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63740B - 相机、相机的设定方法及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相机、相机的设定方法及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63740B
CN109863740B CN201780065168.2A CN201780065168A CN109863740B CN 109863740 B CN109863740 B CN 109863740B CN 201780065168 A CN201780065168 A CN 201780065168A CN 109863740 B CN109863740 B CN 1098637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
dial
operation dial
setting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6516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63740A (zh
Inventor
三泽充史
常盘健太郎
堀井洋史
藤村有一
三泽岳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8637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637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637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637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2Control of parameters via user interfac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18Signals indicating condition of a camera member or suitability of ligh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30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machine instructions, e.g. instruction decode
    • G06F9/30003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machine instructions
    • G06F9/300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machine instructions to perform operations on memo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1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7Camera operation mode switching, e.g. between still and video, sport and normal or high- and low-resolution m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3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the exposure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5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optical camera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5/0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 H04N25/70SSIS architectures; Circuits associated therewith
    • H04N25/76Addressed sensors, e.g. MOS or CMOS sensors
    • H04N25/77Pixel circuitry, e.g. memories, A/D converters, pixel amplifiers, shared circuits or shared components
    • H04N25/771Pixel circuitry, e.g. memories, A/D converters, pixel amplifiers, shared circuits or shared components comprising storage means other than floating diffu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1Hous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 Exposure Control For Cameras (AREA)
  • Indication In Cameras, And Counting Of Expos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操作性良好的相机、相机的设定方法及记录介质。在操作转盘(110)的顶面设置有触摸传感器(130)。若触碰操作转盘(110)的顶面,则根据所触碰的顶面的区域,切换相机的曝光模式。根据所设定的曝光模式,设定操作转盘(110)的操作对象。

Description

相机、相机的设定方法及记录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相机、相机的设定方法及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已知有能够选择曝光模式的相机。关于曝光模式,为了确定曝光而根据用户控制光圈值及快门速度中的哪一要素而分为各模式。通常采用的曝光模式为程序模式、快门速度优先模式、光圈优先模式及手动模式。
程序模式是指以成为适度曝光的方式相机自动确定光圈值及快门速度的模式。程序模式也被称为P模式(P:Program)、程序自动曝光等。在程序模式中,将曝光保持为一定的状态下用户能够变更光圈值与快门速度的组合。将其称为程序偏移。
快门速度优先模式是指相机自动确定相对于用户所选择的快门速度如成为适度曝光的光圈值的模式。快门速度优先模式也被称为S模式(S:Shutter)、Tv模式(Tv:Timevalue)、快门速度优先自动曝光等。
光圈优先模式是指相机自动确定相对于用户所选择的光圈值如成为适度曝光的快门速度的模式。光圈优先模式也被称为A模式(A:Aperture)、Av模式(Av:Aperturevalue)、光圈优先自动曝光等。
手动模式是指用户选择光圈值及快门速度这两者的模式。手动模式也被称为M模式(M:Manual)等。
以往,通过设置于相机主体的模式转盘来进行了曝光模式的选择(例如,专利文献1、2等)。或者,利用设置于相机主体的背面等的显示器并通过菜单画面等来进行(例如,专利文献3等)。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7033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13369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4-16106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然而,基于模式转盘的设定需要在相机主体中设置模式转盘,从而存在组件件数增加或相机主体大型化这一缺点。
并且,利用了菜单画面等的设定,操作繁杂,并且存在无法快速设定设为目标的模式这一缺点。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操作性良好的相机、相机的设定方法及记录介质。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机构如下。
(1)一种相机,其具备:旋转式操作转盘;接触检测部,检测手指对操作转盘的顶面的接触及接触位置;第1存储部,存储通过接触检测部检测到接触时设定的模式信息,且按设定于操作转盘的顶面的多个区域存储所设定的模式信息;模式设定部,根据存储于第1存储部的信息及接触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设定模式;第2存储部,存储按每个模式设定了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的信息;及操作对象设定部,根据存储于第2存储部的信息及通过模式设定部设定的模式,设定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
根据本方式,若用手指触碰操作转盘的顶面,则根据所触碰的位置,切换相机的模式。所设定的模式例如将操作转盘的顶面分割为多个区域,并按每个区域设定。由此,迅速切换模式。并且,根据本方式,与模式的切换联动而切换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操作对象为各模式下的主要设定项目。例如,在能够切换曝光模式的情况下,当为程序模式时是程序偏移,当为快门速度优先模式时是快门速度,当为光圈优先模式时是光圈值,当为手动模式时是快门速度或光圈值。由此,能够提供良好的操作性。
(2)上述(1)的相机中,接触检测部还对检测到接触的手指的移动及移动方向进行检测,在第1存储部还存储检测到手指的移动时设定的模式信息,且存储按每个移动方向设定的模式信息。
根据本方式,若移动触碰了操作转盘的顶面的手指,则除了根据所触碰的位置切换相机的模式以外,还根据该移动方向切换相机的模式。由此,增加能够切换的模式的种类。关于移动方向,例如检测从前向后的移动、从后向前的移动、从右向左的移动及从左向右的移动等。
(3)一种相机,其具备:旋转式操作转盘;接触检测部,检测接触了操作转盘的顶面的手指的移动及移动方向;第1存储部,存储通过接触检测部检测到手指的移动时设定的模式信息且按每个移动方向设定的模式信息;模式设定部,根据存储于第1存储部的信息及接触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设定模式;第2存储部,存储按每个模式设定了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的信息;及操作对象设定部,根据存储于第2存储部的信息及通过模式设定部设定的模式,设定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
根据本方式,若用手指触碰操作转盘的顶面并使其移动,则根据所移动的方向,切换相机的模式。由此,迅速切换模式。并且,根据本方式,与模式的切换联动而切换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操作对象为各模式下的主要设定项目。例如,在能够切换曝光模式的情况下,当为程序模式时是程序偏移,当为快门速度优先模式时是快门速度,当为光圈优先模式时是光圈值,当为手动模式时是快门速度或光圈值。由此,能够提供良好的操作性。
(4)一种相机,其具备:旋转式操作转盘;接触检测部,分别检测对设定于操作转盘的顶面的多个接触检测区域的接触;第1存储部,存储单独触碰了各接触检测区域时设定的模式信息;模式设定部,根据存储于第1存储部的信息及接触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设定模式;第2存储部,存储按每个模式设定了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的信息;及操作对象设定部,根据存储于第2存储部的信息及通过模式设定部设定的模式,设定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
根据本方式,若触碰操作转盘的顶面,则根据所触碰的区域,切换相机的模式。由此,迅速切换模式。并且,根据本方式,与模式的切换联动而切换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操作对象为各模式下的主要设定项目。例如,在能够切换曝光模式的情况下,当为程序模式时是程序偏移,当为快门速度优先模式时是快门速度,当为光圈优先模式时是光圈值,当为手动模式时是快门速度或光圈值。由此,能够提供良好的操作性。
(5)上述(4)的相机中,第1存储部还存储以标准设定的模式信息。
根据本方式,准备以标准设定的模式。以标准设定的模式是指标准设定的模式,且为触碰操作转盘的顶面而在切换模式之前设定的模式。例如,当作为接触检测区域在操作转盘的顶面设定有第1接触检测区域及第2接触检测区域这2个区域时,最初设定的模式为以标准设定的模式。若从该状态触碰第1接触检测区域,则设定为第1模式,若触碰第2接触检测区域,则设定为第2模式。并且,在设定为第1模式的状态下,若触碰第1接触检测区域,则返回到以标准设定的模式,若触碰第2接触检测区域,则设定为第2模式。
(6)上述(4)或(5)的相机中,第1存储部还存储同时触碰了多个接触检测区域时设定的模式信息。
根据本方式,若同时触碰多个接触检测区域,则设定为特定模式。由此,能够设定为所设定的接触检测区域的数量以上的模式。操作转盘的尺寸较小时有效。
(7)上述(4)的相机中,在操作转盘的顶面至少设定有第1接触检测区域及第2接触检测区域,接触检测部至少分别检测对第1接触检测区域及第2接触检测区域的接触,在第1存储部存储如下情况,即,单独触碰了第1接触检测区域时设定的模式为快门速度优先模式,单独触碰了第2接触检测区域时设定的模式为光圈优先模式,在第2存储部存储如下情况,即,设定为快门速度优先模式时的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为快门速度,设定为光圈优先模式时的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为光圈值。
根据本方式,在操作转盘的顶面至少设定有2个接触检测区域(第1接触检测区域及第2接触检测区域)。若单独触碰第1接触检测区域,则设定为快门速度优先模式,若单独触碰第2接触检测区域,则设定为光圈优先模式。若设定为快门速度优先模式,则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设定为快门速度。并且,若模式设定为光圈优先模式,则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设定为光圈值。由此,迅速切换曝光模式。并且,能够通过操作转盘简单地设定各模式下所需的设定。
(8)上述(7)的相机中,在第1存储部还存储以标准设定的模式为程序模式的情况,在第2存储部还存储设定为程序模式时的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为程序偏移的情况。
根据本方式,作为曝光模式,还能够选择程序模式。程序模式用作以标准设定的模式。若设定为程序模式,则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设定为程序偏移。
(9)上述(7)或(8)的相机中,在第1存储部还存储同时触碰了第1接触检测区域及第2接触检测区域时设定的模式为手动模式的情况,在第2存储部还存储设定为手动模式时的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为光圈值或快门速度的情况。
根据本方式,作为曝光模式,还能够选择手动模式。若同时触碰第1接触检测区域及第2接触检测区域,则设定为手动模式。若设定为手动模式,则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设定为光圈值或快门速度。
(10)上述(4)至(9)中的任一个相机中,在操作转盘的顶面,按每个接触检测区域显示单独触碰了各接触检测区域时设定的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的信息。
根据本方式,单独触碰了各接触检测区域时设定的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的信息显示于操作转盘的顶面。各信息按每个接触检测区域显示。由此,能够一眼掌握触碰了各接触检测区域时设定的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并且,由此,能够进行直观操作。
(11)上述(4)至(9)中的任一个相机还具备:转盘显示部,设置于操作转盘的顶面;及转盘显示控制部,控制转盘显示部的显示,转盘显示控制部按每个接触检测区域显示单独触碰了各接触检测区域时设定的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的信息。
根据本方式,在操作转盘的顶面设置有转盘显示部。转盘显示部的显示由转盘显示控制部控制。转盘显示控制部按每个接触检测区域显示单独触碰了各接触检测区域时设定的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的信息。由此,一眼掌握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并且,由此,能够进行直观操作。
(12)上述(11)的相机中,转盘显示控制部根据所设定的模式,变更转盘显示部的显示方式。
根据本方式,根据所设定的模式,变更转盘显示部的显示方式。由此,能够从转盘显示部的显示中一眼掌握所设定的模式。
(13)上述(4)至(12)中的任一个相机还具备:设定显示部;及设定显示控制部,控制设定显示部的显示,设定显示控制部至少将通过模式设定部设定的模式信息显示于设定显示部。
根据本方式,通过模式设定部设定的模式信息显示于设定显示部。由此,能够轻松地掌握当前设定的模式。
(14)一种相机的设定方法,其具备:检测手指对旋转式操作转盘的顶面的接触及接触位置的工序;根据检测到手指对操作转盘的顶面的接触时设定的模式信息且按设定于操作转盘的顶面的多个区域设定的模式信息及手指对操作转盘的顶面的接触的检测结果,设定模式的工序;及根据按每个模式设定了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的信息及所设定的模式,设定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的工序。
根据本方式,若用手指触碰操作转盘的顶面,则根据所触碰的位置,切换相机的模式。由此,迅速切换模式。并且,根据本方式,与模式的切换联动而切换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操作对象为各模式下的主要设定项目。例如,在能够切换曝光模式的情况下,当为程序模式时是程序偏移,当为快门速度优先模式时是快门速度,当为光圈优先模式时是光圈值,当为手动模式时是快门速度或光圈值。由此,能够提供良好的操作性。
(15)一种相机的设定方法,其具备:检测接触了旋转式操作转盘的顶面的手指的移动及移动方向的工序;根据检测到接触了操作转盘的顶面的手指的移动时设定的模式信息且按每个移动方向设定的模式信息及手指在操作转盘的顶面上的移动的检测结果,设定模式的工序;及根据按每个模式设定了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的信息及所设定的模式,设定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的工序。
根据本方式,若用手指触碰操作转盘的顶面并使其移动,则根据移动的方向,切换相机的模式。由此,迅速切换模式。并且,根据本方式,与模式的切换联动而切换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操作对象为各模式下的主要设定项目。例如,在能够切换曝光模式的情况下,当为程序模式时是程序偏移,当为快门速度优先模式时是快门速度,当为光圈优先模式时是光圈值,当为手动模式时是快门速度或光圈值。由此,能够提供良好的操作性。
(16)一种相机的设定方法,其具备:分别检测对设定于旋转式操作转盘的顶面的多个接触检测区域的接触的工序;根据单独触碰了各接触检测区域时设定的模式信息及对接触检测区域的接触的检测结果,设定模式的工序;及根据按每个模式设定了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的信息及所设定的模式,设定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的工序。
根据本方式,若触碰操作转盘的顶面,则根据所触碰的区域,切换相机的模式。由此,迅速切换模式。并且,根据本方式,与模式的切换联动而切换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操作对象为各模式下的主要设定项目。例如,在能够切换曝光模式的情况下,当为程序模式时是程序偏移,当为快门速度优先模式时是快门速度,当为光圈优先模式时是光圈值,当为手动模式时是快门速度或光圈值。由此,能够提供良好的操作性。
(17)一种相机的设定程序,其使计算机实现如下功能:根据检测手指对旋转式操作转盘的顶面的接触及接触位置的接触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及检测到手指对操作转盘的顶面的接触时设定的模式信息且按设定于操作转盘的顶面的多个区域设定的模式信息,设定模式的功能;及根据按每个模式设定了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的信息及所设定的模式,设定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的功能。
根据本方式,若用手指触碰操作转盘的顶面,则根据所触碰的位置,切换相机的模式。由此,迅速切换模式。并且,根据本方式,与模式的切换联动而切换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操作对象为各模式下的主要设定项目。例如,在能够切换曝光模式的情况下,当为程序模式时是程序偏移,当为快门速度优先模式时是快门速度,当为光圈优先模式时是光圈值,当为手动模式时是快门速度或光圈值。由此,能够提供良好的操作性。
(18)一种相机的设定程序,其使计算机实现如下功能:根据检测接触了旋转式操作转盘的顶面的手指的移动及移动方向的接触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及检测到接触了操作转盘的顶面的手指的移动时设定的模式信息且按每个移动方向设定的模式信息,设定模式的功能;及根据按每个模式设定了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的信息及所设定的模式,设定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的功能。
根据本方式,若用手指触碰操作转盘的顶面并使其移动,则根据移动的方向,切换相机的模式。由此,迅速切换模式。并且,根据本方式,与模式的切换联动而切换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操作对象为各模式下的主要设定项目。例如,在能够切换曝光模式的情况下,当为程序模式时是程序偏移,当为快门速度优先模式时是快门速度,当为光圈优先模式时是光圈值,当为手动模式时是快门速度或光圈值。由此,能够提供良好的操作性。
(19)一种相机的设定程序,其使计算机实现如下功能:根据分别检测对设定于旋转式操作转盘的顶面的多个接触检测区域的接触的接触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及单独触碰了各接触检测区域时设定的模式信息,设定模式的功能;及根据按每个模式设定了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的信息及所设定的模式,设定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的功能。
根据本方式,若触碰操作转盘的顶面,则根据所触碰的区域,切换相机的模式。由此,迅速切换模式。并且,根据本方式,与模式的切换联动而切换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操作对象为各模式下的主要设定项目。例如,在能够切换曝光模式的情况下,当为程序模式时是程序偏移,当为快门速度优先模式时是快门速度,当为光圈优先模式时是光圈值,当为手动模式时是快门速度或光圈值。由此,能够提供良好的操作性。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操作性良好的相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数码相机的一例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数码相机的一例的后视图。
图3是表示数码相机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4是装配有镜头的数码相机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操作转盘的概略结构的纵剖视图。
图6是表示操作转盘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数码相机的控制系统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8是表示曝光模式的设定及与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的设定相关的功能的系统结构的框图。
图9是表示接触检测区域的设定的一例的操作转盘的俯视图。
图10是表示转盘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操作转盘的俯视图。
图11是表示转盘显示器及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切换的一例的图。
图12是表示曝光模式的设定处理的顺序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辅助显示器的变形例的图。
图14是表示能够将通过操作转盘设定变更的项目与其他项目区别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图。
图15是表示转盘显示器的显示的变形例的图。
图16是检测接触位置的示意图。
图17是表示设置于操作转盘的顶面的区域的一例的图。
图18是表示转盘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图。
图19是表示设置于操作转盘的顶面的区域的另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第1实施方式◆◆
[相机的外观结构]
图1、图2及图3分别为表示适用了本发明的数码相机的一例的主视图、后视图及俯视图。
在本说明书中,将沿光轴L的方向(图3的z方向)设为前后方向,将被摄体侧设为前方向。并且,在与光轴L正交的面上,将沿图像传感器50的长边的方向(图1的x方向)设为横向或左右方向,将沿图像传感器50的短边的方向(图1的y方向)设为纵向或上下方向。
本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1为镜头可换式数码相机,且为无反式数码相机。镜头可换式是指能够更换镜头的数码相机。无反式是指没有用于将来自镜头的入射光引导至光学式取景器的反光镜的数码相机,也被称为无反射镜相机。
图4是装配有镜头的数码相机的俯视图。如该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1在相机主体10中装配镜头2后使用。
如图1至图4所示,在相机主体10中具备镜头卡口12、主显示器14、辅助显示器16、电子取景器18及热靴20等。并且,作为操作部件,具备快门按钮30、电源杆31、播放按钮34、删除按钮35、AF锁定按钮36、AE锁定按钮37、菜单按钮38、选择按钮39、返回(BACK)按钮40、后命令转盘41及操作转盘110等。
《相机主体》
相机主体10具有前后方向的厚度较薄的矩形的箱形状。相机主体10中,一侧(图1中左侧)端部构成为把手部。用户把持把手部而进行释放操作。把手部中,在正面侧具备把手22,在背面侧具备拇指托24。
《镜头卡口》
镜头卡口12为镜头2的安装部。如图1所示,镜头卡口12设置于相机主体10的正面。镜头2装卸自如地装配于镜头卡口12。镜头卡口12构成为卡口式。
《主显示器》
主显示器14为主要使用于图像显示的显示器。如图2所示,主显示器14设置于相机主体10的背面。主显示器14例如由彩色LCD(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构成。
如上所述,主显示器14主要使用于图像的显示。所显示的图像中,除了已拍摄的图像以外,还包含实时取景图像。实时取景是指实时显示通过图像传感器捕捉的图像的功能。通过实时取景,在主显示器中能够确认视角、聚焦状态等。
并且,主显示器14也用作GUI(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图形用户界面)。即,在进行各种设定时,在主显示器14中显示设定画面,在该设定画面上进行各种设定。
《辅助显示器》
辅助显示器16由画面小于主显示器14的显示装置构成。如图3所示,辅助显示器16设置于相机主体10的顶面。辅助显示器16例如由具备照明的反射型LCD构成。辅助显示器16具有矩形显示面,其短边配置成与光轴L平行。更具体而言,短边沿前后方向(z方向)配置,且长边沿横向(x方向)配置。在辅助显示器16中主要显示数码相机1的设定内容。关于具体的显示内容进行后述。
《电子取景器》
电子取景器(EVF:Electronic View Finder)18为内置有LCD的电子式取景器。如图2所示,电子取景器18设置于相机主体10的上部(所谓的军舰部),在背面具备目镜部。
《热靴》
热靴20为外置闪光灯的安装部。如图3所示,热靴20设置于相机主体10的顶面。
《操作部件》
在相机主体10中,作为操作部件,具备快门按钮30、电源杆31、播放按钮34、删除按钮35、AF锁定按钮36、AE锁定按钮37、菜单按钮38、选择按钮39、返回(BACK)按钮40、后命令转盘41及操作转盘110等。
<快门按钮>
快门按钮30设置于相机主体10的顶面(上面),且配置于把手部侧。快门按钮30由所谓的包括半按及全按的两档式开关构成。若半按快门按钮30,则执行拍摄准备,即执行AE及AF,若全按,则执行实际拍摄,即执行记录用拍摄。另外,AE为Automatic Exposure(自动曝光)的缩写,是指相机自动测量被摄体的亮度而确定适度曝光的功能。并且,AF为Automatic Focus(自动聚焦)的缩写,是指相机自动测量与被摄体的距离而对准焦点的功能。
<电源杆>
电源杆31配置于与快门按钮30同轴上。电源杆31由旋转式杆构成。若将电源杆31旋转到开启位置,则开启数码相机1的电源,若旋转到关闭位置,则关闭数码相机1的电源。
<播放按钮>
播放按钮34为将数码相机1的模式切换为播放模式的按钮。播放按钮34设置于相机主体10的背面,且配置于主显示器14的上方。在数码相机1的模式设定为摄影模式的状态下,若按下播放按钮34,则数码相机1的模式切换为播放模式。若设定为播放模式,则能够播放已拍摄的图像。
另外,从播放模式切换到摄影模式的功能分配于快门按钮30。在设定为播放模式的状态下,若按下快门按钮30,则数码相机1的模式切换为摄影模式。若设定为摄影模式,则能够进行拍摄。
<删除按钮>
删除按钮35为命令删除显示于主显示器14的已拍摄图像的按钮。删除按钮35设置于相机主体10的背面,且配置于主显示器14的上方。在将已拍摄图像显示于主显示器14的状态下,若按下删除按钮35,则确认删除的画面显示于主显示器14。若按照主显示器14的显示命令执行删除,则播放中的已拍摄图像从存储卡中被删除。
<AF锁定按钮>
AF锁定按钮36为命令锁定聚焦的按钮。如图2所示,AF锁定按钮36设置于相机主体10的背面,且配置于拇指托24的附近。若按下AF锁定按钮36,则聚焦被锁定。
<AE锁定按钮>
AE锁定按钮37为命令锁定曝光的按钮。如图2所示,AE锁定按钮37设置于相机主体10的背面,且配置于拇指托24的附近。若按下AE锁定按钮37,则曝光被锁定。
<菜单按钮>
菜单按钮38为将菜单画面调出到主显示器14的按钮。菜单按钮38设置于相机主体10的背面。在设定为摄影模式或播放模式的状态下,若按下菜单按钮38,则在主显示器14中显示菜单画面。
另外,菜单按钮38也作为确定(OK)按钮而发挥功能,在对选择事项、确认事项等命令确定(OK)时使用。
<选择按钮>
选择按钮39由以菜单按钮38为中心配置于同一圆上的上下左右4个按钮构成。在各按钮中根据数码相机1的设定状况分配各种功能。例如,当数码相机1设定为播放模式时,在图2中,对右方向的按钮分配1帧前进功能,对左方向的按钮分配1帧后退功能。并且,对上方向的按钮分配景物拉近功能,对下方向的按钮分配景物推远功能。并且,当数码相机1设定为摄影模式时,在图2中,对右方向的按钮分配调出白平衡的设定画面的功能,对左方向的按钮分配调出自拍的设定画面的功能。并且,对上方向的按钮分配调出AF模式的设定画面的功能,对下方向的按钮分配调出连拍模式的设定画面的功能。而且,当在主显示器14上进行各种设定等时,作为在画面上使光标向各方向移动的按钮而发挥功能。
<返回(BACK)按钮>
返回(BACK)按钮40为命令使主显示器14的显示返回到前一状态的按钮。返回(BACK)按钮40设置于相机主体10的背面。在各种设定画面显示于主显示器14的状态下,若按下返回(BACK)按钮40,则主显示器14的显示返回到前一状态。由此,能够取消选择事项、确认事项等。
并且,返回(BACK)按钮40也作为命令切换主显示器14的显示方式的按钮而发挥功能。在设定为播放模式或摄影模式的状态下,若按下返回(BACK)按钮40,则切换主显示器14的显示方式。例如,在设定为播放模式的状态下,若按下返回(BACK)按钮40,则主显示器14中所显示的图像的摄影条件、直方图等与图像重叠显示。并且,例如,在设定为摄影模式的状态下,若按下返回(BACK)按钮40,则摄影条件、直方图等各种信息与实时取景图像重叠显示。
<后命令转盘>
后命令转盘41旋转自如地支承于相机主体内,其外周的一部分露出设置于相机主体10的背面。尤其在本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1中,配置于能够用把持相机主体10的手的拇指进行操作的位置。在后命令转盘41中,根据数码相机1的设定状态分配各种功能。
<操作转盘>
操作转盘110为旋转式操作转盘的一例。操作转盘110的操作对象根据模式而自动切换。关于这一点进行后述。
操作转盘110设置于相机主体10的顶面。尤其在本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1中,在相机主体10的顶面,设置于把手部侧的端部。由此,能够一边把持相机主体10,一边用该把持的手的手指操作操作转盘110。
图5是表示操作转盘的概略结构的纵剖视图。并且,图6是表示操作转盘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
如图5及图6所示,操作转盘110作为整体具有圆盘状的外观形状。操作转盘110具备内周部112及外周部114。内周部112为不旋转的固定部,外周部114为旋转的活动部。内周部112具有圆盘状的外观形状,外周部114具有环状的外观形状。外周部114配置于内周部112的外周,且设置成旋转自如内周部112的外周。操作转盘110使作外周部114旋转来进行操作。
操作转盘110经由操作转盘支承架116组装于相机主体10。
内周部112在下部同轴上具有圆柱状支柱部112A。内周部112通过支柱部112A固定于操作转盘支承架116而固定设置于相机主体10。
内周部112具有平坦的上端面。内周部112的上端面构成操作转盘110的顶面。在内周部112的上端部分设置有触摸传感器130及转盘显示器132。
触摸传感器130为接触检测部的一例。触摸传感器130分别检测对设定于内周部112的上端面的多个接触检测区域的接触。根据触摸传感器130的检测结果切换曝光模式。关于这一点进行后述。
转盘显示器132为转盘显示部的一例。转盘显示器132由LCD构成。转盘显示器132具有圆形显示部,且内周部112的大致整个区域设为显示区域。
触摸传感器130重叠配置于转盘显示器132上。即,内周部112具有在上端面设置有触摸面板的结构。
外周部114在下部同轴上具有圆筒状轴部114A,该轴部114A经由轴承118旋转自如地支承于操作转盘支承架116。
另外,外周部114支承为能够正反旋转。在图5及图6中,将以符号R+表示的箭头方向(逆时针旋转方向)设为正旋转方向,将以符号R-表示的箭头方向(顺时针旋转方向)设为负旋转方向。
在操作转盘支承架116上具备棘爪机构120。棘爪机构120在操作转盘110的外周部114的旋转中产生咬合感。
棘爪机构120构成为具备棘爪槽金属板120A、棘爪球120B及棘爪弹簧120C。
棘爪槽金属板120A具有在中央具备圆形孔的圆盘形状。棘爪槽金属板120A在其中央孔中插通外周部114的轴部114A,且固定于外周部114的轴部114A。棘爪槽金属板120A配置于与外周部114同轴上,且与外周部114一同旋转。
在棘爪槽金属板120A中,在同一圆周上以一定的间隔具备多个棘爪槽120a。棘爪槽120a作为球面状凹部设置于棘爪槽金属板120A的上表面。该棘爪槽120a的配置间隔成为产生咬合感的间隔。
棘爪球120B为嵌入于棘爪槽120a而产生咬合感的部件。棘爪球120B设置于操作转盘支承架116。在操作转盘支承架116上具备容纳棘爪球120B的棘爪球容纳孔116A。棘爪球容纳孔116A作为有底孔与外周部114的旋转轴平行地设置。并且,棘爪球容纳孔116A设置于与棘爪槽120a对置的位置。
棘爪弹簧120C为将棘爪球120B向棘爪槽金属板120A施力的部件。棘爪弹簧120C容纳于棘爪球容纳孔116A。
以以上方式构成的棘爪机构120的作用如下。
若使操作转盘110的外周部114旋转,则棘爪槽金属板120A旋转。若棘爪槽金属板120A旋转,则以一定的角度间隔棘爪球120B嵌入于棘爪槽120a。由此,以一定的角度间隔产生咬合感。
并且,若在产生咬合感时停止旋转,则棘爪球120B嵌入于棘爪槽120a。由此,旋转停止。即,只要不施加一定以上的负荷来旋转,则可维持停止状态。将棘爪球120B嵌入于棘爪槽120a而停止旋转称为卡止。
若将进行卡止的位置设为棘爪位置,则棘爪位置的数量成为与棘爪槽120a相同的数量。并且,其间隔也成为与棘爪槽120a的间隔相同。例如,当每旋转1圈的棘爪位置的数量为10个时,棘爪槽120a的配置间隔成为36°。在该情况下,若旋转操作外周部114,则以36°的间隔产生咬合感。并且,能够以36°的间隔来卡止。
操作转盘110的外周部114的旋转由旋转检测部126检测。旋转检测部126检测操作转盘110的外周部114的旋转方向及旋转量。旋转检测部126由旋转编码器构成,检测操作转盘110的外周部114的旋转而检测操作转盘110的旋转方向及旋转量。
例如,当每旋转1圈的棘爪位置的数量为10时,通过检测向正方向R+旋转了36°,能够检测操作转盘110向正方向R+旋转操作了1个咬合份。
[控制系统]
图7是表示数码相机的控制系统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数码相机1具有图像传感器50、图像传感器驱动部52、快门54、快门驱动部56、模拟信号处理部58、图像数据输入部60、工作存储器62、数据存储器64、数字信号处理部66、记录控制部68、主显示器驱动部70、辅助显示器驱动部72、操作部74及系统控制器80等。
图像传感器50将经由镜头2成像的被摄体的光学像转换为电信号并输出。图像传感器50中使用CCD图像传感器(CCD:Charged Coupled Device/电耦合器件)及CMOS图像传感器(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等公知的图像传感器。
图像传感器驱动部52根据来自系统控制器80的命令驱动图像传感器50。
快门54由方形的焦平面快门构成,且配置于图像传感器50的正前方。另外,图1示出了快门全开的状态。
快门驱动部56根据来自系统控制器80的命令驱动快门54。
模拟信号处理部58读入从图像传感器50输出的信号,且实施相关双采样处理及放大处理等所需的信号处理。并且,模拟信号处理部58将实施了所需的信号处理的模拟图像信号转换为数字图像信号并输出。
图像数据输入部60根据来自系统控制器80的命令,读入从模拟信号处理部58输出的数字图像信号。所读入的1张份的图像数据存储于工作存储器62。
工作存储器62用作工作用存储器。数据存储器64由EEPROM(EEPROM: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等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且存储有控制等所需的数据。
数字信号处理部66对读入到工作存储器62中的图像数据实施同步化处理、白平衡校正、伽马校正、轮廓校正等所需的信号处理,且生成包括亮度数据(Y数据)及色差数据(Cr、Cb数据)的规定的图像数据。
记录控制部68根据来自系统控制器80的命令访问存储卡78,且对数据进行读写。通过拍摄获得的图像数据存储于存储卡78。
主显示器驱动部70根据来自系统控制器80的命令驱动主显示器14。
辅助显示器驱动部72根据来自系统控制器80的命令驱动辅助显示器16。
操作部74包含快门按钮30、电源杆31、播放按钮34、删除按钮35、AF锁定按钮36、AE锁定按钮37、菜单按钮38、选择按钮39、返回(BACK)按钮40、后命令转盘41及操作转盘110等,且将与各操作部件的操作相应的信号输出至系统控制器80。
系统控制器80为控制数码相机1的各部的动作的控制部。系统控制器80的功能由未图示的微型计算机提供。即,通过微型计算机执行规定的程序而作为系统控制器80而发挥功能。
系统控制器80也作为镜头2的控制部而发挥功能。系统控制器80经由镜头2所具备的镜头驱动部2a控制镜头2的动作。镜头2具备光圈及聚焦透镜等。镜头驱动部2a具备驱动光圈的光圈驱动部及驱动聚焦透镜的聚焦透镜驱动部等。
[曝光模式的设定]
本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1通过触碰操作转盘110的顶面来进行曝光模式的切换。而且,与该曝光模式的切换联动而切换操作转盘110的操作对象。以下,对与曝光模式的设定及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的设定相关的功能进行说明。
《结构》
图8是表示曝光模式的设定及与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的设定相关的功能的系统结构的框图。
如图8所示,构成曝光模式的设定及与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的设定相关的功能的系统具备操作转盘110、分别检测对设定于操作转盘110的顶面的多个接触检测区域的接触的触摸传感器130、存储有需设定的曝光模式的信息及需设定的操作对象的信息的数据存储器64、根据触摸传感器130的检测结果设定曝光模式的曝光模式设定部150、根据通过曝光模式设定部150设定的曝光模式设定操作转盘110的操作对象的操作对象设定部152、根据操作转盘110的操作变更通过操作对象设定部152设定的操作对象的设定的设定变更部154、转盘显示器132、控制转盘显示器132的显示的转盘显示控制部156、辅助显示器16及控制辅助显示器16的显示的辅助显示器显示控制部158。
<操作转盘>
操作转盘110在顶面设定有多个接触检测区域。在本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1中,在操作转盘110的顶面设定有2个接触检测区域。
图9是表示接触检测区域的设定的一例的操作转盘的俯视图。在该图中,以斜线表示的区域为接触检测区域。
如图9所示,在操作转盘110的顶面设置有2个接触检测区域Z1、Z2。2个接触检测区域Z1、Z2设定为相同的形状、相同的面积。并且,2个接触检测区域Z1、Z2设定为相对于操作转盘110的中心前后对称。将沿前方向设定的接触检测区域Z1设为第1接触检测区域Z1,将沿后方向设定的接触检测区域Z2设为第2接触检测区域Z2。第1接触检测区域Z1设定为检测对比操作转盘110的中心更靠前侧的区域的接触的区域。第2接触检测区域Z2设定为检测对比操作转盘110的中心更靠后侧的区域的接触的区域。
<触摸传感器>
触摸传感器130分别检测对第1接触检测区域Z1及第2接触检测区域Z2的接触。
<数据存储器>
数据存储器64为第1存储部及第2存储部的一例。在数据存储器64中存储需设定的曝光模式的信息及需设定的操作对象的信息。
〔需设定的曝光模式的信息〕
需设定的曝光模式的信息是指根据触摸传感器130的检测结果而需设定的曝光模式的信息。需设定的曝光模式的信息中包含以标准设定的曝光模式的信息、触碰了第1接触检测区域Z1时设定的曝光模式的信息、触碰了第2接触检测区域Z2时设定的曝光模式的信息、同时触碰了第1接触检测区域Z1及第2接触检测区域Z2时设定的曝光模式的信息。以标准设定的曝光模式是指标准设定的曝光模式,且为触碰操作转盘110的顶面而在切换之前设定曝光模式的曝光模式。需设定的曝光模式的信息例如作为曝光模式设定表而以表形式生成并存储于数据存储器64。
在本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1中,以如下方式设定需设定的曝光模式。
(1)以标准设定的曝光模式:程序模式;
(2)单独触碰了第1接触检测区域Z1时设定的模式:快门速度优先模式;
(3)单独触碰了第2接触检测区域Z2时设定的模式:光圈优先模式;
(4)同时触碰了第1接触检测区域Z1及第2接触检测区域Z2时设定的模式:手动模式。
〔需设定的操作对象的信息〕
需设定的操作对象的信息是指根据所设定的曝光模式而需设定的操作转盘110的操作对象。当为本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1时,需设定的操作对象的信息中包含设定为程序模式时需设定的操作对象的信息、设定为快门速度优先模式时需设定的操作对象的信息、设定为光圈优先模式时需设定的操作对象的信息及设定为手动模式时需设定的操作对象的信息。需设定的操作对象的信息例如作为操作对象设定表而以表形式生成并存储于数据存储器64。
在本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1中,以如下方式设定需设定的操作对象。
(1)程序模式:程序偏移;
(2)快门速度优先模式:快门速度;
(3)光圈优先模式:光圈值;
(4)手动模式:快门速度或光圈值。
当为手动模式时,操作转盘110的操作对象设定为快门速度或光圈值。设定为哪一模式,由用户预先设定。该设定在菜单画面上进行。当将操作转盘110的操作对象设为快门速度时,光圈值的设定通过后命令转盘41进行。相同地,当将操作转盘110的操作对象设为光圈值时,快门速度的设定通过后命令转盘41进行。
<曝光模式设定部>
曝光模式设定部150根据触摸传感器130设定曝光模式。曝光模式设定部150参考曝光模式设定表设定曝光模式。曝光模式的设定以当前的曝光模式为基准来进行,且以如下方式进行。
〔当前的曝光模式为程序模式时〕
若检测到单独触碰了第1接触检测区域Z1,则将曝光模式切换为快门速度优先模式。并且,若检测到单独触碰了第2接触检测区域Z2,则将曝光模式切换为光圈优先模式。并且,若检测到同时触碰了第1接触检测区域Z1及第2接触检测区域Z2,则将曝光模式切换为手动模式。
〔当前的曝光模式为快门速度优先模式时〕
若检测到单独触碰了第1接触检测区域Z1,则将曝光模式切换为程序模式。并且,若检测到单独触碰了第2接触检测区域Z2,则将曝光模式切换为光圈优先模式。并且,若检测到同时触碰了第1接触检测区域Z1及第2接触检测区域Z2,则将曝光模式切换为手动模式。
〔当前的曝光模式为光圈优先模式时〕
若检测到单独触碰了第1接触检测区域Z1,则将曝光模式切换为快门速度优先模式。并且,若检测到单独触碰了第2接触检测区域Z2,则将曝光模式切换为程序模式。并且,若检测到同时触碰了第1接触检测区域Z1及第2接触检测区域Z2,则将曝光模式切换为手动模式。
〔当前的曝光模式为手动模式时〕
若检测到单独触碰了第1接触检测区域Z1,则将曝光模式切换为快门速度优先模式。并且,若检测到单独触碰了第2接触检测区域Z2,则将曝光模式切换为光圈优先模式。并且,若检测到同时触碰了第1接触检测区域Z1及第2接触检测区域Z2,则将曝光模式切换为程序模式。
如此,当从程序模式转到其他曝光模式时,若触碰相同的接触检测区域,则恢复为程序模式,若触碰其他接触检测区域,则转到其他曝光模式。
曝光模式设定部150的功能作为系统控制器80的一功能而被提供。即,通过构成系统控制器80的微型计算机执行规定的程序,作为系统控制器80的一功能而提供曝光模式设定部150的功能。
通过曝光模式设定部150设定的曝光模式的信息存储于数据存储器64。
<操作对象设定部>
操作对象设定部152根据通过曝光模式设定部150设定的曝光模式,设定操作转盘110的操作对象。操作对象设定部152参考操作对象设定表,设定操作转盘110的操作对象。
当曝光模式设定为程序模式时,操作对象设定部152将操作转盘110的操作对象设定为程序偏移。
当曝光模式设定为快门速度优先模式时,操作对象设定部152将操作转盘110的操作对象设定为快门速度。
当曝光模式设定为光圈优先模式时,操作对象设定部152将操作转盘110的操作对象设定为光圈值。
当曝光模式设定为手动模式时,操作对象设定部152根据用户的设定,将操作转盘110的操作对象设定为快门速度或光圈值。
操作对象设定部152的功能作为系统控制器80的一功能而被提供。即,通过构成系统控制器80的微型计算机执行规定的程序,作为系统控制器80的一功能而提供操作对象设定部152的功能。
通过操作对象设定部152设定的操作转盘110的操作对象的信息存储于数据存储器64。
<设定变更部>
设定变更部154根据操作转盘110的操作,变更通过操作对象设定部152设定的操作对象的设定。
例如,当操作转盘110的操作对象设定为程序偏移时,设定变更部154根据操作转盘110的操作,变更光圈值与快门速度的组合。例如,当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操作了操作转盘110时,设定变更部154根据该旋转量,变更为快门速度变快的组合(=光圈值变小的组合)。另一方面,当向顺时针方向旋转操作了操作转盘110时,设定变更部154根据该旋转量,变更为快门速度变慢的组合(=光圈值变大的组合)。
并且,例如,当操作转盘110的操作对象设定为快门速度时,设定变更部154根据操作转盘110的操作,变更快门速度。例如,当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操作了操作转盘110时,设定变更部154根据该旋转量,加快快门速度。另一方面,当向顺时针方向旋转操作了操作转盘110时,设定变更部154根据该旋转量,减慢快门速度。
并且,例如,当操作转盘110的操作对象设定为光圈值时,设定变更部154根据操作转盘110的操作,变更光圈值。例如,当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操作了操作转盘110时,设定变更部154根据该旋转量,减小光圈值(打开光圈)。另一方面,当向顺时针方向旋转操作了操作转盘110时,根据该旋转量,加大光圈值(缩小光圈)。
设定变更部154的功能作为系统控制器80的一功能而被提供。即,通过构成系统控制器80的微型计算机执行规定的程序,作为系统控制器80的一功能而提供设定变更部154的功能。
<转盘显示器>
在转盘显示器132中,按每个接触检测区域显示单独触碰了各接触检测区域时设定的操作转盘110的操作对象的信息。
图10是表示转盘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操作转盘的俯视图。
如图10所示,在转盘显示器132的显示区域设定有第1显示区域Dz1及第2显示区域Dz2。第1显示区域Dz1及第2显示区域Dz2由相同的形状、相同的面积构成,且配置成相对于操作转盘110的中心前后对称。在本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1中,第1显示区域Dz1及第2显示区域Dz2均设定为半圆形状的区域。
第1显示区域Dz1为与第1接触检测区域Z1对应的区域。在本例中,在第1显示区域Dz1的内侧设定有第1接触检测区域Z1。设为如下结构,即,若触碰第1显示区域Dz1,则必然触碰第1接触检测区域Z1。
第2显示区域Dz2为与第2接触检测区域Z2对应的区域。在本例中,在第2显示区域Dz2的内侧设定有第2接触检测区域Z2。设为如下结构,即,若触碰第2显示区域Dz2,则必然触碰第2接触检测区域Z2。
单独触碰了第1接触检测区域Z1时设定的曝光模式为快门速度优先模式。设定为快门速度优先模式时设定的操作转盘110的操作对象为快门速度。因此,在第1显示区域Dz1,作为单独触碰了第1接触检测区域Z1时设定的操作转盘110的操作对象的信息,表示快门速度的“SHUTTER”的文字显示于半圆状的框内。
单独触碰了第2接触检测区域Z2时设定的曝光模式为光圈优先模式。设定为光圈优先模式时设定的操作转盘110的操作对象为光圈值。因此,在第2显示区域Dz2,作为单独触碰了第2接触检测区域Z2时设定的操作转盘110的操作对象的信息,表示光圈的“IRIS”的文字显示于半圆状的框内。
转盘显示器132的显示根据所设定的曝光模式,切换第1显示区域Dz1及第2显示区域Dz2的显示方式。在本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1中,根据所设定的曝光模式,所对应的显示区域的显示反转。即,文字及背景颜色反转。
图11是表示转盘显示器及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切换的一例的图。该图(A)示出了曝光模式设定为程序模式时的显示的一例。该图(B)示出了曝光模式设定为快门速度优先模式时的显示的一例。该图(C)示出了曝光模式设定为手动模式时的显示的一例。该图(D)示出了曝光模式设定为光圈优先模式时的显示的一例。
如图11(A)所示,当为程序模式时,第1显示区域Dz1及第2显示区域Dz2均以白底黑字显示操作对象的信息。
如图11(B)所示,若触碰第1接触检测区域Z1而曝光模式设定为快门速度优先模式,则仅第1显示区域Dz1的显示反转。即,以黑底白字显示操作对象的信息。
如图11(C)所示,若同时触碰第1接触检测区域Z1及第2接触检测区域Z2而曝光模式设定为手动模式,则第1显示区域Dz1及第2显示区域Dz2这两者的显示反转。即,两者均以黑底白字显示操作对象的信息。
如图11(D)所示,若触碰第2接触检测区域Z2而曝光模式设定为光圈优先模式,则仅第2显示区域Dz2的显示反转。即,以黑底白字显示操作对象的信息。
如此,转盘显示器132的显示根据所设定的曝光模式,切换显示方式。由此,能够从转盘显示器132的显示中一眼掌握所设定的曝光模式。
<转盘显示控制部>
转盘显示控制部156经由转盘显示器驱动部160控制转盘显示器132的显示。即,如图10所示,以规定的布局显示规定的信息的方式控制转盘显示器132的显示。并且,转盘显示控制部156根据通过曝光模式设定部150设定的曝光模式,控制转盘显示器132的显示。即,如图11所示,以根据所设定的曝光模式切换各显示区域Dz1、Dz2的显示方式的方式控制转盘显示器132的显示。
转盘显示控制部156的功能作为系统控制器80的一功能而被提供。即,通过构成系统控制器80的微型计算机执行规定的程序,作为系统控制器80的一功能而提供转盘显示控制部156的功能。
<辅助显示器>
辅助显示器16为设定显示部的一例。在辅助显示器16中主要显示数码相机1的设定内容。如图1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1中,快门速度的信息i1、光圈值的信息i2、ISO灵敏度(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for/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信息i3、曝光校正量的信息i4及曝光模式的信息i5作为相机的设定内容而显示。各信息以预先规定的布局显示。
另外,图11示出了快门速度均为1/2000秒、光圈值均为F2.8、ISO灵敏度均为ISO400、曝光校正量均为±0(无曝光校正)的情况。
曝光模式的信息i5以图标的形式显示。图标以在四方框内显示有表示各曝光模式的1个字母的方式表现。关于表示各曝光模式的1个字母,程序模式为“P”,快门速度优先模式为“S”,光圈优先模式为“A”,手动模式为“M”。
通过确认辅助显示器16的显示,除了当前设定的曝光模式以外,还能够确认与拍摄相关的主要设定内容。
<辅助显示器显示控制部>
辅助显示器显示控制部158为设定显示控制部的一例。辅助显示器显示控制部158经由辅助显示器驱动部72控制辅助显示器16的显示。辅助显示器显示控制部158将显示于辅助显示器16的各项目的信息作为设定信息来获取,并以预先规定的布局显示于辅助显示器16。
辅助显示器显示控制部158的功能作为系统控制器80的一功能而被提供。即,通过构成系统控制器80的微型计算机执行规定的程序,作为系统控制器80的一功能而提供辅助显示器显示控制部158的功能。
[曝光模式的设定方法]
接着,对如上述方式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1中的曝光模式的设定方法进行说明。
图12是表示曝光模式的设定处理的顺序的流程图。
若开启数码相机1的电源,则首先进行初始设定(步骤S11)。初始设定为再次设定上次设定的曝光模式的处理。与曝光模式的设定联动而再次设定操作转盘110的操作对象。上次设定的曝光模式是指电源关闭时设定的曝光模式。初始设定在读出上次设定的曝光模式的信息后进行。
若通过初始设定而设定曝光模式,则所设定的曝光模式的信息显示于辅助显示器16(参考图11)。并且,以与所设定的曝光模式相应的显示方式显示转盘显示器132(参考图11)。
通过结束初始设定,能够进行拍摄。然后,判定是否检测到对操作转盘110的顶面的接触(步骤S12)。该检测根据触摸传感器130的输出进行。
若检测到对操作转盘110的顶面的接触,则进行曝光模式的切换处理(步骤S13)。
当当前的曝光模式为程序模式时,若检测到对第1接触检测区域Z1的接触,则切换为快门速度优先模式。并且,若检测到对第2接触检测区域Z2的接触,则切换为光圈优先模式。并且,若同时检测到对第1接触检测区域Z1及第2接触检测区域Z2的接触,则切换为手动模式。
当当前的曝光模式为快门速度优先模式时,若检测到对第1接触检测区域Z1的接触,则切换为程序模式。并且,若检测到对第2接触检测区域Z2的接触,则切换为光圈优先模式。并且,若同时检测到对第1接触检测区域Z1及第2接触检测区域Z2的接触,则切换为手动模式。
当当前的曝光模式为光圈优先模式时,若检测到对第1接触检测区域Z1的接触,则切换为快门速度优先模式。并且,若检测到对第2接触检测区域Z2的接触,则切换为程序模式。并且,若同时检测到对第1接触检测区域Z1及第2接触检测区域Z2的接触,则切换为手动模式。
当当前的曝光模式为手动模式时,若检测到对第1接触检测区域Z1的接触,则切换为快门速度优先模式。并且,若检测到对第2接触检测区域Z2的接触,则切换为光圈优先模式。并且,若同时检测到对第1接触检测区域Z1及第2接触检测区域Z2的接触,则切换为程序模式。
若设定曝光模式,则设定操作转盘110的操作对象(步骤S14)。操作转盘110的操作对象与曝光模式对应地设定。当所设定的曝光模式为程序模式时,程序偏移设定为操作对象。当所设定的曝光模式为快门速度优先模式时,快门速度设定为操作对象。当所设定的曝光模式为光圈优先模式时,光圈值设定为操作对象。当所设定的曝光模式为手动模式时,快门速度或光圈值设定为操作对象。
并且,若设定曝光模式,则变更转盘显示器132的显示(步骤S15)。例如,当所设定的曝光模式为程序模式时,如图11(A)所示,转盘显示器132使第1显示区域Dz1及第2显示区域Dz2均变更为白底黑字的显示。当所设定的曝光模式为快门速度优先模式时,如图11(B)所示,转盘显示器132使第1显示区域Dz1变更为黑底白字的显示,且使第2显示区域Dz2变更为白底黑字的显示。并且,当所设定的曝光模式为手动模式时,如图11(C)所示,转盘显示器132使第1显示区域Dz1及第2显示区域Dz2均变更为黑底白字的显示。并且,当所设定的曝光模式为光圈优先模式时,如图11(D)所示,转盘显示器132使第1显示区域Dz1变更为白底黑字的显示,且使第2显示区域Dz2变更为黑底白字的显示。
通过以上一系列工序,结束曝光模式的切换。由此,能够在新的曝光模式下进行拍摄。然后,判定电源是否关闭(步骤S16)。若电源关闭,则结束处理。
如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1,通过点击操作转盘110的顶面的动作,切换曝光模式。由此,简单且迅速地切换设为目标的曝光模式。并且,与曝光模式的切换联动而操作转盘110的操作对象也被切换,因此能够实现良好的操作性。并且,无需另行设置模式转盘等,因此能够简化相机的结构。
[变形例]
《设定模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设定相机的曝光模式的情况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适用并不限定于此。在设定其他模式的情况下也能够适用本发明。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能够设定的曝光模式为程序模式、快门速度优先模式、光圈优先模式及手动模式这4个,但能够设定的曝光模式的种类及数量并不限定于此。此外,例如,也可以设为能够设定全自动模式等。全自动模式是指相机自动设定所有项目的模式。当为全自动模式时,例如,操作转盘的操作为无效。
《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
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根据模式而设定。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并不一定要按每个模式进行设定。根据模式,能够使操作转盘的操作无效。
《操作转盘的设置位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操作转盘设置于相机主体的顶面,但设置操作转盘的位置并不限定于此。如上述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若在相机主体的顶面的把手部侧的端部配置操作转盘,则能够一边把持相机主体一边操作操作转盘。
《辅助显示器的显示》
<仅显示所设定的曝光模式的信息的方式>
显示于辅助显示器的项目能够根据相机所具备的功能来适当设定。优选显示至少通过点击操作转盘110的顶面来设定的模式信息。
图13是表示辅助显示器的变形例的图。
如图13所示,在辅助显示器16A中可以仅显示所设定的曝光模式的信息。
另外,图13(A)示出了曝光模式设定为程序模式时的显示的一例。在该情况下,作为表示所设定的曝光模式为程序模式的信息,“PROGRAM MODE”的文字显示于辅助显示器16A。
图13(B)示出了曝光模式设定为快门速度优先模式时的显示的一例。在该情况下,作为表示所设定的曝光模式为快门速度优先模式的信息,“SHUTTER PRIORITY MODE”的文字显示于辅助显示器16A。
图13(C)示出了曝光模式设定为手动模式时的显示的一例。在该情况下,作为表示所设定的曝光模式为手动模式的信息,“MANUAL MODE”的文字显示于辅助显示器16A。
图13(D)示出了曝光模式设定为光圈优先模式时的显示的一例。在该情况下,作为表示所设定的曝光模式为光圈优先模式的信息,“APERTURE PRIORITY MODE”的文字显示于辅助显示器16A。
另外,构成设定显示部的辅助显示器优选配置于操作转盘的附近。在此,如图11、图13等所示,附近是指相邻配置辅助显示器与操作转盘程度的距离关系。通过将辅助显示器配置于操作转盘的附近,能够提供更良好的操作性。即,能够在操作转盘的左近确认设定,因此能够减少视线移动,并能够提供无压力的良好的操作性。
<能够在辅助显示器上视觉辨认通过操作转盘设定变更的项目的显示>
在辅助显示器16中,优选显示至少通过操作转盘110设定的项目的设定值的信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操作转盘110设定快门速度及光圈值,因此优选至少将快门速度及光圈值的信息作为相机的设定信息来显示于辅助显示器16。
并且,当显示于辅助显示器16的信息中包含通过操作转盘110设定的项目的设定值的信息时,优选显示成能够将当前通过操作转盘110设定变更的项目的设定值与其他显示项目区别。例如,当当前通过操作转盘110设定变更的项目为快门速度时,显示成能够将快门速度的设定值与其他项目的设定值区别。例如,在设定值的跟前显示表示设定变更的项目的标记,或用框来包围设定值,或改变所显示的文字的尺寸,而显示成能够与其他项目区别。
图14是表示能够将通过操作转盘设定变更的项目与其他项目区别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图。
图14(A)示出了曝光模式设定为程序模式时的显示的一例。图14(B)示出了曝光模式设定为快门速度优先模式时的显示的一例。图14(C)示出了曝光模式设定为手动模式时的显示的一例。图14(D)示出了曝光模式设定为光圈优先模式时的显示的一例。
当为程序模式时,操作转盘110的操作对象设定为程序偏移。在该情况下,根据操作转盘110的操作,变更快门速度与光圈值的组合。因此,如图14(A)所示,在辅助显示器16中,在快门速度的信息i1的显示位置的跟前及光圈值的信息i2的显示位置的跟前显示规定的标记m2。该标记m2由空白三角形构成,且分别以指示快门速度的信息i1及光圈值的信息i2的方式显示。
当为快门速度优先模式时,操作转盘110的操作对象设定为快门速度。在该情况下,如图14(B)所示,在辅助显示器16中,在快门速度的信息i1的显示位置的跟前显示规定的标记m1。该标记m1由涂黑三角形构成,且以指示快门速度的信息i1的方式显示。
当为手动模式时,操作转盘110的操作对象设定为快门速度或光圈值。当操作转盘110的操作对象设定为快门速度时,如图14(C)所示,在辅助显示器16中,在快门速度的信息i1的显示位置的跟前显示规定的标记m1。该标记m1由涂黑三角形构成,且以指示快门速度的信息i1的方式显示。另外,当操作转盘110的操作对象设定为光圈值时,在后命令转盘41中,作为操作对象设定光圈值。在该情况下,如图14(C)所示,在辅助显示器16中,在光圈值的信息i2的显示位置的跟前显示规定的标记m2。该标记m2由空白三角形构成,且以指示光圈值的信息i2的方式显示。
当为光圈优先模式时,操作转盘110的操作对象设定为光圈值。在该情况下,如图14(D)所示,在辅助显示器16中,在光圈值的信息i2的显示位置的跟前显示规定的标记m1。该标记m1由涂黑三角形构成,且以指示光圈值的信息i2的方式显示。
标记m1与标记m2的差异在于是否为通过操作转盘110直接设定变更的项目。通过操作操作转盘110,当为直接设定变更的项目时,显示标记m1,当为间接或通过其他操作转盘设定变更的项目时,显示标记m2。
如此,通过显示成能够将当前通过操作转盘110设定变更的项目的设定值与其他显示项目区别,能够进一步提高操作性。
另外,辅助显示器16的显示的切换与转盘显示器132的显示的切换联动地进行。
《转盘显示器的显示》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将单独触碰了各接触检测区域时设定的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的信息显示于转盘显示器的结构,但显示于转盘显示器的信息并不限定于此。
图15是表示转盘显示器的显示的变形例的图。另外,该图(A)示出了曝光模式设定为程序模式时的显示的一例,该图(B)示出了曝光模式设定为快门速度优先模式时的显示的一例,该图(C)示出了曝光模式设定为手动模式时的显示的一例,该图(D)示出了曝光模式设定为光圈优先模式时的显示的一例。
在图15所示的例子中,显示有触碰了各接触检测区域时设定的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的当前的设定值。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将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的信息显示于转盘显示器的结构,但也可以通过印刷、刻印等来显示于操作转盘的顶面。
《接触检测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接触检测部由触摸传感器来构成,但接触检测部的结构并不限定于此。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用1个触摸传感器检测对各接触检测区域的接触,但也可以设为按每个接触检测区域设置触摸传感器来检测接触的结构。
[检测接触的变形例]
关于接触的检测,优选设置所谓的不灵敏区。即,关于手指的瞬间接触,优选设为不检测的结构。为了设置不灵敏区,例如,设为以一定的时间间隔检测接触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判定是否连续检测到接触,而判定有无接触。当连续检测到接触时,判定为接触。当为瞬间的接触时,不会连续检测到接触,因此能够排除接触。并且,当手指瞬间离开时,只要下一检测为止手指仍触碰,则能够认定为接触持续。如此,也判断持续时间并进行具有迟滞性的响应,由此能够进行更稳定的动作。
并且,当一定时间以上接触了接触检测区域时,可以认定为真实接触。即,检测到一定时间以上接触而切换模式。例如,检测到1秒以上接触而切换模式。由此,能够防止模式无意间被切换。
《接触检测区域》
设定于操作转盘的顶面的接触检测区域根据所设定的模式的数量而设定。所设定的模式的数量为2个以上。
另外,如上述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通过将2个接触检测区域相对于操作转盘的中心对称配置,即便不看操作转盘的顶面,也能够通过手指的间隔来掌握接触检测区域的位置。由此,即便周围较暗的状况下,也能够进行模式的切换操作。并且,能够一边窥视取景器一边进行模式的切换操作。
《操作转盘的旋转操作的检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通过旋转编码器检测操作转盘的旋转的结构,但检测操作转盘的旋转的结构并不限定于此。此外,例如,能够采用利用了旋转刷等的公知的旋转检测机构。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由棘爪槽金属板及棘爪球来构成操作转盘的棘爪机构的结构,但棘爪机构的结构并不限定于此。此外,能够采用利用了板簧等的公知的棘爪机构。
《恢复为标准模式的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当从标准模式即程序模式转到其他曝光模式时,通过再次触碰与已切换时相同的接触检测区域,恢复为标准模式即程序模式的结构,但恢复为标准模式的方式并不限定于此。能够采用通过一定时间以上持续触碰与已切换时相同的接触检测区域而恢复为标准模式的结构、通过同时一定时间以上持续触碰第1接触检测区域及第2接触检测区域而恢复为标准模式的结构、通过一定次数点击与已切换时相同的接触检测区域而恢复为标准模式的结构及通过一定次数同时点击第1接触检测区域及第2接触检测区域而恢复为标准模式的结构等各种方式。另外,点击是指敲击接触检测面的操作。
◆◆第2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中,若用手指触碰操作转盘的顶面,则根据所触碰的位置切换曝光模式。
另外,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的差异只是手指对操作转盘的顶面的接触的检测方式。因此,在此,仅对手指对操作转盘的顶面的接触的检测及基于接触的检测的曝光模式的切换进行说明。
[接触的检测]
手指对操作转盘110的顶面的接触由触摸传感器130检测。触摸传感器130为接触检测部的一例,检测手指对操作转盘110的顶面的接触及接触位置。
图16是检测接触位置的示意图。
在图16中,用虚线包围的斜线区域TP为检测到接触的区域。将该区域设为接触检测区域TP。触摸传感器130求出接触检测区域TP的重心位置JP,并将求出的重心位置JP作为接触位置而输出。接触位置作为以触摸传感器130的中心(=操作转盘110的旋转中心)为原点的xz平面上的位置(x1、z1)来求出。
[曝光模式的设定]
在操作转盘110的顶面设定有多个区域,并按每个区域设定需设定的曝光模式。
图17是表示设定于操作转盘的顶面的区域的一例的图。
在图17中,由虚线表示的圆的区域Tz为触摸传感器130的可检测接触区域。在本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中,该可检测接触区域Tz沿前后方向(z方向)分为两个部分。将分为两个部分的前侧区域设为第1区域Tz1,将后侧区域设为第2区域Tz2。在第1区域Tz1设定有快门速度优先模式,在第2区域Tz2设定有光圈优先模式。设定于各区域的模式信息以表形式存储于数据存储器64。
曝光模式设定部150参考存储于数据存储器64的信息,并根据触摸传感器130的输出设定曝光模式。即,当通过触摸传感器130检测到对操作转盘110的顶面的接触,且检测到的接触检测位置JP属于第1区域Tz1时,将曝光模式切换为快门速度优先模式,当属于第2区域Tz2时,切换为光圈优先模式。另外,标准曝光模式为程序模式。因此,在设定为程序模式的状态下,若检测到对第1区域Tz1的接触,则曝光模式切换为快门速度优先模式,若检测到对第2区域Tz2的接触,则曝光模式切换为光圈优先模式。并且,在曝光模式设定为快门速度优先模式的状态下,若检测到对第1区域Tz1的接触,则曝光模式切换为程序模式,若检测到对第2区域Tz2的接触,则曝光模式切换为光圈优先模式。而且,在曝光模式设定为光圈优先模式的状态下,若检测到对第1区域Tz1的接触,则曝光模式切换为快门速度优先模式,若检测到对第2区域Tz2的接触,则曝光模式切换为程序模式。
另外,当设定为程序模式时,操作转盘110的操作对象设定为程序偏移。并且,当设定为快门速度优先模式时,操作转盘110的操作对象设定为快门速度。并且,当设定为光圈优先模式时,在操作转盘110的操作对象中设定光圈值。
[转盘显示器的显示]
图18是表示转盘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图。
如图18所示,在转盘显示器132中显示与设定于触摸传感器130的区域对应的区域。即,显示沿前后方向(z方向)分为两个部分的区域。将前方区域设为第1显示区域Dz1,将后方区域设为第2显示区域Dz2。第1显示区域Dz1及第2显示区域Dz2均作为被半圆形框包围的区域而显示。
在第1显示区域Dz1显示触碰了第1区域Tz1时设定的操作转盘110的操作对象的信息。触碰了第1区域Tz1时设定的操作转盘110的操作对象为快门速度。因此,在第1显示区域Dz1,表示快门速度的“SHUTTER”的文字显示于半圆状的框内。
在第2显示区域Dz2显示触碰了第2区域Tz2时设定的操作转盘110的操作对象的信息。触碰了第2区域Tz2时设定的操作转盘110的操作对象为光圈值。因此,在第2显示区域Dz2,表示光圈值的“IRIS”的文字显示于半圆状的框内。
在此,图18所示的转盘显示器132的显示是曝光模式为程序模式时的显示的例子。若触碰第1区域Tz1而曝光模式设定为快门速度优先模式,则第1显示区域Dz1的显示反转。即,以黑底白字显示操作对象的信息(参考图11(B))。另一方面,若触碰第2区域Tz2而曝光模式设定为光圈优先模式,则第2显示区域Dz2的显示反转。即,以黑底白字显示操作对象的信息(参考图11(D))。
如此,转盘显示器132的显示根据所设定的曝光模式切换显示方式。由此,能够从转盘显示器132的显示中一眼掌握所设定的曝光模式。
另外,关于辅助显示器16的显示,也优选显示成能够将当前通过操作转盘110设定变更的项目的设定值与其他显示项目区别。
如以上进行的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若用手指触碰操作转盘110的顶面,则根据所触碰的位置,切换曝光模式。由此,迅速切换模式。
[变形例]
《设定曝光模式的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二等分操作转盘的顶面,并对各区域分配有快门速度优先模式及光圈优先模式,但设定于操作转盘的顶面的区域及分配于各区域的模式并不限定于此。
图19是表示设定于操作转盘的顶面的区域的另一例的图。
在图19所示的例子中,在操作转盘110的顶面设定有3个区域。具体而言,在中央设定有第3区域Tz3,沿前后方向(z方向)二等分除了第3区域Tz3以外的区域,且设定有第1区域Tz1及第2区域Tz2。
在第1区域Tz1设定有快门速度优先模式,在第2区域Tz2设定有光圈优先模式,在第3区域Tz3设定有手动模式。
在该情况下,若触碰第1区域Tz1,则曝光模式设定为快门速度优先模式,若触碰第2显示区域Dz2,则曝光模式设定为光圈优先模式。并且,若触碰第3区域Tz3,则曝光模式设定为手动模式。
《检测接触位置的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由触摸传感器130检测对操作转盘110的顶面的的接触及接触位置的结构,但检测对操作转盘110的顶面的接触及接触位置的结构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用检测范围或分布的传感器进行检测。只要是能够检测有无接触及接触位置(点、面积的重心位置、多个点、由多个点或面积运算的单一或多个坐标等中的任一个)的结构即可。
《其他变形例》
作为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来说明的例子也能够适用于本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中。
◆◆第3实施方式◆◆
关于本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若用手指触碰操作转盘的顶面,则根据所触碰的位置切换曝光模式。并且,若移动触碰了操作转盘的顶面的手指,则根据该移动方向切换相机的模式。
另外,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的差异只是还检测手指的移动来切换模式这一点。因此,在此,仅对基于手指的移动的检测及检测结果的曝光模式的切换进行说明。
[手指的移动的检测]
手指在操作转盘110的顶面上的移动由触摸传感器130检测。触摸传感器130为接触检测部的一例,对检测到接触的手指的移动及移动方向进行检测。当检测到对操作转盘110的顶面的接触被检测的手指的移动时,触摸传感器130检测并输出该移动方向。
[曝光模式的设定]
在操作转盘110的顶面设定有多个区域,且按每个区域设定需设定的曝光模式。而且,按每个移动方向设定需设定的曝光模式。
检测到接触时设定的曝光模式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即,分为第1区域Tz1及第2区域Tz2这两个部分,在第1区域Tz1设定快门速度优先模式。并且,在第2区域Tz2设定光圈优先模式。
当检测到手指的移动时设定的曝光模式如下。即,当移动方向为后方向(从前方朝向后方的方向)时,设定为手动模式。
所设定的模式信息以表形式存储于数据存储器64。
曝光模式设定部150参考存储于数据存储器64的信息,并根据触摸传感器130的输出设定曝光模式。即,当通过触摸传感器130检测到对操作转盘110的顶面的接触,且检测到的接触检测位置JP属于第1区域Tz1时,将曝光模式切换为快门速度优先模式,当属于第2区域Tz2时,切换为光圈优先模式。并且,当检测到所接触的手指的移动,且该移动方向为后方向时,将曝光模式切换为手动模式。另外,标准曝光模式为程序模式。
在设定为手动模式的状态下,若检测到对第1区域Tz1的接触,则曝光模式切换为快门速度优先模式,若检测到对第2区域Tz2的接触,则曝光模式切换为光圈优先模式。并且,若检测到向后方向的手指的移动,则曝光模式切换为程序模式。
[转盘显示器的显示]
转盘显示器132的显示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相同。
另外,若曝光模式设定为手动模式,则第1显示区域Dz1及第2显示区域Dz2的显示反转。即,两者均以黑底白字显示操作对象的信息(参考图11(C))。
[变形例]
《设定曝光模式的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若使手指向后方向移动,则曝光模式切换为手动模式的结构,但手指的移动方向及沿各移动方向设定的曝光模式的例子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能够设为对前方向、右方向或左方向的移动设定向手动模式的切换。并且,也能够设定其他模式。
并且,移动方向不仅检测单一方向,还可以检测向连续的多个方向移动的组合。例如,也可以设为检测后方向与前方向的移动的组合而切换为手动模式的结构。
《移动方向的检测》
在移动方向的检测中优选具有一定宽度。例如,即便是斜后方向的移动,只要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则优选视为后方向的移动。
《其他变形例》
作为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来说明的例子也能够适用于本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中。
◆◆第4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中,若移动触碰了操作转盘的顶面的手指,则根据该移动方向切换曝光模式。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中,设定按每个移动方向设定的曝光模式。
触碰了操作转盘110的顶面的手指的移动及移动方向的检测由触摸传感器130检测。触摸传感器130为接触检测部的一例。
在本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中,沿各移动方向设定的曝光模式如下。
(1)标准:程序模式;
(2)后方向:快门速度优先模式;
(3)前方向:光圈优先模式;
(4)右方向:手动模式。
沿各移动方向设定的模式信息以表形式存储于数据存储器64。
曝光模式设定部150参考存储于数据存储器64的信息,并根据触摸传感器130的输出设定曝光模式。
在设定为程序模式的状态下,若检测到向后方向的手指的移动,则曝光模式切换为快门速度优先模式,若检测到向前方向的手指的移动,则曝光模式切换为光圈优先模式。并且,若检测到向右方向的手指的移动,则曝光模式切换为手动模式。
在设定为快门速度优先模式的状态下,若检测到向后方向的手指的移动,则曝光模式切换为程序模式。并且,若检测到向前方向的手指的移动,则曝光模式切换为光圈优先模式,若检测到向右方向的手指的移动,则曝光模式切换为手动模式。
在设定为光圈优先模式的状态下,若检测到向后方向的手指的移动,则曝光模式切换为快门速度优先模式,若检测到向前方向的手指的移动,则切换为程序模式。并且,若检测到向右方向的手指的移动,则曝光模式切换为手动模式。
在设定为手动模式的状态下,若检测到向后方向的手指的移动,则曝光模式切换为快门速度优先模式,若检测到向前方向的手指的移动,曝光模式切换为光圈优先模式。并且,若检测到向右方向的手指的移动,则曝光模式切换为程序模式。
[变形例]
《设定曝光模式的变形例》
上述曝光模式的设定为一例,并不限定于此。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若向与已切换时相同的方向移动手指,则切换为程序模式的结构,但返回到程序模式的结构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设为若向特定方向移动则恢复为程序模式的方式。
并且,也可以设为若检测到向特定方向的手指的移动,则模式依次被切换的结构。例如,也可以设为每次检测到向后方向的移动时,以(1)程序模式、(2)快门速度优先模式、(3)光圈值优先模式、(4)手动模式的顺序切换曝光模式的结构。在该情况下,也可以设为每次检测到前方向的移动时,以相反的方向切换曝光模式的结构。
《其他变形例》
作为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来说明的例子也能够适用于本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中。
《设定程序》
关于使计算机实现曝光模式的设定及与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的设定相关的功能的程序,作为设定程序,例如也能够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来单独提供。
《相机》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将本发明适用于数码相机的情况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适用并不限定于此。同样也能够适用于使用了银盐胶片的相机中。并且,也能够适用于具备相机功能的电子设备中。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在镜头可换式的相机中适用了本发明的情况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同样也能够适用于镜头一体式的相机中。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在无反式相机中适用了本发明的情况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同样也能够适用于反光式相机中。
符号说明
1-数码相机,2-镜头,2a-镜头驱动部,10-相机主体,12-镜头卡口,14-主显示器,16-辅助显示器,16A-辅助显示器,18-电子取景器,20-热靴,22-把手,24-拇指托,30-快门按钮,31-电源杆,34-播放按钮,35-删除按钮,36-AF锁定按钮,37-AE锁定按钮,38-菜单按钮,39-选择按钮,40-返回(BACK)按钮,41-后命令转盘,50-图像传感器,52-图像传感器驱动部,54-快门,56-快门驱动部,58-模拟信号处理部,60-图像数据输入部,62-工作存储器,64-数据存储器,66-数字信号处理部,68-记录控制部,70-主显示器驱动部,72-辅助显示器驱动部,74-操作部,78-存储卡,80-系统控制器,110-操作转盘,112-内周部,112A-支柱部,114-外周部,114A-轴部,116-操作转盘支承架,116A-棘爪球容纳孔,118-轴承,120-棘爪机构,120A-棘爪槽金属板,120B-棘爪球,120C-棘爪弹簧,120a-棘爪槽,126-旋转检测部,130-触摸传感器,132-转盘显示器,150-曝光模式设定部,152-操作对象设定部,154-设定变更部,156-转盘显示控制部,158-辅助显示器显示控制部,160-转盘显示器驱动部,L-光轴,Dz1-第1显示区域,Dz2-第2显示区域,JP-接触检测位置,TP-接触检测区域,Tz-可检测接触区域,Tz1-第1区域,Tz2-第2区域,Tz3-第3区域,Z1-第1接触检测区域,Z2-第2接触检测区域,i1-快门速度的信息,i2-光圈值的信息,i3-ISO灵敏度的信息,i4-曝光校正量的信息,i5-曝光模式的信息,m1-标记,m2-标记,S11~S16-曝光模式的设定处理的顺序。

Claims (19)

1.一种相机,其具备:
旋转式的操作转盘;
接触检测部,检测手指对所述操作转盘的顶面的接触及接触位置;
第1存储部,存储通过所述接触检测部检测到接触时设定的模式信息,且按设定于所述操作转盘的顶面的多个区域的每个存储所设定的模式信息;
模式设定部,根据存储于所述第1存储部的信息及所述接触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设定模式;
第2存储部,存储按每个模式设定了所述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的信息;及
操作对象设定部,根据存储于所述第2存储部的信息及通过所述模式设定部设定的模式,设定所述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其中,
所述接触检测部还对检测到接触的手指的移动及移动方向进行检测,
在所述第1存储部还存储检测到手指的移动时设定的模式信息,且存储按每个移动方向设定的模式信息。
3.一种相机,其具备:
旋转式的操作转盘;
接触检测部,检测接触了所述操作转盘的顶面的手指的移动及移动方向;
第1存储部,存储通过所述接触检测部检测到手指的移动时设定的模式信息且按每个移动方向设定的模式信息;
模式设定部,根据存储于所述第1存储部的信息及所述接触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设定模式;
第2存储部,存储按每个模式设定了所述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的信息;及
操作对象设定部,根据存储于所述第2存储部的信息及通过所述模式设定部设定的模式,设定所述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
4.一种相机,其具备:
旋转式的操作转盘;
接触检测部,分别检测对设定于所述操作转盘的顶面的多个接触检测区域的接触;
第1存储部,存储单独触碰了各所述接触检测区域时设定的模式信息;
模式设定部,根据存储于所述第1存储部的信息及所述接触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设定模式;
第2存储部,存储按每个模式设定了所述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的信息;及
操作对象设定部,根据存储于所述第2存储部的信息及通过所述模式设定部设定的模式,设定所述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相机,其中,
所述第1存储部还存储以标准设定的模式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相机,其中,
所述第1存储部还存储同时触碰了多个所述接触检测区域时设定的模式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相机,其中,
在所述操作转盘的顶面至少设定有第1接触检测区域及第2接触检测区域,
所述接触检测部至少分别检测对所述第1接触检测区域及所述第2接触检测区域的接触,
在所述第1存储部存储如下情况,即,单独触碰了所述第1接触检测区域时设定的模式为快门速度优先模式,单独触碰了所述第2接触检测区域时设定的模式为光圈优先模式,
在所述第2存储部存储如下情况,即,设定为快门速度优先模式时的所述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为快门速度,设定为光圈优先模式时的所述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为光圈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相机,其中,
在所述第1存储部还存储以标准设定的模式为程序模式的情况,
在所述第2存储部还存储设定为程序模式时的所述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为程序偏移的情况。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相机,其中,
在所述第1存储部还存储同时触碰了所述第1接触检测区域及所述第2接触检测区域时设定的模式为手动模式的情况,
在所述第2存储部还存储设定为手动模式时的所述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为光圈值或快门速度的情况。
10.根据权利要求4、5、7、8中任一项所述的相机,其中,
在所述操作转盘的顶面,按每个所述接触检测区域显示单独触碰了各所述接触检测区域时设定的所述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的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4、5、7、8中任一项所述的相机,其还具备:
转盘显示部,设置于所述操作转盘的顶面;及
转盘显示控制部,控制所述转盘显示部的显示,
所述转盘显示控制部按每个所述接触检测区域显示单独触碰了各所述接触检测区域时设定的所述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的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相机,其中,
所述转盘显示控制部根据所设定的模式,变更所述转盘显示部的显示方式。
13.根据权利要求4、5、7、8中任一项所述的相机,其还具备:
设定显示部;及
设定显示控制部,控制所述设定显示部的显示,
所述设定显示控制部至少将通过所述模式设定部设定的模式信息显示于所述设定显示部。
14.一种相机的设定方法,其具备如下工序:
检测手指对旋转式的操作转盘的顶面的接触及接触位置;
根据检测到手指对所述操作转盘的顶面的接触时设定的模式信息、及手指对所述操作转盘的顶面的接触的检测结果,设定模式,其中,所述模式信息是设定于所述操作转盘的顶面的多个区域的每个设定的;及
根据按每个模式设定了所述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的信息及所设定的模式,设定所述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
15.一种相机的设定方法,其具备如下工序:
检测接触了旋转式操作转盘的顶面的手指的移动及移动方向;
根据检测到接触了所述操作转盘的顶面的手指的移动时设定的模式信息、及手指在所述操作转盘的顶面上的移动的检测结果,设定模式,其中,所述模式信息是按每个移动方向设定的;及
根据按每个模式设定了所述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的信息及所设定的模式,设定所述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
16.一种相机的设定方法,其具备如下工序:
分别检测对设定于旋转式的操作转盘的顶面的多个接触检测区域的接触;
根据单独触碰了各所述接触检测区域时设定的模式信息及对所述接触检测区域的接触的检测结果,设定模式;及
根据按每个模式设定了所述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的信息及所设定的模式,设定所述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
17.一种记录介质,存储有相机的设定程序,该设定程序使计算机实现如下功能:
根据检测手指对旋转式的操作转盘的顶面的接触及接触位置的接触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及检测到手指对所述操作转盘的顶面的接触时设定的模式信息,设定模式,其中,所述模式信息是按设定于所述操作转盘的顶面的多个区域的每个设定的;及
根据按每个模式设定了所述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的信息及所设定的模式,设定所述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
18.一种记录介质,存储有相机的设定程序,该设定程序使计算机实现如下功能:
根据检测接触了旋转式的操作转盘的顶面的手指的移动及移动方向的接触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及检测到接触了所述操作转盘的顶面的手指的移动时设定的模式信息,设定模式,其中,所述模式信息是按每个移动方向设定的;及
根据按每个模式设定了所述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的信息及所设定的模式,设定所述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
19.一种记录介质,存储有相机的设定程序,该设定程序使计算机实现如下功能:
根据分别检测对设定于旋转式的操作转盘的顶面的多个接触检测区域的接触的接触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及单独触碰了各所述接触检测区域时设定的模式信息,设定模式;及
根据按每个模式设定了所述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的信息及所设定的模式,设定所述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
CN201780065168.2A 2016-11-15 2017-09-21 相机、相机的设定方法及记录介质 Active CN1098637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22394 2016-11-15
JP2016222394 2016-11-15
PCT/JP2017/034161 WO2018092413A1 (ja) 2016-11-15 2017-09-21 カメラ、カメラの設定方法、及び、カメラの設定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63740A CN109863740A (zh) 2019-06-07
CN109863740B true CN109863740B (zh) 2020-11-13

Family

ID=62145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65168.2A Active CN109863740B (zh) 2016-11-15 2017-09-21 相机、相机的设定方法及记录介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778892B2 (zh)
JP (1) JP6542485B2 (zh)
CN (1) CN109863740B (zh)
DE (1) DE112017005748B4 (zh)
WO (1) WO20180924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96422B (zh) * 2016-07-29 2020-12-0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相机、相机的设定方法及存储介质
DE112017003808B4 (de) * 2016-07-29 2020-03-26 Fujifilm Corporation Kamera, Einstellverfahren der Kamera und Einstellprogramm der Kamera
GB201708572D0 (en) * 2017-05-30 2017-07-12 Expodo Ltd Image capture
JP1633445S (zh) * 2018-09-06 2019-06-10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78045A (ja) * 2006-09-22 2008-04-03 Olympus Corp ダイヤルスイッチ、電子機器およびカメラ
JP2008165118A (ja) * 2007-01-05 2008-07-17 Nikon Corp 設定装置、設定装置を備えた電子機器、及び設定装置を備えたデジタルカメラ
JP2010192223A (ja) * 2009-02-17 2010-09-02 Canon Inc 電子機器
JP2014202837A (ja) * 2013-04-03 2014-10-27 株式会社ニコン 撮像装置
CN104796691A (zh) * 2015-04-28 2015-07-22 广州计量检测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码相机快门速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09469A (ja) * 1997-10-03 1999-04-23 Asahi Optical Co Ltd カメラのダブルダイヤル機構
US7027094B2 (en) * 2001-06-21 2006-04-1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odeless digital still camera using touch-sensitive shutter button
JP2004023733A (ja) * 2002-06-20 2004-01-22 Canon Inc 画像撮影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6270332A (ja) 2005-03-23 2006-10-05 Konica Minolta Photo Imaging Inc 撮像装置
JP5677062B2 (ja) * 2010-12-10 2015-02-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JP5873390B2 (ja) * 2012-05-24 2016-03-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JP5456851B2 (ja) * 2012-07-18 2014-04-02 栄彦 中島 回転スイッチ
JP5830564B2 (ja) 2014-04-09 2015-12-09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におけるモード切換え方法
JP2016133692A (ja) 2015-01-21 2016-07-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JP7066552B2 (ja) * 2018-06-29 2022-05-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制御装置、撮像制御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78045A (ja) * 2006-09-22 2008-04-03 Olympus Corp ダイヤルスイッチ、電子機器およびカメラ
JP2008165118A (ja) * 2007-01-05 2008-07-17 Nikon Corp 設定装置、設定装置を備えた電子機器、及び設定装置を備えたデジタルカメラ
JP2010192223A (ja) * 2009-02-17 2010-09-02 Canon Inc 電子機器
JP2014202837A (ja) * 2013-04-03 2014-10-27 株式会社ニコン 撮像装置
CN104796691A (zh) * 2015-04-28 2015-07-22 广州计量检测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码相机快门速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7005748B4 (de) 2020-11-12
DE112017005748T5 (de) 2019-08-14
WO2018092413A1 (ja) 2018-05-24
JP6542485B2 (ja) 2019-07-10
US10778892B2 (en) 2020-09-15
JPWO2018092413A1 (ja) 2019-10-17
US20190253628A1 (en) 2019-08-15
CN109863740A (zh) 2019-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38642B2 (en) Camera
CN109863740B (zh) 相机、相机的设定方法及记录介质
US10520794B2 (en) Camera, setting method of camera, and setting program of camera
US11375105B2 (en) Camera, setting method of camera, and setting program of camera
US10718995B2 (en) Setting device, setting method, setting program, and camera
US10761407B2 (en) Setting device and camera
CN109792480B (zh) 相机及其显示控制方法
CN109478004B (zh) 相机、相机的设定方法及相机的设定程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