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29465A - 一种机械零件保护蜡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械零件保护蜡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29465A
CN109929465A CN201910252380.0A CN201910252380A CN109929465A CN 109929465 A CN109929465 A CN 109929465A CN 201910252380 A CN201910252380 A CN 201910252380A CN 109929465 A CN109929465 A CN 1099294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degree
sliding block
blend tank
bevel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5238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29465B (zh
Inventor
费金秀
费宏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Excavation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Excavation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Excavation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Excavation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5238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2946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294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294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294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294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零件保护蜡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改性固化剂由如下工艺制备得到:先将苯胺、甲醛和浓度为25%的浓盐酸一同导入搅拌罐中,在加热至55度下反应3小时,再用碳酸钠溶液对其进行中和,然后向其中导入氨水,经分步沉淀、过滤除杂后将混合液导出至吸收塔内,再将浓度为30%的稀硫酸导入其中的同时通入磷化氢气体,在压强为1.5MPa、温度为65度下,由吸收塔循环吸收2小时,并与去离子水重结晶提纯后,经过滤和降温,以得到改性固化剂;本发明是先将溶剂均分预热后与其它各原料共混,使各体系均位于恒温预混状态,再依次的分批进行共混,进而发生更为剧烈的分子级运动,以得到微观面上一致性更为优异的保护蜡。

Description

一种机械零件保护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护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械零件保护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保护蜡是一类传统的漆面保养物,它可渗透至缝隙或附着于表面而起到增加光亮度及保护产品的效果。市面上的蜡料可分为液蜡、膏状蜡和硬蜡三大类,且大多用于机械零件、车辆、金属物和家具等产品的涂抹、包覆。
但在现有的机械零件保护蜡中,存在耐热性、固化效果差的问题,在使用过程中的环境温度过高时,易导致保护蜡的粘性下降,进而发生溶解、脱落等现象,对产品的使用寿命和范围造成了严重影响;且在现有的机械零件保护蜡的制备过程中,存在共混时的均一性差、分层现象明显的问题,易导致各原料的分子间难以分散完全而出现团聚等情况,大大影响了生产的产品质量。
针对以上问题,现提供所述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零件保护蜡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由改性固化剂中的苯胺、浓度为25%的浓盐酸和过量的甲醛于55度下相互反应3小时,并经碳酸钠溶液中和,以生成4,4'-二氨基二苯甲烷和其它胺类混合物,再导入氨水引发沉淀并精馏除去,以将4,4'-二氨基二苯甲烷从中分离出来,同时将混合液导入吸收塔内,并依据剩余的甲醛与浓度为30%的稀硫酸和磷化氢气体在1.5MPa、65度下相互反应2小时,以生成四羟甲基硫酸磷,再经重结晶提纯、过滤和降温后,以得到含有4,4'-二氨基二苯甲烷和四羟甲基硫酸磷的改性固化剂,而在整个反应过程中,由于甲醛过量则可与有毒、异味的苯胺和浓度为25%的浓盐酸充分反应,并在省去回收苯胺的同时还能够大大减少复杂胺类产物的生成,而过量的甲醛则与浓度为30%的稀硫酸和磷化氢气体反应完全,并在得到有效产物的同时可使剩余反应物更易除去,即各阶段的反应完全,中间产物和剩余反应物的影响大大降低,有效产物更加纯净;
且改性固化剂中的四羟甲基硫酸磷可使保护蜡的受热表面脱水炭化,以减少其因热分解而产生的可燃性气体的含量,稀释气相中可燃气体的浓度,同时形成多孔的膨胀性隔热焦炭层,起到阻止热传导和隔绝空气的作用,大大提高了保护蜡的耐热性,以免因过热而导致其粘性降低,进而出现溶解、脱落等现象,而4,4'-二氨基二苯甲烷可与环氧树脂结构中含有的脂肪族羟基、醚基和极活泼的环氧基等相互反应,使线型分子交联成网状结构的体型分子,并依据其与粘连的临界面间产生的静电引力,以及与游离基间生成的化学键,来提升其粘性和固化效果;
先依据第三转轴带动凸轮转动,以及凸轮与共混罐底部的凸轮槽相配合,来带动共混罐做上下运动,再依据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一转轴及其一端的共混叶片做旋转运动,即由共混罐的上下运动与共混叶片的旋转运动相配合,以解决共混时的均一性差、分层现象明显的问题,使得位于共混罐内的各原料均能得到充分的混合,从微观方面来说,各原料的分子间能够分散彻底而不会出现团聚等情况,大大提升了生产的产品质量,且在整个工作过程中,由共混罐的上下运动,将使第一滑块、连接杆和第二滑块相配合运动,并依据第一记忆弹簧、第二记忆弹簧和缓冲气囊均发生弹性形变,进而可由三者共同的回复力作用,来给予共混罐充分的支撑,以及大大降低了共混罐在工作时,其自身发生的晃动或受到的外力影响,有效的提升了工作时的稳定程度。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机械零件保护蜡,所述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分别由25-55%的溶剂、20-30%的环氧树脂、10-20%的液体石蜡、5-15%的改性固化剂、2-8%的钛酸丁酯和2-8%的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组成;
所述溶剂为乙醇与丙酮按4:1的比例混配而成;
所述改性固化剂由如下工艺制备得到:先将苯胺、甲醛和浓度为25%的浓盐酸一同导入搅拌罐中,在加热至50-60度下反应3小时,再用碳酸钠溶液对其进行中和,然后向其中导入氨水,经分步沉淀、过滤除杂后将混合液导出至吸收塔内,再将浓度为30%的稀硫酸导入其中的同时通入磷化氢气体,在压强为1.3-1.7MPa、温度为60-70度下,由吸收塔循环吸收2小时,并与去离子水重结晶提纯后,经过滤和降温,以得到改性固化剂,且由改性固化剂中的苯胺、浓度为25%的浓盐酸和过量的甲醛于55度下相互反应3小时,并经碳酸钠溶液中和,以生成4,4'-二氨基二苯甲烷和其它胺类混合物,再导入氨水引发沉淀并精馏除去,以将4,4'-二氨基二苯甲烷从中分离出来,同时将混合液导入吸收塔内,并依据剩余的甲醛与浓度为30%的稀硫酸和磷化氢气体在1.5MPa、65度下相互反应2小时,以生成四羟甲基硫酸磷,再经重结晶提纯、过滤和降温后,以得到含有4,4'-二氨基二苯甲烷和四羟甲基硫酸磷的改性固化剂,而在整个反应过程中,由于甲醛过量则可与有毒、异味的苯胺和浓度为25%的浓盐酸充分反应,并在省去回收苯胺的同时还能够大大减少复杂胺类产物的生成,而过量的甲醛则与浓度为30%的稀硫酸和磷化氢气体反应完全,并在得到有效产物的同时可使剩余反应物更易除去,即各阶段的反应完全,中间产物和剩余反应物的影响大大降低,有效产物更加纯净;且改性固化剂中的四羟甲基硫酸磷可使保护蜡的受热表面脱水炭化,以减少其因热分解而产生的可燃性气体的含量,稀释气相中可燃气体的浓度,同时形成多孔的膨胀性隔热焦炭层,起到阻止热传导和隔绝空气的作用,大大提高了保护蜡的耐热性,以免因过热而导致其粘性降低,进而出现溶解、脱落等现象,而4,4'-二氨基二苯甲烷可与环氧树脂结构中含有的脂肪族羟基、醚基和极活泼的环氧基等相互反应,使线型分子交联成网状结构的体型分子,并依据其与粘连的临界面间产生的静电引力,以及与游离基间生成的化学键,来提升其粘性和固化效果;
所述改性固化剂按重量百分比分别由30-40%的甲醛、15-25%的苯胺、15-25%的浓盐酸、10-20%的稀硫酸和5-15%的磷化氢组成;
且该机械零件保护蜡依据如下步骤制备得到:
1)先将溶剂均分为五份并预热至30度,再将每份溶剂分别与环氧树脂、液体石蜡、改性固化剂、钛酸丁酯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共混,以得到五种混料;
2)先将任意两种混料导入分散共混装置中,并在200转/分钟、1.5MPa和加热至60-90度下共混60分钟,再依次将剩余的三种混料分批次导入其中,以得到初级机械零件保护蜡;
3)将初级机械零件保护蜡经减压、过滤,以及在40度下保温15分钟后,以得到产品。
一种机械零件保护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先将溶剂均分为五份并预热至30度,再将每份溶剂分别与环氧树脂、液体石蜡、改性固化剂、钛酸丁酯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共混,以得到五种混料;
2)先将任意两种混料导入分散共混装置中,并在200转/分钟、1.5MPa和加热至60-90度下共混60分钟,再依次将剩余的三种混料分批次导入其中,以得到初级机械零件保护蜡;
3)将初级机械零件保护蜡经减压、过滤,以及在40度下保温15分钟后,以得到产品,且先将溶剂均分预热后与其它各原料共混,使各体系均位于恒温预混状态,再依次的分批进行共混,进而发生更为剧烈的分子级运动,以得到微观面上一致性更为优异的保护蜡。
其中,所述步骤2)中分散共混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先将任意两种混料经进料管导入共混罐中,再由控制面板来控制电加热片和伺服电机工作,电加热片将共混罐的内部温度升至75度,同时伺服电机将带动第三转轴转动,第三转轴将带动凸轮和第二皮带轮转动,并依据凸轮与共混罐底部的凸轮槽相配合,来带动共混罐做上下运动,第二皮带轮将通过皮带来带动第一皮带轮转动,第一皮带轮将带动第二转轴及其一端的第二锥齿轮转动,并依据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之间为啮合连接来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将带动第一转轴及其一端的共混叶片做旋转运动,直至达到60分钟的共混时间后,再依次将剩余的三种混料分批次导入共混罐中,最后将得到的初级机械零件保护蜡经出料管导出,而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共混罐的上下运动将带动缓冲板随之运动,缓冲板将带动第二滑块运动,第二滑块将通过连接杆来带动第一滑块运动,且第一滑块、连接杆和第二滑块配合运动时,将带动第一记忆弹簧、第二记忆弹簧和缓冲气囊均发生弹性形变,直至完成整个工作流程。
其中,所述步骤2)中分散共混装置由支撑架、第一转轴、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二转轴、第一皮带轮、皮带、共混罐、控制面板、电加热片、第二皮带轮、支撑缓冲设备、凸轮、第三转轴、伺服电机、出料管、共混叶片、进料管和连接套组成,所述支撑架的一侧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内壁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一侧通过联轴器活动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外部通过平键固定有两个凸轮,所述第三转轴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有第二皮带轮,所述支撑架的一侧内壁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部通过焊接固定有第一皮带轮,且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的外部套接有皮带,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有第二锥齿轮;
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内壁另一侧安装有支撑缓冲设备,所述支撑缓冲设备的顶部设置有共混罐,且两个凸轮与共混罐底部的两个凸轮槽为配合结构,所述共混罐的外部均匀嵌入有电加热片,所述共混罐的一侧自上而下分别设置有进料管和出料管,所述混料罐的顶部中心处嵌入有连接套,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内壁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部通过焊接固定有第一锥齿轮,且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之间为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穿过连接套至共混罐的内部并与连接套内侧均匀嵌入的滚珠相接触,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有共混叶片;
所述支撑缓冲设备由缓冲气囊、第一记忆弹簧、U型固定板、第一滑块、第一滑槽、连接杆、缓冲板、第二滑槽、支撑柱、第二滑块和第二记忆弹簧组成,所述U型固定板和支撑柱分别与支撑架和共混罐之间通过焊接固定,所述U型固定板的两侧内壁对应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一侧与第一滑槽靠近U型固定板底部的一侧内壁通过焊接固定有第一记忆弹簧,所述缓冲板的顶部均匀分布有支撑柱,所述缓冲板的底部中心处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对应安装有第二滑块,且两个第二滑块的不相邻一侧与第二滑槽的一侧内壁通过焊接固定有第二记忆弹簧,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之间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连接杆,且两个连接杆一侧与U型固定板的底部内壁之间通过粘接固定有缓冲气囊,所述电加热片和伺服电机均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改性固化剂中,由于甲醛过量则可与有毒、异味的苯胺和浓度为25%的浓盐酸充分反应,并在省去回收苯胺的同时还能够大大减少复杂胺类产物的生成,而过量的甲醛则与浓度为30%的稀硫酸和磷化氢气体反应完全,并在得到有效产物的同时可使剩余反应物更易除去,即各阶段的反应完全,中间产物和剩余反应物的影响大大降低,有效产物更加纯净,且改性固化剂中的四羟甲基硫酸磷可使保护蜡的受热表面脱水炭化,以减少其因热分解而产生的可燃性气体的含量,稀释气相中可燃气体的浓度,同时形成多孔的膨胀性隔热焦炭层,起到阻止热传导和隔绝空气的作用,大大提高了保护蜡的耐热性,以免因过热而导致其粘性降低,进而出现溶解、脱落等现象,而4,4'-二氨基二苯甲烷可与环氧树脂结构中含有的脂肪族羟基、醚基和极活泼的环氧基等相互反应,使线型分子交联成网状结构的体型分子,并依据其与粘连的临界面间产生的静电引力,以及与游离基间生成的化学键,来提升其粘性和固化效果,给产品的使用寿命和范围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2.先通过伺服电机带动第三转轴转动,第三转轴带动凸轮和第二皮带轮转动,并依据凸轮与共混罐底部的凸轮槽相配合,来带动共混罐做上下运动,同时第二皮带轮将通过皮带带动第一皮带轮转动,第一皮带轮带动第二转轴及其一端的第二锥齿轮转动,并依据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之间为啮合连接来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一转轴及其一端的共混叶片做旋转运动,且依据共混罐的上下运动与共混叶片的旋转运动,以解决共混时的均一性差、分层现象明显的问题,使得位于共混罐内的各原料均能得到充分的混合,从微观方面来说,各原料的分子间能够分散彻底而不会出现团聚等情况,大大提升了生产的产品质量,且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共混罐的上下运动将带动缓冲板随之运动,缓冲板带动第二滑块运动,第二滑块将通过连接杆来带动第一滑块运动,且第一滑块、连接杆和第二滑块配合运动时,将带动第一记忆弹簧、第二记忆弹簧和缓冲气囊均发生弹性形变,并依据三者共同的回复力作用,来给予共混罐充分的支撑,以及大大降低了共混罐在工作时,其自身发生的晃动或受到的外力影响,有效的提升了工作时的稳定程度。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分散共混装置正面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支撑缓冲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架;2、第一转轴;3、第一锥齿轮;4、第二锥齿轮;5、第二转轴;6、第一皮带轮;7、皮带;8、共混罐;9、控制面板;10、电加热片;11、第二皮带轮;12、支撑缓冲设备;13、凸轮;14、第三转轴;15、伺服电机;16、出料管;17、共混叶片;18、进料管;19、连接套;20、缓冲气囊;21、第一记忆弹簧;22、U型固定板;23、第一滑块;24、第一滑槽;25、连接杆;26、缓冲板;27、第二滑槽;28、支撑柱;29、第二滑块;30、第二记忆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实施例1:
一种机械零件保护蜡,所述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分别由40%的溶剂、25%的环氧树脂、15%的液体石蜡、10%的改性固化剂、5%的钛酸丁酯和5%的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组成;
所述溶剂为乙醇与丙酮按4:1的比例混配而成;
所述改性固化剂由如下工艺制备得到:先将苯胺、甲醛和浓度为25%的浓盐酸一同导入搅拌罐中,在加热至55度下反应3小时,再用碳酸钠溶液对其进行中和,然后向其中导入氨水,经分步沉淀、过滤除杂后将混合液导出至吸收塔内,再将浓度为30%的稀硫酸导入其中的同时通入磷化氢气体,在压强为1.5MPa、温度为65度下,由吸收塔循环吸收2小时,并与去离子水重结晶提纯后,经过滤和降温,以得到改性固化剂;
所述改性固化剂按重量百分比分别由35%的甲醛、20%的苯胺、20%的浓盐酸、15%的稀硫酸和10%的磷化氢组成。
一种机械零件保护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先将溶剂均分为五份并预热至30度,再将每份溶剂分别与环氧树脂、液体石蜡、改性固化剂、钛酸丁酯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共混,以得到五种混料;
2)先将任意两种混料导入分散共混装置中,并在200转/分钟、1.5MPa和加热至75度下共混60分钟,再依次将剩余的三种混料分批次导入其中,以得到初级机械零件保护蜡;
3)将初级机械零件保护蜡经减压、过滤,以及在40度下保温15分钟后,以得到产品。
实施例2:
一种机械零件保护蜡,与实施例1中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改性固化剂由如下工艺制备得到:先将苯胺和甲醛一同导入搅拌罐中,在加热至55度下反应3小时,再用碳酸钠溶液对其进行中和,然后向其中导入氨水,经分步沉淀、过滤除杂后将混合液导出至吸收塔内,再将浓度为30%的稀硫酸导入其中的同时通入磷化氢气体,在压强为1.5MPa、温度为65度下,由吸收塔循环吸收2小时,并与去离子水重结晶提纯后,经过滤和降温,以得到改性固化剂;
所述改性固化剂按重量百分比分别由40%的甲醛、25%的苯胺、20%的稀硫酸和15%的磷化氢组成。
一种机械零件保护蜡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中均相同。
实施例3:
一种机械零件保护蜡,与实施例1中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改性固化剂由如下工艺制备得到:先将苯胺、甲醛和浓度为25%的浓盐酸一同导入搅拌罐中,在加热至55度下反应3小时,再用碳酸钠溶液对其进行中和,然后向其中导入氨水,经分步沉淀、过滤除杂后将混合液导出至吸收塔内,再将浓度为30%的稀硫酸导入其中,在压强为1.5MPa、温度为65度下,由吸收塔循环吸收2小时,并与去离子水重结晶提纯后,经过滤和降温,以得到改性固化剂;
所述改性固化剂按重量百分比分别由37.5%的甲醛、22.5%的苯胺、22.5%的浓盐酸和17.5%的稀硫酸组成。
一种机械零件保护蜡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中均相同。
实施例4:
一种机械零件保护蜡,与实施例1中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改性固化剂按重量百分比分别由30%的甲醛、25%的苯胺、20%的浓盐酸、15%的稀硫酸和10%的磷化氢组成。
一种机械零件保护蜡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中均相同。
实施例5:
一种机械零件保护蜡,与实施例1中均相同。
一种机械零件保护蜡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中的不同之处在于,先将溶剂预热至30度,再将环氧树脂、液体石蜡、改性固化剂、钛酸丁酯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导入其中,并在200转/分钟、1.5MPa和加热至75度下共混60分钟,经减压、过滤,以及在40度下保温15分钟后,以得到产品。
根据上述实施例1-5,所得出的对比结果如下表:
表1-对比数据统计表
由表1-对比数据统计表中的实施例1与实施例2对比可知,两者的粘度相差较大,是因为实施例1中的苯胺、浓度为25%的浓盐酸和过量的甲醛于55度下相互反应3小时,并经碳酸钠溶液中和,以生成4,4'-二氨基二苯甲烷和其它胺类混合物,再导入氨水引发沉淀并精馏除去,以将4,4'-二氨基二苯甲烷从中分离出来,而在整个反应过程中,由于甲醛过量则可与有毒、异味的苯胺和浓度为25%的浓盐酸充分反应,并在省去回收苯胺的同时还能够大大减少复杂胺类产物的生成,且4,4'-二氨基二苯甲烷可与环氧树脂结构中含有的脂肪族羟基、醚基和极活泼的环氧基等相互反应,使线型分子交联成网状结构的体型分子,并依据其与粘连的临界面间产生的静电引力,以及与游离基间生成的化学键,来提升其粘性和固化效果,因而实施例1与实施例2中的数据相差较为明显;
由表1-对比数据统计表中的实施例1与实施例3对比可知,两者的溶解温度相差较大,是因为实施例1在将混合液导入吸收塔时,可依据剩余的甲醛与浓度为30%的稀硫酸和磷化氢气体在1.5MPa、65度下相互反应2小时,以生成四羟甲基硫酸磷,再经重结晶提纯、过滤和降温后,以得到纯净的四羟甲基硫酸磷,而在整个反应过程中,过量的甲醛可与浓度为30%的稀硫酸和磷化氢气体反应完全,并在得到有效产物的同时可使剩余反应物更易除去,即各阶段的反应完全,中间产物和剩余反应物的影响大大降低,有效产物更加纯净,且四羟甲基硫酸磷可使保护蜡的受热表面脱水炭化,以减少其因热分解而产生的可燃性气体的含量,稀释气相中可燃气体的浓度,同时形成多孔的膨胀性隔热焦炭层,起到阻止热传导和隔绝空气的作用,大大提高了保护蜡的耐热性,以免因过热溶解而出现脱落等情况,因而实施例1与实施例3中的数据相差较为明显;
由表1-对比数据统计表中的实施例1与实施例4对比可知,两者的溶解温度和粘度均相差较大,是因为实施例4中的苯胺、浓度为25%的浓盐酸和甲醛间的反应不充分,有剩余的苯胺与甲醛及中间产物存在,而后续的甲醛虽然可与浓度为30%的稀硫酸、磷化氢气体相反应,但仍然剩余有苯胺和其它中间产物,对改性固化剂的使用效果造成影响,因而实施例1与实施例4中的数据相差较为明显;
由表1-对比数据统计表中的实施例1与实施例5对比可知,两者的固含量相差较大,是因为实施例1中是先将溶剂均分预热后与其它各原料共混,使各体系均位于恒温预混状态,再依次的分批进行共混,进而发生更为剧烈的分子级运动,以得到微观面上一致性更为优异的产品,因而实施例1与实施例5中的数据相差较为明显。
其中,分散共混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先通过伺服电机15带动第三转轴14转动,第三转轴14带动凸轮13和第二皮带轮11转动,并依据凸轮13与共混罐8底部的凸轮槽相配合,来带动共混罐8做上下运动,同时第二皮带轮11将通过皮带7带动第一皮带轮6转动,第一皮带轮6带动第二转轴5及其一端的第二锥齿轮4转动,并依据第一锥齿轮3与第二锥齿轮4之间为啮合连接来带动第一锥齿轮3转动,第一锥齿轮3带动第一转轴2及其一端的共混叶片17做旋转运动,且依据共混罐8的上下运动与共混叶片17的旋转运动,以解决共混时的均一性差、分层现象明显的问题,使得位于共混罐8内的各原料均能得到充分的混合,从微观方面来说,各原料的分子间能够分散彻底而不会出现团聚等情况,大大提升了生产的产品质量,且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共混罐8的上下运动将带动缓冲板26随之运动,缓冲板26带动第二滑块29运动,第二滑块29将通过连接杆25来带动第一滑块23运动,且第一滑块23、连接杆25和第二滑块29配合运动时,将带动第一记忆弹簧21、第二记忆弹簧30和缓冲气囊20均发生弹性形变,并依据三者共同的回复力作用,来给予共混罐8充分的支撑,以及大大降低了共混罐8在工作时,其自身发生的晃动或受到的外力影响,有效的提升了工作时的稳定程度。
本发明通过合理的设计,其中,先将溶剂均分预热后与其它各原料共混,使各体系均位于恒温预混状态,再依次的分批进行共混,进而发生更为剧烈的分子级运动,以得到微观面上一致性更为优异的产品,且改性固化剂中含有的4,4'-二氨基二苯甲烷和四羟甲基硫酸磷,不仅能够使保护蜡的受热表面脱水炭化,以减少其因热分解而产生的可燃性气体的含量,稀释气相中可燃气体的浓度,同时形成多孔的膨胀性隔热焦炭层,起到阻止热传导和隔绝空气的作用,大大提高了保护蜡的耐热性,以免因过热溶解而出现脱落等情况,同时还能够与环氧树脂结构中含有的脂肪族羟基、醚基和极活泼的环氧基等相互反应,使线型分子交联成网状结构的体型分子,并依据其与粘连的临界面间产生的静电引力,以及与游离基间生成的化学键,来提升其粘性和固化效果,而在整个反应过程中,可在省去回收苯胺的同时还能够大大减少复杂胺类产物的生成,也可在得到有效产物的同时可使剩余反应物更易除去,即各阶段的反应完全,中间产物和剩余反应物的影响大大降低,有效产物更加纯净。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4)

1.一种机械零件保护蜡,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分别由25-55%的溶剂、20-30%的环氧树脂、10-20%的液体石蜡、5-15%的改性固化剂、2-8%的钛酸丁酯和2-8%的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组成;
所述溶剂为乙醇与丙酮按4:1的比例混配而成;
所述改性固化剂由如下工艺制备得到:先将苯胺、甲醛和浓度为25%的浓盐酸一同导入搅拌罐中,在加热至50-60度下反应3小时,再用碳酸钠溶液对其进行中和,然后向其中导入氨水,经分步沉淀、过滤除杂后将混合液导出至吸收塔内,再将浓度为30%的稀硫酸导入其中的同时通入磷化氢气体,在压强为1.3-1.7MPa、温度为60-70度下,由吸收塔循环吸收2小时,并与去离子水重结晶提纯后,经过滤和降温,以得到改性固化剂;
所述改性固化剂按重量百分比分别由30-40%的甲醛、15-25%的苯胺、15-25%的浓盐酸、10-20%的稀硫酸和5-15%的磷化氢组成;
且该机械零件保护蜡依据如下步骤制备得到:
1)先将溶剂均分为五份并预热至30度,再将每份溶剂分别与环氧树脂、液体石蜡、改性固化剂、钛酸丁酯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共混,以得到五种混料;
2)先将任意两种混料导入分散共混装置中,并在200转/分钟、1.5MPa和加热至60-90度下共混60分钟,再依次将剩余的三种混料分批次导入其中,以得到初级机械零件保护蜡;
3)将初级机械零件保护蜡经减压、过滤,以及在40度下保温15分钟后,以得到产品。
2.一种机械零件保护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先将溶剂均分为五份并预热至30度,再将每份溶剂分别与环氧树脂、液体石蜡、改性固化剂、钛酸丁酯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共混,以得到五种混料;
2)先将任意两种混料导入分散共混装置中,并在200转/分钟、1.5MPa和加热至60-90度下共混60分钟,再依次将剩余的三种混料分批次导入其中,以得到初级机械零件保护蜡;
3)将初级机械零件保护蜡经减压、过滤,以及在40度下保温15分钟后,以得到产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械零件保护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分散共混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先将任意两种混料经进料管(18)导入共混罐(8)中,再由控制面板(9)来控制电加热片(10)和伺服电机(15)工作,电加热片(10)将共混罐(8)的内部温度升至75度,同时伺服电机(15)将带动第三转轴(14)转动,第三转轴(14)将带动凸轮(13)和第二皮带轮(11)转动,并依据凸轮(13)与共混罐(8)底部的凸轮槽相配合,来带动共混罐(8)做上下运动,第二皮带轮(11)将通过皮带(7)来带动第一皮带轮(6)转动,第一皮带轮(6)将带动第二转轴(5)及其一端的第二锥齿轮(4)转动,并依据第一锥齿轮(3)与第二锥齿轮(4)之间为啮合连接来带动第一锥齿轮(3)转动,第一锥齿轮(3)将带动第一转轴(2)及其一端的共混叶片(17)做旋转运动,直至达到60分钟的共混时间后,再依次将剩余的三种混料分批次导入共混罐(8)中,最后将得到的初级机械零件保护蜡经出料管(16)导出,而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共混罐(8)的上下运动将带动缓冲板(26)随之运动,缓冲板(26)将带动第二滑块(29)运动,第二滑块(29)将通过连接杆(25)来带动第一滑块(23)运动,且第一滑块(23)、连接杆(25)和第二滑块(29)配合运动时,将带动第一记忆弹簧(21)、第二记忆弹簧(30)和缓冲气囊(20)均发生弹性形变,直至完成整个工作流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械零件保护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分散共混装置由支撑架(1)、第一转轴(2)、第一锥齿轮(3)、第二锥齿轮(4)、第二转轴(5)、第一皮带轮(6)、皮带(7)、共混罐(8)、控制面板(9)、电加热片(10)、第二皮带轮(11)、支撑缓冲设备(12)、凸轮(13)、第三转轴(14)、伺服电机(15)、出料管(16)、共混叶片(17)、进料管(18)和连接套(19)组成,所述支撑架(1)的一侧安装有控制面板(9),所述支撑架(1)的底部内壁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伺服电机(15),所述伺服电机(15)的一侧通过联轴器活动连接有第三转轴(14),所述第三转轴(14)的外部通过平键固定有两个凸轮(13),所述第三转轴(14)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有第二皮带轮(11),所述支撑架(1)的一侧内壁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二转轴(5),所述第二转轴(5)的外部通过焊接固定有第一皮带轮(6),且第一皮带轮(6)与第二皮带轮(11)的外部套接有皮带(7),所述第二转轴(5)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有第二锥齿轮(4);
所述支撑架(1)的底部内壁另一侧安装有支撑缓冲设备(12),所述支撑缓冲设备(12)的顶部设置有共混罐(8),且两个凸轮(13)与共混罐(8)底部的两个凸轮槽为配合结构,所述共混罐(8)的外部均匀嵌入有电加热片(10),所述共混罐(8)的一侧自上而下分别设置有进料管(18)和出料管(16),所述混料罐(8)的顶部中心处嵌入有连接套(19),所述支撑架(1)的顶部内壁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一转轴(2),所述第一转轴(2)的外部通过焊接固定有第一锥齿轮(3),且第一锥齿轮(3)与第二锥齿轮(4)之间为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转轴(2)穿过连接套(19)至共混罐(8)的内部并与连接套(19)内侧均匀嵌入的滚珠相接触,所述第一转轴(2)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有共混叶片(17);
所述支撑缓冲设备(12)由缓冲气囊(20)、第一记忆弹簧(21)、U型固定板(22)、第一滑块(23)、第一滑槽(24)、连接杆(25)、缓冲板(26)、第二滑槽(27)、支撑柱(28)、第二滑块(29)和第二记忆弹簧(30)组成,所述U型固定板(22)和支撑柱(28)分别与支撑架(1)和共混罐(8)之间通过焊接固定,所述U型固定板(22)的两侧内壁对应开设有第一滑槽(24),所述第一滑槽(24)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滑块(23),所述第一滑块(23)的一侧与第一滑槽(24)靠近U型固定板(22)底部的一侧内壁通过焊接固定有第一记忆弹簧(21),所述缓冲板(26)的顶部均匀分布有支撑柱(28),所述缓冲板(26)的底部中心处开设有第二滑槽(27),所述第二滑槽(27)的内部对应安装有第二滑块(29),且两个第二滑块(29)的不相邻一侧与第二滑槽(27)的一侧内壁通过焊接固定有第二记忆弹簧(30),所述第一滑块(23)与第二滑块(29)之间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连接杆(25),且两个连接杆(25)一侧与U型固定板(22)的底部内壁之间通过粘接固定有缓冲气囊(20),所述电加热片(10)和伺服电机(15)均与控制面板(9)电性连接。
CN201910252380.0A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机械零件保护蜡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99294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52380.0A CN109929465B (zh)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机械零件保护蜡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52380.0A CN109929465B (zh)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机械零件保护蜡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29465A true CN109929465A (zh) 2019-06-25
CN109929465B CN109929465B (zh) 2021-02-02

Family

ID=66988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52380.0A Active CN109929465B (zh)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机械零件保护蜡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2946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84862A (zh) * 2020-05-25 2020-08-25 曾尚一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及其制备工艺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73933A1 (en) * 2009-04-28 2010-10-28 Van Den Bosch Guido R Powder coating composition
CN105732881A (zh) * 2016-05-16 2016-07-06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水性环氧/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07231A (zh) * 2018-04-11 2018-10-26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甲基苯基硅树脂及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09280230A (zh) * 2018-09-20 2019-01-29 翟琳 一种耐老化密封胶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73933A1 (en) * 2009-04-28 2010-10-28 Van Den Bosch Guido R Powder coating composition
CN105732881A (zh) * 2016-05-16 2016-07-06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水性环氧/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07231A (zh) * 2018-04-11 2018-10-26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甲基苯基硅树脂及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09280230A (zh) * 2018-09-20 2019-01-29 翟琳 一种耐老化密封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84862A (zh) * 2020-05-25 2020-08-25 曾尚一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及其制备工艺
CN111584862B (zh) * 2020-05-25 2022-10-04 常德昆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及其制备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29465B (zh) 2021-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92208B1 (en) Use of ligning compound for urea fertilizer having improved hardness
CN105086916A (zh) 一种高透光uv-湿气双固化胶黏剂
CN112940475B (zh) 一种阻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78713B (zh) 一种增韧改性的pbt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29465A (zh) 一种机械零件保护蜡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91936B (zh) 基于环氧树脂和膦腈纳米管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117964A (zh) 一种改性硼酚醛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1407573A (zh) 聚氨酯跑道胶
CN110283063B (zh) 一种乙酰丙铜镧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2708282A (zh) 一种无机纳米除醛树脂
CN110003444A (zh) 一种改性脂肪叔胺型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04194B (zh) 聚钛硼硅氧烷的制备及对酚醛树脂的改性方法
CN115974906A (zh) 反应型高效碳酸钙粉体表面改性剂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CN114773502B (zh) 一种聚醋酸乙烯酯的醇解方法
CN106349472A (zh) α型硅烷封端聚醚的合成方法
CN101024680B (zh) 一种含联萘基双酚a型环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75898A (zh) 一种用于制作研磨轮的材料以及研磨轮的制造方法
CN110105626B (zh) 超分子组装改性聚磷酸铵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28764A (zh) 一种阻燃增强型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06987026B (zh) 一种改性碳酸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11941292A (zh) 一种研磨用磨轮及其制备工艺
JPH051208B2 (zh)
CN111019088A (zh) 一种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热熔胶的制备方法
CN1073141C (zh) 钻井液用聚合物降滤失剂
CN116715826A (zh) 一种自交联型聚氨酯分散体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Chen Rencong

Inventor before: Fei Jinxiu

Inventor before: Fei Hongya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