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84205A - 一种油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84205A
CN109984205A CN201711481008.4A CN201711481008A CN109984205A CN 109984205 A CN109984205 A CN 109984205A CN 201711481008 A CN201711481008 A CN 201711481008A CN 109984205 A CN109984205 A CN 1099842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t
acid
oil
oleic acid
nonglycer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8100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世磊
尚嘉毅
王翔宇
惠菊
孔录
刘孟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fco Corp
Cofco Nutrition and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fco Corp
Cofco Nutrition and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fco Corp, Cofco Nutrition and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fco Corp
Priority to CN20171148100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84205A/zh
Publication of CN1099842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842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DEDIBLE OILS OR FATS, e.g. MARGARINES, SHORTENINGS, COOKING OILS
    • A23D9/00Other edible oils or fats, e.g. shortenings, cooking o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DEDIBLE OILS OR FATS, e.g. MARGARINES, SHORTENINGS, COOKING OILS
    • A23D9/00Other edible oils or fats, e.g. shortenings, cooking oils
    • A23D9/02Other edible oils or fats, e.g. shortenings, cooking 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duction or working-up
    • A23D9/04Working-u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PFERMENTATION OR ENZYME-USING PROCESSES TO SYNTHESISE A DESIRED CHEMICAL COMPOUND OR COMPOSITION OR TO SEPARATE OPTICAL ISOMERS FROM A RACEMIC MIXTURE
    • C12P7/00Preparation of oxygen-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C12P7/64Fats; Fatty oils; Ester-type waxes; Higher fatty acids, i.e. having at least seven carbon atoms in an unbroken chain bound to a carboxyl group; Oxidised oils or fats
    • C12P7/6409Fatty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PFERMENTATION OR ENZYME-USING PROCESSES TO SYNTHESISE A DESIRED CHEMICAL COMPOUND OR COMPOSITION OR TO SEPARATE OPTICAL ISOMERS FROM A RACEMIC MIXTURE
    • C12P7/00Preparation of oxygen-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C12P7/64Fats; Fatty oils; Ester-type waxes; Higher fatty acids, i.e. having at least seven carbon atoms in an unbroken chain bound to a carboxyl group; Oxidised oils or fats
    • C12P7/6436Fatty acid est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Edible Oils And Fats (AREA)
  • Fats And Perfu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包含1‑油酸‑2‑棕榈酸‑3‑亚油酸甘油酯(OPL)和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酯(OPO)的油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所述油脂组合物中,相对于油脂组合物的总重量而言,OPL占25wt%以上,并且OPL与OPO的总量占40wt%以上。该油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使碘值(IV)为8‑12的棕榈硬脂与含有油酸或其非甘油酯与亚油酸或其非甘油酯的脂肪混合物进行Sn‑1,3定向酯交换。本发明的油脂组合物更符合中国人母乳脂的主要组成,可以作为添加剂广泛应用于婴幼儿配方奶粉中。

Description

一种油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添加剂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更接近中国人母乳脂组成的油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母乳是新生儿的最佳食物,也是婴幼儿成长所需营养的主要来源。母乳中含有约3%~5%的脂肪,能为婴幼儿提供50%~60%的能量。母乳脂肪中甘油三酯所占的比例超过98%,而且母乳脂肪中的甘油三酯具有特殊的分子结构,具体表现在:脂肪酸含量最高的是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占比高达70%~80%),并且这些不饱和脂肪酸残基主要分布在甘油三酯的sn-1,3位;饱和脂肪酸残基占20%~30%,以棕榈酸为主,并且绝大多数分布在甘油三酯的sn-2位(该形式占比达70%以上)。这样的特殊脂肪酸构成对婴幼儿吸收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由于多方面原因的影响,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家庭依靠配方奶粉代替或辅助母乳对婴幼儿进行喂养,因此开发更接近母乳的母乳替代脂,就成为了婴幼儿配方奶粉专用油脂的重要研究方向。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脂肪主要有以下三个来源:植物油调配油脂、动物脂肪及含有主要组分为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以下简称OPO)的油脂组合物。
国内外有不少专利或专利申请采用了用植物油直接进行调配的方法(如US5,601,860等),这些方法主要通过将富含棕榈酸的油(如棕榈油)与含有必需脂肪酸的其它植物油(如大豆油、菜籽油等)进行调配,以使所得到的产品的总脂肪酸组成与人乳脂的总脂肪酸组成接近。但植物油的甘油三酯上的脂肪酸的排列结构与人乳脂肪中的排列结构完全不同,例如,人乳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在sn-2位、不饱和脂肪酸在sn-1,3位;而植物油恰巧相反,即在植物油中饱和脂肪酸主要分布在甘油三酯的sn-1(3)位上。因此,即使由植物油直接调配得到的油脂中的总脂肪酸组成与人乳脂中的总脂肪酸组成大致相同,其功能也与人乳脂肪相差甚远。
表1常见植物油主要脂肪酸组成(wt%)
*C8:0、C10:0、C12:0、C14:0、C16:0、C18:0是指碳数分别为8、10、12、14、16、18的饱和脂肪酸,C18:1、C18:2、C18:3是指不饱和度分别为1、2、3的碳数为18不饱和脂肪酸。
虽然动物油脂(主要为牛乳脂肪和猪油)具有与人乳脂肪相似的结构,但其脂肪酸组成与人乳脂具有较大差异。以牛乳脂肪为例,牛乳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比母乳脂肪低,而且在sn-2位上的棕榈酸残基的含量也远低于母乳脂肪。另外,猪油受民族习惯、宗教信仰等影响,无法大范围应用。
近年来,随着欧美等发达国家对人乳脂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其国民的人乳脂中的主要甘油三酯为OPO。因此,众多外资企业(例如,荷兰洛德斯克罗科兰公司及以色列恩兹默泰克有限公司)推出了相应的富含OPO的人乳替代脂产品。我国的部分乳制品企业在其高端产品中也加入了OPO成份。但是经过我们研究发现,由于饮食习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人群乳汁中脂肪组成与欧美人群乳汁中脂肪组成差别极为明显,主要体现在:欧洲人乳脂肪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亚油酸与油酸的比例略小于1:2,而在中国人乳脂肪中亚油酸与油酸的比例接近1:1。近一步研究发现,中国人乳中1-油酸-2-棕榈酸-3-亚油酸甘油三酯(以下简称OPL)的比例要大于OPO。也就是说,中国人乳脂肪中的主要甘油三酯成分是OPL,次要甘油三酯成份是OPO。
目前已公开的致力于获得富含OPO的油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基于这些油脂组合物调配出的人乳替代脂并不能最大程度的接近中国人母乳脂肪。因此,急需探索出在sn-2位棕榈酸占总棕榈酸与母乳脂肪更接近、且甘油三酯的组成更接近中国人母乳脂肪的人乳替代脂的制备方法,以获得最大程度接近中国人母乳脂肪的人乳替代脂,即以OPL为主要甘油三酯成分、OPO为次要甘油三酯成分的人乳替代脂。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成分及含量更接近中国人乳脂结构的油脂组合物,其含有丰富的1-油酸-2-棕榈酸-3-亚油酸甘油三酯(OPL)和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OPO)。本发明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上述油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脂组合物,所述油脂组合物包含1-油酸-2-棕榈酸-3-亚油酸甘油三酯和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其中,相对于所述油脂组合物的总重量而言,1-油酸-2-棕榈酸-3-亚油酸甘油三酯占25wt%以上;其中,相对于所述油脂组合物的总重量而言,1-油酸-2-棕榈酸-3-亚油酸甘油三酯与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的总量占40wt%以上。
在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油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在酶促酯交换的催化剂的存在下,使碘值为8-12的棕榈硬脂与含有油酸或其非甘油酯和亚油酸或其非甘油酯的脂肪混合物进行Sn-1,3定向酯交换,以得到经酯交换的油脂A,然后对所获得的油脂A中的游离脂肪酸或脂肪酸非甘油酯进行分离,从而获得含有丰富的1-油酸-2-棕榈酸-3-亚油酸甘油三酯和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的油脂组合物。
在又一个方面,本发明还涉及上述油脂组合物在制作婴幼儿食品中的用途,以及包含所述油脂组合物的婴幼儿食品。
具体而言,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1]一种油脂组合物,所述油脂组合物包含1-油酸-2-棕榈酸-3-亚油酸甘油三酯和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其中,相对于所述油脂组合物的总重量而言,所述1-油酸-2-棕榈酸-3-亚油酸甘油三酯占25wt%以上;其中,相对于所述油脂组合物的总重量而言,所述1-油酸-2-棕榈酸-3-亚油酸甘油三酯与所述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的总量占40wt%以上。
[2]如段落[1]所述的油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所述油脂组合物的总重量而言,所述1-油酸-2-棕榈酸-3-亚油酸甘油三酯占25wt%-32wt%。
[3]如段落[1]或[2]所述的油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所述油脂组合物的总重量而言,所述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占15wt%以上。
[4]如段落[3]所述的油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所述油脂组合物的总重量而言,所述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占15wt%-25wt%。
[5]如段落[1]-[4]中任一段所述的油脂组合物,其中,sn-2棕榈酸占棕榈酸的总含量的55wt%以上。
[6]如段落[1]-[5]中任一段所述的油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所述油脂组合物的总重量而言,三棕榈酸甘油三酯占10wt%以下。
[7]一种根据段落[1]-[6]中任一段所述的油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提供碘值为8-12的棕榈硬脂;
(ii)在酶促酯交换的催化剂的存在下,使所述碘值为8-12的棕榈硬脂与含有油酸或其非甘油酯与亚油酸或其非甘油酯的脂肪混合物进行Sn-1,3定向酯交换,从而得到经酯交换的油脂A,
其中,所述脂肪混合物由油酸或其非甘油酯和亚油酸或其非甘油酯制备,或者由作为油酸或其非甘油酯和亚油酸或其非甘油酯的来源的油脂制备,
其中,相对于所述脂肪混合物的总重量,游离油酸及其残基与游离亚油酸及其残基的总量占70wt%以上;以及
(iii)对步骤(ii)中获得的油脂A中的游离脂肪酸或脂肪酸非甘油酯进行分离,从而得到所述油脂组合物。
[8]如段落[7]所述的方法,其中,相对于所述脂肪混合物的总重量,所述游离油酸及其残基与所述游离亚油酸及其残基的总量占75wt%以上。
[9]如段落[8]所述的方法,其中,相对于所述脂肪混合物的总重量,所述游离油酸及其残基与所述游离亚油酸及其残基的总量占80wt%以上。
[10]如段落[7]-[9]任一段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脂肪混合物中,以重量比计,所述游离油酸及其残基的总量与所述游离亚油酸及其残基的总量的比为0.5:1到2:1。
[11]如段落[10]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脂肪混合物中,以重量比计,所述游离油酸及其残基的总量与所述游离亚油酸及其残基的总量的比为1:1到1.5:1。
[12]如段落[7]-[11]任一段所述的方法,步骤(ii)中,以重量比计,所述碘值为8-12的棕榈硬脂与所述脂肪混合物的比为1:1到1:10。
[13]如段落[12]所述的方法,步骤(ii)中,以重量比计,所述碘值为8-12的棕榈硬脂与所述脂肪混合物的比为1:2到1:6。
[14]如段落[13]所述的方法,步骤(ii)中,以重量比计,所述碘值为8-12的棕榈硬脂与所述脂肪混合物的比为1:3到1:5。
[15]如段落[7]-[1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ii)中,所述酶促酯交换的催化剂为Sn-1,3位特异性脂肪酶;其中,相对于所述棕榈硬脂和所述脂肪混合物的总重量而言,加入5wt%的Sn-1,3位特异性脂肪酶。
[16]如段落[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Sn-1,3位特异性脂肪酶为来自米黑根毛霉Rhizomucor miehei、疏棉状嗜热丝孢菌Thermomyces lanuginosus和/或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的脂肪酶。
[17]如段落[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Sn-1,3位特异性酯肪酶为Lipozyme RMIM。
[18]如段落[7]-[17]任一段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ii)中,所述Sn-1,3定向酯交换反应在40℃-90℃的温度下进行0.5-24小时。
[19]如段落[18]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ii)中,所述Sn-1,3定向酯交换反应在50℃-80℃的温度下进行。
[20]如段落[18]或[19]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ii)中,所述Sn-1,3定向酯交换反应进行2-12小时。
[21]如段落[7]-[20]中任一段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在步骤(i)之后和步骤(ii)之前,对所述棕榈硬脂进行脱色和脱臭处理的步骤。
[22]如段落[7]-[21]中任一段所述的方法,在步骤(iii)中,通过分子蒸馏法对步骤(ii)中获得的油脂A中的游离脂肪酸或脂肪酸非甘油酯进行分离。
[23]如段落[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子蒸馏法采用以下条件进行:蒸发温度,185℃;冷凝器温度,40℃;换热器温度,60℃;旋转刮膜速率,120rpm;进料速度,2mL/min;绝对压力,2Pa。
[24]如段落[7]-[23]中任一段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棕榈硬脂通过分提棕榈油或其衍生物来提供。
[25]如段落[2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棕榈硬脂是通过棕榈油的干法分提来提供。
[26]如段落[7]-[25]中任一段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脂肪混合物中,所述油酸或其非甘油酯来源于选自于由高油酸葵花籽油、高油酸菜籽油、高油酸大豆油和高油酸花生油所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
[27]如段落[7]-[26]中任一段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脂肪混合物中,所述亚油酸或其非甘油酯来源于选自于由玉米油、大豆油和核桃油所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
[28]如段落[7]-[27]中任一段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ii)中,通过使作为油酸或其非甘油酯和/或亚油酸或其非甘油酯的来源的油脂发生水解反应,制备相应的脂肪酸或脂肪酸非甘油酯,并在所述水解反应结束后,使用有机溶剂对所述脂肪酸或脂肪酸非甘油酯进行萃取并干燥,从而获得所述脂肪混合物;优选地,所述溶剂为正己烷。
[29]如段落[2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水解反应在酸的存在下进行。
[30]如段落[2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酸选自盐酸或硫酸。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油脂组合物为包含OPL和OPO的油脂组合物。在本发明所述的油脂组合物中,OPL占25wt%以上;优选地,OPL和OPO的总量占40wt%以上;更优选地,sn-2棕榈酸占棕榈酸的总含量的55wt%以上。这使得该油脂组合物更符合中国人母乳脂结构特点的人乳脂替代脂,因此能够用于婴幼儿配方奶粉和婴幼儿配制食品,并对婴儿吸收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本发明通过使碘值为8-12的棕榈硬脂与含有油酸和亚油酸的脂肪混合物直接进行Sn-1,3定向酯交换,获得了上述油脂组合物。也就是说,本发明只通过一次酶法酯交换便获得了本发明的油脂组合物。可见,本发明的油脂组合物不仅更贴近中国人母乳脂肪结构特点,而且制备工艺简单易行,避免了过多的操作工艺和对原料的大量加工所带来的潜在的产品安全隐患。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本发明中,所涉及的油脂组合物中的各项参数均采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GB30604-2015)所提供的分析方法进行测定。
本发明中,所涉及到的脂肪酸的含量的测定均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5009.168-2016中所提供的方法进行测定。
在本发明中,术语“Sn-1,3位特异性脂肪酶”是指能够特异性地识别并水解甘油三酯中Sn-1位和Sn-3位酯键的脂肪酶。Sn-1,3位特异性脂肪酶可来源于动物、植物或微生物,通过改变甘油三酯中Sn-1位和Sn-3位的脂肪酸组成,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待摄入脂肪本身潜在的不利之处,从而发挥出相应的有益效果。
在本文中所用的术语“碘值(IV)”是指100g物质中所能吸收(加成)碘的克数。
在本文中,术语“sn-2棕榈酸”涉及在其所键合的甘油三酯的sn-2位的棕榈酸。在本发明中,在油脂组合物中,sn-2棕榈酸占棕榈酸的总含量的比例是指在其所键合的甘油三酯的sn-2位的棕榈酸占油脂组合物中含有的所有棕榈酸(包括游离棕榈酸和棕榈酸残基)的含量的比例。
如无特殊说明,本发明所述比例均为质量比,所述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油脂组合物,所述油脂组合物包含OPL和OPO;其中,相对于油脂组合物的总重量而言,OPL占25wt%以上、优选25wt%-32wt%。在本发明中,相对于所述油脂组合物的总重量而言,OPL和OPO的总量占40wt%以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相对于本发明的油脂组合物的总重量而言,OPO可为15wt%以上、优选15wt%-25wt%。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本发明的油脂组合物中,sn-2棕榈酸占棕榈酸的总含量的55wt%以上。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相对于本发明的油脂组合物的总重量而言,三棕榈酸甘油三酯占10wt%以下。
在另一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油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i)提供碘值为8-12的棕榈硬脂;
(ii)在酶促酯交换的催化剂的存在下,使碘值为8-12的棕榈硬脂与油酸或其非甘油酯与亚油酸或其非甘油酯的脂肪混合物进行Sn-1,3定向酯交换,从而得到经酯交换的油脂A,
其中,所述脂肪混合物由油酸或其非甘油酯和亚油酸或其非甘油酯制备,或者由作为油酸或其非甘油酯和亚油酸或其非甘油酯的来源的油脂制备,
其中,相对于所述脂肪混合物的总重量,游离油酸及其残基与游离亚油酸及其残基的总量占70wt%以上、优选75wt%、更优选80wt%;以及
(iii)对步骤(ii)中获得的油脂A中的游离脂肪酸或脂肪酸非甘油酯进行分离,从而得到本发明的油脂组合物。
在本文中,碘值为8-12的棕榈硬脂为来源于棕榈油或其衍生物分提的产品。在本文中所述的棕榈油的衍生物是指棕榈油酸酯。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碘值为8-12的棕榈硬脂可商购获得。通常,也可通过本领域已知的干法分提工艺,由棕榈油或其衍生物分提获得包含三棕榈酸甘油三酯(PPP)的碘值在8至12的棕榈硬脂。下表提供了碘值分别为8和12的棕榈硬脂的脂肪酸组成及位置异构分布(不同批次产品相关参数浮动小于5%)。
表2碘值为8和12的棕榈硬脂的组成(wt%)
*C12:0、C14:0、C16:0、C18:0是指碳数分别为12、14、16、18的饱和脂肪酸,C18:1、C18:2、C18:3是指不饱和度分别为1、2、3的碳数为18不饱和脂肪酸。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在步骤(i)之后和步骤(ii)之前,对棕榈硬脂进行脱色和脱臭处理的步骤。棕榈硬脂的脱色和脱臭处理按照本领域已知的方式进行。
在步骤(ii)中,在脂肪混合物中,游离油酸及其残基的总量与游离亚油酸及其残基的总量的比为0.5:1至2:1、优选1:1到1.5:1(以重量比计)。
在本文中,游离油酸及其残基与游离亚油酸及其参见的总量占所述脂肪混合物的总重量的70wt%以上、优选75wt%以上、更优选80wt%以上。
在本文中,脂肪混合物可由油酸或油酸非甘油酯与亚油酸或亚油酸非甘油酯直接配制而成。其中,油酸、亚油酸、油酸非甘油酯和亚油酸非甘油酯可为纯的。
在本文中,油酸非甘油酯优选来源于食用植物油。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油酸非甘油酯为在食用植物油中存在的油酸非甘油酯。例如,油酸非甘油酯包括但不限于油酸甲酯、油酸乙酯、油酸乙烯酯等。
在本文中,亚油酸非甘油酯优选来源于食用植物油。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亚油酸非甘油酯为在食用植物油中存在的亚油酸非甘油酯。例如,亚油酸非甘油酯包括但不限于亚油酸甲酯、亚油酸乙酯、亚油酸乙烯酯等。
优选地,油酸、亚油酸、油酸非甘油酯和亚油酸非甘油酯从食用油中分离获得。本文中所用的“食用油”包括但不限于选自如下一种或多种的植物油:菜籽油、芝麻油、玉米油、大豆油、亚麻籽油、红花籽油、椰子油、棕榈仁油、高油酸葵花籽油、花生油、橄榄油、米糠油、葵花籽油、高油酸菜籽油、核桃油。
在本发明中,术语“纯的”是指物质的含量达99.00wt%以上,例如99.50wt%以上、99.90wt%以上或100wt%。例如,“纯的油酸”是指含量为99.00wt%以上,例如99.50wt%以上、99.90wt%以上或100wt%的油酸。
在本发明中,高油酸葵花籽油、高油酸菜籽油、高油酸大豆油和高油酸花生油是指游离油酸及其残基含量在70wt%以上的葵花籽油、菜籽油、大豆油或花生油。
高油酸葵花籽油、高油酸菜籽油、高油酸大豆油和高油酸花生油等由于含有较高含量的油酸,可用于主要提供油酸或其非甘油酯。相应地,玉米油、大豆油和核桃油可用于主要提供油酸或其非甘油酯。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脂肪混合物还通过以下方法制备:通过使作为油酸或其非甘油酯和/或亚油酸或其非甘油酯的来源的油脂发生水解反应,制备相应的脂肪酸或脂肪酸非甘油酯,并在所述水解反应结束后,使用有机溶剂对所述脂肪酸或脂肪酸非甘油酯进行萃取并干燥,从而获得所述脂肪混合物。
所述作为油酸或其非甘油酯的来源的油脂可为本领域中含有油酸及其残基的任何油脂,优选为食用油。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含游离油酸及其残基的油脂选自油酸及其残基的含量高(例如,70wt%以上)的食用油。例如,所述作为亚油酸或其非甘油酯的来源的油脂优选选自于高油酸葵花籽油、高油酸菜籽油、高油酸大豆油或高油酸花生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亚油酸或其非甘油酯的来源的油脂可为本领域中含有亚油酸及其残基的任何油脂,优选为食用油。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含游离亚油酸及其残基的油脂选自亚油酸及其残基的含量高(例如,70wt%以上)的食用油。例如,作为亚油酸或其非甘油酯的来源的油脂优选选自于玉米油、大豆油或核桃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采用本领域已知的方法进行该水解反应。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水解反应为酸水解反应。例如,通过使用酸在一定温度的水浴加热下进行酸水解反应。其中,酸可选盐酸和硫酸。
萃取和干燥也均可采用本领域已知的方法进行。例如,可将萃取物用旋转蒸发仪除去溶剂并进行烘干。优选地,萃取用的有机溶剂为正己烷。
在本发明中,可将作为油酸或其非甘油酯的来源的油脂与亚油酸或其非甘油酯的来源的油脂混合进行水解反应。也可将作为油酸或其非甘油酯的来源的油脂与亚油酸或其非甘油酯的来源的油脂单独进行水解反应。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ii)中,Sn-1,3位特异性脂肪酶来源于微生物,例如来源于米黑根毛霉Rhizomucor miehei、疏棉状嗜热丝孢菌Thermomyceslanuginosus和/或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ii)中,Sn-1,3位特异性脂肪酶为Lipase D和/或Lipozyme RM IM。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ii)中,相对于棕榈硬脂和脂肪混合物的总重量而言,加入5wt%以上、优选5-20wt%、更优选5-10wt%的Sn-1,3位特异性脂肪酶。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ii)中,碘值为8-12的棕榈硬脂与脂肪混合物的比为1:1到1:10、优选1:2到1:6、更优选1:3到1:5(以重量比计)。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ii)中,使碘值为8-12的棕榈硬脂与脂肪混合物在40℃-90℃、优选50℃-80℃下进行反应。在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ii)中,使碘值为8-12的棕榈硬脂与脂肪混合物在60-70℃下进行反应。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ii)中,定向酯交换反应在40-90℃下进行0.5-24小时。在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步骤(ii)中,定向酯交换反应进行2-12小时。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可采用本领域任何已知的方法对sn-1,3定向酯交换反应的产物进行分离纯化,例如,分子蒸馏法、干法分馏法、色谱法、低温结晶法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通过分子蒸馏对定向酯交换反应的产物中的游离脂肪酸或脂肪酸非甘油酯进行分离。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分子蒸馏的具体反应条件如下:蒸发温度为185℃,冷凝器温度为40℃;换热器温度为60℃;旋转刮膜速率为120rpm;进料速度为2mL/min,绝对压力2Pa。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参数可随投料量、环境温度等条件而在合理范围内适当调整,本发明中不做特别限制。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了根据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的人乳脂替代品在制备婴幼儿食品、尤其是婴幼儿奶粉中的用途。
此外,如无特殊说明,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中使用的各具体操作涉及的是本领域的常规方法。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旨在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有更好的理解,但本发明的范围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
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植物油均购自中粮东海粮油工业(张家港)有限公司。
实施例1:使用具有不同油酸与亚油酸比例的脂肪混合物制备目标油脂组合物
在常温下,按照如下表3所示的比例配制得到脂肪混合物,混匀之后加入30ml盐酸(2mol/L),80℃水浴加热50min,经过水解获得脂肪酸或脂肪酸非甘油酯的酯。反应结束后,加入100ml正己烷萃取出水解产物,用旋转蒸发仪除去溶剂,烘干,得到四组脂肪混合物。其中,游离油酸及其残基与游离亚油酸及其残基的总量占脂肪混合物的总重量的比例分别为65wt%、70wt%、75wt%及80wt%,游离油酸及其残基与游离亚油酸及其残基的比例为1:1。
表3脂肪混合物中的植物油的组成
称取100g碘值为10的棕榈硬脂置于500ml反应器中,随后分别向其中加入136g上述所制备的脂肪混合物,将由此获得的混合物在55℃下进行预热。待反应物温度稳定后,称取23g的Lipozyme RM IM(诺维信公司)并加入到反应器中,在搅拌下反应3小时。反应得到的定向酯交换油脂A经过减压分子蒸馏(反应条件:蒸发温度,185℃;冷凝器温度,40℃;换热器温度,60℃;旋转刮膜速率,120rpm;进料速度,2mL/min;绝对压力,2Pa)除去其中的游离脂肪酸和脂肪酸非甘油酯,获得油脂组合物。所获得的油脂组合物的分析结果见表4,其中,C48甘油三酯指三棕榈甘油三酯。
表4实施例1所获得的油脂组合物的分析结果
实施例2:不同游离油酸及其残基的总量与游离亚油酸及其残基的总量的比例的脂肪酸制备目标油脂组合物
在常温下,按照如下表5所示的脂肪混合物的组成配制得到混合物,根据实施例1中所述的方法对该混合物进行水解并萃取,得到四组脂肪混合物。其中,所制备的脂肪混合物中游离油酸及其残基的总量与游离亚油酸及其残基的总量的比例为0.5:1、1:1、1.5:1、2:1、2.5:1(以重量比计),游离油酸及其残基和游离亚油酸及其残基的总量占所述脂肪混合物的总重量的80wt%。
表5脂肪混合物中的植物油的组成
称取100g碘值为10的棕榈硬脂置于500ml反应器中,随后分别向其中加入136g上述所制备的脂肪混合物,将获得的混合物在55℃下进行预热。待反应物温度稳定后,称取23g的Lipozyme RM IM(诺维信公司)并加入到反应器中,在搅拌下反应3小时。反应得到的定向酯交换油脂A经过减压分子蒸馏(反应条件:蒸发温度,185℃;冷凝器温度,40℃;换热器温度,60℃;旋转刮膜速率,120rpm;进料速度,2mL/min;绝对压力,2Pa)除去其中的游离脂肪酸和脂肪酸非甘油酯,获得油脂组合。所获得的油脂组合物的分析结果见表6。
表6实施例2所获得的油脂组合物的分析结果
实施例3:不同甘油三酯及脂肪酸比例制备目标油脂组合物
称取100g碘值为10的棕榈硬脂置于500ml反应器中,随后向其中中分别加入68g、102g、136g、170g和204g实施例1中制备的游离油酸及其残基和游离亚油酸及其残基的总量占80wt%的脂肪混合物(其中,游离油酸及其残基与游离亚油酸及其残基的比例为1:1),将由此获得的混合物在55℃下进行预热。待反应物温度稳定后,称取棕榈硬脂和脂肪混合物的总重量的10wt%的Lipozyme RM IM(诺维信公司)并加入到反应器中,在搅拌下反应3小时。反应得到的定向酯交换油脂A经过减压分子蒸馏(反应条件:蒸发温度,185℃;冷凝器温度,40℃;换热器温度,60℃;旋转刮膜速率,120rpm;进料速度,2mL/min;绝对压力,2Pa)除去其中的游离脂肪酸和脂肪酸非甘油酯,获得油脂组合物。所获得的油脂组合物的分析结果见表7。
表7实施例3所获得油脂组合物的分析结果
实施例4:不同碘值的棕榈硬脂制备目标油脂组合物
称取100g碘值分别为6、8、10、12和14的棕榈硬脂置于500ml反应器中,随后向反应器中分别加入136g实施例1中制备的游离油酸及其残基和游离亚油酸及其残基的总量占80wt%的脂肪混合物(其中,游离油酸及其残基的总量与游离亚油酸及其残基的总量的比例为1:1),将由此获得的混合物在55℃下进行预热。待反应物温度稳定后,称取棕榈硬脂和脂肪混合物的总重量的10wt%的Lipozyme RM IM(诺维信公司)并加入到反应器中,在搅拌下反应3小时。反应得到的定向酯交换油脂A经过减压分子蒸馏(反应条件:蒸发温度,185℃;冷凝器温度,40℃;换热器温度,60℃;旋转刮膜速率,120rpm;进料速度,2mL/min;绝对压力,2Pa)除去其中的游离脂肪酸和脂肪酸非甘油酯,获得油脂组合物。所获得的油脂组合物的分析结果见表8。
表8实施例4所获得油脂组合物的分析结果
从如上表中可以看出,相较于碘值为6、14的棕榈硬脂,使用碘值为8、10和12的棕榈硬脂所制备的油脂组合物中,sn-2棕榈酸均占棕榈酸的总含量的55wt%以上。

Claims (10)

1.一种油脂组合物,所述油脂组合物包含1-油酸-2-棕榈酸-3-亚油酸甘油三酯和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其中,相对于所述油脂组合物的总重量而言,所述1-油酸-2-棕榈酸-3-亚油酸甘油三酯占25wt%以上;其中,相对于所述油脂组合物的总重量而言,所述1-油酸-2-棕榈酸-3-亚油酸甘油三酯与所述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的总量占40wt%以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脂组合物,其中,sn-2棕榈酸占棕榈酸的总含量的55wt%以上;优选地,相对于所述油脂组合物的总重量而言,三棕榈酸甘油三酯占10wt%以下。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提供碘值为8-12的棕榈硬脂;
(ii)在酶促酯交换的催化剂的存在下,使所述碘值为8-12的棕榈油硬脂与含有油酸或其非甘油酯与亚油酸或其非甘油酯的脂肪混合物进行Sn-1,3定向酯交换,从而得到经酯交换的油脂A,
其中,由油酸或其非甘油酯和亚油酸或其非甘油酯制备所述脂肪混合物;或者由作为油酸或其非甘油酯和亚油酸或其非甘油酯的来源的油脂制备所述脂肪混合物;以及
(iii)对步骤(ii)中获得的油脂A中的游离脂肪酸或脂肪酸非甘油酯进行分离,从而得到所述油脂组合物;
优选地,在所述脂肪混合物中,以重量比计,游离油酸及其残基的总量与游离亚油酸及其残基的总量的比为0.5:1到2:1、优选1:1到1.5:1;
优选地,在步骤(ii)中,以重量比计,所述碘值为8-12的棕榈硬脂与所述脂肪混合物的比为1:1到1:10、优选1:2到1:6、更优选1:3到1: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ii)中,所述酶促酯交换的催化剂为Sn-1,3位特异性脂肪酶;所述Sn-1,3位特异性脂肪酶优选为来自米黑根毛霉Rhizomucor miehei、疏棉状嗜热丝孢菌Thermomyces lanuginosus和/或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的脂肪酶;更优选地,所述酯肪酶为Lipozyme RM IM。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ii)中,所述Sn-1,3定向酯交换反应在40℃-90℃、优选50℃-80℃的温度下进行0.5-24小时、优选2-12小时。
6.如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在步骤(i)之后和步骤(ii)之前,对所述棕榈硬脂进行脱色和脱臭处理的步骤。
7.如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iii)中,通过分子蒸馏法对步骤(ii)中获得的油脂A中的游离脂肪酸或脂肪酸非甘油酯进行分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子蒸馏法在以下条件进行:蒸发温度,185℃;冷凝器温度,40℃;换热器温度,60℃;旋转刮膜速率,120rpm;进料速度,2mL/min;绝对压力,2Pa。
9.如权利要求3-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棕榈硬脂通过分提棕榈油或其衍生物来提供;优选地,所述棕榈硬脂是通过棕榈油的干法分提来提供;
优选地,所述油酸或其非甘油酯来源于选自于由高油酸葵花籽油、高油酸菜籽油、高油酸大豆油和高油酸花生油所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亚油酸或其非甘油酯来源于选自于由玉米油、大豆油和核桃油所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
10.如权利要求3-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游离油酸及其残基与所述游离亚油酸及其残基的总量占所述脂肪混合物的总重量的70wt%以上、优选75wt%以上、更优选80wt%以上。
CN201711481008.4A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油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99842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81008.4A CN109984205A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油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81008.4A CN109984205A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油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84205A true CN109984205A (zh) 2019-07-09

Family

ID=67109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81008.4A Pending CN109984205A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油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84205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856A (zh) * 1994-05-13 1997-06-25 美国家用产品公司 用于婴儿配制食品的随机互酯化脂肪组合物
AU2006288937A1 (en) * 2005-09-08 2007-03-15 Loders Croklaan B.V. Process for producing dioleoyl palmitoyl glyceride
CN104651424A (zh) * 2015-02-10 2015-05-27 嘉必优生物工程(武汉)有限公司 一种结构油脂的制备方法
CN104855542A (zh) * 2015-05-06 2015-08-26 江南大学 一种结合酶法酸解及物理混合的人乳替代脂的制备方法
CN105767213A (zh) * 2014-12-26 2016-07-20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油脂组合物以及油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8244273A (zh) * 2016-12-29 2018-07-06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油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856A (zh) * 1994-05-13 1997-06-25 美国家用产品公司 用于婴儿配制食品的随机互酯化脂肪组合物
AU2006288937A1 (en) * 2005-09-08 2007-03-15 Loders Croklaan B.V. Process for producing dioleoyl palmitoyl glyceride
CN101258230A (zh) * 2005-09-08 2008-09-03 荷兰洛德斯克罗科兰有限公司 用于制备二油酰棕榈酰甘油酯的方法
CN105767213A (zh) * 2014-12-26 2016-07-20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油脂组合物以及油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4651424A (zh) * 2015-02-10 2015-05-27 嘉必优生物工程(武汉)有限公司 一种结构油脂的制备方法
CN104855542A (zh) * 2015-05-06 2015-08-26 江南大学 一种结合酶法酸解及物理混合的人乳替代脂的制备方法
CN108244273A (zh) * 2016-12-29 2018-07-06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油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KALLIO H ET AL.: ""Triacylglycerol regioisomers in human milk resolved with an algorithmic novel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method",Kallio H et al.《Food Chemistry》,第351-360页,20170422", 《FOOD CHEMISTRY》 *
金青哲主编: "《功能性脂质》", 31 August 2013,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76077B (zh) 一种母乳化结构油脂的制备方法
Keneni et al. Oil extraction from plant seeds for biodiesel production
CN102827885B (zh) 含有1,3-二不饱和脂肪酰-2-饱和脂肪酰甘油酯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RU2542374C2 (ru) Способ химической модификации липидов микроводорослей,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мыла и мыло, включающее соли жирных кислот омыленных липидов микроводорослей
CN112522330B (zh) 一种用于母乳替代脂的中长碳链甘油三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44273A (zh) 一种油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26630B (zh) 利用樟树籽油制备低/零反式脂肪酸塑性油脂的方法
CN105441492B (zh) 母乳化结构油脂的制备方法、由该方法制备的母乳化结构油脂及该油脂的用途
TW201827599A (zh) 脂肪酸乙酯之製備方法
CN105072917B (zh) 脂肪组合物
CN100999698A (zh) 含有甘油酯型共轭亚油酸的油脂及其生产方法
Kumar et al. Cottonseed oil: extraction, characterization, health benefits, safety profile, and application
CN109984212A (zh) 一种油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unford Chemistry of rice bran oil
CN104783175B (zh) 新颖的微藻食物组合物
CN104388439B (zh) 编码酰基‑CoA合成酶同源物的多核苷酸及其用途
CN106912622A (zh) 一种母乳脂肪替代物及其制造方法
CN109666709A (zh) 一种以高酸值油脂为原料制备甘油二酯的方法
CN105341164A (zh) 人乳脂替代品的制备方法、由该方法制备的人乳脂替代品及该乳脂替代品的用途
CN108265089A (zh) 一种含有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的油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88674A (zh) 一种油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33120A (zh) 人乳脂替代品的制备方法、由该方法制备的人乳脂替代品及该乳脂替代品的用途
CN114431306A (zh) 类母乳油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984205A (zh) 一种油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84215A (zh) 一种油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