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42486A - 一种新的贝曲西班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的贝曲西班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42486A
CN109942486A CN201910321676.3A CN201910321676A CN109942486A CN 109942486 A CN109942486 A CN 109942486A CN 201910321676 A CN201910321676 A CN 201910321676A CN 109942486 A CN109942486 A CN 1099424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formula
type
preparation
re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2167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海波
梅光耀
金辉
于安圣
付佳丽
况洪福
刘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Macro Yuan Pharmaceutical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Macro Yuan Pharmaceutical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Macro Yuan Pharmaceutical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Macro Yuan Pharmaceutical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2167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42486A/zh
Publication of CN1099424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424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贝曲西班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中间体的结构如式Ⅰ所示。该中间体可以通过生物酶催化方法高效、高收率地实现贝曲西班结构中N,N‑二甲基脒基结构片段的构建,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新的贝曲西班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的贝曲西班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N,N-二甲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贝曲西班,商品名是由美国千禧制药(Millennium)开发的一款新的凝血Xa因子抑制剂,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深部静脉血栓形成和术后静脉血栓和肺部栓塞的预防和治疗。贝曲西班成药形式为其马来酸盐,化学名为:N-(5-氯-2-吡啶基)-2-[4-(N,N-二甲基甲脒基)苯甲酰氨基]-5-甲氧基苯甲酰胺马来酸盐,结构式如下式所示。
美国波多拉制药(Portola Pharmaceuticals)成功完成了贝曲西班的后期临床开发和商业化,并于2017年获得FDA批准在美国上市销售。贝曲西班作为沙班类药物的新成员,在面临已上市的利伐沙班和阿哌沙班激烈竞争的局面下,销售额仍保持较快的增长。因为贝曲西班在临床方面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其在急性病患的血栓预防上的临床效果显著。而利伐沙班、阿哌沙班和依度沙班在这方面的临床研究并没有获得成功;目前仍没有一种有效的抗凝血剂被批准或是指南推荐用于急性医学上病患的静脉血栓预防;所以,贝曲西班在急性病患的静脉血栓预防上极有可能形成垄断地位。
已有较多文献报道了贝曲西班马来酸盐的合成工艺和制备方法,如专利WO2008057972、WO2011084519、CN201610178032和CN107382897等。根据现有文献报道的技术,贝曲西班结构中N,N-二甲基脒基结构单元的构建主要包括两种方法。
千禧药业的专利文献WO2008057972中最早报道了贝曲西班的制备方法。该专利文献中公开的N,N-二甲基脒基结构单元的构建主要源于氰基官能团,如下方法一所示。化合物1在二甲胺锂的作用下,氰基发生胺解反应实现氰基到N,N-二甲基脒基的转化,制得贝曲西班游离碱。
方法一
方法一中,氰基的胺解反应需要使用远超过化学计量的二甲胺锂(5.5当量),而二甲胺锂的制备需要使用大量的己基锂(5.5当量)。己基锂试剂价格昂贵,大大增加了工艺成本;过量的锂试剂淬灭后,产生了大量含锂离子的无机盐和二甲胺有机盐复杂污染因子的废水,增加了三废的处理成本;且己基锂遇水剧烈放热并易燃,EHS风险极高。
专利文献WO2011084519中,千禧药业对贝曲西班的制备方法进行了调整。其中,N,N-二甲基脒基结构单元的构建使用了强酸性条件下醇解氰基,得到亚胺酯化合物,亚胺酯再进行胺解反应制得N,N-二甲基脒基,如下方法二所示。该合成方法中以对氰基苯甲酸乙酯作为起始原料,经HCl-甲醇溶液将氰基水解成亚胺酯2,化合物2与二甲胺进行胺解反应构建N,N-二甲基脒基结构单元得化合物3,化合物3与化合物4发生缩合反应制得贝曲西班游离碱。
方法二
方法二使用了HCl-MeOH溶液水解氰基,再经胺解的方法构建N,N-二甲基脒基。其中,HCl为高腐蚀性的有毒气体,对生产设备腐蚀严重,泄露引起的EHS风险极高。而且在氰基在强酸性条件下水解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杂质,随后化合物2与二甲胺的胺解反应属于可逆反应,反应不彻底,导致整个过程收率偏低。此外,化合物3与化合物4的缩合反应需无水环境,为确保缩合反应完全,反应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缩合剂1-乙基-(3-二甲胺基丙基)碳二酰亚胺盐酸盐(EDC·HCl),EDC的副产物有机脲类化合物水溶性虽然较好,但难以降解,大大增加废水处理困难。
专利CN201610178032、CN107382897A中公开的贝曲西班新合成方法中,均未有效地规避昂贵和高EHS风险的锂试剂。
基于以上贝曲西班制备方法的不足,本发明对贝曲西班及其关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进行了研究,开发并制备出一种新的贝曲西班关键中间体,该中间体可以通过生物酶催化的方法,实现贝曲西班结构中N,N-二甲基脒基单元的构建,有效避免了强腐蚀性氯化氢气体、有机锂试剂或有机金属试剂的使用,大大降低了工艺成本和工艺的EHS风险。该新的中间体通过生物酶催化的方法转化为贝曲西班游离碱,具有绿色、环保等特点,适合于工业化放大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贝曲西班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绿色合成贝曲西班的新工艺,该工艺反应温和、操作简便、环境友好、收率高,具有绿色、环保等特点,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一种贝曲西班的中间体,其特征在于,结构如式Ⅰ所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可用于制备所述式Ⅰ化合物的中间体,其特征在于,结构如式Ⅱ所示: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式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优选方案一,其特征在于,式Ⅱ化合物与二甲胺发生酰胺化反应制得式Ⅰ化合物:
方案一
具体而言,本发明所述的方案一中,式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式Ⅱ化合物转化成式Ⅲ所示的中间态,式Ⅲ所示的中间态与二甲胺反应制得式Ⅰ化合物:
其中,R独立地为氯原子或咪唑基。
本发明所述的方案一中,式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还在于:式Ⅱ化合物与二甲胺在缩合剂作用下发生酰胺化反应制得式Ⅰ化合物。缩合剂选自,但不限于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二异丙基碳二亚胺、2-(7-氧化苯并三氮唑)-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盐、O-苯并三氮唑-四甲基脲六氟磷酸盐、1-丙基磷酸酐;优选1-丙基磷酸酐。
更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式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优选方案二,其特征在于,式Ⅳ化合物与式Ⅴ化合物发生酰胺化反应制得式Ⅰ化合物:
方案二
具体而言,本发明所述的方案二中,式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式Ⅳ化合物转化成式Ⅵ所示的中间态,式Ⅵ所示的中间态与式Ⅴ化合物反应制得式Ⅰ化合物:
其中,R独立地为氯原子或咪唑基。
本发明所述的方案二中,式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还在于:式Ⅳ化合物与式Ⅴ化合物在缩合剂作用下发生酰胺化反应制得式Ⅰ化合物。缩合剂选自,但不限于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二异丙基碳二亚胺、2-(7-氧化苯并三氮唑)-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盐、O-苯并三氮唑-四甲基脲六氟磷酸盐、1-丙基磷酸酐;优选1-丙基磷酸酐。
本发明中所述的式Ⅰ化合物,其用途在于制备贝曲西班,优选方案三:
方案三
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所述的式Ⅰ化合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式Ⅰ化合物在异丙胺、辅酶磷酸吡哆醛(PLP)和转氨酶的作用下,实现酰胺选择性地转为脒基,该转化优选在二甲基亚砜和水的混合体系中进行,pH范围优选8~9,温度优选30~40℃。
需要强调和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述的式Ⅰ化合物制备方法的优选方案一中,式Ⅱ化合物可转化成式Ⅲ所示的中间态,再与二甲胺反应制备式Ⅰ化合物;也可以由式Ⅱ化合物在缩合剂的作用下直接与二甲胺反应制备式Ⅰ化合物。
进一步需要强调和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述的式Ⅰ化合物制备方法的优选方案二中,式Ⅳ化合物可转化成式Ⅵ所示的中间态,再与式Ⅴ化合物反应制备Ⅰ化合物;也可以由Ⅳ化合物在缩合剂的作用下直接与式Ⅴ化合物反应制备式Ⅰ化合物。
更进一步需要强调和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述的式Ⅰ化合物的用途,其主要特征是式Ⅰ化合物在生物酶催化的作用下选择性地转化为贝曲西班游离碱。式Ⅰ化合物中酰胺键的碳氧双键在转氨酶、辅酶以及异丙胺的作用下能高效、高选择性地实现脒基的构建。这种选择性可能基于式Ⅰ化合物中其他两个酰胺键的位阻效应,也可能基于化学环境的选择性。在式Ⅰ化合物转化为贝曲西班游离碱的反应过程中,没有观察到其他两个酰胺键的转化产物。
本发明中所述的方案三中仅以较佳的实例对方案三进行了限定,任何对辅酶、胺源、反应温度、反应溶剂或pH的调整都视为包括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范围内。
术语
转氨酶(aminotransferase,transaminase)是催化含胺基的化合物与酮酸之间氨基转移的一类生物酶,它能实现羰基中的氧原子转化为胺基。在转氨酶的催化下,某一含有氨基化合物的氨基转移到另一种酮酸的羰基上,生成相应的氨基化合物,原来的氨基酸则转变酮酸。
辅酶,是一大类有机辅助因子的总称,是酶催化氧化还原反应、基团转移和异构反应的必须因子。它们在酶催化反应中承担传递电子、原子或基团的功能。辅酶也可以被视为第二底物,因为在催化反应发生时,辅酶发生的化学变化与底物正好相反。辅酶是一类可以将化学基团从一个酶转移到另一个酶上的有机小分子,与酶较为松散地结合,对于特定酶的活性发挥是必要的。
酰胺键是一种带负电性的官能团。在有机化学中,酰胺键是-CO-NH-,其中碳氧成双键,氮氢成单键。
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用于制备贝曲西班的全新中间体。
(2)本发明提供的中间体能够高收率、高选择性的构建N,N-二甲基脒基结构片段,具有绿色、环保等特点。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使用价格昂贵、EHS风险高的金属锂试剂;也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使用强腐蚀性HCl气体构建脒基结构。
(3)本发明提供的中间体用于贝曲西班的制备,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三废少,等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具体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技术人员全面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在下列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指明,所有温度为摄氏温度;除非另有指明,所述的室温均为20-30℃;除非另有指明,各种起始原料和试剂均来自市售,均不经进一步纯化直接使用;除非另有指明,各种溶剂均为工业级溶剂,不经进一步处理直接使用;除非另有指明,市售厂家包括但不限于杭州化学试剂、国药试剂等。
实施例1:化合物Ⅰ的制备
500mL三颈瓶中依次加入50.0g对苯二甲酸单甲酯(1.0eq),250mL二氯甲烷(DCM),0.5mL N,N-二甲基甲酰胺(DMF),混合物搅拌溶解并升温至25~35℃。向混合物中滴加53.0g草酰氯(1.5eq)。滴加完毕后,25~35℃搅拌反应30~60min。反应完毕后,过滤。滤液在30~40℃减压浓缩至干。浓缩所得固体加入四氢呋喃150mL(3V)溶解,备用。
在1L三颈瓶中依次加入60.8g化合物Ⅴ(1.0eq),7.0g吡啶(0.4eq),600mL THF,搅拌悬浮,并降温至0~10℃。向降温后的悬浮液总滴加上述酰氯的四氢呋喃溶液。滴加完毕后,反应在25~35℃搅拌1~2h。过滤,滤饼烘干。
烘干后的固体转移至2L三颈瓶中,加入300mLDMSO升温至40~50℃搅拌溶清。向溶清液中滴入300mL 10%NaOH溶液。滴加完毕,反应在40~50℃搅拌2~3h。TLC监测反应完毕,反应液降至室温然后加入300mL水淬灭。用5%稀盐酸将淬灭后的反应液pH调节至2~3,得黄色悬浊液。过滤,滤饼用纯化水洗涤至滤液为中性。滤饼于40~50℃减压烘干得80.1g黄色固体(化合物Ⅱ),收率67.7%。。1H-NMR(500MHz,DMSO-d6):δ9.22(s,1H),8.60(s,1H),8.40(d,1H,J=2.5Hz),8.08~8.06(m,3H),7.92(d,1H,J=8.2Hz),7.90~7.86(m,1H),7.72(d,2H,J=8.5Hz),7.40(d,1H,J=2.5Hz),7.16~7.14(m,1H),3.81(s,3H)。13C-NMR(125MHz,DMSO-d6):δ170.1,164.6,164.3,156.1,150.6,150.0,142.1,136.0,135.8,135.0,131.0,130.2,128.8,128.0,126.9,126.0,122.2,118.0,116.2,112.2,55.8。ESI-MS:424.73[M-H]-
三颈瓶中依次加入80.0g化合物Ⅱ,600mL DCM,0.2mL DMF。反应混合物升温至25~35℃,向升温后的反应混合物中滴加9.0g草酰氯。滴加完毕后,反应在25~35℃搅拌30~60min。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于30~40℃减压浓缩至干。
浓缩所得固体用600mL四氢呋喃溶解,所得悬浊物降温至10~20℃。向冷却后的悬浊液中滴加200mL 2.0M二甲胺四氢呋喃溶液。滴加完毕后,反应升温至25~35℃搅拌2~3h。过滤,滤饼用300mL乙醇打浆30min。过滤,滤饼于40~50℃减压烘干得到70.3g黄色固体(化合物Ⅰ)。收率82.6%,HPLC纯度89.9%。1H-NMR(500MHz,DMSO-d6):δ9.26(s,1H),8.66(s,1H),8.41(d,1H,J=3.6Hz),8.10~8.07(m,3H),7.96(d,1H,J=9.2Hz),7.95~7.88(m,1H),7.76(d,2H,J=8.5Hz),7.45(d,1H,J=3.6Hz),7.18~7.16(m,1H),3.86(s,3H),2.98(s,6H)。13C-NMR(125MHz,DMSO-d6):δ171.2,164.6,164.3,158.1,150.8,150.2,142.3,136.1,136.0,135.4,131.3,130.8,129.0,128.1,127.0,126.2,122.6,118.6,116.5,114.2,56.3,39.8,39.8。ESI-MS:453.83[M+H]+
实施例2:化合物Ⅰ的制备
500mL三颈瓶中依次加入50.0g对苯二甲酸单甲酯(1.0eq),250mL二氯甲烷(DCM),0.5mL N,N-二甲基甲酰胺(DMF),混合物搅拌溶解并升温至25~35℃。向混合物中滴加53.0g草酰氯(1.5eq)。滴加完毕候,25~35℃搅拌反应30~60min。反应完毕后,过滤。滤液在30~40℃减压浓缩至干。浓缩所得固体加入四氢呋喃150mL(3V)溶解,备用。
在1L三颈瓶中加入280mL 2.0M二甲胺四氢呋喃溶液(2.0eq),溶液降温至0~10℃。向冷却后的二甲胺四氢呋喃溶液中滴加上述酰氯的四氢呋喃溶液。滴加完毕,反应液升温至20~30℃反应1~2h。反应结束后,加20mL水充分搅拌10min淬灭反应,静置、分层,水相用300mL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有机相浓缩干得到48.8g白色固体,收率91.0%。
将上步白色固体转移500mL三颈瓶中,并依次加入200mL甲醇,200mL水,1.7gK2CO3。反应混合物升温至40~50℃,搅拌1~2小时。TLC监测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浓缩至干。所得浆状物加入200mL水,搅拌溶解,用5%稀盐酸将溶清液pH值调节至4~5,得悬浊物。过滤,滤饼用纯化水淋洗至滤液为中性。滤饼于40~50℃减压烘干,得化合物Ⅳ。1H-NMR::δ11.0(s,1H),8.06(d,J=8.6Hz,2H),8.22(d,J=8.6Hz,2H),2.93(s,6H)。13C-NMR:δ172.0,170.1,139.8,131.3,130.2,130.2,128.1,128.1,38.6,38.6。ESI-MS:192.31[M-H]-
将上步所得固体转移至500mL三颈瓶中,依次加入150mL DCM,0.1mL DMF,搅拌溶清。向溶清液中滴加22g草酰氯,滴加完毕后,反应于25~35℃搅拌30~60min。反应结束后,反应液于30~40℃下减压浓缩。浓缩所得浆状物加入80mL四氢呋喃溶解,备用。
在2L三颈瓶中依次加入30g化合物Ⅴ,30g三乙胺(TEA),1.0L四氢呋喃,降温至0~10℃,并开始滴加上述备用的酰氯溶液。滴加完毕后,反应混合物升温至20~30℃,搅拌1~2h。反应结束后,加入5%NaHCO3溶液20mL淬灭反应,充分搅拌后静置、分液。有机相于40~50℃减压浓缩至干。所得固体转移至1L三口瓶中,加入400mL乙醇打浆30min。过滤,滤饼于40~50℃减压烘干,得到49.5g浅黄色固体(化合物Ⅰ)。总收率39.4%,HPLC纯度99.1%。
实施例3:化合物Ⅰ的制备
三颈瓶中依次加入10.0g化合物Ⅱ,100mL四氢呋喃和40mL 2.0M二甲胺四氢呋喃溶液。搅拌均匀后,将反应混合物降温至10~20℃。向降温后的反应混合物中加入13.4g 1-丙基膦酸酐(PPAC)。加完后,反应升温至25~35℃搅拌12h。过滤,滤饼用60mL乙醇打浆30min。过滤,滤饼于40~50℃减压烘干得到8.18g黄色固体(化合物Ⅰ)。收率76.9%,HPLC纯度99.0%。
实施例4:化合物Ⅰ的制备
三颈瓶中依次加入10.0g化合物Ⅱ,100mL四氢呋喃、40mL 2.0M二甲胺四氢呋喃溶液和1.7g 4-二甲胺基吡啶(DMAP)。搅拌均匀后,将反应混合物降温至10~20℃。向降温后的反应混合物中加入9.9g 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HCl)。加完后,反应升温至25~35℃搅拌5~8h。过滤,滤饼用60mL乙醇打浆30min。过滤,滤饼于40~50℃减压烘干得到5.71g黄色固体(化合物Ⅰ)。收率53.7%,HPLC纯度89.9%。
实施例5:化合物Ⅰ的制备
150mL三颈瓶中依次加入5.0g化合物Ⅳ、7.9g化合物Ⅴ、50mL DCM和1.6g DMAP。搅拌均匀后,将反应混合物降温至10~20℃。向降温后的反应混合物中加入12.3g PPAC。加完后,反应升温至25~35℃搅拌16h。过滤,滤饼用35mL乙醇打浆30min。过滤,滤饼于40~50℃减压烘干得到7.3g黄色固体(化合物Ⅰ)。收率62.2%,HPLC纯度99.2%。
实施例6:化合物Ⅰ的制备
150mL三颈瓶中依次加入5.0g化合物Ⅳ、7.9g化合物Ⅴ、50mL DCM和1.6g DMAP。搅拌均匀后,将反应混合物降温至10~20℃。向降温后的反应混合物中加入10.9g EDC·HCl。加完后,反应升温至25~35℃搅拌8h。过滤,滤饼用35mL乙醇打浆30min。过滤,滤饼于40~50℃减压烘干得到5.6g黄色固体(化合物Ⅰ)。收率47.6%,HPLC纯度99.0%。
实施例7:化合物Ⅰ的制备
三颈瓶中依次加入5.0g化合物Ⅱ,60mL四氢呋喃、20mL 2.0M二甲胺四氢呋喃溶液和2.4g 1-羟基苯并三唑(HOBT)。搅拌均匀后,将反应混合物降温至10~20℃。向降温后的反应混合物中加入6.7g 2-(7-氧化苯并三氮唑)-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盐(HATU)。加完后,反应升温至25~35℃搅拌24h。过滤,滤饼用35mL乙醇打浆30min。过滤,滤饼于40~50℃减压烘干得到2.4g黄色固体(化合物Ⅰ)。收率44.6%,HPLC纯度99.4%。
实施例8:化合物Ⅰ的制备
150mL三颈瓶中依次加入5.0g化合物Ⅳ、7.9g化合物Ⅴ、50mL DCM和5.25g HOBT。搅拌均匀后,将反应混合物降温至10~20℃。向降温后的反应混合物中加入14.7g HBTU。加完后,反应升温至25~35℃搅拌24h。过滤,滤饼用35mL乙醇打浆30min。过滤,滤饼于40~50℃减压烘干得到5.8g黄色固体(化合物Ⅰ)。收率49.1%,HPLC纯度99.0%。
实施例9:贝曲西班游离碱的制备
500mL三颈瓶中依次加入15.0g化合物Ⅰ和75mL二甲基亚砜(DMSO),搅拌溶解。向基本溶清的混合液中,再依次加入9.7g异丙胺和27.7g吡哆醛(PLP),搅拌均匀。用KH2PO4-K2HPO4缓冲液将混合物pH值调节至8~9。然后,向混合液中加入75mL转氨酶发酵液。反应在30~40℃条件下搅拌3~4h。反应过程中用KH2PO4-K2HPO4溶液及时调节并保持反应体系pH值在8~9范围内。
当有大量黄色固体析出时,TLC检测溶液相中的化合物Ⅰ是否反应完毕。如果未反应完全,继续补加10mL转氨酶发酵液继续反应1h。如果反应完毕,反应液升温至50~55℃搅拌30min淬灭酶活。
过滤悬浊物,所得滤饼转移至500mL三颈瓶中加入100mL 50%乙醇-水溶液打浆。打浆重复两次,过滤滤饼经干燥得淡黄色贝曲西班游离碱13.9g。收率:93.1%,HPLC纯度:99.7%。1H-NMR(500MHz,DMSO-d6):δ10.9(s,1H),9.36(s,1H),9.16(s,1H),8.40(d,1H,J=2.5Hz),8.08~8.06(m,3H),7.95(d,1H,J=9.0Hz),7.94~7.90(m,1H),7.71(d,2H,J=8.5Hz),7.40(d,1H,J=2.5Hz),7.18~7.16(m,1H),3.88(s,3H),2.96(s,6H)。13C-NMR(125MHz,DMSO-d6):δ164.6,164.3,163.6,156.1,151.0,150.8,146.9,138.3,138.1,136.6,132.7,130.9,129.1,128.3,127.1,126.6,123.6,118.7,116.7,114.4,56.1,42.3,42.3。ESI-MS:452.68[M+H]+
实施例10:贝曲西班游离碱的制备
500mL三颈瓶中依次加入10.0g化合物Ⅰ和50mL二甲基亚砜(DMSO),搅拌溶解。向基本溶清的混合液中,再依次加入6.5g异丙胺和18.5g吡哆醛(PLP),搅拌均匀。用KH2PO4-K2HPO4缓冲液将混合物pH值调节至7.5~8.0。然后,向混合液中加入50mL转氨酶发酵液。反应在30~40℃条件下搅拌3~4h。反应过程中用KH2PO4-K2HPO4溶液及时调节并保持反应体系pH值在7.5~8.0范围内。
当有大量黄色固体析出时,TLC检测溶液相中的化合物Ⅰ是否反应完毕。如果未反应完全,继续补加5mL转氨酶发酵液继续反应1h。如果反应完毕,反应液升温至50~55℃搅拌30min淬灭酶活。
过滤悬浊物,所得滤饼转移至500mL三颈瓶中加入70mL 50%乙醇-水溶液打浆。打浆重复两次,过滤滤饼经干燥得淡黄色贝曲西班游离碱8.8g。收率:88.4%,HPLC纯度:99.6%。
本发明的方法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领域人员明显能在本发明内容和范围内对本发明中所述的方法和应用在有必要的地方稍加适当常识性的调整、改动和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本领域人员也可以借鉴本发明内容,通过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改进和调整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都应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贝曲西班的中间体,其特征在于,结构如式Ⅰ所示:
2.一种可用于制备式Ⅰ化合物的中间体,其特征在于,结构如式Ⅱ所示:
3.一种由式Ⅱ化合物制备式Ⅰ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式Ⅱ化合物与二甲胺发生酰胺化反应制得式Ⅰ化合物:
4.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式Ⅰ化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式Ⅱ化合物转化成式Ⅲ所示的中间态,式Ⅲ所示的中间态与二甲胺反应制得式Ⅰ化合物:
其中,R独立地为氯原子或咪唑基。
5.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式Ⅰ化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式Ⅱ化合物与二甲胺在缩合剂作用下发生酰胺化反应制得式Ⅰ化合物。缩合剂选自,但不限于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二异丙基碳二亚胺、2-(7-氧化苯并三氮唑)-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盐、O-苯并三氮唑-四甲基脲六氟磷酸盐、1-丙基磷酸酐;优选1-丙基磷酸酐。
6.一种由式Ⅳ化合物制备式Ⅰ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式Ⅳ化合物与式Ⅴ化合物发生酰胺化反应制得式Ⅰ化合物: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式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式Ⅳ化合物转化成式Ⅵ所示的中间态,式Ⅵ所示的中间态与式Ⅴ化合物反应制得式Ⅰ化合物:
其中,R独立地为氯原子或咪唑基。
8.如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式Ⅰ化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式Ⅳ化合物与式Ⅴ化合物在缩合剂作用下发生酰胺化反应制得式Ⅰ化合物。缩合剂选自,但不限于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二异丙基碳二亚胺、2-(7-氧化苯并三氮唑)-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盐、O-苯并三氮唑-四甲基脲六氟磷酸盐、1-丙基磷酸酐;优选1-丙基磷酸酐。
9.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式Ⅰ化合物,其用途在于制备贝曲西班,优选如下方案:
10.如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式Ⅰ化合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式Ⅰ化合物在异丙胺、辅酶磷酸吡哆醛(PLP)和转氨酶的作用下,实现酰胺选择性地转为脒基,该转化优选在二甲基亚砜和水的混合体系中进行,pH范围优选8~9,温度优选30~40℃。
CN201910321676.3A 2019-04-22 2019-04-22 一种新的贝曲西班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ending CN1099424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21676.3A CN109942486A (zh) 2019-04-22 2019-04-22 一种新的贝曲西班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21676.3A CN109942486A (zh) 2019-04-22 2019-04-22 一种新的贝曲西班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42486A true CN109942486A (zh) 2019-06-28

Family

ID=67015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21676.3A Pending CN109942486A (zh) 2019-04-22 2019-04-22 一种新的贝曲西班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4248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94613A (zh) * 2022-10-31 2023-01-13 上海柏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n) 依度沙班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33134A1 (en) * 2015-08-26 2017-03-02 Lupin Limited Enzymatic process for the for preparation of (r)-1-(1-naphthyl) ethylamine, an intermediate of cinacalcet hydrochloride
CN107286164A (zh) * 2016-04-11 2017-10-24 武汉臻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化合物在制备西他列汀中的用途及制备西他列汀的方法
CN107382897A (zh) * 2017-07-10 2017-11-24 浙江宏元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贝曲西班的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663170A (zh) * 2016-07-29 2018-02-06 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 制备贝西沙星中间体化合物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33134A1 (en) * 2015-08-26 2017-03-02 Lupin Limited Enzymatic process for the for preparation of (r)-1-(1-naphthyl) ethylamine, an intermediate of cinacalcet hydrochloride
CN107286164A (zh) * 2016-04-11 2017-10-24 武汉臻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化合物在制备西他列汀中的用途及制备西他列汀的方法
CN107663170A (zh) * 2016-07-29 2018-02-06 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 制备贝西沙星中间体化合物的方法
CN107382897A (zh) * 2017-07-10 2017-11-24 浙江宏元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贝曲西班的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程峰等: "ω-转氨酶不对称合成手性胺及非天然氨基酸的研究进展", 《生物加工过程》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94613A (zh) * 2022-10-31 2023-01-13 上海柏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n) 依度沙班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5594613B (zh) * 2022-10-31 2024-04-19 上海柏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依度沙班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19745A (zh) 一种固定化转氨酶及其在合成西他列汀中间体中的应用
CN104805069A (zh) 一种固定化转氨酶及其在合成西他列汀中间体中的应用
CN114014787B (zh) 一种制备(2s,3r)-对甲砜基苯丝氨酸乙酯的不对称合成方法
CN105254575B (zh) 一种磺胺嘧啶的合成方法
CN102746288B (zh) 一种抗凝血药及其关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N109942486A (zh) 一种新的贝曲西班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683651A (zh) 一种GalNAc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N101631781A (zh) (s)-2-乙氧基-4-[n-[1-(2-哌啶苯基)-3-甲基-1-丁基]氨基羰基甲基]苯甲酸乙酯的改进的制备方法及其用于制备瑞格列奈的用途
JP5681985B2 (ja) 二酸化炭素固定化による尿素化合物の製造法
Krishnan et al. Ring opening of epoxides catalysed by poly (amidoamine) dendrimer supported on crosslinked polystyrene
CN101462988B (zh) 一种比卡鲁胺的合成工艺
JP4922152B2 (ja) フッ素化プロリン誘導体の製造方法
CN110863020B (zh) 一种酶法合成噁唑酰草胺的方法
CN106632025A (zh) 一种米力农的制备方法
CN107382897A (zh) 一种贝曲西班的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511192B (zh) 一种苯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EP2641895B1 (en) Precursor of polymerizable compound
CN102093254B (zh) 一种二水合3-(2,2,2-三甲基肼)丙酸盐的制备方法
CN105859648B (zh) 一种制备帕拉米韦中间体的方法
CN105732568B (zh) 一种阿托伐他汀钙手性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CN105175490A (zh) 一种制备阿加曲班中间体的方法
Nasery et al. Highly enantioselective Biginelli reaction using sulfonic-functionalized chiral hyperbranched polylysine in absence of solvent: A new catalyst for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dihydropyrimidinones
CA2286914C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1-chlorocarbonyl-4-piperidinopiperidine or hydrochloride thereof
JPH0236181A (ja) 不斉ビスオキサゾリルピリジン誘導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328136B (zh) 一种氨基酸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