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43759A - 用于为连续传送器均匀供料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为连续传送器均匀供料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43759A
CN109843759A CN201780064033.4A CN201780064033A CN109843759A CN 109843759 A CN109843759 A CN 109843759A CN 201780064033 A CN201780064033 A CN 201780064033A CN 109843759 A CN109843759 A CN 1098437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inuous conveyer
continuous
conveyer
discharge mechanism
tra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6403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43759B (zh
Inventor
K·泽米勒
M·施特勒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zhuo Met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utotec Finland O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DE102016119044.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DE102016119044A1/de
Priority claimed from DE102016119107.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DE102016119107A1/de
Priority claimed from DE102016119086.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DE102016119086A1/de
Application filed by Outotec Finland Oy filed Critical Outotec Finland Oy
Publication of CN1098437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437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437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437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3/00Control devices, e.g. for safety, warning or fault-correcting
    • B65G43/08Control devices operated by article or material being fed, conveyed or discharg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9/00Auxiliary measures taken, or device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loading or unloading
    • B65G69/04Spreading out the materials conveyed over the whole surface to be loaded; Trimming heaps of loose materials
    • B65G69/0408Spreading out the materials conveyed over the whole surface to be loaded; Trimming heaps of loose materials by relatively moving an endless feed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1/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handling devices, e.g. convey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roduct or load being conveyed or handled
    • B65G2201/04Bul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1/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handling devices, e.g. convey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roduct or load being conveyed or handled
    • B65G2201/04Bulk
    • B65G2201/045Sand, soil and mineral o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termediate Stations On Conveyors (AREA)
  • Control Of Conveyors (AREA)
  • Relays Between Conveyors (AREA)
  • Attitude Control For Articles On Conveyors (AREA)
  • Replacement Of Web Ro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为连续传送器进行均匀供料的方法和装置。上述发明描述了一种为连续传送器供给颗粒材料的方法,其中至少两个装载装置朝向彼此移动,从而由每个装载装置在连续传送器的承载区域上形成材料的连续通道。这些通道彼此平行且叠置,从而在承载区域上形成单一材料层,所述单一材料层在与承载区域正交的横截面上呈梯形形状。梯形的平行边平行于承载区域。

Description

用于为连续传送器均匀供料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为连续传送器供给颗粒材料的方法和相应装置,其中至少两个装载装置朝向彼此移动,从而每个装载装置在连续传送器的承载区域上形成材料的连续通道,并且其中这些通道彼此平行且叠置,从而在承载区域上形成单一材料层,其中垂直于承载区域的横截面中的材料层呈梯形,并且梯形的平行边平行于承载区域。
背景技术
连续传送器或者升降机是产生连续运输流的运输系统。它们尤其适于在预定路径上运输大量材料的质量流或期望的连续材料的质量流。另外,它们尤其适于运输散装材料。它们的特征在于连续和/或稳定地移动,并且因而它们与在单次循环中移动待运输的材料的不连续传送器有所不同。
连续传送器可作为有底板或无底板的系统获得。有底板的连续传送器能够以水平方式、倾斜方式和竖直方式运输待运输的材料。与它们相关的缺点在于它们占用大量空间,并且运输路径预先确定。在大部分应用领域中,无底板的系统是带轨道的。
连续传送器是自动装置并且构建用于不间断操作,因此它们通常具有的特征在于结构类型简单并且能耗低。尤其,当在金属制造和处理工业的采矿业中和表层采矿中、在发电站中、在生产流程中、在存储区域中提供和/或移除化学工业材料和物品时以及在任何别处,在连接单生产步骤时,使用它们。
在本发明的构思中,连续传送器尤其是机械传送器和重力传送器。机械传送器是辊式传送器,其具有驱动单元、振动传送器、循环传送器、转盘传送器、带式传送器、多孔轮闸、链斗升降机、链式传送器、螺旋传送器和环索拖运系统以及货车链条。重力传送器尤其是螺旋斜槽和任意类型的轨道(诸如辊式通道、球式转运台和无动力轨道铁轨)。
所有这些连续传送器的特征在于通过它们进行连续材料运输,这也取决于对它们进行的供料。当以绝对均匀的方式也实现对连续传送器供料时,在一段时间进程内可以仅实现由连续传送器的无变化的材料运输。因而,对连续传送器进行的供料对下游处理有直接影响,其程度使得基本上可以以稳态方式进行下游处理。因而,供料还直接与周转量和产量和/或产品质量相关。当同时从不同来源对连续传送器供料时,因而,当其不仅作为运输装置而且额外地作为收集器时,在更大的程度上这是真的。
到目前为止,通常,已经对供料进行现场手动调节。例如,将由多个造球盘制备的铁矿石的生球团被施加到设计为带式传送器的单一连续传送器上,其因而获得收集器的功能并且作为将生球团进一步运输至球团窑炉用于热处理的器件。部分地,可能相对于它们在带式传送器的承载区域上的精确卸货位置手动或借助于驱动单元调节造球盘和/或属于造球盘的卸载带(其然后已经将材料运输至连续传送器上),但是仅专用地在现场、手动和/或通过肉眼检查进行调节。这意味着发电站操作者必须在现场或者需要依靠设备的照相机,并且根据(电视)图像来查明材料如何分布,并且此外如果完全可能的话,必须相应地调节卸载带。
发明内容
因而,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为连续传送器供料的方法,使用该方法可以实现完全稳态的材料流。
该目的通过一种方法来实现,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本专利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征。用于为连续传送器供给优选颗粒材料的这种方法包括至少两个装载装置。这两个装载装置可以朝向彼此移动,其中这例如可以通过合适的驱动单元来实现,所述驱动单元尤其以液压方式、气动方式或通过至少一个装载装置的(电)发动机。但是,例如通过在不同的位置接合到位还可实现朝向彼此的机械移动。基本上,朝向彼此移动的可能性可以以连续方式或不连续方式实现,其中朝向彼此连续移动的可能性允许更好地调节两个装载装置,因为如此它们可占据每个位置。
使用每个装载装置,将材料的连续通道施加在连续传送器的承载区域上,例如施加在传送带上。根据本发明,在此两个装载装置朝向彼此移动,使得通道彼此平行并且叠置,使得在承载区域上实现单一材料层。特别地,在这种连接中,叠置意味着通过由加载装置施加通道来获得具有斜边的散装材料平面,该斜边由材料的整体性质确定,并且至少两个装载装置的两个倾斜散装材料平面的侧面彼此叠置,使得在承载区域上实现单个材料层,其中在与承载区域正交的横截面中的所形成的单一材料层具有梯形形式,并且梯形的彼此平行的两个边也平行于连续传送器(例如传送带)的承载区域。根据本发明,因而至少两个装载装置的单一通道整体形成梯形轮廓,根据该梯形轮廓不能得出其由不同的单个通道组成。
在实践中,这意味着散装材料的多个锥或截头锥形成散装材料的连续截头锥,使得最大的承载区域是材料累积在连续传送器上的区域,与承载区域平行的短边形成散装材料的截头锥的上部区域以及平行于连续传送器的边缘的两侧区域表示由所用材料的材料属性所确定的散装材料锥。
优选地,材料层形成为平行于承载区域的至少一个边缘,偏离最多10°、优选5°、尤其优选2°。例如,这意味着在运输区域上没有形成波状通道或曲折通道,因为这些通道将导致不均匀供料。因而,相应地,至少两个装载装置中之一的移动必须与连续传送器的运输速度相关地缓慢进行。
而且,当颗粒材料包含铁时是优选的。尤其,在生产铁和钢的情况下,处理大量铁矿石的质量流,使得在从造球盘传送生球团到设计为行进的炉栅装置的球团窑的示例中,这样的方法引起决定性的优点,因为只有为行进炉栅的炉栅车均匀地供料可以确保在行进的炉栅装置中的主要条件下,所使用的材料以均匀方式燃烧,并且因此在处理结束时,可以实现产品质量均一。
而且,当至少一个测量装置检查到平行于承载区域的材料层的那一侧相对于承载区域具有至少一厘米的距离D时,这显示为是有利的。该测量装置或这些测量装置检查该侧的最小值和/或最大值,并且因而以这种的方式可以确定非均匀性。当测量装置选择这种不均匀性时,则装载装置再次可以朝向彼此移动,使得再次形成材料层,材料层在正交于连续传送器的承载区域的横截面中呈梯形形状,并且其中所述梯形的彼此平行的边也平行于承载区域。
当选择能够测量承载区域上的整体梯形轮廓使得使用其可以计算轮廓的横截面面积的测量装置时,这显示为是特别有利的。因而使用轮廓的横截面面积,通过乘以连续传送器的运输速度,可以计算出待传送的散装材料的体积流(体积流速)。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测量和计算确定散装材料的体积流的改变时,则一方面例如通过与确定的改变相反地改变运输至造球盘的铁矿石质量流,可以以调节方式修改上游处理步骤,用于使得散装材料的体积流返回至期望值,或者另一方面,例如通过对球团炉窑中的行进的炉栅的运输速度的一致性改变,下游处理步骤(例如球团炉窑)可以在前馈控制的意义上制备用于改变的散装材料的体积流。使用前馈控制处理,可以非常可靠地最小化在一段时间内的波动,因为无需等待错误信号。这通常使得整个处理非常高效,尤其是能量高效。
而且,当装载装置在其运输方向T上逐一地设置在连续传送器的两侧上时,这显示为是有利的。因而在移动装载装置的情况下,不可能被绊住并且上游处理步骤的整个设置更有利。
在该连接中,当以第二装载装置开始,每个装载装置将其位于承载区域的那一侧上的相应通道添加到该装载装置所位于的已经存在的通道上时,这尤为有利。这意味着,第一装载装置在承载区域上形成第一通道,优选设置在承载区域的中央。邻近第一装载装置,在第一侧上存在第二装载装置,其在第一侧上添加与第一通道平行并且与第一通道叠置的第二通道。在连续传送器的第二侧上,则第三装载装置添加第三通道,其又在该第二侧上以平行且叠置方式添加至第一通道。第四、第六和倒数第二通道在第一侧上添加至第二至最后的第2n-2通道,然而在第二侧上第五至最后的第2n+1通道添加至第三至最后的2n-1通道。当整体梯形轮廓包括偶数数量的通道时,则在第二侧上第2n-1通道是最外侧通道,其以平行且叠置的方式添加至第2n-3通道上。
尤其,在至少三个装载装置的情况下,显示为有利的是,将装载装置逐一地在连续传送器的操作方向上在、连续传送器的两侧上设置在其位置P处,使得装载装置从首次施加的通道开始,将在承载区域的那一侧上的位于通道位置2至2n中的通道添加至设置有它们的已经存在的通道。当整体梯形轮廓处于最小值或最大值形式中的平面度缺陷归因于一侧上的一个装载装置并且这对应于一个装载装置的完全出现故障时,则相对于在相应侧上的该承载位置而设置在下游的装载装置移动,使得其在所述相应侧上占据位置P-1,因而相应地该位置迄今已经成为上游位置。
以相同的方式,装载装置逐一地在连续传送器的操作方向上、在连续传送器的两侧上设置到位,使得装载装置从首次施加的通道开始,将它们的通道添加至通道位置2至2n或2n+1。在此,它们将位于承载区域的那一侧上的通道添加至设置有它们的已经存在的通道。当在检测到在平坦度缺陷期间最大值归因于一侧上的一个装载装置时,由于该装载装置再次启动并且两个通道完全叠置,则相对于该装载装置而逐一设置在下游的该侧上的装载装置移动,使得它们占据位置P+1,因而相应地该位置迄今已经成为下游位置。
另外,还可能的是一个装载装置的材料流增加或减少。但是仍然在该情况下,在本发明的构思中,可能在连续传送器上实现均匀形状。因此,前提是增加的材料流使得材料通道具有更大的宽度,而减少的材料流使得材料通道在连续传送器上具有更小的宽度。然而,这些材料通道的高度维持不变,使得如上所述的高度差可以仅由于太强或太弱的材料通道的叠置而引起。因而,当两个相邻通道的叠置太弱或太强时,也可以发生整体层轮廓的最小值或最大值。那么,仅允许移动之后的承载位置以及该侧上所有其他随后承载位置一点点,以将叠置改变成理想叠置(即,平坦层表面)的方向。
为了确保材料流仅相对于所施加的通道的宽度显示差别,显示为有利的是将装载装置自身设计为连续传送器,其为其部分再次供料。这可以通过调节这些供给连续传送器的操作速度实现。优选地,每个供给连续传送器的操作速度正比于正被运输的材料的质量流。
在具有使装载装置移动的上述可能性的情况下,最小化装载装置必须在控制/调节操作中行进的路线。这简化了设备的结构,并且形成节省空间的设置。因而,另外,以相对简单的方式,单一装载装置可以从系统中移除或者可以再次添加到系统上,而无需复杂逻辑,根据该复杂逻辑,确定哪个装载装置为哪个通道进行施加或者添加。
而且,当每次材料层形成为平行于承载区域的至少一个边缘,偏离最多10°、优选5°、尤为优选2°时,显示为是优选的。这意味着,装载装置相对于连续传送器(例如传送带)的移动相对缓慢。优选地,在此,装载装置的移动以低于传送带速度的18%、优选低于9%、尤为优选低于3.5%的速度而进行。因而,由于材料的积聚或短缺,可能防止下游处理步骤中的更大故障。在此,借助于期望角度的切线,可以计算出移动速度与传送带速度之比。在大角度(相应地,装载装置的移动速度相对于传送带的速度高)的情况下,当将材料传输至连续传送器时,在每种情况下引起故障。根据其,例如,当实现10°的移动时,移动速度是传送带速度的18%,而当实现2°的调节时,移动速度是传送带速度的3.5%。
但是当期望以均匀的材料流再次尽可能快地确保紧凑的材料幅时,同样,非常快速的移动可能是合理的。
因而,当在完全缺失一个材料通道的情况下或者在两个材料通道完全叠置的情况下,相应的装载装置以连续传送器的速度的17.5%移动以快速解决问题,这是特别有利的。但是当仅检测到两个相邻通道的叠置中的小缺陷时,则相应装载装置将在精调整的意义上仅以带速的1.75%而移动,以防止调节装置的过调。
当材料从第一连续传送器施加至第二连续传送器时,重要的是卸载装置在第二连续传送器上添加彼此理想地毗邻的平行通道,使得实现连续材料层。因而,根据本发明,由第一连续传送器的卸载装置施加至或添加至第二连续传送器的单一通道形成整体材料层,其设计成使得不可能发现其包括不同的单一通道。
迄今为止,对此不需要任何控制或调节机构,因而以非均匀方式为第二连续传送器供料。再次借助于将铁矿石的生球团运输至球团炉窑的实例,应当解释的是,这意味着:生球团在所谓的造球盘上制备,并且将它们从这些造球盘经由连续传送器或者直接施加在第一连续传送器上,以积聚材料。该第一连续传送器为卸载装置供料,卸载装置在第二连续传送器上在材料层的宽度上移动。该第二连续传送器随后直接或经由筛分步骤(例如借助于炉栅车中的滚动筛)而提供材料进行热处理,在炉栅车上,滚动筛在行进的炉栅链条中移动。但是当为炉栅车不均匀供料时,则这由于过高的负载而导致材料损耗,或者因为单一炉栅车的负载过低而设备不能到达其理论最大产量。当单一炉栅车运载正常负载而其他炉栅车运载较少的负载时,则在热处理期间气体分布变得不均匀,因为气体优选地选择与低流动阻力相连的路径,这意味着气体优选流动通过具有低负载的炉栅车上的层。另一方面,这影响到产品质量的均一性,因为炉栅车中的球团由于炉栅车的不同负载而经受不同的处理情况,而另一方面,炉栅车由于过载而损耗材料,或者由于过低的载荷而仅部分地使用设备的生产能力。当随后操作球团炉窑使得位于具有正常载荷的炉栅车上的生球团仍然实现期望的产品质量,随后燃烧的球团的每质量单位的炉窑能量需求增加,这是因为具有低载荷的炉栅车上的球团过度燃烧。
将材料从一个连续传送器施加至另一连续传送器的系统还可以在其他应用领域中找到,尤其当第一连续传送器用于收集来自不同来源的材料时以及当第二连续传送器设置在相对于第一连续传送器的横向方向上时。当使用回转带作为卸料装置时,则还可能的是两个连续传送器具有相同的运输方向。
由于上述第二连续传送器在下游处理步骤的不均匀供料的问题,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法和相应装置,利用它们,将材料从第一连续传送器传输到第二连续传送器上,使得在第二连续传送器上实现稳态材料流。而且,尤其是,使用本发明,应当防止了第二连续传送器在运输方向T2中的峰部和谷部。
在这种方法中,优选但是并非必须根据权利要求1至9所述的已经装料的第一连续传装置以具有平均宽度B1的材料层M1而运输材料。宽度在本发明的构思中指的是与第一连续传送器的运输方向T1正交地对材料层的测量值。该连续传送器将材料运输至卸载装置的方向。该卸载装置可以在两个运行方向上移动,其中第一运行方向与第二运行方向相反。在第一运行方向中,卸载装置具有第一运行速度vA1,在第二运行方向中,卸载装置具有运行速度vA2。在此,第一连续传送器的卸载装置的第一运行方向对应于第一连续传送器的运输方向T1。在此,根据现有技术,下式成立:vA1=v1。实际上,因此实现的是,当卸载装置在第一运行方向上移动时,卸载装置不将材料卸货在第二连续传送器上。
关于卸载装置,第二连续传送器设置成使得具有两个运行方向的卸载装置在第二连续传送器的材料层M2的期望宽度B2上往复移动。同样,在此,本发明构思上的宽度对应于与第二连续传送器的运输方向T2正交地对层的测量值。在移动期间,卸载装置在至少一个运行方向(通常为在第二运行方向)上将材料连续地施加到第二连续传送器上。尤其,在此必须强调的是,当第一连续传送器至卸载装置的材料流已经是稳态材料流时并且当第一连续传送器在相对于运输方向T1的正交方向上的层理想地具有梯形轮廓时,可以最好地实现该目标。这优选由在DE102016119044中所述的方法和相应装置来实现,其全面描述在此属于本申请的公开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构思是第二连续传送器以处于一范围内的速度v2移动,其由根据卸载装置在第一连续传送器B2上的材料层宽度意义上的行进距离、第一连续传送器B1上的材料层宽度以及卸载装置的两个运行速度vA1和vA2得出。根据本发明,下式成立:
该公式示出了最通常的情况,即速度vA1和vA2彼此不同并且两者在宽度B2上可变。实际上,这事实上是这种情况,因为不可能在任意短时间内在转向点将卸载装置加速至期望速度vA1或vA2。在公式中提到的范围内,可能实现的是,在一个运行方向上施加期间,卸载装置将材料通道施加至第二连续传送器,之后几乎无缝地将下一材料通道添加至其上,并且因而在第二连续传送器上实现了连续材料层M2。因而,可以在第二连续传送器上实现连续的理想稳态材料流,使得后续的处理步骤也均匀改变,这使得生产量增加和/或产品质量均一。
优选的是下列范围
并且更优选地是
当下式成立时,轮廓是完全无缝的
并且当宽度B1和B2限定为半高度处的梯形轮廓的宽度(因而为平均宽度)。
在本发明的一种特殊情况下,卸载装置的第一行进速度vA1和第二行进速度和vA2除了代数符号之外都相同,但是在行进时间期间它们几乎恒定,使得卸载装置在两个方向上都形成均匀移动。这允许卸载装置的驱动单元具有尤为简单的形式。
根据现有技术,卸载装置的两个行进速度vA1和vA2等于第一连续传送器的运输速度v1,使得卸载装置在第一行进方向未将材料卸载至第二连续传送器上,并且卸载装置在第二行进方向上将精确的一个材料通道施加至第二连续传送通道上。在该情况下并且当忽略在转向点的区域中的减速和加速处理时,根据本发明用于计算第二连续传送器的运输速度v2的下列简化公示成立
同样可能的是,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其中卸载装置将两个材料通道逐一地施加在第二连续传送器上,其中如上所述,仅在卸载装置的第二行进方向上,将材料施加至第二连续传送器上。这意味着,通道彼此叠置50%,其中这意味着第一通道施加在第二连续传送器上并且将第二通道的宽度一半施加在这些第一通道的宽度的一半上,然而第二通道的宽度另一半形成新通道,随后又在新通道上施加第三通道的一半,而第三通道的另一半形成新通道。因而,可以实现第二连续传送器的更高材料载荷。那么,对于第二连续传送器的运输速度v2的范围,下式成立
当第二连续传送器的运输速度v2根据上式中之一调整时,那么这是纯控制。
而且,当在与连续传送器的承载区域正交的横截面中在第一连续传送器上的材料层具有梯形形状(因为如此可以确保第二连续传送器的均匀供料)时,显示为是有利的。另外地或者在可替代方案中,平均宽度B1是该梯形的平均宽度,其在与第一连续传送器的运输方向T1正交的方向上确定。
而且,当颗粒材料包含铁时,这显示为是有利的。尤其,在生产铁和钢的情况下,处理大量材料,并且在从用于制备生球团的造球盘将生球团运输到行进的炉栅设备中进行燃烧的实例中,示出了这样的方法与决定性的优点有关,因为只有为移动炉窑的炉窑车均匀供料才可以确保,在设备中的现有条件下,所使用的材料均匀燃烧,并且因此在处理结束时可以实现均一的产品质量。
而且,当第一测量装置在相对于第一连续传送器的运输方向T1的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上检测第一连续传送器上的材料层的最小值或最大值时,显示为是有利的。因而,可以检测何时已经以非均匀方式对第一连续传送器装料,并且可以进行测量以再次确保稳态材料流。
本发明的更优选实施例包括:第二测量装置检查施加在第二连续传送器上的材料的最小值和/或最大值。因而可以确定在此是否发生非均匀供料。当也检查到第一连续传送器的材料层的最小值或最大值时,则可以将第二测量装置的结果与第一测量装置的结果相关联,并且因而可以消除第一连续传送器非均匀供料的影响。
但是当在一定时间期间中,仅第二测量装置检测最小值,其另外在卸货方向的前后移动的周期性时间内至少逐一周期性地发生三次,那么这意味着第二连续传送器的速度必须在校准的意义上进行调节。当检测到呈另外的几乎水平轮廓的周期性最小值时,则第二连续传送器的驱动单元的驱动速度(因而其运输速度v2)需要减小。这优选通过逐渐减小第二连续传送器的运输速度来实现。其理由是导致最小值的原因是由卸载装置施加的两个通道之间的间隙或者这两个通道之间的叠置不足。
然而,当在卸载方向上前后移动的周期性时间中以另外的几乎水平轮廓形成周期性最大值时,那么第二连续传送器的驱动单元的驱动速度和/或其运输速度必须增加,因为这些最大值是在卸载装置施加在第二连续传送器的两个通道的边缘区域中的双层。优选地,这通过非常缓慢地增加第二连续传送器的速度直至不再能够检测到最大值来实现。
在该情况下,第二连续传送器的运输速度v2的减小或增加优选为15s仅变化1%。速度的该非常缓慢改变的原因是消逝的空载时间,直至由卸载装置施加的两个通道之间的距离改变达到测量装置。出于相同的原因,据此可知,测量装置应当设置成尽可能靠近第一连续传送器,从而空载时间较短。
在特定实例中,这意味着,对于B1=2m,B2=4m,v1=0.8m/s,而更远离测量装置的第一连续传送器上的材料层M1的边缘之间的距离y*=3m,那么根据下式计算第二连续传送器的运输速度v2的范围:
根据0.85和0.2m/s的乘积作为该范围的具体最小值而1.15和0.2m/s的乘积作为该范围的具体最大值,平均值为0.2m/s。因而,用于移动3m的距离,第二连续传送器上的材料层M2平均需要3m/(0.2m/s)=15s。当在这15s期间第二连续传送器的运输速度改变1%以上时,则存在过度调整调节装置的风险,这应当被防止。
通常,运输速度v2应当优选以0.1m/s的级别增加,优选0.05m/s,尤为优选0.01m/s。在级别更大的情况下,存在过度调整调节回路的风险。
对于大部分处理步骤,均匀进料是理想的进料,因为可以调节稳态材料流以及因而下游处理步骤中的稳态状态。在此,还存在方法和装置,其中在下游处理步骤中的进料的轮廓形成是合理的,其中在一段时间进料的质量流仍然保持恒定。一个实例是在设计作为行进的炉栅设备中的球团窑中燃烧由铁矿石、粘合剂、水以及可选的固体燃料构成的所谓生球团。到目前为止,生球团已经被施加至所谓的炉栅车上,其中通常已经进行施加,使得炉栅车的侧壁边缘之间形成水平线,并且使得炉栅车的行进方向上的层已经形成水平平面。与其相关的优点在于,在行进的炉栅设备中所用的球团层上进行气体引导的通风柜可以使用水平底部边缘而进行相对简单地构建,并且在可移动炉栅车上的球团层表面和通风柜的固定底部边缘之间仅形成小间隙。因而在通风柜的内部和设备环境之间可能形成小泄漏流。炉栅车自身在闭链中的环形轨道中移动,并且因而它们也是连续传送器。
但是通常,在这种设备中,仅检查行进炉栅的运输区域中的层平均高度对应于相应的处理情况处于何种程度,然而不检查层自身的形状是如何设计的。通常,通过改变行进炉栅的运输速度v4调节层的平均高度,使得其对应于炉栅车的侧壁S的高度。在此,行进炉栅上的球团层表面的任选波形和不对称形式不会自动校正,尽管它们可能确实对球团燃烧处理产生棘手的影响。
但是即使实现球团层的理想水平表面时,该轮廓也具有两个缺点。一方面,水平轮廓的填充程度低于相对于炉栅车的承载区域具有凸形形式的轮廓的填充度,因为在凸形轮廓具有高于水平轮廓的拱顶部分的体积的情况下,增加了额外的填充体积。
另一方面,炉栅车中的气流不均一,尤其在燃烧区域中。其原因是在通风柜的宽度上的热烟道气体的温度曲线(因而在x方向上)不均一。热烟道气体存在于通风柜中的燃烧区域中,并且通过炉栅车下方的风箱中的低压将其抽吸通过球团层。在大部分已建好的球团窑中,通风柜中心的烟道气体比通风柜边缘处的烟道气体的温度更高。这导致了炉栅车的球团层中的不同流动状况,其中在炉栅车的中心处,将更多的热量从烟道气体传输至球团,使得中心处的球团与位于炉栅车边缘的球团相比,以更短的时间实现期望的质量。于是,当球团窑操作成使得位于边缘的球团也达到期望质量,则中心的球团过燃烧,这是不期望的并且导致了球团窑的不必要的高能量需求。变得清楚的是,然而,采用水平层轮廓将球团窑均匀地供料至炉栅车的承载区域R(由横梁和设置在其上的炉栅梁形成)或另一连续传送器(例如在穿孔传送带上进行热处理的带式干燥机),能够导致产品质量不均匀,并且随之甚至与不合需要的高能量需求有关。当形成凸形轮廓时,其中其最高高度位于炉栅车的中心(在本发明的构思中的中心主要是承载区域R和侧面界限S形成的矩形或梯形的质量中心),那么由于较高的层高度,在燃烧区域中通过其中的热烟道气体的流动的无流区体积流变得较低。因而,还可确保通过层高的指定变化而在炉栅车的宽度上确保炉栅车内的处理状况均匀。
在设备的其他特定特征的情况下,可能合理的是调节不对称轮廓(因而该轮廓的最大值并不位于侧壁之间的中心处)。因而,例如由特定流动特征引起的问题可以得以平衡,该问题是炉栅车下方的风箱的不对称几何形状引起的。
因而,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方法和相应的装置,使用其可能在连续传送器的材料层的宽度上形成材料层高度的目标式轮廓。在此,连续传送器的材料层宽度是层在与连续传送器的运输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尺寸。
因而,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方法和相应的装置,使用其可能在连续传送器的材料层的宽度上形成材料层高度的目标式轮廓。在此,连续传送器的材料层的宽度是层在与连续传送器的运输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尺寸。
该目的由以本专利的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为特征的方法来实现。
在这种方法中,通过第一连续传送器,将具有平均宽度B1的材料层中的材料运输至卸载装置中或卸载装置上。优选地,第一连续传送器上的材料层在通过与运输方向T1正交的材料的横截面上具有梯形形状,其中梯形的两个平行边也与第一连续传送器的承载区域平行。因而,尤其,平均宽度B1是所形成的梯形的平均宽度。
卸载装置以第一行进速度vA1在第一行进方向LA1上移动以及以第二行进速度vA2在第二行进方向LA2上移动,其中两个行进方向的定向优选彼此相反,并且其中第一行进方向LA1对应于第一连续传送器的运输方向T1。尤其,与在发明构思的彼此相反,指的是卸载装置在第二连续传送器的材料层的宽度B2上移动,其中在此移动可能并非必须描述为笔直距离。第二连续传送器上的材料层的宽度B2在本发明的构思中应当理解为在与其运输方向T2正交的方向上,并且因而实际上指的是第二连续传送器的承载区域的宽度减去两侧上的安全距离。
卸载装置在至少一个行进方向(优选在行进方向LA2)上将材料施加至第二连续传送器上。本发明的主题和基本构思是,在由卸载装置将材料施加至第二连续传送器上的处理期间,卸载装置的行进速度v2改变并且因而不恒定。这意味着,卸载装置的行进速度v2包括在宽度B2上的至少三个最小值和/或一个最大值。这是根据如下事实得出的:同样在常规操作期间,在其行进距离的开始和结束处,因而在位置x=0和x=B2处,均达到最小值,这是因为当卸载装置靠近转向点时减速,并且在位置x=0和x=B2处,对于行进速度,下式成立:v2=0。除此之外,根据本发明,包括至少另一最小值和/或至少另一最大值。
因此,基本上,卸载装置的行进速度vA2为位置的函数:
vA2=f(x)=vA2(x)
而卸载装置在行进方向LA2上的行进时间限定如下:
随后,对于卸载装置在运行方向LA2上在其运行距离期间的平均运行速度vA2*,下式成立:
这意味着,当卸载装置的局部行进速度vA2(x)低于卸载装置在行进方向LA2上在其行进距离期间的平均行进速度vA2*时,其中在第一连续传送器上局部地具有稳态材料流的情况下,则将更多的材料施加在第二连续传送器上。但是相反地,当卸载装置的局部行进速度vA2(x)大于卸载装置的平均行进速度vA2*时,则在第一连续传送器上局部地具有稳态材料流的情况下,则将更少的材料施加在第二连续传送器上。其原因是,局部施加的材料量直接且可再现地取决于卸载装置在行进方向LA2上的局部行进速度vA2(x),只要第一连续传送器上的材料流是稳态的材料流(即,在一段时间上是恒定的)。因而,使用本发明,可以以指定方式在第二连续传送器的材料层(x方向)的宽度B2上形成最大和最小值以及轮廓,而第二连续传送器在y方向上的材料层的高度在每个坐标x*(0≤x*≤B2)处恒定,即使其与第二连续传送器在另一坐标x**(0≤x**≤B2,x**≠x*)处的材料层高度不同。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变化的行进速度vA2(x)的特征在于,在第二连续传送器的材料层的宽度B2中央具有最小值。因而可以在第二连续传送器上的材料层中央实现最大值,使得例如在供料炉栅车的情况下,所形成的凸形形状的有利效果是可行的。但是总体上,可以在每个应用中使用该优点,其中下游处理步骤的能力具有一定作用。最大值的高度均由相应颗粒材料的就位角度β而确定,因为不能超出该就位角度。因而,可能位于第二连续传送器上的材料层的宽度B2中央的最大高度将限定如下:
而且正在第二连续传送器上形成的材料层的轮廓将是等腰三角形,其中其底部长度为B2,而其高度将是hmax
而且,当从在第二连续传送器的运行方向行进通过第二连续传送器的宽度B2中央的轴开始时,行进速度vA2(x)对称地改变,显示为是有利的。因而,实现了对称轮廓,该对称轮廓通常对应于设备的要求,并且在随后处理步骤中支持均一状况的设置。
优选地,卸载装置仅在一个行进方向LA2上卸下材料。在每个其他行进方向LA1上,平均行进速度vA1*完全是第一连续传送器的运输速度v1。这对应于此时共同的操作模式。
而且,尤为有利的是,第二连续传送器上的材料层h(x)的轮廓可以如下式计算:
h(x)=a·x2+b·x其中a<0且0<b<1
因而可以实现与第二连续传送器上的运输方向T2正交的材料层的抛物线横截面,以及实现已经讨论的凸形形状。在本发明尤为优选的实施例中,对于b,选择就位角度的切线。因而,所形成的凸出轮廓的特征在于,在其边缘上具有就位角度并且在中央更平坦,因为上述等式相对于x的第一导数形成斜率即相应角度的切线。因而,第一导数如下
h'(x)=2·a·x+b
而在位置x=0处,因而下式成立:h'(0)=b。
但是,通常,还可能以调节其他轮廓形式,尤其弧形轮廓、三角形轮廓、梯形轮廓和凹形轮廓。
在此,优选地,如上所述,第一连续传送器上的材料层具有梯形形状。与其相关地,梯形指的是形成与连续传送器的承载区域正交的材料横截面,其中梯形的两条平行边也平行于连续传送器和/或其承载区域。因而,尤其,平均宽度B1是所形成的梯形的平均宽度。该设计确保由卸载装置施加在第二连续传送器上的材料通道也将具有梯形横截面。因而,该梯形通道形状的顶边平行于第二连续传送器的承载区域。这是第二连续传送器在y方向上的每个坐标x=x*、0≤x*≤B2处的材料层具有恒定高度是先决条件。这优选由在DE102016119044中所述的方法和相应装置来实现,并且其全面描述在此属于本申请的公开内容。
而且,显示为有利的是,第一测量装置检查第一连续传送器在横向(y方向)上的材料层的最小值或最大值,和/或第二装置检查在一段时间上施加在第二连续传送器上的材料的周期性最小值或最大值,因而在固定的测量装置的情况下,还检查在行进通过其下的第二连续传送器在y方向上的材料层的周期性最小值和最大值。
应当借助于测量装置而执行对第一连续传送器的检查,因为其必须确保第一连续传送器上的材料流是稳态的,并且理想地第一连续传送器上的材料层始终具有的特征在于,具有相同的梯形轮廓,梯形轮廓在一时间阶段并且相对于该位置具有恒定的平均宽度B1。当并非该情况时,通过改变取决于该位置的卸载装置的行进速度vA2(x),甚至最优调整的调节装置也不能在第二连续传送器上形成期望轮廓h(x)。
在一定时间阶段,尤其在卸载装置的前后移动的周期性时间阶段,第二连续传送器上的层高度h的周期性改变由第二测量装置检测。它们指示第二连续传送器的运输速度v2并非精确地调节至卸载装置的平均行进速度vA2*。而是,在检测到在卸载装置的前后移动的周期性时间中出现周期性最小值的情况下,其使得第二连续传送器行进快速,使得卸载装置不能均匀地施加通道和/或充分地叠置通道到第二连续传送器上。但是,当在一定时间阶段上检测到在卸载装置的前后移动的周期性时间中出现的周期性最大值时,则这意味着第二连续传送器相对于卸载装置的平均行进速度vA2*而言行进缓慢,这是因为此时卸载装置的层材料的通道的叠置太强。因而,在一定时间阶段上,由第二测量装置检测得的第二连续传送器上的材料层的这些非均匀性可以由适当的调节机构来校正。这优选由在DE102016119086中所述的方法和相应装置来实现,并且其全面描述属于本申请的公开内容。
而且,当第三测量装置测量以运输方向T4和运输速度v4施加至第四连续传送器上的具有宽度T4的材料流的实际轮廓时,并且当调节装置使得如此测量的实际状态与代表第四连续传送器上的材料层的理想轮廓相关联时,显示为尤其有利。因而,通过调节可以在第四连续传送器上精确地实现期望的轮廓状态。在此,第四连续传送器上的期望轮廓状态类似于第二连续传送器上的期望轮廓的情况——可以是线性、凸形、三角形、弧形、抛物线形、梯形或者还可以是凹形,分别相对于第四连续传送器的中心线对称,或者也可以相对于第四连续传送器的中心线不对称。当第四连续传送器包括在传送带或侧壁的边S上翻、升高边缘上的限制部时,则在宽度B4的边缘处的期望轮廓的高度还可以是>0。在热处理的意义上,气体流动通过第四连续传送器上的材料层是绝对合理的,因为否则边缘区域上的流动阻力将非常低。然而,这将导致待通过的气体优选流动通过材料层的其不遇到过多固体的边缘处。结果热处理的热效率低。
因而,第四连续传送器上的期望轮廓与第二连续传送器上的期望轮廓不同,其中第二连续传送器的宽度B2边缘处的材料层的高度始终=0。
当在第二连续传送器和第四连续传送器之间仍然插入具有运输方向T3、运输速度v3和材料层宽度B3的第三连续传送器时,尤其应当使用第三测量装置。实际上,例如,常常使用具有从动辊的所谓滚动筛作为第三连续传送器,其中运输方向T3与运输方向T2和T4相同,通常材料层的宽度B2、B3和B4的区别最大20%、优选小于10%,然而运输速度v2、v3和v4始终彼此不同。除了运输功能之外,滚动筛还具有筛分过小和/或过大的材料颗粒的功能。此外,利用它,存在使得第二连续传送器上的横截面形状h2(x)均一化的趋势,因而尤其减少了轮廓中央的凸起超高性。因而,在调节的意义上,该滚动筛引发一个缺点。在这种情况下,在本发明的尤为优选实施例中,当第二连续传送器上的轮廓h2(x)改变如此长时,直至在第四连续传送器上形成期望的轮廓h4,desired(x)。对此,第二连续传送器上的测量装置是有帮助的,但是并非必须需要。
例如,提及的测量装置可以提供连续或离散的测量结果,其中连续或离散指的都是相对于测量的时间以及因而相对于在第一、第二或第三或第四连续传输装置的移动方向上的局部测量点,并且还相对于材料层B1、B2、B3或B4的宽度。通常,每个测量装置使用多个传感器,其以离散或连续的方式检测相应连续传送器的总宽度。另外,可以以连续方式或者在单一间隔中进行这些测量,其中卸载装置在两个行进方向的每一个中的行进期间,进行至少两次测量、优选至少四次测量。频繁测量的优点在于,还可以识别与各个期望轮廓的小偏差,并且借助于第二测量装置,更易于区分开周期性再现的非均匀性和其他偏差,所述非均匀性是在卸货滑轮的平均行进速度vA2*和第二连续传送器的速度v2之间的不完美调整的结果。
使用该测量装置,可能检测第二连续传送器或下游连续传送器上所施加的层的宽度B2、B3或B4上的实际高度状态hdesired(x)和期望高度状态hactual(x)之间的离散或连续差。根据本发明,以此开始,作为坐标x的函数,调节卸载装置在材料施加行进方向上的行进速度。为此,在一个或两个行进方向LA1和LA2上施加材料期间的在先矢量速度改变,使得在施加材料的恒定时间τ期间的期望的新矢量速度如下
α是无量纲衰减系数,其≤1,优选≤0.5,尤其优选≤0.2。适当地选择衰减系数α,可以避免调节装置的过调节。
是卸载装置(优选卸货滑轮)的新行进速度,其离散化为矢量并且限定如下:
现在再一次更具体地对于系统描述调节机构的细节和考虑事项,在该系统中,第三测量装置传输第四连续传送器上的实际高度曲线h4,actual(x),将期望的曲线h4,desired(x)存储在已连接的调节装置中,并且其中卸载装置仅在第二行进方向LA2上施加材料持续期间τA2。然而,可以将考虑事项直接传输至任意其他系统。
当连接至第三测量装置的调节装置检测到一个单次卸货循环中、因而卸载装置在两个行进方向LA1和LA2上的单次完整移动中在第四连续传送器上的层的横截面轮廓的实际状态和期望状态之间的差别则可以根据下式计算新行进速度,该新行进速度被限定为矢量并且离散为卸货滑轮的
其中h4,desired(x)和h4,actual(x)是离散的矢量形式的、在第四连续传送器上层的期望轮廓高度和实际轮廓高度。在此,仅仅期望的是,当材料层B2和B4的宽度不同时,使用与离散化第四连续传送器上的层轮廓h4,desired(x)和h4,actual(x)相同的多个步骤对进行离散化。
因而,例如,卸载装置的行进速度和第四连续传送器上的层的轮廓可以分41个等距的步骤而离散化,使得它们可以表达为均包括41行的矢量。那么,第21行,因而是以矢量形式书写的等式中央的行,如下:
当在该实例中,第四连续传送器中的轮廓在其中心线处的实际高度为45cm,因而比该位置处的轮廓的期望高度(在该实例中为40cm)高5cm,那么该等式中的系数值为+0.125。当对于α选择值为0.1时,那么等式的方括号中的值为1.0125。因而,在第二连续传送器的中心线处的卸载装置的新行进速度相对于同一位置处的原有行进速度增长1.25%。以类似的方式,计算了书写为矢量的等式的所有其他40行。
在卸载装置的多个移动循环上,通过α无量纲衰减系数,可以矢量地调节行进速度的曲线,从而对应于期望轮廓的实际轮廓可以在第四连续传送器上实现。
因此,轮廓h4,desired(x)的该调节可以仅由第二连续传送器上方的卸货滑轮的速度轮廓的变化而影响。这是决定性的,因为与通过除沫(skimming)机械校正轮廓相关的方案在很多方法中(例如在铁矿的造球设备的情况下)不能使用,因为机械除沫器可以导致颗粒材料的损坏,例如在铁矿石的生球团的情况下,各机械应力易于导致其塑性形变。因而,易于可行的是,在除沫器的影响下,生球团在与除沫器接触的点处或在与相邻球团接触的点处变平,这导致球团层多孔性降低并且因而导致可渗透性降低。所以,最终,用于燃烧球团的能量需求将增加,这是不期望的。
优选的是,卸载装置仅在行进方向LA2期间卸载材料。因而,取决于卸载装置的坐标x而仅在该运行方向LA2上的行进速度改变。原则上,可以自由地选择平均行进速度vA2*,但是其受限于传送器技术的技术限制。尤其,由于建造和财政理由,必须避免对具有非常高的重量、因而不能忽略的质量的加速而使用非常大功率的驱动单元。在另一行进方向LA1上,其中在本发明的优选形式中卸载装置未在第二连续传送器上施加材料,有利的是当卸载装置以第一连续传送器的速度v1移动,使得在卸载装置和第一连续传送器的承载区域之间没有相对移动。因而在该情况下,材料直接保持在卸载装置的卸货边缘处,并且当卸载装置已减速时,因而仍然当在行进方向LA2上再次开始施加材料之前,将材料定量地供给至第二连续传送器上。在这种情况下,当卸载装置在行进方向的转向点处的加速和减速过程尽可能短时(优选<3s并且尤为优选<1s),显示为有利的。
在离散实例中,这意味着第一连续传送器以0.5m/s的速度移动。因而,卸载装置在行进方向LA1(向前移动)上的行进速度vA1也是0.5m/s,其中在该行进方向上卸载装置不施加材料。如果第二连续传送器的宽度B2为4m,因而当忽略加速和减速过程时,该移动的持续时间τA1为8s。对于卸载装置在行进方向LA2(向后移动)上的平均速度的意义上的平均速度vA2*,可以选择0.25m/s,使得在第二连续传送器的宽度B2=4m的情况下,向后移动的持续时间τA2为16s。因而,在该实例中,卸载装置的完整卸货周期总共占据8s+16s=24s。
现在,以指定方式选择卸载装置的速度轮廓从而形成期望的层轮廓。在特定限定情况下,当卸载装置的速度为0时,将在第二连续传送器上仅发现材料(例如生球团)的薄但高的通道,其轮廓基本上由材料的就位角度来确定。据此,变得清楚的是,在卸载装置较缓慢移动的情况下,比较快移动的情况产生较高的层高度。因而,当在施加材料期间卸载装置在第二连续传送器的中央比在其边缘区域中移动得更慢,将提供凸形的层轮廓。
可以以封闭型计算用于在第二连续传送器上产生凸形期望轮廓的卸载装置的速度轮廓的第一逼近,这看起来适于抛物线形层轮廓,或者通过任何层轮廓而离散化。该第一逼近允许控制卸载装置的行进速度该行进速度可以在行进方向LA2期间根据特定位置而改变,在其期间施加材料,其中在此仍然无需测量层轮廓的实际状态。例如可以使用以连续距离(诸如约每隔约5或10cm的连续距离)而预先计算的速度轮廓的支撑点而实现离散,使得预先计算的速度轮廓可获得为矢量其在给定宽度B2为4m、距离为5cm的情况下包括81个值,而在10cm的距离情况下包括41个值。矢量的第一值和最后值是在第二连续传送器边缘处的期望层高度的值。假设第二连续传送器是具有水平承载区域的传送带,则边缘处的期望层高度始终为0。当传送带在边缘区域中包括翻转部,则边缘区域中的期望层高度还可以>0。
但是由于通过连续传送器的相互连接,附加扰动变量可能变得重要,诸如利于通过插入滚动筛(例如用于筛分过大和/或过小的颗粒)作为第三连续传送器而使得凸形轮廓均一化,需要完全自动调节层轮廓其几乎完全补偿第四连续传送器的实际轮廓和期望轮廓之间的每个偏差,并且其还完全补偿可选的扰动变量。因而,首先以所述方式,将期望的层轮廓在施加材料的行进速度LA2期间移动卸载装置的持续时间τA2以及预先计算的行进速度轮廓存储在调节装置中。
优选地,在设备操作以及相应优化测量开始之后,这些值将不改变,而是,它们在连续操作期间保持恒定。例如在维护停工之后,设备每次重启时,始终再次使用这些已存储的数据。当在一些移动周期期间卸载装置已经将材料施加至第二连续传送器上时,在施加材料期间在行进方向LA2开始之前的短时间内,根据上述公式每次计算卸载装置的速度轮廓对此,以所述的方式测量和存储第四连续传送器上的实际轮廓
可能借助于部分限定的数学函数(例如借助于样条插值)来描述实际轮廓,但是通常,示出了离散形式更适于共用的控制和调节机构,并且也充分准确。对此,例如,在第四连续传输装置的宽度B4上,在例如5cm或10cm的离散距离上测量第四连续传输装置上的实际轮廓第四连续传输装置上的期望轮廓以相同的方式离散化。现在,例如对实际轮廓每隔0.1s进行测量和存储测量值,已测量的实际轮廓在整个卸货周期上得以平均。在该实例中,因而,在具有24s的周期时间的卸载装置的总移动周期期间,对240个轮廓进行平均。书写为矢量的该平均实际轮廓随后在上述等式中用作
显示为有利的是,从书写为矢量形式的该实际轮廓减去也书写为矢量形式的期望轮廓,并且用差值除以在第四连续传送器中央的期望高度因而,当局部实际高度小于局部实际高度时,获得作为负值的尺寸偏差。但是当局部实际高度大于局部期望高度时,其为正值。因而,通常,书写为矢量的无量纲偏差值与-1或+1相比,更接近0。
通过将该无量纲偏差乘以衰减系数α(优选将其值选为<0.2),那么该值再次变得更小。当将该结果添加至单位矢量1时,形成接近1的值。当局部实际高度大于局部期望高度时,它们大于1,而当局部实际高度小于局部期望高度时,它们小于1。当书写为矢量形式的该加数的结果乘以卸载装置的在先速率轮廓时,则当局部实际高度大于局部期望高度时,卸载装置的新行进速度vA2,new(x)将高于在先行进速度vA2,old(x)。
迄今为止,有意义的是,在局部行进速度更高的情况下,将更少的材料从卸载装置施加在第二连续传送器上。因而,可以预期,调节装置的该干预导致局部实际高度的减小,并且因而使其更符合局部期望高度。相反地,当局部实际高度低于局部期望高度时,卸载装置的新行进速度vA2,new(x)将低于在先行进速度vA2,old(x)。结果,在该位置处,将更多的材料从卸载装置施加至第二连续传送器上,使得局部实际高度增加,并且因而使其更符合局部期望高度。当在局部期望高度和局部实际高度之间不再有差值时,不再需要改变卸货滑轮的局部速度。那么,上式的方括号总计精确为1.0,使得新局部行进速度vA2,new(x)保持与在先局部行进速度vA2,old(x)相等。
最后,必须确保在施加材料的行进方向LA2的持续时间τA2不因速度轮廓的指定改变而改变,因为否则这将导致在第二连续传送器的速度和卸载装置的速度之间的所述差异,这将导致在第二连续传送器的y方向具有周期性形成的最小值或最大值,或者这将需要在卸载装置的每个周期中调节第二连续传送器的运输速度v2,而这是不期望的。因而,新计算的速度轮廓必须标准化:
在第二连续传送器的宽度B2上对取决于路径的速度的倒数值的积分提供了对卸载装置在行进方向LA2上向后移动的持续时间。当该持续时间变得比必须保持恒定的预期时间τA2更长时,则根据上述等式速度增加,其再次导致对期望的持续时间τA2进行调整。那么在新卸货周期中,再次执行完整的材料施加,而无需在该周期中进行任何调节干预,相反地,则再次存储实际轮廓并且实际轮廓用于以所述方式调节后续卸货周期。从而,在卸货周期的过程中,在实际轮廓和期望轮廓之间的偏差变得越来越小,使得在初始调节之后,仍然需要对速度轮廓进行仅仅最小校正。总之,这导致利用调节机构可对每个任意层轮廓进行调节,进而使得其更符合期望状态,只要该期望状态处于由就位角度所限定的给定限制之内即可。
而且,第二连续传送器以运输速度v3将材料施加至第三连续传送器上时,显示为有利的。因而,在第二连续传送器上,没有任何其他影响,可以形成轮廓并且还可以相应地调节轮廓。当燃烧含铁球团时,这还对应于公共设备设计,其中首先在第一连续传送器上收集来自造球盘上的材料,则来自第一连续传送器的材料借助于卸载装置而传输至第二连续传送器上,其中可能再次形成轮廓,并且随后经由可认为是第三连续传送器的滚动筛将材料传输到行进炉栅设备的炉栅车中,其中应当认为行进炉栅设备自身是第四连续传送器。那么以相同的方式,第三连续传送器可以将材料运输至第四连续传送器上。类似地,同样地可以从第二连续传送器将材料直接传输至第四连续传送器上。优选地,同样,第三连续传送器和/或第四连续传送器均包括测量装置。
优选地,在该情况中,借助于测量装置,确定第三连续传送器上材料层M3的平均层高度h3,actual*,并且将该确定的实际值与预定期望值h3,desired*进行比较。当实际值h3,actual*低于预定期望值h3,desired*时,则这意味着第三连续传送器的运输速度v3过高,并且该速度v3必须相应降低。相反地,当实际层高度h3,actual*超过期望值h3,desired*时,则第三连续传送器的速度v3过低,使得材料在第三连续传送器上的停留时间以及因而平均层高度分别变得比期望的更长和更大。在两个情况下,第三连续传送器的运输速度v3以离散或连续的方式增加或减少如此长时间,直到平均层高度h3,actual*再次符合期望值h3,desired*。
当第四连续传送器上方的测量装置可以确定该传送器上的材料层的实际轮廓时,并且当与其连接的评估单元可以计算该材料层的横截面面积时,是尤为优选的。在本发明的构思中,该横截面面积确定在与第四连续传送器的运输方向T4正交的方向上。基于测量的横截面面积的该计算的实际值Q4,actual与期望值Q4,desired进行比较。当在实际值Q4,actual和期望值Q4,desired之间有差值时,则在调节干预的意义上,其可以以两种方式作出反应:
a)当为第一连续传送器供料时,可以以这种方式影响材料流,使得横截面面积的实际值Q4,actual更符合期望值Q4,desired。例如,当计算的实际横截面面积Q4,actual小于相应的期望值Q4,desired时,那么,当为第一连续传送器供料时,施加更多的材料。
b)调节第四连续传送器的运输速度v4,使得计算的横截面面积实际值Q4,actual更符合期望值Q4,desired。因而,在a)中提及的实例中,第四连续传送器的运输速度v4减小如此长时间,直至达到期望值Q4,desired
当层材料的颗粒的尺寸分布改变使得颗粒变得越来越小时,并且当第三连续传送器是筛除这些较小颗粒并且因而不将较小颗粒施加至第四连续传送器上的滚动筛时,实际横截面面积Q4,actual和期望横截面面积Q4,desired之间的偏差可能产生。而且,对于在此所述的调节(装置)而言必须的是,第四连续传送器上方的测量装置还确实确定第四连续传送器上的材料层的实际高度轮廓。
但是还可能的是,实际轮廓与期望轮廓不同,但是实际横截面面积Q4,actual精确地对应于期望横截面面积Q4,desired。在该情况下,不必进行如上在a)或b)中所述的修改,但是调节干预可以仅包括操纵卸载装置的速度其可以根据特定位置而改变。
相反地,同样,该情况可能成立,即实际轮廓的形状事实上符合期望轮廓,但是实际横截面面积Q4,actual与期望横截面面积Q4,desired不同。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测量的轮廓总体上定位过高或过低。在该情况下,相对于卸载装置的速度轮廓vA2(x)进行调节干预是徒劳的。在此,而是,首先需要使得实际横截面面积Q4,actual与期望横截面面积Q4,desired相符。
显示为有利的是,维持卸载装置的最后计算的速度轮廓vA2,new,normed(x)如此长时间,直至材料层的实际体积流已经在材料层的期望体积流的98%至102%的范围中达到平衡。随后,再次开始仅调节轮廓。在启动连续传送器的链的情况下,该同一逻辑显示为有利的:在控制的意义上,首先使用预先计算的速度轮廓以在a)或b)中所描述的方式,将第四连续传送器上的材料层的轮廓的横截面面积调节至期望值Q4,desired。仅当横截面面积的实际值处于期望横截面面积Q4,desired的98%至102%的范围中时,则自动地通过操纵卸载装置的速度轮廓vA2(x)而其切换至对轮廓的上述调节。当在该相应的连续传送器上方具有相应的测量装置时,在该段中描述的逻辑也可以用在第一和第二连续传送器的情况下。
而且,当颗粒材料包含铁时,这显示为是有利的。尤其,在生产铁和钢的情况下,处理大量材料,并且在从用于制备生球团的造球盘将生球团运输到在行进炉栅设备中进行燃烧的实例中,示出了这样的方法与决定性的优点相关,因为只有为行进炉栅设备的炉栅车变化地供料才可确保:一方面炉栅车的接收能力增加,而另一方面在设备的现有条件下,所使用的材料均匀燃烧,并且因此在处理结束时,可以实现均一的产品质量。
而且,本发明包括以专利的权利要求10所述的特征为特征的装置。该装置优选地以权利要求1至9中至少之一所述的特征和相应描述为特征。
这种装置包括一个连续传送器以及至少两个装载装置,所述至少两个装载装置设计成使得使用每个装载装置,在连续传送器的承载区域上形成待施加的颗粒材料的连续通道。在本发明的构思中,这些通道应当彼此平行并且应当彼此叠置,使得在承载区域上形成单一材料层,其中材料层的与承载区域正交的横截面呈梯形形式,并且其中梯形的平行边还平行于承载区域。根据本发明,该装置设计成使得至少一个装载装置可以相对于连续传送器的纵向方向横向地移动。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装载装置是第二连续传送器。这使得可能借助于连续传送器(诸如滚动筛或另一传送带)而将材料从前一处理步骤运输至第一连续传送器上,使得其用作用于具有相同或不同成分的不同材料流的收集器。
优选的是,除了第一装载装置之外,在连续传送器的运输方向上、在连续传送器的承载区域的每侧上设置至少一个其他可移动装载装置。因而,在首次施加的通道的两侧上,可以添加其他通道,该其他通道可以相对于首次施加的通道无缝添加,并且因而示出了本发明构思上的全部材料层的实施例。在一个单一装载装置出现故障的情况下,设置在相同侧上并且可移动的下一装载装置可以占据其位置。
在此,同样优选的是,第一装载装置的设计是静态的,并且其大致在连续传送器的中央施加第一通道。当该第一装载装置出现故障时,那么中央的通道可以由互相可移动的装载装置施加,优选由第二或第三装载装置施加。因而,由于成本更高,在第一装载装置的情况下,可移动设计并非必需的。
然而,在尤为优选的实施例中,所有下游装载装置的特征在于可移动设计,使得在每个结构中可以实现装载装置的上述移动。
尤其有利的是,上述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测量装置,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装置能够检测层中在连续传送器的横向方向上以最小值或最大值形式呈现的平坦度缺陷。在装载装置的上述设置的情况中,这种最小值或最大值尤其通常由环境而引起,其中相邻通道的叠置仍然不是最优的。例如,由于凹槽位于两个通道的叠置位置处,可以在层的表面中形成平行于连续传送器的边缘的凹槽,其中对于相应的体积流,将这两个通道的中心之间的距离选择为大距离。
例如,这种测量装置可以是超声探针,超声探针并排设置在梁上,使得它们覆盖连续传送器的整个宽度。本发明构思上的宽度应当理解为在与连续传送器的运输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同样,可以使用激光系统或简单的偏转方法,诸如一个或多个金属条带,其较强或不太强地偏转最小值或最大值,其随后例如借助于配给每一条金属条带的旋转电位计而进行检测。除了经由超声探针进行测量之外,还可以使用雷达探针。还可以经由光学系统(例如照相机)进行检测,然后借助于计算机图像分析进行分析。
装置相对于以权利要求10至15中至少之一的特征为特征的迄今所述的装置单独地或相结合地将材料从第一连续传送器传输至第二连续传送器,该装置包括第一连续传送器、第二连续传送器以及卸载装置。该第一连续传送器设计用于以平均宽度B1和运输速度v1将材料层M1运输至卸载装置中或卸载装置上。在第二连续传送器的材料层M2的宽度B2上,卸载装置以第一行进速度vA1在第一行进方向上移动以及以第二行进速度vA2在与第一行进方向相反的第二行进方向上移动。该第二连续传送器具有运输速度v2。在该情况下,卸载装置至少在一个行进方向上连续地将材料施加在第二连续传送器上。本发明的主题是该装置包括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局部地耦联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将第二连续传送器的运输速度v2调节至根据下式的值:
优选是下列范围
并且,尤为优选的是下列范围
每当参数vA1、vA2、B1或B2之一改变时,立刻自动地根据相同的公式调节第二连续传送器的运输速度v2
因而,可以确保对第二连续传送器的连续供料,使得另一材料流相对地是稳态的材料流,并且相应的下游处理步骤不再经受相对于颗粒材料的载荷的波动。
优选地,第一连续传送器和/或第二连续传送器是传送带或滚动筛。传送带的设计是优选的,因为传送带是尤为简单的连续传送器。滚动筛的相关优点在于:尺寸过大和/或过小(直径意义上的尺寸)的材料可以从该处理中卸载。同样地,两个连续传送器的组合是可能的,其中例如可以想到至少一个连续传送器局部地包括传送带并且局部包括滚动筛的组合。
而且,优选的是卸载装置是卸货滑轮。这对于卸载装置而言是尤为简单的方案,所述卸载装置例如可以通过下述方式移动:与液压泵或相应液压阀相连的双向作用液压缸;或者具有与改变驱动单元的旋转方向的终点开关相连的发动机驱动单元的齿轮齿条调整装置;或者具有在两个方向上相应控制的电动线性马达。
但是,在使用将材料从第一连续传送器施加至第二连续传送器的回旋带作为卸载装置时,也处于本发明构思中。因而,在此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在本发明构思上的行进方向并非必须指的是直的行进方向,但是从第二连续传送器一侧移动至相对侧并且在此返回,以及例如同样明确地通过使用回旋带施加而实现的抛物线形材料施加也包括在本发明内。
本发明的另一更优选实施例包括测量装置,该测量装置检查施加在第二连续传送器上的材料的最小值和/或最大值。优选地,该测量装置安装在第二连续传送器上。基于该至少一个测量装置的测量结果,则调节装置可能影响第二连续传送器的运输速度,使得提供了第二连续传送器上的稳态材料流。与上述控制相比较,调节是对第二连续传送器的运输速度v2的精细调节,其还补偿了波动,诸如材料层的就位角度的时间变量。因而,v2是致动变量,而受控处理变量是质量流,其中临时波动被调节使得它们实质上为零。
而且,当第一测量装置检查到在横向方向上位于第一连续传送器的材料层的最小值和最大值时,显示为有利的。
这种装置包括第一连续传送器和第二连续传送器以及卸载装置。第一连续传送器设计用于将具有平均宽度B1的材料层运输至卸载装置中或卸载装置上。卸载装置构造成使得,其可以在第二连续传送器上的材料层的宽度B2上以运行速度vA1在第一运行方向LA1上移动并且以运行速度vA2在与第一运行方向相反的第二运行方向LA2上移动。卸载装置在至少一个行进方向(优选在行进方向LA2上)将材料通道施加至第二连续传送器上。
根据本发明,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控制或调节装置(最后一个优选具有相应的控制单元),其在施加期间控制和/或调节卸载装置在至少一个行进方向(优选在行进方向LA2)上的改变的行进速度(优选为vA2(x))。这意味着卸载装置仅在一个行进方向上施加材料并且在该材料施加期间改变局部行进速度,或者卸载装置在两个行进方向上施加材料,其中在至少一个行进方向上局部地改变行进速度。因而,代替具有梯形横截面的材料层的是,在第二连续传送器上可以形成在x方向上的轮廓(优选凸形轮廓),并且因而例如可以增加下游处理步骤的接收能力。
而且,当第一连续传送器和/或第二连续传送器是传送带或滚动筛时,显示为有利的。传送带是连续传送器的尤为简单且可靠的形式,并且因而是优选的。滚动筛同时提供了从材料层移除过小或过大的颗粒并且进一步使得材料层均匀的可能性。但是滚动筛的缺点在于它们局部地再次均一化已调节的轮廓。同样地,两种连续传送器的组合是可能的,其中例如可以想到至少一个连续传送器局部地包括传送带并且局部包括滚动筛的组合。
然而,优选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形式中,第一连续传送器和第二连续传送器都是传送带,并且在第二连续传送器之后,跟随有作为第三连续传送器的滚动筛以及作为第四连续传送器的行进炉栅设备。
而且,当卸载装置是卸货滑轮时是优选的,卸货滑轮例如可以通过下述方式移动:与液压泵或相应液压阀相连的双向作用液压缸;或者具有与改变驱动单元的旋转方向的终点开关相连的发动机驱动单元的齿轮齿条调整装置;或者具有在两个方向上相应控制的电动线性马达。
但是,使用将材料从第一连续传送器施加至第二连续传送器的回旋带作为卸载装置也处于本发明的构思中。因而,在此必须再次强调的是,在本发明构思中的行进方向并非必须指的是直的行进方向,但是从第二连续传送器一侧移动至相对侧并且在此返回以及例如同样明确地通过使用回旋带的圆弧状材料施加也包括在本发明内。
最后,当提供检测施加至第四连续传送器的材料轮廓的至少一个测量装置时,显示为有利的。优选地,该测量装置与上述调节机构相连。然而,优选的装置中包括两个测量装置,即位于第一连续传送器上的第一测量装置以及在将材料施加至第四连续传送器之后的第二测量装置。
尤为优选的装置包括三个测量装置,即各自位于第一、第二和第四连续传送器上的一个测量装置。因而,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对第四连续传送器的实际轮廓和期望轮廓之间的偏差的成功调节。
至少一个这种测量装置可以例如是超声探针,该超声探针并排设置在梁上,使得它们覆盖连续传送器的整个宽度。本发明构思中的宽度应当理解为在与连续传送器的运输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同样,可以使用激光系统或简单的偏转方法,诸如一个或多个金属条带,其例如较强或不太强地偏转最小值或最大值,其然后例如借助于配给每一条金属条带的旋转电位计而进行检测。除了经由超声探针进行测量之外,还可以使用雷达探针。还可以经由光学系统(例如照相机)进行检测,然后借助于软件分析进行分析。
附图说明
下文中,参考附图进一步解释本发明。在此,所有所描述和/或所图示的特征自身或任意组合独立于在专利权利要求中的概述或者其反向参照而形成了本发明的主题。
附图中示出了: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装置,
图2a-2d示出了依据操作状态的不同的总体轮廓,
图3a-3d示出了依据操作状态的不同的总体轮廓,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连续传送器和第二连续传送器在x-y方向上的相互连接,
图5示出了第一连续传送器和第二连续传送器在x-z方向上的相互连接,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连续传送器、第二连续传送器和第三连续传送器在x-y方向上的相互连接,以及
图7示出了第一连续传送器和第二连续传送器在x-z方向上的相互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连续传送器10可以是普通传送带,其以旋转方式经由至少一个驱动单元12操作,从而待运输的材料在运输方向T上运输。在此,将材料施加在承载区域11上。滚动筛以及所有上述类型的连续传送器也是可以想到的。
生产装置21至27是用于执行上游处理步骤的装置。例如,在此,它们可以是用于生产铁矿石的生球团的造球盘。从这些生产装置21至27开始,另外的连续传送器31至37引向连续传送器10。它们设计成使得在其端部处,它们将材料施加在连续传送器10上。在最简单的形式中,这可通过下述事实实现:这些连续传送器31至37被设计为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在其相应的卸货滑轮的位置处将在其上运输的材料卸载到连续传送器10上。基本上,也可能忽略连续传送器31至37,将材料从生产装置21至27直接施加到连续传送器10上。原则上,也可能在生产装置21至27与连续传送器31至37之间安装其他装置,所述其他装置对生产装置21至27的产品进行后处理。因而,例如来自造球盘21至27之一的铁矿石的生球团可以在跌落至连续传送器31至37之一之前,首先借助于滚动筛(其未示出)进行筛选。
在此,在本发明的每个实施例中,单一通道的质量流不必相同,即,单一通道的横截面面积可以都不同。因而,来自所有装载装置的所有质量流相同并非本发明的先决条件,而是,这是一种特殊情况。
连续传送器32至37具有的设计使得它们可以在移动方向V上调节,并且为此它们包括调节装置42至47。优选地,它们可以通过驱动单元调节,从而它们可以借助于主要控制单元而直接移动。但是,在此,也可构想的是提供一种以手动方式操作的机械调节装置,例如曲柄机构。
例如,当生产装置23出现故障时,那么与生产装置21的通道相邻的其通道不再被添料。当获得生产装置23已经出现故障的信息时或者当检测到所形成的整个层中的最小值可能归因于生产装置23时,那么可能经由调节装置45和47移动生产装置25和27和/或相应的连续传送器35和37,从而连续传送器35占据了连续传送器33的先前位置,而连续传送器37占据了连续传送器35的先前位置。因而因生产装置23发生故障而引起的空位被再次充满,其中整个轮廓变得更纤细。
优选地,在该情况下始终的是,当生产装置21至27中之一的故障直接由电信号指示时,在连续传送器的同一侧上的后续装置的位置立即以连续传送器10的运输速度的17.5%而改变至新位置。因而,由生产装置21至27之一的故障所引起的故障在几秒内几乎完全修复。之后,对已移动的装载装置进行精细调节,在此期间,层表面中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借助于测量装置50进行检测,并且通过之前已进行相对快速移动的装载装置的缓慢移动而得以补偿。尤为优选的是,在这种精细调节期间的移动速度是带速度的1.75%。在该情况下始终的是,当检测到在相对于运输方向T的横向方向上的整个轮廓上有最大值(峰部)时,则相应的装载装置必须从最大值的宽度坐标移动到连续传送器的边缘的方向上。始终的是,当检测到在相对于运输方向T的横向方向上的整个轮廓上有最小值(谷部或凹部)时,相应的装载装置必须移动到连续传送器中央的方向上。因而通道再次彼此直接毗邻,从而在连续传送器10上再次形成具有整体梯形轮廓的单一均匀材料层。
优选地,使用测量装置50检测在连续传送器10上所形成的整体材料层中的平坦度缺陷。尤为优选的是,在每两个或三个装载装置之后进行一次检测。更多数量的测量装置的优点在于:在从出现最小值或最大值直至由测量装置进行的检测所经过的持续时间的意义上,缩短空载时间。在第一装载装置和最后装载装置之间的距离为20m并且连续传送器10的运输速度为0.5m/s的情况下,空载时间可以例如是40s。还可以想到的是,在每个装载装置31至37之后,进行测量。
图2a至2d示出了在根据图1的设计的情况中连续传送器10上的材料层在相对于运输方向T的横向方向上的不同的总体轮廓。
图2a示出了在连续传送器10的承载区域11上形成为梯形的理想材料层。梯形的两个平行边平行于连续传送器的承载区域。每个进行供料的连续传送器31至37为其自身通道S1至S7施加或添加材料,所述通道在此在平行方向上彼此无缝毗邻,从而形成该整体梯形轮廓。在图2a中,在该情况中,单一通道S1至S7根据编号的最后一位数而指派给进行供料的连续传送器31至37。
图2b示出了在图1中曾为主题(theme)的生产装置23及相应连续传送器33发生故障的结果,其中在对应于不存在的整个通道S3的相应位置处获得最小值。
图2c则示出了如何经由调节装置45和47通过移动连续传送器35和37而将整体材料层再次修改为根据本发明的具有梯形形状的材料层,该梯形现在少包括一个通道。在该情况下,连续传送器35已经占据的位置是连续传送器33的先前位置,而连续传送器37已经占据的位置是连续传送器35的先前位置。
图2d则示出了当生产装置23再次启动从而经由连续传送器33再次在该位置处施加材料时,如何再次改变整体轮廓。在此,现在形成最大值,这是因为连续传送器33和连续传送器35将材料施加在连续传送器10的承载区域11的相同位置处。测量装置50对最大值的横截面面积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此时在相同位置处施加了两个完整的通道。例如,在通过测量装置50进行的检测之后,现在通过调节装置45和47将连续传送器35和37移动至连续传送器10的边缘的方向上,从而它们再次占据其原始位置,其中再次形成根据图2a的材料层。
在图3a中,再次示出了与图2a中的总体轮廓相同的理想总体轮廓。
在图3b中,即在通道S3和S5彼此叠置的位置处可看到总体轮廓中的小的最大值。在该情况下,对于相应的所提供的体积流,连续传送器33和35的卸货位置彼此太靠近。因而,当测量装置50检测到这种最大值时,则所连接的调节装置使得连续传送器35和37的位置通过将其移动到连续传送器10的边缘的方向上而改变,即直至再次调节到如图3a中的总体层的理想轮廓。
然而,在图3c中,即在通道S2和S4彼此叠置的位置处可看到总体轮廓中的小的最小值。因而,在此,对于所供应的体积流,连续传送器32和34的卸货位置之间的距离太大。因而,当测量装置50检测到这种最小值时,则所连接的调节装置将连续传送器34和36的位置移动到连续传送器10的中央的方向,即直至再次调节到如图3a中的总体层的理想轮廓。
在本发明的尤为优选的实施例中,测量装置50设计成使得总体层的横截面面积可以容易且自动地计算,并且甚至在实际轮廓与理想轮廓不同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尤其,优选的是与分析单元相连,尤其在实际轮廓与理想轮廓不同的情况下,分析单元识别偏差位于什么位置并且有多大。例如,在如图2b和2d中所示的故障的情况中,分析单元将检测到此时整个通道不存在,或者两个通道已经施加在相同的位置处。在这种故障的情况下,分析单元将信号传输至移动驱动单元45和47,以连续传送器10的运输速度的17.5%移动到各自需要移动的方向。然而,当分析单元检测如图3b或3c中的小故障时,则其将信号运输至相应的移动驱动单元而以连续传送器10的运输速度的1.75%移动。因而确保总体轮廓的大故障得以快速修复,并且相对照地,在精细调节的意义上缓慢地修复小故障,从而避免调节装置的过度反应。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根据图4,经由第一连续传送器210将材料(具有宽度B1的M1)施加在第二连续传送器220上。在所示的变型中,第一连续传送器210具有传送带的设计,该传送带具有至少一个驱动单元。连续传送器220包括传送带221和滚动筛222,滚动筛的优点在于可以在进行进一步处理步骤之前移除过小和/或过大的颗粒。在该情况下,优选地,传送带221和滚动筛222具有独立的驱动单元。但是,类似地,根据本说明书的背景技术中提及的连续传送器的连续传送器的任何设计都是可想到的。
连续传送器210将材料运输至卸载装置230中或卸载装置上。在最简单的情况下,这可以通过将卸载装置设计为卸货滑轮来实现,传送带的带围绕卸货滑轮以180°的缠绕角度通过。
卸载装置230在两个行进方向上移动,即在连续传送器220(B2)上的材料层M2的宽度上,其中宽度必须理解为相对于移动方向正交。因而,理想地,卸载装置230从连续传送器220的一侧移动返回至另一侧。在此,在至少一个行进方向上,其卸载材料。通常,在该情况中,卸货滑轮在第二行进方向上移动,第二行进方向因而与第一连续传送器的运输方向T1相反。然后,进一步将该材料(具有宽度B2的M2)从第二连续传输装置220运输至第二连续传送器223的承载区域上。
优选地,提供了测量装置250,测量装置检测连续传送器220和/或其承载区域上的材料流动的路线。例如,这些测量装置可以是并排设置在梁上的超声探针或雷达探针,使得它们覆盖第二连续传送器的宽度上的整个区域。同样地,可以使用激光系统或者简单的偏转方法(诸如一个或多个金属条带,其较强或不太强地偏转最小值或最大值,随后对其再次检测)。包括经由超声探针进行测量在内,还可以使用雷达探针。还可以经由光学系统(例如照相机)进行检测,然后借助于计算机图像分析进行分析。
当在一定时间阶段中测量装置250周期性地检测材料层M2的层高度的再现最小值或最大值时,那么,通过作为调节装置240的设计,由控制装置240提供的第二连续传送器220的运输速度v2还可以而被精细调节,从而最小值或最大值消失。
图5示出了位于x-z方向上的所述装置。在此,材料M1优选地处于稳态材料流,在第一连续传送器210的承载区域211上运输至卸货滑轮230。
在将材料M1从卸货滑轮230的卸货边缘卸载之后,第一连续传送器210的承载区域211以已知方式经由第一尾滑轮212、具有相应张力配重215的张力滑轮214以及第二尾滑轮213而被引导。
卸载装置230可以借助于液压缸231而例如如图所示在第二连续传送器的宽度B2上移动。在可替代方案中,电动移动装置或者具有两个液压缸的装置也是可行的。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根据图6,经由第一连续传送器310将材料施加在第二连续传送器230,第二连续传送器进而将材料施加在第三连续传送器330上,第三连续传送器进而将材料传输至第四连续传送器340上。在所示的变型中,在x-y方向上,第一连续传送器310设计为具有至少一个驱动单元的传送带。第二连续传送器320也设计为传送带。第三连续传送器330设计为滚动筛,滚动筛地优点在于可以在执行进一步处理步骤之前移除过小和/或过大的颗粒。然而,第四连续传送器340设计为行进的炉栅装置。然而,类似地,根据本说明书的背景技术中提及的连续传送器的连续传送器的任何设计都是可想到的。
连续传送器310将材料运输至卸载装置316中或卸载装置上。在最简单的情况下,这可以由设计为卸货滑轮的卸载装置来实现,卸货滑轮使得第一连续传送器310的传送带改向,其中卸载装置316可以在宽度B2上移动,并且因此在第二连续传送器320的承载区域321的卸货区域60上移动,使得材料从卸载装置316上跌落并且分布在第二连续传送器320的整个宽度B2上。整体上,卸载装置316设计成使得其积聚由第一连续传送器310运输的所有材料但以非连续的形式将材料运输到第二连续传送器320上。
卸载装置316在两个行进方向上移动,即,在连续传送器320上的材料层M2的宽度B2上,其中该宽度必须理解为相对于第二连续传送器的运输方向T2正交的方向上。因而,理想地,卸载装置16从连续传送器320的一侧移动返回至另一侧。在此,在至少一个方向上,卸载装置卸载材料。然后,该材料由连续传送器320进一步运输。
优选地,测量装置351设置在第一连续传送器的端部上方,其检测第一连续传送器310和/或其承载区域上的材料流的形式和路线。例如,这种装置可以是并排设置在梁上的超声探针,使得它们覆盖第一连续传送器的宽度上的整个区域。同样地,可以想到使用具有可移动镜的激光系统或者简单的偏转方法(诸如一个或多个金属条带,其较强或不太强地偏转最小值或最大值,随后例如借助于电动旋转电压计对其再次检测)。
而且,可能将第二测量装置352设置在第二连续传送器320上方。当第二测量装置352检测到周期性再现的最小值或最大值时,那么由控制或调节装置370调节的第二连续传送器320的运输速度v2也可以由其(其特征在于,当其设计作为具有相应控制单元的调节装置370时)调节,使得最小值或最大值消失。而且,还可能将第三测量装置353设置在第三连续传送器上方。
在第四测量装置354设置在第四连续传送器上方(特别优选地位于施加材料之后的位置处)时尤为优选。在该第四测量装置下方的材料层的轮廓是最重要的受控处理变量。在一定时间阶段上,该轮廓不应仅由调节装置370保持恒定,而是应当尽可能使其与期望轮廓相符。
对于使用第四连续传送器340的实例,示出了连续传送器的设计,其例如由盘或炉栅车形成,并且因而包括段R。这种设计在四个连续传送器310、320、330和340的任一个的情况下是可能的。另外,连续传送器340包括用于限定其承载区域的侧段S,其示例地显示为一个段R。同样,对于四个连续传送器310、320、330和340中任一个,这是可想到的设计。
图7示出了x-z方向上的同一装置。在此,材料M1优选处于稳态材料流,在第一连续传送器310的承载区域311上运输至卸货滑轮316。
在将材料M1从卸货滑轮316的卸货边缘卸载之后,承载区域311以已知方式经由第一尾滑轮312、具有相应张力配重315的张力滑轮314以及第二尾滑轮313而被引导。
卸载装置316可以借助于液压缸317而例如如图所示在第二连续传送器的材料层M2的宽度B2上移动。在可替代地方案中,电动移动装置或者具有两个液压缸的设置也是可行的。在此,第二连续传送器320具有传送带的设计,该传送带包括承载行进部323和返回行进部324。
附图标记清单
10 连续传送器
11 承载区域
12 驱动单元
21-27 生产装置
31-37 连续传送器
42-47 调节装置
50 测量装置
S1-S7 单一连续传送器的通道
D 距离
T 运输方向
V 移动方向
210 第一连续传送器
211 第一连续传送器的承载区域
212,213 尾滑轮
214 张力滑轮
215 张力配重
220 第二连续传送器
221 传送带
222 滚动筛
223 第二连续传送器的承载区域
230 卸载装置
231 液压缸
240 控制和/或调节装置
250 测量装置
10 第一连续传送器
311,321 承载区域
312,313 尾滑轮
314 张力滑轮
315 张力配重
316 卸载装置
317 液压缸
320 第二连续传送器
323 承载行进部
324 返回行进部
330 第三连续传送器
340 第四连续传送器
351-354 测量装置
360 卸货区域
370 控制和调节装置
M1 第一连续传送器上的材料层
M2 第二连续传送器上的材料层
B1 第一连续传送器上的材料流的宽度
B2 第二连续传送器上的材料流的宽度
B3 第三连续传送器上的材料流的宽度
B4 第四连续传送器上的材料流的宽度
T1 第一连续传送器的运输方向
T2 第二连续传送器的运输方向
T3 第三连续传送器的运输方向
T4 第四连续传送器的运输方向
v1 第一连续传送器的运输速度
v2 第二连续传送器的运输速度
v3 第三连续传送器的运输速度
v4 第四连续传送器的运输速度
LA1 卸载装置的第一行进方向
LA2 卸载装置的第二行进方向
vA1 卸载装置在第一行进方向上行进速度
vA2 卸载装置在第二行进方向上行进速度
R 第四连续传送器的段
S 第四连续传送器的侧界限
y* 距离

Claims (43)

1.一种为连续传送器供给颗粒材料的方法,其中至少两个装载装置朝向彼此移动,使得由每个装载装置在连续传送器的承载区域上形成材料的连续通道,并且其中这些通道彼此平行且叠置,使得在承载区域上形成单一材料层,所述单一材料层在与承载区域正交的横截面上呈梯形形状,并且其中梯形的平行边平行于承载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材料层以至多10°的偏离量平行于承载区域的至少一个边缘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颗粒材料包含铁。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个或多个测量装置检查材料层的局部最小值和/或最大值。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装载装置在其行进方向上逐一地设置在连续传送器的两侧上,从第二装载装置开始,装载装置将其相应的通道添加至承载区域的设置有通道的那一侧上的已存在通道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至少三个装载装置形成材料的连续通道,并且当测量装置检测到最小值或最大值时,移动至少一个装载装置。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装载装置在其运输方向上逐一地设置在连续传送器的两侧上,从首先施加的通道开始,装载装置将其通道在通道位置2至n处添加至在承载区域的设置有通道的那一侧上的已存在通道上,当检测到因装载装置a引起的最小值时,在该装载装置a下游的装载装置在该侧上移动,从而它们从现在开始占据位置n-1。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装载装置在其行进方向上逐一地设置在连续传送器的两侧上,其中从首先施加的通道开始,装载装置将其通道在通道位置2至n添加至承载区域的设置有通道的那一侧上的已存在通道上,其中当检测到由位于一侧上的装载装置a引起的最大值时,在该装载装置a下游的装载装置在该一侧上移动,从而它们从现在开始占据位置n+1。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的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材料层以至多10°的偏离量平行于承载区域的至少一个边缘而形成。
10.一种用于为连续传送器供应颗粒材料的方法,其中优选地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至9所述的方法装载的具有运输方向T1和运输速度v1的至少一个第一连续传送器将材料作为具有平均宽度B1的材料层而运输至卸载装置中或卸载装置上,在第二连续传送器的材料层的平均宽度B2上,卸载装置在第一行进方向上以第一行进速度vA1移动而在与第一行进方向相反的第二行进方向上以第二行进速度vA2移动,并且其中,卸载装置至少在一个行进方向上连续地将材料施加在第二连续传送器上,其特征在于,第二连续传送器具有运输速度v2,为此下式成立: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卸载装置的第一行进方向和第一连续传送器的运输方向T1相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卸载装置的第一行进速度vA1与第一连续传送器的运输速度v1相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的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卸载装置的第一行进速度vA1与卸载装置的第二行进速度vA2相同。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中的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与连续传送器正交的横截面上的第一连续传送器的材料层具有梯形形状,并且宽度B1是该梯形的平均宽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0至14中的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颗粒材料包含铁。
16.根据权利要求10至15中的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测量装置检查第一连续传送器上的材料层的最小值和/或最大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0至16中的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测量装置检查施加在第二连续传送器上的材料的周期性再现的最小值和/或最大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检测到至少三个周期性连续最小值时,减小第二连续传送器的速度,直到不再出现最小值。
19.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运输速度v2的减小和增加每15s最多2%。
20.一种尤其根据权利要求1至19中的一项的为连续传送器供给颗粒材料的方法,其中第一连续传送器以运输方向T1和运输速度v1将具有平均宽度B1的材料层运输至卸载装置中或卸载装置上,其中在具有运输方向T2和运输速度v2的第二连续传送器的材料层的宽度B2上,卸载装置以第一行进速度vA1在第一行进方向LA1上移动以及以行进速度vA2在与第一行进方向相反的第二行进方向LA2上移动,并且其中卸载装置在至少一个行进方向上将材料连续地施加在第二连续传送器上,其特征在于,在施加材料期间,卸载装置的行进速度v(x)具有至少三个最小值和/或至少一个最大值,所述行进速度至少根据位置x而局部地改变。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连续传送器的宽度B2中央的改变的行进速度v(x)具有最小值。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改变的行进速度v(x)相对于第二连续传送器的宽度B2中央是对称的。
23.根据权利要求20至22中的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卸载装置仅在一个行进方向LA2上施加材料。
24.根据权利要求20至23中的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与连续传送器正交的横截面上,在第一连续传送器上具有平均宽度B1的材料层具有梯形形状,并且其中平均宽度B1是与第一连续传送器的运输方向T1正交的梯形的宽度。
25.根据权利要求20至24中的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测量装置检查第一连续传送器上的材料层的最小值和/或最大值,和/或第二测量装置检查施加至第二连续传送器上的材料的周期性最小值或最大值。
26.根据权利要求20至22中的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测量装置检测施加在第二连续传送器上的材料轮廓,并且其中检测到的实际轮廓与期望轮廓相关联。
2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测量装置连续地检测施加在第二连续传送器上的材料的轮廓,或者至少在卸载装置的一个卸货周期期间至少四次地检测施加在第二连续传送器上的材料的轮廓。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在离散化的材料层的期望轮廓高度hdesired(x)和材料层的实际轮廓高度hactual(x)的实际状态和期望状态之间具有差值时,在材料施加的恒定持续时间τ的情况下,在所述卸货周期之后的下一卸货期间,卸载装置的矢量速度与期望轮廓的前一矢量速度相关,可以由下式计算:
其中下式成立:α≤1。
2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连续传送器将材料施加在以速度v3移动的第三连续传送器上,而第三连续传送器将材料施加在以速度v4移动的第四连续传送器上,或者第二连续传送器将材料施加在以速度v4移动的第四连续传送器上。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四测量装置确定在与运输方向横向的方向上施加在第四连续传送器上的材料的横截面面积Q4,actual,并且在横截面面积Q4,actual小于预定的期望值Q4,desired的情况下,速度v4减小很长时间,直至达到期望值,或者在横截面面积Q4,actual大于预定的期望值Q4,desired的情况下,速度v4增大很长时间,直至达到期望值Q4,desired
31.一种为连续传送器供给颗粒材料的供给装置,所述供给装置包括连续传送器和至少三个装载装置,所述至少三个装载装置设计成使得由每个装载装置在连续传送器的承载区域上形成材料的连续通道,并且其中这些通道彼此平行且叠置,使得在承载区域上形成单一材料层,其中材料层在与承载区域正交的横截面上具有梯形形状,并且其中梯形的平行边平行于承载区域,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装载装置可移动。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装载装置是第二连续传送器。
33.根据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连续传送器的移动区域中,在承载区域的每侧上提供至少一个可移动的装载装置。
34.根据权利要求31至22所述的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承载区域的一侧上的第一装载装置是静止装载装置,而位于第一装载装置后面的所有装载装置是可移动的。
35.根据权利要求31至34中的一项所述的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测量装置。
36.一种为传送带供给颗粒材料的供给装置,所述供给装置包括第一连续传送器(210)、第二连续传送器(210、220)和卸载装置(230),第一连续传送器优选地具有根据权利要求31至35中的一项所述的特征,其中第一连续传送器(210)设计用于将具有平均宽度B1的材料层运输至卸载装置(230)中或卸载装置上,其中卸载装置(230)设计成使得其能够在第二连续传送器(220)上的材料层的平均宽度B2上、以行进速度vA1在第一行进方向上移动以及以第二行进速度vA2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行进方向上移动,并且其中卸载装置至少在一个行进方向上将材料连续地施加在第二连续传送器(220)上,其特征在于,控制和/或调节装置(240)将第二连续传送器(220)的速度v2调节为处于下列范围内的值: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续传送器和/或第二连续传送器(210、220)是传送带和/或滚动筛。
38.根据权利要求36或37所述的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装载装置(230)是卸货滑轮。
39.根据权利要求36至38中的一项所述的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至少一个测量装置(250),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装置检查施加在第二连续传送器上的材料的周期性再现的最小值和/或最大值。
40.一种为连续传送器供给颗粒材料的供给装置,所述供给装置包括第一连续传送器和第二连续传送器(310、320)以及卸载装置(316),其中第一连续传送器(310)设计用于将具有平均宽度B1的材料层运输至卸载装置(316)中或卸载装置上,其中卸载装置(316)能够在第二连续传送器(320)的材料层的宽度B2上、以第一行进速度vA1在第一行进方向LA1上移动并且以行进速度vA2在与第一行进方向相反的第二行进方向LA2上移动,并且其中卸载装置(316)能够在至少一个行进方向LA1、LA2上将材料连续地施加在第二连续传送器(320)上,其特征在于,控制或调节装置(370)控制或调节卸载装置(316)的行进速度v(x),所述行进速度在至少一个行进方向LA1、LA2上的施加期间根据位置而改变,从而在施加材料期间,卸载装置具有的行进速度v(x)至少局部地根据位置x而改变,所述行进速度包括至少三个最小值和/或至少一个最大值。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续传送器和/或第二连续传送器(310、320)是传送带和/或滚动筛。
42.根据权利要求41或42所述的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装载装置(316)是卸货滑轮。
43.根据权利要求41至43中的一项所述的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至少一个测量装置(352),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装置检查施加在第二连续传送器(320)上的材料轮廓。
CN201780064033.4A 2016-10-07 2017-10-05 用于为连续传送器均匀供料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98437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6119044.6A DE102016119044A1 (de) 2016-10-07 2016-10-07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gleichmäßigen Beschickung eines Stetigförderers
DE102016119107.8A DE102016119107A1 (de) 2016-10-07 2016-10-07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Beschickung eines zweiten Stetigförderers durch einen ersten Stetigförderer
DE102016119086.1 2016-10-07
DE102016119107.8 2016-10-07
DE102016119086.1A DE102016119086A1 (de) 2016-10-07 2016-10-07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Beschickung eines zweiten Stetigförderers durch einen ersten Stetigförderer
DE102016119044.6 2016-10-07
PCT/EP2017/075347 WO2018065521A1 (en) 2016-10-07 2017-10-05 Method and device for uniformly feeding a continuous conveyo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43759A true CN109843759A (zh) 2019-06-04
CN109843759B CN109843759B (zh) 2020-12-22

Family

ID=60043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64033.4A Active CN109843759B (zh) 2016-10-07 2017-10-05 用于为连续传送器均匀供料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43759B (zh)
BR (1) BR112019006630A8 (zh)
CA (1) CA3039114A1 (zh)
MX (1) MX2019003782A (zh)
UA (1) UA125521C2 (zh)
WO (1) WO2018065521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53385A (zh) * 2020-04-15 2020-07-28 陈必祥 一种分料传送机构
CN112264373A (zh) * 2020-09-30 2021-01-26 云南白药集团文山七花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三七自动加工生产线
CN115092633A (zh) * 2022-06-27 2022-09-23 宝武集团鄂城钢铁有限公司 提升机定位检测控制方法及提升机定位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6119107A1 (de) 2016-10-07 2018-04-12 Outotec (Finland) Oy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Beschickung eines zweiten Stetigförderers durch einen ersten Stetigförderer
DE102016119086A1 (de) 2016-10-07 2018-04-12 Outotec (Finland) Oy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Beschickung eines zweiten Stetigförderers durch einen ersten Stetigförderer
TWI721872B (zh) * 2020-04-23 2021-03-11 德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適用於具有輸送帶的自動化機台的自動控制系統及方法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96102A (en) * 1954-04-23 1961-08-15 Schuller Werner Manufacture of a web or mat made from glass fibre or a substance having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US3828399A (en) * 1972-03-09 1974-08-13 Multiply Dev Corp Ltd Apparatus for felting fibrous elements
YU45327B (en) * 1985-05-24 1992-05-28 Schuller Gmbh Glaswerk Device for making textile, spinning material and pre-spinning material of glass fibres
JP2005220633A (ja) * 2004-02-06 2005-08-18 Ohbayashi Corp ベルトコンベアの搬送土砂量検出装置およびその検出方法
KR100714219B1 (ko) * 2006-05-22 2007-05-02 이봉대 나노소재를 이용한 복합섬유필터 및 그 제조장치 및 방법
CN201864358U (zh) * 2010-11-19 2011-06-15 湖州银轴输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袋装粉整平机
CN203127801U (zh) * 2012-12-28 2013-08-14 兰州奇正粉体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布料装置
CN104444257A (zh) * 2014-11-07 2015-03-25 黟县清野茶厂 均堆机
CN204957860U (zh) * 2015-04-13 2016-01-13 佛山慧谷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板材原料均匀定点给料装置
CN205010905U (zh) * 2015-08-19 2016-02-03 何淑琼 一种安全性能较高的带式运输机
CN105398835A (zh) * 2015-11-23 2016-03-16 四川亿欣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矿石原料均化装置
CN205187417U (zh) * 2015-12-03 2016-04-27 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物料均匀装置
CN205526803U (zh) * 2016-03-29 2016-08-31 长兴县金欣服装辅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布料铺平机构
CN205555247U (zh) * 2016-04-19 2016-09-07 周伟初 一种用于皮带传输机的打散匀料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719129A1 (de) * 1987-06-06 1988-12-15 Wuertex Maschinenbau Hofmann G Verfahren zur kontinuierlichen bildung einer gleichfoermigen schicht von streugut sowie vorrichtung zur durchfuehrung des verfahrens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96102A (en) * 1954-04-23 1961-08-15 Schuller Werner Manufacture of a web or mat made from glass fibre or a substance having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US3828399A (en) * 1972-03-09 1974-08-13 Multiply Dev Corp Ltd Apparatus for felting fibrous elements
YU45327B (en) * 1985-05-24 1992-05-28 Schuller Gmbh Glaswerk Device for making textile, spinning material and pre-spinning material of glass fibres
JP2005220633A (ja) * 2004-02-06 2005-08-18 Ohbayashi Corp ベルトコンベアの搬送土砂量検出装置およびその検出方法
KR100714219B1 (ko) * 2006-05-22 2007-05-02 이봉대 나노소재를 이용한 복합섬유필터 및 그 제조장치 및 방법
CN201864358U (zh) * 2010-11-19 2011-06-15 湖州银轴输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袋装粉整平机
CN203127801U (zh) * 2012-12-28 2013-08-14 兰州奇正粉体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布料装置
CN104444257A (zh) * 2014-11-07 2015-03-25 黟县清野茶厂 均堆机
CN204957860U (zh) * 2015-04-13 2016-01-13 佛山慧谷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板材原料均匀定点给料装置
CN205010905U (zh) * 2015-08-19 2016-02-03 何淑琼 一种安全性能较高的带式运输机
CN105398835A (zh) * 2015-11-23 2016-03-16 四川亿欣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矿石原料均化装置
CN205187417U (zh) * 2015-12-03 2016-04-27 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物料均匀装置
CN205526803U (zh) * 2016-03-29 2016-08-31 长兴县金欣服装辅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布料铺平机构
CN205555247U (zh) * 2016-04-19 2016-09-07 周伟初 一种用于皮带传输机的打散匀料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53385A (zh) * 2020-04-15 2020-07-28 陈必祥 一种分料传送机构
CN112264373A (zh) * 2020-09-30 2021-01-26 云南白药集团文山七花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三七自动加工生产线
CN115092633A (zh) * 2022-06-27 2022-09-23 宝武集团鄂城钢铁有限公司 提升机定位检测控制方法及提升机定位系统
CN115092633B (zh) * 2022-06-27 2023-05-05 宝武集团鄂城钢铁有限公司 提升机定位检测控制方法及提升机定位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65521A1 (en) 2018-04-12
BR112019006630A8 (pt) 2023-04-11
BR112019006630A2 (pt) 2019-07-02
MX2019003782A (es) 2019-06-24
UA125521C2 (uk) 2022-04-13
CN109843759B (zh) 2020-12-22
CA3039114A1 (en) 2018-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43759A (zh) 用于为连续传送器均匀供料的方法和装置
CN104350347B (zh) 装载原料的装置和装载原料的方法
JP2014062450A (ja) 材料コンベヤシステムを有する建設機械
JPH06127663A (ja) ベルトコンベア上の粉粒塊状物の積載状態の測定方法及びコンベア蛇行制御方法
TWI658148B (zh) 燒結礦的製造方法
CN110199188B (zh) 透气率测量设备和烧结设备
JP2013129895A (ja) 焼結機および気体燃料供給方法
US10155997B2 (en) Device for producing partially reduced iron
CN103717763B (zh) 用于调节烧结机中的烧穿点的方法和调整器
CN212150842U (zh) 一种烧结混合料仓的布料系统
JP2013129894A (ja) 焼結機および気体燃料供給方法
JP2018123426A (ja) 高炉操業方法
KR101749081B1 (ko) 소결장치 및 소결방법
EP0415582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deling bunker flow for better combustion or other plant operation
JP5892316B2 (ja) 焼結機および気体燃料供給方法
EA036991B1 (ru) Способ равномерной загрузки непрерывного конвейера
KR101751286B1 (ko) 원료 장입장치
US20130098204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granular metallic iron
KR20100122956A (ko) 소결원료 투입방법 및 장치
CN205740767U (zh) 固体燃料立式石灰窑的布料装置
JP2020094283A (ja) 高炉操業方法
KR20160008711A (ko) 소결 장치
WO2022230858A1 (ja) 焼結鉱の製造方法及び焼結鉱の製造装置
JP2005350540A (ja) コークス炉の装炭レベル制御方法
CN205710451U (zh) 固体燃料立式石灰窑的卸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ampere

Patentee after: Metso ottotai Finland

Address before: Tampere

Patentee before: Metso Minerals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06

Address after: Tampere

Patentee after: Metso Minerals Ltd.

Address before: Espoo, Finland

Patentee before: OUTOTEC (FINLAND) O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Espoo, Finland

Patentee after: Meizhuo Metal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Finland

Address before: Espoo, Finland

Patentee before: Meizhuo Altutai Metal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Finlan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19

Address after: Espoo, Finland

Patentee after: Meizhuo Altutai Metal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Finland

Address before: Tampere

Patentee before: Metso ottotai Finlan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Finland

CI03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CI03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Correction item: Patentee

Correct: Metso Altutai Finland|Tampere

False: Meizhuo Metal Co., Ltd.|Espoo, Finland

Number: 14-02

Volume: 40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19

Address after: Espoo, Finland

Patentee after: Meizhuo Metal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Finland

Address before: Tampere

Patentee before: Metso ottotai Finlan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Fin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