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62159A - 一种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62159A
CN109862159A CN201910176245.2A CN201910176245A CN109862159A CN 109862159 A CN109862159 A CN 109862159A CN 201910176245 A CN201910176245 A CN 201910176245A CN 109862159 A CN109862159 A CN 1098621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equipment
light
emitting devices
light emitting
display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7624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62159B (zh
Inventor
杨雪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7624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621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621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62159A/zh
Priority to CA3132737A priority patent/CA3132737C/en
Priority to JP2021553364A priority patent/JP7138808B2/ja
Priority to KR1020217031480A priority patent/KR102535160B1/ko
Priority to PCT/CN2020/077738 priority patent/WO2020182032A1/zh
Priority to EP20769774.9A priority patent/EP3937473B1/en
Priority to ES20769774T priority patent/ES2961583T3/es
Priority to BR112021017757A priority patent/BR112021017757A2/pt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621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62159B/zh
Priority to US17/467,899 priority patent/US11906662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49Details of the mechanic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housing parts or relating to the method of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7/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 waves, e.g. lidar systems
    • G01S17/02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 waves
    • G01S17/04Systems determining the presence of a targe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48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7/00
    • G01S7/481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arrangements of optical elements
    • G01S7/481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arrangements of optical elements of transmitters alon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1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of the optical waveguide type
    • G02B6/102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of the optical waveguide type for infrared and ultraviolet radi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2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a single-body enclosure integrating a flat display, e.g.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PD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56Details related to functional adaptations of the enclosure, e.g. to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EMI, shock, water, or to host detachable peripherals like a mouse or removable expansions units like PCMCIA cards, or to provide access to internal components for maintenance or to removable storage supports like CDs or DVDs, or to mechanically mount accessories
    • G06F1/1658Details related to functional adaptations of the enclosure, e.g. to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EMI, shock, water, or to host detachable peripherals like a mouse or removable expansions units like PCMCIA cards, or to provide access to internal components for maintenance or to removable storage supports like CDs or DVDs, or to mechanically mount accessories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internal components, e.g. disc drive or any other functional modul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22Illumination; 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the visibility of characters on di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8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herein functions are triggered by incoming communication ev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1/00Electronic components, circuits, software, systems or apparatus used in telephone systems
    • H04M2201/34Microprocess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1/00Electronic components, circuits, software, systems or apparatus used in telephone systems
    • H04M2201/36Memor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1/00Electronic components, circuits, software, systems or apparatus used in telephone systems
    • H04M2201/38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sensor for measuring a physical value, e.g. temperature or mo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Photo Coupler, Interrupter, Optical-To-Optical Conversion Devi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 Optical Radar Systems And Details Thereof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控制方法,该电子设备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之间设置有边框;所述第一侧设置有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至少部分可透光,所述显示模组与所述边框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电子设备内设置有第一光发射器件、第二光发射器件和光接收器件,所述第一光发射器件和所述光接收器件均设置在所述显示模组的下方,且对应所述显示模组的可透光显示区域设置,所述第一光发射器件通过所述可透光显示区域向外发射光信号,所述第二光发射器件通过所述间隙向外发射光信号。通过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可以降低距离检测对屏幕可靠性的影响和对屏占比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对电子设备的显示性能也逐步提升。为了提升屏占比,全面屏(如超窄边框)的设计已逐渐成为当前研究的主流。
以移动终端为例,目前,移动终端的前盖板中通常会包括用于放置摄像头、距离检测传感器(如接近检测传感器)等器件的边框区域,要实现全面屏的设计,需要对移动终端中置于前盖板的器件进行重新布局。
为了减少上述距离检测传感器对屏占比的影响,现有技术中存在将距离检测传感器置于屏幕下的设计方案,但是屏下红外发射在亮屏时,对屏幕可靠性影响较大。
可见,现有技术中的屏下距离检测传感器的设计方案存在对屏幕可靠性影响较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屏下距离检测传感器的设计方案对屏幕可靠性影响较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之间设置有边框;
所述第一侧设置有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至少部分可透光,所述显示模组与所述边框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电子设备内设置有第一光发射器件、第二光发射器件和光接收器件,所述第一光发射器件和所述光接收器件均设置在所述显示模组的下方,且对应所述显示模组的可透光显示区域设置,所述第一光发射器件通过所述可透光显示区域向外发射光信号,所述第二光发射器件通过所述间隙向外发射光信号。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的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模组的工作状态;
在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模组处于点亮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光发射器件发射光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光发射器件处于关闭状态;
在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模组处于熄灭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光发射器件发射光信号,其中,所述第二光发射器件处于关闭状态。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电子设备控制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电子设备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一光发射器件和所述光接收器件均设置在所述显示模组的下方,且对应所述显示模组的可透光显示区域设置,所述第一光发射器件通过所述可透光显示区域向外发射光信号,所述第二光发射器件通过所述间隙向外发射光信号,从而可以在电子设备处于亮屏状态的情况下利用第二光发射器件发射光信号,这样不仅可以降低距离检测对屏幕可靠性的影响和对屏占比的影响,还可以保证在电子设备屏幕处于不同状态下均可以实现距离检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截面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信号传播路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截面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正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之一;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之二;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以下结合图1至图4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说明。
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截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之间设置有边框11;
所述第一侧设置有显示模组12,所述显示模组12至少部分可透光,所述显示模组12与所述边框11之间具有间隙13;
所述电子设备内设置有第一光发射器件21、第二光发射器件22和光接收器件23,所述第一光发射器件21和所述光接收器件22均设置在所述显示模组12的下方,且对应所述显示模组12的可透光显示区域设置,并通过可透光显示区域向电子设备外发射光信,所述第二光发射器22件通过所述间隙13向外发射光信号。
本实施例中,上述显示模组12可以是但不限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模组。
上述第一光发射器件21和/或第二光发射器件22可以是红外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或是红外激光发射器等。
上述光接收器件23可以是红外接收传感器。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光接收器件23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是至少两个,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例如,可以是多个光发射器件均对应于同一个光接收器件,也可以是光发射器件和光接收器件一一对应。
具体的,显示模组12的显示区域至少部分是可透光的,也可以是全部都是可透光的。所述第一光发射器件21发射的光信号穿过所述显示模组12的可透光显示区域被反射后可被所述光接收器件23接收,所述第二光发射器件22发射的光信号穿过所述间隙13被反射后可被所述光接收器件23接收。
实际应用中,通过第一光发射器件21、第二光发射器件22和光接收器件23,可以实现测距。可选的,可以根据第一光发射器件21发射光信号和光接收器件23接收第一光发射器件21所发射的光信号经反射对象反射后的光信号的时间差,计算电子设备与反射对象之间的距离,或是第二光发射器件22发射光信号和光接收器件23接收第二光发射器件22所发射的光信号经反射对象反射后的光信号的时间差,计算电子设备与反射对象之间的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在接近检测过程中,可以直接基于光接收器件所检测到的反射值进行接近判断,也可以是基于上述第二光发射器件发射光信号和上述光接收器件所接收到的反射信号计算电子设备与反射对象(如接听电话的用户)之间的距离进行接近判断,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上述光接收器件23与上述第一光发射器件21以及第二光发射器件22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置,以保证光接收器件23可以接收上述第一光发射器件21以及第二光发射器件22发射的光信号经反射对象反射后的光信号。可选的,上述第二光发射器件22和光接收器件23的光接收中心之间的距离可以处于3mm至4.5mm之间,以提高反射对象为黑色时的检测效果。
如图2所示,第一光发射器件21发射的光信号可穿过显示模组12射出电子设备,并经反射对象2反射后由光接收器件23接收。第二光发射器件22发射的光信号可穿过间隙13射出电子设备,并经反射对象2反射后由光接收器件23接收。
实际应用中,设于屏下的光发射器件在亮屏时,即显示时发射光信号,容易对屏幕的显示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屏幕的可靠性。因此,本实施例可以在电子设备的显示模组12处于熄灭状态的情况下,利用位于显示模组12下的第一光发射器件21发射光信号,在电子设备的显示模组12处于点亮状态的情况下,利用第二光发射器件22发射光信号,从而可以降低设于屏下的光发射器件对屏幕的影响,还可以保证在电子设备屏幕处于不同状态下均可以实现距离检测。
此外,由于上述第一光发射器件21和光接收器件22均设置在所述显示模组12的下方,且对应所述显示模组12的可透光显示区域设置,上述第二光发射器件22朝向显示模组12与边框11之间的间隙13设置,从而可以减少用于放置上述器件的边框区域,可以降低上述器件对屏占比的影响。
可选的,如图3所示,所述间隙13内设有导光柱31,所述第二光发射器件22通过所述间隙13内的所述导光柱31向外发射光信号。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光发射器件22发射的光信号穿过所述导光柱31被反射后可被所述光接收器件23接收。
具体的,导光柱31的材料可以是透明塑胶或是透明亚克力等。导光柱31可以是但不限于矩形结构、L型结构等。导光柱31可以固定在边框11上或安装支架上等。导光柱31可以包括朝向第一侧的出光面311和朝向第二光发射器件22的入光面312,第二光发射器件22发射的光信号射入导光柱31的入光面312后,可经导光柱31的出光面311射出电子设备。
本实施例中,由于导光柱31设置在显示模组12与边框11之间的间隙13,并可以通过导光柱31将第二光发射器件22发射的光信号传导至电子设备外部,不仅可以减小上述第二光发射器件对屏占比的影响,还可以提高聚光效果。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可透光盖板14,所述可透光盖板14设有点胶区141,所述导光柱31正对所述点胶区141设置,且所述导光柱31的出光面311与所述点胶区141粘接。
本实施例中,可透光盖板14可以是玻璃盖板或有机塑料盖板等可透光的盖板。可透光盖板14设于第一侧,可用于覆盖电子设备的显示模组12,以保护显示模组12。可透光盖板14设有点胶区141,如图3所示,上述点胶区141可用于将导光柱31固定在可透光盖板14上。
可选的,所述导光柱31的出光面311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点胶区141的宽度。
本实施例中,导光柱31的出光面311的宽度小于或等于点胶区141的宽度,从而可以无需设置额外的缝隙,可以进一步减小上述第二光发射器件对屏占比的影响,实现更窄的边框设计。
可选的,所述导光柱31和所述边框11为注塑成型的一体结构。
本实施例中,导光柱31和边框11为注塑成型的一体结构,可以保证导光柱的稳固性,也可以减少缝隙宽度。
可选的,导光柱31的出光面311的宽度可以等于点胶区141的宽度,如图3所示,以提高光出射效果。
可选的,所述导光柱31的出光面311与所述点胶区141接触。
本实施例中,导光柱31的出光面311与点胶区141接触,可以提高光出射效果。
可选的,所述导光柱31的入光面312的宽度大于所述导光柱31的出光面311的宽度。
本实施例中,导光柱31的入光面312的宽度大于导光柱31的出光面311的宽度,以提高聚光效果。例如,如图3所示,导光柱31为L型结构。
可选的,所述第二光发射器件22正对所述导光柱31的出光面311设置。
本实施例中,第二光发射器件22正对所述导光柱31的出光面311设置,如图3所示,可以提高光出射效果。
可选的,所述光接收器件23集成有红外光接收元件和环境光接收元件。
本实施例中,上述红外光接收元件可以用于接收红外光,例如,红外光发射元件发射的红外光经反射对象发射后的红外光。具体的,上述红外光接收元件可以配合红外光发射元件进行测距。上述环境光接收元件,例如光敏接收元件,可以用于接收环境光,以进行环境光检测。
本实施例中光接收器件23集成有红外光接收元件和环境光接收元件,不仅可以进一步减少环境光接收元件对屏占比的影响,还可以提高电子设备内部空间布局的紧凑型,节约电子设备的内部空间。
可选的,所述第二光发射器件22集成有红外光发射元件、红外光接收元件和环境光接收元件。
本实施例中,上述红外光发射元件发射的红外光可穿过间隙发射后由红外光接收元件接收,以实现测距。上述环境光接收元件,例如光敏接收元件,可以用于接收环境光,以进行环境光检测。
本实施例中第二光发射器件22集成有红外光发射元件、红外光接收元件和环境光接收元件,不仅可以进一步减少环境光接收元件对屏占比的影响,还可以提高电子设备内部空间布局的紧凑型,节约电子设备的内部空间。
可选的,如图4所示,第一光发射器件21、第二光发射器件22和光接收器件23可以设置于电子设备的宽度方向的中间区域,例如,电子设备的听筒端的中间区域。
实际应用中,在用户通过该电子设备接打电话的过程中,通常是将电子设备听筒端的中间区域贴于耳旁,通过将第一光发射器件21、第二光发射器件22和光接收器件23可以设置于电子设备的听筒端的中间区域,在接近检测时检测结果更为准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光发射器件21可以位于光接收器件23的上侧、下侧、左侧或右侧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其中,图4仅示出了第一光发射器件21位于光接收器件23的下侧。
可选的,第一光发射器件21、第二光发射器件22和光接收器件23可以固定于补强板15、垫高支架或主板等上。进一步的,第一光发射器件21、第二光发射器件22和光接收器件23可以固定于同一补强板、垫高支架或主板等上,可以使得电子设备内部布局更为简单和紧凑。
可选的,如图1至图3所示,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边框支架16、设于边框支架16和显示模组12之间的隔光泡棉17,以及后盖18等。其中,隔光泡棉17可以是黑色隔光泡棉。
以下以电子设备(例如,移动终端)的接近检测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说明:
在来电的情况下,电子设备的显示模组处于点亮状态,也即电子设备处于亮屏状态,此时控制第二光发射器件发射光信号进行测距。若检测到电子设备与反射对象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则可以保持显示模组处于点亮状态,并继续控制第二光发射器件发射光信号进行测距;若检测到电子设备与反射对象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值,可以关闭显示模组,也即关闭屏幕,关闭第二光发射器件,并控制第一光发射器件发射光信号进行测距。其中,上述第一预设值可以是3cm。
在第一光发射器件发射光信号进行测距的过程中,若检测到电子设备与反射对象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则可以保持显示模组处于熄灭状态,并继续控制第一光发射器件发射光信号进行测距;若检测到电子设备与反射对象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预设值,则可以点亮显示模组,关闭第一光发射器件,并控制第二光发射器件发射光信号进行测距。其中,上述第二预设值可以是5cm。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直接基于光接收器件所检测到的反射值进行接近判断,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双通道的距离检测的设计方案,不仅可以减小距离检测器件对屏占比的影响和对屏幕可靠性的影响,还可以保证较为准确的检测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参见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获取电子设备的显示模组的工作状态。
本实施例中,获取电子设备的显示模组的工作状态可以发生在接收到距离检测的触发信号。具体的,上述接收到距离检测的触发信号可以是接收到来电信号或是接收到预设操作等。其中,上述预设操作可以是预设的用于触发测距的操作,例如,对测距控件的点击操作。上述显示模组的工作状态可以包括点亮状态和熄灭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获取电子设备的显示模组的工作状态也可以是在其他情况下获取。
步骤502、在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模组处于点亮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光发射器件发射光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光发射器件处于关闭状态。
该步骤中,在电子设备的显示模组处于点亮状态的情况下,可以控制第二光发射器件发射光信号,以进行测距。此时第一光发射器件处于关闭状态,也即第一光发射器件此时不发射光信号。
步骤503、在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模组处于熄灭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光发射器件发射光信号,其中,所述第二光发射器件处于关闭状态。
该步骤中,在电子设备的显示模组处于熄灭状态的情况下,可以控制第一光发射器件发射光信号,以进行测距。此时第二光发射器件处于关闭状态,也即第二光发射器件此时不发射光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在显示模组处于熄灭状态的情况下,控制第一光发射器件发射光信号,在显示模组处于点亮状态的情况下,控制第二光发射器件发射光信号,不仅可以减小距离检测对屏幕可靠性的影响,还可以保证较为准确的检测结果。
可选的,所述在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模组处于点亮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光发射器件发射光信号之后,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模组切换为熄灭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光发射器件发射光信号,并关闭所述第二光发射器件;
所述在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模组处于熄灭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光发射器件发射光信号之后,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模组切换为点亮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光发射器件发射光信号,并关闭所述第一光发射器件。
本实施例中,在持续测距过程中,若检测到显示模组由点亮状态切换为熄灭状态,则可以控制第一光发射器件发射光信号,并关闭所述第二光发射器件,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若检测到显示模组由熄灭状态切换为点亮状态,则处理器可以控制所述第二光发射器件发射光信号,并关闭所述第一光发射器件,以减小距离检测对屏幕可靠性的影响。
以下以电子设备(如移动终端)的接近检测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601、在检测到来电的情况下,控制电子设备处于亮屏状态,并控制第二光发射器件发射光信号。
该步骤中,在电子设备检测到来电的情况下,若电子设备处于灭屏状态下,则可以控制电子设备处于亮屏状态,若电子设备已经处于亮屏状态,则可以保持电子设备处于亮屏状态,并控制第二光发射器件发射光信号,光接收器件接收第二光发射器件发射的光信号经反射对象反射后的光信号。
实际应用中,在来电的情况下,用户通常会拿起电子设备靠近耳朵进行通话,此时,可以通过第二光发射器件发射光信号进行接近判断,以检测电子设备是否靠近用户耳朵,或是检测电子设备是否远离用户耳朵。
本实施例中,可以直接基于光接收器件所检测到的反射值进行接近判断,也可以是基于上述第二光发射器件发射光信号和上述光接收器件所接收到的反射信号计算电子设备与反射对象(如接听电话的用户)之间的距离进行接近判断。
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与反射对象(如接听电话的用户)之间的距离越近,光接收器件所检测到的反射值越大。本实施例以下以基于光接收器件所检测到的反射值进行接近判断为例进行说明。
步骤602、判断检测反射值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本实施例中,上述光接收器件可以包括光敏二极管(Photo Diode,PD),上述检测反射值可以是PD所检测到的反射值。上述第一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例如,上述第一阈值可以是3cm的距离对应的反射值。
该步骤中,在检测反射值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说明当前仍保持远离状态,可以执行步骤603,在检测反射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执行步骤604。
步骤603、保持电子设备处于亮屏状态。
该步骤中,可以保持电子设备处于亮屏状态,并保持通过第二光发射器件发射光信号,在得到检测反射值后返回执行步骤602。
步骤604、控制电子设备处于灭屏状态,并控制第一光发射器件发射光信号。
该步骤中,在检测反射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说明当前为靠近状态,可以控制电子设备处于灭屏状态,并控制第一光发射器件发射光信号,光接收器件接收第一光发射器件发射的光信号经反射对象反射后的光信号。此时,第二光发射器件处于关闭状态。
步骤605、判断检测反射值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
本实施例中,第二阈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设置,例如,5cm的距离对应的反射值。
该步骤中,在通过第一光发射器件发射光信号,光接收器件所检测到的反射值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说明当前保持处于靠近状态,执行步骤606,否则执行步骤607。
步骤606、保持电子设备处于灭屏状态。
该步骤中,可以保持电子设备处于灭屏状态,并保持通过第一光发射器件发射光信号,在得到检测反射值后返回执行步骤605。
步骤607、控制电子设备处于亮屏状,并控制第二光发射器件发射光信号。
该步骤中,在检测反射值小于或是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说明当前为远离状态,可以控制电子设备处于亮屏状态,并控制第二光发射器件发射光信号,此时,第一光发射器件处于关闭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检测到通话结束的情况下,停止接近检测。
参见图7,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图。如图7所示,电子设备700包括:
获取模块701,用于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模组的工作状态;
第一控制模块702,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模组处于点亮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光发射器件发射光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光发射器件处于关闭状态;
第二控制模块703,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模组处于熄灭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光发射器件发射光信号,其中,所述第二光发射器件处于关闭状态。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
第三控制模块,用于所述在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模组处于点亮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光发射器件发射光信号之后,在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模组切换为熄灭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光发射器件发射光信号,并关闭所述第二光发射器件;
所述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
第四控制模块,用于所述在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模组处于熄灭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光发射器件发射光信号之后,在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模组切换为点亮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光发射器件发射光信号,并关闭所述第一光发射器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700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700,获取模块701,用于接收距离检测的触发信号,并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模组的工作状态;第一控制模块702,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模组处于点亮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光发射器件发射光信号;第二控制模块703,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模组处于熄灭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光发射器件发射光信号。这样不仅可以降低距离检测对屏幕可靠性的影响和对屏占比的影响,还可以保证在电子设备屏幕处于不同状态下均可以实现距离检测。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14)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之间设置有边框;
所述第一侧设置有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至少部分可透光,所述显示模组与所述边框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电子设备内设置有第一光发射器件、第二光发射器件和光接收器件,所述第一光发射器件和所述光接收器件均设置在所述显示模组的下方,且对应所述显示模组的可透光显示区域设置,所述第一光发射器件通过所述可透光显示区域向外发射光信号,所述第二光发射器件通过所述间隙向外发射光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内设有导光柱,所述第二光发射器件通过所述间隙内的所述导光柱向外发射光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可透光盖板,所述可透光盖板设有点胶区,所述导光柱正对所述点胶区设置,且所述导光柱的出光面与所述点胶区粘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柱的出光面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点胶区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柱的入光面的宽度大于所述导光柱的出光面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柱和所述边框为注塑成型的一体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接收器件集成有红外光接收元件和环境光接收元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发射器件集成有红外光发射元件、红外光接收元件和环境光接收元件。
9.一种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模组的工作状态;
在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模组处于点亮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光发射器件发射光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光发射器件处于关闭状态;
在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模组处于熄灭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光发射器件发射光信号,其中,所述第二光发射器件处于关闭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模组处于点亮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光发射器件发射光信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模组切换为熄灭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光发射器件发射光信号,并关闭所述第二光发射器件;
所述在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模组处于熄灭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光发射器件发射光信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模组切换为点亮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光发射器件发射光信号,并关闭所述第一光发射器件。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为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模组的工作状态;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模组处于点亮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光发射器件发射光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光发射器件处于关闭状态;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模组处于熄灭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光发射器件发射光信号,其中,所述第二光发射器件处于关闭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三控制模块,用于所述在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模组处于点亮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光发射器件发射光信号之后,在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模组切换为熄灭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光发射器件发射光信号,并关闭所述第二光发射器件;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四控制模块,用于所述在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模组处于熄灭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光发射器件发射光信号之后,在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模组切换为点亮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光发射器件发射光信号,并关闭所述第一光发射器件。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9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控制方法的步骤。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9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1910176245.2A 2019-03-08 2019-03-08 一种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控制方法 Active CN1098621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76245.2A CN109862159B (zh) 2019-03-08 2019-03-08 一种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控制方法
PCT/CN2020/077738 WO2020182032A1 (zh) 2019-03-08 2020-03-04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控制方法
JP2021553364A JP7138808B2 (ja) 2019-03-08 2020-03-04 電子機器及び電子機器制御方法
KR1020217031480A KR102535160B1 (ko) 2019-03-08 2020-03-04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CA3132737A CA3132737C (en) 2019-03-08 2020-03-04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lectronic device
EP20769774.9A EP3937473B1 (en) 2019-03-08 2020-03-04 Electron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ontrol method
ES20769774T ES2961583T3 (es) 2019-03-08 2020-03-04 Dispositivo electrónico y método de control de dispositivo electrónico
BR112021017757A BR112021017757A2 (pt) 2019-03-08 2020-03-04 Dispositivo eletrônico e método para controlar um dispositivo eletrônico.
US17/467,899 US11906662B2 (en) 2019-03-08 2021-09-07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76245.2A CN109862159B (zh) 2019-03-08 2019-03-08 一种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62159A true CN109862159A (zh) 2019-06-07
CN109862159B CN109862159B (zh) 2021-02-05

Family

ID=66900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76245.2A Active CN109862159B (zh) 2019-03-08 2019-03-08 一种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11906662B2 (zh)
EP (1) EP3937473B1 (zh)
JP (1) JP7138808B2 (zh)
KR (1) KR102535160B1 (zh)
CN (1) CN109862159B (zh)
BR (1) BR112021017757A2 (zh)
CA (1) CA3132737C (zh)
ES (1) ES2961583T3 (zh)
WO (1) WO2020182032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82032A1 (zh) * 2019-03-08 2020-09-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控制方法
CN111768711A (zh) * 2020-07-23 2020-10-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组件和显示装置
CN111930217A (zh) * 2020-08-05 2020-11-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红外模组控制方法
CN112133722A (zh) * 2019-06-24 2020-12-2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6456010A (zh) * 2023-06-15 2023-07-1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光学组件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948392U (zh) * 2017-07-11 2018-01-3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7831901A (zh) * 2017-11-22 2018-03-2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8322577A (zh) * 2018-04-13 2018-07-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9040369A (zh) * 2018-08-28 2018-12-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9101083A (zh) * 2018-08-23 2018-12-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
CN109618031A (zh) * 2018-12-25 2019-04-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112231A (en) * 2009-09-07 2011-04-01 Sony Corp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KR20120007734A (ko) * 2010-07-15 2012-01-25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거리 측정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거리 측정 방법
US9013613B2 (en) * 2010-09-21 2015-04-21 Sony Corporation Sensor-equipped display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2572066B (zh) * 2010-12-15 2016-02-10 沈阳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具有测距功能的手持电子装置及其测距方法
JPWO2014054084A1 (ja) * 2012-10-05 2016-08-25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半導体デバイス、これを備えた近接センサーおよび半導体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JP6571365B2 (ja) * 2015-03-30 2019-09-04 京セラ株式会社 近接センサ装置
KR102586792B1 (ko) * 2016-08-23 2023-10-1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및 그의 구동방법
CN106878564A (zh) * 2017-03-07 2017-06-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显示屏和移动终端
CN108769354B (zh) * 2018-03-16 2021-01-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EP3599643B1 (en) * 2018-07-26 2020-08-19 PA.Cotte Family Holding GmbH Multifunctional display
CN109862159B (zh) * 2019-03-08 2021-02-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948392U (zh) * 2017-07-11 2018-01-3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7831901A (zh) * 2017-11-22 2018-03-2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8322577A (zh) * 2018-04-13 2018-07-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9101083A (zh) * 2018-08-23 2018-12-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
CN109040369A (zh) * 2018-08-28 2018-12-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9618031A (zh) * 2018-12-25 2019-04-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82032A1 (zh) * 2019-03-08 2020-09-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控制方法
US11906662B2 (en) 2019-03-08 2024-02-20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lectronic device
CN112133722A (zh) * 2019-06-24 2020-12-2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768711A (zh) * 2020-07-23 2020-10-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组件和显示装置
CN111930217A (zh) * 2020-08-05 2020-11-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红外模组控制方法
WO2022028470A1 (zh) * 2020-08-05 2022-02-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红外模组控制方法
CN116456010A (zh) * 2023-06-15 2023-07-1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光学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6456010B (zh) * 2023-06-15 2024-04-0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3132737A1 (en) 2020-09-17
EP3937473A4 (en) 2022-05-11
ES2961583T3 (es) 2024-03-12
KR102535160B1 (ko) 2023-05-26
WO2020182032A1 (zh) 2020-09-17
US11906662B2 (en) 2024-02-20
KR20210132181A (ko) 2021-11-03
BR112021017757A2 (pt) 2021-11-16
CA3132737C (en) 2023-12-12
JP7138808B2 (ja) 2022-09-16
CN109862159B (zh) 2021-02-05
EP3937473A1 (en) 2022-01-12
EP3937473B1 (en) 2023-09-20
US20220026618A1 (en) 2022-01-27
JP2022524388A (ja) 2022-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62159A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控制方法
CN106850989B (zh) 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037665B (zh) 摄像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102411247B (zh) 用于小形状因数电子设备的光隔离保护盖
CN106303023B (zh) 屏幕状态调节方法及装置
JP5583120B2 (ja) オブジェクトを検出するための光電スイッチおよび方法
CN109656317B (zh) 具有距离感应功能的设备和距离感应方法
CN107942306A (zh) 接近传感器的校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5979141A (zh) 一种图像拍摄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9633683A (zh) 发射模组、飞行时间tof模组、移动终端及深度检测方法
KR20120007735A (ko) 거리 측정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03945068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接近阈值的设置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7845627A (zh) 多接近度检测光传感器
US20230152426A1 (en) Display Assembly and Display Device
US8785861B2 (en) Controlling PCB glass fiber orientation to limit crosstalk in a sensor module
US20120132790A1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proximity detection function
CN110197159A (zh) 指纹采集方法及终端
CN109691069A (zh) 屏下光学检测系统、电子设备及物体接近检测方法
CN110895330A (zh) 接近传感器
CN109496310A (zh) 指纹识别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11930217A (zh) 电子设备及红外模组控制方法
CN111444842A (zh) 一种显示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07706703B (zh) 一种激光光路控制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6775137A (zh) 接近检测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546328B (zh) 接近感应传感器选择方法及装置、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