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36238B - 电刷装置、具有电刷装置的电动马达以及电刷装置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刷装置、具有电刷装置的电动马达以及电刷装置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36238B
CN109936238B CN201910303033.6A CN201910303033A CN109936238B CN 109936238 B CN109936238 B CN 109936238B CN 201910303033 A CN201910303033 A CN 201910303033A CN 109936238 B CN109936238 B CN 1099362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ush
positive
negative
assembly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0303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36238A (zh
Inventor
平林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9362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362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362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362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3/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current collectors with motors or generators, e.g. brush mounting plates or connections to windings; Disposition of current collectors in motors or generators; 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mmut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4Means for supporting or protecting brushes or brush holders
    • H02K5/143Means for supporting or protecting brushes or brush holders for cooperation with commutators
    • H02K5/148Slidably supported brush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9/00Rotary current collectors, distributors or interrupters
    • H01R39/02Details for dynamo electric machines
    • H01R39/38Brush holders
    • H01R39/385Means for mechanical fixation of the brush hold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4Means for supporting or protecting brushes or brush hold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urrent Collectors (AREA)
  • Dc Machiner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刷装置、具有电刷装置的电动马达以及电刷装置的制造方法。为了有助于电刷组件的组装以及提高效率,电刷装置包括:正极侧电刷子组件,其具有用于馈送整流子的正极侧电刷(10a)、用于对正极侧电刷(10a)进行保持的正极侧电刷保持件(14A)和供所述正极侧电刷保持件(14A)附连的正极侧板(16);以及负极侧电刷子组件,其具有用于馈送整流子的负极侧电刷(10b)、用于对负极侧电刷(10b)进行保持的负极侧电刷保持件(14B)和供负极侧电刷保持件(14B)附连的负极侧板(17)。正极侧电刷子组件和负极侧电刷子组件彼此结合。

Description

电刷装置、具有电刷装置的电动马达以及电刷装置的制造 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人为株式会社电装、申请日为2016年03月11日、申请号为201610141108.1、题为“直流电动机”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刷装置、具有电刷装置的电动马达以及电刷装置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常规技术,在韩国专利申请PCT/KR2013/007793中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六极磁体型直流电动机的电刷组件。
该电刷组件设置有多个电刷(例如,三个正极电刷和三个负极电刷)和用于保持这些电刷的盒状电刷保持件,其中,所述多个电刷布置在圆筒形整流子的外周缘
该电刷组件还设置有电刷弹簧、正极连接板和负极连接板,其中,所述电刷弹簧容纳在电刷保持件内,以将各电刷压在整流子上,所述正极连接板用于在各正极电刷之间进行电连接,所述负极连接板用于在各负极电刷之间进行电连接。
该电刷保持件布置在正极连接板和负极连接板之间,并且沿径向从内周侧组装到所述正极连接板和负极连接板。
根据常规技术(PCT/KR2013/00779)的组装电刷组件的方法被认为是按以下两种型式。
1)在已组装正极连接板、所有电刷保持件和负极连接板的状态下,各电刷弹簧和各电刷沿电刷保持件的径向从内侧依次插入在该电刷保持件中。
然后,将夹具插入电刷保持件的中部,使得电刷不会朝内周侧掉出。
2)在正极连接板和所有电刷保持件已组装的状态下,各电刷弹簧和各电刷沿电刷保持件的径向依次从内侧插入该电刷保持件。
然后,在已将夹具插入电刷保持件的中部使得电刷不会朝内周侧掉出的状态下,将所有电刷保持件固定在负极连接板。
在上述组装方法中,由于在已将至少所有电刷保持件组装到正极连接板的状态下,将电刷插入电刷保持件中,因此,无法将所有电刷同时沿径向从内侧插入每个电刷保持件。
另外,当逐个地将所有电刷插入电刷保持件时,需要对已经插入电刷保持件中的电刷进行按压,以使电刷不会朝内周侧掉出。
因此,在PCT/KR2013/00779的构造中,由于电刷组件的可组装性不好,且组装工作耗费时间,因此,存在生产率低下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刷装置、具有该电刷装置的电动马达以及所述电刷装置的制造方法,用以容易地组装电刷组件并且提高生产率。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电刷装置包括:正极侧电刷子组件,所述正极侧电刷子组件具有用于馈送整流子的正极侧电刷、用于对所述正极侧电刷进行保持的正极侧电刷保持件和供所述正极侧电刷保持件附连的正极侧板;以及负极侧电刷子组件,所述负极侧电刷子组件具有用于馈送所述整流子的负极侧电刷、用于对所述负极侧电刷进行保持的负极侧电刷保持件和供所述负极侧电刷保持件附连的负极侧板。
所述正极侧电刷子组件和所述负极侧电刷子组件彼此结合。
根据上述构造,能提高每个电刷的组装空间,进而组装变得容易,并且生产率能得到提高。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第一方面的所述电刷装置还包括:所述正极侧电刷保持件,所述正极侧电刷保持件具有与所述负极侧板配合的正极凸部;所述负极侧电刷保持件,所述负极侧电刷保持件具有与所述正极侧板配合的负极凸部,所述正极侧板具有与所述负极凸部配合的正极狭孔,所述负极侧板具有与所述正极凸部配合的负极狭孔。
接着,所述正极侧电刷子组件和所述负极侧电刷子组件通过配合着的所述正极凸部(22)和所述负极狭孔(17a)以及配合着的所述负极凸部(22)和所述正极狭孔(16a)而彼此结合。
根据上述构造,通过将凸部和狭孔结合,能够容易地将正极侧电刷子组件与负极侧电刷子组件结合。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刷组件的立体图;
图2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组装前的状态下的电刷组件的立体图;
图3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组装前的状态下的芯侧子组件和与芯侧相反一侧的子组件的立体图;
图4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起动装置的局部截面概览图;
图5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刷组件的立体图;
图6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组装前的状态下的电刷组件的立体图;
图7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组装前的状态下的芯侧子组件和与芯侧相反一侧的子组件的立体图;
图8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电动机的连接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电动机的另一连接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电动机的连接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电动机的另一连接示意图;以及
图12示出了具有磁场系统的典型直流电动机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以下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用于实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对使用本发明的直流电动机作为用于起动发动机的起动装置的实例进行描述。
如图4所示,起动装置1具有布置在输出轴3上的小齿轮4,所述输出轴 3由电动机2驱动而旋转。
起动装置1使用如下系统,在所述系统中,通过使用电磁开关5的吸引力将小齿轮4沿输出轴3的与电动机相反的方向(向图4中的左方)推出,来使小齿轮4与发动机(未示出)的环形齿轮6啮合,所述电磁开关5中集成有电磁阀(所述系统被总体称为“小齿轮-柱塞型”)。
应当注意的是,由于起动装置1的基本结构和运行是众所周知的,因此,省略详细描述,下面将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电动机2。
电动机2是具有四极或更多极(例如6极)的直流电动机,该电动机使用永磁体7作为磁极,并且包括电枢8、圆筒形整流子9、电刷10等。电枢8布置在该磁极的内周缘上,在电枢和磁极之间具有气隙。整流子9构成在电枢8 的轴线上。电刷10布置在整流子9的外周缘上。
整流子9包括:圆筒形绝缘基体9a,所述圆筒形绝缘基体9a由例如树脂材料制成;以及多个整流子部段9b,这些整流子部段9b以圆筒形布置,且由绝缘基体9a保持。
然后,绝缘基体9a通过压配而固定到电枢轴11的一端的外周。
各整流子部段9b的每个通过绝缘基体9a彼此绝缘,电枢线圈13连接到竖片9c,所述竖片9c沿轴向设置在每个整流子部段9b的靠电枢芯12一侧(图 4中的左侧)。
电刷10包括沿整流子9的周向交替布置的三个正极电刷10a和三个负极电刷10b,并且与以下描述的电刷保持件14、电刷压紧构件15和一对连接板 16、17一起构成图1所示的电刷组件。
各电刷保持件14的每个由诸如树脂等绝缘构件形成,如图3所示,电刷保持件14的径向内周侧敞开而形成在径向外周侧上具有壁14a的盒状。
电刷压紧构件15是例如盘簧,并且容纳在电刷保持件14中。电刷压紧构件15沿径向外侧的位置由电刷保持件14的壁14a保持,并且将电刷10压向整流子9。
一对连接板16、17两者都是由金属制成的,并且每个都具有环形,该环形具有在沿连接板16、17的径向的中部处敞开的圆孔,该圆孔的直径大于整流子9的外径。
一对连接板16、17包括沿轴向布置于芯侧上的芯侧连接板16(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一连接板)和沿轴向布置于与芯侧相反一侧上的与芯侧相反一侧的连接板17(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二连接板)。
顺便提及,沿轴向的芯侧是指靠近电枢芯12的一侧(在图4中的左侧),而沿轴向的与芯侧相反一侧是指远离电枢芯12的一侧(在图4中的右侧)。
如图3所示,三个正极电刷10a分别经由辫线18电连接到芯侧连接板16 的与芯侧相反一侧的表面,所述与芯侧相反一侧的表面在轴向上面向与芯侧相反一侧的连接板17。
另一方面,三个负极电刷10b分别经由辫线18电连接到与芯侧相反一侧的连接板17的芯侧表面,所述芯侧表面在轴向上面向芯侧连接板16。
另外,第一狭孔16a形成在芯侧连接板16上的、布置有用于保持正极电刷10a的电刷保持件14的周向位置处,并且第二狭孔16b(正极狭孔)形成在布置有用于保持负极电刷10b的电刷保持件14的周向位置处。
第一狭孔17a形成在与芯侧相反一侧的连接板17上的、布置有用于保持负极电刷10b的电刷保持件14的周向位置处,并且第二狭孔17b(负极狭孔) 形成在布置有用于保持正极电刷10a的电刷保持件14的周向位置处。
在下文中,用于保持正极电刷10a的电刷保持件14称为“第一电刷保持件 14A”(正极侧电刷保持件),而用于保持负极电刷10b的电刷保持件14称为“第二电刷保持件14B”(负极侧电刷保持件)。
注意的是,将通过指定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描述第一电刷保持件14A与第二电刷保持件14B间的共同功能和形状。
在芯侧连接板16和与芯侧相反一侧的连接板17中形成的第一狭孔16a、17a沿径向向外侧敞开,并且沿径向向各板的内部延伸到中途。
另一方面,第二狭孔16b、17b沿径向向内侧敞开,并且沿径向向各板的外部延伸到中途。
换句话说,芯侧连接板16和芯反侧连接板17具有沿周向位于第一狭孔 16a、17a和第二狭孔16b、17b之间的平板部,并且沿周向将彼此相邻的各平板部连接的桥部16c、17c形成在第一狭孔16a、17a的径向内侧以及第二狭孔16b、17b的径向外侧。
顺便提及,正极电刷10a和负极电刷10b的辫线18分别连接到芯侧连接板16的平板部和与芯侧相反一侧的连接板17的平板部。
平板部设置在沿芯侧连接板、即正极侧板16的周向对齐的多个狭孔16a、 16b之间。
将三个正极侧电刷10a的辫线18连接的正极侧连接平板部,以及未将辫线18连接的正极侧非连接平板部在周向上交替地配置在平板部上。
另外,另一平板部设置在沿与芯侧相反一侧的连接板、即负极侧板17的周向对齐的多个狭孔17a、17b之间。
将负极侧电刷10b的辫线18连接的负极侧连接平板部,以及未将辫线18 连接的负极侧非连接平板部交替地配置在平板部上。
在正极侧的电刷子组件和负极侧的电刷子组件中,正极侧连接平板部和负极侧非连接平板部在轴向上彼此面对地组装,而正极侧非连接平板部和负极侧连接平板部在轴向上彼此面对地组装。
附连到芯侧连接板16的芯侧附连部布置在第一电刷保持件14A的芯侧端,附连到与芯侧相反一侧的连接板17的与芯侧相反一侧的附连部布置在第一电刷保持件14A的与芯侧相反一侧的端部。
该芯侧附连部具有狭孔插入部19和支承部20,其中所述狭孔插入部19 插入到芯侧连接板16的第一狭孔16a中,而所述支承部20形成在狭孔插入部 19的芯侧上。
狭孔插入单元19布置成从第一电刷保持件14A的芯侧端部突出,并且具有与芯侧连接板16的厚度基本相同的轴向高度。
支承部20具有板形,并且布置成沿周向从狭孔插入部19的周向两侧延伸,并且形成为使得支承部20的周向尺寸大于第一狭孔16a的周向宽度。
另外,在芯侧附连部中,一对导向槽21形成在第一电刷保持件14A的芯侧端面和支承部20的内表面(与芯侧相反一侧的面)之间,其中所述狭孔插入部19的周向侧部作为该对导向槽21的槽底,所述第一电刷保持件14A的芯侧端面沿狭孔插入部19的高度方向(轴向)面向。
应当注意,如本发明的技术方案7所述的第一接合面和第二接合面是形成导向槽21的第一电刷保持件14A的芯侧端面和支承部20的内表面。
该与芯侧相反一侧的附连部具有凸部22和径向调节部23,其中所述凸部 22可以压配到在与芯侧相反一侧的连接板17上形成的第二狭孔17b中,所述径向调节部23布置在凸部22的径向内侧。
该径向调节部23布置成以弧形进行弯曲,该弧形从凸部22的两侧沿轴向延伸,并且该径向调节部23能够调节第一电刷保持件14A相对于与芯侧相反一侧的连接板17的径向外部位置。
附连到与芯侧相反一侧的连接板17的与芯侧相反一侧的附连部布置在第二电刷保持件14B的与芯侧相反一侧的端部处,而附连到芯侧连接板16的芯侧附连部布置在第二电刷保持件14B的芯侧端部处。
该第二电刷保持件14B的与芯侧相反一侧的附连部及芯侧附连部的功能和形状和第一电刷保持件14A的与芯侧相反一侧的附连部及芯侧附连部的功能和形状是相同的,因此,省略重复的描述。
应当注意,如本发明的技术方案8中所述的第一接合面和第二接合面是形成导向槽21的第二电刷保持件14B的与芯侧相反一侧的端面和支承部20的芯侧表面。
在第一电刷保持件14A和第二电刷保持件14B的周向相应侧表面上形成有U形槽24,以引出辫线18。
下面将描述电刷组件的组装方法。
如图2所示,通过将芯侧子组件和与芯侧相反一侧的子组件结合而构成电刷组件。通过将三个正极电刷10a与电刷压紧构件15一起容纳在第一电刷保持件14A中而构造芯侧子组件。通过将三个负极电刷10b与电刷压紧构件 15一起容纳在第二电刷保持件14B中而构造与芯侧相反一侧的子组件。
如图3所示,通过将圆筒形夹具25放置在各子组件的径向中部而组装芯侧子组件和与芯侧相反一侧的子组件,其中所述圆筒形夹具25调节正极电刷 10a和负极电刷10b在径向上的内部位置。
通过将第一电刷保持件14A的狭孔插入部19从芯侧连接板16的外周侧插入第一狭孔16a而形成芯侧子组件。
在将第一电刷保持件14A组装到芯侧连接板16的过程中,电刷压紧构件15和正极电刷10合并在第一电刷保持件14A中。
第一电刷保持件14A相对于芯侧连接板16的径向内部位置由狭孔插入部 19的内侧端部调节,以抵靠第一狭孔16a的内侧端部。
另外,当将狭孔插入部19插入第一狭孔16a中时,第一狭孔16a的周向两侧被插入至各对导向槽21中,所述各对导向槽21形成在第一电刷保持件 14A的芯侧附连部上。
换句话说,第一电刷保持件14A相对于芯侧连接板16的轴向位置由第一狭孔16a的周向两侧调节,而该第一狭孔16a的周向两侧被夹在第一电刷保持件14A的形成导向槽21的芯侧端面和支承部20的内表面之间(参照图2)。
类似于芯侧子组件,通过将设置在第二电刷保持件14B中的狭孔插入部 19从与芯侧相反一侧的子组件中的与芯侧相反一侧的连接板17的径向外部插入到第一狭孔17a,从而将第二电刷保持件14B组装到与芯侧相反一侧的连接板17。
然后,通过将芯侧子组件和与芯侧相反一侧的子组件结合而构成电刷组件。
换句话说,设置在第一电刷保持件14A的与芯侧相反一侧上的凸部22沿轴向被压配到形成在与芯侧相反一侧的连接板17上的第二狭孔17b中,类似地,设置在第二电刷保持件14B上的凸部22沿轴向被压配到形成在芯侧连接板16上的第二狭孔16b中。
第一电刷保持件14A相对于与芯侧相反一侧的连接板17的径向外部位置由形成在与芯侧相反一侧上的弧形径向位置调节部23调节,所述弧形径向位置调节部23抵接到与芯侧相反一侧的连接板17的内周边缘,并起到第一调节构件的作用(参照图1)。
类似地,第二电刷保持器14B相对于芯侧连接板16的径向外部位置由形成在芯侧上的弧形径向位置调节部23调节,所述弧形径向位置调节部23抵接到芯侧连接板16的内周边缘,并起到第一调节构件的作用(参照图1)。
电刷组件的芯侧连接板16通过导电体构件26电连接到电磁开关5的M 端螺栓27(参照图4),并且电刷组件的与芯侧相反一侧的连接板17通过用螺栓29固定到端部框架28a而电连接到电动机2的端部框架28(电动机壳),该电动机2的端部框架28形成接地电路的一部分。
应当注意,芯侧连接板16和与芯侧相反一侧的连接板17沿轴向呈直线布置,而不彼此接触,芯侧连接板16和与芯侧相反一侧的连接板17将由绝缘材料构成的第一电刷保持件14A和第二电刷保持件14B夹在中间。
[第一实施例的功能和作用]
1)在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电刷组件能够从芯侧连接板16的外周侧组装第一电刷保持件14A,并且类似地,能够从与芯侧相反一侧的连接板17的外周侧组装第二电刷保持件14B。
因此,当组装第一电刷保持件14A和第二电刷保持件14B时,可以利用布置在径向中部的夹具25,来防止正极电刷10a和负极电刷10b掉出,因此,可以改善可组装性。
2)在将第一电刷保持件14A组装在芯侧连接板16上之后,通过将第一电刷保持件14A的凸部22压配到与芯侧相反一侧的连接板17的第二狭孔17b 中,来调节第一电刷保持件14A的径向外部位置。
类似地,在将第二电刷保持件14B组装在与芯侧相反一侧的连接板17上之后,通过将第二电刷保持件14B的凸部22压配到芯侧连接板16的第二狭孔 16b中,来调节第二电刷保持件14B的径向外部位置。
通过调节该压配结构,第一电刷保持件14A和与芯侧相反一侧的连接板 17的固定以及第二电刷保持件14B和芯侧连接板16的固定变得容易。
另外,由于没有必要使用单独部件来调节第一电刷保持件14A和第二电刷保持件14B的径向外部位置,因此,部件数量不会增加。
由此,当组装电刷组件时,容易工作,并且可以减少该工作所需的劳动力,进而能使生产率得到提高。
3)由于第一电刷保持件14A被从芯侧连接板16的外周侧组装,因此,即使例如在同时组装三个第一电刷保持件14A时,第一电刷保持件14A可以组装在芯侧连接板16上,而不彼此干涉。
类似地,由于第二电刷保持件14B被从与芯反侧连接板17的外周侧组装的,因此,即使例如在同时组装三个第二电刷保持件14B时,第二电刷保持件 14B也可以组装在与芯侧相反一侧的连接板17上,而不彼此干涉。
由此,通过同时组装三个第一电刷保持件14A和三个第二电刷保持件14B,从而可以缩短组装过程。
以下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
应当注意,对于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件和构件,通过为它们指定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对它们的详细描述。
[第二实施例]
在第二实施例中,第一电刷保持件14A和与芯侧相反一侧的连接板17的组装结构以及第二电刷保持件14B和芯侧连接板16的组装结构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中的压配组装结构(将凸部22压配到第二狭孔16b、17b的结构)。
如图7所示,第一电刷保持件14A包括位于与芯侧相反一侧上的第二狭孔插入部30和位置调节部31。
第二狭孔插入部30具有凸形,其可以从芯反侧连接板17的内周侧插入第二狭孔17b中。
位置调节部31能够调节第一电刷保持件14A相对于与芯侧相反一侧的连接板17的轴向位置和径向外部位置。
位置调节部31设置在第二狭孔插入部30的径向内侧,并且在位置调节部 31上形成有沿径向朝向外部敞开的配合凹槽32。
第二电刷保持件14B包括位于芯侧上的第二狭孔插入部30和位置调节部 31,并且具有与布置在第一电刷保持件14A中的第二狭孔插入部30和位置调节部31相似的功能。
如图6所示,当将狭孔插入部19插入芯侧连接板16的第一狭孔16a时,第一电刷保持件14A可以从组件状态的位置(图6中通过双点划线示出的位置) 进一步朝内周侧可滑动地进行组装。
应当注意,该组件状态的位置是合并有电刷压紧构件15和电刷10的所有电刷保持件14被组装到芯侧连接板16和与芯侧相反一侧的连接板17的状态,即,在图5所示的电刷组件的状态下电刷保持件14的径向外部位置。
芯侧连接板16的第一狭孔16a形成为比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狭孔16a更长,使得第一电刷保持件14可以进一步比该组件状态的位置朝向内周侧滑动。
可替换地,如图7所示,第一狭孔16a形成为从芯侧连接板16的外边缘到内边缘穿过芯侧连接板16。
在此情形下,沿周向将形成在第一狭孔16a的两侧上的各平坦部彼此连接的桥部16c布置在沿芯侧连接板16a的板厚方向的芯侧上(与布置第一电刷保持件14A一侧相反的一侧)。
桥部16c形成为像隧道一样跨过第一狭孔16a,使得当将第一电刷保持件14A的狭孔插入部19插入第一狭孔16a中时,桥部16c不与狭孔插入部19和支承部20干涉。
虽然第一狭孔17a不形成为从外边缘向内边缘穿过与芯侧相反一侧的连接板17,但是第一狭孔17a形成为比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狭孔17a更长,使得第二电刷保持件14B可以比该组件状态的位置进一步朝向内周侧滑动。
与第一实施例类似,通过将圆筒形夹具25(参照图7)放置在各子组件的径向中部中,来组装第一电刷保持件14A和第二电刷保持件14B,并且第一电刷保持件14A和第二电刷保持件14B分别被组装到芯侧连接板16和与芯侧相反一侧的连接板17,其中所示夹具25调节正极电刷10a和负极电刷10b的径向内部位置。
在将狭孔插入部19从芯侧连接板16的外周侧插入第一狭孔16a并且将第一电刷保持件14A从该组件状态的位置进一步向内周侧滑动之后,当返回该组件状态的位置时,第二狭孔插入部30在第二狭孔17b中从与芯侧相反一侧的连接板16的内周侧向外周侧滑动。
当第二狭孔插入部30在第二狭孔17b中从与芯侧相反一侧的连接板17的内周侧向外周侧滑动时,与芯侧相反一侧的连接板17的内周侧配合到形成在位置调节部31中的配合槽32。
由此,调节第一电刷保持件14A相对于与芯侧相反一侧的连接板17的轴向位置。
另外,通过使与芯侧相反一侧的连接板17的配合到配合槽32的内周边缘和配合槽32的槽底抵接,来将第一电刷保持件14A调节在组件状态的位置处。
可替换地,也可以通过使第二狭孔插入部30的外周边缘与第二狭孔17b 的外周边缘抵接,来将第一电刷保持件14A调节在组件状态的位置处。
与第一电刷保持件14A类似地,在将第二电刷保持件14B从组件状态的位置相对于与芯侧相反一侧的连接板17进一步朝该内周侧滑动之后,当返回组件状态的位置时,第二狭孔插入部30在第二狭孔16b中从芯侧连接板16的内周侧向外周侧滑动。
此时,通过使芯侧连接板16的内周侧配合到形成在位置调节部31中的配合槽32,来调节第二电刷保持件14B相对于芯侧连接板16的轴向位置,并且通过使配合到配合槽32的芯侧连接板16的内周侧与配合槽32的槽底抵接,来将第二电刷保持件14B调节在组件状态的位置处。
即使在第二实施例的构造中,由于通过从芯侧连接板16的外周侧组装第一电刷保持件14A,利用与芯侧相反一侧的连接板17来调节第一电刷保持件 14A的径向外部位置,并且通过从与芯侧相反一侧的连接板17的外周侧组装第二电刷保持件14B,利用芯侧连接板16来调节第二电刷保持件14B的径向外部位置,从而可以获得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第三实施例]
第三实施例是带有电磁场系统的电动机2的第一实例。
如图8所示,第三实施例的电动机2包括:磁场系统,所述磁场系统用于通过对励磁线圈33通电而形成磁极;以及电枢8,所述电枢8具有波绕电枢线圈13,并且所述电动机2是励磁线圈33与电枢线圈13串联连接的串联型的电动机。
另外,电动机2具有这样的构造,即,通过辫线18连接到芯侧连接板16 的正极电刷10a的数量小于磁极的数量的一半(在图8中为2个),并且励磁线圈33和芯侧连接板16通过单个引线34而电连接。
在上述构造中,即使连接到芯侧连接板16的励磁线圈33的端部的数量和正极电刷10a的数量不同,也可以容易地进行连接。
例如,在图8的情形中,对于具有连接成两个串联和三组并联的励磁线圈 33的六极场磁体来说,正极电刷10a的数量可以构造成两个(或一个)。
应当注意的是,虽然在图8中示出了串联绕组型电动机2的情形,但是该电动机可以是以串联和并联的方式连接励磁线圈33和电枢线圈13的双绕组型电动机。
另外,如图9所示,该电动机可以构造成相对于电枢8将励磁线圈33连接到接地侧。
在此情形下,负极电刷10b连接到芯侧连接板16,并且正极电刷10a连接到芯反侧连接板17。
[第四实施例]
第四实施例是带有电磁场系统的电动机2的第二实例。
第四实施例的电动机2具有这样的特征:所有极的励磁线圈33都以串联或是两并联(英文:two parallel)的方式连接。
图10所示的电磁场是六极、三串联、两并联的情形。
在带有电磁场系统的常规直流电动机中,如图12所示,正极电刷10a的每个都分别藉由引线34连接到励磁线圈33。
因此,所需的引线34的数量是正极电刷10a的数量。
相反地,在第四实施例的电动机2中,如图10所示,无论正极电刷10a 的数量是多少,都可以通过单个引线34连接励磁线圈33和芯侧连接板16,因此,可以实现部件数量最少的电动机2,该电动机2的成本也是较低的。
如图11所示,第四实施例的电动机2可以构造成相对于电枢8将励磁线圈33连接到接地侧。
在此情形下,负极电刷10b连接到芯侧连接板16,并且正极电刷10a连接到与芯侧相反一侧的连接板17。
[变型例]
虽然在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描述了在正极电刷10a连接到芯侧连接板16同时负极电刷10b连接到与芯侧相反一侧的连接板17的构造,但是该电动机可以构造成将正极电刷10a连接到与芯侧相反一侧的连接板17并将负极电刷10b连接到芯侧连接板16。
虽然在第一实施例中,藉由弧形径向调节部23来调节第一电刷保持件14A 及第二电刷保持件14B相对于芯侧连接板16及芯反侧连接板17的径向外部位置,但是也可以通过将凸部22的各端部(在与径向调节部相对一侧的各端部) 抵接到第二狭孔16b、17b的各端部,来调节这些外部位置。
虽然在第一实施例中,电动机构造成第一电刷保持件14A的凸部22压配到在与芯侧相反一侧的连接板17上形成的第二狭孔17b中,并且第二电刷保持件14B的凸部22压配到在芯侧连接板16上形成的第二狭孔16b中,但是芯侧和与芯侧相反一侧中的任一个可以使用压配构造。
虽然在第二实施例中,沿周向像隧道一样跨过第一狭孔16a的桥部16c相对于芯侧连接板16布置在沿厚度方向的芯侧上,但是可以将相似的桥部17c 布置在与芯侧相反一侧的连接板17上。
可替换地,隧道状桥部17c可以仅布置在与芯侧相反一侧的连接板17上。
在第二实施例中,电动机具有这样的构造,在将第一电刷保持件14A从已组装状态的位置相对于芯侧连接板16进一步朝内周侧滑动之后,当返回到该组装状态的位置时,将第二狭孔连接部30插入位于与芯侧相反一侧的连接板 17中的第二狭孔17b中,且将第一电刷保持件14A组装到与芯侧相反一侧的连接板17,并且第二电刷保持件14B具有相同的构造。
然而,可选地,仅仅是第一电刷保持件14A和第二电刷保持件14B中的任一种可以使用以上构造(在从已组装状态的位置进一步朝内周侧滑动之后返回到该组件状态的位置的构造)。

Claims (6)

1.一种电刷装置,包括:
正极侧电刷子组件,所述正极侧电刷子组件具有用于馈送整流子的正极侧电刷(10a)、用于对所述正极侧电刷(10a)进行保持的正极侧电刷保持件(14A)和供所述正极侧电刷保持件(14A)附连的正极侧板(16);以及
负极侧电刷子组件,所述负极侧电刷子组件具有用于馈送所述整流子的负极侧电刷(10b)、用于对所述负极侧电刷(10b)进行保持的负极侧电刷保持件(14B)和供所述负极侧电刷保持件(14B)附连的负极侧板(17),其中,
所述正极侧电刷子组件和所述负极侧电刷子组件彼此结合,
所述正极侧电刷保持件(14A)具有与所述负极侧板(17)配合的正极凸部(22),
所述负极侧电刷保持件(14B)具有与所述正极侧板(16)配合的负极凸部(22),
所述正极侧板(16)具有与所述负极凸部(22)配合的正极狭孔(16a),
所述负极侧板(17)具有与所述正极凸部(22)配合的负极狭孔(17a),
所述正极侧电刷子组件和所述负极侧电刷子组件通过配合着的所述正极凸部(22)和所述负极狭孔(17a)以及配合着的所述负极凸部(22)和所述正极狭孔(16a)而彼此结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极侧电刷保持件(14A)附连到所述正极侧板(16)的一个面,
所述负极侧电刷保持件(14B)附连到所述负极侧板(17)的一个面,
当所述正极侧电刷子组件和所述负极侧电刷子组件彼此结合时,所述正极侧板(16)的所述一个面与所述负极侧板(17)的一个面彼此面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极侧板(16)和所述负极侧板(17)是导电的,
所述正极侧板(16)的所述一个面和所述负极侧板(17)的所述一个面在轴向上彼此平行地配置,由绝缘构件形成的所述正极侧电刷保持件(14A)和所述负极侧电刷保持件(14B)位于所述正极侧板(16)与所述负极侧板(17)之间,而不彼此电接触。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正极侧板(16)的周向上对齐的多个狭孔(16a、16b)之间设置有平板部,并且将所述正极侧电刷(10a)的辫线(18)连接的正极侧连接平板部和未将所述辫线(18)连接的正极侧非连接平板部交替地配置在所述平板部上,
在所述负极侧板(17)的周向上对齐的多个狭孔(17a、17b)之间设置有另外的平板部,并且将所述负极侧电刷(10b)的辫线(18)连接的负极侧连接平板部和未将所述辫线(18)连接的负极侧非连接平板部交替地配置在所述另外的平板部上,
所述正极侧连接平板部和所述负极侧非连接平板部被组装成在轴向上彼此面对,而所述正极侧非连接平板部和所述负极侧连接平板部被组装成在所述轴向上彼此面对。
5.一种具有电刷装置的电动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刷装置。
6.一种电刷装置的制造方法,所述电刷装置是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用于调节正极侧电刷(10a)和负极侧电刷(10b)的内径侧位置的圆筒形夹具(25)布置在正极侧电刷子组件和负极侧电刷子组件的电刷内径侧;以及
通过移动并使所述正极侧电刷子组件和所述负极侧电刷子组件在所述圆筒形夹具(25)的轴向彼此靠近,来将所述正极侧电刷子组件与所述负极侧电刷子组件组装。
CN201910303033.6A 2015-03-13 2016-03-11 电刷装置、具有电刷装置的电动马达以及电刷装置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99362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50500A JP6481434B2 (ja) 2015-03-13 2015-03-13 直流モータ
JP2015-050500 2015-03-13
CN201610141108.1A CN105978238B (zh) 2015-03-13 2016-03-11 直流电动机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41108.1A Division CN105978238B (zh) 2015-03-13 2016-03-11 直流电动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36238A CN109936238A (zh) 2019-06-25
CN109936238B true CN109936238B (zh) 2021-04-23

Family

ID=5680110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03033.6A Active CN109936238B (zh) 2015-03-13 2016-03-11 电刷装置、具有电刷装置的电动马达以及电刷装置的制造方法
CN201610141108.1A Active CN105978238B (zh) 2015-03-13 2016-03-11 直流电动机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41108.1A Active CN105978238B (zh) 2015-03-13 2016-03-11 直流电动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3) US10177623B2 (zh)
JP (1) JP6481434B2 (zh)
CN (2) CN109936238B (zh)
DE (1) DE10201610436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81434B2 (ja) * 2015-03-13 2019-03-1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直流モータ
FR3083924B1 (fr) * 2018-07-10 2023-04-07 Mersen France Amiens Sas Systeme de transfert de puissance entre un element tournant et un element fixe .
DE102021122065B3 (de) * 2021-08-26 2022-11-17 Audi Aktiengesellschaft Bürstenträger zur Halterung von wenigstens zwei Bürsten für eine Schleifkontaktanordnung, elektrische Maschine und Kraftfahrzeug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43592A (ja) * 1997-02-24 1998-09-11 Hitachi Ltd 直流電動機
JP2005020910A (ja) * 2003-06-26 2005-01-20 Aisin Seiki Co Ltd 直流機のブラシ保持装置
CN101159360A (zh) * 2006-10-06 2008-04-09 雷米国际有限公司 电机刷柄组件和方法
CN101165996A (zh) * 2006-10-06 2008-04-23 雷米国际有限公司 电机垫圈
CN101752961A (zh) * 2008-12-09 2010-06-23 法雷奥电机设备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起动马达的电刷板和保持器组件
CN101919142A (zh) * 2007-12-11 2010-12-15 霍夫曼电刷碳精股份公司 电机的电刷组及其弹簧和密封布置以及其制造方法
CN101926076A (zh) * 2007-11-30 2010-12-22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具有定子和转子的驱动电机
CN102709772A (zh) * 2012-04-26 2012-10-03 锦州汉拿电机有限公司 起动机用碳刷架总成及其装配方法
CN203119260U (zh) * 2012-12-07 2013-08-07 谢佐凌 一种碳刷架
CN103650259A (zh) * 2011-04-26 2014-03-19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换向装置中的电刷组件
CN203774582U (zh) * 2013-12-27 2014-08-13 博世汽车部件(长沙)有限公司 电刷架及包括其的电驱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86094B2 (ja) * 1998-03-23 2004-01-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動機用ブラシ保持装置とその装置におけるブラシ保持枠の組付方法
US6922003B2 (en) * 2003-06-04 2005-07-26 Asmo Co., Ltd. Brush holder device for dynamoelectric machine
JP3876913B2 (ja) * 2005-07-08 2007-02-0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ブラシ保持装置
JP5104141B2 (ja) * 2007-09-11 2012-12-1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整流子電動機
DE102008001699A1 (de) 2008-05-09 2009-11-12 Robert Bosch Gmbh Elektrische Maschine mit mindestens zwei Paar Kohlebürsten
CN201797415U (zh) * 2010-05-07 2011-04-13 许晓华 一种四极电机启动端盖总成
KR101283412B1 (ko) 2011-07-11 2013-07-08 발레오전장시스템스코리아 주식회사 스타트 모터의 브러시 홀더 조립체
JP6481434B2 (ja) 2015-03-13 2019-03-1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直流モータ
JP6519241B2 (ja) * 2015-03-13 2019-05-2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直流モータ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43592A (ja) * 1997-02-24 1998-09-11 Hitachi Ltd 直流電動機
JP2005020910A (ja) * 2003-06-26 2005-01-20 Aisin Seiki Co Ltd 直流機のブラシ保持装置
CN101159360A (zh) * 2006-10-06 2008-04-09 雷米国际有限公司 电机刷柄组件和方法
CN101165996A (zh) * 2006-10-06 2008-04-23 雷米国际有限公司 电机垫圈
CN101926076A (zh) * 2007-11-30 2010-12-22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具有定子和转子的驱动电机
CN101919142A (zh) * 2007-12-11 2010-12-15 霍夫曼电刷碳精股份公司 电机的电刷组及其弹簧和密封布置以及其制造方法
CN101752961A (zh) * 2008-12-09 2010-06-23 法雷奥电机设备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起动马达的电刷板和保持器组件
CN103650259A (zh) * 2011-04-26 2014-03-19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换向装置中的电刷组件
CN102709772A (zh) * 2012-04-26 2012-10-03 锦州汉拿电机有限公司 起动机用碳刷架总成及其装配方法
CN203119260U (zh) * 2012-12-07 2013-08-07 谢佐凌 一种碳刷架
CN203774582U (zh) * 2013-12-27 2014-08-13 博世汽车部件(长沙)有限公司 电刷架及包括其的电驱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268865A1 (en) 2016-09-15
US11404932B2 (en) 2022-08-02
US20190097487A1 (en) 2019-03-28
JP6481434B2 (ja) 2019-03-13
CN109936238A (zh) 2019-06-25
DE102016104360A1 (de) 2016-09-15
JP2016171691A (ja) 2016-09-23
US10177623B2 (en) 2019-01-08
US10559997B2 (en) 2020-02-11
CN105978238B (zh) 2019-08-09
US20200136460A1 (en) 2020-04-30
CN105978238A (zh) 2016-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61761B (zh) 马达
JP5682301B2 (ja) 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JP6519241B2 (ja) 直流モータ
US11404932B2 (en) Brush device, electric motor with brush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brush device
US20090121577A1 (en) Stator core, mo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tator
US10128715B2 (en) Electric motor with reliable wire connection
US11095178B2 (en) Motor having concentratedly-wound stator coil
US20180351417A1 (en)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stator,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stator
US10038350B2 (en) DC motor
US20190006918A1 (en) Brush Holder and DC Motor Provided with Same
CN110504777B (zh) 电动机的电枢
JP2014017935A (ja) ブラシ装置及び直流モータ
US20130285503A1 (en) Commutator Motor
JP6665887B2 (ja) ブラシ装置、ブラシ装置付き電動機、ブラシ装置の製造方法
US10074951B2 (en) Commutator, mo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commutator
CN112020810A (zh) 一种定子
US9899784B2 (en) Motor
WO2023166818A1 (ja) 電機子及び回転電機
JP2006067774A (ja) 電機子、モータ及び電機子の製造方法
JP2023028388A (ja) 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JP2002136088A (ja) 多極直流機
JP2021197802A (ja) 直流電動機
JP2003219596A (ja) 直流機および一体型ホル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