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37701B - 洗衣机 - Google Patents

洗衣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37701B
CN109837701B CN201811444273.XA CN201811444273A CN109837701B CN 109837701 B CN109837701 B CN 109837701B CN 201811444273 A CN201811444273 A CN 201811444273A CN 109837701 B CN109837701 B CN 1098377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hing machine
clutch
fastening
bearing hous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4427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37701A (zh
Inventor
朴永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98377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377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377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377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30Driving arrangements 
    • D06F37/40Driv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ing the receptacle and an agitator or impeller, e.g. alternatively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3/00Washing machines with receptacles, e.g. perforated, having a rotary movement, e.g. oscillatory movement, the receptacle serving both for washing and for centrifugally separating water from the laundry 
    • D06F23/04Washing machines with receptacles, e.g. perforated, having a rotary movement, e.g. oscillatory movement, the receptacle serving both for washing and for centrifugally separating water from the laundry  and rotating or oscillating about a vertical axi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20Mountings, e.g. resilient mountings, for the rotary receptacle, motor, tub or casing; Preventing or damping vibrations
    • D06F37/24Mountings, e.g. resilient mountings, for the rotary receptacle, motor, tub or casing; Preventing or damping vibrations in machines with a receptacle rotating or oscillating about a vertical axi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30Driving arrangements 
    • D06F37/304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electric motor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17/00Washing machines having receptacles, stationary for washing purposes, wherein the washing action is effected solely by circulation or agitation of the washing liquid
    • D06F17/06Washing machines having receptacles, stationary for washing purposes, wherein the washing action is effected solely by circulation or agitation of the washing liquid by rotary impellers
    • D06F17/08Driv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impeller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洗衣机,其中,包括:轴承罩,设置于外桶的底面;离合器阻挡件,设置于所述轴承罩的底面;以及驱动马达,由与所述离合器阻挡件的下侧结合的定子和转子组成。所述离合器阻挡件包括:底座部,配置于所述轴承罩的底面;以及紧固凸台,从所述底座部向下侧延伸规定长度,并且利用紧固构件与所述定子紧固。

Description

洗衣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洗衣机。
背景技术
通常,洗衣机包括用于装洗涤水的洗涤桶、可旋转地设置于洗涤桶内并用于容纳衣物等(以下称为“洗涤物”)的滚筒,随着滚筒进行旋转,来实现洗涤物的洗涤和脱水。
洗衣机可分为设计成滚筒的旋转中心垂直地形成,可将洗涤物从上侧投入的顶部投入式(top loading type);以及设计成滚筒的旋转中心水平地形成或沿越往后端越低的方向倾斜地形成,可将洗涤物从前方投入的前方投入式(front loading type)。
所述顶部投入式洗衣机大体可分为搅拌式(agitator type)和波轮式(pulsatortype),所述搅拌式洗衣机通过使在滚筒的中央凸出的洗涤棒旋转来进行洗涤,而所述波轮式洗衣机通过使在滚筒下部形成的圆盘状波轮或滚筒旋转来进行洗涤。
所述前方投入式通常被称为滚筒洗衣机,在滚筒的内周面设置有提升件(lifter),随着滚筒进行旋转,提升件使洗涤物上升后下落,由此进行洗涤。
在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04-0071430号(2004年08月12日)(以下称为现有技术)中公开了顶部投入式全自动洗衣机。
在所述现有技术公开的洗衣机设置有驱动部,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马达,用于提供驱动力;脱水轴,用于旋转洗涤桶;洗涤轴,用于驱动波轮;联轴器,用于选择性地驱动所述脱水轴和洗涤轴。
所述联轴器将从所述驱动马达产生的旋转力,在进行洗涤时,传递到所述波轮,而在进行脱水时,同时传递到所述波轮和洗涤桶。即,所述洗涤轴始终结合于所述驱动马达,所述脱水轴选择性地与所述驱动马达结合。
为此,所述联轴器啮合于所述脱水轴并可上下移动,并且在所述联轴器的外周面设置有能够与所述驱动马达的转子啮合的齿面。由此,所述联轴器在上升时,解除所述脱水轴与所述转子之间的结合,而在下降时,与所述转子啮合,由此将转子的旋转力传递到所述脱水轴。
不过,在所述现有技术公开的洗衣机存在如下所述的问题。
第一,在现有的洗衣机中,驱动马达的定子利用紧固构件来紧固于轴承罩的底面。并且,在所述定子和轴承罩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离合器杆的转动的离合器阻挡件。
此时,所述定子的上部安装面与所述离合器阻挡件的下部面直接接触来形成紧固。在该情况下,从驱动马达产生的振动经由所述离合器阻挡件传递到所述轴承罩侧,从而产生的噪音大的问题。
第二,在现有技术中,没有用于保持离合器杆的操作量(旋转量)为恒定的结构。因此,离合器杆的操作量不能保持为恒定,从而导致与离合器杆接触的相对物(例如,结合物)之间的摩擦严重,由此,存在零部件磨损的问题。
第三,因马达高速运转产生的振动而导致用于固定定子的紧固构件的紧固力逐渐变弱。当紧固构件的紧固力变弱时,存在因零部件偏心而导致异响增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改善如上所述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衣机,使定子的上部安装面与离合器阻挡件的下部面接触的接触面最小化,由此,能够减小经由离合器阻挡件向轴承罩侧传递的噪音。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衣机,能够保持用于升降联轴器的离合器杆的操作量(旋转量)为恒定。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衣机,增大用于紧固定子的紧固构件的紧固力,能够防止因离合器阻挡件的温度变化而导致紧固力减小。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衣机,能够使与驱动马达结合的相对结构之间的组装变得容易。
为了达到如上所述的目的,本发明的洗衣机包括安装于外桶外表面且用于提供旋转内桶和波轮的驱动力的驱动部。
所述驱动部可包括:轴承罩,设置于所述外桶的底面;离合器阻挡件,设置于所述轴承罩的底面,以及驱动马达,由与所述离合器阻挡件的下侧结合的定子和转子组成。
此时,所述离合器阻挡件可包括:底座部,配置于所述轴承罩的底面;以及紧固凸台,从所述底座部向下侧延伸规定长度,并且利用紧固构件与所述定子紧固。
另外,所述驱动部可包括:驱动马达,包括定子和转子;轴承罩,固定于所述外桶的底面;行星齿轮模块,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轴承罩的内部;脱水轴,结合于所述行星齿轮模块,选择性地受到所述转子的旋转力以使所述内桶旋转;洗涤轴,位于所述脱水轴的内部,并且连接于所述行星齿轮模块和所述转子,从而受到所述转子的旋转力以使所述波轮旋转。
另外,所述驱动部包括:联轴器,沿着所述脱水轴的外周面进行垂直移动而选择性地连接所述脱水轴与所述转子;以及离合器机构,使所述联轴器进行垂直移动而使所述脱水轴与所述转子选择性地连接。
此时,所述离合器机构的特征在于,包括:离合器阻挡件,安装于所述轴承罩的底面;以及离合器杆,其一端部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离合器阻挡件的一侧,另一端部连接于所述联轴器并顶起所述联轴器,在所述离合器阻挡件的底面,多个紧固凸台延伸规定长度,所述定子连接于所述多个紧固凸台,所述定子的上表面与所述离合器阻挡件的底面隔开规定间隔。
因此,所述离合器阻挡件在所述轴承罩和定子之间起到减振器作用的同时,使经由所述离合器阻挡件传递到所述轴承罩侧的驱动马达所产生的振动最小化。
另外,所述离合器阻挡件包括:底座部,配置于所述轴承罩的下部,并且在内侧形成有所述脱水轴穿过的开口;多个主法兰,所述主法兰从所述底座部的外侧边缘延伸;多个虚设法兰,所述虚设法兰从所述底座部的外侧边缘延伸,在所述底座部的圆周方向上,与所述多个主法兰交替配置。
此时,所述多个紧固凸台从所述主法兰的底面延伸,在所述定子的内周面形成有向所述定子的中心方向凸出且在所述定子的圆周方向上隔开配置的多个紧固凸出部,并且,所述多个紧固凸台与所述多个紧固凸出部中的一部分紧固凸出部接触,依次贯通所述紧固凸出部和所述紧固凸台的紧固构件可插入到所述轴承罩的底面。
另外,还包括:多个上部引导部,所述上部引导部从所述多个虚设法兰的上表面分别凸出;多个下部引导部,所述下部引导部从所述主法兰的底面延伸并形成于从所述紧固凸台隔开的位置。此时,所述多个上部引导部插入到在所述轴承罩的底面形成的孔,并且所述多个下部引导部可插入到在所述定子的内侧边缘形成的孔。
另外,所述离合器阻挡件还包括:多个内法兰,所述内法兰从所述底座部的内侧边缘延伸;以及辅助结合部,从所述内法兰的上表面凸出,贯通所述辅助结合部的紧固构件可插入到所述轴承罩的底面。
另外,所述离合器阻挡件可还包括插入于所述紧固凸台的内部的金属材料的套管。
另外,在所述底座部的底面一侧形成有用于装配所述离合器杆的装配部,在所述装配部的两侧端部边缘延伸有用于结合所述离合器杆的铰链轴的一对铰链结合部,并且在所述装配部凸出用于限制所述离合器杆的旋转量的阻挡件肋。
另外,所述阻挡件肋分别从所述装配部的左侧边缘和右侧边缘凸出,并且,所述阻挡件肋的端部可从所述底座的外侧越向中心越向上倾斜地形成。
另外,在洗涤模式下,所述离合器杆向将所述联轴器提升到所述轴承罩侧的方向旋转,当所述离合器杆的上表面与所述倾斜面接触时,限制所述离合器杆的旋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洗衣机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驱动部设置于外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所述驱动部的立体图。
图4是所述驱动部的侧视图。
图5是所述驱动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所述驱动部的纵剖视图。
图7是示出从所述驱动部去除驱动马达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所述驱动部的转子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脱水模式下的驱动部的纵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离合器阻挡件的底面立体图。
图11是结合有离合器杆的离合器阻挡件的底面立体图。
图12是在图11示出的离合器阻挡件的底面图。
图13是结合有离合器杆的离合器阻挡件的平面立体图。
图14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脱水模式下的离合器阻挡件和离合器杆的纵剖视图。
图15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洗涤模式下的离合器阻挡件和离合器杆的纵剖视图。
图1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洗涤运转时的噪音减小效果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并不限于公开的实施例,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构思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相同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容易地提出其它实施例。
以下,举例说明通过洗衣机的上部投入或者取出洗涤物的顶部投入(top-loading)式洗衣机。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洗衣机的剖视图。
参照图1,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洗衣机1可包括:外壳10,用于形成外观;顶盖11,配置于所述外壳10的上端;以及底座12,配置于所述外壳10的下端。
所述外壳10形成为具有内部空间的四边形状,并且上端和下端开放。在所述外壳10的内部可设置有洗涤所需的多种装置。
所述顶盖11配置于所述外壳10的开放的上端,并且形成能够投入洗涤物的洗涤物投入口(未图示)。另外,在所述顶盖11的上侧设置有能够开闭所述洗涤物投入口的门13。例如,所述门13被设置为可以由用户转动。
所述底座12以遮蔽所述外壳10的开放的下端的方式配置。在所述底座12的底面配置有一个或多个腿14,由此,使所述底座12与地面隔开。并且,也可通过旋转所述腿14来调整所述洗衣机1的水平度。
另外,在所述洗衣机1设置有控制面板15,所述控制面板15由能够控制所述洗衣机1的各种装置构成。所述控制面板15可设置于所述顶盖11的上表面。
在所述控制面板15可设置有供用户操作所述洗衣机1而准备的各种输入部以及能够向用户显示所述洗衣机1的状态的显示部。另外,在所述控制面板15可配置有各种PCB(未图示)等,以便根据通过所述输入部来输入的信号,控制所述洗衣机1。
在由所述外壳10、所述顶盖11以及所述底座12形成的所述洗衣机1的内部空间,设置有圆筒形的外桶20和内桶30。所述内桶30的直径小于所述外桶20的直径,以容纳于所述外桶20的内部。
在所述外桶20填充用于洗涤洗涤物的洗涤水。所述外桶20形成为圆筒形,并且,在其上表面可形成有洗涤物能够出入的开口部21。
所述外桶20可通过支撑构件22来在所述外壳10的内部,以从所述底座12向上侧隔开规定距离的状态设置。例如,所述支撑构件22的上端支撑于所述外壳10的上部,下端可与所述外桶20的下部结合。另外,所述支撑构件22的下端可设置有用于吸收在所述外桶20和所述内桶30产生的振动的减振器24。
所述减振器24可包括弹簧,其通过弹性变形来吸收在所述内桶30或后述的驱动部100产生而传递到所述外桶20的振动。
所述内桶30可被定义为洗涤桶,为了对洗涤物进行洗涤、漂洗、脱水,利用后述的驱动部100来进行旋转。所述内桶30可容纳于所述外桶20的内部,并且,所述内桶30的外表面与所述外桶20的内表面隔开固定距离。
在所述内桶30的侧面部形成有流出或者流入洗涤水的多个洗涤孔32。因此,供应到所述外桶20的洗涤水可通过所述多个洗涤孔32来填充到所述内桶30。
另外,在所述内桶30的内周面可设置有用于捕集包括洗涤水中含有的毛的各种杂质的过滤单元34。所述过滤单元34可沿着所述内桶30的圆周方向设置多个。
此外,在所述洗衣机1的内部设置有供水流路,其与外部供水源连接并向所述外桶20和所述内桶30内供应洗涤水。在所述供水流路设置有用于开闭所述供水流路的供水阀。所述供水阀可根据供应的水的种类设置多个。作为一例,所述供水阀可包括温水阀和冷水阀。
另外,在所述洗衣机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从所述外桶20和所述内桶30向洗衣机1的外部排出洗涤水的排水流路45。在所述排水流路45设置有用于开闭所述排水流路45的排水阀46。另外,在所述排水流路45还可设置用于将排出到所述排水流路45的洗涤水向外部抽出的排水泵47。
另外,在所述内桶30底部可旋转地设置波轮50,其形成用于洗涤的水流。
另外,在所述洗衣机1的内部设置有提供用于旋转所述内桶30或所述波轮50的动力的驱动部100。所述驱动部100包括:脱水轴,用于旋转所述内桶30;洗涤轴,用于旋转所述波轮50,选择性地旋转所述脱水轴和所述洗涤轴。
图2是设置有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驱动部的外桶的底面立体图,图3是所述驱动部的立体图,图4是所述驱动部的侧视图。
参照图2至图4,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驱动部100配置于所述外桶20的外表面。具体而言,所述驱动部100配置于所述外桶20的外表面下部。所述驱动部100可被理解为提供用于使所述波轮50进行旋转,或者使所述波轮50与所述内桶30一同进行旋转的动力的机构。
所述驱动部100可包括:洗涤轴110,用于向所述波轮50传递动力;脱水轴120,用于向所述内桶30传递旋转动力;轴承罩130,用于支撑所述洗涤轴110和脱水轴120;以及驱动马达180、190,配置于所述轴承罩130的下部并向所述洗涤轴110或所述脱水轴120提供驱动力。
以下,参照附图,对所述驱动部100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
图5是所述驱动部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所述驱动部的纵剖视图,图7是示出从所述驱动部去除驱动马达的状态的立体图,图8是示出所述驱动部的转子的立体图。
参照图5至图8,如前所述,所述驱动部100包括洗涤轴110、脱水轴120、轴承罩130以及驱动马达180、190。
详细而言,所述洗涤轴110包括上部洗涤轴111以及位于所述上部洗涤轴111的下部的下部洗涤轴115。并且,所述脱水轴120包括上部脱水轴121以及位于所述上部脱水轴121的下部的下部脱水轴125。
所述上部洗涤轴111贯通所述上部脱水轴120的中心并凸出到所述内桶30的内部,凸出到所述内桶30的内部的所述上部洗涤轴111的一端部结合于所述波轮50。并且,所述上部洗涤轴111的另一端部延伸到下部,并结合于在所述轴承罩130的内部配置的行星齿轮模块140。
所述上部洗涤轴111固定于所述内桶30的底部并与所述内桶30一体旋转。
所述下部洗涤轴115从所述上部洗涤轴111向下侧隔开而配置。所述下部洗涤轴115的下端部结合于所述驱动马达的转子190,并且,上端部结合于所述行星齿轮模块140。即,所述行星齿轮模块140连接所述上部洗涤轴111的下端与所述下部洗涤轴115的上端。
在所述上部脱水轴121的内部贯通插入有所述上部洗涤轴111,所述上部脱水轴121与所述上部洗涤轴111形成同心。所述上部脱水轴121的一端部结合于所述内桶30并向所述内桶30传递旋转力,另一端部连接于所述行星齿轮模块140。
所述下部脱水轴125从所述上部脱水轴121向下侧隔开而配置。在所述下部脱水轴125的内部贯通插入有所述下部洗涤轴115,所述下部脱水轴125与下部洗涤轴115形成同心。所述下部脱水轴125的上端部连接于所述行星齿轮模块140,并且,下端部通过后述的联轴器150来结合于所述转子190而得到旋转力。此时,在所述下部脱水轴125的外周面形成有用于与所述联轴器150啮合的齿面(serration)。因此,所述联轴器150设置为可沿着所述下部脱水轴125上下进行移动。
通过上述的本发明的结构,所述驱动马达产生的旋转力通过所述行星齿轮模块140来减速,并向所述上部洗涤轴111和/或所述上部脱水轴121传递。因此,所述波轮50或所述内桶30以较大的扭力进行旋转,从而可有效运用驱动马达,其结果,可形成驱动马达的轻薄化。
所述轴承罩130支撑所述洗涤轴110和所述脱水轴120,并且,在其内部容纳包括多个齿轮的行星齿轮模块140。所述轴承罩130配置于所述外桶20的下侧。所述轴承罩130可通过紧固构件来固定于所述外桶20的底面。在所述轴承罩130的上表面边缘可形成有用于贯通所述紧固构件的多个紧固孔131,所述多个紧固孔131可在所述轴承罩130的圆周方向上隔开配置。并且,贯通所述紧固孔131的所述紧固构件插入固定于所述外桶20的底面。
所述轴承罩130形成用于容纳所述行星齿轮模块140的内部空间。详细而言,所述轴承罩130可包括:罩外壳130a,在内部中央容纳所述行星齿轮模块140;以及罩盖130b,覆盖所述罩外壳130a的开口的上表面。并且,所述多个紧固孔131可配置于所述罩盖130b的外侧边缘。
另外,在所述轴承罩130的下部可通过紧固构件来结合有离合器阻挡件160。具体而言,在所述罩外壳130a的底面可形成有用于插入所述紧固构件的多个紧固孔133。所述紧固构件贯通所述离合器阻挡件160并插入于所述紧固孔133,由此,所述离合器阻挡件160可安装于所述轴承罩130的底面。
所述多个紧固孔133可形成为三个,但并不限于此,可以相互以相同的间隔隔开配置。
此外,在所述轴承罩130的上表面中心、即所述罩盖130b的中心部,贯通插入所述上部洗涤轴111和所述上部脱水轴121。
详细而言,在所述罩盖130b的中心部可延伸形成有用于插入轴承的套筒130c,所述上部脱水轴121贯通所述套筒130c并连接于所述行星齿轮模块140。并且,在所述上部脱水轴121的外周面和所述套筒130c之间夹设有上部轴支撑轴承103,从而可旋转地支撑所述上部脱水轴121。当所述上部脱水轴121进行旋转时,通过所述上部轴支撑轴承103来防止在所述上部脱水轴121和所述套筒130c之间产生摩擦力。
另外,在所述轴承罩130的底面中心、即所述罩外壳130a的底部中心,贯通插入所述下部洗涤轴115和所述下部脱水轴125。并且,在所述罩外壳130a的底部中心也延伸形成有套筒130d,所述下部脱水轴125贯通所述套筒130d并连接于所述行星齿轮模块140。并且,在所述套筒130d和所述下部脱水轴125之间设置下部轴支撑轴承105,从而可旋转地支撑所述下部脱水轴125。
所述驱动马达配置于所述轴承罩130的下方。所述驱动马达包括:定子180,利用施加的电源来产生磁力;转子190,通过与所述定子180的相互作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而进行旋转。
详细而言,所述定子180包括:磁轭部181,在内周面叠层磁芯(未图示)而形成;磁极183,从所述磁轭部181的侧表面放射状凸出且沿所述磁轭部181的圆周方向隔开形成,并且缠绕有线圈182;以及绝缘体184,覆盖所述磁芯的外周面,用于防止所述线圈182与所述磁芯的直接接触。
另外,所述定子180还包括从所述磁轭部181的内周面,具体而言,从所述绝缘体184的内周面向所述磁轭部181的中心方向凸出的紧固凸出部185。所述紧固凸出部185是利用紧固构件来将所述定子180紧固于所述轴承罩130的部分。
在所述紧固凸出部185形成有紧固孔186,紧固构件贯通所述紧固孔186并插入于所述轴承罩130的底面。
此时,在所述定子180和所述轴承罩130之间夹设有所述离合器阻挡件160,并且,所述紧固构件依次贯通所述定子180、离合器阻挡件160和轴承罩130。
另外,所述紧固凸出部185可从所述磁轭部181的内周面向圆周方向配置多个。并且,所述多个紧固凸出部185可以相互以相同的间隔隔开配置。
在图5中,虽然图示为六个紧固凸出部185形成于所述磁轭部181的内周面,但是,在本发明中,只在六个紧固凸出部185中的三个紧固凸出部185贯通插入有紧固构件、即所述定子180三点紧固而支撑于所述轴承罩130。根据这样的三点紧固结构,与形成六点紧固结构的现有的驱动部相比,具有振动传递量减少的优点。具体而言,当从所述驱动马达产生的振动通过所述离合器阻挡件160来向所述轴承罩130侧传递时,成为传递介质的所述紧固构件从六个减少到三个,因此,振动传递量也将减少。
所述转子190是因与所述定子180的电极差异而进行旋转的部分。所述转子190以围绕所述定子180的外周面的方式配置。作为一例,所述转子190可形成为上表面开放的扁平圆筒形。并且,所述定子180通过所述开放的上表面来放置于所述转子190的内部,从而可构成外转子型马达。
详细而言,参照图8,所述转子190包括:转子框架191,形成外观;磁体192,附着于所述转子框架191的内侧壁。并且,在所述转子框架191的内侧壁形成有放置所述磁体192并支撑磁体192的下端部的台阶193。
另外,在所述转子190的中心部设置有用于结合于所述下部洗涤轴115与所述下部脱水轴125的轴结合部195。所述轴结合部195包括:轴结合凸台197,形成有用于贯通所述下部洗涤轴115的轴贯通孔196;啮合部198,形成于所述轴结合凸台197的外侧,与联轴器150的齿面啮合。
所述轴结合部195固定结合于所述转子190并与所述转子190一体地进行旋转。并且,在贯通所述轴结合部195的所述下部洗涤轴115的端部插入螺母199,由此,所述下部洗涤轴115构成为与所述轴结合部195和所述转子190一体地进行旋转。
此外,构成所述驱动部100的所述行星齿轮模块140是使从所述驱动马达产生的旋转力减速,从而增大传递到所述波轮50的扭力的机构。
详细而言,所述行星齿轮模块140包括:行星齿轮外壳145;太阳齿轮144,容纳于所述行星齿轮外壳145的内部;多个行星齿轮142,啮合于所述太阳齿轮144的外周面;以及行星架141,用于支撑所述多个行星齿轮142。
更加详细而言,在所述行星架141沿着圆周方向配置有用于插入行星齿轮的多个齿轮轴143,在所述行星齿轮142的中心部形成有贯通所述齿轮轴143的贯通孔。根据这样的结构,所述行星架141在支撑所述多个行星齿轮142的同时,可与所述行星齿轮142一同自转。并且,在所述多个行星齿轮142的中心配置有太阳齿轮144,所述行星齿轮142啮合于所述太阳齿轮144而进行旋转。与此同时,所述多个行星齿轮142与形成于所述行星齿轮外壳145的内周面的齿面啮合并进行旋转。
并且,在所述行星齿轮外壳145的底面固定所述下部脱水轴125的上端部,由此,所述下部脱水轴125与所述行星齿轮外壳145一体地进行旋转。如图所示,所述下部脱水轴125可由贯通所述下部洗涤轴115的圆筒形状的轴部125a和从所述轴部125a的上端向与所述轴部125a正交的方向、即水平方向延伸的圆形的支撑部125b形成。并且,所述支撑部125b形成所述行星齿轮外壳145的底面,从而支撑所述太阳齿轮144和行星齿轮142。并且,所述行星齿轮外壳145的上端与所述上部脱水轴121连接为一体。并且,在所述支架141的上部形成有弧形处理的八边形槽,从而可与所述上部洗涤轴111的下端部配合。因此,所述支架141与所述上部洗涤轴111一体地进行旋转。
并且,在所述下部洗涤轴115的上端部连接有所述太阳齿轮144。在洗涤模式,从所述驱动马达产生的旋转力经过所述下部洗涤轴115,按照太阳齿轮144、行星齿轮142、行星架141和上部洗涤轴111的顺序传递。并且,从所述驱动马达产生的旋转力因行星齿轮模块140而降低旋转速度但扭力增大,并传递到所述上部洗涤轴111。
另外,所述驱动部100还包括所述联轴器150。所述联轴器150结合于所述下部脱水轴125的外周面,可沿着所述下部脱水轴125向垂直方向(上下方向)进行移动。所述联轴器150沿着所述下部脱水轴125进行垂直移动,由此,起到将因所述转子190的旋转而产生的旋转力选择性地向所述下部脱水轴125和所述下部洗涤轴115传递的作用。
详细而言,所述联轴器150包括在上表面和下表面设置有齿面的圆筒形主体151。在所述主体151的中心形成有用于贯通所述下部脱水轴125的贯通孔(未图示)。并且,在所述贯通孔的内周面形成有与所述下部脱水轴125的外周面啮合的齿面。
所述联轴器150在形成于所述贯通孔的内周面的齿面与形成于所述下部脱水轴125的外周面的齿面结合的状态下,沿着所述下部脱水轴125下降,由此,形成于所述联轴器150的下表面的齿面结合于所述转子190的啮合部198。并且,当所述联轴器150上升时,所述转子190的啮合部198与形成于所述联轴器150的下表面的齿面分离。
在所述主体151的上端部形成有向所述主体151的半径方向扩展的法兰部152。并且,在所述法兰部152的上表面边缘可沿着圆周方向形成有停止用齿轮153。另外,在所述主体151的下端部边缘沿着圆周方向形成有与所述轴结合部195的啮合部198啮合的连接用齿轮155。
并且,在所述联轴器150上部面和所述下部轴支撑轴承105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未图示),其在从洗涤模式转换为脱水模式时,将所述联轴器150推向下侧。
另外,所述驱动部100还可包括离合器机构170,与洗涤行程或脱水行程相对应地,将驱动马达的动力传递路径向所述洗涤轴110或所述脱水轴120切换。所述离合器机构170通过离合器马达的运转来将所述联轴器150上升到所述上升位置。
详细而言,所述离合器机构170可包括:离合器马达(未图示),设置于所述外桶20的下部;凸轮(未图示),结合于所述离合器马达的驱动轴;杆引导部171,固定于所述轴承罩130的内部;操作杆172,在开启(ON)/关闭(OFF)所述离合器马达时,在所述杆引导部171的引导下进行直线往复运动。
另外,所述离合器机构170可还包括:连杆173,设置于所述离合器马达的凸轮和操作杆172之间,起到随着所述离合器马达的驱动使所述操作杆172拉向所述离合器马达侧的作用;复位弹簧(未图示),一端部固定于所述杆引导部171,另一端部固定于所述操作杆172,从而向所述操作杆172赋予复位力。
另外,所述离合器机构170还可包括:可动构件174,当所述离合器马达开启时,沿着所述操作杆172的倾斜面下降;柱塞175,沿着所述可动构件174内部的引导槽进行上下运动;缓冲弹簧176,设置于所述柱塞175的外周面。
并且,在所述柱塞175的下端部设置有用于实质支撑所述联轴器150的离合器杆177。所述离合器杆177的一端部结合于所述柱塞175,另一端部接触于所述联轴器150,由此,起到使所述联轴器150升降的功能。
详细而言,所述离合器杆177可包括:连接部177a,结合于所述柱塞175的端部;支撑部177b,从所述连接部177a朝向所述联轴器150延伸;以及固定销177c,从所述连接部177a的两侧面边缘延伸而成为所述离合器杆177的旋转中心。所述固定销177c可被定义为铰链轴。
所述连接部177a的一端部连接于所述柱塞175的端部,另一端部形成有所述支撑部177b。所述连接部177a和支撑部177b可水平地形成。所述固定销177c在横向方向上贯通所述连接部177a,并且结合于后述的离合器阻挡件160。即,所述支撑部177b通过所述固定销177c来铰链结合于所述离合器阻挡件160,从而设置为可旋转固定量。
所述支撑部177b从所述连接部177a的端部朝向所述联轴器150凸出而起到升降所述联轴器150的功能。所述支撑部177b起到在切换到洗涤模式时,将所述联轴器150施压到上升位置的功能。
所述支撑部177b从所述连接部177a的端部朝向所述联轴器150,向两侧分开延伸,从而所述支撑部177b和所述连接部177a形成‘Y’字形。并且,延伸的所述支撑部177b的两端部可以围绕所述联轴器150的边缘的方式配置。
作为一例,所述支撑部177b的至少一部分可围绕所述联轴器150的主体151的外周面。并且,所述支撑部177b的上表面一部分可与所述联轴器150的法兰部151下表面接触。此时,所述支撑部177b可配置为卡止于所述联轴器150的外周面,或者也可固定于所述联轴器150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即,需要明确的是,所述支撑部177b接触于所述联轴器150的方法除了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公开的方法外,还可提出多种方法。
另外,所述驱动部100可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离合器杆177的旋转量的离合器阻挡件160。所述离合器阻挡件160起到在解除所述联轴器150与所述转子190的结合之后,抑制所述联轴器150的移动,以免所述联轴器150进行旋转而不冲击到所述离合器马达、所述洗涤轴110或所述脱水轴120的作用。
所述离合器阻挡件160利用紧固构件来固定于所述轴承罩130的底面。
另外,在所述离合器阻挡件160铰链结合有所述离合器杆177,所述离合器杆177能够旋转。所述离合器阻挡件160引导所述离合器杆177使得所述联轴器150稳定地上升或下降。
以下,参照附图,对所述驱动部的运转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参照图6,说明洗涤行程(或者洗涤模式)中的驱动部的运转。当向所述洗衣机1输入洗涤命令时,所述离合器机构170的离合器马达开启。当开启所述离合器马达时,所述连杆173被拉向所述离合器马达侧而将所述操作杆172一同拉翔所述离合器马达侧。
当所述操作杆172拉向所述离合器马达侧时,所述可动构件174沿着所述操作杆172的倾斜面下降。此时,当所述柱塞175与所述可动构件174一同下降时,借助所述柱塞175的推力,所述离合器杆177向上方旋转。
此时,随着所述离合器杆177向上方移动,所述离合器杆177将所述联轴器150推向上方,使得所述联轴器150沿着所述下部脱水轴125上升。这样,所述联轴器150被解除与所述转子190的结合,形成与所述下部脱水轴125的结合。在该情况下,所述联轴器150脱离所述转子190,由此,在所述转子190进行旋转时,只有所述洗涤轴110进行旋转。
即,在洗涤模式中,形成于所述联轴器150的内周面的齿面处于只与所述下部脱水轴125的外周面的齿面啮合的状态,而不是与啮合于所述下部洗涤轴115的啮合部198的齿面的状态,因此,所述转子190的旋转力经由所述洗涤轴110只传递到所述波轮50。
详细而言,在洗涤模式中观察转子190的旋转力传递过程可知,所述转子190所产生的旋转力依次被传递到所述转子190的轴结合凸台197、结合于所述轴结合凸台197的下部洗涤轴115、太阳齿轮144、行星齿轮142、行星架141以及上部洗涤轴111。
此外,参照附图,对脱水行程(或者脱水模式)中的驱动部的运转进行说明。
图9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脱水模式下的驱动部的纵剖视图。
参照图9,当向所述洗衣机1输入脱水命令时,所述离合器机构170的离合器马达关闭。当所述离合器马达关闭时,被拉向离合器马达侧的所述连杆173复位到原位置,所述可动构件174沿着所述操作杆172的倾斜面上升。此时,当所述柱塞175与所述可动构件174一同上升时,所述离合器杆177向下方旋转。
此时,随着所述离合器杆177向下方移动,所述联轴器150因自重和压缩弹簧的推力而下降。当所述联轴器150沿着所述下部脱水轴125完全下降时,形成于所述联轴器150的下部的连接用齿轮155啮合于所述转子190的啮合部198。
换言之,当所述联轴器150完全下降时,所述联轴器150处于与所述转子190形成结合且与所述下部脱水轴125也形成结合的状态。在该情况下,所述联轴器150将从所述转子190产生的旋转力同时传递到所述下部洗涤轴115和所述下部脱水轴125,因此,形成所述洗涤轴110和所述脱水轴120的高速旋转,由此进行脱水。
另外,所述洗涤轴110与脱水轴120一体地进行旋转,因此,当太阳齿轮144与所述下部洗涤轴115在所述行星齿轮模块140内部进行旋转时,所述行星齿轮142不自转而在啮合于所述太阳齿轮144的状态下,在所述太阳齿轮144周围进行公转。因此,所述洗涤轴110与脱水轴120以相同的旋转速度进行旋转。
以下,参照附图,对所述离合器阻挡件进行详细说明。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离合器阻挡件的底面立体图,图11是结合有离合器杆的离合器阻挡件的底面立体图,图12是在图11示出的离合器阻挡件的底面图,图13是结合有离合器杆的离合器阻挡件的平面立体图。
如前所述,所述离合器阻挡件160配置于所述轴承罩130的下侧,在所述离合器阻挡件160的下侧配置有包括所述定子180的驱动马达。即,在图10至图12示出的离合器阻挡件是上下颠倒的状态的立体图,在安装于洗衣机时,以图13所示的状态安装于轴承罩130的底面。
所述离合器阻挡件160可配置于所述轴承罩130和所述定子180之间,起到用于减少因所述定子180的旋转而产生的振动被传递到所述轴承罩130侧的减振器作用。所述离合器阻挡件160由塑料树脂材料形成,可注塑成型为一体。
参照图10至图13,所述离合器阻挡件160包括在内侧形成有开口161a的底座部161。所述开口161a可被理解为用于使从所述轴承罩130的下部延伸的所述下部脱水轴125穿过的孔。作为一例,所述开口161a可形成为圆形,但也可形成为非圆形或多边形。
所述底座部161可形成为圆盘形状。此时,所述底座部161的外径可形成为小于所述定子180的内径。
在所述底座部161的内侧边缘,延伸部161b以套筒形式向附图中的上侧延伸,并且在安装于轴承罩130时,变为向下延伸的形式。并且,在所述底座部161底面(附图中的上面)以放射状延伸有多个加强部161c,所述加强部161c在所述开口161a的圆周方向上隔开配置有多个。并且,所述加强部161c连接所述延伸部161b的外周面与所述底座部161的底面,由此,起到增大所述底座部161的强度且分散应力的功能。
另外,在所述底座部161的外侧边缘可凸出形成有多个主法兰161d和多个虚设法兰(dummy flange)161e。所述多个主法兰161d与多个虚设法兰161e可在所述底座部161的圆周方向上交替地隔开配置。并且,作为一例,可设置有三个主法兰161d和三个虚设法兰161e,但并不限于此。
另外,在所述底座部161的内侧边缘可延伸形成有多个内法兰161f。
在所述主法兰161d的底面延伸形成有用于固定于所述轴承罩130的紧固凸台162。并且,贯通所述定子180的紧固构件贯通所述紧固凸台162并紧固于所述轴承罩130,由此,一同固定所述轴承罩130、离合器阻挡件160以及定子180。
所述紧固凸台162从所述底座部161的底面延伸规定长度,由此,所述定子180只接触于所述紧固凸台162的端部,从而可使振动传递最小化。并且,为了使所述底座部161的上表面与所述轴承罩130的底面接触的接触面积最小化,可使套筒在相当于所述紧固凸台162的上表面的所述底座部161的上表面凸出约1mm。并且,所述紧固构件贯通所述套筒,从而可固定于所述轴承罩130的底面。
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使离合器阻挡件160与轴承罩130接触的接触面积最小化,由此,可使通过所述离合器阻挡件160来传递到所述轴承罩130侧的驱动马达所产生的振动最小化。
现有技术的定子通过六点紧固支撑于离合器阻挡件,与之相对,本发明的定子180通过三点紧固支撑于所述离合器阻挡件160。即,在本发明中,从定子180产生的振动传递到离合器阻挡件160的路径减少,因此,具有噪音大幅减小的优点。
另外,在现有技术中,定子是直接接触于离合器阻挡件的底座面并紧固的结构,与之相对,在本发明中,定子180紧固于从底座部161凸出规定高度的紧固凸台162,因此,防止从定子180产生的振动直接传递到离合器阻挡件160,其结果,具有减小振动噪音的优点。
另外,在本发明中,在所述紧固凸台162插入用于增大紧固构件的紧固力的套管(sleeve pipe)163。所述套管163可通过嵌件注塑来插入于所述紧固凸台162内部。
所述套管163是内部为空的圆筒形,由金属材料形成。所述套管163实质上是通过紧固构件来贯通的部分。所述套管163插入于所述紧固凸台162的贯通孔,从而增大所述紧固凸台162的强度且增大紧固构件的紧固力。即,通过将贯通所述紧固凸台162的紧固构件紧缩到适当水准以上来增大紧固力,也可防止所述紧固凸台162损坏的现象。
更加详细而言,所述紧固凸台162由塑料材料形成。在该情况下,所述紧固凸台162可因温度变化所引起的塑料膨胀或收缩而其强度和紧固构件的紧固力减小。因此,在本发明中,为了防止因塑料材料的温度变化而导致强度减小和紧固力减小,应用金属材料的套管,由此,可将紧固力保持为恒定。
在此,所述套管163的上端部位于比所述紧固凸台162或者所述底座部161的上端部更高的位置。
另外,在所述底座部161设置有用于使相对结构(例:定子、轴承罩等)之间的位置的整齐排列容易的多个引导部164。所述引导部164可被理解为为了实现所述离合器阻挡件160、所述轴承罩130和/或所述定子180之间的组装(紧固)而引导位置整齐排列的结构。
详细而言,所述引导部164可包括:下部引导部164a,从所述底座部161的底面延伸;以及上部引导部164b,从所述底座部161的上表面延伸。
所述下部引导部164a可形成于所述主法兰161d的底面,形成于所述紧固凸台162的侧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部引导部164a可配置于靠近所述紧固凸台162的位置,以与所述紧固凸台162连接。根据这样的结构,所述下部引导部164a可起到为了实现所述离合器阻挡件160与所述定子180之间的组装而位置整齐排列变得容易。为此,在所述定子180的内侧边缘形成有用于插入所述下部引导部164a的孔或槽。
所述上部引导部164b可从所述虚设法兰161e的上表面延伸形成。因此,所述上部引导部164b可容易地告知用于组装所述离合器阻挡件160与所述轴承罩130之间的准确位置。
不仅在本发明的轴承罩130,而且在现有技术的轴承罩的底面形成有六个紧固孔133,另外,不仅在本发明的定子180,而且在现有技术的定子的内侧边缘也凸出形成有六个紧固凸出部185。并且,在各个紧固凸出部185形成有紧固孔186。
贯通所述紧固孔186的紧固构件通过贯通所述紧固凸台162来插入于在所述轴承罩130的底部形成的紧固孔133。
其中,与现有技术的离合器阻挡件的结构不同,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离合器阻挡件160中,只有三个紧固凸台162起到连接所述定子180和轴承罩130的连接部的功能,并且,三个上部引导部164b起到遮蔽剩余三个紧固孔133的遮蔽机构的功能。
即,三个上部引导部164b插入到所述六个紧固孔133中的三个紧固孔133,由此可容易实现离合器阻挡件160的位置整齐排列。其结果,所述定子180可三点支撑于所述轴承罩130的底面。
不仅如此,所述上部引导部164b插入到在所述轴承罩130的底面形成的紧固孔133,由此,即使因组装人员混淆而将紧固构件插入到在所述定子180的内侧边缘形成的六个贯通孔185中的与所述紧固凸台162相对应的贯通孔之外的贯通孔,紧固构件被所述虚设法兰161e堵住而无法进一步插入,因此,具有能够将错误组装防患于未然的优点。
另外,在所述内法兰161f的上表面可还形成有辅助结合部166。并且,当所述离合器阻挡件160结合于所述轴承罩130的底面时,在与所述辅助结合部166相对应的所述轴承罩130的底面可形成有紧固孔。并且,紧固构件贯通所述辅助结合部166并插入于所述轴承罩130,由此,所述离合器阻挡件160通过六点支撑于所述轴承罩130的底面。因此,在底面结合有所述定子180的所述离合器阻挡件160可稳定地结合并支撑于所述轴承罩130的底面。
也可使所述辅助结合部166从所述内法兰161f的上表面凸出约1mm,由此,可使所述底座部161的上表面与所述轴承罩130的底面的接触面积最小化。
另外,在所述底座部161的底面(图10中的上表面)还形成有用于装配所述离合器杆177的装配部167。所述装配部167形成为具有规定宽度,以便设置使所述联轴器150升降的离合器杆177。
在所述装配部167的左侧边缘和右侧边缘形成有供所述离合器杆177可旋转地结合的铰链结合部168。详细而言,所述铰链结合部168从所述装配部167的两侧端部向下侧进一步延伸而形成。并且,在所述铰链结合部168的端部形成有用于装配所述离合器杆177的固定销177c的装配槽168a以及引入所述固定销177c的铰链孔168b。
另外,在所述装配部167可凸出形成有用于保持所述离合器杆177的旋转量(旋转角度)为恒定的一个或多个阻挡件肋169。在本实施例中,以一对阻挡件肋169凸出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所述阻挡件肋169实质上是接触于构成所述离合器杆177的连接部177a的上表面的结构。即,所述阻挡件肋169的底面与所述连接部177a的上表面至少接触一部分。
所述阻挡件肋169的端部可形成为越向所述离合器阻挡件160的中心方向,越向上倾斜。即,所述阻挡件肋169可形成为具有越从外侧向内侧,越向上倾斜的倾斜面。以下,参照附图,对所述阻挡件肋的作用进行详细说明。
图14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脱水模式下的离合器阻挡件和离合器杆的纵剖视图,图15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洗涤模式下的离合器阻挡件和离合器杆的纵剖视图。
首先,参照图14,当向所述洗衣机1输入脱水命令时,所述离合器杆177在所述阻挡件肋169的下侧水平放置。此时,所述离合器杆177的连接部177b的一部分可接触于所述阻挡件肋169的上表面。
以图14为基准,所述阻挡件肋169具有从右侧向左侧向上倾斜的倾斜面。并且,所述连接部177b以与所述阻挡件肋169的倾斜面下端部尖点(附图中的右侧)相接的状态放置。因此,在脱水模式中,所述离合器杆177可被所述阻挡件肋169支撑来保持恒定的水平状态。
此外,参照图15,当向所述洗衣机1输入洗涤命令时,所述离合器杆177在铰链结合于所述离合器阻挡件160的状态下,向推起所述联轴器150的方向(附图中的上侧)旋转。即,所述离合器杆177借助驱动所述离合器马达所产生的所述可动构件174的施压来旋转规定角度。
此时,所述离合器杆177沿着向上侧对所述联轴器150进行施压的方向(附图中的上侧)移动并利用所述阻挡件肋169的倾斜面引导旋转。并且,当所述离合器杆177向对所述联轴器150进行施压的方向旋转最大时,形成于所述阻挡件肋169的端部的倾斜面整体接触于所述离合器杆177,从而限制所述离合器杆177的旋转。详细而言,在所述离合器杆177旋转的过程中,所述离合器杆177卡止于所述阻挡件肋169的端部,不能再旋转。即,所述阻挡件肋169可起到用于限制所述离合器杆177的旋转量的限制构件的功能。
其中,经过所述阻挡件肋169的上表面的延伸线与经过所述阻挡件肋169的倾斜面的延伸线形成的角度可以是15度。即,所述离合器杆177在水平状态下,可利用所述阻挡件肋169旋转15度。但是,并不限于此,所述阻挡件肋169的倾斜面角度可多样地设计。
图1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洗涤运转时的噪音减小效果的图表。
图16是表示比较并示出在洗涤运转时,本发明的定子三点紧固于离合器阻挡件时洗衣机感应到的平均噪音与现有技术的定子六点紧固于离合器阻挡件时洗衣机感应到的平均噪音的图。
如图16所示,采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结构时的噪音明显小于采用现有技术的结构时的噪音。
具体而言,本发明的应用三点紧固的洗衣机感应到的洗涤运转时产生的平均噪音为46.7dBA,而现有技术的应用六点紧固的洗衣机感应到的洗涤运转时产生的平均噪音为49.5dBA。
即,可以确认的是,应用本发明的洗衣机产生的噪音比现有技术的洗衣机产生的噪音最多减小了2.8dBA。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结构,在离合器阻挡件设置有朝向定子凸出的多个紧固凸台。因此,使定子的上部安装面与离合器阻挡件的下部面接触的接触面最小化,由此,具有大幅减小经由离合器阻挡件向轴承罩侧传递的振动噪音的优点。
另外,在离合器阻挡件设置有用于保持离合器杆的操作量(旋转量)为恒定的阻挡件肋。因此,离合器杆施加于联轴器的力保持为恒定,由此,具有减少因摩擦而产生的零部件磨损的优点。
另外,在离合器阻挡件设置有阻挡件肋,因此,在联轴器升降时,设置于联轴器的上部的齿面将无需啮合于离合器阻挡件。因此,在离合器阻挡件可省略额外的啮合部,由此,具有制造成本低廉的优点。
另外,在离合器阻挡件的紧固凸台附加地插入金属管的套筒。因此,增大紧固构件的紧固力,并且,能够防止因紧固凸台的温度变化而使紧固凸台的强度减小以及紧固构件的紧固力减小。
另外,在离合器阻挡件设置有用于引导与相对结构(例如定子、轴承罩等)之间的位置整齐排列的引导部,因此,在组装零部件时,具有将错误组装防患于未然的优点。

Claims (20)

1.一种洗衣机,其中,
包括:
外壳;
外桶,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部;
内桶,设置于所述外桶的内部;
波轮,在所述内桶的内部被设置成能够旋转;以及
驱动部,安装于所述外桶的外表面,提供用于旋转所述内桶和所述波轮的驱动力,
所述驱动部,包括:
轴承罩,设置于所述外桶的底面,
离合器阻挡件,设置于所述轴承罩的底面,以及
驱动马达,由与所述离合器阻挡件的下侧结合的定子和转子组成,
所述离合器阻挡件,包括:
底座部,配置于所述轴承罩的底面,
紧固凸台,从所述底座部向下侧延伸规定长度,并且利用紧固构件与所述定子紧固,以及
多个上部引导部,分别从所述底座部的外侧边缘向上侧延伸,并且在所述底座部的圆周方向上彼此隔开,
多个所述上部引导部插入到在所述轴承罩的底面形成的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中,
所述定子、所述紧固凸台以及所述轴承罩利用一个所述紧固构件来一同紧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中,
所述紧固构件贯通所述定子和所述紧固凸台并紧固于所述轴承罩的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中,
所述定子利用多个紧固构件三点支撑于所述轴承罩的底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中,
在所述底座部的内侧形成有开口,
所述紧固凸台沿着所述底座部的外侧边缘隔开配置有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洗衣机,其中,
还包括多个主法兰,所述主法兰从所述底座部的外侧边缘延伸,多个所述主法兰在所述底座部的圆周方向上彼此隔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洗衣机,其中,
多个所述紧固凸台中的每一个紧固凸台从多个所述主法兰中的每一个主法兰向下侧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洗衣机,其中,
还包括:
下部引导部,从所述主法兰向下侧延伸,
所述下部引导部插入到形成于所述定子的孔。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洗衣机,其中,
还包括多个虚设法兰,所述虚设法兰从所述底座部的外侧边缘延伸,多个所述虚设法兰在所述底座部的圆周方向上彼此隔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洗衣机,其中,
多个所述虚设法兰与多个所述主法兰交替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洗衣机,其中,
在所述虚设法兰形成有所述上部引导部。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洗衣机,其中,
还包括多个内法兰,所述内法兰从所述底座部的内侧边缘延伸,多个所述内法兰在所述底座部的圆周方向上彼此隔开。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洗衣机,其中,
所述内法兰包括辅助结合部,所述辅助结合部从所述内法兰的上表面向上侧进一步延伸,利用紧固构件来紧固于所述轴承罩的底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中,
在所述紧固凸台的内部插入由金属材料形成的套管。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洗衣机,其中,
所述套管的上端部位于比所述紧固凸台或所述底座部的上端部更高的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中,
还包括:
行星齿轮模块,在所述轴承罩的内部被设置成能够旋转;
脱水轴,结合于所述行星齿轮模块,选择性地受到所述转子的旋转力以使所述内桶旋转;以及
洗涤轴,位于所述脱水轴的内部,并且连接于所述行星齿轮模块和所述转子,受到所述转子的旋转力以使所述波轮旋转。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洗衣机,其中,
还包括:
联轴器,沿着所述脱水轴的外周面进行垂直移动而选择性地连接所述脱水轴与所述转子;以及
离合器机构,使所述联轴器进行垂直移动而使所述脱水轴与所述转子选择性地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洗衣机,其中,
所述离合器机构,包括:
离合器阻挡件,设置于所述轴承罩的底面;以及
离合器杆,一端部能够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离合器阻挡件的一侧,另一端部连接于所述联轴器并顶起所述联轴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洗衣机,其中,
所述离合器阻挡件,包括:
底座部,在内侧形成有所述脱水轴穿过的开口,以及
多个主法兰,所述主法兰从所述底座部的外侧边缘延伸,多个所述主法兰在所述底座部的圆周方向上彼此隔开;
所述紧固凸台从所述主法兰向下侧延伸而形成。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洗衣机,其中,
在所述底座部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离合器杆的装配部,
在所述装配部形成有一对铰链结合部,所述离合器杆的铰链轴与所述一对铰链结合部结合。
CN201811444273.XA 2017-11-29 2018-11-29 洗衣机 Active CN1098377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161810 2017-11-29
KR1020170161810A KR102411119B1 (ko) 2017-11-29 2017-11-29 세탁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37701A CN109837701A (zh) 2019-06-04
CN109837701B true CN109837701B (zh) 2021-01-01

Family

ID=66633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44273.XA Active CN109837701B (zh) 2017-11-29 2018-11-29 洗衣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995445B2 (zh)
KR (1) KR102411119B1 (zh)
CN (1) CN109837701B (zh)
AU (1) AU2018271319B2 (zh)
WO (1) WO201910790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89758B1 (ko) * 2019-12-19 2021-08-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세탁기용 구동장치
KR20210083031A (ko) * 2019-12-26 2021-07-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전자식 클러치 결합형 모터 조립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세탁기의 구동장치
KR102521287B1 (ko) * 2020-12-24 2023-04-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의류처리장치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0073850A (ko) * 2002-03-13 2003-09-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전자동 세탁기
KR20040071430A (ko) * 2003-02-06 2004-08-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전자동 세탁기
KR20050064926A (ko) * 2003-12-24 2005-06-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전자동 세탁기의 스테이터 체결구조
KR20110012366A (ko) * 2009-07-30 2011-02-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세탁기의 클러치
CN202543645U (zh) * 2012-04-18 2012-11-21 宁波普尔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变频洗衣机手搓减速离合器离合机构
KR20140130353A (ko) * 2013-04-30 2014-11-10 뉴모텍(주) 세탁기용 구동장치
CN105463774A (zh) * 2014-06-30 2016-04-06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离合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20193B2 (ja) * 1998-02-27 2004-04-19 株式会社東芝 洗濯機
KR100890891B1 (ko) * 2007-04-10 2009-04-02 주식회사 아모텍 세탁기의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자동 세탁기
KR102412755B1 (ko) * 2015-08-25 2022-06-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세탁기
CN206157407U (zh) * 2016-08-31 2017-05-10 浙江三星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电机安装结构的大容量洗衣机减速离合器及洗衣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0073850A (ko) * 2002-03-13 2003-09-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전자동 세탁기
KR20040071430A (ko) * 2003-02-06 2004-08-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전자동 세탁기
KR20050064926A (ko) * 2003-12-24 2005-06-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전자동 세탁기의 스테이터 체결구조
KR20110012366A (ko) * 2009-07-30 2011-02-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세탁기의 클러치
CN202543645U (zh) * 2012-04-18 2012-11-21 宁波普尔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变频洗衣机手搓减速离合器离合机构
KR20140130353A (ko) * 2013-04-30 2014-11-10 뉴모텍(주) 세탁기용 구동장치
CN105463774A (zh) * 2014-06-30 2016-04-06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离合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37701A (zh) 2019-06-04
AU2018271319B2 (en) 2020-01-16
KR20190063038A (ko) 2019-06-07
KR102411119B1 (ko) 2022-06-21
WO2019107903A1 (ko) 2019-06-06
US10995445B2 (en) 2021-05-04
US20190161900A1 (en) 2019-05-30
AU2018271319A1 (en) 2019-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37701B (zh) 洗衣机
KR102458876B1 (ko) 세탁기
CN109837702B (zh) 洗衣机
KR100215032B1 (ko) 세탁기
US11299844B2 (en) Washing machine
KR102289758B1 (ko) 세탁기용 구동장치
US5873269A (en) Power system of washing machine
US11208751B2 (en) Washing machine
US11603620B2 (en) Washing machine
KR102476293B1 (ko) 세탁기
KR102443565B1 (ko) 세탁기
US11753761B2 (en) Washing machin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KR102123431B1 (ko) 세탁기
US11913158B2 (en) Laundry treatment apparatus
US20240102226A1 (en) Laundry treating apparatus
KR102292256B1 (ko) 세탁기
US20240117557A1 (en) Laundry treating apparatus
KR102339982B1 (ko) 세탁기
KR102198186B1 (ko) 세탁기
CN114672956B (zh) 衣物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