系,例如,按照每个读取到的多张原稿,输出该原稿的建立对应关系的表面与背面的图像信息。
图11表示对于多张原稿,读取表面与背面的情况下的图像处理等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对进行与图10所示的流程图相同的处理的步骤赋予相同的步骤编号。这里,用户以不重叠的方式将欲读取的多张原稿排列配置,并同时读取各张原稿的一个面。
首先,从图11的步骤S1至步骤S8,进行与图10所示的处理同样的处理。即,在步骤S1中,由用户输入的表背放置方式与输出方法作为表背放置方式设定信息51和输出方法设定信息52存储于存储部50,在步骤S2中,对表示读取次数的变量sc设定1,在步骤S3中,在显示部14显示能够在原稿台配置第一次的原稿,催促用户放置原稿。
用户看到该显示,以不重叠的方式将欲读取的多张原稿放置在原稿台之上。此时,用户留意自身设定的放置方式与表背的关系,以将原稿纵置或横置的方式配置多张原稿,以便读取欲读取的面。之后,用户进行意味着读取开始的输入操作。
在步骤S5中,在确认出进行了读取开始输入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6,开始读取动作,获取原稿台的读取区域的整体图像数据,并存储于存储部50。
在步骤S7中,单独图像截取部16对获取到的整体图像数据所包含的单独图像进行截取。在该流程图中,由于读取多张原稿,因此获取了多个单独图像的图像数据。这里,各单独图像的图像数据被赋予与读取次数对应的读取编号、和确定输入图像的输入图像编号,并存储于存储部50作为读取信息53。在步骤S8中,按照每个单独图像的图像数据,获取该单独图像的四个顶点的位置坐标,作为读取信息53的一部分的信息进行存储。
之后,在步骤S31中,按照每个单独图像,获取中点的位置坐标,并作为读取信息53的一部分的信息进行存储。由此,对于在第一次或第二次读取到的多个单独图像,存储代表各配置位置的中点位置。该中点位置用于将第一次的读取和第二次的读取中配置在大致相同位置的原稿彼此作为同一原稿的表面与背面而建立对应关系。
接下来,从图11的步骤S9至步骤S17进行与图10所示的处理同样的处理。即,在步骤S9中,根据四个顶点的位置坐标检测确定出原稿的长方形的短边与长边,获取长边相对于原稿台的读取区域的方向,在步骤S10中,对于多张原稿中的每张原稿,根据获取到的长边的方向判断原稿的放置方式,在步骤S11中,利用判断出的原稿的放置方式和表背放置方式设定信息51,判断读取到的多张原稿的每张原稿的表背。另外,由于原稿为多张,因此在第一次的读取时,按照第一次读取到的每个单独原稿,作为原稿识别编号,赋予不同的编号,并作为表背判断信息54的一部分被存储。
在步骤S12中,在步骤S10中判断出的原稿的放置方式为“横置”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7,在“纵置”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3。在步骤S13中,对于以纵置的方式读取到的单独图像的图像数据,执行文字识别,检测识别出的文字的方向,在步骤S14中,根据识别出的文字的方向,决定使单独图像的图像数据旋转的方向与旋转角,在步骤S15中,基于决定的旋转方向,使单独图像的图像数据旋转,在步骤S16中,再次存储旋转后的单独图像的图像数据作为读取信息53。
在步骤S17中,检查表示读取次数的变量sc是否为2。在读取次数sc为2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2。若非如此,即读取次数sc为1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8,为了进行第二次的读取,对读取次数sc设定2。
在步骤S19中,在显示部14显示能够将第二次的原稿配置在原稿台上,催促用户重新配置原稿,并返回到步骤S4。用户看到该显示,在与第一次的配置位置大致相同的位置将全部多张原稿翻过来,并放置在原稿台之上。此时,用户为了读取与第一次不同的面,留意原稿的放置方式与表背的关系,将各原稿以与第一次相反的纵置或横置的方式进行配置,以便读取想读取的面。之后,用户进行意味着读取开始的输入操作。
与图10不同地,在图11中,对于多张原稿,为了分别将第一次的读取与第二次的读取中配置在大致相同的位置的原稿彼此作为同一原稿的表面与背面而建立对应关系,进行从步骤S32至步骤S34的处理。
在步骤S32中,图像位置判断部19对多张原稿分别进行图像位置的判断。这里,对在步骤S31中获取到的各单独图像的中点位置进行比较,判断图像位置的远近。例如,从存储部50读取出通过第一次的读取获取到的各单独图像的中点位置与通过第二次的读取获取到的各单独图像的中点位置,并计算两个中点位置之间的距离。
在步骤S33中,在两个中点位置之间的距离比规定的距离L0短的情况下,对与该两个中点位置对应的单独图像的面是表面和背面那样的两个单独图像进行检测。即,在通过第一次的读取获取到的单独图像与通过第二次的读取获取到的单独图像的中心位置比规定的距离L0短的情况下,能够判断为两个单独图像处于大致相同的位置,在这两个单独图像中某一个面是表面且另一个面是背面的情况下,能够判断为两个单独图像是同一原稿的表面与背面。
在步骤S34中,对检测出是同一原稿的表面与背面的两个单独图像赋予同一图像识别编号。即,对判断为同一原稿的通过第二次的读取获取到的单独图像赋予与对通过第一次的读取获取到的单独图像赋予的图像识别编号相同的图像识别编号。由此,可知被赋予了相同图像识别编号的两个单独图像是同一原稿的表面与背面。
接下来,从图11的步骤S20至步骤S22,进行与图10所示的处理同样的处理。在步骤S20中,输出图像生成部23利用存储于存储部50的读取信息53和表背判断信息54,例如生成图7的(e)所示那样的输出图像信息55,在步骤S21中,基于预先设定的输出方法设定信息52生成输出的图像信息。例如,在设定有“表背图像一体合成输出”的情况下,按照每一张原稿,合成被赋予同一原稿识别编号的表面与背面的图像数据,以能够输出到一张打印纸上。在步骤S22中,对于多张原稿,输出部15输出生成的图像信息。例如,将对于多张原稿生成的图像信息打印到按照每张原稿而不同的打印纸上、或者经由网络发送到外部的信息处理装置。以上的流程图是同时进行读取的原稿为多张的情况的图像处理的一个实施例。
附图标记说明
1:图像处理装置(MFP)
11:控制部
12:操作部
13:图像输入部
14:显示部
15:输出部
16:单独图像截取部
17:原稿放置方式判断部
18:表背判断部
19:图像位置判断部
20:文字识别部
21:旋转方向决定部
22:图像旋转部、
23:输出图像生成部
50:存储部
51:表背放置方式设定信息
52:输出方法设定信息
53:读取信息
54:表背判断信息
55:输出图像信息

Claims (9)

1.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原稿台,其载置要读取的原稿;
图像输入部,其读取载置于所述原稿台的一张原稿;
单独图像截取部,其截取所述读取到的一张原稿的单独图像;
存储部,其存储将原稿相对于原稿台的放置方式与作为原稿的读取面的表面及背面建立了对应关系的表背放置方式设定信息;
原稿放置方式判断部,其根据所述截取出的单独图像,判断载置于所述原稿台的原稿相对于原稿台的放置方式;以及
表背判断部,其利用所述表背放置方式设定信息,根据所述判断出的原稿的放置方式,判断载置于所述原稿台的原稿的读取面是表面和背面中的哪一面,
原稿相对于所述原稿台的放置方式有横置和纵置,
在所述表背放置方式设定信息中,将原稿的读取面中表面和背面中的任意一方与所述横置建立对应关系,将不同于与横置建立对应关系的读取面的面与所述纵置建立对应关系,
在为了读取所述原稿的读取面中规定的第一面,而以横置或纵置中的任意一种放置方式将一张原稿载置于所述原稿台的任意位置并通过所述图像输入部读取所述第一面之后,
将所述原稿翻过来,以横置或纵置中与读取所述第一面时的放置方式不同的放置方式,将所述原稿载置于所述原稿台的任意位置,并通过所述图像输入部读取与所述第一面不同的第二面,
通过所述单独图像截取部对所述读取到的第一面的单独图像与所述读取到的第二面的单独图像进行截取,并将截取出的第一面的单独图像与第二面的单独图像作为一张原稿的表面与背面的图像信息而建立对应关系。
2.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原稿台,其载置要读取的原稿;
图像输入部,其一并地读取载置于所述原稿台的多张原稿;
单独图像截取部,其截取所述一并读取到的多张原稿的单独图像;
存储部,其存储将原稿相对于原稿台的放置方式与作为原稿的读取面的表面及背面建立了对应关系的表背放置方式设定信息;
原稿放置方式判断部,其根据所述截取出的单独图像,判断载置于所述原稿台的原稿相对于原稿台的放置方式;以及
表背判断部,其利用所述表背放置方式设定信息,根据所述判断出的原稿的放置方式,判断载置于所述原稿台的原稿的读取面是表面和背面中的哪一面,
原稿相对于所述原稿台的放置方式有横置和纵置,
在所述表背放置方式设定信息中,将原稿的读取面中表面和背面中的任意一方与所述横置建立对应关系,将不同于与横置建立对应关系的读取面的面与所述纵置建立对应关系,
在为了读取所述多张原稿的读取面中各原稿的规定的第一面,而将所述多张原稿以不重叠的方式排列并以横置或纵置中的任意一种放置方式载置在所述原稿台上,并通过所述图像输入部读取各原稿的所述第一面之后,
将所述多张原稿翻过来,以横置或纵置中与读取所述第一面时的放置方式不同的放置方式,将各原稿载置在与读取各原稿的所述第一面时的原稿台的位置大致相同的位置,并通过所述图像输入部读取与所述多张原稿的所述第一面不同的第二面,
通过所述单独图像截取部对所述读取到的多张原稿的第一面的单独图像、与所述读取到的多张原稿的第二面的单独图像进行截取,并将载置于所述原稿台的大致相同位置的原稿的所述第一面的单独图像与所述第二面的单独图像作为一张原稿的表面与背面的图像信息而建立对应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原稿台的读取区域为长方形且所述原稿为长方形的情况下,
所述原稿放置方式判断部根据截取出的单独图像,检测原稿的长边相对于所述原稿台的读取区域的方向,在原稿以所述原稿的长边成为与所述原稿台的读取区域的长边大致平行的方式载置于原稿台的情况下,将原稿相对于所述原稿台的放置方式判断为横置,
在原稿以所述原稿的长边成为与所述原稿台的读取区域的短边大致平行的方式载置于原稿台的情况下,将原稿相对于所述原稿台的放置方式判断为纵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原稿放置方式判断部将原稿相对于所述原稿台的放置方式判断为横置的情况下,
所述表背判断部将所述读取到的原稿的读取面判断为所述表背放置方式设定信息所存储的与所述横置建立了对应关系的读取面,
在所述原稿放置方式判断部将原稿相对于所述原稿台的放置方式判断为纵置的情况下,
所述表背判断部将所述读取到的原稿的读取面判断为所述表背放置方式设定信息所存储的与所述纵置建立了对应关系的读取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图像位置判断部,所述图像位置判断部判断与所述读取到的第一面的各单独图像对应的原稿的位置、和与所述读取到的第二面的各单独图像对应的原稿的位置是否是大致相同的位置,
所述图像位置判断部对所述多张原稿的第一面的各单独图像的中心位置与所述多张原稿的第二面的各单独图像的中心位置进行比较,
在第一面的单独图像的中心位置与第二面的单独图像的中心位置的距离比规定的距离短的情况下,判断为与所述第一面的单独图像对应的原稿的位置和与所述第二面的各单独图像对应的原稿的位置是大致相同的位置,进一步判断为被判断是大致相同位置的所述第一面的单独图像的原稿与所述第二面的单独图像的原稿是同一原稿。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输出由所述单独图像生成的图像信息的输出部,
所述输出部将作为一张原稿的表面与背面的图像信息而建立了对应关系的第一面的单独图像与第二面的单独图像合成并作为一个图像信息输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文字识别部,其对于通过所述单独图像截取部截取出的各单独图像,进行文字识别并判断各单独图像所包含的被识别出的文字的方向;以及
图像旋转部,其以使由相对于所述读取到的所有的原稿的单独图像识别出的文字的方向朝向规定的同一方向的方式,使各单独图像旋转,
所述输出部输出由所述识别出的文字的方向朝向规定的同一方向的各单独图像生成的图像信息。
8.一种图像处理装置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为了读取一张原稿的读取面中规定的第一面,而以横置或纵置中的任意一种放置方式将一张原稿载置于原稿台的任意位置并进行读取包含所述原稿的第一面的图像数据的第一次的读取处理之后,
将所述原稿翻过来,并以横置或纵置中与读取所述第一面时的放置方式不同的放置方式,将所述原稿载置于所述原稿台的任意位置,进行读取包含与所述第一面不同的原稿的第二面的图像数据的第二次的读取处理,
从通过所述第一次的读取处理读取到的图像数据中,截取所述原稿的第一面的单独图像,
从通过所述第二次的读取处理读取到的图像数据中,截取所述原稿的第二面的单独图像,
对于所述截取出的第一面的单独图像与第二面的单独图像,分别判断载置于所述原稿台的原稿相对于原稿台的放置方式,
利用将原稿相对于原稿台的放置方式与作为原稿的读取面的表面和背面预先建立了对应关系并进行了存储的表背放置方式设定信息,根据所述判断出的原稿的放置方式,判断通过所述第一次的读取处理和第二次的读取处理读取到的原稿的读取面分别是表面和背面中的哪一面,
将所述截取出的第一面的单独图像与第二面的单独图像作为一张原稿的表面与背面的图像信息而建立对应关系并输出。
9.一种图像处理装置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为了读取多张原稿的读取面中各原稿的规定的第一面,而将多张所述原稿以不重叠的方式排列并以横置或纵置中的任意一种放置方式载置在原稿台上,并进行读取包含各原稿的所述第一面的图像数据的第一次的读取处理之后,
将所述多张原稿翻过来,以横置或纵置中与读取所述第一面时的放置方式不同的放置方式,将各原稿载置在与读取各原稿的所述第一面时的原稿台的位置大致相同的位置,进行读取包含与所述第一面不同的原稿的第二面的图像数据的第二次的读取处理,
从通过所述第一次的读取处理读取到的图像数据中,分别对所述多张原稿的第一面的单独图像进行截取,
从通过第二次的读取处理读取到的图像数据中,分别对所述多张原稿的第二面的单独图像进行截取,
对于所述截取出的第一面的各单独图像与第二面的各单独图像,分别判断载置于所述原稿台的原稿相对于原稿台的放置方式,
利用将原稿相对于原稿台的放置方式与作为原稿的读取面的表面及背面预先了建立对应关系进行存储的表背放置方式设定信息,根据所述判断出的原稿的放置方式,判断通过所述第一次的读取处理与第二次的读取处理读取到的多张原稿的读取面分别是表面和背面中的哪一面,
将载置于所述原稿台的大致相同位置的原稿的第一面的单独图像与第二面的单独图像作为一张原稿的表面与背面的图像信息而建立对应关系,按照所述读取到的多张原稿中的每张原稿,输出该原稿的建立了对应关系的表面与背面的图像信息。
CN201811300635.8A 2017-11-02 2018-11-02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装置的图像处理方法 Active CN1100121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12780 2017-11-02
JP2017212780A JP6913606B2 (ja) 2017-11-02 2017-11-02 画像処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12185A CN110012185A (zh) 2019-07-12
CN110012185B true CN110012185B (zh) 2020-12-25

Family

ID=66243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00635.8A Active CN110012185B (zh) 2017-11-02 2018-11-02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装置的图像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757290B2 (zh)
JP (1) JP6913606B2 (zh)
CN (1) CN1100121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01235B2 (en) * 2016-12-28 2020-06-30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Document reading device identifying front and back faces of same document based on relative positions of center of gravity of cropped images
JP6964486B2 (ja) * 2017-11-02 2021-11-1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CN110830670A (zh) * 2018-08-10 2020-02-21 株式会社理光 读取装置、图像形成装置、真伪判定系统及读取方法
JP2020198546A (ja) * 2019-06-03 2020-12-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0942054B (zh) * 2019-12-30 2023-06-30 福建天晴数码有限公司 页面内容识别方法
JP7476557B2 (ja) * 2020-02-14 2024-05-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機器、処理実行システム、処理実行方法、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65364A (ja) * 1997-08-22 1999-03-05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77056A (ja) * 2005-03-28 2006-10-12 Brother Ind Ltd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6339770A (ja) * 2005-05-31 2006-12-14 Canon Inc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8092451A (ja) 2006-10-04 2008-04-17 Canon Inc スキャナシステム
JP5367241B2 (ja) * 2007-07-06 2013-12-11 株式会社Pfu 画像読取処理装置、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読取処理方法
CN101374190A (zh) * 2007-08-23 2009-02-25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JP4486987B2 (ja) * 2007-09-26 2010-06-2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データ出力処理装置、画像データ出力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09100211A (ja) 2007-10-16 2009-05-07 Sharp Corp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読取方法
JP6427964B2 (ja) * 2013-11-28 2018-11-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240088B1 (en) * 2014-08-12 2016-01-19 Harland Clarke Corp. Negotiable instrument with dual-sided variable printing
CN104601852B (zh) * 2014-12-23 2018-01-12 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双面复印方法及装置
JP6072838B2 (ja) * 2015-01-14 2017-02-01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712703B2 (en) * 2015-06-02 2017-07-1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Document detecting device, document detecting method and image reading device
JP6690278B2 (ja) * 2016-02-10 2020-04-2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18046360A (ja) * 2016-09-13 2018-03-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132471A1 (en) 2019-05-02
JP6913606B2 (ja) 2021-08-04
US10757290B2 (en) 2020-08-25
JP2019087810A (ja) 2019-06-06
CN110012185A (zh) 2019-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12185B (zh)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装置的图像处理方法
JP6964486B2 (ja) 画像処理装置
US8482788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terminal, printer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having image restoring function
JP6869118B2 (ja) 画像読取装置、前記画像読取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処理装置、画像読取方法、画像読取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7005290B2 (ja) 画像処理装置
US8134739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for outputting reduced-size pages
US20070188810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EP2302592B1 (en) Layout editing system, layout editing method, an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JP2015167001A (ja) 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CN107666547B (zh)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JP2017212575A (ja) 画像読込み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1106955B2 (en) Printer
JP2005217805A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4281577B2 (ja)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JP4674123B2 (ja)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JP471256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US11089179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apable of performing image processing on target image with respect to image data of the target image corresponding to target image state by acquired display image
EP2106118A1 (en) Adding image quality indications to a list of thumbnail images
JP2018098705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13161143A (ja) 文字テキスト化システム
JP2007253488A (ja) 印刷装置
CN110297610B (zh) 图像处理装置
KR101918081B1 (ko) 화상형성장치 및 화상형성방법
JP3778293B2 (ja)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JP2011066510A (ja)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読取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