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42219B - 磁铁以及使用了该磁铁的电动机 - Google Patents

磁铁以及使用了该磁铁的电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42219B
CN109842219B CN201811389905.7A CN201811389905A CN109842219B CN 109842219 B CN109842219 B CN 109842219B CN 201811389905 A CN201811389905 A CN 201811389905A CN 109842219 B CN109842219 B CN 1098422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
magnets
phosphate layer
phosphate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8990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42219A (zh
Inventor
高木信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D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D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DK Corp filed Critical TD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8422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422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422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422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00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01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 H01F1/03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ercivity
    • H01F1/032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ercivity of hard-magnetic materials
    • H01F1/04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ercivity of hard-magnetic materials metals or alloys
    • H01F1/047Alloy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ion
    • H01F1/053Alloy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ion containing rare earth metals
    • H01F1/055Alloy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ion containing rare earth metals and magnetic transition metals, e.g. SmCo5
    • H01F1/057Alloy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ion containing rare earth metals and magnetic transition metals, e.g. SmCo5 and IIIa elements, e.g. Nd2Fe14B
    • H01F1/0571Alloy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ion containing rare earth metals and magnetic transition metals, e.g. SmCo5 and IIIa elements, e.g. Nd2Fe14B in the form of particles, e.g. rapid quenched powders or ribbon flakes
    • H01F1/0575Alloy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ion containing rare earth metals and magnetic transition metals, e.g. SmCo5 and IIIa elements, e.g. Nd2Fe14B in the form of particles, e.g. rapid quenched powders or ribbon flakes pressed, sintered or bonded together
    • H01F1/0577Alloy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ion containing rare earth metals and magnetic transition metals, e.g. SmCo5 and IIIa elements, e.g. Nd2Fe14B in the form of particles, e.g. rapid quenched powders or ribbon flakes pressed, sintered or bonded together sintere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2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253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permanent magnets
    • H01F41/02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permanent magnets protecting methods against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e.g. oxygen, by surface 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253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permanent magnets
    • H01F41/0293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permanent magnets diffusion of rare earth elements, e.g. Tb, Dy or Ho, into permanent 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7Rotor cores with permanent magnets
    • H02K1/2706Inner rotors
    • H02K1/272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 H02K1/274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 H02K1/2753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magnets or groups of magnets arranged with alternating polarity
    • H02K1/276Magnets embedded in the magnetic core, e.g.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s [IP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ermanent Field Magnets Of Synchronous Machinery (AREA)
  • Hard Magnetic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表面绝缘性的新颖的磁铁以及使用了该磁铁的电动机。本发明提供一种磁铁,其具备:磁铁素体,含有稀土元素(R)、过渡金属元素(T)以及硼(B);以及磷酸盐层,包含含有锰的磷酸盐;上述磷酸盐层被设置于上述磁铁素体的表面上,上述磷酸盐层的厚度为0.5μm以上。

Description

磁铁以及使用了该磁铁的电动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铁以及使用了该磁铁的电动机。
背景技术
作为电动机用磁铁,人们正在研究稀土磁铁。最近,要求大型的磁铁用于大型运输机或者发电机的电动机。因为稀土磁铁具有高导电性,所以如果在电动机内被使用的话,则在磁铁内会发生涡电流。如果在磁铁内发生涡电流,则会产生由电阻引起的发热(损耗),并且会招致电动机效率的降低以及减磁等问题。对此,在日本特开2006-286779号公报中,公开了如果分割磁铁同时将绝缘层设置于各个被分割的磁铁的表面并重叠着使用该被分割的磁铁,则涡电流会降低。在该绝缘层的材料中使用了树脂等。
发明内容
可是,近年来电动机用磁铁的应用广泛,并要求一种用别的方法在表面赋予了绝缘性的新颖的磁铁。本发明就是鉴于以上所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表面绝缘性的新颖的磁铁以及使用了该磁铁的电动机。
本发明提供一种磁铁,其具备:磁铁素体,含有稀土元素R、过渡金属元素T以及硼B;以及磷酸盐层,包含含有锰的磷酸盐;上述磷酸盐层被设置于上述磁铁素体的表面上,上述磷酸盐层的厚度为0.5μm以上。上述磁铁与不具备磷酸盐层的磁铁相比,具有优异的绝缘性。
上述磁铁素体的表面可以具有由多个R2T14B晶粒构成的主相、以及被配置于上述R2T14B晶粒之间的晶界相,在此情况下,优选上述磷酸盐层覆盖上述磁铁素体的上述主相,并且不覆盖上述磁铁素体的上述晶界相。另外,上述磷酸盐层的厚度可以是5.0μm以下。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动机,其具备转子和定子,上述转子具有磁芯以及2个以上磁铁,至少1个上述磁铁为上述的磁铁。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电动机,其中,上述磁芯具有狭缝,多个上述磁铁被配置于上述狭缝中。
根据本发明,就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表面绝缘性的新颖的磁铁以及使用了该磁铁的电动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磁铁的表面附近的示意截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的图,(a)是电动机的截面图,(b)是电动机中的转子的斜视透视图。
图3是实施例所涉及的R-T-B系永久磁铁(磁铁素体)的表面的摄影图像。
图4是在实施例5中获得的磁铁的摄影图像,(a)是磁铁表面的图像,(b)是磁铁截面的图像。
符号说明
2 磁铁素体
2a 主相
2b 晶界相
4 覆膜(磷酸盐层)
4a 覆盖部(磷酸盐层)
4b 非覆盖部
10 磁铁
12 旋转轴
20 转子
24 定子
30 电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并就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所述实施方式。
<磁铁>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磁铁的表面附近的示意截面图。在图1中,磁铁10具备磁铁素体2以及磷酸盐层4。磷酸盐层4覆盖磁铁素体2的表面,并被设置于磁铁素体2的表面上。磷酸盐层4优选以与磁铁素体2的外表面相接触的方式被设置。
(磁铁素体)
磁铁素体2为含有稀土元素R、过渡金属T以及硼B的永久磁铁(R-T-B系永久磁铁)。作为R-T-B系永久磁铁,优选使用通过烧结制造的R-T-B系烧结磁铁。另外,也可以替代烧结磁铁而使用进行热成型以及热加工来制造的R-T-B系永久磁铁。
如图1所示,磁铁素体2具有由多个R2T14B晶粒构成的主相2a以及被配置于主相2a之间的晶界相2b,这2个区域露出于磁铁素体2的外表面。晶界相2b包含被配置于相邻的2个主相2a之间的2粒子晶界、以及被配置于相邻的3个以上主相2a之间的多粒子晶界。
R2T14B晶粒是具有由R2T14B型的正方晶构成的结晶结构的晶粒。R2T14B晶粒的平均粒径通常为1μm~30μm的程度。
在磁铁素体2的外表面,主相2a的占有比例优选为80面积%以上,或者为90面积%以上。
在R-T-B系永久磁铁中,R表示至少1种稀土元素。所谓稀土元素,是指属于元素周期表长周期第3族的Sc和Y以及镧系元素。在镧系元素中,包含例如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以及Lu等。稀土元素被分类成轻稀土和重稀土,所谓重稀土元素(以下也称之为RH)是指Gd、Tb、Dy、Ho、Er、Tm、Yb或者Lu,轻稀土元素(以下也称之为RL)是除那些重稀土元素之外的稀土元素。在R-T-B系永久磁铁中,从制造成本以及磁特性的观点出发,R优选为包含RL(至少包含Nd和Pr中的任意一者或者二者的稀土元素)的物质。进一步从提高磁特性的观点出发,进一步优选包含RL(至少包含Nd和Pr中的任意一者或者二者的稀土元素)和RH(至少包含Dy和Tb中的任意一者或者二者的稀土元素)这二者。
在R-T-B系永久磁铁中,T表示1种以上的过渡金属元素,并且T必须包含Fe、或者Fe以及Co。T既可以是单独Fe,也可以是Fe的一部分被Co置换的物质。在将Fe的一部分置换成Co的情况下,不会使磁特性降低而能够提高温度特性。
作为Fe以及Co以外的过渡金属元素,可以列举Ti、V、Cu、Cr、Mn、Ni、Zr、Nb、Mo、Hf、Ta以及W等。另外,除了过渡金属元素之外,T也可以进一步包含例如Al、Ga、Si、Bi以及Sn等元素中的至少1种元素。
在R-T-B系永久磁铁中,关于B,可以将B的一部分置换成碳(C)。在此情况下,除了磁铁的制造变得容易之外,还变得也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另外,C的置换量为实质上不影响磁特性的量。另外,除此之外,也可以不可避免地混入O、C、Ca等。
R-T-B系永久磁铁中的R的含量为25质量%以上35质量%以下,优选为28质量%以上33质量%以下。另外,R-T-B系永久磁铁中的B的含量例如为0.5质量%以上1.5质量%以下,Fe的含量为R-T-B系永久磁铁的结构要素中的实质上的剩余部分。Fe的一部分被Co置换的情况下的Co的含量例如为0.3质量%以上4.0质量%以下。
磁铁素体2的大小并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以为50mm×10mm×10mm。
(磷酸盐层)
磷酸盐层4包含含有锰的磷酸盐(含有锰的磷酸盐)。含有锰的磷酸盐的例子为磷酸锰。磷酸锰的例子为Mn5(PO3(OH))2(PO4)2·4H2O、Mn5H2(PO4)4·4H2O以及MnHPO4·H2O。
磷酸盐层4可以包含50质量%以上、70质量%以上、90质量%以上、或者95质量%以上的含有锰的磷酸盐。
磷酸盐层4既可以包含含有锰以外的金属的磷酸盐,又可以进一步包含磷酸盐以外的化合物。作为锰以外的金属,可以列举铁、镍、钾以及钙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磷酸盐层4的厚度t为0.5μm以上。磁铁10通过具备厚度为0.5μm以上的磷酸盐层4,从而就能够提高磁铁表面的绝缘性。磷酸盐层4的厚度t能够由化学处理的次数和化学处理液的浓度等来进行调整。从获得更高绝缘性的观点出发,磷酸盐层4的厚度t优选为0.7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μm以上。磷酸盐层4的厚度t的上限值并没有特别的限制,但是从制造成本的观点出发,例如可以是5.0μm,也可以是3.0μm。还有,在磷酸盐4的厚度根据位置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任意地对磁铁10的磷酸盐层4的部分的纵截面的SEM图像拍摄20次,将以20张图像来对各个图像中的任意5个地方以上的厚度的测定值的平均作进一步平均得到的值看作为厚度t。
如图1所示,磷酸盐层4能够具有覆盖部4a和非覆盖部4b。多个覆盖部4a由非覆盖部4b互相分开。
在图1中,覆盖部4a覆盖磁铁素体2表面上的主相2a,非覆盖部4b被配置于磁铁素体2表面上的晶界相2b露出的部分。即,在图1中,覆盖部4a不覆盖磁铁素体的晶界相2b。
在磷酸盐层4具有覆盖部4a以及非覆盖部4b的情况下,覆盖部4a相对于磁铁素体2的单位表面积的占有比例优选与以上所述的磁铁素体外表面上的主相的占有比例同样,为80面积%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0面积%以上。由此,就变得容易稳定获得磁铁的绝缘性。
(制造方法)
接着,就如此磁铁的制造方法作如下说明。
首先,由带铸法(strip casting method)等公知的用法来获得R-T-B系永久磁铁的原料粉。接着,由氢吸附粉碎和喷磨机等来对原料粉进行微粉化。通过将所获得的粉末充填于模具内并根据需要一边施加磁场一边加压来进行形成。之后,只要在以真空中等的非氧化氛围气体来烧结所获得的成形体之后实施急剧冷却,即可。之后,根据需要也可以进行时效处理。
接着,根据需要用酸来对所获得的磁铁素体2的表面进行清洗。作为酸例如是0.5~10质量%的硝酸水溶液。由此,磁铁素体2的表面被蚀刻,氧化膜等被除去。
接着,用水清洗磁铁素体2,用IPA等有机溶剂置换水,用干燥炉等来干燥有机溶剂。接着,对于所获得的磁铁素体,使磷酸盐层形成用的处理液与其接触。如此处理被称作为化学处理。作为磷酸盐层形成用的处理液,例如是包含磷酸、磷酸锰、硝酸锰以及硝酸镍的化学处理水溶液。接触时的处理液温度可以为10~40℃。
处理液中的磷酸的浓度可以为1~10质量%,磷酸锰的浓度可以为1~10质量%,硝酸锰的浓度可以为1~10质量%,硝酸镍的浓度可以为0.1~10质量%。
还有,通过在通常条件下使用通常的处理液来进行化学处理从而将磷酸盐层的厚度控制在0.5μm以上是困难的。在以一次接触处理被形成的磷酸盐层的厚度达不到0.5μm的情况下,通过重复与处理液的接触、表面的水洗以及干燥,从而就能够形成所希望的厚度的磷酸盐层。也可以在干燥过程中用IPA等有机溶剂来置换水。通过不进行水洗而长时间进行接触处理,从而就能够增厚磷酸盐层,但是有可能处理液的浓度会发生变化,另外,有可能与其他化合物发生反应而处理液的成分或者组成会发生变化。如果由处理液的变化而包含不想要的化合物来形成磷酸盐层,则该化合物上的新层的形成会变得不均匀,并有可能变得不能够获得最终所希望的厚度。通过重复与处理液的接触、水洗以及干燥,从而就能够除去由一次接触处理而产生的残渣。由此,就能够抑制由于残渣而使得处理液的成分或者浓度发生变化或者抑制不想要的化合物的生成,并有能够更稳定地获得具有所希望厚度的均匀的磷酸盐层的倾向。
如果对于主相2a以及晶界相2b露出于表面的R-T-B系永久磁铁的磁铁素体2进行以上所述的化学处理,则磷酸盐层4(覆盖部4a)在R-T-B系永久磁铁的主相2a表面上析出,且磷酸盐层4(覆盖部4a)在R-T-B系永久磁铁的晶界相2b的表面上实质上不会析出。磷酸盐层4(覆盖部4a)选择性地析出于主相2a的表面的理由并不一定明确,但是认为因为处理液中的磷酸锰容易与主相中的Fe发生反应。
(作用)
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磁铁10,则通过在磁铁素体2的表面上具有厚度为0.5μm以上的磷酸盐层4,从而绝缘性被赋予表面。
另外,通过磷酸盐层4被接触设置于磁铁素体2表面,从而就能够使化学处理的反应速度提高,并且变得在短时间内容易获得所希望的厚度的磷酸盐层。另外,通过磷酸盐层4被接触设置于磁铁素体2的表面,从而在一定体积的磁铁中,作为磁铁发挥功能的磁铁素体的体积比率变大,并且变得容易获得更加优异的磁特性。再有,在别的层被设置于磁铁素体2与磷酸盐层4之间的情况下,因为各层的热膨胀系数不同,所以有可能会发生如以下所述那样的问题。例如,在将磁铁用于在过于严苛的环境条件下被使用的汽车等的情况下,由大的温度变化(-40~200℃)而发生龟裂或者层间剥离的可能性变大。但是,通过磷酸盐层4被接触设置于磁铁素体2的表面,从而就能够抑制以上所述那样的龟裂或者层间剥离的发生。
<电动机>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的图,(a)是电动机的截面图,(b)是电动机中的转子的斜视透视图。
在图2(a)中,电动机30具备:旋转轴12,被设置成可与旋转轴12一起进行旋转的转子20,以及环绕转子20的定子24。圆筒状的定子24具有以规定的间隔被设置于内侧的多个插槽23,电枢绕组22埋入到各个插槽23内。在图2(a)以及图2(b)中,转子20具有圆柱状的磁芯(铁芯)14、以及在周方向上互相分开着被形成于磁芯14中并且在旋转轴12的轴方向上进行延伸的4个狭缝14S。以上所述的多个(在图2(b)中为3个)磁铁10被配置于各个狭缝14S。在本说明书中,将一个狭缝14S内的多个磁铁10统称为磁铁集合体10A。在图2(a)中,关于4个磁铁集合体10A,旋转轴12侧为N极且相反侧为S极的磁铁集合体10A与旋转轴12侧为S极且相反侧为N极的磁铁集合体10A在周方向上被交替配置,由此,沿着磁芯14的周方向相邻的磁铁集合体10A沿着磁芯14的直径方向产生互相相反方向的磁力线。通常,磁铁集合体10A内的各个磁铁10的磁化的朝向互相相同。
3个磁铁10在互相直接接触的状态下,在磁芯14的狭缝14S内被固定。磁铁10的表面因为由磷酸盐层4而具有电绝缘性,所以能够抑制电动机中的涡电流损耗。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中,没有必要将具有电绝缘性的绝缘体配置于磁铁10之间。为此,就会有获得以下所述等效果的倾向:(I)能够降低制造成本;(II)在一定体积的磁铁中能体现磁铁功能的体积的比率进一步变大,并变得容易获得更优异的磁特性;(III)能够进一步抑制由使用于汽车等的时候的过于严酷的温度变化(-40~200℃)引起的龟裂或者层间剥离的发生。另外,在磷酸盐层4具有覆盖部4a以及非覆盖部4b的情况下,因为磁铁10之间的接触面积变小,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磁铁10之间的电绝缘性。
还有,在图2(a)中说明了在转子20中狭缝14S以及磁铁集合体10A在周方向上被配置4个的形态,但是狭缝14S以及磁铁集合体10A只要在周方向上被配置2个以上,即可。另外,在图2(b)中,在转子20的磁铁集合体10A中磁铁10在旋转轴12的轴方向上被配置3个,但是既可以被配置2个又可以被配置4个以上。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狭缝14S内3个磁铁10在旋转轴12的轴方向上被排列着配置,但是也可以如在图2(b)中以点划线进行表示的那样,3个磁铁10在磁芯14的周方向上被排列着配置。再有,在狭缝14S内,也可以3个磁铁10在旋转轴12的轴方向上被排列着配置,并且3个磁铁10在磁芯14的周方向上被排列着配置。在此情况下,共计9个磁铁10被配置于狭缝14S内,并构成磁铁集合体10A。还有,在狭缝14S内,也可以替代磁铁集合体10A而单独使用磁铁10。再有,电动机30并不限定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进行说明的形态,转子20具有2个以上磁铁,且这些中至少1个磁铁是以上所述的磁铁10,即可。
在上述内容中已就磁铁10彼此在狭缝14S内进行直接接触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通过接合层被互相固定。在磁铁10彼此通过接合层被固定并且磷酸盐层4具有覆盖部4a以及非覆盖部4b的情况下,会有磁铁10与接合层之间的粘结性由锚固效应(anchoreffect)而被提高并且磁铁10彼此的粘结性提高的倾向。
以上已就磁铁埋入式电动机(IPM电动机)进行了说明,但是电动机也可以是磁铁10不被设置于磁芯14的狭缝14S内而被设置于磁芯14外周面的磁铁粘贴式的电动机(SPM电动机)。
如同以上所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磁铁能够正好作为使用于磁铁型电动机(PM电动机)的转子的永久磁铁来使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磁铁因为表面具有绝缘性,所以在重叠多个磁铁来用于电动机的情况下能够减少涡流损耗。
实施例
以下是由实施例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所述的实施例。
<R-T-B系永久磁铁的制作>
首先,以获得具有表1所表示的磁铁组成的R-T-B系永久磁铁的方式,由带铸法(strip casting method)法来准备磁铁组合物。还有,在表1中,余量表示将磁铁组合物全体设定为100质量%的情况下的剩余量,(T.RE)表示稀土元素的总计质量%。
[表1]
Figure BDA0001873786970000091
接着,在相对于磁铁组合物在室温条件下使氢吸储之后,在Ar氛围气体中以600℃进行1小时的脱氢的氢粉碎处理(粗粉碎)。
还有,在本实施例中,在氧浓度小于50ppm的Ar氛围气体中进行从该氢粉碎处理到烧结为止的各个工序(微粉碎以及成形)(在以下的实施例以及比较例中相同)。
接着,在进行氢粉碎之后和进行微粉碎之前,将作为粉碎助剂的0.1质量%硬脂酸锌添加到粗粉碎粉末中,并用垂直螺旋混合机(Nauta mixer)来进行混合。之后,用喷磨机来进行微粉碎,从而获得平均粒径为4.0μm程度的微粉碎粉末。
将所获得的微粉碎粉末充填于被配置于电磁铁中的模具内,进行一边施加1200kA/m的磁场一边施加120MPa的压力的磁场中成形,并获得成形体。
之后,将所获得的成形体在真空中以1060℃的温度条件下保持4小时进行烧成,之后,进行急剧冷却,从而获得具有表1所表示的磁铁组成的稀土磁铁。于是,在850℃温度条件下以1小时以及在540℃温度条件下以2小时(都是在Ar氛围条件下)对所获得的稀土磁铁实施2个阶段的时效处理。
将制作好的磁铁浸渍于1%硝酸水溶液中90秒钟,用水清洗浸渍后的磁铁。进一步用异丙醇(IPA)清洗磁铁(IPA置换)之后,放置于80℃的炉内5分钟来使IPA挥发,从而制作出R-T-B系永久磁铁的磁铁素体。
图3是对所获得的R-T-B系永久磁铁的磁铁素体表面进行拍摄的图像。观察到主相2a以及晶界相2b。
<磁铁的制作>(实施例1)
在处理容器内准备好化学处理液A。上述化学处理液A的成分如下述表2所述。将盛有化学处理液A的上述处理容器配置于已设定了80℃温度的油浴槽的槽内,将R-T-B系永久磁铁浸渍于化学处理液A中。用水清洗浸渍后的磁铁,将清洗好的磁铁放置于150℃的炉内使之干燥20分钟。以下将浸渍、水洗以及干燥合并起来称之为化学处理工序。
通过对于上述磁铁进一步重复2次放到上述化学处理液A中的浸渍、水洗以及干燥的工序即进行总计3次化学处理工序,从而形成磷酸盐层,并制作出实施例1的磁铁。在与化学处理面相垂直的方向切断所获得的磁铁,在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来观察切断面之后,就能够确认对磁铁上的磷酸盐层的形成,在测定了磷酸盐层的厚度之后得出的结果为0.63μm。
另外,因为在对于磷酸盐层用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法(SEM-EDS)进行元素分析之后确认磷、氧、钾、钙、铁以及锰的存在,所以能够确认将含有锰的磷酸盐作为主成分的膜的形成。
另外,磷酸盐层具有覆盖部以及非覆盖部。
[表2]
成分 含量[质量%]
磷酸锰 1~10
磷酸 1~10
硝酸锰 1~10
硝酸镍 0.1~10
余量
(实施例2~5)
除了将放到上述化学处理液A中的浸渍、水洗以及干燥的工序(化学处理工序)分别变更成合计4次、5次、6次、7次之外,其余均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实施例2~5的磁铁。在测定了实施例2~5的磁铁的覆膜的厚度之后得出的结果分别为0.75μm、1.1μm、1.2μm以及1.3μm。另外,在实施例2~5的磁铁的覆膜上被确认都有磷、氧、钾、钙、铁以及锰的存在,并被确认到将含有锰的磷酸盐作为主成分的膜的形成。另外,图4(a)是在实施例5中进行制作的磁铁表面的图像,图4(b)是磁铁表面附近的截面图像。
(比较例1)
将不进行化学处理工序而就以以上所述方法获得的R-T-B系永久磁铁的主体部自身(没有磷酸盐层)作为比较例1的磁铁。
(比较例2)
除了对将放到上述化学处理液A中的浸渍、水洗以及干燥的工序(化学处理工序)只进行1次之外,其余均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比较例2的磁铁。在测定了比较例2的磁铁的覆膜的厚度之后得出的结果为0.18μm。另外,在比较例2的磁铁的覆膜上被确认有磷、氧、铁以及锰的存在,并被确认到将含有锰的磷酸盐作为主成分的膜的形成。
(比较例3)
除了将放到上述化学处理液A中的浸渍、水洗以及干燥的工序(化学处理工序)变更成总计2次以外,其余均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比较例3的磁铁。在测定了比较例3的磁铁的覆膜的厚度之后得出的结果为0.31μm。另外,在比较例3的磁铁的覆膜上被确认有磷、氧、铁以及锰的存在,并被确认到将含有锰的磷酸盐作为主成分的膜的形成。
(比较例4)
在处理容器内准备好化学处理液B。化学处理液B的成分如下述表3所述。将盛有化学处理液B的上述处理容器配置于已设定了60℃温度的油浴槽的槽内,将R-T-B系永久磁铁浸渍于化学处理液B中。用水清洗浸渍后的磁铁,并放置于150℃的炉内使之干燥20分钟。
在测定了比较例4的磁铁的覆膜的厚度之后得出的结果为0.05μm。另外,在比较例4的磁铁的覆膜上被确认有磷、氧、铁以及锌(Zn)的存在,并被确认到以含有锌的磷酸盐为主成分的膜的形成。
[表3]
成分 含量[质量%]
磷酸锌 10~20
磷酸 1~10
锌化合物 1~10
余量
(比较例5)
除了将放到上述化学处理液B中的浸渍、水洗以及干燥的工序(化学处理工序)变更成总计2次以外,其余均以与比较例4相同的方法制作比较例5的磁铁。在测定了比较例5的磁铁的覆膜的厚度之后得出的结果为0.10μm。另外,在比较例5的磁铁的覆膜上被确认有磷、氧、铁以及锌的存在,并被确认到以含有锌的磷酸盐为主成分的膜的形成。
(比较例6)
除了将放到上述化学处理液B中的浸渍、水洗以及干燥的工序(化学处理工序)变更成总计3次以外,其余均以与比较例4相同的方法制作比较例6的磁铁。在测定了比较例6的磁铁的覆膜的厚度之后得出的结果为0.15μm。另外,在比较例6的磁铁的覆膜上被确认有磷、氧、铁以及锌的存在,并被确认到以含有锌的磷酸盐为主成分的膜的形成。
<磁铁的评价>
使各个实施例以及比较例的磁铁的纵横面(主面)彼此相对着重叠2个各个实施例以及比较例的磁铁(纵8.00mm×横7.95mm×厚4.65mm)。分别使电阻计的端子接触于重叠好的试样的重叠方向的两外侧的2个面,测定端子间的电阻值。
将对各个实施例以及比较例的磁铁的电阻值的测定结果与各个化学处理工序次数、覆膜中主成分、覆盖部占有比例以及覆膜的厚度一起表示于表4中。
[表4]
Figure BDA0001873786970000131
在实施例1~5中获得的磁铁上都形成了没有不均匀的均匀的覆膜,与比较例1~6相比能够获得更高的电阻值。图4是对在实施例5中获得的磁铁进行拍摄的图像,图4(a)为磁铁表面的图像,图4(b)为磁铁截面的图像。

Claims (4)

1.一种磁铁,其特征在于:
具备:
磁铁素体,含有稀土元素R、过渡金属元素T以及硼B;以及
磷酸盐层,包含含有锰的磷酸盐,
所述磷酸盐层被设置于所述磁铁素体的表面上,
所述磷酸盐层的厚度为0.63~1.3μm,
所述磁铁素体的表面具有由多个R2T14B晶粒构成的主相、以及被配置于所述R2T14B晶粒之间的晶界相,
所述磷酸盐层覆盖所述磁铁素体的所述主相,不覆盖所述磁铁素体的所述晶界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铁,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磁铁素体的表面,所述主相的占有比例为80面积%以上。
3.一种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转子和定子,
所述转子具有磁芯以及2个以上的磁铁,
至少1个所述磁铁为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铁。
4.一种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转子和定子,
所述转子具有磁芯以及2个以上的磁铁,
所述磁芯具有狭缝,所述2个以上的磁铁被配置于所述狭缝中,
至少1个所述磁铁为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铁。
CN201811389905.7A 2017-11-24 2018-11-21 磁铁以及使用了该磁铁的电动机 Active CN1098422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26118 2017-11-24
JP2017-226118 2017-11-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42219A CN109842219A (zh) 2019-06-04
CN109842219B true CN109842219B (zh) 2021-06-01

Family

ID=66633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89905.7A Active CN109842219B (zh) 2017-11-24 2018-11-21 磁铁以及使用了该磁铁的电动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964464B2 (zh)
JP (1) JP2019096868A (zh)
CN (1) CN109842219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63903A (ja) * 1983-09-16 1985-04-12 Sumitomo Special Metals Co Ltd 耐酸化性のすぐれた永久磁石
JPH114555A (ja) * 1997-06-11 1999-01-06 Hitachi Ltd 永久磁石回転電機
JP2003007556A (ja) * 2001-06-18 2003-01-10 Nippon Parkerizing Co Ltd 耐食性の優れた希土類−鉄−ホウ素系永久磁石複合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841578A (zh) * 2005-03-29 2006-10-04 Tdk株式会社 粘结磁铁及其制造方法
CN1938798A (zh) * 2004-03-26 2007-03-28 Tdk株式会社 稀土类磁体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多层体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63902A (ja) * 1983-09-17 1985-04-12 Sumitomo Special Metals Co Ltd 耐酸化性のすぐれた永久磁石
JP2546989B2 (ja) * 1986-04-30 1996-10-23 株式会社 トーキン 耐酸化性に優れた永久磁石
JP3248982B2 (ja) * 1993-04-30 2002-01-21 ティーディーケイ株式会社 永久磁石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2198241A (ja) * 2000-08-11 2002-07-12 Sumitomo Special Metals Co Ltd 耐食性被膜を有する希土類系永久磁石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457726B2 (ja) * 2004-03-29 2010-04-28 Tdk株式会社 希土類磁石の製造方法及び希土類磁石
KR100866018B1 (ko) 2004-03-31 2008-10-31 티디케이가부시기가이샤 희토류 자석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3993613B2 (ja) 2005-03-31 2007-10-17 Tdk株式会社 磁石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1146417A (ja) * 2010-01-12 2011-07-28 Sumitomo Metal Mining Co Ltd 樹脂結合型磁石用組成物の製造方法、得られる磁石用樹脂組成物、及び樹脂結合型磁石
JP2014087075A (ja) * 2012-10-19 2014-05-12 Hideo Suyama 埋込磁石同期電動機の回転子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63903A (ja) * 1983-09-16 1985-04-12 Sumitomo Special Metals Co Ltd 耐酸化性のすぐれた永久磁石
JPH114555A (ja) * 1997-06-11 1999-01-06 Hitachi Ltd 永久磁石回転電機
JP2003007556A (ja) * 2001-06-18 2003-01-10 Nippon Parkerizing Co Ltd 耐食性の優れた希土類−鉄−ホウ素系永久磁石複合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938798A (zh) * 2004-03-26 2007-03-28 Tdk株式会社 稀土类磁体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多层体的制造方法
CN1841578A (zh) * 2005-03-29 2006-10-04 Tdk株式会社 粘结磁铁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964464B2 (en) 2021-03-30
CN109842219A (zh) 2019-06-04
US20190164673A1 (en) 2019-05-30
JP2019096868A (ja) 2019-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10777B2 (en) R-T-B based sintered magnet and motor
JP4737431B2 (ja) 永久磁石回転機
JP5408340B2 (ja) 希土類焼結磁石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モータ及び自動車
TWI497541B (zh) 釹系燒結磁石之製造方法
WO2012161355A1 (ja) 希土類焼結磁石、希土類焼結磁石の製造方法及び回転機
US20120153759A1 (en) Rare earth magnet molding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WO2011122638A1 (ja) 焼結磁石、モーター、自動車、及び焼結磁石の製造方法
JP2005175138A (ja) 耐熱性希土類磁石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3121820B1 (en) Permanent magnet, motor and generator
JP4919109B2 (ja) 永久磁石回転機及び永久磁石回転機用永久磁石セグメントの製造方法
CN109842219B (zh) 磁铁以及使用了该磁铁的电动机
CN107231044B (zh) 稀土类磁铁及电动机
US20190304639A1 (en) R-t-b-based sintered magnet
JP5359383B2 (ja) 磁石成形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348110B2 (ja) 希土類磁石、希土類磁石の製造方法及び回転機
JP7150537B2 (ja) 磁石材料、永久磁石、回転電機、及び車両
CN113450985A (zh) 稀土永久磁铁和具有该稀土永久磁铁的旋转电机
JP5359382B2 (ja) 磁石成形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276553B2 (ja) 希土類磁石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197280A (ja) 希土類磁石の製造方法及び希土類磁石
JP7180479B2 (ja) モータコアの製造方法
JP2011019401A (ja) 永久磁石回転機用永久磁石セグメントの製造方法
EP4246538A1 (en) Permanent magnet,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vehicle, and aircraft
JP2011211041A (ja) 希土類焼結磁石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モータ及び自動車
CN113053605B (zh) 磁铁材料、永久磁铁、旋转电机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