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09735A - 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的组装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的组装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09735A
CN109909735A CN201711320832.1A CN201711320832A CN109909735A CN 109909735 A CN109909735 A CN 109909735A CN 201711320832 A CN201711320832 A CN 201711320832A CN 109909735 A CN109909735 A CN 1099097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door
door opening
closing mechanism
support
transmission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2083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09735B (zh
Inventor
梁俊峰
孟凡义
杨焕春
宫文新
赵淑杰
田晓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qihar Rolling Stoc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Qiqihar Rolling Stoc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Qiqihar Rolling Stock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Qiqihar Rolling Stoc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32083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0973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097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097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097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097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的组装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基础平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至少一个分组装单元模块;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分别位于基础平台的两侧;所述分组装单元模块位于所述基础平台之上,且所述分组装单元模块位于所述车体下方,所述分组装单元模块用于固定底门开闭机构的各组成部件,以使所述底门开闭机构在所述分组装单元模块上组装,并在组装完成后与车体装配在一起。通过在该组装装置上将底门开闭机构进行分组装,再将分组装完成的底门开闭机构装配至车体底部,可以避免车体制造累积的公差传导进底门开闭机构,因此无需靠反复组装来调整参数就可以保证组装参数合格。

Description

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的组装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货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的组装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底门开闭机构是漏斗车的核心结构之一,其与漏斗车车体底门连接,用于控制车体底门的开启与关闭,当底门开启时可以实现对漏斗车内货物的高效卸货。底门与底门开闭机构如图1所示,底门40与底门开闭机构连接,底门开闭机构包括传动轴20、开门碰头10、关门碰头30、双联杠杆60、关门缓解装置80、长联杆50、短联杆70等,其中传动轴20、开门碰头10、关门碰头30、双联杠杆60共同组成传动轴分组成。
现有技术中底门开闭机构的组装工艺是采用专用的底门安装小车(即普通液压升降小车),配合设置的四个工序台位逐步对底门开闭机构进行组装和调整。该四个工序台位分别为底门组装台位、传动轴分组成组装及粗调台位、第一参数调整台位、第二参数调整台位。其组装过程为依次在四个工序台位上进行组装、安研(即安装后调整组装间隙)、调整,最终完成底门开闭机构的组装。
但是,底门开闭机构的组装是以车体大横梁下盖板位置为基准进行的,应用现有技术进行底门开闭机构组装,车体制造累积的公差会传导进底门开闭机构而无法消除,只能靠反复组装来调整,以达到多个参数平衡的状态,而反复调整会使部分参数失真,且多个参数平衡的状态也并不是所有参数都合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的组装装置及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车体制造累积的公差会传导进底门开闭机构,需要靠反复组装来调整参数以保证参数合格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的组装装置,包括:基础平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至少一个分组装单元模块;
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分别位于所述基础平台的两侧,用于对车体进行支撑;
所述分组装单元模块位于所述基础平台之上,且所述分组装单元模块位于所述车体下方,所述分组装单元模块用于固定底门开闭机构的各个组成部件,以使所述底门开闭机构在所述分组装单元模块上组装,并在组装完成后与车体装配在一起。
可选地,所述分组装单元模块包括:平台支架、传动轴组成定位调整机构、轴支座调平单元、升降机构、折页座定位调整机构和门边高度辅助支撑单元;
所述平台支架通过直线滑轨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基础平台上;所述平台支架和所述直线滑轨之间通过所述升降机构连接;所述传动轴组成定位调整机构、所述轴支座调平单元、所述折页座定位调整机构、所述门边高度辅助支撑单元均设置在所述平台支架上。
可选地,所述平台支架包括主梁、与所述主梁相互垂直的两个横梁,以及设置在所述横梁底部的至少两个耳座;所述横梁的中段均与所述主梁连接,且所述横梁均位于所述主梁的两个端部之间,所述耳座相对于所述主梁对称设置;所述耳座用于通过销轴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
可选地,所述传动轴组成定位调整机构包括:上丝母座、导向块、下安装座、垂向丝杠、定位块、两个尺头和两个横向丝杠;
所述上丝母座与所述下安装座夹设在所述主梁的上下两侧;所述导向块沿竖直方向穿设在所述上丝母座与所述下安装座中;所述定位块位于所述上丝母座上方,并与所述导向块滑动连接,用于承载和定位底门开闭机构中的传动轴;所述上丝母座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垂向丝杠穿过所述螺纹孔并和所述螺纹孔的螺纹旋合,所述垂向丝杠的顶端与所述定位块连接,且所述垂向丝杠相对所述螺纹孔转动时,所述垂向丝杠的顶端带动所述定位块上下移动;所述尺头通过所述横向丝杠对称的连接在所述定位块的两侧,且两个所述尺头用于夹紧所述传动轴分组成。
可选地,所述轴支座调平单元设置在所述主梁的端部,所述轴支座调平单元包括:两个沿垂直于所述传动轴轴向方向排列的第一顶丝、丝母座和两个第一手轮;所述第一顶丝与所述丝母座通过螺旋副连接;
所述丝母座固定在所述平台支架的主梁的两端,所述第一顶丝的顶端竖直朝上设置,用于支撑和调平传动轴的轴支座,所述第一手轮和所述第一顶丝的底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折页座定位调整机构包括:两个横向丝母座、两个立柱、下底板、垂向调整丝杠、双头螺杆、导向压板、定位套、垂向丝母座、两个横向调整丝杠;
所述下底板与所述导向压板均固定在所述横梁上,并形成用于供所述立柱水平滑动的导向槽;两个所述立柱对称设置,且所述立柱的底端位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横向丝母座固定在所述下底板的两端,且所述横向丝母座中设置有横向调整丝杠;所述横向调整丝杠的端部与所述立柱连接并用于带动所述立柱沿所述纵向导向槽移动;所述立柱顶端设置有可与底门折页连接的定位结构;所述双头螺杆连接在两个所述立柱之间。
可选地,所述门边高度辅助支撑单元设置在所述横梁的端部,所述门边高度辅助支撑单元包括:第二顶丝和第二手轮;
所述第二顶丝通过螺旋副与所述横梁的端部连接,用于对所述底门开闭机构进行分组装时调整和支撑底门。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架的顶面包括第一心盘定位块,所述第二支撑架的顶面包括第二心盘定位块;
所述第一心盘定位块与所述第二心盘定位块具有不同的形状,用于定位所述车体;
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第二支撑架的顶面还包括至少两个旁承支撑块。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偏心距组对样尺,所述偏心距组对样尺包括水平段和竖直段,所述水平段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形状与底门折页孔的定位销匹配的定位孔,所述竖直段的顶端与所述水平段中部连接,底端具有形状与所述传动轴外缘相匹配的圆弧;
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圆弧之间的间距,与所述底门开闭机构装配完成后两个所述底门折页孔与所述传动轴之间的间距相同。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的组装方法,该方法采用上述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的组装装置进行底门开闭机构的组装;
该方法包括:在所述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的组装装置上组装所述底门开闭机构;
将组装完成的所述底门开闭机构装配至车体底部。
本发明提供的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的组装装置和方法,该组装装置包括基础平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至少一个分组装单元模块;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用于对所述车体进行支撑;分组装单元模块用于固定底门开闭机构的各个组成部件,以使所述底门开闭机构在所述分组装单元模块上组装,并在组装完成后与车体装配在一起。通过在该组装装置上将底门开闭机构预先进行分组装,最后将分组装完成的底门开闭机构装配至车体底部,这样可以避免车体制造累积的公差传导进底门开闭机构,而无需靠反复组装来调整参数就可以保证各组装参数合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漏斗车底门与底门开闭机构;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的组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分组装单元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平台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传动轴组成定位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垂向丝杠与定位块的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折页座定位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心盘定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心盘定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偏心距组对样尺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的组装方法。
附图标记说明:
10-开门碰头 20-传动轴 30-关门碰头
40-底门 50-长联杆 60-双联杠杆
70-短联杆 80-关门缓解装置
1-基础平台 2-第一支撑架 3-第二支撑架
4-分组装单元模块 5-底门开闭机构 6-车体
41-平台支架 42-折页座定位调整机构 43-门边高度辅助支撑单元
44-传动轴组成定位调整机构 45-直线滑轨 46-升降机构
47-轴支座调平单元 411-主梁 412-耳座
413-横梁 441-上丝母座 442-导向块
443-尺头 444-下安装座 445-垂向丝杠
446-定位块 447-横向丝杠 421-横向丝母座
422-立柱 423-下底板 424-垂向调整丝杠
425-双头螺杆 426-导向压板 427-定位套
428-垂向丝母座 429-横向调整丝杠 21-支架体
22-旁承支撑块 23-第一心盘定位块 51-水平段
52-竖直段 53-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此外,说明书中的“第一”、“第二”仅是为了区分描述所指示的技术特征,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描述特定的顺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无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本文所述的上下、横向等方位均以漏斗车为参照,漏斗车处于使用状态时,在垂直于轨道面的方向,靠近轨道的方向为下,远离轨道的方向为上;在平行于轨道面的平面内,平行于漏斗车运行方向为纵向,也就是漏斗车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纵向的方向为横向,也就是漏斗车的宽度方向。
现有技术中底门开闭机构的组装工艺是采用专用的底门安装小车,配合设置的四个工序台位逐步对底门开闭机构进行组装和调整。其具体组装过程为:
(1)采用专用的底门安装小车配合进行底门安研。首先将车体架起一定的高度,从侧面将底门安装小车推入安装位置后升起,通过圆销将底门与底门折页座连接,调整底门折页座高低及前后位置,粗调底门门缝间隙,调整完成后再用辅助工具(例如铁丝等)将底门固定在关门位置。
(2)采用专用传动轴安装小车及偏心距组对样尺配合进行传动轴分组成组装。从侧面将传动轴安装小车推入安装位置后,将轴支座组成翻转向上后用安装小车将其升至高点,纵向调整使双联杠杆与底门折页对正,调整传动轴横向位置、轴的旋转角度,粗调偏心距及传动轴高度,并将轴支座组成与车体大横梁下盖板定位焊。
(3)卸下偏心距组对样尺,装入长联杆和短联杆,连接好底门和双联杠杆。调整底门门缝间隙、偏心距、开关门碰头高低等参数。由于这几个参数相互关联,调整较为繁琐,因此,最终会保证偏心距、底门门缝符合要求,而开关门碰头高低会适当放宽尺寸公差,以保证多个参数的平衡。
(4)进行空车开门力调整。首先调整关门缓解装置的弹簧压缩量,但是有时仅调整弹簧压缩量并不能满足要求,因此,需要重新进行门缝间隙调整,这样又会回到上一工序,反复进行调整,最终实现所有参数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状态。
但是,现有技术中最终调整出的所有参数的最佳平衡状态并非每个参数都合格,因为在底门开闭机构组装时,车体制造累积的公差会传导进底门开闭机构而无法消除,为了保证多个参数平衡,会放宽一些参数的尺寸公差,因此,采用现有技术的方法并不能保证所有参数都合格。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的组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的组装装置包括:
基础平台1、第一支撑架2、第二支撑架3和至少一个分组装单元模块4。
第一支撑架2和第二支撑架3分别位于基础平台1的两侧,用于对车体进行支撑。
分组装单元模块4位于基础平台1之上,且分组装单元模块4位于车体下方,该分组装单元模块4用于固定底门开闭机构的各个组成部件,以使底门开闭机构在该分组装单元模块4上组装,并在组装完成后与车体装配在一起。
具体地,在基础平台1上沿纵向方向排布有至少一个分组装单元模块4,该分组装单元模块4作为本装置的核心部件,每个分组装单元模块4不仅能够完成一套底门开闭机构自身的分组装、安研,而且能够将分组装完成的底门开闭机构作为一个整体模块与车体进行组装、安研。
为了便于理解,图2中还示出了漏斗车的车体6,以及底门开闭机构5,从图2中可以看出,基础平台1位于车体底门开闭机构5安装位的正下方。
基础平台1是分组装单元模块4的安装及承载基础,可选地,基础平台1可以为具有足够强度的钢结构件,其强度应满足承载多个分组装单元模块4。当然,基础平台1也可以为其他材料的结构件,只要其强度能够满足要求即可,此处对此并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的组装装置,可以实现在该装置上对底门开闭机构预先进行的分组装,以及能够将分组装完成的底门开闭机构作为一个整体模块装配至车体底部,这样可以避免车体制造累积的公差传导进底门开闭机构,而无需靠反复组装来调整参数就可以保证各组装参数合格,并且由于本装置作为组装设备,将底门开闭机构脱离车体,可以先在该组装装置上进行分组装,这样组装时便没有了狭小操作空间的限制,可以方便的将各组成件按照图纸尺寸要求进行分组装,之后再将分组装完成的底门开闭机构作为一个整体模块与车体进行组装,与现有技术的整体组装工艺相比,有效解决了底门开闭机构组装难度大、可靠性差及效率低等缺点。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分组装单元模块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3,该分组装单元模块4包括:平台支架41、传动轴组成定位调整机构44、轴支座调平单元47、升降机构46、折页座定位调整机构42和门边高度辅助支撑单元43。
该分组装单元模块4作为一个整体,安装在基础平台1上,且置于车体每套底门开闭机构安装位的正下方,用于实现底门开闭机构的分组装。
具体地,平台支架41通过直线滑轨45可滑动的设置在基础平台1上;平台支架41和直线滑轨45之间通过升降机构46连接;传动轴组成定位调整机构44、轴支座调平单元47、折页座定位调整机构42、门边高度辅助支撑单元43均设置在平台支架41上。通过该分组装单元模块4中的各个结构之间的关系,可以实现分组装模块沿不同方向的运动,进而实现对底门开闭机构各个组装参数的调整。
在上述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一种平台支架,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平台支架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4,该平台支架41包括:主梁411、与所述主梁411相互垂直的两个横梁413,以及设置在横梁413底部的至少两个耳座412。
具体地,平台支架41为具有足够刚度的桁架结构,由该主梁411与两个横梁413组成开式鱼刺结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避开作业操作空间。其中,横梁413的中段均与主梁411连接,且横梁413均位于主梁411的两个端部之间,耳座412相对于主梁411对称设置。平台支架41的上部安装有各支撑、调整功能单元部件,例如:传动轴组成定位调整机构44、轴支座调平单元47、折页座定位调整机构42、门边高度辅助支撑单元43。耳座412用于通过销轴与升降机构46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传动轴组成定位调整机构,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传动轴组成定位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5,该传动轴组成定位调整机构44包括:上丝母座441、导向块442、下安装座444、垂向丝杠445、定位块446、两个尺头443和两个横向丝杠447。
具体地,传动轴组成定位调整机构44位于平台支架41的主梁411上,且沿主梁411对称布置在横梁413的内侧。其中,上丝母座441与下安装座444夹设在主梁411的上下两侧,上丝母座441与下安装座444的两端均开设有卡槽,导向块442沿竖直方向穿设在上丝母座441与下安装座444中,具体为导向块442通过卡槽穿设在上丝母座441与下安装座444中。
定位块446位于上丝母座441上方,定位块446的两侧也开设有沿数值方向的卡槽,导向块442通过该卡槽与定位块446滑动连接,定位块446可以沿该卡槽做上下运动。定位块446的上端面在分组装时与底门开闭机构中的传动轴接触,因此,定位块446用于承载和定位底门开闭机构中的传动轴。并且定位块446沿卡槽只能做上下运动,这样可以保证对传动轴分组成沿高低方向进行调整,以及,以纵向方向为旋转轴,对传动轴分组成绕纵向方向旋转角度的调整。
上丝母座441上开设有螺纹孔,具体地,该螺纹孔开设在上丝母座441的中心位置。垂向丝杠445穿过该螺纹孔并和该螺纹孔的螺纹旋合,垂向丝杠445的顶端与定位块446连接,且垂向丝杠445相对螺纹孔转动时,垂向丝杠445的顶端带动定位块446上下移动。如图6所示,为垂向丝杠与定位块的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垂向丝杠445的顶部具有一水平方向的凸出部,定位块446的下部具有一容纳该突出部的凹陷部,该突出部与该凹陷部匹配,当垂向丝杠445相对于螺纹孔向上转动时,垂向丝杠445的凸出部向上顶压定位块446,使定位块446向上运动,当垂向丝杠445相对于螺纹孔向下转动时,垂向丝杠445的凸出部向下拉动定位块446,使定位块446向下运动。可选地,垂向丝杠445的下端可以连接一手轮,通过操作手轮,使手轮旋转带动垂向丝杠445相对于螺纹孔转动。
请继续参照图5,尺头443通过横向丝杠447的一端对称的连接在定位块446的两侧,具体地,横向丝杠447与定位块446通过螺旋副连接,横向丝杠447的一端通过卡豁与尺头443连接。可选地,尺头443包括尺头组成、游标压板、弹簧片、压紧螺钉,通过尺头组成、游标压板、弹簧片、压紧螺钉组成的尺头443为一游标卡尺结构,且尺头443可以随定位块一起进行整体移动。由于尺头443上的刻度尺具有示数,因此通过读取刻度尺的示数,可以对传动轴分组成沿纵向及绕高低方向旋转角度位置进行精确的调整。同时,每个传动轴组成定位调整机构44具有两个尺头443,两个尺头443还可用于夹紧传动轴分组成。
横向丝杠447的另一端可以连接一手轮,通过操作手轮,使手轮旋转带动横向丝杠447沿纵向方向运动,进而带动两个尺头443靠近或远离,或者两个尺头443向同一方向运动,使得对传动轴分组成沿纵向及绕高低方向旋转角度位置进行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传动轴组成定位调整机构,可以实现在分组装时对传动轴分组成的高低、纵向、绕高低方向旋转角度、绕纵向方向旋转角度进行调整,以及可以实现对传动轴分组成的定位及夹紧。
在上述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轴支座调平单元47,该轴支座调平单元47设置在主梁411的端部,可选地,主梁411的两个端部可以具有两个平行于横梁413的短横梁,该轴支座调平单元47可以位于两个短横梁的正上方。该轴支座调平单元47包括:两个沿垂直于传动轴轴向方向排列的第一顶丝、丝母座和两个第一手轮。该第一顶丝与丝母座通过螺旋副连接;丝母座固定在平台支架41的主梁411的两端,第一顶丝的顶端竖直朝上设置,用于支撑和调平传动轴的轴支座,第一手轮和第一顶丝的底端连接。由于后续整体组装调整完成后,需要将轴支座与车体大横梁下盖板进行定位焊,因此,该轴支座调平单元47可以将在分组装时已经翻转向上的轴支座调平,以保证后续进行定位焊时能够平整的将轴支座与车体大横梁下盖板焊接固定。
在上述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折页座定位调整机构,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折页座定位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7,该折页座定位调整机构42包括:两个横向丝母座421、两个立柱422、下底板423、垂向调整丝杠424、双头螺杆425、导向压板426、定位套427、垂向丝母座428、两个横向调整丝杠429。
具体地,折页座定位调整机构42位于平台支架41上,且分别位于两横梁413的正上方。其下底板423与导向压板426均固定在横梁413上,下底板423与导向压板426形成用于供立柱422水平滑动的导向槽;两个立柱422对称设置,且立柱422的底端位于该导向槽内,这样可以保证在调整时立柱422只能沿导向槽的方向做纵向移动。同时,立柱422的侧板上还刻有毫米刻度线,因此在刻度线的指示下,可以实现立柱422移动距离的精确控制,并且由于折页座定位调整机构42上端与漏斗车底门连接,因此,可以为两底门的纵向位置及两底门的间距调整提供可能。进一步地,在两组折页座定位调整机构42的立柱422的配合作用下,还可以实现对底门绕高低方向的旋转角度的调整。
横向丝母座421固定在下底板423的两端,且横向丝母座421中设置有横向调整丝杠429;横向调整丝杠429的端部与立柱422连接并用于带动立柱422沿纵向导向槽移动。可选地,横向调整丝杠429与横向丝母座421通过螺旋副连接,横向调整丝杠429的端部与立柱422通过接头与销轴连接,即横向调整丝杠429的端部与立柱422通过铰链连接,进而使得横向调整丝杠429在旋转时带动其端部的立柱422沿纵向导向槽做水平运动。
立柱422顶端设置有可与底门折页连接的定位结构。具体地,定位套427位于立柱422的上部,该定位套427可以作为定位底门折页孔的基准,给定位套427中插入定位销,通过定位销将定位套427与底门连接。定位套427的套身位于立柱422上部的导向槽内,垂向调整丝杠424的头部通过定位套427套身的卡槽与定位套427连接,其连接方式与图6中垂向丝杠445与定位块446的连接方式相同。通过该连接方式,可以实现在参数调整时定位套427只能沿导向槽方向做上下移动,进而为两底门的高低调整提供可能,同时,也可以实现对底门绕纵向方向的旋转角度的调整。
垂向丝母座428与垂向调整丝杠424通过螺旋副连接,并通过垂向丝母座428固定在立柱422的上端。这样可以为定位套427沿导向槽移动提供可能。
双头螺杆425连接在两个立柱422之间,可以将两立柱422连接成一体,实现两立柱422沿导向槽的整体移动。这样可以在分组装模块整体与车体进行组装时,能够保证在两底门间距不变的工况下,对底门开闭机构整体进行纵向微调以消除车体与分组装模块之间的公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折页座定位调整机构,可以在分组装时在定位套内插入定位销来定位底门折页孔,从而实现对两底门高低、纵向、间距、绕高低方向旋转角度、绕纵向方向旋转角度的调整,以及,在分组装模块整体与车体进行组装时,为分组装模块的整体纵向微调提供可能,并且由于立柱的侧板具有刻度线,即微调部分具有可视化指示功能,因此便于分组装模块整体调整以消除车体与分组装模块之间的公差。
在上述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门边高度辅助支撑单元43,该门边高度辅助支撑单元43设置在横梁413的端部,该门边高度辅助支撑单元43包括:第二顶丝和第二手轮。
具体地,第二顶丝通过螺旋副与横梁端部的丝母连接,用于对底门开闭机构进行分组装时调整和支撑底门。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心盘定位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心盘定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请同时参照图8到图10,第一支撑架2与第二支架体3(图中未画出)分别位于基础平台1的两侧,其间距与车体心盘距相同。第一支撑架2与第二支架体3均包括支架体21和旁承支撑块22;第一支撑架的顶面包括第一心盘定位块23,第二支撑架的顶面包括第二心盘定位块。
具体地,支架体21为具有足够稳定性的钢结构件,其是安装承载的基础,其上部具有心盘定位块和旁承支撑块。心盘定位块位于第一支撑架2与第二支架体3的正中间,用于定位车体心盘,其分为第一心盘定位块与第二心盘定位,第一心盘定位块与第二心盘定位块具有不同的形状,如图9与图10所示,第一心盘定位块与第二心盘定位块组合能使心盘距在制造公差范围内的不同车体在其上都能得到有效定位。
旁承支撑块22位于第一支撑架与所述第二支撑架的顶面,每个支撑架顶面包括至少两个旁承支撑块22。两个旁承支撑块22对称分布在心盘定位块的两侧。旁承支撑块22用于辅助支撑车体旁承处,防止在底门开闭机构与车体进行整体组装时车体的晃动和倾斜。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的组装装置,该装置还包括偏心距组对样尺。如图11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偏心距组对样尺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1,偏心距组对样尺包括水平段51和竖直段52。
具体地,水平段5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形状与底门折页孔的定位销匹配的定位孔53,定位孔53用于在分组装时与底门折页孔的定位销进行匹配,从而调整两底门之间的间距。竖直段52的顶端与水平段51中部连接,且竖直段52与水平段51垂直;竖直段52的底端具有形状与传动轴外缘相匹配的圆弧。在进行分组装时,该偏心距组对样尺可以保证定位孔53与圆弧之间的间距,与底门开闭机构装配完成后两个底门折页孔与传动轴之间的间距相同。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的组装装置,该装置还包括电控系统,用于控制该组装装置中的升降机构。
可选地,该升降机构可以为JWM系列升降机、电动推杆、液压升降机、电液推杆或者其他类型丝杠升降机中的任一种。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的组装方法,如图1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的组装方法,该方法采用上述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的组装装置。
采用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的组装装置对底门开闭机构进行组装,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在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的组装装置上组装所述底门开闭机构。
该步骤为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的分组装,具体地,首先将传动轴分组成吊放至组装装置的传动轴组成定位调整机构上,并粗调传动轴分组成轴向位置,使传动轴分组成在两个传动轴组成定位调整机构上近似对称放置。然后将传动轴分组成中的轴支座组成翻转向上,并使用轴支座调平单元将轴支座支撑固定住。再吊运底门,使底门的门边先搭放在门边高度辅助支撑单元上,并粗调底门横向位置,使门边在两门边高度辅助支撑单元上近似对称放置。再在起吊设备的配合下,在两折页座定位调整机构中的定位套内分别插入定位销,并通过定位销将折页座孔、底门折页孔及定位套孔连在同一直线上,撤走起吊设备,轴向调整传动轴分组成使其上的双联杠杆与底门折页对正。然后在偏心距组对样尺的配合下,一方面使用折页座定位调整机构调整两底门对应折页座孔的间距,具体为使样尺上部两轴孔能同时穿入两对应定位销内,并且样尺上搭面与折页座定位调整机构中的垂向丝母座上表面不分离,另一方面使用传动轴组成定位调整机构调整传动轴组成的位置,使其轴外圆面与样尺下部内半圆面重合,这样便确保了两折页座孔中心与传动轴分组成轴心的空间位置,即调出轴心的偏心距值。
进一步地,使用双头螺杆将折页座定位调整机构中的两立柱组成连接成一体,以确保后续调整时对应两底门折页座孔间距不发生变化;使用门边高度辅助支撑调整底门门边高度,使底门处于图纸中的关门位置;调整传动轴分组成绕轴的旋转角度,确保开关门碰头高低参数符合图纸要求,然后使用传动轴组成定位调整机构将传动轴分组成夹紧至调好的旋转角度。该部分的几个步骤均为分组装时的参数调整,其顺序可以任意调整,此处并不做限制。
再进一步地,卸下偏心距组对样尺,装入长联杆和短联杆,并连接好底门和传动轴分组成中的双联杠杆,再使用轴支座调平单元将传动轴分组成中的轴支座调平,然后松开定位传动轴组成旋转角度方向的夹紧限制,确保后续底门开闭机构整体调整时不会出现干涉。
最后,按照上述步骤对剩余的其它多套底门开闭机构进行分组装。
S12:将组装完成的底门开闭机构装配至车体底部。
对于经过步骤S11分组装完成的底门开闭机构,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模块与车体进行组装,其过程为:首先吊运待组装底门开闭机构的车体至组装装置的两支撑架上,确保支撑架上的心盘定位块与车体心盘牢固接触,以定位好车体。然后启动升降机构,将底门开闭机构分组装模块整体升起一定高度,再使用测量工具分别粗测底门门边与漏斗脊背构成的门缝间隙,以及折页座安装面与大横梁下盖板的距离,再使用折页座定位调整机构粗调分组装模块整体的纵向位置,即粗调门缝间隙。再次启动升降机构,并输入上升位移量以粗调分组装模块整体的高度位置,即粗调折页座高度。对调整的门缝间隙和折页座高度使用测量工具分别进行精测,若不符合要求,则继续按照上述方法调整门缝间隙和折页座高度,直至满足安装图纸尺寸,需要说明的是:在调整过程中,如果出现局部部位与车体间隙超差,则可使用调整垫进行弥补,调整垫为可以与局部部位固定连接的结构。
进一步地,使用紧固件将折页座与大横梁下盖板连接,再卸下定位销,装入圆销将底门与折页座连接固定,并将轴支座组成与车体大横梁下盖板定位焊。然后,再次启动升降机构,将组装装置中的分组装单元组成降回至初始位置。通过调整关门缓解装置的弹簧压缩量进行空车开门力调整。
最后,按照上述步骤对剩余的其它多套底门开闭机构进行整体组装。
本实施例提供的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的组装方法,首先在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的组装装置上组装所述底门开闭机构,然后将组装完成的底门开闭机构装配至车体底部。该方法将底门开闭机构脱离车体先进行分组装,这样在组装的时候便没有了狭小操作空间的限制,可以方便的将各组成件按照图纸要求进行分组装,之后再将这个分组装模块作为一个整体与车体进行组装,这样可以避免车体制造累积的公差传导进底门开闭机构自身中,且无需靠反复组装来调整参数就可以保证各组装参数合格。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平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至少一个分组装单元模块;
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分别位于所述基础平台的两侧,用于对车体进行支撑;
所述分组装单元模块位于所述基础平台之上,且所述分组装单元模块位于所述车体下方,所述分组装单元模块用于固定底门开闭机构的各个组成部件,以使所述底门开闭机构在所述分组装单元模块上组装,并在组装完成后与车体装配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装单元模块包括:平台支架、传动轴组成定位调整机构、轴支座调平单元、升降机构、折页座定位调整机构和门边高度辅助支撑单元;
所述平台支架通过直线滑轨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基础平台上;所述平台支架和所述直线滑轨之间通过所述升降机构连接;所述传动轴组成定位调整机构、所述轴支座调平单元、所述折页座定位调整机构、所述门边高度辅助支撑单元均设置在所述平台支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支架包括主梁、与所述主梁相互垂直的两个横梁,以及设置在所述横梁底部的至少两个耳座;所述横梁的中段均与所述主梁连接,且所述横梁均位于所述主梁的两个端部之间,所述耳座相对于所述主梁对称设置;所述耳座用于通过销轴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组成定位调整机构包括:上丝母座、导向块、下安装座、垂向丝杠、定位块、两个尺头和两个横向丝杠;
所述上丝母座与所述下安装座夹设在所述主梁的上下两侧;所述导向块沿竖直方向穿设在所述上丝母座与所述下安装座中;所述定位块位于所述上丝母座上方,并与所述导向块滑动连接,用于承载和定位底门开闭机构中的传动轴;所述上丝母座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垂向丝杠穿过所述螺纹孔并和所述螺纹孔的螺纹旋合,所述垂向丝杠的顶端与所述定位块连接,且所述垂向丝杠相对所述螺纹孔转动时,所述垂向丝杠的顶端带动所述定位块上下移动;所述尺头通过所述横向丝杠对称的连接在所述定位块的两侧,且两个所述尺头用于夹紧所述传动轴分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支座调平单元设置在所述主梁的端部,所述轴支座调平单元包括:两个沿垂直于所述传动轴轴向方向排列的第一顶丝、丝母座和两个第一手轮;所述第一顶丝与所述丝母座通过螺旋副连接;
所述丝母座固定在所述平台支架的主梁的两端,所述第一顶丝的顶端竖直朝上设置,用于支撑和调平传动轴的轴支座,所述第一手轮和所述第一顶丝的底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页座定位调整机构包括:两个横向丝母座、两个立柱、下底板、垂向调整丝杠、双头螺杆、导向压板、定位套、垂向丝母座、两个横向调整丝杠;
所述下底板与所述导向压板均固定在所述横梁上,并形成用于供所述立柱水平滑动的导向槽;两个所述立柱对称设置,且所述立柱的底端位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横向丝母座固定在所述下底板的两端,且所述横向丝母座中设置有横向调整丝杠;所述横向调整丝杠的端部与所述立柱连接并用于带动所述立柱沿所述纵向导向槽移动;所述立柱顶端设置有可与底门折页连接的定位结构;所述双头螺杆连接在两个所述立柱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边高度辅助支撑单元设置在所述横梁的端部,所述门边高度辅助支撑单元包括:第二顶丝和第二手轮;
所述第二顶丝通过螺旋副与所述横梁的端部连接,用于对所述底门开闭机构进行分组装时调整和支撑底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架的顶面包括第一心盘定位块,所述第二支撑架的顶面包括第二心盘定位块;
所述第一心盘定位块与所述第二心盘定位块具有不同的形状,用于定位所述车体;
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第二支撑架的顶面还包括至少两个旁承支撑块。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偏心距组对样尺,所述偏心距组对样尺包括水平段和竖直段,所述水平段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形状与底门折页孔的定位销匹配的定位孔,所述竖直段的顶端与所述水平段中部连接,底端具有形状与所述传动轴外缘相匹配的圆弧;
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圆弧之间的间距,与所述底门开闭机构装配完成后两个所述底门折页孔与所述传动轴之间的间距相同。
10.一种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的组装方法,采用上述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的组装装置进行底门开闭机构的组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所述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的组装装置上组装所述底门开闭机构;
将组装完成的所述底门开闭机构装配至车体底部。
CN201711320832.1A 2017-12-12 2017-12-12 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的组装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099097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20832.1A CN109909735B (zh) 2017-12-12 2017-12-12 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的组装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20832.1A CN109909735B (zh) 2017-12-12 2017-12-12 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的组装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09735A true CN109909735A (zh) 2019-06-21
CN109909735B CN109909735B (zh) 2021-06-01

Family

ID=66957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20832.1A Active CN109909735B (zh) 2017-12-12 2017-12-12 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的组装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0973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14562A (zh) * 2019-11-11 2020-02-21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漏斗车组装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92705B1 (ko) * 2007-11-14 2009-04-15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파렛트 이송용 행거장치
CN201305004Y (zh) * 2008-11-25 2009-09-09 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漏斗车底门辅助安装设备
CN202804547U (zh) * 2012-09-29 2013-03-20 南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石砟漏斗车底架组装焊接工装
CN103639696A (zh) * 2013-11-29 2014-03-19 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铁道货车四连杆底门漏斗口机构组装设备及组装方法
CN203600121U (zh) * 2013-10-30 2014-05-21 株洲星联铁道车辆机电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底门及开闭机构的装配工装
CN206235287U (zh) * 2016-11-18 2017-06-09 株洲星联铁道车辆机电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矿石漏斗车底门检查工装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92705B1 (ko) * 2007-11-14 2009-04-15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파렛트 이송용 행거장치
CN201305004Y (zh) * 2008-11-25 2009-09-09 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漏斗车底门辅助安装设备
CN202804547U (zh) * 2012-09-29 2013-03-20 南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石砟漏斗车底架组装焊接工装
CN203600121U (zh) * 2013-10-30 2014-05-21 株洲星联铁道车辆机电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底门及开闭机构的装配工装
CN103639696A (zh) * 2013-11-29 2014-03-19 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铁道货车四连杆底门漏斗口机构组装设备及组装方法
CN206235287U (zh) * 2016-11-18 2017-06-09 株洲星联铁道车辆机电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矿石漏斗车底门检查工装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14562A (zh) * 2019-11-11 2020-02-21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漏斗车组装方法
CN110814562B (zh) * 2019-11-11 2021-10-15 中车株洲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漏斗车组装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09735B (zh) 2021-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49138B (zh) 一种可实现五自由度的手动微调装置
CN105523482A (zh) 板式道床翻转装置
CN103359463B (zh) 输送单元及输送装置
JP4315295B2 (ja) ペースト塗布装置
DE20114542U1 (de) Meßstation
CN109909735A (zh) 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的组装装置及方法
CN106239002A (zh) 客车桥壳与板簧垫板气动点焊用工装
CN104889521B (zh) 金刚石锯片焊接机
JP6170454B2 (ja) 印刷装置
CN108430664A (zh) 楔式驱动装置
CN112304631B (zh) 激振装置
JP2022104506A (ja) コネクタの挿抜試験装置
DE60108691T2 (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Ausrichten eines Spiralverdichters
CN107869500A (zh) 用于将设备固定到轨道车辆的装置及相关组件和方法
CN105127630B (zh) 对辅助焊接设备的多个压头进行调试的治具及其使用方法
JP4675658B2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
CN106270282A (zh) 一种城轨车辆车体挠度预置装置及其方法
KR101773821B1 (ko) 대차 프레임 피로 시험 장치
KR20110050373A (ko) 평판상 피검사체의 시험장치
CN103681436B (zh) 吸附台
CN103456667B (zh) 吸附台
CN206114238U (zh) 非线性弹性辅助振动装置及振动摇摆台
CN108414246A (zh) 车桥实验装置及检测系统
CN101987371B (zh) 铁轨穿孔机
CN209513206U (zh) 一种跌落测试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