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52423B - 气缸盖及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气缸盖及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52423B
CN109952423B CN201880003659.9A CN201880003659A CN109952423B CN 109952423 B CN109952423 B CN 109952423B CN 201880003659 A CN201880003659 A CN 201880003659A CN 109952423 B CN109952423 B CN 1099524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wer plate
wall
cooling water
cylinder head
valv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0365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52423A (zh
Inventor
影山雄基
长坂昇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ma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ma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matsu Ltd filed Critical Koma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9524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524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524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524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1/00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 F02F1/24Cylinder heads
    • F02F1/26Cylinder heads having cooling means
    • F02F1/36Cylinder heads having cooling means for liquid cooling
    • F02F1/40Cylinder heads having cooling means for liquid cooling cylinder heads with means for directing, guiding, or distributing liquid strea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1/00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 F02F1/24Cylinder heads
    • F02F1/26Cylinder heads having cooling means
    • F02F1/36Cylinder heads having cooling means for liquid coo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3/00Liquid cooling
    • F01P3/1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ther engine or machine parts
    • F01P3/16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ther engine or machine parts for cooling fuel injectors or sparking-plu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1/00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 F02F1/24Cylinder hea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1/00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 F02F1/24Cylinder heads
    • F02F1/242Arrangement of spark plugs or injec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1/00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 F02F1/24Cylinder heads
    • F02F1/26Cylinder heads having cool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1/00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 F02F1/24Cylinder heads
    • F02F1/26Cylinder heads having cooling means
    • F02F1/36Cylinder heads having cooling means for liquid cooling
    • F02F1/38Cylinder heads having cooling means for liquid cooling the cylinder heads being of overhead valve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1/00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 F02F1/24Cylinder heads
    • F02F1/42Shape or arrangement of intake or exhaust channels in cylinder heads
    • F02F1/4285Shape or arrangement of intake or exhaust channels in cylinder heads of both intake and exhaust chann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气缸盖(3)具备:下板(21);上板,其设置在下板的上方且与下板对置,并且在上板与下板之间划定冷却水流通空间(30);以及壁部,其跨下板和上板而形成,壁部包括阀孔形成壁(40),阀孔形成壁形成有在下板的下表面开口的进气阀孔(41)及排气阀孔(42)。下板具备:冷却水导入孔(23),其以沿着假想圆(VC)的周向延伸的方式沿上下方向贯穿下板,假想圆在俯视时包围阀孔形成壁;以及肋(24),其设置成相对于冷却水导入孔沿假想圆的周向排列,且肋以沿该周向延伸的方式从下板的上表面(21a)突出。

Description

气缸盖及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缸盖及发动机。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公开有利用螺栓固定于构成发动机的气缸体的上部且在内部具有冷却水流通空间(盖冷却套)的气缸盖。在这样的气缸盖中,位于气缸体侧并划定冷却流通空间的下板暴露于高热环境。因此,考虑通过将下板形成得较薄而效率良好地冷却下板。
在专利文献1的气缸盖中,在气缸盖的位于气缸体侧并划定冷却流通空间的下板(下壁)形成有对下板进行加强的肋。考虑到冷却水流通空间中的冷却水的流动而使该肋在排列有多个气缸的气缸列方向上从与规定的气缸对应的阀孔形成壁(进气端口壁部)延伸。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01295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气缸盖中,肋在气缸的径向上从阀孔形成壁延伸。因此,阀孔形成壁的周围的冷却水的流动会被肋阻碍。在该情况下,冷却水对阀孔形成壁的冷却会变得不充分。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下板的刚性并且能够利用冷却水效率良好地冷却阀孔形成壁的气缸盖及发动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气缸盖具备:下板;上板,其设置在所述下板的上方且与所述下板对置,并且在所述上板与所述下板之间划定冷却水流通空间;以及壁部,其跨所述下板和所述上板而形成,所述壁部包括阀孔形成壁,所述阀孔形成壁形成有在所述下板的下表面开口的进气阀孔及排气阀孔,所述下板具备:冷却水导入孔,其以沿着假想圆的周向延伸的方式沿上下方向贯穿所述下板,所述假想圆在俯视时包围所述阀孔形成壁;以及肋,其设置成相对于所述冷却水导入孔沿所述假想圆的周向排列,所述肋以沿该周向延伸的方式从所述下板的上表面突出。
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发动机具备:所述气缸盖;以及气缸体,其具有形成气缸的气缸筒,所述气缸体被所述气缸盖从上方覆盖,所述假想圆是与所述气缸筒的俯视形状对应的圆。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气缸盖的下板的刚性,并且能够利用冷却水效率良好地冷却阀孔形成壁。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包括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气缸盖的发动机的剖视图。
图2是从上方观察图1的发动机所得到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III-III剖视图。
图4是图2的IV-IV剖视图。
图5是图1、图4的V-V剖视图。
图6是图1、图4的VI-VI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6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气缸盖3与气缸体2一起构成发动机1。本实施方式的发动机1是柴油发动机。
在图1~图6中,将气缸体2和气缸盖3排列的方向设为Z轴方向。另外,将与Z轴方向正交的第一正交方向设为Y轴方向。此外,将与Z轴方向及Y轴方向正交的第二正交方向设为X轴方向。
<气缸体>
如图1、图4所示,气缸体2具有形成气缸11的气缸筒11a。气缸11是供活塞4(图1)配置的空间。气缸11在气缸体2的上表面2a开口。活塞4在气缸11内受到燃烧的燃烧气体的压力作用而沿上下方向(Z轴方向)往复运动。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气缸体2具有多个(在图示例中为3个)气缸11。多个气缸11在与上下方向正交的第一正交方向(Y轴方向)上排成一列。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多个气缸11排列的第一正交方向也称为气缸列方向。
如图1、图4所示,在气缸体2内形成有包围各气缸筒11a的冷却水流通空间12(以下,称为气缸体侧流通空间12。)。对气缸筒11a进行冷却的冷却水在气缸体侧流通空间12流通。气缸体侧流通空间12在气缸体2的上表面2a开口。
如图1所示,在气缸体2内配置有用于驱动后述的摇臂47的凸轮轴5。凸轮轴5沿气缸列方向延伸。凸轮轴5根据活塞4的往复运动而进行旋转。
<气缸盖>
气缸盖3以覆盖气缸11的上方的开口的方式重叠地配置于气缸体2的上表面2a。
如图1、图4所示,气缸盖3具备下板21及上板22。下板21及上板22分别形成为板状。下板21是气缸盖3中的重叠配置于气缸体2的上表面2a的部位。上板22设置成在下板21的上方与下板21对置。即,下板21及上板22在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在上板22和下板21之间划定冷却水流通空间30(以下,称为缸盖侧流通空间30。)。
在下板21形成有冷却水导入孔23。冷却水导入孔23沿下板21的板厚方向(上下方向)贯穿下板21。冷却水导入孔23将气缸体2的气缸体侧流通空间12和气缸盖3的缸盖侧流通空间30相连。另外,在下板21形成有从下板21的上表面21a突出的肋24,下板21的上表面21a构成缸盖侧流通空间30的内表面。对于冷却水导入孔23及肋24的详细情况将在后面进行叙述。
<阀孔形成壁>
如图1、图3~图6所示,气缸盖3具备从下板21延伸到上板22的阀孔形成壁40。
如图1、图3、图5所示,在阀孔形成壁40形成有在下板21的下表面21b开口的进气阀孔41及排气阀孔42。下板21的下表面21b是与气缸体2的上表面2a对置的面。进气阀孔41及排气阀孔42形成在位于下板21侧的阀孔形成壁40的下端部。进气阀孔41及排气阀孔42分别连通于气缸体2的气缸11。
如图3~图6所示,在阀孔形成壁40形成有供燃料喷射器44(喷射器)沿上下方向穿过的中心孔43。燃料喷射器44沿上下方向贯穿气缸盖3。即,燃料喷射器44从下板21的下表面21b及上板22的上表面22a突出。如图3、图5所示,前述的进气阀孔41及排气阀孔42在中心孔43的周围沿周向彼此隔开间隔地排列。
如图1、图2所示,对各进气阀孔41进行开闭的进气阀45以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的方式设于阀孔形成壁40。进气阀45的一部分从上板22的上表面22a突出。另外,在阀孔形成壁40,与进气阀45同样地设有对各排气阀孔42进行开闭的排气阀46。排气阀46的结构、配置与进气阀45同样。
使分别在上板22的上表面22a设置的摇臂47摆动,由此进气阀45及排气阀46被驱动。伴随着前述的凸轮轴5的旋转而使沿上下方向贯穿气缸盖3的推杆48沿上下方向移动,由此,摇臂47进行摆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图5、图6所示,多个(在图示例中为3个)阀孔形成壁40在与上下方向(Z轴方向)正交的第一正交方向(Y轴方向)、即气缸列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排列成一列。多个阀孔形成壁40配置成与多个气缸11分别对应。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进气阀孔41及1个排气阀孔42与1个气缸11对应。
<进气端口形成部>
如图1、图3~图6所示,气缸盖3具备连接于阀孔形成壁40的进气端口形成部51。进气端口形成部51相对于阀孔形成壁40位于与上下方向及第一正交方向正交的第二正交方向的一侧(X轴正向侧)。进气端口形成部51在上板22的下表面与上板22形成为一体,在下板21的上方与下板21隔开间隔地配置。下板21与进气端口形成部51之间的空间构成了缸盖侧流通空间30。
在进气端口形成部51形成有连通于进气阀孔41的进气端口53。进气端口53从进气阀孔41向第二正交方向的一侧延伸。即,进气端口53形成为从第二正交方向的一侧即气缸盖3的进气侧进气。
进气端口形成部51与多个阀孔形成壁40分别对应地在第一正交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排列有多个(在图示例中为3个)。在各进气端口形成部51形成有两个进气端口53,该两个进气端口53分别连通于在各阀孔形成壁40形成的两个进气阀孔41。
<排气端口形成部>
如图4、图5所示,气缸盖3具备连接于各阀孔形成壁40的排气端口形成部52。排气端口形成部52相对于阀孔形成壁40位于第二正交方向的另一侧(X轴负向侧)。排气端口形成部52在下板21的上方且在上板22的下方与上述的下板21及上板22隔开间隔地配置。下板21与排气端口形成部52之间的空间、及上板22与排气端口形成部52之间的空间分别构成了缸盖侧流通空间30。
在排气端口形成部52形成有连通于排气阀孔42的排气端口54。排气端口54从排气阀孔42向第二正交方向的另一侧延伸。即,排气端口54形成为向第二正交方向的另一侧即气缸盖3的排气侧排气。
排气端口形成部52与多个阀孔形成壁40分别对应地在第一正交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排列有多个(在图示例中为3个)。
<外周壁>
如图3、图5、图6所示,气缸盖3还具备在前述的多个阀孔形成壁40的外周侧设置的外周壁60。外周壁60包围多个阀孔形成壁40地从下板21延伸到上板22,与下板21及上板22一起划定缸盖侧流通空间30。
在外周壁60具有两个侧壁61、62和1个端壁63。
如图4、图5所示,两个侧壁61、62在第二正交方向(X轴方向)上的气缸盖3的两端沿第一正交方向(Y轴方向)延伸。在两个侧壁61、62中的位于进气侧(X轴正向侧)的进气侧侧壁61一体形成有前述的进气端口形成部51。进气端口53贯穿于进气侧侧壁61。在两个侧壁61、62中的位于排气侧(X轴正向侧)的排气侧侧壁62一体形成有前述的排气端口形成部52。排气端口54贯穿于排气侧侧壁62。另外,前述的推杆48(图1)沿上下方向贯穿于排气侧侧壁62。推杆48在第一正交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排列有多个。
如图3、图5、图6所示,1个端壁63跨第一正交方向上的两个侧壁61、62的第一端而沿第二正交方向延伸。
两个侧壁61、62的第二端侧开口。在两个侧壁61、62的第二端侧(多个阀孔形成壁40的排列方向的一侧的端部)设有冷却水排出部65。在缸盖侧流通空间30流通的冷却水在冷却水排出部65排出。
<螺栓孔形成壁>
如图3、图5、图6所示,气缸盖3还具备从下板21延伸到上板22的螺栓孔形成壁71、72。在螺栓孔形成壁71、72形成有用于将气缸盖3安装于气缸体2的螺栓孔73。螺栓孔73在下板21的下表面21b及上板22的上表面22a开口。即,螺栓孔73沿气缸盖3的上下方向贯穿气缸盖3。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同一个螺栓孔形成壁71、72形成有1个螺栓孔73。
螺栓孔形成壁71、72以包围各阀孔形成壁40的方式在各阀孔形成壁40的周向上排列有多个(在图示例中为4个)。另外,螺栓孔形成壁71、72以在第一正交方向上位于同一个阀孔形成壁40的两侧的方式分别在阀孔形成壁40的进气侧及排气侧在第一正交方向上排列有多个(在图示例中为4个),。
多个螺栓孔形成壁71、72中的一部分螺栓孔形成壁71(第一螺栓孔形成壁71)与前述的外周壁60隔开间隔地配置。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螺栓孔形成壁71在阀孔形成壁40的排气侧位于在第一正交方向上相邻的两个阀孔形成壁40之间。第一螺栓孔形成壁71在第二正交方向上位于阀孔形成壁40与排气侧侧壁62之间。剩下的螺栓孔形成壁72(第二螺栓孔形成壁72)一体形成于外周壁60。
上述的阀孔形成壁40、外周壁60及螺栓孔形成壁71、72构成跨下板21和上板22而形成的壁部。
<冷却水导入孔>
如图3所示,形成于下板21的冷却水导入孔23沿着在俯视时包围阀孔形成壁40的假想圆VC的周向延伸。本实施方式中的假想圆VC是与气缸11的气缸筒11a的俯视形状对应的圆。另外,假想圆VC是以形成于阀孔形成壁40的中心孔43(燃料喷射器44)为中心的圆。冷却水导入孔23位于比假想圆VC(气缸筒)靠其径向外侧的位置。另外,冷却水导入孔23与阀孔形成壁40隔开间隔地配置。
冷却水导入孔23相对于同一个阀孔形成壁40在假想圆VC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有多个(在图示例中为3个)。相对于同一个阀孔形成壁40形成的冷却水导入孔23包括与阀孔形成壁40的进气侧相邻地设置的进气侧导入孔23A和与阀孔形成壁40的排气侧相邻地设置的排气侧导入孔23B。
进气侧导入孔23A在第二正交方向上位于阀孔形成壁40与进气侧侧壁61之间。本实施方式中的进气侧导入孔23A的数量是相对于1个假想圆VC而言有两个进气侧导入孔23A。两个进气侧导入孔23A配置成在第一正交方向上向假想圆VC的中心(中心孔43、燃料喷射器44)的两侧偏移。进气侧导入孔23A的数量例如可以是1个,例如也可以是3个以上。
如图1、图3所示,进气侧导入孔23A在上下方向上位于进气端口形成部51的下方。即,进气侧导入孔23A被进气端口形成部51覆盖。但也可以是,进气侧导入孔23A的一部分如图3、图5所例示的那样不被进气端口形成部51覆盖。
如图3所示,排气侧导入孔23B在第二正交方向上位于阀孔形成壁40与排气侧侧壁62之间。本实施方式中的排气侧导入孔23B的数量是相对于1个假想圆VC而言有1个排气侧导入孔23B。排气侧导入孔23B配置成在第一正交方向上相对于假想圆VC的中心向外周壁60的端壁63侧(多个阀孔形成壁40的排列方向的另一侧)偏移。排气侧导入孔23B的数量例如也可以是多个。
如图3、图4所示,排气侧导入孔23B在上下方向上位于排气端口形成部52的下方。即,排气侧导入孔23B被排气端口形成部52覆盖。需要说明的是,排气侧导入孔23B的一部分例如也可以不被排气端口形成部52覆盖。
<肋>
如图3所示,在下板21的上表面21a形成的肋24设置成相对于冷却水导入孔23沿假想圆VC的周向排列。另外,肋24设置成沿假想圆VC的周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肋24的延伸方向的两端与壁部(阀孔形成壁40、外周壁60、螺栓孔形成壁71、72)相触。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肋24进行更详细地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肋24包括在第二正交方向(X轴方向)上设于比假想圆VC的中心靠进气侧的位置的进气侧肋24A和设于比假想圆VC的中心靠排气侧的位置的排气侧肋24B。
进气侧肋24A在第一正交方向(Y轴方向)上相邻的两个阀孔形成壁40之间主要沿第二正交方向从一体形成于外周壁60的进气侧侧壁61的第二螺栓孔形成壁72延伸到阀孔形成壁40。即,进气侧肋24A的延伸方向的两端与阀孔形成壁40和第二螺栓孔形成壁72相接。由此,进气侧肋24A配置成相对于在第一正交方向上位于进气侧肋24A的两侧的两个进气侧导入孔23A沿各个假想圆VC的周向排列。
在图示例的气缸盖3中,阀孔形成壁40的数量为3个,因此进气侧肋24A的数量为两个。
进气侧肋24A的延伸方向的第一端与阀孔形成壁40相接的部位位于假想圆VC的径向内侧。因此,进气侧肋24A跨假想圆VC的径向内侧及外侧而延伸。
在本实施方式中,进气侧肋24A的延伸方向的第一端如图示例那样与在第一正交方向上相邻的两个阀孔形成壁40中的位于冷却水排出部65侧的阀孔形成壁40相接。因此,进气侧肋24A以随着在第二正交方向上从第二螺栓孔形成壁72朝向阀孔形成壁40而在第一正交方向上朝向冷却水排出部65侧的方式倾斜。
需要说明的是,进气侧肋24A的延伸方向的第一端例如也可以与在第一正交方向上相邻的两个阀孔形成壁40中的位于外周壁60的端壁63侧的阀孔形成壁40相接。另外,例如也可以是,进气侧肋24A的延伸方向的第二端代替与第二螺栓孔形成壁72相接而与进气侧侧壁61相接。
排气侧肋24B在第二正交方向上位于阀孔形成壁40与排气侧侧壁62之间。排气侧肋24B主要沿第一正交方向(多个阀孔形成壁40的排列方向)延伸。排气侧肋24B的延伸方向的两端与排气侧侧壁62和螺栓孔形成壁71、72相接。
具体而言,排气侧肋24B的延伸方向的第一端与在第一正交方向上位于比对应的阀孔形成壁40靠冷却水排出部65侧的位置的螺栓孔形成壁71、72相接。另一方面,排气侧肋24B的延伸方向的第二端与在第一正交方向上排气侧侧壁62中的比假想圆VC的中心靠外周壁60的端壁63侧的部位相接。因此,排气侧肋24B以随着在第一正交方向上从排气侧侧壁62朝向冷却水排出部65侧而在第二正交方向上朝向进气侧的方式倾斜。由此,排气侧肋24B的靠第一端侧(螺栓孔形成壁71、72侧)的部位配置成相对于对应的排气侧导入孔23B沿假想圆VC的周向排列。另外,排气侧肋24B的靠第二端侧(排气侧侧壁62侧)的部位配置成相对于对应的排气侧导入孔23B在假想圆VC的径向外侧排列。
排气侧肋24B与多个阀孔形成壁40分别对应地设有多个。即,排气侧肋24B的数量与阀孔形成壁40的数量(在图示例中为3个)对应。
另外,如图1、图3、图4所示,各排气侧肋24B设置于对应的排气端口形成部52的下方。
<缸盖侧流通空间>
如图1、图3~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气缸盖3中,缸盖侧流通空间30被第一划分壁81(图3)及第二划分壁82(图1、图4)划分成两个划分空间31、32。
如图1、图3、图4所示,第一划分壁81将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下板21侧的缸盖侧流通空间30的下侧部分划分成进气侧的空间和排气侧的空间。第一划分壁81形成为将相邻的阀孔形成壁40彼此相连,另外,将位于多个阀孔形成壁40的排列方向的两端的阀孔形成壁40和外周壁60相连。
如图1、图4、图5所示,第二划分壁82将在第二正交方向(X轴方向)上位于比阀孔形成壁40及第一划分壁81靠排气侧的位置的排气侧的空间在上下方向上划分成包括排气端口形成部52的下侧在内的下部空间和包括排气端口形成部52的上侧的在内的上部空间。
缸盖侧流通空间30被上述的第一划分壁81及第二划分壁82划分成包括进气侧的空间及排气侧的上部空间在内的第一划分空间31和由排气侧的下部空间构成的第二划分空间32。
如图3所示,前述的进气侧导入孔23A、进气侧肋24A位于第一划分空间31中的进气侧的空间。另一方面,排气侧导入孔23B、排气侧肋24B位于第二划分空间3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划分空间31中的排气侧的上部空间(图5)及第二划分空间32(图3)与冷却水排出部65相连。即,第一划分空间31中的进气侧的空间经由排气侧的上部空间与冷却水排出部65相连。因此,经进气侧导入孔23A流入到第一划分空间31的进气侧的空间的冷却水在第一划分空间31的排气侧的上部空间流动,再向冷却水排出部65排出。另一方面,经排气侧导入孔23B流入到第二划分空间32的冷却水直接向冷却水排出部65排出。
此外,如图5、图6所示,在第二划分壁82形成有将第一划分空间31中的排气侧的上部空间和第二划分空间32相连的第一连通孔83。第一连通孔83形成为沿上下方向贯穿第二划分壁82。第一连通孔83配置成与多个阀孔形成壁40分别相接。即,第一连通孔83的数量与阀孔形成壁40的数量相同。通过形成有第一连通孔83,由此,经排气侧导入孔23B流入到第二划分空间32的冷却水的一部分经第一连通孔83流入第一划分空间31的排气侧的上部空间。
另外,第一连通孔83在第一正交方向(Y轴方向)上配置成在冷却水排出部65侧与排气端口形成部52相邻。由此,从第二划分空间32(图3)经第一连通孔83流入到第一划分空间31的排气侧的上部空间的冷却水被排气端口形成部52阻止在第一正交方向上向远离冷却水排出部65的方向流动。即,该冷却水沿着排气端口形成部52、阀孔形成壁40流动。而且,能够利用排气端口形成部52使从第二划分空间32经第一连通孔83流入到第一划分空间31的排气侧的上部空间的冷却水朝向第二正交方向的流动朝向冷却水排出部65地向第一正交方向流动。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划分壁82延伸到冷却水排出部65内。即,第二划分壁82在上下方向上还划分冷却水排出部65的内部空间。而且,在第二划分壁82的位于冷却水排出部65内的部位形成有将冷却水排出部65内的两个空间相连的第二连通孔84。由此,能够使从缸盖侧流通空间30流入到冷却水排出部65内的冷却水向冷却水排出部65内的两个空间双方流通。具体而言,从第二划分空间32流入到冷却水排出部65内的第二划分壁82的下侧的划分空间的冷却水经第二连通孔84向冷却水排出部65内的第二划分壁82的上侧的划分空间流通。
在本实施方式中,流入到冷却水排出部65内的冷却水经在冷却水排出部65的上部形成的排出口66向冷却水排出部65的外部排出,但并不限定于此。
如图1、图2、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气缸盖3一体成形有摇臂外壳6。摇臂外壳6形成为在上板22(气缸盖3)的上表面22a的周缘向气缸盖3的上方(Z轴正向)延伸,将在上板22的上表面22a设置的摇臂47等包围。
另外,如图1、图2、图4~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气缸盖3一体成形有进气歧管7。进气歧管7连接于气缸盖3的进气侧侧壁61。进气歧管7以其内部空间分别连通于沿第一正交方向排列的多个进气端口53的方式沿第一正交方向延伸。
<作用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的气缸盖3中,如图3所示,排气侧肋24B形成为相对于排气侧导入孔23B沿假想圆VC的周向排列。因此,经排气侧导入孔23B流入到缸盖侧流通空间30中的第二划分空间32的冷却水被排气侧肋24B引导而在阀孔形成壁40的周围容易沿假想圆VC的周向流动。通过使冷却水这样流动,由此,阀孔形成壁40被冷却。
另外,排气侧肋24B沿第一正交方向(多个阀孔形成壁40的排列方向)延伸。因此,从排气侧导入孔23B流入到第二划分空间32的冷却水被排气侧肋24B引导而容易沿第一正交方向流动。由此,在第二划分空间32流通的冷却水容易向冷却水排出部65流动。这样流动的冷却水经过排气端口形成部52的下侧,由此冷却排气端口形成部52。
此外,如图5、图6所示,形成于第二划分壁82且在上下方向上将第一划分空间31和第二划分空间32相连的第一连通孔83在第一正交方向上配置成在冷却水排出部65侧与排气端口形成部52相邻。因此,从第二划分空间32经第一连通孔83流入到第一划分空间31的排气侧的上部空间的冷却水借助排气端口形成部52在第一正交方向上容易向冷却水排出部65流动。这样流动的冷却水经过排气端口形成部52的上侧,从而冷却排气端口形成部5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气缸盖3中,如图3所示,进气侧肋24A形成为相对于进气侧导入孔23A沿假想圆VC的周向排列。因此,经进气侧导入孔23A流入到缸盖侧流通空间30中的第一划分空间31的进气侧的空间的冷却水在阀孔形成壁40的周围容易沿假想圆VC的周向流动。通过使冷却水这样流动,由此,阀孔形成壁40被冷却。
另外,如图3、图5、图6所示,进气侧肋24A从进气侧侧壁61朝向阀孔形成壁40延伸。因此,从进气侧导入孔23A流入到进气侧的空间的冷却水容易沿着进气侧肋24A向第一划分空间31的排气侧的上部空间流动。
而且,从第一划分空间31的进气侧的空间进入到排气侧的上部空间的冷却水与经第一连通孔83流入到第一划分空间31的排气侧的上部空间的冷却水一起借助从第一连通孔83进入到排气侧的上部空间的冷却水的流动而沿第一正交方向朝向冷却水排出部65侧流动。从进气侧的空间进入到排气侧的上部空间的冷却水的温度比从第一连通孔83进入到排气侧的上部空间的冷却水的温度低。由此,能够效率良好地冷却排气端口形成部52。
如以上所说明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气缸盖3及具备气缸盖3的发动机1,肋24形成为在下板21的上表面21a相对于冷却水导入孔23沿假想圆VC(气缸筒11a)的周向排列。由此,能够提高下板21中的假想圆VC的周围的部位的刚性。尤其是,能够提高下板21中的因形成冷却水导入孔23而导致刚性降低的冷却水导入孔23周围的部位的刚性。因此,即使将下板21形成得较薄,也能够在以利用螺栓将下板21按压于气缸体2的方式将气缸盖3安装于气缸体2的状态下,确保被按压于气缸体2的下板21(尤其是与气缸筒11a的周围对应的部位)的面压。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气缸盖3及发动机1,肋24沿假想圆VC(气缸筒11a)的周向延伸。因此,冷却水在缸盖侧流通空间30中的阀孔形成壁40的周围容易沿假想圆VC的周向流动。由此,能够利用冷却水效率良好地冷却阀孔形成壁40。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气缸盖3及发动机1,肋24的延伸方向的两端与刚性较高的壁部(阀孔形成壁40、外周壁60、螺栓孔形成壁71、72)相接。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下板21中的假想圆VC的周围的部位的刚性。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气缸盖3及发动机1,进气侧肋24A跨假想圆VC(气缸筒11a)的径向内侧及外侧而延伸。由此,能够提高下板21中的跨假想圆VC的内侧及外侧的部位的刚性。因此,即使将下板21形成得较薄,也能够进一步提高被按压于气缸体2的下板21(尤其是与气缸筒11a的周围对应的部位)的面压。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气缸盖3及发动机1,在多个阀孔形成壁40的排列方向的一侧的端部设有冷却水排出部65。此外,多个排气侧肋24B设置成与多个阀孔形成壁40分别对应,且分别沿多个阀孔形成壁40的排列方向延伸。因此,在缸盖侧流通空间30(尤其是第二划分空间32)流通的冷却水被排气侧肋24B引导而容易沿多个阀孔形成壁40的排列方向流动。另外,在缸盖侧流通空间30流通的冷却水容易向冷却水排出部65流动。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气缸盖3及发动机1,进气侧肋24A从进气侧侧壁61朝向阀孔形成壁40延伸。因此,从进气侧导入孔23A流入到第一划分空间31的进气侧的空间的冷却水被进气侧肋24A引导而容易从第一划分空间31的进气侧的空间向排气侧的上部空间流动。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气缸盖3及发动机1,形成于第二划分壁82且在上下方向上将第一划分空间31和第二划分空间32相连的第一连通孔83在第一正交方向上配置成在冷却水排出部65侧与排气端口形成部52相邻。因此,从第二划分空间32经第一连通孔83流入到第一划分空间31的排气侧的上部空间的冷却水借助排气端口形成部52在第一正交方向上容易向冷却水排出部65流动。
由此,冷却水能够在缸盖侧流通空间30中顺畅地从冷却水导入孔23(进气侧导入孔23A、排气侧导入孔23B)流动到冷却水排出部65。因此,能够利用在缸盖侧流通空间30流通的冷却水效率良好地冷却阀孔形成壁40、排气端口形成部52。
<其他的实施方式>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适当变更。
在本发明的气缸盖中,形成于下板的肋例如可以是仅其延伸方向的两端中的一方与壁部(阀孔形成壁、外周壁、螺栓孔形成壁)相接。即使在该情况下,也能够提高下板中的假想圆的周围的部位的刚性。
另外,在本发明的气缸盖中,肋例如也可以不与壁部相接。
另外,本发明的发动机的气缸的数量例如可以是1个。即,本发明的气缸盖的阀孔形成壁的数量例如可以是1个。
本发明的发动机可以适用于自卸卡车、液压挖掘机、推土机、发动机式铲车等任意的作业车辆。
附图标记说明
1…发动机、2…气缸体、3…气缸盖、11…气缸、11a…气缸筒、21…下板、21a…上表面、21b…下表面、22…上板、23…冷却水导入孔、23A…进气侧导入孔、23B…排气侧导入孔、24…肋、24A…进气侧肋、24B…排气侧肋、30…缸盖侧流通空间(冷却水流通空间)、31…第一划分空间、32…第二划分空间、40…阀孔形成壁、41…进气阀孔、42…排气阀孔、43…中心孔、44…燃料喷射器、51…进气端口形成部、52…排气端口形成部、53…进气端口、54…排气端口、60…外周壁、61、62…侧壁、63…端壁、65…冷却水排出部、71、72…螺栓孔形成壁、81…第一划分壁、82…第二划分壁、83…第一连通孔、VC…假想圆。

Claims (9)

1.一种气缸盖,其中,
所述气缸盖具备:
下板;
上板,其设置在所述下板的上方且与所述下板对置,并且在所述上板与所述下板之间划定冷却水流通空间;以及
壁部,其跨所述下板和所述上板而形成,所述壁部包括阀孔形成壁,所述阀孔形成壁形成有在所述下板的下表面开口的进气阀孔及排气阀孔,
所述下板具备:
冷却水导入孔,其以沿着假想圆的周向延伸的方式沿上下方向贯穿所述下板,所述假想圆在俯视时包围所述阀孔形成壁;以及
肋,其设置成相对于所述冷却水导入孔沿所述假想圆的周向排列,且所述肋以沿该周向延伸的方式从所述下板的上表面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盖,其中,
在所述阀孔形成壁形成有供燃料喷射器沿上下方向穿过的中心孔,
所述假想圆是在俯视时以所述中心孔为中心的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缸盖,其中,
所述肋的延伸方向的两端中的至少一方与所述壁部相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缸盖,其中,
所述壁部包括在所述阀孔形成壁的外周侧设置的外周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缸盖,其中,
所述壁部包括螺栓孔形成壁,所述螺栓孔形成壁形成有用于将所述气缸盖安装于气缸体的螺栓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缸盖,其中,
所述肋跨所述假想圆的径向内侧及外侧而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缸盖,其中,
多个所述阀孔形成壁在与所述上下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排列成一列,
在多个所述阀孔形成壁的排列方向的一侧的端部设有将在所述冷却水流通空间流通的冷却水排出的冷却水排出部,
多个所述肋设置成分别与多个所述阀孔形成壁对应,并且多个所述肋分别沿所述排列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缸盖,其中,
所述气缸盖具有排气端口形成部,所述排气端口形成部连接于所述阀孔形成壁,且所述排气端口形成部形成有连通于所述排气阀孔的排气端口,
所述排气端口形成部在所述下板的上方且在所述上板的下方与所述下板及所述上板之间隔开间隔地配置,
所述肋设置于所述排气端口形成部的下方。
9.一种发动机,其中,
所述发动机具备:
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气缸盖;以及
气缸体,其具有形成气缸的气缸筒,所述气缸体被所述气缸盖从上方覆盖,
所述假想圆是与所述气缸筒的俯视形状对应的圆。
CN201880003659.9A 2018-10-29 2018-10-29 气缸盖及发动机 Active CN1099524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8/040081 WO2019050052A1 (ja) 2018-10-29 2018-10-29 シリンダヘッド及びエンジ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52423A CN109952423A (zh) 2019-06-28
CN109952423B true CN109952423B (zh) 2021-01-26

Family

ID=65634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03659.9A Active CN109952423B (zh) 2018-10-29 2018-10-29 气缸盖及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371465B2 (zh)
JP (1) JP6716723B2 (zh)
CN (1) CN109952423B (zh)
DE (1) DE112018000100T5 (zh)
WO (1) WO201905005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11719B2 (ja) 2020-02-17 2022-01-27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シリンダヘッド及びエンジン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24550U (ja) * 1984-01-30 1985-08-22 マツダ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シリンダヘツド構造
JPH0224931Y2 (zh) 1985-06-12 1990-07-09
JPH0734199Y2 (ja) * 1988-10-31 1995-08-02 マツダ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シリンダヘッド構造
JPH03114558U (zh) * 1990-03-09 1991-11-25
JP3082534B2 (ja) 1993-08-31 2000-08-28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シリンダヘッド構造
DE19600448C1 (de) * 1996-01-09 1997-04-10 Daimler Benz Ag Flüssigkeitsgekühlter Zylinderkopf für eine Brennkraftmaschine
JP3736339B2 (ja) 2000-11-30 2006-01-18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冷却構造
DE10251360B4 (de) 2002-11-05 2005-01-20 Daimlerchrysler Ag Flüssigkeitsgekühlter Zylinderkopf
DE102004015135A1 (de) * 2004-03-27 2005-10-13 Dr.Ing.H.C. F. Porsche Ag Wassergekühlter Zylinderkopf für eine mehrzylindrige Brennkraftmaschine
US8082894B2 (en) * 2005-11-04 2011-12-27 Avl List Gmbh Cylinder head having coolant flow guide device
JP4791304B2 (ja) 2006-09-20 2011-10-12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水冷式エンジン
JP4561718B2 (ja) 2006-09-27 2010-10-13 マツダ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前部構造
JP5447228B2 (ja) 2010-06-29 2014-03-19 マツダ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冷却構造
CN103452690B (zh) 2012-06-01 2017-02-08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水冷内燃机缸盖以及装有这种缸盖的水冷内燃机
US8950374B2 (en) * 2012-06-25 2015-02-10 Cummins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c. Cylinder head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T513053B1 (de) * 2012-06-26 2014-03-15 Avl List Gmbh Brennkraftmaschine, insbesondere Großdieselmotor
JP6270121B2 (ja) 2013-12-27 2018-01-31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シリンダヘッド
US20170152787A1 (en) 2014-06-30 2017-06-01 Nissan Motor Co., Lt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10060385B2 (en) * 2015-02-11 2018-08-2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Hybrid composite cylinder hea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50052A1 (ja) 2019-03-14
CN109952423A (zh) 2019-06-28
US11371465B2 (en) 2022-06-28
JPWO2019050052A1 (ja) 2019-11-07
JP6716723B2 (ja) 2020-07-01
DE112018000100T5 (de) 2019-05-29
US20210348579A1 (en) 2021-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51203U (zh) 多缸内燃发动机
EP1722090B1 (en) Cylinder head structure in multi-cylinder engine
JP6299737B2 (ja) 多気筒エンジンの冷却構造
JP6384492B2 (ja) 多気筒エンジンの冷却構造
EP3567237B1 (en) Water jacket structure
EP3499002B1 (en) Engine cooling system for vehicle
CN109952423B (zh) 气缸盖及发动机
US10914208B2 (en) In-vehicl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4805563A (en) Block construction of engine
WO1993001409A1 (en) Arrangement for a fuel line in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H07197848A (ja) 多気筒エンジンのシリンダヘッド
EP0208312A2 (en) Cylinder head with coolant passage passing around outside of cylinder head fixing bolt boss and directing coolant flow toward squish area cooling passage portion
CN114562378B (zh) 发动机气缸盖、发动机及汽车
JP6751449B2 (ja) シリンダヘッド
EP0271950B1 (en) Head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reciprocating engine
EP1124052B1 (en) Cylinder head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11242819B2 (en) Cylinder head and engine
US10634020B2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EP0203531A2 (en) Cylinder head with coolant passage following squish area and of generally uniform cross sectional area
EP1857663B1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GB2296292A (en) Spark-ignition i.c.engine
CN112855378B (zh) 多气缸内燃机
EP3865687B1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ith top-down cooling
JP5310041B2 (ja) シリンダヘッドガスケット
KR20230106114A (ko) 내연기관의 실린더헤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