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14666A -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面大面积浇筑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面大面积浇筑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14666A
CN109914666A CN201910263805.8A CN201910263805A CN109914666A CN 109914666 A CN109914666 A CN 109914666A CN 201910263805 A CN201910263805 A CN 201910263805A CN 109914666 A CN109914666 A CN 1099146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rete
profiled sheet
flooring
angle steel
concret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6380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奕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6380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14666A/zh
Publication of CN1099146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146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面大面积浇筑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在钢梁上铺设压型钢板,焊接封边钢板,焊接传剪钉,预埋水电管,钢筋绑扎,沿混凝土浇筑方向在压型钢板楼面的上方设置若干个相互平行的角钢,使若干个角钢的顶标高均与混凝土楼面标高相同,并将若干个角钢与传剪钉相焊接,在压型钢板楼面上铺设混凝土层,并在相邻两角钢上架设滚筒,使滚筒沿角钢的长度方向在混凝土层的表面滚动,对混凝土层的表面进行找平。本发明公开的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面大面积浇筑施工方法,可提高楼面的一次浇筑量、保证楼面平整度、缩短施工工期,实现对面积大、平整度要求高的楼面进行快速、高质量地施工。

Description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面大面积浇筑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面大面积浇筑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厂房的建设越来越多,对工业厂房的建造质量也随之提高。工业厂房楼面大部分设计形式为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面,楼面一般面积较大、平整度要求较高,这使楼面分项工程成为施工中的重难点。
普通的混凝土楼面施工方法难以实现大面积精准的控制楼面平整度,在对大跨度、大面积的楼面施工时需分区域进行,导致楼面的整体平整度偏差较大,使得在后续工序中需耗费大量人员及设备进行弥补处理。而对于平整度要求较高的工业厂房,通过后期修补的方法显然是不可取的,这就要求在楼面施工时即要保证楼面的平整度。现有的施工方法在控制楼面的平整度时,常划分区域进行施工,通过保证每一区域的平整度而确保整体楼面的平整度,而该种方法一次浇筑量较小,施工工期较长,且需使用结构线或水平仪实时测量、控制平整度,需进行多次测量并及时调整,施工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面大面积浇筑施工方法,以提高楼面的一次浇筑量、保证楼面平整度、缩短施工工期,实现对面积大、平整度要求高的楼面进行快速、高质量地施工。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面大面积浇筑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压型钢板铺设:在钢梁上铺设压型钢板,并将所述压型钢板与所述钢梁相固定,形成压型钢板楼面;
S2:封边板焊接:在所述压型钢板楼面的四周设置封边钢板,并将所述封边钢板与所述钢梁相固定;
S3:传剪钉焊接:在所述压型钢板楼面上沿所述钢梁的长度方向设置若干个传剪钉,使若干个所述传剪钉均贯穿所述压型钢板并与所述钢梁相焊接;
S4:水电管预埋:在所述压型钢板楼面上铺设水管和电线管;
S5:钢筋绑扎:在所述压型钢板楼面上铺设混凝土楼面钢筋;
S6:角钢焊接:沿混凝土浇筑方向在所述压型钢板楼面的上方设置若干个相互平行的角钢,使若干个所述角钢的顶标高均与施工图纸的混凝土楼面标高相同,并将若干个所述角钢与所述传剪钉相焊接;
S7:混凝土浇筑:在所述压型钢板楼面上铺设混凝土层,并在相邻两所述角钢上架设滚筒,使所述滚筒沿所述角钢的长度方向在所述混凝土层的表面滚动,对所述混凝土层的表面进行找平。
还包括步骤:
S8:混凝土粗磨:在所述混凝土层初凝前,使用粗磨机对所述混凝土层的表面进行粗磨,形成粗磨混凝土层;
S9:混凝土细磨:使用中磨机对所述粗磨混凝土层的表面进行细磨,形成细磨混凝土层;
S10:混凝土精磨:使用精磨机对所述细磨混凝土层的表面进行精磨,形成混凝土楼面。
S11:混凝土养护,在所述混凝土楼面上铺设毛毯。
优选地,所述步骤S8中,所述粗磨机安装磨盘对所述混凝土层的表面进行粗磨,在所述混凝土层的表面形成2-3mm的水泥砂浆时结束,形成所述粗磨混凝土层。
优选地,所述步骤S9中,在所述步骤S8结束20-30分钟后,所述中磨机安装复合刀片对所述粗磨混凝土层的表面横向交错打磨5-6遍,磨光覆盖重叠大于或等于30cm,形成所述细磨混凝土层。
优选地,所述步骤S10中,当所述细磨混凝土层的表面上人而无脚印时,所述精磨机安装精磨刀片对所述细磨混凝土层的表面精磨3-4遍,直至所述细磨混凝土层的表面平整度小于3mm,形成所述混凝土楼面。
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所述传剪钉均设置在所述压型钢板的波槽中,所述传剪钉的底端与所述压型钢板及所述钢梁焊接为一体。
优选地,所述步骤S5中,在所述压型钢板的波槽中铺设通长钢筋,在所述压型钢板的波峰上铺设双向钢筋。
优选地,所述步骤S6中,所述角钢为L30*4等边角钢,所述角钢每间隔500mm与传剪钉点焊一次,相邻两角钢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或等于6000mm。
优选地,所述步骤S7中,随所述混凝土层铺设的同时使用插入式振捣棒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并滚动所述滚筒对所述混凝土层的表面进行找平,在所述滚筒无法找平的局部区域使用抹子修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面大面积浇筑施工方法,以压型钢板作为浇筑混凝土的模板,并沿每一根钢梁长度方向均以若干个传剪钉穿透压型钢板并与钢梁相焊接固定,承受钢梁与混凝土楼面之间的剪切力,实现钢梁与混凝土楼面的抗剪连接,使钢梁与混凝土楼面可有效地协同工作,保证混凝土楼面的整体稳定性。
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面大面积浇筑施工方法,通过沿混凝土浇筑方向在压型钢板上设置若干个相互平行的角钢,相邻两角钢之间即形成混凝土浇筑位,且通过控制各角钢的顶标高均与设计的施工图纸的混凝土楼面标高相同,即确定混凝土楼面的标高,并即时将角钢焊接在传剪钉上,即可固定角钢的位置。通过在平行的两角钢之间浇筑混凝土,随浇筑进度以滚筒支撑于两角钢之间进行滚动,因若干个角钢顶标高均已固定且均相同,滚筒即在混凝土楼面所在标高的水平方向滚动,可快速对混凝土层的表面进行找平,有效保证大面积混凝土层的平整度。通过滚筒与角钢之间的配合,滚筒所滚过的面即混凝土楼面标高所在水平面,实现了对混凝土层表面的快速找平,可增大一次浇筑量,通过滚筒对各相邻两角钢之间的混凝土层表面进行找平,可保证大面积楼面的平整度,有效节省工期,无需实时测量混凝土层表面的平整度,节省了大量测量施工人员,极大地减小劳动强度,降低了成本,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实现了对面积大、平整度要求高的楼面进行快速、高质量地施工,解决了现有的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面施工工艺难以对面积大、平整度要求高的楼面进行施工的问题,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3、通过将若干个角钢均与传剪钉相焊接固定,而传剪钉底端穿透压型钢板与钢梁相焊接,可保证角钢的稳固性,有效防止角钢形变而导致角钢顶标高发生偏差,且因角钢本身折角结构,其抗拉强度较高,抗弯性能较好,可保证确定后的角钢顶标高的稳定,使滚筒可稳定地在角钢之间滚动对混凝土层表面进行找平,从而保证混凝土层表面的平整度。同时在混凝土层浇筑完毕后,角钢位于混凝土层中,既不影响楼面美观,且在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面使用阶段,因角钢与传剪钉及混凝土相结合且位于混凝土层上部,亦作为分布钢筋,可抵抗室温变化和混凝土收缩产生的拉应力,防止楼面开裂,提高楼面整体强度及刚度,且可提高传剪钉的抗剪切能力,并增强混凝土层与压型钢板之间的结合力。因此,角钢与传剪钉的结合设置更加合理,既可用于保证大面积楼面的平整度,亦可有效提高楼面的力学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面大面积浇筑施工方法的施工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面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面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浇筑混凝土层时的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钢梁;2、压型钢板;3、封边钢板;4、传剪钉;5、角钢;6、滚筒;7、通长钢筋;8、双向钢筋;9、混凝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及技术方案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面大面积浇筑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压型钢板铺设:在建筑结构的若干根钢梁1上铺设压型钢板2,压型钢板2的波槽方向与钢梁1相垂直,相邻压型钢板2端头槽口对齐贯通,保证压型钢板2在楼面施工阶段作为混凝土浇筑模板及楼面使用阶段作为受力钢筋的稳定性,压型钢板2铺设后立即进行校正,并将压型钢板2与钢梁1点焊固定(焊点严格按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焊点直径12mm,间距200mm~300mm),防止松动滑脱,压型钢板2的边缘支承于钢梁1上的长度大于或等于50mm,两压型钢板2在钢梁1的搭接处的搭接长度大于或等于50mm,且在两压型钢板2在钢梁1的搭接处用传剪钉穿透两压型钢板2的波槽与钢梁1进行锚固,进一步地加固,形成压型钢板楼面;
其中,压型钢板的型号需根据施工图纸的要求进行选择,压型钢板覆盖宽度与建筑结构尺寸相匹配,压型钢板净厚度大于或等于0.75mm,压型钢板的平均槽宽大于或等于50mm,波高小于或等于80mm;压型钢板搬运过程中,为防止压型钢板绑扎处被压坏,用软麻绳或软纤维绳捆绑及起吊,不得采用钢丝绳,压型钢板长度小于3m时软麻绳捆扎不少于2道,长度3~6m时捆扎不少于3道,长度大于6m时捆扎不少于4道;
S2:封边板焊接:在压型钢板楼面的四周的压型钢板2的外边、槽口周边设置封边钢板3,各封边钢板3联成组合楼面的挡边板,并将封边钢板3与钢梁1点焊固定(焊点直径12mm,焊点间距200mm~300mm),增强封边钢板3的稳固性,封边钢板3为L型薄钢板(厚度4mm),更加经济;
S3:传剪钉焊接:在压型钢板楼面上沿钢梁1的长度方向使用熔焊机焊接若干个传剪钉4,使若干个传剪钉4均贯穿压型钢板2并与钢梁1相焊接,沿每一钢梁1的长度方向均设置有若干个传剪钉4,且若干个传剪钉4均设置在压型钢板2的每一个波槽中,传剪钉4的底端与压型钢板2及钢梁1焊接为一体,使压型钢板2及传剪钉4稳固地与钢梁1相结合,可增强楼面与钢梁1结合的稳固性;
其中,传剪钉需按照施工图纸要求选择相应型号,并按照间距及焊接要求进行焊接固定,压型钢板的板跨<3m,传剪钉直径选13mm或6mm,3m≤板跨≤6m,传剪钉直径选16mm,板跨>6m,传剪钉直径选19mm,在焊接传剪钉时熔焊机的用电量大,为保证焊接质量及用电安全,熔焊机电源设置在独立的三级配电箱中,电源可采用国产QZL-2000A型号电源,或降压供电式电源:FRNK-2000电源+制卸装置NC21,熔焊机可采用JSS2500型栓焊机,或MRN-2000型号栓焊机+焊枪GS201或NS101,或采用松下栓焊机:YD-2000LS-2型栓焊机+焊枪YS-223G;每个待焊接传剪钉4带一个磁环,保证焊接时电弧的热量及稳定,且保护焊接时往外散的焊水,焊接后用小锤敲掉磁环,焊后传剪钉4高度应大于压型钢板2波高30mm,传剪钉4顶面至混凝土楼面距离小于40mm;
通过以压型钢板2作为浇筑混凝土层9的模板,并沿每一根钢梁1长度方向均以若干个传剪钉4穿透压型钢板2并与钢梁1相焊接固定,承受钢梁1与混凝土楼面之间的剪切力,实现钢梁1与混凝土楼面的抗剪连接,使钢梁1与混凝土楼面可有效地协同工作,保证混凝土楼面的整体稳定性;
S4:水电管预埋:按照水电施工图在压型钢板楼面上进行水管和电线管等相应管道预埋,压型钢板开孔时需认真核对,尽量减少对压型钢板的损坏及不必要的封堵;
S5:钢筋绑扎:根据施工图纸设计配筋,在压型钢板楼面上铺设混凝土楼面钢筋,包括在压型钢板2的波槽中铺设通长钢筋7、在压型钢板2的波峰上铺设双向钢筋8,先沿压型钢板2的波槽方向在波槽中铺设通长钢筋7作为纵向受力钢筋,每个波槽中铺设两根,且该两根通长钢筋7分别位于传剪钉4的两侧,可增强楼面抗拉性能,之后在垂直压型钢板波长方向铺设若干个横向钢筋,再在若干个横向钢筋上铺设纵向钢筋,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交叉部位均使用交叉扣绑扎,扎丝尾部全部弯入钢筋网以内,在所有两钢筋搭接处需绑扎3个或3个扣以上,即成双向钢筋8,通过通长钢筋7及双向钢筋8的铺设,可有效增强组合楼面整体的刚度及强度;
其中,在钢筋绑扎的同时,需铺设施工人员的行走路线,不允许其他人员踩踏而造成钢筋变形,保证受力钢筋在混凝土楼面中的稳定受力,保证施工的高质量;
S6:角钢焊接:沿混凝土浇筑方向在压型钢板楼面的上方设置若干个相互平行的角钢5,角钢5方向平行浇筑方向,通过自动安平水准仪(DS-32)及全站仪(RTS112SR6)测量,使若干个角钢5的顶标高均与施工图纸的混凝土楼面标高相同,并将若干个角钢5与传剪钉4相焊接,角钢5的顶标高测定后,需及时焊接固定,防止出现偏差,即确定混凝土楼面的标高,优选角钢5位于钢梁1上方且与钢梁1相平行,即角钢5垂直于压型钢板2的波长方向,使角钢可作为横向分布钢筋,楼面使用时,可抵抗室温变化和混凝土收缩产生的拉应力,防止楼面开裂,提高楼面整体强度及刚度;
其中,角钢5优选为L30*4等边角钢,即角钢边宽30mm,边厚3mm,抗拉及抗压性能好,角钢5每间隔500mm与传剪钉4点焊一次,既可以保证角钢5与传剪钉4之间连接的稳固,又可实现角钢5的快速焊接固定,有效提高施工效率,相邻两角钢5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或等于6m,遇设备基础等不规则区域处可视情况对角钢的间距进行调整,相邻两角钢5之间即形成混凝土浇筑位;
S7:混凝土浇筑:采取泵送混凝土在压型钢板楼面上浇筑混凝土层9,其中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2-14cm,混凝土应均匀摊铺,不能集中下料、堆积过高,避免压型钢板2产生变形、位移,随混凝土层9浇筑的同时使用插入式振捣棒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插入式振捣棒振捣间距小于作用半径的1.5倍,同时在相邻两角钢5上架设滚筒6,滚筒6的长度需大于相邻两角钢5之间的垂直距离,滚筒6的长度为6m-9m,随浇筑进度使滚筒6支撑于角钢5上沿角钢5的长度方向在混凝土层9的表面滚动,对混凝土层9的表面进行找平,使混凝土层9表面与角钢5顶标高相同,从而大面积、快速、准确地控制混凝土层9表面平整度,并除去混凝土表面浮桨,在滚筒6无法找平的局部小区域(柱钢周围、设备基础周围等)使用铁抹子修整,确保平整度符合要求。
通过沿混凝土浇筑方向在压型钢板2上设置若干个相互平行的角钢5,相邻两角钢5之间即形成混凝土浇筑位,通过控制各角钢5的顶标高均与设计的施工图纸的混凝土楼面标高相同,即确定混凝土楼面的标高,并即时将角钢5焊接在传剪钉4上,即可固定角钢的位置;通过在平行的两角钢5之间浇筑混凝土,随浇筑进度以滚筒6支撑于两角钢5之间进行滚动,因若干个角钢5顶标高均已固定且均相同,滚筒6即在混凝土楼面所在标高的水平方向滚动,可快速对混凝土层9的表面进行找平,有效保证大面积混凝土层的平整度,通过滚筒6与角钢5之间的配合,滚筒6所滚过的面即混凝土楼面标高所在水平面,实现了对混凝土层表面的大面积快速找平,可增大一次浇筑量,通过滚筒6对各相邻两角钢5之间的混凝土层表面进行找平,可保证大面积楼面整体的平整度,有效节省工期,无需实时测量混凝土层表面的平整度并及时调整,节省了大量测量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极大地减小劳动强度,降低了成本,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实现了对面积大、平整度要求高的楼面进行快速、高质量地施工,解决了现有的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面施工工艺难以对面积大、平整度要求高的楼面进行施工的问题,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通过将若干个角钢5均与传剪钉4相焊接固定,而传剪钉4底端穿透压型钢板2与钢梁1相焊接,可保证角钢的稳固性,有效防止角钢5形变而导致已确定的角钢顶标高发生偏差,且因角钢5本身折角结构,其抗拉强度较高,抗弯性能较好,可保证确定后的角钢顶标高的稳定,使滚筒6可稳定地在角钢5之间滚动对混凝土层表面进行找平,从而保证混凝土层表面的平整度。同时在混凝土层浇筑完毕后,角钢5位于混凝土层中,既不影响楼面美观,且在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面使用阶段,因角钢5与传剪钉4及混凝土相结合且位于混凝土层上部,亦作为分布钢筋,可抵抗室温变化和混凝土收缩产生的拉应力,防止楼面开裂,提高楼面整体强度及刚度,且因角钢5通过传剪钉4与压型钢板2及钢梁1相连接,可提高传剪钉4的抗剪切能力,并增强混凝土层与压型钢板2之间的结合力。角钢5与传剪钉4的结合设置,设计更加合理,既可用于保证大面积楼面的平整度,亦可有效提高楼面的力学性能。
为使混凝土层9表面精平、密实、光洁,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面大面积浇筑施工方法还包括步骤:
S8:混凝土粗磨:在混凝土层9初凝前,使用粗磨机对混凝土层9的表面进行粗磨,即使用磨光机安装磨盘对混凝土层9的表面进行粗磨3-4遍,操作工人使用粗磨机时,保持磨盘水平,在混凝土层9的表面形成2-3mm的水泥砂浆时粗磨结束,有效实现对混凝土层9的提浆,形成粗磨混凝土层;
S9:混凝土细磨:在步骤S8混凝土粗磨结束20-30分钟后,使用中磨机对粗磨混凝土层的表面进行细磨,即使用磨光机安装复合刀片对粗磨混凝土层的表面横向交错打磨5-6遍,磨光覆盖重叠需大于或等于30cm,形成细磨混凝土层;
S10:混凝土精磨:当细磨混凝土层的表面上人而无明显脚印时,使用精磨机对细磨混凝土层的表面进行精磨,磨光机安装精磨刀片对细磨混凝土层的表面精磨3-4遍,同时,需使用检测尺对细磨混凝土层的表面进行检测,直至细磨混凝土层的表面平整度小于3mm,达到规范要求为止,使细磨混凝土层表面平整、光洁,形成混凝土楼面;
S11:混凝土养护:在混凝土楼面上铺设毛毯,保温保湿进行养护。
本实施例中,以压型钢板作为浇筑混凝土的模板,节省了大量木模板及其支撑,压型钢板工厂生产、运输、堆放方便,节省大量支模工作,并且改善了施工条件,在使用阶段,由于组合作用,可代替受拉钢筋,可减少钢筋的使用量,且减小了发生火灾的可能性;
通过滚筒6与角钢5的配合对混凝土层9的表面进行大面积快速粗平而控制混凝土表面整体平整度后,再依次使用粗磨机、细磨机对混凝土层的表面进行提浆、磨平,最后利用精磨机进行精磨光,使混凝土层表面精平、密实、光洁,通过各步骤的合理设计、有序施工,使得施工进度可快速稳定地向前推进,并可保证施工后的组合楼面的平整度以及表面的密实精平,有效保证对大面积、高平整度要求的楼面的高质量施工。
应用实施例:
在3000平方米楼面工业厂房项目中采取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面大面积浇筑施工方法,达到楼面平整、光洁、密实的要求,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其中,一次施工3000平方米楼面需要的人员具体如下表:
一次施工3000平方米楼面需要的主要材料具体如下表:
一次施工3000平方米楼面需要的主要机具设备具体如下表:
其中,施工过程中按照以下标准执行:
《钢结构设计规范》(GBJ50017-2017)、《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具体施工方法:
(1)压型钢板铺设:在已建好的工字型钢梁上铺设压型钢板(型号YX75-293-880,净厚度0.76mm,相邻两波槽中线之间的距离为293mm,波高65mm),压型钢板的波槽方向与钢梁相垂直,相邻压型钢板端头槽口对齐贯通,压型钢板铺设后立即进行校正,并将压型钢板与钢梁点焊固定(焊点直径12mm,间距200mm~300mm),防止松动滑脱,压型钢板的边缘支承于钢梁上的长度大于或等于50mm,两压型钢板在钢梁的搭接处的搭接长度大于或等于50mm,且在两压型钢板在钢梁的搭接处用传剪钉穿透两压型钢板的波槽与钢梁进行锚固。压型钢板搬运过程中,为防止压型钢板绑扎处被压坏,用软麻绳捆绑及起吊,不得采用钢丝绳,压型钢板长度小于3m时软麻绳捆扎不少于2道,长度3~6m时捆扎不少于3道,长度大于6m时捆扎不少于4道,压型钢板边缘切割时采用氧乙炔割枪切割;
(2)封边板焊接:在铺设好的压型钢板楼面的四周的压型钢板的外边、槽口周边设置封边钢板,并将封边钢板与钢梁点焊固定(焊点直径12mm,焊点间距200mm~300mm),增强封边钢板的稳固性,封边钢板采用L型薄钢板(厚度4mm),且L型封边钢板的短横边与钢梁相焊接固定,各封边钢板联成组合楼面的挡边板;
(3)传剪钉焊接:在压型钢板楼面上沿每一根钢梁的长度方向均采用JSS2500型栓焊机焊接若干个传剪钉(传剪钉直径19mm),使每个传剪钉均贯穿压型钢板的波槽的槽底并与钢梁相焊接,压型钢板的每一个波槽中均设置一个传剪钉,传剪钉的底端与压型钢板及钢梁焊接为一体,使压型钢板及传剪钉稳固地与钢梁相结合,可增强楼面与钢梁结合的稳固性,每个待焊接传剪钉带一个磁环,保证焊接时电弧的热量及稳定,且保护焊接时往外散的焊水,焊接后用小锤敲掉磁环;
(4)水电管预埋:按照水电施工图在压型钢板楼面上进行水管和电线管的预埋,压型钢板开孔时需认真核对,尽量减少对压型钢板的损坏及不必要的封堵;
(5)钢筋绑扎:在压型钢板楼面上铺设混凝土楼面钢筋,包括在压型钢板的波槽中铺设通长钢筋(直径10mm)、在压型钢板的波峰上铺设双向钢筋(φ8@150,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直径均为8mm,相等中心距150mm),先沿压型钢板的波槽方向在波槽中铺设通长钢筋作为纵向受力钢筋,每个波槽中铺设两根,且该两根通长钢筋分别位于传剪钉的两侧,可增强楼面抗拉性能,之后在垂直压型钢板波长方向铺设若干个横向钢筋,再在若干个横向钢筋上铺设纵向纵向钢筋,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交叉部位均使用交叉扣绑扎,扎丝尾部全部弯入钢筋网以内,在所有两钢筋搭接处需绑扎3个或3个扣以上,通过通长钢筋及双向钢筋的铺设,可有效增强组合楼面整体的刚度及强度,在钢筋绑扎的同时,需铺设施工人员的行走路线,不允许其他人员踩踏而造成钢筋变形;
(6)角钢焊接:沿混凝土浇筑方向在压型钢板楼面的上方设置若干个相互平行的角钢(L30*4,角钢边宽30mm,边厚3mm),角钢方向平行浇筑方向,通过自动安平水准仪(DS-32)及全站仪(RTS112SR6)测量,使每个角钢的顶标高均与施工图纸的混凝土楼面标高相同,并将若干个角钢均与传剪钉相焊接,角钢的顶标高测定后,需及时焊接固定,防止出现偏差,即确定混凝土楼面的标高,角钢位于钢梁上方且与钢梁相平行,即角钢垂直于压型钢板的波长方向,角钢5每间隔500mm与传剪钉4点焊一次,相邻两角钢5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或等于6m,遇设备基础等不规则区域处可视情况对角钢的间距进行调整;
(7)混凝土浇筑:采取泵送混凝土在压型钢板楼面上浇筑混凝土层,其中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2-14cm,混凝土应均匀摊铺,不能集中下料、堆积过高,避免压型钢板产生变形、位移,随混凝土层浇筑的同时,施工人员使用插入式振捣棒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插入式振捣棒振捣间距小于作用半径的1.5倍,同时在相邻两角钢上架设滚筒,滚筒的长度需大于相邻两角钢之间的垂直距离,滚筒的长度为7m,随浇筑移动方向,一名施工人员直接用脚滚动滚筒,使滚筒支撑于角钢上沿角钢的长度方向在混凝土层的表面滚动,对混凝土层的表面进行找平,使混凝土层表面与角钢顶标高相同,并依次对各两角钢之间的混凝土层表面进行找平,从而大面积、快速、准确地控制混凝土层表面平整度,并除去混凝土表面浮桨,另外由一名施工人员在旁配合,在滚筒无法找平的局部小区域(柱钢周围、设备基础周围等)使用铁抹子修整,确保平整度符合要求;
(8)混凝土粗磨:在混凝土层初凝前,使用磨光机安装磨盘对混凝土层的表面进行粗磨3-4遍,操作工人使用磨光机时,保持磨盘水平,在混凝土层的表面形成2-3mm的水泥砂浆时粗磨结束,有效实现对混凝土层的提浆,形成粗磨混凝土层;
(9)混凝土细磨:在步骤(8)混凝土粗磨结束20-30分钟后,使用磨光机安装复合刀片对粗磨混凝土层的表面横向交错打磨5-6遍,磨光覆盖重叠需大于或等于30cm,形成细磨混凝土层;
(10)混凝土精磨:当细磨混凝土层的表面上人而无明显脚印时,磨光机安装精磨刀片对细磨混凝土层的表面精磨3-4遍,同时,需使用检测尺对细磨混凝土层的表面进行检测,直至细磨混凝土层的表面平整度小于3mm达到规范要求为止,使细磨混凝土层表面平整、光洁,形成混凝土楼面;
(11)混凝土养护:精磨完成后,采用毛毯覆盖混凝土楼面,保温保湿进行养护。
本应用实施例的质量保证措施:
1)依据施工图纸及规范要求,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及型号。
2)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浇筑前及过程中对混凝土的坍落度进行检查。
3)每遍工序需质检员对相关质量检查,楼面混凝土浇筑前,需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必须有书面的检验记录,并签名备查。
4)按照控制标高检查混凝土表面的标高,每遍打磨需检查表面平整度,确保楼面的平整度达到规范要求。
5)为防止压型钢板等构件变形,安装及浇筑过程中,应避免集中荷载过大,将荷载分散。
6)混凝土浇筑完后,需及时进行养护,表面覆盖,保温保湿。
本应用实施例的安全措施:
1)操作人员作业前,必须进行技术培训、安全教育与交底,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2)在施工前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经公司总工及监理审批合格后方可实施。
3)相关机械所用电缆,应架空,防止漏电,不得在混凝土面上随意拖拉,施工用电严格按照三级配电等相关要求落实。
本应用实施例的环保措施:
1)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下发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2)项目部应安排申诉接待人员,负责接待污染投诉问题并及时处理。
3)建筑施工场界噪声应控制在《建筑施工噪声限值》内,昼间不大于55dBA,夜间不大于45dBA。
4)车辆进出施工现场要经过冲洗台冲洗,污水应排入污水收集池,沉淀后重复利用。
5)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场地清理,做到工完料清,保持施工现场整洁、卫生、文明。
本应用实施例中,在压型钢板铺设、布置传剪钉、绑扎钢筋后,布设角钢,通过水平标高控制角钢顶标高,角钢顶标高即为楼面标高,精确无误后将角钢与传剪钉进行焊接,浇筑混凝土后用钢滚筒支撑于角钢之间,对混凝土进行粗平,控制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再利用磨光机提浆、磨平,最后利用磨光机安装精磨叶片进行精磨光,使得最后施工完成的工业厂房楼面表面精平、密实、光洁,施工步骤设计合理紧凑,实现了大面积、快速、精准地控制楼面平整度,提高了楼面的一次浇筑量、保证了楼面平整度、有效节省了工期,且减少了一次大面积施工过程中所需的工作人员数量及相关施工设备,更加节省资金,更加高效。
通过实际工程项目的应用证明,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面大面积浇筑施工方法可提高楼面的一次浇筑量、保证楼面平整度、缩短施工工期,实现对面积大、平整度要求高的楼面进行快速、高质量地施工,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尤其适用于面积大、平整度要求高的楼面施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面大面积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S1:压型钢板铺设:在钢梁(1)上铺设压型钢板(2),并将所述压型钢板(2)与所述钢梁(1)相固定,形成压型钢板楼面;
S2:封边板焊接:在所述压型钢板楼面的四周设置封边钢板(3),并将所述封边钢板(3)与所述钢梁(1)相固定;
S3:传剪钉焊接:在所述压型钢板楼面上沿所述钢梁(1)的长度方向设置若干个传剪钉(4),使若干个所述传剪钉(4)均贯穿所述压型钢板(2)并与所述钢梁(1)相焊接;
S4:水电管预埋:在所述压型钢板楼面上铺设水管和电线管;
S5:钢筋绑扎:在所述压型钢板楼面上铺设混凝土楼面钢筋;
S6:角钢焊接:沿混凝土浇筑方向在所述压型钢板楼面的上方设置若干个相互平行的角钢(5),使若干个所述角钢(5)的顶标高均与施工图纸的混凝土楼面标高相同,并将若干个所述角钢(5)与所述传剪钉(4)相焊接;
S7:混凝土浇筑:在所述压型钢板楼面上铺设混凝土层(9),并在相邻两所述角钢(5)上架设滚筒(6),使所述滚筒(6)沿所述角钢(5)的长度方向在所述混凝土层(9)的表面滚动,对所述混凝土层(9)的表面进行找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面大面积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步骤:
S8:混凝土粗磨:在所述混凝土层(9)初凝前,使用粗磨机对所述混凝土层(9)的表面进行粗磨,形成粗磨混凝土层;
S9:混凝土细磨:使用中磨机对所述粗磨混凝土层的表面进行细磨,形成细磨混凝土层;
S10:混凝土精磨:使用精磨机对所述细磨混凝土层的表面进行精磨,形成混凝土楼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面大面积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8中,所述粗磨机安装磨盘对所述混凝土层(9)的表面进行粗磨,在所述混凝土层(9)的表面形成2-3mm的水泥砂浆时结束,形成所述粗磨混凝土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面大面积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9中,在所述步骤S8结束20-30分钟后,所述中磨机安装复合刀片对所述粗磨混凝土层的表面横向交错打磨5-6遍,磨光覆盖重叠大于或等于30cm,形成所述细磨混凝土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面大面积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10中,当所述细磨混凝土层的表面上人而无脚印时,所述精磨机安装精磨刀片对所述细磨混凝土层的表面精磨3-4遍,直至所述细磨混凝土层的表面平整度小于3mm,形成所述混凝土楼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面大面积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步骤:
S11:混凝土养护:在所述混凝土楼面上铺设毛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面大面积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3中,所述传剪钉(4)均设置在所述压型钢板(2)的波槽中,所述传剪钉(4)的底端与所述压型钢板(2)及所述钢梁(1)焊接为一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面大面积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5中,在所述压型钢板楼面上铺设混凝土楼面钢筋包括在所述压型钢板(2)的波槽中铺设通长钢筋(7)、在所述压型钢板(2)的波峰上铺设双向钢筋(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面大面积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6中,所述角钢(5)为L30*4等边角钢,所述角钢(5)每间隔500mm与所述传剪钉(4)点焊一次,相邻两所述角钢(5)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或等于6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面大面积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7中,随所述混凝土层(9)铺设的同时使用插入式振捣棒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并滚动所述滚筒(6)对所述混凝土层(9)的表面进行找平,在所述滚筒(6)无法找平的局部区域使用抹子修整。
CN201910263805.8A 2019-04-03 2019-04-03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面大面积浇筑施工方法 Pending CN1099146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63805.8A CN109914666A (zh) 2019-04-03 2019-04-03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面大面积浇筑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63805.8A CN109914666A (zh) 2019-04-03 2019-04-03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面大面积浇筑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14666A true CN109914666A (zh) 2019-06-21

Family

ID=66968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63805.8A Pending CN109914666A (zh) 2019-04-03 2019-04-03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面大面积浇筑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14666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12872A (zh) * 2019-08-12 2019-11-29 世源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混凝土收面平整度控制方法
CN112343231A (zh) * 2020-11-02 2021-02-09 抚州市恒强达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房屋楼面
CN113931363A (zh) * 2021-10-27 2022-01-14 中铁三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钢桁架和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盖施工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95550U (zh) * 2010-06-22 2011-01-05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闭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
CN101967884A (zh) * 2010-09-10 2011-02-09 安徽华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大面积钢筋桁架模混凝土平整度控制方法
CN102877582A (zh) * 2012-10-16 2013-01-16 北京工业大学 带钢筋桁架-压型钢板-再生混凝土组合楼板及制作方法
US20140000206A1 (en) * 2008-01-24 2014-01-02 Nucor Corporation Composite joist floor system
CN106121114A (zh) * 2016-07-06 2016-11-16 蒋朝晖 一种智能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CN108894422A (zh) * 2018-07-12 2018-11-27 华南理工大学 装配式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及施工方法
CN109469242A (zh) * 2018-10-30 2019-03-15 浙江中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压型钢板-再生混凝土组合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00206A1 (en) * 2008-01-24 2014-01-02 Nucor Corporation Composite joist floor system
CN201695550U (zh) * 2010-06-22 2011-01-05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闭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
CN101967884A (zh) * 2010-09-10 2011-02-09 安徽华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大面积钢筋桁架模混凝土平整度控制方法
CN102877582A (zh) * 2012-10-16 2013-01-16 北京工业大学 带钢筋桁架-压型钢板-再生混凝土组合楼板及制作方法
CN106121114A (zh) * 2016-07-06 2016-11-16 蒋朝晖 一种智能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CN108894422A (zh) * 2018-07-12 2018-11-27 华南理工大学 装配式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及施工方法
CN109469242A (zh) * 2018-10-30 2019-03-15 浙江中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压型钢板-再生混凝土组合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12872A (zh) * 2019-08-12 2019-11-29 世源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混凝土收面平整度控制方法
CN112343231A (zh) * 2020-11-02 2021-02-09 抚州市恒强达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房屋楼面
CN113931363A (zh) * 2021-10-27 2022-01-14 中铁三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钢桁架和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盖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11743U (zh) 一种干湿接缝的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
CN109914666A (zh)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面大面积浇筑施工方法
CN109371836A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桥面板拼装结构
CN108330835A (zh) 定型支架的施工方法
CN210975404U (zh) 复合装配式路面板
CN110700103B (zh) 一种连续性组合梁施工方法
CN102926504A (zh) 一种用于钢混叠合粱结合部的连接钢构件及施工方法
CN109505222A (zh) 一种装配式网状吊杆系杆拱桥
CN103758348A (zh) 型钢框架结构混凝土楼板悬模浇筑施工方法
CN107587424A (zh) 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桥面板
CN105298115A (zh) 用于大斜度坡屋面的施工结构
CN113202222A (zh) 用于装配式叠合梁板的施工方法
CN108360723A (zh) 一种带立体桁架临时支撑的装配式大模块半焊接叠合梁板结构
CN110593477B (zh) 一种现浇钢筋砼异形斜板的施工方法
CN103243912B (zh) 多层无板框架结构施工方法
CN212026574U (zh) 采用钢筋桁架模板的悬挑楼楼板钢筋结构
CN103397778A (zh) 高层商住楼结构转换层施工方法
WO2024065670A1 (zh) 一种采用预拉纤维网抗裂工艺的预制叠合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0258883A (zh) 一种空心楼盖bdf钢网膜填充箱体的施工方法
CN108842933A (zh) 一种塔吊洞口封堵方法
CN101693389A (zh) 预铸混凝土模板方法
CN105755920B (zh) 预制装配混凝土结构层及其装配方法
CN214831925U (zh) 一种基于ecc材料的自带模板的桥梁湿接缝结构
CN104831628B (zh) 一种多主梁钢混合结构桥梁桥面板的永久性模板
CN106869387A (zh) 密肋板楼盖结构体系hz砼膜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