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80118A - 一种水汽阻隔膜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汽阻隔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80118A
CN109980118A CN201711443616.6A CN201711443616A CN109980118A CN 109980118 A CN109980118 A CN 109980118A CN 201711443616 A CN201711443616 A CN 201711443616A CN 109980118 A CN109980118 A CN 1099801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vapor
vapor rejection
rejection film
substrate layer
surface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4361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亚东
张方铭
杨承翰
刘洋
汪太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olartr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olartr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olartr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olartr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4361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80118A/zh
Publication of CN1099801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801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6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comprising getter material or desicca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阻隔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汽阻隔膜。为了解决现有的水汽阻隔膜的阻水性能较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水汽阻隔膜。所述水汽阻隔膜包括基材层,所述基材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设置有低表面能涂层。所述基材层的至少一个表面具有微纳米结构;所述低表面能涂层覆盖在微纳米结构的表面。本发明提供的水汽阻隔膜具有超疏水表面,所述水汽阻隔膜的表面有超疏水的效果,并且本发明提供的水汽阻隔膜可用于柔性基板,能有效阻挡水份进入柔性基板。

Description

一种水汽阻隔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阻隔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汽阻隔膜。
背景技术
目前,柔性基板在亮度、色彩化、柔性等多个方面相对传统的产品有较大的进步,在柔性显示、太阳能电池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当水分在柔性基板中存在时,会破坏柔性基板内部的性能、缩短柔性基板的使用寿命。因此在柔性基板的后期加工工艺中,需要对其中电子元件进行封装,来保障电子元件的各个功能层与空气中的水分隔离,防止柔性基板上电子元件的功能层与空气中的水分发生作用引起柔性基板失效,从而可以有效保障柔性基板性能、延长柔性基板的使用寿命,尤其是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DSSC(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OTFT(有机薄膜晶体管)等柔性基板。
在传统柔性基板中,主要通过在柔性基板表面附着干燥剂粒子或者采用水汽阻隔膜,阻挡水分进入柔性基板,其中水汽阻隔膜采用Al2O3或SiOx/SiNx无机膜或者无机膜和有机膜组成的复合膜。但是柔性基板的高温制程(200~400℃)容易引起水汽阻隔膜失效、阻水性能变差、产品寿命缩短的问题,而且在产品使用的弯曲过程中,容易发生水汽阻隔膜开裂,防水效果显著变差,难以保证柔性基板器件有较好阻水性。申请号为201210548514.1(公开日为2013.4.3)的中国专利申请通过在OLED的表面附着一层用于吸收水汽的干燥剂微粒,从而实现阻止水汽渗入OLED的结果。申请号为201210190863.0(公开日为2012.10.3)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通过热蒸镀的方法制备,由上LiF膜层、中间吸收层和下LiF膜层构成的复合阻隔膜,用于对柔性显示器进行封装,可以阻挡水汽渗入柔性显示器。
超疏水表面具有超疏水、自清洁、低粘附、防覆冰、防生物粘附、抑制表面腐蚀等优良性能,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材料表面的润湿性取决于材料表面的微观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目前,化学气相沉积、电化学沉积、化学刻蚀、阳极氧化和等离子体处理等方法可用于在材料表面制备具有超疏水功能的表面。申请号为201210483659.8(公开日为2013.2.27)公开了一种金属表面超疏水铝表面制备方法,在活性金属基磁控溅射铝镀层表面构建微纳复合结构,然后在十四酸中浸泡一段时间,获得超疏水铝表面。
虽然科研人员对于水汽阻隔膜的研究一直在进步,水汽阻隔膜依然有一些技术问题尚未得到解决:首先,上述的水汽阻隔膜通过多层复合、添加干燥剂、磁控溅射等方法制备,增加了生产流程和原料成本,使得生产成本增加;其次,现有的水汽阻隔膜性能依然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水汽阻隔膜的阻水性能较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水汽阻隔膜。本发明提供的水汽阻隔膜具有超疏水表面,所述水汽阻隔膜的表面有超疏水的效果,并且本发明提供的水汽阻隔膜可用于柔性基板,能有效阻挡水份进入柔性基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汽阻隔膜,所述水汽阻隔膜包括基材层,所述基材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设置有低表面能涂层。
所述低表面能涂层又称为低表面能物质涂层。所述低表面能涂层的表面能较低。
进一步的,所述基材层的至少一个表面具有微纳米结构;所述低表面能涂层覆盖在微纳米结构的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基材层的两个表面上均具有微纳米结构。
所述微纳米结构与低表面能涂层合在一起,称为超疏水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基材层的至少一个表面形成微纳米结构;所述低表面能涂层覆盖在微纳米结构的表面。
所述基材层表面形成的微纳米结构与低表面能涂层共同起疏水作用,共同构成超疏水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水汽阻隔膜的至少一个表面为超疏水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水汽阻隔膜的两个表面均为超疏水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微纳米结构的表面形貌选自河流形貌、迷宫形貌中的一种或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微纳米结构层的表面形貌优选为河流形貌。
进一步的,所述水汽阻隔膜的厚度为10~1000nm。
进一步的,所述水汽阻隔膜的的厚度优选为625-1000nm。
进一步的,所述水汽阻隔膜的厚度最优选为625nm。
进一步的,所述水汽阻隔膜的低表面能涂层的表面与水的接触角≥150°,滚动角≦10°。
进一步的,所述基材层包括树脂和无机填料,所述无机填料的含量为0-14%,所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进一步的,所述基材层包括下述组份:聚合物(也称为树脂)为66-86%,有机发泡剂为0-20%,无机填料为0-14%,所述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进一步的,所述基材层中的聚合物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酰亚胺(PI)、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碳酸酯(PC)、聚萘二甲酸乙二醇脂(PEN)、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苯乙烯(PS)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基材层中的聚合物优选为PET或PI。
进一步的,所述基材层中的发泡剂选自与基材层中的聚合物不相容的聚烯烃类树脂、环戊烷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聚烯烃类树脂选自聚4-甲基-1-戊烯有机发泡剂、环状烯烃共聚树脂有机发泡剂中的一种或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基材层中的无机填料选自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氮化硅、氧化锌、蒙脱土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所述基材层中的无机填料选自氧化硅(SiOX)、三氧化二铝(Al2O3)、氮化硅(SiNx)、氧化锌、蒙脱土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进一步的,基材层中的无机填料优选为三氧化二铝或氧化锌。
进一步的,所述低表面能涂层包括聚合物和无机粒子,所述无机粒子的含量为0-15%,所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进一步的,所述的低表面能涂层包括下述组份:聚合物为80-96%,无机纳米粒子为0-15%,抗静电剂为0-5%;所述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进一步的,所述聚合物选自长链硅氧烷和含氟硅烷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长链硅氧烷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所述含氟硅烷选自全氟十二烷基三氯硅烷、全氟代十二烷基三甲氧基氟硅烷、全氟代十二烷基三乙氧基氟硅烷、全氟代十八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全氟代十八烷基三乙氧基氟硅烷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低表面能涂层中的聚合物优选为PDMS或全氟十二烷基三氯硅烷。
进一步的,所述抗静电剂选自纳米级氧化铝、纳米级掺锑氧化锡。
进一步的,所述抗静电剂优选为纳米级掺锑氧化锡。
进一步的,所述低表面能涂层中的无机粒子选自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二氧化钛、氧化锌、蒙脱土、氧化锆、氧化铪、氧化铟锡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低表面能涂层中的无机粒子优选为二氧化硅。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水汽阻隔膜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基材层的原料干燥、冷却后加入主挤出机,将原料按配比混合均匀加入挤出机,熔融挤出、流延铸片,铸片的同时制备微纳米结构;
(2)将步骤(1)中带有微纳米结构的铸片进行纵向拉伸、横向拉伸、热定型,制得基材层;
(3)在微纳米结构表面制备低表面能涂层,得到水汽阻隔膜。
进一步的,在步骤(1)的铸片中,原料的干燥温度为100-200℃,干燥时间为5-8h,冷却温度为17-27℃。
进一步的,在步骤(2)的拉伸过程中,纵向拉伸温度为50-180℃,纵向拉伸比为1.1-4.5,横向拉伸温度为80-220℃,横向拉伸比为1.1-4.5,热定型温度为250-390℃,热定型时间为1-3min。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的微纳米结构的制备方法为印刷法、模板法或刻蚀法。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的微纳米结构为河流形貌,其制备方法为在冷鼓上雕刻河流状的形貌,熔融挤出之后为溶胶状态的基材层与冷鼓膜面接触后被冷却,将冷鼓上河流形貌拓印下来,形成河流形貌的微纳米结构。
进一步的,步骤(3)中在微纳米结构的表面制备低表面能涂层的为流水线涂布。
进一步的,所述流水线涂布法选自辊涂法、挤压模涂布法、辊衬刮刀辊涂法或吻涂法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水汽阻隔膜可以用于柔性基板。
进一步的,所述基材层包括下述组份:聚合物为76-85%,有机发泡剂为5-14%,无机填料为5-10%,聚合物为PET或PI,发泡剂为聚酯不相容的聚烯烃类树脂或环戊烷,无机填料为三氧化二铝或氧化锌;所述低表面能涂层包括下述组份:聚合物为86-96%,无机纳米粒子为0-10%,抗静电剂为4%,所述聚合物为PDMS或全氟十二烷基三氯硅烷,无机纳米粒子为二氧化硅,抗静电剂为纳米级掺锑氧化锡。上述技术方案包括实施例6、实施例8、实施例14和实施例16。
进一步的,所述基材层包括下述组份:聚合物为76-85%,有机发泡剂为5-14%,无机填料为5-10%,聚合物为PET或PI,发泡剂为聚4-甲基-1-戊烯有机发泡剂或环戊烷,无机填料为三氧化二铝或氧化锌;所述低表面能涂层包括下述组份:聚合物为86-96%,无机纳米粒子为0-10%,抗静电剂为4%,所述聚合物为PDMS或全氟十二烷基三氯硅烷,无机纳米粒子为二氧化硅,抗静电剂为纳米级掺锑氧化锡。上述技术方案包括实施例6和实施例14。
与现有的用于柔性基板的阻水材料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水汽阻隔膜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结合了材料表面超疏水结构和材料整体阻水,本发明提供的水汽阻隔膜的表面有超疏水的效果,水滴在水汽阻隔膜上难以附着,水汽难以进入柔性基板内部,从而保障了柔性基板的优良性能并可以延长使用寿命。本发明提供的水汽阻隔膜具有良好的阻水性能,并且本发明提供的水汽阻隔膜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水汽阻隔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水汽阻隔膜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迷宫形貌的微纳米结构的扫描电镜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迷宫形貌的微纳米结构的扫描电镜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迷宫形貌的微纳米结构的扫描电镜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迷宫形貌的微纳米结构的扫描电镜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迷宫形貌的微纳米结构的扫描电镜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迷宫形貌的微纳米结构的扫描电镜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河流形貌的微纳米结构的扫描电镜图;
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河流形貌的微纳米结构的扫描电镜图;
图11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河流形貌的微纳米结构的扫描电镜图;
图12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河流形貌的微纳米结构的扫描电镜图;
图13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河流形貌的微纳米结构的扫描电镜图;
图14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河流形貌的微纳米结构的扫描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与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里所使用的专业术语词汇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而不是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水汽阻隔膜结构示意图,水汽阻隔膜包括基材层B和低表面能涂层A。
图2为水汽阻隔膜的侧视图,水汽阻隔膜包括基材层B和低表面能涂层A,基材层B的上表面形成微纳米结构C。
图3-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迷宫形貌的微纳米结构的扫描电镜图。
图9-14为本发明提供的河流形貌的微纳米结构的扫描电镜图。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水汽阻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基材层的原料干燥、冷却后加入主挤出机,将原料按配比混合均匀加入挤出机,熔融挤出、流延铸片,铸片的同时制备微纳米结构;
(2)将步骤(1)中带有微纳米结构的铸片进行纵向拉伸、横向拉伸、热定型,制得基材层;
(3)在微纳米结构表面制备低表面能涂层,得到水汽阻隔膜。
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水汽阻隔膜,主要性能可以按照下述方法进行测试:
接触角的测试方法:把5μL的水滴滴在水汽阻隔膜的表面,膜面水平放置,使用表面张力/动态接触角测量仪(DCAT21,德国Dataphysics公司)对相应的接触角进行测试,每个样品测试五个不同位置的点,取5个点的接触角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接触角。接触角越大,水汽阻隔性能越好。
滚动角的测试方法:把5μL的水滴滴在水汽阻隔膜的表面,膜面水平放置,使用表面张力/动态接触角测量仪(DCAT21,德国Dataphysics公司)对相应的接触角进行测试,样品台倾斜并记录液滴滚落时相应的角度即为滚动角,每个样品测试五个不同位置的点,取5个点的滚动角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滚动角。滚动角越小,水汽阻隔性能越好。
水汽阻隔膜的厚度测试:使用场发射扫描电镜热场(Quanta FEG 250,美国FEI公司)测试,每个样品测试五个不同位置的点,取5个点的厚度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厚度。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汽阻隔膜,所述水汽阻隔膜包括基材层,所述基材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设置有低表面能涂层。所述基材层的至少一个表面形成微纳米结构;所述低表面能涂层覆盖在微纳米结构的表面。
所述基材层包括下述组份:PET为86%,聚4-甲基-1-戊烯有机发泡剂为8%,氧化硅为6%;所述低表面能涂层包括下述组份:聚二甲基硅氧烷为85%,二氧化硅粒子为12%,纳米级氧化铝为3%;所述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所述水汽阻隔膜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基材层的原料在200℃条件下干燥8h,然后冷却,冷却温度为25℃;将基材层的原料按配比混合均匀加入主挤出机,熔融挤出、流延铸片;铸片的同时将熔融挤出之后为溶胶状态的基材层与冷鼓膜面接触后被冷却,将冷鼓上河流形貌拓印下来,得到河流形貌的微纳米结构。
(2)将步骤(1)中带有微纳米结构的铸片进行纵向拉伸、横向拉伸、热定型,制得基材层;
(3)以辊衬刮刀辊涂的方式在微纳米结构表面制备低表面能物质涂层。
其中在拉伸过程中,纵向拉伸温度为90℃,纵向拉伸比为3.5,横向拉伸温度为150℃,横向拉伸比为3.5,热定型温度为280℃,热定型时间为3min。
制得的水汽阻隔膜的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2
如实施例1提供的水汽阻隔膜,其中:
所述基材层包括下述组份:PET为86%,环状烯烃共聚树脂有机发泡剂为8%,三氧化二铝为6%;所述低表面能涂层包括下述组份:聚二甲基硅氧烷为85%,二氧化钛粒子为12%,纳米级掺锑氧化锡为3%;所述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制得的水汽阻隔膜的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3
如实施例1提供的水汽阻隔膜,其中:
所述基材层包括下述组份:PET含量为66%,聚4-甲基-1-戊烯有机发泡剂为20%,氧化锌为14%;所述低表面能涂层包括下述组份:聚二甲基硅氧烷为95%,纳米级氧化铝为5%;所述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所述水汽阻隔膜的制备方法中:冷鼓上为迷宫形貌,得到迷宫形貌的微纳米结构。
制得的水汽阻隔膜的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4
如实施例1提供的水汽阻隔膜,其中:
所述基材层包括下述组份:PET为86%,聚4-甲基-1-戊烯有机发泡剂为8%,氧化硅为6%;所述低表面能涂层包括下述组份:聚二甲基硅氧烷为85%,二氧化硅粒子为12%,纳米级掺锑氧化锡为3%;所述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所述水汽阻隔膜的制备方法中:冷鼓上为迷宫形貌,得到迷宫形貌的微纳米结构。
制得的水汽阻隔膜的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5
如实施例1提供的水汽阻隔膜,其中:
所述基材层包括下述组份:PET为86%,环状烯烃共聚树脂有机发泡剂为9%,蒙脱土为5%;所述低表面能涂层包括下述组份:全氟十二烷基三氯硅烷为96%,纳米级氧化铝为4%;所述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制得的水汽阻隔膜的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6
如实施例1提供的水汽阻隔膜,其中:
所述基材层包括下述组份:PET为85%,环戊烷为15%,三氧化二铝为0%;所述低表面能涂层包括下述组份:聚二甲基硅氧烷为96%,纳米级掺锑氧化锡为4%;所述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制得的水汽阻隔膜的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7
如实施例1提供的水汽阻隔膜,其中:
所述基材层包括下述组份:PET为82%,聚4-甲基-1-戊烯有机发泡剂为12%,氧化硅为6%;所述低表面能涂层包括下述组份:聚二甲基硅氧烷为96%,纳米级氧化铝为4%;所述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所述水汽阻隔膜的制备方法中:冷鼓上为迷宫形貌,得到迷宫形貌的微纳米结构。
制得的水汽阻隔膜的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8
如实施例1提供的水汽阻隔膜,其中:
所述基材层包括下述组份:PET为80%,环状烯烃共聚树脂有机发泡剂为10%,三氧化二铝为10%;所述低表面能涂层包括下述组份:聚二甲基硅氧烷为96%,纳米级掺锑氧化锡为4%;所述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所述水汽阻隔膜的制备方法中:冷鼓上为迷宫形貌,得到迷宫形貌的微纳米结构。
制得的水汽阻隔膜的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9
如实施例1提供的水汽阻隔膜,其中:
所述基材层包括下述组份:PI为86%,环戊烷为5%,蒙脱土为9%;所述低表面能涂层包括下述组份:全氟十二烷基三氯硅烷为86%,二氧化钛粒子为10%,纳米级氧化铝为4%;所述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所述水汽阻隔膜的制备方法中:步骤(1)中的原料在100℃条件下干燥5h,冷却温度为27℃;在拉伸过程中,纵向拉伸温度为90℃,纵向拉伸比为1.1,横向拉伸温度为250℃,横向拉伸比为1.3,热定型温度为300℃,热定型时间为2min。
制得的水汽阻隔膜的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10
如实施例9提供的水汽阻隔膜,其中:
所述基材层包括下述组份:PI为66%,环戊烷为20%,氮化硅为14%;所述低表面能涂层包括下述组份:全氟十二烷基三氯硅烷为86%,二氧化钛粒子为10%,纳米级掺锑氧化锡为4%;所述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制得的水汽阻隔膜的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11
如实施例9提供的水汽阻隔膜,其中:
所述基材层包括下述组份:PI为80%,聚4-甲基-1-戊烯有机发泡剂为10%,氧化硅为10%;所述低表面能涂层包括下述组份:全氟十二烷基三氯硅烷为86%,二氧化硅粒子为10%,纳米级氧化铝为4%;所述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所述水汽阻隔膜的制备方法中:冷鼓上为迷宫形貌,得到迷宫形貌的微纳米结构。
制得的水汽阻隔膜的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12
如实施例9提供的水汽阻隔膜,其中:
所述基材层包括下述组份:PI为86%,三氧化二铝为14%;所述低表面能涂层包括下述组份:全氟十二烷基三氯硅烷为86%,二氧化硅粒子为10%,纳米级掺锑氧化锡为4%;所述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所述水汽阻隔膜的制备方法中:冷鼓上为迷宫形貌,得到迷宫形貌的微纳米结构。
制得的水汽阻隔膜的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13
如实施例9提供的水汽阻隔膜,其中:
所述基材层包括下述组份:PI为86%,聚4-甲基-1-戊烯有机发泡剂为5%,氮化硅为9%;所述低表面能涂层包括下述组份:全氟十二烷基三氯硅烷为86%,二氧化钛粒子为10%,纳米级氧化铝为4%;所述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制得的水汽阻隔膜的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14
如实施例9提供的水汽阻隔膜,其中:
所述基材层包括下述组份:PI含量为76%,环戊烷为14%,三氧化二铝为10%;所述低表面能涂层包括下述组份:全氟十二烷基三氯硅烷为86%,二氧化硅粒子为10%,纳米级氧化铝为4%;所述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制得的水汽阻隔膜的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15
如实施例9提供的水汽阻隔膜,其中:
所述基材层包括下述组份:PI含量为80%,环戊烷为12%,氧化硅为8%;所述低表面能涂层包括下述组份:全氟十二烷基三氯硅烷为86%,二氧化硅粒子为10%,纳米级氧化铝为4%;所述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所述水汽阻隔膜的制备方法中:冷鼓上为迷宫形貌,得到迷宫形貌的微纳米结构。
制得的水汽阻隔膜的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16
如实施例9提供的水汽阻隔膜,其中:
所述基材层包括下述组份:PI为85%,环状烯烃共聚树脂有机发泡剂为10%,氧化锌为5%;所述低表面能涂层包括下述组份:全氟十二烷基三氯硅烷为86%,二氧化硅粒子为10%,纳米级掺锑氧化锡为4%;所述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所述水汽阻隔膜的制备方法中:冷鼓上为迷宫形貌,得到迷宫形貌的微纳米结构。
实施例17
如实施例1提供的水汽阻隔膜,其中:
所述基材层包括下述组份:PMMA为86%,聚4-甲基-1-戊烯有机发泡剂为14%;所述低表面能涂层包括下述组份:全氟代十八烷基三乙氧基氟硅烷为85%,三氧化二铝粒子为15%;所述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所述水汽阻隔膜的制备方法如下:
其中在拉伸过程中,纵向拉伸温度为180℃,纵向拉伸比为4.5,横向拉伸温度为220℃,横向拉伸比为4.5,热定型温度为250℃,热定型时间为2min。
实施例18
如实施例1提供的水汽阻隔膜,其中:
所述基材层包括下述组份:PS为86%,环状烯烃共聚树脂有机发泡剂为14%;所述低表面能涂层包括下述组份:全氟代十二烷基三甲氧基氟硅烷为80%,氧化锌粒子为15%,纳米级氧化铝为5%;所述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所述水汽阻隔膜的制备方法如下:
其中在拉伸过程中,纵向拉伸温度为50℃,纵向拉伸比为1.1,横向拉伸温度为80℃,横向拉伸比为1.1,热定型温度为390℃,热定型时间为1min。
实施例19
如实施例9提供的水汽阻隔膜,低表面能涂层中的无机粒子为蒙脱土。
实施例20
如实施例9提供的水汽阻隔膜,低表面能涂层中的无机粒子为氧化锆。
实施例21
如实施例9提供的水汽阻隔膜,低表面能涂层中的无机粒子为氧化铪。
实施例22
如实施例9提供的水汽阻隔膜,低表面能涂层中的无机粒子为氧化铟锡。
表1实施例1-22制备的水汽阻隔膜的性能测试结果
从表1所示的实施例1-22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水汽阻隔膜的低表面能涂层表面与水的接触角≧150°,滚动角≦10°,具有良好的疏水性能和阻水性能。其中,实施例6、8、14、16提供的水汽阻隔膜的综合性能较好,表面与水的接触角≧170°,滚动角<2°。特别的,实施例6和14提供的水汽阻隔膜的综合性能较好,表面与水的接触角≧175°,滚动角为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发明内容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涵盖在本发明专利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水汽阻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汽阻隔膜包括基材层,所述基材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设置有低表面能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汽阻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的至少一个表面具有微纳米结构;所述低表面能涂层覆盖在微纳米结构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汽阻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的至少一个表面形成微纳米结构;所述低表面能涂层覆盖在微纳米结构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水汽阻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米结构的表面形貌选自河流形貌、迷宫形貌中的一种或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汽阻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汽阻隔膜的厚度为10~100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汽阻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汽阻隔膜的低表面能涂层的表面与水的接触角≥150°,滚动角≦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汽阻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包括树脂和无机填料,所述无机填料的含量为0-14%,所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汽阻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中的无机填料选自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氮化硅、氧化锌、蒙脱土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汽阻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低表面能涂层包括聚合物和无机粒子,所述无机粒子的含量为0-15%,所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汽阻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低表面能涂层中的无机粒子选自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二氧化钛、氧化锌、蒙脱土、氧化锆、氧化铪、氧化铟锡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CN201711443616.6A 2017-12-27 2017-12-27 一种水汽阻隔膜 Pending CN1099801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43616.6A CN109980118A (zh) 2017-12-27 2017-12-27 一种水汽阻隔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43616.6A CN109980118A (zh) 2017-12-27 2017-12-27 一种水汽阻隔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80118A true CN109980118A (zh) 2019-07-05

Family

ID=67071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43616.6A Pending CN109980118A (zh) 2017-12-27 2017-12-27 一种水汽阻隔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8011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54300A (zh) * 2019-11-27 2020-02-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6218167A (zh) * 2023-05-06 2023-06-06 合肥长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静电母粒、抗静电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7635A (zh) * 2003-11-12 2005-05-18 铼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疏水层的有机发光面板
JP2012043902A (ja) * 2010-08-17 2012-03-01 Fujifilm Corp 発光素子及び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US20120114910A1 (en) * 2010-11-10 2012-05-10 Korea University Research And Business Foundation Flexible gas barrier film,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an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3066217A (zh) * 2013-01-18 2013-04-24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用于封装柔性有机发光器件的超疏水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3956373A (zh) * 2013-12-18 2014-07-30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疏水有机薄膜封装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4300091A (zh) * 2014-09-17 2015-01-21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Oled器件封装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05047831A (zh) * 2015-09-14 2015-11-11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封装薄膜、显示器件及其封装方法
CN106129267A (zh) * 2016-08-02 2016-11-16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Oled薄膜封装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06229425A (zh) * 2016-09-09 2016-12-14 广州新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顶发射全彩有机发光显示器件及制备方法
CN106252530A (zh) * 2016-10-11 2016-12-21 赛特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隔离水氧的qled封装方法
CN106601927A (zh) * 2016-12-01 2017-04-26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的薄膜封装结构及制备方法
CN106784365A (zh) * 2016-11-28 2017-05-3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7635A (zh) * 2003-11-12 2005-05-18 铼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疏水层的有机发光面板
JP2012043902A (ja) * 2010-08-17 2012-03-01 Fujifilm Corp 発光素子及び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US20120114910A1 (en) * 2010-11-10 2012-05-10 Korea University Research And Business Foundation Flexible gas barrier film,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an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3066217A (zh) * 2013-01-18 2013-04-24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用于封装柔性有机发光器件的超疏水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3956373A (zh) * 2013-12-18 2014-07-30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疏水有机薄膜封装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4300091A (zh) * 2014-09-17 2015-01-21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Oled器件封装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05047831A (zh) * 2015-09-14 2015-11-11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封装薄膜、显示器件及其封装方法
CN106129267A (zh) * 2016-08-02 2016-11-16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Oled薄膜封装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06229425A (zh) * 2016-09-09 2016-12-14 广州新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顶发射全彩有机发光显示器件及制备方法
CN106252530A (zh) * 2016-10-11 2016-12-21 赛特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隔离水氧的qled封装方法
CN106784365A (zh) * 2016-11-28 2017-05-3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6601927A (zh) * 2016-12-01 2017-04-26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的薄膜封装结构及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54300A (zh) * 2019-11-27 2020-02-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6218167A (zh) * 2023-05-06 2023-06-06 合肥长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静电母粒、抗静电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Xie et al. Non-fluorinated and durable photothermal superhydrophobic coatings based on attapulgite nanorods for efficient anti-icing and deicing
Ge et al. A “PDMS-in-water” emulsion enables mechanochemically robust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s with self-healing nature
Wei et al. Scalable robust superamphiphobic coatings enabled by self‐similar structure, protective micro‐skeleton, and adhesive for practical anti‐icing of high‐voltage transmission tower
Zhang et al. A durable and photothermal superhydrophobic coating with entwinned CNTs-SiO2 hybrids for anti-icing applications
Qi et al. Fabrication of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 with desirable anti-icing performance based on micro/nano-structures and organosilane groups
Jia et al. Efficiently texturing hierarchical epoxy layer for smart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s with excellent durability and exceptional stability exposed to fire
Xie et al. Photothermal trap with multi-scale micro-nano hierarchical structure enhances light absorption and promote photothermal anti-icing/deicing
JP5074682B2 (ja) シリコーン離型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シリコーン離型プラスチックフィルム
Cheng et al. Bell‐Shaped Superhydrophilic–Superhydrophobic–Superhydrophilic Double Transformation on a pH‐Responsive Smart Surface
CN101270260B (zh) 一种超疏水表面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5126525B2 (ja) 離型フィルム
US10947355B2 (en) Functional surfac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reof
Satapathy et al. Fabrication of durable porous and non-porous superhydrophobic LLDPE/SiO2 nanoparticles coatings with excellent self-cleaning property
TWI717515B (zh) 陶瓷胚片製造用離型膜
Wang et al. Durable superhydrophobic coating based on inorganic/organic double-network polysiloxane and functionalized nanoparticles
CN103649188B (zh) 涂布膜
Chen et al. Highly transparent, stable, and superhydrophobic coatings based on gradient structure design and fast regeneration from physical damage
CN109980118A (zh) 一种水汽阻隔膜
TWI825058B (zh) 合成皮革用工程紙及合成皮革的製造方法
Wang et al. PVDF surfaces with stable superhydrophobicity
JP6536123B2 (ja) 離型フィルム
Shao et al. Building a mechanically stable polydimethylsiloxane/silica superhydrophobic coating on poly (chloro-p-xylylene) film by introducing a polydimethylsiloxane adhesive layer
EP3936329A1 (en) Lamination film
Ding et al. Facile fabrication of superhydrophobic polysiloxane/magnetite nanocomposite coatings with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property
Shen et al. Fabrication of flower clusters‐like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 via a UV curable coating of ODA and V‐PD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