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48865A - 喷丸装置 - Google Patents

喷丸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48865A
CN109848865A CN201811275901.6A CN201811275901A CN109848865A CN 109848865 A CN109848865 A CN 109848865A CN 201811275901 A CN201811275901 A CN 201811275901A CN 109848865 A CN109848865 A CN 1098488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olley
turntable
track
shot
work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7590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梶间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tokogi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tokogi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tokogio Ltd filed Critical Sintokogi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8488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488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喷丸装置,不会徒然使结构复杂地使旋转台能够连续旋转。在搭载有被加工件的台车(30)载置到旋转台(146)上时,设置在旋转台(146)上并且被向上方施力了的定位销机构(150A、150B)的定位销(186)插入到在台车(30)的下表面形成的插入孔(62A、62B),台车(30)被定位固定在旋转台(146)上。在该状态下,不会因使旋转台(146)旋转,旋转台(146)与外部的机构等发生干涉,从而旋转范围受限制,能够向相同方向连续旋转。因此,能够使被加工件的加工精度在周向更加均匀。

Description

喷丸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丸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通过对被加工件投射投射材料来切削被加工件的表面的喷丸机等喷丸装置中,将搭载有被加工件的台车引导至投射室的旋转台上并定位,一边使旋转台旋转,一边投射投射材料,由此进行所希望的加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3)。然而,台车相对于旋转台的定位通过利用空气汽缸使销在台车的支架(孔部)进退来进行。
在为上述现有技术时,由于通过利用空气汽缸进退的销,使台车相对于旋转台定位,所以旋转台的旋转范围被空气汽缸限制,难以使旋转台连续地向一个方向旋转。
另一方面,如果不经由台车在旋转台上直接定位被加工件,虽然上述不良状况消除,但使被加工件在旋转台上移动的移动装置成为新的需要,并且需要将被加工件在旋转台上定位的专用的治具。
本发明考虑上述事实,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丸装置,不会徒然使结构复杂地使旋转台能够连续旋转。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534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6-3971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7-20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喷丸装置具备:旋转台,其能够载置供被加工件搭载并且在下表面形成有定位孔的台车,并且能够旋转;定位销机构,其设置在上述旋转台上,并且定位销通过向上方的作用力能够插入到在上述旋转台上载置的上述台车的上述定位孔;以及投射装置,其对在上述旋转台上载置的台车上的被加工件投射投射材料。
在这样形成的喷丸装置中,在搭载有被加工件的台车载置到旋转台上时,设置在旋转台上并且被施加了向上方的作用力的定位销机构的定位销被插入到在台车的下表面形成的定位孔,从而台车被定位固定在旋转台上。
由于在该状态下使旋转台旋转,所以不会与旋转台的外部的机构等发生干涉而使旋转范围受限制,能够使旋转台向相同方向旋转多圈。因此,能够使旋转台向相同方向连续旋转,并且从投射装置对搭载到定位固定在旋转台的台车的被加工件投射投射材料,由此使被加工件的加工精度在周向更加均匀。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喷丸装置在第一方式的喷丸装置中具备销调整机构,上述销调整机构配置在上述旋转台的外侧,上述销调整机构具有:解除机构,其克服上述作用力使上述定位销下降;以及进退机构,其使上述解除机构在与上述定位销机构卡合的位置和从上述定位销机构分离的位置移动。
在这样形成的喷丸装置中,通过进退机构使解除机构移动至与定位销机构卡合的位置,由此能够通过解除机构克服定位销机构的作用力使定位销下降。由此,例如能够拔出插入到台车的定位孔的定位销,解除相对于旋转台的定位。
另一方面,在台车已载置在旋转台上时,通过进退机构使解除机构从该状态移动至从定位销机构分离的位置,由此基于解除机构的定位的销的下降被解除。即,由于定位销被插入台车的定位孔,通过作用力维持插入状态,所以台车相对于旋转台定位固定。
另外,由于解除机构通过进退机构从旋转台(定位销机构)分离,所以能够防止在旋转台的旋转时解除机构与定位销机构发生干涉,旋转台能够向相同方向连续环绕。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喷丸装置在第二方式的喷丸装置中,上述定位销机构具有上述定位销、在上表面设置有上述定位销的支承板、以及向上方对上述支承板施力的弹簧,上述解除机构具有按下上述支承板的爪部件。
在这样形成的喷丸装置中,由于定位销机构具有定位销、在上表面设置有定位销的支承板以及向上方对支承板施力的弹簧,解除机构由于具有按下支承板的爪部件,所以在使定位销下降时,能够防止爪部件与旋转台发生干涉。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的喷丸装置在第一至第三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喷丸装置中,具备:投射室,其供上述旋转台配置;第一轨道,该第一轨道设置在上述旋转台上,上述台车能够在该第一轨道移动;以及第二轨道,上述台车能够在该第二轨道移动,并且该第二轨道将上述台车向上述投射室的内部引导,并能够与上述第一轨道连接。
在这样形成的喷丸装置中,通过使台车从向投射室的内部延伸的第二轨道移动至在旋转台上设置的第一轨道上,能够使台车在旋转台上移动。即,能够使搭载有较大质量的被加工件的台车顺畅地移动,作业效率提高。另外,由于台车在旋转台的第一轨道上移动,所以能够将台车容易地定位在旋转台上的规定位置。
本发明的第五方式的喷丸装置在第四方式的喷丸装置中,还具备搬运装置,上述搬运装置在一端侧设置有将被加工件搭载在上述台车上或者卸下被加工件的搭载位置,并在另一端侧设置有搭载有加工完毕的被加工件的台车待机的待机位置,在上述搬运装置的上述搭载位置与上述待机位置之间配置有能够与第一轨道连接的第二轨道,该第一轨道配置在上述旋转台并且上述台车能够在该第一轨道移动。
在这样形成的喷丸装置中,首先,在搬运装置的搭载位置,将第一被加工件搭载在第一台车。接下来,第一台车通过搬运装置搬运至与第二轨道连接的连接位置,从第二轨道搬运至投射室的旋转台上,在旋转台上进行被加工件的加工。在该加工中,在搬运装置的搭载位置,将第二被加工件搭载在第二台车。
若第一被加工件的加工结束,则通过第二轨道将第一台车搬运至搬运装置的与第二轨道连接的连接位置。在该状态下,通过搬运装置将第一台车搬运至待机位置,并且将位于搭载位置的第二台车搬运至第二轨道连接位置。
接着,从第二轨道将第二台车搬运至投射室的旋转台上,并且从搬运装置的待机位置将第一台车搬运至搭载位置,从台车上将加工完毕的第一被加工件卸下。
这样,通过使搭载有在投射室中加工完毕的被加工件的台车在搬运装置的待机位置暂时待机,能够将搭载有下一被加工件的台车迅速搬运至投射室,因此生产效率提高。
由于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三方式的喷丸装置为上述结构,所以能够通过简单结构使旋转台向一个方向连续旋转。
由于本发明的第四和第五方式的喷丸装置为上述结构,所以能够在旋转台上容易地定位台车,并且生产效率优异。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台车的俯视图。
图2中的(A)是一个实施方式的台车的从箭头X方向观察的侧视图,(B)是台车的从箭头Y方向观察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初始(非升降)状态的台车升降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升降状态的台车升降装置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定位销机构和销调整机构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台和销调整机构的局部剖切侧视图。
图7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定位销机构的箭头X方向视图。
图8中的(A)~(D)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销调整机构的定位销的调整状态的图。
图9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喷丸硬化装置的简要俯视图。
图10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喷丸硬化装置的纵剖视图。
以下集中示出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使用的主要附图标记。
10…喷丸硬化装置(喷丸装置);12…投射室;16…辊式输送机(搬运装置);30…台车;62A、62B…插入孔(定位孔);104A、104B…V型轨道(第二轨道);126…投射装置;146…旋转台;148A、148B…V型轨道(第一轨道);150A、150B…定位销机构;186…定位销;202A、202B…汽缸(进退机构);204A、204B…汽缸(解除机构);206A、206B…爪部件(解除机构);230…控制部;SA…搭载位置;W…被加工件;WA…待机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10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喷丸装置。
[结构]
首先,说明作为喷丸装置的喷丸硬化装置10。
(整体)
如图9和图10所示,喷丸硬化装置10具备:投射室12,其对被加工件W投射投射材料;和搬运部14,其向投射室12引导搭载有被加工件W的台车30。
<搬运部〉
如图9所示,搬运部14具有:辊式输送机16,其沿箭头X方向搬运台车30(参照图1、图2中的(A)、(B));台车升降装置18,其从辊式输送机16之间上升来支承台车30,并且通过V型轨道102A、102B使台车30沿与箭头X方向正交的箭头Y方向移动;引导部20,其与台车升降装置18的V型轨道102A、102B连续,将台车30引导至投射室12内的旋转台146上;和移送装置22,其使台车30在台车升降装置18的V型轨道102A、102B和引导部20的V型轨道104A、104B上移动至旋转台146为止。
(台车)
首先,说明搭载被加工件W(仅图10图示)在搬运部14移动而被引导至投射室12的旋转台146上的台车30。此外,在图2中,将沿箭头X1方向观察称为正面观察,将沿箭头Y2方向观察称为侧面观察。
如图1、图2中的(A)、(B)所示,台车30具备:俯视观察呈矩形的底板32;俯视观察呈矩形的支承筒部(棱柱部)34,其从底板32的大致中央部向铅垂上方(箭头Z1方向)延伸;圆形的支承板36,其固定在支承筒部34的上部;和作为圆板的搭载板38,其固定在支承板36上,直径比支承板36大。
另外,如图1、图2中的(A)、(B)所示,形成有俯视观察呈矩形的伸出部40A、40B,它们从支承筒部34的X方向两端部向箭头X1方向或者箭头X2方向延伸。在底板32的箭头X1方向端部固定有向铅垂上方延伸的侧板42A,在侧板42A接合有伸出部40A的箭头X1方向端部。即,由底板32、支承筒部34、伸出部40A和侧板42A构成为矩形。从该伸出部40A的箭头X1方向端部朝向下方沿箭头Y方向隔开规定间隔地形成有轴承44A、46A,该轴承44A、46A将后述车轴48、54轴支承为自如旋转。
此外,在底板32与伸出部40B之间,也相同地设置有侧板42B、轴承44B、46B。
在插通于在该侧板42A、42B设置的未图示的孔部并且以自如旋转的方式支承于轴承44A、44B的车轴48的两端部,安装有车轮50A、50B。如图2中的(B)所示,该车轮50A、50B配设为,具有环绕的V槽52,并且它们的下端比底板32的下端靠上方。
相同地,如图1所示,在插通于在侧板42A、42B设置的未图示的孔部并且以自如旋转的方式支承于轴承46A、46B的车轴54的两端部,安装有车轮56A、56B。该车轮56A、56B也配设为,具有环绕的V槽58,并且它们的下端比底板32的下端靠上方。
另外,如图1所示,在侧板42A的箭头Y方向的中央设置有向箭头X1方向延伸而突出的棒状凸部60A。在凸部60A的下表面形成有供后述定位销186插入的插入孔62A。
此外,在侧板42B也相同地形成有凸部60B和插入孔62B。
并且,如图2中的(A)所示,在支承板36的箭头Y1方向端部附近设置有从下表面向下方延伸的安装板64A。在该安装板64A具有从安装板64A向箭头Y1方向突出的安装部66A、在安装部66A的前端安装的板部68A、从板部68A向箭头Y1方向延伸的支承棒70和在支承棒70的前端向下方延伸的传感器板72。
另一方面,如图1和图2中的(A)所示,在支承板36的箭头Y2方向端部附近也相同地设置有安装板64B、安装部66B、板部68B,并且具有从板部68B向箭头Y2方向延伸的上下一对支承板74A、74B和支承在支承板74A、74B间的销76。
(辊式输送机)
接下来,简要说明沿箭头X方向搬运台车30的辊式输送机16的结构。如图9所示,辊式输送机16在箭头X方向隔开恒定间隔地设置有自如旋转地轴支承在一对侧板80A、80B间的多个辊82。构成为从驱动辊经由未图示的同步带等将旋转力传递至该多个辊82。
因此,构成为,若在辊式输送机16载置台车30,则台车30的底板32与辊式输送机16的辊82抵接,通过辊式输送机16的驱动,向箭头X1方向或者箭头X2方向搬运台车30。
此外,辊式输送机16的箭头X2方向端部为搭载位置SA,在该搭载位置SA,相对于辊式输送机16上的台车30搭载被加工件W(参照图10),或者从台车30卸下被加工件W。另外,辊式输送机16的箭头X1方向端部为待机位置WA(参照图9),在该待机位置WA,搭载有加工完毕的被加工件W的台车30待机。
并且,辊式输送机16构成为,通过未图示的接近传感器检测出台车30,由此将台车30停止在台车升降装置18上。
(台车升降装置)
如图9所示,台车升降装置18在辊式输送机16的箭头X方向的大致中央配置在辊82的下方。
如图3所示,台车升降装置18在基台90的上部的大致中央部设置有主汽缸91,并且在四角具备4根引导支架(在图3中仅记载一对引导支架94A、94B。以下,所谓4根引导支架是指“引导支架94A、94B”)。主汽缸91的杆92通过上端支承轨道支承台98,引导支架94A、94B的杆96A、96B以稳定轨道支承台98的升降的方式进行引导。轨道支承台98以与台车30的车轮50A、50B的箭头X方向宽度相当的长度沿箭头X方向延伸,在其上表面的两端部配设有托架100A、100B。此外,也可以构成为将引导支架94A、94B作为汽缸而具有升降功能。并且,台车升降装置18也可以仅具备主汽缸91或者具有升降功能的引导支架94A、94B。
该托架100A、100B遍及辊式输送机16的侧板80A、80B间的整个宽度沿箭头Y方向延伸。在该托架100A、100B的上表面,配设有沿箭头Y方向延伸并且能够插入台车30的车轮50A、50B、56A、56B(以下存在称为“车轮50A~56B”的情况)的V槽52、58的V型轨道102A、102B。
此外,如图3所示,该V型轨道102A、102B在台车升降装置18的初始位置(原位置)位于在辊式输送机16中在箭头X方向隔开规定间隔配置的辊82、82之间,并且该V型轨道102A、102B配设为其上端位于比辊82靠下方的位置。因此,构成为能够防止底板32沿箭头X方向在辊82上滑动从而被搬运的台车30与位于初始位置的V型轨道102A、102B发生干涉。
如图4所示,构成为,若台车升降装置18的主汽缸91被驱动,杆92、96A、96B向上方突出而使轨道支承台98等上升,则V型轨道102A、102B从辊82、82之间向辊82的上方上升,被插入到位于辊82上的台车的车轮50A~56B的V槽52、58,并且使车轮50A~56B(台车30)进一步上升,使台车30(底板32)从辊82分离。
此时,台车升降装置18的V型轨道102A、102B配置为,与引导部20的后述V型轨道104A、104B以相同高度连续。
(引导部)
如图9所示,引导部20从辊式输送机16的侧板80A的旁边延伸至投射室12的内部的旋转台146,由与台车升降装置18的V型轨道102A、102B形状相同的V型轨道104A、104B构成。由V型轨道102A、102B与V型轨道104A、104B构成能够与在后述旋转台146配置的第一轨道(V型轨道148A、148B)连接的第二轨道。
即,V型轨道104A、104B与变为上升位置的V型轨道102A、102B在箭头Y方向连续,并且与旋转台146的后述V型轨道148A、148B连接。即,构成为台车30在V型轨道104A、104B上从辊式输送机16搬运至投射室12的旋转台146。
(移送装置)
如图9所示,使台车30从辊式输送机16移送至旋转台146的移送装置22具备在基台110上配置的汽缸112;和在汽缸112的杆114的箭头Y1方向端部设置并且能够把持以及解除把持台车30的销76(参照图1)的把持部116。
移送装置22构成为,若台车升降装置18被驱动,将台车30从辊式输送机16的辊82抬起(分离)载置在V型轨道102A、102B上,则汽缸112被驱动,杆114向箭头Y1方向移动,把持部116把持在台车30的箭头Y2方向端部设置的销76。构成为,在该状态下,通过将汽缸112进一步驱动使杆114向箭头Y1方向移动,台车30在V型轨道102A、102B、104A、104B、148A、148B上向箭头Y1方向移动。
<投射室〉
如图9和图10所示,投射室12是通过地板面120、侧壁121和顶部122关闭的房间。如图10所示,设置有以在上下方向贯通地板面120的方式使旋转台146旋转的旋转装置124(参照图6)。另外,在投射室12中,俯视观察隔着旋转装置124在箭头X方向的两侧配设有后述销调整机构152A、152B的箱体200A、200B设置在地板面120上。
另外,在投射室12的侧壁121的内侧(箭头X2方向侧)形成有隔壁125,在隔壁125的上部配设有投射投射材料的投射装置126。即,构成为从投射装置126对定位在旋转装置124的旋转台146上的台车30上的被加工件W投射投射材料。
并且,如图9所示,在投射室12的地板面120上设置有开闭投射室12的入口127的升降门128,并且配设有经由该入口127从辊式输送机16延伸至旋转台146的引导部20(V型轨道104A、104B)。
此外,如图5所示,在旋转台146的箭头Y1方向侧配设有接近传感器129。构成为通过台车30的传感器板72与接近传感器129接近而从接近传感器129向后述控制部230输出检测信号。由此,控制部230构成为向移送装置22输出驱动停止信号,使台车30停止在旋转台146上的规定位置。
(旋转装置)
如图6所示,旋转装置124具备:马达140,其配置在投射室12的地板面120的下方;联轴器143,其安装在马达140的驱动轴142;支承台144,其安装在联轴器143的上端;和俯视观察呈圆形的旋转台146,其安装在支承台144的上部。即,旋转台146通过马达140的驱动力能够旋转。
在旋转台146的端部的径向相反侧具备构成一对定位机构130A、130B(参照图5)的定位销机构150A、150B和销调整机构152A、152B。
由于定位机构130A(定位销机构150A和销调整机构152A)和定位机构130B(定位销机构150B和销调整机构152B)左右对称,所以仅说明定位机构130A,并省略说明定位机构130B。
(定位销机构)
如图7所示,在定位销机构150A中,在紧固于旋转台146上的矩形的基板160上的长边(箭头Y)方向的大致中央立起设置有圆筒形的引导筒体162,并且在长边方向两端部立起设置有引导部件164A、164B,在该引导部件164A、164B的杆166A、166B的前端(上端)安装有支承板168。如图7所示,支承板168侧视观察呈帽子形状,具备上板部170;从上板部170的两端部向下方延伸的纵板部172A、172B;和从纵板部172A、172B的下端分别向箭头Y1方向、箭头Y2方向延伸的凸缘部174A、174B。此外,支承板168可以由一张平板构成,也可以由其他形状构成。
在上板部170的下表面侧形成有引导部178,该引导部178形成有圆筒状的孔176。引导筒体162在该引导部178的孔176内能够相对移动,上板部170即支承板168以仅在铅垂方向移动的方式引导。
另外,在基板160的上表面和支承板168的纵板部172A、172B的下表面分别形成有一对圆柱形的凸台180A、180B、182A、182B。在该凸台180A、182A间、凸台180B、182B间分别配设有螺旋弹簧184A、184B。此外,螺旋弹簧184A、184B也可以不配设在凸台180A、180B、182A、182B,通过其他公知方法固定在基板160和支承板168。另外,也可以使用除螺旋弹簧以外的弹簧,例如锥形螺旋板弹簧、流体弹簧、磁力弹簧。
并且,在支承板168的上板部170的中央设置有向上方突出并且前端为圆锥台状的定位销186。在台车30到达了旋转台146上时,该定位销186被插入到台车30的插入孔62A。此外,定位销186的形状不限定于圆锥台状,为能够插入到插入孔62A的形状即可。
(销调整机构)
如图5所示,销调整机构152A、152B俯视观察在箭头X方向隔着旋转台146对称配置。以下,仅说明销调整机构152A,省略说明销调整机构152B。
如图6所示,销调整机构152A设置在投射室12的地板面120上,并且配置在仅旋转台146侧开口的大致矩形体的箱体200A的内部。如图6和图8所示,销调整机构152A具备:一对汽缸202A、203A(参照图5),它们在箱体200A的内部使后述爪部件206A在箭头X方向进退;汽缸204A,其使爪部件206A在上下方向移动;和用于按下定位销机构150A的支承板168的爪部件206A。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汽缸202A相当于进退机构,汽缸204A和爪部件206A相当于解除机构。由于汽缸202A、汽缸204A和爪部件206A配置在箱体200A的内部,所以难以受到由从投射装置126投射的投射材料所导致的损伤。
汽缸202A设置在基台210A上,该基台210A设置在箱体200A的底板208A上。汽缸202A具有朝向箱体200A的开口部212A侧(箭头X2方向)能够进退的杆213A。另外,汽缸203A也相同地具有杆214A。在杆213A、214A的前端经由安装板215A安装有汽缸204A。
汽缸204A具有在上下方向自如进退的杆216A,在杆216A的前端经由安装板217A安装有爪部件206A。
爪部件206A具有:板218A,其紧固于安装板217A;和一对爪部220A、222A,它们从板218A的箭头Y方向的两端部向开口部212A侧突出形成。如图6和图8所示,爪部220A从箭头Y方向观察形成为C型,具有在上下方向分离规定距离且向开口部212A侧突出的上爪224A和下爪226A。爪部222A也为相同结构。此外,爪部件206A的构造不限定于上述,只要是克服作用力使支承板168下降的构造即可,例如也可以仅具有上爪224A。
若在汽缸204A的杆216A向上方伸出的状态下向开口部212A侧伸出汽缸202A的杆213A,则定位销机构150A的上板部170位于爪部件206A的爪部220A、222A的上爪224A与下爪226A之间(参照图8中的(B))。
(控制部)
具有进行辊式输送机16、台车升降装置18、移送装置22、旋转装置124、升降机构128、销调整机构152A和投射装置126的驱动控制的控制部230。控制部230仅在图6中记载,在其他图中省略图示。
[作用]
接下来,说明在喷丸硬化装置10中加工处理被加工件W时的作用。
首先,工作人员在辊式输送机16的箭头X2侧端部的搭载位置SA(参照图9)将被加工件W搭载于台车30。
此时,台车30的底板32与辊式输送机16的辊82抵接。因此,从控制部230向辊式输送机16输出驱动信号,将台车30向箭头X1方向搬运。
若在辊式输送机16上台车30到达台车升降装置18的上部,则未图示的接近传感器检测出其到达,控制部230基于该检测信号停止辊式输送机16的驱动。
由此,若台车30在台车升降装置18上停止,则控制部230向台车升降装置18输出驱动信号。在台车升降装置18中,如图4所示,主汽缸91被驱动,杆92、96A、96B向上方移动。由此,经由托架100A、100B支承于在杆92、96A、96B的上端安装的轨道支承台98的V型轨道102A、102B从辊式输送机16的辊82间上升,被插入到台车30的车轮50A~56B的V槽52、58,由此支承车轮50A~56B。
进而,通过杆92、96A、96B进一步向上方移动,车轮50A~56B支承在V型轨道102A、102B的台车30进一步向上方移动,底板32从辊82分离(参照图4)。
另外,通过该上升,台车升降装置18的V型轨道102A、102B和引导部20的V型轨道104A、104B的高度相同,在箭头Y方向连接(参照图9)。
这样,若控制部230检测出杆92、96A、96B已到达至台车升降装置18的V型轨道102A、102B与引导部20的V型轨道104A、104B的高度相同的位置,则向升降门128与移送装置22输出驱动信号。
由此,升降门128上升,将投射室12的入口127打开。
另外,通过驱动移送装置22的汽缸112,杆114向箭头Y1方向移动规定距离把持部116关闭,把持部116把持在台车30的箭头Y2方向端部设置的销76。在该状态下,通过汽缸112的杆114进一步向箭头Y1方向移动,位于V型轨道102A、102B的台车30在引导部20的V型轨道104A、104B上向箭头Y1方向移动,被搬运至在旋转装置124的旋转台146上设置的V型轨道148A、148B上。
在台车30的箭头Y1方向端部设置的传感器板72与在投射室12设置的接近传感器129接近,由此从接近传感器129向控制部230输出检测信号,停止移送装置22的驱动。
此外,在通过该移送装置22进行台车30的移动之前,控制部230向销调整机构152A、152B输出驱动信号来调整定位销186的位置。所谓销调整机构152A的初始状态,是指如图8中的(A)所示那样汽缸202A、203A的杆213A、214A向箭头X1方向移动且汽缸204A的杆216A向上方移动后的状态。在该状态下,解除机构(爪部件206A)从定位销机构150A分离。如图8中的(A)所示,在成为了初始状态的销调整机构152A中,通过驱动汽缸202A、203A,杆213A、214A向开口部212A侧(箭头X2方向)移动,爪部件206A的爪部220A、222A向箭头X2方向前进。
其结果是,如图8中的(B)所示,定位销机构150A的上板部170位于爪部220A(222A)的上爪224A与下爪226A之间。爪部件206A(解除机构)与定位销机构150A卡合。
在该状态下,向汽缸204A输出驱动信号,使杆216A下降。由此,如图8中的(C)所示,爪部220A(222A)的上爪224A与定位销机构150A的支承板168的上板部170的上表面抵接,克服螺旋弹簧184A、184B的作用力按下支承板168。
在该状态下,向旋转台146(V型轨道148A、148B)上搬运台车30。因此,定位销机构150A的定位销186不会与向旋转台146上搬运来的台车30的凸部60A发生干涉。
若向控制部230输入来自接近传感器129的检测信号,则如上述所述,移送装置22的驱动被停止,台车30停止。进而,向销调整机构152A的汽缸204A输出驱动信号,使杆216A上升。由此,爪部220A(222A)的下爪226A与定位销机构150A的支承板168的上板部170的下表面抵接将支承板168抬起。或者,通过爪部220A(222A)的上爪224A上升,支承板168基于螺旋弹簧184A、184B的作用力上升。其结果是,如图8中的(D)所示,在支承板168的上板部170的上方设置的定位销186被插入到在台车30的凸部60A形成的插入孔62A。即,台车30被定位在旋转台146上。进而,向汽缸202A、203A输出驱动信号,杆213A、214A向箭头X1方向移动。由此,爪部件206A的爪部220A、222A向箭头X1方向后退,爪部件206A被复原至初始位置(上方位置)。
其结果是,支承板168成为仅通过螺旋弹簧184A、184B的作用力向上方被施力的状态。
这里,从控制部230向旋转装置124的马达140输出驱动信号,旋转台146与台车30一起旋转。另外,向投射装置126输出驱动信号,向旋转的台车30上的被加工件W投射投射材料。
若针对被加工件W的加工结束,则停止投射装置126的驱动,并且停止旋转装置124(旋转台146)的旋转。此外,以在俯视观察下V型轨道148A、148B朝向箭头Y方向的方式将旋转台146停止。
若旋转装置124(旋转台146)的旋转停止,则控制部230对销调整机构152A输出驱动信号。由此,汽缸202A被驱动,杆213A向箭头X2方向移动。由此,爪部件206A的爪部220A、222A向箭头X2方向前进,使上爪224A位于支承板168的上板部170的上方,使下爪226A位于支承板168的上板部170的下方(参照图8中的(B))。此时,台车30的凸部60A位于支承板168的上板部170上的定位销186上,但爪部件206A的爪部220A与爪部222A在箭头Y方向分离规定距离设置,因此爪部件206A不会与凸部60A发生干涉。
在该状态下,通过驱动汽缸204A使杆216A下降,爪部件206A的爪部220A、222A的上爪224A与支承板168的上板部170抵接,克服螺旋弹簧184A、184B的作用力按下支承板168。
其结果是,在支承板168的上方设置的定位销186从台车30的插入孔62A拔出。
这里,控制部230向移送装置22输出驱动信号。由此,移送装置22的汽缸112被驱动,使杆114向箭头Y2方向移动,由此将位于旋转台146的V型轨道148A、148B上的台车30经由V型轨道104A、104B搬运至台车升降装置18的V型轨道102A、102B上。此外,未图示的接近传感器将台车30已到达台车升降装置18上的检测信号输出至控制部230,由此控制部230停止移送装置22的驱动。由此,台车30在台车升降装置18的V型轨道102A、102B上停止。
在该状态下,控制部230向台车升降装置18输出驱动信号。由此,台车升降装置18驱动主汽缸91使轨道支承台98下降。由此,经由托架100A、100B支承于轨道支承台98的V型轨道102A、102B在辊式输送机16的辊82间下降至比辊82的上端更靠下方的位置。
由此,如图3所示,从台车30的车轮50A~56B卸下V型轨道102A、102B,并且台车30的底板32与辊式输送机16的辊82抵接。
在该状态下,控制部230向辊式输送机16输出驱动信号。辊式输送机16将台车30向箭头X1方向即向待机位置WA搬运。由于搭载有下一被加工件W的台车30(以下称为“下一台台车30”)已经位于辊式输送机16的箭头X2方向端部的搭载位置SA,所以将台车30与下一台台车30同时向箭头X1方向搬运,在台车30返回至搭载位置SA以前,将下一台台车30送入投射室12的旋转台146上。
此外,若下一台台车30从辊式输送机16向旋转台146上移动,则辊式输送机16将在待机位置WA待机的搭载有加工完毕的被加工件W的台车30搬运至搭载位置SA,从台车30将被加工件W卸下。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喷丸硬化装置10中,通过将在旋转台146上设置的定位销机构150A的定位销186插入到搭载有被加工件W的台车30的插入孔62A、62B,将台车30定位在旋转台146上,因此能够通过马达140的旋转来旋转定位在旋转台146上的台车30和搭载在台车30的被加工件W。
特别是,由于为了从插入孔62A、62B抽出定位销186而设置的销调整机构152A、152B的爪部件206A、206B相对于包含定位销186的定位销机构150A、150B的支承板168(上板部170)自如进退,所以仅在从插入孔62A、62B插拔定位销186时与定位销机构150A、150B的支承板168(上板部170)发生干涉(抵接),在定位固定时向旋转台146的径向外侧后退成为不与支承板168(上板部170)发生干涉(非接触)的状态。
另外,由于通过螺旋弹簧184A、184B始终向铅垂上方即向台车30的插入孔62A、62B侧对设置有定位销186的支承板168施力,所以能够维持定位销186插入到插入孔62A、62B的状态。
因此,销调整机构152A、152B(爪部件206A、206B)不会限制旋转台146的旋转范围,旋转台146能够向一个方向连续(环绕多圈)旋转。其结果是,能够沿周向越发均匀地加工在台车30上搭载的被加工件W。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构成为能够通过销调整机构152A、152B使定位销机构150A、150B的定位销186下降,所以不仅在从插入孔62A、62B抽出定位销186时,而且在使台车30在旋转台146上移动时,也能够使定位销186下降来防止台车30与定位销186发生干涉。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销调整机构152A、152B的爪部件206A、206B在定位固定时向旋转台146的径向外侧后退(从旋转台146分离),所以从相对于在加工时搭载到旋转台146上的台车30的被加工件W投射的投射材料分离,由此能够抑制因投射材料而损伤。并且,由于爪部件206A、206B配置在箱体200A、200B的内部,所以难以受到投射材料所造成的损伤。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台车30从辊式输送机16沿台车升降装置18的V型轨道102A、102B、引导部20的V型轨道104A、104B、在旋转台146上设置的V型轨道148A、148B移动,所以搭载有重量比较大的被加工件W的台车30的移动变得顺畅。
并且,在旋转台146中,对在V型轨道148A、148B上移动的台车30进行定位,所以台车30的定位作业性优异。
并且,如图9所示,将辊式输送机16和引导部20(V型轨道104A、104B)配置为俯视观察呈T字型,搭载有在投射室12的旋转台146上加工结束的被加工件W的台车30在辊式输送机16上被搬运至与搭载位置SA反向(箭头X1方向)的待机位置WA。此时,在辊式输送机16的搭载位置SA已待机的搭载有下一被加工件W的台车30被搬运至台车升降装置18上。
即,在搭载有加工完毕的被加工件W的台车30向辊式输送机16上的待机位置WA搬运的期间,搭载有下一被加工件W的台车30在辊式输送机16上向台车升降装置18上搬运,因此生产效率提高。
(其他)
在本实施方式中,应用于喷丸硬化装置10,但只要是向被加工件W投射投射材料的喷丸装置,也可以应用于其他装置。例如抛丸装置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当台车30在旋转台146上移动的情况下通过销调整机构152A、152B使定位销186下降,但也可以构成为通过与台车30的抵接机械地使定位销186下降。

Claims (5)

1.一种喷丸装置,其中,具备:
旋转台,其能够载置供被加工件搭载并且在下表面形成有定位孔的台车,并且能够旋转;
定位销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旋转台上,并且定位销通过向上方的作用力能够插入到在所述旋转台上载置的所述台车的所述定位孔;以及
投射装置,其对在所述旋转台上载置的台车上的被加工件投射投射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丸装置,其中,
所述喷丸装置具备销调整机构,
所述销调整机构配置在所述旋转台的外侧,
所述销调整机构具有:
解除机构,其克服所述作用力使所述定位销下降;以及
进退机构,其使所述解除机构在与所述定位销机构卡合的位置和从所述定位销机构分离的位置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丸装置,其中,
所述定位销机构具有所述定位销、在上表面设置有所述定位销的支承板、以及向上方对所述支承板施力的弹簧,
所述解除机构具有按下所述支承板的爪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喷丸装置,其中,
所述喷丸装置具备:
投射室,其供所述旋转台配置;
第一轨道,该第一轨道设置在所述旋转台上,所述台车能够在该第一轨道移动;以及
第二轨道,所述台车能够在该第二轨道移动,并且该第二轨道将所述台车向所述投射室的内部引导,并能够与所述第一轨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丸装置,其中,
所述喷丸装置还具备搬运装置,所述搬运装置在一端侧设置有将被加工件搭载在所述台车上或者卸下被加工件的搭载位置,并在另一端侧设置有搭载有加工完毕的被加工件的台车待机的待机位置,
在所述搬运装置的所述搭载位置与所述待机位置之间配置有能够与第一轨道连接的第二轨道,该第一轨道配置在所述旋转台并且所述台车能够在该第一轨道移动。
CN201811275901.6A 2017-11-30 2018-10-30 喷丸装置 Pending CN10984886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30061A JP6848838B2 (ja) 2017-11-30 2017-11-30 ショット装置
JP2017-230061 2017-11-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48865A true CN109848865A (zh) 2019-06-07

Family

ID=66889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75901.6A Pending CN109848865A (zh) 2017-11-30 2018-10-30 喷丸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848838B2 (zh)
CN (1) CN109848865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063A (ja) * 1993-05-28 1995-01-06 Sintokogio Ltd 軌動車輌台車ユニットの清掃装置
JP4391385B2 (ja) * 2004-10-19 2009-12-24 日本車輌製造株式会社 台車組立装置
EP2944424B1 (en) * 2013-03-07 2017-08-23 Sintokogio, Ltd. Shot processing device
CN109153109B (zh) * 2016-05-16 2020-11-20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表面处理加工方法以及表面处理加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848838B2 (ja) 2021-03-24
JP2019098442A (ja) 2019-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29498B2 (en) Tire testing machine
US9126759B2 (en) Tire conveyor for a tire testing machine
US10471568B2 (en) Shot process device
JP6026340B2 (ja) 組付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US7325666B2 (en) Manufacturing plant
ES2549672T3 (es) Dispositivo para inflar neumáticos
JP6526041B2 (ja) 荷降ろしシステム、およびタイヤトレッド搬送機の荷降ろし方法
JP5746440B2 (ja) 作業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WO2005106419A1 (en) Tire balancing apparatus
JP5937327B2 (ja) タイヤ検査装置
KR100689719B1 (ko) 베어링 검사장치
JPS61206721A (ja) 組立部品を供給する方法と装置
CN110285151A (zh) 一种自动铆钉球安装设备
US6758729B2 (en) Centrifugal barrel finishing apparatus
CN116809432A (zh) 一种滚子自动检测装置
JP4209138B2 (ja) 組立機及び組立方法
CN109848865A (zh) 喷丸装置
CN105292972B (zh) 一种升降轨道对接锁紧装置及轨道输送系统
JP2015197368A (ja) タイヤ試験機
CN215317952U (zh) 承载装置、珩前检测系统和珩磨生产线
CN213825958U (zh) 一种厚度检测机构及含有该机构的检测挑拣设备
JP2008207609A (ja) ワーク取り出し装置
US11165320B2 (en) Alignment apparatus for electric conductors
EP1522511B1 (en) An apparatus for in-feeding and removing trucks for tiles to and from loading and unloading machines
JP4374852B2 (ja) 遊技機製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07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