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23713B - 二次电池用电解铜箔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二次电池用电解铜箔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23713B
CN109923713B CN201780068851.1A CN201780068851A CN109923713B CN 109923713 B CN109923713 B CN 109923713B CN 201780068851 A CN201780068851 A CN 201780068851A CN 109923713 B CN109923713 B CN 1099237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pper foil
electrolytic copper
elongation
toc
tensile str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6885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23713A (zh
Inventor
李先珩
赵泰真
朴瑟气
宋基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tte Energy Material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ljin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ljin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Iljin Material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9237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237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237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237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4Carriers or collectors
    • H01M4/66Selection of materials
    • H01M4/661Metal or alloys, e.g. alloy coat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04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4/0402Methods of deposition of the material
    • H01M4/0407Methods of deposition of the material by coating on an electrolyte lay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9/00Alloys based on copp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1/00Electroforming
    • C25D1/04Wires; Strips; Foi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17/00Constructional par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of cells for electrolytic coating
    • C25D17/10Electrodes, e.g. composition, counter electrode
    • C25D17/12Shape or for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3/00Electroplating: Baths therefor
    • C25D3/02Electroplating: Baths therefor from solutions
    • C25D3/38Electroplating: Baths therefor from solutions of copp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04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4/0402Methods of deposition of the material
    • H01M4/0404Methods of deposition of the material by coating on electrode coll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4Carriers or collectors
    • H01M4/66Selection of materi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次电池用电解铜箔及其制造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如下的二次电池用电解铜箔及其制造方法,在测量该电解铜箔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时,该电解铜箔展现出的由十字头速度差异导致的物理性能的变化很小,从而实现电池的优异充电和放电特性并防止活性材料的剥离。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包括通过使用滚筒并从包含总有机碳(TOC)、钴和铁的电镀液制造的二次电池用电解铜箔,其中电解铜箔中含有的TOC与钴和铁之比遵循下面的式1:[式1]TOC/(钴+铁)=1.3至1.5。

Description

二次电池用电解铜箔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次电池用电解铜箔及其制造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如下的二次电池用电解铜箔及其制造方法,在测量该电解铜箔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时,该电解铜箔展现出的由十字头速度差异导致的物理性能的变化很小,从而实现电池的优异充电和放电特性并防止活性材料的剥离。
背景技术
通常,电解铜箔被广泛用作电气/电子工业领域中使用的印刷电路板(PCB)的基本材料,并且对于诸如薄型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PDA)、电子书播放器、MP3播放器、下一代便携式电话和超薄平板显示器等小型产品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此外,电解铜箔通过改善其物理性质而广泛用作二次电池的负极集电器。
通常,电解铜箔通过电解方法产生,并且在包括由钛制成的圆柱形负极(也称为“滚筒”)、正极、电解质和电流源的电解浴中产生,正极与负极保持预定的间隔并且由涂有铅合金或氧化铱的钛制成。电解质由硫酸和/或硫酸铜形成,当在旋转圆柱形负极的同时使得直流电流在负极和正极之间流动时,铜被电沉积在负极中,从而连续地制造电解铜箔。如上所述,通过电解方法将铜离子还原成金属的工艺被称为箔制造工艺。
接下来,可以对通过箔制造工艺获得的铜箔进行额外的表面处理工艺,例如粗糙度处理工艺(也称为颗粒处理工艺)以改善与绝缘基板的粘附性、防扩散处理防止铜离子扩散、防腐蚀处理以防止铜箔从外部氧化以及化学附着改善处理以根据需要补充与绝缘基板的粘附性。经过表面处理工艺后,铜箔成为用于薄型印刷电路的铜箔,并且当在表面处理工艺中仅进行防腐蚀处理时,铜箔成为二次电池用铜箔。
当电沉积铜箔用于印刷电路时,铜箔经过表面处理,然后以附着在绝缘基板上的形式(层压形式)供应给PCB加工公司。与此相反,当电沉积铜箔用于二次电池时,铜箔仅经过防腐蚀处理并供应给二次电池制造公司。
当电解铜箔用作二次电池的负极集电器时,通过用电极活性材料涂覆铜箔的两个表面来使用铜箔。在这种情况下,当电解铜箔的两个表面的照射强度不同时,电池特性会改变,因此必须保持电解铜箔两个表面的相同或相似水平的照射强度。
同时,在铜箔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较大时当十字头速度的差异也较大时,铜箔的物理性质改变,导致电池的充电/放电特性的劣化并导致活性物质的开裂或剥离。这是由于铜箔的电镀过程中晶体结构的变形引起的现象,并且当在电池中产生活性材料的开裂或剥离时,存在电池寿命缩短的问题。
因此,需要一种二次电池用电解铜箔,其中当电镀铜箔时,防止晶体结构变形,从而在测试铜箔的物理性质时展现出的由十字头速度引起的物理性能差异很小,由此实现电池的优异充电/放电特性。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次电池用电解铜箔及其制造方法,其中使总有机碳(TOC)和作为金属添加物的钴和铁以预定的含量包含在铜电解质中,从而防止晶体结构在电镀铜箔时变形并且实现电池的优异充电/放电特性。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次电池用电解铜箔及其制造方法,其中即使当测量电解铜箔的负极的物理性质时改变十字头的速度,物理性质的变化也非常小,因此,防止电池开裂或活性材料的剥离。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包括二次电池用电解铜箔,该电解铜箔通过使用滚筒由包含总有机碳(TOC)、钴和铁的电镀液制造,并且涂覆有负极活性材料,其中电解铜箔中含有的TOC与钴和铁之比遵循下面的式1。
[式1]
TOC/(钴+铁)=1.3至1.5。
在室温和110℃(6小时)下测量抗拉强度的十字头速度的差异可以遵循式2,并且在室温和110℃(6小时)下测量伸长率的十字头速度的差异可以遵循式3。
[式2]
(1mm/min十字头速度下的抗拉强度)/(50mm/min十字头速度下的抗拉强度)≥0.9。
[式3]
(1mm/min十字头速度下的伸长率)/(50mm/min十字头速度下的伸长率)≥0.8。
电镀液中含有的TOC浓度可以大于等于100ppm。
室温下电解铜箔的抗拉强度可以为40kgf/mm 2至51kgf/mm 2
电解铜箔的厚度可以为4μm至12μm。
电解铜箔的伸长率可以为2%至18%。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包括二次电池用电解铜箔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1)制备含铜、总有机碳(TOC)、钴和铁的电镀液;(2)在30℃至70℃的温度条件下,施加30安培/平方分米(ASD)至150ASD的电流密度,并使用滚筒进行电镀;(3)用负极活性物质涂覆通过电镀形成的电解铜箔,其中电解铜箔中含有的TOC与钴和铁之比遵循下面的式1。
[式1]
TOC/(钴+铁)=1.3至1.5。
用于测量室温和110℃(6小时)下的抗拉强度的十字头速度的差异可以遵循式2,并且用于测量室温和110℃(6小时)下的伸长率的十字头速度的差异可以遵循式3。
[式2]
(1mm/min十字头速度下的抗拉强度)/(50mm/min十字头速度下的抗拉强度)≥0.9。
[式3]
(1mm/min十字头速度下的伸长率)/(50mm/min十字头速度下的伸长率)≥0.8。
电镀液中含有的TOC浓度可以大于等于100ppm。
室温下电解铜箔的抗拉强度可以为40kgf/mm 2至51kgf/mm 2
电解铜箔的厚度可以为4μm至12μm。
电解铜箔的伸长率可以为2%至18%。
有利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制造二次电池用电解铜箔,其中使总有机碳(TOC)和作为金属添加物的钴和铁以预定的含量包含在铜电解质中,从而防止在电镀铜箔时晶体结构发生变形,并实现电池的优异充电/放电特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可以制造电解铜箔,其中当测量电解铜箔的负极的物理性质时十字头的速度变化引起物理性质的变化,从而防止电池开裂或活性材料的剥离。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制造二次电池用电解铜箔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通过使用滚筒制造电解铜箔的操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具体内容包括在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中。
当参考附图详细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时,将清楚优点和特征以及用于实现它们的方法。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里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而是将以各种形式实现,并且提供示例性实施例以使得完全公开本发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充分理解本发明的范围,并且本发明将仅由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来限定。此外,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省略了与本发明无关的部分,并且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
接下来,将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用电解铜箔。
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用电解铜箔是二次电池用电解铜箔,该电解铜箔通过使用滚筒制造并涂覆有负极活性材料,其中在室温和110℃(6小时)下用于测量抗拉强度的十字头速度的差异遵循式2,并且在室温和110℃(6小时)下用于测量伸长率的十字头速度的差异遵循式3。
[式2]
(1mm/min十字头速度下的抗拉强度)/(50mm/min十字头速度下的抗拉强度)≥0.9。
[式3]
(1mm/min十字头速度下的伸长率)/(50mm/min十字头速度下的伸长率)≥0.8。
即使在电解铜箔的拉伸试验期间十字头速度增加,即使施加各种峰值载荷,铜箔的物理性质也需要均匀而不改变,从而改善电池的充电/放电特性并防止活性材料的断裂或剥离。然而,当在电解铜箔的拉伸试验期间增加十字头速度时,峰值载荷增加,并且当峰值载荷增加时,测量的抗拉强度较大并且伸长率降低。此外,在薄电解铜箔的情况下,较少表现出缺口效应,因此测量的伸长率值相对较大。
与此相反,当十字头速度较低时,施加低峰值载荷并且测量的抗拉强度较低,并且在这种情况下,缺口效应表现较大,因此一般电解铜箔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变差。因此,当在测量基底基板的负极的物理性质期间由测量速度引起的物理性质的差异很小时,可以在加载到基底基板的活性材料的量在负极的制造过程中增加时以及在电池充电/放电时防止基底基板的开裂和活性材料的剥离。
在本发明中,在室温和110℃的高温下的由用于测量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的十字头速度的差异引起的物理性质的变化遵循式2和3。在本发明中,为了使由十字头速度的测量速度引起的物理性质的差异最小化,使TOC以100ppm或更高的含量包含在铜电解质中,从而即使根据电池设计和加载的活性材料的量施加各种峰值负载,仍可以防止物理性质改变。
TOC是总有机碳的缩写,是指总有机碳,是指电镀液中含有的有机材料中的碳量,并且包含在铜电解质中,用于在测试铜箔张力时使得由十字头速度的测量速度引起的物理性质的差异最小化。在铜电解质中含有被称为总无机碳(TIC)而不是TOC的溶解二氧化碳或铜电解液中存在吸附在铜离子上的碳的情况下,当铜箔由于真空干燥而长时间放置在高温下时,存在于晶间的添加物扩散到晶界,引起晶粒的异常生长和晶体结构的变化。但是,如本发明那样,当TOC在铜电解质中的含量为100ppm或更多时,可防止晶体结构在电镀过程中变形,从而即使施加各种峰值载荷也能表现出均匀的物理性能。
因此,在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用电解铜箔中,室温和高温(110℃)下的由十字头速度的差异引起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的差异很小,因此,优点在于电池的充电/放电特性是优异的。
因此,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用电解铜箔中,由用于测量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的十字头速度引起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的差异可以包括在式2和3的范围内,当在室温和110℃的温度下由用于测量抗拉强度的十字头速度差异引起的抗拉强度差异小于0.9时,活性材料剥离并产生开裂,从而缩短电池寿命,并且当室温和110℃的温度下的由用于测量伸长率的十字头速度的差异引起的伸长率的差异小于0.8时,活性材料剥离并且产生开裂,从而缩短电池寿命。
图1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制造二次电池用电解铜箔的方法的流程图。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用电解铜箔的制造方法包括:(1)制备含有60g/L至140g/L的铜离子(Cu2+)、70g/L至200g/L的硫酸、10ppm至90ppm的氯、100ppm或更高的TOC、作为金属添加物的钴和铁的电镀液(S100);(2)在30℃至70℃的温度条件下以30ASD至150ASD的电流密度施加电流并使用滚筒进行电镀(S200);(3)用负极活性物质涂覆通过电镀形成的电解铜箔(S300)。
在操作(1)(S100)中,作为制备电镀液的操作,制备含有60g/L至140g/L的铜离子(Cu2+)、70g/L至200g/L的硫酸、10ppm至90ppm的氯、100ppm或更高的TOC以及钴和铁的电镀液。在电镀液中,当测试涂覆有负极活性材料的电解铜箔的张力时,TOC用于使得由十字头速度的测量速度引起的物理性质的差异最小化。
此外,在本发明中,为了使由于十字头速度的差异引起的铜箔物理性质的变化最小化,除了TOC之外,还包含钴和铁作为金属添加物。电解铜箔可以通过电镀电镀液来制造,并且TOC可以以预定含量包含在电镀液中,钴的含量可以是1mg/L至50mg/L,并且铁的含量可以是400mg/L至1100mg/L。
在通过电镀含有TOC、钴和铁的电镀液形成的电解铜箔中,TOC的含量可以是100ppm或更多,并且所含的钴和铁的含量可以对应于下面的式1。
当通过电镀电镀液制造电解铜箔时,电镀液中所含的添加物(例如TOC、钴和铁)的浓度并不总是与通过电镀制造的电解铜箔的添加物的浓度相同,但可以与通过电镀生产的电解铜箔的添加物的浓度相同或更小。
通过在电镀期间调节铜的电镀速度,钴和铁使电解铜箔的表面变平,并控制电解铜箔中碳含量的过度增加。因此,当电解铜箔内的TOC与钴和铁的比率在下面的式1的范围内时,由于十字头速度的差异导致的铜箔的物理性质的变化被最小化。
[式1]
TOC/(钴+铁)=1.3至1.5。
当TOC与钴和铁的比率小于1.3时,添加到电镀液中的钴和铁的含量增加,妨碍了电镀液中的TOC阻止晶粒的异常生长,因此小于1.3的比率不是优选的,并且当该比率大于1.5时,由于电解铜箔内TOC的过量含量而在晶粒内产生应力,并且电解铜箔内的晶粒在电镀之后异常生长,因此,当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的测量速度改变时,电解铜箔的物理性质的变化可能变得严重。因此,即使当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的测量速度改变时,为了使电解铜箔的物理性质的变化最小化,TOC与钴和铁的比率可以保持在1.3至1.5的范围内,如式1所示。
当电镀液中的铜离子和硫酸离子超出该范围时,存在的问题是铜箔在随后进行的电镀中没有适当地沉淀或铜箔的硬度降低。
此外,在电镀液中含有10ppm至90ppm的氯,并且当在高温下加热沉淀物时,氯抑制在电镀过程中在晶界界面上形成的CuCl2沉淀物的晶体生长,以改善高温下的热稳定性。当氯的浓度在10ppm至90ppm的范围之外时,电解铜箔的抗拉强度可能降低,并且电解铜箔在高温下的热稳定性可能降低。
在操作(2)(S200)中,在30℃至70℃的温度条件下,向在操作(1)中制备的电镀液施加30ASD至150ASD的电流密度,并且通过使用滚筒进行电镀。图2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通过使用滚筒制造电解铜箔的操作的图。当电镀温度和电流密度超出上述范围时,电镀无法适当地进行,因此电解铜箔的表面不均匀地形成,或者抗拉强度和伸长率降低,从而导致电池的性能劣化。
操作(3)(S300)包括用负极活性材料涂覆通过电镀形成的电解铜箔的操作,并且在通过操作(3)(S300)形成的涂覆有负极活性材料的电解铜箔中,在室温和110℃(6小时)下测量抗拉强度的十字头速度的差异可以遵循式2,并且在室温和110℃下测量伸长率的十字头速度的差异(6小时)可以遵循式3。
[式2]
(1mm/min十字头速度下的抗拉强度)/(50mm/min十字头速度下的抗拉强度)≥0.9。
[式3]
(1mm/min十字头速度下的伸长率)/(50mm/min十字头速度下的伸长率)≥0.8。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用电解铜箔在室温下的抗拉强度可以为40kgf/mm 2至51kgf/mm 2。当室温下的抗拉强度小于40kgf/mm 2时,可能存在电解铜箔断裂并且正极和负极短路的问题。当二次电池充电/放电时,二次电池在其他活性材料(例如石墨)收放锂离子的过程中膨胀或收缩,并且在这种情况下,活性材料层与电解铜箔紧密接触,以便由于膨胀或收缩而产生应力。因此,当抗拉强度小于40kgf/mm2时,电解铜箔不能承受应力而断裂,因此不能保持电池的性能,并且电解铜箔由于断裂而变形,因此,存在正极和负极短路的问题。
此外,电解铜箔的厚度可以为4μm至12μm。当电解铜箔的厚度小于4μm时,由于厚度小,电解铜箔可能容易断裂,并且当电解铜箔的厚度大于12μm时,所制造的二次电池的体积和重量增加,因此电解铜箔的厚度大于12μm是不可取的。
此外,电解铜箔的伸长率可以为2%至18%。当电解铜箔的伸长率较大时,电解铜箔在电极制造过程中涂覆活性材料时抵抗张力,以防止电解铜箔在该过程中断裂,并且可以防止电解铜箔由于在卷绕电极的过程中施加的应力而断裂。另外,在电池的充电/放电循环期间,防止电池效率降低和电池断裂以改善电池的性能。然而,当伸长率大于18%时,二次电池在充电/放电期间显著变形而引起短路,而当伸长率小于2%时,电解铜箔可能容易断裂。
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彼此成反比,因此当抗拉强度增加时,伸长率降低,而当抗拉强度降低时,伸长率增加。因此,为了制造防止断裂并具有高抗拉强度的电解铜箔,重要的是将抗拉强度和伸长率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因此,优选抗拉强度保持40kgf/mm 2至51kgf/mm2,并且当伸长率保持在2%至18%的范围时,可以在二次电池变形时防止正极和负极短路。
在下文中,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和比较例。然而,以下示例仅是本发明的简单示例,并且本发明的范围不受示例的限制。
实验1.根据室温下的TOC浓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测试电池寿命
(示例1)
电镀液含铜离子95g/L、硫酸110g/L、氯30ppm、TOC 360ppm、钴0.025g/L、铁0.75g/L(钴铁总和为0.775g/L),通过使用滚筒并施加90ASD的电流密度在50℃的温度下进行电镀,通过电镀形成的电解铜箔涂覆有负极活性材料。
(示例2至8)
除了下表2和3中所示的在电镀液中含有的TOC浓度和钴和铁的量之外,以与示例1相同的方式制造电解铜箔。
(比较例1至3)
在比较例1至3中,除了下表2和3中所示的在制备电镀液时含有的TOC浓度和钴和铁的量之外,在与示例1相同的条件下制造电解铜箔。
以上描述了示例1至8和比较例1至3的实验条件,真空干燥前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测量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的十字头速度的差异、在铜箔溶化后TOC与钴和铁的比值、通过这些方法生产的用于二次电池的电解铜箔的300个循环后的电池寿命被测量并示于下表2和3中。
通过从示例1至8和比较例1至3中的每一个获得的电解铜箔收集宽度为12.7mm×标距长度为50mm的拉伸试样并在IPC-TM-6502.4.18B标准下以不同十字头速度进行拉伸试验来测量的抗拉强度的最大载荷称为抗拉强度,电解铜箔断开时的伸长率称为伸长率。十字头速度为1mm/min和50mm/min,并且测试在室温(20℃)下进行。
此外,通过在60ml盐酸(35%)和40ml过氧化氢溶液(30%)中溶化在示例1至8和比较例1至3中获得的电解铜箔然后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质谱法来分析在铜箔溶化后的TOC与钴和铁的比值。通过使用下面的式1计算TOC与钴和铁的比值,并且计算结果示于下表3中。
该实验在下面的电池评估条件下进行,并且在电池设计、正极、负极、隔板和电解质的条件下进行实验,其在下表1中示出。
1)恒流充电:电流值为1C,充电终止电压为4.2V
2)暂停20分钟
3)恒流放电:电流值为1C,充电终止电压2.5V截止
4)1C=487mAh
5)循环:30个循环后的评估,温度:55℃
[表1]
Figure BDA0002051664610000071
Figure BDA0002051664610000081
[表2]
Figure BDA0002051664610000082
Figure BDA0002051664610000091
[表3]
Figure BDA0002051664610000092
参照表2和3,在比较例1至3中,其中TOC浓度小于100ppm,可以看出式2的用于测量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的十字头速度的所有差异分别小于0.9且小于0.8。然而,在示例1至8中,其中TOC浓度均为100ppm或更高,可以看出式2的用于测量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的十字头速度的所有差异分别大于等于0.9并且大于等于0.8。当在电解铜箔的制造过程中TOC在电镀液中的含量为100ppm或更多时,可以防止铜箔内的晶体结构在电镀过程中发生变化,使得即使在测量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的过程中测量速度不同,电解铜箔的物理性质的变化也很少,因此可以看出电池寿命非常好。
此外,在比较例1至3中,其中TOC/(钴+铁)的所有比率均小于1.3,可以看出由用于测量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的十字头速度的差异引起的电解铜箔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的变化大于示例1至8的差异,并且电池寿命非常短。在TOC/(钴+铁)的比率等于或小于1.3的情况下,钴和铁的含量增加使得电镀液中的TOC防止晶粒的异常生长,因此测量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后电解铜箔的物理性质的变化是相当大的。
另外,在表3中,将根据示例1至8和比较例1至3的电池在300次循环后检查容量并进行拆解以检查电解铜箔(用作负极板)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看出,根据示例1至8的电解铜箔具有与首次外观相同的外观而没有外观缺陷。同时,在比较例1至3中,可以看出电解铜箔的一部分断裂或剥离,并且在比较例1的情况下,可以看出存在负极活性材料从电解铜箔上剥离的部分,在比较例2和3中,可以看出在电解铜箔的外部形成断裂部分。
实验2.根据110℃下的TOC浓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测试电池寿命
在本发明的实验2中,对于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用电解铜箔,在TOC浓度和金属添加物的量变化时测量用于测量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的十字头速度的差异,测量电池寿命,并在110℃的高温下进行实验。
通过设定电池评估条件,并且电池设计、正极、负极、隔板和电解质的条件与实验1相同来进行实验2。
此外,在实验2中,通过将示例1至8和比较例1至3的实验条件设定为与实验1相同来制造电解铜箔,并且测量抗拉强度、伸长率和300个循环之后的电池寿命,不同的是用于测量每种方法在110℃下6小时制造的二次电池用电解铜箔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的十字头速度,其结果示于下列表4和5。
[表4]
Figure BDA0002051664610000101
[表5]
Figure BDA0002051664610000102
Figure BDA0002051664610000111
参考表4和5,在比较例1至3中,其中TOC浓度小于100ppm,可以看出式2的用于测量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的十字头速度的所有差异分别小于0.9且小于0.8。然而,在示例1至8中,其中TOC浓度均为100ppm或更高,可以看出式2的用于测量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的十字头速度的所有差异分别大于等于0.9并且大于等于0.8。此外,在比较例1至3中,其中TOC/(钴+铁)的所有比率均小于1.3,可以看出由用于测量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的十字头速度的差异引起的电解铜箔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的变化表现出大于示例1至8的差异,并且电池寿命非常短。
因此,可以看出,作为金属添加物的钴和铁以及TOC以预定的含量包含在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用电解铜箔的铜箔中,因此,即使在室温和高温(110℃)下,也可以使电解铜箔的物理性质的变化最小化。
此外,当根据示例1至8和比较例1至3的电池(其中在表5中的300次循环后检查容量)被拆解以检查电解铜箔(用作负极板)的状态时,可以看出,根据示例1至8的电解铜箔具有与首次外观相同的外观而没有外观缺陷。然而,在比较例1至3中,可以看出电解铜箔的部分断裂或剥离。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改变本发明的技术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可以在其中进行特定形式和细节的各种改变。因此,应该理解,上述实施例旨在从各个意义上说明,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而不是具体实施方式来表示,并且应当解释为从权利要求的含义和范围得出的所有变化或修改的形式及其等效概念都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二次电池用电解铜箔,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铜箔通过使用滚筒并由含有总有机碳TOC、钴和铁的电镀液制成,并涂覆有负极活性材料,
其中,所述电解铜箔溶化后含有的TOC与钴和铁之浓度比遵循下面的式1,
[式1]
TOC /(钴+铁)= 1.3至1.5,
其中,所述电镀液中含有的 TOC 的浓度大于等于 100pp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用电解铜箔,其特征在于,对于涂覆有负极活性材料的电解铜箔,用于测量110℃用时6小时下的和用于测量室温下的抗拉强度的十字头速度的差异均遵循式2,并且
用于测量110℃用时6小时下的和用于测量室温下的伸长率的十字头速度的差异均遵循式3,
[式2]
(1 mm / min十字头速度下的抗拉强度)/(50 mm / min十字头速度下的抗拉强度)≥0.9
[式3]
(1 mm / min十字头速度下的伸长率)/(50 mm / min十字头速度下的伸长率)≥0.8,
其中,所述室温为 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用电解铜箔,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铜箔在室温下的抗拉强度为40kgf / mm 2至51kgf / mm 2,其中,所述室温为 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用电解铜箔,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铜箔的厚度为4μm至12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用电解铜箔,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铜箔的伸长率为2%至18%。
6.一种制造二次电池用电解铜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1)制备含铜、总有机碳TOC、钴和铁的电镀液;
(2)在30℃至70℃的温度条件下,施加30安培/平方分米至150 安培/平方分米的电流密度,并使用滚筒进行电镀;以及
(3)用负极活性材料涂覆通过电镀形成的电解铜箔,
其中,所述电解铜箔溶化后含有的TOC与钴和铁之浓度比遵循下面的式1,
[式1]
TOC /(钴+铁)= 1.3至1.5,
其中,所述电镀液中含有的 TOC 的浓度大于等于 100pp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二次电池用电解铜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涂覆有负极活性材料的电解铜箔,用于测量110℃用时6小时下的和用于测量室温下的抗拉强度的十字头速度的差异均遵循式2,并且
用于测量110℃用时6小时下的和用于测量室温下的伸长率的十字头速度的差异均遵循式3,
[式2]
(1 mm / min十字头速度下的抗拉强度)/(50 mm / min十字头速度下的抗拉强度)≥0.9
[式3]
(1 mm / min十字头速度下的伸长率)/(50 mm / min十字头速度下的伸长率)≥0.8,
其中,所述室温为 2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二次电池用电解铜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铜箔在室温下的抗拉强度为40kgf / mm 2至51kgf / mm 2,其中,所述室温为 20℃。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二次电池用电解铜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铜箔的厚度为4μm至12μm。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二次电池用电解铜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铜箔的伸长率为2%至18%。
CN201780068851.1A 2016-11-11 2017-03-28 二次电池用电解铜箔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99237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60150358A KR101733409B1 (ko) 2016-11-11 2016-11-11 이차전지용 전해동박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KR10-2016-0150358 2016-11-11
PCT/KR2017/003361 WO2018088643A1 (ko) 2016-11-11 2017-03-28 이차전지용 전해동박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23713A CN109923713A (zh) 2019-06-21
CN109923713B true CN109923713B (zh) 2022-05-17

Family

ID=58743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68851.1A Active CN109923713B (zh) 2016-11-11 2017-03-28 二次电池用电解铜箔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11171319B2 (zh)
EP (1) EP3540835A4 (zh)
JP (2) JP6975783B2 (zh)
KR (1) KR101733409B1 (zh)
CN (1) CN109923713B (zh)
TW (1) TWI613302B (zh)
WO (1) WO201808864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39621B1 (ko) * 2017-09-01 2022-09-01 에스케이넥실리스 주식회사 전해동박, 그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고용량 Li 이차전지용 음극
KR102103765B1 (ko) * 2018-05-16 2020-04-28 일진머티리얼즈 주식회사 전해동박 및 이를 이용한 이차전지
KR102559954B1 (ko) 2021-11-24 2023-07-25 동아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고연신율 금속박 제조방법 및 고연신율 금속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82623A (ja) * 1998-12-11 2000-06-30 Nippon Denkai Kk 電解銅箔、二次電池の集電体用銅箔及び二次電池
CN101126168A (zh) * 2006-06-07 2008-02-20 古河电路铜箔株式会社 表面处理电解铜箔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路基板
CN105814969A (zh) * 2013-12-13 2016-07-27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电解铜箔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05425A1 (en) * 2002-06-25 2005-09-22 Integran Technologies Process for electroplating metallic and metall matrix composite foils, coatings and microcomponents
US7182823B2 (en) 2002-07-05 2007-02-27 Olin Corporation Copper alloy containing cobalt, nickel and silicon
KR100560672B1 (ko) 2003-08-30 2006-03-14 엘에스전선 주식회사 표면 처리 동박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4635978B2 (ja) * 2006-08-02 2011-02-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負極及び二次電池
JP4477665B2 (ja) 2007-12-10 2010-06-09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電解銅箔および配線板
JP5128695B2 (ja) * 2010-06-28 2013-01-23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電解銅箔、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電解銅箔、該電解銅箔を用いた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電極、該電極を使用した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KR20140041804A (ko) 2011-06-30 2014-04-04 후루카와 덴키 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전해 동박, 상기 전해 동박의 제조 방법 및 상기 전해 동박을 집전체로 하는 리튬 이온 이차 전지
JP2013095954A (ja) * 2011-10-31 2013-05-20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銅合金箔、該銅合金箔の製造方法及び該銅合金箔を集電体とする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電極及び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JP5718426B2 (ja) * 2012-10-31 2015-05-13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銅箔、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負極および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CN104812943B (zh) * 2013-01-29 2016-11-16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电解铜箔、使用该电解铜箔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及使用该电极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KR101500565B1 (ko) * 2014-03-20 2015-03-12 일진머티리얼즈 주식회사 전해동박, 이를 포함하는 집전체, 음극 및 리튬전지
KR101737028B1 (ko) * 2014-07-10 2017-05-17 엘에스엠트론 주식회사 전해 동박의 제조 방법
KR102109379B1 (ko) * 2016-08-19 2020-05-12 케이씨에프테크놀로지스 주식회사 전해 동박과, 이 전해 동박을 포함하는 리튬 이차전지용 집전체 및 리튬 이차전지
KR101733410B1 (ko) 2016-11-11 2017-05-10 일진머티리얼즈 주식회사 저온 물성이 우수한 이차전지용 전해동박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82623A (ja) * 1998-12-11 2000-06-30 Nippon Denkai Kk 電解銅箔、二次電池の集電体用銅箔及び二次電池
CN101126168A (zh) * 2006-06-07 2008-02-20 古河电路铜箔株式会社 表面处理电解铜箔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路基板
CN105814969A (zh) * 2013-12-13 2016-07-27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电解铜箔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171319B2 (en) 2021-11-09
TWI613302B (zh) 2018-02-01
JP2019536212A (ja) 2019-12-12
WO2018088643A1 (ko) 2018-05-17
JP2022008857A (ja) 2022-01-14
EP3540835A4 (en) 2021-03-10
KR101733409B1 (ko) 2017-05-10
EP3540835A1 (en) 2019-09-18
TW201817888A (zh) 2018-05-16
CN109923713A (zh) 2019-06-21
US20210257603A1 (en) 2021-08-19
US11749794B2 (en) 2023-09-05
JP6975783B2 (ja) 2021-12-01
US20190245196A1 (en) 2019-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23712B (zh) 二次电池用电解铜箔及其制造方法
US11749794B2 (en) Electrolytic copper foil for secondary battery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7320586B2 (ja) 低温物性が優れた二次電池用電解銅箔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9952674B (zh) 二次电池用电解铜箔及其生产方法
US11629422B2 (en) Electrolytic copper foil for secondary battery, having enhanced flexural resistan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Jeonbuk, South Korea

Patentee after: Lotte Energy Materials Co.

Address before: Jeonbuk, South Korea

Patentee before: ILJIN MATERIAL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