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44246B - 锁逻辑组件 - Google Patents

锁逻辑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44246B
CN109844246B CN201780050822.2A CN201780050822A CN109844246B CN 109844246 B CN109844246 B CN 109844246B CN 201780050822 A CN201780050822 A CN 201780050822A CN 109844246 B CN109844246 B CN 1098442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ing
lock
movement
push
switching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5082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44246A (zh
Inventor
S.古坎
T.施密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se Schliesssysteme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Brose Schliesssysteme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se Schliesssysteme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Brose Schliesssysteme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98442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442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442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442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9/00Mounting or connecting vehicle locks or parts thereof
    • E05B79/10Connections between movable lock parts
    • E05B79/22Opera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handles, sill buttons or lock knobs and the lock uni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5/00Other details of locks; Parts for engagement by bolts of fastening devices
    • E05B15/0046Ratchet mechanism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12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function or purpose of the powered actuators
    • E05B81/16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function or purpose of the powered actuators operating on locking elements for locking or unlocking ac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24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actuator or the power transmission
    • E05B81/25Actuators mounted separately from the lock and controlling the lock functions through mechanical connec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24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actuator or the power transmission
    • E05B81/48Actuators being driven in a single direc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9/00Mounting or connecting vehicle locks or parts thereof
    • E05B79/10Connections between movable lock parts
    • E05B79/20Connections between movable lock parts using flexible connections, e.g. Bowden cab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02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actuators used
    • E05B81/04Electrical
    • E05B81/06Electrical using rotary mot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24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actuator or the power transmission
    • E05B81/32Details of the actuator transmission
    • E05B81/46Clutch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锁组件(2)的锁逻辑组件,其中,所述机动车锁组件(2)除了具有锁逻辑组件(1)外,还具有锁止件(3),其中,所述机动车锁组件(2)在安装状态下机械地与门外把手(7)耦接,并且必要时与门内把手(8)耦接,其中,所述锁逻辑组件(1)具有锁机构(10)和调节驱动机构(11),其中,所述锁机构(10)借助于所述调节驱动机构(11)能够被带入到不同的锁状态中,其中,所述锁止件(3)在安装状态下根据机械的锁状态可以通过对所述门外把手(7)的并且必要时对所述门内把手(8)的机械的、手动的操纵而打开,其中,所述锁机构(10)具有推‑推‑机构(12),该推‑推‑机构具有能够借助于所述调节驱动机构(11)进行移调的输入元件(13)且具有可移调的开关元件(16),该输入元件在推动‑运动(14)和相反的加载‑运动(15)中可移调,该开关元件通过开关运动(17)可被带入到至少两个开关位置中,其中,在推动‑运动(14)的过程中,所述开关元件(16)从一个开关位置出来在开关运动(17)中占据新的开关位置,并且其中,在加载‑运动(15)的过程中,所述开关元件(16)保持其开关位置。提出如下方面:即,所述推‑推‑机构(12)具有这样的卡锁弹簧组件(18),该卡锁弹簧组件分别以卡锁的方式将所述开关元件(16)固定在开关位置中,并且在所述输入元件(13)的推动‑运动(14)的过程中,该卡锁弹簧组件夹紧并且过卡锁,并且在所述输入元件(13)的加载‑运动(15)的过程中,该卡锁弹簧组件夹紧但并不过卡锁。

Description

锁逻辑组件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用于机动车锁组件的锁逻辑组件和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5的前序部分的机动车锁组件本身。
术语“机动车锁组件”在本文中包括全部类型的车门、盖罩或盖板锁组件。
所讨论的机动车锁组件一方面配备有锁逻辑组件,并且另一方面配备有锁止件。锁逻辑组件用于产生不同的锁状态、比如“解锁”和“锁定”,而锁止件负责吸收对于保持相应的机动车门等所必需的保持力。
本发明所基于的已知的锁逻辑组件(DE 20 2013 105 314 U1)指配给在安装状态下至少与门外把手耦接的机动车锁组件。锁机构具有被设计成中央锁定杆的开关元件,利用该开关元件可以产生“解锁”和“锁定”的锁状态。在“解锁”的锁状态下,锁止件可以通过对门外把手的机械的操纵而打开,而在“锁定”的锁状态下,对门外把手的机械的操纵滑空(freilaufen)或者卡死。
通过调节驱动机构使得中央锁定杆移调至其相应的开关位置中,该调节驱动机构通过推-推-机构与中央锁定杆耦接。推-推-机构具有输入杆、支承在输入杆上的且弹性地预紧到中间位置的中间杆和被设计成中央锁定杆的开关元件。由三个杆构成的推-推-机构虽然在机械上耐用,但制造比较繁琐。
对于另一种已知的锁逻辑组件(DE 20 2016 100 521 U1)而言,推-推-机构用于实现儿童安全功能,可根据需要利用该功能使得门内把手去激活。由此不能在制造技术上简化上述锁逻辑组件。
本发明基于的问题是,对已知的锁逻辑组件如此加以设计和改进,从而降低其制造耗费。
在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锁逻辑组件中,上述问题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的特征得以解决。
重要的是如下认识:即,为了实现推-推-功能,其中,在推动-运动的过程中,开关元件占据新的开关位置,且在加载-运动的过程中,开关元件保持其开关位置,必须在输入元件与开关元件之间规定一种卡锁功能。这意味着,输入元件的推动-运动引起开关元件的上述开关,而加载-运动尽可能对开关元件没有影响或者只有略微的影响。
根据提议现在已经认识到,对于上述卡锁功能,无需附加的中间杆。确切地说,卡锁功能通过开关元件本身来产生,如果给开关元件指配卡锁弹簧组件。
具体地提出,卡锁弹簧组件分别以卡锁的方式将开关元件固定在开关位置中。在输入元件的推动-运动的过程中,卡锁弹簧组件被输入元件夹紧并且随后过卡锁。而在输入元件的加载-运动的过程中,卡锁弹簧组件被输入元件仅仅夹紧,但并不过卡锁。
卡锁弹簧组件负责使得开关元件在开关位置中分别占据机械稳定的平衡状态。这意味着,开关元件克服卡锁弹簧组件的弹簧力从相应的开关位置中偏转出来。在卡锁弹簧组件的上述过卡锁之后,卡锁弹簧组件针对相应新的开关位置产生机械稳定的平衡状态,从而开关元件在卡锁弹簧组件的驱动下在过卡锁之后落入到新的开关位置中。
因而根据提议,推动-运动引起卡锁弹簧组件的过卡锁,并且由此引起开关元件在弹簧驱动下移调到新的开关位置中,并且加载-运动仅引起开关元件从相应的开关位置中偏转出来,而不引起过卡锁,从而在加载-运动结束之后,开关元件又在卡锁弹簧组件的驱动下可以回落到其最初的开关位置中。注意到,,推-推-功能可以采用所提出的、仅仅由两个杆和一个卡锁弹簧组件组成的解决方案来实现。不再需要任意种类的用于实现卡锁功能的中间杆。
在根据权利要求2的一种特别优选的设计中,所提出的锁逻辑组件用于实现中央锁定功能,具体地,用于实现“解锁”和“锁定”的锁状态。所提出的锁逻辑组件特别是由于部件数量少可实现高的机械稳固性导致,所提出的锁逻辑组件特别适合于在机动车中最常用的中央锁定功能。
根据权利要求3的进一步优选的设计涉及卡锁弹簧组件的用于实施开关元件的开关运动的第二部分的应用,其中,输入元件已经与开关元件脱离驱动接合。由此可以按构造上特别简单的方式来实现输入元件与开关元件之间的驱动接合。在根据权利要求5的特别优选的设计中,推动-运动始终都引起在同一个运动方向上的开关运动。在此,开关元件优选被构造为能够不断地旋转。因而对于开关元件的移调来说无需不同的驱动方向,这进一步简化了构造上的结构。
根据权利要求9至12,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允许调节驱动机构单向地设计(权利要求9)。为了输入元件的复位,相应地规定了根据权利要求10的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与输入元件的驱动方向相反地作用。
根据权利要求9和10的设计可以最佳地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1的特别优选的设计来实现,在该设计中,输入元件的驱动通过柔性的牵引件,特别是缆索、带或链条来进行。这不仅可以采用在制造技术上简单的方式实现,而且可以成本低廉地实现。
在根据权利要求12的特别优选的设计中,输入元件的加载-运动由调节驱动机构的驱动马达驱动,而推动-运动由复位弹簧组件驱动。这例如能实现比较弱化地设计驱动马达,因为在输入元件的驱动方向上的运动并非必须以高速度进行。这对于复位运动来说却情况不同,复位运动在此并且优选是推动-运动,其必须尽快地引起开关元件的所希望的开关。根据权利要求13和14的进一步优选的设计涉及用于由开关元件操控的中央锁定联接件的在制造技术上易于实现的且特别紧凑地构造的变型方案。在此特别地关注根据权利要求14的设计,在该设计中,联接元件至少在一个移动分量上在联接杆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可移调。因而并非一定需要联接元件横向于始终都需要构造空间的联接杆的旋转轴线移调。
根据具有独立意义的根据权利要求15的另一教导,要求保护一种机动车锁组件,其带有所提出的锁逻辑组件和锁止件,其中,该机动车锁组件在安装状态下与门外把手耦接,并且必要时与门内把手耦接。参见对所提出的锁逻辑组件做出的全部说明。
下面借助于仅示出一个实施例的附图详述本发明。附图中示出:
图1示出所提出的机动车锁组件,其带有所提出的锁逻辑组件;
图2为根据图1的所提出的锁逻辑组件的分解图;
图3为根据图2的锁逻辑组件的推-推-机构分别在a)“解锁”的锁状态下的、b)在输入元件的加载-运动结束后“解锁”的锁状态下的和c)“锁定”的锁状态下的俯视图;并且
图4为根据图2的锁逻辑组件的中央锁定耦接件分别在a)“解锁”的锁状态下的和b)“锁定”的锁状态下的透视图。
所提出的锁逻辑组件1配设给机动车锁组件2。在术语“机动车锁组件”的广义设计方面,参见说明书的引言部分。
机动车锁组件2除了具有锁逻辑组件1外,还具有锁止件3,该锁止件在此优选具有通常的锁元件、即锁闩4和锁止爪(Sperrklinke)5。锁闩4可以被带入到图1中所示的锁闭位置(Schließstellung)中,在该锁闭位置中,该锁闩与锁楔(Schließkeil)6等处于牢固的接合中。代替锁楔6,也可以使用锁弓、锁块(Schließkloben)等。
锁止爪5将锁闩4保持在其锁闭位置中。为了打开锁止件3,锁止爪5可以移调至未示出的、拔出的位置,在该位置,该锁止爪释放锁闩4,从而可以打开所属的机动车门等。
在安装状态下,机动车锁组件2机械地与门外把手7且必要时与门内把手8耦接。这种耦接优选地通过鲍登拉索(Bowdenzug)、拉杆等实现。
对于图1中所示的并且就此而言优选的实施例而言,锁逻辑组件1和锁止件3组成一个单元,且特别是容纳在壳体9中。但原则上也可以规定,锁逻辑组件1和锁止件3彼此分开地布置,并且特别是布置在分开的壳体中。
图2示出,锁逻辑组件1具有锁机构10和调节驱动机构11,其中,锁机构10借助于调节驱动机构11可被带入到不同的、在图3a、3c和图4a、4b中示出的锁状态下。
锁止件3可以在机动车锁组件2的安装状态下根据机械的锁状态通过对门外把手7且必要时对门内把手8的机械的、手动的操纵而打开。对门外把手7的机械的、手动的操纵在此涉及对门外把手7的由操作者执行的移动,该移动根据锁状态传导至锁止件3的锁止爪5。
锁机构10配备有推-推-机构12,借此可以使得锁机构10移调至不同的锁状态。该推-推-机构12具有可借助于调节驱动机构11移调的输入元件13,该输入元件可在推动-运动14和反向的加载-运动15中移调。在此优选地,推动-运动14和加载-运动15是反向的,但在幅度上彼此相同。运动的幅度在本文中始终都是指移动距离。
推-推-机构12还具有可移调的开关元件16,该开关元件通过开关运动17可被带入至少两个开关位置,优选至少三个开关位置,这里优选四个开关位置。更普遍地规定,在推动-运动14的过程中,开关元件16从一个开关位置出来(图3a)在开关运动17中占据新的开关位置(图3c)。而在加载-运动15的过程中,开关元件16保持在其开关位置。
对于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来说重要的是,推-推-机构12配设有卡锁弹簧组件18,该卡锁弹簧组件分别以卡锁的方式将开关元件16固定。这在图3a、3b、3c中示出。在输入元件13的推动-运动—由从图3b到图3c的过渡而产生—的过程中,卡锁弹簧组件18首先夹紧,并且随后过卡锁。在输入元件13的加载-运动15—由从图3a到图3b的过渡而产生—的过程中,卡锁弹簧组件18虽然夹紧,但并不过卡锁。在推动-运动14中关心的是如下事实:卡锁弹簧组件18在过卡锁之后又松开,直至开关元件16已占据其新的开关位置。由此可以利用卡锁弹簧组件18来如还要介绍的那样引起推动-运动14的一部分。
优选地,开关元件16是中央锁定杆,其中,锁机构10根据开关元件16的开关位置处于“解锁”的锁状态下,其方式为,对门外把手7的机械的、手动的操纵使得锁止件3打开;或者处于“锁定”的锁状态下,其方式为,对门外把手7的机械的、手动的操纵使得使其滑空(freilaufen)或者卡死。图3a示出了产生“解锁”的锁状态的开关位置,而图3c示出了产生“锁定”的锁状态的开关位置。
根据提议,给推-推-机构12配设有卡锁弹簧组件18,由此可以直截了当地规定,卡锁弹簧组件18在过卡锁之后引起开关元件16的朝向新的开关位置的开关运动的至少一部分。在特别优选的设计中,相应的情况为:每次推动-运动14都仅仅引起开关元件16的朝向新的开关位置的开关运动的第一部分,并且引起卡锁弹簧组件18的过卡锁,由此卡锁弹簧组件18引起开关元件16的朝向下一个开关位置的开关运动的第二部分。在开关元件16的开关运动的第二部分中,输入元件13优选已经与开关元件16脱离接合。
具体而言这里优选地,输入元件13具有至少一个接合部件19、这里优选恰好一个接合部件19,并且开关元件16具有至少一个配对接合部件20、这里优选四个配对接合部件20。在推动-运动14的过程中,于是输入元件13的接合部件19与开关元件16的配对接合部件20接合,由此开关元件16移动了开关运动的第一部分。由于这牵涉到卡锁弹簧组件18的过卡锁,卡锁弹簧组件18如上所述负责开关运动17的第二部分。在开关运动17的第二部分的过程中,另一配对接合部件20在此优选进入到接合部件19的运动范围内。这相应于图3b到图3c的过渡,其中,开关元件16已到达其新的开关位置。
输入元件13的加载-运动15—如由从图3a到图3b的过渡而产生—对开关元件16只有略微的影响,但不影响开关元件16的开关位置。具体地,在加载-运动15的过程中,在输入元件13的驱动下,开关元件16完成从输入元件13的移动范围出来的移位运动,而不使得卡锁弹簧组件18过卡锁。这意味着,在卡锁弹簧组件18的驱动下,一旦接合部件19摆动经过开关元件16的配对接合部件20,开关元件16就回落到其开关位置中。
在此优选地,输入元件13和/或开关元件16分别可围绕旋转轴线13a、16a摆动。输入元件13和开关元件16的旋转轴线13a、16a相互平行地、但彼此间隔开地布置。
在所示的并且就此而言优选的实施例中值得注意的是,开关元件16随着输入元件13的每次推动-运动14在开关运动17中以同一移动方向移动。最后,开关元件16在此优选地被构造为能够不断地旋转。这意味着,开关元件16随着每次开关运动17在一定程度上围绕开关位置进一步旋转。这也意味着,可以实现多个开关位置,这些开关位置可以分别产生不同的锁状态。
但在此优选地规定,开关元件16具有至少两个、在此优选四个不同的开关位置,这些开关位置产生同一种锁状态。对于所示的并且就此而言优选的实施例而言,开关元件16具有两个产生“解锁”的锁状态的开关位置。这相当于图3a中所示的开关位置以及开关元件16进一步旋转180°的所在开关位置。此外,开关元件16具有两个产生“锁定”的锁状态的开关位置。这相当于图3c中所示的开关位置以及开关元件16又进一步旋转180°的所在开关位置。
对于所示的并且就此而言优选的实施例而言,最后规定,开关元件16通过其移调而交替地占据产生不同的锁状态的开关位置。
通过多个、这里为两个开关位置按上述多重地、这里双重地实现锁状态,由此可以减小开关运动的幅度,因为开关元件16的完整的一圈分配给分别设定的多个开关位置。
如图3中可见,卡锁弹簧组件18以特别简单的方式实现。卡锁弹簧组件18具有卡锁面21,而开关元件16具有配对卡锁面22。卡锁面21和配对卡锁面22如此相互接合,或者可以至少如此相互接合,从而开关元件16的在两个开关位置之间的移调与卡锁弹簧组件18的夹紧和松弛相关联。在卡锁弹簧组件18的夹紧和松弛之间,如所述,规定了卡锁弹簧组件18的过卡锁。同样如图3中所示,卡锁弹簧组件18弹性地支撑在开关元件16的配对卡锁面22上。为此,卡锁弹簧组件18具有卡锁弹簧23,该卡锁弹簧至少局部地、在此优选完全地由弹簧钢丝构成。按所示并且就此而言优选地,卡锁弹簧23按照螺旋扭力弹簧的方式设计。
对于卡锁弹簧组件18的所提出的功能来说特别重要的是,配对卡锁面22的造型经过如此设计,从而弹性地支撑在配对卡锁面22上的卡锁弹簧23在到达相应的开关位置时卡入到配对卡锁面22中。相应地,为了产生卡锁作用,配对卡锁面22在横向于开关元件16的旋转轴线16a的横截面中多边形地、优选星形地设计。为了进一步增强卡锁作用,卡锁面21与配对卡锁面22互补地成型在卡锁弹簧23上。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这意味着,卡锁弹簧23具有折弯部23a。
在所示实施例中,调节驱动机构11与输入元件13的在驱动技术上的耦接针对推-推-机构12得到优化。在此因此优选地,调节驱动机构11与输入元件13在驱动技术上仅仅单向地耦接,从而输入元件13借助于调节驱动机构11只能在输入元件13的唯一的驱动方向24上移调。输入元件13的复位在弹簧驱动下进行,其方式为,设置有复位弹簧组件25,该复位弹簧组件与驱动方向24相反地作用到输入元件13上。
通过调节驱动机构11与输入元件13的驱动技术上的单向地规定的上述耦接,可以使得柔性的牵引件26在调节驱动机构11与输入元件13之间开关。具体地规定,调节驱动机构11具有驱动马达27,其中,驱动马达27与输入元件13之间的驱动技术上的耦接具有柔性的牵引件26、这里优选为缆索、带或链条。在特别优选的设计中,如图中所示,输入元件13被构造成缆索盘,柔性的牵引件26可卷绕到该缆索盘上,或者,柔性的牵引件可从该缆索盘开卷放出。
输入元件13的加载-运动15在此优选被驱动马达27驱动,且朝向输入元件13的驱动方向24,而推动-运动14在此优选被复位弹簧组件25驱动,并与驱动方向24相反地朝向。马达驱动的加载-运动15—复位弹簧组件15在该运动中夹紧—由此可以比较缓慢地进行,因为如上所述,通过加载-运动15并非引起开关元件16的开关。例如可考虑的是,在操作者例如通过无线电远程操作触发锁状态改变之前,就已经进行了加载-运动15。但原则上也可考虑的是,在操作者触发锁状态改变时,才进行加载-运动15。
为了实现“解锁”和“锁定”的锁状态,锁机构10具有中央锁定联接件28,其体现出在构造上特别简单的结构。如同4中所示,该中央锁定联接件28具有:第一联接杆29,其在安装状态下与锁止件3、特别是与锁止爪5连接;第二联接杆30,其在安装状态下与门外把手7连接;以及可移调至联接位置(图4a)和去联接位置(图4b)的联接元件31。两个联接杆29、30根据联接元件31的位置相互联接或彼此去联接,其中,联接元件31可通过开关元件16移调。为此,如由图3和4的总览图可见,开关元件16具有引导滑槽32,该引导滑槽根据开关元件16的开关位置将联接元件31偏转到或释放到联接位置(图4a)或去联接位置(图4b)。为此,联接元件31借助于联接弹簧32在此优选预紧到去联接位置中。
对于所示的并且就此而言优选的实施例而言,两个联接杆29、30的旋转轴线29a、30a相互平行地、进一步优选同轴地定向。在此,联接元件31至少在一个运动分量上可沿着联接杆29、30的摆动轴线29a、30a移调。
如图4中所示,联接元件31可摆动地优选铰接在联接杆之一上,这里为铰接在第一联接杆29上。该联接元件具有引导面33,该引导面与开关元件16的引导滑槽32接合。
开关元件16的旋转轴线16a与两个联接杆29、30的旋转轴线29a、30a平行地且优选间隔开地定向。引导滑槽32为联接元件31的引导面33提供了关于开关元件16的旋转轴线16a轴向地定向的运行面。由此在此优选地设置有两个开关位置,以便产生“解锁”的锁状态,由此给开关元件16配备有两个引导滑槽32,这些引导滑槽关于开关元件16的旋转轴线16a彼此错开180°地布置。
根据另一具有独立意义的教导,要求保护一种带有锁逻辑组件1和锁止件3的机动车锁组件2,其中,机动车锁组件2在安装状态下机械地与门外把手7耦接,并且必要时与门内把手8耦接。锁逻辑组件1是所提出的锁逻辑组件,从而就此而言参见全部上述说明。

Claims (24)

1.一种用于机动车锁组件(2)的锁逻辑组件,其中,所述机动车锁组件(2)除了具有锁逻辑组件(1)外,还具有锁止件(3),其中,所述机动车锁组件(2)在安装状态下机械地与门外把手(7)耦接,其中,所述锁逻辑组件(1)具有锁机构(10)和调节驱动机构(11),其中,所述锁机构(10)借助于所述调节驱动机构(11)能够被带入到不同的锁状态中,其中,所述锁止件(3)在安装状态下根据机械的锁状态能够通过对所述门外把手(7)的机械的、手动的操纵而打开,其中,所述锁机构(10)具有推-推-机构(12),该推-推-机构具有能够借助于所述调节驱动机构(11)进行移调的输入元件(13)且具有能够移调的开关元件(16),该输入元件在推动-运动(14)和相反的加载-运动(15)中能够移调,该开关元件能够通过开关运动(17)而被带入至少两个开关位置,其中,在推动-运动(14)的过程中,所述开关元件(16)从一个开关位置出来在开关运动(17)中占据新的开关位置,并且其中,在加载-运动(15)的过程中,所述开关元件(16)保持其开关位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推-机构(12)具有卡锁弹簧组件(18),该卡锁弹簧组件分别以卡锁的方式将所述开关元件(16)固定在开关位置中,并且在所述输入元件(13)的推动-运动(14)的过程中,该卡锁弹簧组件夹紧并且过卡锁,并且在所述输入元件(13)的加载-运动(15)的过程中,该卡锁弹簧组件夹紧但并不过卡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逻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元件(16)是中央锁定杆,并且所述锁机构(10)根据所述开关元件(16)的开关位置而处于“解锁”的锁状态,在该锁状态下对所述门外把手(7)的机械的、手动的操纵使得所述锁止件(3)打开,或者处于“锁定”的锁状态下,在该锁状态下对所述门外把手(7)的机械的、手动的操纵滑空或者卡死。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锁逻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锁弹簧组件(18)在过卡锁之后引起所述开关元件(16)的朝向新的开关位置的开关运动(17)的至少一部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逻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元件(13)具有至少一个接合部件(19),并且所述开关元件(16)具有至少一个配对接合部件(20),并且在推动-运动(14)的过程中,接合部件(19)与配对接合部件(20)接合,并且所述开关元件(16)移动了所述开关运动(17)的第一部分,在所述开关运动(17)的第二部分的过程中,所述配对接合部件(20)或另一配对接合部件(20)进入到所述接合部件(19)的或另一接合部件(19)的运动区域中,在所述加载-运动(15)的过程中,在所述输入元件(13)的驱动下,所述开关元件(16)从所述输入元件(13)的运动区域中完成移位运动,而所述卡锁弹簧组件(18)并不过卡锁。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锁逻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元件(16)随着所述输入元件(13)的每次推动-运动(14)在开关运动(17)中以同一个运动方向移动,所述开关元件(16)被构造为能够不断地旋转。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锁逻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元件(16)具有至少两个不同的开关位置,这些开关位置产生同一种锁状态。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锁逻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锁弹簧组件(18)具有卡锁面(21),并且所述开关元件(16)具有配对卡锁面(22),该卡锁面和该配对卡锁面如此相互接合或者能够相互接合,从而所述开关元件(16)的在两个开关位置之间的移调与所述卡锁弹簧组件(18)的夹紧和松弛相关联,所述卡锁弹簧组件(18)弹性地支撑在所述开关元件(16)的配对卡锁面(22)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锁逻辑组件,其特征在于,为了产生卡锁作用,所述配对卡锁面(22)在横向于所述开关元件(16)的旋转轴线(16a)的横截面中多边形地设计。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锁逻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驱动机构(11)与所述输入元件(13)在驱动技术上单向地耦接,使得所述输入元件(13)借助于所述调节驱动机构(11)只能在所述输入元件(13)的唯一的驱动方向(24)上移调。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锁逻辑组件,其特征在于,给所述输入元件(13)配设了复位弹簧组件(25),该复位弹簧组件与所述输入元件(13)的驱动方向(24)相反地作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锁逻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驱动机构(11)具有驱动马达(27),并且在所述驱动马达(27)与所述输入元件(13)之间的驱动技术上的耦接具有柔性的牵引件(26)。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锁逻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元件(13)的加载-运动(15)被所述驱动马达(27)驱动且朝向驱动方向(24),并且所述推动-运动(14)被所述复位弹簧组件(25)驱动并与所述驱动方向(24)相反地朝向。
1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锁逻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机构(10)具有中央锁定联接件(28),该中央锁定联接件带有在安装状态下与所述锁止件(3)连接的第一联接杆(29)并且带有在安装状态下与所述门外把手(7)连接的第二联接杆(30)以及带有能够移调至联接位置和去联接位置中的联接元件(31),两个联接杆(29、30)根据所述联接元件(31)的位置相互联接或彼此去联接,并且所述联接元件(31)能够通过所述开关元件(16)移调。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锁逻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杆(29、30)的旋转轴线(29a、30a)相互平行地定向。
15.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锁逻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锁弹簧组件(18)具有这样的卡锁弹簧(23),该卡锁弹簧至少局部地由弹簧钢丝构成。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锁逻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的牵引件是缆索、带或链条。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锁逻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元件(13)被构造成缆索盘,所述柔性的牵引件(26)能够卷绕到该缆索盘上,或者所述柔性的牵引件(26)能够从该缆索盘开卷放出。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锁逻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杆(29、30)的旋转轴线(29a、30a)同轴地定向。
1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逻辑组件,其特征在于,每次推动-运动(14)都仅引起所述开关元件(16)的朝向新的开关位置的开关运动(17)的第一部分并且引起所述卡锁弹簧组件(18)的过卡锁,由此所述卡锁弹簧组件(18)引起所述开关元件(16)的朝向下一个开关位置的开关运动(17)的第二部分。
2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逻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位运动的幅度小于所述开关运动(17)的幅度。
2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逻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元件(16)具有两个产生“解锁”的锁状态的开关位置和两个产生“锁定”的锁状态的开关位置,所述开关元件(16)通过其移调交替地占据产生不同的锁状态的开关位置。
22.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锁逻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元件(16)具有引导滑槽(32),并且所述引导滑槽(32)根据所述开关元件(16)的开关位置将所述联接元件(31)偏转到或释放到联接位置或去联接位置中。
23.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锁逻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元件(31)至少在一个运动分量上能够沿着所述联接杆(29、30)的旋转轴线(29a、30a)移调。
24.一种机动车锁组件,其带有锁逻辑组件(1)和锁止件(3),其中,所述机动车锁组件(2)在安装状态下机械地与门外把手(7)耦接,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逻辑组件(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予以设计。
CN201780050822.2A 2016-08-18 2017-08-18 锁逻辑组件 Active CN1098442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202016104529.0U DE202016104529U1 (de) 2016-08-18 2016-08-18 Schlosslogikanordnung
DE202016104529.0 2016-08-18
PCT/EP2017/070899 WO2018033611A1 (de) 2016-08-18 2017-08-18 Schlosslogikanordn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44246A CN109844246A (zh) 2019-06-04
CN109844246B true CN109844246B (zh) 2021-06-11

Family

ID=59649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50822.2A Active CN109844246B (zh) 2016-08-18 2017-08-18 锁逻辑组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500714B1 (zh)
CN (1) CN109844246B (zh)
DE (1) DE202016104529U1 (zh)
WO (1) WO201803361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816377B1 (en) * 2017-10-03 2024-04-17 Volvo Car Corporation Hood latch crash opening prevention
US11066853B2 (en) * 2018-01-04 2021-07-20 Inteva Products, Llc Electric door lock mechanism and method to override
DE102018102873A1 (de) * 2018-02-08 2019-08-08 Witte Automotive Gmbh Elektromechanische Kupplung
DE102018125799A1 (de) 2018-10-17 2020-04-23 Brose Schließsysteme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Schaltmechanik für eine Kraftfahrzeugkomponente
US11801900B2 (en) * 2020-02-05 2023-10-3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hood latch release system and method
CN113793435B (zh) * 2021-09-13 2023-07-21 东屋世安物联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锁定执行机构的开锁方法和装置及锁系统和保险箱
DE102022120976A1 (de) * 2022-08-19 2024-02-22 Kiekert Aktiengesellschaft Kombination aus einem Kraftfahrzeugschloss und einer Kraftfahrzeug-Schloss-Funktionseinhei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67403A2 (de) * 1986-11-13 1988-05-18 Richard Hirschmann GmbH & Co. Kapazitives Trennglied
EP1213422A2 (en) * 2000-11-29 2002-06-12 Meritor Light Vehicle Systems (UK) Ltd Lock arrangement
CN104420741A (zh) * 2013-09-10 2015-03-18 布罗斯锁闭系统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机动车锁件
JP2015148041A (ja) * 2014-02-04 2015-08-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ドア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911630C2 (de) * 1979-03-24 1982-10-14 Kiekert GmbH & Co KG, 5628 Heiligenhaus Elektrische Zentralverriegelungsvorrichtung für Kraftfahrzeugtüren
US4904006A (en) * 1986-10-06 1990-02-27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Door lock assembly for automotive vehicles
DE10000708B4 (de) * 2000-01-10 2010-09-23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Verschluss für Türen und/oder Klappen von Fahrzeugen
DE202013105314U1 (de) 2013-11-22 2014-01-29 BROSE SCHLIEßSYSTEME GMBH & CO. KG Kraftfahrzeugschloss
JP6318423B2 (ja) * 2014-07-10 2018-05-09 三井金属アクト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開閉装置
DE202016100521U1 (de) 2016-02-02 2016-02-29 BROSE SCHLIEßSYSTEME GMBH & CO. KG Schlosslogikanordnung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67403A2 (de) * 1986-11-13 1988-05-18 Richard Hirschmann GmbH & Co. Kapazitives Trennglied
EP1213422A2 (en) * 2000-11-29 2002-06-12 Meritor Light Vehicle Systems (UK) Ltd Lock arrangement
CN104420741A (zh) * 2013-09-10 2015-03-18 布罗斯锁闭系统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机动车锁件
JP2015148041A (ja) * 2014-02-04 2015-08-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ドア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44246A (zh) 2019-06-04
WO2018033611A1 (de) 2018-02-22
EP3500714B1 (de) 2020-10-07
EP3500714A1 (de) 2019-06-26
DE202016104529U1 (de) 2017-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44246B (zh) 锁逻辑组件
CN108350709B (zh) 用于载具门的把手
EP3274532B1 (en) Retractable handle arrangement
CN1975084B (zh) 车辆门闩操作装置
EP0169644B1 (en) Vehicle door lock system
US7219935B2 (en) Latch apparatus and method
US6932393B2 (en) Motor vehicle doorlock with combined central locking and opening actuator
US5667260A (en) Motor vehicle door lock with a rotary central interlock
CN108138516B (zh) 具有前舱盖和卡口式锁紧系统的安全装置
US20070113603A1 (en) Lock with a locking cylinder
GB2263724A (en) Automotive door lock casing assembly.
US20160251877A1 (en) Locking unit for a motor vehicle
CN112639240A (zh) 用于车辆的嵌装式门把手组件的联接装置
KR101491312B1 (ko) 차량용 도어 아웃사이드 핸들 조립체
GB2536669A (en) Rectractable handle arrangement
JP3921043B2 (ja) 車両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JPH0781445B2 (ja) 車両ロック装置
US6631932B2 (en) Motor vehicle door lock with elastically deflectable coupling element
US6942258B2 (en) Operating arrangement for a sliding door
KR101338257B1 (ko) 트렁크 리드 래치의 비상용 레버
EP2195500A1 (en) Door latch with fast unlock
EP1580365A1 (en) Latch mechanism
JP5310473B2 (ja) ダブルロック式車両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KR101936332B1 (ko) 푸시풀형 도어 잠금장치
US11777247B2 (en) Housing assembly for a connector, method for releasing a connection between a connector and a mating conne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