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87141A - 车身构造 - Google Patents

车身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87141A
CN109987141A CN201811306931.9A CN201811306931A CN109987141A CN 109987141 A CN109987141 A CN 109987141A CN 201811306931 A CN201811306931 A CN 201811306931A CN 109987141 A CN109987141 A CN 1099871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ffener
outside
width direction
configuration section
vehicle 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0693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87141B (zh
Inventor
小川恭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9871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871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871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871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2Side panels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了外板的变形的车身构造。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构造,该车身构造具备:外板,该外板设置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滑轨,并形成车身的外表面;内板,该内板设置于所述外板的车宽方向内侧;以及加强构件,该加强构件配置于所述外板以及所述内板之间,所述加强构件具有:固定部,该固定部固定于所述滑轨上;外侧延伸配置部,该外侧延伸配置部在比所述固定部靠上方的位置处,向在车宽方向上比所述固定部靠外侧处延伸;以及上方延伸配置部,该上方延伸配置部从所述外侧延伸配置部的所述外板侧的端部向上方延伸。

Description

车身构造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享有于2017年12月6日提交的名称为“车身构造”的日本专利申请2017-234282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车身构造。
背景技术
作为车辆的车身构造,公知有为了提高后挡泥板的刚性而在外板和内板之间设置加强构件的构造。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构造:为了提高相对于来自悬架壳体的负载的刚性,加强构件在比与外板的滑轨安装面抵接的抵接部靠上方处沿车宽方向内侧延伸配置,其中,该悬架壳体设置于比内板靠车内侧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63-02318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由于专利文献1的构造是加强构件在滑轨的上方沿车宽方向内侧延伸配置的构造,因此在外板和加强构件之间产生了较大的间隙。因此,加强构件不能抵抗来自车宽方向外侧的针对外板的外力,外板有时会向内侧弯曲。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了外板的变形的车身构造。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构造,其具备:
外板,该外板设置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滑轨,并形成车身的外表面;
内板,该内板设置于上述外板的车宽方向内侧;以及
加强构件,该加强构件配置于上述外板以及上述内板之间,
该车身构造的特征在于,
上述加强构件具有:
固定部,该固定部固定于上述滑轨上;
外侧延伸配置部,该外侧延伸配置部在比上述固定部靠上方的位置处,向在车宽方向上比上述固定部靠外侧处延伸;以及
上方延伸配置部,该上方延伸配置部从上述外侧延伸配置部的上述外板侧的端部向上方延伸。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抑制了外板的变形的车身构造。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了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身构造的车辆的外观图。
图2是应用了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身构造的车辆的右视图,且是局部表示车身后部的图。
图3是表示从图2的状态中卸下外板后的状态的图。
图4是表示从图3的状态中卸下加强构件后的状态的图。
图5中的(A)是加强构件的立体图,图5中的(B)是另外的加强构件的立体图,图5中的(C)是图5中的(B)的II-II线剖视图。
图6是图3的I-I线剖视图。
图7是作为应用了另外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身构造的车辆的左视图,且是局部表示车身后部的图。
图8是比较例中的车辆的燃料箱以及燃料配管的配置图。
图9是应用了另外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身构造的、车辆的燃料箱以及燃料配管的配置图。
附图标记说明1:车辆;10:车身;11:外板;12:滑轨;14:内板;17、18:加强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从应用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身构造的车辆的右侧后方看到的外观图。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是四轮乘用车。车辆1是五门车,其具有左右的前车门、左右的后车门、以及后端面的尾门。左右的后车门为滑动车门,在图1中,图示有右后的滑动车门13。此外,滑动车门也可以仅是左右的后车门中的任一侧。
此外,在这里,对将本发明的构造应用于右后车门周边的例子进行说明,但是也可以应用于左后车门周边等其他部位上,另外,也可以应用于右后车门以及左后车门的各周边等多个部位上。
车辆1的车身10包括外板11,该外板11形成车身10的右侧后部的外表面。外板11例如是金属制的板状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整体而具有纵长的形状,其下部以沿着后车轮的轮廓的方式形成弧状。在其上部,设置有形成窗的窗框部113。
在外板11上,滑轨12被设为沿车辆前后方向大致水平地延伸。滑轨12例如为金属制,且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外板11相比较而刚性较高的构件。滑轨12对滑动车门13进行引导,以使其能够前后开闭。图1表示关闭了滑动车门13的状态。
与图1一并地参照图2。图2是车身10的右视图,局部表示车身10的后部(后车轮附近)。
外板11具有通过弯曲外板11的构成构件而一体地形成的加强筋111。该加强筋111是为了提高设计性或者提高刚性而设置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强筋111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并且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这样的加强筋111在以装饰为目的的情况下,能够提高后车轮上方的设计性。另外,在以刚性为目的的情况下,能够提高后车轮上方的外板11的刚性,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沿着滑轨12而形成加强筋111,因此能够提高滑轨12周边的刚性。此外,加强筋111的方式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例如也可以是向内侧突出的方式、与水平倾斜地延伸的方式、或者弯曲的方式等其他方式。另外,也可以采用不设置加强筋111的构成。
与图2一并地参照图3以及图4。图3表示车身10的右后部,且是表示从图2的状态中取下外板11后的状态的图。另外,图4表示从图3取下后述加强构件17、18后的状态。
车身10包括设置于外板11的车宽方向内侧的内板14、以及被设为从内板14向下方分离的车轮罩15。
内板14例如是金属制的板状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整体而具有大致矩形的形状。另外,在内板14上,在从车宽方向观察而与外板11的窗框部113重叠的位置上,设置有窗框部141。车轮罩15例如是通过弯曲金属制的板状构件而形成的构件,其上部与内板14大致平行,但是其下部具有沿后车轮的外周的弧状,并以覆盖后车轮的上方的方式沿车宽方向延伸。
车轮罩15设置于从车宽方向观察而从内板14向下方分离的位置上。另外,内板14与车轮罩15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彼此分离地设置,并通过沿上下方向延伸配置的柱构成构件21以及22而连结。因此,在内板14、车轮罩15、柱构成构件21以及柱构成构件22之间形成有间隙16。也可以采用以使内板14填充间隙16的方式来延伸配置的构成,但是由于通过设置间隙16而能够削减内板14的材料,因此能够实现车辆1的轻型化或者减少成本。
在这样的设置了间隙16的情况下,在其车辆前后方向中央部,刚性有时会降低,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该部位设置有对间隙16的周围进行加强的连结构件20。连结构件20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位于柱构成构件21以及22之间。连结构件20为沿上下方向延伸配置的构件,连结内板14和车轮罩15,并对周围的构造进行加强。如图4所示,间隙16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被实质性地划分为连结构件20的前侧部分与后侧部分。
在外板11以及内板14之间配置有加强构件17以及18。以抑制外板11向车宽方向内侧进行变形为主要目的而配置加强构件17以及18。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有两根加强构件17与一根加强构件18。加强构件17中的一根配置于间隙16的前侧部分,加强构件18配置于间隙16的后侧部分,加强构件17的剩余的一根以与连结构件20局部重叠的方式配置于中央。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以从车宽方向观察与间隙16重叠的方式设置加强构件17以及18,因此能够提高间隙16周边的扭转刚度。此外,也可以构成为仅具有加强构件17或者仅具有加强构件18,也可以使用长度、形状不同的其他加强构件。另外,根数不受限定,可以是一根、两根或者四根以上。在使用多个加强构件的情况下,可以任意地设定各加强构件的根数。
在此,参照图5以及图6对加强构件17以及18进一步地进行说明。图5中的(A)是加强构件17的立体图,图5中的(B)是加强构件18的立体图,图5中的(C)是图5中的(B)的II-II线剖视图。
加强构件17例如由金属制的板状构件形成,并从车宽方向观察而具有上下竖长的形状。在加强构件17的下部具有固定于滑轨12的固定部171。加强构件17从固定部171开始朝着上方而依次具有外侧延伸配置部172、上方延伸配置部174以及内侧延伸配置部175。加强构件18虽然也同样地具有固定部181、外侧延伸配置部182以及上方延伸配置部184,但是不具有与加强构件17中的内侧延伸配置部175所对应的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中的(C)的II-II线剖视图所示,上方延伸配置部174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并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纵加强筋176。根据本实施方式,纵加强筋176能够提高加强构件17自身的刚性。因此,能够更好地抑制外板11的变形。此外,纵加强筋176也可以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另外,加强构件17也可以采用在上方延伸配置部174的至少一部分上具有纵加强筋176的构成、不具有纵加强筋176的构成。在加强构件18中也可以通过同样的构成来设置纵加强筋186。
接下来,对加强构件17、18的配设构造进行说明。图6是图3的I-I线剖视图。以下,以加强构件17为代表来对该配设构造进行详细说明,对于加强构件18,内侧延伸配置部175以外的构成以及作用效果也与加强构件17相同。
加强构件17的固定部171固定于滑轨12上。在此,本实施方式中的滑轨12包括C字剖面形状部,该C字剖面形状部包含上壁121、下壁122、以及侧壁123,外板11具有通过在配置有滑轨12的部位处向车宽方向内侧凹陷而成的凹部112。在作为滑轨12的车宽方向内侧端部的侧壁123处以夹着外板11的凹部112的方式固定有固定部171。通过将加强构件17固定于刚性较高的滑轨12上,能够提高加强构件17及其周边的刚性。固定方法例如可以是通过螺栓紧固等进行的机械方式接合、通过焊接等进行的冶金方式接合。
在此,外板11通过凹部112与固定部171相接,但是由于在凹部112的上部处外板11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因此在固定部171的上方处外板11与加强构件17分离。加强构件17具有在与固定部171相比靠近上方的位置而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外侧延伸配置部172。由于加强构件17在与外板11分离的位置处通过外侧延伸配置部172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因此外板11与加强构件17的车宽方向的间隙变小。在本实施方式中,外侧延伸配置部172在车宽方向外侧向上方倾斜,但是也可以与车宽方向大致水平。另外,固定部171与外侧延伸配置部172的上下方向的距离不受限定,例如,外侧延伸配置部172也可以与凹部112的上表面相接地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
另外,加强构件17具有处于外板11侧的从外侧延伸配置部172的端部173向上方延伸的上方延伸配置部174。上方延伸配置部174通过外侧延伸配置部172配置于与外板11的车宽方向的间隙较小的位置上。因此,在外板11上产生弯曲时而易于抵接于加强构件17,从而能够防止该外板11的弯曲。即,能够抑制外板11朝向车宽方向内侧的变形(所谓的凹陷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外板11与上方延伸配置部174进行抵接。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能够通过加强构件17而直接承受向车宽方向内侧起作用的对外板11施加的外力,因此能够更好地抑制外板11的变形。此外,外板11与上方延伸配置部174可以构成为至少一部分进行抵接,或者,也可以构成为在未作用有外力的状态下不进行抵接(构成为具有极小间隙)。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方延伸配置部174被配置为从车宽方向观察时与外板11的加强筋111重叠。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提高加强筋111周边部的刚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上方延伸配置部174在与外板11的加强筋111重叠的位置上具有与加强筋111的形状匹配的弯曲部177。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外板11与上方延伸配置部174相接的面积增大,因此能够更好地抑制外板11的变形。此外,上方延伸配置部174也可以采用不具有弯曲部177的构成。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强构件17具有从上方延伸配置部174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内侧延伸配置部175。内侧延伸配置部175可以是沿车宽方向大致水平。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加强构件17与内板14的车宽方向的距离变短,因此在外板11上产生弯曲时而易于通过加强构件17抵接于内板14。因此,通过将负载向内板14传递而能够抑制外板11的变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强构件17通过从内侧延伸配置部175的车宽方向内侧端部延伸的上端部178与内板14抵接。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能够经由加强构件17通过内板14直接承受向车宽方向内侧起作用的对外板11施加的外力,因此能够更好地抑制外板11的变形。此外,上端部178的长度不受限定。另外,加强构件17可以构成为上端部178的至少一部分与内板14抵接,或者也可以构成为不抵接。另外,也可以如加强构件18那样而采用没有内侧延伸配置部175以及上端部178的构成。
加强构件17也可以在与内板14抵接的上端部178处固定于内板14。固定方法可以是例如通过螺栓紧固等进行的机械方式接合、通过焊接等进行的冶金方式接合。
<第二实施方式>
对将第一实施方式的构造应用于具有加油口的车身构造中的例子进行说明。此外,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或者对应的构成而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图7是应用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身构造的车身10的左视图,局部表示车身10的后部(后车轮附近),与图3同样地表示没有外板的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车身的左侧后方部配置有加油口23。从车宽方向观察时,加油口23配置于车轮罩15的上方、且是与以单点划线A表示的后车轮的车轮中心相比而靠近车辆前后方向的前方。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间隙16的比加油口23靠近车辆前后方向的后方的位置上设置有加强构件18。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加强构件18配置于加油口23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后方,因此即便在加油时触碰到外板11也能够防止外板11的弯曲。
图8是作为比较例的车辆的燃料箱以及燃料配管的配置图,图9是应用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身构造的车辆的燃料箱以及燃料配管的配置图。比较例以及本实施方式均是在加油时从加油口23通过燃料配管25向配置于车身10的车厢的地板下的燃料箱24供给燃料。另一方面,比较例中的加油口23配置于与后车轮的车轮中心相比而靠近车辆前后方向的后方,与之相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加油口23配置于与后车轮的车轮中心相比而靠近车辆前后方向的前方。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构成,由于加油口23配置于与后车轮的车轮中心相比而靠近车辆前后方向的前方,因此与比较例相比而燃料配管变短,从而能够更好地扩大车内空间。
<实施方式的总结>
1.上述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具备:
外板(例如11),该外板设置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滑轨(例如12),并形成车身(例如10)的外表面;
内板(例如14),该内板设置于上述外板的车宽方向内侧;以及
加强构件(例如17、18),该加强构件配置于上述外板以及上述内板之间,
该车身构造的特征在于,
上述加强构件具有:
固定部(例如171),该固定部固定于上述滑轨上;
外侧延伸配置部(例如172),该外侧延伸配置部在比上述固定部靠上方的位置处,向在车宽方向上比上述固定部靠外侧处延伸;以及
上方延伸配置部(例如174),该上方延伸配置部从上述外侧延伸配置部的上述外板侧的端部(例如173)向上方延伸。
根据该实施方式,通过将上述加强构件固定于刚性相对较高的上述滑轨而提高周边的刚性。进而,由于在上述外板的车宽方向内侧具有上述加强构件的上述上方延伸配置部,因此在上述外板被压向车宽方向内侧等情况下,能够通过上述加强构件抑制该外板的变形。进一步地,由于上述加强构件的上述上方延伸配置部配置为通过上述外侧延伸配置部来减小与上述外板的间隙,因此在上述外板上产生了弯曲时而易于立即抵接于上述加强构件,从而能够防止该外板的弯曲。因此,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能够提供抑制了上述外板的变形的车身构造。
2.上述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的特征在于,
上述外板具有通过在配置有上述滑轨的部位处向车宽方向内侧凹陷而成的凹部(例如112),
上述固定部固定于上述滑轨的车宽方向内侧端部上,
上述加强构件具有从上述上方延伸配置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内侧延伸配置部,
上述外侧延伸配置部在车宽方向外侧向上方倾斜。
根据该实施方式,在上述加强构件被上述外板压向车宽方向内侧的情况下,能够从上述内侧延伸配置部向上述内板进行负载传递,从而能够进一步地防止弯曲。另外,由于上述加强构件能够通过上述外侧延伸配置部以及上述内侧延伸配置部而形成梯形的剖面,因此提高相对于来自车宽方向外侧的外力的强度。
3.上述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的特征在于,
上述外板具有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加强筋(例如111),
上述加强构件的上述上方延伸配置部配置为在车宽方向上与上述加强筋重叠。
根据该实施方式,能够提高上述加强筋周边部的刚性。这时,在为了提高设计性而形成了上述加强筋的情况下,在上述加强筋部分上刚性有时会降低,但是能够通过上述加强构件而确保刚性。另外,在为了提高刚性而形成了上述加强筋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上述加强构件而协同地提高刚性。
4.上述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的特征在于,
上述车身构造在上述内板的下方具有与该内板分离的车轮罩(例如15),
上述加强构件被设为与上述内板的下端部和上述车轮罩的上端部之间的间隙(例如16)相比而靠近车宽方向外侧,并且从车宽方向观察而纵向贯穿该间隙。
根据该实施方式,通过在上述内板的下端部和上述车轮罩的上端部之间设置上述间隙,能够实现成本削减、轻型化等。进一步地,通过将上述加强构件设置为与上述间隙相比而靠近车宽方向外侧,并且从车宽方向观察而纵向贯穿上述间隙,从而在即使有上述间隙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上述外板的刚性以及车辆的扭转刚度。
5.上述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的特征在于,
上述上方延伸配置部具有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并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纵加强筋(例如176)。
根据该实施方式,由于通过纵加强筋而提高上述加强构件的刚性,因此能够在从上述外板传递有外力时而进一步地抑制上述外板的变形。
6.上述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的特征在于,
该车身构造具备:
燃料箱(例如24),该燃料箱配置于车厢的地板下;以及
加油口(例如23),该加油口配置于比后车轮的车轮中心靠车辆前后方向的前方处,并向上述燃料箱供给燃料,
上述加强构件设置于上述加油口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后方。
根据该实施方式,燃料配管变得较短,从而能够更好地扩大车内空间。另外,在上述加油口的后方具有上述加强构件,在加油时,即使触碰到上述外板也能够防止该外板的弯曲。

Claims (6)

1.一种车身构造,其具备:
外板,该外板设置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滑轨,并形成车身的外表面;
内板,该内板设置于所述外板的车宽方向内侧;以及
加强构件,该加强构件配置于所述外板以及所述内板之间,
该车身构造的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构件具有:
固定部,该固定部固定于所述滑轨上;
外侧延伸配置部,该外侧延伸配置部在比所述固定部靠上方的位置处,向在车宽方向上比所述固定部靠外侧处延伸;以及
上方延伸配置部,该上方延伸配置部从所述外侧延伸配置部的所述外板侧的端部向上方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板具有通过在配置有所述滑轨的部位处向车宽方向内侧凹陷而成的凹部,
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滑轨的车宽方向内侧端部上,
所述加强构件具有从所述上方延伸配置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内侧延伸配置部,
所述外侧延伸配置部在车宽方向外侧向上方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板具有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加强筋,
所述加强构件的所述上方延伸配置部配置为在车宽方向上与所述加强筋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身构造在所述内板的下方具有与该内板分离的车轮罩,
所述加强构件被设为与所述内板的下端部和所述车轮罩的上端部之间的间隙相比而靠近车宽方向外侧,并且从车宽方向观察而纵向贯穿该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方延伸配置部具有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并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纵加强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身构造具备:
燃料箱,该燃料箱配置于车厢的地板下;以及
加油口,该加油口配置于比后车轮的车轮中心靠车辆前后方向的前方处,并向所述燃料箱供给燃料,
所述加强构件设置于所述加油口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后方。
CN201811306931.9A 2017-12-06 2018-11-05 车身构造 Active CN1099871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34282 2017-12-06
JP2017234282A JP6588073B2 (ja) 2017-12-06 2017-12-06 車体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87141A true CN109987141A (zh) 2019-07-09
CN109987141B CN109987141B (zh) 2021-07-27

Family

ID=669754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06931.9A Active CN109987141B (zh) 2017-12-06 2018-11-05 车身构造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588073B2 (zh)
CN (1) CN10998714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08637A (zh) * 2019-07-12 2021-01-1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下部构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51671U (zh) * 1979-09-27 1981-05-07
KR20110024659A (ko) * 2009-09-03 2011-03-0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후석 소음 저감을 위한 서스펜션 마운팅부 하중 분산 결합 구조
US20120187716A1 (en) * 2011-01-21 2012-07-26 Nissan North America, Inc. Slide rail force distribution member
CN203005542U (zh) * 2012-11-21 2013-06-19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后侧围外板
CN205273620U (zh) * 2015-12-31 2016-06-01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后侧围加强结构及汽车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51671U (zh) * 1979-09-27 1981-05-07
KR20110024659A (ko) * 2009-09-03 2011-03-0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후석 소음 저감을 위한 서스펜션 마운팅부 하중 분산 결합 구조
US20120187716A1 (en) * 2011-01-21 2012-07-26 Nissan North America, Inc. Slide rail force distribution member
CN203005542U (zh) * 2012-11-21 2013-06-19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后侧围外板
CN205273620U (zh) * 2015-12-31 2016-06-01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后侧围加强结构及汽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08637A (zh) * 2019-07-12 2021-01-1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下部构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87141B (zh) 2021-07-27
JP6588073B2 (ja) 2019-10-09
JP2019099041A (ja) 2019-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88310B2 (en) Automobile front pillar lower structure
EP2792526B1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US9849918B2 (en) Motor vehicle body
CN105473426B (zh) 车身前部结构
CN108909845B (zh) 车身前部构造
US6648401B2 (en) Motor vehicle body with wheelhouse/underbody reinforcement
JP2008254595A (ja) 車体のピラー構造
JP2009248593A (ja) 車体骨格構造
JP4438416B2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JP6172116B2 (ja)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JP2007216903A (ja) 自動車の下部車体構造
CN110615040A (zh) 车辆侧部构造
CN109987141A (zh) 车身构造
US9085325B2 (en) Vehicle body side structure
CN109987142B (zh) 车身前部构造
CN113165702A (zh) 机动车辆的前立柱加强件
JP2006137352A (ja) 車体後部構造
US11535299B2 (en) Vehicle
CN112046614B (zh) 上部车身构造
JP6172046B2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JP5012381B2 (ja) 車体後部構造
JP3216479B2 (ja) 自動車のセンタピラー補強構造
JP4193529B2 (ja)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JP6958218B2 (ja) 車両側部構造
JP5589879B2 (ja) ボデー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