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48282A - 一种液压切边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压切边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48282A
CN109848282A CN201910040182.8A CN201910040182A CN109848282A CN 109848282 A CN109848282 A CN 109848282A CN 201910040182 A CN201910040182 A CN 201910040182A CN 109848282 A CN109848282 A CN 1098482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duct
mold
trimming
lower mold
guid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4018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其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KENK AUTOMATIC EQUIPMENT MANUFAC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KENK AUTOMATIC EQUIPMENT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KENK AUTOMATIC EQUIPMENT MANUFAC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KENK AUTOMATIC EQUIPMENT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4018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48282A/zh
Publication of CN1098482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482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unching Or Pierc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液压切边工艺,实现一次性切边,而且自动上下料,方便快捷,模具使用寿命长;机器人夹取产品,检测合格后,放入切边模具,前端气缸压平产品,附带检测产品是否压入模具到位,侧边红外传感器检知产品有无并检测下面,下模具是否移动到位,然后下模具横行至内部切边,同时红外传感器对切边位置进行进一步检测,切边过程中滑槽和左右气管歧管同时吹气,辅助废料渣包掉落滑槽中,以下动作同时进行:下模具的滑块滑至原位置,定点吹气下模具面,防止渣包掉落至模具内影响下一循环,油缸回归原位置,顶料弹簧顶出产品,在顶出产品前,托板伸出接下掉落产品,接料气缸回归原位后,产品通过斜坡滑落,整个一个循环结束。

Description

一种液压切边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液压切边工艺,属于切边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不论是金属、塑料或是其它材料的盒盖类产品,冲压成形后的产品由于边缘不平整,往往都需要将带有余料的产品进行切边。一般而言,对于金属拉伸件进行切边,利用普通冲床完成切边工序,需要经过切边、修整的步骤。需要根据该拉伸件的形状,特点,在冲床上需要分数次的切边的过程,这种切边工序存在的问题是:工序复杂、工作效率低、生产成本高。另外,由于操作普通冲床反复工作,且依靠手工操作,劳动强度比较大,并且由于金属拉伸件经过切边加工后边缘不平整,需要切去多余边料进行修整。
目前,对于切边、修整的工艺,大部分方法都是采用一个内模和一个外模按四个方向,在冲床上分四次切边,这种切边存在的问题是工序复杂、工作效率低、模具易损坏,特别是当边缘余料高低不一致,或带有圆弧等拉伸件的产品,切边工序更为复杂,模具制作成本更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液压切边工艺,实现一次性切边,而且自动上下料,方便快捷,模具使用寿命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液压切边工艺,按下述操作步骤实施:
第一步:通过机器人夹取产品,经检测合格后,入下模具5内;
第二步:前端气缸12压平已经放入下模具5内的产品,附带检测产品是否压入下模具5到位;
第三步:利用红外传感器11检知,检测产品是否已经装入下模具5内;
第四步:通过上料机构6将下模具5横行至内部准备切边,此时,下模具5位于上模具4的正下方;
第五步:驱动机构5做好上下切边动作准备,且驱动机构5通过油压控制;
第六步:切边之前,红外传感器11对产品的切边位置再进行确认检测;
第七步:切边过程中下模具5旁侧的废料导槽9内和位于下模具5左右的喷嘴组件81同时吹气,辅助废料渣包掉落废料导槽9中;
第八步:切边结束产品根据模具设计吸附在上模具4上;
第九步:下模具5的滑块63滑至原位置;即下模具5被驱动器61推出,准备进行下一次上料;
第十步:通过位于下模具5上方的喷嘴组件81定点朝下模具5的上面吹气,防止渣包掉落至下模具5内影响下一循环;
第十一步:驱动机构3的油缸回归原位置,顶料弹簧711被压缩后,通过顶针713顶出产品;
第十二步:在顶针713顶出产品前,接料模块72推出托板721接下掉落产品;
第十三步:接料气缸723回归原位后,产品通过托板721斜坡滑落至产品导槽10,并从产品导槽10排走;
第十四步:整个一个循环结束,继续操作进行下一个循环。
产品在放入模具之前,先对模具进行时长为3-5秒的润滑油喷涂。
所述第九步至第十三步的动作同时进行。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待机器人夹取产品,检测合格后,放入切边模具(之前几秒微量喷涂润滑油),前端气缸压平产品,附带检测产品是否压入模具到位,侧边红外传感器检知产品有无并检测下面,下模具是否移动到位,然后下模具横行至内部切边,上下切边动作和油压控制在上方的阀岛集块和电控控制,同时红外传感器对切边位置进行进一步检测,切边过程中滑槽和左右气管歧管同时吹气,辅助废料渣包掉落滑槽中,切边结束产品根据模具设计吸附在上模具上。以下动作同时进行:下模具的滑块滑至原位置,定点吹气下模具面,防止渣包掉落至模具内影响下一循环,油缸回归原位置,顶料弹簧顶出产品。在顶出产品前,托板伸出接下掉落产品。,接料气缸回归原位后,产品通过斜坡滑落,整个一个循环结束。本发明实现一次性切边,而且自动上下料,方便快捷,模具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中:1为底座、2为架体、3为驱动机构、4为上模具、5为下模具、6为上料机构、61为驱动器、62为滑块、63为导轨、7为下料机构、71为顶料模块、711为顶料弹簧、712为顶板、713为顶针、714为导杆、72为接料模块、721为托板、722为连杆机构、7221为菱形伸缩架、7222为第一拉杆、7223为第二拉杆、723为接料气缸、8为清扫机构、81为喷嘴组件、82为压缩气气罐、9为废料导槽、10为产品导槽、11为红外传感器、12为前端气缸、13为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一种液压切边工艺,按下述操作步骤实施:
第一步:通过机器人夹取产品,经检测合格后,入下模具5内;
第二步:前端气缸12压平已经放入下模具5内的产品,附带检测产品是否压入下模具5到位;
第三步:利用红外传感器11检知,检测产品是否已经装入下模具5内;
第四步:通过上料机构6将下模具5横行至内部准备切边,此时,下模具5位于上模具4的正下方;
第五步:驱动机构5做好上下切边动作准备,且驱动机构5通过油压控制;
第六步:切边之前,红外传感器11对产品的切边位置再进行确认检测;
第七步:切边过程中下模具5旁侧的废料导槽9内和位于下模具5左右的喷嘴组件81同时吹气,辅助废料渣包掉落废料导槽9中;
第八步:切边结束产品根据模具设计吸附在上模具4上;
第九步:下模具5的滑块63滑至原位置;即下模具5被驱动器61推出,准备进行下一次上料;
第十步:通过位于下模具5上方的喷嘴组件81定点朝下模具5的上面吹气,防止渣包掉落至下模具5内影响下一循环;
第十一步:驱动机构3的油缸回归原位置,顶料弹簧711被压缩后,通过顶针713顶出产品;
第十二步:在顶针713顶出产品前,接料模块72推出托板721接下掉落产品;
第十三步:接料气缸723回归原位后,产品通过托板721斜坡滑落至产品导槽10,并从产品导槽10排走;
第十四步:整个一个循环结束,继续操作进行下一个循环。
产品在放入模具之前,先对模具进行时长为3-5秒的润滑油喷涂。
所述第九步至第十三步的动作同时进行。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压切边机,包括底座1、架体2、驱动机构3、上模具4、下模具5、上料机构6、下料机构7、清扫机构8和废料导槽9,所述架体2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架体2顶部设置有驱动机构3,所述上模具4和下模具5分别设置在驱动机构3和底座1之间的架体2上,且所述上模具4位于下模具5的上方,所述驱动机构3与上模具4连接在一起,驱动上模具4上下移动,对放置于下模具5上的产品进行切边;
所述上料机构6位于下模具5的下侧,所述上料机构6包括驱动器61、滑块62和导轨63,所述驱动器61固定设置在架体2上,且所述驱动器6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在下模具5上,至少两个所述滑块62的上部与下模具5的下侧连接在一起,所述滑块62的下部匹配的设置在导轨63上,所述导轨63固定设置在架体2上,通过驱动器61驱动下模具5沿导轨63移动,将下模具5从架体2内拉出或推回,便于上料或废渣卸料;
所述下料机构7设置在架体2上,且所述下料机构7包括顶料模块71和接料模块72,所述顶料模块71位于上模具4和驱动机构3之间,所述顶料模块71包括顶料弹簧711、顶板712、顶针713和导杆714,两个导杆714竖直设置在架体2上,所述顶板712活动套装在导杆714上,且所述顶板712位于上模具4上方,所述顶板712的下端竖直设置有多个顶针713,所述顶板712的上端与驱动机构3之间设置有顶料弹簧711,所述顶针713与设置在上模具4上的多个通孔一一对应,通过顶针713将嵌于上模具4内的切边产品从上模具4内顶出;
所述接料模块72设置在架体2外侧,所述接料模块72包括托板721、连杆机构722和接料气缸723,所述连杆机构722为多连杆结构,所述连杆机构722的上端连接在架体2上,所述连杆机构722的下端连接在托板721上,所述接料气缸723的缸体固定设置在架体2上,所述接料气缸723的活塞杆铰接在连杆机构722的中部,通过接料气缸723收缩气缸,驱动托板721横向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托板721能转动;
所述清扫机构8包括喷嘴组件81和压缩气气罐82,所述压缩气气罐82设置在底座1上,且所述喷嘴组件81和压缩气气罐82之间通过导气管连通,所述喷嘴组件81上设置有多个喷气孔,所述喷嘴组件81分布在下模具5周边的架体2上,通过喷气孔喷出的压缩气体对下模具5进行清扫,便于下模具5进行进行从下一周期的切边;
所述废料导槽9倾斜设置在下模具5外侧的架体2上,用于排走清扫机构8吹扫出的切边废料。
所述废料导槽9上方设置有产品导槽10,所述产品导槽10倾斜设置在架体2上,且所述产品导槽10位于托板721下方,用于排走从托板721掉落的切边产品。
所述连杆机构722包括菱形伸缩架7221、第一拉杆7222和第二拉杆7223,所述菱形伸缩架7221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架体2上,所述菱形伸缩架7221的另一端为活动端,所述菱形伸缩架722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拉杆7222和第二拉杆7223的上端铰接,所述第一拉杆7222和第二拉杆7223的下端均铰接在托板721上侧,且第一拉杆7222和第二拉杆7223与托板721的铰接处之间保持一定距离,所述接料气缸723的活塞杆铰接在第二拉杆7223上,通过第二拉杆7223活塞杆的伸缩,驱动托板721在横移过程中发生倾斜。
所述架体2外侧设置有多个红外传感器11,所述红外传感器11用于检测下模具5的位置。
所述驱动机构3为液压油缸结构。
所述架体2外侧设置有前端气缸12,所述前端气缸12的缸体竖直设置在架体2上,且活塞端朝下设置,所述前端气缸12的活塞杆下端设置有压板13,所述压板13用于在下模具5被拉出时,压平装载于下模具5上的被切边产品。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机器人夹取产品,检测合格后,放入切边模具(之前几秒微量喷涂润滑油),前端气缸压平产品,附带检测产品是否压入模具到位,侧边红外传感器检知产品有无并检测下面,下模具是否移动到位,然后下模具横行至内部切边,上下切边动作和油压控制在上方的阀岛集块和电控控制,同时红外传感器对切边位置进行进一步检测,切边过程中滑槽和左右气管歧管同时吹气,辅助废料渣包掉落滑槽中,切边结束产品根据模具设计吸附在上模具上。以下动作同时进行:下模具的滑块滑至原位置,定点吹气下模具面,防止渣包掉落至模具内影响下一循环,油缸回归原位置,顶料弹簧顶出产品。在顶出产品前,托板伸出接下掉落产品,接料气缸回归原位后,产品通过斜坡滑落,整个一个循环结束。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3)

1.一种液压切边工艺,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操作步骤实施:
第一步:通过机器人夹取产品,经检测合格后,入下模具5内;
第二步:前端气缸12压平已经放入下模具5内的产品,附带检测产品是否压入下模具5到位;
第三步:利用红外传感器11检知,检测产品是否已经装入下模具5内;
第四步:通过上料机构6将下模具5横行至内部准备切边,此时,下模具5位于上模具4的正下方;
第五步:驱动机构5做好上下切边动作准备,且驱动机构5通过油压控制;
第六步:切边之前,红外传感器11对产品的切边位置再进行确认检测;
第七步:切边过程中下模具5旁侧的废料导槽9内和位于下模具5左右的喷嘴组件81同时吹气,辅助废料渣包掉落废料导槽9中;
第八步:切边结束产品根据模具设计吸附在上模具4上;
第九步:下模具5的滑块63滑至原位置;即下模具5被驱动器61推出,准备进行下一次上料;
第十步:通过位于下模具5上方的喷嘴组件81定点朝下模具5的上面吹气,防止渣包掉落至下模具5内影响下一循环;
第十一步:驱动机构3的油缸回归原位置,顶料弹簧711被压缩后,通过顶针713顶出产品;
第十二步:在顶针713顶出产品前,接料模块72推出托板721接下掉落产品;
第十三步:接料气缸723回归原位后,产品通过托板721斜坡滑落至产品导槽10,并从产品导槽10排走;
第十四步:整个一个循环结束,继续操作进行下一个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切边工艺,其特征在于,产品在放入模具之前,先对模具进行时长为3-5秒的润滑油喷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切边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九步至第十三步的动作同时进行。
CN201910040182.8A 2019-01-16 2019-01-16 一种液压切边工艺 Pending CN1098482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40182.8A CN109848282A (zh) 2019-01-16 2019-01-16 一种液压切边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40182.8A CN109848282A (zh) 2019-01-16 2019-01-16 一种液压切边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48282A true CN109848282A (zh) 2019-06-07

Family

ID=66894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40182.8A Pending CN109848282A (zh) 2019-01-16 2019-01-16 一种液压切边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4828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20117A (zh) * 2020-12-17 2021-03-19 赫兰霞 一种eva吸塑板的检测及辅助打包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29913A (en) * 1970-01-12 1971-12-28 Dayton Rogers Mfg Co Shell trimmer
US3837069A (en) * 1971-11-12 1974-09-24 H Nordgren Method of securing fittings or plates onto containers or container portions and a machine for carrying out the method
CN201157858Y (zh) * 2007-12-10 2008-12-03 黄开强 拉伸件切边机
CN205110493U (zh) * 2015-10-19 2016-03-30 苏州轩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液压切边机
CN206122656U (zh) * 2016-11-09 2017-04-26 上海普莱克斯自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油压切边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29913A (en) * 1970-01-12 1971-12-28 Dayton Rogers Mfg Co Shell trimmer
US3837069A (en) * 1971-11-12 1974-09-24 H Nordgren Method of securing fittings or plates onto containers or container portions and a machine for carrying out the method
CN201157858Y (zh) * 2007-12-10 2008-12-03 黄开强 拉伸件切边机
CN205110493U (zh) * 2015-10-19 2016-03-30 苏州轩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液压切边机
CN206122656U (zh) * 2016-11-09 2017-04-26 上海普莱克斯自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油压切边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20117A (zh) * 2020-12-17 2021-03-19 赫兰霞 一种eva吸塑板的检测及辅助打包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781393U (zh) 带边框滤芯生产用往复式自动涂胶压合机
CN218168532U (zh) 一种汽车配件快速脱料机构连续冲压模具
CN107139495B (zh) 一种灭火器胶管自动组装设备及组装方法
CN109848282A (zh) 一种液压切边工艺
CN209566553U (zh) 一种油压切边机
CN208099217U (zh) 下模自动进出式压力机模具
CN109591366A (zh) 一种油压切边机
CN208437950U (zh) 一种机械手自动对塑胶体及铁壳组装机
CN218225468U (zh) 一种金属网篮自动焊接机转移机构
CN209036813U (zh) 一种切边模装置
CN103480760B (zh) 全自动剃须刀刀头装配铆压设备
CN206653575U (zh) 一种尼龙复合材料的风扇叶去毛刺装置
CN206613944U (zh) 一种自动扩管机
CN107030959B (zh) 一种内水切全自动生产注塑系统
CN210047126U (zh) 全自动圆棒干粉成型液压机
CN209156745U (zh) 一种空心球自动挤压机
CN209565445U (zh) 切边机铸件连杆取出机构
CN215434822U (zh) 注塑浇口切断装置
CN108098852B (zh) 一种自动切断及收纳条料的方法
CN220179398U (zh) 全自动手套模卧式切削装置
CN117259500B (zh) 一种用于轴承加工的整径模具
CN115446701B (zh) 一种模具生产加工完毕后自动顶出器
CN212241984U (zh) 一种注塑产品类自动去水口机
CN214866722U (zh) 一种合金车面自动铆打设备
CN212385614U (zh) 一种全自动带清废压痕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